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传播影响

2024-07-13

大众化传播影响(精选12篇)

大众化传播影响 第1篇

艺术传播是艺术接受以艺术作品、艺术活动自身的艺术属性和审美特性为核心对象和内容信息,借助物质媒介和技术的传播手段和传达方式,将不同形态的艺术作品和信息表现和传播给艺术接受者,使艺术接受者完成艺术消费、审美、鉴赏、接受和反馈。艺术传播媒介是艺术传播的要素之一,是艺术传播得以顺利进行下去的重要环节,具体指在艺术传播活动中用来承载并传递艺术信息的工具和渠道。随着数字化时代懂得到来和发展,大众传播媒介成为适用范围广、传播效果强的一类艺术传播媒介,对艺术传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传播媒介对艺术传播的影响

传播媒介手段的有效利用,可使艺术作品在传播过程中更具艺术魅力,满足观众的诉求。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改变着艺术的创作、传播和接受过程,借助媒介的传播力量有时会超越艺术作品本身的魅力。因此,从艺术最终的接受角度考虑,利用更先进的、声画特性兼具的电视媒介所承载的综合形象艺术要比以想象为主的语言文字、书籍为媒介承载的文学形象艺术更具传播特性和传播效果。

(二)大众传播媒介对艺术传播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将某种信息或观点同时传给公众的手段、工具、载体和渠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下的多种大众传播媒介使艺术传播得以更好的以文本的形式保存、储存,并可通过电子媒介以“图像化”的形式显示,众多大众传播媒介不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还成为了艺术本体的重要传播载体、物质媒介和技术手段,大大增强了受众的参与度,将艺术的传播主体和内容,多元化和数字化。

大众传播媒介下的艺术被带到了社会公共场域里,比如一些艺术本身具备着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或多或少会在语言、城乡、文化审美、文化认同、种族方面具有差异性和陌生感,但当大众传播以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对艺术作品、符号、文化、活动和事件进行传播时,会使用更多符合大众接受和审美心理的语言和形式,并用符合媒介载体自身特征的方式和途径形象、生动地将传媒文本、艺术信息传递出去,这具有显著的公共性。这样的艺术传播中也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艺术信息属于被“二度创造”过的艺术,艺术的创造者和接受者之间并非人际传播,也就使双方缺乏直接交流的过程,使艺术传播过程中现场性被减弱。

在艺术传播过程中,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技术性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对艺术作品和活动不论是前期的摄录,还是后期的剪辑、包装,都要靠先进的技术设备、工具和手段传播出去,技术是艺术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清晰度,是质量的体现,也是对原有艺术的尊重,技术基础之上的艺术传播会有更佳的效果,也会支持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迈进。

二、大众传播媒介对民间艺术传播的影响

在工业信息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繁荣的商品社会里,民间艺术一方面在受到冲击、挑战和腐蚀,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催发出对民间艺术的重视,此外,商品化还使民间艺术发生了变异,市场经济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部分民间艺术的活跃和复兴,但其在艺术传播过程中的乡土气息、民族特色也受到抹杀和丢失,商品化趋势下的民间艺术又处于了两难的境地,利弊兼容的民间艺术在传播过程中怎样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存、传承和发展值得重视。

(一)大众传播媒介运用在民间艺术传播中的表现

为了挽救民间艺术渐行渐远的步伐,传承传统的民间艺术,就应使民间艺术与现代传播技术有机融合于一起,包括现代传播媒介对民间艺术的重塑和挖掘,以民间艺术为审美内容和核心,与其它艺术形式进行有效融合,例如可以把民间艺术的文化元素设计到网络表情中;通过数字技术把分散发展的文字、声音、影像、画面等元素有机整合于一个互联的传播系统中,完成以民间艺术为内容基础,以电子书、动画片、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为传播渠道、手段的多种艺术形式的制作和传播。如可以建立专门的皮影、戏曲、窗花民间艺术网站和民间艺术虚拟社区、民间艺术数字博物馆、民间艺术播客等数字化传播媒介手段进行对民间艺术的传播,将民间艺术传播数字化。

在人类学纪录片中,民间艺术传播更加普遍和多样,如顾桃导演的纪录片《敖鲁古雅敖鲁古雅》中使鹿鄂温克族的驯鹿文化,以及《犴达罕》中鄂温克人的生活方式,顾桃导演的镜头是一扇窗,我们可以透过那扇窗,借助纪录片的艺术传播,了解到更多具有深厚内涵的原生态民间艺术文化,我们看到了我国最后的狩猎民族鄂温克猎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变迁和发展,这样的艺术传播,无论是从艺术的内容上,还是从传播艺术的方式上极具艺术、社会和文化价值。

有不少皮影动画电影的制作使皮影这种民间艺术得以传播,如《猪八戒吃西瓜》《猴子捞月》《渔童》《狐狸打猎人》《除夕的故事》《张飞审瓜》《南郭先生》中对于皮影形象的塑造都具准确、生动、鲜明的特点,对于数字技术的运用也很精湛,传播中极富艺术表现力。

(二)大众传播媒介对民间艺术传播效果的影响

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对大众传播媒介运用,民间艺术传播的实现,主要包括民间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形式,在大众传播介入之前,民间传播是主要的方式,民间艺术就被制作为文字、图像、音乐、影视等媒介文本符号,通过杂志、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泛传播,虽说大众传播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播上在某些方面有些逊色于那种口耳相传为主的民间传播方式,比如民间传播更具乡土气息、传者和受着之间有着更强的感染力和情感、人性传承效果,但是大众传播毕竟进行的是大规模的信息和生产活动,其对艺术信息的复制和多次传播,以及大众传播自身拥有的传播范围广、扩散速度快、影响效果强等特征和优势不容忽视,人们的视眼被拓宽、猎奇心理被满足,这些有利于民间艺术的记录、保存、利用、推广、挖掘和更有效地传播、传承。

依靠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可以使民间艺术在传播表现方式上拥有新的载体和媒介,增加传播的内容量、丰富传播形式,更多的民间艺术得以便捷、广泛地传播。如前几年的电视春晚上一些老人表演的皮影舞蹈节目《俏夕阳》,对皮影民间艺术的传播产生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依靠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使得皮影戏在节目播出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影视剧、综艺栏目的访谈和表演中多了不少关于皮影、皮影戏的历史、传承状况等文化艺术元素的介绍,同时也带动了其它同类民间、民俗艺术的推广和传播。这种强大的影响效应是民俗文化单纯依靠口耳相传的传播与传承模式不能达到的。1

通过这些民间艺术的传播中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充分运用,使民间艺术信息在传播中具备了速度快、范围广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信息传播的时空局限性,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所说:“在瞬时信息的时代,时间(按视觉和切分计量的时间)和空间(统一的、形象的和周边封闭的空间)已不复存在。”2民间艺术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是有很多民间艺术需要传承和保护的,对它们的传播和推广十分必要和迫切。

(三)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民间艺术传播时的文化侵略现象

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以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为主力军进行的影视艺术传播中出现的民间艺术元素,其内核是中华几千年的深厚文化内容,但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这些民间艺术文化内容的传播,又或多或少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最明显的就是涉及民间艺术传播的影视中,常有文化侵略行为介入。

民间艺术符合本国受众的审美心理,较易被本国受众接受,加之影视媒介传播对民间艺术传播又有较强的传播效果,影视作品中民间艺术的传播是现代科技、文化、产业和现代受众等各种现代元素互相关联、推动、作用的一个过程,所以别国常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在对民间艺术传播时进行文化侵略。最常见的如美国通过自己的软实力对中国进行的民间文化艺术侵略,主要的手段和方式就是将中国民间艺术元素包装在具有美国价值观念、消费行为方式和理想信仰等思想和理念的影视作品中,传播和输出给中国受众,已然将中国民间艺术元素变为其文化输出的着眼点,将艺术传播利用为其文化侵略的重要途径。如:美国迪斯尼影片《花木兰》,就是改编自中国民间文学《木兰辞》,取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民间故事,属于中国民间艺术元素在美国影视中进行了传播。但在传播中渗透的是美国的传播价值和行为方式,宣传美国的文化是重点和最终目的。

中国要想在民间艺术传播过程中减少被动局势,就要发展本国的文化软实力,可充分利用艺术传播中的大众传播媒介,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拓宽艺术传播渠道,增强艺术传播表现力,通过技术水平提高艺术水准。此外,在艺术作品内容的传播上要有所创新,在影视艺术传播过程中,将我国的民间艺术本质的精神内涵核心表现出来。艺术传播者一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在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加强创新意识,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中,注意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特色和受众的审美心理相结合,走本土化、人文化、国际化和专业化的艺术传播之路,从源头上重视起民间艺术传播的效果。

在对民间艺术作品、信息的传播和呈现中尽量做到还“民间艺术的本来面目”,无限靠近艺术的原汁原味,减少乡土气息的流失,对民间艺术作品进行原生态的保护。民间艺术传播过程中要视艺术作品的艺术性为第一位,不可成为商业的附庸品。本国民间艺术文化在传播中,要加强对其内涵、精神、品质的保护和传承,它们是本国、本民族艺术文化得以发展的根,永葆这些可使民间艺术生命长青、价值倍增,由大众传播的媒介手段实现最终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摘要: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信息时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其又成为艺术传播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手段和渠道。民间艺术作品想要得到保护、推广和传承,大众传播媒介在其传播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通过论述大众传播媒介对民间艺术传播的影响,表现民间艺术与大众传播媒介融合后产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在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民间艺术,艺术传播,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孙发成.民俗艺术符号及其现代传播[J].民族艺术研究,2011,02:92-96.

[2]夏兆冬.新媒体时代下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播的新思路[J].美与时代(上),2015,02:32-33.

[3]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邵培仁.艺术传播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李立.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浅谈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 第2篇

摘 要:本文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了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产生的基础、发展的过程,并从大众传播的功能(新闻、宣传、教育、娱乐四个方面)概括了现代大众传播的某些负面影响,最后解释了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拟态环境的出现使大众传播产生了误导作用。

关键词:大众传媒 误导作用 拟态环境

大众传媒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关于它的定义也有种种,但是任何一个简短的定义都不可能概括他的全部特征,只能做出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比较赞同郭庆光教授的界定: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这个界定容量很大,关于大众传播的特点都能从中找到。传播者、传播手段、传播的对象、传播的内容、传播的过程、以及由这五个特点衍生出来的传播的范围。其中传播过程的单向作用性质为大众传媒赋予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种影响,既包括正面的,也包括负面的。

西方早期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另一种是“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这两种态度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传播学研究当中来。持肯定态度的有:美国政治家J.布来士围绕报刊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问题,探讨了大众传播与政治民主进程的关系;法国学者G.塔尔德注意到了报刊的社会和政治功能,认为报刊对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的贡献,就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美国社会学家C.H.库利也对大众传播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在他看来,民主只有在舆论获得某种组织性之际才能够成为现实。库利认为,近代传媒的发达不仅扩大了人类的交流与沟通,而且促进了“各国、各民族和阶层间的共通的人性和道德的发展”。另一种态度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众传播事业集中和垄断的加剧而形成的,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使大众传播成了垄断资本和少数特权人物操作舆论的工具。二次大战后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的加剧,进一步招致了不少学者对大众传媒的激烈批评。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扎菲尔德和著名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大众传播使现代人满足与肤浅的表层信息、具有“麻醉神经”的负功能的观点。

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上述两种观点,在当代传播学研究当中还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尤其是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兴起、各种媒体的整合,使大众传播的强大功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容易使人们对它的某些负面影响放松或者懈怠,我们必须提高提高警惕,从深层意义上对其负面影响进行理性与清醒的认识。

大众传播产生社会影响根源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目前正统的说法是施拉姆总结了拉斯韦尔和赖特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的四功能说,即:(1)监视环境;(2)使社会各不同部分相互协调以适应环境;(3)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4)娱乐受众。简单的说,就是“新闻”、“宣传”、“教育”和“娱乐”这四大功能。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在产生积极影响的时候,同时也就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正负影响总是相互依存的。

一、在新闻报道方面的负面影响。在新闻报道中,与社会公德和公

认的善良风格不相符合的内容;不适宜宣扬或公开提倡的内容;可能导致受众不适当的模仿的内容;以及其他可能误导受众或导致不良后果的传播内容,如果堂而皇之出现在媒体上,尽管具有一定的可看性,但总整体而言,其负面影响不容低估。比如:不尊重报道当事人的隐私权的内容,对无辜当事人或受害者的个人资料不适当的公布,这固然使新闻的内容 1 更为详尽,同时也可能导致事件的受害者受到更为强烈和持久的再度伤害。

二、在宣传方面的负面影响。正面宣传中因宣传手法、内容、传播

方式不当产生与宣传初衷相左的效果,使正面宣传的作用被削弱、甚至抵消。比如正面宣传过头,就会产生虚假的现象,有些宣传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有些内容本身存在一定的争议,如果宣传只注重一个方面,以偏概全,从而导致内容被错误理解或引起歧义。

三、教育方面的负面影响。网络有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教育,并且在

众多的信息产品中,教育类占了绝对多数,利用网络教学或者说是多媒体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问题在于,依靠这种教学环境成长的孩子,知识积累更加迅速,情感教育明显缺乏。记忆效果趋于强化,思考引导明显淡化。技术支持不断发展,伦理约束明显滞后。这一项负面功能在网络世界中表现得尤突出。整日对着机器在游戏中学习,没有真实环境里的情感交流,会使孩子产生人格分裂。另一方面,制作者太重视将技术性的东西突出,思考的空间却很少,除了眼花缭乱与查找方便之外,很难本带给读者思考引导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收获。

四、在娱乐方面的负面影响。当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决定了大众传播所呈现的多层次的特点,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就是突出世俗化、平民化、娱乐化的价值取向。世俗化传播为受众提供一个宽松合理的感官享乐空间的同时,又过分注重感性欲望的满足,从世俗单纯意义上来理解生活和人生,将享乐、娱乐视为生命价值的重要组成。媒介一味注重和迎合大众口味,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了传播文化的庸俗化、媚俗化。突出表现在大众娱乐节目的雷同、低俗。拉扎菲尔德和默顿认为,过度沉湎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在给受众带来瞬间感官愉悦的同时,也导致了心灵的空虚与麻木。

事实上,大众传播既能监视环境又能歪曲环境,既能整合社会又可引起社会动荡,既能教育人又能造出一披庸人,既能娱乐人又可能毒害人的身心健康;大众传播只要发挥社会功能,必然产生两方面的影响,换言之,大众传播固然可以有效地引导受众,但也会误导受众。

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的产生是因为大众传播的误导作用,使受众不能知晓事实真相或传播者的真实意图。大众传播的误导,不是具体的传播制度、传播者、传播过程引起的,而是由大众传播的本质决定的。大众传播在现实的个人和现实的环境之间横插入一个“拟态环境”,这一媒介环境就构成了大众传播误导的主情境。随着历史的发展,误导和正确引导在不断转化。人类文明是在传播对误导的扬弃中曲折前进和扩散的。

因此,我们对任何一种传播媒介社会影响的性质都不能简单地作出结论,大众传播是伴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强有力的大型社信息系统,我们研究大众传播积极功能的同时,必须对它的负面影响有足够的认识,及早防范,尽可能地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使传播媒介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国民.《我国大众传播的价值取向及其世俗化倾向》.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 朱 亚.《浅谈现代大众传播的某些负面影响》.新闻记者

大众传媒对少林文化传播影响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大众传媒;少林文化;传播

1引言

位于郑州西南登封市少室山南麓的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又名僧人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少林文化是以少林寺为依托产生一种文化现象,少林文化也随着少林寺经历多次中兴和衰败,特别是民国时期,即1928年军阀混战时,从民国时期石友三火烧少林寺至《少林寺》这部电影的播映前,少林寺一直在沉默与困苦中度过,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少林寺及其所承载的少林文化如今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2推动少林寺中兴和少林文化复兴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

2.1从电影《少林寺》看影视传媒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一九八二年,通过《少林寺》这部电影的上映,促进了少林寺旅游事业的发展,由原来参观人数的几万人增加至几百万人,我想这就是少林文化的魅力所在。从1982年至今,少林武僧团经常同国家领导人出过访问,宣传少林文化,这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少林功夫不仅是少林寺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世界的文化财富。少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少林寺的资源更是相当丰富,我们应当大胆利用少林文化,智慧开发少林资源,让它作为桥梁连接中国与世界。廖承志老先生曾说,在改革开放初期,电影《少林寺》的热播,加上国家科学的宣传战略,使没落中的少林寺迅速名扬中外,少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都得到了很好地宣传。它所带来的作用和社会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是少林寺和少林文化宣传事业的一个里程碑。

为了更好的宣传少林品牌,推动少林文化的传播,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积极筹划并推动了120集电视连续剧《少林寺传奇》的创作和摄制,仅从第一部及第二部的收视率及演出效果来看,此电视连续剧不仅极大的宣传了少林寺,而且极大的宣传的登封、郑州及河南,更极大的宣传了少林文化。

2.2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大型文艺演出对少林文化传播的影响

以少林功夫为主体,融合舞蹈和音乐等元素的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借鉴模式,。有这样一个数据,二零零九年的演出场次达到二百四十场,游客接待总量为二十三万人次,其中有来自各国的国家领导人及社会知名人士,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西兰等十几个国家的外国游客,总收入达到贰仟五百万,比二零零八年增长百分之十〔1〕。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应以自身项目特征为前提,深入挖掘项目自身的文化内涵,并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找好传统体育文化与市场的契合点,以市场化、产业化为运作模式,才能够做大、做强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现阶段,面对新的环境以及新时代的需求,学术界越来越关心如何加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转型、文化取舍、和文化选择的自主能力。自觉的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以开放的事业来对待中国传统运动的发展,以带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下健康发展之路迈进,也是学术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享誉国内外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主要演出形式,以禅文化和大自然的结合为其内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济高效的商业运作模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的。在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项目特征作为前提,进一步挖掘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不断完善和丰富传统体育文化的外显形式,并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把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进而推动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健康发展,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复兴得以实现。

2010年广州亚运会少林寺塔沟武校的学员们进行的维亚人表演,由少林塔沟武校1600名学生演绎的《白云之帆》,堪称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演出的巅峰之作,高达78米的帆屏拔地而起,180名空中演员在帆屏上摆出精致造型,而支撑他们的,则是千余名地面演员的人力操控。千余人拉拽180人,于78米高空呈现10多种惊艳造型广州亚运今天开幕“《白云之帆》是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高潮一幕。高空威亚这个环节成功了,开幕式也就成功了;开幕式成功了,广州亚运会也就成功了。”这是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陈维亚的点评。当然塔沟武校的表演经历并不只是广州亚运会,二零零四年雅典奥运会的踩高跷,二零零七年上海特奥会的开幕式演出,二零零九年全国十一运会闭幕式演出,国庆60周年庆典晚会的太极拳,上海世博会的惊艳表演等都是塔沟的经典之作。他们全程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开、闭幕式4个仪式演出,分别表演《自然》、《地球飞人》、《弹跃龙》、《节日》、《寄往未来》5个节目。用更少的人表现更震撼的场面,高空威亚无疑是有效手段。这些以少林文化为符号的大型演出极大的推动了少林品牌走向世界的步伐,更极大的推动了少林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2.3从少林国际武术节看大型武术赛事现代传媒传播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1991年,在郑州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它始终遵循“以武会友,共同进步”的宗旨,是一项集武术、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2004年升格为世界传统武术大会,2009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2010年继续举办第8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只是从这届开始,主办由原来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郑州市变为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南省政府。随着郑州少林国际武术节举办规格的提高,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的举办,成为推动少林功夫走向世界的又一强大助推力,而且这种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比其它形式的交流更具有直观性,少林功夫的普及传播就是对少林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少林文化也成为河南对外的一个窗口和名片,很多国际人士认识河南就是从认识少林功夫开始的。

2.4文学出版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与少林武术相关的故事有很多,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都有相应记述,还有一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记录少林故事的书籍,其中《新编少林寺志》、《中华禅诗》、《少林武术系列丛书》、《少林武功秘岌》、《少林寺资料集》、《禅露集》、《禅林意趣诗》是由少林寺自己编辑的,像这样少林寺自己编辑的书刊有四十多种。还有一种《禅礴》杂志少林是在与海外交流访问时,互换书刊所用。《高丽大藏经》雕版重印本是韩国僧团来访时赠予少林寺的。这本《大藏经》的底本是中国宋、金时期的《大藏经》,用汉文写成。在这个信息交流飞速发展的时代,与少林文化有关的电影和电视剧层出不穷,其传播和影响都深入人心。这样的方式不仅是少林武术的传播,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书刊间的互赠,也推动了对出版印刷历史的研究。而这样的书刊极具传统宗教和武术特色,受到社会和教徒的一致好评。文学出版必定在无形中以强有力的方式促进少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3传媒视角下少林寺商业行为对少林文化传播影响分析

借助现代传媒,少林寺开始走出院门,少林寺走出寺院的一系列举动,遭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有人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过于超前而称其为“少林操盘手”、“少林CEO”;有人认为,和尚应该念经修身,不应该涉及那么多的尘世,更不应该把少林寺发展成为一个旅游胜地。然而,在我们看来,信佛与念经的本质在于修心,事事皆是佛法,并不在于你具体做了什么。如果心不静,再好的经也将被念歪,修上千百世也难成正果。少林寺僧走出寺院举办的一系列社会活动,正是“普度众生”这种大乘佛教精神的具体表现。如果不是少林寺对于少林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自觉保护与主动开发,或许我们现在仍然陶醉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虚幻的美梦之中〔2〕。

近年来,质疑少林文化商业开发过度的批评不断上升,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今少林寺面对最多的指责就是商业化是否过度的问题。一方面,公众希望少林寺是一个研习佛法,弘扬武功,专心慈善的团体,而不是一个商业组织。少林寺过多的参与商业行为不利于其佛法本性的传播,少林寺的商业收入及用途缺乏一定的透明度,不免引来人们的猜测;另一方面,在当今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浪潮下,少林寺也要为自身发展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因为解决了生存问题才能谋求发展。所以如何在固本的同时谋求一定的经济利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找到一个平衡点,并把商业收入主题用于慈善事业,财务收支要透明化,接收来自审计和各界的监督,方能在商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4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对策

4.1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技术优势,借助影视传媒、新闻传媒等大众喜闻乐见的重要信息渠道,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大少林文化的传播力度。

4.2要获取政府舆论导向、政策、财力的多重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关注,为少林文化的品牌保护提供舆论上、政策上的倾斜和物质上的支援。少林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少林文化的复兴和传播,仅仅凭少林寺的一己之力难以完成,必须结合少林等、政府、社会多方力量方能实现。

4.3在现代传媒加强品牌保护,实现持续发展要从自身品牌建设着手,少林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已经形成,但少林的决策者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对品牌进行科学定位,长远规划,实现与时俱进的品牌建设,逐步完善品牌文化内涵和传播策略。

4.4重视新兴媒体,加强交流融合当代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重视并利用好这两项传播手段必将对少林文化的品牌化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同时,防止和减少网络环境的弊端侵蚀少林文化的内涵。

4.5把握好少林文化“固本”与“开发”的尺度,从有利于传播和保有少林文化纯净、脱俗的本质来看,应以文化推广为“固本”为首,世俗倾向次之;以公益传播为首,商业行为次之;以发扬禅宗为首,兴盛武学次之。

5结束语

现代传媒技术条件下的少林文化的传播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技术优势,借助影视传媒、新闻传媒等大众喜闻乐见的重要信息渠道,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大少林文化的传播力度。不可过于盲从或是随大流,形式手段的变革仅仅是用来创新传播的载体、提升传播的效率,但却不能在当前世俗物质的洪流中损害的文化纯真与洁质。要赢得当地政府在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要克服“重武轻禅”的不平衡倾向,要将文化之无形化为有形,借助艺术创作、视觉符号表达、听觉诠释、影视展现等方法,传达少林文化的形象与声音,展示少林文化的价值观与品质特性。要想将少林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需要相应的政策导向,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需要按照经济规律运行,需要受到法律的保护.打造“少林—少林寺—少林功夫”的世界品牌,要走中国民族特色〔3〕。

参考文献

〔1〕登封网.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停演〔EB/OL〕.http://www.dengfengnews.com,2009-11-19.

〔2〕乔凤杰,李春龙.问题视阈中的少林文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3):13-16.

〔3〕万瑜,蔡宝忠.少林功夫的品牌战略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29(5):44-47.

(责任编辑:阎 彬)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大众传媒对少林文化传播影响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利弊因素,进而为现代传媒技术条件下进一步弘扬和加快少林文化传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众传媒;少林文化;传播

1引言

位于郑州西南登封市少室山南麓的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又名僧人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少林文化是以少林寺为依托产生一种文化现象,少林文化也随着少林寺经历多次中兴和衰败,特别是民国时期,即1928年军阀混战时,从民国时期石友三火烧少林寺至《少林寺》这部电影的播映前,少林寺一直在沉默与困苦中度过,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少林寺及其所承载的少林文化如今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2推动少林寺中兴和少林文化复兴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

2.1从电影《少林寺》看影视传媒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一九八二年,通过《少林寺》这部电影的上映,促进了少林寺旅游事业的发展,由原来参观人数的几万人增加至几百万人,我想这就是少林文化的魅力所在。从1982年至今,少林武僧团经常同国家领导人出过访问,宣传少林文化,这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少林功夫不仅是少林寺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世界的文化财富。少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少林寺的资源更是相当丰富,我们应当大胆利用少林文化,智慧开发少林资源,让它作为桥梁连接中国与世界。廖承志老先生曾说,在改革开放初期,电影《少林寺》的热播,加上国家科学的宣传战略,使没落中的少林寺迅速名扬中外,少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都得到了很好地宣传。它所带来的作用和社会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是少林寺和少林文化宣传事业的一个里程碑。

为了更好的宣传少林品牌,推动少林文化的传播,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积极筹划并推动了120集电视连续剧《少林寺传奇》的创作和摄制,仅从第一部及第二部的收视率及演出效果来看,此电视连续剧不仅极大的宣传了少林寺,而且极大的宣传的登封、郑州及河南,更极大的宣传了少林文化。

2.2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大型文艺演出对少林文化传播的影响

以少林功夫为主体,融合舞蹈和音乐等元素的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借鉴模式,。有这样一个数据,二零零九年的演出场次达到二百四十场,游客接待总量为二十三万人次,其中有来自各国的国家领导人及社会知名人士,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西兰等十几个国家的外国游客,总收入达到贰仟五百万,比二零零八年增长百分之十〔1〕。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应以自身项目特征为前提,深入挖掘项目自身的文化内涵,并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找好传统体育文化与市场的契合点,以市场化、产业化为运作模式,才能够做大、做强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现阶段,面对新的环境以及新时代的需求,学术界越来越关心如何加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转型、文化取舍、和文化选择的自主能力。自觉的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以开放的事业来对待中国传统运动的发展,以带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下健康发展之路迈进,也是学术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享誉国内外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主要演出形式,以禅文化和大自然的结合为其内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济高效的商业运作模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的。在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项目特征作为前提,进一步挖掘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不断完善和丰富传统体育文化的外显形式,并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把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进而推动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健康发展,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复兴得以实现。

2010年广州亚运会少林寺塔沟武校的学员们进行的维亚人表演,由少林塔沟武校1600名学生演绎的《白云之帆》,堪称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演出的巅峰之作,高达78米的帆屏拔地而起,180名空中演员在帆屏上摆出精致造型,而支撑他们的,则是千余名地面演员的人力操控。千余人拉拽180人,于78米高空呈现10多种惊艳造型广州亚运今天开幕“《白云之帆》是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高潮一幕。高空威亚这个环节成功了,开幕式也就成功了;开幕式成功了,广州亚运会也就成功了。”这是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陈维亚的点评。当然塔沟武校的表演经历并不只是广州亚运会,二零零四年雅典奥运会的踩高跷,二零零七年上海特奥会的开幕式演出,二零零九年全国十一运会闭幕式演出,国庆60周年庆典晚会的太极拳,上海世博会的惊艳表演等都是塔沟的经典之作。他们全程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开、闭幕式4个仪式演出,分别表演《自然》、《地球飞人》、《弹跃龙》、《节日》、《寄往未来》5个节目。用更少的人表现更震撼的场面,高空威亚无疑是有效手段。这些以少林文化为符号的大型演出极大的推动了少林品牌走向世界的步伐,更极大的推动了少林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2.3从少林国际武术节看大型武术赛事现代传媒传播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1991年,在郑州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它始终遵循“以武会友,共同进步”的宗旨,是一项集武术、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2004年升格为世界传统武术大会,2009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2010年继续举办第8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只是从这届开始,主办由原来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郑州市变为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南省政府。随着郑州少林国际武术节举办规格的提高,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的举办,成为推动少林功夫走向世界的又一强大助推力,而且这种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比其它形式的交流更具有直观性,少林功夫的普及传播就是对少林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少林文化也成为河南对外的一个窗口和名片,很多国际人士认识河南就是从认识少林功夫开始的。

2.4文学出版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与少林武术相关的故事有很多,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都有相应记述,还有一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记录少林故事的书籍,其中《新编少林寺志》、《中华禅诗》、《少林武术系列丛书》、《少林武功秘岌》、《少林寺资料集》、《禅露集》、《禅林意趣诗》是由少林寺自己编辑的,像这样少林寺自己编辑的书刊有四十多种。还有一种《禅礴》杂志少林是在与海外交流访问时,互换书刊所用。《高丽大藏经》雕版重印本是韩国僧团来访时赠予少林寺的。这本《大藏经》的底本是中国宋、金时期的《大藏经》,用汉文写成。在这个信息交流飞速发展的时代,与少林文化有关的电影和电视剧层出不穷,其传播和影响都深入人心。这样的方式不仅是少林武术的传播,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书刊间的互赠,也推动了对出版印刷历史的研究。而这样的书刊极具传统宗教和武术特色,受到社会和教徒的一致好评。文学出版必定在无形中以强有力的方式促进少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3传媒视角下少林寺商业行为对少林文化传播影响分析

借助现代传媒,少林寺开始走出院门,少林寺走出寺院的一系列举动,遭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有人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过于超前而称其为“少林操盘手”、“少林CEO”;有人认为,和尚应该念经修身,不应该涉及那么多的尘世,更不应该把少林寺发展成为一个旅游胜地。然而,在我们看来,信佛与念经的本质在于修心,事事皆是佛法,并不在于你具体做了什么。如果心不静,再好的经也将被念歪,修上千百世也难成正果。少林寺僧走出寺院举办的一系列社会活动,正是“普度众生”这种大乘佛教精神的具体表现。如果不是少林寺对于少林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自觉保护与主动开发,或许我们现在仍然陶醉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虚幻的美梦之中〔2〕。

近年来,质疑少林文化商业开发过度的批评不断上升,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今少林寺面对最多的指责就是商业化是否过度的问题。一方面,公众希望少林寺是一个研习佛法,弘扬武功,专心慈善的团体,而不是一个商业组织。少林寺过多的参与商业行为不利于其佛法本性的传播,少林寺的商业收入及用途缺乏一定的透明度,不免引来人们的猜测;另一方面,在当今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浪潮下,少林寺也要为自身发展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因为解决了生存问题才能谋求发展。所以如何在固本的同时谋求一定的经济利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找到一个平衡点,并把商业收入主题用于慈善事业,财务收支要透明化,接收来自审计和各界的监督,方能在商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4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对策

4.1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技术优势,借助影视传媒、新闻传媒等大众喜闻乐见的重要信息渠道,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大少林文化的传播力度。

4.2要获取政府舆论导向、政策、财力的多重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关注,为少林文化的品牌保护提供舆论上、政策上的倾斜和物质上的支援。少林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少林文化的复兴和传播,仅仅凭少林寺的一己之力难以完成,必须结合少林等、政府、社会多方力量方能实现。

4.3在现代传媒加强品牌保护,实现持续发展要从自身品牌建设着手,少林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已经形成,但少林的决策者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对品牌进行科学定位,长远规划,实现与时俱进的品牌建设,逐步完善品牌文化内涵和传播策略。

4.4重视新兴媒体,加强交流融合当代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重视并利用好这两项传播手段必将对少林文化的品牌化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同时,防止和减少网络环境的弊端侵蚀少林文化的内涵。

4.5把握好少林文化“固本”与“开发”的尺度,从有利于传播和保有少林文化纯净、脱俗的本质来看,应以文化推广为“固本”为首,世俗倾向次之;以公益传播为首,商业行为次之;以发扬禅宗为首,兴盛武学次之。

5结束语

现代传媒技术条件下的少林文化的传播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技术优势,借助影视传媒、新闻传媒等大众喜闻乐见的重要信息渠道,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大少林文化的传播力度。不可过于盲从或是随大流,形式手段的变革仅仅是用来创新传播的载体、提升传播的效率,但却不能在当前世俗物质的洪流中损害的文化纯真与洁质。要赢得当地政府在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要克服“重武轻禅”的不平衡倾向,要将文化之无形化为有形,借助艺术创作、视觉符号表达、听觉诠释、影视展现等方法,传达少林文化的形象与声音,展示少林文化的价值观与品质特性。要想将少林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需要相应的政策导向,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需要按照经济规律运行,需要受到法律的保护.打造“少林—少林寺—少林功夫”的世界品牌,要走中国民族特色〔3〕。

参考文献

〔1〕登封网.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停演〔EB/OL〕.http://www.dengfengnews.com,2009-11-19.

〔2〕乔凤杰,李春龙.问题视阈中的少林文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3):13-16.

〔3〕万瑜,蔡宝忠.少林功夫的品牌战略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29(5):44-47.

浅论传播新技术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第4篇

1 新媒体界说

由于对于大众来说,新媒体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并且涉及的领域比较多,对于他的界定,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目前国内众多传播学期刊上均设有“新媒体”专栏,虽然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众多,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微博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也有专家提出:“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新浪微博的广告语叫做“随时随地发布你身边的新鲜事”,这就把新媒体定位成了一个新闻报道的工具。因此笔者认为,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采用传统媒体报道的手段,比如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对于最新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一种方式,虽然,业内对新媒体的界定还是有不同看法的,但是媒体新技术的出现,给传统的大众媒体所带来的冲击以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还是有目共睹的。

2 对于大众传播的影响

话语权是指一种信息传播主体的潜在的现实影响力,在以往,在传统媒介背景下,话语权被认为是统治阶级所掌控的一种权力,按照法国社会学家福柯的“知识/权力”转换理论,传播是一种权力话语,社会的分工使得存于社会上层的少数精英人物获得了信息、知识话语的垄断权,而处在社会底层的大众,由于不能够拥掌控媒介,而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但是在新媒体发展时代,话语权的范围在进一步扩大,无论是社会底层的普通大众,社会上流的精英,每个人的话语权都得到了释放,大家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博客,以及现今比较流行的微薄,实现互动,对自己接受到的讯息,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受众再也不是马尔库塞等批判学派的学者所谓的没有反馈只能接受的“单向度的人”,而成为有着自我判断力、获知和批评能力的传播主体,并且能够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突破传者受者的控制与支配关系,建立自己的话语权。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时代发表意见只是少数集团和精英垄断的特权,从内容上看,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多元化的传播,首先是让传播内容的丰富。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人们传播信息的途径主要是依靠电视、广播、报纸,但是这些媒体由于掌握在统治者手中,传播内容需要通过审核,因此内容并非全面和客观,并且电视只能通过声音和画面,广播只能通过声音,而报纸只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途径比较单一,内容显得有点单一,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不仅支持用户传播文字、图片内容,还支持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让事件有一个立体展现的机会,传播内容更为丰富和全面,另外由于社会中每一个群体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所涉及内容,也就更加的广泛,对于发生的事件可以在新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通常是结合着个人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另外对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讨论的深度,以及传播途径的多样性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因此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社会中各个阶层的声音都可以在媒体上显现。新媒体所带来变化就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从传播的接受者的角度,虽然说在大众传播时代,接受群体领域极大地扩大了,但从控制分析的角度来看,作为传播的主导权还是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虽然在竞争激烈的大众传播时代,为了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传播的内容也越来越考虑受众的感受,但是受守门人和把关人的限制,这些内容都是需要经过审核,而受众在这其中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的被动位置,并非一种双向传受的过程,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归根到底是还是一种上层阶级对下层的一种传播。而新媒体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局面,任何新媒体的使用者都可以利用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新的途径发布信息、言论等。在过去,传播主体是固定的新闻机构。传播主体的高度组织化和相对单一性导致传播活动中的信息来源相对单一。而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发布者不仅仅是报纸、广播、电视的编辑和记者,而且增加了网站主编、论坛会员、博客作者,甚至是每一位使用新媒体的受众等,可以说,在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下,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都希望也都有可能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便是过去一直处于传播的“弱势”地位的“草根阶层”也渴望在网络传播中占据一席之地,众生各舁、千人千面,自然而然地,新媒体也就成了这世上最五彩斑斓的留言板和最面面俱到的信息站。新媒体时代,精英使用的色彩将逐渐淡化,网民的主体从高级知识分子逐渐向普通人士转化,也将会带来言论主体的多元化。面对这种变化,所以很多学者都高呼网络写作的普及,话语权的下放,将带来公共领域以及公共新闻的形成。比如观众看电视总是在特定的时间,选择某一个频道,只看在这个时间所播出的内容。如果观众想看的内容不在这个时候播出,获得信息的需要就无法满足。哈罗德·英尼斯曾经将媒介按照媒介特性分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和偏向空间的媒介。我们都知道,平面媒体的信息首先是以空间性的形式分布的,即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受众可以获得某一媒体所发布的所有信息,可以在版面中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是其实他也有特定的时间性的特点,比如当读者在读一份报纸的时候,他只能了解到某一时间段发生的事件,无论是日报、晚报、还是周报。如果想了解与某一信息相关的其他时间段的内容,这份报纸则不能提供。而新媒体时代去截然不同,任何时段的信息都可以出现在新媒体这个平台上。受众如果想要了解有关某一信息的所有内容,可以通过新媒体中的检索功能,、阅读或观看与之相关的信息和内容。可以说新媒体是对大众传播时间性媒体和空间性媒体的扬弃。从传播范围来看,新媒体是一种无边界的传播。传统的大众媒体由于技术的限制,基本上是区域性的传播。比如一些区域性的平面媒体只能在当地才能看到,虽然电视和广播可以通过卫星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信号的落地是大家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在当前形势下,一些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不愿意将所有的信号进行落地。而新媒体,除非人为的限制,否则所发生的事件均可在平台上进行传播,发布的每个内容都可以让拥有新媒体的手中实现全球化的共享。从传播形式上,新媒体实现了传动的互动性。在新媒体的平台上,人类的各种传播形态都可以得以实现。这是一种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类型于一身的传播新平台,不仅实现了一对多的传播,更可以实现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的复合式传播。新媒体的出现,模糊了传者与受者的界限、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上人们可以相对自由地发布观点和信息,使得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大大加强,而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的权力大大削弱,普通民众将发挥比以往更大的作用,人民的声音将更加广泛、真实地彰显并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它并不是大众传播在数字传播平台上的简单延伸,新媒体是对大众传播的超越,是人类所进入的一个新的传播阶段。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罗杰.费得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大众化传播影响 第5篇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再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始终带动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大众传媒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不仅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实现有效管理的途径之一,是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工具,是现代社会娱乐和教育的提供者,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最广阔的信息系统。

大众传媒在我们社会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至于我们很难一概而论它的重要性。而且事物总是有双面性,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它的优点与缺点,在此前提下,才能理清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个人认为,从宏观方面看,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一、大众传媒对政治的影响

总的来说,政治体制决定大众传播体制,而大众传播体制又反作用于政治体制。其实,从历史的角度仔细来看,世界上相当多的政治家都是从创办或接触大众传播开始政治生涯的。例如,毛泽东、李大钊、瞿秋白、陈独秀等人,他们或亲自创办报刊,或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主张。还有孙中山,他创办的革命报刊,利用报刊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新思想唤起民众,起到组织民众革命的作用。

而在当今社会,由于现在社会里政治日益生活化,生活日益政治化,大众传播就不得不反映政治、表达政治、服务政治、参与政治。在现代社会,政府和公众的民主对话活动日益频繁。对话也从传达一般信息、发展到对政治和经济活动的探讨。社会生活中普遍地带有敏感性的问题,如选举、交通,还有如今炒的沸沸扬扬的房价问题,都需要从探讨性的话题中得到一定的沟通和理解,甚至还可能得到解决。而除了依靠“新闻发布会”等人际或口头的传播沟通,还需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将这一种大范围的社会性话题引向持久和深入。由此可见,大众传播已经成为协商对话最重要、最普遍的通道,是政治社会化的最重要的手段。

而凡事有其利也就有其弊。大众传媒的政治色彩过于隆重,政治力量的介入,影响了新闻内容应该有的中立方向。同一则新闻,不同媒体却用对其有利点去报道,因为传播媒体的混淆可能会是大众丧失原有的判断力。

某些媒体从众心理严重,追求了轰动效应,丧失了社会责任意识。留意观察如今林林总总媒体,内容与形式同质化,跟风雷同,从众心理产生从众效应。媒体自身也存在的“沉默螺旋”现象,导致有些消息要么不报,要么铺天盖地,一 哄而上的架势让大众有了厌倦、逆反心理。尤其使人担忧的是,片面追求新闻报道的刺激性、猎奇性、轰动性,负信息居高不下,有个别媒体个别记者甚至不惜造假,人为地制造社会心理恐慌。“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这“四大公害”时有发生,这些负面影响,直接污染了人的心灵,诱发了人们背弃伦理道德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二、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

传播是具有极大潜力的经济力量,这是显而易见的。那些我们每天,几乎是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的广告和新闻,虽然有时会让我们厌烦,但无可否认它让我们很好地了解这个社会的动态,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以我个人的观点,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可以让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运作,还可以大大促使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脚步,以期在更短的时间内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个档次。也就是说,良性的大众传播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它可以为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创造合适的气氛和社会环境,同时还是经济发展的加油站,不断地为发展提供动力。

如大众传播将存在商机的信息广而告之,便会有伯乐来寻千里马,从而物尽其用。据记载,我国西北西南的闭塞山区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几乎微乎其微,这主要是信息的缺乏所致。后来国家提倡西部大开发,大众传播充当中间人,使国民更快更清楚地了解这种政策,并触动了很多人积极投身西部的建设中去,同时还让商业人士从这些信息中看到无尽的商机。青藏铁路的开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成功运行无一不证明了,在大众传播的支柱下,中国的经济做得更大、更活、更强。

但是随之引起的问题也不少。不少广告商家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不顾良心的谴责,在报纸上投放大量虚假广告,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之带来的是让民众对广告产生畏惧和不信任的心理。久而久之,广告也起不了它最初的作用了。

三、大众传播对文化的影响

大众化传播影响 第6篇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青少年;影响

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是客观社会现实影响的产物。现在,新的环境,新的现实,使青少年思想产生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在当今世界的任何一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中,大众传媒都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社会公共部门。它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提供一系列具有导向意义的社会公共价值观念,继而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中维护一系列大众所需的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传媒环境是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在思考青年成长的各类命题中,当代传媒对青年的影响已变得十分深刻。

一、当前大众传媒的主要特点

报刊、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为人们传送着消息、知识、思想和观点、广告等。大众传媒文化是一种大众化、商业化的文化载体,它具有直观性、通俗性、艺术性、公开性、时效性、覆盖面广等特点,它宏扬积极的人生观、传播正确的信息、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和整合社会价值观,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和引导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精神风貌。

大众传媒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神圣、提倡个性、解放思想和加强民主化倾向的作用,这对于人性的重新构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同时,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走向深泛化的今天,许多大众传媒因为抱着自我的商业价值考量不放,投商业利益所好,投某些趣味所好,出现了庸俗化倾向。在具体利益面前,这些媒介放弃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视而不见,而热衷于追逐低级趣味和时尚、流行的东西。文化消费过分追求趣味的通俗,从而滋生出人的浮浅俗气的娱乐需要,这有悖于人性的自觉提升。

二、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及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少年生活于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社会环境,时代精神更为崇尚世俗与自由。改革开放后潮水般一涌而人的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和流行艺术成为他们最直接的精神食粮,这种文化形态消解着传统权威,对历史上的政治意识形态起到了直接解构的作用。大众文化猛烈的冲击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目标的精英文化和体现官方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成为不断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构造者和承载者,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下,大众文化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大众传播媒体就是青少年与大众文化的桥梁。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主要有:大众传媒有助于个性的解放和民主化倾向的加强,赋予青少年积极的主体意识,使青少年文化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理性精神。物质的丰富为青少年追求个性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时期人格的嬗变的直接动因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巨大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大众文化传播的繁荣以及大众审美现象的崛起为当代人格的变化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契机 当代青少年已不同于上一时代的人们,他们已从单一的政治模式中解放出来,不再惧怕权威,个体的自由与发展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在青少年的心理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青少年有自己的运动、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当然,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心理也有较负面的一面:大众文化明星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青少年的成功观到爱情观几乎都带有明星的印记。大众传媒所塑造的魅力人士对青少年一代更具时尚动员力。他们很少去追逐那些名扬天下的英雄、科学家和政治领袖人物,而更崇拜世俗的明星。另外,受大众传媒的影响,部分青少年会或多或少的染上一些青春文化病,主要表现在享乐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和“波普主义”所代表的颓废主义的精神生活取向上。再次,大众文化的世俗性使青少年的审美趣味走向低俗,青少年审美的低俗化在青少年审美对象的选择上表现为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牛仔裤、文化衫、艳情VCD、迪斯科成为时尚;在审美方式上,他们追求浅显直接,更愿意从诗歌走向对话,从交响乐走向通俗歌曲,从学术专论走向随笔漫谈;在审美情感上,他们不再崇尚含蓄古朴,而去追求露骨的男女性爱和金钱关系,如在当代大学生中流行速食主义的爱情观,大学生的爱情减少了浪漫情调,而更具“快餐”特色。

三、大众传媒对青少年行为方式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悄然勃兴,其传播方式也呈现了多样性,规模的扩大化还是内容的流行化,都表现出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强大渗透,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大众传媒娱乐活动的多样性赋予青少年乐观向上的生活观念,使他们能在娱乐中忘记烦恼,这为青少年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生活色彩多样化。

大众传媒的市场操作使大众文化以盈利为目的,大众传媒的运行必然使青少年的消费需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消费行为上一改以往的实惠、耐用、节俭等传统取向,而特别注重审美、新潮、变异以及个性化。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消费方式的影响主要通过大众文化的炒作和现代广告来实现的。现代广告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向青少年灌输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青少年的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名牌意识上,青少年需要通过名牌来获得同伴艳羡和流行的认可。名牌意识实际包含了更多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等信息,青少年通过消费来彰显自己的个性以立异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同时,也把该类消费看成了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

四、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大众传媒

正确对待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行为及心理的问题,这是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长期不能放松、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正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成长所产生的消极乃至负面影响,我们应采取有效的对策:第一,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大众传媒。第二,规范大众传媒的发展。充分调动大众传媒内部的积极因素,使大众传媒向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弘扬主流文化,通过主流传媒来遏制商业传媒的俗滥,通过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来消解商业传媒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第三,通过高雅文化扶持与引导大众传播媒体。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审美的趣味教育,提高青少年鉴别鉴赏能力,实现青少年审美的雅俗共赏。

参考文献:

[1]赵广香,徐柳凡:“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影响”,《黄山学院学报》,2009(4).

[2]路长伟:“大众传媒与青少年社会公德的形成”,《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1).

浅析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第7篇

一、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积极作用

受众行为决定大众传播的方向和内容选择。受众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为有选择接受。而大众传播的内容, 则需要根据受众的需求来进行安排, 以适应受众的需求, 而受众的需求是通过受众行为表现出来的。[1]大众传媒通过对受众行为的分析可以及时准确掌握其需求, 针对其需求提供更优质的信息。受众接触大众媒介获取关于外部世界变化发展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大众传媒同样在不断适应受众这种需求, 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内容。所以, 研究受众行为成了媒体争取受众, 进一步开拓媒介受众市场的重要途径。

受众行为为大众传播提供丰富的素材。大众传播最终是通过所传内容对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而外化的受众行为理所当然是大众媒介最关注的。受众在整个大众媒介领域已经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选择者, 他们成了大众媒介的使用者。对于大众传媒而言, 作为舆论主体的受众是最重要的信息源, 没有了受众的行为, 新闻媒体就没有了根基。所以关注受众行为, 分析传播内容, 提升传播媒介的效能, 是十分必要的。

受众行为反馈传播效果。大众传播呈现双向性、交互性特点, 受众不仅能够及时地进行反馈, 也能够主动参与信息传播和反馈。首先, 在反馈的表现方面, 受众的反馈是对新闻价值的肯定与否定, 而这种肯定或否定往往是主客观不一。其中直接反馈是最常用的形式, 受众通过各大网站或给各新闻媒体的邮寄地址、电话等途径对其进行评价。其次, 从大众传播效果来看, 每个受众都会存在潜在反馈的行为, 受众在接收到大众传媒的信息后, 就会立刻做出积极、消极、接受或拒绝等反应, 仅仅停留在自我反馈阶段。从大众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看, 研究受众的反馈行为可有效帮助新闻媒体把握受众的心理和行为, 制定出科学可行的传播方案。

受众的行为异化大众传播的方式和内容。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快餐文化”“浅阅读”盛行, 这样的阅读行为直接导致了大众传播正向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交互传播方向发展。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介, 借助其强大的技术手段和广阔的信息平台, 将传播方式分众化, 专业化。而大众传播内容也随着受众素质的提高和“选择性接受”机制的存在也开始异化, 他们会根据自身需要挑选信息, 这种选择性行为对大众传播内容具有很强的制导作用。[2]

受众模仿行为诱发大众传播热点。大众传播容易引起受众模仿, 反之, 模仿亦会诱发大众传播的热点。大众传播的热点往往就是受众在现实中模仿的反映, 那些被受众模仿的, 往往都是被受众认同的, 被受众接受的。大众传媒经常地表示对此行为的肯定态度, 使对此行为的模仿者受到鼓励, 促使模仿行为固定下来。由于受众模仿行为具有诱导性、社会性和快速性, 使大众传播进而掀起新一轮的报道热潮。所以, 认清受众模仿行为规律, 使受众对传媒内容形成良性模仿, 继而从中发现新素材、新热点。

二、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消极影响

受众模仿行为制约大众传播尺度。大众传媒经常对违法及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曝光、批评, 目的当然是为了使受众引以为戒, 这本是一个非常值得坚持的做法, 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尺度, 就容易出现误导, 使传播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相反作用。例如, 刑事案件的报道, 目的是警醒受众、震慑违法者。但受众中某些居心不良者反而会通过此类报道效仿作案, 如详细介绍高科技的作案手法等。大众媒介在对这类新闻进行报到时应该明确自己的重点是什么, 而不是一味地吸引。宣讲法律知识, 维护法律, 警示受众才是重要内容, 而不应对作案手法等进行详细描述, 避免把本想制止的行为变为可效仿的行为进行传播。

受众行为制约着自身对大众传播信息环境的认知。受众直接看到的或接触到的是大众传播通过信息加工后所提供的信息环境资源, 这种信息环境资源本身并不是客观的, 但受众却将其当作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并据此当作行动依据。也就是说, 受众行为实际是对信息环境的反应, 但其作用结果却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因此, 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 不但制约受众认知与行为, 而且通过制约受众行为进而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 就造成了实际环境不断信息化, 而且信息环境不断环境化、复杂化。所以, 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 演化成现实环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而这种环境的外化表征便是受众行为。

三、结语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 研究受众行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可有效帮助新闻媒体把握受众的心理, 制定出科学可行的传播方案。因而在新时期, 大众传播媒介应积极转化思路, 在开展大众传播的同时投入相应的受众行为研究, 让大众传播与受众行为步调一致, 让传播内容满足更广泛的受众需求, 从而提升媒体的存在价值。

摘要:大众传播最终是通过所传内容对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而外化的受众行为理所当然是大众媒介最关注的。大众传媒通过对受众行为的分析可以及时准确掌握其需求, 针对其需求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所以, 研究受众行为成了媒体争取受众, 进一步开拓媒介受众市场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受众行为,大众传播,大众媒介,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之回顾 (上、中、下) [J].当代传播, 2001:1-3.

[2]胡毓智.报纸新闻口语化标题对受众选择行为的影响[J].宜春师专学报当代传播[J], 1998 (1) :54-59.

大众媒介的传播接触对消费的影响 第8篇

所谓消费行为是作为决策单位的消费者通过交换,为实现其一定目的而购买、使用、处置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行为。消费行为的出发点是满足一定需求和欲望,它伴随着强烈的心理活动,而且是社会生活中一个持续且重要的行为过程。

媒介即信息的载体,消费者往往通过媒介接触而获取消费信息,从而采取进一步的消费行为。因此媒介接触对消费行为起到一定指导意义;同时,既有的消费行为又影响着媒介的接触活动,形成对媒介的选择性接触。

媒介接触指导消费行为

消费者为了实现其购买目的,在接触相关媒介信息的情况下,会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过程做出具体消费行为。

1.媒介传播的信息反映并激发消费需求

消费信息的传播本身不具目的性,它通过传播类似广告般的特定信息,引起或激起人们认知与情感的变化,激发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连锁反应,促成购买行为。媒介所传播的消费信息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当今社会的主流消费信息

通过媒介向消费者传播时下最热门的消费信息,如房产、汽车、食品、化妆品等,提醒并巩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2)传达潜在消费信息,激发潜在消费需求

潜在需求不一定都能直接体验到(即意识到),特别是对于心理上的较高层次需要,因为这类需要弹性很大,只有当它被意识到,才能激发行为动机。

总的来说,媒介信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长期接触、并从中进行吸收、学习和模仿的符号环境,它们不但构成了日常生活情境和社会角色舞台的重要部分,而且与人们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和现实世界充分融合。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演化成为现实环境的趋势。媒介中消费信息描绘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方式,向往什么样的生活,根据目标消费者,将产品刻意的放到目标消费者希望进入的生活圈中,让消费者产生想进入该生活圈就消费这种产品的潜在观念。在冰箱、电视以及抽油烟机等家居用品的广告中,明亮宽敞的大房子,幸福的一家三口,这些美好的生活场景无不冲击着受众的眼球,刺激着人们的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

2.媒介类型对消费行为的刺激

消费者接受消费信息,经历引起注意—激发兴趣—刺激欲望—加强记忆—诱发购买五个阶段。不同媒介类型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消费行为产生的刺激不同。根据消费者决策特点,可分为经济型消费者、被动型消费者、认知型消费者以及情绪型消费者。

不同媒介类型对不同类型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刺激程度不同。

(1)报刊杂志(印刷媒介),信息量大,却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适用于理性诉求较强的消费信息,对理性的经济型消费者和认知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较大。

(2)广播电视(电子媒介)和互联网(多媒体),信息量有限,但立体生动、影音结合,对冲动和非理性的消费者即被动型消费者和情绪的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较大。

(3)户外媒体(小众媒介),卖场液晶或是POP,对在购买之前没有进行特别的比较和仔细思考,对冲动或情绪使然的情绪型消费者有着促成其立即采取购买行为的强大力量。

3.媒介接触频率与消费行为

媒介接触频率高的消费者其消费行为易受媒介传播的消费信息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习惯可以通过广告信息的不断重复,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并逐步地得到强化。重复的重要性可以从条件反射建立与巩固的原则中得到确认。

在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上,媒介接触频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其效果的优劣。在短时期内,集中的重复可以使媒介信息的回忆达到高峰。媒介接触频率高的消费者采取认牌购买的几率要远高于媒介接触频率低的消费者。接触频率高的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可以强化消费者的学习过程。通过不断的接触与重复,从而提高消费者对信息的有效性注意与记忆。

消费行为对媒介的选择性接触

消费者与媒介接触是一种“使用与满足”的互动过程,强调受众的能动性,受众会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

1.消费需求与媒介的选择性接触

如今,人们对大众媒介信息的接触并非被动,而是一个能动的选择性过程。为了吸引消费者,媒介必须从消费需求出发,最大程度地迎合消费者。

(1)功效上的迎合

消费者采取消费行为的最终是为了获得满足需要或欲望的“有形”实物或“无形”服务。他们会选取与自己需求相关的产品信息加以接触,对于那些无关的信息则忽略。例如,潘婷强调“滋养”,海飞丝主打“去屑”,就是在产品功效上来迎合不同消费需求。

(2)观念上的迎合

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应与当前消费观念相吻合,从而获取消费者的好感和认同,促使其购买。现在倡导健康消费,人们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不再一味追求味道上的享受。可口可乐广告中提出的“零度”“无糖依旧可口可乐”概念,迎合了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消费观。

(3)时间上的迎合

根据不同时间及时调整媒介内容来迎合消费者当前时间段的主要需求。夏季多推出饮料、洗发水等广告。节假日在媒体上大力发布礼品广告。在适当时间传播消费者需要且感兴趣的信息,更能引起注意和记忆,有助于提高有效媒介接触率。

(4)心理情感上的迎合

消费行为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准确把握及运用消费行为的心理特征,使媒介传达的信息深入到消费者内心,有效打动说服消费者。如“海尔,中国造”、“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等,都表达了一种集体情感。运用心理学原理,定位产品的消费群为本国人民,巧妙利用国人潜在的心理观念即中华情节,催生并加强这类消费信息的劝服力,最终达到推销目的。

2.消费者类型与媒介的选择性接触

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不同的媒介加以接触来满足需求。

经济型消费者与认知型消费者属于理性消费者,他们在进行购买前会理智的收取相关信息并加以比较,最终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这类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理性因素影响较大,他们在信息收据时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以理性诉求为主的媒介。

被动型消费者与情绪型消费者属于感性消费者,在采取购买决策时往往是冲动的且非理性的,因此他们在情感上更倾向于那些以感性诉求为主的媒介。

3.消费行为的满足与媒介期待

媒介接触是为了消费行为的最终满足,而消费行为的满足与否又反作用于媒介期待。消费者对媒介的选择性接触在一定动机驱使下形成,经过了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行为的满足与否都会对既有的媒介印象产生影响。行为得到满足则会加强对媒介的正期待,行为没有得到满足则会对媒介产生负期待。例如,年关之际,商场打折信息铺天盖地,消费者若根据经验选择报纸作为了解信息的渠道,但在进行实际消费行为后,发现并没有得到满足时,那么,下一次他在对相关信息进行媒介接触时就会降低对报纸这类媒体的期待值,甚至会选取其它媒介加以接触,转变既有媒介接触倾向与行为。

媒介接触与消费行为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媒介接触指导消费行为,人们通过媒介接触达到消费行为的满足;既有的消费行为又造成消费者对媒介的选择性接触,而这正是消费者具有能动性的明显表现。

大众化传播影响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甲医院为研究对象,湖南电视台联合《潇湘晨报》、《湖南日报》连续5年对该医院临床医疗新技术中的内镜诊疗技术进行系统深入报道,每年展开断面式调查,调查结果供统计学分析和存档,籍此了解当前大众传媒对专业性很强的医学内镜诊疗技术的传播效果。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研究小组于2005年6月~2009年10月对来该医院就诊的门诊患者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研究小组选择每年10月份开展调查工作,每次发放问卷300份,5年共发放1 500份。问题1:“您是否了解内镜诊疗技术,比如胃镜、肠镜、关节镜、腹腔镜、支气管镜等”;对问题1回答“是”者进入第2、3个问题;问题2:“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问题3:“您认为内镜诊疗技术适合吗?”。通过问题1了解患者群体对于内镜诊疗技术的认知状况,通过问题2掌握患者群体主要通过何种媒介或传媒了解内镜诊疗技术,通过问题3考察患者群体对于该医疗新技术的认同程度,认同程度(%)=“非常适合”(%)+“适合”(%)。

1.2.2 数据采集

湖南电视台对该医院医疗新技术的报道采用“电视+报纸”联合报道的方式,媒体传播强度的描述方法:电视黄金时间播放+报纸头版头条报道,每频次的传播强度记为“2”,如为电视的非黄金时间播放或报纸的非头版头条报道,则每频次的传播强度记为“1”。同时,统计该院内镜微创中心每年共完成的内镜手术例次。

1.2.3 数据分析

研究小组将5年来湖南电视台组织策划宣传“内镜诊疗技术”的传播强度,与该院内镜微创中心每年完成的内镜手术例次进行对比,并进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小组5年内发放问卷1 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430份,回收率95.33%。从2005年开始,来该医院就诊的患者对于“内镜诊疗技术”的认知,主要是通过电视和报纸,其次是广播、杂志;5年中,电视和报纸的比例仍呈现上升趋势。同时,网络、手机等所占比例逐渐上升,而广播、杂志则出现下降。2005~2009年门诊患者了解“内镜诊疗技术”的媒体形式见表1和图1,2005~2009年门诊患者对“内镜诊疗技术”的认同程度变化见表2和图2。

2.2 传播强度统计结果

2005~2009年电视台综合运用媒体的传播强度见表3。

2.3 内镜手术例次统计结果

2005~2009年每年完成的内镜手术例次依序为:3593、4535、5483、6537和7403。具体见表4。

2.4 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对上述两个指标:媒体传播强度与该院内镜微创中心每年实际完成的手术例次,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呈直线相关(R2=0.9828,P<0.01),见图3。结果表明,逐年递增的媒体传播强度使“内镜诊疗技术”在该医院的应用获得稳定增长,即该医院内镜微创中心每年实际完成的手术数量在稳步攀升。

3 讨论

科技传播的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至今我国的科技传播已经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实际运行阶段[2]。进一步发挥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功能,强化传播效果,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需要[3]。随着政府和传媒的介入使得科技传播的运作方式发生变革,由少数普及者的事业变成了一项社会立体工程。目前我国媒体正在向传媒集团化方向发展,这为科学传播在我国的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湖南电视台以长沙市某三甲医院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视+报纸”的传播策略,连续5年对该医院临床医疗新技术中的内镜诊疗技术进行系统深入报道,每年展开断面式调查,以此了解当前大众传媒对专业性很强的医学内镜诊疗技术的传播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认知医疗新技术的主要媒体形式是电视和报纸,以电视居首位,其次是广播和杂志;5年中,电视、报纸、网络和手机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而广播和杂志则呈下降趋势;每年媒体传播强度与该医院内镜手术数量均稳步增长,两者呈直线相关。可见,电视媒体是目前形式最为普及、受众最为广泛、传播最为迅捷的信息传播载体。电视媒体在公众接受科技信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3]。

电视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广覆盖、低成本、快捷化;(2)现场感、亲和力、直观化;(3)多媒体、交互式、人性化。总之,电视媒体是一种感观上的视觉和听觉相协调、声像上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它有声有色,有形有情,以生动逼真的直观形象和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奥的科学道理通俗化,把枯燥的说理生动化,从而吸引公众,感染公众,说服公众。不论文化程度,不论年龄大小,公众都可以从电视中接受信息,而且可以重复声像,使其多次出现,反复刺激人们的感观,加深公众的理解,这对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传播特别重要[5,6]。

充分认识电视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优势,畅通电视媒体与科技传播连接的各种管道,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在科技传播和影响公众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十分必要。同时,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其传播信息的优势日益凸显,其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不容忽视,必将在科技传播的过程中异军突起,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7,8]。本研究表明,湖南电视台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对于“内镜诊疗技术”的传播策略和实施方法(“电视+报纸”连续报道)是行之有效的,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因此,大众传媒通过组织策划,采用合理、有效的手段可以使复杂的医疗新技术深入人心,获得患者认知、认同和信任,进而选择这一先进的治疗手段,客观上推动了临床医疗新技术的发展。

当前,我国电视媒体的功能主要停留在新闻传播和娱乐资讯方面,科技传播在整体上所占份额太少,频度和强度也不尽人意,其他媒体的情形也大致相当,其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产品制作、科技投入及宣传内容等多方面的问题[9,10]。毋庸置疑,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亟需科技传播,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功能有待充分发挥,如何有效发挥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值得深思。

摘要:目的 探讨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在医学内镜诊疗技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以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甲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5年的问卷调查掌握该院门诊患者认知“内镜诊疗技术”的主要媒体形式、对该新技术的认同程度变化,并统计每年的媒体传播强度与内镜手术数量,回归分析了解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5年内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30份,回收率95.33%,从2005年开始,来该医院就诊的患者认知“内镜诊疗技术”的媒体形式主要是电视和报纸,其次是广播、杂志;5年中,电视、报纸、网络和手机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而广播、杂志则呈下降趋势,患者对于该医疗新技术的认同程度逐年上升,由2005年的79.84%上升至2009年的94.00%;每年媒体传播强度与该院内镜手术数量均稳步增长,两者呈直线相关(R2=0.9828,P<0.01)。结论 大众传媒能有效推动医疗新技术的传播,合理的传播策略是医疗新技术获得广泛认知、认同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众传媒,医学内镜诊疗技术,传播

参考文献

[1]徐晓峰.论电视科技传播[J].今日科技,2005,3:38-39,42.[1]XU XF.Discussion on televi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J].Tod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3:38-39,42.Chinese

[2]生奇志.现代媒体推动科技传播[J].科技成果纵横,2004,6:44-45.[2]SHENG QZ.Modern media facilit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J].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ayoffs Panorama,2004,6:44-45.Chinese

[3]REN FJ.Enhanc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elevate scientific literacy of entire people[J].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2006,10:46-47.Chinese

[4]张开逊.科学与大众传媒[J].科技导报,2008,26(14):29-35.[4]ZHANG KX.Science and mass communication[J].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2008,26(14):29-35.Chinese

[5]HAN Y,GAO YM.An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habits of contacting media and consumpting behavior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our country[J].Pioneering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nthly,2010,4:135-137.Chinese

[6]孙旸,潘洁沄.浅论大众传媒在科技产品及成果推广中的运用及方式[J].科技创业月刊,2003,6:67-68.[6]SUN Y,PAN JY.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on and the ways of mass media in the general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ducts and payoffs[J].Pioneering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nthly,2003,6:67-68.Chinese

[7]冒捷,陈翔宇.新媒体和电视台制作环境资源结合的探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3:36-36,38,40,41.[7]MAO J,CHEN XY.Discussion on source combination of new media with TV stations’production environment[J].Radio and TV Broadcast Engineering,2010,3:36-36,38,40,41.Chinese

[8]ZHANG QJ.The tendency of media convergence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mwdia[J].Journalism Lover:Early Half of the Month,2010,3:8-9.Chinese

[9]张文秀,刘树勇,颜实.传播中的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J].科普研究,2008,3:14-17,34.[9]ZHANG WX,LIU SY,YAN S.Uncertain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ommunication[J].Science Popularization,2008,3:14-17,34.Chinese

大众化传播影响 第10篇

借助大众媒介, 可以迅速地、能动地介入并反映某个时期、某个地域的民俗生活及其变迁。“民俗传播将参与者引入一个新的世界, 加深对不熟悉事物的了解, 缩小与传统文化、异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通过媒介的阐释, ) 达到现代人与传统文化之间、不同族群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2]在乡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 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隔阂、差别和“断裂”, 通过大众传媒对节庆民俗等传统文化的追溯、展示, 有助于消解这种隔阂, 弥合这种沟裂, 激发族群认同, 重振文化自信。利用大众媒介在广大社会成员, 特别是乡村民俗文化的未来承继群体中进行传统民俗文化传播, 是利用现代传播手段便捷而高效的传播途径。

一、报纸、电视:民俗生活的记录

乡村节庆民俗等非遗文化的无形性, 以及其延续过程中的逐渐演变, 使得人们要传承它有一定难度, 因此不少民俗等非遗文化中断了自然进程。而媒介的介入, 经过文本记录、影像拍摄, 这些被采写、编辑制成文字、影像、视频的民俗文化符号, 在媒介的加工、复制、保存并加以传播的条件下得以受到保护, 可以历经时代变迁和跨越地界而原貌再现, 成为被传承、被展示、被欣赏的对象, 从而保有文化意蕴, 重新回到人们的节庆生活记忆和现实中, 可以解决民俗文化延续过程中遇到的逐渐消逝、传承乏力等问题。借助大众媒介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播, 是现代传播环境中传统民俗文化依靠现代技术载体对自身发展能动的、有效的选择。民俗文化通过现代传媒介质记录保存和传播, 借助艺术的眼光和手法去精心制作, 用哲思的文化视点去阐释, 带给现代受众认知, 呈现出“乡而不俗, 土而不粗”的气质样貌, 借助画面、文字呈现给媒介受众以乡土文化特有的强烈而浓郁的民俗氛围, 让人们得到传统文化的启迪, 领略到内涵和韵味之美。

民俗文化媒介化传播做得较为成功的, 如央视七套的《乡土》节目, 其定期播出, 采集国内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 周一到周五播出, 每日一集, 每集30分钟, 从其栏目主题词——“弘乡土文化、展民间风采、看日新月异、溯源远流长”就可以看出, 该栏目是“从文化的视角发掘展现一方水土的民俗、风物和各类民间文化样式, 呈现一个地区的人文品格, 夹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温热的乡土情怀”。[3]另外, 2015年1月至3月期间播出的《走遍中国》节目以《乡愁》为主题, 也以阶段性主题的纪录片形式, 采写各地民俗文化, 共计约60集, 每一集都“采取纪实手法, 实地走访, 真实记录, 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 记述中华几千年文明史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围绕‘忠孝勤俭廉, 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村落的千百年传承, 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古今故事”。[4]片中的庄稼、河流、古井、老屋, 以及村民的秋收冬藏、邻里生活, 那些传统村落的组成部分, 受众通过电视画面“看到它们, 就想到家乡的民俗, 记住了乡愁, 记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寻根之路”。这个系列片“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和深沉丰厚的文化积淀, 找寻探索着文化的精髓, 深入地挖掘和阐述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不是空洞的说教或者刻意的灌输, 而是 (电视画面) 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5]

很多地方的民俗文化经常见诸报端和电视, 媒介积极地对民俗生活进行能动的反映, 成为民俗生活及文化再生的有力工具和动力。媒介不仅使民俗传播得更快、更广, 还构筑了人们新的民俗生活, 特别是在节庆期间, 通过报纸上的消息通讯和文艺副刊, 以及通过电视新闻和专题栏目的形式, 浓墨重彩地记录和展现各地开展的各种民俗活动, 即使传统文化成为了一种广泛传播的知识, 又丰富了节日报端和节日荧屏, 展示了乡土风采。那些播出的民俗纪录片和采写的报道, 以及记录民俗文化的访谈节目, 犹如打开了一幅现代新农村的民俗画卷。

二、网络与移动互联:基于技术的民俗文化再建构

传统民俗蜿蜒点缀在一年中的各个时段, 它不但是节令文化, 也是一种生活文化;它不仅是一种存在于记忆和过去形态的文化, 也是一种当下形态的大众流行文化。如今, 互联网传播的普及使民俗文化不再囿于乡土某块封闭流域、某个村落、某个群体, 开始为更多的网民所认知、传递和共享。在人们手持的移动互联终端, 如智能手机的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博等信息技术平台, 民俗文化生活被不断的展示和重构, 各地的传统民俗文化通过网络节点的一对多、多对多被无限复制和便捷发布, 经传输的高效“催化”得以迅速铺开, 使节庆文化成为手机等网络终端上被人们一次次关注的文化“事件”。

技术决定信息的质与量, 媒介及使用媒介本身就构成了一道文化风景。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出现在手机网页或微信通讯中, 出现在聊天群、朋友圈中, 形成了民俗生活的现代模式。对于大部分拥有现代通讯工具的人来说, 这无疑是一条民俗文化传播发展的快速路和直通桥, 改变了人们对乡村节庆民俗的传统看法, 使民俗文化与时代发展环环相扣, 紧跟时代特征, 适应时代环境。手机、电脑使得乡村民众有机会全新体验新媒体带来的节庆民俗生活变革。

“网络平台能为层次不同的民众提供表达和深入互动的机会, 营造传播语境。网站可以设置民俗方面的议题, 发起讨论, 使得公众对民俗乃至其他珍贵的传统文化增加了解, 并开始珍视, 从而发动他们的参与意识, 以实际行动加入传承队伍。”[1]“即便是再偏僻的地域, 再原始的民俗文化, 通过网络的介入, 都可以在网络社区产生聚合效应, 引起网民的跟帖与关注, 从而影响到现实的保护。民俗文化进入了e时代, 通过图片、声音、文字、数据、视频的传递, 使得边缘化的民俗文化迅速闯入大众的视野, 不断被解读与重构, 被更多局外人所欣赏、共享。”[6]现在, 网络改变了一切, 新媒体传播特别是手机微信中的图像、文字、视频等多媒体表现手段的出现, “补救”了中国传统节庆民俗的传播缺憾。

当前, 农村节庆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涉及“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信息获取”三个方面的衔接。“传播内容”是指民俗文化应具备适应社会转型期的人们, 特别是未来传承主体——青少年的文化心理需求, 体现出民俗是乡土社会的灵魂和根源, 是一种应该继承的生活规制;“信息获取”主要是指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各种信息是否能有效地被接收、被知晓, 这也是产生认知性了解和参与的前提;“传播方式”是指节庆民俗传播的手段、渠道及其效率, 关系到“信息获取”的成功与否。这三个方面涉及节庆文化传播到民众的接触率、到达率和有效率问题。在我国目前从农村向信息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中, “传播渠道”具有关键作用, 网络新媒体的使用可以促进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新发展。

三、传统民俗文化经媒介传播放大的功效

(一) 能动地介入保护与传播

传媒具有能动性, 它不仅可以表述和反映民俗生活及其变迁, 记录并还原节庆民俗的场面, 还可以介入它、影响它、干预它, 充分体现出大众媒介聚焦民俗热点、构造民俗文化议程的功能。正是媒介能够积极地参与乡土民俗文化的活动进程的各个方面, 并能动地对传统节庆民俗生活进行详尽记录、反馈, 它正在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能够增强民俗传播活力的因素和源泉。正如有些关于乡村节庆民俗报道的文章和节目往往是带有评论性的叙述, 它们一方面客观地再现民俗生活和文化形式, 同时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并诠释传统民俗的现代意义。例如, 有关于节庆民俗工艺品走向市场的文章, 报道了农民艺人逐渐走出偏见和狭隘的思维, 投身市场, 肯定了经济大潮下农民商品意识的觉醒;有的文章报道了民俗文艺中民俗乐器和民俗工艺濒于失传的现象, 呼吁拯救民间文化, 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这是一种理性的传播, 它既能反映民俗的历史与现状, 又对民俗变迁进行了反思, 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对于保护和发展节庆民俗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各种民俗文化在媒介提供的平台上相互碰撞和交流, 媒介通过对民俗文化进行不断的宣传曝光, 使其不断进入话题, 保持延续, 重新生长。“在人们的关注中, 被肯定的得以保留和扩散, 被否定的则被摒弃和遗忘, 在这个过程中, 传媒成为民俗生活及文化再生的工具和动力。”[7]利用媒介的优势来传播传统民俗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 “在传播和承继中注意保持原真性, 并对其变异进行恰当干预和控制”, [1]实现传媒之于民俗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

(二) 以“线上”传播促“线下”互动

大众传播借助技术手段使得信息传播具有同步性和广布性。它使过去人际传播中的“人际依赖”弊端得以消除, 每个接收者都是“第一接收者”, 不会发生诸如人际传播中因传播环节过多而造成的信息失真、走样现象, 可使信息同时到达若干不同地域的接收者那里, 这种信息流布广、“原生度”高的特点消除了人际传播中传递距离短、速度慢、可靠程度低以及受到传者人格因素影响的缺憾。

作为某地民众所感受的民俗文化, 在媒介中, 特别是诸如微信公众号等的信息推送功能下, 也成为外乡局外人所认知的“他俗”文化。借助当代大众传媒, 可以克服地理上或时间上的约束和不便, 各种民俗文化场景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取知性体验, 民俗文化可以跨越时间和地理界限为广大受众所熟知, 通过媒介就可以感受民俗文化的虚拟真实, 吸引人们亲自去实地参与、验证和感受。

基于大众传播媒介的“线上”民俗文化交流和“线下”民俗实际参与相互建构, 民俗文化的“展示价值”与“传承价值”同时呈现, 民俗文化在传播中获得了新的广度, 被更多的民众所共知或传承, 其文化价值得以进一步放大。

(三) 发掘:民俗文化从隐形到显性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传播平台大大加大了传统民俗的传播速度和广度, 曾经勾悬于一地, 不为外界所了解的隐形或半隐形地方性民俗活动, 经过大众传媒的拍摄、复制、保留、传递, 逐渐成为显性文化, 通过现代媒介, 打破了地域的封闭, 为民俗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生长空间。

社会转型期, 在乡土社会越来越开放、地域边界消失的情况下, 在文化多元的环境中, 民俗传统文化消失的速度正在加快, 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在外来文化和城市文明的挤压下, 遭遇“祛魅”和“自反”, 使人们心灵的根系逐步“断裂”, 失去了传统文化的血脉。集成、发现和保护民俗的任务显然落到大众媒介的肩头, 要借助大众传媒广泛的传播面和宏观的影响力来推动传统民俗的传播、保存和研究, 利用文本、影像等音视频方式来保留和继承民俗文化, 使得这些濒临灭绝或隐匿沉沦的物质和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全面、细致的保护, 被写真式地记录下来。

四、结语

当代社会是一个以媒介环境为基础的社会, 大众传媒的影响大量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民俗文化传播如何与大众传媒相嫁接, 利用媒介进行保护和传承, 运用媒介来为节庆民俗传播服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无论是电视专题片中的生动画面、报纸中图文并茂的文章, 还是手机等移动工具平台上的文字、图片、视频的全媒体式的内容推送, 都可以大量地表现和反映乡村节庆民俗生活。大众媒介对民俗活动的宣传, 能使这些传统文化不断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引起人们的注意, 体现了媒介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和弘扬, 也是当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必由之路。

摘要:大众媒介对民俗活动的宣传, 是一种对民众民俗生活的现实记录。大众传媒与民俗文化相嫁接, 可以能动地介入民俗保护与传播中, 以“线上”传播促“线下”互动, 使民俗文化从隐性到显性, 使这些传统文化不断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既体现了媒介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和弘扬, 也是当代传统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大众媒介,民俗,传播,影响

参考文献

[1]穆昭阳.大众媒介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 (4) :25-28.

[2]邵培仁.传播仪式与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塑[J].当代传播, 2010 (3) :16.

[3]http://tv.cntv.cn/video/C10560/7df5c10a87a844558ab216bb95d1defe[DB/OL].央视网, 2015-08-13.

[4]王彦.如果乡愁是片云, 但愿天空下场文化雨[N].文汇报, 2015-01-01.

[5]王彦.记住乡愁, 别忘了文化寻根路[N].文汇报, 2015-01-01.

[6]刘爱华.走出“围城”:网络媒介下民俗文化资源观的形成[J].青海民族研究, 2012 (4) :167.

传播价值的深入挖掘与大众化表达 第11篇

长期以来,会议报道不顾读者需求和感受,如公报照搬会议程序和材料,读者多有意识无意识地一瞟而过;如果是专业的学术性会议报道,再夹杂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一般读者只会望而却步,徒增畏惧。笔者偶获一次学术研讨会报道的机会,尝试对报道进行改革创新,钻进会议研讨内容,深入挖掘具有传播价值的事实和观点,在谋篇布局、语言文字、版面编排各方面注重大众化表达,吸引读者在“悦”读中深读。报道发表后受到读者好评,还被辽宁省新闻出版局、辽宁省期刊协会评为全省期刊编辑优秀作品一等奖。现回顾分析其采编过程,以期对同类报道有所启迪。

偶然机会,捕获线索

《吃,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刊发在《新农业》杂志2011年第2期。刊物读者数众,细心读者能看出这篇报道时效性并不强。确实,笔者获得这篇报道的线索时,源头事件已经过去两个多月。2011年初,鉴于近年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以及政府、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关注和期待,笔者到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找专家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拟组织这方面的专题稿件。食品学院的专家介绍,与飞快发展的食品工业技术相比,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意识跟上了,但食品安全知识和认识水平没跟上,很多认知还停留在多年以前,眼下急需普及相关知识,甚至是常识,这样才能不被不当舆论误导,才不会以讹传讹、推波助澜。问及食品安全具体都有哪些问题,这位专家提起两个多月前他参加的一次学术研讨会。

2010年10月末,辽宁省为促进食品科技产业良性发展,提高从业人员和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应对食品安全挑战,成立了食品质量与安全学会,同时举办“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学术研讨会,全国食品科学学界名家以及企业界的“大个”多有参加。虽然知道得晚,但笔者认为研讨会里不失好内容,如获至宝。笔者通过专家的介绍,了解到研讨会的具体情况,并就此联系上会议材料的负责人。根据《新农业》读者定位和期刊特点,笔者初步判断:读者最感兴趣的应该是研讨会上专家的思想观点,特别是跟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其次才可能是研讨会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之类信息。其实,笔者也并非从心底里不重视时效,在写作、编排时都有犹豫,曾试图换个新近的由头,终究觉得报道内容关乎生命健康、社会安定,用原始信源“辽宁省成立食品质量与安全学会,举办学术研讨会”更严肃、权威、可信。从报道刊发后读者的反馈看,更多的读者是对报道内容的津津乐道。

挖掘信息,扩大影响

顺利取到会序、通讯录等基本材料后,笔者又收集到了会议报告PPT、录音等重要资料。如何站在读者立场进行报道,成为笔者首先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笔者立即对材料整理、学习和消化,通过网络检索,了解专家背景确定人物的显著性,对专家的思想观点查新确定是否首发,并考虑专家的思想观点与读者生活的贴近性,最终从多位专家的研讨报告、发言中选择了四位专家的思想观点。四位专家堪称业界权威:李里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资深教授,教育部食品科学与营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陈温福,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北方超级稻育种研究、水稻生产技术创新和推广;孙宝国,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著名香料专家,我国食品、日化行业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辛丘岩,上市企业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根据四位专家在研讨会上的报告和发言,结合对读者需求的预期,笔者归纳、梳理出五个问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有科学依据和道理吗?在资深专家看来,应该怎样保障我国食品安全?耕地刚性减少,水资源又不足,人口却在不断增加,大家怎样才会不再饿肚子?近几年我国加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果真是食品添加剂出了问题?在食品企业看来,应该怎样保障食品安全?五个问题既是对前期掌握材料的总结和提炼,也是举纲张目,为下阶段深度挖掘信息设定目标,为报道写作奠定基础。

“欲想得甘泉,井要挖得深”;要想抓住事物的核心、本质,就要揪住问题,刨根问底,钻研透彻。采集报道材料时提出问题并非愚蠢的事,不懂装懂、不求甚解将后患无穷。研讨会上专家的报告、发言都是提纲挈领、只言片语的,为学透他们的思想观点,弄明白报告、发言中涉及的专业术语,笔者在网络、图书馆、书店或查或借或买了他们相关的著作文献,拓展阅读、研读,增强对报道高度、深度和广度的掌控。遇到还不清楚的问题,汇总整理出来,形成采访提纲,请教专家,不断增大报道的传播价值。经过反复沟通、选择和确认,一系列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呈现在读者面前:天然食品没有经过测定评价,未必比加工食品安全;农药、化肥使用前要做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合理、合法使用并不会对食品安全带来威胁;合法销售的食品底线必须是安全的,不存在普通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谁比谁更安全问题;食品中有些成分危害身体健康和饮食方式密切关系,必须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科学进步的产物,本身是清白的,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是人为滥用、错用和违法使用惹的祸……于读者,纠正认识误区,普及健康饮食理念,降低“病从口入”风险,延年益寿;于社会,减少由一些无稽之谈而引起的误解和不必要的恐慌,维护团结、和谐、稳定局面。

通俗易懂,备受好评

这篇涉及社会、科学、健康多个领域的报道,如何在标题、排版设计上也受到读者青睐呢?稿件在谋篇布局、语言文字、版面编排各方面要大众化,传情表意既要准确、明了,又要通俗、易懂,不但便于读者阅读,还要让读者“悦”读。这也是报道能够获得良好传播效果,实现传播价值的必要前提。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标题突显文章主题,凝练文章精华,带活全篇。报道以总标题《吃,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为红线,串起“食品安全担忧多来自于对食品安全性的模糊认识”“确保食品安全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科技进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根本途径”等五个主题。各个主题即为小标题,对笔者从前期掌握材料中总结提炼的五个问题作出回答,是四位专家思想认识的精华。在结构上,研讨会时间、地点、规模等基本信息只是报道的引子,是信源;报道主体则是专家围绕五个主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谋篇布局脉络清晰,易于理解和阅读。

语言文字上尤其注意对专业术语作解释说明。如:用“提倡走路、骑自行车不能解决因汽车、飞机发达而带来的交通安全、拥挤和空气污染问题”类比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系;用“过量饮酒可引起酒精中毒”“不良饮食习惯导致高血压、心脑血管、癌症等患病率上升”等身边常见情况例证食品中有些成分成为危害身体健康和饮食方式相关;用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例证食品添加剂成为食品安全替罪羊;等等。

在版式编排,包括图片运用方面,也进行了与一般稿件不一样的处理,期望能吸引读者深入阅读全文。承接总标题《吃,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紧扣报道内容设问,“中国农业用占世界9%的耕地生产了占世界25%的粮食,解决了占世界20%左右人口的吃饭问题,这种旺盛的生产如何持续,我们一直都会有吃的吗?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等工业产物影响食品品质,我们还敢吃吗?生活条件变好,不良饮食习惯带给健康莫大伤害,我们会吃吗?”“有吃的吗——敢吃吗——会吃吗”,问题层层递进,发人深省。以此设问作开篇语,楷体、通栏、两边等距离缩进两字位置、居中放在总标题下;五个小标题黑体加浅底纹突出装饰;专家图片抠像去除旁杂信息。整个版面干净利落;总标题、开篇语、小标题、图片与正文文字相协调,轻重缓急,疏密有致,“悦”读效果大增。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出版部)

大众化传播影响 第12篇

一、大众传播语境中身份认同的内涵

目前相关研究中, “身份认同 (identity) ”在概念上较为复杂, 如:身份、认同、同一性等等。不同的概念表述中包含着对其内涵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关于身份认同的具体考察维度也不尽相同。在笔者看来,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 身份认同关联着人对自身价值感和意义感的寻求。当某个个体或群体区别于其他个体或群体, 表现出种族、性别、阶级、文化、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时, “identity”可以译作“身份”;当个体或群体追寻、确认自身在这些方面的同一性时, 可视为“认同”。简言之, “identity”译作“身份”以彰显差异, 译作“认同”则突出同一。因此身份认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群体所属感”和“群体疏离感”。[1]前者指向人的社会群体认同, 意味着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从而确定自己所属的某个阶级、阶层和群体, 常常表述为“我归属于哪里, 哪个群体”;后者指向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认同, 强调自己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而存在, 不属于任何群体或阶层, 只属于自己, 常常表述为“我就是我自己, 而不是别人”。

“身份认同”是一个颇具现代感的话题。社会学自19世纪末以来对“身份认同”的研究表明, 人的主体性是在个体与各种社会关系的互动中确定的。基于这一观念, 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我的一种认知模式, 是一项在‘社会化’和‘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以他人的观念为参照逐步规划自我的能力、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因此, 在不同的社会情境和文化语境中, 由于拥有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地位、资源和体验, 或者说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 个体可能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态度取向和相应的自我认知模式, 继而形成不同的自我和社会身份认同”。[2]当今社会, 大众传播环境中“身份认同”的形成、维持和变化越来越受到“非制度化” (de-institutionalization) 和“主观化” (subjectivization) 的影响, 因而当今的身份认同出现了严重的不确定性。“制度构造的基本功能一向是为个人提供意义和稳定性。现在, 它的这种能力变得时断时续, 四分五裂, 因而越来越不具备说服力。个人无可避免地被抛给其自身的主观化体验, 他必须去依靠自己去梳理生存所需的意义与稳定性”。[3]关于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研究, 不能仅仅关注其制度性身份的影响, 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大众传播环境所带来的非制度化、主观化影响已越来越明显, 这一变化不能不被重视。

二、新生代农民工成长的媒介环境

与父辈相比, 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诸多“新”的特征, 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在其成长过程中媒介扮演的角色及其影响。他们成长于一个高度媒介化的信息主导的时代, 这不仅表现在其媒介接触和媒介使用方面, 也表现在大众媒体对他们的高度关注方面。

关于媒介接触与媒介使用, 大量研究者的调查证明, 大众媒介已经成为新生代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及手机与外部取得联系、获取信息, 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在他们中间更受欢迎, 发挥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多重功能。这些调查中的具体数据分析, 可参见李宁《新生代农民工媒介使用情况调查》 (新闻爱好者, 2011.5) 、包凌雁《新媒体受众:不能少了农民工———从宁波市农民工媒介使用调查谈起》 (新闻传播, 2010.7) 、赵莉《农民工网站的特色及影响》 (新闻前哨, 2011.4) 、夏耕海《北京建筑业农民工的媒介使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0.5) 等。

上述调查对象是已经进城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 这其中还有一个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 那就是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媒介陪伴现象。作为农民工的后代, “80后”、“90后”新生代的幼年时期大多是农村留守儿童, 父母远离外出打工, 祖辈没有时间更无精力教育子孙一代。好在电视在大多数农村已普及, 于是, 留守儿童的多数业余时间是在电视媒体陪伴度过的。电视所传递的更多的是城市生活信息, 与城市孩子一样, 农村留守儿童是看着《快乐大本营》、“超女”、“快男”以及反映城市生活、都市情感、偶像爱情的电视剧长大的。这些媒介信息的传达和渗透, 形成了新生代农民特有的成长环境———身处乡村, 感受城市, 乡村观念日渐淡漠, 加之从城里务工返回的父辈那里所获取的各种信息的刺激和想象, 新生代农民自然比父辈更加喜欢和向往城市生活。享受城市生活, 实现都市梦想”, 成为他们进城务工的动力, 也成为他们不愿像父辈那样最终返乡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发展自我”、“成就未来”成为他们为之奋斗的生活理想。当然, 不乏一部分新生代是跟随在打工父母身边, 虽然身处地理、心理与文化的城市边缘, 但他们早已没有了农村生活经验和乡土文化记忆, 耳濡目染的是与城市孩子一样的由信息高速传达的大众文化氛围。

身处这样的媒介环境中, 大众传播对新生代农民的生活理想、观念以及交往方式的影响是必然的,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改变旧有观念, 更表现在形成新的观念。对新生代农民而言, 进城打工固然包含着对原有的个体完整性和自我理解的深刻威胁, 但更大程度上则是代表了寻找新的主体位置的令人兴奋的机会, 它意味着一种重塑身份的可能。

三、大众传播所建构的新生代的身份认同

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接触与媒介使用,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信息需要之外, 还有着更深层的心理需求。人的社会性存在, 从根本上源于人离不开对自身所属群体的依赖和确认, 人需要从一定群体的他人那里来映射和确认自己。传播活动更迅速地提供了更大范围内的环境变化和他人行为信息, 以满足人对于自身位置及处境的判断需要, 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因感觉离开了群体而产生的恐慌和孤独感。因此, 无论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 还是为了保持群体联系, 都体现了人参与传播活动的主体性、能动性。新生代农民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参与, 深刻地反映了其身份认同的需求, 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对“我是谁”的追问, 而且也有对“我想要成为谁”的努力。反过来说, 大众传播能否真正将新生代农民视为主体, 将其作为传播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这将是大众传播能否帮助他们回答好这种身份认同问题的关键。因此, 下面将考察大众传播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建构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一) 符号标识与媒体再现:社会认同的强化

大众传播发挥其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是议题设置。大众传播通过自身的信息主导地位, 越来越多地反映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 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大众传播在政府相关部门、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关系协调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所塑造的农民工形象、所反映的农民工议题, 也形成库利 (Charles Horton Coole y) 所说的“镜中我”, 影响着农民工如何看待自己和给自身定位。

然而, 在大众传播的媒体呈现过程中, 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是作为客体被塑造、被建构和被传播的。尽管媒体所呈现的“农民工”符号的所指意义已经发生了积极变化, 由最初的“盲流 (城市的包袱和阻碍) ”经“弱势 (值得同情) ”向“建设者、生力军 (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不断转移。其符号能指也在“打工仔/妹”、“农民工”、“民工兄弟”、“进城务农民工”、“新务工人员”、“新市民”等概念之间调整, 然而农民工的客体化地位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全国政协委员严琦就其一直关注的农民工称谓问题进行了多次调查, 结论是“两会前我在餐饮企业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 在调查的100家餐饮企业近1000名‘80后’、‘90后’进城务工人员中, 80%明确表示不愿听到‘农民工’这个词语。他们认为这是对他们的歧视, 同时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反感情绪, 也让他们与这个城市产生隔离”。[4]是否继续使用这一称谓, 一时间成为社会各界及媒体讨论的热点。这些表面的喧嚣依然让人忽视了问题的实质, 新生代农民的“反感情绪”被单一而浅层面地引向了称谓问题。事实上, 无论是媒体还是学者都沿袭了将“农民工”视为“问题”对象加以关注的思维范式, 从而难以形成真正可以对话的公共空间, 农民工自身无法获得作为主体表达自我的渠道。在媒体和研究者的问题中常常出现“您觉得您现在还是不是农民? (1) 是 (2) 不是 (3) 不清楚”, 对此的回答被视为测量这一群体身份认同的依据, 然而这一提问方式本身就透露着一种凌驾其上的话语霸权, 无论怎样回答, 首先“您/你”的身份就是一个被质疑的问题, “您/你”无法回避也无处可逃, 这种提问成为一种不断地提醒甚至是放大, 无论符号能指如何改变, 其所指却始终意味着:一个不同于城里人也不同于农村人的令人困惑的问题群体。由此, 城市居民对身边的这一群体也始终难以改变“他者”的观察视角。

“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媒体再现旨在向别人描述这个群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实际上, 这类媒体再现也向对象群体的成员展现了别人是如何看待他们的以及‘应该’如何看待他们”。[5]值得肯定的是, 媒体为“描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做了很多积极的努力, 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参与, 使这一群体得以被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所关注和了解, 通过媒体这一群体的生存境况、感人故事和精神面貌得以传播。然而考察大量的媒体文本, 不难发现, “弱势”、“困境”、“维权”是这一群体形象的题中之义。媒体再现以自然化、渗透性的影响方式, 逐渐形成了关于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媒体再现不但为作为“旁观者”的受众构建出一些意义, 同时也为作为再现对象的该群体受众构建出了一些关于自身位置的对应感, 从而使农民工自身的社会认同不断强化, 得出关于“我们就是/正是这样的”结论。

(二) 主体性缺失与话语空间匮乏:自我认同的虚化

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 传播者和接受者是传播活动的主体, 传播表现为这二者间的双向互动的行为, 传播者是其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 而接受者的信息需求、接受与反馈则为它的运行注入了动力和活力。只有这样, 才能拥有“共享的意义”空间, 才可能共筑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存在价值是为个人展示自我, 为证明其社会存在意义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而身份认同正是在“意义”的寻求中才可能获得和确认。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 在大众传播中的主体性并未得到彰显, 甚至可以说是处于缺失状态。首先, 从作为传播者的角度来看, 在传统媒体有限的议题、报道及栏目设置中, 农民工都难以成为叙述的真正主体, 发言人是以媒体面目出现的社会精英。农民工无法获得足够的发言渠道和话语空间, 他们的话语常常被限制、被扭曲、被推向社会边缘。他们在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无形中被剥夺, 常常沦为被客体化的地位, 而且这一地位目前还很难有真正改变的迹象。即便是在各种社会阶层都十分活跃的互联网上,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难觅农民工群体的身影。近年来,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壮大, 农民工网民也在迅速增加。2011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 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599.5万人。[6]以农民工为对象的网站也随之出现, 如农民工网、中国农民工维权网、农民工友网、青天农民工爱心之家、中国农民工就业网等等。然而仔细考察不难发现, 这类网站的创建和主管往往并非农民工自身, 例如民工网是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主办, 中国农民工维权网由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 真正由农民工自己创办而且运行良好的网站少之又少。这其中的主要原因, 一是作为传播主体, 农民工所拥有的传播资源和媒介素养, 难以保证其在大众传播中真正获得传播权利;二来大众媒体惯常的精英思维模式, 使其始终扮演着“代言人”角色, 代农民工立言以致挤占了他们的话语空间。如“民工网”的“宗旨”表述为:帮助一个民工, 幸福一个家庭, 回报整个社会;“原则”表述为:为农民工说真话, 办实事。从中不难看出视农民工为同情帮扶对象的精英话语模式。

从作为接受者的角度来看, 传播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样有赖于接受者的积极参与, 包括获取信息、表达需求、及时反馈等等。然而多项调查表明, 农民工受众在媒介使用时追求最多的是娱乐消遣功能, 而信息传播与反馈功能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使是在具有匿名、互动特征的网络上, “他们的‘利益表达’更迫切, 而不是像其他网民一样做一般地讨论和建言。这也形成了农民工网站在栏目设置和讨论内容上以利益表达为主的特点”。[7]对精英话语空间的难以介入, 对被冠以农民工身份标签的网络空间心生抗拒, 对除了自身具体权益事件之外公共事件的惯于沉默, 都使得大众传播活动中农民工的互动交流少之又少。

斯图亚特·霍尔指出:“身份其实是一种由话语实践所建构起来的临时附属物”, “言语唯有言语才有意义, 一切公民所主要关心的就是互相交谈”。[8]拥有话语权且能够自由表达, 是个体获取自我认同的重要途径。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愿望, 渴望寻求表达“我想要成为谁”的话语空间, 而大众传播本应该具有满足这种愿望的最大可能, 但无论作为传播者还是接受者, 新生代农民工的传播主体都是处于缺失状态, 自由表达的公共空间也相对匮乏, 因此, 自我认同的确认之路显得尤其漫长。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期的一个过程性现象, 对此不能急躁更不能无视。大众传播在发挥社会“公器”功能、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的同时, 更应放下精英身段, 采取平视视角, 更多一些贴心和耐心, 保持畅通的信息渠道, 敞开更多自由的沟通平台, 帮助这一群体建立其自身的言说通道和话语程序, 使其真正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 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确认自己的群体归属和获取自己的个性独立。

摘要:本文从传播社会学视角出发, 回归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 关注大众传播语境中身份认同所受的影响, 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成长的媒介环境, 探究大众传播对其身份认同的作用。指出一方面符号标识与媒体再现不断强化其社会认同, 另一方面主体性的缺失与话语空间的匮乏使其自我认同陷入虚化状态。大众传媒有责任调整视角, 使新生代农民工真正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 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确认自己的群体归属和获取自己的个性独立。

关键词:大众传播,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自我认同

参考文献

[1]姚建平.消费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8.[1]姚建平.消费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8.

[2]石义彬, 熊慧, 彭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数字时代的全球媒介传播与文化身份认同研究”报告:文化身份认同演变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07 (10) :31.[2]石义彬, 熊慧, 彭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数字时代的全球媒介传播与文化身份认同研究”报告:文化身份认同演变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07 (10) :31.

[3]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48.[3]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48.

[4]潘世松.说“农民工”[J].湖北社会科学, 2011 (10) :57.[4]潘世松.说“农民工”[J].湖北社会科学, 2011 (10) :57.

[5]伯顿 (burton, G.) .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史安斌,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65.[5]伯顿 (burton, G.) .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史安斌,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65.

[6][7]赵莉.农民工网站的特色及影响[J].新闻前哨, 2011 (4) :46.[6][7]赵莉.农民工网站的特色及影响[J].新闻前哨, 2011 (4) :46.

上一篇:引入新课下一篇:经济类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