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文化范文

2024-07-24

工业遗产文化范文(精选11篇)

工业遗产文化 第1篇

柳州是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是广西的工业重镇, 工业遗产十分丰富。从古代原始手工业的兴起, 到近现代工业的出现, 柳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至新中国成立前夕, 柳州工业特别是军工企业和机械工业在广西具有一定的规模。新中国成立后, 在中央和自治区的扶持下, 柳州人民艰苦创业, 以工业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点产业, 逐渐使工业在地方国民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 柳州发展成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乃至西南重要的工业城市。20世纪50年代以来柳州的工业门类是多元的, 工业历史文化遗产相当丰富, 有柳州乃至广西的机械工业鼻祖——柳州机械厂和高工机械厂, 有建于20世纪40年代为抗战起着重要作用的柳州铁桥, 还保存着联华印刷厂旧址、电灯公司旧址、柳州冶炼厂、柳钢1—3号高炉、木材厂礼堂车间、柳州水泥厂、柳州电厂、柳州空压机厂、第三棉纺厂厂房车间和柳州铁路局旧址等各个不同时代的工业遗迹, 反映出当时柳州作为桂中商埠和西南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具有丰富的文物价值。同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以来, 柳州的轻工业、机械制造、电器制造、日用化工、造纸、建材等方面发展迅速, 有双马电扇厂、都乐冷柜厂、华力电器厂、两面针牙膏厂、金嗓子喉宝、柳州工程机械厂、柳州五菱汽车厂等一系列在全国享有名气的知名产品。这些工业遗存已成为见证柳州城市发展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 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世界工业遗产保护领域公认的《下塔吉尔宪章》指出:“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作坊、工厂、矿场、提炼加工厂、仓库、能源生产转化利用地、运输和所有它的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有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宗教场所、教育场所等。”随着全国对遗产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柳州市建设现代文化名城力度的加大, 工业遗产必将在城市文明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 当前柳州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仍面临着许多问题,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

_充分认识保护工业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工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既是过去工业辉煌的佐证, 更是创造未来的动力和源泉。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传统工业的升级或迁离城市, 或“关、停、并、转”, 留下了很多工厂旧址、附属设施、机器设备等工业遗存, 这些都是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如不尽快加以保护, 稍有疏忽, 就有损毁和消失的可能。

_做好对工业遗产的普查和论证

工业遗产是特殊的文化资源, 近年来, 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应的普查和论证尤显重要。柳州市已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业遗产普查野外调查工作, 把工业遗产应列为重要普查对象, 通过对全市130多家厂矿企业的实地调查, 较准确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初步建立了全市的工业遗产清单。重点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民族工商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的重点国有工商企业和改革开放期间的乡镇企业, 普查内容有相关的厂房、仓库、码头等历史建筑, 以及机器设备、劳动工具、档案资料、历史文献、手稿、图书、工艺流程、传统手工艺技能等。比如柳州机械厂, 始建于1928年, 是广西机械工业的鼻祖, 在广西工业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其保存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建筑青砖瓦房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柳州电灯公司旧址, 始建于1916年, 其由商人陈敬堂创办, 安装有木炭电机组1台, 为城区官府和主要街道、商店提供照明用电, 现留存有二层砖木结构楼房1栋, 建筑保持完好, 是柳州市发现的最早的工业设施遗址之一。柳州新圩贮木场, 始建于1953年, 原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林场, 20世纪90年代划归柳州市物资局, 主要功能是贮存、调配林场经都柳江漂流至柳州的木排, 再经铁路发往全国各地。现已整体改制, 目前场部保存有20世纪50年代建砖木结构的卫生所、输送木材的水渠等建筑及设施共9栋 (处) , 建筑结构颇具时代特色, 且保存完好, 是柳州市不可多得的老工业遗迹。蟠龙山工业供水设施旧址, 设施保存基本完整, 特别是所属冶炼厂蓄水池及泵房是1946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柳州所建的, 也是柳州为数不多的民国时期的工业遗迹, 新中国成立后仍然使用, 对柳州工业发展史有较大的贡献, 极具保护的条件和价值。柳州钢铁厂始建于1958年, 是广西重型冶金企业之一, 也是柳州工业的象征, 其厂区仍保存有20世纪50年代的二号高炉、石灰窑车间、焦化车间等一系列厂房。对该厂工业遗存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德国造的冲剪机床, 原为柳州第二压缩机总厂铸造车间设备, 机身铸造铭文清晰, 广泛用于钢铁板材、型材的剪切和冲压作业, 该设备产于德国多特蒙德市, 制造年代久远, 作为重型钢铁制造设备在柳州得以保存, 是柳州市工业遗产普查的重要成果。同时, 它是柳州市工业重镇历史的最重要物证, 也是柳州市目前工业遗产普查中找到的最老机械设备。柳州空压机厂筹建于1958年, 1960年2月更名为柳州压缩机总厂。厂内存有锻工、铸造车间等许多车间厂房, 厂房设备保存较多较完好, 且厂区植物保留完好, 可以作为以工业文明为主题的城市公园, 将工业遗址转化为城市休憩开放空间。这些重要的遗存、遗物, 成为柳州市工业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的依据, 应加强对工业遗产保护及工业遗址考古调查的系统研究工作。

_20世纪50年代的柳州锌品厂旧址。

_1958年, 当时广西最大的火电站——柳州热电站 (今柳州电厂) 正在兴建。

_1958年, 当时华南地区最大的柳北水厂水泵房在施工中。

_柳州钢铁厂于1960年建成255m3一号高炉。

_研究制定工业遗产的保护规划

尽快制定柳州市工业遗产保护的相关规定和规章, 使工业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得到切实的保护, 从法规的层面上使工业遗产得到保护。一旦工业遗产受到威胁, 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利加以干预、制止。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城市和地区的发展规划, 是工业遗产保护的关键措施。

鉴于工业遗产保护具有的公益事业性质, 必须制定一个近期乃至中长期的保护性开发规划。柳州是一个由工业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整座城市的发展轨迹从明清城镇手工业, 到民国新桂系“发展实业”的昙花一现, 再到新中国成立后50—60年代柳州工业的井喷式迅猛发展, 以至改革开放时期的锐意改革、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并成为一座工业名城的历史脉络。因此, 工业遗产保护的长期规划也必须遵循这个历史脉络。首先要做好明清—民国的手工业保护规划, 规划范围应为城中区为主点面结合, 重点保护老城区面的手工业遗迹、遗物, 重点保护柳机、蟠龙山供水设施、电灯公司遗址等。其次, 要以新中国成立后十大工业项目为重点, 抓紧对“关、停、并”企业的抢救性文物征集的遗迹的保护, 仍在生产的企业应尽快确认保护、保存重点车间、机器设备范围。再者是对改革开放后柳州轻工纺织等大批企业的发展、衰落、再生的研究, 以及遗物、遗址的保护、保存, 如双马、都乐、开关厂、两面针、金嗓子, 等等。规划制定这三个共同阶段不同时段的各自保护模式, 疏密有序、系统全面。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经济文化政策, 引导社会团体、企业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_加强工业遗产的抢救性保护

对于一些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重要文物价值的工业遗产, 要按不改变历史建筑原貌和恢复历史环境风貌的原则, 加以重点保护。结合柳州市当前正在开展的旧城改造, 对于重点保护的工业遗产中极具文物价值的遗址建筑, 原则上采取“原地保护”的方式;对因旧城改造总体规划确定、不能原址保护的其他工业遗产, 可采取“集中搬迁保护”的方式;对未纳入重点保护的一般工业遗产, 也应采取积极的保护方式;对无法按以上两种方式保护的个别的一般工业遗产, 经论证后按照程序可以采取“取齐资料、保存构件”的保护方式。

_做好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只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融入城市建设, 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 才能在新的形势下, 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并得到有效保护。对工业遗产的保护重点应用于文化建设。设立各种门类的工业技术博物馆、厂史展示馆、企业纪念或专题博物馆, 柳州市将第三棉纺厂旧址作为柳州工业博物馆馆址, 并拟将建成为全国一流的工业专题博物馆。

_20世纪20年代的柳州电灯厂旧址。

_20世纪30年代的广西酒精厂旧址 (柳州) 。

_20世纪40年代柳州选炼旧址。

_20世纪30年代初的柳州汽车北站, 为柳 (州) 长 (安) 路的起点。

_1958年, 柳州动力机械厂 (后易名柳州拖拉机厂、柳州微型汽车厂) 动工兴建。图为正在施工中的动力机械厂金工车间。

_20世纪50年代柳州机械厂大门。

根据不同的工业遗产性质和建筑特点, 可探索更为合理的利用形势, 如建立美术馆、展览馆、社区文化中心、文化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 开展美术创作、产品研发、科普及教育, 既体现工业遗产的特别, 又使大众得到游憩、观赏和娱乐。

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 开发独具特色的观光、休闲功能等新的文化旅游方式。建立文化工业遗产旅游线路, 展示与工业遗产资源相关的服务项目, 开发工业遗产旅游资源。

对大型和特大型工业遗产区域, 可设立工业遗址公园, 在保护和利用旧的工业建筑群的同时, 给新的工业开发区域的人们享受到绿色的空间和回忆的精神家园。

_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宣传与教育

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 第2篇

攀枝花钢铁厂是三线建设的产物。与宽广的武钢、包钢厂区不同的是,攀钢的厂址颇为局促。按照国际惯例,建设一座年产150万吨的钢铁厂,至少需要5平方公里的平地,但这里却只有2.5平方公里、高80米的山坡。设计人员大胆提出了台阶式设计方案,通过大规模爆破,将山坡平整成4个大台阶、23个小台阶的台阶平地,辅以先进的多种运输方式和相应的工艺流程,浓缩安排下钢铁厂的布局,被人们誉为“象牙微雕”式立体大型企业。

在三线建设时期,许多厂矿单位都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厂房、办公楼、宿舍楼、食堂、校舍、医院等一应俱全。图为四川洛带512厂宿舍。

在三线建设已成为历史的今天,有的企业搬迁后成为“弃城”,而更多的企业通过改制、转型、重组、合并而重获新生。1966年,中央选定在涪陵白涛镇的大山里建设816核工厂。1984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民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816工厂原职工队伍军转民,改建为化肥厂。1993年更名为重庆建峰化工总厂。

三线建设决策的确立

当时三线建设决策不仅凝聚了毛泽东等中国决策者应对复杂战略形势的思考和筹划,而且还和中国的历史、地理环境以及国家安全有着深层的关联。

中国古代几千年处在“陆权”时代,中原王朝遭受入侵的威胁大多来自西北部游牧民族。在东部,浩瀚的大海形成可靠的天然屏障,十分安全。当世界进入“海权”时代,中国的安全格局发生了180度大转变。从1840年至1945年的105年中,中国遭受侵略的七次大规模战争,无一不是从东部沿海地区发端。而我国最发达、富庶的经济区域和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又都集中在东部沿海柔软的腹部。国家没有可靠的战略后方。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实行军事包围,对新中国的威胁依然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由于当时对苏联的“一边倒”外交政策和接受苏联经济援助,实际上将苏联作为大后方,建设重心放在东北、华北地区。建设战略后方的问题并不紧迫。

1964年8月2日夜里,在北部湾,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艇发生激战。8月4日,海战进一步扩大。美国悍然派出第七舰队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越南战争的战火燃到了中国的南部边界,中越边境地区、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都落下了美国的炸弹和导弹,中国军民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毛泽东彻夜未眠,紧张地关注着战争的态势。6日清晨6点,他在中国政府抗议美国侵犯越南的声明稿上批示说:“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这个行动指的是他的一个多年宿愿——骑马沿黄河考察,既有浪漫的诗情驱动,又有现实的经济目的,可惜就此中断。

8月17日、20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这次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三线建设的战略 决策终于确立。

8月19日,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联名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说:我们召集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开了会,会议决定:

(一)在国务院成立专案小组。建议由李富春、李先念、谭震林、薄一波、罗瑞卿、谢富治、杨成武、张际春、赵尔陆、程子华、谷牧、韩光、周荣鑫等十三人组成,李富春任组长,薄一波、罗瑞卿任副组长。

(二)各个方面的防备措施,除作战部提的四条外,还应包括大专院校、科学研究、设计机构、仓库、机关、事业单位等,以及城市、矿山的人防措施。各有关方面,都必须按照主席指示的“精心研究,逐步实施”的原则,尽快进行研究,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特别是十五个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建设。(2)第一线,特别是十五个大城市的现有续建项目,除明年、后年即可完工投产见效的以外,其余一律要缩小规模,不再扩建,尽早收尾。

(3)在第一线的现有老企业,特别是工业集中的城市的老企业,要把能搬的企业或一个车间、特别是有关军工和机械工业的,能一分为二的,分一部分到三线、二线,能迁移的,也应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迁移。

(4)从明年起,不再新建大中水库。

(5)在一线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设计机构,凡能迁移的,应有计划地迁移到三线、二线去,不能迁移的,应一分为二。

(6)今后,一切新建项目不论在哪一线建设,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不得集中在某几个城市或点。

报告将各项工作进行了分工,参加专案小组的各个部门负责人负责相应的工业、国防、农业、教育、铁道、城市等方面,提出具体方案,纳入明年计划和“三五”计划。报告还建议恢复人民防空委员会,周恩来任主席。同时,恢复北京地下铁道建设筹备处,积极准备北京地下铁道的建设,并考虑上海、沈阳两市地下铁道的建设,通由铁道部负责。

8月30日,邓小平批示将报告印发中央工作会议,以后又发给各中央局、部委、省委执行。

10月30日,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并下发了国家计委提出的《1995年计划纲要(草案)》。这个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争取时间,积极建设三线战略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提出的三线建设总目标是:“要争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

成昆铁路,连接四川省会成都和云南省会昆明的成昆铁路,自成都经彭山、眉山、夹江、峨眉、峨边、甘洛、喜徳、西昌、徳昌、米易、攀枝花、元谋、禄丰、安宁扺达昆明,全长1083.3km。成昆铁路1958年北段开始施工,以后几上几下,至1964年,仅建成成都至青龙场61.5公里。1964年第四季度西南铁路建设大会战,重新开始建设,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车。

成昆铁路全线修建桥梁991座,总长度相当于56座武汉长江大桥

三线建设的决策就是在这样紧张而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确定的,当然这个决策也颇为符合中国的地缘战略特点:

中国属于均衡型国土形状,东西南北外围至中心地区距离相差不大,可以明显地分出内外线、前后方。从四个方位最顶端测量中国的中心点,大致在甘肃兰州至陕西西安之间的宝鸡。再从自然地形看,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由南至北是云贵高原、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天山山脉、贺兰山脉等,海拔几千米以上,地势险峻,气候复杂,形成难以逾越的天然半月形屏障。历史上曾经远征欧、亚、非的马其顿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至此而止,从未有任何一支外国军队能够从西部入侵中国内地。东北部有大小兴安岭,也易守难攻。陆地疆域中惟有北部内蒙古高原中部,相当开阔,大部为沙漠、草原,是一条易攻难守的通道,须后退到陕西秦岭、山西雁门关一带方有险要可守。相对而言,东部沿海地势较为低缓,多为丘陵和平原,后退到太行山脉方有利据守。于是,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确定将川、贵、云、陕、甘、宁、青和鄂、豫、湘西部作为三线战备后方。

“两点一线”是川、贵、云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两点指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和贵州六盘水煤炭基地;一线指连贯四川和云南的成昆铁路。邓小平将其形象地比喻为“钟摆式摆动”,即以攀枝花为中心,向北和东形成一个扇面三角区域,攀枝花的钢材运往成都、重庆,六盘水的煤炭运往攀枝花,成都、重庆的机器运往攀枝花、六盘水。

1964年11月,邓小平率领李富春,薄一波等亲自赴两点一线考察。一路上山高路险,不少地段公路修筑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半山腰,路面很窄,常常一侧是陡坡,另一边为万丈悬崖。公路急弯很多,但没有护栏,又是不平坦的泥土路。几十辆汽车组成的长龙时而盘旋而上几乎接近山顶,时而蜿蜒而下直至谷底。一辆汽车在急转弯时飞出路面,幸好卡在两棵大树间,避免了一次坠入深渊的厄运。

成昆铁路途经四川西南和云南北部的崇山峻岭,70%的地段地势险恶,地质结构复杂,既有钢铁般坚硬的岩层,也有一炸即坍塌的松软泥石,素称“露天地质博物馆”。干线跨越的大渡河、金沙江等河流两岸分布着高达几百米的悬崖峭壁,人都难以立足。铁路建设条件之艰险恶劣,是中国铁路史上罕见的。全线修建桥梁991座,总延长92.7公里,相当于56座武汉长江大桥;修凿隧道、明洞427座,总延长341公里。桥梁和隧道相加的总长度,竟占全线总长度的39.4%。

这是世界铁路史上的一个奇迹。因地势险恶,全线有三分之一的车站找不到适宜建站的地方,只好建在桥梁上和隧道里。承建的解放军铁道兵部队,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全长1100多公里的铁路沿线,共有1000多座烈士坟茔。

1984年12月8日,中国成昆铁路象牙雕刻艺术品与美国的阿波罗宇宙飞船带回的月球岩石、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模型,作为人类征服大自然和进入宇宙空间的三件礼物,被评为联合国特别奖,放置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大厦中。

三线建设在恶劣的地理环境中选址

三线建设之所以艰难,不仅是因为西部地区缺乏工业交通基础,也因为当时为了备战,刻意追求在恶劣的地理环境中选址的原则。1964年7月1日,周恩来在接见越南国家计委副主任阮昆时说:工业布局问题,从战争观点看,要设想一、二、三线,不但要摆在平原,也要摆在丘陵地区、山区和后方。工业太集中了,发生战争就不利,分散就比较好。8月19日,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在向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报告中提出:“今后,一切新建项目不论在哪一线建设,都应贯彻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不得集中在某几个城市或点。”当月,国家建委召开一、二线搬迁会议,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有的还要进洞。

虽然这些选址原则是基于当时特定的环境,但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却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如陕西汉中飞机工业基地,下属28个单位分散在两个地区、7个县的3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其中一个企业被分散在6个自然村落中,有人开玩笑说“这是鸡窝边造飞机”,而且加工装配零部件需要用汽车往返几十甚至几百公里倒运。还有的企业车间和住宅区相隔十几里山路,职工上下班极为不便。贵州一个厂的车间建在远离交通干线的深山溶洞中,一到冬季,大雪封山,与世隔绝。群众感慨道:“洞中方数月,世上已千年。”陕西新建的400多个三线项目,将近90%远离城市,分散在关中和陕南山区的48个县、450多个点上,多数是一厂一点,有的甚至是一厂数点,被群众称之为“羊拉屎”、“瓜蔓式”。“村落式”布局。这些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日新月异的尖端科学技术行业,例如电子、航空工业,因为信息闭塞,不能掌握世界新技术潮流,造成技术改造落后。还有的企业选址时没有考虑到本行业的特点,造成实验困难。如川东一家潜艇厂建在长江三峡上游,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潜艇不能下水,入海试航要用驳船装载通过三峡急流险滩,运到几千公里之外的东部沿海,十分不便。

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三线建设的评价一直有很大分歧。有人说,三线建设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了一场错误的建设;也有人说,三线建设投资效益低下,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有人说,当时对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作出了过高的估计,三线建设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易经》中说:“上九,潜龙勿用。”大意是:当环境不适应的时候,龙只能被困在水潭里不能行动。当改革开放来临、全国都在展翅腾飞时,许多三线企事业单位却成了徒有尖牙利爪和飞天翅膀的蛟龙,深深陷在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因动弹不得而痛苦地呻吟着。1984年11月,国务院三线办公室(1983年12月成立,90年代改为国家计委三线办公室,21世纪初至今为国防科工委三线协调中心,设在成都)在成都召开会议,确定第一批调整121个单位,其中关停9个,迁建和部分迁建49个,迁并48个,全部转产15个。到2005年,国家共规划安排调整项目 201项,三线建设调改工作全部顺利完成。一些对原料依赖性强的加工企业搬到产粮、产棉区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中小城市如孝感、咸阳、宝鸡、沙市附近;一些生产家用电器、日用消费品、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拖拉机等机械、电子产品的企业,搬到人口较为稠密、有广阔消费市场、也有加工协作工业的中等城市,如襄樊、汉中、德阳、绵阳、天水附近;还有一部分技术密集的现代化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搬到武汉、郑州、成都、重庆、西安、兰州、长沙等科研教育集中、信息交流频繁的省会大城市附近。

经过以“军转民”为中心的调整改造、发挥效益的再创业阶段,大部分三线企业实现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凤凰涅槃。它们许多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用企业,如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变为生产“神龙”轿车系列的东风汽车集团,重庆兵器工业基地变成占世界产量第一的“嘉陵”摩托车集团;有些已经面向国际市场,如西昌导弹基地变为卫星城,用长征系列火箭为世界多个国家发射了卫星。如今,酒泉航天基地又实现了中国人邀游太空的梦想。

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对三线的功过似应该有了初步的评判。总的讲,毛主席作出的这个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三线建设堪称中国历史上空前的西部建设战略

如果把眼光放得更长远,那么三线建设对中国西部工业发展所起的“加速器”作用或许会更明显些。由于历史的原因,新中国成立时,东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差别十分显著。1952年,西部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比例的9.61%,通过“一五”计划进行了大规模建设,但其发展速度仍然大大落后于东部。1963年,西部云、贵、川、陕、甘、宁、青七省区的工业总产值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10.5%;到三线建设进行了一年后的1965年,已经提高到11.92%,其中重工业由9.56%上升到13.50%。经过全面三线建设,到1978年,西部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国13.26%,重工业占14.76%。三线建设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带动了中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堪称中国历史上空前的西部建设战略。

用经济学的资源配置观点来考察,三线建设实际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从沿海到内地的一次战略性的大转移和大调整。西部某些偏远乡村至今尚未有电、公路、自来水、学校等,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生活水平与东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已经相差50年。如果没有三线建设时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没有大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投入,更多的西部地区至今还会是一片荒芜的贫瘠之地,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会更大,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国家在20世纪末期进行西部大开发、解决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战略任务将会更艰巨。反过来看,改革以来,若没有三线建设形成的西部经济实力,没有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及原材料等方面的支撑,东部沿海地区也难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毋庸讳言,三线企业搬迁以后,不少原来的遗址也陷于封闭和荒废之中。如何利用这笔丰富的工业遗产,是需要我们思考和挖掘的。例如1984年2月停建的 816工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转型为以生产化肥为主的化工厂,但世界第一大人工洞却只作为物资公司的仓库,是大材小用。有学者考察后认为,816洞位于旅游资源富积地带,是乌江画廊的一个重要景点,可与周围著名的仙女山、芙蓉洞和黔江地区民俗风情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景观。游客可以沿乌江而上,体会充满神秘、神奇、神圣的世界第一人工洞。更何况,816洞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国防教育题材,人们可以从中体验到我们前辈那种宝贵的艰苦创业精神。

三线企业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工业标本,已经成为历史。但作为蕴含精神摇篮的产业,正期待着新生。

作者:撰文/陈东林 摄影/陈家钢 邹毅等

工业遗产文化 第3篇

【关键词】工业遗产;文化产业;东区音乐公园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69-02

一、工业遗产上文化产业发展的实例研究——成都东区音乐公园

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了一个以城市更新、旧城保护及适应性再开发并存共生的新阶段。在城市用地更新和产业升级的发展需求下,成都市放弃了将东郊老工业区改造为商业住宅所能获取的收益,而是对部分工业特色鲜明厂区进行保留,并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打造产业基地。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就是一个鲜活的实战案例。

(一)项目建设背景:工业文明,历史凝练的城市文态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可以给城市带来温暖和尊严,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对历史的认知力。纵观成都主城区,青羊的金沙文明、锦江的商业文明、高新的现代科技,每个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签。而建筑遗产是最直观体现文脉精神的载体,还建筑以尊严,也就是还为那个时代奋斗拼搏过的人们以尊严。因此,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紧扣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产业发展这一主题,通过对建筑遗产文脉精神的保留,充分展现着工业文明经纬分明的线条、奋进勃发的精神、勇往直前的力量。

(二)项目建设思路:修旧如旧,旧房新用的建筑形态

工业遗产特别是大型建筑和设施,虽然生产性功能已经丧失,其建筑构建却完整的保留了时代特色,作为城市魅力显性部分,它们最能直观、具象呈现特色形态。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是在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的旧址上改造建成,总占地38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旧厂房利用面积14.2万平方米。其中,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办公楼,沉淀了情感记忆的红砖墙,讲究效率的多层厂房,极具工业符号感的烟囱管道,以及那些枝繁叶茂只有在厂区才可见到的高大桉树和梧桐,依然散发着计划经济时代独特的工业美学气质;利用老工厂废旧玻壳和运用现代灯光技术营造出夜晚流光溢彩的灯影效果;跨度24米,柱高16米的昔日厂房,已被改造为影院和剧场;直径达16米的巨大氢气罐,打造为国内一流视听空间;夹层错综复杂的屏池炉、加工车间,化身为艺术展示殿堂;利用烟囱、架空传送带、锅炉等巨大构筑物形成的原料加工区已成为国内最具特色、各种音乐流派云集的音乐酒吧区;老的办公楼则被改造为设计酒店;废旧机器零件设计的雕塑小品;另一方面,商家极具创意的店面内装修,又给园区带来时尚与灵动。可见,东区是计划经济时代工业美学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工业建筑博物馆。

(三)功能定位与产业规划:双重功能,链条成长的产业业态

在“平台为王”的时代,产业内容创新同样重要。要在文化产业中,制造更多的可消费内容与娱乐空间,应配置适当比例的消费门槛较低的依附产业。因此,园区在开园伊始就提出要紧扣“音乐产业”与“音乐消费”两大功能,打造“数字音乐产业园”和“音乐互动体验园”,成为多业态的文化产业成长空间和文化事业承载平台。

1.产业逻辑

在确立了的“二园”定位,产业逻辑沿两条线展开:一是以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为引擎,集聚其产业链上的内容提供商(cP)和服务提供商(sP),形成音乐原创、制作、版权交易和艺人培训、经纪、衍生品开发等全产业链的延伸;二是依托音乐内容资源拓展音乐主题体验商业,同时也借助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及其他音乐公司带来的新歌首发、明星见面、宣传营销等资源,园区引入了不同规模和风格的音乐现场演艺、酒吧、咖啡、影院、剧场等体验性业态,以及特色餐饮、酒店、礼品店等配套商业,还植入了“成都艺术超市”等关联艺术业态。

2.运营理念

园区目前由成都传媒集团直管的“成都传媒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管理,随着产业逻辑线向纵深铺展,形成了全品牌、全体验、物理平台与虚拟平台联动经营的发展模式。全品牌:即将音乐有关的所有产品、包括音乐创作、制作、音乐展演、明星、音乐经纪、音乐版权、传媒等产业链上各优势品牌集聚东区,进而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全体验:让消费者在东区感受到各种音乐种类,并通过现场体验、参与、互动娱乐等方式全方位感受音乐的魅力。物理平台与虚拟平台联动经营:园区作为各个企业活动、演出活动的物理平台,承载各类明星粉丝互动活动、演出活动、品牌发布活动、音乐庆典、娱乐活动等;园区各企业联动经营,通过提供内容、开展音乐交易、提供推广、引进产业资源等,为物理平台提供内容和服务。

3.细分业态

“数字音乐产业园区”、“音乐互动体验园区”、“开放式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多功能定位,园区规划有七大业态:商务办公、演艺与展览、音乐培训、音乐主题零售、酒吧娱樂、设计酒店和文化餐饮。根据产业发展和商业消费互动的运营理念,园区以商务办公、演艺和展览、音乐培训为产业发展支撑,辅以文化餐饮、设计酒店、高端会所等商业配套,以满足办公、演艺、旅游等各类人群的消费需求。目前,园区已引入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及其链条企业11户,音乐主题及配套服务商家89户。

同时,通过充实现代文化内涵,吸引青少年消费者,成为音乐文化主题的旅游目的地。凭借极具工业气质的各类建筑和园区内的雕塑艺术品,使园区成为成都市的文化地标。另外,整合园区内的企业和音乐客户群数据资料,建立目标消费的客群数据库,实现音乐广告发布和音乐产业服务平台的建立。通过“在场”、“在播”、“在线”、“在衍”的运营模式,在全国传媒集团中,率先摸索出“既可发挥媒体集团产业优势、形成媒体集团产业新增长点、又可促进城市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市民文化生活水平”、一种资源多种利用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四)园区建设的区域影响:以点带面,点面互动的建设方式

园区持续运营、人气商气不断聚集,有利于高端产业的培育和特色文脉的延续,同时,将有助于发挥产业聚集后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区域整体成长。

1.园区建设有利于探索出“四态合一”的城市更新模式

对工业遗产等历史建筑的规划建设,无论是排斥商业的“微循环”模式,还是重商业轻文化的“推倒重来”模式,都有欠缺,应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对工业遗产进行再利用。但必须要掌握四态间的协调转化,即:在充分利用城市生态系统和绿地空间基础上,让文态、形态承载文化遗产的精神灵魂和整体景观显现,用修旧如旧、完整保留方式,给工业遗产以尊严,也就是给成华工业文化和城市文脉以尊严,增强公众对区域的认知力、归属感和认可度;让业态充分整合科技的力量,将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遗产情韵植入现代消费内容,赋予产业以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2.园区建设有利于产业升级和商圈形成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地处成华区新成华大道(中央创意大道)先导区范围内,其有效探索和实践将实现“传统工业与时尚音乐的活态融合,工业旅游与社区旅游的自然嫁接,文化创意业与都市旅游业的整体优化”。同时,我区已将此板块纳入功能区规划,成为“一核三轴六区”版图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核”,就是以八里庄二仙桥以及新成华大道(杉板桥段)“L”型区域为核心区,以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二期、银泰国际大厦等重大项目为龙头,带动高端商务、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商贸、都市旅游集聚,形成现代产业集群。

二、工业遗产上文化产业发展的东区特性

因工业遗产的建筑特色和文化产业的内容创造上有着多种契合,才会有了国际知名的鲁尔工业区、美国苏荷区,国人乐道的北京798、上海8号桥,业界关注的北京竞园、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等多个文化产业集中发展区。但每处园区的发展,在显示出共性的同时,也体现着不一样的功能定位、成长业态和建设思路。

(一)工业遗产上文化产业发展的东区特性

成都传媒集团在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建设之初,就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明确园区定位、发展阶段和成长目标,减少了完全由市场力量主导的无序发展;同时,由于以龙头企业——中移动数字音乐基地——为核心,进行产业链的布局和延伸,进一步突出了园区主题,积极将自身成长发展与成华产业功能区持续建设同频共振,切实确保了发展后劲。

1.市场主导和政府规划是共同成长动力。创意产业集聚的动力因素有两类,一个是市场经济规律,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如果完全由市场主导,它的早期发展是比较艰难的,所以创意企业更愿意选择租金较低且配套服务好的楼宇或旧厂房入驻,形成在城市空间上集聚区。城市工业建筑遗产转型发展后,早期租金便宜,产生的附加值高,除了丰富城市文化,而且通过发展创意经济,可为城市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无形推动利用,最为典型的是北京798早期的艺术家,他们自发集聚于租金低廉的旧厂房和仓库,而形成的艺术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但由于所有权拥有者七星集团担心这个艺术区一旦真正形成,会让自己失去控制权,开始与承租的艺术家产生矛盾。直至2004年8、9月份,在北京市有关人大代表向该市人大递交了保留艺术区的提案建议下,市政府有关领导才表态保留艺术区,并形成了文件。成都东区音乐公园虽然也是由市场主导,但在2009年初,就被确定为成都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列入《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纳入本市产业功能区建设的整体格局中,避免出现从根本上推倒重来的尴尬局面。

2.园区功能的融合互补性。课题组通过文字材料整理和实地调查发现,由于没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和业态设计,不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多少带有随意性,由市场牵着鼻子走,比如:随着访客的不断增加,餐馆、酒吧、小商店等基础配套设施也陆续出现。但这样的创意产业的依附产业过多,或者说,这些餐馆、酒吧等如产业区以外的并无两样,产业问的协作混乱,没有融合,也没有建立在文化创意这样一种核心功能的基础上,这样就会削减文化创意集聚程度,使得商业氛围过浓,不利于充分发挥集聚的优势。北京798园区正面临这一问题,在把握艺术氛围与人气活力之间,正不断调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不少,但是園区管理有一些刚刚搞起来的,还只停留在做房地产和物业管理上,重形态而轻视业态,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规划,内部的协调和交流也还不够充分。某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开发商只是将老厂房进行翻修改造,然后就放开大门引进企业,完全偏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准入原则。而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开园伊始,就提出了“数字音乐产业园”和“音乐互动体验园”的二园定位,在发展数字音乐产业的同时,对依附产业的选择也十分慎重,建立了完善的进出和推出机制,比如:对店铺的内外装饰、经营理念如不符合园区的整体形象,不突出创意理念,将被及时清退,有效统一和突出了园区对外的整体形象。

3.大众化产品与分众化产品兼顾。不少文化创意园区关心和突出的是内容生产。固然,内容生产非常重要,是产业集聚区活力永续的保障。但文化产业的属性中有生产性服务业的属性,需要通过传播平台的帮助,或者再次转化,才能到达终端,成为可消费、可感知的文化产品。同时,文化产业拥有引导审美和时尚的特点,可以改变甚至生成新的消费需要,因此,其中不乏有小众化产品,价格昂贵,或接受度较小,不利于园区人气商气聚集。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十分注重分众化产品和大众化产品的共同培育,以其满足各层面不同年龄阶段消费者的需要,比如:与八点空间、成都艺术品超市并存的各类主题餐饮酒吧;多处产品的发布平台和展示空间的载体,有室内和室外、体量有大有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舞台。作为开放展示空间,它不仅是文化产品的发布平台,也是成华区文化事业活动(邻里文化节、“手工归来”民间技艺展示活动)的举办空间,成为社区居民的开放式的公共空间,有助于园区社会形象的塑造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4.物理空间相对较大。目前很多在工业遗产上建设而成的文化产业聚集园区多是单体建筑、或体量较小,被高楼环抱,从视觉美感上而言,缺乏文化艺术区的浓厚氛围,比如:M50为了能承载更多的产业内容,积极突破物理界限,在品牌输出等方面进行创新尝试,品牌输出M50西部桃浦创意园、创办吾灵网(www.m50.cn)、印制《ARTIN SHANGHAI》艺术地图、发起民生M50系列讲座等,但能否持续产生预期效果,还是未知数。而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拥有较开阔的空间面积,一期占地面积218亩,连同项目二期、三期及纳入整体打造的公共绿地,整个项目共规划土地面积约500亩,总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空间开阔、园内道路通达、功能区划明确,能承载更丰富的产业内容,有利于品牌建设。

(二)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坎坷

从目前来看,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发展势头还是颇为顺利,但依然存在一些亟需思考的问题,比如:由于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还未完全使用,与之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入驻较少,且有些在园区外租用工作场地,而目前入驻园区的绝大部分企业经营内容为创意礼品、餐饮服务、音响器材等创意依附型产业,其本质是传统服务业,只是采用老瓶装新酒的方式,力争获得市场买单。这类状态如果继续下去,园区真正实现的功能更多是特色旅游休闲街区,而非文化创意产业内容生产和平台推广空间,这将不利于内容的可持续成长,而陷入特色街区林立的同质化竞争格局。

当然,园区持续进步离不开区域总体环境的支持。目前,成华区我区缺乏像《印象》系列、《金沙》、《天府蜀韵》影响力大的文化产品。在文化产出的整合上,亟需加强管理体制创新。熊猫基地虽已与境外知名企业多次合作,形成了不少具有专业价值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但未能对我区文化旅游发展带来积极效应。在人才引进和培育上,缺乏像杨红樱、阿来、何多苓、周春芽、许燎原这样的名人名家。另外,由于收入水平所限,成华当地居民对文化产品的购买力相对较弱,直接影响群众的文化参与性。据课题组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区内群众做了400份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文化市场价格更便宜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丰富是居民最迫切的需求。因此,即便东区发展态势强劲,若没有首尾呼应,就会孤掌难鸣,成长之路将会非常坎坷。

三、工业遗产上的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开园至今刚满一年,现在言及成功与失败还为时尚早,但就课题组对国内大城市工业遗产上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园区的实践来看,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多多思考如下问题:

思考一:拓展工业遗产衍生产品类型。

思考二,注重产业链形态的价值实现或者产业链环节的独特定位,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

思考三,实现品牌化,注重专业化。

思考四,在规划中做全局的战略性思考。

工业遗产文化 第4篇

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3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自1949年到1957年,历时八年,确立了辽宁在新中国以冶金、机械、化工、石油、煤炭、电力、建材等工业为主体的重工业基地的地位。然而辽宁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传统工业日渐衰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阜新等城市集中留存了大量宝贵的工业遗产,这为辽宁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基础条件,大量老企业及旧工业区关闭、并购、废置,凭借这些独特资源、文脉、地域等优势,全方位,多元化的推动工业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科学、合理的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文化创意型的工业遗产品牌,以文化、旅游带动辽宁经济更快的发展。

1 文化创意产业与辽宁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现状分析

1.1 文化创意产业相对滞后

据调查显示,有80%的调查对象对“文化创意”概念并不清楚,中国改革开放经济总量比例中,文化创意产业相对较少,发展缓慢,对文化创意缺乏清楚认识,创意意识相对滞后。然而如何通过文化创意与区域特色经济对接,并对现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发掘,人们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认识上。在发达国家“文化被认可为一种生产力”,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辽宁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方式比较局限

项目运作模式单一,缺乏文化创意意识,运营模式缺乏市场化运作,缺乏系统的文化品牌推广,主要局限于博物馆和旅游开发上,依赖于团体接待,忽略了本地群众的文化需求。如沈阳铸造博物馆、铁西工人村、造币厂等主要以博物馆方式展示,尚未形成规模化和有一定美誉度的艺术中心。无法形成文化产业中的竞争局面。传统的旅游、展览等盈利模式,始终处于文化产业链的最底端,无法形成具有竞争局面的产业格局。

1.3 文化创意产业与辽宁工业遗项目单线条开发,缺乏链接与合作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文化创意型企业在发展中往往会遇到资金缺乏、研发投入不足、无力开拓市场、创意人才匮乏等问题,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扶持。而辽宁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严重缺乏文化创意观念和思路,开发模式单一局限,虽然政府投入巨大,但回馈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不乐观。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遗产开发缺乏系统的创造性的整合,前者发展条件受限,后者文化创意缺乏,更多的成为商业开发活动。总之,二者结合,工业遗产需要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从资金、设施上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2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保护和开发辽宁工业遗产的研究策略

2.1 工业遗产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打造特色辽宁工业旅游品牌

辽宁具有独特的工业遗产资源和深厚的工业文化历史,具备产生精品工业旅游的产品条件。创造性开发工业遗产娱乐项目,在现有主题博物馆和工业遗址公园等旅游项目中,增设寓教于乐结合的互动项目。在工业旧址上改造公众可以互动参与的游乐设施,作为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比如增设青少年极限训练基地,把起重架改成攀崖训练场,冷却池用作潜水训练基地,废瓦斯槽变“太空馆”等;增设老年活动中心,通过对旧工厂、车间的空间改造设计,恢复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元素,老人们仿佛追忆年轻时的历史感与真实感等。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精品工业旅游文化品牌,拉升辽宁的文化旅游产业,从而提高在国内和国际知名度。

2.2 工业遗产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打造辽宁特色艺术创意品牌

创意文化产业“立意”要高, “创意”要足,严格杜绝产业发展思路高度趋同化,模式化。一方面利用老厂房特有的结构优势开展创意产业,大力吸引文化艺术产业进驻,建立特色艺术家社区。吸引具有创意思想的艺术家群体,形成艺术、设计和手工业创意园区,既是艺术文化中心,又是文化产品研发和诞生的基地,以艺术、文化带动经济。如“工业产品设计研发车间”可以直接服务合作于辽宁制造业;“手工业设计制造坊”“手工纤维艺术制作中心”、“城市现代艺术中心”、“大型雕塑和石雕创意工作空间”等,也可以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艺术SOHO中心。另一方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创意思想、设计、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不断延长,如典型的案例《哈利波特》,源于作家罗琳的新创意,其后对该新创意的系统开发,包括电影、DVD、录像带、电视片、唱片、游戏、广告等衍生品,已经创造了60亿美元的价值。

2.3 工业遗产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打造特色辽宁商业服务品牌

以博物馆为城市节点,放射性将老工业建筑和旧工业区以及陈旧的机器设备进行改造、位移,形成具有独特风格韵味的购物中心,并配有咖啡馆、酒吧、健身房、服装城及儿童娱乐场所,形成完整具有特殊文化符号的外向型城市空间。将辽宁工业发展历程中的人物、事件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逻辑顺序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阐释结合,集教育、纪念、回顾、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进行综合开发,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通过文化创意,实现与城市、社会、空间进行无缝连接,形成综合性商业服务中心,实现辽宁工业遗产开发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工业遗产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打造特色辽宁商务博览品牌

开发工业博览与商务旅游并行的展览模式。工业厂房由于工业生产特性,其厂房多为连续多跨建筑,与工业博览馆需要的建筑形态具有共同之处,可以通过取舍改造,形成新旧结合的独特建筑群,举办有主题的工业博览会,并与招商活动、商务交流和交易、旅游等融合,赋予其工业的历史、科技、审美等方面的价值,逐步形成辽宁工业遗产核心区域,使其成为最具活力的城市空间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景观。

3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辽宁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意义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其中网游业、广告业、音像业、图书业、高档娱乐业、电影业、电视业、信息内容业等率先走上产业化道路。截至2007年底,中国有经营文化创意产业的机构已达27.2万家。一方面,辽宁的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市场容量大、强大的辐射力、人文资源丰富等特殊发展优势,与辽宁工业遗产的开发相链接,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将会使辽宁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辽宁也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成长速度较快的一个地区。另一方面,辽宁工业遗产开发,结合文化创意将逐步带动辽宁的文化、旅游、商业等产业的经济实体迅速发展起来,实现了经济飞跃增长,逐渐塑造了辽宁整体区域的美誉度,重新构建辽宁特色文化与繁荣经济体系。最后,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工业,具有广阔发展空间,与工业遗产项目的创造性结合,必将推进辽宁地区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福文, 佟玉权, 王芳.德国鲁尔与我国东北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比较分析[J].商业研究, 2011 (05) .

[2]张健, 隋倩婧, 吕元.工业遗产价值标准及适宜性再利用模式初探[J].建筑学报, 2011 (S1) .

工业遗产的多维价值剖析 第5篇

关键词:工业遗产;价值;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保护;开发;利用

“工业遗产”是一个较为新鲜的概念。它通常指 18 世纪以来,以采用钢铁等新材料、煤炭和石油等新能源、以机器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工业革命后的工业遗存。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个分支,其本身拥有多重维度的价值内涵,但是这些价值如今并未引起国人的重视,得到国人的认可,大部分人还是坚持认为锈迹斑斑的老式工业遗产没有过多价值,只会为现代化城市或城市绿化进程“抹黑”,所以许多富有年代感且颇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沦为了废铜烂铁,这可谓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一块重大损失。所以在我国,保护与开发工业遗产刻不容缓,而现在首当其冲的就是普及与提高公众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知。认清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体系是界定、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关键。[1]只有在确定工业遗产多维价值的前提下,才能根据价值所体现出来的特质选取适合的管理与开发主体,从而更有利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业遗产的价值是多维度的,大致包括技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等。下面我将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对其工业遗迹的规划与利用为例,重点剖析其各个维度的价值体现。

一、技术价值

工业遗产是技术进步的产物,工业遗产的核心就在于它所承载的技术价值。正是由于技术价值的存在才使得工业遗产不同于一般的文化遗产。技术价值通常被定义为区别于一般文化遗产的本质,工业遗产代表了一个地区在某一时段的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在此水平下浓缩的社会生活,可以再现工业技术的发展史,它基本体现在工业设施、设备与工作场域上,而这些从最初的建造、投入生产、不断发展,一直到被替代、淘汰,成为工业遗产,这一过程无一不与“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是于唐山矿A区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所以它保留了许多原来矿区所淘汰、遗留的生产设备、设施与场域。当然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较国内其他矿山公园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地方,就是它并不是建立在完全被淘汰与废弃的矿区之上,他有一半的展区依旧投入于生产之中,所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不是一个工业‘尸体’,而是一个依然鲜活的生命体”。 [2]因此,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里有一部分工业遗迹虽早已归入遗迹的范畴却依旧从事着生产,如此更可以给游客提供一个更加直观与真实的矿业生产场景。而这其中尤以唐山矿三口矿井以及百年达道最为著名。

唐山矿一号井,是中国采用西法开凿的第一口矿井,主要用于提升,井下巷道完全按照西方近代大煤矿的采煤工艺布置,在建成时有前来参观的欧美煤矿专家对此称唐山矿的煤井在设计、建筑和材料方面一点也不逊色于欧美那些著名的煤矿,在当时颇有影响的杂志《益闻录》也谈到唐山矿一号井:“按此井之牢固,出煤之多,速而省工,诚中国第一佳矿也。”[3]也正是如此,开滦矿山公园至今还留有“中国第一佳矿”的美誉。一号井于1956、1970、1981年对绞车进行了三次技术改造和升级,至今还在使用且依旧是年产400万吨的主力提升机。与之毗邻的二号机和三号井,与一号井相得益彰,互相配合,至今依旧在生产的第一线。这三口矿井是为中国近代煤矿最早的竖井,最早采用多水平阶段石门开拓方式,改变了中国沿袭了上千年的土煤窑采掘形式,揭开了中国采煤工业新篇章,也是新旧采煤方法的分水岭,并且现存完整性较好,在经历了中国近代工业三个世纪的发展与大地震的侵袭后依旧能坚持生产,沿用至今,可见品质之高,技术价值之高。

开滦唐山矿北侧的达道是我国最早的立体交通桥之一,建于1899年,当年是为了运输西山矿的煤炭而建,是由当时中国铁路公司总工程师、开平矿务局总工程师金达设计。达道为拱形砌劵式隧洞结构,采用掏挖方法开凿,整体建筑工艺合理,结构科学,遭遇大地震而未毁,至今保存完好且仍在使用,其建造技术可见一斑。百年达道是目前中国还在使用的最早的铁路隧道,它记载了中国近现代煤炭工业早期发展的历程,具有极高的技术价值。

唐山矿井巷工程遗址可谓是一副唐山矿近140年采煤历史的画卷。井巷工程遗址数量丰富且保存较为完好,开拓井巷总长60千米以上,可见其开采之深。井巷工程遗址现包括“一巷道700号通风立井”、“二巷道马路道”、“二水平东西风眼”、“积水斜井”、“老水泵房”等遗迹,虽多数不能使用,但依旧可见百年来开采之过程。开滦矿山公园对此还制造了比例模型,展示在博物馆中,将唐山矿竖井石门开拓方式更加形象地呈现了出来。唐山矿井巷工程遗址所展示的是与传统落后的采煤方式所不同的新技术,它见证了从人工镐刨、普采、高档普采到综合机械采煤各个历史阶段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具有极高的技术价值与教学示范作用。[4]

中国最早的标准轨距铁路也诞生在有着百年开采历史的开滦煤矿中,如今也作为矿山公园工业遗迹中的一部分对外开放进行展示。这条长约10公里的运煤铁路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为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被后人称之为“中国铁路建筑史的正式开端”,而在铁轨上奔驰的“龙号”机车是利用废旧材料秘密造出,如今它的同比例模型也被放置在博物馆中供游客观赏。标准化铁轨与机车制造为以后中国火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少技术上的指导与启发,颇具技术价值。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还有众多各式各样的工业遗迹,不管是景区外围展示的报废机器或是依旧在生产一线的设备设施,还是在博物馆和井底保存开发的一些作业遗迹或建筑,它们都在中国的工业历史,尤其是煤炭工业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这其中尤以技术上的开发与应用最为突出,即便相对当下的技术来讲是有些落后,但是它们是近现代工业技术的祭奠,对技术价值的保护能给后人留下相对完整的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轨迹,便于公众更加清楚地认识工业技术的发展史,甚至可能提供科技创新方面的启迪,从而提高现代工业技术的研发水平,可谓是工业遗迹价值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对工业遗迹加紧保护的最为重要的根据。

二、历史价值

工业遗产较其他文化遗产来说显得非常另类、叛逆与孤独,在今天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与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夹板中,显得很不协调。然而,工业遗迹是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的进程,承载着曾经的先进技术,是一本本镌刻着艰苦创业之心酸的史料,是能触碰且凝固的历史场景再现,有岁月沧桑的质感,更透着怀旧的情结。

开滦矿山公园是建立在有着近140年历史的开滦煤矿之上,其本身就是跨越了三个世纪的历史见证者,在第一块中所谈到的一些工业遗产,它们不仅有着较高的技术价值,而且也凸显了历史价值。唐山矿一号井与二号井建于1879年,三号井建于1898年,都是百年老矿井。开滦唐山矿北侧的百年达道,建于1899年,是我国最早的立体交通桥之一,至今在其南北洞口上方各镶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达道光绪已亥二十五年四月初四开平矿务局”的字样,是为历史的痕迹。为运输煤炭所修建的唐山至胥各庄段铁轨亦是中国最早的标准轨距铁路,1878年唐廷枢向李鸿章提出修建唐胥铁路的设想,并得到了李鸿章的鼎力支持,冲破封建旧派的重重阻挠才于1881年开始修建。至今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中还存有这条百年悠久铁路的老铁轨,它也被确认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矿山公园中还特意仿造了“龙号机车线路”,带领游客回溯历史,当然整个矿山公园外围还有许多各个年代的厂房与建筑,比如第一佳矿分展厅旁边的老建筑依旧保持原有的风貌,红砖与浅黄色交织的色彩浓郁着厚重的开滦特色与风情。三号绞车房的房门面上依旧刻着大地震年号“1976”的字樣,矿山公园内还有多处与大地震相关的建筑,留有一块地震遗址,也是对大地震这段历史的铭刻与记忆。在井下探秘中也有相当多的历史遗存,比如一些以前矿工的生活生产的场域,还有一些特殊时期的遗迹,比如备战时期、文革时期等,都是对历史的一种真实保留与记录。

除了这些直观且富有历史质感的煤炭工业遗迹,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还保留了一大批与百年开滦之发展息息相关的文物资料,虽然这些并不能算作工业遗迹,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比如现存于博物馆中的开滦老股票及票样,它可谓是开滦早期经营的史料,股票发行于1881年,也就是光绪七年,纸质、雕刻版印刷,外包有封皮,内含一张记录给付利息的息折,股票背面还印有当时唐山矿一号井图案,图案绘制细腻逼真,更让我们看到当时一号井与现在经过多次改造后的诸多不同,这也成了一种有侧面表现性质的工业遗产。博物馆内还珍藏了许多账本。1901年后,开平煤矿进行财会制度改革,采用西方的分类的会计科目来管理账目取代中国祖传的记账方式。账目的记录大多数采用英文,账本中一笔笔清晰地记录了开滦煤矿每个时间段的生产运作情况,包括设备采购维修、设施改进等情况,亦是煤炭工业遗迹另一种形式的展现,想梳理或更加深入了解开滦煤矿那些存留下来的工业遗迹的演变历程,亦可以通过翻阅这些文字记载去追溯与回忆。

这些保存较为完好的工业遗迹堪称是百年开滦历史演进的“活化石”,它们富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若能好好利用与开发,不仅是一个企业,一座城市的真实记录,更是一个国家民族尊重历史的表现,一旦忽视或者丢弃了工业遗迹承载的这种历史价值,那就等于抹杀了城市、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记忆,会使历史出现巨大的空白,尤其是屈辱与磨难重重的中国近代史。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保护工业遗产就是对民族历史完整性和人类社会创造力的尊重,是对自身发展的一种深刻回顾与反思,所以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是非常值得挖掘的。

三、文化价值

工业遗产所见证的工业化生产与生活方式,处在人类文明迄今以来最巨大的变革时期,构成了当今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牢固基础,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和非同寻常的文化价值。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持人类文化的传承,是为一种文化情怀的流露,文化根脉的把握,工业遗产隶属于文化遗产,同样需要文化战略的眼光进行对待,需要不断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挖掘与保护,如此,将给予与工业遗产有关系的人们甚至整个企业城市的心理营造一份稳定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作为一个依托百年老矿文化所建立起来的工业遗产文化保护群落,其拥有着不一般的文化个性。文化个性有待文化自觉、文化自尊、文化自豪感支撑。[5]文化个性也是其独特文化价值的绽放。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里直观的工业遗迹虽没有过多的文化阐释,但是在其背后都富有一段不凡的史话,尤其是那些经历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工业遗产,它们的建造与开发都是那个时代的一种折射,洋务运动所投射出来的实业兴邦的文化精神,近代史上被压迫的屈辱历史,都在这些报废或奄奄一息的工业设备设施建筑上有所反映。就单单开滦煤矿的“双环黑钻标识”来说,它创作于1921年,“双环”代表当时的开平矿务有限公司和北洋滦州官矿有限公司合并为开滦矿务局,“菱形”犹如黑钻,代表煤炭工业。双环标识其外柔内刚的造型、雄浑大气的结构,与开滦产业工人的气质、风范,与开滦当时的社会影响、产业地位等都有着内在的呼应和联系。双环标志是开滦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象征着开滦的一种文化精神与企业内涵。

百年开滦,其之历史,其所经历之灾难,都是国内其他煤矿无可比拟的,所以它的文化价值更应该去被挖掘,去传播,去记忆。总体来说,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中工业遗产的特色优势主要体现在“三种文化”、“五条根脉”上,即:煤文化、地震文化、安全文化;悠久的古代采煤历史文化根脉,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根脉,中国北方工人运动的根脉,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的文化根脉,人类抗御煤矿自然灾害的根脉。这是一座百年老矿的精魂,亦是唐山,甚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名片与写照,以其丰富的文化价值实现精神教育价值,是当下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首当其冲的任务。

四、美学价值

工业遗产的美学价值非常独特,虽然无法像一般艺术作品那样进行观赏,但同样可圈可点。高品质的工业遗产通常包括厂房、建筑及其他设施的规划设计,工具和机器的结构造型等,都散发着浓厚质感的建筑美学与机器美学,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和工业设计语言所表达的震撼人心的“技术美学”,具有对后人创造性思维的启智效果。[6]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中的工业遗产大多以工业建筑与机器为主。唐山矿三个矿井在矿山公园一侧矗立,德国式井架,直角三角形的钢性构造,高度都在20米以上,结构坚固,体量较大,外观造型保持着黑色钢铁的素朴,再加上其至今还在使用,技术之美配上机器运作的轰鸣声,更给人一种工业威严之感。矿山公园内随处可见一些钢铁塑像,最为瞩目的就是位于园区中央“世纪追梦”的主碑,主碑高15米,重280余吨,选用优质的“中国黑”花岗岩雕琢而成。黑色石材在主碑的大胆运用在国内尚无先例,石材代替煤矿使得主碑上矿工的形象更加刚劲有力,深沉而富有特色,塑像的矿工是每个时期矿工作业的真实写照,矿工表情凝重,投射出坚毅的目光,一种刚性美感喷薄而出。井下探秘出口处还有开滦之先驱唐廷枢与周学熙的雕像,还有一系列矿工与矿工家属生活常态的雕像,亦是由此材料雕琢而成,表情栩栩如生,刻画细致,富有情趣。纪念碑副碑是由多根废弃的采煤平巷U36型支护钢架呈对称形式构成,结构美与层次美都展露了出来。在花草树木里,还散落着各式各样的“黑色植物”,这些“黑色植物”都是由开滦煤矿废弃的钢材或报废机器的零件改造而成,由原本独特的构造稍加拼贴与焊接,变成各式各样富有神韵的植物,如梅花,墨菊、仙人掌等,在园内的绿色植被中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意,如此改造与利用可谓是废物再利用,化腐朽为神奇的创意之举。当然矿山公园里还有各式各异的报废机器,作为一种煤炭遗迹进行展示,这些大型机器,景区故意将其调整到一定的作业造型,大型机器工作的神韵与机械结构的美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给人以一种震撼之感。

除了钢铁机器所带来非凡美学,园区内的老建筑也散发着独特的气质。可以看得出,矿山公园内的建筑贯穿着老唐山“洋脉”风格,以典型历史文化建筑风貌为平台,营造“矿山风情园”,在寻找“传统”中求“现代”。 [7]它们大多是红色与浅黄色的搭配,建筑所用的转头都是上世纪开滦特质的“开滦砖”组成,即便是后来建立起的博物馆与其他建筑也是由与“开滦砖”同尺寸比例的转头建立,这是一种对历史美的苛求。第一佳矿分展区是将老式建筑与钢铁结构完美融合的一个案例,建筑外墙保持原有风貌,为了增强识别性,在分展厅门前增设了一个钢结构的门套。由NO.1字样构成,钢构门套与旁边的钢井架支脚形成呼应,浑然一体。分展厅既有了明显的入口标识,又融合在一号井的环境之中,将怀旧与潮流合二为一。

工业遗产,特别是其中的建筑、大型机器与设备有着结构坚固、体量较大。空间比例协调、外观造型素朴的特质,体现着工业美学的逻辑性、秩序性和艺术感染力,为其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再利用提供了可能性。挖掘与开发一种基于本身特质有赋予时代感觉的工业遗产不仅能彰显工业美感,给企业城市做创意名牌,更能使人们产生强烈的环境认同感和空间位置感,带给游客不一样的美学享受。

五、经济价值

不同于一般文化遗产要通过纯粹的保护以保持原状,工业遗产中的绝大部分要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利用来注入新的经济活力与动力,这就是工业遗产所承载的经济价值。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要求其保护计划应置于经济发展政策和区域乃至国家规划的整体框架中,同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更替等结合起来,在保护工业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再利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它主要通过对工业建筑的改造利用和工业遗产旅游来体现其之经济价值。

开滦矿山公园首先通过对工业遗产进行合理改造与开发,保留原本即将淘汰或清除的机器、设施、设备与老式建筑。将报废的机器设备进行展示,突显采煤之技术,可谓废物回收。一些较有时代特色的建筑也保留下来,当作展厅。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还将许多厂房保留维修,变成了音乐成与富有唐山特色的风情街,壮大了矿山公园景点的规模,如此改造也避免了拆除原有建筑和清理场地的一大笔费用。很有意思的是,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还有一部分厂房与机器依旧在进行着一线生产,但是随着设备老化与产业变型,这些即将报废的厂房设备也会慢慢变成园区工业遗迹的一部分。还有园区内许多钢材雕塑都是由废弃的材料改造而成,避免了资源浪费,减少了发展计划中新的投入与支出,同时防止了城市改造中因大拆大建而把具有多重价值的工业遗产变成建筑垃圾,减轻了环境的负担,促进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

当然最为重要的就是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对工业遗产保护、改造与开发后所建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工业旅游景点,将老矿区变成了集观光、休闲与科研价值合一的基地,讓现代人亲身感受到了煤炭工业生产的方式与场景。如此不仅转型为了绿色环保的第三产业,更产生了许多经济效应,带来低成本效益,对整个唐山,京津唐地区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动,成为了该地区又一重要的品牌项目,并由此刺激其他产业与经济形式的展开。

工业遗产的价值不只是以上这几个方面,它的价值是多重维度的,都是在开发与创新中不断调整与凸显的,只有更好地认识工业遗迹的价值,人们才会对此加以重视,并促进处在落后枯竭状态的老式工业的新之转型。

注释

[1]张京成、刘利永等.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创意经济时代”的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5

[2]杨中.建设“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思考、设想及建议[N]. 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3月1日

[3]申晓飞.一口井,走出中国近代采煤业[N].河北青年报,2009年10月15日

[4]李海学.煤矿类矿业遗迹资源调查与价值分析研究——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为例 [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5月1日

[5]白庚胜.文化遗产保护诠说[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81

[6]张京成、刘利永等.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创意经济时代”的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71

[7]张锦瑞、宁丽平、时力华.矿山公园建设与对策研究——以唐山开滦矿山公园建设为例[J].现代矿业,2009(03)

作者简介:王磊斌(1991.10-),汉族,浙江舟山人,中国矿业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文化遗产,矿业转型,地域文化。

工业遗产文化 第6篇

关键词:工业遗产,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城市主题文化,地方经济

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是一个新的课题。黑龙江省是我国“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 由于缺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 使大量具有重要历史、社会和文化价值的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已经或正在被大量拆毁和破坏, 提前保护工业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早兴建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有以重型机械、冶金工业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目前有国宝级的中国一重、大庆石化集团、哈飞制造等全国特大型企业多家。在2006年国家工业遗产名录中, 黑龙江的工业企业榜上无名。大抵因为这些工业企业还“活着”, 还不能作为“遗产”而存在。在工业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大量引进, 原有的设备和厂房等的价值不得不被重估。更由于这些工业遗存不具有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上的约束, 许多企业已将原有厂房和设备拆毁或变卖, 使这些具有工业遗产性质的工业遗存遭受灭顶之灾。大量具有重要历史、社会和文化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已经或正在被大量拆毁。

同时, 由于这些大型工业企业均在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企业往往会选择利润增长比较迅速的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攻关。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企业的现实利益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和冲突。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目的, 传承才是根本。因此利用现有工业资源开展工业旅游是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而直接的方法。可惜的是, 黑龙江省多数企业缺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对正在消逝工业文化“准遗产”的保护成为盲区。如2006年5月, 黑龙江省旅游局向哈市8家大型企业发出工业旅游邀请, 仅有1家参加会议。这也是目前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保护起步艰难、步履迟缓的重要原因。齐齐哈尔地区中国一重等几家特大型或大型工业企业中, 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可以想见, 如果不加强保护, 若干年后, 中国工业发展史的某个阶段将会出现文献学层面的断裂。尤其工业遗产中的非物质化部分, 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更容易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二、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方案探索

借鉴国际上已有的工业遗产保护的经验并结合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的分布和存在状态, 笔者给出以下几种可行性方案:

方案一:将工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 间接实现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难点之一, 就是资源面临枯竭, 缺乏接续替代产业。把工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 发展博物馆化的工业遗产旅游在该省有许多条件, 比如利用该省装备工业优势, 把该省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装备生产基地, 在此基础上, 发展装备工业旅游项目。

方案二:建立工业遗产主题文化公园或博物馆, 使工业遗产转化为一种文化资源。如北京“声名赫赫”的798艺术区, 是我国工业遗产复兴的典型。大庆的铁人纪念馆、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的马洪昌小组陈列馆等在这方面也已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均成为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业遗产也被转化为一种文化资源, 在文化与艺术的不断碰撞与融合中, 工业文化遗产复活并被根值于当代的文化系统的建构中, 具有了新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方案三:以城市主题文化建设为切入点, 将工业遗产保护融入现代工业城市的主题文化建构体系中。以文化为切入点, 经营工业城市, 是近几十年来很多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比较流行的做法。就黑龙江省而言, 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大庆市, 建设现代化“油城”一直是大庆人的目标。以中国一重集团为领头羊的齐齐哈尔市, 围绕重型机械和冶金工业构建现代工业城市的主题文化战略则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方案四:发挥大学文化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引领和助推作用, 充分借助大学的文化优势和科研优势, 甄别和抢救企业中具有工业文化遗产性质的要素和工业遗存, 让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提前进行, 以“延长”各类工业文化遗产的生命周期。黑龙江省高校资源丰富, 各高校应在城市文化研究上加大投入。笔者所在的齐齐哈尔大学就于2004年成立了城市主题文化研究中心, 对以齐齐哈尔为代表的北方工业城市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 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方案五:工业文化遗产还可以成为一种教育资源, 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美国纽泽西州的一项工业遗产保护的培训课程就以当地一座建于1863年的前工业时代的磨坊作为教学基地, 有关专家不仅传授专业知识, 还指导参与者进行大量实践操作。

方案六:发挥当代社会流行话语影像的优势, 进行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建设。任何文化遗产都会有一个生命的长度, 保护与传承只是延续其生命的工作。数字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新的曙光, 工业文化遗产“长生不老”的时代到来了。利用数字影像的纪实性、图像性、物质性、可复制性等基本特征, 不仅可以通过拍摄照片的方式记载工业文化遗产的片断, 利用动态影像记录特定生产工艺、工业活动和习惯, 更可以利用数字虚拟技术, 保存或复原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的工业遗存与工业文化的各种存在状态, 也使保护和传承的效率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俞孔坚:关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景观设计, 2006.4

[2]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 2006.5.12

工业遗产文化 第7篇

工业建筑遗产是指从建筑视角出发,因为失去原初生产功能而被闲置、废弃,具有历史、艺术、社会、技术等价值的工业建筑物及构筑物群落。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是指对原有工业建筑的再次开发利用,它是在原有建筑非全部拆除的前提下,部分或全部利用原有建筑物质与历史文化内容,赋予其新的生命的一种开发方式。

城区老工业区是指依托“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重点工业项目形成的、工业企业较为集中的城市特定区域。随着城市用地和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城市经济的高快速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区老工业区中城市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成为我国老工业基地更新改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力争到2022年基本完成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任务,把城区老工业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区。这涉及了我国95个地级老工业城市、25个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市辖区,其中沈阳大东区为25个计划省会城市的市辖区之一。

二、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

(一)“退二进三”的产业转型提供了融合发展的时代契机。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以创意成果和文化内容为核心价值,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如今,在“退二进三、退二优三”产业转型中,传统制造业正逐渐被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所取代。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带来全新思路。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大部分城市来说仍属于新兴产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常常受资金成本的制约。同时,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也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改造旧厂房、旧仓库不仅可以在低成本前提下将原本废弃的区域重新塑造为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意新区,还可以保护和利用这些工业建筑遗产。

(三)文化创意意识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延续相契合。城市从诞生之日起就烙上了地域文化印记。后工业化时代,人们更偏爱城市中心地区具有历史文脉的建筑环境。同时,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更需要为新生的文化创意产业培育良好的创意文化氛围。

(四)工业建筑遗产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载体和资源。发展任何产业都要以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基础。城市工业建筑遗产为创意和灵感提供了载体和资源,有大跨度、大空间等结构上特点的老厂房等工业建筑遗产,内部空间改造可塑性强,这样的艺术氛围易于灵感迸发。老工业厂房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也能得到充分的诠释和演绎。

三、沈阳大东工业区工业建筑遗产赋存及再利用现状

(一)大东工业区工业建筑遗产的历史形成及赋存。沈阳大东工业区位于沈阳市中心城区的东部,面积为51.18平方公里,是近代东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清末民初,先后建有奉天机器局、饮和汽水公司、“义隆泉”酒厂、肇新窑业公司等大中型企业。1920至1931年,基本上形成了大东、沈海两个工业区。区内有大量可置换与需要盘活的工业用地,其中的水、煤气、电等工业基础设施均高于日常生活居住配置。大东区的工业遗存以东北大马路和大东路分布最多,有企业现存的厂房、工业设施和工业历史建筑,也有已经废弃的厂房及工业建筑,还有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和睦路工人村建筑群。工人村一直作为黎明厂职工住宅,是沈阳建国初期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工人住区的典型代表,也是极具中国本土特色的现代工业遗产和20世纪城市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东工业区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现存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尚未纳入城市整体规划。目前,大东工业区工业建筑遗存再利用还处于初起步阶段,工业建筑遗产的开发和再利用并未纳入到地区全局性的发展规划中,对工业建筑遗产开发和管理主体缺乏清晰确认。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滞后。大东区文化创意产业相对滞后。据调查显示,有80%的调查对象对“文化创意”概念并不清楚。大东区文化创意产业数量相对较少、发展比较缓慢,对文化创意缺乏清晰认识,创意意识相对滞后。如何通过文化创意与区域特色对接,并对现有历史、文化、建筑资源进行发掘等问题,仍停留在较低的认识层次上。

3、宣传营销力度薄弱。目前,政府在宣传营销力度和路径方面还存在问题:各级政府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再利用以及政策法规的宣传较少;与古代历史博物馆相比,在博物场馆的宣传方面,近现代的工业博物馆宣传力度逊色许多。居民对近现代的工业博物馆的兴趣不多、了解程度不够,甚至不清楚大东区还有工业文化遗存,博物馆每日的参观人数也非常少;最后,在网络媒体以及新媒体宣传方面,大东区目前刚刚开通大东旅游微信公众号,但对于工业旅游、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推送信息还是一项空白,官微与用户之间缺乏交互和信息渗透。

四、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大东工业区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模式

(一)主题博物馆模式。主题博物馆模式是利用工业建筑遗产旧址,以保护利用为前提,以现代博物馆理念为指导,修建专门的主题博物馆,利用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开发有休闲、观光、科普和教育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从而实现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工业遗产、提升地域文化氛围等目标。这种模式既因保留原有的地域背景而激发了人们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并可作为艺术创作基地开展艺术作品展览活动等,又能有效地体现工业建筑遗产的真实性和历史感,因而是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重要模式。

国际上工业建筑遗产中主题博物馆模式较有代表性的有亨利钢铁厂博物馆、英国艾斯布里奇峡博物馆、“关税同盟”煤矿区博物馆等。在借鉴国内外工业遗产博物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大东区工业建筑遗产特点,设计展示形式多样、展示内容丰富的博物馆,并与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景点有效整合,形成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工业旅游线路。2015年3月20日,中国博物馆行业首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规定“博物馆在不违背其非营利属性、不脱离其宗旨使命的前提下,可以开展经营性活动。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

(二)创意产业园区模式。工业建筑遗产的创意产业园模式是利用周边高新科技资源,由政府政策加以引导,通过产业重组的形式和业态调整对原老工业遗址和建筑进行更新改造,植入如时尚产业、艺术展览、动漫娱乐产业、影视产业等新的服务产业形态,营造出浓厚的城市创意文化氛围,形成创意服务产业、多元文化生态集聚区及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从而完成空间功能转换的一种开发模式。依托创意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通过文化艺术增加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附加值,不仅保留了原有工业遗产的建筑、设施和空间结构,发挥工业建筑遗产的先锋意识力量。

大东区的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中也不乏大型的工矿企业厂区和厂房,例如一九贰I奉天纺纱厂和矿山机械厂旧址,目前厂房闲置,厂房的特色建筑,相对低廉的租金,宽敞灵活的建筑空间,便捷的交通区位条件,特别适合发展新的文化创意产业。

(三)创意旅游地产模式。旅游地产指借助旅游度假为目的的开发营销模式,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求部分或全部实现度假休闲旅游功能而开发建设及经营运作的房地产项目。目前大东区和睦路工人村建筑群尚未进行开发,部分地区正在拆迁。在工人村建筑群基础上以艺术化、主题化设计为卖点,朝“创意酒店”、“创意公寓”等模式转轨,吸引年轻消费者入住,有助于工人村遗产的整体保护与传承。

五、结语

工业建筑遗产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未来。工业建筑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是实现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再利用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文化创意产业为视角,创意性地开发工业建筑遗产不仅能有效提高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加深对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认识和对工业文明的了解,同时这种经由创意和工业建筑碰撞形成的产业融合模式也能避免大拆大建对城市文化肌理的破坏,对老工业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升级,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均能产生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工业遗产文化 第8篇

据了解,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国外资本工业以及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在我国大地上留下了各具特色的遗产,它们构成了我国工业遗产的主体,反映了我国工业化时代的特征。

据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教授俞孔坚介绍,从发生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视野中,我国的工业遗产总体上可分为近代工业遗产 (1840—1949年) 和现代工业遗产 (1949年之后) 两大类。

我国近代工业遗产

俞孔坚指出,我国近代工业遗产分属以下四个阶段:——我国近代工业的产生阶段的遗产 (1840—1894年) :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帝国从居天下之中的自我陶醉中惊醒,满朝文武开始寻求强国之策。然而,即使是最有头脑和进步的新派权贵,也没有从封建帝国专制的本质中去反思江河日下的根本原因,而是试图“觅制器之器”、“以夷制夷”,试图通过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来巩固摇摇欲坠的满清王朝,制衡西方列强,客观上使我国近代工业的众多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零的突破。

兴办近代工业的主力是清政府中具有维新思想的,以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创办的官办产业,以及满怀实业兴国思想的民族资本家。同时,很大一部分由来自英国、美国、德国和俄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殖民势力及其买办创办。传统手工业发展遭遇现代机器大工业的冲击,但在轻工业领域仍然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一时期的工业遗产十分丰富,如汉阳铁厂、金陵机器局、大沽造船厂等。

——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阶段的工业遗产 (1895—1911年) :1895年中日甲午一战,李鸿章苦心经营20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随后的中日《马关条约》迫使国门洞开,日本和其他西方列强资本在华设厂不受限制,我国丧失工业制造专有权。而我国民间资本在夹缝中求生,艰苦创业之精神和努力足以感天地、泣鬼神。工业投资的重点领域仍然集中在船舶修造、矿山开采等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轻工业则以纺织、面粉为主。这一时期的工业企业增多,每个行业内部也初步形成多足鼎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典型遗产包括日耳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公司、横道河子中东铁路建筑群、昆明石龙坝水电站、南通大生纱厂、上海阜丰面粉厂、景德镇瓷业公司、北京东直门自来水厂、商务印书馆等。

——私营工业资本迅速发展阶段的工业遗产 (1912—1937年) :我国近代工业最终没有挽救、实际上反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日本侵略势力在华的投资占绝对优势,势力延伸到煤矿、铁矿、纺织、面粉等重要行业,大量掠夺资源,排挤民族产业。随着清帝的退位,民族资本不再甘于殖民主义者的侮辱,奋然崛起。北洋军阀政府以及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归国华侨成为重要的工业投资者,使我国近代工业逐渐走向自主发展。这一阶段的工业遗产包括个碧石铁路、鸡街火车站等。

——抗战和战后短暂复苏时期的工业遗产 (1937—1949年)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成立工业综合体,疯狂掠夺我国资源,供给在华战争军需。由于华东地区主要城市沦陷,我国开展了一场由国民政府组织、爱国民族资本家积极响应的工厂内迁的壮举,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工业化进程。同时,为抗战而建立的兵工厂更记载了中华民族不甘受屈辱而奋起抵抗反击的历史,如黄崖洞兵工厂。

我国现代工业遗产

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类型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发展历程的写照。浓重的红色文化,频繁而不平凡的政治变革,都在我国的工业遗产上打上了烙印,在世界工业遗产中独树一帜。

据俞孔坚介绍,这些遗产分属以下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工业初步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 :这个阶段里,新中国对原外资企业、国民政府经营企业、民间私营企业以及手工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兴建了一批大型重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基础。大跃进时期“以钢为纲”的方针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不良后果,但另一方面也留下了属于那个时代特殊的工业景观,包括1958年开始兴建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959年的石油工业中的松基三井、1958年开始兴建的核试验基地等等。

——社会主义工业曲折前进时期的工业遗产 (1966—1976年的十年文革) :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在动荡中曲折发展。出于备战考虑,在西南腹地新建重工业基地的“三线建设”运动,大大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这个阶段的工业遗产目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社会主义工业大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 (1976年“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体与私营工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的崛起,国有工业比重下降,开创了多元化工业经济格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传统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活力降低,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过程中涉及大量工业用地重新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首钢搬迁都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离我们很近,但是,这个阶段同样有具有独特价值的工业遗产。

像对待历史文物一样对待工业遗产

国际上广泛认为,工业遗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历史价值:对认识普遍的或某类工业活动和过程具有典型的、重要的意义;

——社会价值:工业遗产记载了普通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是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

——科技价值:它们在机械工程、工艺、建筑和规划等方面具有技术和科研价值;

——审美启智价值:在工厂 (场) 、建筑和构筑物的规划设计,工具和机器的设计和建造工艺方面具有美学价值,以及启发后代人创造性思维的启智价值;

——独特性价值:有的工业遗产在场地适应、布局、机械和安装、城镇等工业景观、档案及留给人们的记忆和习俗等非物质遗产方面都具有内在的独特性;

——稀缺性价值:某些遗产在工艺、场地类型和景观方面濒临消失,使该工业遗产独具价值而需倍加关注,那些早期的具有开创性的工业景观更是如此。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也对工业遗产的价值予以充分的肯定,他说,工业遗产作为城市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认定和保存有价值、有特点的工业遗产,并加以合理利用,对于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篇一律的城市面孔、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所以,必须对工业遗产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像对待历史文物那样对待工业遗产。

在日前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组织召开的“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专题研讨会”上,专家则总结性指出,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将有效地推动文化遗产事业的深入开展;极大地促进城市历史发展研究、工业文明及科技水平研究等;有效地促进城市功能的提升、空间结构的优化、城市经济的转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并在增加城市就业岗位、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世界工业遗产以及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走过了怎样的历史进程呢?当前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现状又是如何?

工业遗产文化 第9篇

作为工业遗产的江南造船厂的旧厂房被改造后的精彩亮相为上海世博会的建筑盛宴平添了几分色彩。工业文明为城市、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礼赞工业文明, 也契合了“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

据国际展览局介绍, 2000年的汉诺威世博会上对一栋旧建筑进行过探索改造, 但很不成功, 一栋办公楼插在整个游街中间很不协调。而上海世博会将25万平方米的工业建筑, 和谐地融入园区规划中, 这不仅翻开了世博会建筑史上新的一页, 也是人类旧城改建史上的一次创举。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介绍说, 上海世博会利用、保护和后续的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建筑面积是自1851年首届世博会举办以来最大的。专家对此指出, 上海世博会的这一创新做法, 是我国积极探索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的一个缩影, 显示出我国保护工业遗产的决心。

工业遗产旅游 另一种转型选择 第10篇

工业遗产旅游注重的是工业考古,强调的是对近250年以来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大发展时期的工业遗迹和遗物的记录和保护,是在从工业化到逆工业化(工业衰落)的历史进程中的废弃工矿业旧址上,将原有的工矿业设施,改造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同时又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购物等功能的旅游新方式。工业遗产旅游起源于英国,近年来我国也已涉及,国土资源部所要求建立的矿山公园即是。

工业遗产旅游开展最好的典范是位于莱茵河畔的德国鲁尔区。19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大规模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逐渐使鲁尔区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和最大的工业区之一。在经历了约100多年的繁荣发展后,于1960年代初开始出现经济衰落,即所谓“逆工业化过程”,煤炭和钢铁工业尤其突出,如1957年有141个煤矿,49万煤矿工人,年产1.2亿吨原煤;可是到1995年只有13个煤矿,不足7万煤矿工人,年产原煤0.4亿吨。逆工业化过程导致大批工人失业、税收减少、污染得不到治理,区域形象恶化,唯一出路就是转产、转型。

此时如何对待和处理大量废弃的工矿业、旧厂房和庞大的工业空置建筑和设施?社会反映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通过毁灭和清除废弃矿山和厂房,恢复工业化时期之前的良好环境,尽量回收和利用仍然有价值的旧厂房和空置建筑,在得到的新空地上发展和建设新设施和新产业;二是摆脱以往对工业废弃地和废弃厂房与设施的传统价值观,重新发现其历史价值,将其视为工业文化遗产,进行工业遗产旅游和区域振兴等相结合的战略性开发与整治。

鲁尔区选择了后者,经过了“否定与排斥”、“迷茫”、“谨慎尝试”等三个阶段后,才进入到“工业遗产旅游之路”的战略化阶段,以“博物馆”、“公共游憩空间”、“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等三种模式来实施。现已建成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有19个工业遗产景点,其中埃森煤矿关税工业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单,从而成功地实现了转型,并使该地区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鲁尔区的经验对要成“东方莱茵河”的湘江有何启迪?虽然湘江没有如鲁尔那样规模宏大的工业区,但是采矿和冶炼工业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地位,许多工矿业遗迹反映了从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时期又经历了工业化到逆工业化过程,或者以环境牺牲为代价的工业化发展到绿色工业化发展过程。这些历程对全国以及发展中国家也有代表性。

它们面临着鲁尔区曾有的同样问题,即在毁灭废弃工矿业设施后的土地上重新建设和发展,还是对废弃工矿业设施加以改造开展工业遗产旅游。何以选择?目前建设矿山地质公园就是选择后者即工业遗产旅游。如已建的桂阳宝山矿山公园,现正报建的湘潭锰矿矿山公园,将在资源枯竭、土塌地陷、塘干田毁、山移房裂的矿区内,通过历史文化区、露采区,冶炼工业区、塌陷区、尾泥区、废石堆放区和商贸物流区等的建设,使人们回顾民族资本在中国重工业萌芽时期、被肆意掠夺的日伪时代和新中国的“中国锰都”之历史文化和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工业遗产旅游。

工业遗产文化 第11篇

东北文化景观的发展演变是一种生命过程, 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森林湖泊是演化的生态环境, 演化后逐渐细分为农业景观、工业景观、渔牧景观、冰雪景观、人居景观、民俗景观、殖民文化景观……, 是“在时间上不断出现、演化、替换、消长, 在空间上不断产生、交流、扩散、整合的结果”, [2]呈现出特色人居、风土人情、民俗民风、城镇风貌等, 反映着东北地缘、人缘、史缘的文明成果。那些承载着时事变革、时代发展、技术革新、宗教信仰、风俗民俗等多方面, 见证历史事件的物质遗存, 记录和保留了东北文化景观中各具特色的不同片段。自20世纪初就作为重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 历经100余年的近现代工业化发展过程, 积淀了非常深厚的工业文化, 拥有众多有珍贵价值的工业遗产 (1) 。随着城镇化趋势加速、市场经济深化以及产业结构转型, 那些曾占东北地区城镇主体的工业景观, 渐趋消失, 如何保护这些岌岌可危的工业遗产, 对与东北地区生态文明的维系、社会和谐进步的推动, 特色旅游经济的开发、市民情感记忆的认同、文化生活的丰富等相关的城镇发展、民生建设、生态文明等诸多层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成为关注的热点领域。特别是面对全球趋同语境下地域文化多样性的挖掘和培育、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地群遗产”的保护和再生, 具有现实且深远的意义。

一、东北工业遗产群落的生态内涵

回顾历史, 东北工业遗产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段是近代中东铁路的修建及日本占领时期。中东铁路是沙俄于1896~1903年在东北修筑的一条“丁”字型宽轨铁路, 全长近2 500 km, 遗留至今构成了由铁路串联起的绵延数千里的工业建筑遗产群。其后, 日本占领东北, 加强探矿开矿、农业拓植, 很快建立起一整套采煤、伐木、钢铁、化工、造船等现代型的工矿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东北地区工业化水平己位亚洲前列。第二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重工业时期及改革开放后的转型期。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东北地区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1959年大庆油田的开采更使东北成为支援全国工业建设的重要原材料生产基地。改革开放后,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许多大中型国有企业面临传统产品市场萎缩、技改资金不足等巨大的压力。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重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因此东北各大企业面临转型。

从景观生态学视角阐释东北工业遗产这一多源交叉、多点重叠的发展历程, 即形成东北文化生态系统中一个文化群落的演化过程。“群落, 亦称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 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 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3]群落的演化首先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攀升的过程, 工业遗产的出现正是东北工业从近代以资源拉动建设到现代产业结构提升的转型结果;其次是工业遗产和城市、城镇环境协同演化的过程, 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过程带动了城镇的急速发展, 并成为一段时期内的支柱, 供养和激活周边环境的建设;最后, 工业遗产中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遗传基因, 构成下一轮生命周期的开端。同时, 因各个小群落在空间上的生长状态和存在方式各不相同, 最终形成点、线、面层层叠加且新旧交织的空间格局。

二、东北工业遗产群落的结构组成

“在生物群落中, 各个种群占据了不同的空间, 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 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 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 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 是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 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镶嵌性即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不均匀配置, 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的现象。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4]

沿垂直方向划分, 工业遗产类型不同, 所占据的空间层级也不同。东北地区因近代工业历史发端早、自然资源丰富, 形成众多工业城市, 如机械制造中心沈阳、“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煤电之城”阜新、“汽车城”长春、化工基地吉林、“动力之乡”哈尔滨、“油都”大庆、冶金设备制造中心齐齐哈尔、港口城市大连等, 形成包括资源挖掘开发、重工业机械生产制造、高科技研发等多功能匹配的格局, 占据着不同的产业层面, 形成工业遗产群落垂直方向上的不同分层, 而每个分层又因自身产业辐射面而向水平向拓展。

沿水平方向划分, 以单一类型的工业遗产为一个小群落的话, 物质层面的构成要素包括工业生产、加工、装配、维修的厂房、设备, 以及为之服务的建/构筑物等。依据生产工艺的流程和机械设备的要求而设计的具有特殊形态的构筑物, 展现出各具差异的物质特征。而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超越单纯的物质层面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如当时的锻造技术、挖掘技术、运输流程、储存技术等。小群落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与外界“生境”发生物质和文化的交换,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斑块。多个小群落因相同类型或遗存关系而构成更大的群落, 彼此间由显性交通网络和隐性供求网络进行链接。

以某一时间点做横剖切面, 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工业遗产在同一时间节点的发展现状, 可进行不同时间点的取样, 对比挖掘不同小群落的发展轨迹, 同时对照群落生长的整体状态, 总结发展轨迹和生长规律。

综上, 可以这样认识和理解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群落的空间格局, 其一, 工业遗产群落存在于东北自然山水环境和城市区域内, 形成数量众多、布局多样但又相对独立的群落空间, 是一种“点”状的空间格局;其二, 如果把交通线路 (公路和水路等路径) 和文化脉络视为一种路径的话, 那么散落在自然和城市中的遗产“点”就组成了“线”;其三, 工业遗产群落在生成发展过程中, 与区域内其他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间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 彼此之间在经济、文化、空间和景观方面存在潜在或现实的关联, 使原本孤立的群落获得了特定的领域意义, 这就构成“面”;其四, 融入东北地区独特的寒地自然风貌中的工业遗存, 历经四季变迁, 形成与自然环境肌理、城市风貌相融、记录过去承载未来的工业文化景观体系。这种点、线、面相结合的空间有机体, 将工业遗产群落的生态格局和时空结构融合起来, 将生态和生命效能与现代城市空间的效能融合起来。

三、东北工业遗产群落的演替及活化

“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 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 最后, 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就叫做演替。”[3]在自然界里, 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 且有一定规律。规律, 是主导群落演替的本质结构。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 首先带来工业项目的减产甚至停产, 因潜在的需求关系弱化甚至消失, 小群落之间缺乏物质交换和营养滋养, 渐趋萎缩, 最终产生群落内的局部“坏死”, 同时, 那些因生产功能衍生而形成的文化功能渐趋萎缩, 内部组织完全枯竭。从群落生长机理角度而言, 静态的“福尔马林式”的标本保护就是让枯竭的群落成为一种假象的存在, 使其最终成为区域新生长的阻碍, 甚至无法根除的“硬痂”。正确地保护目标应是活化, 只有通过活化机制, 注入新的生命机能才能让损伤的“创面”好转, “硬痂”软化, 开启新一轮的生命周期。

1. 自组织更生

“自组织更生”作为一种生长机能, 不是彻底新建, 而是在原有的有机体结构中寻找有生命力的细胞, 挖掘细胞与细胞之间潜在的关联方式, 进而挖掘潜在的结构关联, 结构关联一旦形成, 便能激活群落内部组织, 催生新的生长需求。

东北地区工业遗产往往存在于城市核心区, 或是城镇中的交通便利之地, 随工业项目的下马, 群落剩下凋零的物质实体, 许多有价值的物质遗产渐趋破损, 甚至倒塌, 对这些遗产进行静态的保护需要投入的资金巨大, 且没有形成自身造血机能。因此, 想要疏通经脉、自身造血, 就需要重新寻找供需关系, 一旦新的供需关系形成, 才能激活整个群落。标本式保护和推倒重来都是激烈的保护方式, 因未形成新供需关系, 群落各组织之间的生态结构仍处于断裂之中。新供求关系建立的重点就是进行功能转型, 比如东北工业遗产从生产功能转向旅游功能, 从工业场地转向创意产业园, 从资源开采转向特色商品消费等, 针对每个群落特点开发特色模式, 同时要与遗产周边环境协同共生, 彰显出区域地缘特色和优势, 以活化遗产群落带动周边区域的活力。特别是东北小城镇建设中, 通过遗产群落的再利用, 挖掘出小城镇独特的文化特色, 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形成。这样的“自组织更生”才能形成从遗产小群落内部激活到区域激活再到城市转型的全方位格局。比如东北地区一些林、矿型城镇遗产中, 资源开发的高峰时期已过, 开发形势有恶化趋势。对遗产的保护首先应从发展资源深加工的功能转型着手, 通过激活功能来激活遗产, 通过激活空间来活化使用, 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产品的附加值, 培育替代产业来增值遗产的保护潜力和更生价值。

2. 多层次拟合

“多层次拟合”就是建立从生境到遗产群落、从区域范围的遗产群落到片区范围的遗产群落、再从单一型群落到构成要素之间, 层层交叠的空间网络, 促进空间整体活化。东北地区工业景观的兴起和衰落是不同时代发展的需求, 这种外部需求和内部运作构成了生命循环, 维系群落的生长。伴随着这种需求和内部循环效能的逐渐扩大, 群落也在空间和功能上得以扩张, 内部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包含的内容逐渐丰富而自成体系。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一些工业项目下马, 群落也因为外部需求减少、内部循环机能削弱而逐渐失去生命力。

结合当下东北工业遗产群落的空间格局, 多层次拟合应包括以下方式:其一为线状拟合, 以线型空间为线索, 对工业遗产进行串联;其二为放射状拟合, 以工业遗产聚集地为源点, 进行发散的、由强到弱的关联性建构;其三为网状拟合, 以线性遗产空间作为主干, 串联起多个工业遗产源点, 形成完整且最大化的辐射面。比如以中东铁路近代工业遗产群落为例, 要实现多层次拟合, 即是通过现存的中东铁路部分线路或周边交通线路形成遗产廊道, 规划出潜在的遗产保护带, 串联起廊道沿线诸多乡镇工业遗产点。通过廊道的完整联结, 激活源点中的遗产空间, 凸显遗产的不同类型特点和现存风貌, 进而辐射到周边区域以及自然环境, 形成以铁路沿线为遗产廊道, 凸显资源型、口岸型、商贸型、农业型等多种功能类型的遗产源沿线生长模式, 纳自然环境于其中, 形成以大中城市为节点的立体生长模式。从潜在层面滋养和连通中东铁路沿线工业景观发生、发展, 并形成以新工业生产需求为基点, 衍生到生活模式、人居环境等一系列的深层文化景观体系。

3. 低冲击循环

“低冲击循环”不是高能耗的、以重建为目的的环状往复, 而是低能耗的、有生命效能的有机循环。对整个生态环境而言, 尊重自身生长机能、解密遗传基因式的群落再生思路和保护方式是低能耗的, 可减少因不适应和不适合的错误发展而产生的资源浪费和过度式保护。通过群落这种循环, 整个结构体系会逐渐攀升到更高级的形态, 更适应和满足于所在的生态环境体系。这种生命循环就是生物学上的“进化”观念, 而掩藏在群落中的“基因”正是进化的关键。“基因”不仅包含物质的建造类型和建造技术、建筑场地关系, 还包含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文化内涵。物质遗产是载体, 而精神内核才是延续的本质。挖掘群落遗传基因的保护和再生, 形成一种进化结构, 实现生命历程般的有机更迭, 这种群落结构的再生过程能够在保证适应性和适宜性的基础上, 对周围空间环境、生态环境以及城市生活产生微小的低冲击。

中东铁路沿线横道河子镇的俄式建筑规模及保存完好程度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能较为集中地体现俄罗斯的建筑风格和民族文化对当地的影响。其中有代表性的遗产多为木质建筑, 对它们的保护和更新就更需要以低冲击循环的方式进行, 一味的大规模资金投入只能维持一时的光鲜亮丽。挖掘群落特征, 营造出不同功用的公共空间吸引商机和人气, 实现内部循环的畅通, 促进对遗产群落的日常性功能维护, 打通内部循环以实现整个空间体系的激活。以空间激活代替简单的投资, 可更好地促进横道河子镇旅游价值的提升。

结语

工业遗产记载着城市的发展印记, 它们是曾经的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支柱, 如今却演变为城市之“殇”。对那些逐渐退出城市舞台的工业遗产无论进行保护式拆迁还是拆迁式再生, 都属于高能耗、潜层次的短期“一次性”举措。基于景观生态学视角, 理解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生, 其实质就是一个生态群落的自律和他律:自律就是自身的进化过程, 他律就是与环境系统协同进化过程。其中, 自律的关键就是对工业遗产群落演替结构的建构, 而他律的关键则是活化机制的建立。工业遗产景观是东北文化生境中的一个群落, 群落内部又因不同功能而划分为不同小群落, 小群落内部由发挥不同功用的细胞组成。联系细胞和组织小群落的, 正是显性的城市路网和隐形的生产需求。交通路网如同骨骼, 支撑和连接着各区域, 实现物资交换和生产流通;生产需求如同潜在经络联系和滋养着各区域, 实现生长和调节。由此构成了点、线、面层层覆盖、经络交织的有机体。而工业遗产群落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遗传基因, 以它们独特的存在营造场所精神, 唤起市民的心理认同, 确立情感归属。工业遗产群落的发展如同生命的演化历程, 一个生命周期的结束也是下一轮生命历程的开端。保护工业遗产群落就等于活化, 而活化的关键就是促进有机体的自组织更生、多层次拟合、低冲击循环。一旦群落自身实现活化, 也将带动遗产群落与所在区域间的协同进化。■

(1) 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社会、建筑、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矿山和相关设备, 相关加工冶炼场地、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摘要: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视角, 以东北地区工业文化景观遗产为研究对象, 将工业景观的发展过程理解为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 从空间和时间维度上, 阐释工业遗产群落是由点、线、面架构的立体多维演替结构, 在“进化的遗产”观指导下, 剖析出能催化遗产群落进化的三个机制——自组织更生、多层次拟合、低冲击循环, 以期有助于遗产群落的活化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

关键词:东北工业遗产,群落,自组织更生,多层次拟合,低冲击循环,空间活化

参考文献

[1]吴必虎, 刘筱娟.中国景观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单霁翔.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

[3]李振基, 陈圣宾.群落生态学.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分化程度论文下一篇:内部文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