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干部的轮换制度

2024-08-18

班干部的轮换制度(精选9篇)

班干部的轮换制度 第1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在本人担任班主任的2013级57人组成的高级护理专业12班中, 连续5个学期采用班干部竞选轮换制进行班级管理。

1.2 方法。

1.2.1建立护生个人档案, 及时发现护生的特长。1.2.2提出竞选条件, 我们提出的竞选条件是:1.2.2.1我是干部, 代表着班集体;1.2.2.2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1.2.2.3能上能下;1.2.2.4我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全力以赴;1.2.2.5我乐意为班级服务。1.2.3组织竞职演讲比赛为了组成真正优秀的护生干部队伍, 鼓励全班, 毛遂自荐, 先让护生明白每个岗位的班干部职责, 护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主申报, 然后在全班开展了竞职演讲比赛, 要求说明竞聘哪个职务, 展示个人竞聘优势, 竞聘成功后的工作思路, 争取取得哪些成绩, 落聘的态度, 再让全班护生无记名投票, 班主任综合竞聘者素质、能力、个人意愿、人气等因素, 确定合适人选担任不同班干部之职。每学期竞选一次, 让更多的护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更多的护生得到锻炼。1.2.4召开班委会, 引导当选的班干部制定工作计划, 并指导他们完成任务。同时, 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班干部与学生会干部、班干部与班干部之间、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矛盾, 激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组织管理的能力。1.2.5汇报成绩, 评出最佳。每一任班干部在任职期间, 要求班干部每周一次班会中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所做的工作, 还有哪些方面工作待改进, 并让同学们提出合理化建议。干部队伍任期届满时, 进行工作总结展示, 全班一起评出“最佳干部”。根据全班同学的意见, 班主任掌握好连任、卸任、补任三个环节。

2. 结果

我班共有57名护生, 5个学期以来, 已有30多位护生担任过班干部, 有12位护生评为优秀班干部, 有3位经过班干部岗位的锻炼已成功竞聘为学校学生会干部。实行班干部轮换制, 班集体面貌每学期都是全新的, 大家的竞争意识加强了, 工作积极性提高了, 学习上你追我赶, 比如护理专业护生经常考试不理想的科目是解剖学、药理学, 而我们班解剖成绩位居年级第一名、药理学全班顺利通过课程考试;更加关心他人了, 如班干部组织去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智障儿童等, 护生的爱心和组织能力都得到体现;劳动时也不怕吃苦了, 地铁开通时全班同学积极报名担任志愿服务者……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被评为学校的先进团支部。

3. 讨论

3.1. 采用班干部竞选轮换制, 利于班主任更好的管理班级护生。

当班干部, 既是为大家服务, 也是一种自我享受;既是一种自我锻炼, 也是一种自我成长;既是当下的一种幸福体验, 也是将来一种美好的回忆[1]。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让他人肯定自己的欲望, 通过竞聘上岗的班委成员更具有责任心, 他为了实践竞聘诺言, 会更努力的工作, 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一个很不错的途径。

3.2 采用班干部竞选轮换制, 利于引导护生自主发展和培养护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于培养护生的主人翁意识、自主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创建公平的竞争平台, 让每个护生都有参与管理的机会, 不但体现人尽其才, 更能培养护生的竞争意识, 利于引导护生自主发展和适应社会竞聘上岗的管理模式。

虽然, 竞争只是一种手段, 但其产生的作用, 却出乎寻常, 通过充分信任, 委以重任, 我们发现平时表现一般或成绩较差的护生同样有机会当选, 我们因势利导, 如:让平时爱好球类, 但成绩一般的护生当体育委员;让成绩虽然较差, 但每次劳动都很积极的同学当劳动委员;让成绩不出众但能歌善舞的护生担当文娱委员等……充分信任他们, 让护生自我管理, 班级中人人有事干, 事事有人干, 护生的积极性上来了, 工作能力得到提升了, 服务意识也加强了, 护生不仅是班级管理工作做好了, 自我价值的实现让护生有了自信, 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同时也给班主任减压了。更重要的是:护生的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利于护生进入临床后有效地进行护患沟通、较快地适应护理工作岗位等。

护生是未来的白衣天使, 白衣天使肩负有计划者、管理者、协调者等的护士角色功能, 我们把班级管理自主权交给护生, 让护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提高护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度, 这种参与极大地激发了护生对班级管理的理解和创造性, 并且在完全自愿的参与中, 得到了责任与快乐的体验, 为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 那么, 班主任如果能巧妙地用心思培养班干部、培养护生, 相信, 每个护生都是未来白衣天使的一棵好苗。

参考文献

班干部轮换制度 第2篇

1、各班确定班干部人数和职务,一般设班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等。

2、班干部任职采取竞争上岗制,由学生民主评选出每一轮班干部。

3、制定干部职责分工表,让班干部明确负责哪些工作,有哪些责任。

4、实行班长和班委双轨轮换制,避免同时轮换造成的能力参差不齐,工作不连贯等弊端,双轨轮换制即值周班长与班委共同负责班级工作,值周班长两周轮换一次,班委成员在每个职务上滚动轮换一遍为一周期,班委每周轮换一次,力争使每个学生在每个岗位上均得到锻炼。

5、值周班长与班委离任时,将自己在职情况利用班队会向全班学生作报告,交流心得体会,总结工作情况,表扬好人好事,提出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6、学校把班级轮换制工作纳入学期期末综合考评中。

垛庄中心小学

学生队干部、班干部竞选制度

一、竞选宗旨:

公平、公正、公开

二、竞选条件:

1、品学兼优,有组织能力、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有开拓精神,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竞选办法:

竞选人进行现场竞选演讲,每名竞选者说明竞选优势、竞选岗位,时间为三分钟,后由全体同学投票表决。竞选人员演讲要求:

1、姓名、班级、在班内所任职务。

2、近年来取得的成绩。

3、所竞选的岗位,若成为队干部、班干部后应怎样做。

四、竞选岗位: 大队长:召集主持会议、检查总结工作、协助大队辅导员组织开展活动。

旗手:在队会上执旗、平时保管队旗。组织训练中队旗手和护旗手。管理德育展室。

学习委员:负责组织围绕队员学习的工作。如兴趣小组、科技制作;反映队员建议,帮助队员学习等。

劳动委员:帮助队员爱劳动、会劳动,学习自立。如组织工艺劳动和自我服务,培养正确劳动态度;宣传卫生知识,管理卫生工作,帮助队员形成劳动习惯。

文体委员:协助学校组织文娱体育活动, 活跃少先队生活.,如推荐学习歌曲舞蹈、游戏;参与组织运动会、文娱汇演等。组织委员: 负责组织工作,开展组织教育,如进行队知识教育,组织少先队队会等。

宣传委员: 负责组织工作。如管理电视台、广播、宣传栏等宣传阵地,负责队员报刊的订阅和发放等。

纪律委员:负责队员的纪律管理。在队员集会、举行活动时,协助监督岗的同学组织管理好班级纪律,培养、帮助队员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探讨班干部轮换制的意义及策略 第3篇

【关键词】班干部;轮换制;意义

班干部包括班长、学习委员、课代表等,然而,在班级中仍然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担当班干部得到锻炼。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还是应该尽量让每一名学生有机会充当班干部,以得到锻炼。因此,有些教师以学习成绩为筛选条件,每学期伊始,根据上学期的成绩,选出成绩好的学生任职班干部。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任职班干部的概率,但是筛选范围仍旧只限于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了能让学生得到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笔者认为,应该在班级中采取班干部轮换制,采用更加公平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实现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班干部轮换制的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笔者看来,现在很多教师都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他能力同样优秀,于是以学习作为标准筛选班干部,这种应试教育留下后遗症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大量的事例表明,步入社会,并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工作能力就一定比别人强。教师这种过分看重成绩的行为,会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让那些学习成绩中游的学生产生一种自卑感,从而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的动力,也会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忽视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而班干部轮换制则能很好的缓解这种状况,将任职班干部的机会平均给班级中的每一个人,给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一次锻炼的机会。比如,在笔者班级中就有一名学生,他的成绩中游,虽然努力学习,但是成绩鲜有提高,通过笔者同他的交流,能够感受到,由于成绩不好,这名学生在内心深处有着一定的自卑感。而这个时候,班级中刚好在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轮到他当一个月的班长。笔者就抓住这个机会,从一些较为简单的任务入手,让他从小事做起,逐渐积累信心。经过一个月的锻炼,这名学生最终积累了一定的自信心,这种自信最终作用到他的学习上,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二)有助于学生的转化

各阶段教育的一个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转化,包括成绩差的学生向成绩好的学生转化,成绩好的学生向全面发展的学生转化,而在班级中采用班干部轮制后,就能促进以上两种学生的转化。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会在考试过后丧失一定的自信心,就如笔者在上文所提到的学生一样,这一类的学生任职班干部后,教师可以通过给其安排一定任务,来帮助这类学生培养信心,最终让他们重拾自信,来促进学生提高成绩。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好胜心,不愿在其他方面输给别人,教师恰好可以抓住这一点,在轮到成绩较好的学生任职班干部时,教师可以适当给其安排较难的任务,甚至可以让学生在任职班干部期间承受一些挫折,从而锻炼学生的心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班干部轮换制的实施

(一)确认班干部的组成

班干部轮换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让每个学生在轮换中都能任职班干部中的一个角色,二是尽量让学生能够体验不同的班干部角色,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班主任首先要在班级中划分出相互独立而又互相协助的班干部,如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以及各科学习课代表等,然后确定各个职位如何轮换。

(二)选出核心学生管理班级

万事开头难,班干部轮换制想要在班级中带起一定的风潮,首先需要引起学生的重视,如果学生只是将班干部轮换当做一个与自己关系不大的活动看待,就很难让班干部轮换制起到作用。因此,在开学初,第一批任职班干部的同学,一定要选择有责任心,同时在班级中有着一定人缘和威望,这样有助于第一批班干部开展工作。笔者在班干部轮换制实行伊始,就选择几名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由于成绩好,在班里有着一定的威望,这些学生充当学习委员和各科课代表,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

(三)合理分组,确定循环

先将班干部进行一定的分类,如班长、课代表之类的职位,日常工作较多,这一类班干部的轮换可以较为频繁,两周或者三周就进行一次轮换,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锻炼。而对于文体委员之类的工作,平时工作较少,可以一个月进行一次轮换。对学生进行分组,在轮换前,根据学生的意愿,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务,然后再根据每个职务候选人的多少,对其轮换进行一定的安排。

三、结语

总体来讲,在各阶段教学中开展班干部轮换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各个岗位得到一定的锻炼,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转化,促使成绩优异的学生向全面发展的学生转化。

【参考文献】

[1]丁小球.高校学生干部工作手册[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浅谈班干轮换制 第4篇

什么是班干轮换制?简单地说就是由学生轮流来做班干部。目的是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自觉参与班级管理,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不只是培养少数几个优秀学生, 只让少数几个学生管理班级。要让学生认识到:管理班级是每一个同学的权利和义务, 不只是班干部和班主任的事。这就要建立一种开放性的制度, 鼓励每一个学生挖掘各自的潜能, 把班级管理好。那么, 怎么样实施这一制度呢?

1. 班干选拔和轮换的方法

班干部的选定, 传统的做法有:由老师指定, 或由学生选, 或这两种方法相结合。但这些做法会出现这样的弊端:有的学生从进入学校以后, 一直都担任班干部;有的学生虽然能力很强, 却一直都没有接受锻炼的机会, 其实他们也有这方面的潜能, 只要有适当的时机, 也会绽放光彩。使用由教师指定班干的选拔方法, 当然有一定的好处。但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具有局限性, 不一定能选出令学生信服的班干。由学生选, 很多学生会凭个人的好恶, 也因为无论怎么样选都不会选上自己, 所以抱着一种事不关己“无所谓”的态度, 甚至有的会抱抵触的情绪, 因而选出的班干部, 也会出现偏差。这两种做法, 不利于班级的管理和建设。大部份班主任都采用这两种方式选拔班干部, 会造成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是严重地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不利于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是使一部分班干部养成自傲自负的性格。

客观地说, 没有当班干部的很大一部分学生, 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并不比选上的班干部差, 即使有差距也不会很大, 只要有机会的阳光照耀他们, 他们也会很灿烂。然而由于老师用传统的眼光漠视或忽略他们, 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潜力未能挖掘出来, 更没机会展示出来。这种做法是不公平的, 无形之中剥夺了这部分学生的权利。因此, 制定公平合理的治班原则十分必要, 而班干部队伍的选拔建设和科学有效的管理, 对班级建设至关重要。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自愿申请、竞选上岗和民主评议相结合, 建立班干部队伍, 大胆起用新干部, 建立班干轮换制度, 培养后备干部, 使班级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平台。

具体措施是:起用一批, 培养一批, 只要条件成熟就轮换, 换多少, 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只要不影响班级的建设和发展, 就尽可能多换。第一步, 班主任先观察一段时间, 然后指定一部分学生组成临时班委,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 再由学生投票选定班干部。同时, 又由班主任和班干部进行民主评议, 选出有潜力的学生作为后备干部, 参与到班委中, 协作班委会管理班级。第二步, 经过一个学期后, 由学生投票, 选出新一届的班委会成员, 原先的后备干部进入候选名单;同时, 又由班主任和班干部选出新一批有潜力的学生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 参与到新的班委会成员管理班务工作。每个学期都轮换一次, 学生当班干部的一般只当一届, 为了保证班级的稳定发展, 每一次都由班主任指定不变动的一二位, 而对不负责任的班干部, 则坚决撤换。这样做的好处是极大地释放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能充分调动大多数有进取心和责任感的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 体现公平公正原则;而学生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理念, 并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产生一股合力, 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试想, 这样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和管理的班级, 班主任还用为这样那样的事而伤透脑筋吗?这样做, 是老师高度重视每一个学生的表现, 老师这样的做法, 往往还会获得巨大回报, 真正赢得学生由衷的尊敬和爱戴。

2. 对班干部进行能力培养, 提高管理能力

很多学生要么太自信, 要么信心不足, 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 不是这样的偏差就是那样的偏差, 总之对自身认识不到位, 因此, 一定要纠正他们在认识上的误区, 唤醒他们的信心, 挖掘他们的潜能, 同时让他们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 加强学习, 树立起良好形象, 为良好的班风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班干部的主导作用, 要想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那是不现实的。班干部工作能力越强, 学习成绩越优秀的班级, 良好的风气越容易形成。选拔和培养出得力的班干部, 在班级工作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但很多班主任只在选拔上下功夫, 而没有在培养上下功夫, 所以往往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班干部的工作能力不会自动生成, 需要班主任的精心培育, 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 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 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知识, 形成能力。能力应包括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处事能力、和谐相处等, 同时班干部一定要有团队精神, 具备坚韧顽强的性格, 具有良好的性格等品质。如果班干部都具备这些良好的素质, 那么, 这个班级的良好风气的形成, 就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保证了。

3. 在班级轮换制中进行德育渗透

亲情淡漠、好逸恶劳、浮躁、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责任感、进取心不足、以丑为美, 这些都是很多学生的通病, 而班干部, 也或多或少的带有这些不良习气, 必须及时发现, 并尽可能的纠正。班主任一定要通过各种形式, 抓住时机, 反复对班干部进行耐心的德育教育, 让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自觉地养成各种良好习惯, 具有超前的认识能力, 让他们会学习, 会合作, 会生存, 会做事, 在实践中自我完善, 提高素质, 实现人生的飞跃。

做好德育工作的首要条件是:班主任一定要深入班级。深入班级的好处是:证实班干部和同学们反馈的信息, 了解班干部的管理效果, 掌握班干部的思想动态,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对工作中的失误, 帮助班干部分析原因, 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其次, 通过谈心、观察、写周记等手段, 拉近师生的距离, 走进学生的心灵, 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为下一步选拔和培养德才兼备的班干部打下良好的基础。

班干部选举、定期轮换制度 第5篇

班干部的选拔与定期轮换制度

班委会是班集体的领导核心和支柱,一个健全、有号召力的班委会,可以使班集体有积极向上的班风,浓郁的学习气氛。

1、望、闻、问、切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望”即密切观察班里的每个学生,做到眼观六路。我在开学几天先拿到学生资料,逐一翻阅,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然后注意在学习生活中观察。相信,那些有一定领导才能的学生定在短时间内崭露头脚:谁第一次发言更精彩;谁劳动时更能带动大家的积极性;帮老师发书时,谁做得井井有条等等。对于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我暗记在心,作为确定班委的重要参考。

“闻”即善于倾听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做到耳听八方。通过同学之间的交往,听他们述说各自的“历史”,是新班主任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对那些已“望”在心的重点对象重点倾听。还可以听教过他们的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看哪些学生是老师中意的帮手。

“问”即多询问、打探重点对象是否曾经当过班干部,“政绩”是否突出。也可以直接找他们交谈,听他们说说如何管理班级,如何协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交流,班主任对学生的能力就会知晓七八分。

“切”是指在临时班委会工作中,考验重点对象是否能胜任班委工作,在学生中是否能赢得认可,办事是否能考虑集体整体利益,是否有责任心,任劳任怨等等,为以后正式班委的确立做好准备。

2、班干部轮换制

根据了解的第一手资料,将学生按成绩均分成十人小组,每组成员选择自己的临时班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等。每组一周轮流负责班级日常工作,一轮工作结束后,根据每组的纪律、卫生、学习进步积分和班级管理积分任命班长及班委会;这些班委各带自己的小组,接着进行下一轮值日,以后每轮值日结束后,根据积分和学生的评议任命新的班长、班委作为奖励,在班级座位调整中,班长带领的小组靠前排就坐。每期班委会,其干部要明确分工(包括小组和班级两方面),落实职责,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促使班级管理民主化,并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班级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提高了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程度,培养了他们的班级责任感与和他人合作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要注意班委会员的搭配问题,班级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大多复杂繁琐,需要有不同专长,不同性格脾气的干部通力合作,让这些同学有机结合,互相补充,互相学习,才能更显出集体优势,才能促使班委会日趋完善。

“班干部轮换制”给每个成员发展表现自己提供平等参与的机遇,让普通生从心理上得到平衡,使他们实实在在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也可以和优秀学生一样在参与中满足自我成功的欲望,从而消失了抵触情绪。心态平衡使大多数成员萌生上进心,产生希望发展自我的积极性。有了积极性, 在班干部轮换中就会争着表现自我。

3、班委竞争上岗——“公平、公正、公开”的班委选拔方法。

我通过以上小组尝试,积分说话的办法,通过竞争中的相互约束,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一个小组的小舞台展示了自己,也锻炼了自己,也会树立自己在同学中的威信。接着实行班干部竞争上岗制,让学生打票评选出班委,组建一个有号召力的班委。

公平——机会均等。

其实,新生都想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都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积极评价,很多人都渴望当选班干部。在组建班委时,班主任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学生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竞争上岗,同时树立并唤起学生的责任意识:一旦做了班长或是其他的班干部,就一定要把做好班级工作视为己任。

公正——能者居之。

班主任在确立人选时若急于寻找合适人选,有时可能在对学生不了解的情况下就指定班委。这样做对学生来讲很不公正,学生会因此猜测老师与某某学生有什么关系,使班级工作陷入被动,师生间产生隔阂。

公开——树立威信。

也许你本来就是“公平”、“公正”地选择优秀学生做班委,可是由于没有公开选人标准,没有公开选举程序,学生会因此怀疑班主任在暗箱操作。学生对于这样产生的班干部并不认可,其威信也会大打折扣。

班干部的轮换制度 第6篇

小学班干部一直扮演着班主任甚至各科教师的得力助手, 在过去的实施中, 一年甚至多年不换的现象很常见, 老师和学生也对此“习以为常”。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改革,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研究者都认为“常年不换”的班干部制度有失教育公平。作为家长,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从小得到锻炼, 为踏入社会做准备。因此也渐渐地意识到孩子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作为教育改革者或领导者, 他们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和对已有的班干部功能理解深化的基础上, 意识到当前的班干部制度需要改善, 随之探索出的一种较为新颖的班干部选拔和运作形式——班干部轮换制。虽说只是多了“轮换”二字, 但是它的理念大不一样了。在具备一切制度特征的前提下, 更多是体现出了对生命的尊重。担任班干部是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生命成长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必须给予每一个学生公平的教育和成长机会。基于以上因素, 小学生班干部轮换制孕育而生。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一种制度的产生必然是有其优势和劣势。那么我们先谈谈小学班干部轮换制的优点。李玉成认为, 小学班干部轮换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必要方法;是满足学生成就需要的重要策略;为学生创造了平等发展和展示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径。2刘代祥老师认为, 小学班干部轮换制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公民意识;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与人共处和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3关跃芳老师认为, 小学班干部轮换制能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成长和锻炼的舞台, 在班级管理中凸显个性化;在轮换之中引入竞争机制, 能够激发群体的凝聚力;能够为后进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班干部轮换制在发挥其巨大优势的同时也是带有一定弊端的。“轮换”就意味着学生轮流做班干部, 由此每个学生做班干部的时间短了, 导致了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不能得到突破性的提升;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来担任这个职务, 似乎这个职务在孩子们的心中就开始变得不那么“神圣”或“来之不易”, 导致一些学生不珍惜和重视这个职务, 同时也忽略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降低学生对班级干部这一职位的热情。但同时也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就是, 对那些有严重学习障碍的学生, 在学习上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便忙于承担各种班级事务来讨好老师, 这样他们就更加没有心思去学习。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是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人, 是班集体凝聚力的核心。学生的每一步发展都需要班主任的引导, 自然在实施班干部轮换制的过程中班主任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比如是否实施班干部轮换制?怎样轮换?怎样处理轮换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等等。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班主任在班干部轮换制中的作用:

第一, 班主任决定了是否实施班干部轮换制。班主任不仅承担着“教书”的责任, 也承担着“育人”的责任。他的思想和行为会对学生和班集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往往会模仿教师的行为, 班主任的意志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发展方向。如果班级的班主任是一个思想开放, 具有民主精神, 能给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展示机会, 那么他的班级将会充满民主的氛围, 学生也会具有民主精神。

第二, 班主任将会影响班干部轮换制实施的有效性。并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让班干部轮换制实施到位, 例如班干部轮换制该以何种方式轮换;“轮换”到什么程度;多长时间轮换一次;是不是每一位学生都真的能“轮换”到, 都是班主任所控制的。笔者认为班主任要为班级的长远发展考虑, 要根据班上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轮换方式,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争取选用最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式。同时班干部轮换制是班级的制度, 所以还要和全班同学一起协商, 这也是一种民主制度的体现,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精神。

第三, 班主任要做好班干部轮换后的工作。对每届班干部只提工作要求, 不提具体目标, 如果给班干部提出具体的目标, 则会加重班干部的负担, 就会适得其反。因为班干部轮换制本身就是要给学生以鼓励、支持、信任与理解。在班干部评价中也不要点评其能力的强弱, 只需指出其工作的得与失。

第四, 班主任要进行适时引导。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经验、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 在思考问题时不一定会面面俱到, 这时就需要班主任进行适时的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只有在班主任管理的前提下才能良性发展。离开班主任引导, 仅实行单纯的学生自我管理容易走向混乱、松弛。坚持在班主任把好“方向盘”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逐渐进行自主管理, 成为班级的主人。

第五, 班主任要注意调节班干部的男女比例。由于男生和女生在性格、品质、耐心、生理机能等方面差别很大, 因此班干部全是男生或全是女生对于班级工作的开展都是不利的, 所以在班干部轮换时一定要注意男女同学的比例。

参考文献

[1]王先平.小学班干部轮换制度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 2014.

[2]李玉成.班干部轮换制的理性探讨[J].教学与管理 (小学版) , 2013 (8) .

[3]刘代祥.班干部轮换制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 (中学版) , 2001 (23) .

关于城乡一体化样本轮换制度的思考 第7篇

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方案中规定, 分省住户调查样本设计周期为5 年,即2013 年到2017 年。2012 年一次性抽出五年使用的调查小区样本,5 年内保持不变,在抽中调查小区内,进行住宅轮换。 每个调查小区设计住宅样本量为10 个。 抽中住宅在调查期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参与调查时, 在记录首次抽中样本接触结果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替换原则进行住宅替换,抽中调查小区中样本住宅调查周期为两年,每年轮换一半的样本住宅。

2样本轮换制度的主要作用

住户调查方案中明确规定: 调查小区样本摸底调查每五年进行一次,为住宅样本(经常性调查户)提供抽样框。 住宅样本每年轮换一半,即每年有1/2 的调查户退出调查,再从之前抽中的住宅样本中按轮换组替代。

样本轮换的目的非常明确:①增强样本代表性。 一套调查样本如果长期固定不变,年轻型家庭将变为中年型,中年型变为老年型,老年型则随时间推移自然死亡,而新生家庭则难以进入调查范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样本老化问题。 因此,样本轮换制度的建立对样本代表性的增强具有非凡的意义。 ②减轻调查户的记账负担。 长年累月的记账确实给调查户增加了负担,每月至少两次、 全年达二十多次的访户也在一定程度干扰了调查户的正常生活。 如果样本长期不轮换, 必将导致调查户厌烦情绪的产生,并最终严重影响记账质量。

3样本轮换制度设计的不足

一个制度能否充分发挥其效能,还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样本轮换制度也不例外。 通过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具体的工作实践,发现当前这一制度在实行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 住宅样本轮换与样本小区调查重叠

小区的轮换调查计划每五年进行一次, 实际上已经能够有效地解决样本老化问题, 因为样本住宅是严格按规定从中科学抽选的,并伴随调查小区的周期性轮换而得到自然更换。 如果样本住宅还进行每年二分之一轮换, 其职能就会与调查小区轮换作用发生重叠, 样本住宅每年轮换一半的作用充其量只能缩短部分调查户的记账时间。 同样, 调查小区的样本如发生老化现象,那从中抽选的住宅样本也必定有老化的问题。

3.2 样本轮换给网点维护增加很大难度

调查小区样本选定后, 按照随机等距方法抽出6 个样本轮换组,第一年样本组1、2 组接受调查,第二年2、3 组接受调查,第三年3、4 组接受调查,第四年4、5 组接受调查,第五年5、6 组接受调查。 因此每年的住宅样本轮换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小区中的抽中住宅在五年调查期内没有大的变动。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旧城改造力度加大的情况下,一些社区面临大范围的动迁,等到三四年后再上门落实时,这些提前抽中的住宅样本往往不知去向。 再加上当前调查配合程度逐年下降,换户时必定要经过几个回合,才能寻找到各方面条件基本相符的住户加以替代, 对样本网点的维护工作而言,无形之中就增加了相当大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3.3 频繁样本轮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每一个调查户从调查员上门落实到愿意配合; 从对调查制度的生疏到能熟练记下家庭的每笔开支; 从当初的陌生人到最后的知心朋友, 这些经历和过程既是政府在人财物方面大量投入的体现,也凝聚着广大调查员的心血。 总之,数据得来皆工夫。但是,实行全上全下式的样本轮换,不仅换掉了不愿继续为我们提供家庭数据的调查户, 也换掉了大部分来之不易愿意接受调查的家庭。 也就是说有关落实调查户的工作必须在一个周期内推倒重来,从头做起。 在对样本代表性提高不大或作用不明显的情况下,这种轮换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已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4思考与建议

针对经常性样本轮换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在制度设计时有必要对此加以全面梳理,找准事关调查各方面的平衡点,进一步完善调查制度, 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及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

4.1 取消经常性样本轮换制度

如果五年一次的调查小区轮换能在制度上得到保证, 样本住宅的每年轮换就没有必要;反之,如果调查小区不能进行周期性调查,那么经常性样本就必须实行轮换制度。 因为,经常性样本代表性的强弱取决于调查小区以及它是否按周期进行更替,而非一定周期内样本轮换组别的重新排列与组合。 在抽样调查中,样本代表性高于一切,所有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都要紧扣这一环。 在对样本代表性提高无益甚至有损的前提下,经常性样本轮换制度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和必要。

4.2 加强经常性调查样本完整性的维护

一套刚从样本调查小区中按科学方法抽选并下了很大力气落实到位的经常性样本,应该说对总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在以后的调查进行中, 对代表性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即是几年累积下来的不愿记账调查户的调整及每年样本轮换中的样本变异。 住户调查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 其中不排除一些地方借样本轮换之机, 以样本变动的方式来干扰调查数据。 因此,经常性样本一经确定,在较短的调查周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力求避免大的动作,以便有效维护样本的完整性。

4.3 防止片面追求减轻调查负担的改革倾向

调查户配合程度问题是住户调查中最大的一块心病, 一次次的调查制度改革都因此而受到很大的阻力, 其中减轻调查户负担便成为重大的改革方向, 试图从中寻求到调查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调查负担分为两种:一是记账周期的长短,二是调查内容的繁杂程度。 前者以加快轮换速度为主,后者以改记细类、小类别帐为只记大类帐的方式减负。 然而,以此为主线的制度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关键在于我们重视一个问题,而忽视了另一些重要因素的影响。 比如,加快样本轮换速度必然涉及调查力量配置和调查经费问题; 简化调查内容必然会出现所在地消费调查资料的使用问题等等。

论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 第8篇

2011年8月, 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PCAOB) 经表决通过并发布了一份“概念公告”, 就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在内的, 旨在提高审计人员客观性、独立性以及职业怀疑的多项举措向公众征求意见。PCAOB主席詹姆斯·多蒂认为, 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年限做出限制, 可以减轻审计人员面对为建立和保护长期客户关系而损害投资者和资本市场利益的压力, 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然而, 就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后,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就对该概念公告提出了反对意见。AICPA认为, 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表明强制轮换事务所会提高审计质量, 相反, 它提供了众多由于强制轮换会计师事务所而降低审计质量的研究成果。一时间, 关于是否应实行事务所强制轮换的问题再次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 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问题由来已久。自20世纪70年代起, 众多的学者就对该制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02年美国国会在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期间, 就曾对是否将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虽然该制度最终没被包含在法案之中, 但美国国会仍旧责成美国审计总署对该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并在规定时间内予以汇报, 显示出了该制度的重要程度。除此之外, 包括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在内的众多国家也都对事务所强制轮换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

二、 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的理论基础

(一) 职业道德理论

审计是充满价值判断的过程。审计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会对审计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遵守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自身利益、自我评价、过度推介、密切关系和外在压力。

密切关系是指当审计师长期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 容易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产生亲密关系, 从而过于倾向于他们的利益。过长的审计任期往往容易滋生密切关系的产生, 而实施事务所强制轮换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外在压力是指审计师由于惧怕丧失审计客户, 而更倾向于支持管理层的观点、认同他们的决定, 并由此威胁到审计意见的发表。强制轮换事务所, 使得审计师不用为了保住审计客户而发表不正确的审计意见, 有利于职业道德的遵守。

此外, 自我评价、过度推介和自身利益都可以通过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可以看出, 会计师事务所轮换制度, 有利于审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遵守, 有利于增强审计独立性, 有利于审计师发表公正客观的审计意见。

(二) 委托代理理论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 股权和经营权分离, 股东不参与公司的治理, 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告也往往难以获得股东的信任。而通过聘请独立的第三方对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并发表审计意见, 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当代审计行业也正是基于这一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通过阅读经鉴证过的财务报告, 公司现有及潜在股东可以获取真实可靠的公司财务信息, 从而据此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既保护了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也解决了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矛盾。但只有高质量的审计才能达到这一效果。实施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 有利于提高审计师的审计独立性, 确保了审计报告的质量, 也就确保了财务报告的质量。由此可见, 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的实施必将有利于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

三、 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 是否需要执行强制轮换取决于轮换时信息的边际使用收益是否大于其产生的边际成本。其中, 使用收益是信息对信息使用者决策产生的价值, 与审计质量密切相关;而产生的成本主要指客户和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社会第三方共同发生的成本。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但目前仍未达成一致。但大量的研究成果也对各国政府、投资者、事务所以及上市公司的行为有着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 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按照DeAngelo (1981) 对审计质量的经典定义, 审计质量是审计师发现并报告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的联合概率。审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审计师的独立性两个方面。而正是由于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和审计师独立性之间的矛盾性, 导致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持有不同的观点。

1.认为审计质量与审计任期负相关, 从而支持实施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的研究

早在1961年, Mautz和Sharaf就曾指出, 审计时间越长, 审计人员就会越容易使用固有的审计方法, 审计独立性也越容易受到影响, 从而越不容易发现被审计单位的潜在问题。而Ann Vanstraelen (2000) 的研究也发现, 审计师与客户的长时间合作关系明显增加了审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概率, 说明审计任期越长审计质量越差。其他国外学者, 包括Bates, Ingram和Reckes (1982) , St.Pierre和Anderson (1984) 等, 也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 提出了这一结论。

国内有关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晚, 大多起始于2000年以后。刘骏 (2005) 从牵制理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性、GAO的研究报告、文化的融合性出发,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指出, 审计师面临着保住客户公司的压力、亲密关系的压力以及其他外在压力, 独立性会受到影响, 而会计事务所强制轮换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李兆华 (2005) 对反对实行事务所定期轮换的观点进行了驳斥, 然后运用博弈论, 为事务所定期轮换制对解决“共谋”假设的有效性作出了科学解释, 进而指出我国实行事务所定期轮换制的迫切性。类似地, 罗党论 (2007) , 李爽和吴溪 (2004) 等学者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

2.认为审计质量与审计任期正相关, 从而不支持实施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的研究

对于审计质量与审计任期的关系, 存在着与上述不同的观点。部分学者认为, 审计任期增加对独立性的损害, 远远小于由于任期不足而缺乏对客户的了解, 从而使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所带来的损害。也就是说他们更看重由于长期关系所形成的审计经验, 认为其才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强制轮换会计师事务所会损害审计经验、降低审计质量, 故而反对实施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

持上述观点的国内外学者主要包括Petty 和Cuganesan (1996) , Geiger和Raghunandan (2002) , Myers 和Omer (2003) , 陈信元、夏立军、方轶强 (2005) 等, 而他们的研究方法多为实证研究。

3.审计质量与审计任期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近年来, 对于审计质量与审计任期之间的关系, 学术界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 即:审计质量与审计任期之间呈倒U型关系。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提出, 审计初期, 随着审计任期的增加, 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 以及审计经验会增加, 审计质量随之增加。而这时, 审计师与审计客户间尚未形成密切的关系, 独立性和客观性可以得到保障。当审计任期达到一定时间时, 积累的审计经验已经可以满足审计的需要, 而由于长审计任期形成的密切关系、自身利益等因素对独立性的不利影响却日益凸显, 危害了审计质量。故而持上述观点的学者认为, 实施事务所轮换是有必要的, 但轮换的年限需要研究确定。任期既不能太短, 因为这样不利于提高审计经验, 同时也不能太长, 因为这样又不利于维护审计独立性。

国内学者中, 余玉苗、李琳 (2003) 率先提出了上述观点, 但并没有明确提出轮换年限的建议。而陈信元、夏立军 (2006) 则通过实证研究, 提出应实施6年的轮换期。

(二) 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对审计成本的影响

强制轮换会计师事务所会产生大量轮换成本, 而对于成本的考量, 是在讨论是否实施某一制度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产生的成本大体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个方面。显性成本主要包括会计事务所初次审计时熟悉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实施风险评估、制定审计计划、签订审计合约等其它支持初次审计的成本。这种成本往往是由被审计单位承担的, 且比较容易计量。而隐性成本则主要是指与初次审计活动相关的、隐含的成本, 包括为获得审计客户而花费的营销成本, 投资者、监管者对上市公司轮换事务所而产生的信息分析成本等。承担这些成本的主体不仅包括被审计单位、会计师事务所, 还包括社会公众和监管部门等, 而且这部分成本往往是难以计量的。具体而言, 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而产生的成本主要有:

(1) 营销成本。由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与他们努力获取客户相关的成本。

(2) 审计成本。由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实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成本。

(3) 审计费用。会计师事务所向上市公司收取的实施财务报表审计的费用。

(4) 选择成本。由上市公司承担的内部成本, 用于选择新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提供审计服务。

(5) 支持成本。由上市公司承担的内部成本, 用于支持会计师事务所了解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报告惯例, 以便于实施事务所更好地进行工作。

(6) 监督成本。政府监管部门为了确保轮换制度的有效进行所花费的成本。

(7) 社会公众信息分析成本。社会公众在面对事务所轮换时, 对轮换原因的分析所花费的成本, 即上市公司是否有可能借强制轮换之由掩盖审计问题等。

总的来说, 在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下, 为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事务所会发生频繁变更。对此, 不论是会计师事务所还是上市公司, 乃至整个社会都将花费更多的成本。

(三) 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对审计竞争的影响

然而仅仅从对审计质量和社会成本两方面来考量强制轮换制度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意识到, 该制度的实施必然会对审计市场竞争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 实施强制轮换制度, 使得事务所和上市公司供求双方不停地被选择与选择, 审计市场可能陷入无序、低效的竞争之中。另一方面, 实施强制轮换制度, 能参与上市公司审计竞争的事务所数量会逐步减少, 审计业务会逐渐集中到少数大所的手中, 弱肉强食的局势会进一步增加, 审计市场有可能会出现寡头垄断的局面。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部分小所由于资源和自身能力的限制, 往往依赖于几个固定的审计客户, 业务扩展难度较大。而一旦实施强制轮换制度, 就意味着他们将丧失多年的老客户, 而同时由于很难找到新的审计客户, 它们只能选择被兼并或者退出市场。故而审计业务会逐渐集中到少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手中。

此外, 实施强制轮换制度, 可能会使得某些特定行业的上市公司对事务所的选择余地变少, 降低上市公司的审计议价能力, 使其陷入不利地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在某些特定的行业, 具有该行业审计专长的会计师事务所可能本来数量就有限, 例如很多大型跨国企业都倾向于聘请“四大”为其提供审计服务。一旦实施强制轮换, 他们的选择就只有两到三家事务所, 再加之可能其中的几所由于为之前提供了无法与审计业务相容的其他业务, 而无法列入被选行列, 那么真正可供其选择的会计师事务所就只有一到两家了。

最后, 实施强制轮换制度, 相关部门的监管压力必然随之增加, 怎样在确保所有上市公司遵守轮换制度的同时, 防止他们利用轮换制度进行审计意见购买, 实现审计市场公平有效的竞争, 仍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 关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的政策建议

(一) 短时间内不宜实施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

现阶段, 我国审计市场发育尚不成熟, 国内事务所虽然数量众多, 但规模往往较小, 而且多数的大型上市公司审计业务都掌握在“四大”手中, 若在现阶段贸然实施该制度, 对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不利影响。其次, 对于强制轮换制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理论界也并未达成一致意见, 而且国外实施该制度的政府也较少, 难以提供借鉴。最后, 由强制轮换制度引起的社会成本的增加, 也给该制度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故而, 在对于轮换制度产生的影响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之前, 短时间内不宜贸然实施该制度。

(二) 从长远看必须实施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

众所周知, 中国社会历来非常注重私人关系, 人际关系在经济活动中往往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作用。而与美国等资本市场比较成熟的国家不同, 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完善, 属于半强势有效市场, 很多地方监管也并不到位。在此种情况下, 审计独立性对于审计质量的影响相比起发达国家就会更为显著。故而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作为可以提高审计独立性的重要制度, 从长远看是必须实施的。

(三) 若实施会计师事务所轮换制度, 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实施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是否可以得到良好的政策效果, 事前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在正式实施该制度之前, 有以下三点需要监管部门予以关注:一是轮换时间的确定。时间太短, 会加剧审计市场的动荡;时间太长, 又将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二是要加强上市公司变更事务所信息披露的规范建设。变更事务所时, 上市公司应详细披露变更的原因以及变更的相关记录等。三是要加强对事务所轮换实施过程中的行业监管。一旦实施该制度, 就必须确保所有上市公司积极地遵守。

参考文献

[1].陈信元, 夏立军.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师, 2006 (1)

[2].葛家澍, 黄世忠.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J].会计研究, 2002 (2)

[3].刘启亮, 唐建新.学习效应、私人关系、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J].审计研究, 2009 (4)

班干部的轮换制度 第9篇

在我国,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现状是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很多, 但中小规模的占大多数, 整体执业质量不高, 社会公信力不强, 往往会形成无序竞争。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委托和收费上也处于被动地位, 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有时不得不迎合被审计单位来保持业务, 这些都会影响审计独立性, 导致审计质量降低。所以, 考虑到我国审计行业的现状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完善与不断发展, 我国应当实施强制轮换制度。

所谓强制轮换, 是指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合伙人或复核合伙人可以审计某特定公司财务报告的任期做出的限制。强制轮换主要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 (即规定在一定的年限内, 上市公司要更换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合伙人或复核合伙人强制轮换 (即对同一客户, 事务所内部对相应负责的审计合伙人、签字注册会计师、项目经理按照一定的年限实行轮换) 两种形式。

二、施行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的动因分析

(一) 初次审计导致的审计质量的下降是可以控制的

在为公司提供初次审计时,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缺乏必要的了解是导致审计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 如可以派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审计人员, 同时扩大审计抽样范围, 以达到降低审计风险;借鉴以前年度的审计报告, 它们能对本次审计起到提示作用, 也能帮助注册会计师找到本次审计的重点;注册会计师也可与前任审计师沟通, 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目前, 在我国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很多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得并保持更多的审计业务, 而迎合被审计单位, 使得审计的独立性受到损害, 从而影响审计质量。在审计任期受到限制后, 注册会计师没必要再为保持审计业务而向被审计单位妥协, 审计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证。

(二) 实行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适度增加审计成本是值得的

虽然会增加审计成本, 带来审计价格的上升, 但是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服务的目的就是为了向管理者、监管者、投资者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 如果偏离了这一目的, 那么注册会计师审计本身就失去了意义。所以, 为了提高审计质量, 适当地增加成本还是值得的。而且, 在经历了一系列财务欺诈案后, 审计行业的信誉大大下降, 为了恢复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信任, 重塑行业形象, 应适当增加成本以提高审计质量。

(三) 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有利于打破业务承接中的关系链和审计“终身制”

由于我国审计市场远没有达到公平竞争, 事务所基本上都不是依靠客观公正的信誉来争取客户, 而是依靠各种关系链来维持客户, 这就导致了无序竞争的形成, 实行强制轮换后, 审计市场能够更加透明、公开。较长的审计任期, 是导致事务所与客户之间共同作假的主要动因, 因此, 除非被审计单位会遭遇严重的信用危机或者不能到期偿还债务, 否则一般的作假不太容易被发现。而在实行强制轮换制度后, 这一现象会得到缓解, 注册会计师也将有机会接触到各种行业和各种类型的审计客户, 应对各种各样的审计问题, 这样, 就积累了丰富的执业经验, 可以处理千变万化的情况, 行业的素质也在整体上得到逐步提高。

三、在我国对上市公司应如何实施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

实施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已经是审计市场的一个必然趋势, 如何根据我国证券市场和审计市场的发展进程, 科学合理地制定强制轮换政策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对我国应如何实施强制轮换制度的一些建议:

(一) 界定合理的最长审计任期、适宜的强制轮换范围和轮换间隔期

对同一公司太长的审计任期会损害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影响审计质量;太短的审计任期, 会计师事务所的频繁更换, 则会增加审计成本, 审计成本可能超过轮换带来的收益, 不符合审计成本效益原则。很多国家目前对轮换期的规定是6~8年, 我国的证券市场相对于美国来说还不发达, 有很多地方有待于完善, 借鉴许多以我国市场为背景的相关研究, 本文认为我国可以将轮换期确定为7~10年。轮换期过短, 审计成本增大较快, 而审计的独立性也没有实质性增加;轮换期过长可能难以达到通过轮换发现“共谋”作假这一目的。

目前国际上实施强制轮换的国家中, 只有意大利在全部上市公司中实施了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 其他国家一般都实行部分强制轮换, 如加拿大只在银行中实行了强制轮换。在我国, 少数的几个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着市场中的大部分审计业务, 若统一实行强制轮换制度, 某些大型公司将不得不转向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 而这些事务所能否胜任大型公司的审计业务是值得怀疑的, 这会给审计市场带来很大的波动。所以, 我国也可以借鉴外国的做法, 先在某个行业中尝试进行强制轮换, 等到时机成熟再逐步扩大轮换的实施范围。在轮换间隔期上, 本文认为3~5年比较合适。间隔期过短达不到“冷却”的目的, 过长对增强注册会计师独立性没有更多益处。

(二) 会计师事务所的强制轮换需要逐步推行

目前我国已经在上市公司中实行了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 强制轮换注册会计师能对审计独立性的持续性给予保证, 也便于会计师事务所在不影响已有客户资源和市场份额的前提下, 自觉发现问题, 相互检查差异点, 共同提高业务水平。但这还不是彻底的强制轮换, 会计师事务所的强制轮换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它将加剧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兼并重组步伐, 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将急剧减少, 促使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新格局的形成, 促进行业监管机制的完善。而且, 会计师事务所轮换还能使注册会计师接触到更多的行业和业务类型, 提高行业的整体执业水平、丰富职业经验。

(三) 改革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

审计质量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审计独立性决定的, 而独立性则由会计师事务所和管理层双方共同决定, 是由双方利益博弈的结果, 完全依靠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独立性问题。所以, 还要从客户方面加以规范。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 “一股独大”的现象十分严重, 董事会更愿意服从大股东的利益, 而不是所有股东的利益;监事会的监督机制也不能有效发挥, 董事会对财务报告疏于监督, 客观上助长了一些高层伪造财务报告, 掩盖真相;独立董事并不独立, 我国上市公司中, 独立董事实行提名制, 但若没有大股东提名, 独立董事很难在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中通过, 当被大股东提名成为独立董事, 又难以代表中小股东对大股东主导下的董事会和经营层进行监督。另外, 我国的审计委托模式也存缺陷, 在现行的会计师事务所聘任的实际操作中, 最终的决定权一般都被管理层操纵, 而且管理层还决定着审计费用的高低及支付方式, 因而审计师的报酬则取决于能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公司管理层的利益。这些都会对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产生影响。

所以, 必须改革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 尤其是独立董事制度, 完善现有审计委托模式。一方面, 改革独立董事选拔机制, 成立以独立董事为主体的董事会, 使其不受大股东、实际控制人等的影响, 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建立独立董事持续教育制度, 使其具备一定的公司治理、会计审计和一定的金融知识, 保证他们尽到监管职责;完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 比如给予适当的津贴, 使他们更加勤勉尽责;另一方面, 改变审计委托模式, 如建立财务报表保险制度, 即上市公司不再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而是向保险公司投保财务报表保险, 保险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投保的上市公司进行审计,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决定承保金额和保险费率;还可考虑建立由审计委员会聘请审计师的委托模式, 审计委员会成员在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及充足工作时间方面必须具备相应的要求。

(四) 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

1. 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独立、客观、公正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 只有改变目前只重视专业知识教育, 轻诚信教育的现状, 才能使得其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不会被歪曲。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 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中, 独立性应当是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大多数注册会计师仅仅将独立性看作是一种必须遵守的行为限制, 并没有从观念上真正认识到, 独立性对其个人和整个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在执业时往往就丧失了独立性。所以, 必须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职业道德遵守意识, 使注册会计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对待独立性, 爱惜自身声誉。另外, 还可以建立注册会计师诚信记录、信用评级制度, 有了不良记录就会影响其职业生涯, 迫使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建立对失信行为的投诉、举报制度, 使无诚信的注册会计师被拒绝于市场之外。

2. 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目前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和刑法都规定了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但在实际执行中对其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明显偏轻, 致使某些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冒着违规被处罚的风险, 发表对其利益有利的审计意见。所以, 要提高其违规成本, 加大处罚力度, 例如除了对违规行为提高罚款金额外, 对于一些不按照规定进行轮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 重新审计其最近几年的财务资料, 审计成本由该公司自行承担, 还要对其今后几年的财务资料进行重点审计;对那些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 在较长的期间内禁止再对这家公司进行审计, 情节严重的, 禁止其审计业务进入到这家公司所处的整个行业, 使其在低违规收益和高惩罚成本的权衡中自觉抵制利益诱惑, 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3. 加强信息披露义务及要求。

(1) 必须对事务所所收取的审计费用及咨询费用在财务报告中, 作出更充分的披露。但在实际操作中, 一些上市公司往往并没有对此进行披露, 即便有一些公司进行了适当披露, 但所披露的内容也不符合相关规定, 例如没有将审计费用与其他的费用进行详细分类, 没有列明审计过程中所发生的差旅费应由谁来承担及承担的方式等。 (2) 应当加强注册会计师轮换动机的披露要求。包括公司提前更换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提前辞聘、到期强制轮换三类。首先, 对于公司提前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 应该披露其更换的详细理由, 以及是否通过股东大会的同意;其次, 针对注册会计师提前辞聘的, 也需要披露提前辞聘的具体原因;最后, 到期强制轮换应当将注册会计师审计期间及每一年的审计结果 (附声明) 予以充分披露。总之, 无论是哪种情况更换注册会计师, 公司都应该根据相应要求及时披露其变更事务所或签字注册会计师的真实动机, 以便于报表使用者及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有效决策。

摘要: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过长的审计任期对审计独立性或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对会计师事务所实行强制轮换成为了关注的话题。为了提高审计质量, 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强制定期轮换制”的规定, 而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实施的必要性至今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论。文章从分析我国对上市公司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实行强制轮换制度的原因入手, 并进一步探讨在我国要求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实施强制轮换制度, 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以期引起更多的理论与实务界人士的关注。

关键词:强制轮换,上市公司,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崔宏, 刘尔奎.独立性的含义与经济性质[J].审计, 2007 (4) .

[2]郭宗黎.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制度的后续发展[J].理论界, 2006, (9) .

[3]刘剑超, 管考磊.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的思考[J].财政监督, 2006 (, 22) .

上一篇:大学英语习语教学下一篇:生命周期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