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敷治疗范文

2024-07-26

湿热敷治疗范文(精选8篇)

湿热敷治疗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临床资料

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 在罗定市中医院单胎头位经阴道分娩1080例, 发生外阴水肿144例, 年龄在18~40岁;会阴侧切82例, 产钳3例, 会阴自裂伤51例, 完整8例;经定期产前检查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蛋白血症及贫血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现将1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差异均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

1.1.2 诊断标准

(1) 症状:产后外阴肿胀, 疼痛, 甚至影响行动; (2) 体征:大小阴唇水肿, 大如鸡蛋, 皮肤发红发亮, 压痛明显, 无波动感。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取青蒌干叶250g, 加水500mL, 文火煎至300mL, 将芒硝20g, 冰片1g研成粉末加入其中溶解, 用保温容器盛装, 嘱患者便后平卧取截石位, 用10cm×12cm消毒纱块分次吸药后敷于外阴处, 连续30min, 早晚各一次, 用药温度保持约45℃, 以产妇感觉舒适为宜。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1.2.2 对照组

用无菌纱布浸透25%硫酸镁, 湿热敷外阴水肿处, 每次30min, 2次/d。

1.2.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产妇外阴消肿、止痛时间、有效例数。

1.2.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治疗方法总有效率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外阴水肿2d内消退, 患者疼痛消失, 行动自如。有效:外阴水肿2~4d内消退或外阴水肿皮肤出现皱缩, 疼痛明显减轻。无效:外阴水肿消退时间4d以上, 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2 结果

2.2.1 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见表1。

2.2.2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见表2。

3 讨论

产后外阴水肿系分娩过程中胎头压迫外阴部时间过长, 静脉及淋巴回流不畅, 组织液渗透至疏松结缔组织中而致[1]。同时外阴肿痛严重影响产妇生活质量, 如排大小便困难、睡眠时间不足、精神压力大等, 不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并产生心理负担, 间接引起同年龄的准妈妈对阴道分娩的恐惧, 因而也提高了剖宫产率, 所以积极治疗外阴水肿至关重要[2,3,4]。25%硫酸镁为高渗盐类溶液, 可产生高渗性脱水。但局限性是水分蒸发快, 硫酸镁结晶易析出, 影响了皮肤对药物的吸收。我院根据中医辩证施治原则, 采用青蒌洗液加芒硝、冰片湿热外敷, 青蒌属胡椒科植物, 气味芳香, 具有祛风散寒、行气化瘀消肿之功效, 配合芒硝润燥软坚, 消炎消肿;冰片清热止痛, 诸药合用通过局部渗透可达温通气血, 消肿止痛的治疗目的。虽然芒硝在临床上有产后回奶的功效, 然而治疗组中并未发现外用后乳汁分泌明显减少。总之, 该法安全、稳妥、经济、疗效显著,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参考文献

[1]初剑英.大黄芒硝联合治疗产后外阴水肿疗效观察[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4, 913 (5) :393.

[2]苗君兰.浅谈产后外阴水肿的原因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31) :4474.

[3]韦洪娟.碘伏湿敷会阴水肿伤口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5) :190.

巧用中药湿热敷法 第2篇

湿热敷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现选介如下:

肠胀气 将松节油与豆油或花生油配制成1:3的混合液,涂于腹部脐周围,上面覆盖一层纱布,然后置一热水袋于纱布上热敷。松节油加热后可促进肠蠕动,故可减轻因肠胀气而引起的腹痛。

关节痛 体虚感冒之四肢关节疼痛,可用晚蚕砂120克,黄酒(或用低度酒)100毫升,两者和匀,用药包热敷疗法敷四肢关节疼痛处。每日1次,每次30分钟。风湿性关节炎者,药用稀莶草20克、当归15克、海风藤30克、天南星10克、白芷10克、生大黄10克、川乌12克、生半夏10克、独活12克、羌活12克、麻黄12克、狗骨30克,共煎汁,用药液湿热敷法治之。

丹毒药用乳香末6克、没药末6克、淀粉60克、醋250毫升。将米醋放沙锅内煮沸,先下乳香、没药搅匀,再入淀粉制成糊状。将药糊摊于牛皮纸上约1.5厘米厚,面积大于患部,趁热外敷,外用纱布包扎固定。

冻疮取陈醋250毫升,将醋煮热,用纱布蘸取醋液,热敷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或用大白萝卜1个,中间挖一凹陷,倒人麻油,放火上烤至油沸,趁热用一层纱布蘸油,敷患处,每日2次。

乳腺炎药用蒲公英120~180克;或蒲公英30克、忍受藤60克,水煎作药液湿热敷法,每日2~4次。

月经不调药用当归30克,川芎15克,白芍、五灵脂、醋元胡、肉苁蓉、苍术、白术、乌药、小茴香、陈皮、半夏、白芷各9克,柴胡6克,黄连、吴茱萸各3克。月经先期加黄芩、丹参、地骨皮各6克;后期加肉桂、干姜、艾叶各6克;干血痨加桃仁、红花、大黄、生姜、大枣各6克。上药烘干,研为细末,备用。治疗时取药粉适量,用醋或酒调成膏,布包敷神阙、丹田穴、外覆塑料薄膜,加盖纱布,胶布固定,再加热熨。每次熨30分钟,每日2~3次。

湿热敷治疗 第3篇

关键词:乳房按摩,硫酸镁湿热敷,急性乳腺炎,临床疗效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发生炎症, 是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 是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好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 尤其常见于初产妇[1]。细菌入侵、乳汁淤积及乳头皲裂为其发生的主要病因, 临床上初期多表现为乳房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全身寒战、高热等中毒表现, 严重者可形成乳房脓肿, 甚至形成败血症[2]。炎症反复发作时带来的疼痛以及产后哺乳功能受损, 给患者生理和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 降低炎症的复发, 我院对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乳房按摩和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门诊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2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60例, 观察组60例患者年龄在21~35岁, 平均为28岁, 初产妇54例, 经产妇6例, 发病时间为产后3~13个月发病, 发病原因:乳汁不能完全排空32例, 乳头发育不良妨碍哺乳16例, 乳管不畅而引发排乳困难12例;对照组60例患者年龄在22~33岁, 平均为27.5岁, 初产妇52例, 经产妇8例, 发病时间为产后2~13个月发病, 发病原因:乳汁不能完全排空30例, 乳头发育不良妨碍哺乳18例, 乳管不畅而引发排乳困难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产次、发病时间、发病原因等一般情况均无明显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3]

根据卫生部《现代中医乳房病学》急性乳腺炎诊断标准:产后哺乳期妇女, 乳房出现肿块, 排乳困难或不畅, 乳房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 初期表现为高热, 抽血化验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多。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硫酸镁湿热敷进行治疗。硫酸镁湿热敷的方法为配置25%硫酸镁温水溶液, 将干净的毛巾浸入到硫酸镁温水溶液中浸湿, 以不烫皮肤为度, 然后局部外敷到患处乳房, 毛巾变凉后在持续性的进行外敷, 以每天4次, 每次2 h, 连续治疗2个疗程, 每个疗程为3 d;观察组给予乳房按摩与硫酸镁湿热敷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乳房按摩, 先用40~50℃的湿毛巾热敷整个乳房, 时间为10 min, 患者取卧位, 充分暴露患侧乳房, 然后在乳房上涂抹适当的凡士林, 医护人员一手托起患侧乳房, 用另一手从乳房根部按照乳腺导管走向, 从乳房根部向乳晕做旋转式按摩, 力度由轻到重, 力度以产妇不出现痛苦表情为宜, 同时用手轻轻牵拉乳头数次, 以扩张乳头部的乳腺管, 以排出淤乳块与积乳为度, 按照上述方法每日次, 每次30 min, 连续2个疗程, 每个疗程3 d。

1.4 疗效判定标准[4]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肿块消退, 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正常范围;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趋于正常范围内;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加重或进一步发展为乳腺脓肿,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或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t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治疗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肿块消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 急性乳腺炎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初产妇约占50%, 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 以产后3~4周最为多见[5]。由于初产妇缺乏哺乳经验, 多余的乳汁没有及时排除而保留在乳房内, 导致乳汁淤积或者由于未能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 婴儿吸吮不正常, 造成乳头皲裂, 造成细菌入侵, 引起乳房发生急性炎症, 甚至形成脓肿, 发生脓毒血症[6]。应采取积极的治疗, 我院对急性乳腺炎患者采取乳房按摩联合硫酸镁湿热敷治疗效果满意, 治疗时间明显缩短, 肿块消失快、体温恢复时间快等优点。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治疗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肿块消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硫酸镁溶液湿热敷乳房, 根据其高渗的作用, 外敷后可渗入皮下, 使血管平滑肌松弛, 促进局部血管扩张,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从而促进患者局部组织水肿消退, 达到治愈的目的。同时湿热敷使局部血管扩张, 促进血液循环, 从而加速致痛物质的排出, 使水肿局部组织水分子迅速经毛细血管壁回渗到血管内, 最终达到消肿、消炎止痛的疗效。乳房按摩是急性乳腺炎传统的自然疗法, 按摩后能够疏通阻塞的乳腺导管, 又能够消肿散结, 促进气血运行以畅通乳腺导管, 加速淤积乳汁的排出, 进而减少细菌的增长, 同时不影响哺乳。是保守治疗较好的方法, 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综上所述, 乳房按摩联合硫酸镁湿热敷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明显, 有效的提高了母乳的喂养率, 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胥华, 薛战.硫酸镁外治疗急性乳腺炎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8) :218.

[2]杨丽芸.按摩联合通乳散结汤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6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 2013, 35 (2) :203-204.

[3]陈晓红, 黄婷, 张峰, 等.手法按摩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4 (27) :623-624.

[4]高志军.高渗盐水浸泡和硫酸镁外敷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对比[J].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 (29) :77-78.

[5]肖开阳, 洪滔.鲜芦荟外敷配合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49例[J].江西中医药, 2013, 6 (44) :56-57.

湿热敷治疗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中医骨伤针灸推拿科门诊和神经内科病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例100例,同时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进行分组:传统组和目标组各50例。均突然出现鼻唇沟变浅、无法露齿,摄食时出现流涎现象,患者无法皱眉,且单侧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部分患者伴随头痛、颈部不适和同侧耳后疼痛等现象。研究对象排除继发性面瘫、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智力障碍、严重视力、听力、语言功能等交流障碍者。传统组患者包括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24~60(43.61±11.22)岁;体重42~80(61.21±11.56)kg;病程1~4(1.58±0.41)d。目标组患者包括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22~62(43.15±11.56)岁;体重41~81(61.67±11.24)kg;病程1~4(1.49±0.47)年。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方面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传统组患者应用传统针刺加电针。传统针刺:穴位取患侧地仓、颊车、阳白、下关、太阳、颧髎、攒竹、迎香、承浆、翳风等,针刺得气后捻转提插,留针20min。连续治疗6d后休息1d,为一个疗程。电针:取穴同传统针刺,应用G6805-1型电针治疗仪,应用连续波进行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目标组患者应用浮针结合中药湿热敷。操作由专业训练针灸医师进行,针头对准病灶进行进针,在进针后针体如扇形动作左右摇摆,浮针治疗完毕后,应用中药湿热敷,中药组成为防风、僵蚕、川芎、白芷、细辛、制没药、路路通、桂枝、麻黄、制乳香、透骨草各15g,冰片5g,将药物置于棉袋中,置于容器内加3000毫升水进行煮沸,煮沸半小时后,药液温度适宜时,对患侧面部进行湿敷每次半小时,以患者微微汗出为佳。每日治疗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1.3评价标准治疗效果的评价结合世界面神经疾病委员会推荐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椎,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定[2]。优:治疗后患者静止时、活动时面部功能均恢复正常,House-Brachmann分级为I级。良:治疗后患者静止时面部对称,有正常肌张力。活动时面部出现轻微的不对称现象。House-Brachmann分级为II级。中:静止时,基本对称;活动时不对称,面肌痉挛和抽动,HouseBrachmann分级为III级。差: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House-Brachmann分级为IV-VI级[3]。治疗总疗效=优、良、中的概率之和。生活质量分数0~100分,内容包括工作、学习、生活、社交、情感、自我感觉等方面的质量,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分别行字2检验和t检验分析,P<0.05时表示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传统组治疗总疗效为80.00%,目标组治疗总疗效为92.00%。目标组治疗总疗效明显高于传统组,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但目标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传统组,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随着社会压力增加,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在工作上、生活上都面对着较大的挑战,心理压力剧增,导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其发病趋势有年轻化现象[4]。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对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均带来严重不良影响,需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已有的临床研究认为其可能与病毒侵犯感觉神经细胞、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应激反应、免疫反应等有关。轴突变性、面神经脱髓鞘也跟其发病密切相关,轴突变性导致波幅降低、脱髓鞘使得神经传导的潜伏期延长,导致面瘫症状出现。在西医治疗上,一般以抗病毒治疗、血液循环改善治疗、神经营养药物、激素等为主,但治疗的针对性和疗效较差,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疗效不理想[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中医学理论属于“卒口僻”、“口眼歪斜”等范畴,其病机为机体正气不足,脉络亏虚,风邪乘虚而入,侵袭阳明、少阳经脉,致使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发作为口眼歪斜、闭眼、皱眉、耸鼻、鼓腮不能。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针刺加电针,为中医传统特色外治法,具有通畅气血、宣散邪气之功效。现代科学研究分析发现,针刺可改善面神经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作用,促进水肿消退。同时可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肌纤维收缩,使受损的面神经功能得到恢复[5]。其作用原理可能与针刺良性刺激使局部琥珀酸脱氢酶、乙酸胆碱等活性增高,神经突触的联接随之增强有关。但其具体操作繁琐,还需充分掌握每位患者的经络情况,选取穴位较多,不可避免地给患者带来针刺的疼痛感以及一些扎针引起的不良反应。都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也必然会影响疗效[6]。

浮针疗法作为现代医学和传统针灸学良好的结合产物,既对传统针灸思想和宝贵实践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同时也充分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两者结合下形成一种具有独特功效的治疗方案,其进针点的选择需根据病变位置以及大小来决定,跟传统针灸有所不同,传统针灸一般以常见相关穴位进行取穴治疗。另外,浮针疗法操作比较简单,其主要是通过对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神经末梢的刺激,引发机体反应性反应,有利于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助于血液循环局部改善,增加淋巴循环,对人体防御系统有调动作用,有利于受损神经的恢复,操作简单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治疗费用经济,患者可接受度高[7]。

在浮针治疗结束后,应用中药物进行湿敷,在湿力和热力作用下,患者腠理开放,中药物可通过皮肤被患者吸收,促进患侧面部局部血运改善,有利于强化其新陈代谢,促进炎症和水肿的吸收,从而加速患者康复[8]。

本研究中传统针刺加电针患者治疗总疗效为80.00%,浮针结合中药湿热敷患者治疗总疗效为92.00%。目标组治疗总疗效明显高于传统组,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但目标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传统组,说明浮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医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患者几乎不感疼痛,疗程短,无副作用,可有效治疗面神经麻痹,让患者早日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观察浮针疗法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选取本院中医骨伤针灸推拿科门诊和神经内科病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例100例,同时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进行分组:浮针结合中药湿热敷目标组、传统针刺加电针传统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传统组治疗总疗效为80.00%,目标组治疗总疗效为92.00%。目标组治疗总疗效明显高于传统组,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但目标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传统组,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浮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医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患者几乎不感疼痛,疗程短,无副作用,可有效治疗面神经麻痹,让患者早日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浮针疗法,中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军.浮针透刺久留针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1):145.

[2]刘芳.多针浮刺治疗面瘫10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9):56-56.

[3]柯冬梅,蔡德珺,冯玲,等.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4(1):125-126.

[4]刘慧荣.透刺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5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4,16(12):1840-1841.

[5]丁丽君,王玲玲,吕靖,等.三棱针点刺放血联合氮酮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4,32(9):1355-1356.

[6]韩家军.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医治疗[J].中医临床研究,2014,16(21):98-99.

[7]贾杰,厉秀云.中药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4,26(11):1681-1681,1682.

湿热敷治疗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5月-2006年10月在我科实施静脉留置针湿热敷观察108例。

1.2 方法

1.2.1 合理选择静脉, 尽量选择血管弹性好, 便于观察和穿刺的上肢静脉。

1.2.2 规范操作, 提高穿刺技术。穿刺前严格皮肤消毒, 消毒范围不少于5 cm, 穿刺时动作要轻柔, 减少针管来回移动, 以预防血管内壁的机械性损伤, 穿刺完毕以透明敷贴固定, 以便观察穿刺点及早发现炎症反应。

1.2.3 以受检当日日期奇偶数分别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 奇号为试验组 (50例) , 双号为对照组 (58例) , 2组均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即每3 d更换敷贴1次, 如发现敷贴污染或将要脱落时应立即更换。试验组50例患者除上述常规方法护理外, 再加局部湿热敷, 将小毛巾在热水里浸透, 水温 (45~50℃) 稍拧干以不滴水为度, 平铺于穿刺点上方2 cm以上, 范围在20 cm左右并以热水袋给予保温, 热水袋温度不超过60℃, 以免烫伤, 持续时间为20 min, 每天2次。

1.2.4 在3 d内对2组患者局部血管及皮肤进行动态观察记录。

1.2.5 判断标准:采用美国静脉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2], Ⅰ级:穿刺点疼痛, 红和 (或) 肿, 静脉无条索状改变, 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 红和 (或) 肿, 静脉有条索状改变, 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 红和 (或) 肿, 静脉有条索状改变, 可触及硬结。

1.3 统计学方法

对2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 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见表1。试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8%, 对照组为24.1%, 统计学差异显著。Ⅱ、Ⅲ级静脉炎主要发生在对照组。

注:2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χ2=5.035, P<0.05。

3 讨论

静脉炎是由于从静脉中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大的药物或因静脉内放置塑料导管时间过长, 刺激性较大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3]。置管早期发生静脉炎通常为机械性静脉炎[4], 多发生在置管后3 d内, 一旦发生, 应及早处理, 若处理后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应立即拔针。机械性静脉炎重在及早预防才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延长置管时间。统计发现, 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较高, 对照组高达24.1%, 原因可能为: (1) 导管在血管内的机械性刺激; (2) 穿刺技术不熟练, 反复探刺血管造成机械性刺激和损伤; (3) 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本文试验组发生率为8.0%, 明显低于对照组, 是由于湿热敷穿透力强, 通过湿热效应, 扩张血管, 改善了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 减少了致炎性物质产生, 减轻导管对血管的刺激;且湿热敷操作简便, 使用安全, 在留置针早期, 预防性应用湿热敷, 能消肿、镇痛、化瘀, 明显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杜华.湿热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12) :7~8

[2]付春华, 赵雁, 于莹, 等.静脉输入硫酸镁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11) :816~818

[3]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 268

湿热敷治疗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2年6月我院肛肠科行PPH手术病人46例, 男38例, 女8例;年龄18岁~42岁 (30.0岁±3.5岁) ;混合痔24例, 直肠前突22例;均排除泌尿系结石、肿瘤、异物或先天畸形等;手术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3例, 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湿热敷方法

①观察组:手术后1 h提前采用湿热敷法[2]。先将2块小毛巾或纱布浸在热水盆内, 轮流取出并拧至半干, 用自己的手腕掌侧测试其温度是否适当 (必须不烫时才能敷于下腹部膀胱区) , 上面再盖以棉垫, 以免热气散失, 大约5 min更换1次, 总计20 min~30 min。可反复使用此方法。②对照组:在病人诉排尿困难时采取湿热敷, 其他同观察组。

1.2.2 排尿护理方法

手术后给予病人心理护理, 手术后3 h~6 h减慢输液速度控制液体总量, 使膀胱未完全充盈前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1.2.3 疗效评定

有效:病人2 h~3 h后即能自行排尿;显效:3 h~6 h排尿;无效:6 h后出现排尿困难。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病人6 h前自主排尿21例, 出现排尿困难2例, 尿潴留0例, 导尿术0例。对照组病人6 h前自主排尿5例, 出现尿潴留18例, 表现为膀胱膨胀隆起、胀痛、不能自主排尿, 其中需行导尿术5例。详见表1。

3 讨论

PPH常规采用腰麻, 手术后因麻醉的因素引起会阴部感觉丧失、肛门肌松弛、膀胱平滑肌收缩无力和尿道括约肌痉挛, 加上手术后肛门疼痛及纱布填塞, 病人很容易出现排尿困难;另外由于病人不习惯在床上排尿, 致精神过度紧张, 也会导致尿潴留。手术后1 h提前采用湿热敷法, 能利用热传导促进血液循环, 帮助炎症吸收或促进消散, 同时使痉挛的肌肉松弛, 促进排尿。PPH术后1 h提前采用湿热敷法操作简单可行, 不增加病人费用,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提高了病人手术后的舒适度, 降低了手术后尿潴留发生率, 避免了导尿。

参考文献

[1]郭忠英.痔上直肠黏膜环切吻合术的观察与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2) :150.

湿热敷治疗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平湖市乍浦镇医院收治的产后痔疮患者4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4例。患者年龄25~35岁, 平均 (30.5±5.2) 岁;孕周39~41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外部擦拭马应龙痔疮膏护理, 观察组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湿热敷护理。观察组患者于产后第1天开始护理, 在产房内对产妇痔疮处进行加热, 温度40~50℃, 并用50%硫酸镁溶液浸泡无菌纱布, 将其覆盖于痔疮处15min后进行更换, 后每30min更换1次, 产妇回到病房后依照上述方法进行热敷, 上下午各1次。产后第2天开始进行常规会阴肛门消毒, 后用50%硫酸镁溶液浸泡无菌纱布, 将其放置在痔疮处, 采用280W红外线灯置于远离肛门30cm处, 1次/0.5h, 3次/d, 同时控制水温, 注意患者防寒保暖, 加强隐私保护。护理时应动作轻柔, 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同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当患者子宫收缩不佳时应开展心理护理, 进行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依从性, 促进患者康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痔疮水肿疼痛评分、产褥期痔疮手术与母乳喂养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痔疮水肿疼痛评分

观察组患者24h、48h、72h痔疮水肿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产褥期痔疮手术与母乳喂养情况

观察组患者未行手术, 母乳喂养23例 (95.8%) ;对照组患者行手术4例 (16.7%) , 母乳喂养19例 (79.2%) 。观察组患者手术率低于对照组, 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妊娠时子宫不断胀大, 静脉回流阻力增加, 下腔静脉压迫增强, 血液从子宫静脉源源不断地注入髂内静脉, 对盆腔静脉回流产生影响。最终导致盆腔静脉压升高, 当达到10mm Hg (1mm Hg=0.133k Pa) 时出现血流阻碍。髂内静脉瓣膜受损时肛门直肠静脉丛的血流迅速下降, 静脉迂曲扩张加快而产生痔疮[1]。产妇在第二产程屏气时, 腹肌收缩加强, 导致腹腔压力上升, 对下腔静脉及门静脉产生不利影响。胎儿分娩时直肠末端和肛管受到压迫, 内外括约肌被迫下移, 肛管腔变成横向裂隙状, 导致淋巴和局部静脉受阻, 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大量血液淤积, 血管内血液量增加。产妇屏气用力时由于胎头压迫导致直肠内压力升高, 组织正常支持结构损坏, 最终发生痔疮水肿。红外线是治疗中常用的电磁波, 对照射组织有热作用, 可增加组织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 具有抗感染及促进再生作用。痔疮湿热敷与红外线照射联合可使痔疮局部血管扩张充血, 改善血液循环, 使肌肉松弛, 加快肿胀消退, 同时利用浓度差吸收痔疮组织中的水分, 从而减轻或消除产妇痔疮水肿疼痛[2]。镁是钙离子拮抗剂, 外敷可抑制神经递质传递, 使平滑肌舒张, 局部血液循环加快, 改善微循环, 提高机体白细胞吞噬作用并快速吸收炎性渗出物, 实现抗感染、止痛作用。产后痔疮发病率较高, 需要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产妇产后由于子宫胀大导致子宫回缩到脐以下, 子宫静脉血液回流量下降, 腹内压降低, 可缓解门静脉及下腔静脉高压, 痔静脉血流量恢复产前正常水平, 痔高压症状得到缓解[3]。产后支持结构存在不稳定性变化, 因此分娩后是开展痔疮治疗的最佳机会。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是由于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可吸收水分子, 在浓度差作用下吸收组织中的水分, 而钙离子和镁离子化学性质相似, 可与肾血管平滑肌结合, 镁离子竞争性抑制钙离子后减少交感神经递质释放, 可改善血液循环[4,5]。同时缩肛动作和手法可有效改善肛门血液循环, 逐步增强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 减轻肛门局部疼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24h、48h、72h痔疮水肿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手术率低于对照组, 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表明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湿热敷可有效消除产后痔疮水肿疼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湿热敷消除产后痔疮水肿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平湖市乍浦镇医院收治的产后痔疮患者4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4例。对照组采用外部擦拭马应龙痔疮膏护理, 观察组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湿热敷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痔疮水肿疼痛评分、产褥期痔疮手术与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24h、48h、72h痔疮水肿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手术率低于对照组, 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湿热敷可有效消除产后痔疮水肿疼痛。

关键词:肛门疾病,痔,红外线照射,硫酸镁,产妇,护理

参考文献

[1] 卢彦妍.95%乙醇与50%硫酸镁湿敷用于产后痔疮的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12 (10) :906.

[2] 黄凤.孕产妇痔疮患者的诊治与护理[J].时珍国医国药, 2012, 23 (8) :2102.

[3] 曹阳.微创自动痔疮套扎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治疗300例重度痔病[J].广东医学, 2012, 33 (11) :1616.

[4] 刘玉英, 王俊秀.产后访视护理1392例产妇需求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29) :4145-4146.

湿热敷治疗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了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在儿科住院的年龄<1岁的婴幼儿230例, 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对象在性别、年龄、体重、病情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别,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采血方法, 实验组采用654-2加2%利多卡因湿热敷方法采血:在采血部位消毒后用直径约2.5cm的654-2加利多卡因混合液 (以5%利多卡因5mL、654~210mg比例配制) 无菌棉球 (以取出不滴液为宜) 湿敷10min, 然后穿刺采血。

(2) 对2组婴幼儿采血一次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进行比较。

(3) 婴幼儿疼痛评估:采用面部表情分级法 (FPS-2R) [2], 以0级无疼痛, 1~2级为轻度疼痛, 3~4级为中度疼痛, 5级为重度疼痛, 对2组对象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

(4) 对2组婴幼儿研究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对比。见表1、2。

2 结果

婴幼儿采血困难在临床中是经常碰到的情况, 从表1中分析:用654-2加2%利多卡因湿热敷穿刺部位采血, 使一次采血成功率从57.92%提高到95.89%, 血标本合格率从75.61%提高到95.71%, 从表2中可得到2组婴幼儿在采血中的疼痛程度比较有着明显的差异P<0.01。

3 讨论

目前, 我市的儿科传统的采血技术是对需采血标本的婴幼儿, 选准部位, 消毒、穿刺抽血, 许多时候, 婴幼儿因疼痛哭闹、躁动, 而使抽血不能顺利成功, 且往往需要一个或多个助手按压婴幼儿固定肢体才能实施操作, 有时甚至因为哭闹励害而出现缺氧的急性发作, 使唇周及末梢紫绀加重。而采用本项目方法采血的婴幼儿在相对较安静的状态下完成抽血, 穿刺达到痛苦少、抽血畅顺、标本合格率高等;同时本方法重视婴幼儿疼痛护理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与传统的婴幼儿动静脉采血技术操作相比, 本课题中, 利用654-2具有外周抗M胆碱受体作用, 能解除乙酰胆碱所致的平滑肌痉挛, 也能解除微血管痉挛, 改善微循环[3];而2%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 作用强而持久, 穿透力强及安全范围大等特点, 同时无扩张血管作用及对组织几乎没有刺激性, 可用于多种形式的局部麻醉[4]。采用654-2加2%利多卡因湿热敷穿刺部位采血法, 能明显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和血标本合格率, 并有效减轻婴幼儿的疼痛感觉, 同时也减轻护士工作量和心理压力。该项目具有可操作性强、易掌握、方便、取材容易、经济实惠, 实用价值高等特色, 它的创新之处体现在重视婴幼儿疼痛护理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也满足了家属的心理需求。本课题的开展, 减轻了婴幼儿抽血时的痛苦和皮肤损伤, 也提高了血液标本的质量, 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化验结果, 为病婴的病情诊断、治疗的及时、准确提供了保证, 从而保证了治疗效果, 促进康复, 相应缩短了病婴的住院时间及减轻病婴家属的经济负担。深得家属, 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 从而预防了医疗纠纷[5]。本项目关注了婴幼儿疼痛问题, 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也满足了家属的心理需求, 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造就了良好的就医效应, 适宜在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654-2加利多卡因湿热敷在婴幼儿动静脉采血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在儿科住院的年龄<1岁的婴幼儿230例, 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2组婴幼儿采血一次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进行比较以及婴幼儿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婴幼儿采血部位湿热敷654-2加利多卡因混合液10min后采血, 能明显减轻婴幼儿疼痛哭闹、躁动, 保证血液标本质量。结论 654-2加利多卡因湿热敷在婴幼儿动静脉采血效果满意, 适宜在儿科推广使用。

关键词:654-2加利多卡因湿热敷,采血,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新华, 马玉翠, 任风英.临床采血标本质量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6) :55.

[2]广东省卫生厅.疼痛评估·临床护理技术规范[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7, 8:111~112.

[3]师海波, 王克林.最新临床药物手册[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8, 1:661.

[4]杨宝峰.药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27.

上一篇:产业转型的战略布局下一篇:数字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