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及启示范文

2024-07-03

特征及启示范文(精选12篇)

特征及启示 第1篇

关键词:瑞士,住房自有,住房租赁

1 瑞士简介

瑞士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联邦制国家,面积约41285平方公里,人口约770万人,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约为190人。瑞士68%土地覆盖着森林、树木、农田和高山耕田、4%的土地覆盖湖泊和湿地、21%的土地是未开发的土地(荒地)、只有7%的土地属于城市和居住用地,因此有效的人口密度要比其他国家要高的多,人口的集中度也很高,有1/3的人口居住在瑞士的五大城市:苏黎世、日内瓦、巴塞尔、伯尔尼和洛桑,有1/3生活在其他城市,另外1/3生活在农村。

瑞士是一个经济非常稳定的国家,失业率仅为2.6%,通货膨胀率2007年仅为0.8%,2008年仅为2.4%,与其他国家相比,利率也比较低。同时,瑞士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瑞士居民的生活质量居世界第一。

瑞士的房地产市场,房价高,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以价格最高的苏黎世州为例,在苏黎世市区或风景区的房价更高,约合1.5万~4万人民币/m2[1],但运行平稳,并未出现过房价暴涨的情况。

2 瑞士住宅市场特征

2.1 瑞士房价高,住宅市场运行平稳,房价平稳

瑞士房价高,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以价格最高的苏黎世州为例,在苏黎世市区或风景区的房价更高,约合1.5万~4万人民币/m2[1]。但运行平稳,并未出现过房价暴涨的情况。以下图1为例,在法国、美国、英国、西班牙、爱尔兰、瑞士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指数趋势中,爱尔兰的房地产市场波动最大,到2006年达到峰值,房地产价格增长了约450%;西班牙和英国2007年达到峰值,约增长了300%;美国到08年达到峰值,增长了约250%;英国在2006年达到峰值,增长约250%;而瑞士仅在2008年达到峰值,增长仅约为30%,且趋势平稳,并未出现很大波动。

2.2 瑞士居民主体以租房为主,房地产的自有化率比较低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瑞士居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但瑞士家庭仅有1/3的比例拥有个人产权房产,2/3的家庭以租房为主。换言之,瑞士住宅自有化率仅为33%,这在世界各国的房地产市场中自有化率是较低的。(表1)

二战后,瑞士的住房自有化率还经历了更低的阶段。从1950年的37%降低到1980年的28.1%,从80年代后才逐步上升的,到2007年这个比率达到了37.5%。

尽管瑞士居民拥有者非常高的生活质量,但瑞士的住房自有化率是欧洲甚至世界范围内是最低的。为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而鼓励提高居民住房的自有化率,这样的观点在瑞士是不成立的。

为什么这么富裕的国家却拥有如此低的住房自有化率?这是很多人存在的疑问。曾在1996年,某机构在瑞士进行过一项关于住房自有的调查,结果显示:83%的访问者若在没有金融或者其他限制的情况下,还是非常乐意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的,并且在30-49这个年龄层次的中约有90%的人会对拥有产权的房子用于出租。所以,关于该问题的解释肯定不是居民的特殊口味,而是一些客观条件限制了居民的购置需求。包括房价过高、拥有住房成本过高等因素。

2.3 瑞士住宅市场空置率较低

瑞士住宅市场空置率一直较低,在1980-2008年间,最高峰值是1998年的1.85%,而目前不到1%。这一数据在瑞士国内存在地区差异,比如:日内瓦2.2%,格拉鲁斯为2.2%。而美国在2000年的空置率为6.1%。

2.4 公共投资机构拥有住宅租赁市场的最大份额

为解决高房价带来的住房不足,瑞士的公共投资机构投资建设了一大批公共租赁房以满足居民的住房要求。目前占据了瑞士租赁市场的28%的份额。这些投资机构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房地产基金会和房地产公司。份额最大的是养老金基金会,占了整个租赁市场的10%。

3 瑞士住宅市场特征解读

3.1 买不起———与房价相比,瑞士居民的收入相对来说是偏低的

相对于瑞士居民的家庭收入来讲,房地产的价格是偏高的。图2描述了瑞士居民购买住房的可支付性。从图中非常明显的可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之前,平均家庭收入低于房价,购买住房的可支付性并不强,这也缘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瑞士房价的增速过快所致。21世纪初期,在近几年来低利率政策的推动下,居民的可支付性才有所增强。住房自有化率也比以前有所提高。就价格收入比这个指标来讲,20世纪90年代,瑞士独户住宅均价/家庭均收入=7~8.5之间,就公寓来讲,这个比值在3.7~5之间。与房价相比,瑞士居民购房的可支付性并不强。

用房产抵押申请银行贷款,也有着严格的首付要求,严格的收入、财产规定和严格的执行力。目前,原先的零首付现转变为首付20%,即银行只能提供房产价值的80%的贷款,并且还款的资金数量不能超过家庭收入的33%(1/3)。如果第一次抵押贷款当涵盖房产价值的65%时,初次购买房产的购房者还可以通过二次抵押的方式获得额外房产价值的15%贷款,但二次抵押利率要比一次抵押利率要高,因为二次抵押的拖欠的风险增大。银行通常不会接受第一次抵押贷款的转让,但二次抵押贷款必须设置超过15年的还款期,有的银行还要求二次抵押的最终年限不能超过借款人60周岁。

3.2 住不起———与租房相比,拥有住房的成本相对较高

与租房相比,拥有住房的成本相对较高。1986年,(Gerheuser&Sartoris,1988)发现拥有住房的居民平均要花去税前收入的26%用于住房持有[4](利息支付、本金分期、税收、保险、供热等)。1991年,(Baur,1992)认为这个比率为24.5%[5]。

拥有住房的成本比租金指数提高了43%。一方面利率的提高,从19世纪50年代相比,19世纪70年代的利率翻了一番;另一方面,资产收益税和租金收入的所得税等税种的课税也提高了拥有住房的成本。

3.3 租得起———与买房相比,租房拥有更多的保障和优惠

瑞士有着严格的租赁规制政策,使在不用支付高额的占有成本的基础上,可以拥有更多的保障和优惠。1972年修改的租赁规制法案明确的目标就是防止租金恶意上涨和房东的恶意驱逐,在承租期间承租人的居住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瑞士的税收政策,也并未设计成鼓励居民购买住房,并能享受一定的租金补贴,这从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居民租房。

4 瑞士住宅市场特征解读启示

(1)与瑞士相比较而言,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绝对不是一个平稳的发展过程,上世纪90年代末的泡沫危机及本世纪初期房价的飞速高涨都表明了这一点。

(2)不论是住房购买还是租房租赁,与瑞士相比较而言,缺失保障居民住房权利的政策,而我国的政策更多的是从市场供给的角度来(包括住房的货币化改革、三级住房体系的建立等),很少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来保障居民的权利(住房持有、租赁等),致使消费者成为政策治理的对象,成为众矢之的。

(3)与瑞士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缺乏一个稳定的、长效的发展环境。我国长期以来没有住宅法,也没有明确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目标,保障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参考文献

[1]华侨路茶坊网,国外城市的真实房价一览:瑞士房价全世界最高[EB/OL]http://bbs.house365.com/shtml/b2/1424499_1.htm.

[2]Elia Werczberger,Home Ownership and Rent Control in Switzerland,Housing Studies[J].Vol12(3)1997,337-353.

[3]Steven C.Bourassa,Martin Hoesli,and Donato Scognamiglio,Housing Finance,Prices,and Tenure in Switzerland,Journal of Real Estate Literature[J].Vol18(2),2010,263-282.

[4]Gerheuser,F.&Sartoris,E.(1988)Neue Aspekte zum Wohnen in der Schweiz.Ergebnisse aus dem Mikrozensus1986.Schriftenreihe Wohnungswesen,Bd.40(Bern,Bundesamt ruer.

特征及启示 第2篇

司汤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揭露了十九世纪法国复辟时期复杂的阶级矛盾,他在艺术上注重刻划人物内心的变化,擅长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揭示时代的本质特征。司汤达的《红与黑》作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自1830年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特别是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红与黑》之所以能不断引起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共鸣,主要在于司汤达塑造了一个永恒的形象———于连,一个充满激情、处心积虑地为自己的人生筹划的、渴望在险恶的社会环境里获得成功的青年。对于于连形象的分析,文学理论界始终说法不一,有人认为他虚伪、阴险,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阴谋家、野心家;也有人认为他是当时反对封建权贵的勇士,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代表;更有人认为他是拿破仑时代的悲剧英雄。于连的确是个具有复杂性格的形象,他既有理想抱负、尊严,但也有妥协的一面,内心充满着矛盾。正因为如此,于连这一形象才超越了时空,具有了普遍性,成为一个存活到今天的丰满的艺术形象,也因此给我们现代年轻人留下深深的启示。本文将从于连的性格特征的角度出发,分析于连形象的现代启示意义。

一、于连的性格特征

于连是王政复辟时代受压抑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形象,他一生的遭遇,反映了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命运。于连是个人奋斗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有着复杂的心理特征,体现在他野心勃勃地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这个过程表现为反抗-妥协-反抗的曲线。虽然为追逐名利他以虚伪为信条,但同时也有真诚善良的一面,他的内心总是矛盾的,每当他在功利的道路上前进时,他的心又总是在谴责他的虚伪,使他始终无法与上流社会的人苟合,这就决定了他要反抗。一定程度来说也就是这种个性最终铸成他的毁灭。最后,他在狱中彻底的反思,明白了自己一直追求的原来毫无意义,也彻底看清了上等人的真实面目,最终他拒绝了玛特儿小姐的搭救,以死宣布和这个虚伪,罪恶的社会决裂。在于连的性格中,有理想、追求、信念、正直、善良,更有野心、贪欲、虚伪,既有勇敢、进取又有怯懦、妥协。这些性格特征在于连心中激烈冲突又矛盾统一,使他有时像一个无的勇士,毫无畏惧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有时又像是怯懦的懦夫,自暴自弃。但于连终究不是一个庸人,他丢不掉他的激情与尊严,也只有这样的于连,才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正如高尔基曾经说过:“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社会主义的英雄人物的‘始祖’。”于连是十九世纪前期法国社会中具有反抗精神的个人奋斗者的典型,他带有个人奋斗者那种维护自我、追求人格尊严的特点。于连瘦弱,脸色苍白,从小受父兄的谩骂毒打,造就了他的反叛性格,更主要的是受老外科军医的影响,跟随拿破仑参加过多战役的老外科军医的言传身教,使于连很小就喜欢读有关拿破仑的书籍,他崇拜拿破仑,头脑中有着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老军医临终时把他的荣誉团十字勋章,半饷的欠款和三四十本书留给于连。于连酷爱当中的《忏悔录》、《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和大军公报,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可兰经》。这些书籍和身处环境铸就了于连的性格,他向往拿破仑,渴望拿破仑时代,渴当一个士兵,年纪轻轻当上拿破仑的副官,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改变这不平等的世界。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于连形成敏感、细腻和倔强的个,同时于连又拥有超群的记忆力,是一个意志坚强、精力充沛、聪明能干的青年。但是时代不同了,拿破仑已烟消云散,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复辟势力,在拿破仑时代,泥瓦匠可以当将军。波拿巴,一个默默无闻又没有财产的中尉,靠他的剑做了世界的主人。在复辟的波旁王朝,贵族就是贵族,平民就是平民,以出身排地位、定荣辱,界线分明,等级森严,占统治地位的是教会和贵族。怎样才能呼风唤雨,一展雄才呢? 于连看到教会在社会具有非凡的权势,炙手可热,于是他就梦寐以求地想当教士,以期到达胜利的彼岸。但于连有着极其敏锐的平民阶级意识,他清楚地看到自己是一个“可怜虫”,地位不同、阶级不同的观念时时刺激着他,他唯恐自己因平民的出身而受到上层阶级的轻贱。他崇尚绝对的自由和独立,认为人应当拥有对自己的一切权力,个人的行为只需要接受自己心灵的指挥,只要认为自己的目的正当,为达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但于连在社会上又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和压抑,当父亲要他去德·瑞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一贯敢怒而不敢言的于连却以“我不愿意做奴仆”表示拒绝。在德·瑞那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具有平民意识的他应聘的条件是和主人同桌吃饭,显示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在市长家,于连是为了报复市长大人对自己的轻蔑,与市长夫人发生了暧昧的关系。即使在与德·瑞那夫人进行热恋时,于连的这种仇恨心理和反抗也从未停止过。他始终把爱情看成是他向贵族阶级的报复和争取自由平等的手段。这一点,在于连和玛特儿侯爵小姐的交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敢于轻视傲慢的玛特儿小姐,并曾想:“我知道保持我的自尊心,我没有向她说我爱她。”正如于连自己所说的那样“在这场尚在准备的战斗里:,身世的骄傲,像一座高山,是她和我当中的军事阵地,这高山,便是我进攻的目标。”由此看来,于连并不仅仅把她们作为女人去“占有”,而是当作一个阶级去“征服”的,反映了于连在爱情方面的反抗精神。入狱后,他开始反省,认识所走的道路的虚伪和痛苦,他悔恨自己为了漂亮出色的虚荣而放弃了简单平凡的真理。在法庭上,他慷慨陈词,指责法庭借这个机会惩戒那些受过教育并敢于混迹上流社会的下层青年,以维护贵族特权,有力地控诉了上流社会对平民青年的压制和摧残。尽管他知道特赦后他仍然可以得到财富和美人,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拒绝向资产阶级贵族阶级控制的法庭求饶,也正因为如此,使于连最终拒绝了整个社会并成为深深打动我们的人物形象。

于连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人,受压后就反抗,当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后就妥协、投降。他只承认自我,只考虑自我,既不顾及传统,也不考虑道德。他只对自己负责。或者说,他的心中只有一种道德,那就是:肯定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己的尊严。作为一个平民青年,他在生活中处处压抑的痛苦,对社会阶级有着“一种天生的敏感”,他寻找着一切机会向这个社会进行报复,同时出于向上爬的心理,他又不得不常常向他所憎恨的那些贵族、憎侣阶级实行妥协,以图谋挤进上流社会的圈子。他最敬慕的人是拿破仑,却害怕别人知道而闭口不提;他根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却装出一副虔敬天主的样子;他把全部《圣经》看作谎言,却将整部拉丁文《圣经》背诵如流。当他看到教会盛极一时,他决定穿上黑色教会服,通过教会的门路向上爬。在贝尚松神学院,为了出人头地,于连在险恶的环境中把对教会的仇恨埋在心底,不信教却是神学院最虔诚的教徒,又是彼拉院长的宠儿。在这里具有反抗意识的青年逐渐成了一个和教会同流合污的野心家。为了确立自我,寻找个人幸福,顺应环境,于连不惜为复辟势力效劳,表现出一种妥协性。在木尔侯爵府,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忠心为侯爵效劳、和侯爵女儿玛特儿恋爱、结婚最终得到了一份可观的地产和官衔。于连逐步地向贵族势力妥协,他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妥协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的道路。他常常口是心非,言不由衷,把自己的真实感情深藏起来,通过种种妥协,他得到了实惠,爬到了社会的上层。但于连最终扮演了“一个叛逆的平民的悲惨角色”,成了“一个跟整个社会作战的不幸的人”,在红与黑的交织中,于连始终挣扎地前进着时代容不下这样一个出身平民的青年凭借他自己的才能踏入上流社会,这就是残酷的无法逃避的现实,于连最终成为统治阶级阴谋的牺牲品。

司汤达以细致有力的笔触剖析了于连性格的发展和社会环境在形成于连矛盾性格和双重人格中的作用。作品通过描写于连的矛盾性格和悲剧命运,揭示了小资产阶级对复辟社会的强烈反抗以及在反抗中表现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动摇性和软弱性,对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作了深刻有力的揭露和批判。于连既高尚又卑鄙,志向与野心、正直与虚伪融为一体,使其短暂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几乎成为西方平民阶层命运的一个缩影。也正是因为于连复杂的性格特征和他在现实里失败的因素,使他成为能存活到今天的一个丰满的文象,成为现代青年足以从中产生某种共鸣的艺术形象。

二、于连形象的现代启示意义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实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和烦恼,尽管年代不同,地域不同,可人的本性却是相通的。从于连身上,每个人似乎都能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在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中,也许我们就在某一个时期,或在某一个方面面临着与他相同或相似的处境。于连能打动我们,能深深触动我们的心,使我们在阅读的同时给予于连极大的同情,在其中让我们感悟人生、明辩是非,获取一种精神力量,关键是《红与黑》能于细微处生动地道出人性的光辉以及人性的弱点,能够深入人心。

于连虽然伪善,但他敢于直面人生,向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壁垒发起冲击,无疑更具英雄气概。这一点在他的爱情道路上也有体现。他的爱情道路也是他小资产阶级个人反抗道路。不论在与德·瑞那夫人,还是与玛特儿小姐的恋爱中,于连身上的“公民的热情”,即他作为一个平民青年要求在恋爱和婚姻上获平等地位的热情,都远远超过恋人的柔情。他第一次追求德·瑞那夫人,或者出于他平民的“责任”,或者因为要减轻她对他这个刚离开锯木厂的可怜工人十之八九会有的“轻蔑”。他要博取玛特儿小姐的爱,是想证明平民子弟的他比贵族的公子哥们更有被爱的价值。这种平民青年的自尊心、进取心,乃是时代给他的爱情生活打下的烙印。当时,没有这种向统治阶级偏见挑战和斗争的热情,就不可能有爱情的平等自由。从总体上看,于连的两次恋爱,在复辟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小资产阶级争取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的积极意义。在狱中,于连终于清醒了,他懂得了贵族阶级决不会让他这样的出身微贱的人混迹于上流社会。他悔恨自己为了漂亮出色的虚荣而放弃了简单平凡的真理。在法庭上,他慷慨陈词,指责法庭借这个机会惩戒那些受过教育并敢于混迹上流社会的下层青年,以维护贵族特权,有力地控诉了上流社会对平民青年的压制和摧残。被判死刑后,他拒绝上诉,拒绝营救,用死向不平等的社会投出了最后一枪。这是于连反抗性格发展的高峰。

于连一生的遭遇,有着超越时代的思想品性,他的希望、追求、奋斗、失败,似乎让每一个读者都能感同身受。于连强烈地渴望改变自身卑贱的命运,他义无反顾地与封建专制时代抗衡,于连就像许多年轻人一样,怀着美好的理想和热情,敢于直面人生,向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壁垒发起冲击,卖尽力气和他的命运搏斗,于连的英雄式悲剧具有永恒的意义,它能引起青年人内心的共鸣。同时,《红与黑》中相反两极的对比,呈现了一类人的生活模式,它虽然不能绝对完美地套用在所有人身上,但是对于每一个时代的人来说,人们至少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从于连的整个奋斗过程来看,他为实现自己的幻想,靠的是自己出众的才能和顽强奋斗,而不是他人的施舍。对他来讲,最重要的是个人的荣誉和尊严。他所追求的是靠自己的力量赢得的。他曾先后拒绝市夫人、木尔侯爵的钱财,靠着他的高傲和才能,征服了市长夫人和侯爵女儿。他不需怜悯,也不容玷污爱情,而希望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的力量和奋斗来取得功名。他争的是骨气而非虚荣。正是为了雄心和骨气,他才给自己规定了反抗上层社会的责任。现代社会中,有许多“于连”式的人物,他们的心理日趋复杂,面对灯红酒绿的种种诱惑,面对商品社会中激烈的利益冲突,有的人精神失落了,有的人灵魂迷乱了,有的人终日烦闷痛苦。尽管对权力和优越的追求是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动力,但每个人却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由此便产生了人的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要是没有生活目标,没有一种信仰,一个理想,就失去了人生动力。只有为理想信仰拼搏,才能体现生活的价值。但对权力和优越生活的过分追求必然或多或少地显示出对他人的攻击性,而在遭到他人的抵制或反对时,“于连”们要么致力于征服他人,要么便是倾向于毁灭自己。这种性格特征的人不可能从生活中获得幸福与满足;他们的性格是畸形的,他们的成功是暂时的、有限的,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甚至有的人经不起种种诱惑,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

另外,《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所展现的是作为物欲时代象征的金钱、地位、私欲、美貌等对人性的侵蚀,特别是对人的灵魂、信仰的腐蚀。对于于连而言,“上帝死了”。宗教信仰的丧失,它一方面意味着自我上帝,在自我生命中,解脱了一切束缚,生命变得自由开阔,自我实现成了人生中最高的奋斗目标和生命生存的最高境界;但另一方面,它也意味着私欲膨胀,内心痛苦,矛盾重重,由于生命生存没有价值根基,灵魂无所归依,因此,人生危机四伏。这样,在于连的生命体验中,他经常痛苦地徘徊在自由与禁锢、禁欲与放纵、自尊与自卑、虚伪与正直、反抗与妥协、雄心与野心等相互纠葛、相互冲突而又相互转化、难辨真伪的道德情感的怪圈之中。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状况依然存在,在现代的都市社会,我们难道又能否认每个人身上不是多多少少有着于连思想的影子吗? 现代的社会也是一个动荡变革的社会,处于时代中的人们都有着向上冲击的目标,而金钱、声明、私欲、美色这些东西依旧在我们身边萦绕,个人如果没有足够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很容易就为之所引诱而走上邪路。自我奋斗的目标就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在没有任何精神信仰支撑的过程中,人要支配物质,而物质又反过来要支配着人,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造就了现代人生存的困境。

司汤达敏锐地捕捉住了人物的内心,而且以鲜明、强烈、富有挑战意味的姿态点明主题.于连的悲剧既是社会迫害一代青年的悲剧,也是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小私有者个人的悲剧。现代人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尊重个性,鼓励、支持重视青年人发展的社会下,但在我们的周围仍有许许多多的“于连”出现,在急于走上一条阳关大道时却盲目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正确地引导青年人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是当务之急,或许我们可以从于连的悲剧得到启示。让于连的悲剧不再上演,首先是帮助“于连”了解自己人生的目标以及树立这些目标的深层次原因,剖析自己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方式。于连给人的启示,尤其是给年轻人的启示是,一个人为了成功,他或许必得向社会妥协,然而,他不能妥协到把青年人最宝贵的素质———激情、梦想和尊严,都一起抛弃了。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没有树立起明确的人生目标,不清楚自己的真正兴趣在什么地方,很容易满足于现状,缺乏高远的眼光,失去进一步奋斗的动力。因此,青年人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既要勇于探索、大胆创造,又要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力戒浮躁和急功近利。青年人理智处理事情,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即青年人不但要学会自我控制,而且要借助理智的力量,凡事要三思而后行。青年人有理想、有热情,敢想敢干,天生就具有创造的冲动。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就一定能够成长为敢于创造、善于创造的优秀人才。其次,培养良好的社会兴趣,形成健康的生活风格,包容自己劣势的一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了解自身人性的基础上达到人格的整合。新时期的青年要有正确的人生观,能够为大众的利益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不能自拔;就能够为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积极努力作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从社会整个利益出发,从事社会需要的职业,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就能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好的社会评价。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及启示 第3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特征;开发

【Abstract】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has entered a new phase, reflected in the change in term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a mo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patterns gradually. Therefore,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ow, and establish a people-oriented management philosophy, the overall emphasis on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China's enterprises to adapt to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world is important.

【Key words】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把握和正确认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是企业顺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

1.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征

1.1 从理念上看,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从本质上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人本化的管理,它把人看做是有价值并且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源,把开发人力资源看做是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在管理中注重的是人的潜在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开发与提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特别强调学习、交流、创新的重要性,其核心思想是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培养人,给人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已经不再一味地以降低人力投资为目标,而是看准人力资源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能量,对人力资源继续积极地开发和投资。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正在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这种转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和人们主观认识的一个重大转变,它不仅仅把人事工作在企业中的位置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高度,而且将人视为企业生产力、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1.2 从功能上看,具有“整体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基础之上,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对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如按管理的主体有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按管理的客体有国家公务员管理、企事业人员及社会各类人员的管理等;还可以按分类需要和分类对象本身的特点逐层分解,如企业把员工分为管理人员和非管理人员两类,管理人员又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三类;一线工人又可按工种进行细分等。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系统优化的原理把人员结构、层次、相关性等各种要素整合起来,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整体功能的作用。

1.3 从管理内容上看,“内容丰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涵盖了传统人事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管理内容更加丰富了,工作范围拓宽了,工作内容增加了,工作内涵加深了。它根据组织的发展,设计组织结构,进行工作分析,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合理组织和使用劳动力,进行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帮助员工实施个人职业生涯计划,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与激励机制,进行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等。特别是近几年,有关专家学习先进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做法,建立了科学的人员计算机测评系统,为正确认识和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的现有才能、开发人力资源所具有的潜能提供了较好的科学依据,对于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育人机制,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4 从管理的地位上看,具有“战略性”。把人力资源管理与实现单位的目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关系到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大大提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被视为一种专业性的工作,现在人力资源部门大都被设置在管理的高层以专家的身份提供专业性知识、技术和技能,协助企业高层管理者制定政策、战略;同时,高层管理者直接参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把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的经营战略结合起来,共同运作。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地位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具备很好的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数理统计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最近,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国家职业标准,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出了具体的岗位要求,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专业化,更好地为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5 从管理方式上看,具有“互动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参与型、透明型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以尊重员工、满足其需求、帮助其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因此,它的管理是在单位战略目标指导下,对员工实行一种个性化、互动式的管理方式。从员工的招聘录用开始,即与员工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我能为你做什么”的指导下,量身定做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方式,实行互动式的管理,逐步把个人的发展溶入到单位的战略发展之中,为人力的培养、使用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让个人与单位共同发展,不仅使个人实现了自身价值,也为单位造就了一支资质优良的人力队伍。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开展工作,是一种和谐型、合作型的关系。它将人看做是活的、主动的因素,是一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资源,寻求“人”与“工作”相互适应的“我--你体系”的契合点,将人的发展与单位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企业要发展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持,员工要想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培育,在企业与员工共同互利的合作下,达到“双赢”的目的。在这种氛围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是建立在和谐、合作的关系之上,强调人际关系的融合,强调团队合作精神,体现了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

2.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启示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也在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制度。

2.1 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要尽快从传统人事管理的思想框框中解放出来,从战略的高度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2.1.1 一是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随着现代企业结构的变化,在人类走上知识经济的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增长,技术密集、智力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提升,人力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的数量和质量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不断深化“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认识,确定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理念、新思路,把培养、吸引、用好人力摆在重要战略地位。

2.1.2 二是要树立人力资源开发的观念。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的时代,加强人力开发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努力发掘人力潜力,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就必须做好人力开发工作,重视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强调对人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开发。

2.1.3 三是要树立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观念。人力的需求信息应在市场上反应灵敏,各类人力可以在广阔的空间选择职业。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一方面人力积压,另一方面人力不足的现象,这与人力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有关。因此要加快发展人力市场化,完善人力市场服务功能,促进人力流动,做到资源共享,实现市场在人力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1.4 四是要树立人力竞争国际化观念。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人力流动和人力竞争国际化,提高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速度和质量,对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要面向全球,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努力吸引各方人力和智力,使人力资源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2.2 搞好人力资源整体开发。

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特征,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整体推进。

2.2.1 一是要从单项能力开发向综合能力开发方向发展。一个组织要发展,必须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综合能力,而不是单一的、独立的某项技能或内容。

2.2.2 二是要从个体开发向团队开发方向发展。以前的人力资源开发基本上是向个人倾斜的,学习培训也基本上是属于组织安排的,这种安排往往与工作脱节。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源开发讲究的是与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相协调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的竞争力和作战能力,是组织制胜的关键。

2.2.3 三是要从技巧开发向能力开发方向发展。技巧是作业工序中某个环节的操作技能,已不能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强调人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新经济的要求。所以,能力开发特别是团队能力开发已变成组织共同崇尚的目标。

2.2.4 四是要从阶段性开发向终身学习方向发展。强调终身学习是现代组织的崇高目标,建立“学习型组织”是组织发展的方向,阶段性开发已不能满足组织持续发展的要求,终身学习和开发则成为组织活力的源泉。

2.3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对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要不断研究培训的方式,积极创新实践,从而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

2.3.1 一是要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的绩效。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为保持企业稳定发展,各个企业都把提高工作效能和生产力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强调人力资源开发要注意发挥组织活力,符合组织发展目标,因而企业非常强调人力绩效管理系统,以塑造高绩效组织。

2.3.2 二是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员工培训的方法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用光碟、网络、模拟系统、虚拟实境、远端学习等技术和方式,使组织可根据工作需要,以快速、有效及节约的方式让员工及时得到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2.3.3 三是要坚持多样的学习技法。学习技法和过程的多样性主要得益于多学科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心理学、生理学、音乐、体育等都在人的学习和训练中加以运用这些技法的应用不仅训练了人的智商,而且训练了人的情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必然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完善,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我们要紧跟形势,与时俱进,认真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新方法、新路子,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瞿共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J],领导科学,2004,(15).

[2] 崔伟伟.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J],科技管理研究,2006,(06).

[3] 路宁,沈为娟.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比较及启示[J],特区经济,2007,(05).

美国大学校训特征分析及启示 第4篇

关键词:美国,大学校训,特征分析,文化传统

大学校训是大学办学理念的凝练和大学精神的象征,是大学经过多年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而形成的。由于“最古老、最可靠的传递精神和寄托期望的方式通过一个简洁明了的校训就可以达到”[1],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大学校训的拟定和诠释。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设计系主任戴夫·霍尔斯顿(Dave Holston)认为:“校训是我们如何考虑自身以及我们如何与外界交流的一切东西。”[2]校训对内可以规范、激励师生员工的言行,对外则代表着一所大学的形象和风貌。所以,大学校训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美国很多大学都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史,各大学的校训也屹立百年而经久不衰。本文试对美国大学校训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的大学校训研究有所启示。

一、美国大学校训的特征

1. 呈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

美国的大学,尤其是由古典传统学院发展而成的大学,其校训呈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一方面,很多大学校训出自《圣经》的某个语句。例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训“真理必将使你获得自由”(拉丁文:Veritas vos liberabit;英译: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节选自《圣经·约翰福音》第8章第31~32节,上面写道:“耶稣说:‘如果你拥有我的教义,你就成为我真正的门徒。那么你就能了解真理,真理必将使你获得自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训“愿知识之光普照大地”(拉丁文:Fiat Lux;英译:let there be light),来自《旧约·创世纪》,“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另一方面,有很多大学校训中包含“上帝”、“宗教”、“虔诚”等内容。如布朗大学校训“我们信赖上帝”(拉丁文:In deo speramus;英译:In God We Hope),杜克大学校训“追求知识,信仰宗教”(拉丁文:Eruditio et Religio;英译:Knowledge and Religion),波士顿大学校训“学识、美德和虔诚”(英文:Learning,Virtue,Piety),等等。

2. 反映了大学追求真理和知识以及重视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

美国大学校训中包含有“真理”、“知识”、“求知”等内容的占很大比例。笔者曾对2007~2009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大学排行榜中连续3年排名均在前150位的共计36所美国大学进行统计,校训中包含“真理”或“真理之光”(所用的词或词意为“truth”或“light”)的大学有12所,包含“知识”、“求知”或“科学”(所用词或词意为“learning”、“knowledge”或“science”)的有9所。两者加在一起共有21所,约占总数的58%。如,哈佛大学校训“真理”(拉丁文:veritas;英译:truth)、耶鲁大学校训“光明与真理”(拉丁文:Lux et Veritas;英译:light and truth)、芝加哥大学校训“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拉丁文:Crescat scientia;vita excolatur;英译:Let knowledge increase so that life may be enriched)、伊利诺斯大学校训“学问和劳动”(英文:Learning and Labor),等等。另外,强调“社会服务”(所用词或词意为“service”、“serve”)的大学校训也不在少数。如,佐治亚理工学院校训“进取和服务”(Progress and Service)、普渡大学校训“教育,研究,服务”(E-ducation,Research,Service),等等。其中,佐治亚理工学院还设有专门的社区服务办公室,其目的就是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互惠的社会服务活动,提高其公民责任以及学习服务(service-learn ing)意识。[3]

3. 呈现形式自由,遣词造句不拘一格

美国大学校训呈现形式非常自由。一方面,从校训所用语言来看,既有用拉丁文写成的,也有用英文和德文表示的。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很多大学校训使用的是拉丁文。“校训并不一定必须用拉丁文书写,但拉丁文通常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每一所大学都是中世纪拉丁语系大学的‘后代’。一些拉丁校训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而且将来会历久弥新”。[4]而伊利诺斯大学、普渡大学等大学校训是用英文表示的。斯坦福大学校训“让自由之风劲吹”则用德文(德文: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英译: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另一方面,从校训的句式特点上看,校训既有单个字词构成,也有并列短语构成;既有短句,也有长句。如,哈佛大学校训就由单个拉丁文单词构成,而耶鲁大学校训、伊利诺斯大学校训等是由并列短语构成。布朗大学校训为谚语短句,而康奈尔大学校训“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任何科目”(I would found an institution where any person can find instruction in any study)相对较长。总之,美国大学校训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句式结构上也无一定之规。

4. 具有鲜明的个性,注重办学特色的表达

由于美国各大学有不同的办学传统,以及不同的办学目标和学科特色,因而,其校训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在《校训》杂志对全美大学校训排名中,康奈尔大学校训名列榜首,斯坦福大学位列第四,宾夕法尼亚大学位列第五。[5]康奈尔大学校训“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任何科目”之所以能荣登榜首,是因为“人们被它鼓舞人心的特性以及实现全纳教育的愿望深深打动”。目前,康奈尔大学的学生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来自不同阶层、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地区,他们在康奈尔可以学习考古学、生物学、植物学、政府治理、音乐、物理等种类繁杂的科目。斯坦福大学校训“让自由之风劲吹”也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斯坦福大学追求学术自由的办学特色。宾夕法尼亚大学校训“毫无特性的学习将一事无成”则明确表达了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并说明了学习和个性的关系,反映了其办学特色。总之,各大学校训个性十分鲜明,突出了各自的办学特色。

5. 稳定性强,少有更改

美国大学校训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校训一经确定,不会因为大学校长的更换、大学校址的变迁、学科的扩展等而轻易发生改变。如,哈佛大学校训“真理”于1843年写进哈佛大学宪章中,一直延续至今;达特茅斯学院在1769年董事会采用了“广袤的原野上对知识的呼唤”的校训后就没有发生改变;杜克大学虽然并没有官方的记载采用“追求知识、信仰宗教”校训的具体时间,但自1851年的宪章中认可了该校训后就一直沿用至今。纽约大学的校训最初是“Perstando et Praestando”,意思是“不断坚持,最终获得超越”,校长亨利·麦克莱肯(Henry Mac Cracken)于1895年对其修改成“Perstare et Praestare”(坚持与超越),自此以后校训一直保留至今没有改变。正如奥哈拉(R.J.O’Hara)所说:“好的校训是拙劣的官僚声明和低劣的市场化标语的对立面。好的校训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并不是赶时髦的和新潮的,也不是及时的。它是传统的和不朽的。”[6]

二、美国大学校训特征形成的原因分析

大学校训特征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校训作为大学文化必要的组成部分,一定受到该国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具体到美国大学来说,其校训特征的形成至少与以下几方面有紧密的联系。

1. 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美国最初的13个州的广大地区是英国殖民地,其教育更多从宗主国移植而来。而英国从中世纪起,教育便是教会的附庸。牛津、剑桥也是在当时宗教和教堂盛行的时候建立的,它们当时都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因此,移植英国教育兴办的美国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印烙着深深的宗教痕迹。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学院几乎都是由教会兴办的,如1636年哈佛学院(后改称哈佛大学)由公理会创办;1746年新泽西学院(后改称普林斯顿大学)由长老会创办;1754年建立的国王学院(后改称哥伦比亚大学)属四个教派共管;1755年建立的费城学院(后改称宾夕法尼亚大学)虽然不属于某一教派所有,但实际上由圣公会支配,等等。[7]正因为如此,这些学院的首要任务是造就基督教士和培养人们的宗教信念。哈佛学院建校时称,“为社会造就适合的人力,主要是培养教会人士”。耶鲁学院院长曾说,“耶鲁学院建校的伟大意图,是按我们的途径培育传教士”。国王学院成立时宣称,“本校主要任务是教育和指导青年理解耶稣基督,热爱和服从上帝……”。[8]因此,作为浓缩大学办学理念精华的校训就必然反映这一特征。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美国也建立了一些注重实践和应用的理工大学,此类大学有些校训也带有宗教色彩,原因是美国本身就是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尽管它并非法定的国教。法国政治学家、思想家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iville)说,基督教对国民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在美国,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与之相比拟。[9]基督教对美国社会、道德、法律、政治、文化、教育等都产生了深刻、持久的影响,因此,大学校训也必然反映宗教影响的痕迹。即便是当今时代,美国许多大学还设有神学院,校园中建有教堂。可以说,直到现在,宗教仍然深深地影响着绝大多数美国人的思维和世界观,从而影响着美国大学的文化。

2. 受求知或认知文化传统的影响

美国社会不仅继承了英国传统,它还继承了整个欧洲的传统,这个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欧洲的17世纪,或者推向欧洲更古老的历史。同时,美国的文化和制度也不仅仅起源于英国,它的起源还与古希腊、罗马等国家密切相关。古希腊人把思考自然、研究自然看作是人类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活动。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求知是人的本性”。他把人生的意义归结为求知,把求知当作人格高低的象征。中世纪时,尤其是十字军东征后,欧洲人的知识视野迅速扩大,古希腊的崇力求知的传统开始复苏,探讨高深学问、传播高深学问逐渐成为一种风尚。到了近代,理性主义成了时代的精神,“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求知精神”成为哲学精神的主要特点之一,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这种精神的最好体现。人们追求知识、研究科学、探求自然界的规律,以在行动中支配自然和战胜自然,实现人的自由意志。

总之,西方文化传统是“重智”的,是重视求知的。此外,西方文化中并不把宗教信仰和科学求知的精神看作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虽然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禁锢确实曾对科学与文化进步产生过阻滞作用,但宗教在各个时期仍不同程度地受到理性主义的渗透。例如,基督教也以真理为追求对象,认为神与真理都是可以认识的,并承认人的行为是受到必然律令(客观规律)的制约的。[10]这也是教会兴办的学院强调追求“真理”的原因之一。总之,文化的求知或认知文化传统对美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真理”、“知识”、“科学”等词汇频繁地出现在美国大学的校训中。

3. 受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也是美国精神的主体。个人主义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哲学家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和其他智者都把人的感觉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一切凭个人感觉来作出判断。从文艺复兴开始,个人主义强调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人的个性,突出表现为对个人的人格、价值、尊严的肯定以及对人的个体独立性的尊重与倡导。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个人主义思想继续发展,提倡把人从自然界和封建专制等一切迷信和权威下解放出来。个人主义虽然是西方文化发展到近代的产物,但它在美国获得了积极意义。早期移民把欧洲新思想带到了美洲,在新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中,这些意识形态的基因很快地朝着个人主义和民主的方向发展,并最终成为一个鲜明的美国特色和民族理想。

爱默生(Ralph W.Emmerson)的个人主义是美国社会民主精神的缩影,他强调个人的特殊性、个人的无限潜力以及个人的自治权,强调个人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和宗教势力的限制。美国个人主义文化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映在大学校训中,除了有些大学校训注重学生个体自由发展、提倡学生“特性学习”之外,各大学校训呈现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上特色鲜明也是最好的证明。

4. 受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

美国是在美洲新大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洲新大陆的发展需要开拓疆土,需要在千变万化、千险万难的环境中面对新事物和新挑战,摆脱新困境和解决新问题,从而建造新世界和新文明。这种特有的在蛮荒之地生存和开拓的经历迫使人们勇于探索而不墨守成规。因此,大胆尝试和革故鼎新成为金科玉律,真理也要经过实践经验的检验,而绝不是千秋不变的成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美国哲学具有鲜明的经验性。詹姆斯(William James)认为,“凡是能够证明、确定和吸收的思想就是真理,反之,就是真理所反对的。准确性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而这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才能够得到”。[11]杜威在时代思潮的洗礼下建树起自己的实用主义哲学理论,在杜威看来,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切教育的根本问题”。实用主义哲学对美国的教育改革乃至全人类的教育改革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2]

19世纪中后期,在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美国掀起了“土地赠予运动”,促进了赠地学院的迅速发展。康奈尔大学是赠地学院的突出代表,它的办学宗旨是“使人们获得实用知识和精神文化,使科学知识服务于农业和其他生产劳动……”。后来,威斯康星州立大学进一步发展了康奈尔大学的办学思想,提出了“大学教育直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新理念。该理念被后人称为“威斯康星思想”,它是美国20世纪最有创造性的思想之一。此后,美国各州立大学纷纷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反映在大学文化上,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体现在大学校训,尤其是州立大学校训中。当然,这一思想与基督教中所宣扬“博爱”及为全人类谋福利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也是在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产生之前,有些殖民地时期古典大学校训中流露出“服务”及“责任”思想的原因。

三、启示

大学校训是大学思想和精神的反映,是大学文化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缩影。因此,各国大学校训必然反映着各国不同的文化。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美国的文化截然不同,因此,我国的大学校训与美国大学校训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它们都继承和发扬了各自的优秀文化传统,受各自民族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但这并不能表明我们不能吸收美国大学校训中有利于树立大学精神、反映大学本质的积极因素。目前,我国大学校训普遍存在着语言形式和内容雷同、定位不准、盲目“跟风”修改校训等现象。根据我国文化及我国大学的特征,结合美国大学校训的分析,在大学校训的问题上,可坚持以下原则。

1. 稳定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校训作为大学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大学精神及其文化传统,从文化的角度来讲,惟有传承,方能传播,从而产生持久和深远的影响,因此校训应该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且,大学自身的批判和引领功能也使得大学校训不应频繁的修改和变动。但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改变,高等教育所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必然会有所变化,高校的办学理念、功能、作用等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大学根据时代发展和大学自身发展需要对校训进行及时修正和创新也是十分必要的。总之,如果大学校训既反映了我国的文化传统,又体现了大学的培养理念和特色,那就可以根据时代特点去挖掘、引申、阐发它的现实意义,不必“跟风”修改;若大学校训与其他大学校训雷同严重,毫无特色,也不能抱缺守残,而应该推陈出新,在稳定中求发展。

2. 文字的简洁性与内涵丰富性的统一

大学校训从形式上要求语言凝练、文字简洁。在内容上要反映大学历史传统和特色,要体现大学的理念和思想,它的内涵是丰富而充实的。因此,大学校训要坚持文字的简洁性和内涵丰富性的统一,不能顾此失彼。虽然大学校训不可能囊括大学文化精神的所有内容,但它必须是对大学文化精神核心内容的反映,要使人们一听到校训就能立刻对这所大学的文化精神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正如马特森(Graeme Matheson)所言,“对于大学校训来说,简约的就是美好的。美好的校训,犹如美好的诗歌一样,内涵丰富,既自信满满,又富有挑战”。[13]

3. 张扬个性特色与大学本质的统一

每一所大学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及优势,因此,大学校训要反映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不论是学科特色、科研特色,还是人才培养特色等都可以反映到校训中。但大学校训在张扬学校个性和特色的同时,还要兼顾大学是“追求真理、探索学问的场所”的本质。因此,无论大学多么有特色,在大学校训的拟定上不能玩文字游戏,哗众取宠,它必须要反映大学的本质特征。

4. 强调个体发展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教育的本体是“人”,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虽然“全面自由的发展”是一种理想化状态,但却是教育所应当努力追求和趋附的目标。因此,大学校训要突出强调个体的知识增长与进步以及个人的自由发展,但同时还要重视个体的责任和服务意识,要求个体敢于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要有为国家、为社会乃至为全世界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参考文献

[1][4][6]What Drives Us Closer toOur Vision Gets Prioritized[EB/OL].http://collegiateway.org/news/2007-college-mot-tos.2009-12-15.

[2]Thomas Bartlett.Your Slogan here.The Chronicle of HigherEducation.November 23,2007.54(13),A.1.

[3]Our mission[EB/OL].http://www.service.gatech.edu/dev/.2009-12-20.

[5]MottoMagazine's Ten Best College Mottos[EB/OL].http://www.classbrain.com/artschool/publish/10_best_college_mot-tos.shtml.2010-01-18.

[7]王廷芳.美国高等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2.

[8][12]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1,541.

[9][11]施袁喜.美国文化简史——19~20世纪美国转折时期的巨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88,56.

[10]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8~79.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及其启示 第5篇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面向南中国海,为珠江出口处,毗邻港澳,是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199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宣布建立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共7个省辖市,以及惠州市区和所属惠阳、惠东、博罗三县,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和四会、高要两县,面积4.16万平方公里,人口2262余万人。它是我国第一个打破行政区划,按照经济区划原则建立的经济区,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商品经济最活跃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因开放程度大、经济发展快、收入水平高而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样板。以2000年珠江三角洲的主要综合经济指标为例,人口约占广东省30的珠江三角洲,其主要经济指标占广东省的份额均是人口比重的2-3倍以上,是广东省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在全国的地位也很突出,人口只占全国的1.82,第三产值增加值占全国的11.09,而外贸出口额占全国的34.01,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21.13,是全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事实上,长期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广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一直保持着重要的地位。无疑,由于珠江经济的迅猛发展,其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快速实现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沿海地区新工业化道路,对促进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迅速转变,推动经济起飞并为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做出贡献起了很大作用,成为我国较早实践邓小平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典范之一。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本特点

1、珠江三角洲的地貌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它的中部是珠江三角洲平原,平原上散布着丘陵、地和残丘,在其东、西、北面边缘分布着成片的低山。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域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9

特征及启示 第6篇

【关键词】质量特征;会计信息;建议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对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企业经营的基准,是指引企业正常合法经营的有效保证,是统一各个企业经营的有效措施,所以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一、国外有关研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美国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是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早的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美国就针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提出了可靠性和相关性两条质量特征,之后再次基础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改进,才形成了今天比较晚上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在美国快速发展经济的时候,其他国家也开始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出台相关政策,来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容和含义。具体情况如下表:

二、国内有关研究

我国开始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是在19世纪末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容和含义,但是由于刚刚定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因此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提出的几项质量特征有很多重叠之处,关于各项内容的定义不够准确,所以我国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2006年我国重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了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为把部分,分別是: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企业只有在严格遵循会计准则的情况下,才能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良好的经济市场。所以可靠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这样才能为投资者和经营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真实的分析资料;可理解性要求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财务信息和会计报告的基本条件是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和财务报告清晰明了;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给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会计信息应该与其做主的经济决策相关,这样做出的经济决策才有意义;企业发生的经济实质是企业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的基础前提,所以实质重于形式质量特征要求企业以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为前提,提供的会计信息以及资料必须是在真实的交易背景下完成的;各个企业提供的会计报告是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现金流量等的重要资料,此外,根据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还可以和同行业或者本企业的不同时期进行对比,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财务报告使用者或者经济决策者主要是依据财务报告所提出的经济信息,所以财务报告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决策资料,尤其是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更是做出决策必不可少的资料;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有些企业为了说明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会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就使得企业提供的信息具有虚假性,所以决定决策者做出的报告不真实可靠;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按照财务报告出示的规定日期出示财务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提前出示的财务报告不够完整,延后出示的财务报告,即使决策者做出经济决策可能对企业的有用性也不高。

三、国内外研究的的差异及启示

随着各国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不断加大,各个国家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各国的发展水平、文化差异、经营环境、国家政策等的不同,使很多国家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异和不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含八项内容,有可理解性、相关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可靠性,于其他国家相比较,不紧在内容上面存在差异,在各个质量特征的定义方面也有很大区别,如美国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相关性包括了及时性,可靠性包括了真实性、日本、法国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只有三项内容,国内规定的其他内容都包括在了此三项内容当中,而法国规定的内容当中又包括了我国没有提到的合法性。所以不同的国家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项目和内容有很大差别,不能直接评论那个国家的好或坏,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经济政策、企业环境等等都有很大差别,所以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我国应该带根据我国内部的国情,以及企业环境,国家政策等有关因素,并且结合国外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制定出一套完整、适用、有效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参考文献:

[1]肖凯.会计国际化背景下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5(04):65

[2]彭媛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国际比较与思考[J].审计与理财,2008(09):30

特征及启示 第7篇

1 医学英语的词法特点

1.1 大量使用名词、名词词组和动词派生的名词, 准确而又严谨地表达某一概念或事物[1]

例如:大多数2型糖尿病病人肥胖, 所以饮食疗法的主要目的是减肥。限制热量摄入的饮食可明显改善高血糖症。

译文 (1) :The majority of type two diabetic patients are obese.The main goal of diet therapy is therefore to lose weight.A diet restricted in calories usually improves the patient’s hyperglycemia greatly.

译文 (2) :The majority of tpye two diabetic patients are obese.The main goal of diet therapy is therefore weight loss.A diet restricted in calories usually results in a great improvement of the patient’s hyperglycemia.

分析:译文 (1) 的动词lose weight和improve在译文 (2) 中分别被名词weight loss和improvement取代。转化的名词常与某些动词、介词、冠词、形容词等进行习惯搭配, 能否熟练运用这种转化和习惯搭配, 常常成为医学文献汉译英是否地道的重要因素。就正确与否而言, 译文 (1) 、 (2) 都正确, 从得体的角度来看, 译文 (2) 更好。

1.2 多用表示一个精确意义的单个动词, 少用能表示数个意义的短语动词

这是因为单个动词不仅词义比较确切, 不像短语动词有很多意思, 而且单个动词比较正规, 适合在书面语中使用。此外, 单个动词可以使行文简洁。比如, 用to consume代替to use up, 用to insert代替to put into, 用to absorb代替to take in, 用to discover代替to find out等。

1.3 多用表示行动的动词代替表示存在的动词“be”[2]

在医学英语中, 除了描述结构、表达位置等情况之外, 要多用动态的、表达行为动作的动词, 而不用表达存在的、静态的动词“be”。因为医学英语文献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描述过程、现象等动态的概念, 这就要求所使用的动词生动、形象, 充满动感, 因此一般不会用表示静态的动词“be”, 而用表示行为的动词。

例如:当激动剂与受体的结合比拮抗剂的结合要牢固时, 拮抗剂的作用就减弱。

译文 (1) :When the binding of the agonist is tighter to the receptor than that of the antagonist, the action of the antagonist is weaker.

译文 (2) :When the agonist binds more tightly to the receptor than the antagonist, the antagonist acts more weakly.

分析:译文 (1) 表达的意义显得凝滞、呆板, 缺乏动感;译文 (2) 没有用“is”, 将 (1) 句中的名词“binding”、“action”所表达的意义用动词“bind”、“act”来表达, 使得译文更生动、形象。

1.4 多使用非谓语动词短语

在医学文献中, 非谓语动词短语的穿插使用既清楚、正确地反映了前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又避免了不必要的主从复合结构, 使句子显得精炼。

2 医学英语的句法特点

医学英语的句法具有以下特点:多用被动语态 (客观性需要) , 多用一般现在时 (排除任何与时间牵连的误解) , 虚拟语气的使用也非常普遍 (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论证与探讨的需要) ;频繁使用插入语 (对叙述的事物进行补充说明, 使表达更全面) [3]。

3 医学英语的语义学特点

医学英语十分重视连接成分的使用, 并且修辞手法使用很少。为加强语义, 常使用排比句, 即把结构相同、意义并重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形成整体。

4 医学英语的篇章特色

医学英语的篇章常由含有一般与个别、渐进、对比等逻辑关系的语段构成, 而语段中的句子关系和篇章中语段之间的关系常采用递进式、叠加式等方式来实现的[4]。

从翻译的角度讲, 文体学理论对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文体学的中心问题是“适合性”问题。学生在翻译时往往只注意语言的正确性, 而忽视了其适合性。“对什么样的语言适合什么样的场合”这一文体学的核心问题缺乏了解[2]。因而有时译文虽然正确、通顺, 却不能体现原文的风格和思想。这就是常说的不得体, 这种情况在医学翻译练习中屡见不鲜。所以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应认识英语文体学及其对医学英语教学的作用, 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灌输一些英语文体学的知识, 使他们对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样, 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更深入地掌握医学英语, 找到正确而恰当使用语言的技巧, 提高其逻辑分析、归纳能力, 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活学活用的能力, 从而提高翻译水平[5]。

参考文献

[1]周铁成.医学英语特点剖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

[2]吴云龙.用英语文体学理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J].职业圈, 2007, 72 (20) :152~153.

[3]王武杰.浅析医学英语的文体特点[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 11 (1) :424~427.

[4]汪文.医学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特色[J].医学与社会, 2006, 19 (11) :26.

特征及启示 第8篇

2006年到2012年期间, 众多企业积极自愿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是什么动机或利益驱使企业花费一定成本代价,主动向相关主体或公众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国内外学者从合法性理论、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等方面研究诠释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理论根源。 研究表明, 公司可能为了某种特殊目的有策略性地选择信息披露的时间、内容和方式。 从传统企业目的来看,企业只有一个目标: 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 另外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说,市场中主体的行为动机都是谋求自身利益。大量文献表明,自愿性信息披露主要有资本市场交易动机、控制权竞争动机、股票报酬动机、诉讼成本动机、管理能力信号动机和所有权成本动机。和强制性信息披露相比,自愿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受政府或法规的直接干预, 更多依赖于公司利益的驱动。 陈思琴等(2013)指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高度选择性,对行政管制、法规约束较多的环境信息和有利于体现公司积极形象的社区服务和慈善捐赠信息披露相对较多。 张正勇(2013)指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很大程度上是管理层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产生的内生决策。对企业而言,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根本价值在于增强企业实力(何丹等, 2013)。 李正等(2013)指出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表明社会责任报告有着一定的内在动力和自身利益的驱使, 企业社会责任是公司利益实现机制逐渐发生改变的结果。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认为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是以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导向的一种利益选择,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根本原因是该类披露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利益,或适应投资者的需要、或突出公司竞争优势及承担社会责任义务。 这些利益的表现形式可能是无形的良好企业形象或者声誉、 有形的资本市场上股价的提高、 投资者关系的改善、 风险的降低或者资本成本的降低等。 这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利益导向特征已得到了众多学者的验证。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利益导向特征表现

(一)基于声誉理论的提升企业形象或声誉的利益导向

声誉理论认为, 公司良好的形象会为公司创造市场竞争优势, 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维护或增强公司的形象或声誉。 Oliver.Williamson(1981)指出声誉可以通过避免买者的过度搜寻成本来改善研究交易的“测度”分支并通过增加承诺力度和有利于专用资产的投资来改善 “治理” 分支。 Fridman和Milers (2001) 提出声誉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主要动机之一, 这一目的使得公司主动面对一些社会或环境责任并积极披露。 Adams(2008)指出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最大动机是提升企业形象和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赞誉。 这些观点均和Bebbington(2008)的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声誉管理的一部分观点不谋而和。 国内学者吴奕彬(2011)以2007—2009年间中国沪深两市非ST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发现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通过形成声誉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社会责任表现与声誉的关系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李新娥等(2010)以2008年中国100强企业为样本,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声誉有显著影响。沈洪涛(2011)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能有效传递社会责任表现的信息, 增强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声誉之间的正向关系。 这些学者的研究指出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动机之一是期望可提升企业声誉或形象。另外现实情况也表明,在我国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众多企业中,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好的公司倾向于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沈洪涛,2007),其中一些企业报告的发布受政策的一定引导,如央企或上市公司,他们形成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的主体, 这些主体企业影响着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命脉,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有一定比较优势,较一般企业的社会关注度、影响力和被监管度高, 关注自身市场形象及声誉的维持或提升的动机使得他们向社会公众披露其社会责任履行的意愿更主动积极。

(二)资本市场上公司市场价值提升的利益导向

该观点认为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可以提升公司价值或股价。公司价值最大化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公司目标。 尽管一些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否会提升公司股价的相关研究未有明确结论,甚至得出相反结论,但大量研究的主流观点仍然认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以提升公司价值。Igram最早利用资本市场反应来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有用性问题。 Moskowitz (1972)、Vance(1975)、 Ginter(1977)等从不同角度验证了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和公司股价、每股收益、利润率等财务指标的正相关关系,Keim和Hillman(2001)发现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对市场价值以及竞争力有正向效应。 Johnson(2003)发现企业履行并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使企业经营利润增加, 提高了企业市场价值。国内学者也有类似研究结论。沈洪涛等(2009)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 其披露数量和质量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袁蕴(2009)利用托宾Q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进行了实证研究, 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市场价值正相关。其他代表性学者李正(2006)、刘长翠(2006)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会降低企业价值,社会贡献率与资产收益率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带来企业价值提升, 可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李远慧(2012)认为上证金融、上证治理、上证海外和深证100指数公司发布的社会责任信息已表现出较强的市场信息含量。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以上研究指出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之一是公司价值的提升, 而不是公司价值的提升导致了企业去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但这些研究表明了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产生的公司市场价值提升的利益后果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企业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披露利益动因导向来考虑。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改善投资者关系的利益导向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需求动因的研究可以说是近年来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Ullmann (1985)开创性地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动因, 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框架分为利益相关者权力、 战略态度及经济绩效三个维度。 Dierkes和Antal (1985)指出,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是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对话的基础。 Epstein和Freedman(1994)发现来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构成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外在驱动因素之一。 Kent和Chan(2003)用股东、监管者、游说团体代表利益相关者, 发现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大小及战略态度的积极性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呈正相关关系。 Marshall等(2010)利用合理行为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主观的行为规范和模式及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压力是新西兰及美国酒类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普遍因素。 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 张正勇(2013)认为企业通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建立良好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影响企业价值。 王红英(2006) 认为人们对社会责任认识的加深使得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范围不断扩大,披露应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相关的的信息, 如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公益事业贡献、企业职工、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等。 宋献中等(2007)提出利益相关者对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这和马忠(2008)得出的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外在因素是规章制度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的观点类似。张宁(2007)、万里霜(2008)、陈秀娣(2011)、李玲(2011)等从需求角度分析了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信息需求。 牟涛等(2008)的案例研究以中石化为例,介绍其社会责任报告的利益相关者导向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式。 这些研究均证明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上的期望改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和加强两者沟通和对话的利益导向。

(四)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降低资本成本的利益导向

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可以降低企业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与企业的筹资和投资活动密切相关, 用于企业的价值评估、业绩评价和营运资本管理等,企业资本成本的横截面差异来源于信息不对称。 政治、经济活动中,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的成员处于有利地位, 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处于不利地位,由此造成的信息不对称,能产生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不公平或者市场效率降低问题。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适当缓解信息不对称, 防止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溢价过高导致的资本成本提高。 传递信号理论也解释了企业为了争夺稀缺的资本, 具有自愿向资本市场进行报告的动机。 国内外学者共认的观点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Richardson,1999),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加投资者的信息,减少交易成本和风险溢价从而降低资本成本(Senguptar,1998;Verrecchi- a,2001;Rodriguez et al.,2006), 但也受到行业特征的影响(Plum et al.,2008) 以及自愿性信息与资本成本的影响(Francis,2008)。 国内学者李姝等(2013)研究发现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 并且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存在 “首次披露”效应。 孟晓俊等(2010)、朱文莉等(2011)从信息不对称角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资本成本,同时基于社会责任表现的好坏, 资本成本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也会受到不同影响, 两者之间存在互动影响关系。 此外,结合前述的声誉理论,具有良好报告声誉的企业筹资能力也会提高, 因为好的声誉可通过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投资来降低企业资本成本。 因此鉴于信息的不确定性, 如果企业自愿报告能减少投资者对企业未来前景不确定性担忧的企业信息,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就会成为企业的一种理性选择之一。

三、结论和思考

利益相关者理论、 合法性理论试图指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其他强制性信息披露动因的区别。 一些学者也试图从战略管理理论,企业声誉、关系沟通、公共关系与印象管理理论,经理价值理论,学习与组织变革理论等强调内力的理论去分析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机。 作为自愿性信息披露,企业可以选择性披露或不披露。这些花费成本代价基础上的信息披露背后,必然有动机或利益的驱动。这些动机或利益可能来源于披露会给企业带来提升企业形象或声誉、提升公司市场价值、改善相关利益者关系和降低资本成本等内在利益。 如果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利益可以弥补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成本,企业往往有内在动力去选择披露,动力的不同程度也会带来不同的信息披露程度。

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动机受到政策、 社会影响、企业形象宣传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一是通过政府政策、行业激励、社会监督等外部机制持续性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和质量的提升。 二是通过融资、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激励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和信息披露程度, 加强企业的信息披露内在利益动力,促使更多企业具有主动报告和提高报告质量的动机。三是构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 促进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范程度。通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尽早结束目前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非规范性现状, 增加信息的可读性及可比度。四是增强社会责任报告审验。聘请独立第三方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鉴证的企业屈指可数,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机会主义及欺骗行为的存在使得社会责任报告可信度较低。社会责任审计可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社会后果,提高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公允性,增加公众信任。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非财务报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信息披露利益导向特征。这种利益可以表现为企业形象或者声誉的无形提升、资本市场上股价或公司价值有形提高、投资者关系的改善和企业资本成本的降低等。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以企业利益自身最大化为导向的一种利益选择,可通过外部机制、优惠政策、报告框架规范化和第三方审验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

特征及启示 第9篇

关键词:出境并购,中国,对外投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外投资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获取世界性资源和转型升级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表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其中跨国并购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经验较少,跨国并购后面临所有权劣势,与境外企业存在制度、国家文化、企业文化等多层面的差异障碍。我们需要更高的视野来认识中国出境并购的特征,以便能更好地理解我国企业出境并购的行为及价值。

1. 并购数量和金额的年度演进情况

本文数据主要从Zephyr数据库中筛选所得。在并购交易信息的筛选中对状态(Deal Status)进行筛选,筛选内容为“Completed”和“Completed Assumed”,仅对已完成的并购交易进行研究。在并购交易信息中,我们可以得到并购交易的宣布日、标的方和目标方的基本信息(所在产业,产业代码等)、交易状态、交易金额等众多信息。1997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出境并购共报告4587起,涉及金额10716.41亿欧元,其中已完成共3185起,涉及金额2823.48亿欧元。

根据中国出境并购历年成交数目和金额的演进情况(见图1)和中国出境并购历年平均完成成交额和交易完成率演进情况(见图2),本文将中国的出境并购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探索发展阶段(1999年以前);第二阶段:波动调整阶段(1999-2005年);第三阶段:逐步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1999年以前处于探索阶段,成交数和成交金额均普遍较少。在第二阶段中,成交数、成交金额和平均成交额表现出波动调整状态。在第三阶段中,出境并购的成交数和成交金额逐步上升,平均交易金额在1亿欧元左右波动,而交易完成率有下降的趋势。其中2008年很有可能受经济危机影响,其成交数达到一个小峰值,而成交金额反而处于谷值。

2. 中国出境并购的地域分布情况

中国出境并购的标的方共有108个国家或地区。中国出境并购标的方前10位为香港、美国、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德国和英国,成交项目分别为460起、459起、376起、202起、196起、195起、127起、118起、94起和88起,成交市场份额为14.52%、6.70%、9.79%、2.35%、2.55%、7.56%、1.83%、5.09%、1.23%和4.87%,共涉及金额1558.92亿欧元。

3. 中国出境并购的产业相关情况

取交易双方产业SIC码的前两位分为十大类产业:农业(0-9),矿业(10-14),建筑业(15-17),制造业(20-39),通信运输业(40-49),批发零售业(50-59),金融保险业(60-69),服务业(70-89),公共政治服务业(90-100)。

由于个别交易SIC码缺失,得到可用交易数3532起。中国出境并购的目标方企业在金融保险业和制造业的交易数占比较高,分别为55.86%和24.32%。中国出境并购的需求方企业在制造业、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的交易数占比较高,分别为分别为31.71%,21.35%和18.06%。

统计交易双方产业的主要SIC码,记产业关联度为前两位落在同一类别产业的项目数之和与总项目数之商。前两位落在同一类别产业的项目数共计1463起,产业关联度为41.42%。而交易双方SIC码四位完全相同的有536项,占比15.18%。

4. 讨论与启示

纵观中国企业出境并购历程,有以下几个特点:中国企业出境并购的平均成功率比较低;并购标地较为集中;并购的产业相对较为集中。2006年以前,平均交易金额普遍较小且极其不稳定,说明中国出境并购基本上都属于规模较小、探索尝试性的并购。而2006年以后,平均交易金额和年度交易完成率的数据均显示一定规律。

而中国出境并购的主要地域分布以发达地区与避税区域为主。香港因其独特的经济体系,常常作为企业对外投资的跳板。发达国家因其较为完善的制度环境更容易给跨国并购造成较为平稳的环境。而在避税地区的并购,除了避税的目的外,也存在绕开不利制度监管的因素。

中国出境并购的产业分布较为集中且分布明显。但是从产业层面上看,产业全球化、产业内效应和模仿并购等都是企业并购的决定因素,对于中国出境并购也是如此。有学者认为国家制度使跨国企业在单一产业内形成了产业特定的规模,相比之下,跨国企业的战略视角观点认为产业因素是企业战略的关键决定因素。

考虑到中国出境并购较低的完成率,在跨国并购前,中国企业投资者都需要先做尽职调查,通过尽职调查选择最佳标的方并了解熟悉标的方所在行业、国家及其本身的环境特点。在之后中国的境外并购中,为待积累更多的并购经验,可以在地理距离相对较近、投资环境较好、政治环境稳定等适宜并购的国家进行并购活动。也可以尝试更多其他产业的并购,降低并购集中于同一产业而引起的风险。

参考文献

[1]E.GROEBNER M,M.EISENHARDT K,T.ROUNDY P.Success and Failure in Technology Acquisitions:Lessons for Buyers and Sellers[J].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0,24(3):73-92.

[2]K.STAHL G.The role of trust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evidence[M].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2013:3-31.

[3]MTAR M.Institutional,Industry and Power Effects on Integration in Cross-border Acquisitions[J].Organization Studies,2010,31(8):1099-127.

[4]卢进勇,李秀娥.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历程、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J].国际贸易,2012,12:40-44.

[5]孙黎,任兵,阎大颖.比较所有权优势:中国和印度企业跨国并购的理论框架[J].中大管理研究,2010,5(4):1-32.

[6]盛思鑫,曹文炼.关于投资美国基础设施的调研[J].全球化2014,10:108-122.

[7]盛思鑫,曹文炼.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的再评估[J].宏观经济研究,2015,4:29-37.

[8]张为付,李逢春.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演进——FDI决定理论研究新进展[J].国际贸易问题,2011,4:162-74.

特征及启示 第10篇

一、国外农村公共服务中基层组织演变的共同特点

农村基层组织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发展背景各异,但有着基本一致的内在逻辑。在长期的发展中,国外农村基层组织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多样化的社会需要,以基层社区为基础的公共服务更加贴近目标人群的需要和具体情境,公共服务有着更充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更高的效率。在工业化导致的高度流动的农村社会中,农村公共服务中的基层组织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1. 农村基层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

由于国外农村经济、社会、民族、种族、宗教、语言、文化和历史传统等因素错综复杂,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基层组织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一个国家的农村往往具有多种类型形式的基层组织,既有综合功能的,也有单一功能的;既有政治与经济合为一的,也有自治与行政合并的。就任何一种类型的组织来讲,组织形式也不完全一样。如美国的社区自治组织,既有社区居民直接组成的自治组织,也有民间组织与社区居民合作组成的社区自治组织。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具体形式则更是多种多样,既有专业性的,也有综合性的;既有传统型的,也有新型股份制型的。在同一个国家内部,农村基层组织的形式更多,更何况在不同国家。此外,功能相同的基层组织在不同国家,组织形式也是有差异的。基层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是因为“人们往往选择那些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组织形式,而不是不适应环境或对环境的适应较差的组织形式。”1]292再加上“同样的组织形式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在同样的市场条件下,组织形式也可能大相径庭,这是我们都熟悉的事实。”[2]332

2. 农村基层组织在不同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差异性

在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基层组织因所在的国家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从基层政权组织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大多属于地方自治性政权组织,地方自治的理念和实践发端于西方,在西方国家发展的比较成熟,基层政权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意识要比发展中国家强,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也比较明显。从合作组织来看,合作的思想创始于欧洲,合作社的实践形态也起源于19世纪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接着传播到欧美国家,然后在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推广开来,而且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也比不上发达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合作组织的竞争能力、经营管理、服务水平等都比不上发达国家。相同类型的合作组织在不同国家的地位和服务作用也有差异。美国、印度、孟加拉国、菲律宾等国家的专业性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服务中占主导地位,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综合性合作组织在农村公共服务中占主导地位。社区自治组织在美国、英国、印度等农村事务管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其他国家的社区自治组织则处于发展之中。

3. 农村基层组织的类型发展具有非均衡性

不论是从国家—社会角度,还是组织角度,农村基层组织发展的类型都是不均衡的。不同国家的农村,政治体制的不同使基层政权组织发展也不同,自治程度的不同使社区自治组织发展模式也不一样,其他自治组织发展更是参差不齐。如联邦制的美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类型众多、发展较成熟;社区自治组织模式也多、发展的较快,甚至出现了私人自治社区;农民合作组织已经出现了具有股份制特征的新一代合作社,各种民间协会、自助组织和民间团体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在中央集权制的日本,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模式一致的町村政府,其自治的程度有限;町村会形式的社区自治组织具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农协发展较快但其双重身份制约了其创新;还有众多的半行政半民间和纯民间的社团组织。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类型更加复杂,发展的进程差距更加明显。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基层组织往往是政权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甚至自治组织结合为一个综合体,即使有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也比较缓慢。如印度农村潘查亚特,而奶业合作社和一些农民自组织发展突出。转轨后的中东欧,农村经济由集中的计划体制转向自由市场体制,基层组织职能分化,农民组织的各种新型合作社发展较快,而社会自组织则发展很慢。

4. 农村基层组织的数量变化具有非线性

农村基层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是一个由少到多再到少的变化过程。组织设置开始数量有限,随着人们的认同和组织发展的“蝴蝶效应”(1),组织的数量开始增加,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组织数量达到顶峰。当组织的机构膨胀,效益下降后便促使人们对组织进行变革,对组织机构进行合并和人员的精简,从而组织的数量又开始减少。这个过程也反映了组织从产生到壮大再到成熟的演变进程。从基层政权组织看,西方政府在整个20世纪对基层政府进行了多次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组织机构合并,使组织数量不断减少。从经济合作组织看,组织数量变化更加明显。总的来看,国外农村基层组织数量上经历了由少到多再到少的变化过程。

二、国外农村公共服务中基层组织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而农村基层组织公共服务的不足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尽管国外农村与中国农村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和不同,但是国外农村基层组织发展中还是有一些经验是值得借鉴的,这些对中国目前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1. 农村公共服务中的基层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

不同类型形式的组织提供不同的公共服务,满足农村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农民需求。而农民的多样化需求也要求多种类型的基层组织给予提供。因为每一种组织都有自己的活动机制,不同的组织也都有自己服务的特定空间和领域,有自己的边界条件,“在各自作用的空间和边界条件内,每一机制对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有效的,一旦离开这些作用空间和边界条件,则可能导致供给公共物品的不足或失败。”[3]142正如哈耶克所说:“许多制度和实践是作为人类行为的计划外结果逐步形成的,既不是建设出来的,也不是‘天然的’(独立于行为之外)。”[4]67农村基层组织的形式是基于农村的实际需要而逐步产生形成的,这种形式不是任何以为社会工程师所能有效设计出来的。农村公共服务中的基层组织不应该有固定的形式,应根据需要和条件而设置不同的类型组织。因此,目前在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应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基层组织。

2. 农村基层组织在公共服务中要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

国外农村基层组织发展的实践表明,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不断改革和调整基层组织是农村公共服务实现有效供给的成功经验之一。因为“组织是一个不断变化、努力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生命体”[2]333;“组织活力和发展大部分存在于它们革新的能力中,这一点已普遍被接受”。[5]100这些表明,农村基层组织在公共服务中是动态的发展,因为“组织的活动都是由于环境压力和目标的驱使”[1]。目前,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中存在着行政命令、盲目模仿和脱离实际等问题,这些组织有时不但不能提供应有的服务,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农民的不满。国外经验告诉我们,针对我国农村区域广阔,差异性大,农民要求层次不等、服务缺口多等特点,农村基层组织要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各种需求以及组织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变革。

3. 农村基层组织实现公共服务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从国外农村基层组织在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差异性中可以看到,基层组织能否有力发挥服务功能与基层组织的身份、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论是拥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农村合作社,还是新出现的私人社区自治组织;不论是功能强大的日本农协,还是大量的民间社会团体和村落组织;不论是印度的合作社,还是传统变迁中的潘查亚特;其服务功能在该国农村都是无与伦比的,这都与该国制定的相关法律是分不开的。法律是基层组织展开活动的制度保障,没有法律的支撑,基层组织就像风中舞动的树叶,飘忽不定,组织的服务提供也将难以得到保障。如美国制定了合作社销售法;日本政府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农林渔业组合重建整备法》、《农协助成法》等法律。印度1904年制定了合作社信贷法,2000年修订了此法。虽然我国于2006年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但是,针对于农村基层组织的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和条款还是不完善的,需要继续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更加具体的法律条款,尤其是基层组织在公共服务职能的划分上,更应清晰明确,职责分明。

4. 农村基层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应因需而设

农村基层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需求,不能单纯追求数量的增加。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民或是为改变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而自发结成的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保护自己的利益;或是村民对本区事务进行管理而自主组织的自治组织;或是村民之间为了方便生活、娱乐休闲而相互扶助组建的互助组织。不论组织的形式结构、功能大小怎样,基层组织都是建立在农民自主自愿的原则上。国外农村基层组织的数量的非线性特征体现了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意愿和自主选择,是推动组织建立和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当前,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在新的机遇面前,进入重建、再建阶段,国家有关部门和地区应采取适度的原则,尊重农民的需求意愿,只要是农民需要的而且能办的就应该放手让其去办;农民需求且愿意但暂时无力办的政府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农民去办;农民需求不强烈也不愿意办的政府就不要强迫命令农民去办。总之,农民的需求和自愿自主是基层组织建立和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组织是否具有活力的根源所在。

摘要:国外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主体,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形成了组织形式多样性、组织类型非均衡性、数量变化非线性及地位作用的差异性等一些共同特征。通过对国外农村公共服务中基层组织特征的深入分析,对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包括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组织应适当调整、组织地位应明确及因需而设等。

关键词:公共服务,农村基层组织,历史,特征,启示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H.霍尔.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稀恒.利益、权力与责任——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美]弗雷德·E.弗尔德瓦里.公共物品与私人社区——社会服务的市场供给[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特征及启示 第11篇

一、发展历程

(一)市场监管在实践中的形成与发展

发达国家的监管实践大多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监管理论脱离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范畴而自成体系始于20世纪70年代。现代监管理论一般将监管分成经济性监管和社会性监管。经济性监管是指在自然垄断(有线通信、电力、铁路运输、自来水和管道燃气供应等)和存在信息不对称(金融业等)的领域,为了防止发生资源配置低效率和确保利用者的公平利用,政府机关利用法律权限,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加以监管。社会性监管又称“健康、安全和环境监管”,指除了经济性监管理由之外的、围绕如何达到健康、安全、环保社会目标的跨行业、全范围监管。从发达国家市场监管的发展历程看,首先是从经济性监管特别是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领域开始的,后经过“放松监管”运动,在缩小经济性监管范围的同时,逐步扩大社会性监管的工作领域,不断提升监管的力度和科学性。目前,发达国家的监管改革仍在继续,但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成熟的市场监管体系。

(二)市场监管的主要目标

1、市场监管最初的目标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监管理论认为,市场监管的目标是通过平衡买卖双方利益关系,解决由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引起的市场失灵,以提高全社会总福利。在实践过程中,要利用有限的监管手段,权衡效率、公平和可持续性三重目标。三者同时达到最优是不可能的,监管实践中应考虑的是如何实现三者间的最合理配置,尽可能取得理想的综合效率。关键是合理把握各方面的限度,任何一个方面超过了限度,就会激化矛盾,发生冲突;在合理限度之内,其他方面就可以接受,冲突也不会激化。如何把握这个限度,是制定具体监管政策的难点。

2、随着相关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市场监管的目标也上升到国家能力层面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埃文斯的《把国家找回来》一书为标志,国家主义理论范式兴起,探讨国家自主性、国家能力、国家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他们认为国家自主性是指国家独立于社会自我决策的程度,国家能力是指国家通过社会执行其政策的能力,两个概念考察的分别是国家统治力和执行力。英国学者迈克·曼则进一步将国家能力定义为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事实渗透,即与市民社会各集团进行例行化、制度化讨价还价,在其统治的领域内有效贯彻正确决策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无论是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亚洲工业化的赶超型国家,将市场监管的主要目标都设定为实现以“良好的治理(善治)(Good Governance)”为标志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市场监管的实现路径

1、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实现路径是把国家和政府“找回来”

与良好的国家治理和社会共治监管模式相比,崇尚自由主义的西方国家和政府介入市场和社会的能力较弱。信奉新自由主义的英美等国,更加强调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遭遇一系列市场自由放任引致的社会性危机,不得不重新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实践表明,政府退得过多,国家职能迷失在自由放任的市场体系当中,国家和政府应当担负的责任没有着落。因此,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的路径是将国家和政府的监管职能找回来,全面加强监管的法治架构和宏观管理。

2、亚洲赶超型市场经济国家的实现路径是把市场和社会“找回来”

以日韩为代表市场经济国家,将威权主义付诸政治实践,通过强制性政治整合稳定秩序,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威权主义对应的经济发展模式被称为“挤压型发展模式”,表现为政府部门对供给和价格的直接干预方式。日本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过程中遭遇了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艰难转型,在社会治理理念和架构上更趋向于欧洲大陆的德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增速明显下滑阶段,日本着力建设“小政府”,更多依靠市场和社会力量解决经济发展引致的社会负外部性问题,取得明显进展。因此,亚洲赶超型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的路径是将市场和社会“找回来”,引入多元治理理念,更多依靠市场机制来提高监管效率。

二、主要特征

在实践中,推崇自由市场经济的美英等国家监管制度安排偏重效率,推崇社会市场经济的欧洲大陆国家的监管制度安排偏重公平与社会福利。尽管制度安排不尽相同,但随着监管改革在全球范围的扩展,发达国家在现代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过程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共同特征和趋势。

(一)监管机构独立性强、职能完备、权限清晰

1、设置高层次机构负责监管改革与监管质量改善

在美国等实行总统制的国家,负责推进、监督监管质量的中央机构最为有力,如美国将监管质量管理嵌在联邦预算机构内部,主导涉及多个部门的监管改革。在德国、日本等议会内阁制国家,也成立了直接向议会或国会负责的高级别独立委员会,负责制定监管改革政策并监督各部门实行。

2、监管独立性是提高监管效能的重要保障

美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独立监管机构,这些机构直接向国会(或州议会)负责且任期与选举周期错开,在制定法规时行使准立法职能,在执行价格、服务或安全标准时行使准行政职能,在举行听证、搜集证据及做出裁决时行使准司法职能,被称为拥有准立法、准司法、准行政权力的“第四部门”。欧洲则注重监管机构职能的独立性,英国电力、电信等行业拥有隶属于政府但独立于行政职能部门的监管部门。

3、职能完备是提高政府监管效能的关键

本应由一个机构行使的职能,如果分散在多个部门,不仅协调成本高,而且决策时效差,容易导致决策错误。例如,在德国,健康、安全和环保监管职责主要由两个“大部门”承担,在美国、日本则通过建立高层次议事机构来增强跨部门的协调能力。

4、按照影响范围和支出责任划分监管权限

健康、安全、环保监管被视为中央(或联邦)与地方(或州)的共同事权,普遍采用了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相融合的混合监管体系,形成分级监管、权责一致的执法体系。中央政府除了采取强制或集权方式促使地方政府参与监管行动,还采取与地方(或州)政府签订有预算资助的监管合同的方式,激发地方(或州)政府开展监管的积极性。

(二)监管法律法规清晰明确、可预期性强

法制规则是监管者行为的依据,也是被监管者和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以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例,《反垄断法》在美国被称为“自由大宪章”,在欧盟被称为“经济宪法”,在日本被认为是“经济法的核心”。完善而明确的竞争法法律体系,使得监管机构行为更加可预期,对于保障监管效能十分关键。在早期,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主要通过私人诉讼调解买卖双方利益并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后来面对监管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密集出台或修订了一系列法案。在欧洲大陆,德国等国家推崇强调秩序性、一致性的法团主义,强调从公共利益出发协商解决争端,注重行业内企业之间协商的“自组织行为”,倾向于将社会关系与法律责任条文化,从而确立了监管的公法体系。日本受欧陆法典的影响较大,以保障健康、安全为目的的监管立法有60%以上是在二战后十年内制定的,另有30%是在1965—1974年经济高增长时期颁布或修订的。

(三)监管决策重视科学基础、多元共治和公开透明

1、社会自治力量在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推崇法团主义的国家,很多重要的监管机构本身就是公团法人(受公法约束的自治机构),监管决策实质上是大量同业公会、消费者组织、环保组织等法团机构之间的较量。

2、监管机构拥有庞大的决策咨询网络

在国外,监管机构被定性为基于科学的决策机构,受到有限的时间和预算约束的影响,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决策瑕疵,因此,与监管决策密切相关的价格基准、风险指标、垄断认定等问题需要听取内外部专家的专业性建议。例如,美国的联邦食品药品局、环保局、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等被称为“社会风险控制管理者”的机构都拥有庞大的咨询机构。这些独立监管机构被称为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部门”,隶属于监管机构的科学顾问机构则被称为“第五部门”。

3、公众有效参与监管决策

为减少监管者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发达国家的监管决策依据的原则、相关信息及过程会及时向公众公开,并召开听证会、审议会、咨询会邀请相关利益主体参加,就决策潜在影响进行充分评估。此外,发达国家会以法规、准则等方式强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也是改善监管效果的保障。

(四)监管影响评估制度化、可操作性强

1、事前进行影响评估分析

美国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下设的“信息和监管事务办公室(OIRA)”负责对联邦重要监管行为和规章进行影响评估,要求内阁行政机构和独立监管机构按财政年度报告监管规划,并定期对现存监管规章、政策进行立法后评估或回顾性审核,其有权力及时修正废除过时的、无效的和负担过重的规章。英国同样是较早开展监管影响分析的国家,被称为“国家内的监管国家”,内阁下设监管影响办公室(负责审查与协调监管决策)、完善监管特别小组(负责分析和推介重要监管改革)、监管问责小组(负责追究责任)等三大机构,从而在中央政府层面强有力地推动了监管质量与效率改善。OECD采用监管影响评估的成员国数量逐年增长,目前已经接近30个,均拥有高级别的法律规定、总统或内阁元首支持的高层次审核协调机构和支撑“成本—收益分析”的模型和数据库。

2、各类机构执行监管的成本—收益结构有明显差异

与政府组成部门相比,独立监管机构的中立性更强、效率更高,但是消耗的公共资源相对较多,问责的难度也较大。法团组织作为一类非政府机构,消耗的公共资源相对较少,中立性也有一定保证,但是效率较低,也相对难以问责。如果公共机构更多放权于市场,委托或授权私营部门承担部分监管事务的话,效率可能会明显提高,但是中立性会明显下降,也更加难以问责。

三、相关启示

从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市场监管体系的共同经验可以看出,为高效合理地加强我国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从监管的目标路径、法律观念、机构机制等方面入手,形成有序、协调、系统的制度安排。

(一)市场监管旨在平衡经济利益与公众权益

发达国家的市场监管,旨在平衡产业发展的经济利益与包括消费者权益在内的社会公共福利。为此,建构了法治规范、公平公正、有效率且高效力、可问责、公开透明、重视参与和回应的现代监管体系。我国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的目标应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从具体路径来看,应由垂直化的命令—控制机制向行政部门、监管机构、司法机构、社会组织、普通民众等分工协作的现代监管体系转变。

(二)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要依法有据

强化民主法治是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亚洲赶超型国家,无论是经济性监管还是社会性监管实践,都是源于问题、始于立法。各国在监管实践中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普遍采取不断增加或频繁修订原有法规的办法来完善本国市场监管法治框架与法律体系,并配以更为严格、细致的技术标准作为执法依据,最大限度提高监管严密性和有效性。同时为防止监管机构寻租或不作为,各国还通过详细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监督监管机构的高效运行。

(三)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要树立成本—收益观念

市场监管需要动用社会公共资源,其执行是有成本的。实践表明,监管对于解决市场失灵、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具体积极作用,但过度的监管(特别是经济性监管)会压制市场活力,极大提高社会成本。因此,必须树立监管的成本观念,在事前进行管制影响评估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从而选择适当的监管政策和工具。同时,要建立更加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从惩戒为主向奖惩并重转变,通过各种“选择性激励”的制度设计,提升地方政府参与监管事务的积极性。

(四)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要改进机构设置和决策机制

市场监管机构是政府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有效载体,合理的机构设置和决策机制将会有效降低监管成本,大幅提高监管效率。监管机构要具有独立性,特别是近年来各国将改革关注点从监管机构独立性逐步转向监管职能的独立性,以减少出现监管失灵甚至是监管俘获的情况。同时,要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监管机构的职责权限,将社会性监管视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事权,以中央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为原则,建立分级监管、权责一致的执法体系。此外,要形成多元化的监管机构和民主化的决策体制,积极引导和发挥同业公会、消费者组织、环保组织等社会自治力量的作用,探索专家审议和相关利益者多元协商机制,为多方利益主体公平博弈创造平台,构建多元共治的现代监管体系。

特征及启示 第12篇

一、优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共同特征

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联创团队、哈工大竞技机器人队等是目前国内知名优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 是国家宣传和号召学习的优秀典型, 这些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建设, 已形成了自己稳定的团队文化, 并通过传承创新, 不断促进着团队的发展。通过整理分析不难发现, 这些优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都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的共同文化特征。

1.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宗旨。团队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宗旨是团队发展的方向, 是团队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要素。如, Dian团队的宗旨是:“培养队员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技术能力。”联创团队的发展目标是:“为那些有潜力、肯努力, 且富有激情的学生创造条件, 引导他们快速成长, 使每个联创人都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竞技机器人队团队宗旨和目标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提供大量的动手实践机会。致力于推动竞技机器人比赛在机器人设计、制造、场地快速测量和控制、调试界面、算法优化、综合传感器应用、机器人通信、机器视觉和机器智能等领域的技术更迭与应用革新。”每个大学生追求的目标不同, 当学生在选择加入某个团队时, 会考虑个人的发展和兴趣是否与团队发展目标宗旨相一致, 只有与团队发展志同道合者才会更有积极性, 更有动力去付诸行动。

2.良好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优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第一要点, 是团队成员的思想指引, 是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如Dian团队团训:“优秀是一种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一切, 好态度会带来更多机会。”联创团队的团队精神:“合作、积极主动、精英意识与创新”;竞技机器人队的团队精神:“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除了这些团训、口号, 如Dian团队有自己的队歌“咱团队的人”, 竞技机器人队有自己的队颂“哈工大机器人队颂”。正是这些良好的团队精神指引着怀有共同信念的优秀大学生们向着同一个方向, 齐心协力、共同前进。

3.健全的团队制度和规范。团队制度和规范是团队文化维系的保障, 是团队成员的行为准则。这些知名团队针对招新、考勤、激励等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规范。如Dian团队有明确的团队章程、队员守则、财产管理和使用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与规范[5];如联创团队有完善的新成员培训、出勤工作以及进度检查等制度;如竞技机器人队有严格的考勤制度、招新培训制度等。这些团队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了团队成员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确保了团队长期健康有序的运行。

4.良好的知识共享和传承。良好的知识共享和传承是团队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前提, 是团队成员和整个团队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如Dian团队实行的导师制、导生制、顾问制实现全方位指导与培养, 有详细的预备队培养实施办法, 更值得称赞的是, Dian团队在北京、深圳、武汉等全国主要城市以及欧洲、北美等国家建立了Dian团队分站, 已毕业的队员能持续关注和指导团队的发展[5]。联创团队、竞技机器人队等都有类似的导师制和导生制, 由专业教师和老队员培养新队员, 新队员通过学习成长变成老队员。团队通过知识共享和传承, 形成牢固的根基, 并不断发展壮大。

5.丰富的文化活动。丰富的文化活动是团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创造团队和谐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有效手段。如Dian团队除了传统的“生日party”、年终茶话会, 还有自己的游泳节、圣诞篮球赛等文化活动[5];又如联创团队有每年的年会、素质拓展等文化活动。这些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团队成员在竞赛、做项目之余充分放松, 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增进感情, 在欢乐友爱的氛围中, 不自觉地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建设启示

1.确定团队共同目标和宗旨。每一支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学科方向不同, 所面向的学生对象也具有特殊性, 应综合考虑团队成员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能力、团队以及团队成员发展所追求的目标等, 首先确定出获得团队成员普遍认可的最终共同目标和宗旨, 进而分别设定团队发展的阶段目标, 以及涉及到成员个人发展的子目标, 最后通过团队成员执行实现而转化为具体团队成果。团队共同目标和宗旨的确定是团队文化建设的第一件大事, 只有志同道合者走到一起, 合作才更顺畅, 团队才能得以发展。

2.统一团队价值观共识, 提炼团队精神。共同的价值观是解决团队矛盾、争论、冲突的关键, 是团队文化的核心[6]。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的主体是大学生, 已形成了成熟的价值观, 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观念、态度和看法不尽相同, 应结合团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统一团队的价值观共识。只有所有成员认同团队的价值观、共同遵守团队的行为准则, 才会有利于团队矛盾和冲突的解决, 有利于成员之间的良好合作, 有利于团队和谐发展。团队精神是团队文化的灵魂, 在统一团队价值观共识基础上, 应提炼符合团队特质的团队精神, 以口号、队歌等形式对团队成员进行宣传和培训学习, 增强成员团队意识, 提高团队的向心力, 进而形成多人同心, 其利断金的团结集体。

3.制定团队管理及规章制度。团队管理及规章制度是团队目标与宗旨、共同价值观、团队精神的具体物化。只有通过有效管理和规章制度, 约束学生成员按照团队的行为准则行事, 才能保障团队高效运行。在制定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及规章制度时, 要充分考虑团队成员毕竟仍是学校的学生, 所制定的管理和规章制度不应超越所在学校或学院、系、所的管理及规章制度。同时, 尽可能让每一位团队成员参与团队管理及规章制度的制定, 充分调研团队成员的意见, 听取、讨论并采纳团队成员好的建议, 这样所制定的团队管理及规章制度才能得到团队成员的一致认可, 才能提高团队的执行力。

4.建立知识共享与传承机制。导师制、导生制以及顾问制是目前优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普遍采取的知识共享与传承的制度, 是经过实践证明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方法。基于导师制、导生制以及顾问制, 需要进一步完善新成员招录办法、新成员培训办法、学术例会及报告办法等, 通过这些具体的形式开展, 落实知识共享与传承。除此之外, 考虑大学生的年轻个性, 可以有效借助网络新事物, 如论坛、QQ群、微信群等加强团队成员之间业余交流, 不仅能保持在队成员的活跃性, 还能保持与已毕业离队成员之间的联系。

5.积极开展团队活动, 创造和谐团队氛围。开展团队活动是提高团队积极性和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是团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是一个年青的群体, 比较有个性和爱玩的积极性。在团队活动设置上, 除了开展春游、秋游、年终茶话会、素质拓展等传统活动外, 还可以开展如校内或校外学生团队联谊活动、日租房一展厨艺等其他形式的团体活动, 尽可能帮助团队成员抛开项目、竞赛等压力, 放松心情, 增进团队学生之间的彼此了解、熟悉, 进而形成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团队氛围。在和谐团队氛围影响下, 团队成员会更愿意承担、能更抱团。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重要任务, 不同的团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建设重点, 知名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共同优秀文化特征可作为重要的参考借鉴, 但不能复制。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建设仍需要结合本团队的特点,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和完善, 形成适合本团队的独特团队文化, 进而促进团队健康发展,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

摘要:团队文化建设是团队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但目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普遍重视成绩而忽略了团队文化建设。本文通过分析整理国内知名的优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共同的文化特征, 并启发提出团队文化建设的思路, 包括:确定团队共同目标和宗旨、统一团队价值观共识, 提炼团队精神、制定团队管理及规章制度等, 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供参考,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

关键词:团队文化,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团队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敏.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4 (3) :95-97.

[2]高秋艳.工科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模式的探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 30 (1) :133-136.

[3]姚春燕, 彭伟, 潘柏松, 等.基于CDIO大学生创新团队实践探索[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2 (3) :342-345.

[4]姚裕群.团队建设与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3:226-232.

[5]薄国君, 霍仟, 等.点亮未来[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新教材教学的点滴体会下一篇:充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