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种类范文

2024-08-01

生物种类范文(精选10篇)

生物种类 第1篇

白令海是鲑鱼和海蟹的优良渔场, 支持这个地区出产丰富水产资源的就是浮游生物, 特别是具有二氧化硅外壳的硅藻。硅藻是这一海域的浮游生物优势种, 位于整个食物链的最底层。但是, 1997年人们通过卫星搭载的用于监视海洋颜色变化的传感器观测时发现, 在白令海东部大陆架地区, 出现了另一种具有碳酸钙外壳的浮游生物球石藻的不定期大幅度暴发情况, 有的年份的大暴发甚至持续几个月。

球石藻是一种通常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盐类营养物含量低和光环境比较稳定海域的浮游生物, 而在气候恶劣、盐类营养物充足的白令海海域, 以往还没有观测到球石藻的大暴发。为了调查球石藻大暴发的原因, 日本研究人员在白令海东部大陆架地区的12个地点采集了海底堆积物。分析结果显示, 球石藻大暴发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 而1976年至1977年整个北太平洋中高纬度地区曾发生过大气循环与气温的剧烈变化, 包括白令海在内的北太平洋东部高纬度地区一度气温上升, 球石藻开始大暴发就与此有关。

研究人员还发现, 虽然白令海海域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也曾出现过温度上升现象, 但当时并没有发生过球石藻的大暴发。此外,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 白令海的北部海域也开始出现了球石藻暴发现象。

研究人员认为, 球石藻的暴发源于在白令海的部分海域已经形成了适合其生长的环境, 即海洋表面稳定的光照条件和盐类营养物含量低, 而这很可能与近年来因气候变暖引起的北冰洋海域海冰融化导致光环境发生变化有关。

生物除皱种类及注意事项 第2篇

(1)PDGF除皱

血小板源生生长因子(PDGF)除皱:是一种热稳定较高的双链结构蛋白多肽,由健康的血小板蛋白球体分离出来的二聚体和铬氨酸激酶肽段的结构域组成的,当血小板生长因子植入体内遇到体液后,会平稳的刺激细胞活性的细胞因子,与特异的高亲细胞膜受体结合,迅速的调节细胞生长与其他细胞功能多效应的多肽类物质释放,当遇到到细胞组织受损,疾病或衰老的原因而损害时,血小板即刺激生长因子的胶原分裂增值,使其细胞因子自然规律的成长,填平皱纹凹陷的纹理,从而达到延缓细胞衰老。促进表皮生长因子的修复和生长作用,使皮肤光滑丰润,且富有弹性。

其三大针对性完美除皱原理如下:

1)促进皮下血管形成,修复皮下血液微循环系统,为皮肤提供充足营养。皮肤衰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皮下血管萎缩,从而导致皮肤供血不足,故细胞缺乏营养,致使皱纹的产生。许多生长因子参与血管生成的生理调节。它们各自在其中起至关紧要作用。其中PDGF的再生血管功能对于延缓衰老有明显疗效。

2)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更有效延缓衰老。补充胶原蛋白几乎是现在每个爱美人士都知道的常识。然而,如何让人体更充分的吸收胶原蛋白一直是个难解之题。经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观察到,PDGF可以成功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通过PDGF生成的胶原蛋白比直接涂抹或食用胶原蛋白更能有效延缓皮肤衰老。

3)PDGF是一种重要的促有丝分裂因子,具有刺激特定细胞群分裂增殖的能力,促进纤维母细胞的生成,从而使皱纹自然长平。

主要解决:面部皮肤整体下垂、上睑皮肤下垂、眼袋、眼袋沟、苹果肌、双下颌、咬肌肥 大、太阳穴凹陷、耳前塌陷、垫鼻梁、翘下巴。额纹(抬头纹)、眉间纹、鼻根纹、鱼尾纹、鼻唇沟纹、法令纹、耳前纹、颈纹、颊纹。适应症:25-60岁,适用于较浅皱纹和较深皱纹。

优点:操作时间短,效果持续时间长:30分钟操作,效果保持8-10年以上。针对性更强,全方位改变,更先进。真纹除皱,自然生长,无毒副作用,不留丝毫痕迹,更安心,更安全。无需手术,无恢复期,操作之后不痛不肿,即做即走,更便利。

(2)胶原蛋白、爱贝芙充填除皱

胶原蛋白回填疗法是主要解决面部皱纹,一种已经由临床证实其安全性之疗法,可治疗脸部的皱纹、疤痕或脸部 皮肤 缺陷。胶原蛋白美容针剂对于人类脸

北京美莱医疗美容机构http://

部软性组织之皱折、凹陷及疤痕的矫正有显而易见的效果,可使病人容颜焕然一新。爱贝芙(Artecoll)是一种新型的可注射的医学整形美容材料,由PMMA(聚甲基异丁烯酸甲酯)微球和胶原组成,PMMA制成表面光滑的圆形微球,直径32-40微米,以3.5%的胶原溶液为载体,将圆形光滑微球悬浮在胶原溶液中,经注射进入整形部位,当圆形光滑PMMA微球进入整形部位后,迅速被纤细的纤维被膜完全包裹,不会有任何移动和降解,PMMA圆形光滑微球的特性既保证了其不被人体的巨噬细胞所消化吸收,也保证了PMMA对组织的刺激性降到最小,PMMA能刺激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1-3个月后,注射入的胶原逐渐降解并被人体自身的胶原所代替,而PMMA不会降解,留在整形部位,起到永久效果。适应症:25-50岁皱纹明显,无皮肤松弛下垂者。

优点:无需手术、单纯注射即可、痛苦少,恢复快、永久、快速

不足:由于微球型结构,所以它不适合浅表性除皱,在2006年FDA禁止用于唇部注射,对于皮肤细嫩者也不建议使用。是一种填充式的去皱方法,相对的副作用略多一些,维持时间也不长,笔者不太主张选择此项术式。

一般医生不建议采用永久性填充剂,因为第一,面部轮廓会随着年龄发生改变,永久型填充剂会成为新的缺陷,从而美容医生必须针对填充部位做新的修补;第二,如果永久型填充剂出现任何问题,无法降解,只能连同人体原有组织一起切除。第三,如果一定想做永久性填充,专家一般建议先行注射非永久性填充剂,待对效果满意,人体适应后,在注射永久性填充剂。

(3)欧特莱(奥特兰)&伊维兰(伊凡露)注射除皱

欧特莱(奥特兰)&伊维兰(伊凡露)是英法科学家在研究可降解心脏缝合线时发明的一种适合人类皮肤的新物质.它性质稳定,与人体组织相溶性极好.无排斥和过敏反应,无疤痕形成,并可诱导人体组织分之向其中生长,其自身则缓慢降解从而达到皮肤结构再生。

欧特莱(奥特兰)根据保持年限及所针对的需求分为

fine/original/ultra/evolution四种型号,可以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皱纹以及不同的需求选择个性化的填充材料,其中第四种型号即为伊维兰(伊凡露),即为永久性填充材料。

一般医生不建议采用永久性填充剂,因为第一,面部轮廓会随着年龄发生改变,永久型填充剂会成为新的缺陷,从而美容医生必须针对填充部位做新的修补;第二,如果永久型填充剂出现任何问题,无法降解,只能连同人体原有组织一起切除。第三,如果一定想做永久性填充,专家一般建议先行注射非永久性填充剂,待对效果满意,人体适应后,在注射永久性填充剂。

(4)内源皮肤再生疗法

瑞士国家实验室二十年来的医学结晶,使烧烫伤率从10%上升到令人惊奇的90%。内源皮肤再生疗法的核心原理是利用自体血液制作出注射原液,原液中含有高浓度的血小板,能够在PH值为6.5~6.7的环境下生成包含EGF和VEGF在内的8种高浓度生长因子,同时在制作的同时注射到老化皮肤组织中,保证其绝对的生物活性在皮肤上的修复及抗衰老功效。EGF(表皮生长因子)一直都是昂贵的皮肤抗衰老生物剂,产生极少而且活性很难保证;VEGF(血管生长因子)可以促使大量毛细血管再生,给肌肤带来氧料,从而促使皮肤持续变好。EGF和VEGF一直是注射换肤的决定性生长因子。

功效:去除鱼尾纹、颈纹、面部细纹,去皱同时皮肤整体年经化。

优势:不需手术,安全,无副作用,整个操作不到一小时,即做即走。不足:此项目价格较贵

(5)自体皮肤成纤维细胞注射除皱术

首先是从顾客自身取下一小块完整的皮肤组织,放入专用的保存液中,在低温、无菌状态下运送到GMP国际标准细胞培养室,分离并提取出那些健康的、年轻状态的皮肤细胞,运用当今世界先进的组织工程和细胞克隆技术进行细胞的纯化和增值,最后制成2000万---4000万数量级的、含有“自体皮肤成纤维细胞、自体胶原、细胞间质、生长因子”等的混悬注射液--实际上,这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液体状态的真皮层了!然后再回输到受术者面部皱纹、凹陷性疤痕的真皮层内。这些有生理活性、有旺盛新陈代谢功能的、自体的、健康有活力的皮肤青春细胞进入原母体环境后继续生长,开始逐步替换和补充自身已经衰亡的细胞,源源不断地分泌自体胶原蛋白、弹力纤维蛋白、透明质酸等,使真皮层胶原蛋白密度和厚度增加,从而修复已经老化和受损伤的真皮组织,达到祛除皱纹和修复凹陷性疤痕、全面改善皮肤营养状况的目的。

自体细胞注射除皱在临床应用方面,满意度达98%(数据来源于以往做过的美容者调查统计),此术不需要反复注射,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术后表情自然、疗效持久,目前国内承诺5年!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一般承诺8-10年。但是,对于因为皮肤下垂松弛明显的患者效果不如手术除皱。

适应症:25-50岁皱纹明显,皮肤松弛不重者和凹陷性疤痕

优点:取于自身用于自身,无排异,无副作用。

不足:运输过程及实验室资质的安全标准性不好把控,价格昂贵,见效慢,一般在半年以上见效,疗程相对较长。

生物除皱注意事项

1、患者在接受生物除皱前要彻底清洁面部。在这之前的一个星期开始戒酒。在进行生物除皱之前医生需要详细了解病人有无重大疾病史、过敏史、是不是进行过其它的面部整形美容手术。

2、在生物除皱完成之后的4小时内,患者要静卧休息,让患者的身体保持直立状态。生物除皱术之后的24小时内患者不可以进行剧烈运动。

生物肥料的种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第3篇

一、生物肥料的种类

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生物肥料主要有三大类,即单一生物肥料、复合生物肥料和复混生物肥料。

1. 单一生物肥料。只含有一种微生物群体的肥料。它的特点是微生物种类单一,具有较强的专一功能,肥效发挥受环境影响较大。这类肥料有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等。

①根瘤菌肥料:根瘤菌肥料多用于拌种,在豆科作物种植之前,将其拌在种子上以促进共生固氮,达到增产的目的。应用方法是先将其倒入盆内,加水调成糊状,再放入种子混匀,待种子稍微风干即可播种。不可以在阳光直照下晾干,以免影响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根瘤菌与硼、钼肥结合使用效果更佳。使用时,每亩分别用5~10克钼酸铵和硼酸直接拌在种子上与根瘤菌肥料合用。根瘤菌是喜温好气型微生物,适应中性或偏碱性(pH值6.5~7.5)的土壤,应用于酸性土壤时,应该加入石灰调节土壤的酸度。如果土壤板结、通气不良或干旱缺水,会使根瘤菌活动减弱或停止生长和繁殖,使用时应尽量避免。当速效氮肥和杀菌剂同时使用时,种子消毒应在拌种前2~3周拌药,使菌与药有较长的间隔期,以免影响根瘤菌的活性。

②固氮菌肥料:固氮菌适用于各种作物,特别是禾本科作物和蔬菜中的叶菜类作物,可做基肥、追肥和种肥。避免与速效氮肥联合施用。固氮菌对土壤酸性反应很敏感,适宜的pH值为7.4~7.7。当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25%~40%时,固氮菌才开始生育繁殖,到60%时生育最旺盛。固氮菌属中温性细菌,一般在25~30℃的温度条件下生长最好,温度低于10℃或高于40℃时,生长受到抑制。

③磷细菌肥料:磷细菌肥料可以做基肥、追肥和种肥(浸种、拌种)。应用于缺磷但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效果最佳。不能和农药及生理酸性肥料同时施用。磷细菌的适宜温度为30~37℃,适宜的pH值为7.0~7.5。

④硅酸盐细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可以做基肥、追肥和拌种或蘸根用。每亩可沟施或条施3~4千克做底肥,施后覆土。与农家肥混合施用效果更好。或将硅酸盐细菌肥料与清水按1∶5的比例混匀,待溶液澄清后,将水稻、蔬菜等作物的根部蘸取清液,随蘸随用,避免阳光直射。不能与过酸、过碱的肥料混合施用,以免发生抑制作用。当土壤pH值小于6时,要使用石灰调土壤酸度,否则硅酸盐细菌的活性会受到抑制。

2. 复合生物肥料。含有两种以上微生物种类。这类复合微生物肥料具有营养丰富、作用全面、肥效稳定的特点。其产品种类较多,应用也广泛。一般做基肥、追肥和灌根或拌种应用。用量根据不同产品应用说明书来确定,一般亩用量为1~2千克。

3. 复混生物肥料。是将微生物与氮、磷、钾、微量元素肥料混合而成的制品,又称生物有机肥或活性肥等。这类肥料是应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研制而成的,属于高新技术产品。具有节肥增效、保护生态环境、应用简便等优点。一般做基肥、追肥施用。亩用量为50千克左右。

二、使用注意事项

1. 不要应用没有获得国家登记证的微生物肥料。国家规定微生物肥料必须经农业部指定单位检验和正规田间试验,充分证明其有效、无毒、无害后由农业部批准登记,而且先发给临时登记证,经3年实际应用检验可靠后再发给正式登记证。正式登记证有效期只有5年。所以没有获得国家登记证的微生物肥料,质量有可能出问题,农民朋友不要购买。

2. 不要使用有效活菌数达不到标准的微生物肥料。国家规定微生物肥料菌剂有效活菌数≥2亿/克,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说明质量达不到要求,应用后效果会大大降低,甚至毫无效果。

3. 不要使用和购买存放时间超过有效期的微生物肥料。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微生物肥料的有效期在6~12个月,所以必须在有效期内尽快使用,越早越好,过了有效期杂菌数量增加,有益的微生物数量下降,影响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效果。

4. 微生物肥料必须按产品说明书进行科学保存和使用。微生物肥料中很多有效活菌不耐高低温和强光照射,不耐强酸碱,不能与某些化肥和杀菌剂混合。因此,要将其保存在阴凉透风条件下,与农药混用时要根据其中所含的菌种性质合理混用。

广东省茶园有害生物种类调查研究 第4篇

关键词:茶园,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广东省

广东省是全国重要的茶叶主产区之一, 2013年茶叶种植面积达4.424万hm2、茶叶总产量6.98万t, 居全国第13位[1,2]。茶园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多, 对茶叶品质和产量构成严重威胁, 是制约茶叶产业发展重要因素。2010—2012年, 从广东种植茶叶生态区域角度考虑, 选取梅州、揭西、龙川、潮州、曲江、阳江等地的18个茶园开展了有害生物种类系统调查, 旨在摸清广东省茶园有害生物种类及分布情况, 为有效防治茶园有害生物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

2010—2012年, 每年在产茶期即3月下旬至5月上旬、6月上旬至7月上旬和7月中旬至10月上旬进行调查, 每产茶期各调查2次。

1.2 调查地点

在梅州、揭西、龙川、潮州、曲江、阳江6个市 (县) 开展调查, 每个地点选择3个乡镇, 每乡镇选1个面积3 333.3 m2以上茶园。

1.3 调查方法

系统定点调查:每个茶园按东、西、南、北、中5点取样, 每个样点至少调查2株茶树, 记录有害生物的种类及发生程度[3,4,5,6]。结合走访老测报员、查阅相关文献及历史资料等, 确认当地茶园有害生物种类。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园有害生物种类

2.1.1 茶园病害发生种类。

将茶叶病害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 得茶园病害发生种类表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广东省茶园病害共有40种。其中, 真菌性病害32种, 寄生性植物病害5种, 线虫病害2种, 细菌1种, 病菌以半知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的真菌为主。

2.1.2茶园害虫发生种类。将茶园虫害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 得茶园虫害发生种类表 (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广东省茶园虫害种类以鳞翅目、同翅目和鞘翅目害虫为主, 共调查到93种害虫, 其中鳞翅目害虫35种, 同翅目害虫19种, 鞘翅目害虫16种, 直翅目害虫6种, 半翅目害虫5种, 双翅目、真螨目害虫各3种, 等翅目、缨翅目和蜱螨目害虫各2种。

2.2 茶园主要有害生物发生分布

通过系统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 还对广东省茶园主要有害生物及其分布情况进行了摸查。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黄蓟马、茶炭疽病、黑煤病为广东省茶园主要发生的有害生物, 这一结果与2000—2009年10年间的广东省茶园主要有害生物发生历史资料相同。假眼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尺蠖在全省茶园均有发生, 在粤东地区茶园发生较重, 茶炭疽病、黑煤病在全省茶园均有发生, 在粤东地区和粤北地区茶园发生较重。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3年茶园有害生物系统调查, 共查得茶园有害生物种类133种, 其中病害40种, 害虫93种。茶园病害病菌以半知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真菌病害为主, 茶园害虫则以鳞翅目、同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居多。而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黄蓟马、茶炭疽病、黑煤病是其中主要发生的病虫害。

目前, 广东省茶叶生产主要集中在粤北山区、粤东地区, 梅州、潮州、河源等地茶叶种植面积占全省茶叶总种植面积的57.16%[1]。本调查选择梅州、揭西、龙川、潮州、曲江、阳江开展茶园病虫普查, 具有较强代表性, 能反映全省茶园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基本情况, 但是由于广东省东西两翼长, 各种丘陵、山地、水域等生态环境复杂, 不同生境的茶园, 有害生物种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笔者仅在6个市且选取18个有的茶园开展调查, 调查的样点还不够全面, 需进一步的摸索和完善。

另外, 由于年度间气候条件差异, 茶园有害生物发生情况也随之变化, 要有效指导茶农开展防治, 需要进一步加强茶园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丹霞, 梁俊芬, 杨震宇, 等.2014年广东茶叶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 2015 (13) :6-12.

[2]广东农村统计年鉴编委会.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195-210.

[3]赵丰华, 任红楼, 蒋双丰, 等.信阳茶树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控探讨[J].中国茶叶, 2012 (10) :15-19.

[4]丁锦华, 俆雍皋, 李希平.植物保护辞典.茶树病虫害[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274-294.

[5]赵丹阳, 廖仿炎, 秦长生.广东省油茶病虫害发生规律[J].广东农业科学, 2013 (12) :86-89.

生物种类 第5篇

关键词 生物炭 ;胡椒 ;土壤 ;养分 ;种类 ;比例

中图分类号 S573+.9

Abstract Use biochar to the soil of pepper gardens, the objective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biochar application on the soil of pepper gardens.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use biochar to improve soil fertility of pepper gardens. Application rate of Biochar C1 and C2 were the Biochar/soil of 10%, 20%, 30%. The soil of No biochar was CK, and determine contents of nutritive elements(N, P, K).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ochar C1 and C2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The most influence on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is 30% biochar C2, the biochar C1 and C2 have no obvious effect on soil hydrolysable nitrogen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Key words biochar ; pepper ; soil ; nutrient ; species ; application amount

胡椒是胡椒科胡椒属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原产印度,是世界重要的香辛料作物,胡椒自1947年引入中国,目前在中国种植面积超过3万hm2,年总产量超过3万t[1],其中海南省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90 %以上[2],近年来,胡椒园土壤地力退化明显,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饮所的报道,98 %的胡椒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较低范围内(0-40 g/kg)[3]。生物炭是生物有机材料在缺氧及低氧环境中经热裂解后的固体产物,是粉状颗粒状的木炭,属于黑炭[4]。相关研究表明,生物炭可有效调节土壤N、P、K等营养元素的循环[5-7]。目前,在有关生物炭培肥胡椒园土壤作用方面未见报道,本研究拟将生物炭添加到胡椒园土壤中,观察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以期为生物炭培肥胡椒园土壤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5年在海南省农垦科学院海口试验站温室进行。供试土壤取自海南省农垦橡胶研究所一队胡椒园,有机质含量37.6 g/kg,pH 4.6,水解性氮137 mg/kg,有效磷3.4 mg/kg,速效钾133 mg/kg。供试2种生物炭C1与C2分别来自密西西比国际水务(中国)有限公司和河南商丘三利公司生产。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生物炭种类和施用量两因素3水平完全随机设计,生物炭种类为2种,C1(密西西比国际水务(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和C2(河南商丘三利公司生产),每种生物炭的施用量设3水平,炭土重量比分别为10 %、20 %、30 %,其中C1的3个水平处理分别为T1(10 %)、T2(20 %)、T3(30 %),C2的3个水平分别为T4(10 %)、T5(20 %)与T6(30 %),同时以空白土壤为对照(CK)。试验共设7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按照试验设计将生物炭与土壤充分混合后分装于底部直径19.5 cm、上口直径19.5 cm、高20 cm的塑料花盆中,每盆装入混合土样1.5 kg,每5 d补水1次,每次100 mL。试验土样放在阴凉通风处作自然老化处理,第60天利用土钻打孔取样,所取样品风干后磨细备用。

1.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土壤有机质用KCr2O7容量法-外加热法;水解性氮用碱解扩散法;有效磷用0.03 mol/L NH4F-0.025 mol/L HCl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用中性NH4O Ac浸提-火焰光度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胡椒园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在添加生物炭C1的处理中,T3即炭土比为30 %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与CK,而处理T1、T2 与CK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图1)。在添加生物炭C2的处理中,随着生物炭C2含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随之逐步提高,3个配比处理都显著高于CK处理,其中T6显著高于T4、T5与CK, 且不同水平处理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同比例炭土比水平处理下,添加C2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明显高于添加C1的处理。

随着土壤中生物炭C1含量的增加,水解氮的含量先出现下降,当生物炭含量达到30 %时,水解氮含量略有上升(图2)。但各处理间的水解氮含量与CK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添加生物炭C2的处理中,随C2含量增加土壤中水解氮含量逐步下降。当添加到T6水平时的水解性氮含量最低,比CK减少了93.2 %,T4、T5、T6与CK间土壤水解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nlc202309040813

随着生物炭C1添加比例的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逐渐提高,其中炭土比为20 %时的T2处理达到最大值,当添加到30 %水平时,土壤有效磷含量降低(图3)。经SAS分析表明,T2处理有效磷含量与T1、T3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CK,处理T1、T3的有效磷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生物炭C2的处理中,有效磷含量总体趋势是T60.05)。

随着生物炭C1比例的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逐渐提高,分别提高47.3 %,82.4 %和227.3 %(图4)。SAS分析结果表明,T1、T2、T3 与CK之间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添加生物炭C2处理T3、T4和T6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逐渐提,处理T6的速效钾含量极显著高于处理T5、T4和CK,处理T5速效钾含量极显著高于T4和CK(p>0.01),T4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CK。

3 讨论与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C1达到30 %水平时供试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有明显提高,其它处理增加效果不明显。而在土壤中添加一定比例生物炭C2(10 %炭土比)就能显著提高有机质含量,说明2种生物炭均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效果,而生物炭C2的效果明显优于C1。添加2种生物炭后,不同水平下供试土壤的水解性氮与有效磷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其中生物炭C2对土壤水解氮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作用不明显。说明2种生物炭对参试土壤水解氮与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影响。添加生物炭C1和C2对供试土壤的速效钾含量有极显著的提高作用,添加比例越多效果越显著。据张华昌等[8]研究结果表明胡椒对N、P、K的需要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注重胡椒园土壤的养分情况对提高胡椒产量有积极作用。黄超等[9]研究了不同生物质炭投入量对2种不同肥力水平红壤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施用生物质炭可增加土壤pH值,增加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氮,增强土壤保肥能力。张祥等[10]研究了施用生物炭对我国南方红壤和黄棕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表明强酸性红壤施用生物炭能明显提高pH而降低其酸度,增加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且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弱酸性黄棕壤施用生物炭也提高了土壤pH,增加了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但对该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无明显影响。张晗艺等[11]的研究表明,在玉米苗期,生物炭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但对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及PH值没有影响。本试验中参试的2种生物炭提高胡椒园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钾的作用明显,但是改良土壤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的作用不明显,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有不同之处,可能是由于生物炭的种类、作物种类或者地域的差异引起的。生物炭在国内外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所用不同来源的生物炭以及研究的具体对象等不尽相同,研究的结果显示生物炭在某些方面的作用仍存在不同结论,因此,对生物炭的探索还有着更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添加生物炭C1和C2均能显著提高胡椒园土壤有机质与速效钾含量,其中生物炭C2效果显著优于生物炭C1,生物炭C1和C2均对胡椒园土壤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参考文献

[1] 龙宇宙. 热带特色香辛饮料作物农产品加工与利用[M].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63-113.

[2] 杨建峰,邬华松,孙 燕,等. 我国胡椒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热带农业科学,2010,30(3):52-55.

[3] 祖 超,邬华松,谭乐和,等. 海南胡椒优势区土壤pH值与养分肥力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7):1 174-1 179.

[4] 何绪生,耿增超,佘 雕,等. 生物炭生产与农用的意义及国内外动态[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2):1-7.

[5] 李 力,刘 娅,陆宇超,等. 生物炭的环境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 环境化学,2011,30(8):1 41l-1 421.

[6] Glaser B,Haumaier L,Guggenberger G,el a1. The‘Terra Preta’phenomenon:a model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the humid tropics[J].Naturwissenschaften,2001,88(1):37-41.

[7] 葛成军,邓 惠,俞花美,等. 生物质炭对土壤一作物系统的影响及其在热带地区的应用[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2(4):56-59.

[8] 张华昌. 胡椒养分与施肥模式的研究[J]. 云南热作科技,2002,25(1):10-15.

[9] 黄 超,刘丽君,章明奎. 生物质炭对红壤性质和黑麦草生长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1,37(4):439-445.

[10] 张 祥,王 典,姜存仓,等. 生物炭对我国南方红壤和黄棕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8):979-984.

[11] 张晗芝,黄 云,刘 钢,等. 生物炭对玉米苗期生长、养分吸收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1):2 713-2 717.

纤维素生物活性材料的种类及应用 第6篇

关键词:生物活性,细菌纤维素,纤维素硫酸钠,复合材料

所谓功能材料是指用于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中具有一种或几种特定功能的材料, 而生物活性材料是指一类能诱出或调节生物活性的生物医学材料。对一般功能材料而言, 生物活性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 高效率, 如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出107-1013倍; (2) 高灵敏度, 如生物传感器较一般传感器的灵敏度高出103-105倍; (3) 多功能, 如生物膜具有光电转换、信息交换、反应器、分离输送等多种功能; (4) 自我复制, 如重复功能, 能繁殖; (5) 能适应环境变化, 如外界条件变化后能及时自身调整, 保持自已的所有功能[1]。生物活性材料的发展既依赖于人们对生命现象/生命组织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深入研究, 又有助于人们搞清生存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然而生物活性材料在工业发展、农业生产、医学研究甚至于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传统的生产方式 (生物化工) , 对高科技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生物活性材料作为功能材料这个大家族中的成员, 泛指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特别是某些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地球上现存不可再生的能源 (如矿产、石油和天然气等) 现存量不容乐观, 少则几十年, 多则上百年将被耗尽, 必然导致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化工原料合成的各种功能性材料将面临着资源日益枯竭的困境;而以石油为基准合成的高分子功能材料一般都难以降解, 导致“白色污染”给生活和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更好的解决原料短缺和环境污染等一些列问题, 人们开始寻求不可再生能源转的替代品——可再生能源[2]。

纤维素, 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 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基础物质。经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每年约有数以千亿吨的产量, 所以纤维素被认为是一种取之不尽且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 与合成高分子相比, 纤维素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 如:可完全生物降解、无毒、无环境污染、来源广泛等优点, 因此将纤维素功能化的研究已成为科学家追逐的热点之一。有关纤维素研究偏向于可完全生物降解性和环境友好协调性等特性, 加紧对其功能化的研究与开发显得十分必要。文中主要陈述了细菌纤维素、高吸水纤维、纤维素硫酸钠、纤维素复合材料、阳离子纤维素、高性能纤维材料等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的纤维素种类与应用。

1 细菌纤维素

纤维素是由D-吡喃葡萄糖经β-1, 4糖苷键组成的直链多糖。经特定的物理改性或化学改性后, 其性质已发生改变, 不仅保留原有的所有性质, 还丰富了一些性质, 故它能呈现出薄片状、薄膜状、粉粒状及溶液状等形式, 开发出以纤维素为基准的功能材料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3]。目前大部分纤维素资源没有被有效利用, 深入研究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寻找新来源、如何进一步高效分离、从分子水平上控制合成纤维素的衍生物、再生物以及纤维素晶体物理化学结构, 从而获得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能的精细化工产品, 研究细菌纤维素及其功能特性, 寻找植物合成纤维素的机理, 开拓其在新领域中的应用, 已成为国内外科学家竞相研究的课题。

自然界生产纤维素有两种方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微生物合成。其中, 由微生物合成的纤维素被命名为:细菌纤维素 (Bacterial Cellulose, BC) 。

细菌纤维素是由醋酸菌属 (Achromobacter) 、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m) 、无色杆菌属 (Achromobacter) 、固氮菌属 (Azotobacter) 、根瘤菌属 (Rhizobium) 或八叠球菌属 (Sarcine) 等中的微生物合成的纤维素的统称。由醋酸菌属生成的细菌纤维素具有独特性质, 和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纤维素不同, 是一种纯纤维素。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 (1) 高纯度、高结晶度和高重合度, 它以单一纤维的形式存在, 对制备出微小纤维产品 (microfibric) 时非常有利。传统微小纤维产品制备过程以天然纤维素出发, 经过一系列特殊的加工。 (2) 细菌纤维素的直径在0.01~011μm之间, 弹性模数比一般纤维高出数倍甚至十倍以上, 且有高强度的抗拉性。对细菌纤维素的机械性能进行研究, 发现其扬氏模量高达15×109Pa, 机械性能与生产纤维素的发酵方式及膜处理方式 (包括加热和加压) 无关[4]。 (3) 具有较高的生物适应性, 且能被完全生物降解, 不污染环境。

细菌纤维素能提高原料利用率。日本SONY公司的音响设备的成功应用, 但是从目前开展的应用范围来看, 不必要采取特殊的添加方法, 就有可能开发出添料纸的制造方法。造纸问题已经成为造纸业共同面临的世界性难题。纸料中添加部分功能性材料, 用以克服天然纤维素的各种不足, 生产出高质量的纸张是全球造纸专家共同奋斗的目标之一[4], 生物造纸技术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如酶法脱墨。就我国而言, 利用微生物制造新材料仍处在空白阶段, 因而, 将其应用在造纸工业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细菌纤维素是国际纤维素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由细菌制备出来的纤维素产品高纯度、环境友好性好、高强度的抗拉性、透气透水性好、生物相容性较普通纤维素更优, 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声音振动膜、人造皮肤、人造血管、组织工程支架等功能材料[5,6]。Czaja[7]等将其用作伤口敷料, Gateholm[8]等用作多孔细菌纤维素膜制作骨再生的支架材料, Gremona[9]等用木醋杆菌直接制得细菌纤维素膜, 其力学性能好, 可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 (LED) 的基体材料, 制备柔性有机光电器件。另外, 细菌纤维素还可以用作合成肉、合成鱼、合成禽兽类等。国外已发表有关细菌纤维素高吸水产品的专利, 日本暂时处于领先地位, 而国内已经开始关注并涉及细菌纤维素领域, 对如何制备出高吸水产品没有实质性报道。

2 高吸水纤维

由主链骨架、亲水基团、交联集团组成的高吸水纤维。经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表现出超强的吸水能力和保液能力, 引发人们对它的关注。而它自身的优点弥补了高吸水树脂的不足, 如洗水后凝胶不流动、有较大的比表面、制作工艺简单。国外对高吸水纤维的研究较早, 发展也相对成熟, 主要有日本、加拿大、英国以及美国。

以纤维素为基准制备的高吸水材料一直是人们研究与开发的活跃领域, 所谓高吸水材料是指材料的吸水性能, 一定条件下, 在水中浸渍和离心脱水仍能保持15%以上水分, 称之为高吸水纤维。以材料对水、对盐水的保留值 (WRV或SRV) 的高低来衡量。通常情况下, 普通水的WRV为50%, 再生纤维素WRV为130%, 而纤维素高吸水材料WRV可高达200%~8000%。纤维素的吸水材料的耐盐能力与吸水速度的影响因素有待研究。

制备过程有酯化、醚化-交联、接枝共聚等, 不同方法制备得到高吸水材料的吸水能力有所差异。Chatterjee等[10]采用特殊交联剂与羧甲基纤维素 (CMC) , 进行交联反应, 使交联剂结构中不仅含有可交联纤维素链的官能团, 而且含有体积较大的亲水性基团, 某些低交联度的CMC或WRV可高8000%。Kuwabara等[11]通过向纤维素分子链中引入亲水性基团 (如羧甲基等) , 产品的吸水性能可达千倍以上。

纤维素系高吸水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高聚物, 在生理卫生用品、农林园艺、土木建筑、沙漠改良、石油化工、医药研究、食品包装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本太高已成为主要的问题, 考虑到化石资源将面临日渐枯竭的困境, 合成类的成本难以持续降低, 使得作为可再生资源且原料来源广泛的纤维素类原料, 制备出理想的高吸水材料仍然具有研究价值。张效林等[2]采用高吸水树脂作添加剂, 以醋酸纤维素为基质, 包络高效化肥, 研发出一类新型的膜包络体控制释放系统, 具有多方位调控释放速率功能, 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高吸水材料在农林业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纤维素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的天然有机高分子产物, 生成的周期短、可再生, 若将其功能化并加以开发与应用, 不仅实现了纤维素基材的高值化, 更可代替部分以石油、天然气等为原料的化工产品,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而作为环境友好型材料, 纤维素基吸附剂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 如原料价廉易得、生物相容性较好、能完全生物降解及含有大量螯合基团等。另外, 合成类高吸水材料的吸水性能相对优异, 其对生理盐水的吸收能力则降低为原吸水值的1/10~1/50。而在农林业生产的实际应用中, 水中不仅含有钠离子, 还有钙、镁等高价离子, 实际吸水能力肯定要大打折扣。因此对吸水能力来说, 应结合实际农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进行具体分析与评价。

3 纤维素复合材料

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种类很多, 按组成可分为:纤维素/合成高分子复合材料、纤维素/天然分子材料、纤维素/导电聚合复合材料、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纤维素/金属杂化材料、纤维素/硅杂化材料等等;按功能性可分为:生物医用材料、力学材料、光学材料、电学材料、传感材料等。本文仅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医用材料和纤维素有机-无机杂化材料[12]。

3.1 生物医用材料

基于纤维素出色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 人们研究并开发出很多纤维素生物医用材料, 在伤口修复、抗菌消毒、细胞培养、药物释放、组织工程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纤维素/PEG和纤维素/PEO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在生物工程[13]、药物释放[14]等方面应用广泛;纤维素/玉米蛋白[15]、纤维素/壳聚糖[16]、纤维素/乳糖[17]可应用于细胞培养;纤维素/磷酸钙[18]、纤维素/壳聚糖[19]可做组织工程支架、骨修复材料等。如:Park[20]等以离子液体为溶剂, 制得纤维素/肝磷脂/活性炭多孔微球, 其可以吸附药物分子, 在误服药物、服药过量等药物中毒时进行解毒;Wu[21]等以Emim Ac离子液体为溶剂, 制得再生纤维素/MWCNT复合膜, 其固定葡萄糖氧化酶, 可作为生物传感器来使用;Li[22]等将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离子液体为介质, 超声分散SWCNT, 再与纤维素/Bmim Br离子液体混合, 再生得到复合材料, 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促进细胞的生长, 在生物支架、细胞内药物释放领域有很大的潜力。

3.2 纤维素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近年来,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其不仅保持了有机材料的性质, 且具有了无机材料的特性, 如超强的光、电、磁、催化等, 在生物、光电、催化、医药、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纤维素/Ag纳米颗粒杂化材料具有很好的抗菌性, 可用做抗菌性创伤敷料、生物组织支架、抗菌膜等;纤维素/Si O2复合材料[23,24,25]可用做隔热、生物碱识别与分离、药物负载等;通过物理共混, 还可以得到纤维素/天然矿物质杂化材料, 其不仅保留了纤维素的特性, 还具备的天然矿物的性质, 如高力学强度、抗冲击、抗疲劳、抗老化、耐化学腐蚀、高吸附活性, 因而, 可用做食品包装材料。组织工程支架、人造骨、气体分离膜等。

4 纤维素硫酸钠

硫酸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如抗病毒、抗凝血活性、抗肿瘤, 而纤维素硫酸钠 (Na CS) 属于硫酸多糖。它是一种纤维素衍生物, 由天然纤维素经磺化制得。适当剂量的Na CS有避孕、杀菌作用。

纤维素分子中带有大量的羟基, 经过彼此间的作用, 形成氢键, 使得纤维素不易溶于普通溶剂中。纤维素经过磺化, 引入体积较大且具有亲水性的磺酸基团, 进一步拉大分子间距离, 弱化分子间氢键, 使得其酯化物溶于普通溶剂成为了可能。如, 纤维素硫酸酯 (Cellulose Sulfate, CS) 具有很好的抗血凝效果[26]。

Na CS可以有效的抑制病原衣, 且不会对人的眼睛无刺激, 皮肤不过敏, 也不会导致畸形或癌变等副作用。Na CS-PDMDAAC生物微胶囊体系在微生物发酵、动植物细胞培养、器官移植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主要是由纤维素硫酸钠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制备而成。其优点无可比拟, 如:中空结构, 无毒害作用, 膜物/化性质稳定等。

5 阳离子纤维素

阳离子纤维素在阳离子高聚物家族中最具有代表性,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高分子生物活性材料, 主要是将纤维素上羟基引入阳离子, 最初是作为二合一香波的一种调理添加剂, 随后的研究表明:它显示出某种特殊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 阳离子纤维素在纺织印染、生物医学等特定领域相继被广泛应用, 本身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友好型吸附性生物活性材料, 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不容置疑。

卢滇楠[27]等, 得到了新型季铵盐型抗菌阳离子的单体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 , 以大肠杆菌JM105为典型致病菌体系, 接枝该单体后, 研究其抗菌能力及抗菌机理。Xing[28]等用苄基二甲基 (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 、纤维素和氯化铵接枝共聚, 得到改性纤维素。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王格慧[29]以棉花为研究原料, 成功接枝具有环氧基长链的季铵盐, 得到具有杀菌能力和吸附金属离子双重性能的棉纤维。该材料在50min内能完全杀死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具备高效、快速的杀菌能力。Annis[30]等添加化学改性后疏水性季铵阳离子纤维素醚合成的抗菌材料, 能抑制假单胞菌等微生物的繁殖与生长。

6 高性能纤维材料

黏胶纤维的生产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因其具有适宜延展性, 吸水透气性能好好, 不容易发生静电现象等优点, 成为纺织业的一种重要原材料。目前, 以纤维素为原料, 利用无毒害、无污染性的有机溶剂纺制出短纤维素已有了较大的突破, 随着市场的投入, 不可避免地形成一股巨大的冲击波, 被誉为“21世纪环保型纤维”。

市场上主要是英国Courtaulds公司推出的Tencel纤维以及奥地利Lenzing公司生产的Lyocell纤维, 其中以Lyocell纤维尤为突出, 因而Lyocell作为新纤维素纤维的统称。1980年由德国Akzo-Nobel公司首先取得工艺和产品专利, 1989年由国际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委员会正式命名。目前, 在日本、西欧、美国等地颇受欢迎, 其销量不断增加, 它的制备过程并不需要经过特定化学反应, 充分利用N-甲基吗啉中的杂环胺氧化物能够溶解纤维素的特性, Lyocell纤维是一种高结晶的纤维, 通过显微镜观察, 有规则的纵面和光滑的表面椭圆形, 含有原纤化结构, 但是分子量比普通黏胶纤维高, 显示其有较高的干湿强度大于85%, 与其他纤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1], 这使得Lyocell纤维耐机械性能和化学处理能力很强;湿态伸长约为17%, 断裂伸长率变化量不明显, 故产品的尺寸很稳定, 这些优点正好可以弥补常规黏胶的不足。同时Lyocell纤维生产具有无毒、无污染、低能耗等特点, 被誉为“21世纪真正的绿色环保纤维”, 从1992年全球产量不足2万吨/年, 2012年达到的50万吨/年, Lyocell纤维在再生纤维家族所占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不容忽视。

Lyocell纤维还能用于除纺织以外的工业, 比如医用纱布、绷带;用作卫生用品的吸收垫片、盖布, 可作为洗涤用纸及玻璃纤维纸的粘合料等等[32]。Lyocell纤维在增强生物复合材料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7 展望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功能化是高分子化学中最早研制和生产的一类功能性材料, 除了上述例子外还有很多其他功能材料, 如用作抗凝剂、人工肾、肺、膜等各种医用功能材料;固定化抗原、分离抗原、羧酸纤维素、固定化酶等生物活性材料。

基于纤维素的生物活性材料充分利用了纤维素廉价易得、储蓄量客观、生物降解等特点, 并赋予光电效应、生物活性、物理/化学吸附、催化等功能, 大大地拓宽纤维素的应用, 有关纤维素功能化的研究必将蓬勃发展。

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之下, 纤维素功能化的研究频获喜讯。如:各类纤维素非水溶剂的发掘, 对高功能纤维素衍生物的开发创造了良好机遇, 为纤维素的均相衍生化提供了新途径;尤其是人造纤维素的出现, 大大拓宽了纤维素的应用领域。可化学家对纤维素功能化的研究与利用永不会止步, 笔者认为以下课题将会成为未来研究的着重点:

(1) 深入研究纤维素高分子结构, 摸索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生成纤维素的合成机理。

(2) 以天然的生物质、农业废弃物和高强度的细菌纤维素与纤维素纳米纤维为原料制备出功能材料。

(3) 控制和优化细菌纤维素的合成路线。

(4) 纤维素功能材料的实用化和工业化。

微生物杀虫剂的种类及应用探讨 第7篇

1 微生物杀虫剂的主要类型及原理

通过翻阅大量资料得出, 微生物杀虫剂主要被分为3类[2]:细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和病毒杀虫剂。

1.1 细菌杀虫剂

在我国, 主要的细菌杀虫剂是苏云金杆菌, 可用于防治菜青虫、棉铃虫、棉花灯蛾、稻苞虫、玉米螟、小菜蛾等害虫。

苏云金杆菌能产生杀虫毒素, 使害虫患败血症而死亡。害虫发病后的主要症状是食欲减退, 行动迟钝, 1~2 d后死亡, 尸虫软化变黑[2]。

1.2 真菌杀虫剂

在害虫病原微生物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真菌, 目前有500多种真菌能侵染害虫致使害虫感病。其中, 球孢白僵菌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杀虫剂生产的真菌杀虫剂, 具有很强的致病力, 主要用于防治蛴螬、玉米螟、茶小绿叶蝉等害虫。

球孢白僵菌通过侵染害虫的消化道而侵入虫体, 继而使其新陈代谢紊乱, 最终导致害虫死亡。一般害虫染病后2~3 d内死亡, 刚刚死亡时虫体质柔软, 而后失水变得干硬, 在害虫尸体上通常有白色茸毛。球孢白僵菌对人、畜无毒, 对作物安全, 无残留、无污染, 但能感染家蚕幼虫, 形成僵蚕病, 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3]。

1.3 病毒杀虫剂

利用昆虫病毒而生产出来的生物农药即病毒杀虫剂。目前, 主要用于防治害虫的病毒为核型多角体病毒 (NPV) 、质型多角体病毒 (CPV) 和颗粒体病毒 (GV) 。主要用于防治桑毛虫、棉铃虫、枯叶蛾等害虫。

通过食物, 病毒进入害虫体内, 影响昆虫的正常血液循环, 从而导致昆虫死亡。害虫受感染以后, 主要的表现是食欲下降, 行动迟缓, 有白色或褐色的液体流出至死亡;腐烂后的虫体散发出臭味。幼虫死亡后尾足附着于枝叶上, 驱体下吊[4]。

2 使用方法

2.1 细菌杀虫剂的使用方法

2.1.1 喷雾。

喷雾是较简便的一种方法, 用水量为600~750kg/hm2, 浓度为含活芽孢500万~5 000万个/mL。可通过加入0.11%的洗衣粉来增加黏着度, 此种做法可有效提高药效。

2.1.2 喷粉和撒粉。

喷粉的药量为3 175 kg/hm2。撒粉所需要的药量比较大, 为了节约药剂, 用量可调节为715 kg/hm2, 与砂土以1∶30的比例撒粉。

2.1.3 颗粒剂。

施用颗粒剂可以有效延长药效的时间, 节约药剂, 主要用于玉米、高粱、禾谷类作物的昆虫防治。

2.2 真菌杀虫剂的使用方法

2.2.1 喷雾。用药量为715 kg/hm2。使用前, 在水里将菌剂浸泡2~3 h, 然后对农作物进行喷施。

2.2.2 喷粉。

用药量为715~11 125 kg/hm2。把菌剂粉碎加细土, 经过80~100目的筛子拌匀后, 通过喷粉器喷洒或装在纱布袋中绑在杆子上进行撒粉。

2.2.3 颗粒剂。

用药量为75 kg/hm2。取砂粒或炉渣, 通过河沙筛筛取中等大小颗粒后, 加0.11%肥皂水进行喷湿, 再按10∶1或20∶1的比例与球孢白僵菌粉混合。

2.2.4 放活虫。

将4龄以上的幼虫捉回, 用20倍水稀释球孢白僵菌粉后, 利用喷雾器将其喷到虫体上至滴水为适, 置放一夜后把活虫放回林间。每3.33 hm2面积作物选1个点, 每个点放置活虫400~500条。

2.3 病毒杀虫剂的使用方法

病毒杀虫剂的施用方法除采用与细菌真菌杀虫剂相似的喷雾、喷粉、放活虫等方法, 还可将病毒杀虫剂直接喷洒于土壤中。

由于杀虫效果受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光照等) 的影响较大, 一般应在阴天或雨后施用微生物杀虫剂;当必须在晴天施用时, 应选择清晨或傍晚, 此时是一天中湿度较大的时刻, 有利于促进杀虫的效果。

储存各种类型的微生物制剂时, 要注意避免阳光的直射。

3 微生物杀虫剂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农药产业也在朝着低毒、低残留的方向发展。微生物杀虫剂与其他农药相比, 具有安全、有效、持久的优点,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紧紧跟随十八大“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 三河市微生物杀虫剂的推广应用较少, 同时没有完整的微生物农药生产厂, 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微生物杀虫剂属于微观领域农药, 广大农民对该类农药缺乏认识;二是微生物农药的药效慢、受气候条件影响大, 相比于化学农药的立竿见影, 人们对微生物杀虫剂的药效持有怀疑态度;三是与微生物杀虫剂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推广普及工作比较薄弱。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 人们终会认识并认可微生物杀虫剂在农林业植保工作中的优势, 微生物杀虫剂必将会作为一款重要的生物农药在三河市农林业得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卢建平.微生物杀虫剂的效用及种类介绍[J].农村百事通, 2012 (11) :23-24.

[2]侍继梅, 潘永胜.微生物杀虫剂研究进展[J].江苏林业科技, 2011, 38 (6) :49-52.

[3]肖筠, 黄世群, 丁佶, 等.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杆菌 (Bt) [J].四川农业科技, 2008 (4) :44-45.

生物种类 第8篇

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本地区的32家中小餐馆的厨房, 其中中型餐馆13家, 小型餐馆19家;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50~90m2的15家, 90~150m2的11家, 150m2以上的6家;就餐座位数在50~75座的18家, 75~100座的9家, 100座以上的5家。

2 样本采集

2.1 采集区域与方法

厨房采集区域为空气、加工食品的操作区 (如刀具以及砧板等) 以及碗柜消毒区域。采集的方法: (1) 采取自然沉降法收集空气样本; (2) 采用棉拭子涂抹法收集物体表面, 如刀具和砧板等。所有的取样操作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避免外来细菌的干扰, 并将样本标明来源与编号后, 放入无菌规格板进行保存。

2.2 样本的培养方法

除了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进行检测大肠菌群外, 其余的样本均在采样后立即送到微生物检验室 (3h内) , 并置于37℃的恒温下培养24h进行菌种的鉴别以及菌落数统计, 除大肠杆菌菌落总数>50cfu/mL为超标外, 其余菌落数≥5fu/cm2为超标。

3 结果

3.1 样本采集情况

样本的采集分3批完成, 32家餐馆共采集样本235件, 其中空气样本32件, 水样本32件, 砧板表面样本45件, 刀具表面样本52件, 碗具表面样本43件, 消毒碗柜样本31件;样本在采集后送至微生物检验室的时间为30min~2h, 平均用时 (56.3±12.7) min, 且完好无损, 盛装容器未发生形状改变或破损。

3.2 餐馆的细菌谱系分析

235件样本中检测到金黄色葡萄球菌、鲍志贺菌Ⅰ型、鲍志贺菌Ⅱ型、肠炎沙门菌、大肠埃希杆菌、沙门杆菌、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以及霍乱弧菌。其中多种菌类超标, 尤其以肠杆菌科细菌最多, 如沙门杆菌 (77.8%) 和大肠杆菌 (82.9%) , 详情见表1。

3.3 餐馆厨房的超标细菌分布

除碗具消毒柜外, 有少量的细菌分布, 其余的均有大量超标菌株分布, 如空气、刀具以及砧板处, 其中砧板处最多, 占83%, 详情见表2。

4 讨论

餐馆是公共餐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公众的安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对于公共安全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食品安全是目前大众比较关注的问题, 其中除了食品添加剂外, 就是食物的微生物检测不达标[3]。食物的微生物检测不达标不仅会给食物的口感和质量打折, 同时微生物所分泌的毒素还会给食用者带来很多不良反应, 严重者会诱发食物中毒, 甚至死亡。目前, 卫生防疫部门关注的主要对象为大型的餐饮企业, 而往往忽视中小型的餐馆, 一方面是由于中小型的餐馆目标较小, 往往分布在不显眼的地方;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小型的餐馆的管理不正规, 因此缺少卫生质量方面的监测[4]。本文以中小型餐馆为研究对象, 弥补了对中小型监管的不足, 具有重要的研究和理论意义。

本研究发现23家中小型餐馆的厨房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 不仅检测出大量的有害菌种, 而且均处于超标状态, 其中情况最轻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占8.9%, 情况最严重的为大肠杆菌, 占82.9%。研究表明[5], 肠杆菌科细菌会引起人的肠道疾病, 如腹泻, 呕吐, 不同程度的发热等, 而鲍志贺菌Ⅰ型和鲍志贺菌Ⅱ型会产生志贺菌样毒素, 进一步导致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对于菌群的分布区域研究发现, 细菌在水和空气中均有分布, 而在砧板处分布的最多 (占83%) , 这提示我们应对微生物感染密集的区域进行重点消毒处理, 避免对食物造成污染。

本地区中小餐馆厨房的微生物超标严重, 如不进行整改, 将会对公共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而对中小型餐馆厨房的微生物检测对于有效的进行食品安全的控制有重要的作用, 值得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本地区中小餐馆厨房的微生物菌群种类与分布, 以便进行有效的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方法 通过对本地区的32家中小餐馆的厨房不同区域进行样本采集以及细菌培养, 分析菌群以及分布情况。结果 ①32家中小餐馆的多种菌类超标, 尤其以肠杆菌科细菌最多, 如沙门杆菌 (77.8%) 和大肠杆菌 (82.9%) ;②菌群常分布于空气、刀具以及砧板处, 其中砧板处最多。结论 本地区的小餐馆厨房的消毒情况不达标, 需要进行整改, 并对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重点消毒。

关键词:中小餐馆厨房,微生物,卫生防疫,菌群分析

参考文献

[1]汤云, 朱云松.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 (7) :6-8.

[2]崔建忠.厨房里的卫生[J].食品与健康, 2009 (5) :20.

[3]吴国辉, 陈代鸿.重庆市卫生微生物检验室间质量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2, 12 (1) :117-118.

[4]韩海英, 于富丽.浅谈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 23 (3) :248-249.

生物种类 第9篇

在众多的课程资源中, 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是首位的。就本课程而言, 学校应当为每一位学生配备好一套完整的课本、同步练习、作业本, 为每一个班级配备专职生物学老师。应当配备相对完备的初中生物学专门实验室、较为系统的生物学图书及报刊、教学挂图、投影片、音像资料和教学软件等, 在学校整体绿化、美化方案中, 应当充分考虑到尽最大可能服从于生物学教学的需要。

1.首先, 学校应当从长远发展的高度出发, 配备专职的生物学教师, 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生物学科的具体要求与配备标准, 配备好相对完善的生物学实验设施, 包括实验用的生物学器材、材料、模型、教学资料、卡片、报刊杂志、挂图、装片或切片以及学科教学的影像资料等。

2.合理选择课程资源, 最优化地服务于教学实践。对于高等动物、植物的解剖知识, 选择挂图和模型, 是课堂教学的首选。而像植物的分类等知识, 则更注重实物的观察。至于一些生理作用或过程, 播放视频或影像资料, 则是不错的选择。对于生物学概念的教学, 反复研读, 精心解答, 构建或展示概念模型, 是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捷径。因此, 对各种课程资源的选择和整合, 是最大化地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的必要途径。

3.加强校园生物园的建设, 优化和丰富生物课堂外课程资源。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区位, 因地制宜的建设好生物园, 既能美化、绿化、香化校园, 陶冶学生的情操, 也能作为学校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阵地。可以根据生物学教学的需要, 有规律地呈现低等植物、动物、高等植物和动物。条件优越的学校, 可建立有地方特色的花房、苗圃、菌房、鱼塘, 积极接纳学生主动参与上述园地的管理、生物形态、分类、生物习性等的观察、测量、探究和记录, 试图开展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生物学探究实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积极利用集镇的生物课程资源

集镇科技图书馆、畜牧站、卫生院、林业站、渔业站、专业户养殖场、特种养殖场、河边公园等, 是集镇初级中学可以利用的宝贵生物课程资源。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 体验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的无缝隙链接。

集镇以外的农田、林地、鱼塘、水库、小河等, 都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得天独厚的生物课程资源。

集镇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方式很多。带领学生参观、调查、寻访, 聆听乡土专家、种养殖能手、专业户、技术人员、医护人员的讲座、指导。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能力。

三、学生家庭中的生物课程资源

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课程资源可以利用。如不少家庭或多或少培养或栽种了一些花草, 是观察植物形态和分类的好资源。农村家庭的学生, 家里一般都养殖了一些动物, 如猫狗、猪牛羊、鸡鸭鹅等, 这些资源是观察、记录动物生活习性、行为的好材料。不少家长或家庭有制作酒酿、酱油、酱、泡菜、馒头等的爱好或习惯, 因此动员部分家长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生物学的实践活动:栽种花卉、饲养小动物、动手制作米酒、泡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生物学知识, 积累实践经验。当然, 要利用好学生家庭中的生物课程资源, 必须要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指导, 并及时总结和适当推广。

四、适当利用媒体生物资源

媒体生物资源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生物资源与课本等相比, 具有新颖性、前沿性、零碎性、广谱性等优点, 但缺点也不少, 生物信息、生物学科资源真假难辨, 并且与其它信息和资源交汇、交织, 在指导独立开展生物课程资源的网络、媒体学习时, 难以控制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间和场所。

五、充分利用无形的课程资源

无形的课程资源主要有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所了解的生物科学信息。例如, 学生普遍接种过疫苗, 对学习免疫学知识来说, 十分便当。一些学生有过饲养动物或种植植物的经历, 一些学生体验过野外考察的历练, 这些都是生物课程的无形资源, 是使生物课程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动机的重要基础。

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中, 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经验和素养, 准确把握教学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 应当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科知识等, 相互交流, 集思广益, 最终事半功倍。

六、开发基于生物新课程的信息技术资源

多媒体课件具有表现力强、交互性好、信息量大等优点。生物学科教师应与信息技术的老师常年开展专业与技术合作, 制作一些适合本校生物学科课程资源, 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

摘要: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包括生物课本、教辅用书、生物实验仪器设备、身边丰富多彩的生物等具体可见的有形资源, 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兴趣、经验、能力等无形资源。集镇初中生物学教学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课程资源, 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是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生物种类 第10篇

塞罕坝森林公园曾是皇家猎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隶属河北省承德市, 位于承德的高海拔部分, 属于坝上地区。塞罕坝森林公园物种资源极其丰富, 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 每年观光旅游的旅客们数以万计。塞罕坝森林公园保存着最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 在生态系统建设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森林公园是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森林植被的可持续健康经营发展, 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塞罕坝森林公园所辖区域内所有林木树种和有害生物进行了调查, 旨在分析出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危害途径, 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期达到合理种植和科学树种配置的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 北邻内蒙古多伦县, 南至围场县的大唤起乡, 东邻围场县姜家店, 西邻御道口牧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1′~117°39′, 北纬42°02′~42°36′。景区总面积250hm2, 其中森林面积100万亩, 森林覆盖率76%。草原面积100余万亩。所处地区的气候为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而漫长, 夏季温差大。全年平均气温-1.7℃, 7月份的平均气温较高, 最高温达到了30.3℃, 12月份平均气温最低, 最低温度-43℃, 日照时长2370h。全年平均降雨量为428mm, 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降雨主要集中在6、7月份, 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森林公园内物种资源极为丰富, 植被类型复杂多样, 植被覆盖率达到了80%, 森林树种主要包括白桦、华北落叶松。

2.2 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主要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自己实地采集, 另一种是通过灯诱方法。前一种方法应尽量保证标本有完整的生活史, 做好现场采集记录;后一种方法是对收集的标本进行筛选, 是对前一种方法的补充, 两种方法均应同时做好记录。标本编号包括:有害生物种类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寄主植物、采集人姓名等, 做好标本的统计和编号工作是研究物种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认真对待。如果遇到无法识别和鉴定的物种则应该需注明危害特点、寄主、危害部位、分布地点等信息, 并设立养殖点进行进一步的动态观察, 从而保证研究的完整性。

2.3 资料统计汇总及分类

林业有害生物的生物统计包括分布地点统计、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统计、有害生物寄主植物统计以及危害程度的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有害生物分类

经过对北曼甸大唤起全园调查, 共发现有害生物126种。

有害微生物:其中有害微生物15种 (杨树黑星病、白杨黑斑病、杨柳褐斑病、松落针病、樟子松松针锈病、落叶松丛枝病、叶锈病、青杨叶锈病、柳树锈病、垂柳锈病、云杉叶锈病、白杨叶锈病、落叶松落叶病、松针红斑病、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 隶属6目 (格孢腔菌目、黑盘孢目、球壳孢目、星裂盘菌目、锈菌目、座囊菌目) 6科 (黑盘孢科半壳孢科、球壳孢科、栅锈菌科、斑痣盘菌科、座囊菌科) , 其中危害叶部14种, 占危害物种总数的93%包括 (杨树黑星病、白杨黑斑病、杨柳褐斑病、松落针病、樟子松松针锈病、落叶松丛枝病、叶锈病、青杨叶锈病、柳树锈病、垂柳锈病、云杉叶锈病、白杨叶锈病、落叶松落叶病、松针红斑病) , 干、枝部1种 (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 。

有害昆虫:有害昆虫共111种 (青尺、腮龟、尺蛾、截翅尺蛾、肾灰蛾、阔颈金龟、落叶松尺娥、冬夜、杨褐牛、贞尺、灰夜、颈宽天牛、尺蠖、银冬蛾、色筒牛、蚕蝶、、色狼蛾、灯蛾、光裳蛾、文花牛、灯蛾、大地老虎、虎天、石篱蛾、光腹蛾、象甲科、星象、浑黄蛾、甘夜、树皮、白雪蛾、裳银夜蛾、伯利绿象、毒蛾、瑰巾蛾、锥绿、光裳蛾、脊绿、楂粉、薇扁夜蛾、杨卷象甲、菠萝蝶、叉地蛾、落叶松八齿小蠹、凤蝶、角鲁蛾、边芫、灰蝶、装冬蛾、杨叶、红蛱、月扇蛾、泥虫、单环蛱蝶、二尾蛾、斑叶、黄环蛱蝶、扁锉蜂、十星甲、黄缘蛱蝶、叶松扁叶、柳跳、老豹蛱蝶、泰加大树蜂、毛胸叶甲、红蛱、叶峰、真蝽、线蛱、落叶树红腹叶蜂、铁牡蚧、环蛱、叶松蚜、蛱蝶、云斑龟、铗同、叶松小卷、叩头、云杉、赤杨翅卷、喙丽龟、树球、线小蛾、绿丽龟、大蚜、波杂虫、褐丽龟、毛蚜、褐天毛虫、古丽龟、大蚜、枯叶、毛丽龟、青叶、环卷螟、绿丽龟、树皱病、叶松娥、纹丽龟等) , 隶属6目 (膜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蝉螨目) 30科 (尺娥科、大蚕蛾科、灯蛾科、毒蛾科、粉蝶科、凤蝶科、灰蝶科、卷蛾科、枯叶蛾科、螟蛾科、鞘蛾科、蛱蝶科、扁叶蜂科、树蜂科、蝽科、盾蚧科、球蚜科、金龟科、同椿科、卷蛾科、蚜科、丽金龟科、枯叶蛾科、叶蝉科、瘿螨科、丽金龟科、叩头虫科等) , 其中大部分危害叶部, 达到了98种, 占总数的88.3%, 危害干、枝部、根部、花、种子的昆虫较少, 分别有6种、4种、3种、1种。因此在林分经营中应重点加强叶部防止工作。

3.2 有害生物传播途径和危害方式

有害生物的危害途径主要包括国 (境) 外传入、外地传入、原有的有害生物, 危害方式主要包括危害苗圃苗木和木材两种方式。

3.2.1 传播途径的调查研究

此次调查, 未发现发现从国 (境) 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 而从外地传入有害生物种53种, 原有的有害生物种类较多, 其中危害程度较大的物种主要包括松毛虫、尺蛾、叶甲类、舞毒蛾等, 主要危害落叶松, 应加强有害物种的传播途径的监控防治工作、做到预、防、治相结合。

3.2.2 有害生物的危害方式

通过在苗圃调查, 共发现4种苗木有害生物, 大多集中在鞘翅目, 金龟科, 而对林木造成危害的有害物种主要以小蠹科树蜂科为主, 危害程度较大、危害面积比较广泛, 应加强防治和采取相应措施, 达到因地制宜的效果。重点加强林木运输工作的检疫工作, 防止有害物种的传入和传出。

4 预防措施

加强科学种植、规范林分经营措施、采用先进的种植管理理念, 尽量避免物种单一的种植结构, 增加物种多样性。加强苗木的检验检疫工作、严格木材产品的出入境检查。结合科研机构, 制定生产、学习、研究相结合的现代化规范经营机构、提升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的科研水平。进一步全面调查研究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 加强生物防治、尽量较少化学防治、做好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曾大鹏.中国进境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及危险性病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8.

[2]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3]中国林业科技出版社.中国森林病害[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4.

[4]王绪捷.河北森林昆虫图册[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 1985.

[5]辽宁省林学会.森林病虫图册[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1986.

[6]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中国林业有害生物概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生物种类】相关文章:

有害生物种类07-31

微生物种类06-24

调查校园生物种类07-06

校园生物种类调查报告05-13

裂缝种类05-22

虫害种类05-31

药物种类06-27

种类分布07-01

不同种类07-26

种类调查08-11

上一篇:美学视野论文下一篇:一次除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