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验收建设项目

2024-07-19

土地验收建设项目(精选10篇)

土地验收建设项目 第1篇

GPS RTK (Real time kinematic)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是一项以载波相位观测为基础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系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基准站、流动站(一个或多个)、数据链。一般情况下,基准站设在具有已知坐标的高等级控制点上,连续接受所有可视卫星信号,并将测站点坐标、载波相位观测指、伪距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及接受机工作状态等参考信息通过数据链发送给流动站,而流动站在跟踪GPS卫星信号的同时接受来自基准站的数据,通过差分处理求解与基准站之间的三维坐标增量△X、△Y、△Z,由此计算流动站的坐标。

用常规的测图方法(如经纬仪、全站仪等)通常是先布设图根控制点,后进行测图。有时受天气和通视条件的影响,控制测量需要较长的时间,因而影响碎部测量的进行。而GPS RTK技术经过最近20年的发展,其应用日趋成熟,由于具有全天候、无需通视、定位精度高、测量时间短,使得GPS RTK应用于数字化测图的图根控制测量和碎部点的采集成为可能。

二、土地复垦项目竣工验收测量的特点

土地复垦的目标是恢复利用被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所破坏的土地,消除或防治因土地破坏带来的各种危害,力求减轻受害程度、危害范围,有效恢复土地使用价值和生产力。土地复垦竣工验收的项目通常在荒山、荒滩、荒坡,地理位置偏远,交通状况较差,测区控制状况通常较薄弱,有时甚至方圆十几公里内没有控制点,给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是偏远地区干扰卫星信号的因素少,能够接收到的卫星数量多,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通讯距离远,有时可达到10~15公里,另外复垦项目范围内一般都是新开垦出来的耕地,很少有树木、房屋等影响卫星接收的障碍物,从以上条件来看土地复垦项目验收测量适合采用GPS RTK技术测量。

三、用GPS RTK进行土地复垦项目验收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1基准点位置选择要求

基准点要选择在测区中央地势开阔处,周围要没有无线电干扰和多路径效应,以利于接受卫星型号卡号和数据链信号。在布设控制网时用静态GPS多测出一点控制点,然后用RTK测出这些控制点的坐标进行比较检核。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2观测时间的要求

一般中午时分不宜进行RTK测量,或者测量效果很低,所以要早出工、晚收工,利用良好时段进行RTK测量,不仅效率高,而且速度快。

3机内精度设置要求

设置机内精度时要保留一定的精度储备,这样可以使收敛较慢的电位观测精度提高,一般做好控制时机内精度指标预设为点位中心误差≤±2.0cm,高程误差≤±2.0cm.

4测站架设与观测要求

为减少对中误差和加快初始化收敛,要求RTK观测架站均置放脚架,观测时间应不少于2分钟。

5重复观测来提高点位精度

一般控制点点位需独立观测两次,两次间重新求解整周模糊度,作两次收敛,当双观测值的点位坐标差值≤±5cm,取中数作为最终成果。每次初始化成功后,先重测1`2个已测过的RTK点或高精度控制点,确定无误后才进行RTK测量。一般情况下规定校核误差应≤±5cm。

四、用GPS RTK进行土地复垦项目验收测量的优点

1测量精度高

GPS RTK对测区内每个点施测精度相同,很稳定,一般误差都在分米以下,远远超过土地复垦测量平面定位及面积计算的要求。

2内业成图速度快

利用常规方式测量,先要计算控制点的坐标,然后再计算界址点坐标,最后计算土地面积,不仅费时,而且容易出错。而采用RTK技术,所有界址点坐标已用文件形式存放在设备手薄中,只需对其简单编辑就可输出坐标成果和计算出土地面积。

3外业工作效率高

RTK技术只需1人操作流动站就能完成3~4人按常规方式所完成的工作,而且1个GPS流动站的作业速度是1台全站仪的2~4倍,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是我们的复垦项目大多位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这种效率高、作业灵活、不受天气影响的作业方式应该会有它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GPSRTK具有全天候, 无需通视, 定位精度高, 测量时间短的优点, 土地复垦竣工验收测量项目多在偏远地区, 交通不便, RTK技术应用于土地复垦竣工测量必然会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GPS,RTK,土地复垦,竣工测量

参考文献

[1]汤加龙、赵小敏:《GPS实时动态RTK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7 (1) ;124~128

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精) 第2篇

根据 XXXX 竣工验收申请,按《贵州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 目管理办法》(实行(黔国土资发〔 2009〕 149号及《贵州省 国土资源厅关于到期未验收省级土地整治项目集中开展验收工 作的通知》(黔国土资发电〔 2014〕 43号要求,由省国土资源 厅组织国土、农业、财政等相关专家组成验收组, xx 年 xx 月 xx 日对 xxx 项目开展验收工作,验收组以技术单位提交的工程复核 报告为基础, 听取项目承担单位、工程复核单位及监理工作汇报, 查验项目工程建设、资金、权属、管理等方面档案资料,通过现 场工程复核, 向相关单位进行质询, 经验收组讨论形成如下验收 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为 xxx xxx 投资土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 目,承担单位为 xxx 人民政府;该项目于 xxx 年 xx 月批准实施, xxx 年 xx 月开工建设 xxx 年 xx 月申请验收。

项目区位于 xx 乡 xx 村,涉及 xx 村、xx 村、xx 村、xx 村、xx 村、xx 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 xx °xx ′ xx ″-xx °xx ′ xx ″,北纬 xx °xx ′ xx ″-xx °xx ′ xx ″。项目区东接 xx ,南抵 xx ,西与 xx 接壤,北抵 xx。分四个片区。

项目区总投资 xx 万元, 建设规模 xx 公顷, 建设工期 xx 年, 施工

费 xx 万元,根据经批复的设计报告和(变更设计报告;建设任 务为:拟建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 xxx 亩。具体工程见工程汇总表;

二、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竣工报告及复核报告, 项目完成情况及质量评价见工程汇总 表: 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统计表

三、耕地质量完成情况

该项目土地整理实施后,通过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 程、田间道路工程的修建,提高了灌排面积和道路通达度,项目 区整治前耕地质量国家级利用等平均为 10等,整治后耕地质量 国家级利用等平均为 9等,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 1等。

四、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资金使用按照相关规定有效执行, 实行了专人专账管理, 经费开 支审批程序完备,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公开透明。??? 有限公司 对该项目进行了审计, 送审结算金额 ??? 万元, 审定结算金额 ??? 万元,共审减金额 ??? 万元。

五、土地权属管理工作

该项目土地整治后土地权属,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本着 “尊 重历史, 注重现实, 有利经济发展和稳定和谐;大稳定, 小调整、组消化,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权属无纠纷,权属未进 行任何调整。

六、工程运行、管护情况

该项目明确了项目管护基本原则、管护内容、管护方式、后期管 护资金渠道、工程设施的保修、管护主体的权利与责任等相关内 容,并签订了移交协议。

七、制度执行情况

承担单位设置了组织机构, 明确了业主三专五责, 有效执行了法 人、公告、招投标、监理、合同等制度法人制、监理制等。

八、档案管理

该项目各类档案执行了档案管理制度,明确了档案管理责任人, 各类资料齐全完整,规档完备。

九、竣工验收结论

该项目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工程质量基本合格, 原则同意通过验 收, 未完成工程及达不到设计要求所涉及的资金予以扣减, 具体 以审计报告为项目结算依据, 剩余

资金按原渠道返回。已建工程 及时移交并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及做好工程维护措施, 国土资源局 应及时在国土资源部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网站上完成 项目验收信息报备工作。

十、验收组成员签字 组长: 主审专家: 副组长: 附:项目验收组成员名单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文本验收标准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 编制要求 验收依据

2013年1月,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新一轮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已在全国铺开,部分省市已经验收。做好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首先要研读和领会编制规程,领会编制精神和要求。其次要结合当地实际,预测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调研土地整治潜力,确定规划方案。

验收标准一方面来自县级土地整治规程规定,另一方面来自规划实施要求,同时与编制资料完备情况、编制技术水平有关。

土地整治规划目标应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土地利用需要,并与土地整治潜力向协调。规划任务分解应符合当地实际,考虑土地整治难易程度和群众意愿。项目安排规划深度应达到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水平。

一、规划文本内容及总体要求

根据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规划文本主要介绍编制背景与形势、规划目标、主要任务、项目安排、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效益分析和保障措施等内容。规划文本应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内容完备,符合当地实际,便于落实。

二、规划背景与形势

该部分应包括简要介绍县域概况,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落实情况、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整治规划面临机遇与挑战等内容。

1.区域概况

该项任务:描述土地整治规划区域概况,区域概况应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情况。

验收依据:区域概况应准确,具有规划现势性,反映规划基期情况,通过县域概况反映土地利用条件,土地利用特点,引导土地整治规划方向,为确定土地整治规划目标提供依据。

验收标准:区域概况介绍全面,具有较好的现势性,能够反映规划基期状况,具有体现土地利用条件,引导土地整治规划方向,便于确定土地整治规划目标,给予验收通过。

区域概况介绍简单,个别数据不具有现势性,不是规划基期数据,不能很好地反映规划基期概况,不能体现土地利用条件,建议完善。区域概况介绍不完整,概况数据不具有现势性,不能反映土地利用条件,利用特点,土地整治规划方向的,责令修改。

2.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落实情况

该项任务:评价上一路土地整治规划落实情况。

验收依据:规划指标完成情况是否有对比数字,是否能够全面反映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内容及其落实成果。

验收标准:上一轮规划指标完成情况介绍详细,对比清楚,结论明确,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给予验收通过。上一轮规程指标落实情况数据不完善,规划外项目统计描述不清楚,建议完善。

上一轮规划指标落实情况不完整,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对比价值,对比结论参考价值小,对比结论有质量问题,对比内容不完善,责令修改;没有上一轮规划落实对比或弄虚作假的,不予验收。

3.土地利用现状

该项任务:分析土地利用现状。

验收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年度是否为规划基期数据,数据转换与面积统计是否正确,土地利用分析是否符合实际及其符合程度。

验收标准:内容完备,分析透彻,反映基期实际,给予验收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不到位,各地类统计有误的,建议完善。土地利用现状不是基期数据的,责令修改。土地利用现状未转换为规划地类的,不予验收通过。

4.规划面临机遇

该项任务:分析规划面临有利条件,应包括国家战略、省市措施,县级特色,群众意愿,技术水平,规划基础资料,整治经验等。

验收依据:面临机遇应反映当地土地整治规划面临的有利形势,特别是县域及周边的国家战略,应分析到战略影响。省市土地整治方面的积极措施,县域土地整治特色,土地整治基础等。

验收标准:当前有利形势分析到位,有利于指导本轮土地整治规划,能够抓住机遇,推动规划文本编制,给予验收通过。当前有利形势分析不到位,不能全面反映国家战略、省市措施、当地特色,建议修改;当前有利形势分析不全,存在错误认识,或缺失面临机遇分析的,责令修改。

5.规划面临挑战

该项任务:分析土地整治规划面临不利因素。

验收依据:面临挑战应反映当地土地整治规划面临的不利形势,特别是人地关系矛盾现状,资金筹措,资源不足,自然条件难以改善,管理和科技水平落后等内容,深度应分析至面临挑战的状况,可能采取的措施。

验收标准:面临挑战分析全面,反映当地实际,有利于引导采取有关措施,推动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给予验收通过。面临挑战分析不到位,建议完善;面临挑战不符合当地实际,责令修改;缺失面临挑战分析的,不予验收。

三、规划目标与任务

1.指导思想

该项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群众路线,开展调查研究之风,尊重群众意愿;采用科学方法,合理确定规划目标,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分析投资效益,健全保障措施。

验收依据:指导思想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包含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等内容;是否利用当前先进的编制技术、总结土地整治经验,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落实群众路线。

验收标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采用科学的调研方法,规划目标符合实际,规划项目与土地整治潜力、整治效果相统一,给予验收通过。

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采用科学的调研方法,规划目标基本符合实际,规划项目与土地整治潜力、整治效果存在矛盾,建议完善。

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采用科学的调研方法,规划目标不符合实际,规划项目与土地整治潜力、整治效果矛盾较多,责令修改。

nlc202309020105

2.规划原则

该项任务:介绍土地整治规划原则。

验收依据:应包括县级土地整治规程确定的四条原则,可以进行部分解释和阐述,结合当地实际说明原则适用情景,分析某项原则确定依据,指导意义,不坚持该原则的后果。突出坚持规划原则的作用,分析坚持原则的意义。

验收标准:包括四项原则,进行正确探讨的,给予验收通过;虽然包含四项原则,没有总结到位,建议完善。不能包含四项原则,或不能正确适用,责令修改;违反四项原则,验收不予通过。

3.规划依据

该项任务:规划依据包括逐级下达的文件,规程、方法和指导意见,规划基期条件、资料,经济发展需求,土地利用预测等内容。

验收依据:编制依据是否包含当前土地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强制性要求;是否遵守有关管理办法,是否基于基期资料,是否基于合理预测。

验收标准:编制依据充分,分类列明,内容全面,给予验收通过。

编制依据不全,没有分类,分项列明,建议完善。漏项编制依据的,责令修改。

4.规划目标

该项任务:描述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验收依据:总体目标应完成上级国土部门下达任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符合当地实际,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保持耕地占补平衡,推动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平衡各类用地。具体目标应结合土地整治潜力,规划目标与整治潜力、整治难易程度和群众意愿等相协调,满足土地整治规划落实的需要。

验收标准:总体目标符合区域实际,顺应国家战略、省市要求,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完成下达任务;具体目标安排合理,与土地整治潜力相协调,给予验收通过。

总体目标基本适宜社会经济发展,完成下达任务,具体目标与土地整治潜力存在少许矛盾,建议完善。总体目标难以适宜社会经济发展,具体目标与土地整治潜力矛盾较为明显,责令修改。

总体目标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能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具体目标与整治潜力明显矛盾,不能落实或落实特别困难,不予验收通过。

5.规划任务及分解

该项任务:确定规划任务,合理分级任务至项目。

验收依据:项目布局合理性,任务分解均衡性,项目布局与土地整治潜力匹配性,整治效益的一致性,群众意愿参考情况等。

验收标准:项目布局合理,与土地整治潜力显著相关,考虑了整治效益,征求了群众意愿,做了乡镇街道之间的平衡,给予验收通过。项目布局基本合理,与土地整治潜力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征求了群众意愿,乡镇街道做了平衡,但项目间整治效益存在一定差异,建议修改。项目布局不甚合理,项目布局与整治潜力匹配性差,整治项目之间效益存在显著差异,责令修改。项目布局不合理,项目布局与整治潜力相关性差,项目效益差异较大,没有征求群众意见,不予验收通过。

四、项目安排

该项任务:规划项目范围、资金,规划时序和建设内容等。

验收依据:项目安排验收依据应达到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具体要求查阅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

验收标准:项目安排恰当,符合当地实际,建设内容全面,深度到达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平,给予验收通过。项目安排基本符合实际,征求了有关部门建议,建设内容不全面,达不到研究深度,建议完善。项目安排不符合实际,建设内容未完成规划任务,研究深度不足,责令修改。项目安排没有征求有关单位意见,不符合实际,与整治潜力明显矛盾,项目安排深度达不到项目建议书水平,项目难以落实或落实特别困难,不予验收。

五、投资分析

1.投资估算

该项任务:项目投资估算情况,包括估算方法,估算精度,估算合理性,与以往土地整治项目投资对比,投资估算考虑的有关因素,总投资规模与当地经济的协调性。

验收依据:估算方法合理,估算精度满足项目投资需求,估算考虑了比如通货膨胀,土地整治难易程度,项目之间做了投资比较,给予验收通过。

验收标准:估算方法合理,估算精度满足规划需要,考虑了相关因素,并做了合理调整,规划总投资规模与当地经济状况、土地整治地位相匹配,给予验收通过。

估算方法基本合理,估算精度基本满足规划要求,考虑了相关因素,做了适当调整,规划总投资规模与当地经济状况、土地整治地位有一定差距,建议完善。估算方法基本合理,估算精度较低,没有或考虑相关因素不足,规划总投资规模与当地经济状况、土地整治地位差距较大,责令修改。估算方法不科学,估算精度低,没有或调整因素适用不当,规划投资规模与当地经济状况、土地整治地位明显不相称,不予验收通过。

2. 资金筹措

该项任务:安排资金筹措渠道,筹资额度,分析筹资成本与风险。

验收依据:资金筹措渠道,筹措资金额度是否符合当地实际,规划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是否做了比较说明,资金筹措是否满足规划落实需要,资金筹措成本是否合理等。

验收标准:资金筹措渠道合理,筹措数额有保障,能够满足投资需要,筹资成本合理,风险小,给予验收通过。

资金筹措渠道基本合理,筹措数额依据不充分,难以满足投资需要,筹资成本合理,风险稍大,建议修改。

资金筹措渠道不尽合理,筹措数额难以保障,难以满足土地整治规划落实需要,筹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责令修改。

资金筹措渠道不合理,筹措资金难度很大,不能满足土地整治规划落实需要,或筹资成本显著高,风险大,不予验收通过。

3.效益分析

该项任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验收依据: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突出,生态效益有保障。

验收标准:经济效益分析依据充分,计算正确,结论合理;社会效益分析全面,突出了群众生产生活改变,群众满足度和群众参与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规划中有专门安排,结论符合实际,合情合理。给予验收通过。

nlc202309020105

经济效益分析依据不充分,计算正确,结论基本合理;社会效益分析基本到位,未完整反映土地整治规划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规划中给予考虑,缺乏具体措施,建议完善修改。

经济效益分析依据不充分,计算有错误,结论偏离土地整治正常水平;社会效益分析不全面,分析不到位;生态效益在规划中没有专门安排,生态效益不显著,责令修改。

经济效益分析无依据,计算错误,结论显著偏离正常水平;社会效益分析不到位,随意性大,牵强附会;生态效益在规划中没有专门安排,生态效益分析简单;不予验收。

六、 保障措施

1.行政保障

该项任务:安排土地整治规划落实的行政保障措施。

验收依据:行政措施合理,符合法定程序、权限,在制度、政策和运行机制方面比较健全,合情合理,给予验收通过。行政措施基本合理,符合法定程序、权限,在制度、政策和运行机制上

2.法律保障

该项任务: 安排土地整治规划落实的法律保障措施

验收依据:是否安排法律措施,为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保障措施,法律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能够为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保障。

验收标准:安排法律保障措施,把土地整治规划纳入法律保障范围,依据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土地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和国土资源部的有关规定,设定土地整治规划落实的法律程序,权利义务和救济途径,为土地整治规划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给予验收通过。安排法律措施,但不完善,法律观念淡薄,法律规则书写不清楚,建议完善完善。没有专门安排法律保障措施,责令修改。

3. 经济保障

该项任务:安排土地整治规划落实的经济保障措施。

验收依据:是否安排土地整治规划落实的经济保障措施,措施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够推动土地整治规划落实。

验收标准:经济保障措施到位,能够为土地整治规划落实提供资金保障,利益驱动,效益挂钩等措施,推动土地整治规划落实的,给予验收通过。具有经济保障措施,但内容不全,措施不力,建议完善。

没有专门安排土地整治规划落实的经济保障措施,责令修改。

4.技术保障

该项任务:安排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措施。

验收依据:专门安排了土地整治规划落实的技术保障措施,技术保障措施科学、适用,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能够提供土地整治规划落实的技术保障,保障到位,有力,给予验收通过。

专门安排了土地整治规划落实的技术保障措施,措施难以到位,不能很好地提供技术保障,建议修改。没有专门安排土地整治规划落实的技术保障措施,责令修改。

小结

本研究基于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经验,结合验收中常见问题,立足实际,逐条说明该项任务、验收依据及验收标准。基本要求是文本内容应完善,全面,前后一致;验收依据具体化,设置到具体内容;验收标准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2013.1.

[2]胡振琪.土地整治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7.

[3]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2000.

[4]**县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规划文本,2013.

土地验收建设项目 第4篇

土地、房产类存续资产以2013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以财务划转方式划入资产管理中心,随着中心存续资产管理的规范及对有关校核工作的开展,结合原主体企业所反映的问题,越来越发现存续资产的实际状况远非报表数据所能真实反映。主要包括不属本企业所有但列入本企业资产序列而被划入存续资产序列;有些资产账、卡、物严重不符;住宅类资产存在着职工产权和企业产权严重重叠的现象;有些资产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受到严重威胁;有些项目的开发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有些资产已被原主体企业私下处置等等问题。

二、存续资产实物确认验收

土地、房产类存续资产实物确认验收是指通过集团公司组织的、以资产管理中心为主要成员的实物确认验收组按既定的确认验收内容、标准、程序,对所属的土地、房产所有权属证明文件、证件、协议、实物、竣工资料、宗地图、影像资料等进行全面、客观、真实确认并对有关存续资产的开发、盘活、权属证件办理提出指导意见的一个过程。

三、存续资产实物确认验收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企业和职工依法获得各自应有的权利

企业和职工的产权相重叠,是由于职工已取得分户产权而企业的大产权还没分开或没能来得及分开。通过资产实物的确认和验收,促使原主体企业集中人力和精力系统进行核对和核实并集中解决,属于企业的一个不能少,属于职工一个也不留。同时,资产管理中心也对住宅类的存续资产有一个全面、客观、真实的掌握。

2、有利于核销不应纳入存续资产管理序列的资产

集团公司整体改制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且内容复杂,短时间内要把企业多年来的资产问题核实清楚且要办理相关证件,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清产核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把企业承租的土地、房产或者属于集体企业的资产混入本企业资产的现象,中介公司只核实资产是否符合改制要求而不问资产的来源和所属,把不能纳入改制范围的资产一并划入了资产管理中心。通过资产实物确认和验收,把产权清晰、归属明确、没有争议的资产从存续资产序列中核销掉,从而促进对存续资产的真实掌握。

3、有利于对存续资产按使用性质进行划分,以利于折旧、摊销费用的合理提取

土地、房产类存续资产很大一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办公楼、生产楼、加工中心、实验楼。从产权角度讲,划入中心就属于资产管理中心了,用别人的东西就要有偿付费。有偿使用费多少为好,既要考虑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关联交易的监管要求。通过实物的确认和验收,把存续资产按使用性质划分为生产经营、住宅、对外出租三类,就是考虑收费的合理性。对于企业必需的生产经营类的资产就只考虑折旧和摊销,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对用于对外出租的则以市场价格为基数进行计算,经营所得主要归资产管理中心,企业获得应有的管理费用;对于为职工服务使用的住宅类的门房、配电室、水泵房等配套设施则按折旧计提。

4、有利于对存续资产的完整性和合法性进行确认

土地、房产类存续资产以2013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划入资产管理中心,只是从财务账面上进行了移交,但实物究竟如何,只能是原主体企业自己清楚了。据了解,有些土地由于资料不完整或长期不进行生产经营,被周边村民不断蚕食,有些村民已把这种蚕食当作自己的成果到政府有关部门讨要说法,个别村民甚至已开始办理土地使用证,已从事实占有发展到合法占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受到严重威胁。通过存续资产的实物确认,把所有资产捋一遍,哪些资产已受到威胁,哪些资产事实上已被别人占有或占用,哪些资产存在法律纠纷,哪些资产通过努力还可以要回来,哪些资产已根本无回归的可能。各种情况了然于胸,确保国有资产不受损失。

5、有利于加强对存续资产管理工作的宣传

什么是存续资产?存续资产包括哪些?存续资产是否就是不良资产?公司改制为什么要重新登记产权?为什么几代人置办的资产会划给别人?为什么有的土地或房产划为存续资产,有些就不划入呢?为什么改制就必须把国有划拨土地改性质为国有出让土地?存续资产有没有可能再回归到原主体企业?相信,以上疑问在大部分的改制企业里都存在。由于集团公司整体改制时间要求紧,又有大量的资产需按照要求取得产权手续,而这种产权手续的取得需要大量的支撑性的证件和文件作为依据,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层层审批,有这样的疑问就不足为奇了。通过资产的实物确认,要走遍所有的相关企业,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答疑解惑的过程,也是一个宣传政策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鼓足干劲的过程,也是一个为签署物业有偿使用协议铺路搭桥的过程。

6、有利于存续资产的规范处置

存续资产的管理需要资产管理中心和原主体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资产管理中心负责的是产权和价值管理,原主体企业负责的是实物管理和使用管理,同时,还负责有关权属证件的管理和完善。有些单位利用存续资产财务账面移交而实物还未确认的时机,不执行集团公司有关存续资产过渡期管理的有关规定,擅自作主,低价出售、抵账、转让、变卖、抵押等,使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严重加大。通过资产的实物确认和验收,把个别单位的本位主义思想统一到集团公司的改革要求上来,确实需要处置,应通过资产管理中心经集团公司授权,按有关程序进行。

7、有利于对存续资产的盘活、开发、确权办证工作进行指导

存续资产有些是正在使用,有些是长期闲置,有些是正处于开发阶段,但无一例外都在权属证件上存在“瑕疵”。要么是土地性质还没有从国有划拨变为国有出让;要么是土地和房产两证不匹配;要么是有土地证无房产证等等,不一而足。通过资产的实物确认和验收,对这类问题进行归整,对闲置资产摸清原因,看能否对症下药把它盘活;对正在开发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使开发工作处于可控。确权办证工作则分类区别对待,同一地区的,要进行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少走弯路,需要集团公司协调和支持的,应该支持,加快办证的力度和速度,促使资产尽快“回归”。

8、有利于加强原主体企业对存续资产实物的管理

存续资产的管理是一个新课题。所谓新,是因为从财务层面上划归为集团资产管理中心,而实物的利用和管理又归原主体单位,如处理不当,资产很有可能处于管理“真空”状态。资产实物确认验收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原主体企业的存续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明确双方职责和权利、划清管理边界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要使原主体企业明白:哪些属于他们的管理权限,哪些工作由他们主导,哪些工作由他们配合;对存续资产的管理需要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具体标准是什么。一定要求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管理无真空、国有资产不流失。

9、有利于收集对存续资产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管理包含了决策、指挥、监督、服务等职能,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过程。基层单位对存续资产的管理有许多值得肯定的意见和建议,在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中积累了许多成熟的经验。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管理提升有重要意义;对中心积极、及时地办理权属证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于中心如何有效地、合规合法地开发和利用资产实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0、对于存续资产的“回归”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存续资产的构成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因时间关系而来不及确权的项目,假以时日,权属证件是可以办齐的。成立资产管理中心很大的一个目的,是要让这些暂时不具备进入股份公司的资产经过“孵化、培育、优化、确权”的过程,使其具备进入股份公司的条件,也就是这些列入资产管理中心的存续资产其最终目的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使其重新投入原主体企业,不只是能够实物应用,而是“名至实归”,不只是满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且还要作为资本注入,使其成为股份公司资本的一部分。通过资产的现场实物确认,把资产的实际情况摸清,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让有关企业不要因为资产被划入资产管理中心而想不通;不要因为签署物业有偿使用协议而不理解,要像以往一样,以主人的心态,加快办证确权的力度和速度,加快存续资产的“回归”;要像以往一样,积极加快项目的开发力度,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存续资产的管理是一个漫长的工作过程,也是一个时不我待的工作节点。说它漫长,是因为在存续资产的构成中,有许多资产根据现形政策办理权属证件的难度会非常大,甚至是不可能办下来,对这类资产就要像其他固定资产一样进行常态管理;说时不我待,是因为存续资产构成中,有许多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办理权属证件,然后以资本方式及时地重新注入到股份公司中去,保证国有资本的价值最大化。

实物资产的现场确认是存续资产管理工作的一个分水岭,它是存续资产管理从政策制定、财务划转、理论探讨走向实践的一个标志。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完整地、系统地、客观地、科学地掌握存续资产的实际情况,以利于对存续资产分门别类进行管理;通过这个过程,可以使原主体企业明白自身的定位,以便积极、及时地确权办证;可以使我们明白存续资产应如何委托管理,如何有偿使用;资产实物的确认过程也是一个对基层单位存续资产管理工作把把脉、量量温的过程。

总之,通过对土地、房产类存续资产实物的确认验收,全面掌握存续资产,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中心存续资产的“管理中心”、非经营资产的“转化中心”、优良资产的“培育中心”、低效资产的“加工中心”、困难企业的“缓冲中心”的作用,政策和实践相结合、机关和基层相结合,把存续资产管出价值、管出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丽:对企业改制后存续固定资产的管理及处置利用的初步探讨[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4(6).

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分析论文 第5篇

1 土地整治竣工验收内容

土地整治竣工验收工作贯穿于整治的全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前期的规划设计、预算执行、变更设计、资金投入、工程数量、工程质量、工程完成后竣工结算与财务决算等,此外,还包括工程新增的耕地面积、土地属权的方案落实、项目投资的预期效益、地籍台账的变更、问题出现的整改纠正、执行协议与管护效果、项目运行与管理制度执行等。从内容上来看,其涉及到土地整治项目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求相关验收人员必须对这些内容深入了解与掌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后期的不断完善与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2 土地整治竣工验收依据

土地整治竣工验收依据主要有:1)国家制定的相关规程与制度;2)批准后的项目计划与项目预算、初始设计与变更设计、项目的实施方案、立项后的批复文件、招标投标文件以及工程质量的划分方案等;3)施工的合同与施工图纸,上级机关的批复文件、技术标准以及土地整治项目的相关规定等。这些依据为土地整治竣工验收提供参考标准。同时,针对土地整治的系统性、动态性、技术性及综合性特点,竣工验收依据要随其变化来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土地整治更具有规范性。

3 土地整治竣工验收的问题

由于我国土地整治工作起步较晚,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许多方面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项目的竣工验收亦是如此。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发现有问题存在,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对竣工验收的把关不严格 在进行外业的实地检查时,常常只是从表面上看项目的全貌,而没有深入检查,也没有进行实际测量;项目验收工作量大,人手不足,导致对业内相关资料查看不仔细。

3.2 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够透彻 例如,在和农民座谈或者走访农户时,对人民群众的意见没有合理听取,使一些有效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3.3 管理过程中执行力度不足 例如,在验收时,对提出的整治意见只看整改报告而不进行实际的检查,是否真正整改好没有明确的标准。

3.4 验收人员知识结构不全面 一些专家组中有退休人员,这些退休人员并不能代表验收单位,并且由于知识的更新与政策的变化,使退休人员已经无法进行教育培训,不能很好的适应形势的变化。验收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专业知识不到位及业务水平不足等,也是影响土地整治竣工验收的重要因素。

4 土地整治竣工验收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土地整治竣工验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4.1 加强竣工验收工作的思想认识 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必须严格管理,按照设计的内容把所有内容都检查到位,并以认真积极的态度、严谨负责的作风来验收,实行组长负责制,并签字保证。验收小组的成员必须遵循廉政的要求,对验收工作严格自律,并做到客观、科学、公正与真实。

4.2 严格按照竣工验收规程执行 执行竣工验收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程进行,并对实际情况有全面了解,根据相关规定认真执行验收工作。对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验收小组提出整治意见之后、下达验收批复之前,竣工的验收小组必须对整改的内容展开实地核查,不能只注重承担部门提交的报告,符合验收标准的才能给予验收批复,未通过的则要进行再整治,完成之后再重新验收。

4.3 强化竣工验收小组人员的知识结构 强化验收小组成员结构,每个小组由5个或以上的成员组成,小组成员可以由农业、林业、水利及财政等专业的人员组成。提高验收小组成员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

5 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整治作为一项长期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项目的竣工验收是一个从投资实施至交付使用及生产运营过程中的衔接与转换阶段,也是投资建设的成果转向生产与使用的关键标志,是对投资建设的工作质量进行全面考核的重要环节。由此可知,健全土地整治竣工验收管理的相关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保证土地整治项目的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完成,以达到预期竣工验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华蓉. 浅析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管理. 华北国土资源,2013(6): 81-82.

浅析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 第6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

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建设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呈大幅度增加势头,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验收作为环境监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是依据环评文件对建设项目执行法律法规、环境标准、环境管理要求以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的系统检查和考核, 验收执行程度是否到位将决定着验收的效果[1], 也是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的重要环节, 因此, 做好竣工项目环保验收工作, 对于保护环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工作流程, 简要论述各个环节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和注意事项。

1竣工项目验收监测前期准备

1.1确定项目负责人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工作任务重, 涉及到的行业领域多, 监测人员难以完全了解所有行业和工艺的污染物排放特点, 因此确定好验收监测项目负责人十分重要。在实际工作中, 对于一些工艺复杂、 项目重要的建设项目可以适当增加项目负责人 (选择2~3名) 共同负责, 发挥各自对项目、工艺的熟悉程度来具体抓验收监测工作。

1.2收集相关资料

建设项目竣工监测是对该项目是否严格执行环评报告以及相关部门的项目审批意见的重要审核, 在开展竣工验收监测之前需要注意收集该项目的环评报告书、项目环保工艺设计文件, 企业的基本概况, 反映企业工程或者设备运行情况的参数或数据, 主要生产设施、生产工艺的消耗数据, 以及废气、废水、废渣等相关处理设施的文件资料等等, 只有详尽的收集项目建设的各种资料, 为后期验收监测中提出污染防治建议提供更加科学、可行的对策措施。

1.3编制监测方案

严格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 制订科学的监测方案, 方案中要明确验收监测所要实现的生产负荷、污染治理措施运行工况、现场监测人员的分工和安排, 一类污染物的采样位置、现场监测的时间以及监测报告的编写时间和提交时间, 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验收监测评价标准和监测的内容以及现场监测验收操作时的注意事项等等。

2竣工项目现场验收监测工作

建设项目现场监测时要重点关注项目的生产负荷、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工况以及一类污染物的质量控制措施等。

2.1验收项目工况

根据验收监测规范的相关规定, 企业的验收工况要达到设计能力的75%以上, 在实际验收时要根据不同行业和工艺特点灵活计算出工况是否达到设计能力。例如, 在监测时, 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能源消耗、产品产能与设计指标进行比较, 从而计算出该项目的生产负荷等。

2.2掌握污染物去除效率

在验收时要掌握废水、废气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以通过监测后准确判别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例如, 对于废水的去除效率的监测, 根据入水水质是否稳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计算其污染物去除效率, 对于入水水质稳定的, 可以在处理前、后同步采样, 而对于入水水质变化较大的, 则要充分的调查了解, 掌握废水的停留时间, 并详细采集废水处理前后的水样情况, 准确了解废水工艺运行是否满足了设计要求。

2.3环保设施管理

虽然验收监测规范中并未明确的环境管理检查工作细则, 但在实际工作中, 环境风险检查不到位时常会导致环境风险检查内容的不确定性, 因此, 在验收监测中要着力做好环境管理检查, 逐一检查项目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落实情况, 帮助监测人员掌握建设项目工况及污染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

3验收监测后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3.1做好监测结果的评价

根据不同监测项目内容做好监测结果的评价工作。例如对于废气的评价要以小时均值, 对于废水的评价则用日均值。

3.2做好监测项目总量的核算

做好监测项目的总量核算, 对于废气及其污染物的核算通过瞬时排放量和年生产时间进行核算;对于废水及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核算则根据污染物日加权平均浓度与监测期间的实际废水排放量均值和年生产时间之间的乘积核算出废水总量。总量核定一般采用实测法、统计法等。

3.3编写好验收报告

验收监测报告是根据验收监测的结果进行的总结性情况编制, 除了验收监测依据、建设项目概况、环评建议、验收监测内容、 监测质量控制和分析方法部分的编写应在原验收监测方案的基础上做好补充之外, 还要做好对监测条件、环保设施监测结果、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以及周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等验收监测结果与分析的评价;并阐述清楚环评批复落实或变更情况, 项目环保应急预案建立情况以及固废处理情况。根据验收监测结果和环境管理检查情况, 得出验收监测结论, 并结合项目环保验收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尤其是要关注验收监测中超标、数据异常以及存在环境隐患等诸多情况。

4结语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是环境监测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要结合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工作特点, 注意做好竣工验收前的准备、现场竣工验收监测和后期的数据处理及监测报告的编写, 严格执行验收重点、标准和流程, 保证竣工验收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

参考文献

[1]李新华, 孙红叶.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新疆环境保护, 2011, 33 (4) :29-31.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问题研究 第7篇

虽然环保工作力度近年来已得到加强,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也逐步引起了重视, 但在环保验收工作中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建设项目竣工的环保验收效果, 结合以前的经验, 本人对建设项目环保验收中所存在的问题做了一定分析。

1.1 环保验收前期并没有将准备工作做好

环保验收工作在前期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影响了环保验收工作的全面性、准确性以及验收质量。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现场的勘察, 所收集到的资料越全面, 文件越详尽, 就越能够对建设项目有更明确的认识, 有利于在现场勘察中对需注意的事项和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也可以说资料收集的过程就是对建设项目的一个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但当前我国对建设项目进行验收时, 前期准备工作并不充分。

1.2 生产负荷检查没有引起重视

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中对生产负荷的检查力度不足, 大部分只流于形式, 敷衍了事, 这不仅降低了验收结果的代表性, 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验收结果的可靠性。在具体验收监测中, 若所建设项目的生产负荷无法达到>75%的要求, 则表示污染物生产量没有达到正常水平。验收后如果建设项目在生产负荷上低于了验收监测中的生产负荷, 就表明该项目污染治理设施没有达到生产需求, 也就存在污染的隐患。

1.3 在环境管理检查上没有落实

建设项目中无论是设计期、施工期, 还是在试生产期所需要的各项环保的审批手续、环保管理机构、资料档案以及该有的规章制度等需具备齐全。在设计初评和环评的过程中, 要求所建设的环保设施无论是在建成中, 还是在运行中都必须将环保措施进行落实, 确保“三同时”制度能在建设单位有力执行, 这也是环境管理检查时进行环保验收的有力的非测试性的依据。

1.4 没有对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引起重视

建筑项目环评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批复中通常都没有明确要求对排污口进行在线自动检测设备的安装, 以及具体的规范化整治。但如果要进行现代化环境管理, 就必须对排污口做出规范化整治, 同时进行在线自动监测设备比对分析, 这也应当成为建筑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中的重要内容, 并体现在项目验收监测报告中。

1.5 项目真实情况并没有在公众调查中反映出来

进行项目验收中, 一般公众调查内容都相对简单, 进行公众调查即便是在不同的建设项目验收中其内容都几乎相同, 没有将项目特点凸显出来。此外, 公众调查以调查表形式居多, 形式单一。

1.6 验收执行标准混乱

在环评报告的批复中对建设项目做了相关规定, 即在正式运行后排放标准必须达标。这一报告代表了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设计、环评批复国家, 当地对污染物排放控制以及环境质量要求等都是同当时所处的社会经济水平、治理技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建设项目在运行后所实施执行的排放标准会同规定的环评批复的标准有出入, 在排放的认识上也存在差异, 并且国家并没有对这一块做出明确规定, 这也容易导致具体执行时混乱情况的出现。

2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问题对策

2.1 验收公示制度需严格执行

在建设项目上, 我国环境保护总局主要实施验收公示制度, 这就需要各地方环保部门对区域内所建设的项目环保验收情况做定期公示。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各环保部门并没有将该项制度落实好, 而社会公众在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中了解少, 参与度低。因此, 需提高公众调查, 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认真调查并落实公众所反映的问题, 并在验收结果上反映出公众调查的真实情况。

2.2 开展验收监测技术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1979年就已颁布, 并提出了建设项目“三同时”的措施, 但从颁布到现在仍然没有正式下发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技术规范, 也没有得到具体的实施。这也就导致该验收监测没有相应的规范和正式的依据, 且建设项目种类繁多, 不同类型所验收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因此有必要开展验收监测技术研究。例如, 如果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那么在竣工环保验收中就会对将态环境监测作为重点。

2.3 明确验收执行标准

建设项目环评批复在执行标准上带有强制性, 因此必须执行。如果该建设项目建好并正式运行后, 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所变化, 那么将执行新的排放标准, 但在具体验收中仍以环评报告批复中的标准来执行。当然这需在参考新排放标准下实施, 假如验收监测结果没有达到新排放标准但却达到了环评报告批复标准的要求, 也判定是达到了验收标准的, 不过需对该项目进行限期治理要求。

摘要:本文首先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情况做了阐述, 并结合目前在环保验收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研究

参考文献

[1]佟敬军, 金福杰.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相关问题的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 2013, 39 (3) :99-102.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问题刍议 第8篇

1.1 法定制约阶段不完善

商业银行贷款、直接投资、融资租赁等等这些都是建设项目的主要投资渠道。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风险水平以及成本。由于我国目前现阶段的法定制约阶段不完善,对投资项目的制约,无法通过法律有效途径来进行渠道制约。以致于在建设项目最初设计环节时,环境影响评价制约了评价中的一些问题。由于在建设项目期间不能擅自更改施工阶段的环保设计,没有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因此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有着严重的制约影响,此外,在整个监测工作中,错误的观念也会导致环保监测不合格,比如对环保验收监测不够重视等。

1.2 环保设施建设不规范

由于不够重视环保设施建设,没有正确认识到竣工环保验收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通常为了本地经济发展,大力引进项目,但是由于受到资金方面的约束,没有按照验收监测标准来进行环保监测工作,没有执行调试运行、施工、设计三方面的“同时”制度。除了没有规范环保设施建设之外,在环保监测工作方面,导致监测难度增大的主要原因在于环境疏于管理、环保投资不到位、档案资料不全、环保验收手续不完善等。

1.3 环保验收监测较落后

环保验收监测工程较为复杂,而且要求方面很难满足,由于时间原因,容易改变环境标准。我国环保验收监测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第一,验收监测条件不完善,环保验收时间较长,对项目环境的状况监测,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标准来执行,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编写竣工环保验收报告。第二,开展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的前提,要符合设计规模,但是环保监测容易受到工况调整的影响,以致于环保监测时间延长。

1.4 环保监测跟踪力度不足

建设项目环保评价审批之后,需要进一步跟踪监测。在监察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以致于无法及时掌握动态的建设项目情况。主要原因在于:环保设施的建设,没有根据设计要求、环保评价来进行建设,在建设方面也没有安排人员去专项管理,监测设施以及污水排口标志等设置,没有按照国家规定。有关于建设项目的维修情况、设施运行内容没有详细记录,建设项目验收申请不及时,导致出现违法现象。在竣工环保验收监测环节,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不够,虽然通过网站公示信息,但是群众无法具体了解环保验收信息,无法发挥监督作用。

2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对策建议

2.1 建立健全法定制约环节

投资建设项目多渠道方面,必须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法定制约环节,按照国家要求,执行“同时”制度以及管理考核,并将竣工环保验收法律法规始终贯彻于建设项目当中。对于一些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建设要求的建设项目,必须要责令相关单位,建立健全环保设施,对一些没有进行环保验收监测的建设项目,必须严禁该单位建设新项目。

2.2 增强环保意识

为了保障环保监测工作开展顺利,必须要加大力度宣传环保意识,促进群众环保意识增强。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针对环保监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力推广环保宣传活动,通过会议、治疗发放等方式,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扩大环保宣传范围。进而将环保验收监测工作思路理清,促进相关单位提升对环保监测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环保验收工作效率的提升。

2.3 促进环保监测工作效率提升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保监测工作需要很强的技术性以及政策性,必须对相关环保验收监测工作制定验收监测指导文件,让监测单位监督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促进环保验收监测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换言之,监测单位对项目有关的信息进行主动收集,对各环节的实际情况进行主动了解,比如竣工、建设等,适当拓展环保验收监测范围。从而更加全面的开展环保监测工作。此外,还要对环保验收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促进验收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环保验收监测工作规范化。

2.4 加强环保监测跟踪力度

加强环保监测跟踪力度,可以创建相关环保部门联动机制,调动部门之间的力量,协调监察环保评价后的各项情况,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及时检查环保设施运行状况。辖区内的环保验收情况要定期公示,将环保工作督促落实;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过程当中,要让社会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出台合理的环保信息发布细则,使得公众的监督更加规范化。

3 总结

综上,建设羡慕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程是非常复杂的,监测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对环保验收工作的完善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且也非常容易产生环境污染事件。因此,必须要以实际情况为主,建立健全法定制约环节,加强环保意识,促进环保验收监测工作效率的提升,最后还要进一步加大环保跟踪监测力度,进而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摘要:建设项目竣工环保监测是我国环境保护管理中至关中药的一项工作。主要侧重于污染排放、环保设施管理、环保效果以及运行方面的情况。在建设项目竣工中,开展环保验收监测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为环境监测提供服务、技术支持。就目前我国现阶段而言,在检测环保验收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需要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环保监测工作。本文主要以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为出发点,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保验收监测,建设项目,问题与对策,竣工

参考文献

[1]郑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24):40.

[2]惠学香.浅谈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5.

土地验收建设项目 第9篇

江苏省环保厅日前组织淮安市环保局、淮安经济开发区环保分局、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科院和淮安市环科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 对江苏清拖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整体搬迁结合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了环保现场检查、验收。

验收组听取了清拖公司副总经理王刚所作的项目环保工作总结, 省环境监测中心寇晓芳经理所作的验收监测报告及市区环保局项目建设期间环境监察情况汇报, 并现场检查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 查阅了有关环保设施运行记录和管理资料后, 经充分讨论, 一致认为, 江苏清拖公司认真履行环保审批手续, 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3同时”制度, 污染治理设施到位, 运行正常。废水、废气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噪声均达到规定标准, 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满足控制要求, 验收组同意通过验收。

土地验收建设项目 第10篇

水电项目环保验收调查可分为蓄水前调查和运行阶段调查。蓄水前验收调查主要是施工调查, 运行阶段验收调查应达到以下条件:电站稳定投运能力达到其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 相应环保设施已投入运行。

2 内业调查

2.1 工程概况及区域环境特点

(1) 收集分析工程的基础信息资料, 初步调查工程概况和配套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设计变更情况及工程审批过程、建设过程及参建单位等。

(2) 了解和研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文件、工程试运行批复等相关文件, 了解区域环境特点。

2.2 环境保护要求及标准

(1) 深入研读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文件、工程试运行批复等相关文件, 明确工程所在区域环境保护要求。

(2) 采用环评阶段的要求和环保标准作为验收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有更新或修订的, 应提出验收后按照新标准进行整改的建议。

2.3 环境敏感对象

复核环评报告书编制阶段的环境敏感目标, 包括敏感目标名称、种类、位置、规模、与工程的区位关系、主要保护内容、与报告书的变化情况等。核查有无新增环境敏感目标, 查清其地理位置、规模、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主要保护内容以及工程建设和运行对其带来的影响等。

2.4 调查时段、范围、重点和方法

(1) 验收调查应包括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三个阶段。

(2) 验收调查范围原则上与环评文件的评价范围一致, 当工程实际建设内容发生变更或环评文件评价范围有疏漏时, 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调查范围。

(3) 调查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环境敏感目标;造成环境影响的主要工程内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其效果;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环境风险事故以及应急措施, 公众强烈反映的环境问题;工程环保投资落实情况。

(4) 验收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环境监测、公众意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2.5 风险识别及防范预案

收集工程已经制定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与环评文件有关内容一一核对, 如有遗漏, 应向建设单位提出整改要求。

2.6 其他准备工作

根据具体项目工作内容, 确定外业调查工作组所需人员与工作时间, 并估算相关工作经费。费用主要包括交通费、人员补助、食宿费、招待费、资料费、公众参与费等。

3 外业调查

3.1 工程调查

工程调查包括工程建设过程调查和工程概况调查。

(1) 工程建设过程调查。主要检查工程立项及其批复和程序的完整性和符合性;工程开工时间设期大事记、完工投入运行时间等重要时间节点;工程各阶段的参建单位;工程验收及各专题验收情况。

(2) 工程概况调查。包括基本情况、施工情况、运行方式、总投资和环保投资等。在工程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内业调查工作分析实际建设中的工程变更情况, 应从工程特性及组成、施工布置、工程施工、工程运行和工程投资等方面分析。

3.2 环保措施落实和设施运行及效果检查

(1)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文件、项目试生产回函的要求, 注重调查是否有新增的环境保护措施。

(2) 对于临时环保措施, 采取收集资料法, 通过查阅各施工单位总结报告、监理总结报告、环保监理月报、季报、年报、建设单位各种汇报材料调查为主。

(3) 永久环保措施及运行情况调查, 主要采用现场调查法进行调查, 通过现场走访, 调查其实际采取的环保措施及其运行效果, 调查过程中, 应注意照片及视频取证。

(4) 根据调查结果, 核对环保措施与环评文件的相符性。重点分析新增环保措施和未按要求落实措施的情况, 对这些变化进行必要的说明, 进而提出后续实施和改进的建议。

(5) 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应重点关注生态流量泄放措施、增殖放流措施、库区水质保护措施等易产生明显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及恢复措施的落实情况。

3.3 环境影响调查

结合工程建设前、后区域环境现状资料分析工程建设及运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包括生态、水文泥沙、水、大气、声、振动、固废及社会环境影响调查。

3.4 环境质量和污染调查

结合所收集的资料, 在满足环评文件中试运行期监测要求的前提下,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 制定合理的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计划, 并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对工程进行验收监测。

3.5 环境管理调查

此部分调查可结合资料收集工作一起进行, 了解建设单位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规章制度制定、执行情况、环境保护人员专 (兼) 职设置情况, 建设单位环境保护相关档案资料的齐备情况以及环境监测计划的落实情况、环境监理的实施情况等。

3.6 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调查

调查施工期及运行期存在的环境风险因素, 是否出现过风险事故;工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的制订情况;工程环境风险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

3.7 公众意见调查

依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工作, 问题的设置应结合实际, 反映工程的实际环境影响及公众对工程已采取环保措施的满意程度。

4 资料整理

在内业准备阶段, 对工程的相关资料应进行相对充分的收集, 外业调查工作过程中对欠缺资料补充收集。对所收集的全部资料进行甄别整理, 分类保存。

5 调查成果总结

对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工作进行成果总结, 主要包括工程变更、环保措施落实和环境影响、监测落实和环境管理、公众参与几个方面。

(1) 工程变更。重点关注产生环境影响变化的工程变更, 对于变更带来的环境影响变化应有足够的资料和现场调查成果支撑。

(2) 环保措施和监测。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试生产批复等要求逐项检查。将工程环保措施和监测工作分为已完成和未完成两大类, 对于未按要求完成的应提出整改要求, 待整改完成后进行第二次现场调查。

(3) 环境影响。总结工程在各个环境因子上产生的环境影响, 对于水电工程尚未显现的生态影响提出进一步生态监测和后续措施实施建议。

(4) 环境管理。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如实总结。

(5) 公众参与。应如实反映受调查公众的真实态度和意见, 对于公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信息反馈。

(6) 调查结论。根据调查和总结的结果, 客观、明确地从技术角度论证工程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

摘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是建设项目整体竣工验收之前开展的环保达标行政考核活动。笔者通过水电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工作实践, 提出了水电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的技术要点, 包括工况要求、工作流程、内业调查、外业调查、资料整理、成果提炼等内容, 对开展水电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水电环保,竣工验收,调查应用

参考文献

[1]HJ 464-2009,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水利水电[S].

[2]谢光武.四川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J].水电站设计, 2006, 22 (4) :41-43.

上一篇: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下一篇:标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