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基础课教学论文

2024-06-12

钢琴基础课教学论文(精选12篇)

钢琴基础课教学论文 第1篇

一、突出师范性, 增强责任感

钢琴教学课程的任务, 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弹奏技能, 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和为歌曲编配伴奏的能力。我们培养的是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和参与社会音乐活动需要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而不是培养专业演奏人员。由此, 我们的教学要重视能力的培养, 突出师范性, 绝不能好高鹜远, 盲目地向其他艺术院校看齐。

教师绝不能因为学生入学时的程度差异 (有的甚至从未学过钢琴) 、生理条件不同而采取顺其发展、放任自流, 或按部就班、不求进取的消极态度。钢琴教师要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的同时, 根据学生理解力较强、有一定的乐理基础的特点, 把一些弹奏方法、基本要领、指法规律等加以归纳, 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脑指挥手的作用, 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革教学模式

多年来, 我们一直遵循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 即以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曲、大型与小型乐曲四条线安排教学。而根据高师性质, 我们应重在扎实的基本功, 适量的练习曲、乐曲、复调曲, 自如地编配伴奏及自弹自唱三条线配合的方式安排教学。具体如下:

1. 严把入门关, 练好基本功。

学生初学钢琴, 弹奏姿势和方法一定要正确。教师一定要多作示范性讲解, 对一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帮其解决纠正, 要反复强调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基本练习中的音阶、琶音、三度、六度、八度、和弦等, 就好比构成钢琴曲的一个个零件, 教师只有把零件都准备得符合标准, 学生弹奏钢琴曲才能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2. 在巩固基本功的基础上, 注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音阶、琶音、八度、震音等, 要进行24个大小调的移调练习;要简谱、线谱同时走, 为下一步编配伴奏做好准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程度, 适当加入奏鸣曲、乐曲、复调作品。精弹的作品要求有质量, 每学期最少弹一首, 它主要训练学生对大型作品的音乐组织能力。教师在读谱方面分析要细致些, 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曲目的弹奏要求、作品风格、意境的情况下, 用“脑指挥手”, 将作品完美地表达出来。

3. 重点培养编配伴奏及自唱能力。

编配伴奏不能作为钢琴个别教学的附加内容, 而应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当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弹奏乐曲时, 教师就要适时地加入自弹自唱及伴奏音型的练习和和弦连接的练习、移调的练习, 为即兴伴奏做准备。

在学生上课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歌曲或乐曲的调式、调性、体裁风格和情感为选择适当的和声、伴奏织体等提高依据。教师要大量浏览声乐作品的伴奏谱例, 吸取营养;大量编配简谱歌曲 (做到简、线谱都熟悉) , 掌握各种风格的伴奏音型。教师要提倡创造性思维, 达到功能与内容的较好统一, 并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伴奏水平。

三、重视“一对多”的教学形式

目前, 我们的钢琴课主要采用一对一的教学形式, 这有利于因材施教。此外我们还可根据具体针对性地采用“多对一”、“一对多”等形式进行教学。

“多对一”教学形式主要针对个别专业差的学生进行。通常先由该生的主讲教师提出问题, 然后经教研室共同讨论, 统一意见, 制订出最佳教学方案, 上课时由该生的主讲教师执行。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通过讨论, 集思广益, 教师可以制订出最佳的教学方案,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同时, 教师之间通过讨论也增进了相互了解, 学到了别人的长处, 有助于提高教学技能。

“一对多”教学形式指一名教师对两名以上的学生授课。过去用得较少, 主要是由于学生间智力水平和专业基础程度各不相同, 学习态度和方法也不同, 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招生规模的扩大, “一对多”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缓解音乐师资相对短缺的矛盾, 钢琴小组课和即兴伴奏大课已更多地为人们所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要求, 在上集体课前, 教师要认真备课。课堂上对要点和难点都要作认真的讲解, 把整堂课安排得有条不紊, 引导和控制好学生的注意力。在集体课的氛围中, 师生容易处于积极状态, 注意力集中, 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音乐和学习内容。集体课便于学生互相观摩, 取长补短, 培养自查能力, 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提高当众演奏能力。集体课目的性、计划性强。在选曲上, 教师可以给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其他内容, 但主要是向广度、深度迈进。

另外, 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相互观摩与学习的教学形式, 有利于相互切磋,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也应适量采用。

参考文献

[1]李晓平.钢琴基础教程教学辅导.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4, (1) .

基础钢琴教学大纲 第2篇

一年级:钢琴小组课

第一学期: 总15学时

第一课 1学时

掌握基础乐理知识与基本弹奏姿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认识琴键、强调手型

第二课 1掌握非连音弹奏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非连音奏法

第三课 2掌握连音弹奏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连音奏法

第四课 1掌握跳音弹奏

教学重点与难点:跳音奏法

第五课 2掌握双音的弹奏

教学重点与难点:双音弹奏整齐、用力均匀

第六课 2掌握和弦的弹奏

教学重点与难点:和弦弹奏整齐、用力均匀

第七课 2掌握分解和弦的弹奏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解和弦的弹奏

第八课 3掌握指法训练(穿跨指)

教学重点与难点:大拇指的准备及弹奏动作

第九课 1灵活使用所学各种技术的训练

教学重点与难点:针对曲目解决弹奏中的技术问题

第二学期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总18学时

1、音阶、琶音、和弦的弹奏

2、手指双音与和弦的弹奏

3、掌握控制手指的力度、音色变化

4、综合节奏

5、四手联弹,合作训练

6、准备考试与个别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基础弹奏姿势、方法

2、针对曲目的不同解决技术问题

3、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4、音乐的表现力 二年级:钢琴小组课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重新分组进行教学,教学要求如下:

1、继续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强化基本功训练,发展手指独立弹奏的能力。

2、逐步加强对快速弹奏能力的训练,要求做到手指弹奏发音清晰、颗粒性强、声音均匀流畅。

3、初步具备对乐曲的分析能力,广泛接触各种风格的钢琴曲,力求理解作曲者的主要音乐意图。

4、曲目完成数量:除基本功训练外,完成练习曲10-15首,复调作品4-6首,乐曲6-10首(含奏鸣曲与小奏鸣曲)第一学期(可根据学生情况酌情增减曲目数量)总18学时 1、6首大小调音阶、琶音(4升4降调号以内)

2、哈农练指第11首至15首

3、车尔尼作品599

4、巴赫初级钢琴曲集2首

5、小奏鸣曲(迪阿贝利、贝多芬、菲比赫等曲)

6、乐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熟练掌握音阶、琶音

2、发展手指独立弹奏的能力

3、具备对乐曲的分析能力

第二学期(可根据学生情况酌情增减曲目数量)总17学时 1、6首大小调音阶、琶音(7升7降调号以内)

2、哈农练指第16首至20首

3、车尔尼作品599、849

4、巴赫初级钢琴曲集2首

5、小奏鸣曲(库劳等曲)

6、乐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

1、熟练掌握音阶、琶音

2、加强对快速弹奏能力的训练

3、乐曲的分析、表达能力

三、主要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

2、作业 每节课布置基础练习、练习曲、乐曲各一首(可根据学生情况酌情增减曲目数量)

3、考试

四、成绩考核方法

考试形式:分考试与考查两种方式。考查:由教师各自确定曲目,考试曲目由钢琴教研室组织从钢琴考试题库中抽取,要求背谱弹奏。

成绩结构: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10%,期末成绩占70%。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高等师范院校钢琴基础教程》韩林申等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版 《车尔尼练习曲系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版 《哈农练指法》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版 参考教材:

《拜厄》 人民音乐出版社 《巴赫复调钢琴曲系列》 人民音乐出版社 《小奏鸣曲集》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世界儿童钢琴曲选》 人民音乐出版社

浅谈改进钢琴基础课教学之我见 第3篇

关键词: 改进钢琴教学 突出师范性 因材施教 改革教学模式 加强基本功 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即兴伴奏 多种教学形式

培养合格、实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是高师院校音乐系科同仁们追求的目标。目前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作需要。钢琴演奏能力较差,即兴伴奏不能手到即来,这是最明显的弱项,因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充分发挥钢琴课在音乐教学中的“基石”作用。这门课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音乐修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音乐师资人才的重要途径。上好钢琴基础课对提高我们的整体教学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改进教学呢?

一、突出师范性,增强责任感

钢琴教学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弹奏技能、提高音乐表达能力以及为歌曲编配伴奏的能力。我们培养的是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和参与社会音乐活动的需要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而不是培养专业演奏人员。由此,我们的教学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突出师范性,而不要好高鹜远,盲目地向艺术院校看齐。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入学程度的参差(有的甚至从未学过钢琴),生理条件各异而采取顺其发展、放任自流,或按部就班、不求进取的消极态度。钢琴教师要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的同时,根据大学生理解力较强、也有一定的乐理基础的特点,把一些弹奏方法、基本要领、指法规律等加以归纳,引导他们充分发挥用脑指挥手的作用,往往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革教学模式

多年来,我们一直遵循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即以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曲、大型与小型乐曲四条线安排教学。而根据高师性质,我们应重在扎实的基本功,适量的练习曲、乐曲、复调曲,自如地编配伴奏及自弹自唱三条线配合的方式安排教学。具体如下:

1.严把入门关,练好基本功。学生初学钢琴,弹奏姿势和方法一定要正确。教师一定要多做示范性的讲解,对一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纠正毛病,要反复强调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基本练习中的音节、琶音、三度、六度、八度、和弦等,就好比构成钢琴曲的一个个零件,只有把零件都准备得符合标准,对钢琴曲的弹奏才能游刃有余。如手臂的正确使用可使大和弦、八度的音响辉煌,反之弹出的将是噪音一片。教师要善于针对性地选择各种基本练习、练习曲或乐曲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方法。

2.在巩固基本功的基础上,注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音阶、琶音、八度、震音等,要进行24个大小调的移调练习;要简谱、线谱同时走,为下一步编配伴奏做好准备。根据学生程度不同,适当加入精弹和浏览的奏鸣曲、乐曲、复调作品。精弹的作品要求质量,每学期最少弹一首,它主要训练学生对大型作品的音乐组织能力。在读谱方面分析得细致些,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曲目的弹奏要求、作品风格、意境的情况下,用“脑指挥手”将作品表达出来。浏览的作品要课题集中,形象鲜明,题材形式多样,风格情趣各异,以中外作品中中小型乐曲为主。对浏览的“量”和“質”的要求,可因人而异,以此可起到提高学习兴趣和视奏能力,挖掘学生潜能的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各门专业课之间的横向联系。启发学生把自已学过的音乐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如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曲式结构、乐曲内容、风格、适用于乐曲的技巧选择等,在尽快掌握钢琴弹奏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钢琴音乐表现手段,提高演奏水平和艺术修养。

4.重点培养编配伴奏及自唱能力。编配伴奏不能作为钢琴个别教学的附加内容,而应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当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弹奏乐曲时,就要适时地加入自弹自唱及伴奏音型的练习和和弦连接的练习、移调的练习(用首调练习24个大小调音阶、琶音、主三和弦原位及转位),为即兴伴奏作准备。

在学生回课时,应让学生仔细听辩一些典型的练习曲中的和声进行与转换,感受和声效果,让学生在课下分析乐谱中和声与旋律的关系,提高对和声的认识和运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歌曲或乐曲的调式、调性、体裁风格和情感,为选择适当的和声、伴奏织体等提供依据。要大量浏览声乐作品的伴奏谱例,吸取营养;大量编配简谱歌曲(做到简、线谱都熟悉),掌握各种风格的伴奏音型。提倡创造性思维,达到功能与内容的较好统一。

三、重视“一对多”的教学形式

目前,我们的钢琴课主要采用“一对一”的教学形式,这有利于因材施教。此外我们还可根据具体针对性地采用“多对一”、“一对多”等形式进行教学。

1.“多对一”教学形式主要针对个别专业差的学生进行。通常先由该生的主讲教师提出问题,然后教研室共同讨论,统一意见,制定出最佳教学方案,上课时由该生的主讲教师执行。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通过讨论,集思广益,可以指定出最佳的教学方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之间通过讨论也增进了相互了解,学到了别人的长处,有助于提高教学技能。不利的一面是,这种教学形式需要全体教研室成员共同参与,涉及人员多,时间不易统一,难以坚持经常,一般只适宜一些特定的教学内容中使用,实际教学中运用较少。

2.“一对多”教学形式指一名教师对两名以上的学生授课。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一对多”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缓解音乐师资相对短缺的矛盾,钢琴小组课和即兴伴奏大课已更多的为人们所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在上集体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课堂上对要点和难点都要做认真的讲解,把整堂课安排的有条不紊,引导和控制好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要努力将多种方法引入教学,如口述法、示范法、协作法、问答法、手势法、对比法、说明法、讨论法(讨论前要引导,讨论后一定要做总结,才能收到预期效果)等。在集体课的氛围中,大家容易处于积极状态,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音乐和学习内容。这种集体课形式便于学生互相观摩,取长补短,培养自查能力,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当众演奏能力。而且集体课的目的性强,计划性强,在选曲上,教师可以给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其他内容,但主要是向广度(接触多种风格名曲)、深度(使弹奏技能和音乐表达力趋向全面和完善)迈进。

四、加强其它形式的钢琴教学

钢琴四手联弹和双钢琴演奏、钢琴为声乐或其它乐器伴奏,这些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的授课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学生增加了如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同时也增加了很多上台演出的机会和形式,另外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相互观摩与学习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以上就是我在改进钢琴基础课方面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实践,有不妥之处还望同仁们予以指正为盼。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 世界图书出版社

钢琴基础教学理论 第4篇

作为父母亲, 在孩子四五岁的阶段就会为孩子选择爱好与特长, 钢琴成为很多家长与孩子的首选。但是为什么要学习钢琴呢?很多家长也回答不出来, 只是想培养孩子一个兴趣爱好。

其实, 总结下来, 有以下几点:

1.可以获得一项生存技能。

2.改善孩子封闭的性格, 陶冶性情。

3.提高孩子的气质与生活品味。

4.提高孩子的智力与想象力。

5.提高理性思考能力, 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

6.增强记忆力。

7.懂得学习方法, 善于总结经验。

弹钢琴使人严谨, 敏捷, 钢琴的旋律, 节奏, 强弱, 快慢, 丝毫不能差。遇上速度快的旋律, 必须有敏捷的大脑和双手。弹钢琴能赋予人独立性和创造性。每天要独立接受新的乐曲, 新的表现形式, 要独立克服新的困难。由于自身条件不一定完美无缺。要创造适合自身条件的练琴方法。弹钢琴让人坚韧顽强, 从孩提一路过来, 弹钢琴要克服数不尽的困难, 跨越数不尽的台阶。这个过程是坚强性格的最大磨练。

初学钢琴的孩子, 大多四, 五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智力、体力、骨骼的发育时期, 也是他们最初把握钢琴弹奏方法与技能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弹奏基础如何、方法是否正确, 对未来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教会学生正确的弹奏方法, 怎样引导和启发学生的音乐想像力,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爱好和主动练琴的能力, 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有针对性地进行钢琴的基础教学研究, 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留意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爱好。有位先哲曾说过:“爱好是一种魔力, 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这句话并不夸张, 很多家长、老师对培养儿童学习钢琴都有这样的共识叫:从爱好开始。爱好表现为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好使个人对所爱的事物给予优先的留意, 并具有时刻向往的心情。前苏联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以为, 音乐教育的首要题目在于“怎样使孩子们对音乐发生爱好”。四五岁的孩子开始学弹钢琴, 留意力轻易分散, 爱好不易集中, 缺乏稳定性。要想使他们适应并习惯于钢琴教学练习, 首先必须使他们热爱钢琴, 使他们喜欢钢琴教师, 喜欢学琴的环境。钢琴教师对待孩子应该和颜悦色, 始终带着亲切的微笑, 要用幽默的语言驱散孩子的紧张情绪, 要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儿童语言讲解乐理知识和弹奏方法。如把高音谱号叫做“高老师”, 低音谱号叫“低老师”, 把音符说成“鸡蛋球拍”、“蝌蚪”等。把钢琴叫做“大玩具”, 使孩子在游戏般轻松愉快的心境里进行琴法练习。在培养儿童的爱好中家长起关键性的作用。家长在陪练的同时要留意到, 良好的学琴气氛和家长对学琴的正确熟悉态度是儿童学习钢琴的重要心理基础。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对钢琴有爱好。实际上天生对学琴爱好的孩子极少的, 所以后天的培养非常重要。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对钢琴有爱好。实际上天生对学琴有爱好的孩子是极少的。所以后天的培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利用儿童的各种心理上的需要尽可能地使钢琴活动给他们带来满足感, 激发他们的爱好。如可以经常的让孩子在朋友、亲属、同学眼前表演、发挥自己, 这时钢琴学习就会给孩子带来荣誉感。渐渐地, 把儿时的这种荣誉感转变为自身的需求。培养儿童学钢琴的爱好, 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每个学生素质不同, 接受能力也不同, 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方式, 尤其是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采取不同的方法。人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可以用“表扬加鼓励”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爱好, 使他们有成就感, 有自信心。杨振宁博士说:“成功的秘诀是爱好”。有了爱好就会有积极性, 变被动为主动, 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所以说, 爱好的培养, 对儿童学习钢琴是尤为重要的。

钢琴启蒙教学必须严谨规范。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钢琴的动机不明确, 导致在选择钢琴老师的时候常常做出错误的决定。就目前学琴儿童学习钢琴的动机而言, 绝大多数以孩子自娱自乐的心态为目的, 不求进度与程度的约占一半以上。自娱自乐的心态也可称为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时尚, 也是一个趋势。家长有这种心态, 是整个社会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 这是一件好事, 也是应该积极发扬的一种心态。然而这种“素质教育”的动机, 会被某些家长误解为“非专业性”的休闲, 这种想法很快地渗透到预备学琴或正在学琴的孩子的思想中。于是便抱着一种游戏、娱乐的心态进入到钢琴课堂, 很自然地一动手便毛病百出, 长久下来, 孩子不但不能达到较高水准的钢琴程度, 还可能会养成孩子散漫、华而不实等不良的作风。所以, 一名优秀的钢琴教师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 即虽是业余学钢琴, 不搞专业, 但弹钢琴的方法不是业余的, 必须按照规范正规的演奏方法教学, 这样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一旦学琴, 练琴是必不可少要去做的事情。三分在学, 七分在练, 足以说明练琴的重要性。每天要安排足够的、较稳定的时间辅导孩子练琴, 同时要养成精力集中的好习惯。精力集中的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家长如果有时间, 应该和孩子一起来学习, 明白难点出现在什么地方, 这样就能够把严与爱很好的结合起来。

一旦孩子不能随心所欲的去“玩琴”, 而是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来练琴, 很多孩子就出现了不想继续学琴的想法。通常, 孩子会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不想学琴的情形, 一是想玩的时候;一是不会弹或弹不好的时候。两种情况需要区别对待:如果孩子因为想玩儿而不想学琴, 我们可以语气平静但态度坚决地告诉他, 学完琴后你还有玩的时间, 但现在不是玩的时候。若孩子还是不能将心思放在学琴上, 你可以握住孩子的手, 让他看着你的眼睛, 以不可商量的语气再次重申你的观点:现在只能学琴, 不许做任何其他事情。“不要轻易心软退让, 因为你这样坚持不仅是在让孩子学琴, 还在让他学会专心致志地做事;如果孩子是因为不会弹或弹不好而不想学, 这就到了孩子能否坚持学琴的关键时刻, 处理的恰当与否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时命令就没有用了, 孩子的情绪越是出现剧烈波动、心情沮丧、哭泣、发脾气、甩手不弹、对学琴的热情和信心急剧下降等等, 我们就越是要冷静、克制, 因为这时他们宣泄不良情绪和自我解压的重要途径。只要我们冷静, 孩子经过足够的心里震荡和摇摆后, 自然会渐渐平静下来, 重新建立新的心理平衡。此时, 他们才会认真考虑和接受我们的建议和忠告。

具体做法如下:1.给予耐心的具体的知道。2.讲诉别人的故事激励孩子。3.夸夸孩子自从学琴以来取得的进步, 帮助他重树信心。4.在感情上给孩子以支持。

钢琴基础教学另一个重点是培养音乐感觉。音乐感觉本身比较抽象, 轻易意会, 不易言明。但它必须通过具体的两个要素——声音与节奏来加以体现。我们不仅可以抽象地对学生进行启发, 更能用比较具体的方式让学生听得到、抓得住、感觉得到, 学生通过具体的把握, 逐步得到感觉方面的体会, 这样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就一定会进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少地方不符合作品的要求, 其中大多是反映在声音方面。如歌唱性旋律弹得不够动人, 这是由于触键分歧造成的。没有把握歌唱性的触键, 或者是旋律中出现不必要的重音, 破坏了旋律优美的线条;或是旋律缺乏一定的起伏, 线条感不强等。还有些学生手指跑动不灵活, 手腕在用力;声音不均匀, 缺乏弹性等。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具体找出题目症结, 通过不同的力度, 各种不同的触键, 以及触键的快慢, 手腕的应用, 手指架子的控制等, 还要加上自己敏锐的听觉, 力求再现作品所要求的音乐形象。

其次, 在节奏方面, 教师也应帮助学生把握好。

如:1、快慢错位。这种情况会导致音乐形象或情感完全不同, 不符合音乐的要求。另一种是快、慢基点是对的, 但分寸没把握好, 或者能力尚未达到, 那么效果也受影响。

2、节奏不统一与节奏不均匀。在一首作品中, 有些学生无意识地、不知不觉当中将某些段落弹得忽快忽慢, 这很不好, 不能符合作品要求。原因是:一则缺乏节奏感觉、某些技术上的大原因;再者就是某些特殊节奏如三连音、四连音等相互组合、抓不住基本节奏造成不同一、节奏不均匀主要是因手指技能和触键方面能力不强而造成。

3、节奏的松紧。主要是节奏的自由度。节奏应该是严格正确的, 但决不是机械的, 由于节奏是表现音乐的重要因素;音乐是传达人的情感, 是具有生命力的, 所以其节奏也应该是活的, 有时紧, 有时松, 像人的脉搏, 随着情绪变化而有快慢的变化;但它的松紧是依据音乐的自然流露, 不能为所欲为。音乐的松紧较难把握, 由于音乐是千变万化的, 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 它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培养和进步。教师应多示范, 边示范边指挥, 启发学生演奏, 会对学生有所帮助。

另外应鼓励学生多唱音乐, 唱歌曲, 不排除他们弹唱幼儿园或学校里学会的歌曲。由于歌曲有歌词, 轻易理解, 加之人声是最具有表现力的“乐器”, 很轻易体会音乐旋律和音乐的倾象性, 唱出音乐的线条;此时用你那动人的、富有感情的歌声, 带动你的手指在琴键上“歌唱”, 是轻易弹出具有感染力的音乐来的。若再能多听名家们的演奏 (包括磁带等) 、多听音乐会, 在这样的艺术氛围熏陶下, 再加上科学公道的练琴方法, 相信你的音乐表现力会大大进步。

高师钢琴基础阶段的教学 第5篇

关 键 词:高师 钢琴 基础阶段 教学

高师钢琴教学的“基础阶段”一般是安排在大学的前两年,高师音乐 教育 专业的学生不同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钢琴课程对他们而言是“必修课”而不是“主修课”。由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大纲的差异,“必修课”的教学与专业音乐院校的“专业主课”的教学就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专业院校 学习钢琴“专业主课”的学生有了相对较高的水平,而高师钢琴“必修课”面对的大多数学生是因为面临参加高考其他专业难于考上才用几个月或一两年的时间“突击”学习艺术 课程而考入高师艺术类专业学习的学生。由于学生在入学前没有经过规范的弹奏训练,是采取突击拔高的“蚂蚁啃骨头”的方式“苦练”出应考曲目的,大多数都只会弹奏应考曲目。尽管能弹一两首曲子,但缺乏必要的基本功训练,基本上都还没能掌握基本的钢琴弹奏技巧,而且学生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自习时间用于钢琴练习,因此钢琴教学基本上只能从“a、b、c”起步。在这个阶段要相对集中地给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让学生尽快地打下一定的基础,才有可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使其弹奏能力得到提高。

由于在基础阶段的教学时间较短,在教学之中我们就更应该强调钢琴教学的普遍性、共性,更好地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初步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伴奏和教学的基本能力,才能为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一、教材选择

成年人的钢琴教学不同于幼儿钢琴教学,成年人自身生理上已经基本定型,手比较僵硬,但相比较成年人在观察力、理解力、文化修养等这些智力因素方面要有一定优势,在教学之中,在坚持按照 科学 的弹奏方法和音乐规格去进行严格地训练的同时,应根据其生理上和智力上的特点、优势以及个体差异来规划教学的步骤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高师学生的钢琴教学,既不能认为学生的手早已僵硬定型,不肯花时间精力去琢磨、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不肯认真地去做基本练习以打好一定的基本功,认为只要能弹几个曲子就行,甚至急于弹大曲子,结果欲速而不达,弹出的曲子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也不能不顾成年人的特点和兴趣《拜尔》《哈农》《车尔尼599》一条条挨着弹,只要求质量不要求进度,就会抹杀了学生学习钢琴的主动性、积极性,也难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教学时间有限,高师学生的钢琴教学应根据各个学生实际情况,可采用周广仁教授所著《钢琴演奏基础训练》所提出的方式来选择安排教学内容,把不同的演奏技术分类型、分专题地以“技术课题”的方式,结合基本功训练的各调大小音阶、和弦、琶音和练习曲以及乐曲几个方面的内容循序渐进地来进行教学。根据成年人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些技术 问题 还可以在乐曲的学习之中加以训练解决,而练习曲则采取“精练”的原则。在进行了某一方面的技术类型基本功训练并学习了相应练习曲、乐曲后,进一步给学生 分析 该练习曲、乐曲的主题,左手的伴奏和右手的 发展 变化等等,并可以开始钢琴伴奏的学习尝试。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以“学以致用”的原则及时地加以巩固 应用,也能使学生更有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为扎实地掌握钢琴演奏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按此原则,根据学生演奏能力、兴趣爱好等个体差异的实际状况来选定教材,在选择钢琴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点:

1.技能性。必要的钢琴弹奏技巧训练,如:手指练习、音阶练习、和弦与琶音练习、练习曲、乐曲等有计划地安排在各教学环节。2.趣味性。教材内容安排应考虑到成年人的特点、兴趣和爱好,由简到繁、循序渐进。3.经典性。经典曲目一般旋律优美,既有较好的艺术性、可听性又有较强的技术典型性、代表性,这样的曲目可以使学生在技术、艺术、学习兴趣各方面都得到提高。4.民族性。在教材的内容安排上适当侧重 中国 风格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在内容、风格及和声手法上学生较为熟悉,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5.实用性。从培养目标来看,应在教材中安排一定分量的歌曲伴奏和歌曲即兴伴奏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歌曲伴奏水平和即兴伴奏能力,更好地适应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有关这方面笔者在拙作《高师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一文中已有阐述,在此不再详解。

在教学之中,还要处理好 “精与广”和“想弹的与该弹的”两个问题。艺术教学之中“技术”和“艺术”“质”和“量”是相辅相成的,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在“精练”的同时要努力加强学生视奏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视奏能力,才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更多地“浏览”一定“量”的乐曲,钢琴弹奏能力才能提高;否则其演奏“质”的提高也就如无源之水,曲目量得到积累增加的同时,学生的艺术视野、艺术修养也能得到相应提高,其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力也才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也有“我并没有去弹那些正式的练习曲如车尔尼和克莱门蒂;相反,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做种种标准的练习如音阶、琶音、颤音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①[钢琴家米夏·狄希特(misha dichter)]这种情况,霍洛维兹也说:“我想通过我弹奏音乐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靠体操式的练习。我从不机械地对待钢琴。”②针对高师钢琴教学的实际,在适当集中地打下一定技术基础以后,也应该可以尝试采取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曲目量都同时得到更多的提高。

二、练琴方法

钢琴基础课教学论文 第6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钢琴课 “双基”教学 改革

地方本科院校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就是钢琴。现阶段,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双基”教学方面还存很多的不足,包括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重视技能训练忽视技能的应用等。这些钢琴课“双基”教学中的缺陷,不仅不利于地方本科院校的钢琴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促进我国人才的全面成长。在这种情况下,本文首先对钢琴课“双基”教学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地方本科院校钢琴课“双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具体途径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为我国人才的钢琴音乐素养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一、钢琴课“双基”教学概述

钢琴课“双基”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钢琴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内容包含钢琴的音量、音色等具体构造;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应当掌握的基本姿势、手法以及最基本的乐理内容等。另一方面,钢琴基本技能的掌握。包括音程、琶音以及和旋等五种指法的练习[1]。教师在展开钢琴“双基”教学的过程中,应逐渐引导学生应用正确的指法对不同的曲谱进行弹奏,保证“双基”训练能够针对不同主题、风格以及内容的钢琴音乐展开。

在初步进行“双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初级的乐理基础知识逐渐进行深刻的了解,并掌握一定读谱的技能。只有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学生才能够进行钢琴演奏技能的训练,也才能够在学习中取得一定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钢琴“双基”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拥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并在日非常练习过程中,不能够急于求成,而是应当做好循序渐进的准备[2]。教师对学生学习钢琴“双基”基础知识,应给予严格的要求,当发现学生技法以及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到位的时候,应及时的给予纠正,因此,教师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地方本科院校钢琴课“双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都对“双基”教学产生了高度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学模式单一

同专业音乐院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具有基础知识和技能薄弱的特点,各地学生在对钢琴“双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这是因为,地方本科院校钢琴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拥有相对薄弱的钢琴基础,还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对五线谱等简单知识的识别都存在困难。针对基础知识差异性较大的学生,地方本科院校在积极对学生的钢琴“双基”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提升针对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3]。然而,现阶段,多数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统一的方法对学生展开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不合理的课程设置

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钢琴“双基”教学过程中,学生尽管能够对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进行掌握,但是实际应用能力较低,这种脱节现象在技能掌握和应用中的存在,充分说明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对钢琴“双基”课程进行设置的过程中,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讲,其在进行钢琴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相对薄弱的基础功底[4]。现阶段,要想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人才的钢琴演奏能力以及内在素养,从而满足音乐培训机构以及教育系统的需求,必须提升教学内容以及模式的针对性,单纯的对学生演奏技能进行培养,忽视理论知识以及钢琴音乐情感的培养,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不利于提升我国今后的钢琴音乐师资力量的。

(三)重视技能忽视运用

针对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在学习钢琴知识过程中基础薄弱的现状,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而钢琴教学的目的是实现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而不是以培养专业的钢琴演奏人员为出发点[5]。然而,我国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钢琴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都将重点放在了对学生演奏技能的培养上,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演示,引导学生进行技能的模仿和训练,然而这种做法极大的忽视了对学生视奏能力的培养,学生尽管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能,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灵活性较低,演奏效果不佳。由此可见,现阶段积极加强地方本科院校钢琴课“双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地方本科院校钢琴课“双基”教学改革的途径

针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钢琴“双基”教学中的不足,相关教师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教学模式以及理念进行调整,从而为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学生钢琴专业能力以及内在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将钢琴课“双基”教学同练习曲、奏鸣曲等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对钢琴音乐进行欣赏的基础上,陶冶自身情操,在对钢琴音乐产生深刻认知的基础上,自主的进行“双基”训练,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基本技能。

(一)应用练习曲加强对学生“双基”的培养

在“双基”教学中,练习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其功能不容忽视。新时期,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积极提升钢琴“双基”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应用练习曲对学生的“双基”进行培养。即在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练习曲和“双基”的教学[6]。多个乐句共同构成了每一首练习曲,在实际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对多种技巧进行应用,因此应用练习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双基”能力。例如,应用练习曲,有助于对学生音程、节拍以及和弦等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对学生哈农、琶音等进行练习。学生较强的基本弹奏技能是保证学生更好的演奏一首练习曲的关键,因此二者同步实施,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钢琴音乐学习效率。学生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各种节奏以及和弦等知识,在对练习曲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对学生的技能进行提升。

nlc202309090500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钢琴训练的过程中,对五指变奏、哈农、琶音等的训练都是以练习曲为主的,由此可见,练习曲同“双基”之间是紧密相连的,通过练习曲这一重要的媒介,才能够促使钢琴基本练习得到发展,这是因为,练习曲不仅建立在练习的基础之上,同时作为乐曲,其内部也包含着一定的音乐形象和乐句感[7]。因此,现阶段在积极提升“双基”训练质量的过程中,应当将练习曲的功能进行充分的发挥,这样一来,学生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钢琴弹奏的能力将有所提升,同时自身内在的钢琴能力也能够取得一定发展。

(二)应用奏鸣曲加强对学生“双基”的培养

在所有的钢琴作品当中,奏鸣曲都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在促进学生弹奏能力得以提升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提升其对钢琴音乐作品内涵的了解,在大量接触各种钢琴音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特定的钢琴音乐组织结构以及逻辑思维,这些钢琴内在素养的锻炼,通常都需要对奏鸣曲这一重要的媒介进行应用。现阶段,我国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在对学生“双基”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对奏鸣曲的应用通常都以《小奏鸣曲》为主,该钢琴音乐作品是由克勒编写的。

在对奏鸣曲进行升华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乐曲,这是音乐作品完整性的体现。乐曲具有自身的思想和形象,学生在对乐曲进行弹奏的过程中,必须将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充分的发挥,同时将自身的情感进行充分的释放。而对各种钢琴技巧的应用,也是弹奏奏鸣曲的基础[8]。

例如,在对克列门第《小奏鸣曲》op.36N03第一乐章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玄弹奏和断奏,在这两项训练过程中,学会需要有效的配合大臂和小臂的挥动,抓键感的培养需要对和弦弹奏进行应用,在以上基础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就能够灵活自如的把握弦跳音。而对琶音、音节等的训练,也有助于提升这一章演奏的质量。因此,双基在奏鸣曲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通过奏鸣曲的教学,也更有助于提升地方本科院校钢琴课“双基”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同音乐专业学院相比,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存在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特点,因此,在提升其钢琴音乐素养的过程中,更应当注重对其理论知识以及演奏技能的“双基”训练。同时,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地方本科院校钢琴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模式,综合应用多种途径,为提升学生的钢琴“双基”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璇.基于全面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钢琴教学改革探析[J].艺海,2014,(11):142-143.

[2]郑国栋.音乐学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声乐课与钢琴课融合教学的改革思考——以钦州学院为例[J].艺术研究,2015,(03):116-117.

[3]柳月.展示·问题与对策——从第三届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谈音乐教学改革[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5,(04):122-124.

[4]周国安.对高师音教专业声乐、钢琴等技能技巧课实行“双选制”的利弊分析[J].艺术教育,2014,(02):48-49.

[5]李梓郡.浅谈高师音教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参加音乐教育大学生基本功比赛有感[J].黄河之声,2013,(20):28-30.

[6]马雁.高师钢琴课教学改革的构想——基于即兴伴奏能力培养的钢琴课教学[J].大舞台,2012,(02):215-216.

[7]杨洋.转型背景下高师钢琴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以肇庆学院音乐学院钢琴教学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6,(01):85-89.

[8]郭春蓉.关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60-162.

高师钢琴基础课教学之我见 第7篇

关键词:钢琴基础课,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高师钢琴基础集技术性、实用性与表现性于一体, 是高等师范院校为音乐类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除了钢琴专业的学生要学习钢琴主课以外, 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也都必须学习钢琴基础课。钢琴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使学生开阔音乐视野, 更好地促进和协助其他专业的学习。

与钢琴专业课相比, 钢琴基础课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近年由于高校大幅扩招, 学生钢琴基础参差不齐, 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因材施教。如何使水平不一的学生掌握正确的钢琴弹奏方法、熟悉和掌握大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就成为高师钢琴基础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即着眼于此点, 结合本人教学心得, 探讨高师钢琴基础课教学方法。

一、加强思想教育, 让学生充分认识钢琴基础课的重要性

学习钢琴基础课可以促进整个音乐专业及音乐理论学习。钢琴使乐谱上所有的音符都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象, 使音乐理论的表述和学习成为方便操作和掌握的乐器;同时也为视唱练耳、声乐等课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很难把这些学科和钢琴联系起来, 那么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 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 尽可能地创造条件, 把音乐知识灵活运用。如在上视唱练耳课程时, 把听过的音加上和声弹出来, 所唱的视唱乐曲, 加上和声织体配上伴奏, 这样就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 同时从音响给学生全新的感受, 使学生从课堂上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钢琴的兴趣。

二、诱导启发、激发学生的兴趣, 改变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钢琴的法宝, 是取得事半功倍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兴趣, 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大量教学实践也表明:兴趣因素在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 让课堂充满音乐

钢琴课所需传授的内容是演奏艺术而不是枯燥的手指运动, 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课堂上的艺术氛围, 帮助学生摆脱胆怯的心理, 努力使学生满怀求知的兴趣而来, 带着充实满足的喜悦而归。教师在课上应多采用音乐形象来启发学生, 和学生一起投入到音乐的氛围中去;也可以用示范演奏来带动学, 用歌唱、语言、手势等来激发学生的演奏热情, 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线条、语气, 以助于调动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

2. 演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作品

钢琴的学习过程是枯燥而艰难的, 同时也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它需要练习者付出巨大的努力, 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在练习的过程中, 除了要有足够的耐心外, 兴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倘若没有兴趣的驱使, 那练习的过程将是一种折磨和摧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结合钢琴发展三百年的历史给学生讲述钢琴的演变过程, 使学生对钢琴有更多地了解;同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作品, 如:简单通俗钢琴曲、流行钢琴曲、爵士钢琴曲等, 既让学生浏览了更多的曲目, 熟悉了不同风格作品的演奏特点, 又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 无论是什么风格的作品, 都需耐心、刻苦的训练才能达到好的演奏效果。

3. 多样化上课形式, 丰富教学内容

无论是钢琴专业课还是钢琴基础课, 其上课的形式大多采用的是一对一教学, 其教学方法自然有其好处, 符合钢琴课内容的特点, 但时间长了, 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 缺乏对钢琴学习的主动性。因此, 钢琴课需适当改变其上课的形式:

(1) 小组课: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互相上课的机会, 教师可选择相应的内容教给学生互相上课, 老师在一旁把好关, 对学生施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这样有利于学生互相取长补短, 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演奏习惯。

(2) 钢琴表演课: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音乐会, 给学生提供展示、汇报学习成果的舞台。每个同学都希望展示自己最佳的成绩, 因此学生的积极性会倍增, 他们会像迎接节日一样为音乐会早作准备。在音乐会上, 老师要鼓励那些优秀的学生, 肯定他们的进步, 同时教师也可以看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及时总结, 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3) 重奏、伴奏、合奏的训练: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 可以适时安排学生一些重奏、合奏、伴奏等教学内容, 通过这些练习使学生对钢琴及其他乐器有更深一步地了解, 取其精华充实自己, 对提高学生们的音乐修养及钢琴演奏水平无疑是极有帮助的, 既丰富课堂内容又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 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热情, 从而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练琴方法

高师的钢琴基础课课时一般为两年, 想在两年内使学生钢琴演奏的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是不可能的, 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钢琴演奏的方法和技能技巧, 培养学生正确的练琴方法:

1. 钢琴视奏

钢琴视奏是视谱和弹奏同时进行的一种钢琴技能。培养学生的视奏能力, 既是钢琴教学的一项重点内容, 也是钢琴教学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视奏是钢琴弹奏的基本功, 也是学生博览钢琴音乐文献的主要手段。如果不能视奏, 处处都依靠背奏, 那么他的钢琴学习能力就会十分有限, 音乐视野就会受到严重约束。因此, 通过视奏教学培养学生的视奏能力, 不仅对学生学习钢琴技艺是重要的, 而且对他们音乐素质的发展, 以及日后专业成就的形成都是重要的。钢琴视奏不是单一神经过程的操作, 而是弹奏者在其大脑活动主导下实现的视觉、听觉、运动觉和触摸觉等多种神经过程协同合作的产物。钢琴视奏要求视奏者瞬间完成复杂的心理操作和技能展现。为此, 学习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视谱能力、敏锐的听辨能力、熟练而精细的手指控制能力以及良好的节奏感、曲调感和美感等;更重要的, 还必须具有上述各种能力的协调一致的反应能力, 而这种“协调一致的反应能力”, 往往是初学者视奏路上的拦路虎。教师要设法突破视奏这个难点, 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2. 动脑练琴

在练琴的过程中, 每个动作的完成都是在大脑的监控下进行的。如果在练习中, 大脑没有进行监控, 那么这种练习是无用甚至是有害的。因此动脑练琴这种方法要始终贯穿在练习之中。因为在钢琴练习中, 这是最基本、最不可缺失的一条练习方法。我们要常告诫学生“一百次不动脑子的练习, 不如一次动脑子的练习”。可见动脑练琴非常重要, 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要加强用脑习惯,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善于吸收一切可用的知识技能来丰富和开阔自己的思路。除了要动脑之外, 教师应提醒学生在以下几方面特别加以留心。

(1) 练琴中的“重复”问题。我们知道, 在钢琴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 重复是一种符合学习规律的科学方法, 但必须合理运用。许多学生每天练习就是从头到尾无计划、无步骤、盲目地一遍遍地弹, 一遍遍地所谓“重复”。而实际上, 在一首新的乐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中培养民办大学生能力的研究

霍艾湘李文诠简爱袁秦英邢波 (陕西省西安培华学院思想政治部710125)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全面、准确把握教育思想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适应、交往、思维、表达、组织等能力。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民办大学生, 能力培养

methodologies

当前“两课”课堂教学的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我们的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学生逃课、上课睡觉等现象普遍。因此, 当前急需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

但是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而言, 他们考虑问题往往更讲究实际、实用。在他们看来, 一门课程的吸引力主要在于通过这门课程学习能否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能力得到了哪些提高, 对自身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就业能够起到多大的实际帮助。

我们认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创新观念, 适应学生需曲从开始读谱到熟练演奏全过程中, 漫无目的的重复不仅浪费时间, 还会造成学生对音乐的麻木;只有那些有意义的、动脑的重复才会对作品的成功演奏有帮助。因此, 一开始就要要求学生在练琴时坚决杜绝“小和尚念经”般的“重复”, 做到每次练琴时手到心到, 养成有目的、有计划重复的练琴习惯。

(2) “慢练”。慢练是利用充分的时间将谱面上的音符等一些记号在键盘上充分、准确地弹出。“慢练”是一种“用脑”的慢练, 这与一味的手慢脑慢不同。也就是说, 学生在练习前, 应先研究曲目中哪些地方在快速演奏时可能会出现困难, 根据快速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慢练, 即整个速度很慢, 但大跳式位置转换到位却要快, 养成提前准备的习惯。这样在快速反应的慢速练习中, 大脑的高速运转与手指紧密配合, 就能高效率地完成练习阶段而尽快进入快速阶段。所以, 动脑的慢练其实是曲子速度慢, 但脑快手快。只有这样练琴, 才可以事半功倍。

3. 用“听”来练琴

练琴的过程中不仅要动脑, 还要学会用耳朵听, 特别是会听自己的演奏, 能仔细找出自己的问题, 有针对性、有目的的来练琴。

想要听出自己的演奏并不是那么容易, 因为当一个人在演奏时, 会有一个主观意识参杂在里面, 往往将想象的效果代替了真实的效果, 以至想非所做。因此, 在演奏时要学会冷静、客观地倾听自己的演奏。为此, 我们建议学生使用录音机, 仔细倾听用录音机录下的自己的演奏以来克服、纠正主观代替客观的效果, 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学习钢琴的关键还是要养成一个正确的习惯, 因为正确的练习习惯比练习本身更重要。同时, 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还必须要求, 把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体地说, 就是要通过课程教学改革, “培养大学生能融入社会与市场的适应能力;能与人共处合作的交往能力;能说会写的表达能力;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独到创意的创新能力;能协调人、财、物诸因素的组织管理能力。”[1]因此, 在教学中, 只要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办法, 都是我们要大胆尝试的办法。只有我们认真去挖掘该课教学上的能力培养功能, 就必然能增强该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一、目前民办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的教学中存在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

第一, 实际教学过程中这门课让学生感觉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相差太大, 不利于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两课”的内容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 作为教材它的滞后性是难以避免的。“思政课”教材内容所讲的是一种情况, 而现实是另外一种情况, 存在内容和现实相脱节问题。

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之前大都有“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 在五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一番业绩的宏大抱负。但当他们在真正的生活激流中奋勇前进时, 可能会发现老师描绘的社会与眼前真正接触的社会相距甚远, 有些人因此可能会产生懈怠情绪, 甚至由此想到去“调整”自己的理想坐标。究其原因是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脱节, 导致毕业生自身适应社会能力不足。[2]

第二, 传统的教学方法, 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模式仍然是“课堂、教师、课本”三中心论;教学手段基本是“一张嘴巴、几支粉笔、一块黑板、几页教案”;教学方式多采取“灌输式”教学, 老师讲、学生听。教师“独唱”多, 师生“合唱”互动少;教学过程教师阐述理论原理多, 启发学生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四、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钢琴基础课的教学中, 还应注意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相互配合, 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钢琴即兴伴奏就是将钢琴弹奏技能与和声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 是和声知识的实践运用, 只会弹琴, 不懂和声, 学不好“即兴伴奏”, 而只懂四部和声, 没有键盘技能同样也学不好“即兴伴奏”, 因此在课上加入即兴伴奏这一内容, 如果学生还可以自弹自唱, 即提高钢琴弹奏水平, 钢琴伴奏水平, 又可以提高声乐的演唱能力。同时在钢琴教学内容中, 还应包括对钢琴音乐作品的分析。作品分析的内容应该很广泛, 包括创作时代背景、曲式结构、和声手法、演奏风格等, 这些内容都不是单纯的依靠键盘老师所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要提高钢琴音乐的教学质量还必须加强音乐专业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 达到全面提高学生音乐修养的目的。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看法。总之, 我们在重视高师钢琴基础课教学的同时, 更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 注重针对性, 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 只有这样, 才能够是高师钢琴基础课受到学生的欢迎, 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

[2]通道锦, 孙明珠.《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 (上) [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钢琴基础课的教学计划及形式 第8篇

一、教学计划

1. 常规教学

中职学生一般处于16到19岁这个年龄段, 很大一部分学生手指已成型且略显僵硬, 那么我们在分层次教学的前提下, 在基础教学阶段首先就要让学生的弹奏姿势和方法正确, 使之能具备弹奏曲目的基本能力。教学内容涵盖手指如何在琴键上“站”起来发出良好饱满的音色, 体会放松地弹奏二三音连线即“落滚”。进入连奏训练时体会手指在琴键上“走路”的状态是关键, 体会指尖、指根、手腕、手臂几者的关系。接触各节奏型技术的练习时, 教师一定要多做示范性讲解。而对一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纠正毛病, 反复强调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 适量安排练习曲、乐曲教学。教师不应持顺其发展或按部就班、不思进取的态度, 要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 因人而异地制定教学计划, 将一些弹奏方法、基本要领、指法规律等加以归纳, 增强学生的整体协调性, 并根据学生自身生理情况和接受能力走进度, 不应墨守成规按教程逐课教学。在初学钢琴时, 弹奏姿势和方法一定要正确, 此时教师可讲解身体的构造特别是手臂, 因为只有明晰所需的发力支点、肩部大小臂的整体放松、肘部的打开角度、手腕掌关节第一关节的支撑等一系列的连接协调, 学生才会弹出较好的音色。对于基本练习中的音阶、琶音、三度、六度、八度、和弦等, 就好比只有结实的地基才能建成一所稳固的高楼, 如果没有良好的手指集中支撑, 声音就会泄松, 没有手指良好的独立性, 就没办法弹出小音阶;手臂的正确使用可使大和弦、八度的音响辉煌, 反之弹出的将是噪音一片;没有手腕良好的支撑与弹性结合, 音乐就会死板等。它们就好比构成钢琴曲的一个个零件, 只有零件都符合标准, 对钢琴曲的弹奏才能游刃有余。教师要善于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基本练习、练习曲或乐曲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方法。

在巩固基本功的基础上, 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对音色的控制力、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完善音乐表现形象能力, 并在增强手指的流畅程度的同时加快速度练习。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 教师可适当让学生练习古典时期的奏鸣曲、乐曲、复调作品。为使学生更加了解音阶、琶音、八度、震音等, 教师可对学生进行24个大小调的移调练习, 强调简谱、线谱同时走, 从而为下一步编配伴奏做好准备。对于精弹的作品, 教师应提出高质量要求, 训练学生对大型作品的音乐组织能力, 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曲目的弹奏要求、作品风格、意境的情况下, 用“脑指挥手”将作品表达出来, 形象可鲜明, 题材形式可多样, 风格情趣可各异, 以中外中小型乐曲为主。教师可因人制宜, 以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视奏能力的作用, 但要以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宗旨。在准备高考曲目时, 教师应尽量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 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个人能力, 将速度、力度、清晰度、音乐理解控制能力完整地呈现给考官。

2. 培养编配伴奏及自唱能力

中职面临的难题是高考及就业, 基于钢琴基础课的要求, 编配伴奏不能作为钢琴个别教学的附加内容, 而应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当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弹奏乐曲时, 教师就要适时地加入自弹自唱及伴奏音型的练习和和弦连接的练习、移调的练习 (用首调练习24个大小调音阶、琶音、主三和弦原位及转位) , 旨在为即兴伴奏做准备。在学生回课时, 教师应让学生仔细听辨一些典型的练习曲中的和声进行与转换, 感受和声效果, 让学生在课下分析乐谱中和声与旋律的关系, 从而提高学生对和声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歌曲或乐曲的调式、调性、体裁风格和情感为选择适当的和声、伴奏织体等提供依据。教师要大量浏览声乐作品的伴奏谱例, 吸取营养;大量编配简谱歌曲 (做到简、线谱都熟悉) , 掌握各种风格的伴奏音型;提倡创造性思维, 达到功能与内容的较好统一;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伴奏水平。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

目前, 钢琴基础课分为小组集体课、一对一授课。小组课教学指一名教师对两名以上的学生授课。这种教学方法过去用得较少, 主要是由于学生间智力水平和专业基础程度各不相同, 学习态度和方法也不同, 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随着中等教育的发展, 招生规模的扩大, 采用小组课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缓解音乐师资相对短缺的矛盾。这种教学方式要求, 在上小组课前, 分好组别, 教师认真备课, 课堂上对要点和难点都要认真地讲解, 把整堂课安排得有条不紊, 引导和控制好学生的注意力。同时, 教师要努力将多种方法引入教学, 如示范法、协作法、问答法、讨论法 (讨论前要引导, 讨论后一定要做总结, 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等。在小组课的氛围中, 学生容易处于积极状态, 注意力集中, 有利于感知、理解音乐和学习内容。集体课便于学生互相观摩, 取长补短, 培养自查能力, 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提高当众演奏能力。小组课目的性强, 计划性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各门专业课之间的横向联系, 启发学生把自己学过的音乐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如乐曲创作的朝代背景、曲式结构、乐曲内容、风格、适用于乐曲的技巧选择等, 在尽快掌握钢琴弹奏基本技能的同时, 掌握钢琴音乐的表现手段, 提高演奏水平和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倪洪进.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平.北京:华乐出版社, 2003.10.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7.7.

[3]张建国.钢琴基础教程导读.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4.

钢琴基础课教学论文 第9篇

一、钢琴基础课教学现状分析

在进行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同时,笔者对国内外各大音乐院校一共调研35所院校:其中国外院校13所(例如德国埃森艺术大学、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等),国内院校22所,国内院校中音乐学院5所(例如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师范院校5所(例如哈尔滨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大学12所(例如燕山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山东大学等)。在这里国外院校钢琴基础课教学现状不作过多评述与分析,就调研的国内院校现状分析如下。

(一)教学形式不灵活

有的院校一对一或一对二地上小课,有的院校在扩招教师与教学条件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对于钢琴基础课利用数码钢琴教室一对多上大课。教学形式并不因学生的程度及条件因材施教。

(二)教学设备及硬件设施未能满足教学需要

很多学校没有足够的钢琴和琴房来满足学生的练琴需要,有些学校没有建立数码钢琴教室,教学设备的有限与学生数量的增多使教师疲于应付上课,造成教学质量不断下滑。

(三)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

对于上小课的学生来说,教师在不断地重复相同的示范与要求,把时间都浪费在和不同的学生说相同的授课内容上,学生也因为上小课看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没有学习的比较和积极性。对于上大课的学生来说,程度偏高的学生也只能因为程度低的学生而学习相同的内容受到制约。

二、钢琴基础课教学形式的弊端

目前各学院教学形式单一,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学生程度不同但是教学形式没有相应的变化。没有因材施教或因程度因具体情况的施教方式。对于钢琴基础课程来说教学形式是非常重要的,能决定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

(一)上小课:内容重复

一般来讲,器乐专业的学习都是一对一上小课,对于钢琴基础课而言,每个学院面对不断扩招,教师数量有限,学生数量不断增长,并且大多数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学过钢琴,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不断地重复相同的内容与问题,浪费了教师的资源与时间,也使学生因没有同等程度学生在一起学习和比较而减少了学习兴趣和竞争与对比。

(二)上小组课:教学质量低下

很多学校为了解决教师的数量与学生扩招数量不成正比的情况,采取了减掉声乐和器乐专业学生钢琴基础课学时的方法,部分学校通过把每节课学生的数量增多上小组课来解决此类问题。一方面减少上钢琴基础课的学时,很多院校只上一年或不上,这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极大的损失。音乐专业的学生要面对乐理、 视唱练耳、伴奏、和声、复调、作品分析等课程的不断深入学习,而钢琴就是这所有课程的纽带与基础。初学者进行了一年的训练后,对钢琴这件乐器刚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就中断教学,剩下的课程就是在无声的世界里纸上谈兵了,这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是极其不公平的事情。 另一方面增加每节课上课人数,一个教师用一台钢琴面对三到五个学生的时候,并没有更多的时间让每个学生在一节课之内接触到钢琴,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做细致的检查作业乃至示范演奏,上课等同于抢时间,不再是艺术教学的个别对待。

(三)上大课:不利于因材施教

数码钢琴教室的兴起解决了很多问题,可以让教师在宽松的环境里解决一对多的问题,每个学生都能练到琴,教师通过耳机可以单独听某一个学生的作业,也可以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单独对某一个学生进行指导。 但这种形式对于有一定钢琴基础的学生继续学习就成为制约的因素。

三、运用大小课整合的授课方式

针对上述的授课形式的弊端,笔者提出了“大小课结合”这一钢琴基础课的上课方式,并运用按程度分级教学的教学理念。这两个突出特色使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基础课更加科学合理地运行,更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大程度地促进了钢琴基础课的教与学。

(一)确立大课分班制度

首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级、分班教学,其中要通过综合考察与测评对学生分班编组。每届新生入校后即进行各项专业测评,依据专业水平及理论水平,划分为初、中、高三种进度的钢琴班。初级班的程度为基本没有接触过钢琴的初学者,中级班大约为仅有1—2年学琴经历(相当于钢琴拜厄或车尔尼599初期程度)。高级班则是钢琴程度相当于车尔尼599后期程度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稍强,读谱视奏能力较好。每班学生大致10—15名左右,视具体教学条件而定。

(二)实行小课优选制度

把演奏程度能达到钢琴车尔尼849、并且视奏、理论等综合程度良好的学生优选出来分别对待,进行两个人一节的小课学习,演奏程度能达到299或更高程度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如果学生仍要求继续学习钢琴就可以一人一节课教学。

(三)合理规划课时

按照学校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要求安排教学课时计划,大课以每周上一次课,每次课两课时(连堂课)为宜。小课以每周上一次课,每节课三十分钟为宜。授课时间与学生课外练习、完成作业所需的弹琴时间之比为1:6。

(四)构建考核测评体系

根据大小课结合原则,加强定期考核测评体系的重新构建。由于学生自身素质及接受能力以及刻苦程度等不同原因,学生每学期钢琴水平会出现新的差异。对此, 可采取平时随堂回课测查、期中中期检查、期末考核结果三项共同结合的原则得出最后测评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将整体成绩突出的学生重新组合,编入高一级班, 提前转入小课学习。

四、大小课整合授课方式的实践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大小课学习解决了很多以前的教学瓶颈,现总结实践成果如下。

(一)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作用

学生在上大课时通过数码钢琴教学的优势,既解决了以往小课教学时看不到其他学生弹奏的进度与状态的问题,也在集体授课与弹奏的过程中,很快地领悟到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以及需要改正的问题。加强了自我督促、互相学习与促进的氛围,使学习效率提高。

(二)节省优化教学资源

教师在面对同等程度的学生上课时,大多数的问题只讲一遍就可以,不再因为重复教学而疲惫,把节省下来的更多时间用来开发集体课教学内容建设以及数码钢琴MIDI课件制作上,使钢琴课变成精品课,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往上小课的学生单独上课、单独练琴,很少能有机会与其他学生合作,比如齐奏、合奏、四手联弹等多样形式的排练与配合在数码钢琴集体课中就能轻松地实现,使学生有了合作的意识,很多节奏感不好的学生也因为合奏而得以纠正,加强了学生的音乐储存量与合作感,节奏感比小课的学生要强很多。学校建校五十周年校庆开幕式上百台钢琴齐奏就是在数码钢琴教室完成排练的,学生在这样的大型活动中更加体会到了上大课以及合奏的乐趣。

(四)提升学生的视奏能力

参加集体课教学的学生由于学习的条件与氛围的不同,纠错能力与视奏能力比小课学生的速度快一倍, 上课过程中教师讲解时教师只要指出一个人的问题,其他人就都可以避免出错,并且纠错的及时、准确与所运用的改正方法也是小课学生所无法比拟的。经过不断的学习与锻炼,很多集体课的学生都当上了业余钢琴学生的陪练老师,这与集体课教学的整体综合素质提高有很大的关系。

(五)增强小课学生的实践能力

很多上大课的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进步飞速,经过优选转到了小课的教学,技术技能方面得到了教师更深更细的指导,参加了学校各活动的声乐伴奏与器乐伴奏,音乐感受、风格把握方面也因为经过了集体课教学而更加有思想,并且节奏感、视奏等都很好,使教师教学时更加得心应手,教师在上课时根据节目需要做个别指导,这样的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了很强的钢琴实用技能, 更加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钢琴基础课教学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小组课,“项目化”教学

钢琴教学组织形式有三种: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个别课是一个教师在同一时间只面对一个学生, 传授适合其自身特点及其进度的教学内容;小组课和集体课则是一个教师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面对的是8、9个学生甚至更多的学生, 传授相同的教学内容[1]。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各个专业领域中实施广泛, 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领域中, 实施项目化教学还是比较罕见, 笔者作为钢琴教育工作者, 认真比对,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中大胆实施项目教学法。

那么什么是项目教学法呢?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 盛行于德国, 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其基本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的学习形式来开展;有明确的任务予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其教学的内容是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 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 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担任促进者、指导者或者参与者的角色;让学习者掌握在遇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这个技能[2]。

钢琴教学方法很多, 把项目教学法引入到钢琴教学来, 借鉴项目教学法的优胜之处, 笔者对项目教学法和钢琴各种教学法进行比较研究之后, 以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为例, 采用小组课教学, 并在教学中实施“项目化”教学, 目前已有两个学期, 初见成效, 在此与各位同行进行探讨。

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原因

(一)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情况。

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高考的三A线大专生, 这类学生都是出自高中的文科班, 其特点是比较文静, 自我约束能力和意志力比较强, 文化基础稍好, 理解能力较强。但对音乐感受能力及反应能力比较迟钝, 左右手的平衡与协调力稍弱, 对钢琴认知是空白的, 零接触, 是进入学院才开始接触钢琴, 对钢琴的学习还处于一个启蒙阶段。

在校期间, 钢琴基础课开设是三个学期, 每周两次课, 每次课是2节课连堂, 因此就以每次课作为一个课时来设计教学内容。一般每个班有35—40人, 实际情况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授课形式只能是小组课或是集体课。

(二) 分解项目教学法各项特点, 与钢琴基础课教学挂钩起来。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化解贯通到钢琴基础课中:

①以学生为中心;

②8、9人一组;

③相同的教学内容:内容即是项目、任务;

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分成若干个教学项目, 解决好了这些项目, 教学重难点就解决了, 教学目的达到, 学生弹奏的乐曲就成型了;

⑤练习法:学生直接参与这些项目练习的全过程, 钢琴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基本方法;

⑥教师引导学生:即是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担任促进者、指导者或者参与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

可见, 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中进行钢琴启蒙教学, 采用小组课的授课形式, 使用“项目化”教学是可行的。

二、选定教材, 制定好教学计划及教学项目

(一) 精心选定教材。

普遍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校前对钢琴的认识都是一张白纸, 没有不良的触键习惯, 考虑到她们的自身特点,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和意志力, 可直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基本技术训练上, 例如良好的触键习惯:手指在钢琴的站立触键点正确到位;手型端正;某个手指站立时腕部会放松, 其他手指自然贴键, 手型不变, 不僵紧等等;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比较文静, 自我约束能力和意志力比较强, 文化基础稍好, 理解能力较强, 就从三方面去训练和开发她们的手指机能, 即手指独立能力上, 技巧上, 综合能力的成品小型乐曲表现上。虽然钢琴启蒙的教材极多, 但最后选定的教材是:《哈农手指练习》→手指独立能力的训练;《车尔尼Op.599》→钢琴触键技巧能力的训练;《高师钢琴基础教程一、二》→成品小型乐曲的训练。

(二) 科学制定教学项目, 做好课时安排。

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基础课开设3个学期, 共98学时, 每周四课时, 分两小组上课, 约上48—55课时, 划分《车尔尼Op.599》内容上24课时, 《高师钢琴基础教程一、二》内容上24课时, 《哈农手指练习》贯穿到每次课时中进行, 要求每次到钢琴上就必须要练习。《车尔尼Op.599》的学习, 不必像少儿学生那样每首都必弹, 根据课时计划, 在100首的练习曲里面挑选, 精弹约24首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练习曲。同样在《高师钢琴基础教程一、二》的教材里面也精弹24首乐曲, 与《车尔尼Op.599》技术相当程度进行配餐调节。

见下表:

三、项目教学法在钢琴小组课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 钢琴课教学一般的步骤

钢琴课教学一般的步骤就是手指练习 (哈农练指法) →回课 (检查上周作业) →新课教学 (下周作业) →小结, 其重要的就在回课和新课教学环节上。

1. 手指练习:只是为了巩固好手型, 加强手指的独立性, 在弹奏中臂部、腕部的放松。

2. 回课, 也就是检查上周作业:

①根据上周作业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新的要求:背谱, 完整, 流畅性, 乐感。

②) 让学生在课堂纠正弹奏中错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触键上的, 节奏上的, 音色力度的把握是否到位。

③让学生对改进的要求再做一次检查弹奏。

3. 新课教学, 也就是下周作业:

学生分析作品→训练节奏和节拍 (速度) →教师示范讲解→再指导分析作品, 指导学生怎样视奏, 分析作品, 解决技术问题→练习,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 小结, 先让学生复述一遍上课的内容, 存在哪些基本问题, 课后需要加强练习哪些重点部分, 然后教师再补充学生总结中有不足和遗漏的地方。

课堂教学是钢琴教学中的一种基本教学形式, 大致有讲授法、谈话法、指导法、示范法、观摩鉴赏法、练习法、发现法[3]。下面笔者以新课《车尔尼Op599》No45教学为例, 将钢琴教学中的几种方法融合进“项目教学法”中, 使钢琴多种教学形式与项目教学法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贯通和融合。

(二) 确定项目名称和内容:

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等。

1. 项目名称:学弹《车尔尼O p 5 9 9》N o 4 5。

2. 执行时间:学前教育专业第二学期第十四周

3. 项目目标:掌握以下四种节奏音型及熟练弹奏此练习曲。

4. 学时安排:2学时

5.必备知识:各个手指的独立性好, 熟悉G、D大调音阶, 正确弹奏跳奏, 左跳右连奏法, 右跳左连奏法, 落提动作在乐句中的表现。

(三) 项目设计:即教师组织教学过程。

1. 教师提出任务, 此环节教师示范弹奏《车尔尼Op599》No45。

2. 学生分析曲谱, 找出弹奏难点。

3. 教师带领学生解决难点:

首先从钢琴谱的节奏上进行分析:是左手和右手的“一对一”, “一对二”“一对三”, “一对四”还是与之相反的“四对一”, “三对一”, “二对一”的节奏音型, 并逐一练习;以四小节一个练习单位, 读 (1) (2) (3) (4) 节奏谱, 并把钢琴谱的全部节奏抽取出来读, 能把这些节奏用左右手拍击出来;

其次是旋律分析:左手指法训练, 哼唱低音谱旋律;右手指法训练, 哼唱高音谱旋律;两手合奏, 可念读节奏, 心里哼唱高音谱的旋律。此环节教师示范慢弹, 也同时强调要求学生也要慢练。

最后是触键时注意跳奏和连奏的区别, 休止符, 21—24小节左手指法和连奏动作。学生自己进行小结。

(四) 项目实施:即学生练琴过程。

1.练琴要求, 第一步读节奏谱, 对①②③④节奏型的把握到位;用左右手拍打节奏练习。第二步, 慢练, 注意弹奏时区分好跳奏和连奏, 及乐句的动作要求, 以四小节为一次练习单位, 左, 右手分手反复练习, 再双手合奏。第三步, 慢练, 扩大到八小节练习, 也就是1—8小节, 9—16小节, 17—24小节, 25—32小节共四次练习。第四步, 慢练, 再扩大到1—16小节A段, 17—32小节B+A′段练习。

2.学生的练琴计划, 填写在实施过程中任务卡:课后保证每天练琴时间不低于45分钟, 按照上述练琴要求执行, 填写每天的练琴进度等。教师在评价中要参考的一个任务卡。

(五) 项目评价:即隔周回课。

回课, 采用观摩鉴赏法, 学生经过一周的练习之后, 相同的练习曲已经很熟悉旋律, 每个学生之间的弹奏差异性就很容易听出来, 一组学生中让每一个学生轮流演奏相同的曲子, 让其他同学听完后进行评价, 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给分。这样执行可以锻炼学生的耳朵的听辨能力及锻炼学生胆量。教师登记下表。

(六) 项目总结:即教师对回课情况进行总结。

适当地鼓励有进步的学生, 表扬其勤奋练琴的精神, 对乐感好的学生也要给予肯定, 也以鼓励为主;对音乐感受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要多引导其音乐乐感的训练, 如走路时自己心里可默念“一二一二”, 听音乐时身体跟着节拍舞动等办法去解决。动员和号召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反复地慢速练习一首曲子, 每天能够保证足够的琴点时间才能更好地完成项目任务, 提高自己的钢琴技能的训练和学习。

四、结语

在项目教学法中, 教师是学生的益友, 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 整个活动既是学与用的互动, 也是教与学的互动, 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在角色上既是组织者、引导者, 又是促进者、咨询者。通过这样的教学, 对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还是有促进作用的, 学生在掌握了学习钢琴的方法, 推动其钢琴弹奏能力的进步, 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只增不减, 这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我们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 在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为指导的前提下,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同时, 多方面思考本职教学工作, 全方面促进高职高专教学教改工作。

参考文献

[1]段小敏.《钢琴集体课的若干思考》[J].惠州: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 (92) :105

[2]刘森林.《超文本化教学模式探讨——以《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0 (56) :63.

漫谈钢琴学习中的基础训练 第11篇

一、培养手指机能的灵活性、独立性和控制能力

手指是演奏钢琴直接触及琴键的部位。法国著名钢琴家玛格丽特。朗则这样来强调手指的意义,她说:“要能够清晰明了,意义清楚,表情丰富地说出音乐要说的话,钢琴家应有会说话的手指,”而要拥有这样的手指必须要有良好的手指基础训练,手指的力量、灵敏、速度以及基本的指触方式和控制能力是钢琴技巧最重要的环节,是钢琴演奏基础的基础。

(一)手指的灵活性

手指的灵活训练是一个独立而并不孤立的阶段,它渗透在基础之中。从学习手指独立开始,手指的敏捷灵活就介入其中了。我们在教学和辅导学生时要注意到这一点,要有意识地把它作为手指灵敏的起点来要求。手指灵巧的第一要素是手指触键和起键这一组动作的敏捷与迅速,我们在这里强调快捷下键的同时,特别要求迅捷的起键动作。“不仅要想到手指弹下去,还要想到手指抬起来,会不会把手从键盘上拿开和会不会放下是一样重要的,前者是后者的条件。”起键快捷的意义在于对即将出现的快速下键动作提前做好准备,这一时间和动作上的微量提前在连续动作中的积极意义不容低估,它将免除手指懈惰和瘫软带来的滞钝,从而赋予手指积极挥动的活力与灵敏性。手指灵活的第二要素是把每一单个手指敏捷迅速地触键连接起来。从最短小的两个音的连接开始,逐步扩展到多个音的连接,使手指培养起富有弹性的灵敏反应,在获得了两个手指间的灵敏触键的基础上,我们再进一步进行3个手指的灵活敏捷触键训练。自然还是从较强的手指开始,首先1、2、3指,再2、3、4指,最后3、4、5指。手指灵敏性训练宜提早进入,宜穿插渗透于非连奏学习过程中。早一些把枯燥的单个手指的爆发性击键练习引入各种较为有趣的灵活,活跃的音型式的练习,使弹奏者更快更早地掌握灵巧的快速手指的运用。

(二)手指的独立性

法国钢琴家玛格丽特,朗指出,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其目的是“统一强指和弱指的力量和弹性,使它们能够对付同样的困难,”手指独立性基础训练的第一个步骤是加强手指的支撑力。手指的独立支撑是手指独立动作的前提。因此,提高手指独立性训练必须以加强手指独立支撑能力为基础,从加强独立支撑能力入手。第二个步骤是增强手指各指的独立活动能力,主要是训练从指掌关节出发的手指挥动能力,它包括手指挥动的幅度,挥动动作的速度、力度和频率。对手指独立性训练比较有效的方法是:保留音练习和5指的非连音练习。保留音练习的方法是:将5个手指在一定的键盘位置上无声弹下,然后依次作独立的抬起和落键动作。练习要点:一是抬起、落键的手指动作尽力保持独立。二是起、落动作必须鲜明。训练允许一定夸张,如允许手指抬高到比通常弹奏运用的高度更高一些来锻炼它的运动幅度。三是注意放松。慢速练习击键落指后要有意识尽快松掉,一定要求在做到放松后再抬起作第二次,如此重复。四是要鲜明,独立动作养成习惯并取得放松协调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抬起手指击键的速度,五是逐步加快速度,提高起落动作的频率。

(三)手指的内控力

我们说连奏的触键是从声音效果到触键方式,这与非连奏恰好反向。它不是爆发性的快击挥动,而是训练有素的缓慢触摸,这种缓慢的触键方式就是依靠手指的内控力。触键不同,所要求触键速度、触键方式、松紧程度、保留时间等等因素也会不同。都需要有一种控制力,在学习运用不同触键来变化声音效果时,自觉地运用手的控制力是克服弹奏单一、缺乏变化的重要因素。手指内控力的练习掌握必定要同一定的触键形式相联系。譬如同歌唱柔美的声音训练联系在一起,音色不好,说明内控力的掌握度就不合适。当然这也需演奏者拥有“聆听”的艺术,能够辨别声音质量是关键。

二、培养运用“重量弹奏法”奏出宽厚的歌唱性旋律

在钢琴演奏艺术的发展中,触键法的演变是最具代表性的。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戈多夫斯基曾把触键法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车尔尼为代表,其特征是锤式击键:第二阶段以斯图加特学院为代表,其特征是压力触键;第三阶段即一个新的阶段,以重量为其特征。“以重量为特征的触键法撇弃了滥用‘手指技巧’的老学派,认为光靠纯粹的肌肉力量,尤其是光靠负责手指运动的那些相当弱小的前臂肌肉力量是难以驾驭现代钢琴的。”(乔治·桑多尔)到了19世纪末,除了一些追求特殊音响效果的作品外,这种重量弹奏滲透到每一部作品,它使演奏更富有弹性、歌唱性,为钢琴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

(一)正确理解“重量弹奏”法

钢琴演奏中的重量,即人身的自然重量,在弹奏时,它的关键在于人脑对肩膀、大小臂、手指等各部位之间的重量控制。故称之为重量弹奏,它要求人体各关节之间保持一种相互联系、互为依靠的协调关系,然而,在力度强烈对比变化时,如何使上述要求得以持续的保证,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必须由大脑通过指尖与键盘的触觉、听觉对音响的传递以及肩、大小臂对重量的感觉来协调各部分的关系,相互提出要求并调整。如果肩以下的任何关节在人脑的支配过程中处于过分主动或被动的地位,则会破坏各关节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在弹奏中会出现“酸”、“硬”、“僵”等感觉,从而,根本谈不上什么音色,作品的表现力也就无从说起。

(二)正确掌握重量弹奏法的关键在于放松

首先使全身各部位与关节处于松弛状态,断奏练习是学习重量弹奏的方法之始,也是初学者的必修学习。在进行断奏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强调的就是手臂的放松,高抬手臂让其落下接触键盘,如果这时就开始强调重量弹奏法,将避免学生在其漫长的习琴生涯中走弯路。首先要明确自然的重量建立在自然放松的基础上,这是一种全身性的积极放松,并非人体在极度困乏下的麻木状态,在保持正确演奏姿势的同时,让学生进行断奏练习,让手指自然地落向键盘而非砸向键盘,若肩膀、大臂、小臂、手指中的任何一部分未能放松,都将使发出的声音生硬、苍白,反之如孤立地、人为地施加了力量,弹奏的音响将出现僵硬、刺耳的效果。在学生充分体会

到了利用手臂的自然重量进行弹奏的感觉并感受到其音响之后,教师与学生都将面临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即如何对这种重量弹奏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各关节之间始终保持一种相互联系,互为依靠的协调关系,从而适应各种表现的需要。除了反复示范之外,教师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通过聆听音色自己辨别,及时合理地协调这种关系。一个运用正确重量弹奏出来的音符,它的音色应该是丰富而富有弹性,明亮而富有张力的。

三、培养手指伸张及弹奏八度和弦的能力

手指伸张的能力不仅影响到能否弹奏远距离音程的音(即手指的伸张动作),也会影响到手指的独立、灵活和控制能力(即手指的上下动作),在五个手指中,任何两个手指之间的伸张能力都要加强。不仅要锻炼相邻手指之间的伸张能力,也要提高相隔一个或两个手指的两指之间(如1、3指之间,2、4指之间等)的伸张能力。然而,做伸张练习切勿过分勉强,必须保持肌肉放松,否则会把手练坏,伸张的弹奏必须合理运用腕、臂的协调配合,而不能单靠手指孤立地运动。在钢琴弹奏中,腕是演奏器官的“弹簧”,因此,有必要结合音乐表现的要求和整个演奏器官相互配合的演奏动作,专门去训练腕的弹性、适应性和稳固性,以使重量能够通过它毫不打折扣地传达到指尖上去。臂的训练,有必要分别训练下臂及全臂。首先应当精心训练,整个手臂(从臂部出发)控制弹奏的分量(重量、力量),如这样控制练习:“ppp-PP-p-mp-mf-f-ff-fff’。除此外,还要进行左右方向运臂敏捷与准确的训练,除了分别锻炼单臂外,还应做双臂轮流分奏以及双臂交叉弹奏的训练。八度及和弦地弹奏弹也必不可少,找好支点,有准备地、稳固地下键,且各个手指又与将要弹奏的各音键盘位置完全地“合槽”即:把位。完成后的准备非常重要:眼睛始终走在手的前面。不用多想,立即就到达下一位置。而这一系列弹奏,既要放松又要保持稳固,也就是说,要培养“前紧后松”的感觉:手掌的支撑要牢:手指尖要紧,但腕、臂、肩就得松而不垮。

四、培养正确使用踏板的能力

踏板被人称为钢琴的灵魂。是钢琴演奏中极具个性的一部分,是现代钢琴在乐器改革方面的一个重大成就。踏板使用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弹奏的音效(色彩和表现力)。踏板作为钢琴演奏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我们知道钢琴有三种踏板:延音踏板、持续音踏板和弱音踏板,这里我们着重谈谈延音踏板(右踏板),弱音踏板(左踏板),右踏板从机械角度讲,把键弹下去,锤子就敲击琴弦(同时制音器升气),使之颤动,发出声音,等制音器一下去,声音就消失了,右踏板踩下去,可让所有制音器都升起来。因此右踏板的作用具有:(1)保留声音。在一些演奏中,可以保留一个重要的声部或一些和声,起着好像加了一只手的作用。(2)可使钢琴发出的声音更美,更谐和。因为用了踏板,把钢琴中所有的弦都打开了,当你弹一个音时就会产生很多的泛音,(3)可以使钢琴音色有更丰富的变化,特别在表现现代作品中,起着手和键盘所不可能起到的作用。(4)左踏板的作用是使键盘向左右移位,减少琴槌击弦的数量,以改变音色及减弱音量。左踏板的首要作用应是微妙地改变音色,这点常常被人忽略,因为琴槌打响两根弦,而第三根弦在踩右踏板的情况下产生谐音共振,这种声音加上另外两根弦的声音,产生一种特殊的柔和、清纯的音色,但经常靠左踏板减弱音量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法是靠手的触键来控制弱奏。因此在踏板的学习中,不能把踏板单纯视作一个技术问题,而要认识到踏板的运用与表现音乐形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加强对音乐听觉要求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觉运用踏板的能力。学生初学踏板时,教师要选择有针对性的作品来专门练习(如高师钢教一册的“致野玫瑰”、“瑶族长鼓舞”)。踏板的使用就比较灵活,很难用符号完全表示出来,即使在作品上标上了踏板的具体要求,也要通过演奏者的理解和听觉加以调整。那么,根据哪些原则来运用踏板,一般规律如下:(1)以和声为依据,一般说来,和声变化了,踏板也要换。(2)以节奏的需要为依据。如演奏圓舞曲,为了强调强拍,可在第一拍上使用踏板,(3)以色彩效果的需要为依据。如连续一串音阶或一串半音阶,为了使声音清晰,应不用或少用踏板;若要求类似微风飘拂的效果,则可用颤动的踏板。(4)以作品的不同风格为依据,一般说,巴罗克及早期古典作品要求声音透明、清晰,一般使用浅踏板。

浅谈钢琴基础教学中乐感的培养 第12篇

关键词:钢琴,教学,乐感

一、乐感培养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钢琴的学习来说,进行乐感的培训尤为重要。学习钢琴就像学习语言一样,首先要培养出一定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钢琴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乐感对于钢琴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如果缺乏好的乐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最终也就丧失了学习钢琴的想法。对于乐感较好的学生,他们可以在钢琴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钢琴所带来的美好享受,从优美的钢琴声中了解到乐曲的精髓所在。其实在练习钢琴时,不在乎时间的长短,最重要的是,学生们能否从自己的演奏中体会到乐感带来的感受。因此,乐感的培养对基础钢琴教学来说十分的重要,不管是钢琴的基础教学还是以后的教学过程,都应当将乐感的培样贯穿其中。

二、钢琴教学中乐感的培养方法

(一)听觉培养是先导。音乐作为一项听觉艺术,主要使用声音的高低、长度的变化,强度和节奏,构成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来表达感情。成功的音乐表演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鉴赏家,因此,良好的听力是好的音乐的基础。

首先,学习时应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用耳朵听”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听觉接受能力以及区分声音的能力,其中包括音乐的注意力,旋律与节奏的记忆力,听音乐与音乐的共鸣的感受等等。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很少出现错误,一旦声音错误能够快速反应,主动纠正。这些学生在注意力相对集中时,不仅可以看到乐谱,还可以由其听觉自觉地对所听到的音乐进行辨别。在初学钢琴阶段,学生应多注意听力的训练和培训,加强自身音乐能力,培养良好的、灵敏的听觉和“用耳朵听”的好习惯。

第二,学生在乐感练习过程中,不仅要能够听出错误,还要进一步听到“声音的质量”。大声,柔软圆润,共振的声音是好的;而浮动,弱,硬,没有共振的声音是不好的。因此,我们应该培养、训练学生如何区分好坏声音的能力,让学生们对声音的追求和想象力,能在不断的练习中日益提高。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其拥有交响乐团中从最低音到最高音的全部音域,因此在钢琴的基础教学中,可以通过钢琴这种多声思维,对学生对钢琴弹奏声音的聆听能力进行培养。除了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名家名曲演奏外,还可以将倾听与钢琴融为一体,通过练习钢琴来提高学生的聆听能力,通过钢琴音乐的倾听巩固操作。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将着重对移调练习与复调练习相结合。在进行移调练习的时候,将和弦、断音、连音、双音的基本功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增强调性概念的同时,还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增强其识别各种调性特征的能力,从而更准确地掌握基本弹奏方法。在进行复调练习的时候,可以通过集中训练复调的四位和听觉,让学生掌握层次感与线条美,以及对不同声部的控制,使钢琴的多声思维能够发挥出她最大的作用。

(二)正确读谱,认真识谱。掌握正确的弹奏方式是钢琴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不论是谁都要遵循训练中的科学规律。在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要使学生本着弹活每一个音的原则去进行乐感的培养,在演奏练习曲的同时,以不同的弹奏速度和不同的触键方式等进行夸张的演奏练习。比方说,当出现音节强劲有力的时候,要表现出一种威严感;当进行较缓慢的演奏时,要表现出一种哀伤的神情,当遇到轻松快速的音阶时,可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情绪。通过情绪的投入,让学生用心进行钢琴的演奏,学生们只有将音乐行为由主观控制变成潜移默化的形式,才能够逐渐培养出乐感来。

钢琴音乐作为一种声音艺术,既不需要用文字或概念去表达,也不能够看到固定的形态。乐谱作为音乐的物质媒介,由音乐记录成书面的符号。作曲家写下的每一个音符、休止符,以及音乐术语,都想要更为准确地将音乐信息传达给演奏者。乐谱是钢琴演奏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通过正确的读谱才能够将乐谱中充满思想情感的音乐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表达作曲家的想法。因此,在钢琴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学生正确读谱的习惯,确保学生能够在对乐谱很熟悉的基础上,还会静下心来阅读乐谱。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提醒学生准确理解作曲家的意图,尊重和重视作曲家的要求,不能够仅仅是机械式的手指运动,只求速度,这样会缺乏钢琴演奏的乐趣。只有学生们懂得享受音乐,音乐的乐感才会逐渐培养起来了。

(三)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把握乐曲的情感和风格。教师在培养学生乐感的时候,还应当对作品进行有目的的分析。例如说作品的曲式、和声的配置、复调的形式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等等,通过这些分析,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自我理解能力,使其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对音乐作品的宏观掌控能力以及微观透视分析能力。虽然说,在乐曲的分析上谁都不能做到面面俱到,那么只能够从乐曲的不同题材进行侧重分析。总而言之,老师们要针对每一首音乐的不同风格与特点,进行适当的分析与讲解,不断诱导和启发学生,这样就能使学生在不断增强乐感的基础上增加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从而在今后的演奏或练习时能够进一步了解到音乐的内涵。

(四)展开音乐想象力。在进行钢琴演奏的时候,想象力是贯穿于整个演奏过程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演奏的时候,演奏者通过音的高低长短变化,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刺激,也就是产生音乐的想象。例如说,音的高低会让人们产生空间与方向上的想象,音的强弱会让人们产生程度与幅度上的思考。

三、总结

在钢琴的基础教学过程中,乐感的培养对于钢琴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钢琴基础教学的时候,老师们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培养出良好的乐感,在不断的练习和学习过程中强化乐感,深化对音乐的了解,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培养出对钢琴的浓厚兴趣,才能够更好地演奏出优美的乐章。在钢琴基础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复调与移调的教学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识谱能力和音乐想象力等方法,对学生的乐感进行培养,好的乐感决定着学生在钢琴学习的道路上能否走得更加轻松,因此在进行钢琴的基础教学时,老师要不断强化乐感教学,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富有激情地融入到钢琴的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杨洁.浅谈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演奏者的乐感[J].音乐时空,2015,(03):118-119.

[2]杨瑾菡.浅谈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J].情感读本,2015,(02):25-26.

[3]吕婧.钢琴基础教学中学生的乐感培养方法探究[J].通俗歌曲,2015,(09):132.

[4]葛莹莹.浅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乐感的培养[J].神州,2013,(30):85.

[5]聂蓓蓓.浅谈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4,(03):104-105.

[6]徐蕙璇.浅谈钢琴教学中的乐感的培养[J].音乐大观,2012,(12):118.

[7]吴宗奎.谈钢琴基础教学中乐感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3,(05):250.

上一篇:普洱茶的清洁化生产下一篇:儿童的健康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