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范文

2024-05-26

电影评论范文(精选5篇)

电影评论 第1篇

《红颜》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 年仅16岁仍在上学的小云与男友王峰偷吃了禁果, 有了身孕, 后被发现退学, 王峰远走他乡, 而小云在生下孩子后被告知孩子已死, 备受众人歧视。在10年后她成了当地川剧团的台柱子, 与亲生儿子小勇有一段暧昧情愫。最后知道真相的小云选择了逃避, 踏上了开往远方的列车。

纵观《红颜》的影评, 基本上都围绕着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精神困境而展开, 以女性主义为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 主流的方向是肯定这部电影对于揭示社会生活中女性困境的意义, 思考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迷失, 将其视作21世纪前期中国女性电影的代表;另一种则从女性主体自觉性缺失的角度质疑这部电影作为女性电影的真实性 (如苏州大学的于春华在《负重难进的女性——电影《红颜》的女性主义解读》中的观点) 。而前者又可以分为以小云作为分析个体和以小云、小云的母亲和小勇的姐姐共同作为分析客体这两种不同的解构方式。总体而言, 评论家们从女性主义出发, 通过各自的文化思考对这部影片进行评论, 其中对是否可以作为女性电影的争论启发着之后女性电影的创作。

谈及《红颜》, 无论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性的主角构成, 还是小云在舞台上唱歌被打的画面, 都和之前课上观看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有些相似。两个女人最终都乘着列车离去, 只是她们身上有着导演不同的生命寄予:玛琳娜最终归于平凡, 而小云只是悲剧性的命运循环。 (片中对去深圳卖淫的暗示)

《红颜》的命名就颇有深意, “红颜是男人在传统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定位, 表明了女人的社会地位”。红颜知己或红颜祸水, 小云似乎扮演着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因为16岁时的未婚早孕, 小云备受歧视, 这让她之后没有过正常的家庭生活, 自然而然成为人们眼中的祸水;而与小勇的相识相知, 让她产生了早已失去的, 从来没有对“情夫”刘万金有过的真情, 她成为小勇的红颜知己。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 导演通过对“红颜”的命名就明确传递了故事的悲剧性色彩, 又通过“红颜祸水”与“红颜知己”形象的重叠使这种悲剧性双重加深, 使女性在社会中悲剧的境地无以复加。

导演通过成年男子形象的刻意缺失来进行女性主义的主题阐释。王峰远走他乡, 小勇只是一个孩子, 整个影片没有一个完整的成年男子角色。一方面这种方式把女性形象作为叙述主体, 去挖掘女性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精神变化;另一方面虽然没有成年男性角色, 但男性色彩依然笼罩, 这种对比反映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无助。“男人不必为自己的欲望负责任, 不必为自己的荒唐负责任。男性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原则来建构自己, 因而常常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紧箍咒, 对女性生命形成压抑。”1小云的母亲在早逝丈夫的遗像面前斥责小云, 她借助着男性的权威;小云受到的歧视, 也是男性“贞洁”观念在作祟。整个社会不是男人对女人现实的压迫, 而是意识层面的话语权压制。男性话语权是强大的, 女性的境遇是悲惨的, 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导演在获取观众眼泪的同时将弱小的女性如何在男性强大的话语权下生存带入人们的思考。但导演最后的安排在我看来却没有给出答案, 我不认同一些文章里所说的所谓希望的结局:小云怀着对小勇的爱, 在远方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小云踏上了列车, 她怀揣着爱, 但她要走上的却是一条没有结局的道路。导演李玉这里的安排是她“悲观命运论”2的体现, 她表现着自己对女性悲惨境地的思考, 但她却没有找到摆脱命运的方法, 只能是困惑中的精神漂流。

影片在一个川中小镇展开, 青色的石板, 青色的流水, 青色调给人带来诗意的同时又有种触不可及的苍凉, 就如同小云身上苍凉的美。没有恢弘的场面和艳丽的色调, 传统的叙事模式, 清晰的脉络线索, 女性视角下的叙述如流水一般温和, 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 有种别样的舒适。

导演用这部传统而温婉的电影表现出女性在男性社会中的无助, 体现着自己对女性的人文关怀和思考。即使最后悲观化的结局让人失望, 但它在男性题材电影占主流的今天, 能让人产生一抹青色的涟漪, 怕是足够了。

摘要:电影《红颜》讲述了女主人公小云与十岁男孩小勇之间的故事。美丽的小云, 纯真的小勇, 最后悲剧性的结局, 导演为我们展示了女性主体在男权社会中的无助与困境, 体现着对女性群体的关怀和思考。

关键词:红颜,女性主义,男权话语

参考文献

[1]岳晓英.又一个出走的女性——影片《红颜》女性主题的暗换[J].电影艺术, 2006 (03) .

[2]马藜.青春的伤痛:从女性叙事视角看当下电影中女性生存境况——以《青红》《孔雀》《红颜》为例[J].理论与创作, 2009 (04) .

电影评论 第2篇

电影评论,简称影评,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语言、拍摄技术、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等进行分析和批评,又称电影批评。

评论目的:

电影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镜头语言等方面,达到拍摄影片的目的,解释影片中所体现出的道理,既能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帮助导演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还能通过分析和评价,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从而间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评论内容:

电影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着重评论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和它的社会意义的,也有专门论述不同片种、样式或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的;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电影创作进行专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等电影艺术家撰写评传的;既有在报刊上对当时上映的影片或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也有对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评论的。由于读者和观众的层次不同,既需要供电影专业工作者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景别运用: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它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

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它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常用以叙述剧情。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在电视节目中常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大远景:通常是从高角度拍摄的画面,用来做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

声画应用:

声音:包括人声、背景音乐、音响

人声:交代说明、推进剧情、推动人物性格

背景音乐:烘托气氛、渲染氛围、深化主题、善于抒情

音响:增加真实感、烘托环境气氛、抒情言志

画面:包括人物、景物、道具

人物:视觉的中心,意念的载体

景物:抒情言志、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道具:刻画人物性格、串联故事情节、抒情言志

声画结合:包括声画对应、声画分离、声画对比

声画对应:有什么画面,就有什么声音

声画分离:声音与画面分别叙述,两者不具备明显冲突

声画对比:声音和画面在意义和情绪上形成强烈反差

色彩:塑造人物形象、营造环境氛围、构成创造思想

色调: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

冷色调: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为冷色,它能给人以阴凉、宁静、后退、深远的感觉。暖色调:色环中红、橙一边的色相称为暖色,它能给人以温馨、亢奋、前进、和谐的感觉。光线:造型作用、表意作用、外画人物形象

镜头运用:

长镜头: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一般时长超过30秒。长镜头可以保持整体效果,保持剧情空间、时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可以如实、完整地再现现实影像,增加影片的可信性、说服力和感染力;还可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蒙太奇:

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现在是影视专业术语,是一种剪辑技巧,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运用蒙太奇能丰富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还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考;还可以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评论方法:

总述

电影评论的可评之处,可以就其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时代意义、影视音乐、电影内容、电影灯光照明、电影的拍摄技巧、电影中的角色等都可以进行评论,评论过程通过结合影片具体内容和影片在构思、结构、技术、人物等方面最为闪亮之处摆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近一步论证。

要点

要写好一片影评,首先应当认真观看电影,并记录影片中重要的人物、镜头等方面,找出影片中最为亮点以及最新颖之处。一篇影评能否吸引人就在其于有没有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写出别人一般想不到的内容,可以用两个字总结“新”“奇”。

步骤:

题目

题目是任何写作中的第一闪光点,影评也不例外。一个好的影评题目,关键在于他能否用于传递作者想要在影评中表达的信息。在看完电影后写影评时,首先要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当然,这个切入点就要从题目开始入手了。影评的题目注重创新、新颖,起到让别人一看见题目就像读下去的作用。此外,影评题目越短越好,6-7个字为宜。

开端

阅高考语文作文的老师们都有一个习惯阅卷方法,即题目-开头-(中间)-结尾,如果一位考生的中间部分写的再好,但开头却弄得很差劲,这样阅卷老师对这位考生的中间内容最多就会大体浏览一遍,有的甚至连看都不看,因此,开端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影评的开头,可以开门见山地一上来就介绍你所要写的影片最为亮点之处,或直接写影片的高潮结局,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还可以运用“诗经六艺”中“兴”的手法,也就是说,由你想表达的内容联想到了什么其他东西可以代表你的如内容;也可以先插入一电影名家的名言,例如巴赞、爱森斯坦等,这样能为你的影评锦上添花。

中间

这一部分是影评的核心内容。其实写影评就是写一篇议论文,因此我们在写影评时应注意多分析、少叙述,以你想要表达的内容为中心,摆出论据,层层推演,但要注意不要跑题,也就是说,你在影评中分析的内容,都必须要围绕你的中心。

结尾

我们完成了影评的最主要内容之后不能就此结束,还应当有一个响亮的结尾。在结尾我们首先应该先对影评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下总结,然后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想,表达一下自己对整个影片的理解;还可以引用名言、托物言志,让影评有一个好的收尾。

存在问题

跑题、讲故事、面面俱到、没有观点、写成“豆腐块”、本末倒置、常识问题、没有细节。

影评现状

目前,电影创作在发展,电影观念在变化,与电影评论密切有关的哲学、美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学科的不同学派,以其各自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渗透到电影研究和评论领域中来,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对电影的研究和评论日益增多,而从事电影评论的工作者也对其他学科的方法论进行研究,并运用到电影评论中来,如结构主义、符号学以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由此造成了电影评论方法的多样化。

在中国,电影评论通常考虑如下几个方面:①影片的倾向性和真实性是否统一;②人物的个性化和典型性如何;③影片从内容到形式对时代的反映是否有创新精神;④影片是不是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创作个性;⑤影片在电影观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上进行了哪些有价值的探索;⑥影片的观赏性及其社会效果如何。

电影创作受时代、政治及文化的影响,电影评论认真地研究评论的对象,了解影片创作生产的实际情况,了解创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为了引导观众对影片的鉴赏,电影评论家须了解观众对影片的反映、他们的兴趣、他们的喜恶和愿望,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评价,以求对影片的创作者和观众有所启发和帮助。对影片或其他创作现象的分析和评价存在不同的意见是经常发生的,对重大原则分歧更应展开讨论和争论。充分说理的讨论,对电影评论本身的检验和发展有利,对电影创作和观众鉴

赏也有启发和裨益。

早期的电影评论开始出现于20世纪初。意大利诗人、电影先驱者R.卡努多在巴黎率先对电影进行评论,并于1912年发表了著名的《第七艺术宣言》。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评论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国际电影节的评奖活动,也是国际上进行电影评论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如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办每年一次评选影片和创作者的奥斯卡金像奖和纽约影评人协会主办的纽约影评人奖等。

第六代导演电影评论专题[四篇] 第3篇

虚构与现实的缠绕

——王全安《纺织姑娘》中青年女工的悲欢和记忆的叙事分析

【摘要】王全安2008年拍摄的《纺织姑娘》试图通过一个女工的遭遇来展示下岗女工群体的日常生存状态,呈现她们在社会变迁下跌宕起伏的命运。但是它在叙事上存在种种无法弥补的漏洞。通过对影片叙事情节和角度的分析,本文指出它实际上成为为自恋正名的知识分子式的“情感书写”。作为“人性”的象征和人格化体现的年轻女性尽管是工人阶级出身,但却与工人阶级的感情世界格格不入。在此意义上,它反映的不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而是在知识分子的“情感结构”下图解和呈现的工人阶级的景象。

【关键词】 《纺织姑娘》;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叙事分析;人性;情感结构

20世纪90年代后工人下岗渐成风潮,但关注当下中国现实的第六代导演却鲜少直接面对这个议题、将摄像机对准下岗工人。第六代导演王全安2008年拍摄的《纺织姑娘》是个例外。纺织女工一向是社会主义中国(女)工人的象征性代表,她们也是工业化时代集体主义协作精神的鲜明体现。通过一个女工的遭遇来展示下岗女工群体的日常生存状态,呈现在社会变迁下跌宕起伏的命运,是这个影片的主题。

我们且看它如何借此表现一个女工的一生。在具体的情节构造上,影片同样是个爱情三角的关系:一个女人和她的两个男人:一个是初恋情人,一个是现任丈夫。在这样的框架下,它是不脱窠臼,还是另类演绎?本文就此分析影片的叙事策略。

一、一个纺织女工的日常生活

这是一个普通的女工。开篇的几个镜头让她敞现在观众面前。一排排机器嘈杂的声音轰响着,主人公李丽对克扣工资有意见、和追上来给她发工资的领导争执,边吵边走,这表明她的倔强性格。随后她在偌大的厂房里走到自己的位置,在架子上众多茶缸中取下属于自己的一个,喝口茶后在耳朵里塞上棉球,开始撩拨棉纱的工作。显然,这是她每天的例行动作。一个工友关心地从附近跑来询问情况并安慰她。这是劳动场景。

第二个镜头是在女澡堂里,李丽带着幼子兵兵去洗澡。工友和她谈起扣工资的事情,她又表达对工厂待遇的不满。这是工人们一个集体生活的景象。

镜头转换,投向正在卖鱼的丈夫。做的是小本生意,他会为了误杀一条鱼少挣了几块钱而懊丧。从他后来和医生的商量治疗费用我们知道他的难处,他一个月挣1000来块,而李丽更少(800块)。接下去,当工人下班厂门打开,这个名叫胡小光的爱人早就等在外面,要接娘俩去钢琴老师家学琴,而他自己回家做饭。在钢琴老师家里,他们遇到一个同样带孩子来学琴的家长,谈起学生的繁重的课余负担,感叹中国人活得“咋就这么累呢?”这是这个家庭的油盐酱醋的一天。

当这几个镜头交待了这个家庭后,故事开始。而前半段的故事一直围绕这个家庭展开。而丈夫胡小光在此作用须臾不离。李丽在老师家里发现自己在流鼻血,被他带往医院,查出患有绝症白血病;他遵循医嘱,不将实情告诉妻子,然而李丽却已经得知。(1)此后,为了千方百计筹措几十万的医疗费,他更加用心挣钱,因为顾客挑剔而发生激烈争执;在医生建议医效不彰、已无治愈希望、因此可以停止治疗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甚至为此卖掉房子而在所不惜;相对性格显得泼辣干脆的妻子(后来我们从她和初恋情人的对话中我们得到证实,她的性格“越来越像我妈了”、“争强好胜”),他显得一贯隐忍甚至显得懦弱。但李丽对他并无热情。吃饭时低头看着自己的碗,琐碎、平淡的只言片语只关乎当日烦恼,然后很快无话。

除了丈夫,李丽生活中最亲密的当属她的孩子。听到医生告知丈夫自己患了绝症的时候,一个镜头也突出了她对孩子的牵挂。(2)而当她回到家中开了煤气,吃下安眠药,准备自杀时,在外边刚回来的孩子出现,并要吃她为自己准备的生日蛋糕。画面似乎渲染着孩子的可爱和她的眷顾:她迅速打开窗户透气,哄着孩子去学钢琴,而孩子要她在他弹琴的时候不许偷吃。她默然收起桌上的安眠药。尽管有这种种场面,但她和这个冬天里包裹严实的孩子彼此间并不见热情。后来她对自己的初恋情人说“这孩子只跟他爸亲,连邻居都看得出来”。新年将近,丈夫带着孩子去医院探望。路上,父亲叮嘱孩子见了母亲要高兴;可当两人见面,不管她怎么哄他,他却不搭理,并说出了父亲把房子卖了的事实,甚至说自己“本来就不想来(看她)”。这母子俩到底怎么回事?

李丽和工友的关系也是她的社会网络的中心,并得到了比她的家庭生活更多的刻画(我们从来没见到夫妻两人亲热的场面;唯一一次两人同床的镜头,是李丽背过头独自休息;似乎两人没有家庭生活也很久了,这对于还很年轻——两人都三十出头——的他们来说不可思议)。午休时,她与工友靠墙抽烟发牢骚,除了说厂子即将倒闭的事情,她也谈到自己和丈夫“没什么事,和他闹也闹不起来”的冷淡关系。她的亲密的女工友吴姐告诉她自己由于得了乳腺癌,花了十几万治病,还把家庭弄散的结局;但她并不怨恨自己的丈夫,而是从此“大彻大悟”,认为人生在世,再也不能亏了自己,因此到“火凤凰”歌厅陪舞挣钱,并要为李丽也介绍个“情人”。李丽说自己没有时间,但立刻就被反驳:“下岗了就什么时间都有了。”

由此电影切入曾经是社会主义劳动模范的下岗女工如今的生活:“到火凤凰倒腾倒腾赚几个钱。”她们10元钱陪跳一首曲子,而一些人则接着成为更有钱人的情妇儿以得到更多经济利益。而丈夫们骑车送妻子们去舞厅赚钱,影片给出了特写镜头:“难得如此靠近,难得有这么多玩笑话,男男女女像是憋闷了一夜的鸽子终于出笼觅食,调子是欢快的,而在他们路途的尽头,竟是要将自己的女人亲手送入陌生男人的怀抱。”(3)如果我们不知他们去向何方,这是一幕社会主义工人阶级情谊的场景。但反讽的是,此时他们在乐观欢快的表象下,做的是“不道德”的事。而另外一个镜头显示,到达之后,男人们在外面守候——他们成了掮客甚至老鸨。当里面的妻子和“客人”冲突发生,他们冲入场内,救护自己的妻子(这一幕是发生在李丽被揩油之时)。导演不动声色地借此把这个昔日“领导阶级”群体的末路与困境隐晦的表达出来:工人阶级被打散,他们的尊严成为奢侈品。

nlc202309030742

当和工人午休聊天时,看到年轻工人在甜蜜地依靠在一起谈情说爱时,李丽若颇有触动。而当她无法做到像那位要给他介绍情人的女工那样“放纵自己”时,她最终寻求自己感情的自我确证以得到安宁。她让那位觊觎她、要给她一个“最神秘地方”的旅游局官员给她安排去北戴河的行程,她要去见她的“(初恋)情人”。

二、那时我们正年轻

李丽瞒着丈夫,在节衣缩食的后者带着上街到闹市酒馆吃喝之际,提出了“出去散散心”的想法,要到北京。搭上火车去北方找年轻时的恋人,一到北京就电话告诉丈夫“明天想去八达岭把长城看看”的时候,她却是做好了次日拜访在印染工厂工作的赵鲁寒的准备。这是怀旧之旅,也是要利用这个机会,将这些年一直萦绕在她心头的块垒解开。

当她几经周折,在搬迁后的厂里穿越重重的生产线,最后在印染厂的生产线末端找到一个灰扑扑的、正倚靠在一边眯眼小盹、看似憔悴不堪的老赵时(我们要记住的是他才30出头),这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回神看着她并无特殊表情。两人随后来到火锅店。导演精心安排了拍摄顺序和镜头选择:“一开始是隔着玻璃拍摄的,这其实也是一种暗示和隐喻,从屋外到屋里的场景转换,暗示了两个人从见面时的矜持到重温旧情的温馨。”(4)

一切的秘密都在两人此时的一席话得到揭示。两人十年前原是在一个厂工作,老赵是个技术员,而且会拉手风琴,因此在厂里合唱队看上了李丽,两人相好(李丽说,“我和你一切都是第一次”),但却遭到父母的反对,因为觉得他爱好文娱不务正业。老赵随后从西安调往北京,此后两年内音讯全无。为了气父母,于是两年后李丽找了目前这位从厂里下岗、上菜市场杀鱼卖鱼的丈夫。

在这两年里,李丽给在北京的老赵寄出百十来封信,却一直没有回音。弄清原委也是她此行的目的。当面对这个问题时,赵鲁寒只是沉吟片刻,冷静地说,“我从来没收到过你一封信”,并且面对李丽两次“这咋可能呢”的质问,强调“我确实一封都没收到”,“信不信由你”。而且他也是听说她结婚后才成家的;像她一样,也心怀怨恨虚度了十多年。如今,两人各有家庭子女,但各不幸福:李丽不爱她的丈夫;而老赵的妻子则在遭遇车祸后成了半痴呆。显然,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才更觉得失去的感情之可贵。

在第二天开始的两人北戴河之旅里,他们一起重温青春时光。“咱俩好了三天以后,一起逛街。我想吃金糕,你不让我吃。你嫌我在街上吃东西不好看。然后我就生气了,咱俩吵架了,后来你就哄我,讲了好多北戴河的事情,说大海多蓝,大船多大,天上海鸥咋叫的,又说大海里面游泳都穿比基尼呢,说大海是另外一个世界,和凡世不一样,这话好听的很,我忘都忘不了。”当她见到大海,听见船叫了,海鸥叫了,她感到“我满足了”。

如果我们把这只当作一种浅薄的追忆年轻时的恋情,我们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社会内容。这就是作为两人“红娘”的纺织厂的合唱队和它的保留曲目。贯穿影片始终的《纺织姑娘》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首原苏联民歌,片尾占据整个屏幕的字幕提示到“现代大家听到的,是由原苏联红军歌舞团在20世纪60年代初访华演出的《纺织姑娘》”。赵鲁寒回忆道“厂子是50年代苏联援建的,唱苏联歌一直是厂里合唱队的传统”,而且“一直使用俄文唱的”。影片中,李丽是在唱这首歌时第一次倒下的;而当她离开后,赵鲁寒从楼道里的废物堆里翻出手风琴上楼,重新拉起尘封多年的《纺织姑娘》时,那些远去的情愫伴随着远去的岁月也跟着一起被拉了出来。这种远去的情愫不仅随着类似苏联模式的工业建筑群(尤其是顶上带着红星的合唱队排练时的大礼堂)被唤起;而且随着影片中让人想起王兵的纪录片《铁西区》的相似场景的、被积雪笼罩的废旧厂房的几次出现,被牵引出来。它提醒我们,这是与一个过去某个被遗忘的时代相关联的情感,而像《纺织姑娘》、《雪球花》这样的歌曲是如本雅明所论及的弗罗斯特笔下唤起“非意愿记忆”的工具。它的歌词在片中几次响起:

在那矮小的屋里/灯火在闪着光/年轻的纺织姑娘坐在窗口旁/她年轻又美丽/褐色的眼睛 /金黄色的辫子垂在肩上/她那伶俐的头脑思量得多深远/你在幻想什么/美丽的姑娘。

这首歌不仅是青春时期李丽的写照,也是对于此时她的年华与爱情老去的提醒。歌曲的被反复吟唱同时是一种时代情愫消亡的标记。《纺织姑娘》沉静优美,在20世纪60年代曾在中国大受欢迎。它是颂扬劳动人民的歌曲,在中国流行说明曾经的国际主义情感的深入人心。而在今天它作为保留曲目,只不过带着一种“青春不在,年华老去”的后社会主义怀旧的意绪。这种国际主义的消亡,随着另外一个情节得到侧面提醒。这就是海滩上一对韩国情侣先让他们代为照相,然后主动要给这一对也拍一张,并且说明回国后会给他们寄来。果然,他们后来各自收到了韩国寄来的照片(分镜头显示他们看着照片,都陷入沉思)。这个插曲显示,今天这种国际主义传统已经变成人文主义情感,从一种阶级感情转变为一种普通的人道关爱。

重温了青春的浪漫之旅的李丽第二天不辞而别,躺在了北方城市的轨道上(这也宣示了今天不少下岗工人的命运);但当火车呼啸而过,她却在铁轨旁抱着头缩成一团。在铁路职工追来制止她的时候,她还一路笑着跑了起来:她必定把这想象为年轻时那些青年追求她的场景,以此获得心理安慰和过去年代的记忆。而赵鲁寒此时则找到她在旅馆里空荡荡的房间,回去后拉起十年未拉的曲子。

回到家中的李丽似乎获得新生,但又显得心已经彻底死去:她跟丈夫粗俗地谈到:“我快死了,当然跟正常人不一样”,“你要是真对我好,就让我出去……在外头快活一天算一天”,于是丈夫载着她去了火凤凰——但是这些场景放在她去北京前作为她绝望的一种表示更为合适;此时的卸去心事的她显然应该心如止水。丈夫依然不离不弃,紧握她的双手,无微不至地关怀守着她度过最后的时光。当夜晚陪坐在病房里的丈夫睡熟,心电计波动拉平,她已经默然死去。而导演又给了一个超现实的场景:她的灵魂从病床上起身,抚摸熟睡中丈夫的头(这是唯一表现她对丈夫关爱的镜头);走到窗前,新年的焰火在空中倏然绽放;“新时代”来临,但这一切都与她无关。这就是一个青年女工的一生。

nlc202309030742

三、现实与回忆

这是一曲淡淡的、现实与回忆之间的哀歌,但从中我们却发现了一些不甚妥帖之处。比如,导演要呈现两个时代的对比,但女演员却显得太年轻靓丽,她似乎没有工作多长时间,以致她不愿服从劳动纪律,并为此责怪领导,(5)——在此意义上,她并非社会主义时代的工人;而是社会主义纪律已经无法有效起到作用时候的市场经济时代的工人(也许这时是工厂改制期间,但我们从影片中得不到相关信息)。她和初恋情人分离也只有近十年时间,虽然这也许是为了突出各自所带孩子的年幼,并且十年时间中国工人地位确实也经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也许二十年时间更能形成沧桑感,而工人地位的改变却没有得到有效对比的呈现。

造成李丽一生“悲剧”的是始终没有得到解释的“咋可能”的问题。它困扰着两位主角也困扰着观众。当我们考虑它时,不妨先从现实主义的可能出发:这可能是地址寄错?但是邮局对这样的信件的通常处理是退回,何况有百来封信件。当然,或许寄错单位没有把“查无此人”的信件转交邮局?不管如何,这个“乌龙”事件反映了这个后社会主义社会工作伦理的松弛,也象征着某种秩序的混乱,而它给这对恋人的命运造成很大影响。但我们也可思考另一可能,那就是老赵收到信了,但因为觉得不可持续异地恋而确实没有回(何况女方家人反对)——在跨入21世纪前,直至整个90年代在两地分隔状况下,恋人因为无法团聚而或主动或被动分手的事例很多。这个猜想并非毫无道理,因为当在去北戴河的车上,当老赵这时主动提起自己一晚上咋也想不明白为何没收到信时(而在火锅店聊天时一直由李丽追问,显示他希图安慰李丽),李丽却说她“突然想开了,两个人不在一起了,由于信没收到,总比一个人抛弃一个人结果来得好”;她或许在自我安慰,自我欺骗;就如最后的场景中,她在躲避铁路职工对她违规的追逐时,想象那是追求她的情人一样。

但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遇到了困难:这是个什么时代?20世纪90年代还是21世纪?老赵调离是组织安排还是个人主动联系?这并非可有可无的猜想,因为它关系到三者之间的感情和命运。如果突然调回北京的老赵是因为知青返城潮(那么影片发生时期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初),那么还可以进一步理解;但如果调动是他为了躲避结局无望的感情,那么他不回信件则更加可以领会。无论如何,这对李丽这位青年女工造成深刻的“伤害”,她等不来心上人,只好嫁了个自己不爱的人。

但我们要进一步问的是,她受到的“伤害”是时代造成的伤害(比如工厂下岗逼迫那些无法找到工作的女工去做陪舞甚至暗娼)还是个人性格的悲剧?显然,电影侧重后者;而这种设计使得作者想要做的借“青年女工的一生”来做时代对比的意图(比如借《纺织姑娘》这首有着时代意识形态色彩的老歌来表达)大打折扣。而我们要问的是,除了时代使得到异地自由选择工作不可能,以及父母反对这个人为的因素外(李丽因此和父母不相来往,直至母亲去世,而父亲去世前把她叫回向她道歉),李丽本身是否有问题?她的个人感情无可厚非,喜欢上知识分子技术员也有可能,但她何必为了气气父母而选择自己不爱的人结婚?这对于他的丈夫胡小光公平么?

由此我们或许可以获知她的儿子不喜欢她的原因:她自己其实也不喜欢这个不是她的爱的结晶的孩子。她和丈夫、孩子间没有感情当然是为了渲染她组建的家庭没有幸福,但却也表现了她自身的自恋:她为自己准备了生日蛋糕自我凭吊;而当孩子出现时也只愿意给他吃一小口。网友注意到这个异常的现象:

是从什么时候起,女主角开始抱着这样无所谓,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态过日子?

找了个老实人结婚生子,仅仅是为了气父母;

无端找茬和丈夫吵架,只因为她不爱他;

违反纪律被扣工资,就能无休无尽地抱怨一整天;

她带儿子去学钢琴,想起的是年轻时拉手琴的恋人。

她对所有事情没有热情,琐碎的事(因在车间吃饭被扣工资)会激怒她,事关生计的事(工厂即将倒闭)她又漠不关心。这种生活的核心心态显而易见是,不耐烦。(6)

这种“不耐烦”是后社会主义时代的工人劳动态度,它本质上显现了劳动已经成为和工人阶级本身利益无关甚至相对立的异化。但这样的态度构不成两个时代的对比,因为我们见不到老一代的工人如何对待劳动。

我们还要问的是,为什么她不爱他的丈夫和孩子?胡小光曾是部队复员在厂里工作的工人,只是因为下岗才干了个体。丈夫为了她卖掉了仅有的房子为她治病,而医生也已经建议他本不必这样:他已经尽到全力,应该为自己和孩子考虑未来。但这种感情也仅仅是被导演当做一种在困境中的弱者相互之间的温情来对待,但我们却看不到她对丈夫的感情何在。如果从寓言层面来说,我们看到知识分子在达到自己的目的后(她对于老赵“什么都是第一次”),躲避相应的责任(李丽北京不辞而别后,他虽然追到宾馆,但并未再次和她联系);而恰是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员陪伴她到终老。而自恋和抱着小资情感的她把这些视为自己应得享有的权利,并认为自己一辈子是在作出牺牲。

四、结语

但这个牺牲更多只是由她个人的性格造成。导演试图让李丽成为过去二十年中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处于任人宰割处境的弱势群体的一个代表:作为棉纺织厂的一名普通员工,经历了国有企业转制、拍卖等等所谓转型带来的种种伤痛,直至下岗待业。但她的那些被轻描淡写的出卖肉体的工友(包括吴姐)其实才是这种代表(但在影片里,她们被表现为粗俗的、肉欲的;而她被表现为清高的、脱俗的、精致的;只有她和知识分子“情人”有共同语言;而和工人阶级大老粗没有感情)。导演没有将镜头对准那些可以说明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矛盾冲突上,只是刻画了李丽这个非典型“厂花”的一生。正如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里的类似处理,我们看到了导演自身观念对表现工人阶级命运转折的阻碍。

然而,吊诡的是,李丽背对未来,她的拒绝与绝望的姿态,以及凝视着恋恋不舍的过去年代的选择,也反映了工人在这个不属于他们的“新时代”里,无力作出选择的情境。

当下电影评论的迷失与建构初探 第4篇

一、电影评论概述

电影评论, 顾名思义, 就是指对电影的一种评论。即在观看电影之后, 对于电影的相关性主旨、主题、导演的想要表达的某种思想以及在电影中所运用的某种视觉性或者是听觉性的语言进行的一种赏析, 采取一种适当的题目以及结构来对影视进行评析的一种评论性的文章。

在电影评论的写作过程中, 要注意区分电影评论以及与电影观后感的区别。影片的观后感在某个角度上来说, 就是一种感情的抒发。在看完影片之后有什么感受或者是启发, 而影评却重在“评”, 在对主题尽心挖掘之后, 对于影片的主题的表现是不是成功, 其所依赖的环境是不是真实, 对于人物的塑造是不是恶化现实生活, 对于电影的语言是不是恰当, 等等这些方面来进行评价与论述。其重要的一点还有, 就是要运用导演在影片中的视听语言来证明自己所得到的相关性结论。

二、当代电影评论的迷失

当代的电影评论面临着滑向边缘的境地的一种处境。主要表现及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 评论的主体意识比较淡化, 其坚定性不足。电影评论并不是简单的一种观后感, 更不是对于电影的故事梗概的一种简单的复述。它要求在对于影片进行理解、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电影评论者的再创造, 进而来给予观众一种社会观念, 文化表达以及创作意图等等各方面的指导, 激发起观众对于影片的兴趣或者是对于某一社会现象的一种认识, 而如果电影评论者的主体意识一旦丧失, 评论的本身就会出现一种游离的现象。而在目前商业化的浪潮中, 一些评论者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 向着金钱利益靠近, 这就导致了大众对于电影评论的失望或者是否定。

第二, 电影评论的基本功能不强。电影评论有两大功能即历史功能, 反映影片的地位;现实功能, 即对于影片的美学内涵以及艺术内涵能够被大众所接受。而目前来说, 在网络的炒作以及粉丝的鱼龙混杂的事态中, 对于这两大功能实在是不能指望。

第三, 对于评论的队伍还比较分散。当前来说, 我国的电影评论者主要是由四类人员组成的。第一, 高等院校以及学术研究机构的相关性科研人员。第二, 影视界一些从业人员, 或者是一些有过从业经验的一种影视的艺术家。第三, 影视类媒体的记者、编辑等。第四, 影视评论的业余爱好者, 包括一些网络撰稿人、网络写手等等。前三类会受到所属的单位的管理体制的相关制约, 制约了集中的活动, 而第四类比较分散, 对于影评的集聚效应以及社会上的影响也很难形成。

三、电影评论的建构

首先, 深化认识电影评论内涵。电影评论者要增强自己的理性认识以及责任感。电影评论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它的生产、传播以及接受的这个过程与电影作品、读者、评论者以及社会都有着一种密切的联系, 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结构。作品是前提、是评论的对象;评论者是主体, 是将自己对于电影的审美体验传授给大众;读者是接受主体, 在阅读的过程中, 与评论者产生精神上的沟通;社会是基础, 是电影作品所反映的对象。

电影评论就包含着三个分支型的活动, 生产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活动、流通与交换基础上的一种传播活动、还有就是对于评论认同基础上的一种接受活动。其中接受活动是最根本的, 它直接关系着电影的票房、潜在的一些观众以及电影的一些经济价值, 对于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其次, 对于电影评论的基本的形态与方法要掌握。电影评论本身就是一种对于意识形态的评价方式。评论本身就规定了评论者自身所维护以及尊崇的意识形态的倾向。另外, 同时也用它来对电影进行评定, 通过这种倾向来影响受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影评就是一种在历史文化条件下的与某一种意识形态相互渗透的意识形态的评价方式, 随着电影作品的日益丰富, 其社会性元素以及艺术性元素也逐渐多元化, 在电影评论中, 在意识形态折射出的层面就呈现出一种多元性。

再次, 评论家还应该坚持自己的精神操守, 促进电影评论的良性发展。目前来说, 我国还没有专业化的电影评论队伍, 这种非职业化的电影评论队伍其分散性较大, 在管理中难度也较大, 所以说, 对于精神操守以及整体素质还很难能够把握。这就需要发挥出电影协会以及一些相关协会的教育以及影响作用, 加强评论者的思想建设。第一, 要明确影评就是对电影作品的一种艺术分析以及科学评价的方式。这对于电影风格以及流派、电影的消费等都有着现实性的多样化作用。第二, 在评论的活动中要保持自己的思想独立性, 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不要被现实中的利益所诱惑, 要尊重艺术、尊重个性的创新, 要敢于说真话, 实事求是。

总结:总之, 当今形势下, 对于影评的迷失问题应该予以重视, 相关的影评工作者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改变这种现象, 促进影评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正;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电影评论活动[J];电影评介;2008年11期

[2]凌鹤;左翼剧联的影评小组及其他[J];电影艺术;2009年09期

寒战 电影评论 第5篇

对于香港电影而言,今年有惊喜有意外。惊喜在《车手》这种类型片也是小成本制作的风格化影像中,不仅拓展美学空间,而且富有新意。而意外则是这顶着“十年最佳警匪片”头衔问世的一部《寒战》。

十年最佳等硬性指标当然需要见仁见智,但梁陆两位编导为挖掘警匪片新魅力做出的积极努力,通过影片不难一目了然,他们迫切想要“开宗立派”,甚至有勇气淡化以往卖座警匪片的两个最大优势。

一是简化了警察破案的抽丝剥茧,弱化了传统意义上最出悬疑效果的一环。影片看似头绪繁琐,一波三折,其实具体到破案几乎是手到擒来,一查出黑火药的成分,就顺藤摸瓜找到罪犯大本营,一发现“环境特征”的线索,内鬼的身份顿时毫无疑问,而且这些证据还并非主角拼死争夺或神机妙算得来,完全出自办案的既定流程(接了案子,该化验的总得化验,该发现的肯定会发现),几乎不包含智力挑战,没有本格破案的恍然大悟,也没有希区柯克故事的柳暗花明——“抓坏人、找内奸”带来的惊奇效果不多,显然并非剧本不佳,而是梁陆另有醉翁之意。

其二是更改了港片惯有的武力设定。论动作场面,对预告片里飞车爆破满心期待的观众多半要扫兴,尤其是那颇具冲击的车身断作两截,到了正片不过是个醉汉酒驾意外而已。坏人们不但斗智不行,被警方轻易抓了把柄,武斗更加不堪,除去警局内奸那一拨人,余下都是没几句台词的莽汉,完全不够精锐的香港警察打上几分钟的,只需放几个烟花就能一锅端。而最关键的是,梁陆让主角集体远离一线战场,副处长也好,廉政公署主任也罢,岗位职能本就和上阵搏命十分不协调,除了郭富城在交赎金时打了两匣子弹,其余戏份较多的角色几乎都连扣扳机的机会都没有,持枪破门、摸爬滚打的活儿全是配角甚至龙套们干的。两位老将打不动也说得过去,演过李小龙的少壮派李治廷竟也只是文职,梁陆颠覆传统的用意就很明显了。想想以往的警匪港片,只要带个“动作”标签,罕有主角不冲锋陷阵的,即使《无间道》这样不爱舞刀弄枪,最后还得亲自上天台拔枪做个了断。

好港片的原则三:好演员,好故事,好风格。先说风格,刚刚前文已经提到过,对于香港电影,风格的内容是一种大胆尝试,当大部分人还认为熟悉的如“中环”地标出镜,维港夜色惊鸿一瞥就认定其属于港片标志时。两位新导演陆剑青和梁乐民将西片最擅长的航拍转场用到了极致。摄影机的运动十分富有想象力。从开篇人声鼎沸的旺角,到从尖沙咀遥望港岛的夜色,甚至有掠过摩天大楼顶端的大气磅薄。这种手法实际上好莱坞大制作屡见不鲜,如早先的迈克尔曼与近年来的诺兰,甚至港片中生代商业片导演如陈木胜等人也拍出过城市上空的翻飞流云,但是港片如此频繁使用尚属首次。而最为关键的是,虽然有评价影片前半个小时的劫持案戏份颇似《暗夜骑士》,但是港片传统的风格仍在。这以中间一段郭富城扮演的刘SIR与劫匪周旋,钱嘉乐上演飞车的戏份最为明显。影片调动了目前香港电影能够运用的最大资源,在螺蛳壳里再一次做起了道场。节奏十足,而且赞一句金培达的配乐,对这段上天入海的追击起到了极大烘托作用。最终,以西片风格做大局外景,以港片警匪对战上演吸引人的矛盾对立的综合,成就了一次很有想法的杂糅,兼容并包之下至少使得影片的前50分钟全无尿点步步惊心。对于港片而言,需要这种模式为城市与电影正名。

再者,说说这个好故事。对于一部《寒战》,刚刚说到的为城市“正名”二字的确并非虚言。勿论它的物价压力与楼价泡沫。如片中客串扮演局长的刘德华所言,这是一座行使普通法的城市,也是这座城市的非常时期。但是好在故事并没有如台词中所讲用到非常方法。这体现在由郭富城扮演的年轻警队高官刘SIR这一角色的行事过程上。它做了一件很难得事情,在特殊时期用警队中的层层机构如G4和SDU动武,拿ICAC廉署行文,守住底线打了一场看不见的“寒战”。但是与其说如人们所言这很像是香港警察部门的主旋律,倒不如说这是一直强调灰色地带的港片罕有的一次正能量释放。

最终,好故事配以好风格,尚需要好演员来完成。影片的卖点实际上从影片海报上排排站的演员阵容就可得知。实际上主角的优秀自不必赘述,那些配角的表现更有值得细品一番。逢大制作必到,风韵犹存的杨采妮。此番回归刘德华而不是角色本身的刘德华。一文一武让我误以为又见《神探》的林家栋和安志杰,都属于不错的演绎。彭于晏是影片中一头一尾最让人震撼的暗器,他的表演脱离开台湾的环境,在近年来的小生阵营里,是极为缺少比照的特殊存在。当然,少不了在海报上和预告片中与他平分秋色的李治廷。不知为何,这次的李治廷是我看到的最平淡甚至无力的一次表演,至少以往与《岁月神偷》和《李小龙》中的他相比有不小的差距。当然,如果看到了演技精进,近年来佳作不断的郭富城,以及一直以来都不会让人失望的梁家辉,你就会知道李治廷这种“稚嫩”的设计是有必要的。这以中段为梁家辉准备的那一场在廉署接受调查时的戏最为明显。梁家辉那绵里藏针的讲述,无比强大的气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李治廷起到的侧面烘托效果作用也十分明显。不过要发自内心的说一句:老男人们的西服穿得真帅啊!

上一篇:产业价值下一篇:无公害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