护理特色病房范文

2024-05-19

护理特色病房范文(精选10篇)

护理特色病房 第1篇

1 特需病房的特点

1.1 收住对象

特需病房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应运而生的一个特殊病房, 是医院为满足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特殊群体病人对医疗护理较高要求而专设的病房。所收住病人有外宾、海外侨胞、港澳同胞, 有外资、合资企业的白领阶层, 也不乏有一定经济实力并有特殊要求的病人, 相对于国内一般社会阶层来说, 在总体上, 所收住对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较强的经济支付能力, 较高的文化层次。

1.2 环境要求

病房应有较好的适合病人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如:宽敞、独立成套、清洁整齐的病房, 良好的生活娱乐, 通讯联络设施, 可随时提供医疗监护设备、专家的随访, 并考虑到病人的特殊要求, 提供必要的包房和会客室等。

1.3 技术要求

1.3.1 全科性综合病房

由于收治病人病种的多样性, 包括血液、肾脏、消化、心血管内科、泌尿、血管、普外科、神经内外科、妇产科、小儿科、骨科、眼耳鼻喉科、皮肤科等, 医疗护理涉及多科室, 具有综合性。

1.3.2 全面的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努力满足病人和家属随时会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 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健康指导, 在医院的选择上注重适合自己疾病治疗的医疗护理质量和特色服务。

1.4 病房应具有较强的人文氛围

病房管理中既要严格执行医疗护理的有关外事、干部保健等制度, 又应更多地为病人着想, 适应他们的需要, 为病人的治疗创造较为宽松的条件和文化氛围。如在文化生活、外出活动、来访接待、家属陪伴、代办事宜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2 特殊病房护理特色

2.1 全科护理

全科就是护理服务工作除了有一些常规的、共性的基本内容外, 还应有各专科疾病的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和一定的特色服务。要求护士在业务技术上下功夫, 要严格认真贯彻医嘱, 既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常规护理工作, 又要努力对患有不同病种的病人特殊的护理要求落实完成好, 增强护理本身应有的实力, 使病人对病房的全科护理建立起一种实实在在的信任感。

2.2 全程护理

全程就是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 要尽可能通过我们的护理服务让病人得到身心两方面优质护理。除了做好病人入院、特殊检查、手术前后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外, 每位护士对所负责病人身心问题要了如指掌, 使病人与病房医护人员密切配合, 乐于接受治疗, 增强治疗信心。以情动人, 以诚感人。如从病人入院时的接机服务, 甚至是外籍病员不治而亡的尸体托运回国等系列服务, 就是全程护理的一个缩影。

2.3 全方位护理

全方位护理是既要为患者, 也要为其家属;既要在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 又要在其非治疗过程中;既有涉及院内, 也有涉及院外等的各项联系服务, 都要努力尽可能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方便、指导, 及时解除后顾之忧, 满足一定文化需求。由于病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 有不同的宗教信仰, 担任着不同社会角色, 对所患疾病有不同的认识, 对医疗、护理水平有不同的需求, 文化差别形成了人们在观念和意识上的区别。因此, 我们在护理服务中应注重病人的社会性, 注重多元文化在护理服务中的体现, 以现代先进护理观和技术为指导, 以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 充分贯彻整体护理思想, 为病人提供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的护理, 如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导医、导购、导游等信息。

2.4 护理服务艺术

由于特需病房所收住对象的特殊性, 面临这样一些经济富裕、社会地位高的群体及面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 怎样开展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经过多年护理服务实践与研究, 形成了“不、情、忍、乐、全、换”六字服务艺术。

3 体会

3.1 特需病房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护理水平的提

高, 扩大医院知名度, 充分发挥医院现有资源的作用, 提高办院效益, 并为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特色的形成, 提供了一个可延伸的空间, 具有广阔前景。

3.2 特色服务的形成主要依靠护理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特色的形成

是一代又一代护士长期探索和辛勤劳动的结果, 只有不断提高护士素质, 才能保持特色传统, 并赋予时代内涵。病房的护理人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不断加强对专业业务能力的培训学习, 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 要提倡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加强互相学习。

3.3 特色服务的牢固确立还应依靠内部机制的改革。在病房内部要通

过机制改革, 采取一系列措施, 逐步形成有利于确保特色和创新的机制和人文氛围。

病房护理查房 第2篇

参加人:查房题目和内容

一、查房内容:后腹膜肿块切除后的护理

二、病史汇报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诊断:腹膜后和腹膜恶性肿瘤

简要病史:

患者因腹腔内肿块于***在***医院以手术治疗切除后腹膜肿块,病理提示间叶源性梭形细胞恶性肿瘤。因肿瘤复发,*****于我院行“后腹膜肿瘤切除+腹壁肿瘤切除”。一月前患者自己触及原手术区肿块,复诊B超及CT,再次见腹腔内肿块,为进一步治疗入我科。*****在全麻下行腹腔内肿瘤切除+肠粘连松解术。术后四天发现乙状结肠修补处负压引流出粪样液体,于*****在连硬麻醉下行末端回肠造瘘,远端封闭。

患者现神情,二级护理,半流质饮食。腹部伤口敷料干燥无渗出。回肠造口粘膜红润,排泄胆汁样粪液。负压球2只引流畅,淡血性。补液由外周静脉给入。现体温38.3度。

治疗原则:

1.术后注意患者腹部体征变化及伤口引流情况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鼓励床上活动。

目前治疗:

1泰能——抗生素治疗 2兰苏——化痰

3还原谷胱甘肽——保肝 4 翰宁——增加免疫力

三、护理问题及相关措施: 1)护理问题:体温过高 护理措施:

1.采用物理降温,如把冰袋放在额头,腋下等部位; 2.酒精擦浴,以腋下,额头为主;

3.多饮水,通过发汗,利水便,使热量排出体外而降温.4.根据病因,按照医嘱给药,并观察疗效,防止药物副作用。5.观察引流体液色质量,严防肠漏。

6.冲洗伤口,尽量冲洗出腹腔内因乙状结肠修补处漏出粪样液体。

2)护理问题:活动无耐力 护理措施:

1.给予患者半卧位

半卧位有利于血液循环,并增加肺潮气量,可减轻腹部张力使病人舒适,可使腹部渗血渗液流注盆腔以避免形成膈下脓肿。因为这种卧位可以减少腹部肌肉牵拉受力,减少病人的疼痛及伤口缝线张力。另外,半卧位还可减轻中毒症状,盆腔与上腹部及隔下相比较,淋巴及血循环丰富,吸收能力强,取半坐位,引流液流向盆腔,有利于引流和使感染局限化。2.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 3.遵医嘱给药,增加血红蛋白及白蛋白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吻合口瘘

吻合口瘘是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引起吻合口瘘的因素主要有: ①全身因素:包括高龄、体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伴随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以及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组织修复能力差,特别是术前血浆白蛋白低于25 g/L时,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性很大; ②吻合口血供不足:营养吻合口的末梢血管因大量破坏导致吻合口缺血坏死而发生吻合口瘘; ③吻合口张力过大:主要是因为低位吻合和肥胖者,张力会使得吻合口血管产生痉挛或撕裂; 

护理措施:

1.重在预防,首先应该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纠正低蛋白血症及贫血,控制肠道感染,改善患者全身症状。妥善护理引流管,充分引流,观察色、质、量。2.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和血象。防止术后感染。

4)护理问题:知识缺乏

患者末端回肠造瘘,远端封闭。现保留回肠造口约半年时间。患者及家属心理和生理上均对此不适应。因做好相关造口护理宣教。

造口健康教育

A衣着指导:衣服以柔软舒适宽松为宜,不需要制作特别的衣服,适度的弹性腰带不会伤害造口,也不会妨碍肠子的运动,只要不是箍实造口引起造口受压就可以了。

B饮食指导:无论何种造口患者,原则上不需要忌口,只需要均衡饮食即可,多食些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在进食时,尽量做到干湿分开,以便使大便成形,同时可增加饮用酸牛奶以调节肠造口的菌群,起到调节肠功能的作用。不易消化、产气较多或有刺激性的食物尽量避免食用,如糯米类的粽子、汤团、粢饭(不易消化),壳类的瓜子、花生、赤豆、绿豆(易产气,不易消化),含碳水气饮料的啤酒、可乐、汽水(易产气),引起异味的食物如辣椒、咖喱、洋葱等。在平时就餐时,应细嚼慢咽,尝试新品种的食物时,应逐样增加,以免引起腹泻。

C工作与运动指导:一般造口手术后半年即可恢复工作,但避免重体力活和撞击类运动如打蓝球踢足球,可参加正常社交活动,参加旅游和游泳活动,外出旅行时带上足够的造口用品,行礼不要托运,要随身带上造口治疗师名片防紧急时得到帮助。旅途中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腹泻,并随身携带常用的止泻药和抗菌素。

D沐浴与游泳指导:伤口完全愈合后可沐浴,水对造口无害处,以淋浴方式清洗造口及全身皮肤,若戴造口袋可用防水胶布粘贴造口底盘的四周,游泳时可佩带迷你型造口袋。

四、后腹膜肿块切除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给予心电监护, 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 尤其是副神经节瘤或良、恶性嗜铬细胞瘤, 血压高者选用降压药, 血压低者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输液滴速或选用升压药, 以维持血压的稳定。

2.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 防止牵拉滑脱,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避免扭曲、折叠, 间断挤压引流管, 防止血凝块阻塞, 胃肠减压应保持持续的负压, 每日在无菌操作条件下, 更换引流袋,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并做好记录。

3.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与腹膜后重要脏器和血管紧密相连, 致手术复杂, 创伤大, 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 如术后出血、感染、吻合口瘘、静脉血栓、脏器功能衰竭等。因此, 术后的护理重点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并发症。

(1)出血: 如切口渗血较多, 腹腔引流液每小时大于200 ml, 颜色鲜红或伴有 血凝块, 脉搏> 100 次/min, 提示有活动性出血, 应立即汇报医生, 迅速建立两路静脉通道, 快速输液、止血、输血, 必要时手术。

(2)腹膜后感染: 密切监测体温, 观察腹部体征以及引流液的性状, 及时发现 感染症状, 及时冲洗引流, 并根据引流液的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3)静脉血栓: 由于出血而大剂量地使用止血药物;创伤疼痛使患者卧床时 间长以及手术后血液呈高凝度状态是导致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后应指导患者尽早活动四肢、翻身, 病情许可尽早下床活动, 如出现下肢肿胀疼痛 应做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以便及早发现静脉血栓而制止下肢的活动、按摩, 防止栓子的脱落导致肺栓塞。

五、疾病相关知识(讨论):

论特需病房的护理工作特色及体会 第3篇

1 更新服务理念, 改变服务模式

由于特需病房患者对护理人员要求相对较高一些, 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以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去护理患者的话, 显然不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要求。应该提倡人文护理, 即护理学中的人文关怀或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主体的护理, 参与人文现象[1]。它既是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要求, 又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主导成分之一。特需病房要求护士转变护理模式, 实施“以人为中心”的护理, 为每位患者提供“爱心、关心、诚心、耐心、责任心”的“五心”级服务, 用“来有笑声, 问有答声, 走有送声”的方式, 让每一位患者切实感受到护士尽心尽力为他们解忧排难的心意, 充分赢得患者信赖,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确保医疗护理活动由始至终得以顺利开展。

2 多元化护理, 满足患者需求

2.1 全科加专科护理

由于收住对象的特殊性, 收治患者病种的多样性, 包括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科、呼吸科、肿瘤科、风湿免疫科等, 给护理服务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难度, 但也最能体现护理质量, 这就需要护士不但掌握基础护理知识, 还要掌握全科护理知识。全科护理服务工作除了有一些常规的、共性的基本内容外, 还应有各专科疾病的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和一定的特色服务。这就要求护士在业务技术上下功夫, 要严格认真贯彻医嘱, 既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常规护理工作, 又要努力对患有不同病种的患者特殊的护理要求落实完成好, 增强护理本身应有的实力, 使患者对病房的全科护理建立起一种时时在在的信任感[2]。为提升全科护理质量, 科室先后派护理人员前往全国各大医院和教学医院进修和学习各专科护理, 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 使护理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2 专人护理

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实行专人护理服务, 让患者得到身心两方面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当中, 做到观察病情到位, 询问症状到位, 查房到位, 治疗护理到位,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交接班的相关制度。针对每一位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使治疗达到最佳的效果。为达到专人护理的最佳效果, 特需病房护士都参加了礼仪培训, 尤其是沟通能力的培养。在沟通时要求护士注意到十个服务要点, 即微笑真一点;语言美一点;责任强一点;说话轻一点;动作快一点;脾气小一点;胸襟宽一点;理由少一点;做事多一点;效率高一点。

2.3 人性化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 患者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舒适的环境, 更需要被理解、被关心、被尊重。医院的服务对象首先是“人”, 其次才是“病”。因此, 如何尊重、理解、关怀患者, 如何为患者提供最温馨的“人性化服务”, 已成为各医院除医疗技术和设备以外最主要的竞争策略。所谓人性化护理就是既要为患者, 也要为其家属;既要在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 又要在其非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方便、指导, 及时解除后顾之忧, 满足他们的需求。由于患者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等差异, 他们对所患疾病有不同的认识, 对医疗、护理水平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中应注重患者的社会性, 以现代先进护理观和技术为指导, 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 充分贯彻整体护理思想, 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护理, 让患者及家属深切感受到贵宾式的服务。

2.4 个性化护理

特需病房是一个综合性病房, 了解每个患者的民族、语种、特别礼仪、信仰、文化差异、生活习惯、饮食等, 合理安排饮食起居, 热情服务于患者。针对不同病种和患者的依赖程度, 了解疾病知识的水平, 以及患者最担心、最关心、最喜欢的事情及要求,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3]。为了便于工作, 我科先将各专科疾病的健康指导及护理措施的相关内容制定成册, 使护士能灵活运用护理知识, 根据不同的患者, 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 真正体现个性化服务。

3 体会

(1) 特需医疗服务是顺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组织形态的发展, 伴随医学模式的转变, 在医学高度进步的知识经济时代, 充分利用医学及相关学科的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医疗服务形式。特需医疗的特点不是医疗原则和医疗质量的特殊, 而是通过改善医疗服务时间、空间、生活设施、就诊环境和强化优质服务来突出其特色[4]。因此特需病房的建设应不断加强, 尤其要在“特”字上多下功夫。 (2) 特需病房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 扩大医院知名度, 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特需病房的特色服务需要护士不断学习, 不断提升素质, 与时俱进, 才能保持特色传统。

参考文献

[1]王斌全.护理人文关怀与健康新概念 (J) .护理研究, 2003, 17 (1A) :2.

[2]王晓军.医院特需病房护理心得 (J)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6, 7 (11) :96-97.

[3]高腊梅.个性化护理与特色服务在特需病房工作中的作用 (J) .中国医疗前沿, 2009, (z1) :77.

骨科病房护理 第4篇

2原因分析

2.1护理人员法制观念较差-09-01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中明确了护士的职责、患者的权益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活动要求,为患者保护自己的利益提供了依据,强调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法律本身对医护人员、患者都是保护其合法权益,护理人员必须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惯性思维,不注重履行告知义务及签字手续,发生纠纷时举证不利。特别是在查房或抢救患者时,忽略患者及家属的感受,谈论与治疗无关的话题或说话不严谨,随便议论患者的病情。

2.2业务能力欠缺在骨科病房发生的5起护理纠纷中,因业务能力欠缺引起者2起,其中1起是由于护士操作技术欠佳使患者不满意,护士对先进的医疗设备不能熟练使用,导致骨折手术后移位。文献也有类似报道。护理人员在技术水平决定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层次、操作水平和技能熟练程度不同,个别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操作水平相对低下,如:静脉输液穿刺失败后未向患者道歉,未让患者及家属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实习护生单独操作等原因均可引起护理纠纷。

2.3责任心不强护士在诊疗过程中不遵守规章制度,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给患者换点滴时只看床号,未核对姓名,而造成输液错误引起纠纷。其中,有1起是由于护士执行医嘱时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误给糖尿病患者输入葡萄糖所致。

2.4沟通障碍骨科病房患者多,护士工作量大,常常会面对不同的患者。且大多因突发事故、车祸等原因入院,患者及家属急躁,紧张,希望入院后能够立即手术或给患者解除疼痛。如果护士不能理解患者的心理,对患者缺少耐心的解释和必要的关心,使患者及家属有未被重视的感觉,很容易发生冲突。在催款时如果一味的强调不交钱就停药、停手术很容易让患者产生医院只知道挣钱,不管患者的想法。加之有些护士考虑问题不周全,缺乏换位思考,说话不注意地点和方式,容易引起患者和家属的不满。此外,入院宣教不完整,平时与患者沟通的信息量少,不能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沟通时用语不当等,均可造成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为引发护理纠纷埋下隐患。

2.5医疗收费错误医疗费用是患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由于医疗收费项目种类繁多及治疗费用产生的特殊性及复杂性,且受编制限制,护理人员负荷过重,忙于各种治疗及护理,不够重视医疗收费,医院收费差错时有发生,既影响了医患关系,也影响患者对医院的诚信满意度。因计价输入错误1起是因护士输入长期处置医嘱时未认真核对时间,造成年份错误,发生一次计价滚动5000多元而产生纠纷。

3防范措施

3.1增强法制观念,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本身对医护人员、患者都是保护其合法权益,护理人员必须主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依靠法律维护医院的正当权益。应定期举办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和讨论会,使护理人员提高认识、扩展视野,从法律的高度认识职业责任。认真学习与临床护理实践有关的法律,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民法通则》等,明确自己的合法权益,工作责任与法律责任的关系,意识到护患关系已成为一种法律关系,自觉约束护理行为,做到学法、懂法、用法,并主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防止发生护理纠纷。

3.2加强管理,落实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医护安全的基本保证。临床医疗护理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有不确定因素,存在风险,大部分医疗纠纷是医务人员工作失职或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造成的。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的有效方法。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尽到与护士相适应的注意义务、预见义务和危险回避义务的职责,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护理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任何疏忽大意、玩忽职守造成的渎职行为,如:用错药、输错血、打错针等都可能定为渎职罪。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是避免护理工作养成良好习惯,严格遵守查对、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及各种护理常规等。保证在护理工作中有检查、有监督、有反馈、有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理技术水平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各种新设备、新技术不断被引入临床,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进行继续教育,熟练掌握新设备的使用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技术训练,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和护理操作常规,定期进行技术考核,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操作技术比武等活动,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3.4加强护患沟通,改善护患关系

3.4.1注重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应对能力护理人员每天面对不同职业、不同病种的患者,首先要有对护理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树立献身于护理事业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态。管理者要应用科学的方法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解决临床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和高度的责任心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一定能够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配合和认可。

妇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探讨 第5篇

【关键词】妇科;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75-02

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的首要问题和最基本要求,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最重要课题之一[1]。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安全是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包括一切护理缺陷和安全隐患。护理安全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管理也应该从保障病人安全着手,加强护理安全管理[2]。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作为病房护理管理者应该准确分析风险因素的来源,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防范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及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1 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1.1 管理因素

1管理因素:护理队伍普遍年轻化,护理管理者年轻缺乏经验,自身知识和医疗法律知识缺乏,加上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偏见,护士缺少进修学习的机会,自身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护士长对新护士、年轻护士的业务培训以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方面的训练欠缺,管理力度不够,护理人员严重缺编、配置不合理,超负荷工作或分工协调不当,有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护士长对职责、制度、常规检查不到位;。

1.2 护士因素

1.2..1专业技能欠缺,低年资护士居多,临床工作经验及专业知识、技能相对缺乏,临床工作质量有待提高,护理人员缺乏,工作负荷重,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不断增加。

1.2.2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经济意识、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观念不断增强,而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缺乏法律知识教育,思想跟不上改革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注重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对可能引发的护理纠纷认识不足;给病人造成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1.2.3 业务技术水平低下:对病人病情变化观察不到位,对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有限,对有些药物的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不明了。

1.2.4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由于护理理论知识缺乏,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认真执行护理规范,护理措施不到位,不遵守规章制度,不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按习惯、凭印象草率办事,是造成不安全的严重隐患。

1.2.4 护理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交接班不认真:由于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护理工作中有多种规章制度,少数护士工作态度不严谨,缺乏慎独修养,粗心大意,缺乏责任心。

1.3病员及家属因素

妇科病房为开放式病房,患者均为女性,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住院女性比较多,易受情绪及环境的影响,心理应激反应比较强烈,敏感,容易多疑、焦虑,对护理服务的要求相对较高。

1.4其他因素

医疗护理服务均为一过性服务,服务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目前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了医疗事故由补偿性质转变为赔偿性质,举证责任倒置、患者知情同意权、病历复印权,医疗护理文书成为一把双刃剑,各种因素客观上增加了医疗护理风险的几率。

2 妇科病房安全防范管理措施

2.1 强化制度管理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医护人员在从事日常各项医疗护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使医疗质量与安全得到保障。

2.1.1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病房及病人管理 落实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根本保证。﹙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保证患者用药安全;﹙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持床头交接班,交接内容应突出重点,特殊及危重病人执行书面交接班,交接内容应详细全面; (3)对所有的住院病人做好住院制度及病房管理制度宣教,外出病人应由主管医师同意并填写请假单。科室建立住院病人信息登记本,以便必要时能和病人或家属及时取得联系。 (4)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病员入院时做好入院安全告知,做好相关安全教育,加强巡视,做好交接班,必要时做好相关护理记录。(5)制定、完善、落实护理操作前的告知程序,满足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让病人和或家属充分了解护理操作的风险和相关的注意事项,并能积极配合。(6)规范物品,药品清点制度,认真落实搶救仪器交接、保养管理制度。急救物品、药品做到五固定两及时,定期对病区护理物品及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制订各仪器操作使用卡,挂于仪器旁。

2.1.2加强组织管理(1)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力求有章可循、执行有力、严格培训。(2)科室设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护士长任组长,成员由两名科室业务骨干组成,主要承担科室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每月召开护理缺陷及隐患讨论分析会,准确识别和分析护理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3)科内实行非惩罚性护理缺陷报告制度:鼓励护理缺陷上报,及时通报不良事件,对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系统原因分析,寻找系统中发生改变的具体环节,根据情况进行安全教育或流程修改,做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4﹚对每位出院病人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根据患者建议改进工作。

2.2加强科室护士教育和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培养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护士“慎独”精神,改善服务态度,尊重理解患者,加强护患沟通,在护理过程中体现人性化关怀,开展换位思考,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开展法律知识规范化培训,引导护理人员学法懂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3]。(3)加强专业知识及技术培训,切实做好三基培训:针对人员现状制订全面细致的培训计划,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操作、护理常规、职责、操作规程,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急救程序、方法、沟通交流技巧等,制作化疗药物使用手册,护士长不定期检查、督导工作。妇科病房护士实行的是对病人全方位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以及病情的观察,肿瘤化疗病人的特殊观察护理等,因此护士经过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科室成立护理理论与技能带教小组,由资深护士担任,每月进行护理知识讲座与护理操作技术规范指导,并进行考试,考试成绩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4)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各种护理记录严格按《医疗文件书写规范》要求记录,记录应及时、客观、正确,运用医学术语,杜绝涂改、粘刮,避免加入主观内容。对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一定要及时、实事求是,数据统计要按时、准确。

2.3讲究科学沟通,创造和谐的护患、医护关系

2.3.1激发护士主人翁精神,共同管理病房 注重培养护士的管理理念,使护士认识到:护士不仅是护理工作的执行者,也是病房管理的实施者。使护士认识到自身素质的提高、病房环境的安全维护是护理质量安全的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光曙.医院的安全文化与医疗安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3):6-8.

[2] 缪薇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30-832.

护理特色病房 第6篇

1

动员大会的召开标志着长沙市中医医院“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的启动, 也昭示着医院护理工作将不断进取, 迈向新的里程碑。随后, 为了进一步落实活动精神, 推进医院中西医护理工作扎实开展, 护理部认真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卫生部关于《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 (试行)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要求大家按规范进行工作, 并下发了《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创建工作的通知》到各科室。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 由护理部牵头制定了《创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方案》和《长沙市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检查评分标准》。并于2010年10月起陆续启动了本部骨二科、本部ICU、南院八病室为试点病房。

2011年5月, 为总结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成效, 护理部进行了检查并给优秀者予以表彰并再次全院动员, 同年7月、8月又分别在本部与东院召开了《认真落实卫生部“三好一满意”活动, 推进优质护理试点病房全面开展》的全院护士培训和部署会议。8月启动了14个科室开展优质护理;11月, 组织对17个已开展的科室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督查、评比, 并给优秀科室及个人予以奖励。

截至2011年底, 医院27个临床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已全面铺开。

为保障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数量和质量, 医院在未增加床位的情况下净增有证护士86名, 培训护士48名。同时, 对新进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在各病区公示并落实“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和“分级护理服务标准”。在各护士站设立护士工作动态牌, 让护士对所管病人情况一目了然。目前, 已经编印了《护士工作手册》, 给各科室配置了《临床护理工作指南》和《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同时在病房中实行护士责任包干制, 实行包床到护。责任护士必须像医生一样包病人, 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履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职责, 使其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护理部还力推“APN”排班模式, 按照护士资历和能力大小进行分层使用。为减少交班环节, 弹性合理派班, 护理部与质控科协商简化护理文书, 制订出骨科、内科、外科三种表格式护理文书, 修改了ICU护理文书使之更加合理简化, 这一举措使护士的书写时间每天减少2~3小时, 所节省的时间用在了接触病人上。同时, 护理部分别召开部务会议、护士长会、全院护士会议、骨干护士安全座谈会、阶段总结、演讲赛、进修人员学习交流汇报会等进行动员, 通过学习、收集建议、反馈意见、督导等措施, 使优质护理服务更加深入人心。

为打造中医特色护理优质病房, 医院根据自身特点, 走中西医护理相结合的道路, 狠抓中西医专业知识和技能, 要求各临床科室中医护理技术使用在两项以上, 使护理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护理基本功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中西医护理服务意识。为弘扬中医特色的辩证施护, 医院派人参加中医护理师资培训班, 组织护士训练13项中医操作, 600余名护士参加了训练和考试。2011年9月, 医院成功举办了省级中西医结合救护培训班, 282名护理人员参加, 理论及操作培训每人达60多个学时。

通过大家的努力, 医院护理人员在全市中医护理理论、操作大比武中获团体个人两项第一;2011年12月, 在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省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三等奖。

2

在创优中过程中, 护理部及时总结经验, 不断开拓进取, 并着重探索绩效考核和护理管理模式, 制定中西医特色护理年度培训计划, 并以整体观念探索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积累中医特色护理经验, 促进中医特色护理规范化工作进程, 提高中医特色护理综合服务能力。

护理部致力于提倡把优质护理服务作为护士们的天职和本份, 让大家都怀有感恩的心, 以一种报恩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病人。同时也把一系列的制度承诺从墙上“请”下来, 让优质服务从文件中“走”出来,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深入到病房中, 了解病人的心理, 了解病人的需要, 读懂患者心声, 向患者最需要的方向努力, 达到进一步融洽医患关系的目的。迄今护士们纷纷表示到病房和病人沟通时间多了, 邹爱兰、秦洁、李金菊等多位护士因关心体贴病人得到了病友的实名表扬, 所有的科室服务满意度平均达到98.72%。

各护士长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以病人为中心”的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本部骨二科、内四科、妇产科、外一科等制作的医患园地架起了和病人沟通的桥梁;本部内一科、内四科季度明星护士的评比激发了护士工作的激情;本部内二科基础护理扎实, 包病人到位、岗位练兵安排详细;东院通过“假如我是一个患者”的体验活动及演讲比赛, 护士的责任心极大地增强, 东院外二科创优制定计划详细;南院七病室走在前列制定了优势病种的临床护理路径, 并为病人的舒适制作了“爱心腰枕”、“爱心颈枕”等器具。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 护理部组织了《安全管理目标》的学习, 对主动报告不良事件的科室予以鼓励与督查;并要求各科室陪检到位, 有证护士接送病人, 配合无假日门诊增加导诊分诊护士等。

同时, 护理部还定期组织召开创优病房阶段总结及经验交流会, 定期对创优科室进行督导评比。要求从语言细节、操作细节、仪表细节上体现优质, 从言行规范、表格规范、流程规范上体现服务, 并且坚持从上述方面进行梳理和培训, 走持续提高护士人文、专业内涵, 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护理特色病房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0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年龄23~32岁,平均(27.2±4.6)岁;孕龄38~41周,平均(40.2±1.5)周;新生儿体质量2.8~4.1kg,平均(3.5±0.19)kg;观察组54例,年龄23~32岁,平均(28.4±3.9)岁;孕龄38~41周,平均(39.8±1.6)周;新生儿体质量2.7~4.0kg,平均(3.6±0.17)kg;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将新生儿进行集中消毒、抚触、沐浴,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对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新生儿护理的基本情况、产妇健康护理知识,并发放母婴护理宣传资料;观察组采取母婴病房护理,具体如下:产妇护理,产前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提高产妇对分娩过程的认知程度,帮助产妇调整生理、心理状态;在对新生儿进行床旁护理的基础上,对产妇进行育儿技能指导,包括母乳喂养、新生儿抱姿、换尿布手法等,促进产妇适应角度的转变;根据产妇不同恢复期的针对性护理,保持母婴病房的干净舒适;新生儿护理,由产妇、家属参与新生儿床旁沐浴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详细讲解沐浴的基本流程、重要步骤及注意事项;定期对新生儿脐部进行擦拭消毒,保持脐部的干燥洁净,并及时更换尿布,使用温水清洗残留物,擦干后涂抹护臀霜;针对新生儿的脐部护理、臀部护理,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指导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注意掌握抚触手法、抚触部位、流程、力度及注意事项,并保持母婴病房内安静、温暖;床旁宣教,对产妇进行围产期健康宣教,产前宣教包括分娩环境、饮食卫生、分娩指征、分娩过程及注意事项,产时宣教包括分娩体位、呼吸放松、治疗护理措施,产后宣教包括母乳喂养好处、正确喂奶姿势、更换尿布手术、新生儿生理现象及常见不良反应处理方法;出院指导,包括产后避孕措施、产褥期护理及注意事项,并发放相关的宣教资料。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问卷评分、育儿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新生儿护理知识问卷包括产妇自我保健(25个条目)、新生儿护理(6个条目)及母乳喂养(9个条目)三个维度;育儿自我效能量表包括促进发育(14个条目)、健康照顾(13个条目)、安全(5个条目)及喂养(8个条目)四个维度[2]。

1.4 数据处理:

用SPSS12.0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问卷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自我保健、新生儿护理及母乳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产妇的育儿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促进发育、健康照顾、安全、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产科病房的母婴病房护理作为全新的护理模式,以家庭护理为中心,为母婴病房的产妇、新生儿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护理服务[3]。在母婴病房护理中,以健康行为和健康信念为理论基础,通过多种方式对产妇、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护理指导,对产妇、新生儿进行全方位的临床护理。对比常规护理,实施母婴病房护理,新生儿与产妇不需要隔离护理,可解除产妇的各种心理负担。在产妇、家属的健康宣教中,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加强护理人员与产妇、家属之间的沟通,耐心讲解母婴护理的基础情况,提高产妇对育儿技能的掌握程度。秦学玲[4]等研究认为,在产科病房采取母婴病房护理,可增强产妇护理新生儿的信心,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在本研究中,由表2可知,护理后,观察组促进发育、健康照顾、安全、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新生儿护理多集中于专用场声,产妇及家属往往不能直视,而产妇的育儿技能知识仅仅从健康宣教、模拟操作中获取,难以达到熟练掌握程度。通过母婴病房护理,促进产妇直接参与新生儿的床旁沐浴、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抚触护理,有利于增进母婴情感,强化产妇对育儿技能的实践操作。在此基础上,结合床旁宣教、出院指导,有利于提高产妇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促进产后恢复[5]。由本研究表1可知,护理后,观察组产妇自我保健、新生儿护理及母乳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提示加强母婴病房护理,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

综上所述,在产科病房中加强母婴病房护理,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善育儿自我效能,对于促进产后恢复、掌握育儿技能均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春迎,黄海燕,陈侨华,等.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5):83-85.

[2]伍芬芳.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四川医学,2014,35(4):502-503.

[3]张士琼,李德姣.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温馨病房应用中的效果与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4):340-341.

[4]秦学玲,张俊红,王洁,等.产科病房早产儿应用"鸟巢式"护理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2):112-113.

疼痛护理在优质护理病房的应用体会 第8篇

1 疼痛护理在优质护理病房的应用

1.1“心中有病人”

床位护士 (或责任护士) 在护理过程中强化无痛理念, 始终以病人为中心, 积极换位思考, 关注病人的疼痛问题, 从疼痛的健康教育到评估、计划、实施、评价都紧紧围绕病人的需要。在病区张贴宣传资料, 每个病房张贴疼痛尺, 制作宣传单。向病人和家属宣教无痛观念, 帮助其转变传统的镇痛理念。根据临床经验, 结合护理操作, 制定无痛搬运、无痛翻身、无痛注射等流程。最大程度地减轻或消除病人疼痛, 使其在无痛或尽可能少的疼痛中获得顺利治疗,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改善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缩短住院时间。

1.2“目中有病人”

床位护士在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时, 在与病人沟通交流时, 在对病人进行各项操作时等, 运用扎实的疼痛管理知识, 观察病人是否存在疼痛、以及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的时间等, 以便进一步及时的疼痛处理。同时观察无痛护理措施实施效果, 为进一步的无痛护理提供依据。

1.3“耳边有病人”

护士在与病人接触时, 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 了解病人是否存在疼痛、疼痛的感受, 以及对疼痛的耐受情况, 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心理疏导, 给病人表达和宣泄的空间, 解答病人疑问, 创造轻松氛围, 减轻病人因疼痛所带来的心理负担。

1.4“手中有病人”

通过给病人做生活护理, 满足病人的生活需要, 创建干净舒适的生活空间, 为减轻病人的疼痛提供环境基础。将基础护理与疼痛评估相结合, 每日的基础护理, 如饮食护理、皮肤护理时通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配合程度, 了解病人的疼痛状态, 为进一步的疼痛护理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有效融的洽护患关系, 有助于病人积极主动参与自身疼痛管理, 提高疼痛管理的质量。另外, 基础护理与专科疼痛护理相结合。如在为病人泡脚时, 通过足底按摩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 还可以刺激神经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1.5“身边有病人”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使护士回归病房、回归病人, 与病人有了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机会, 这为病人的疼痛知识宣教提供了有利的交流平台。一方面能及时发现病人疼痛管理方面的错误认识和做法, 并予以纠正, 保证病人疼痛控制的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教会并指导病人缓解疼痛的各种方法, 如深呼吸、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等, 充分利用与病人接触的时间实施各项疼痛护理措施。

2 体会

经过不断的努力, 骨科病人的疼痛状况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病人满意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这些成绩与优质的无痛护理是分不开的。但是,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同样发现了一些问题。

2.1 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相对欠缺

疼痛护理实施中发现, 一些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疼痛管理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 以至于在对病人护理时不能游刃有余。这不单是我科存在的问题, 更是当前护理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此也做了相关的研究。McCaffery等[1]调查了23个国家的669名护理人员, 其中65%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疼痛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关知识储备, 他们的疼痛知识获取途径主要通过临床实践和自学。这显然缺乏系统性, 要改善护士的疼痛知识和态度除了通过在学校教育中增加相关的课程外, 对临床护士而言, 最有效的方法是专题讲座和培训[2,3], 护理管理者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组织和实施。

2.2疼痛护理中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虽然现代疼痛管理模式已由以麻醉师为主转向以护士为主, 但是有效的疼痛护理仍然离不开医生的大力支持与共同参与。临床中发现一些医生观念陈旧, 不重视病人疼痛方面的治疗, 或者过分依赖护士, 缺乏主动配合护士治疗疼痛的意识, 这势必会影响无痛护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 相关管理者应当予以重视, 做好教育、培训、协调工作, 调动多方积极性, 真正形成以护士为主体, 科内医师、麻醉师、心理治疗师等共同参与的有效的无痛治疗和护理工作链。

2.3 护士处理疼痛的态度消极, 观念陈旧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部分护士认为手术病人或受伤病人由于神经受刺激而出现疼痛是在所难免的, 非药物的护理和干预效果不好, 痛的厉害了吃点药就好了, 且药物不可多吃, 容易成瘾。这一方面反映了护士疼痛管理观念陈旧, 另一方面反映了护士疼痛管理知识的缺乏。为此护理管理者应当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宣传与教育工作, 从根本上扭转护士陈旧的疼痛护理观念, 填补护士疼痛管理知识的漏洞。

2.4 护士的疼痛管理职能未充分发挥

护士是疼痛状态的评估者、疼痛措施的执行者、疼痛病人和家属的教育者和指导者[4], 在疼痛管理中有着关键和独特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疼痛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旧有的工作模式和传统观念之间的矛盾还未能彻底解决, 实施疼痛管理后护士工作量较前有所增加, 导致这些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影响疼痛管理的质量。为此, 应加快改革的步伐, 将优质护理服务所倡导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深入人心, 发挥护士的职能, 让病人得到优质的无痛护理服务。

3 小结

创建骨科无痛病房, 体现的是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更完善的技术境界和对病人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 是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一部分, 我们将继续努力, 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为指导, 不断改进和提高, 将无痛护理的作用最大化发挥, 使骨科病人安全、舒适的度过围手术期和功能康复期。

摘要:将无痛护理流程与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 包括“心中有病人”“目中有病人”“耳边有病人”“手中有病人”“身边有病人”5个方面, 通过优质的无痛措施缓解骨科病人的疼痛,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相对欠缺、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处理疼痛的态度消极、观念陈旧、疼痛管理职能未充分发挥等, 有待在今后的疼痛护理实践解决。

关键词:疼痛护理,无痛护理,优质护理

参考文献

[1]McCaffery#space2;#M, Ferrell#space2;#BR.Opioid#space2;#analgesics:nurses#space2;#knowledge#space2;#of#space2;#doses#space2;#and#space2;#psychological#space2;#dependence[J].J#space2;#Nurs#space2;#Staff#space2;#Dev, 1992, 8:77-84.

[2]桑翠, 柏艳.护士疼痛知识学习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07, 7 (1) :31-32.

[3]徐鑫芬, 陈新忠, 林莉莉, 等.疼痛教育培训对护士术后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9) :64-65.

护理特色病房 第9篇

1 临床资料

2010年2-11月, 选择150名老年患者为护理对象, 男89例 (59.3%) , 女61例 (40.6%) , 年龄60~69岁51例, 70~79岁72例, 80及80岁以上27例。

2 管理方法

2.1 患者安全管理

2.1.1 患者入院评估 (1) 一般健康状况:如患者的基本信息、健康史、生活自理能力[1]。 (2) 心理状况: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3) 护理安全状况:制定安全评估表, 内容包括患者一般状态、疾病诊断、治疗措施、既往史、精神状态、现存危机程度、潜在危机程度、陪护知识掌握情况等10个项目, 危险指数分成3级, 患者安全评分>9分为A级, 4~9分为B级, <4分为C级。分数越高危险级[2]。

2.1.2 高危机程度患者床头悬挂跌倒风险警示标识, 指导患者、家属、陪护预防跌倒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并且向有跌倒危险的患者及家属进行防跌倒健康知识宣教, 使患者及家属不仅从思想上也要在行动上引起重视并提高防范意识。同时签署防跌倒双签同意书, 同时列为交班的内容, 班班交接。加强基础护理, 协助沐浴、进餐、床上洗头及二便护理。加强肌肉功能锻炼, 增加巡视次数, 做好安全护理, 协助患者床下活动。

2.1.3 构建安全住院环境患者入院时介绍病区环境及病房安全设施, 病房过道保持通畅, 不可堆积杂物, 病房内设施尽量避免对患者行走造成障碍, 不得不使用接线板时, 接线板放在适宜的地方, 确保行人道通畅无障碍物, 病室、浴室灯光需明亮, 地板保持干燥, 患者拖鞋必须防滑, 走廊、浴室、坐便器旁安置扶手, 每班检查床档是否稳定, 患者座椅、床脚刹车是否完好, 把患者需要的物品放置在方便取用的地方, 给予患者合身的衣物, 地面潮湿时有防滑倒的警示牌。

2.2 健全护理工作制度, 规范护理职业行为

2.2.1 实行护理双核对制度护理人员处理医嘱、加药、发药、治疗等, 均由2名护士进行全程核对 (即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 , 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2.2 实行护理责任制度每名护士负责6~8例患者, 从入院至出院全部由责任护士负责, 优点是责任护士掌握患者的全部诊疗计划, 增加诊疗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2.2.3 实行双人值班制护士在工作中既相互配合, 又起到相互监督的效果。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2.2.4 根据病房的工作量, 实行弹性排班制度, 每天进行工作量统计, 由专人负责, 工作量增高超负荷时向护理部申请人员配备, 在特殊时间段如晨间5~7时, 晚间6~8时增加人员配备。真正按照患者的需求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是降低护理风险, 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3]。

2.3 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评估与沟通方面的培训, 特别是加强年轻护士的培训, 有计划地设计培训内容, 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监查与指导。提高评估与沟通技巧, 在实际工作中使护理人员能把握时机进行交流、沟通、宣教, 采取疏通、支持、安慰、帮助、鼓励等措施, 充分体现个体化。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减少因评估不足或沟通不良而引起的不良事件。

2.4加强护理安全知识培训, 使护理人员掌握安全护理知识, 从而规避护理风险, 如糖尿病患者外出时要注意防止低血糖晕厥, 空腹检查时不宜等待过长时间;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防范因体位性低血压而造成的跌倒。发生便秘时及时处理, 以免诱发心力衰竭甚至心跳骤停。

2.5 护理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 成立质控小组, 设置护理质控专员, 每日按照既定的标准检查、监督各项护理工作的实施, 定期点评护理质量, 分析原因, 定期讨论, 采取持续性改进措施。并将评测的结果列入科室工作的考核项目。

3 结果

实施护理管理后本组住院患者未发生坠床、导管脱落、烫伤等不良事件。9例院外带入压疮有2例治愈, 7例好转。患者对遵医行为有良好的表现, 能够按医嘱按时服药、进食及功能锻炼。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减轻, 患者满意度呈明显上升。

4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逐渐减退, 并且常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 加上免疫功能下降、自理能力降低或自理缺陷等因素, 更容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本病房护理不良事件以压疮、烫伤、坠床、跌倒、输液外渗及漏服药物多见, 由此可见加强护理管理尤为重要。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高低从客观上也反映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及护理管理水平。因此健全护理工作制度, 规范护理职业行为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屏障。正确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 并协助满足其需求, 也是护理人员工作的重要职责[4]。加强安全管理, 构建安全的住院环境, 强化年轻护士的学习和培训, 提高整体的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 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层层把关, 责任到人, 定期讨论分析并持续改进, 实行双人核对, 合理配备护理人员, 真正按患者需求实行弹性排班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5]。

参考文献

[1]于卫华, 余梅戎, 敏芝, 等.151例无陪护住院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4) :326-327.

[2]肖爱萍.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的预防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28 (2) :142-143.

[3]丽进, 黄营梅, 力燕, 等.呼吸内科护理工作量与人力配备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 2009, 9 (5) :29-31.

[4]宋明萍, 王静.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J].临床中老年保健, 2003, 6 (7) :64.

社区临终病房护理模式调查 第10篇

1调查资料

在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 作者调查了保定市2008年上半年省建社区医院住院的10例患者, 均在省市级医院被诊断为绝症, 经治疗后转回社区病房, 且住大医院病房和社区病房的时间均超过7d, 其中男5例, 女5例, 年龄18~85岁, 中位年龄60岁。诊断:癌症晚期7例, 白血病1例, 大面积脑梗死1例, 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1例。被调查的亲属均为直系亲属, 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其中调查在大医院和社区病房住院患者的亲属分别为20例和30例。通过数据库分别收集了10例患者在大医院病房住院的1周和社区临终病房住院1周的全部医疗费用。其中包括病房费、化验费、手术费、麻醉费、放疗费、药费、呼吸管理费、营养费和材料费。最后计算出10例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 其中医院满意度为20%, 而社区满意度为90%。

2结果分析

表1计算出10例患者分别在医院和社区病房住院1周的平均费用, 从4 000元降至1 400元。表2说明患者家属对社区病房模式的满意程度明显大于医院病房。

因此, 大力发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 为需要帮助的临终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方便、人性化的社区临终服务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同时,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及进步, 也可以培训一些社区服务人员, 以切实帮助陪护一些确实需要帮助的临终评价, 既补充了医护人员的短缺, 也减少了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还能起到宣传及教育的作用。被调查10例患者均在医院住院超过7d, 由于家庭负担及经济困难均出院并选择了社区住院。

3讨论

综上所述, 临终护理的模式是多样的, 但临终护理的目的及意义是相同的, 建立社区临终护理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服务, 不但为晚期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和全面照顾提供了一种有利的选择, 也可以减轻患者家属和家庭的经济和体力负担, 对一些临终患者及家庭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同时也对社区医疗服务也提供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临终护理事业方兴未艾, 需要我们不断的从患者及家属的利益、意愿出发去探索、去追求。

上一篇:新疆新希望集团下一篇:服装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