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目标范文

2024-05-27

就业目标范文(精选12篇)

就业目标 第1篇

一、中国职业教育规模居世界之首

记者从此次职业教育高峰论坛了解到, 2007年,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10万人, 在校生达到1987万人, 招生规模已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8.3%;高等职业院校招生283万人, 在校生达到861万人, 约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在校生数的一半。此外, 参加各种形式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达到1.6亿人次。中国的职教规模居世界之首。

黄尧说, 2003年以来, 中央财政已经累计投入53亿元, 重点支持了108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235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7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 组织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完成了1.2万名骨干专业教师的国家级培训。

据悉, 今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还要继续扩大, 今后几年, 中职的招生规模要达到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全国高职的招生规模保持在普通高校招生总规模的一半左右, 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每年保持在1.5亿人次以上。

二、别把职教办成普通教育“压缩版”

天津市教委主任靳润成在高峰论坛上提出, 职业教育目标是就业而不是升学。市场对毕业生需要与否, 企业对毕业生欢迎与否, 经济社会对毕业生满意与否, 是衡量职业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决不能把职教办成普通教育的“压缩版”。

近年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 专门人才严重短缺。北京市交通学校瞄准市场需求, 与香港地区的铁路公司合作, 引进职业人才培养课程和培训模式, 建立起相配套的实训基地, 不仅为北京轨道交通发展服务, 还为全国轨道交通井喷式发展储备了人才。校长李怡民认为, 学校必须坚持追求专业对口高就业率和可持续发展, 以此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是近年各地广泛探索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天津市把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的一个基本方向, 坚持以行业办学为主的体制, 建成校内外实训基地2180多个, 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40%~50%, 一批院校实训基地由“消耗型”转为“生产型”。

三、如何保障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湖北省罗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 是国家扶贫重点开发县, 该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特困家庭子女占30%, “留守学生”占65%。几年来, 通过国家资助、减免学费, 贫困家庭的孩子陆续完成学业。校长林国书在职业教育座谈会上, 呼吁完善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黄尧介绍, 今年中职所有农村学生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学生都能得到资助, 资助面达到学生总数的90%以上。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国家高等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 受资助面达到20%以上。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姚和芳建议, 国家完善支持行业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政策, 如企业对学校的专项投入计入成本, 税前列支。政府主导建立一批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基地, 在税收、教育费附加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就业目标 第2篇

根据省厅《关于对2004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的通知》要求,我市及时研究部署了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依据考核内容,对各区县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现将我市考核情况汇报如下: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展和政策落实情况

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把新增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淄博市的“五大民心工程”之一,从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加强督查入手,在继续贯彻落实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劳动力市场建设、基层劳动保障组织建设、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12.3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9万人,“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391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7.3万人,分别完成省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的138%、294%、106%、12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

(一)拓宽渠道,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去年我市继续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首先,进一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大投入,继续实施了“三O”工程,对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其迅速扩张,不断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同时搞好企业内部挖潜,稳定和扩大就业。其次,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发展园区经济,努力培植新的就业增长点。第三,积极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把民营经济接纳下岗失业人员作为享受优惠政策的重要内容,使第三产业、民营经济等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第四,认真落实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减免相应的税费,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领办创办企业。

(二)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就业再就业领导体系。一是市及各区县充分发挥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协调会、监督检查、情况通报等制度,形成了协调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体系,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结合市政府对各区县2003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进行考核情况,对照2004年分解下达的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进行了考评考核。同时,市委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考核区县领导班子、企业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并量化分值,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三是市与各区县、各区县与各乡镇都层层分解落实了全年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并签订了责任书。

(三)积极落实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一是劳动保障、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加强协调,各项补贴和税费减免政策落实到位。享受四项补贴的有23155人次,补贴金额1956.36万元;有6815人凭《再就业优惠证》从事个体经营,减免税收2052.36万元;新办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1578人,减免税1021.26万元。二是积极开展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目前,已累计为1283名下岗失业人员放贷1224万元,发生贷款贴息49.5万元。三是继续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工作,3月份,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2003年发放的《再就业优惠证》进行了年检。今年全市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73万个,其中为“4050”人员发证3893个。

(四)继续加大就业再就业的投入。市区县两级都制定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府补贴有关问题的规定。去年初,全市安排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和再就业专项资金共6353万元,劳动力市场建设资金1479.1万元。全年已支出再就业资金1956.36万元,劳动力市场建设费1479.1万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3300万元。拨付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经费471.3万元,保证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业务的顺利开展。

(五)积极开展人本服务,全面实现就业服务“新三化”

1、劳动力市场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依据“新三化”建设的要求,2004年市政府把“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确定为为群众所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劳动力市场建设已初具规模。一是制定了《淄博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意见》。按照建立新市场,发展专业市场,规范各类已建市场,打击不法市场的原则,提出了3年内劳动力市场建设规划。二是市劳动力市场改造扩建顺利完成。从去年9月下旬至今年元月中旬,市政府投资200万元,对市职业介绍中心进行了改造扩建。使用面积1300平方米,一楼大厅为“一条龙”服务窗口,设有工作服务区、自助服务区和洽谈区。二楼大厅为“一站式”服务区,设有30个服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小额贷款担保、《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劳务代理等14项服务内容。同时,三层以上通过改造扩建,形成了近3000平方米的培训基地,为下岗失业人员和求职者,进一步提高技能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三是区县劳动力市场建设顺利进行。有4个区县通过新建、改扩建已投入使用;1个区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其余区县制定并上报了新建和改扩建劳动力市场建设方案。同时在15个街道(镇)劳动保障中心,进行了劳动力市场试点。

2、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运作良好。继2003年全市22个街道、8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后,我市把基层劳动保障组织建设与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纳入了全市社区整体规划中,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市及区县劳动保障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业务培训,指导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工作程序,指导开展工作。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都相继开展了辖区内劳动力构成情况调查,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劳动力资源台帐、就业统计报表制度,帮助

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开展职业介绍等工作。有49个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受了“社区就业信息平台”软件培训,并开始应用。到6月底,全市已全面启用社区平台软件。为了加快我市企业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的进度,妥善解决基层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人员不足的矛盾,我市已决定聘用部分曾从事企业劳资、退休管理的人员从事基层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目前,各街道(乡镇)普遍开展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已纳入街道、乡镇社会化管理服务范围的退休人员达到60%以上。

3、强化了再就业培训工作。一是加强了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对申报的32家培训机构进行了资质认定。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劳动保障部门与各培训机构签订了培训协议书,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全市共开设美容美发等十几个专业,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1762多人。二是劳动保障、农业、财政等部门联合开展了针对农民工培训的“阳光工程”,市政府已拨付100万元用于农民工培训补贴。三是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工作。通过为参加创业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大力扶持他们开展创业活动,并通过他们领办或创办中小企业,实现了就业的倍增效应。

4、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一是围绕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上半年开展了全市劳动力资源和企业技能人才状况调查,基本摸清掌握了全市城镇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技能人才的有关情况。认定了6家培训机构为省级劳务培训基地。二是为指导帮助农民工顺利就业,编印了5万册《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指南》免费发放,全年共发放2.4万余册。三是积极参加“西输东接”工程。2月份,组织81户企业、提供7244个就业岗位,赴菏泽市曹县参加“西输东接”劳务用工洽谈会,有3258名农民工到**市参加工作。4月份,组织了84户企业、5764个就业岗位,赴**县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有1.5万农民工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5254人次。11月份,组织41家用工单位,10个工种、5170个岗位,赴**市**县举办第二次“西输东接”劳务洽谈活动,意向成交625人次。四是部分区县已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良性工作机制。**县专门成立了县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办公室,各乡镇普遍配备了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人员,建立了250人的村级劳务信息员队伍,并与省内外3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用工联系。各乡镇都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四本台帐”,并确定了两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形成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

5、进一步加大了打击各类非法职介活动的力度。今年以来,劳动保障、公安等部门先后对职业中介机构进行了年检、开展了全市清理整顿非法出入境中介活动专项行动、打击各类非法职介活动专项行动等,查处非法中介机构28 户、取缔11户,劳动力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六)帮助困难群体,开展了再就业援助活动。

1、开发公益型岗位,腾岗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一是劳动保障、民政、园林、卫生等部门密切协作,大力开发社区公益型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9617多人。二是2003年市人事、财政、劳动保障、监察等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规范清退编外不合理用工和分配下达腾岗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计划的通知》,今年通过检查督促,规范了用人行为,全市通过腾岗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962人,其中“4050”人员379人。**、**区和**县等区县机关事业单位腾岗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80多人,其中**县腾岗安置“4050”人员83人。

2、建立完善了困难群体救助机制。全市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结对子帮扶困难群体的工作机制、困难群体动态管理和司法援助制度,开展了“扶贫济困万人行”活动。在元旦、春节前夕,市及区县领导走访特困户,开展了上门送公益性岗位活动。筹集发放下岗、困难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1523万元,保障40627人次;为全市5.3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9500万元,确保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区根据实际,制定了“领取失业保险金两年以上仍达不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大龄困难群体,可一次性发放3500元补助费,用于缴纳养老保险”的优惠政策,使大龄困难群体顺利过渡到退休。

3、落实对大龄困难群体的各项补贴。为下岗失业人员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3967元。11月为2.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取暖补贴293元。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就业再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市是一个劳动力密集的城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而且将会长期存在。同时普遍存在“有合同无劳动、有劳动无合同”和“有人无活干、有活无人干”的现象。再就业困难群体比重较大。据调查,市属以上“4050”人员,夫妻双方、一户两代、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等再就业困难人员及企业军转干部特困户5000多人。这些人员受年龄、技能、观念等因素影响,市场竞争就业的能力较弱,扶持再就业的任务很重。

(二)促进再就业的政策措施需进一步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在有的区县和部门还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例如,按照省委、省政府鲁发[2002]24号、省劳动保障厅等13部门鲁劳社[2003]4号文件规定,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对象放宽到集体企业失业人员。但是,税务部门却严格执行财税[2002]208号文件,下岗失业人员不包括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

(三)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大。有的区县财政比较困难,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很难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四项补贴。

五大政策保障就业目标实现等 第3篇

目标确定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

中国将与“下岗”一说拜拜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消息,我国将用2至3年时间基本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并在2005

年基本完成从下岗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过渡的“并轨”任务。目前我国已有辽宁等7个省份实现了并轨,尚未并轨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并轨完成后,传统意义上的“下岗”概念将不复存在,企业裁员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直接进入失业保障或低保程序。

个人信用信息七城市联网查询

今年年内,央行将实现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运行。这意味着,我国公民的个人信用即将有一份“全国记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各商业银行的信用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主要采集和保存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借还款、信用卡、担保等信用信息,以及相关的身份识别信息。全国个人信用信息即将在北京、重庆、深圳、西安、南宁、绵阳、湖州七个城市开通联网查询。

国内绑架险目标客户为中小老板

“绑架险”的全名为“经营管理人员意外伤害综合保险”,这也是国内首个通过国际合作开发的保险产品。据业内人士介绍,“绑架险”最适合的目标客户,应该是正处在“上升通道”的中小企业老板。他们有一定的财富积累,也可能遭遇生意上的恶意报复或勒索。据悉,“绑架险”自去年11月26日亮相后,除了获保监会认可外,还需在全国36个销售地进行当地保监部门的报备,因而离正式销售还有一定的准备时间。

国民获取信息四大渠道排行

《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2004)》结果显示,除时间因素外,新型媒介对传统纸质媒体的冲击是导致阅读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1999年,只有3.8%的被访者有过网上阅读经历,而2003年则上升为18.7%。在公众对媒体的接触率方面,与2001年的调查结果相比,电视、报纸和图书仍居前三位,而网络则从最后一位跃升于杂志和广播之前,排名第四。

海归创业集中在三个行业

有关“海归创业环境”的调查显示,有两成多“海归”选择了创业,创业领域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比例最高,占32.2%,其次是咨询业、教育文化行业和对外贸易业。参与调查的“海归”认为“国内投资创业环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人情社会”和“法律有待完善”两方面。其中“政府有无必要给予海归优惠的创业政策”,是一道面向所有公众的开放性问题,参与调查“海归”中的43%和无留学经历人员中的40.9%均认为“有必要”。

女性比男性更适合远程航天

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与男人相比,女人更适合进行长距离的太空旅行。男人由于生理上的一些不足,无法承受太空飞行中遇到的恶劣环境给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而30岁以下的女性在太空旅行时能更为容易地保持一种健康状态,因为她们荷尔蒙中的一些元素可以保护她们免受心血管疾病的困扰。所以美国宇航局和欧洲太空总署一项2020年左右将人送上火星的计划中,最佳人选应该是女性。

“美女经济”愈演愈烈

大学生就业指导目标简析 第4篇

目标是系统存在的原因, 也是系统希望达到的状态。就业指导目标是高校就业指导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育目标在大学生职业发展和生涯发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它决定着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等, 对高校就业指导的展开具有定向、指导、调节和控制作用。

就业指导目标是基于生涯教育理念下就业指导的应然性功能定位与就业指导的实然性发展程度相统一的结果, 发展程度有层次性, 就业指导的目标也就随之具有层次性。就业指导的总体目标 (或者称为最终目标) 是:实现学生就业力的全面提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总体目标包含三个递进层次:人职结合、人职匹配和人职和谐。

一、人职结合

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与职业岗位的结合, 保证学生“有业可就”。人职结合是就业指导最低目标, 同时也是最迫切的目标。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规模巨大、就业时段相对集中、就业利益涉及范围广泛, 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就业, 是一项十分艰巨、紧迫而又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作为“毕业生”这一特殊产品的生产者, 高校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营销职能。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 即“毕业生”产品的营销方面, 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不仅节省学生就业成本,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而且可以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节省全社会总就业成本, 提高就业效率和效益。因此保证大学毕业生“有业可就”是高校就业指导的最基本的目标。

就业率只是“人职结合”在数量的一种表征, 其本身不能作为就业指导的目标。2003年4月4日, 教育部所属74所高校2002年毕业生就业率首次正式向社会公布, 公布就业率的目的之一是希望高校把就业与招生的重要性“等同看待”。由于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攀升, 就业压力逐年增大, 教育部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 要求高校把就业情况同招生、专业调整结合起来, 就业率逐渐变成了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就业率逐渐与高校设置、专业设置、招生数量、高校教学工作评估及新增硕士、博士点等工作联系在一起, 就业率在高校办学过程中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就业率的公布变成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 在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行政考核压力下, 部分高校却把对就业率的追求变成就业指导的唯一目标, 甚至演变出了“就业率崇拜”等奇怪现象, 完全背离了就业率考核的初衷。就业率仅仅是在数量上反映了一定时期内, 高校大学毕业生人职结合的状况, 并不能代表大学毕业生就业全貌, 就如同温度计数字的上升并不一定代表天气气温的升高一样。就业指导的最基本的目标只能是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人职结合、保证其有业可就, 不能一味追求就业率。

二、人职匹配

人职匹配, 是指帮助学生寻求与其特质匹配度较高的职业, 保证学生“有业能就”。人职匹配是就业指导的最重要的, 也是核心目标。自从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创立以来, 人职匹配一直是职业指导的追求。经历了近一个世纪发展, 职业指导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相结合, 演变为就业指导。称谓上的差异, 并不能改变二者共同追求, 只是就业指导在其诞生之初更关注就业安置。特质因素论建立在两个理论假设上: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 而某种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又与某些特定职业相关;每种人格特质的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 人人都有选择职业的机会, 人的特性可以客观测量。职业指导一般由三步完成:第一步, 评价求职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第二步, 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 并向求职者提供有关职业信息;第三步, 人职匹配。指导人员在了解求职者的特性和职业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 帮助求职者进行比较分析, 以便选择一种适合其个人特点又有可能得到并能在未来取得成功的职业。

受时段内社会所提供的职业岗位数量的限制, 经由职业指导所进行的人与职业的匹配只是一种适度匹配, 不可能是一种完全契合。人与职业的匹配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 表层匹配是人的外显特征, 比如生理条件、学历层次、学业成绩等是否符合职业要求, 再者是人的能力、气质、行为风格等胜任特征是否符合职业要求;最后是人的动机、价值观、兴趣等动力特征是否符合职业要求。就业指导的目标就是, 在有限社会需求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毕业生在外显特征、胜任特征、动力特征三个层面上与职业要求相匹配。

三、人职和谐

人职和谐是指, 把人从职业对人的奴役中解放出来, 以人为本, 将人的发展与职业的发展有机结合, 从而使人的就业力在职业中得到充分提升, 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也使得职业因为有了人的就业力的提升而获得持续发展。人职和谐也就是实现人与职业的互动双赢发展、保证学生“有业成就”, 这是就业指导的最终目标。

人职和谐的基础是人的自主发展。人的生涯发展与自然界其他存在物的发展有根本不同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人的生涯发展是自觉的能动过程。大学生必须不断根据职业发展的要求调适自我、完善自我, 这种自我调节、自我发展, 仅仅依靠他人的指导和帮助是难以实现的。大学生只有自己拥有较高的职业调控素质, 才能不断应对是职业的变化, 将选择职业时的和谐感延续至整个职业生涯。

人职和谐的结果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人成为一个全能的人, 也不是成为一个完人, 而是指人能够完整全面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发展自己, 充分发掘个人潜能, 注重身心均衡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 “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 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 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 以使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在职业生涯中, “应该做的事情”包括职业的选择、获取、调换、开拓、适应等, 这些“应该做的事情”均应由学生自主完成, 在自主完成过程中使学生获得长足的、全面的职业发展能力。

创建充分就业村目标和措施 第5篇

为了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切实帮扶本村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农村低保户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努力实现全社会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目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特制定以下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积极做好我村充分就业村维护工作。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一)成立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对全乡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石岗乡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相关工作。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村主任)

组员:(村妇女主任兼文书)

(大学生村官)

(二)落实目标责任制,开展创建“零失业”村挂牌工作。把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帮助困难人员就业、控制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等纳入各村具体工作目标,作为量化考核评比的重要指标。乡政府每年对各村、各职能部门的就业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考核通报,形成制度。

(三)落实资金保障。村财政建立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指导和落

实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实施推荐就业服务补贴、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

三、加强宣传,做好思想引导

(一)积极宣传政策。要村内群众、用人单位派发就业宣传资料,设立就业宣传专栏,宣传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业人员进企业工作。要多参加就业政策宣传咨询活动,各有关成员须根据职责做好相关就业政策宣传,大力宣传促进就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使各项就业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氛围。

(二)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每年至少两次组织村民开展职业指导会(讲座),介绍及宣传各项就业政策的同时,开展择业就业指导教育,特别是对失业人员开展一对

一、面对面的就业择业指导,使村民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四、多管齐下,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一)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总结和推广已成立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村开展就业服务的经验,并加强对本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健全我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促进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二)完善就业基础管理。掌握村内劳动力的有关状况,包括失业状况、技术特长、培训需求、择业意向、家庭收入、就业结果等,并建立劳动力资源台帐。要做好企业缺工调查,整理建立再就业岗位预存档案,要求企业定期上报岗位空缺情况,运用计算机实现信息化的动态管理。实现乡劳动力信息资源与就业扶持服务相互衔接的管理

体制。为求职者、用人单位双方搭建完善的交流平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户籍城乡劳动力,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以服务对象登记为起点,以成功就业创业为终点,包括基本服务、职业介绍、职业素质测评、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个人特向职业指导、各项政策性援助等,实现“一次登记,全程服务”。

(三)推荐就业服务。多渠道收集用工信息,向村(居)民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对有就业要求的辖区内失业人员,经登记,当月即通过提供岗位信息、开展就业服务,做到及时推荐上岗。每季度举办一场现场招聘会,使现场招聘会逐步深入到村(社区),让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失业人员(摩的司机)享受到推荐就业和就业帮扶服务。

(四)提升就业技能培训服务。以“培训促进就业”为目标,全面实施就业技能培训服务。为每一位有培训要求的村内失业人员提供贴近市场需求的就业技能培训信息,积极动员并组织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落实资助性培训政策,通过组织失业人员开展定向项目培训、推广就业见习训练、鼓励自主参训等培训方式,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技能,确保每人掌握一门就业技能。建立技能人才奖励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通过实行岗位成才奖励制度、优秀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形成学习技术、钻研技能和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劳动部门要规划开办烹调、计算机、汽车维修、塑胶模具、美容美发、电工、焊工、人力资源等培训班。对已经参加培训并经技能鉴定考核合格的农村劳动力,村内要积极为其做好推荐就业服务。

(五)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服务。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

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岗位援助,落实专人帮扶,实行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通过积极、主动地提供援助服务,帮助落实工作岗位,并指导和协助申请工资差额补助、灵活就业补助等帮扶政策。

(六)促进新成长劳动力高质量实现就业。一是增强新成长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市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对未实现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提供以初、中、高级技能和企业管理岗位为目标的资助性培训。二是鼓励高等院校及中职学校户籍在校生在校期间积极提升个人就业技能。三是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并不断地提高技能和管理素质。

(七)鼓励企业吸纳户籍劳动力。

五、扶持创业,拓宽就业渠道

(一)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二)促进企业支持就业工作。

(三)不断拓宽就业领域。

(四)大力扶持本村村民创业。

六、工作要求

就业目标 第6篇

如果仅仅是早在去年8月就第一个拿到0ffer,还不算羡煞旁人。最牛的是。Gary在就读MBA之前只有两年的工作经验,也就是说,他打破了一般商学院常规的三年工作经验才可以申请MBA的规矩,可以说是被长江商学院破格录取的。照这么计算,Gary从MBA毕业的年纪就比周围同学小,在年龄上有优势。Gary毕业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毕业以后就到了一家国际招标公司,后来当上了项目经理,做了一些与咨询相关的工作。“所以我在读MBA之前目标就很明确,我对咨询领域有兴趣,又有经验,我希望毕业以后能够进入国际知名咨询公司。”进入长江前的面试,他也用自己的工作性质说服了招生的老师。“我觉得我的工作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两年的经验接触到很多知识,顶很多人五年在同一个领域的经验。”于是,他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只有两年工作经验就成功申请到长江MBA的人。Jeff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他的MBA就读路线和大多数人差不多。

Jeff的秘诀:转岗不转行

说到自己很快找到工作的秘诀,Gary和Jeff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目标。

“我们两个准备比较充分吧,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然后入校之后就一直在往这方面做准备。”Jeff说。在国内,不少人读MBA都是为了转行,尤其是实现从技术向管理转型,因此MBA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最好的跳板。“应该说,大部分人的最初目标都是向咨询和金融行业转型,想做VC或者PE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由于对这些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很多人在MBA学习期间又会受到别的行业的诱惑,在职业选择上犹豫不决。今天想做金融,明天想做咨询,后天又觉得还是回企业比较好。因此不论在学习、实践还是找工作上。都难以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由于之前在汽车行业有过两年工作经验,Jeff起初并未打算毕业后完全脱离自己熟悉的这个领域。“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也以品牌为导向。因此我选择最多的课程基本上集中在市场、战略,还有财务等方面。”为了不在学习中脱离汽车行业的实践,Jeff与原来汽车行业的同事及朋友的沟通从来没有断过。“我经常会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公司策略,包括会去问每个月中国的汽车销量、每个品牌的情况等等。”

平时的积累在一次拓展训练上得到了回报。Jeff的背景、对行业的关注以及思维方式给几位EMBA班的同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一天Jeff接到了其中一位VC行业EMBA学生的电话,问他课余有没有兴趣参与一个汽车售后市场的投资项目,Jeff去了。业务拓展是他为自己设计的就业目标,涉及到战略、市场、渠道、营销、财务等等各方面。这次机会让他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储备与VC所需技能之间的密切关系,把VC作为汽车产业业务拓展之外的另一个职业目标,最终他如愿以偿进入了VC行业。

Gary的秘诀:知彼要先知己

Gary到长江商学院的第二年,就作为交换学生去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在那里。他有机会参加了很多世界顶级的咨询公司的招聘。“那时候麦肯锡、波士顿都有到达顿来招人。”虽然只是交换学生,但机会面前人人平等,Gary还是决定小试身手。他向这些咨询业的领头羊们投递了简历,并获得了几次面试的机会。“美国的面试方式跟中国还是不太一样。”Gary说,“在国内,通常都是一轮笔试、几轮面试。然后就发Offer或者拒信了。但在美国,公司通常都会事先安排一些酒会和Free Talk,让你跟公司的人先聊聊,你可以了解公司的文化,公司也可以了解你的情况,看双方是否都适合,适合的话,先在学校里做Pre-Interview,然后再进行正式的面试。”

这段经历不仅让Gary了解了国际顶尖咨询公司的工作情况,也让他坚定了要在咨询行业发展的决心,他甚至开始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选择外部咨询还是内部咨询。“外部咨询的压力非常大,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而内部咨询通常都是跟着公司的业务流程走,压力比较小,对于全面转型到咨询行业的我来说。有个调整的过程,比较适合我。”当时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爆发,直到有一次在飞往华盛顿的途中听到雷曼兄弟破产的消息,才让Gary意识到经济的冬天来临了。“那就更坚定了我选择内部咨询的决心,因为外部咨询公司的业务一定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受到很大冲击。”加之后来的招聘流程与回国时间冲突,Gary毅然选择了回国接受西门子咨询的Offer。而确实也在去年10月以后,MBA求职也开始进入了冰霜期。Gary先走一步,躲开了风险。

经验分享

Gary:

MBA学生在就业前的工作经历比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表现同样能引起面试官的重视。大部分读MBA的学生多少都会转行或者转型。那么之前做的工作是否能跟转行后的工作找到契合点就非常重要,也是面试官会重点考察的部分。另外,让面试官知道你在校期间为转型做了什么样的准备,在面试中比较能加分。

Jeff:

其实工作好不好找,不仅跟外部环境及自身素质有关,跟人们对MBA的认识也有关。很多人指望依靠MBA乌鸦变凤凰,这怎么可能呢?管理本身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需要跟不同的人不断地交流,而不是只凭着好的英语成绩或者数学成绩就可以顺利转型。首先要成为一个Leader,做过实际的管理工作,再申请MBA,并且在读书期间多参与实践、多与学长和企业交流和学习,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在找工作时背景才够硬。

学业与就业:法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第7篇

一、法学硕士生学业能力审视

法学硕士生的学业能力, 就宏观而言, 是指其学习定位、学习目标、学习效果;就微观而言, 是指其学习状态、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对法学硕士生学业能力的审视, 既是对其自身能力与社会价值的审视, 也是对法学高等教育教学效果的检验。

(一) 法学硕士生的学习状态

读研期间, 法学硕士生的时间安排和精力投入基本如下:在刚入学的第一个学期, 能够认真学习专业课及外语、政治等学位基础课程;第二学期至第五学期, 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均用于复习司法考试 (第一年未考过, 第二年继续考) ;对相关学位专业课, 只是听主讲老师讲授而已, 不会用很多时间或根本不会用时间去查找相关资料及阅读相关文献, 学术积淀存在一定的欠缺。第六学期, 则匆忙赶写硕士毕业论文, 且在撰写论文期间, 还要为毕业去向进行多方努力。从法学硕士生的时间安排和精力投入来看, 三年读研时间, 其收效无非有三:一是粗犷地掌握了法学研究的程序与方法;二是概观地了解了法学研究的学术前沿和立法动态;三是系统地梳理了毕业论文所涉及的知识范畴。曾有硕士生非常形象地评价过三年的学习收获:除了比较明白毕业论文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外, 其余似乎什么都不完全明白。如果读研期间通过了司法考试, 这无疑是个非常大的收获, 它将为就业选择增添法码。

(二) 法学硕士生的科研水平

法学硕士生的学习状态, 直接制约其科研水平。科研水平的高低, 可通过其论文质量略见一斑。以法学硕士毕业论文为例, 一年一度的硕士毕业论文答辩, 高、精、尖的论文凤毛麟角, 绝大多数论文只是符合论文写作标准, 并基本完成了对相关选题的知识梳理, 少有创新和突破。法学硕士毕业论文除质量不高外, 还存在如下问题。

1. 选题不具新颖性。

有些论文选题重复;且选题重复的论文在资料引用、研究方法、独创性观点及研究结论层面不具突破性和超越性, 正所谓旧瓶装旧酒。

2. 论文框架结构的模式化。

模式化的论文写作, 原于写作手法的单一、刻板、僵化和论文字数的要求 (法学硕士论文要求3万字左右;法律硕士论文要求2万字左右) 。一些毕业论文为凑够字数, 必须堆砌相关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 从而导致仅有的一点研究感想、研究认知及研究结论湮灭在庞大的资料堆砌中, 有狗尾续貂之嫌。

3. 引用资料的重复性和陈旧性。

选题重复的论文, 其引用资料必然是重复的, 只是写作方法有一定的差异而已。至于资料的陈旧性, 则是因为欠缺对引用资料的梳理与筛选, 忽略了研究资料的流动性、阶段性、更新性和价值性。四是写作功底的薄弱性。有极少数法学硕士生, 欠缺最基本的语文功底, 不仅文字表达不够流畅, 就连标点符号的常识都不充裕。透过法学硕士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 可考查法学硕士生的科研水平。其科研水平的局限, 主要是因为积累不够、训练不够、关注不够、努力不够。

(三) 法学硕士生的实践能力

法学硕士生虽然把三分之二的精力用于司法考试, 但全日制硕士生通过司法考试的比例并不高, 据不完全统计, 其通过率为9%左右。即便是通过了司法考试的学生, 也未必就立即介入到法律实践中来, 而是依然要参加其他类型的考试, 如公务员考试等。各种类型的资质或资格考试占用了法学硕士生的大量时间, 使他们既无暇关注法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又无暇顾及法律实务能力的培植。虽具有较扎实、丰富的法学理论知识, 但在应对错综复杂的法律纠纷时, 依然束手无策, 不知从何切入法律纠纷的解决与救济。法律实用能力的薄弱, 其原因有三。

1. 培养方案不均衡。

在长达三年的法学硕士生的培养方案中, 扬扬洒洒的课程安排均是专业理论知识的灌输, 鲜有法律实务能力培植的课程, 故三年学习历程结束时, 法学硕士生则成为法学理论知识有余、法律实务能力不足的单翼人才。

2. 培养目标不全面。

许多教师和学生均认为, 研究生, 顾名思义贵在“研究”, 没有研究何谈研究生。且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差别就在于研究。因此, 研究生与本科生在培养方式上有着本质的不同。“本科生主要是围绕课程进行培养的, 各种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加强对课程的理解;研究生则主要是通过实际的研究工作进行培养, 即便是在低年级开设的课程, 也是研究性的, 最终都要服务于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1]。上述培养目标的界定, 决定了法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是单一的, 即注重理论研究, 忽视法律实践或实践研究, 从而导致法学硕士生并非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翼人才。然而, 法学理论的研究, 并非仅是法学家们的主观臆断, 它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法学理论研究只有与法律实践相结合, 才能确保法学研究的生命力, 从而使法学研究有的放矢。

3. 培养认知不科学。

近年来, 伴随高等教育的通识化, 法学硕士生的培养与以往相比少了精英气息, 多了大众色彩。即法学硕士生在毕业之际未必均走上法学研究的道路,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走上法律实务工作岗位。读研期间的法学理论积淀, 将是他们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对未来大多要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硕士生而言, 仅有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 还必须培植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增加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培植其法律实务能力, 才能在法律实务工作中得心应手。为此, 对法学硕士生的培养, 应兼顾法学理论与法学实践, 实现法学硕士生的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并重培养。

二、法学硕士生就业能力培植

从学习状态、科研水平、实践能力三个环节进行综合审视, 法学硕士生的学业能力并不理想, 这就必然导致法学硕士生的就业能力也并不尽如人意。在法学硕士生毕业流向日趋多元化且培养层次日益通识化的今天, 界定并培植法学硕士生的就业能力, 已成为提高法学硕士生培养质量的前提。

(一) 职业信仰能力的培植

法学硕士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不外有两类。一是从事法学理论研究;二是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无论哪一类工作均可界定为法律工作。就从事法律工作的个体而言, 信仰法律、忠诚法律、尊重法律、崇尚法律应成为法律工作者或法律人应具备的职业操守。为此, 在研究生学习阶段, 注重培养法学硕士生的职业信仰能力应成为法学高等教育的教育方向。法学硕士生职业信仰能力的培植应注重以下内涵。

1. 诚信精神的培植。

诚信, 是人类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 也是法律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操守。无论从事法学研究, 还是从事法律实务, 均须遵循诚实守信、人已不欺的人格风范, 踏踏实实做人, 认认真真做事, 并本着诚信的精神对待法学研究和法律实务。

2. 人本精神的培植。

人本精神的精髓在于以人为本, 把人当作人, 使人成为人, 以人为依归, 让人尊严、优雅地工作、生活和学习。人本精神应成为法学硕士生职业信仰能力的核心内涵。只有以人为本, 才能诚信地对待法学研究事业和法律实务工作, 尊重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维护他人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无论是法学研究工作, 还是法律实务工作, 均要以人为目的。

3. 公正精神的培植。

公正, 顾名思义就是公平正义, 即给人以应得。公正精神应成为法学硕士生职业信仰能力的目的追求。作为法律工作者, 不仅要关注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而且要关注社会公正和行为公正, 尤其要关注根本公正与实质公正。法学研究的目的是为给法律行为提供公正的理论、制度与立法;法律实践的目的是为通过法律的适用矫正不公、达到正义。

4. 求真精神的培植。

无论是法学研究还是法律实务, 均涉及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只有发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 才能使法律工作为公民权益的保护保驾护航。

(二) 法学研究能力的培植

法学研究能力的培植, 对法律工作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法学研究要为法学理论的发展、立法技术的完善、公平正义的维护而服务。法学研究只有关注社会问题和司法实践, 才能使法学研究有的放矢并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 进而担当起一份社会责任。法学研究能力的培植, 要注重以下内涵。

1. 研究悟性的培植。

从事法学研究的悟性来源于对法学研究的热爱与积淀, 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的体现。只有保持对法学研究的兴趣与关注, 不断地总结和积累法学研究的经验和规律, 才能找到从事法学研究的灵感与路径, 从而愉快地从事法学研究。

2. 研究韧性的培植。

从事法学研究的韧性来源于对法学研究的执著与坚守。只有对法学研究保持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 才能使法学研究获得长足的进步, 并日益增进、精益求精。

3. 研究理性的培植。

从事法学研究的理性来源于对法学研究性质的认知, 即法学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 要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 (1)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要求法学研究及研究结论要具有理论性、实证性与逻辑性。 (2) 客观性原则。客观性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并在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上保持价值中立。 (3) 系统性原则。系统性要求法学研究要注重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关注研究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从而得出综合结论。作为一名法学硕士生, 只有遵循上述研究原则, 才能避免法学研究过程中的浮躁、虚饰与任性, 取得较为理想的研究成果。

4. 研究灵性的培植。

从事法学研究的灵性来源于对法学研究的顿悟, 即法学研究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是从事法学研究的悟性、韧性与理性的集合与升华。对法学硕士生而言, 从事法学研究的灵性必须通过如下渠道予以培植: (1) 自我的高度重视和认真训练。即在最初从事法学研究之时, 必须要有高度重视的态度。只有高度重视, 才能磨练法学研究的基本功。而最初的研究, 也可以从模仿做起, 以获得法学研究的基本常识和自身感悟。在模仿的基础上, 经过认真训练, 才能找到从事法学研究的思路、程序和经验。 (2) 导师的悉心指导与综合培训。法学硕士生在读研期间, 将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结业论文的写作。结业论文的写作, 是积累法学研究能力的途径, 故法学硕士生必须认真重视, 并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结业论文的写作。导师可从论文选题、写作框架、论点论据、论证方式、论证结论、参考文献、写作技巧、写作格式等环节予以指导, 以完成最基本的法学研究能力的培植。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 则是提升法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法学硕士生培养质量的考核标志。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 明确法学研究的规律与路径:论文选题———论文设计———论文创新———论文结论。法学硕士论文的写作往往是在校、院统筹安排和综合指导的基础上完成的, 通过写作规则的遵守, 可培植法学硕士生从事法学研究的程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从而使法学研究能力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有所提高和升华。 (3) 科研活动的参与和学术讲座的观摩。研究生可参加导师负责的科研课题, 也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课题的研究。通过与导师协调完成课题研究或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课题研究, 积累研究经验, 培养研究能力, 完成学术论文的写作。对科研讲座的观摩, 可捕捉最新的研究动向和研究观点, 感受法学研究的路径与程序。为提升法学硕士生的研究能力, 校、院应组织和举办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和学术论坛, 创设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 推进法学硕士生研究能力的提升。

(三) 法律实务能力的培植

法学硕士生不仅要具备法学研究能力, 还要具备法律实务能力。法律实务能力是法学硕士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包括司法实践能力、法律调查能力、法律咨询能力、法律援助能力等。《高等教育法》第5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此, 法学硕士生应注重法律实务能力的培植。具体培植途径如下。

1. 个案分析能力的培植。

近年来, 司法实践领域中的新、奇、特个案, 既推动了法学研究的发展, 也带动了司法实践技能的提高。个案中所蕴涵的法律关系、法律价值以及对法学理论的挑战, 均需认真审视、思考和研究。而从个案分析入手, 既可培植法学硕士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又可接受法学理论功底扎实以及雄厚与否的考验。通过个案分析, 可达到如下目的: (1) 熟悉司法程序, 完成程序法与实体法的结合。 (2) 熟练进行逻辑推理, 检视证据链条, 明晰因果关系。 (3) 明晰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确定责任承担的原则、方式和内容。 (4) 掌握适用具体法律规范的情形、条件和后果, 熟悉法律规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5) 检视法学理论的充分性与必要性, 反思法学理论和立法技术的欠缺。 (6) 探究个案的法律救济途径及方案。 (7) 寻找法学理论的突破和立法技术的完备。如果个案分析能够达到上述目的, 法律实务能力便已基本具备。

2. 法律调查能力的培植。

法律调查是从事法律实务的前提, 是进行个案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法律调查既可以准确地把握案件的事实、证据的真伪、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法律规范的具体适用, 也可以清晰地把握法律纠纷的产生原因、发展态势及救济的途径与措施, 从中发现解决某类法律纠纷的规律性和科学性, 从而进行相关法律问题和法学理论的思考与阐释。法律调查能力的培植, 需要经历参与———感悟———认知———分析———思辨———总结的过程。只有在上述环节遵循科学性、实证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方法, 才能培植法律调查能力。

3. 法律服务能力的培植。

法律服务包括律师业务、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律论证等内容。良好的法律服务能力是法学硕士生的法学理论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的综合展现。当法学硕士生获得司法执业资格后, 可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法律实践活动来练就法律服务能力, 并在法律实务活动中完成法学理论与法学实践的结合。通过参与法律服务工作, 培植敬仰法律、尊重法律的理性与信念, 检验运用法学理论的熟练程度, 提高处理各种法律事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就业目标 第8篇

2003年,教育部所属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就业指导中心,首次向社会公布高校就业率排名,全国高校为此绷紧了神经[1]。因为教育部在早先就提出将就业率作为反映高校组织管理、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办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这一指标与高校的招生计划安排和领导班子考核挂钩。对连续三年本专科初次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高校,控制其专业总数,每增设一个新专业的同时撤销一个旧专业,以引导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这些政策无疑给高校以沉重的压力。然而,正是这些政策出台后不久,高校扩招正式启动,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增幅远远大于就业岗位的需求量。上级行政机关和下游就业市场的双重压力使高校处于两难境地。高校为了生存也不得不将就业率摆在就业指导目标的首要位置。

然而,这样一来,在实际操作上就业指导却主要被演绎成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大跃进大炼钢铁”式的突击性做法,即赶在学生毕业的前夕,集中各种火力,大打就业指导攻坚战———举行声势浩大的就业动员大会,逐级下达就业任务和指标,举办各类就业技能技巧培训班,定期不定期开展就业形势报告会和就业专题系列讲座,模拟面试应聘,提供就业信息,搭建企校就业见面平台,敦促毕业生像赶集似的去参加各种大型招聘会,辅导员或专人包干找就业未果者谈话辅导,并逐个落实其就业合同签约等等。

诚然,这些工作对促进就业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可这种做法往往过分注重就业指导的实用性、速效性、技巧性,纯属程序式、被动式、经验式的指导,忽视了就业指导的科学性、前瞻性以及重要的育人功能,从而无法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制定长远细致的就业计划,更无法从根本上帮助其培养和积淀具有社会常模的综合素质。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急功近利做法,其结果是,就业指导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但对真正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作用有限,收效甚微。再一种情况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亩产万斤不稀罕”式的造假做法,即学校经过努力或根本未经努力的情况下,无法兑现其就业率的达标要求,从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私下纯粹搞起了就业率数字游戏———大学生“被就业”及就业率“注水”现象,被屡屡曝光于媒体报端。这种擅报结果,无视过程的造假做法,遭到社会的广泛抨击和质疑,也引起教育部的极大关注。[2]这两种情况,前者急功近利,后者投机取巧。这不但无助于“提高就业率”的初衷,而且也改变了就业指导原本的目标和方向。所以,以“就业率”为目标的就业指导,不但从客观上贻误了大学生的更好成长和更好就业,而且也从根本上抑制了就业率的有效提升。因之,认真审视并明确定位就业指导战略目标,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那么,高校就业指导究竟应该从哪里抓起、抓什么、怎样抓,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的有效就业及“就业率”的有效提升,进而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格局,最终达到学生、学校和政府的共赢?这实质就是对就业指导战略目标的定位问题。本文试图从国际化大视野角度,依据经典案例,通过对社会上宽口径企业的用人之道及用人价值取向研究,结合国内相关学校的宝贵思想理念和实践,提出并解析踏踏实实育人才是就业指导战略目标的根本。愿本文能在这些方面起到抛砖引玉之效应。

1 全球企业管理重心从TQM转到TEM发人深省

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即全面产品质量管理,TEM(Total Ethics Management),即全面道德伦理管理。在过去几十年当中,全球企业最重视的叫做TQM即全面产品质量管理。企业管理当中,注重的是商品本身。比方说生产一枝笔,只要把它本身的品质抓好,企业就可以做得很长久。然而,近一、二十年来,很多全球性的大企业垮了!比如,成立于1763年的英国巴林银行,它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既为客户提供资金和有关建议,自己也做买卖。由于其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业务品质非常优良,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只因为时任新加坡分行的总经理挪用公款,不讲诚信,结果导致其二百多年的基业毁于一旦。1995年,世界上最老牌的巴林银行终结命运,宣告破产。[3]再比如,2000年,成为美国及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集团———美国第七大企业安隆集团,年营业额超过千亿美金,结果也因为两个主管在会计当中做手脚,导致其财务状况直转急下,公司股价每股从90美元连续跌至低于1美元,其股票也从新经济概念股一下子变成了水饺股,最后不得已在2001年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宗的破产案。此次结果严重冲击美国的资本及金融市场,以及全球的投资市场,连累了许多银行、基金以及社会投资人;而公司无辜的员工除了赔上个人职涯之外,还赔上退休金,其冲击不可谓不大。公司不得不在2001年宣布倒闭。[4]

类似事件层出不穷,引起国际企业界的广泛震惊和重视!从此,全球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人”才是企业的核心!人是关键,人要是出了问题,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他们开始从只重视其产品品质,而转向重视员工的品德和为人,全面道德伦理管理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迄今,全球企业整个管理的重心已经从TQM转到TEM来了,这个E是Ethics———全面道德伦理的管理,这就是现今全球企业对员工考量的方向和准则。

2 就业指导的核心是育人

从上述全球企业用人的取向和要求可知,在一定专业基础上,愈有德行、愈值得信赖、愈能担当的人,或简言之,即在一定专业基础上做人到位的人,其发展前景愈好。由此,我们有必要提出,就业指导在战略上的核心目标应该是踏踏实实地育人。

曾有一则关于“美国一家公司提前与70名学生签约”的报道称[5][6],在我国内陆投资3亿美元兴建的美国潜利公司,经过对多所学校的明查暗访,把用人的目光锁定在我国某所学校,理由是:“与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这所学校的学生更符合企业员工的要求,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员工应有的踏实、忠诚的职业道德和负责、担当、自律的素养和心态。”

原来:“这些都得益于学校把树立积极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一系列育人要素作为教育目标。我们不放弃任何育人机会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没有聘请一名清洁工,日常清洁工作由全校学生共同完成,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包干区。类似生活中的一切生活自理、相互帮助,以及向老师问好、公共场所主动给老师、学长、长辈让座的礼貌等,则是一个人应有的最基本能力和素质。”

“进入食堂保持安静,保持餐桌卫生,吃剩的饭菜余渣随同本人一起带走,吃完饭要把椅子推进餐桌下面并摆放整齐。”这是该校对学生到餐厅吃饭的具体规定,而这样的常规规定涉及早晚自习安排、课堂课后秩序、集会活动、行为礼貌与礼节等多个部分,每一条都可谓详尽细致。类似“学生吃完饭要把椅子推进餐桌下面并摆放整齐”这样的事情,在其它学校很多人看来有点小题大做,但他们的学生却不这么认为:“这虽然是举手之劳,却能够看出你有没有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任何所谓的素质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言行表现。这同时也是我校培养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利他理念的具体体现。”

该校把育人作为教育和就业指导的战略目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也无形地把这些做人的道理内化成了自己的做人准则。而如此所渐渐养成的良好习惯及积极的心理定势,才真正构成了一个人的软实力———素质。也正是该校学生身上的这种素质,才赢得了美国潜利公司的青睐。

所以,作为老师、作为学校,成就学生一生的德行和修为,才是真正成就其人生和事业的最重要基石。试设想,假如每个大学生在通过就业指导后都懂得了如何做人,那他岂不已经面对当今和未来的全球社会而立于不败之地了,那我们都还用担心什么?所以,说到底,就业指导的本质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根本是育人,而育人的终极归宿是做人!做人好了事业即便不成功也是暂时的,做人不好事业即便成功了也是暂时的。所以,教大学生学会做人———即育人,才是就业指导的战略目标定位,如此才能保证从根本上有效帮助大学生就业,进而也能真正有效地提升其就业率,最终实现学生、学校及政府的共赢。

3 重新定位就业指导战略目标的意义

3.1 有利于学校明确一个大的方向性问题:

即就业指导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求职者更好的就业,而不是为了提高就业率本身。就业率只是就业指导的一个副产品。以育人为战略目标的就业指导,既然能有效促进就业,也就必然能提升就业率,同时还可保持其可持续发展。

3.2

尽管以育人为战略目标的就业指导对促进就业意义不凡,但比促进就业更加有意义的作用是能引导和帮助求职者学会做人!这是成就一个人一生快乐和幸福的根本所在。

3.3 能帮助学校内归因,从而搞好其就业指导本职工作。

学校以“就业率”为目标时,最容易因就业率不容易或不能达标,而与政府可能产生对立思想和情绪,从而产生外归因现象和行为。但就业指导目标被定位为育人,这正好回归到学校教育的本来育人职能上,说明就业指导本身就是学校的分内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而并非政府强加的额外事务。这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内归因,从而立足本职,搞好就业指导工作。

3.4 有助于学校完善或重建就业指导的长效体系和建制。

有资料表明,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7]。显然,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突出地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及求职者就业意愿不匹配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完善或重建以育人为战略目标的就业指导的长效体系和建制。比如,针对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必须建立健全人才供求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机制,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准确、及时的人才需求信息,给学生以共享;除此,还应根据相关部门对我国经济发展走势的预测、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以及未来三到五年内就业市场的发展态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同时,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尝试‘订单式培养”或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特别地,针对求职者就业意愿不匹配问题,必须增加师资和经费投入,建立基于提高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全程化、全覆盖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同时,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配备专业化、专家化、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人员,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系列化、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的就业指导,最终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如此一来,大学生就业指导将从以往侧重管理而过度到集管理、教育、服务于一体,从而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既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创造必要的条件。

4 结语

本文所及主题虽然是就业指导,但聚焦的重点是育人。而育人却偏偏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如果说本文的意义远非就业指导本身,那也许将是作者最想表达的根本。

摘要:教育部将就业率作为高校办学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加之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高校为了生存不得不将就业率摆在就业指导目标的首位。然而如此运作以来,频现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之乱象,那么,高校就业指导究竟何去何从,才能有效突破就业及就业率的瓶颈,进而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格局,最终实现学生、学校和政府的共赢?本文试图从国际化大视野角度,依据经典案例,通过对社会上宽口径企业的用人之道及用人价值取向研究,结合国内相关学校的宝贵思想理念和实践,提出并解析踏踏实实育人才是就业指导战略目标的根本。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战略目标,育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首次公布就业率,北京晨报,http://news.sohu.com/60/79/news208367960.shtml.

[2]公布就业率好心未必好结果,苏自林,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3/16745/1473265.html.

[3]巴林银行栽在毛头小伙手里,《危机管理案例精选精析》:65-68.

[4]安隆事件的反思,http://www.cheers.com.tw/doc/print.jspx?id=402881e8134e403a01134e43d4ef0422.

[5]就业之路从这里起步,http://www.shedu.net/news/data/20060424886226/20060424886226_2.htm.

[6]宝山区两所职校探访记,赵锋,《上海教育》,2006.04A:22-23.

就业目标 第9篇

关键词:GDP增长,就业增长,GDP就业弹性

此次金融危机, 造成了我国比世界各国都要严峻的就业形势, 不仅有2000多万农民工找不到工作, 而且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也比2008年增加了9.3%, 达到611万, 而2008年毕业的560万名大学生中还有150万人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 在这样的形势下, 我国依旧提出力保8%的经济增长率, 以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因为根据有关测算, 我国只有保持GDP 8%的增长率, 才能使就业增长率保持在1%。虽然从理论上讲, 高的经济增长可以拉动就业, 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在我国GDP总体上呈高增长的态势下, 出现出的却是GDP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很弱的相关性, 高经济增长并没有必然带来高的就业增长。 (见图1) 。

资料来源:由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

1 GDP增长没有带来就业增长的原因

1.1 GDP就业弹性低。

就业增长率不仅仅依赖于经济增长率, 还取决于GDP就业弹性的大小。

GDP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

从图2可以看出, 虽然1987-2007年我国GDP就业弹性有一定的波动, 但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就业弹性变小的情况下, 仅希望通过经济增长来提高就业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资料来源:由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200多万人就业, 到90年代下降到了100多万, 21世纪以来基本在100万左右, 有时候GDP增加一个百分点, 只能拉动80多万人就业。改革开放30年, 我国的就业弹性由过去的0.3左右下降到0.1左右。

并且, 一般发展中国家就业弹性平均在0.3-0.4, 发达国家例如2007年欧盟地区总就业弹性是0.78, OECD国家是0.48。这说明我国GDP增长方式带动就业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差太远, 基本上是就业弹性最低的国家。

1.2 不同产业的GDP就业弹性不同。

虽然从1987年-2007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保持在9.8%, 但平均就业增长率却只有0.77%, 高的GDP增长率并没有带来高的就业增长率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虽然第一, 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最大, 但第三产业才是提高就业率的关键, 而我国的投资重点却都在那些GDP就业弹性低的产业上。

由于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它们的GDP就业弹性也有很大差别, 因此, 产业结构的优劣决定了是否有利于就业率的提高。由国家统计局资料可知, 我国2000年-2007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平均GDP就业弹性依次为-0.28、0.23和0.32。显然, 第一产业增加值已经不能再带动就业的增加, 第二产业的带动能力小于第三产业。这主要是因为制造业趋向于资本和技术密集,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了“机器排挤工人”, 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效应明显。

但是,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中,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依然很大, 2000-2007年三个产业增加值分别占GDP总量的平均数依次为13.03%、46.63%、40.34%、, 而三个产业的就业比重平均依次为45.73%、22.74%、31.53%。可见, 第二产业在GDP中占据首位 (46.63%) , 但其就业比重却处于末位 (22.74%) 。不仅如此, 在我国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还要快于其它产业, 2000-2007年三个产业的增长率平均为3.85%、11.19%、和10.65%。

这种产业之间GDP就业弹性、就业比重与产出比重、增长速度倒置的结构性差异, 必然在整体上导致高的经济增长和低的就业增长。事实表明我国的大量投资并没有带来就业率的提高, 说明通过投资来带动就业率增长的能力越来越低。

1.3 国有企业是投资受益者。

资料来源:由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

由图3可知, 1997-2005年我国对国有经济固定资产的投入几乎是对私营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入的3倍。虽然从2006年起对私营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入有所提高, 但仍低于对国有经济的投资比例。

资料来源:由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

但是由图4可知, 得到大量固定资产投资的国有企业所带来的新增就业量却远远少于私营企业。自1998年起, 国有企业创造的新增就业量一直为负, 而私营企业却创造了几百万个就业机会。如果国有企业不能在优等条件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那么就应毫无疑问的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到2008年底为止, 我国私营企业已超过800万家, 占企业总数的99%, 对GDP贡献超过60%, 提供了70%的进出口贸易额, 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 66%的发明专利和82%的新产品开发, 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增进社会福利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到2007年底中小私营企业的贷款总额比重却只占10%。

2 以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为例

此次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出口受挫, 再加上短期内消费又具有刚性, 所以为了保持GDP一贯的8%的增长速度, 我国政府新增投资4万亿元, 且此次投资依旧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首先, 从各项措施的先后次序来看, 保障性安居工程 (房地产投资) 排在第一位,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排在第二位,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排在第三位, 增值税转型 (有助于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排在第九位, 加大金融支持 (为投资与基建服务) 排在第十位。相比之下, 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自主创新与结构调整,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排名相对靠后。十项措施中的一半与基建有关, 且排名明显靠前。

其次, 从资金所占比例可以看出, 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 铁路, 公路, 机场, 城乡电网占45%, 灾后恢复重建占25%, 保障性安居工程占7%, 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占9%, 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占4%, 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占9%, 医疗卫生, 文化教育事业占1%, 其中基建投资高达86%。

但是这种投资方案, 如果调配不当的话, 易造成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导致地方投资的快速膨胀, 继而引发能源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农业耕地减少、失地农民增多、信贷和土地占用失控、政绩工程泛滥, 加剧中国经济失衡的局面。

并且这些资本密集型产业, 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高, 对就业的贡献不明显。甚至出现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 不断排挤劳动力的情况。而这些被排挤出的劳动力又不能被其他的行业充分吸纳, 使得失业率提高。

由上述各个产业的就业弹性不同可知同样的投资规模, 不同的投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就业效果, 所以以此次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为例, 简单的说明不同的投资组合方式, 所产生的不同就业效果。两方案均按照2007年无经济危机时, 各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就业人数总额的比例进行计算 (见下表) :

资料来源:由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计算

方案1:按照此次4万亿的投资方式, 以基建为重点, 即将4万亿的86%投资于第二产业, 14%投资于第三产业, 可实现13521.729万人就业。

方案2:将4万亿的86%投资于就业弹性高的第三产业, 14%投资于就业弹性低的第二产业, 可实现13668.40778万人就业, 比方案1的投资计划多实现146.678782万人就业。

虽然方案2只是简单的将投资比例互换, 并没有考虑到不同产业中各个行业的就业弹性。但结果仍然提醒我们, 投资计划是否充分考虑就业因素, 会使创造出的就业效果大大不同。如果对第三产业中就业弹性较高的行业给予重视, 不过分强调当前的GDP增长率, 以长远的保就业为中心, 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为标准, 相信相同的投资额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3 建议

3.1 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政府的投资刺激方案, 以及各种产业振兴规划, 固然在保增长、扩大内需的同时, 起到了扩大就业的效果。但是, 如果能够明确的以就业最大化为投资原则, 就可以产生更加明显的就业扩大效果。因此, 我国在确立经济发展战略时, 应把就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使其成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的共同基准, 将就业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将“保增长”与“保就业”有机协调起来, 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增长与就业稳步扩大的双重目标。

3.2 公布就业率目标和数据。

目前, 我国的宏观政策目标以GDP为重点, 有明确的目标值, 并及时公布统计数据。但由于GDP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就业的同步扩大, 因此, 某些地方政府在贯彻中央保增长的意图时, 难免会忽视就业问题。因此, 建议今后不仅仅宣布GDP增长目标, 还要直接宣布就业增长目标。并且及时公布关于就业的统计数据, 使其成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主要指标和基本决策信息。

3.3 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但与第一、二产业相比, 我国第三产业明显处于滞后的地位, 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在我国就业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仅有30%左右,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比重。第三产业GDP就业弹性高, 吸收劳动力能力强的特点, 决定了其在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中至关重要的地位。现行的经济结构对扩大就业和经济增长极为不利, 因此, 今后应更加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 充分发掘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和就业潜力, 不仅要在投融资政策方面给与大力支持, 还要对创业初期和对安排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在税费缴纳上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范围狭窄的农村第三产业, 拓宽就业领域, 大力发展交通、通讯、保险、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 改变目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商业饮食服务和交通运输服务上的现状, 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此外, 要积极探索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只有当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合理时, 才能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3.4 扩大消费需求。

我国GDP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那些资本密集、规模较大的投资项目, 如房地产和大型基础设施等, 提供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而金融危机造成的订单大幅减少, 出口下降, 使得那些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的劳动力也大大减少。因此, 我国应该改变以往的GDP拉动形式, 注重我国的内需和消费, 利用国内消费稳定经济增长, 扩大消费需求和服务业的发展, 形成内需拉动增长的良性循环, 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5 平衡城乡、地区的发展。

城乡、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使得就业环境差异大, 劳动力更多地挤向发达地区。我国的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于东部和南方, 而中西部城市及欠发展地区城市经济基础薄弱, 技术和人才缺乏, 呈现出典型的“东高西低”的不均衡分配。因此, 我国应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 减少劳动力的跨区流动, 缓解少数中心城市的就业压力, 提高劳动力配置的效率, 在各个地区都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

3.6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由于中小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 就业弹性大, 提供的就业机会远远多于国有企业, 所以解决失业问题, 发展中小企业是一个重要途径。

政府要积极改善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融资、市场准入、出口退税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 鼓励向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在财政资金不足时, 促进科技进步的税收政策更应以税收优惠形式为主。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内部积累, 应适度降低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对中小企业, 尤其是高科技型中小企业, 利润没有达到一定额度的, 可规定免缴所得税;超过一定额度的, 可考虑实行优惠所得税率。并对其生产项目、技术发明和创新进行政策性投资。

3.7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在促进就业中, 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培养大批能掌握新科技新技能的科技人员和劳动者。并对现有员工进行技术与技能培训, 以适应产品与产业升级换代的需要。以税收优惠形式鼓励企业进行科研开发。鼓励向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 对投资者提供技术的收入可减征或免征预提所得税。给予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技术人员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的优惠, 对如科技人员的技术援助费收入、版权费收入等减征或免征个人所得税。

3.8 鼓励自主创业。

由于创业门槛低、成本小, 适合各类群体, 所以创业能够在带动就业方面起到巨大作用。政府大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 是一项成本较低的就业措施。返乡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是创业的主力, 相关优惠政策应以他们为重心, 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需要, 为创业者提供资金资助并为其申请贷款提供担保。

综上所述, 我国的GDP高增长, 并没有解决就业问题, 如果依然只是通过投资基础设施来拉动当前的经济增长, 而忽视了医疗卫生, 文化教育, 生态建设和科技进步等事业, 忽视了扩大内需和消费, 我国的就业问题就不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老百姓就没有能力和胆量去消费, 民生就得不到改善, 实现经济目标的道路也将更加曲折。所以解决就业问题比单纯的抓增长更重要, 只有将保就业视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极为重要的工作, 才能真正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宋晓梧.中国就业问题在于弹性过低[N].经济参考报, 2009617.

[2]温立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对称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8 (12) .

[3]杨晓安.关于中央政府投资四万亿的潜在负面效应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9 (9) .

就业目标 第10篇

1 森林工程专业发展与培养目标

1.1 森林工程专业设置由来

森林工程的前身是森林采运工程, 而森林采运、木材机械化加工和木材化学利用是传统的森林利用三大部分。从1884年在英国的皇家印度工程学院出现, 到1902年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正式确立, 该专业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我国, 森林采运工程学科始建于1952年, 是我国林业工程一级学科中创建最早的二级学科。1981年实行学位制度后逐步发展成3个二级学科, 即森林采运工程、林区道路与桥梁工程、林业机械。1997年国家对学科专业目录重新调整后, 将前2个学科合并, 并部分地融合了林业机械的内容, 组成了新的森林工程学科[1]。

1.2 我国森林工程培养目标的变革

森林工程专业在许多有林国家普遍受到重视, 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森林工程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但也有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向。培养目标主要是林务官、林业工程师、林业研究人员和林业经营承包人员或林业主 (Forest Owner) ;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土木工程学、机械工程、流域管理、作业研究、环境保护和规划设计等内容[2]。

我国森林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受社会发展需要及国家政策影响较为显著。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 国家经济建设对森林的需求主要为木材, 为保证木材的供给, 当时林业工程人才培养主要目标是木材采伐运输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我国林业进入了木材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并行的时期。经历了1978年开始的“三北防护林”建设,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国家开始实行限额采伐, 使得以采伐为主的指导思想变为以营林为主, 实行生态采伐。因此森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除木材采伐运输外, 还增加了林区生态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内容[3]。90年代初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逐步实行收费制度, 由早期高等教育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逐步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自主择业过渡, 此外, 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简称天保工程) 对森林工程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幅降低, 加之各大林区地处偏远、待遇较差严重地影响了森林工程专业招生与就业, 一段时期内一些院校停办了森林工程专业, 仅有几所林业高等院校仍旧维持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 但对其发展方向不清, 纷纷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直到21世纪初到近些年, 几所林业院校制定出各自的森林工程专业培养目标[4~6]。总体思路为:结合自身专业优势, 立足于各自区域经济建设需求, 对原有森林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加以适当地调整, 在采伐运输、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及管理方面有所侧重, 具体见表1。

2 森林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特点分析

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专业前身为开办于1984年的“森林采伐运输机械化”专业 (主要包括森林采伐机械、运输与林区管理方向) , 1993年更名为“森林工程”, 同年开始招收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本科生, 为云南省较早开展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本科生教育的高校之一。1998年获得森林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为西南林业大学重点专业, 重点建设学科。目前拥有森林工程云南省特色专业、森林工程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结构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森林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5项省级教学平台。森林工程专业以面向就业、注重能力培养为总体目标,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与就业市场调研, 逐步形成了具有面向区域发展需求、学科特色鲜明的培养方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 更加注重学生就业心理与思想教育工作。表2列举了西南林业大学2008—2012年森林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统计信息。

注: (1) 2008—2012年毕业人数分别为:40、70、67、59、68。 (2) 2008—2012年可分配人数 (已就业或读研人数) 分别为:40、68、63、59、68。

从近五年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专业学生就业信息统计, 可以分析出该专业就业流向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从单位性质来看, 大部分毕业生都进入了企业单位工作,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具有波动性。这主要与该专业学科特点及培养的目标有关。森林工程属于工科门类, 主要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型人才, 运用所学知识更能够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而每年事业单位招聘人数、招聘对象均存在明显变化, 主要受招聘条件, 如专业方向、应届与否或是否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等影响, 使得该专业学生在事业单位就职比例呈现波动性。毕业几年后, 部分学生在自身具有一定工程技术经验后会考取相关事业单位技术岗位继续从事本专业。此外, 森林工程专业主要从事交通或土木类工程技术类活动, 具有国家政策性强, 项目繁杂庞大, 人力、物力及财力需求大等特点, 与其他专业相比, 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很难自主创业。

(2) 从毕业生就业地区来看, 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云南本省就业。这主要是由于森林工程专业隶属于林业工程下的二级学科, 在国内仅有7所涉林院校开设该专业本科学生培养课程, 社会对该专业缺乏了解。毕业生虽具有一般土木工程或交通土建工程专业知识, 但一些交通行业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对该专业认同感较低, 甚至事业单位在计划审批都存在一定问题, 致使该专业学生在省外就业比例相对较低。相对于省外, 在云南省内由于西南林业大学为云南地区较早地开办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 至今已有20年的专业办学经历, 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及行业认可度。加之国内其他省市, 尤其东部沿海城市公路网已区域完善, 而云南省深处西南边陲交通还不够发达, 随着“七入滇、四出境”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项目的推进, 云南交通事业迎来了大建设、大发展时期, 对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呈逐年递增趋势。

(3) 从专业相关性来看, 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通过对毕业生的走访调查, 近些年毕业生绝大部分在交通行业相关的企事业从事技术工作, 承担设计、施工技术与管理或工程造价等工作。一方面原因是毕业生通过四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具备了相应的专业技能, 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 学院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学生入学后教育的全过程。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对其进行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态度的教育引导, 教育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 发挥专业特色与优势, 树立“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的就业思想。

3 结语

在社会发展不同时期森林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侧重点不同, 因此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也存在着显著的特殊性。本文对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毕业生就业流向特点进行分析, 从就业的层面上反映森林工程教育的质量状况, 同时也为该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提供数据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尘.林业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

[2]朱守林, 戚春华.面向21世纪森林工程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0, 2 (3) :36-38.

[3]程雨梅, 杨玉林.21世纪我国森林工程人才模式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 2003, (6) :32-34.

[4]周新年.面向21世纪森林工程专业的现状与发展[J].森林工程, 2001, 17 (5) :20-22.

[5]林涛, 李云成, 詹静.森林工程专业发展思考[J].森林工程, 2008, 24 (6) :92-94.

以就业为目标的微课教学模式初探 第11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不仅可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可及时激励学生对教材中与就业有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册《拿来主义》一课时,教师可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联系在一起组织教学活动。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用微课为学生营造“知识就是力量”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学习中真切感受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从而激起他们以更加努力的姿态投入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这种教学思路的引导与启发下,很多学生顿时茅塞顿开,更加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了课文中心思想,明白了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借助更先进的知识与科技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借助这样的微课教学方式,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各类知识的积极性,为学生胜任未来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二、设计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当前中职学生在语言能力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不高,很多学生不能恰当得体地完成交际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充分重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快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确保其更好、更快地适应未来工作的各种要求。教师在设计语文微课教学活动时,应依据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交际内容与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口语训练活动中来,进而促进每个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后,教师就可借助微课设计一节口语练习课。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让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详细介绍给自己的同桌。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生都能滔滔不绝,从而有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利用微课形式组织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不仅可让学生增强语言表达技能、提高参与口语交际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创新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兴趣,为中职学生更快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打好了基础。

三、创新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的教授,而且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分析中职教育的特点与教学目标,让学生全面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最终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知识背景、学习特点等因素,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合理分成多个学习小组,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设计微课。这可以使学生在微课教学中都能拓展思路、激活思维,从独特的视角思考与分析问题,最终感受到语文知识独特的魅力。

比如,苏教版中职语文将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可为学生设计一节与“团队协作”有关的写作教学课。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微课形式为学生播放《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歌曲,让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思考“和尚越多越没水喝”的问题,最终得出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三人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与智慧,一定会有喝不完的水。在这种微课方式的引导下,学生会思路开阔,最终高质量地完成写作内容。

再如,在《鸿门宴》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鸿门宴失控、项羽失败”为主题,讲述项伯与张良的关系,阐述项伯为何要救刘邦最终导致项羽失败中的“人和”因素。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谈一下在政治博弈中,友情与道德孰是孰非这个问题,从而让学生对课文知识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实践表明,利用微课形式组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对中职学校教育的目的有准确而全面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能积极将教材内容与就业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组织课堂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语文知识,并对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有更明细的了解,从而更加高效地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最终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就业目标 第12篇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创业教育,高校,教育模式

一、就业竞争力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创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创新, 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创业教育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第三本教育护照”。高校创业教育是针对大学生这一创业教育客体开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是一种融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为一体的活动, 它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增强创业精神, 开发创业人格, 提高创业素质和能力。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高校创业教育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一方面, 高校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和载体。另一方面,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和归宿。二者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 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目标, 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 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高校创业教育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创业是一种新的就业方式。高校要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渠道、加强创业教育管理。

其次, 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高校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走自主创新道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的呼唤和国家的诉求。高校创业教育为中国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较为具体的推进模型与行为方式, 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重要参考, 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

再次, 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高校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就业问题和化解民生难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 中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校创业教育成为破解当前乃至今后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把就业的压力转换为创业的动力, 实现大学生就业, 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实现就业倍增效应, 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创新

中国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可以划分为研究型、教学型、职业技术型三种类型。与之相对应的高校创业教育则分为科技孵化模式、师生一体模式和分化拓展模式。

(一) 科技孵化模式

研究型、综合性高校创业教育多采用科技孵化模式。通过科研实践、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 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型高校创业教育的科技孵化模式基于“大学科技园—科技孵化器”的作用和优势。大学科技园作为企业孵化器的一种, 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大学生创业园是大学科技园的一部分, 它的建立使大学生的创业理想成为现实。这种创业模式集中于高科技行业, 项目大多是研究生的导师承担的各级政府课题基金项目的成果。

(二) 师生一体模式

教学型、特色型高校创业教育多采用师生一体模式。教学型高校在注重基础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关注实践性教学环节, 旨在构建应用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为社会培育大量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

教学型高校创业教育的师生一体模式基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作用和优势, 凭借第一课堂 (课堂教学) 与第二课堂 (学生活动) 两大优势, 形成以专业为依托, 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模式。第一课堂以高校教师为主体, 将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中, 注重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的养成和提高。形成“案例教学—创业计划—实习模拟—实地创业”的教育体系。第二课堂以创业型学生社团为主力, 通过开展创业大赛、创业讲座、创业培训等方式, 营造校园创业氛围, 锻炼大学生创业能力。

(三) 分化拓展模式

职业技术型高校创业教育多采用分化拓展模式。目前中国高校数量最多、招生人数最多的是职业技术型高校。职业技术型高校旨在为社会培养最基本的创业型人才的高校, 在创业教育目标上, 重点培育动手能力强且生产上急需的创业型人才。

职业技术型高校创业教育的分化拓展模式形成了“企业订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格局, 即大学生加入公司企业的生产研发环节, 利用企业内部创业的机会实现自己创业理想的行为。在课程设计和师资选用上,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和安排, 共同完成, 使所学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大学生定期到企业的不同技术岗位上实习, 转换角色, 全面透彻地了解企业, 树立企业人意识。这样既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 又实现了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 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葛莉.就业竞争力视阈下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12) .

[2]郝登峰.大学生就业创业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上一篇:主观主义下一篇:慢性并发症/合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