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心理健康教育

2024-06-29

小学音乐心理健康教育(精选12篇)

小学音乐心理健康教育 第1篇

当前, 由于社会、家庭等环境的影响, 小学生厌恶学习、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自卑、不求上进等心理品质与行为的问题日益增多, 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作为一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 通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 音乐教学作为最接近孩子的教育方式之一, 对孩子的成长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建立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愉悦、自由的音乐教学氛围

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做到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 创设“尊重、理解、信任、关爱、激励、愉快”的心理氛围, 构建一个充满关爱的环境, 以自然而然的方式教育学生, 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小学音乐教学有别于中学音乐教学。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学生能力强并且有极强的表现欲望, 而有的学生能力较弱且显得拘谨、内向。对于能力强的学生, 我会竖起大拇指, 以欣赏、激励的方式让他获得成功的快乐;而对于拘谨、内向的孩子, 我会摸摸他的头:“音乐里没有对与错, 敢于大胆的表现自己就是最棒的。”除了语言鼓励外, 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都是鼓励, 都会给学生以安全感和亲近感, 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在活动中让学生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情, 并针对学生心理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因材施教, 促进每个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与兴趣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才会自信的去歌唱、表演。因此,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 寓教于乐, 吸引学生目光, 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活动中, 我特别注重对每个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 几乎每堂课我都会给学生们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 让他们体验通过表演获得的成功喜悦。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我采用个别表演、分组表演、集体表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让表现力欠缺的学生和擅长表演的同学结对子;让表现欲强的同学和性格内向的学生结对子,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欲望。这样, 长此以往, 所有的同学都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多种活动形式, 在无形中培养孩子们的上进心,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充分利用大环境、大自然, 为学生创造美好的心境培养良好的情感

“活教育的理论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 让孩子直接从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这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在活教育的理论中提出来的。于是, 身处“世外桃源”的我们充分利用了身边的自然条件,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知大自然、歌唱大自然。例如:在“春天”这一音乐主题教学中, 在活动前, 我会给学生布置一项关于“玩儿”的任务,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去采野花、追蝴蝶、放风筝、捉鱼、挖野菜, 寻找春天在哪里。在课堂上, 把自己看到的用歌声或者用动作表现出来。同样, 夏天、秋天、冬天, 每一个季节来临之前都启发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观察、去感受。孩子们一年四季都能在大自然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与收获。这样, 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学中玩, 既满足了学生爱玩儿的天性, 又利用音乐创编、表演等形式适时地表达了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让学生获得成功快乐的情感体验之外, 还能陶冶情操, 获得心灵上的满足, 从而促进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等能力的发展。

用“信任”营造自由,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创设合作情境,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由于当前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很多家庭过于放任娇惯, 导致有些孩子缺乏集体合作意识, 往往表现为孤僻、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心理倾向,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我主要以舞蹈、合唱等形式培养孩子们合作意识。在合唱教学中, 要求学生的声音强弱、口型、气息以及演唱姿态都尽量保持一致。在合作中,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 无论是低声部或是高声部, 无论领唱还是伴唱, 都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 以达到整体和谐统一的合唱效果。而小学舞蹈通常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 整齐的队形, 一致的动作, 通常是衡量舞蹈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在训练中只要有一个孩子动作不协调, 态度不认真, 都会影响到整体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 久而久之, 学生们就会养成一种主动关心他人、自觉守纪律、注意集体合作的行为习惯。同时, 在舞蹈训练中, 既要求学生理解舞蹈动作的内涵, 又要求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通过实践,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只有通过集体协作和个人努力, 才能表现出优秀的作品, 这样, 在逐步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同时, 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随之形成了。

小学音乐心理健康教育 第2篇

一、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小学音乐教师要用爱呵护自己的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尊重,从而愿意投入音乐教学,接受音乐旋律的感染。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创设理解、宽容、关爱、轻松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沉浸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开展教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天生表现欲望强,性格比较外向;而有的学生显得比较内向和拘谨。针对能力强的学生,笔者经常对他们竖起大拇指,以欣赏的方式促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就感,激励他们争取获得更出色的表现;对于能力弱的学生,笔者用和蔼的态度和温和的语言引导他们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告诉他们音乐世界中没有正确与错误,只要敢大胆表现自己就是最棒的,以此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感和亲近感,感悟音乐的魅力。事实证明,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肯定。教师要用足够的爱心与耐心引导学生,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实现因材施教,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音乐教学生活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实现活教育,即把大自然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从自然界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小学生对自然界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蓝天、白云、鲜花、绿树……这些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学音乐教师应该从身边的自然条件出发,让小学生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为大自然尽情歌唱。比如笔者在教学“春天”这一主题时,没有按部就班地让学生坐在课堂中,对着教材唱歌,而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为他们布置了“尽情玩”的任务。在笔者的带领下,学生们尽情追着蝴蝶,嗅着花香,嬉笑打闹,当他们的心情达到高潮时,笔者带领他们一起歌唱《小燕子》《春天在哪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歌曲。在美好的心境中,孩子们唱出的歌曲和沾了蜜糖一样甜,情感得到了升华,并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仅能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满足,还能逐渐培养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营造团结合作情境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集完全宠爱于一身,很容易缺乏团结合作意识,部分学生还表现得比较孤僻、任性,并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情况极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音乐教师为小学生提供团结合作的机会至关重要,引导小学生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在教学中,笔者经常组织舞蹈、合唱等教学活动。在合唱中,要求学生的声音强弱、气息、口型以及表演姿态都要尽量保持一致,要学会互相协调。在合作过程中,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不管是高声部还是低声部,不管是领唱还是伴唱,小学生都要恪尽职守,不断努力,以此实现和谐统一的合唱效果,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同时,在群舞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要保持队形整齐、动作一致,以达到整体美感效果。通过这些训练,小学生会逐步领会到团结合作的真谛,养成主动关心他人、注意集体合作的良好习惯。总之,小学音乐教学有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天条件,教师要努力挖掘音乐课程的有利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为小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都群.浅谈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

[2]罗家萍.浅析音乐教育离不开欣赏[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

小学音乐心理健康教育 第3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小学生;心理

一、什么是音乐教育

对于“音乐教育”的涵义界定至今仍有争议:其中主要的包括有广义和狭义二种说法:在广义上是指凡是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增进知识技能的一切教育活动;而狭义的音乐教育主要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的学校音乐教育,一般是指学校音乐教育,也包括现在的家庭音乐教育和有组织的社会音乐教育指学校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分为二种,专业音乐教育和基础音乐教育,前者为培养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或者把音乐作为专门的学问进行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把音乐作为一门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此相对应的后者,是为了学生爱好、学习、创造、欣赏音乐奠定基础,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而进行的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本文主要探讨的音乐教育是指学校的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是面向全体学校学生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为提高所有学校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目的在于将音乐作为审美和文化教育的一种手段,通过音乐教育对学校学生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并参与音乐活动和实践,在音乐中感受,发展音乐能力,而不是指单纯的培养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音乐教育能提高学校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对音乐教育内涵的界定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音乐教育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是受一定社会经济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为其经济基础服务,具有上层建筑属性。音乐教育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时,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小学音乐教育对小学生良好心理养成的影响

教育是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对教育对象进行影响,使之在认知、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小学生音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从社会发展,还是小学生个体的发展来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这里,笔者主要讨论音乐教育在小学生个体发展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一)开发小学生的听觉能力

音乐是一种以听力为主的欣赏艺术,听觉能力是人最早发展的能力之一,这项能力在小学生时期就应该得到良好的发展。而开设起音乐欣赏的课程,让小学生适时接受器乐演奏方面的学习,能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听觉能力。这样,通过小学生时期的音乐学习,音乐能力就能够初步形成,包括听力视谱能力,音乐欣赏能力对音乐结构的初步感受力、旋律感、调式感、节奏感等,为小学生更好的提升音乐修养及音乐能力,进一步学习、欣赏音乐奠定了基础。

(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同音乐接受和感知等能力的提高相互联系的。很多欢快的音乐,小学生们是很乐意去听的。例如,在《闪烁的小星星》、《春天在哪里》等这类音乐播放时,很多小学生会不自觉的跟着节拍跳动,或是拍手。小学生在多次聆听、充分享受到了音乐美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激发出小学生强烈的表演欲,这是因为小学生的情感比较强烈而且外露。总之,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激发起小学生表现美的心情,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快乐的性格。

(三)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作为艺术活动的一种形式,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丰富了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手段,使人们得到更多的心与心的情感互动,进而建立感情上的和谐关系。而小学生的音乐教育活动也能够为交流方式贫乏的小学生提供大量的人际交往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交往观念和交往技巧。通过小学组织的、集体形式的音乐活动,如合唱、合奏、集体舞等要求高度协作的音乐表演形式,小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只有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演唱、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歌曲和音乐,同时,更能够增强小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体验到集体协作的快乐,学习与同伴非言语的交流,培养小学生默契配合的能力,逐渐学会理解、尊重、接纳和欣赏他人。

(四)提高小学生的合作性

音乐教育,能够在不经意间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比如在一些合唱过程中,任何一个孩子的“不和谐声调”都会表现的特别突出和明显,孩子们自然而然的会感觉到尴尬,并积极主动的去改正。孩子们在演唱的过程中,不断的改正自己的错误,培养起对美的感知能力,逐渐树立起合作的意识,充分的提高了小学生的合作性,发展了小学生的合作性品质。

(五)能够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发展

早期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生活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发展。通过听音乐可以促进小学生听力的发展,使小学生进行积极的形象思维活动,引起联想,产生丰富的想象。如通过学唱歌,有助于小学生语言的发展。

特别是当教师引导小学生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对音乐的感受以及启发小学生创编符合音乐特点的表演动作、舞蹈动作时,小学生的思维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从而促进了小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及创造力的极大提高和发展。如果通过听音乐、学唱歌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因此通过学习乐器,演奏节奏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精细动作,让孩子的听觉、触觉和视觉协调配合,使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培训和发展,促进小学生大脑左右两个半球的均衡发展。

(六)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审美能力、音乐情感

早期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条件,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孩子们的音乐情感,陶冶人的情操,鼓励个性自我,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与音乐的美丽艺术审美教育的孩子,是最直接、最明显的方式。正确地进行音乐教育,可以使小学生以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到音乐的美,获得美的享受,使小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总结

小学生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孩子们在一种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而音乐作为一种自由的艺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同时它又是一种人格教育;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全面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壮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小学生教育工作者能够充分的运用音乐教育,对小学生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都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葛雪松,吕茵.论音乐的心理治疗功能. 当代教育论坛, 2006,(12)

[2]张凯,音乐心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3]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念.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4

[4]朱婷.试论新时期幼儿音乐教育的新理念.硅谷,2009,(06)

[5]赵华英.幼儿音乐教育与幼儿发展.文教资料,2006,(30)

[6]刘俊平.浅谈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大观周刊,2011,(6)

作者简介:

小学音乐心理健康教育 第4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自身的诸多因素影响, 小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音乐学科是小学美育基础课之一, 它负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的任务。实验证明, 用音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不同节奏、旋律、速度、音调和音色的乐曲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 情感效应和机体效应。

音乐学科教学中含有非常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充分挖掘和利用音乐学科的有利因素, 在音乐教学和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的。在小学音乐教学和学生音乐实践活动中,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抓住这个契机, 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中融洽心理

在众多的人际关系中, 和谐的师生关系最为重要。尤其小学音乐教学的生动性、趣味味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任务在于建立一个积极的、接纳的、无威胁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修养、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 以真诚的心态接受不同类型的学生, 冷静地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同时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本身就是对学生无言的心理辅导。接纳、关心、专注、信任是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表现。在教学中, 要努力创设良好、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 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能从思想情感、行为上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 努力做到形式活、兴趣浓、创新多, 从而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荷,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求知。

二、在创设审美情境中净化心理

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 使其产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心境, 这便是与音乐审美注意相伴随的那种特定情绪, 即一种对音乐学习期待的、企盼的、渴望的情绪。例如:唱歌教学能促进学生表现情绪和情感能力的发展, 首先表现在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在演唱表现不同内容不同情感的作品过程中, 学生的情感世界逐渐丰富和充实。雄壮激昂的《国歌》等作品则以凝练的歌词、鲜明的形象、昂扬的旋律、铿锵的节奏,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 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而《让我们荡起双桨》则以流畅的旋律、舒缓的节奏、柔美的音色、多变的力度, 表现了学生对生活、对老师、对大自然及一切美好事物赞美之情;更有《美丽的夏牧场》等歌曲给学生欢快活泼、朝气蓬勃、永远向上的精神面貌与民族风格。作品中那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洋溢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 带来教益和鼓舞, 更引发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通过各种歌曲的情绪体验, 逐渐内化为学生的情感和行为, 并将这种情感体验扩展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中, 营造了健康的心理世界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在课外音乐活动中锻炼心理

课外音乐活动是延续、扩大、补充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它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 丰富课外生活, 发挥学生音乐才能和特长的校园文化生活, 对促进身心健康,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有积极作用。课外的各种演出, 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信心, 增强胆量, 使学生在演出的同时, 感受到音乐给其在心理上带来的愉悦和满足。合唱教学通过集体的发声练习, 寻求声音的共性, 要求每一个学生的声音状态、强弱、口形以及吸、呼、起、收都尽量保持一致, 以求得声音的统一, 声部的协和。这首先要求学生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 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心理, 在学习中相互关心, 相互帮助, 相互信任。时时关心团队的利益, 为共同的合唱艺术而努力。在合作中,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 无论是高声部, 还是低声部, 是主旋律声部, 还是副旋律声部, 是领唱还是伴唱, 都应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 获得均衡协调, 和谐统一的合唱效果。当学生从中体会到只有集体的团结协作和个人努力, 才能唱出如此优美的合唱作品时, 就愿与别人协作, 良好的交际心理和学习心理也随之形成。音乐教师可在各种音乐活动中, 及时地引导, 并帮助学生纠正其不良的心理问题。

四、在引进课堂竞争机制中活跃心理

在长时间的教师讲述活动中, 学生会出现交头接耳、开小差等心理疲劳现象, 这是学习心理上的一个现象。学习疲劳属于学生心理障碍的一种, 引进竞争机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可消除学生学习疲劳的心理障碍, 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表现心理、柔韧心理和协作心理等心理品质。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性原则:音乐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真诚地对待学生, 给学生以无条件的关注, 为学生着想, 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教师的鼓励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 消除不良情绪, 培养健康人格, 促进健康的心理。

2.发展性原则。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应视每个学生都具有可塑性和可发展性。学生的发展性却往往是寄托在具有健康的心理这一基础之上。因此, 在音乐教学中, 着力渗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为学生的今后可持续发展夯着坚实的基础

3.众体与个体相结合的原则: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其目标是协助全体学生在自身和环境许可的范围内达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状态, 使心理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人格或个性日趋完美。同时, 在方法上需要教师对个别具有不良心理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给予更多的锻炼机会, 使众体与个体有机地结合, 形成一个有健康心理的勃勃向上的集体。

音乐教育心理健康发展探究的论文 第5篇

一、音乐教育可以有效调节不良情绪

音乐教育是通过美的内容、美的形式使人得到美的熏陶和美的感受,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并通过音乐作品中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和生活态度陶冶人的情操,启发他们的心智。人们在生活中任何一种行为的产生都是一种具体的情感作为导向,并因情感的存在而维持行为。音乐是一门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的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它能够反映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对个体情绪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方式的说教式教育,它是以音乐动人的旋律作为媒介来传递感情,获得轻松愉悦的氛围,从而产生某种情感的共鸣。音乐旋律的走向、节奏的长短和音色的变化来敲开封闭的心灵,纾解忧郁苦闷的心情,使聆听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中学生因学业上或生活上不顺而感到心情烦躁时,可以让中学生欣赏一些轻柔而又舒缓的音乐,让中学生身体放松,充分体验音乐的感情,可以帮助中学生缓解紧张压力,平复烦躁不安的情绪,避免因自律神经紧张失调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二、音乐教育可以帮助缓解身心疲劳

随着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学阶段竞争加剧,学习压力快速上升,令大多数中学生感到身心疲劳,有不少学生感到不适,由此带来的心理恐惧与焦虑,这是当前中学生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调节,就会出现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从而导致中学生学习成绩下降。音乐教育是一种愉悦式教育,有着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有利于缓解身心疲劳。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处在学习紧张和心情紧绷的状态下,播放一段优美的旋律、舒缓的节奏、明亮的音色等音乐,聆听者在脑垂体作用下,大脑中会释放一种特殊物质,可以刺激脑部,活化脑细胞,适当的音乐刺激对脑部的活动可以有效地解放身体疲惫,消除学习的顾虑与畏惧,帮助中学生重拾学习的自信,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走出焦虑的阴影。音乐还可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只有人的心情愉悦,人的机体内生理化学变化才会畅通,随之产生兴奋增强的感觉,人的精神面貌就会表现出积极的情绪状态,精神焕发。这不仅表现为生理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平衡,进而升华为一种高尚的情操,促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和谐。

三、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建立正确价值观

中学时代是人的价值观和性格定格的重要阶段。音乐教育本身的独特性,可以在一个人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建立正确清晰的判断思维。西方近代美育先驱席勒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音乐教育潜移默化地丰富人们情感,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和热爱人生,也能够促使人们变得更为理性。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启发和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帮助中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但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能像在课堂上传授其他知识那样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吸引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在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体验并内化为行为准则,进而转化为行为习惯。如在课堂中,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等的感受和理解,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形成健全的爱国主义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鼓励音乐创造”是基本教学理念之一。在音乐学习领域中,创造教学同样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挖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引导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的重要手段。这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音乐无形的力量远超乎个人想象,所以聆听音乐、鉴赏音乐,是现代人极为常见的生活调剂方式之一。医学研究发现,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中,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让学生经常性地接触音乐节奏、律动,会对人体的脑波、心跳、肠胃蠕动、神经感应等产生某些作用,进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外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如学校经常举办一些文艺活动,参与市里举办的一系列音乐演出、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们亲自创编自己喜欢的音乐节目。经过大量实践证明,不少学生们乐意自己谱曲、编舞、编排小品等活动,谱曲中的很多设计环节非常有创意,在选曲、谱曲和歌词创造中激发了学生创作灵感,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人意想不到,学生们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五、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团结协作潜能

目前,我国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从小缺乏养成与他人沟通和协调的能力,在中学生群体中团队合作意识薄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标志,没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就难以融入集体和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和加强培养中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对于他们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人格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中学生参与音乐相关的合唱、军乐、舞蹈等社团组织或大型活动中,他们都将是集体为单位,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抓住和领会音乐中旋律、和声、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等每个要素,整个过程中需要每位成员配合和坚持。一部高质量的音乐作品由多个声部组成,不论演唱或演奏,每个参与者都要遵从指挥的引领,力求做到音准一致、节奏一致、强弱一致、情感一致,既不能突出也不许落后,每个人既是主角,也是配角。当一部完美的音乐作品形成时,这种专注和配合会给每个参与者带来满足和愉悦,激发出每位学生的集体成就感与荣誉感。正如托尔斯泰曾说:“艺术的主要吸引力和性能就在于消除个人的离群和孤单之感,就在于使个人和其他的人融合在一起。”因此,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使他们在共同合作中感受到自我存在,在整个过程中心理上也得到快乐和满足。中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内容中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中学生心理、智力和体力上的压力得到缓解和宣泄,有助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这门特殊的学科,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增强热爱集体的意识,重视音乐教育也可以提高国民的艺术素养,完善国民的文化素质结构,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是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乐国安.咨询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8).

[2]张声远.学校心理辅导概论[M].上海:上海中小学心理培训辅导教材,1992.

[3]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

音乐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6篇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信

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记得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信心是相辅相成的,产生了兴趣,才会有自信的歌唱与表演。因此,教师必须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1)情景渲染,参与体验。每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有其自身的音乐情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做一些适当的教学情景渲染:象语言描绘,图像或图画的再现,音响的渲染以及音乐教室的特别布置等。如:我教《国旗国旗真美丽》一歌时,在学生走进教室前,就将一面特大的国旗悬挂在教室正面的墙上,孩子们一进教室,满眼都是鲜艳夺目的美丽国旗,再配以歌曲范唱的反复播放,孩子们的兴趣被彻底的激发出来了,情绪上也显得十分激动。因此,在学唱歌曲时非常认真,很快,每一个孩子都能非常自信地甚至是自豪地演唱着《国旗国旗真美丽》。在音乐课堂中还必须注意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这个主体的作用,不能让孩子们被动地学习,那必然会让他们感到索然无味。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根据歌(乐)曲的内容,组织游戏、表演等活动。如《火车开啦》一歌,可让孩子们一边玩开火车的游戏,一边歌唱,这能减轻孩子们歌唱时的心理压力,促使他们自信地歌唱。再如: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一曲时,鼓励孩子们扮演勇敢的小骑兵,这既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音乐,同时,又能培养他们勇敢、自信。

(2)竟赛活动,体验成功。针对小学生好胜心、荣誉感、表现欲特强,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这一心理特点,音乐课堂中可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比如:学生个体之间的较量、师生之间的挑战、男女生之间的比拼、各小组之间的竞争等等。这些比赛,可以是唱,可以是跳,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表演,还可以是创作歌词、创编节奏等等形式。老师根据课堂的具体内容,巧妙地设计出符合学生特征,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从心底里喜爱音乐,并在音乐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逐渐培养自信。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我们知道,十个手指都不会一般齐,何况我们面对那么多学生,各人的学习程度自然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做出最佳选择和综合运用。我们可以根据学习主体——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愿望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层面上有所获、有所得,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乐趣。比如,在歌唱教学方面:有的孩子能够很自信的歌唱,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会要求他们声情并茂地演唱好每一首歌曲;而有些孩子,你一但要求他单独歌唱,他就紧张得不行。对这样的孩子,我往往要求他们先将歌曲基本背下来,俗话说:“熟能生巧”,熟练了以后,紧张程度自然会减轻一些,歌唱的自信也就会随之产生;还有少数孩子,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干脆惧怕唱歌,对这样的孩子,我只要求他们唱准歌曲的节奏、音高,就大施表扬、拼命鼓励。时间一长,他会觉得自己既然每次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看来自己的歌肯定是唱得不错,于是,歌唱的自信心便会自然而然的产生。这样一来,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目标实现过程中逐步地认识自我,意识到自己有能力达到老师的要求,唱好歌曲,因此,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少数学困生和没有信心者减少对学习的恐惧,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以情激情,增强自信

情感是人的整个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因此,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情感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可以说,它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具有引发、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没错,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自信根植于学生的心灵。

(1)和谐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心理接触,教师不能够居高临下,以一副威严的姿态去面对学生。试想,在课堂上,教师笑容满面,娓娓道来,学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师生之间没有了距离,没有了隔阂,没有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老师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情感氛围,怎能不让学生喜欢?课堂上,学生又怎能不去积极主动地参与?充满自信地表现?反之,学生紧张、压抑、提心吊胆,他又哪里敢参与,哪里敢表现呢?实践证明,少年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与自信心是和师生情感密切联系的。

(2)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与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人际交往、情感沟通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本学期开学的第一堂课,我上的是三年级三班的课,我没有象往常那样去回顾上学期的内容进行评价,展开这学期的内容进行要求,而是先和同学们谈心,我说:同学们,在我的眼里,我们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活泼,那么的聪明。在学习上之所以会出现一些差异,那是因为有的同学的学习方法不得当,希望这些同学在这个新的学期里,和我一起来努力取得进步,哪怕是一点点。在这个学期,我不想批评任何一个人,我只想跟你们交朋友,做平等互助的朋友。如果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你们下课后向我提出来,我一定改正;如果你们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也请告诉我,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帮助你们。这个学期,让我们一起来快快乐乐地学习,希望你们每次都能高高兴兴地来,愉愉快快地离去,好吗?话音刚落,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的脸上挂满了鲜花般的笑容,一时之间,师生感情是那么的亲近和融洽。在这种氛围中,我们学习歌曲《嘀哩嘀哩》。当我问到,谁来说说你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好多同学都举起了手,就连一个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孩子也举起了她的小手,我便让她先说,尽管说得不怎么完美,但我还是非常肯定的表扬了她,并和同学们一起为她鼓掌。这个孩子的小脸兴奋得象春天的花蕾般艳丽,下课后还特意找到我小声的说:“老师,我以后会表现得更好”。我高兴得忍不住在她的小脸蛋上亲了一下。可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能百倍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集体活动中寻找自信。我们会经常发现这样的象现,有些孩子在老师的面前很胆小、很拘谨、很自卑,但在他的同龄人和同学们的面前却很大胆、很活泼、很自信。这就是许多心理学家发现的: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比不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他们之间的心灵界限更少设防。因此,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组织学生展开好朋友之间的合作学习、自组小组进行合作性的表演等集体活动,努力为学生搭建起展示自我的集体舞台,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尽情地发挥自我的优势,让一些胆小、自卑的学生也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找到自信的支撑点。

自信是成功的种子,他将影响到人的一生。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的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自信的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由衷地唱出自信的歌!让健康的心理陪伴他们走向未来的人生!

作者简介:

小学音乐心理健康教育 第7篇

现如今, 学校、家庭、社会压力不断增加,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21世纪的小学生, 几乎过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 这种优越的生活环境, 使他们受不了大的打击, 不懂得分享, 不能接受失败, 甚至违反法律法规, 对社会造成危害。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小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启蒙阶段, 缺乏对科学事实的辨别能力和社会经验, 独立意识较差, 很容易在一些事情上出现心理问题。如自卑、攀比、孤僻等不健康的心理行为。这多是因为在遇到困难时, 缺少勇气, 缺乏处理危机的能力。所以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21世纪社会的接班人既要有健壮的体魄, 成熟的思想, 解决困难的能力, 更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音乐课程与心理健康的结合发展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听觉艺术, 对人的德育、心育、美育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一种极佳途径。音乐教育心理学, 是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渗透的产物。它的研究对象是音乐教育行为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包括教育学行为中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也包含对音乐教育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结构的研究。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与音乐教育学相比, 音乐教育学是研究形成外在教育形态的心理基础, 分析各种教育现象中深层的心理规律;与音乐心理学相比, 它关注的是与音乐教育相关的心理过程, 包括音乐传授、音乐教学与学习的心理规律, 尤其是在音乐教育情境中人类的心理与行为的特征。音乐能力的诱发、培养、发展以及音乐人才的培育也是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目的的分析及其研究方法;回顾并评价中外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史;研究音乐学习和教师与教学的心理。音乐教育心理学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 各种理论的产生都是根据严密的科学实验得来, 修正了音乐上的纯理论推测和凭主观印象产生的理论, 与音乐美学理论联系起来, 构成了音乐学中的一部分。

三音乐教育渗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1. 小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

小学生年龄段是生长发育的敏感期, 在生活中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他们的心灵就如一张白纸, 心理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很低, 加上叛逆的性格, 非常容易受到伤害。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1) 过度焦虑反应。以发作性或慢性情绪焦虑、紧张为其主要特征, 是神经症中较为多见的一种临床类型。在情绪上会出现因一点小事苦恼、自责、夸大困难、烦躁的状态等。 (2) 恐惧症。恐惧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 对特定的事物或境遇有一种强烈的惊恐情绪。对小学生而言, 主要是一些特殊类型的恐惧症, 如学校恐惧症, 因害怕上学, 而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心理障碍。 (3) 儿童多动综合征。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 是小学生最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 包括精神和神经两方面的障碍。 (4) 学习困难综合征。学习困难综合征是指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儿童, 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失调, 听、读、写、算方面的能力低下, 学习困难等。

2. 音乐教育的渗入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 会受到遗传素质、生理发展的影响及周围环境和教育的制约。针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小学生, 可以分析他们对音乐的感觉, 分出不同的类型, 因材施教。同时, 研究这些学生的音乐记忆, 可以让他们的情绪随音乐的变化起伏而融入到音乐中去, 调整不良情绪;还可以通过诱导, 把学生带入音乐想象的世界, 让他们体验音乐, 培养审美情趣。

3. 音乐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通过美的内容使受教者得到美的熏陶, 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 作品中积极的思想内容和生活态度可以陶冶受教者的情操, 启发他们的心智, 使心理健康发展。所以, 音乐疗法作为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之一。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对促进小学生心智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 音乐教育对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有重要价值, 在感官和心理的美育教育基础上, 实现心智协调发展。

前面提到的音乐治疗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心理、生理两条途径来实现。心理学的作用是通过特别选辑的音乐、语言, 最大限度地调动病人的积极性, 调整病人的情绪, 引导患者将内心的幽怨寄情于乐曲中, 从而起到移情和疏散的作用。

四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实践音乐治疗的意义

1. 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 减轻心理焦虑

小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重。音乐教育可以放松大脑, 调整情绪, 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减轻其心理焦虑。

2. 有助于情操的陶冶与心灵的净化

小学时期是心理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此时的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在音乐教育过程中, 用一些优秀经典的音乐作品, 更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心灵。

3. 有助于健康心态的形成

音乐作品多是取材于现实生活, 可以带领听众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音乐教育中的合唱、大型舞蹈等集体活动则可以帮助培养小学生的群体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凯.音乐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张凯.音乐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李蔚.心理健康与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2]李蔚.心理健康与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3]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3]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接受心理视域下的小学音乐教育 第8篇

一、音乐接受心理的要素

接受心理的要素主要包括接受动力维度、接受能力维度和接受心态维度三部分。

( 一) 接受动力

第一, 需要是接受的原动力, 即小学生对于小学教师的音乐教育具有期望意愿, 从而在内心愿意学习音乐, 形成内在的驱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 音乐作为美的旋律、美的元素, 从具备认知能力开始, 就对于儿歌、童谣等具有学习的愿望, 这就是需要, 一种接受的基本动力。

第二, 动机是接受的直接动力, 即学习好音乐、音乐素质的提升是小学生希望获得表扬和激励的原因, 他们像歌唱家那样美妙地吟唱、渴望像演奏家一样熟练地表演、渴望获得家长的鼓励与赞美, 这是对于心理的动力, 也是对于接受的逆向强化。

第三, 兴趣是接受的间接动力, 学生们通过音乐获得美感、精神得到生活、情绪变得愉快, 会推动和维持对于学校音乐的动力。

第四, 观念系统是接受心理的主导动力。小学生通过其他课程的教育, 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观念和认知能力, 所以对于什么是美好的音乐具备初步的观念, 这是指导他们学习音乐的能力之一。

( 二) 接受能力

接受心理中的能力维度分为三种, 即认知能力、内化能力和外化能力。认知能力是对于小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记忆力、感知力与思维力的综合体现, 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能力中, 注意力、记忆力是比较强的, 对于思维力尤其是抽象的美感的思维力还是初步的。内化能力是接受能力的关键, 即小学生把音乐教师的教育转化为自己的内心的知识、成为自己的音乐素养、蕴含于自己内心的音乐情感, 直接影响了小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的接受效果。外化能力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即小学生学习了音乐, 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力和创造力的操作对外表现出来的, 例如, 对于音乐作品的赏析、对于音乐乐器的演奏、对于音乐表演的选择和创作, 等等。

( 三) 接受心态

接受心态是指小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时的心理反应状态。包括接受态度, 是否在学习音乐中态度积极、愉快、认真, 是由于兴趣和爱好的直接体现; 还有接受心理的其他心态如是否具备音乐学习的激情和感悟。接受心态也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教育具有很强的影响。

二、小学生的音乐接受心理特点分析

( 一) 接受动力分析

小学生的音乐接受心理有三大特点, 其一, 是对于音乐具备强烈的学习需要, 从孩提时代起由于耳濡目染, 绝大部分小学生对于音乐是很有意愿学习的, 这其中, 不同的小学生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和层次性。由于不同的家庭环境与社会背景, 有的孩子喜欢钢琴, 有喜欢民间乐器, 有的喜欢演奏, 有的喜欢歌唱, 呈现不同方向的音乐学习需要; 在不同的小学生群体中, 学习音乐的需要也具有层次性, 有的小学生在进入小学时已经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有的就差一些, 参差不齐是小学音乐教育所必须考虑的。其二, 是对于音乐具有强烈的兴趣, 音乐是流动的音符、是美妙的旋律, 能够给小学生以美的感化、美的教育、美的升华, 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与表现形式, 所以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是很强烈的, 这种兴趣爱好使得小学生对于音乐教学具备积极和认真的接受心理。其三, 是小学生学习音乐具有期望获得表扬与鼓励的意愿, 他们对于音乐家具有敬仰的心理、对于音乐境界具有向往的心态, 他们也想要学好音乐, 得到老师与长辈的夸奖, 这种心理在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 二) 接受能力分析

小学生对于音乐的接受能力主要表现出初级性、阶段性、外显性的特征。对于认知能力来说, 具有初级性, 对于年纪尚小的小学生来说, 其音乐素养大多数是刚刚开始培育, 有待于继续发展和强化; 对于内化能力来说, 小学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小学音乐教育对于所有小学生来说是普及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范畴, 所以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是随着年级的升格与年龄的增长而呈现阶段性的, 小学音乐教育也随着班级的一级级上升与年龄的逐渐增长而阶段性的上升。对于外化能力来说, 具备外显性, 小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的兴趣和爱好随着音乐素养的提高而会主动表现出来,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天真烂漫的特点, 学了音乐知识后, 就会主动地歌唱、演奏与表现, 这种外化能力的外显性特征需要珍惜和鼓励, 同时也强化了接受效果。

( 三) 接受心态分析

接受心态有正反两方面的因素, 正面因素例如情绪积极向上的心态、精力高度集中的心态、与老师主动互动的心态, 这些正面心态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但是同时也有负面的因素, 如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于不感兴趣的音乐具有精力分散、做小动作、烦闷、冷淡的接受心态, 在小学音乐教育需要加以注意和规避。

三、接受心理下小学音乐教育的措施

( 一) 激发学习动力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 要激发学习动力, 要针对性地注意三点。

第一,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需要, 可以针对小学生的音乐素养的特点和心理需求, 展开差异性音乐教学和阶梯式音乐教学。对于不同的学生, 进行不同形式、不同乐器、不同载体的音乐作品示范性教学, 对于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展开个别辅导, 也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更加认真的研究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音乐素养的程度, 对症下药, 使得小学生具备强大的原动力。

第二, 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性地播放一些名曲音频与演奏视频, 同时开展音乐史的教育, 并进行必要的阐释与诱导, 做到循循善诱, 使得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更加强烈。

第三, 不断进行激励强化, 对于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音乐教师都要积极地进行表扬和激励, 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具备更进一步深入和提高的动力; 同时教师要注意榜样教育示范, 示范对于小学生的“外部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对于音乐家要使小学生看到榜样的力量, 对于表现好的学生也要做典型性的表彰。

( 二) 提高接受能力

提高接受能力, 其一, 要提高小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 从外界环境来说, 有意识地在课前、课后、课间休息时播放优美的音乐作品, 使得小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潜移默化得到熏陶和增强, 从个人修养来说, 小学教师注重自己的音乐教学能力是很重要的, 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和教学知识储备与应用都是影响小学生音乐认知能力的要素。其二, 要提高小学生的内化能力, 使得小学生在学习音乐后切切实实音乐素质得到提升, 成为小学生自己终身的一种文化能力与文化修养。其三, 是注重小学生的外化能力, 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 “激励他们向下一阶段发展, 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 小学生学习音乐后的音乐素养体现在现实中的对于音乐的赏析与操作 ( 演奏、演唱等) , 这是最根本的, 所以教师要注意小学生的音乐实践, 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与表演能力, 通过各种实践形式把音乐技能展现出来。

( 三) 优化接受心态

优化小学生的音乐接受心态, 要注意正面的促进与负面的防范。正面的接受心态, 教师要积极予以肯定, 形成良性循环, 不断强化; 负面心态教师要随时予以提醒纠正, 课堂教学中, 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比较容易分散的, 即“走神”, 所以教师教学时要时刻关注; 关键是音乐教学时, 要筛选出好的、优美的、引人入胜的、吸引小学生的教学作品与教学案例, 以及教学时的声情并茂、及时互动, 是形成正面心态、避免负面心态的重要因素。

接受心理, 关系到小学音乐教育是否被小学生认可和接受, 是否使得小学生内化为自身的音乐素养, 外化为小学生的音乐技能, 成为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维, 应该为小学教师所重视与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唐卫海, 杨孟萍.简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J].天津师大学报, 1996, (05) .

小学音乐心理健康教育 第9篇

1 音乐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音乐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它结合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 在学科的构建中建立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 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和独立性。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为音乐教育教学提供方法和原则上的理论依据, 也为受教育者做出正确的心理分析。

1.2 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非主考课程, 音乐教育教学在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中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性的教育, 我国部分学校完全忽略了音乐教育教学的宗旨, 只是将音乐课堂作为一门娱乐性的课堂, 这大大偏离了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目的。

2 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启发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 方才可以得益。只有对音乐感兴趣了, 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音乐当中去。然而小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发育, 因此在认知和思维能力方面, 不能很好的转换和应用, 时间一久, 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慢慢降低, 甚至出现厌恶情绪。此时, 音乐教育心理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可从心里教育方面, 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兴趣。例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和表现特点, 将音乐教学以做游戏的方式呈现, 先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好奇心, 慢慢的将其兴趣提高。

2.2 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心里学实验表明:人的注意力并不能达到持久状态。尤其对于身心处于发展中的小学生来说, 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课方式等。古语有云, 心不专一, 不能专诚。作为学生, 只有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 才能更好的学到知识。在音乐教育心理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注意力转移的因素, 结合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采用综合教学的方法,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3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知识, 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 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 才是真正的知识。现在的教学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学习音乐本身, 还应使他们通过音乐的学习, 培养一定的鉴赏力, 使记忆和感受能相互协调, 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通过在音乐教学中运用音乐教育心理学, 可以有效的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还可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律感。

3 音乐教育心里学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

3.1 运用音乐节奏, 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 学习音乐的能力也各不相同, 因此教师需要了解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学习音乐方面的认知和心理特征, 因材施教,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音乐当中美妙起伏的旋律和鲜明生动的节奏, 可以激起学生肢体的反应,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入手, 将音乐与肢体动作结合, 形成具有音乐节奏的体态动作, 集中学生学习音乐的注意力, 将节奏与记忆结合, 学习音乐当中的流动美。

3.2 注重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乐感

音乐的本质是对情感的自然反映, 因此, 在教学中, 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情感, 对于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在音乐教育教学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 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当中的情感, 而不是机械的告诉他们音乐表达的东西。倾听是很好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理感受, 倾听他们对于音乐的特殊理解, 培养他们自己的音乐乐感。例如在放一些具有催眠效果或者悲伤情感的乐曲时, 学生会出现睡着或者伤心的现象, 此时教师不应该打断他们, 而是让他们慢慢感受, 再通过讲解和表扬来加深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

3.3 创造科学教学法, 突出教学效果

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过于枯燥, 使得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慢慢降低。因此,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 一些具有创造性、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很是需要在音乐教学中提倡。根据心理学原则, 一些音乐学家在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将音乐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原则, 创造出了许多科学的教学方法, 例如日本铃木教学法、匈牙利柯达伊教学法和德国奥尔夫教学法等。

摘要:小学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阶段,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音乐教育心理学慢慢受到关注。在教学中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 不仅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还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做了具体的阐释, 以供读者阅读和参考。

关键词:心理学,小学,音乐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磊.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12, (53) :188-189.

[2]万文君.浅谈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0, (8) :56-57.

[3]吴宪奇.浅析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B版, 2013, (10) :194-194.

小学音乐心理健康教育 第10篇

一、利用音乐课堂培养小学生学习和劳动的观念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既没有学习观念,更没有劳动观念,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收过碗碟,更没拖过地板。为了让他们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的好习惯,我搜集了大量有关这方面的歌曲,在课堂上不仅播放给他们听,在又唱又跳的快乐氛围中体会到学习和劳动的快乐。如在教学《读书郎》这首曲子时,我不仅教会他们怎样打拍子,还让学生们自觉地走到教室中间, 自编自演,要他们把“不爱学习,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那几个句子反复表演出来,在同学们精彩的表演中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我有一双小小手》这首歌之前,我让学生们把手举起来, 然后让他们说说手有什么作用。小学生们踊跃地回答出很多有关手的作用,诸如吃饭、玩电脑游戏、打球、写作业等,但没有想到过用手去劳动,安静下来后我让他们听听这首歌,再数数手的其他作用。在音乐的播放声中, 他们懂得还要爱劳动,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里,明白了劳动的光荣。

二、利用音乐课堂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多数人对音乐天生就有兴趣,小学生也是一样,他们爱唱歌、爱跳舞,对一切充满好奇和希望。音乐老师抓住这些特点,在音乐课中选取一些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歌曲,或者开展一些有意义的音乐活动,让小学生在快乐的歌声和趣味盎然的音乐活动中,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理素质。例如,在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在教会学生如何识谱、如何打拍子的同时,我还通过这首歌醉人的旋律和令人奋发向上的歌词,去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进而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低年级学生中,边用音乐伴奏,边让学生做游戏, 老师带领学生玩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甚至是玩过家家,营造一种快乐而又和谐的氛围,既让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活动的趣味无穷,又让他们觉得集体生活的无比快乐,从而形成健康良好的个性,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利用音乐课堂培养小学生的自尊心

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样是小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它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还会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和国家形象。现在的孩子大多是泡在蜜罐中长大的,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不择手段,甚至打诨耍泼的事都做得出,不达目的不罢休。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懂得什么是廉, 什么是耻;哪些事可以做,必须做,哪些事不能做,不该做。每一级学生,我所教的第一首歌曲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把这首歌的旋律、歌词的内涵详尽地诠释给他们,告诉学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都要自尊自爱自强,才能立足于世界。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 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四、利用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很多小学生从未受到过挫折,没有经受过任何打击,一旦碰到一点点困难,就会唉声叹气,甚至会一蹶不振,完全丧失自信。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曾经碰到这样一个学生:父母早逝,由爷爷奶奶拉扯大,长期处于被欺侮被嘲笑的环境之中 ,他萎缩、恐 惧 ,对什么都 缺乏信心,班主任的劝说和鼓励对他也丝毫不起作用。面对这种情形,在音乐课上,我特别关注他,发现他在学唱有关父爱母爱之类的歌曲时会眼含泪花,情绪较为激动。于是,我借这些歌曲中的一些歌词,暗示他、鼓励他,并让全班同学都去拉他的手,给他关心和帮助, 于是打开了他感情的闸门。我和他们一同吟唱《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经过心与心的交流,打开了他的心扉, 他慢慢地树立起自信,变得开朗又活泼。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

小学音乐心理健康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革新,高校教育也在不断革新理念,从而满足培养社会人才的需要,保证输出的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音乐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一个较为特殊的课程,它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涵养。事实上,音乐教育还能够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保持愉悦的心情,并改善自我取得进步,因此音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更为健康向上。

一、音乐教育概述

所谓音乐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并通过音乐欣赏、音乐作品学习和表演等方式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从音乐教育的本质来看,其不仅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学科,更重要的是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一方面能够反映学生对艺术的感性和理性认知,另一方面也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认知与追求,激发其创造和拼搏的动力,推动个人健康发展。从音乐教育的价值来看,其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有助于学生与他人的积极互动和交流,不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心态,树立自我意识

学生在步入高校之后,会面临着一个和以往截然不同的环境,也脱离了父母的保护而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以后的人生。大学生不仅要面对高校的生活,还要和社会相接触,如此复杂的情形很有可能会导师大学生产生一些认识上的偏差,特别是在面对现实时,和理想的差距是非常遥远的。一些大学生长期以来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一方面是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有些学生仍然以自我为中心,盲目的自信,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在原先的学校和地区是佼佼者,到了大学后才发现自己有许多不如人的地方,也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这些心理问题都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音乐教育是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达到舒缓矛盾的作用。因此,通过音乐教育将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对自己认识的态度,更好的了解自己。

(二)加强交往,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在大学中,只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才能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机会,也能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许多学生由于性格原因、学习能力不强或是各种心理问题,会使他们产生心理压力,不愿意面对周围的人群。这时候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打开心结,同时认识更多的朋友,敞开心扉的去交流去合作,而不是一个人闷在自己的小圈子内。音乐教育需要大家一起团结沟通,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绝佳的平台。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维和协调能力

音乐教育中涉及大量的知识内容,除乐理知识之外,人文地理和历史常识、人物事迹等均是教育的重点。通过有效的音乐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乐理知识,还能不断拓宽其眼界,使其了解并不断掌握多种知识体系。同时,音乐作品欣赏和认知能力的加强,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加深其对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既有知识体系实现思维和协调能力的提高。

三、音乐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以适应音乐教育的需要

音乐教育不是高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也并非主流课程,因此在高校中往往不受重视。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音乐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肯定,有专家指出,应当加强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净化,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方向。所以,原有的教育观念必须与时俱进,随着现代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而有所改变,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一次深入的变革。因此,教师在音乐教育时,应当有效的把握好课堂上的45分钟,做到让自己的教育深入的影响到学生的内心,根据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做出最恰当的安排,激起学生学习音乐课的欲望,让他们在音乐教育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愉悦感。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美的同时,帮助他们提升感受的能力,只有存在感知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影响到内心的情绪。

(二)深入改革,创设独特的音乐教学体系

由于音乐教学并非主流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没有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注重美的感受,更没有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他们的心理状态也就难以在音乐课中得到改变。因此,只有深入改革,创设独特的音乐教学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能让音乐更好的深入大学生的心灵之中,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1.细心聆听,用心体会音乐的美妙

音乐,最初就是用来听的。因此,从“听觉”入手,是音乐教育的起始点也是根本出发点。美妙的乐曲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感触,触发最真实的心灵感受。教师可以从“听”出发,让学生充分的感受音乐。

一方面,教师应当在课堂中运用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优秀的作品也能更多的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最终需要的效果。在全世界范围内,优秀的音乐作品数不胜数,教师必须有所选择,而不能盲目的随意挑选。比如说,不同的国家都有他们独有的音乐体系,也有着不同的音乐形式,教师应当选择那些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情绪的乐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2.拓宽思路,看中导学

音乐不仅可以用来听,还能用来“欣赏”。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到了现代教育之中,高校也不断的引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这为音乐教育提供了发展改革的契机。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在播放作品的同时介绍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更为深入的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以及创作意图。同时,在播放音乐时,还可以介绍这首作品的音乐风格,让学生们自由的了解一些和音乐相关的内容,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从而对音乐有着更好的感知。

nlc202309082250

3.在音乐教育中突出“想”和“说”

适当的联想并让学生充分的表达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本就是为了让学生内化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音乐教育虽然与其他的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能够在听和看中便有着诸多感悟和体会,但是想要获得更为突出的效果,就必须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联想,并且内化为自己的感悟,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比如中华名曲之一的《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古琴名曲。《琴学初津》云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唉乃,隐隐现于指下。”该乐曲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学生在欣赏这首古代名曲时,会立即在脑海中想象出一幅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世的羁绊的画面,再通过教师对此曲的背景介绍,就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过程,而是体验和活动的过程。

而“说”即是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理解作品的,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而且可以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争议,教师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由于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对作品的独到理解和个人感受,积极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才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感悟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关系,人际关系也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还增强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可谓是不但收获了技能,还收获了一个健康的心态。

(三)加强校园音乐教育建设

开展一系列的校园音乐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还能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重建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

首先,培育良好的校园音乐环境。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中会经历很多与原来生活截然不同的人生,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一步步的迈入社会,通过一系列的考试、考级、入党、就业等过程,都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会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考验。

大学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的承载客体,除了正常学习之外,大学生还面临着一系列诸如考证、过级、入党、就业、恋爱、交友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压力,如果某一问题没有处理好,常常会使他们感到困惑与迷茫,在某些时刻,一些学生甚至会表现出过激行为,而音乐则是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良好手段,一首优雅的乐曲可以使大学生压抑的心灵得以有效释放。所以,如何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其次,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节、文化节。音乐活动通常而言是演奏、表演、舞蹈和唱歌等活动,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学生能够多角度、全方位的去感受音乐的真谛和魅力,许多有才华的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学过的乐器在学校表演,或是自己创作歌曲,在表演的过程中建立了自信,获得了掌声,积累了更多的人脉关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对日后的心理发展也有不可多得的益处。同时,也可以组织系队、院队、校队,积极开展校内、校外音乐文化交流,展示大学音乐教育水平。定期开展音乐讲座和音乐演出,邀请知名音乐家和艺术工作者来校讲座和演出,在校园中普及音乐艺术,满足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渴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加深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以期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

四、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重中之重,高校不仅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加注重学生是否有着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大学生还没有面对社会,社会经验较少,因此心理也非常不稳定,如果出现偏差将会对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音乐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除了学习音乐技巧和技能以外,学生还能从音乐学习中体会到乐曲的美妙,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从而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刘云,朱家骏,王颖.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实施途径研究[J].艺术探索,2009,(03):103-104.

[2]王良化.关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艺术教育,2009,(01):63.

[3]张妍.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J].中国轻工教育,2010,(04):36-39.

[4]罗娱.音乐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16,(01):258-259.

留守儿童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第12篇

音乐教育是一种最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形式, 人们可以通过这种艺术形式的体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于社会现实生活的感悟。儿童对于事物有着十分敏锐的感知, 因此, 通过音乐的感染来教育留守儿童, 让他们在音乐的学习中感受到爱的教育, 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音乐的力量是无形却巨大的, 这种非语言性的体验活动, 更容易打动他们, 使他们放下心理的防备, 敞开心扉。将音乐教育和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社会难题。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研究和分析, 针对这些孩子存在的不同的心理问题运用不同的音乐教育方式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让他们在音乐的环境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心理问题, 调节他们的情绪, 减轻心理压力, 使他们形成正确积极的心理。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留守儿童长期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他们这样的一个群体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在,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为这些问题不只是一个留守儿童家庭的问题, 它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安定。笔者通过调查和总结, 发现留守儿童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父母的陪伴、关爱和教育的缺失

我们总是在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由此可以知道, 父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 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 因为他们的收入不能担负起孩子在城市的教育和成长需求, 所以孩子只能留在家里交给老人照料, 因而和孩子长期处于两地分居的生活状态。由于长期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孩子和父母的沟通就不够顺畅, 孩子只能长期处于心理孤独缺乏安全感的状态, 负面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宣泄, 心理问题极易发生。同时, 少年儿童的心理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没有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完善人格的形成起着极为不利的负面作用。很多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和心理疾病的研究表明, 孩子在儿童期间的亲情和教育的缺失容易造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进而可能使这些孩子走向犯罪的道路。

2. 儿童的监护人对于孩子的监护不力, 更多的是溺爱或者放纵

留守儿童一般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单亲来抚养, 对于那些爷爷奶奶抚养的孩子来说, 一方面, 老人的年纪已高, 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关注和照顾孩子, 另一方面, 隔辈的人对于孩子通常都是非常的溺爱和放纵的, 对于孩子的心理变化和负面的情绪关注不够。孩子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造成老人对孩子的监管不到位;对于单亲照顾的孩子, 多数是由母亲一方留守在家照顾孩子。母亲在家不但要照顾家中的孩子和老人, 还要承担家庭的生活, 双重的压力使母亲对于孩子的关注和照顾也不到位, 为了补偿孩子, 多数母亲会用物质条件来弥补对于孩子的心理关怀的缺失。

3. 学校对学生心理教育的缺失

留守儿童对于内心关爱的需求其实是可以通过学校的力量来得到满足的, 班集体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温暖孩子的心灵。但是由于这些孩子多处于偏远落后地区, 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教学理念都有很大的限制, 这都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4. 社会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管理不够

社会虽然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关注度, 但是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还是不足的, 很多的社会机构只关注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 看上去每个学校都气气派派, 可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是看不到的, 没有深入的了解和沟通,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社会的支持。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长期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缺乏亲情的关爱, 使学生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遇事比较胆怯;由于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够, 致使很多孩子行为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约束;与人的交流沟通受阻, 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极端心理, 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音乐教育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心理专家研究认为音乐的力量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状况。让音乐的学习作为中介,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 正确引导学生抒发内心的情绪, 利用音乐的特殊力量来给予留守儿童内心积极的心理影响, 从而实现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首先, 学校教育应该加强音乐课程的教学力度, 重视音乐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通过音乐教育, 创设一个适合交流, 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和发泄的教学环境, 把音乐教育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

其次, 针对留守儿童不同的心理问题, 设计不同的音乐教育方案来解决相应问题。

最后, 社会各界加强对于音乐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力度, 政府要给予财政支持, 为音乐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 音乐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 意识到音乐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并把相关建议付诸于行动, 才能取得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越来越快, 新的城市建设增加了城市中的就业机会, 这些改革现状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离开自己的家乡, 告别自己的孩子来到城市, 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农民工涌入城市, 缓解了城市里劳动力短缺的难题, 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农民工进城务工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乡, 使大量的孩子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长期一个人或者同家中老人居住在一起, 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缺陷, 从而可能影响他们的整个人生, 甚至对社会也会造成重大的危害。本文结合着音乐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的特点,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音乐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康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关注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学术论坛, 2011 (11) .

[2]宾阳.浅谈音乐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师, 2010 (11) .

上一篇:持续冷敷下一篇:脐血移植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