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有机化学

2024-09-05

学生自主学习有机化学(精选12篇)

学生自主学习有机化学 第1篇

一、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1].例如,我在演示“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实验时,有学生曾提出,烧瓶内的残留物为什么变黑,是否有新的黑色物质生成?此时我顺势启发:肯定有新物质生成,大家在课后思考一下会是什么物质,为什么有这种物质生成,此外是否会产生影响乙烯纯度的物质,怎样用实验论证.请设计方案,若方案合理,可提供实验条件供大家验证.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有效探索,得到满意的结论.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根据实验现象来书写和记忆化学反应方程式,共同分析为什么加热前先通氢气?有红色物质出现后还要继续通氢气?并把主要的实验步骤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概括,既“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这样便于学生记忆,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大增.

二、进行有效提问,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进行科学探究的先决条件是提出问题.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说明能提出问题是发明创造的前提.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中,发现和提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问题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的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真正主动地“跳一跳,摘到桃”,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观,更加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升学的教育,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2].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以便营造探究的氛围.教学中巧问善诱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学中要善于问,更要会问,更要指导学生多问善问.比如,我在上“电解质溶液的性质”时,提问:“医生在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皮肤的接触部位擦的是氯化钠溶液而不是酒精溶液,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因为酒精易挥发.”有的学生说:“因为氯化钠溶液可以消毒.”,显然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具有盲目性.这时老师提问:“做心电图时一定要有什么条件?患者身体上绑的仪器起什么作用?”学生经过老师的点拨讨论思考后得出:“做心电图时一定要有电流.”从而得出结论:利用了氯化钠是电解质的性质.如果教师不是采用提问的方式而是“一语道破天机”,一定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过程,既要注意基本知识的中心点,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进行发散思维;同时通过对已有问题进行改造,使这一问题的精髓渗透到其他问题当中,促使知识的迁移,从而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深化理解和灵活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巩固和验证有关化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定期、定点、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发展个性,培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一些与社会、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化学知识,做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探究实验,或举办“化学晚会”、表演“化学魔术”等,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探究能力,体验科学精神.课堂演示实验必须做到目的明确、操作规范、现象明显,学生实验要做好预习,实验,实验报告三环节,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让学生懂得一个化学实验探究如何设计,如何操作,如何评价,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只要我们坚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在化学教学各个环节中始终贯彻“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思想,相信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素质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邹健春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学生自主学习有机化学 第2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智慧、潜能、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又是“为人生作准备”,即“为人生打基础”的教育。学校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但学校教育不可能是终身的,为适应经济的发展和生存,学生必须掌握自主学习能力。

21世纪学习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自主学习。随着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共同趋势。美国未来学家阿布文.托夫勒曾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自主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策略, 要提倡素质教育就必须倡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索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努力构建自主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知识的热爱,从而使他们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和乐趣是成功的第一位导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兴趣是学习强大的原动力,也是学习心理因素中最具潜质、最宝贵的要素。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强制性的教学,频繁的考试,繁重的作业,马拉松式的复习,疲劳的题海战术,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学就意味着失败。兴趣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培植起来的。学校是培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园地,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学科来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就成为了每个化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新时代的要求使得学生如何学会自主学习已经成为这一任务的重中之重,但如果没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鉴于此,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理论的认识与思考

1.主体性教育理论。主体性教学研究与实践近年来一直是我国教育界讨论的热点。目前,学术界已形成一定的共识――即主体性的本质内涵为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自主性是个体主体性最核心的内容,若没有学习的自主性,就谈不上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活生生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因此,“教”不以“学”为中心,则不能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结果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该理论强调教师必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创设一种良好的支持和激发学习者思维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愿意学、会学、学好,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

3、自主学习理论。关于自主学习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描述。但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种:(1)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能力。(2)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即指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程度。(3)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模式。在上述三种含义中,自主学习的有其鲜明的特点,表现在:能够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能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策略;能够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即学习者的自主过程是一个连续体。

4、兴趣理论。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的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要有关。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人们历来很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人的探究和认识活动染上强烈的、肯定的情绪色彩,从而使这种活动为人所接受和喜爱。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操作策略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前提。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和建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任何发现,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既使是看起来十分幼稚的问题,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指责挖苦。不能抑制、扼杀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而尽量找出其闪光点,小心呵护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时间长了,学生学习的胆量就会大起来,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浓了,学习也就自主了。

2、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化学是初三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对学生来说比较神秘,而且化学实验特别多,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来讲,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这是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分组探究实验、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多种实验手段来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教师可收集大量的趣味化学片断、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史、化学魔术、化学谜语、化学游戏等,通过讲座、表演、比赛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

4、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高度热爱化学的情绪感染学生,并把课讲得引人入胜,富有情趣。为此,每位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都应精心设计,严格认真地对待每节化学课。化学课上虽然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穿插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讨论、质疑、阅读、设套、比赛等等,这样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学生一旦对自主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5、借用现代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用形象、色彩、声音求思维。”,根据初中生自制力较差,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的时间不会太长这一特点,可以大胆采用幻灯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形象直观地获得信息,以弥补课堂本身的枯燥,改变课堂内容,活跃气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化学学习无疑是事半功倍的。

6、善用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由于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限,特别是第三章以后对一些微粒、化学概念、规律的理解常感到困难,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分化,在学习兴趣上也会有区别,这时,教师的表扬与肯定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次好成绩的取得,教师的一句表扬和赞赏,甚至是一种信任的目光,都会给他们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兴奋不已。教师不仅要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更上一层楼,更要注重发展后进生的潜在能力。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信任、尊重、爱护他们,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盎然的兴趣参与下面的学习。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㈠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是所教两个班的初三学生,总体研究与抽样研究相结合,在形成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再大面积推广。

㈡研究方法

1.调查法。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问卷调查表或访谈记录表,或通过平时对学生学习化学在课前、课中、课后参与程度的分析,分阶段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观察法。按照本研究的目的、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收集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情况。

3.自然实验法。在日常课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教育手段、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从中掌握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激发情况,揭示其中的因果关系和教育规律。本研究,拟以研究后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状况及学习效果,与同年级其他班研究前作比较,并将其作为反映本研究因变量变化的指标。

4.个案法。选取不同类别的学生代表,连续进行追踪了解,以研究他们乃至全体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发展变化情况。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进度

1.准备阶段:2009.10------2009.11, 拟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进行课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研究阶段:2009.11-----2010.9,通过一系列针对性实践研究活动, 探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方法.3.总结阶段:2010.9------2010.10,总结、整理阶段,有关课题资料的收集,做好研究总结,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等,形成本课题研究的成果集,写出结题报告,请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验收与推广。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课题报告

2、论文

3、形成几种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方法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3篇

关键词: 读书 主体作用 实验 主动性

化学教学改革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应该多创设机会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学习过程,多让学生质疑,多让学生交流,多让学生讨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与学生一起去探究、去体验,和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职业中学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已产生厌烦情绪,从初中就已不学了,对学习没有自信心,还没学已认定自己学不会。我校大力推行教学改革,推出20+20教学模式,我部也根据学生情况推出“五步”教学法。倡导让教师在课堂上少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校的要求,自己在教学改革中做了以下教学实践。

一、改变观念,培养学生读书习惯

在以前的教学中,都是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记。学生习惯了听教师讲完按教师讲的练习,不愿意自己看书思考。而我们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工作后,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只有少部分能用得上,还有很多工作中需要的知识要靠自己去学习。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改变学生的观念,培养学生独立看书思考的习惯。让学生认识到掌握学习方法自己学会知识比听懂教师讲的知识更重要。

在一开始让学生自主看书时,学生有抵触,说:“我看不懂,你还没讲。”这时要耐心给学生作解释,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看书。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根据知识和学生的特点,安排好什么时间让学生看书,在学生看书时让学生看哪,思考什么问题,记什么。

采用“导学案”让学生结合“导学案”看书,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在学生看书时要给学生留出合适的时间,教师巡视督促指导,这样做效果较好。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有些学生逐渐适应了自主看书思考,但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需要进一步改进。

二、创造实践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自主看书学习后,有些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掌握要掌握的知识,完成导学案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些学生不能解决,这时让会的学生给不会的学生讲解,这样教学更有针对性。

要做到这点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组,每组中都有两名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学习完后通过练习检验学习效果,以组为单位计分,每个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本组的成绩,这样通过学生的相互帮助,使得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增强了自信心,调动了积极性。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帮助同组同学提高了团结协作意识,自信心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真实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等,也是学生手脑并用,发挥创造才能的一个实践平台。

例如,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已有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实验经验,我是这样设计的。

只给出了反应原理——酸与含碳酸根的化合物反应。

可供选择的药品:食醋、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碳酸氢钠、石灰石、大理石。

由学生自行找出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最佳原理、装置设计、验满、收集气体、贮存等。

要求先探究出实验原理,实验装置不拘形式,先设计出方案大家讨论后进行操作。

结果在原理的探讨中学生提出可以用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它们的观点是稀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改用稀硫酸可以解决。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较快的问题可以将碳酸钠制成“药片”形状,可以减慢反应速度。反应装置更是多种多样,什么试管、锥形瓶、集气瓶、酒瓶、可乐瓶等都用上了。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掌握了实验技巧,还提高了学习兴趣,发挥了想象力,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展现。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即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确定研究方向——搜集资料——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相互交流——进行反思——再验证等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我校课堂改革实行20+20的模式,每节课要留出至少20 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练习与总结,这些环节都是由学生完成,根据职业高中学生专业的特点,将化学知识进行调整并适当降低难度,从而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学会,让学生充分参与。

三、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师可充分运用化学课外活动,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化学实验设计,如设计日常生活中的小实验,解答某些混合物分离的实验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开展化学实验设计,开放实验室,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索精神,设计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布置过这样一道题:你能否帮助学校测定锅炉水的硬度?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找到了许多相关资料,经过筛选采用滴定的方法来得知水的硬度,让学生利用课外活动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到锅炉房取样,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水的硬度,学生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另外,还有用肥皂水测定水的硬度等许多方法。这项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这样的素材能引导学生更多地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理解化学的实际意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以上这些方法在教学中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职教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适应这种要求,不断地学习探索,做一名人民满意的中职教师。

学生自主学习有机化学 第4篇

课堂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和任务的确定化结果. 学习中明确学习目标很重要, 课堂学习目标具有指引性和情境性, 有效的课堂学习需要知道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因而学生有效的学习, 或者说有效的自主学习需要知道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 引导的功能[1]

化学课堂学习目标的确立和形成就明确了学习行为的方向, 明确学习目标就是明确学习的目的, 即明确学习活动和任务的指向对象. 良好的学习目标会使学习活动的对象更加清晰和明确, 进一步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 使学习活动更有针对性, 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 对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向有积极的启发、引导作用, 从而指引学习活动的发展方向. 明确的学习目标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对所需知识有着高度的警觉性, 注意捕捉与学习目标相关的有用的信息, 如考试信息、社会信息、生活信息、解题信息等. 可通过与任务相关的知识的唤起和使用而间接影响行动, 并努力趋近与目标有关的行动, 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2. 激励功能

有效的化学课堂学习目标可以促进和维持学习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有效学习目标为学习需要的产生提供相应的条件, 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并使其维持在一个适当的强度上, 增强学习者意志行动的自觉性, 最大程度挖掘人的潜能, 使学习活动处于激活状态并得到有效的调节和反馈. 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 给学生以力量. 当学习目标接近时, 给学生以鼓舞. 实现具体目标过程中, 增强学生的自信, 从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约束功能[2]

人都有惰性, 学生也- 样. 不是每- 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学习行为受到自身惰性的影响, 或者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时, 学习目标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能迫使学生排除干扰, 纠正课堂学习行为, 使被动学习逐步转向主动学习.

二、课堂学习目标设置的方法[3]

1. 兼顾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目标, 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由授课教师制定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在设计和规定学生学习基本要求的同时, 给部分学生以充分发展的空间, 只有下限, 没有上限, 下限是绝大多数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自由发展. 教师在设计课堂学习目标时, 应该在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状态和能力层次的基础上, 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出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共性目标, 同时又要注意适应个别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预设个性化目标, 从而使不同层次的人都能获得相应发展. 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体现了基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 是在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还顾及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方向和学习需求方面的差异,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 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产生的结果只能体现在学生身上, 而不是由教师来体现, 即学习目标是描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智变化和体验结果, 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期待学生达到的学习效果, 是学生在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能够做些什么事情、有哪些提高的具体明确的表述. 判断课堂学习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相应的知识, 有没有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没有获得相应的发展. 一个好的学习目标应该体现在一定的课堂学习活动后学生的知识积累、内在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 因此, 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 而不是教师, 其表述的行为词语应该是明确具体的.

3. 便于学生课堂具体操作

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切实可行, 既要充分体现学科学习的特点与要求, 又要便于指导教学过程, 便于实际操作. 课堂上学习时间有限, 教师设计学习目标时不可能面面俱到, 设计每堂课的学习目标时, 一定要考虑教学进程,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科技与社会实际, 使学习目标富有实效性与时代性. 学习目标一定要明确具体, 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教师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 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准确地评价教学结果, 也才能使教师将教学意图清楚地传达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地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的明确、具体, 在于用可以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习目标, 这个动词必须指出一个动作, 应尽量避免使用诸如“了解”、“掌握”等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的词语, 而选择使用诸如“会写”、“列举”、“比较”、“区分”等具体明晰的动词.

综上所述, 以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为切入点, 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一方面, 确定学习目标有利于提高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为一线的化学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另一方面, 明确学习目标对于中学生所有学科的学习, 提高学习品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及未来的长远规划和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

摘要:在高中学习阶段, 一些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模糊, 甚至有些学生没有学习目标, 被动的学习, 接受知识, 不能根据学习目标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由于课堂学习目标与学习效率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目标意识着手, 寻找提高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到的方法.

关键词: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胥子成.学习目标的功能与确立[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7) :28.

[2]周静秋, 潘鸿春.谈学习能力的培养[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6) :33.

学生自主学习有机化学 第5篇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在实验中加强观察能力,对实验进行质疑、改进、设计。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化学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然而,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很少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找出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现自主学习

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思维方而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思考。思维过程灵活,迁移能力强,能举一反三,多解求异,进行发散思维,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

1.培养学生的生疑意识

“学贵有疑,疑是探究的源头。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是自主学习的开端,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创设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要去研究学习。但学生要善于观察、分析才能提出疑问。

2.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是要让有不局限于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大胆的提出新的设想和新的思路,在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求异思维。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就是根据已有的信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推测、想象,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思考,对信息进行重组和创造,产生和获得新信息的方法。例如:二氧化硫的性质复杂,其中的重难点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复习中从分析最简单的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原理入手。

二、培养学生实验方面能力,实现自主学习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般为: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复述、操作——小结等几个环节。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妨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实验技能的提高。从近几年高考实验题考查的实践来看,中学的实验能力应该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实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所谓实验操作能力就是指进行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基本实验常规的能力,能无差错地完成中学化学中全部的实验基本操作及所有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等,而实验创新能力是学生靠教师引导经过学生自悟,以中学化学实验常规为基础,所进行实验改进、实验过程的优化、实验原理的变更、实验仪器的它用、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剖析,甚至实验失败原因分析等。可以肯定地说,近几年高考实验题无一例是照搬课本,总是不同程度对考生进行实验创新能力的考查,但这种考查又以实验常规为基础,因此,化学实验必须既要突出实验常规,也要强调实验创新,既要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地讲,实验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观察能力,实现自主学习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要不断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要求学生从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的不同视角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课堂演示实验中要留有空白、开发区,让学生去发现、去创新,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改进实验,实现自主学习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操作不方便,现象不明显或演示实验不利于学生观察,有污染,实验过程不严密的实验进行改进,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中尝到了自主学习的滋味。例如:演示Na与水的反应实验,如果就用书上演示过程,班级后面的同学就很难看到实验的现象,有的只能看到部分。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让全班所有同学都能清楚看到实验过程呢?提示学生看电影,学生会想到投影仪:可将原实验用投影仪配合实验,将滴有酚酞的水注入培养皿中,放在投影仪上,再加入钠块。这样改进后的实验不仅效果优于原实验,而且,方便了全体同学观察现象。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运用实验抓住事物的本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大有裨益。

3.质疑实验、实现自主学习

在教师层引导下,让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并用,排除错误认识得出圆满结论:Na和CuSO4溶液有时剧烈反应产生的.热使产生的Cu(OH)2分解为CuO,部分CuO被还原成单质Cu:故试管壁上又有Cu析出了。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逐渐领会,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化学实验提高了学习效率,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

4.设计实验、实现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不失为一种实验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安全范围内大胆让学生自我设计进行实验,自行探索。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设计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查找一些实验小窍门。实验药品及仪器的代用品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有关资料,以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应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

5.课外实验,实现自主学习

课内时间限制,使一些实验做得不够尽兴,而课外实验充满思维性、挑战性、趣味性、创造性,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高二学习过肥皂制取后,学生就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原理在家中制肥皂了。可以用猪油、羊油等一些动物性油脂和氢氧化钠按一定比例放在锅内煮,然后按书上步骤要求,逐步加入食盐等,慢慢地肥皂就制成了。学生们实现了创新的尝试,同时感到成功的快乐,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

总之,实验对学生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老师要利用实验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创新,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平时注重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收敛性知识加功能力,相似情境的知识迁移能力,实验的实际操作与设计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等的培养,并始终注意贯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意将学生可得的网络的陈述性知识与创设的教学新情境相结合,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智慧技能的训练,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可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郝玉梅.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化学教学,,1.

[2]郑国武.化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化学教学,2008,5.

学生自主学习有机化学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标 ; 化学教学 ; 学习品质 ; 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155-02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为我们找到了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突破口。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是科学的前瞻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现在的化学教师必须站在新起点上,寻求教学思路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化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化学课堂上,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化学实验室里,学生成为实验的探索者;不要怕学生说错,不要怕学生做错,不要一味的追求进度,追求一次性成功率,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现新问题,创造性的解决新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实施新课标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以人为本执教,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相信个体学生。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能独立学习,自主学习。

2.形成层面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

3.教师融入学生。如我在课堂教学中都准备一份学案,学案中所涉及的知识难度一般分为三个层面,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师融入其中,把握全班学习就比较准,这样一来使好、中、差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基础。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一是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二是活跃的双边关系。教师是催化剂,能把最优秀学生的智商激发到极致,也要能把最懒散的学生鼓动到积极参与行列;三是正确的“导和演”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化学教学的舞台,让他们成为实验室里展示探究成果的体验者。

三、运用赞赏的言行表情,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运用言行表情,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赞许的话语,一番精彩的开场白,都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创造才能。案例,激励语言的艺术。在教学中多说一些诸如:“老师也有这种想法,你真厉害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老师觉得你的观点很有道理,我都没想到啊!”“过一会我再提问你,你肯定能说的更好!”“你的思路太妙啦,快到前面展示一下,让同学们分享”等,增进与学生的感情,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四、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勇于面对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要使学生学会质疑,不仅要鼓励他敢于提出问题,而且要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发现问题的方法。如在原电池一课的教学中,由于铜不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与脑海里了,当教师用导线将锌片,铜片连接起来,学生立刻会很自然地产生问题:为什么铜片上会产生大量气泡?是过去所学的只是错了吗?电在学生的心中是很奇妙的,在一个西红柿上插入用导线连接上电流表的铜片和锌片,给学生第一印象:西红柿能发电?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呢?此时,对于本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迫不及待了。

其次,引导学生勇于面对问题是锻炼学生学习品质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怕失败,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才有长性,才不至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课代表主动请求,下节课我们还做这个实验,一定攻克它。

五、注意教学的整体性,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原理本质的探究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原来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能否获得新知识关键在于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选择适当的手段去激发学生。必修一,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而后面的教学中又有重要的氧化还原的计算;必修二,介绍了有机化学;选修五,还有有机的更深的知识。化学学科各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知识点之间都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完备的系统性。因此新知识的教学不应孤立进行,而应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系统中进行整体考虑。教学实践中,教学模块比较分散,缺乏统整。教师如果不能高屋建瓴的把握化学原理的层次与分布,学生则会茫然不知所措。因此,教师需要对化学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原理本质的探究。此时教师就是一个引导者,一个领路人。对于新知识的难点要及时的点拨,以免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不敢自己研究。

六、利用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

人生处处皆考场,天天便是考试时。考试不是目的,是帮助师生认识自己教学过程的优势与不足,便于提出改进建议并促进其自身发展。考试内容要多样化,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淡化记忆为主的考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考试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如辩论,课题研究,情境测验等。考试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在考试中获得知识,在考试中锻炼能力。我曾经一套试卷多次考试,让学生在考中学,在学中考。让学生从中享受成功和进步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感受学习化学的兴趣。归纳总结为:方式一,考试评价;方式二,小组整体评价;方式三,辩论评价;方式四,设问解问评价等。

七、课堂中设计多种参与方式,培养严谨的科学习惯

探究高中化学学科的学生自主学习 第7篇

一、开展自主学习

高中化学教材选择化学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 但现今高中化学教材中, 也包含数量众多的复杂知识, 需要教师详细讲解才能使得学生理解。在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下, 就需要对教材进行修整。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学习内容, 是否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教学环境和条件, 包括教学设施、试验器材和校园环境等因素,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系统化的整理。

(一) 学生自主学习的准备工作

教师要考虑内外部条件, 有针对性地实施学生自主学习方案。就化学教材中相对较抽象的原理和概念, 如化学平衡、物理量等方面要提取出来, 这些相对复杂的知识普遍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而教材中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知识, 如化学元素的性质、化学与环境、化学反应等知识就相对简单浅显, 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在选择时一般要满足以下条件:知识内容简单易懂、与生活紧密相连、教材方案设计的可实施性、进行试验操作的可随意性 (在生活中实验不影响环境) 。

(二)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欲望是促使人类完成活动的基本源泉, 使学生拥有求知的欲望, 在学习过程中有愉悦感, 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得以提高, 同时影响师生关系, 对教育教学有重大意义。首先要把化学的趣味性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 利用生活与化学的关联和创设情境等方式, 让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且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化学变化的趣味性, 颜色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主要变化之一, 使用化学变化的颜色变化会使得学生对其产生探索兴趣, 继续对其化学变化原理的学习;又如, 用化学的原理处理生活问题, 铁锈的生成可以通过相关化学剂使之消除, 学生在该操作中, 对化学的认识就会得到提升。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愉悦, 从被动的灌输式学习变成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三) 尊重学生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 尊重学生的个性具有重要意义。每位学生的生活背景和认知方式及感知能力均有不同, 教师要诱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体现学生的个性。一般而言, 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使学生拥有自信是最有效的心理助长方式,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的观察要仔细, 捕捉学生的细微动态, 这样才能在心理辅助中做到有的放矢。课堂教学语言要恰当, 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 要有耐心。

二、科学运用方法

高中时期非常重要, 一点细微的影响都可能导致一名学生一生的行为方式有所不同。因此, 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分析, 包括学生的心理情况、教学的内外部因素等, 充分而全面地制定相应的策略, 才能使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健康成长。

(一) 教学态度严谨

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这就需要教师综合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客观条件, 科学有效地制订学生自主学习方案。我国各地的一线教师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方案, 包括成立讨论小组、独立学习、网络互动、集体评议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师根据具体情况, 合理地使用教学方法,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得到发展。

(二) 促进学生反思

反思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方式, 它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有决定性作用。反思有助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不仅在学习知识和技能上起到良好作用,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由此得到提高。尤其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反思的重要性体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在自主学习中, 教师的引导不会对学习的目的起到决定作用, 教师只能对学生起到指导和辅助作用, 所以在学生自主学习中,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反思。通过反思, 学生能意识到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进行及时修正, 从而增强学习能力和意识。

教师必须客观地遵循发展规律, 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环境, 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只有对教育教学不断深入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创新, 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争.高中化学课余自主学习的设计策略[J].化学教育, 2007, 28 (10) :26-29.

[2]黄晓丽.高中化学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索[J].化学教与学, 2010, (6) :11-13.

浅谈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8篇

一、转变观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的“自主”学习方式是基础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质疑问难,自己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无拘无束地想,自由自在地学,培养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彻底改变教师讲深讲透的历史观念,将时间、主角、想象一齐还给学生。只有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感到学习是轻松的,是愉快的,校园是可爱的;才能消除过去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才会爱学习,乐于学习,勤于动脑和动手。也愿意将自己懂得的内容讲给大家听,表达自己获得知识的喜悦之情,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也通过师生互动式学习得到解决。这样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和张扬,无疑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二、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首先,要加强教材正课前的教学,即加强前言的教学。在明了概况本学科基本内容基础上,重点讲述化学课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意义,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其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强调化学课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课不仅仅是需要他们学,而且是需要学的过程,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

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化学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可以把这些规律、特点揭示给学生。学生自学时,就能够知道哪些是本框、本节、本课的正文,从中找出基本概念、原理、观点,是属重点掌握的内容;那些辅助性文字,旨在解释、说明教材中概念、原理、观点。也可以从课题着手,看引语,了解概念,以及节和方框下的具体内容,然后看小节,得出结论,理解各节中的观点,再综合各节,就可以掌握各课的内容。最后,综合各课内容,从而对全书内容融会贯通。

三、善于探究、讨论、形成创新理解与认识是方向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地要求:“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学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在探究、讨论中不断实践创新。针对基础教育的知识与重点、难点,形成学生自己的思维习惯。通过讨论、实践并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养成习惯后,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探究、自我教育、个性发育的学习思维也就形成了,创新理解与认识也就提高了。

四、平等相待,建立新的师生关系是关键

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学生围绕教师转,老师说了算。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关系过多强调了教师的权威,而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个性发展处于被抑制状态。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现代教育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要求师生之间一定要平等以待,教师要从传统的传授者向现代的促进者、引导者转变。要处理好师生、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特别强调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构建一种新型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师生关系和课堂结构,对学生的发展将会有重要意义。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9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师生关系,兴趣

一、优化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

在现代教学理论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和教师的利益是一致的。教师应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首先是教师,对学生传道授业,严肃有加;其次是家长,对学生要有浓浓亲情,无尽关爱;第三是朋友,与学生友好共处,打破等级观念;第四是学生,教学相长,不耻下问。这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带来的是全新的、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方式,必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双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与教师交流,能够更加明确学习的重点,掌握学习的难点,解决学习的疑点;而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了解到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以及学生的一些思想动态。尊重和体现学生个性差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由于初中化学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保持亲切自然、庄重谦和的教学态度,营造亲切、和睦、关爱、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能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轻松愉快的学习,能够将活跃敏捷的思维投入到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去,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的潜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调查与研究”、“资料”、“讨论”、“化学、技术与社会”等栏目,结合相应的化学事件,提供丰富的素材,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学、合作的学。

二、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有不少论述,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放,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因而,化学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如在《绪言》一节中笔者不是先急于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奇妙,而是先做了几个小实验:“无中生有”(将喷雾壶内液体向一张白纸喷去,白纸显示出红色的“走进化学世界”),“制作牛奶”(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液体AgNO3溶液)。“制作果冻”(向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倒入无色的NaOH溶液)。当学生看到这些神奇的现象时,学习化学的热情瞬间高涨,惊讶于化学如此奇妙的同时,迫不及待的想去学习化学,学习兴趣被激发了。

三、自主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注重课堂调控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并畅所欲言,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但许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前提,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结果使学生沉默寡言,就算有一两个“尖子”学生跃跃欲试,也是教师和一两个学生在演戏,而大多数学生则成了台下的观众。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绝不仅仅指一两个学生,而应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大多数学生无动于衷、思维处于抑制状态的情况下,怎么能谈得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2. 目标导向要强

有的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抢着发言,教师忙得不亦乐乎。但学生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的,甚至全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热闹非凡,但漫无边际,费时低效。原因是教师忽视了教学的目标导向,忽视了自身的引导作用,片面地认为只要学生积极发言,就是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3. 面向全体

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的见解和主张,教师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原因是教师没有遵循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学生自主学习有机化学 第10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思考已逐渐变得越来越理性, 越来越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思想认为,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 也是当前我们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 深化对它的研究, 明确其内涵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是十分必要的。本人结合问卷调查与教学实际, 对高中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动力进行了调查研究, 为找出困扰其自主学习化学的根源并寻求相应的转化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调查研究过程

1.调查对象的确定。本次调查抽取了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理科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时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 以提高问卷研究的有效性, 共发放问卷1068份, 回收问卷1024份, 回收率95.9%

2.问卷内容。

(1) 你学习化学的兴趣、动力来自哪里?

A、对自然科学———化学的喜欢

B、对化学老师的喜爱

C、考上理想的大学

(2) 当化学科考试成绩不理想时, 你的态度是什么?

A、知道分数时会自责, 但不久就忘了

B、会自责, 并因此而努力学习, 希望提高成绩

C、无所谓, 分数不代表什么

3.调查结果。教学中若能把这种对高考的追求进一步转化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动力的话, 那我们的目标不也就自然实现了, 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动力也就更加明确了。“对自然科学———化学的喜欢”在学生自主学习化学中占次要地位, 说明我们的学生还是有自己的主见的, 就凭着这种热爱, 这种喜欢,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这部分同学再加以引导, 加以鼓励, 那他们自主学习化学就会更加积极, 更加主动, 这部分同学也必将会在化学这门科学中有所作为。比较难堪的是:“对化学老师的喜爱”竟在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动力中占的比例最小, 这就意味着作为化学老师的我们还需不断努力, 不断学习, 不断改革, 以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去进一步赢得学生!

4.调查结果分析。从图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动力主要在于应付当前的高考, 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 其中男同学占55%, 女同学占64.0%;其次才是对自然科学———化学的喜欢, 男同学占29%, 女同学占27.0%;最后才是对化学老师的喜爱, 男同学占15%, 女同学占9.0%。这说明高考指挥棒在学生自主学习化学中占主导作用, 这也正验证了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深刻感受的到迫切需要对高考体制进行改革的原因, 只有高考体制改革了, 才能扭转一考定终身、单纯为了考试而被动学习的局面。当然,

5.化学科考试成绩不理想时, 学生的态度 (见图表2) 。

图表2化学科考试成绩不理想时, 学生的态度

从图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高中学生化学科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会自责, 并因此而努力学习, 希望提高成绩的同学占主导地位, 其中男同学占55.1%, 女同学占57.7%。这说明大多学生在面对化学成绩不理想时还是有迫切的自主学习化学进而学好化学的动机, 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的分析对待每一次的化学测试, 并将每一次测试都用好, 处理好, 特别是在给学生分析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以进一步提升他们自主学习化学的动力。高中学生化学科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会自责, 但不久就忘了的男同学占27.5%, 女同学占35.0%, 说明这部分同学也想学好化学, 自主学习化学的动机仍然是有的, 只不过不能长时间坚持下去而已, 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务必要不断培养他们的耐心与毅力。其中女同学比男同学高7.5个百分点, 能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化学科考试成绩不理想时, 高中女同学比男同学更易忽视成绩对自己的影响。高中学生化学科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感觉无所谓, 认为分数并不代表什么的男同学占17.4%, 女同学占7.3%。

三、结论和建议

1.调查结论。我校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动力还是比较强的, 但这兴趣和动力也主要为了应付高考, 我想这也正说明当前全国自上而下进行教育教学及招生制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对自然科学———化学的喜欢”在学生自主学习化学中占次要地位, 说明高中学生还是有自己主见的, 还是有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的。正是因为有高考压力的存在, 才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化学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焦虑心理。当化学科成绩不理想时, 有约百分之五十六的同学会自责, 也有约百分之五十八的同学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自主学习化学的, 这也和约百分之六十八的女同学与约百分之六十的男同学在自主学习化学中能偶尔制定自主学习化学计划相稳合。

2.思考和建议。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 我想主要应该从下面三个方面重点解决问题, 也希望各位同仁能多提宝贵意见, 以便共同提高。

(1) 招生制度的改革是打破这种瓶颈的关键, 这当然也是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竭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2) 强化教师对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 逐步建立适合并促进各校教师教学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体系。

(3) 积极进行课改、实施高效课堂,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以改变学生单单为了应付高考而学习的被动局面。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 自主学习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之一, 而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动力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本次调查选取了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理科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高二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动力进行调查研究, 探讨了影响自主学习化学动机的因素, 最终得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自主学习化学,动机,思考建议

参考文献

[1]雷自自.新实践贯彻新理念——学案教学探讨[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1) .

[2]周腾.中学化学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策略[J].成才之路, 2012, (01) .

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11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大学阶段,学生无论是在思维方式还是自我控制能力方面都有所提升,所以完全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化学专业中不断的完善自我,为将来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化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对化学教师的一项考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 渗透自主学习的理念

现阶段,在很大高校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不积极,大部分是以被动的形式接受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大大的降低了教学水平。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应该对其进行自主学习理念的渗透,不要以强制命令性的口吻去宣读,而是要从理性以及感性双重角度出发,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如此才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化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现在社会上本专业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讲述就业形势的激烈程度,让学生认识到就业形势的压力。另一方面要从正面分析本专业就业的前景,具有什么样的发展潜力,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意念。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才是关键所在,从自主学习理念的渗透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

2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注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应该起到导学的作用。根据学年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的制定非常关键,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规律,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切实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3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大学生自主学習能力

大学的化学教学,本身就是以实验为主,只用通过实验才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将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诠释,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能够观察到整个化学反应的过程,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提出实验设计的主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讨论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无形中加深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会互相监督,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大量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阅读能力是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化学课外读物,丰富的化学课外读物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思想,增长学生的见识。现代科学技术如此发达,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利用网络平台,查找更多的化学知识,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一些化学知识,还有一些无法解释的化学现象,学生都可以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解决掉这些问题。化学课外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应该带着一定的化学问题进行阅读,从阅读中找到答案,不要盲目的去阅读,要注意阅读的有效性。学生通过大量的化学课外阅读,提高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和记忆。

5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下的高校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不在僵硬的以课堂的单向灌输为主,主要依托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最终实现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师可以给学生指定化学专业方面的命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通过各种资料的搜集,对相关企业的走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所学专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全过程都是自主完成的,有效的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6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使化学知识更具直观性,学生可以根据视频对化学实验有个大概的了解,对学生下节课的实际动手操作有很大的帮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化学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对感兴趣的化学信息进行相关查阅,便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7结束语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下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在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初步的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应该有清晰的规划,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应该建立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的汲取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将来走入社会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甘恢玲.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2-01-05.

[2]李立国.大学新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5.

学生自主学习有机化学 第12篇

然而, 许多教师并不完全明白这个道理, 包括我在内的一些老师可能曾有这样的困惑:经过精心备课, 对教材内容烂熟于胸, 讲起课来行云流水, 学生也听得懂, 可是就是学不会。原因何在呢?伴着新课改的春风, 我意识到, 这并不是老师不努力, 学生不认真学,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思维活动过分提纯, 过度包装, 没有充分展示出来, 因此, 不能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 从而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改变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旧教学模式, 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是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一场攻坚战, 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就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谈谈自己的观点。

1.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情境下, 师生之间以饱满的情绪进行交流, 使学生有兴趣地学习, 自觉主动地习得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老师严格控制教学的每一个程序, 将给予学生自由支配的学习空间看成是一种“施舍”, 甚至是一种浪费, 这是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的主要原因。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1.1 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展科学探究, 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探究, 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 体验探究的乐趣, 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教师的工作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发现。

如“空气”这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 许多知识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过, 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我想, 这节课, 能不能试着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自己来学习呢?在课前我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空气的信息, 准备参加以“我所认识的空气”为题的课堂讨论。

在这节课的讨论中, 出现了我意想不到的场面。下面是讨论的片段:

师:我们生活在空气中, 大家对空气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 大家能把自己知道地说出来, 共同分享吗?

生1:课本中告诉我们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师:那生活中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这一点, 你知道吗?

(学生热烈讨论, 列举人可以在空气中生存, 豆科植物可以利用根瘤菌吸收氮气, 绿色植物可以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等事实说明空气中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师:大家发表了很好的意见。现在我请大家观察一个实验, 同学们注意观察、思考, 告诉我你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 (教师演示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测定的实验, 学生观察。)

生2: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大约占1/5体积。

师:你的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大家一起来讨论。

(学生讨论, 就自己看到的实验事实和思考进行交流。然后教师总结, 强调:实验中红磷有剩余, 却无法继续燃烧, 说明什么?水为什么会在钟罩内上升?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总体积的1/5。)

生3:我还知道“温室效应”。

师:哦, 怎么说?

生3:杂志上的资料说现在全球气体变暖, 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量不断地增多, 由于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时, 能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 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上升。

师:我们应该怎么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呢?

(学生议论、交流)

……

本节课的问题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是在创设了实际情境的前提下进行的, 同学们充满激情的讨论、活跃的思维使得化学课堂变得鲜活起来。教学过程是开放的, 不是封闭的;是生成的, 不是预设的。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自主学习的快乐, 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 更多的是对动机的唤醒,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1.2 设计开放习题,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空间。

以往, 封闭式题型被教师们奉为法宝, 大量的、重复性的试题虽然提高了学生解题的正确率, 却使学生的思想僵化。而题型的适度开放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又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广阔的空间。例如在学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后, 我安排了这样一道题:“H2和O2混后气体20克, 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 生成了18克水, 问混合气体中H2和O2各是多少?”这样设计的习题具有的优势主要在于: (1) 由于题型的开放,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技巧。 (2) 由于设计的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 同时也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的, 学生可获得各种水平的解答,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 寻求答案的过程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通过观察、交谈、提问分析和课堂练习等随时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 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的方法, 从而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信心。

2.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以往教学中, 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样教, 而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 为什么学和怎样学, 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动力和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是难以发挥的, 因此必须改革老师的教学习惯, 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1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法, 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消极的。在新课标下, 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 要相信学生是独立的个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特的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自学的机会。教师应牢固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 倡导学生独立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 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 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成自主的行为。比如, 在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这一课题之前, 可先给出学习的目标, 在学生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后, 布置学生自学, 采取小先生讲课的方法, 请学生上讲台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步骤, 并以一道题目为例进行板演, 然后归纳出本课题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最后由教师补充讲解。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又可以达到让学生在准备和讲解的过程中, 通过知识的归纳总结提高自学能力, 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2.2 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 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 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 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 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别人的意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及时弥补。例如在上《二氧化碳的制取》这一课题时, 我采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每四个同学为一组, 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进行全面的探讨, 从所给的化学仪器中选择出适当的仪器组装出一套最佳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 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阐述本组探讨的结果, 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肯定最佳结果。这样的小组学习, 最大的优点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且给了学生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 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功学习的体验。

上一篇:环境工程项目下一篇:开启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