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科技思想

2024-06-23

邓小平科技思想(精选9篇)

邓小平科技思想 第1篇

一、邓小平文艺思想是以人为本的文艺观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核心内容, 就是“二为”方向, 即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对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以人为本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列宁指出:“ (革命文艺) 不是为饱食终口的贵妇人服务, 不是为百无聊赖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 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 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毛泽东则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 深刻地阐明了革命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正是在这些文艺观的基础上, 邓小平根据新的国情, 从历史的经验和实际需要出发, 提出了“二为”方向。并且指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 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 艺术生命就会枯竭。”这一精辟论断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首次确立了“人民———母亲”这一学说, 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也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兴旺指明了道路。同时还指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归属问题。文艺的归属问题历来是文艺首要而根本的问题, 是决定文艺的性质和方向的问题, 是无产阶级文艺区别于剥削阶级文艺的根本标志。他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这当然不是指文艺作品在法律上的所有权归属, 而是着眼于文艺的根本性质。文艺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成果, 他们必须也应该享有作品的所有权。但是从文艺的根本属性上来看, 我们社会主义文艺来自于人民, 表现的是人民, 服务于人民, 衡量作品及文艺工作者的价值和成绩, 只能看人民认同不认同, 人民喜欢不喜欢, 人民高兴不高兴, 人民拥护不拥护。从这个意义上说, 邓小平文艺理论是以人为本的文艺观。

二、邓小平文艺思想是科学的文艺观

在坚持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时, 邓小平又十分重视文艺的规律, 包括社会主义文艺的特殊规律, 主张文艺工作者和党的领导都要遵循文艺的规律。第一, 他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观点, 确立了“人民———母亲”这一学说, 指出了文艺工作者倘若脱离了人民群众, 忘记忽略了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他的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他说:“人民需要艺术, 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 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 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这些观点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深化, 而且也是对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客观规律的深刻提示。

第二, 邓小平深知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文艺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特殊性。他援引列宁的话, 强调文艺事业“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 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他指出“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 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 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这些论断, 是基于对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所必然具有的特性深刻理解而得出的, 因而闪耀着无可辩驳的真理的光辉。邓小平摒弃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 全面阐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表现出了一代伟人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他说:“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 (即不抓辫子, 不扣帽子, 不打棍子) , 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 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 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 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 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这个论断, 毫无疑问是基于对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具有拨乱反正的划时代意义。

第三, 邓小平大胆调整文艺政策, 为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注入了新的内容。他对文艺方针的具体内容作了新的阐释, 提出“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的见解, 强调推陈出新的着重点是“敢于创新”。他在贯彻党的文艺方针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问题上, 强调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在提倡创作自由、评论自由与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关系问题上强调要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 但文艺工作者也得珍惜“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些观点, 既对党领导文艺工作指明了道路, 也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要求, 就是必须遵循文艺规律, 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邓小平文艺思想是旗帜鲜明的文艺观

邓小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文学艺术创作论述的源和流, 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 根据国内外新的历史条件, 非常重视开展与剥削阶级腐朽思想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倾向的斗争, 既反“左”, 也反“右”, 既反对教条主义、庸俗社会学的错误观点, 也坚定不移地反对封建主义残余意识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 从而既捍卫了马克思主义, 又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纯洁性。

邓小平总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考察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他首先肯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为导向。他说:“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 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 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 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 (这是完全必要的) , 而且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 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 等等。”他特别批评文艺界“一些人对党中央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表示淡漠, 对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表示淡漠, 对党和人民的革命历史和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英雄业绩, 缺少加以表现和歌颂的热忱, 对社会主义事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很少站在党的积极的立场上提高群众的认识, 激发他们的热情, 坚定他们的信心。有些人大肆鼓吹西方的所谓‘现代派’思潮, 公开宣扬文学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表现自我, 或者是宣传抽象的人性论, 人道主义, 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应当成为创作的主题, 个别的作品还宣传色情。”这些谆谆嘱咐和批评, 在今天具有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新时期以来, 我国文艺工作者在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 也存在着若干偏离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的严重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西方某些颓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侵蚀着我们的文艺队伍, 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在文艺中有所表现, 某些文艺工作者开始脱离群众, 文艺成了他们表现自我、张扬私欲的手段和样式, 而对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愿望漠然置之, 鼓吹远离生活, 拒绝崇高。也有个别人看不到我们社会生活的主流, 将我们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个别阴暗面扩大化, 将我们的社会描写得一团漆黑。还有些人鼓吹文艺要远离政治等等。这种文化的“沉沦”、“开倒车”现象, 同我们的时代, 同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 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这种并非个别的现象, 是值得我们严重注意的, 是与邓小平文艺思想严重违背的。

摘要:邓小平文艺思想是以人为本的文艺观, 是科学的文艺观, 是旗帜鲜明的文艺观。邓小平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 去考虑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 从而继毛泽东之后, 为我们指出了一条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更加宽广的道路。重温邓小平文艺思想, 对文艺工作者具有重大、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邓小平科技思想 第2篇

关键词:社会问题;收入差距问题;腐败问题

一、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

社会问题,是社会在运行过程中,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失调造成的,是社会运行过程中所必然产生的现象。根据郑杭生教授的定义“社会问题是指影响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1]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因此,对于社会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及早预防,一旦发生,必须尽快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改革在带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邓小平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现象,多次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腐败、人口等社会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其中邓小平关于收入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的论述对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在研究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时,主要从这两方面着手。

二、邓小平关于收入差距问题的论述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发展,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但是,他同时也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邓小平在与弟弟邓肯的谈话中提到:“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2]

(一)防止两极分化的根本: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指出:“至于搞不搞两极分化,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总之,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过去四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3]之后,在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再一次讲到“因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4]

(二)消除两极分化的具体途径:共同富裕。要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带领后富的人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5]“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所谓两极分化就是出现新资产阶级),但这不是要搞平均主义”。[6]

总之,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是不能“发展下去”的。邓小平对分配方面出现的问题看得如此之重,展现了一个成熟政治家的眼光。这不仅仅是对收入本身的关注,更着眼于对我国发展的关注,对人民获得实惠的关注,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关注。

三、邓小平关于腐败问题的论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党和国家机关中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一直十分重视反腐败工作,并强调如果不坚决惩治腐败,我们的世界就会变成盗贼横行的世界。

(一)腐败现象与社会风气。腐败现象的蔓延和发展同社会风气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邓小平高度重视社会风气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品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原则逐步侵入到政治生活领域和其他非经济领域。市场经济的自发趋向是引导人们追逐金钱,社会上出现了价值观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社会风气开始变化,“一切向钱看”成了一部分人的行为准则。这种现象,引起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的第二代领导人的警觉。陈云同志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几乎同时,邓小平说:这几年“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的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7]“对一些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的腐败现象,要坚决制止和取缔”。[8]在这里,邓小平明确地点出了社会风气与腐败现象的关系:社会风气不好,会助长腐败现象的蔓延和发展。

(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措施。腐败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到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反腐败斗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面对腐败现象的屡屡发生,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措施,打击腐败,制止犯罪,保证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被侵害。邓小平的反腐倡廉论对如何开展反腐败斗争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第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严厉惩治腐败分子。对于如何才能处理好改革开放和反腐败的关系。邓小平论述到:“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两点论。但今天回头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9]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也指出:“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10]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也谈到:“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11]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改革开放必须抓好,措施要具体扎实。反腐败斗争也要抓紧抓好。

第二,加强理想教育,提倡廉洁奉公。党员领导干部要有理想。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理想教育的效果要体现在具体的行为规范上,就是要遵纪守法、廉洁奉公。1978年,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时说:“后勤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也要以身作则,不要‘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定要廉洁奉公,当好红管家。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同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作斗争,要同假公济私、开后门的现象作斗争”。[12]“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务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13]

加强理想教育,提倡廉洁奉公,是反腐败措施之一,重点在于提高自律精神,使领导干部对私心筑起一道反腐败的堤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的第一个要求领导干部发扬自律精神的重要文件是《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文件对反腐败的自律要求是“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教育,把廉洁奉公,反腐倡廉建立在干部高度觉悟的基础上,是廉政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三,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党。邓小平早就说过:执政党如果失去监督,就会犯错误,而且要犯大错误。解决之道,是“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14]对权力层必须建立制约其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这是防止和反对腐败的一条重要措施。邓小平的监督思想主要有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加强人民群众和党员对干部的监督;监督要制度化、规范化;重视专门机构的监督检查等等。

在邓小平反腐倡廉论的思想指导下,党和政府在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是显著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长远看,如何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制度,还需要在实践中认真的探索。

四、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小结

社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必须解決的。在带领全国人民奔向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邓小平发现社会中出现了收入差距、腐败等严重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虽然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中折射出的巨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8页

[2]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364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9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9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2页

[6]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014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4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5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6页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14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78页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5页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67页

邓小平群众思想研究 第3篇

一、邓小平群众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的群众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深刻的继承和发扬, 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的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是邓小平群众思想的最基本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首次肯定了群众的创造性, 结束了历史上唯心主义居于统治地位的英雄史。体现了劳动群众的本质。结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认为,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产, 人民群众是劳动的主体, 因此人民群众始终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第一, 社会物质财富由人民创造。首先解决了人民的衣食住行问题, 然后才能从事科学、宗教、艺术、政治等等。劳动人民的创造性不可估量, 因此决定了社会物质财富产生的根本因素, 也是促进历史进步的最大外力。

第二, 社会精神财富由人民群众创造。由于真正宝贵的精神财富产生于社会实践劳动中, 所以说, 人民群众参与生产劳动这一生活实践, 也就是说, 精神财富由人民创造。

最后, 群众力量推动着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飞跃, 决定着社会变革。革命是即存在被剥削压迫的人。群众在这样的时候就以一个积极的革命创造者身份出现。

(二) 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观是邓小平群众思想的最直接来源

毛泽东同志首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把人民群众的作用摆在积极地位, 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这一重要理论。毛泽东对我党详细说明这一思想是在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上。直到延安整风运动, 才对道路蜿蜒曲折遵义会议前后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的七大才做出完善的表述。

因此毛泽东的群众思想也就总结为: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其中, “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基本工作方式;“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总之,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这一论断经过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富发展, 形成了一个关于无产阶级群众史观的理论体系, 奠定了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基础。邓小平在这个基础上继承和丰富了这一学说, 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邓小平群众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邓小平准确把握了中国历史进程, 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 从而进行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举措, 在理论和实践发展中为人民的生活争取到了最大最实惠的利益, 也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群众思想。在新时期, 我们更要充分认识群众思想深厚的科学底蕴, 对党的工作更好地完成起到警示作用。

(一) 群众思想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奋斗的道路中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并发扬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思想, 有机统一了生产力的基础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并很好地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中。

(二) 群众思想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制度的不断完善中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 坚持群众思想, 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方法指导, 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 均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以群众思想为主线。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独特优势。

(三) 群众思想贯穿于党的自身建设始终

坚持群众思想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 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都离不开群众思想。特别是党的作风建设, 核心内容就是密切联系群众。

三、邓小平群众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群众思想的内容丰富, 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群众观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 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的革命斗争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良好传统。毛泽东同志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称为党工作的基本路线, 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 邓小平的群众思想就是对这一观点的发扬, 他认为:群众基础是党执政的基石, 如果我党组织犯了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错误, 就注定是要失败的, 就是被遗弃的党。邓小平强调:“我们党的任务前所未有的艰巨, 新旧问题的不断叠加使得我们的工作更具挑战, 但我们只要谨遵一条那就是把群众利益永远放在首位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才更能体现我们党的作用。”

(二) 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群众思想

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也是一项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什么是群众思想?早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就作说明了: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做到这点, 就要坚持的群众路线。因此我党要想被群众所接受, 就不能高高在上, 就必须诚恳的听取群众意见。才能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在我们不懈的坚持和努力下, 在群众路线的实施也逐渐取得了较可观的成绩。但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依然层出不穷, 有些党员干部为了一己私利贪图享受, 没有很好地与群众进行沟通, 严重威胁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群众根基。针对这种现象, 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党要取得发展就要坚决维护自己的群众根基, 听从群众的意见是最好的方式。”

(三) 要把人民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党的主要任务必须是保障人民利益, 把人民放在第一位, 这是党一切工作的最科学和有效的目的。邓小平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要求我们不仅要面对国家现实情况来行动, 更要把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思想点是最为重要的, 我们一般的考虑都太正式化, 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东西, 有时候不用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被我们想得过于复杂, 因此把钱都用在了不一定有用的地方, 这还是对我们的基本路线了解不够。”所以我们国家极度需要进行改革开放来发展我们的经济, 把经济建设作为首要内容, 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把“三个有利于”标准用来判断我们在各方面工作的成败得失。

四、邓小平群众思想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有20多年。这些年来,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策指导下, 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必须归功于邓小平理论正确引导。因此保证党员和群众的良好关系, 这对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和新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邓小平群众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

中国共产党的很多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是在长期带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 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处于有利地位。群众思想便是其中最为显著的作风之一, 这使得我党和人民建立了坚不可破的良好关系。毛主席强调“我们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将永远成为我党的一个政治优势。”

邓小平同志十分关心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 他说“共产党员决不能为了自己的威信而为难群众, 这是极度错误的作法”, 这也是他科学地分析了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原因后得到的结果。

(二) 改革开放以邓小平的群众思想为出发点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唯一执政党, 无论是制定指导方针和政策, 或者所想的问题所找的方法必须最大程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力量。只有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才是国家长期稳定繁荣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强调, 我们必须把人民拥护、赞成、高兴、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小平同志指出:“要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爱戴就必须做到实事求是, 坚持走群众路线。”

邓小平同志的一生给我们每个中国人民上了深刻的一课, 也让我们看到了了一为爱群众爱人民的伟大领袖, 他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认为依靠群众,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这才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正是因为他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 因而他赢得了全中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今天,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所进行的事业, 是一项崭新的伟大事业, 更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事业, 我们所面临的困难是复杂的, 任务是艰巨的, 如果没有群众的始终如一的支持是永远不可能得到成效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 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领导干部必须与群众打好关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所有这些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意义和影响是重大的和深远的。

摘要:邓小平的群众思想理论, 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始终把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和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 当成第一位的政治问题。他认要想实现共产党的宗旨, 就必须坚持走群众思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心系人民、关心群众,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党的各项工作必须以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群众思想路线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1一4卷) .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2]《邓小平文选》 (l一3卷) .人民出版社, 第12卷1994年版, 第3卷1993年版.

[3]屠春友:《邓小平的谋略世界》.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论邓小平新闻思想 第4篇

关键词:邓小平;新闻思想;精髓

1 新闻工作的重要性:报刊广播电视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

用“思想中心”、“组织中心”来概括党报工作性质、地位、任务和作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和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原则。邓小平继承和发扬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精髓,对新闻工作历来予以高度重视。最能代表和体现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新闻工作重要作用的论述,是他1980年1月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提出的“思想中心”说。他提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这句凝练的话语,阐述了新闻广播工作要坚持、围绕、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思想,指明了报刊广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的国家建设是大局。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就是当代中国的大局。可是,“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对此,他论述了新闻广播电视工作的新任务和新使命。他明确提出:“我们希望报刊上对安定团结的必要性进行更多的思想理论上的解释,……总之,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

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维护和发展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当作经常性的基本任务。报刊广播电视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就是要围绕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来反映、组织、引导社会舆论。要经常反复宣传邓小平关于“关键是稳定”、“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的重要思想,更好地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要结合不同时期的实际反复宣传长期保持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宣传在稳定中求发展,要有秩序地进行改革。

2 新闻工作的党性: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

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老新闻工作者,邓小平同志深谙新闻宣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早在1950年,他便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指出:“拿笔杆子中,作用最广泛的是写文章登在报纸上和出小册子,再就是写好稿子到广播电台去广播”。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再次强调:“为了实现安定团结,宣传、教育、理论、文艺部门的同志们,要从各方面共同努力。毫无疑问,这些方面的工作搞好了,可以在保障、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出了大的偏差,也可以助长不安定因素的发展”。正是基于这种对新闻政治属性的深刻分析,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一刻不能放松。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当我国新闻界少数人提出了新闻工作要坚持“人民性”、“人民性高于党性”等错误观点,并在新闻界一度造成思想混乱之际,邓小平同志便及时指出:“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克服软弱涣散状态,已经成为全党的一个迫切任务。不仅理论界文艺界,还有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群众文化和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等各个方面,都有类似或其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整个思想战线的工作都要加强,我们要把这个问题郑重地提到全党面前,提到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少数人认为新闻宣传为人民服务属于“人民性”,是党性所不能包容和无法产生的,其这种论点的要害在于宣传“人民性高于党性”,否定和摆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再次强调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他强调:“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同时,要保证新闻事业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为此,“要有一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邓小平同志还十分明确地指出:“绝不允许宣传什么包括反革命在内的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

新闻媒介作为党派的耳目喉舌,必然要宣传一定的方针、政策和法令,并动员公众为贯彻执行一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计划而奋斗。新闻宣传的党性决定了它的一切活动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邓小平关于“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的论述,原则上适用于党领导下的整个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包括各级各类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等新闻机构,而不能理解成仅仅指党经办的机关报刊。因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实行民主集中制已载入我国宪法序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新闻实践反复证明,新闻广播工作的成绩与失误,都同是否正确处理新闻改革与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要问题密切相关。在这个问题上有三种错误观点:

一种观点是把新闻改革同坚持党的领导对立起来,认为言论自由不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标准;只要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新闻工作就不自由;新闻不是政府的“附属品”、“仆役”,报刊要成为“第四种力量”,中国新闻体制的弊端是“隶属性”等等。事实证明,按照这种观点进行新闻改革,必然要把新闻工作引向摆脱党的领导、改变社会主义方向的歧途。

第二种观点是把党对新闻工作的思想政治领导同组织领导割裂开来。在新闻改革中,有人主张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只能是道义上的影响,不能有组织领导责任。思想政治领导同组织领导是统一的,主张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只能是道义上的影响的,实际上是以道义来否定党的组织领导,要求新闻媒体脱离党的领导。

第三种观点是把对国内外大事按中央要求进行宣传报道,说成是“左”的表现,缺乏民主自由,主张“趁改革开放大潮”,从体制上加以改革;主张对国内外大事的新闻和言论,党报应与党的政策保持一致,非党报可以与党的政策不一致。

这样的新闻改革,从根本上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的真谛,它不是社会主义新闻制度的自我完善,而是从根本上瓦解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体制。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以党报、通讯社和广播电视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种类、多部门的宣传网络,它们归属的主办单位、传播方式、服务范围、业务性质、报道重点、表现风格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在政治方向上必须一致。就是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方面必须一致,不能搞意识形态多元化;在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按个人或小团体的意见办事。这是确保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上政治上统一所必须的。只有这种统一,“党才能够领导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任务而战斗”。

3 报刊广播电视都要讲大局,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

邓小平多次强调,新闻宣传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要坚决制止坏产品的生产、进口和流传”,“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要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批判“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反对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要坚决扫黄。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管理及一切有益的文化知识,但要对西方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性地吸收。1983年10月和1985年秋,邓小平在两次重要讲话中都精辟地论述了思想文化战线精神生产的问题。他说,思想文化教育战线“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他在着重批评理论界、文艺界一部分同志思想混乱的时候还指出:“这种‘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在精神生产的其他方面也有表现”。这些针对性很强的深刻论述,实际上揭示出包括新闻广播电视在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就是高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反对精神产品商品化。这些论述对新闻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性。

首先,要正确处理新闻改革同经济改革的关系。不能把新闻改革同经济改革混为一谈。在新闻改革中,有人把新闻改革同经济改革相提并论,认为既然企业要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党的新闻部门也可以照办。这种观点混淆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这两种不同性质事业的根本区别。其实,就是经济体制改革,也只是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不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性质的任何根本改变。党的新闻机关首先是舆论机关。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新闻改革,党的新闻事业的喉舌性质不能有丝毫的改变,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的意识形态性、阶级性、党性不能有丝毫改变,它们同党的关系也不能有丝毫改变。

其次,要反对新闻商品化。有的同志认为,新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商品,要按价值规律办事。这种观点混淆了一般商品同新闻作品的区别。一般商品生产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产品;而新闻是社会精神生产活动和精神产品,属于意识形态。大多数新闻都有不同程度的政治性,有个导向问题。它宣传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并不完全看市场需要而决定,还得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去考虑。所以,不能允许商品交换原则渗透到新闻活动中来,不能拿新闻去搞权钱交易。所以,我们必须杜绝“有偿新闻”。新闻商品化的集中表现是“有偿新闻”。“有偿新闻”的名目繁多,形式经常变换。其实质是在新闻活动中搞权钱交易。这种交易无异于“对新闻舆论的收买和贿赂”,其危害甚烈,“足以祸国误民” 。

反对新闻商品化倾向,并不是要否定新闻广播事业的经营管理,按市场经济法则办事。既要反对在新闻活动中搞权钱交易,维护社会主义新闻广播事业的党性、真实性和崇高信誉,保持新闻队伍免受腐蚀,又要支持新闻载体如报纸进入市场,加强经营管理,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总之要按照新闻规律搞好新闻宣传,按照经济规律搞好报刊广播电视业的经营管理。这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对于新闻工作的基本观点。

邓小平外交思想探析 第5篇

一、邓小平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 邓小平外交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国际格局和时代主题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以美苏为代表的两极格局彻底瓦解, 世界格局开始朝向多极化发展, 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一超多极的局面。以亚非拉为代表的众多发展中国家作为一股新兴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西欧国家通过联合成为多极化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强调在世界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努力恢复, 通过创新科技促进经济迅速发展;而我国在二战结束后, 于1971年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后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 不断在外交事务中取得进展, 也成为多极化中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正是这种多极化的局面使得各种力量之间相互牵制, 引发世界大战的危险基本消除, 和平解决国际冲突与矛盾成为各国之间展开外交的新手段, 为了发展经济, 各国开始了以安全合作为前提的各种交往。

在此国际形势下, 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他说:“现在世界上的问题很多, 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 二是南北问题”。[1]1985年在与日本客人会谈时, 邓小平又一次提出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 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总结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问题, 而这两个问题是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在此分析的基础上, 十三大正式把邓小平的两个问题提炼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20世纪70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它不仅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 也使得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产业分工越来越明细化, 全球各地区分工体系随之发展,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化。简言之, 经济全球化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纳入世界经济发展的体系, 国家之间变得密不可分, 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就要求各个国家展开精诚合作, 互利共赢, 共担风险。邓小平外交思想就是在世界多极化格局、和平与发展为国际主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 邓小平外交思想形成的国内环境: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邓小平十分注重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他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随着经济特区的建立, 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和理论,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与发达国家还要与发展中国家展开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合作。而这些改革开放的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必须要有与之相对应的外交政策和理论为其保驾护航, 只有外部环境安全明了, 对外开放的政策才会为中国、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利益。邓小平外交理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它为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

总结自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邓小平指出, 实现现代化, 是彻底改变我国几千年以来贫穷落后局面的根本举措。十一届三中全会, 我国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现代化建设, 而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就是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技术, 不断向先进国家学习, 重视教育, 发展科学技术, 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先进的科学技术, 管理方式都来自于发达国家, 这就要求我们要与之加强合作交流, 而邓小平外交理论的产生为我们在同他国的交往中提供了一种保护机制, 通过全方位外交手段保护我国企业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二、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科学判断国际形势, 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制定外交政策时都必须要符合本国国情, 敏锐观察国际形势, 顺应时代潮流和主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对世界各种状况的控制力下降, 冷战持续, 各地发生危险战争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但两个大国相互牵制, 不敢随意发动战争, 世界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1991年苏联解体后, 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变得更加微乎其微。第三世界的国家以及西欧各国的联盟陆续登上世界舞台, 国际形势变成以美国为首的一超多极的局面。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国开始争先通过科技创新发展经济。邓小平通过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把握, 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而这一科学判断成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理论的基础, 在与他国进行交流合作时, 都秉承和平与发展的基调。

(二) 坚持独立自主, 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 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 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 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1]在制定外交政策时,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进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活动, 这就给我国外交政策增加了新的内容, 奉行不结盟的方针, 永不称霸。在独立自主、不结盟、不称霸的外交政策下, 要想我国在经济和科技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上拥有立足之地, 就要努力发展经济, 增强综合国力。而发展要以和平为前提, 这就要求我们在与别国进行合作活动时展开和平外交, 按照这一政策办事, 既能维护国际和平, 又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立国际新秩序

国际秩序是一定时期内规范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宏观国际战略环境。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建立在殖民体系基础上的, 主导权与控制权完全掌握在少数西方发达主义国家手里, 制定的一系列政策规则都不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而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的国际新秩序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 它的提出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和拥护, 尤其是那些受旧秩序影响的发展中国家, 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总理1953年出访印度时所提出的,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这一原则不仅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础, 也成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而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 能够大大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争取公平公正, 能够真正实现和平与发展。

三、邓小平外交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第一, 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为我国对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我国新世纪外交工作指明了方向。开始使我国从文革、阶级斗争等以政治为主的国家生活转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开始了与外国进行政治、经济等全面合作交往。为我国新世纪外交工作指明了方向, 奠定了新时期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争取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第二, 邓小平外交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在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 我们开始实行对外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断与其他国家扩大交往, 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在世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更加举足轻重。在今后国际形势风云突变, 经济危机不断发生的环境下, 我们还要继续坚持邓小平的外交思想, 并进一步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的外交理论。

摘要:邓小平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丰富的内涵, 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我国在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提供了与其他国家进行全方位外交的根本性指南, 解决了许多过去无法解决的外交难题,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邓小平外交思想,背景,内容,意义

参考文献

论邓小平阶级理论思想 第6篇

(1) 提出了党的工作中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观点。

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 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从理论上解决了1957年整风反右以后党内长期存在的一个逻辑矛盾, 即一方面认定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 另一方面又提出要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 从而把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统一了起来。后来, 邓小平在许多讲话中, 对这个观点作了多方面发挥, 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论断。

邓小平充分注意到了历史提供的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他要求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指出“现在要横下心来, 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 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 一切围绕着这件事, 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 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 或者重新干。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 扭着不放, ‘顽固’一点, 毫不动摇。”

(2) 具体分析我国转型时期各个阶级阶层的地位及其作用。

邓小平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 注重从经济利益角度来分析和观察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

①创新了我国转型时期阶级阶层的划分和评价标准。邓小平立足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注重于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建设, 积极促进阶级阶层的合理分化来激发社会活力, 提出了多元分层标准。

②充分肯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作用。1978年3月18日,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指出, 知识分子“总的说来, 他们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 因此也可以说, 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 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强调革命的知识分子是“我们党的依靠力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的差别并不是阶级的差别, 就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即阶级性质来说, 知识分子并不是工人、农民以外的一个阶级。”纠正了以往在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上的种种错误。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重新确认知识分子是与工人、农民一样的依靠力量。

此外, 邓小平还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角度, 高度评价了知识分子的独特地位和作用。邓小平认为我们事业的关键在人才,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和使用数以亿计的人才。

③分析了我国农民阶级的性质和地位, 指明了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依靠农民阶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邓小平多次重申:“农业是根本, 不能忘掉”。由于邓小平对农村改革给予的有力支持, “包产到户”才得以全面推广开来。1980年5月31日, 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 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 效果很好, 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 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总的说来, 现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邓小平在农村改革激烈争论的关键时刻发表的谈话不仅对当时的农村改革是个很大的支持和鼓舞, 同时也推动了农村乃至全国阶级阶层的演变和分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农业经济由落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 由单一种植业向多种经营包括工业的发展, 从单一公有制经济形式向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农民队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出现了乡镇企业的农村工人、专业户、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业主等不同的社会阶层, 出现了一支以农业科技人员、农村教师、医护工作者为主体的农村知识阶层和相当规模的富裕农民阶层。对于农村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和发展, 邓小平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农村兴旺发达的标志, 特别是农村中的个体经济, 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 社会主义的法律应当给以承认和保护;农村中个体经济因素的增长, 并没有改变我国农村的基本阶级结构, 集体农民仍然是我国农民的主体。明确工农联盟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更加巩固和发展。

④提出可以允许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存在。1979年, 邓小平根据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的实际情况, 对原来的资产阶级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他说:“我国的资本家阶级原来占有的生产资料早已转到国家手中, 定息也已经停止了十三年之久。他们中有劳动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现在, 他们作为劳动者, 正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不久, 在全国城乡取消了解放初期所划的家庭成分, 把相当数量的原资本家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成员及其子女从剥削阶级的阴影下解脱出来, 抛掉了长期以来压在他们心头的政治包袱, 不仅消除了相当大的社会对立面, 壮大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而且造成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社会政治气氛, 对团结全国各阶层人民, 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良好政治社会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改革开放中, 我国采取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 私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消灭了剥削阶级以后又产生了新的剥削阶级分子。针对这一情况, 邓小平认为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 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 关键在于国家政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政党手里, 一旦发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 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 把它纠正过来。邓小平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出发, 强调在总体上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 在社会主义社会强有力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作用下, 尽管有多种经济成分和阶级结构存在, 但是工人、农民和社会各类劳动者阶层仍然是社会政治主体中的基本成分和主导力量, 少数剥削阶级分子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和热爱祖国的社会积极因素。事实证明, 允许私营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 允许一定数量的资产阶级分子存在, 这对于促进生产, 活跃市场, 扩大就业, 更好的满足人民各方面的需求, 繁荣社会主义经济都起到了积极的贡献。

(3) 创新了解决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矛盾的途径。

①运用经济手段解决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由于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分配制度的变革,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空前迅速地分化, 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日趋复杂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邓小平提出“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 社会主义政治的首要任务就是正确的调节和处理社会主义政治主体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最基本的是各个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他强调了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 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前提。他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方针,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 情况就不同了, 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 相应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 就可能出乱子。”而对于正常范围内的贫富差距, 邓小平指出不要怕, “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 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通过财政金融政策等实行宏观调控, 可以尽量消除已出现的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解决的方法之一, 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 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总之, 就全国范围来说, 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邓小平肯定了个人、局部正当的物质利益, 纠正了过去把人民利益抽象化、空洞化的思想, 为新时期阶级、阶层矛盾的解决提出了新的思路。

②运用教育和民主法制的方法解决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总结了我国历史上缺乏民主又滥用“民主”的沉痛教训, 对于党内和人民内部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问题上认识不一致的问题, 邓小平提出了同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迥然不同的政策和办法。“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 一个是教育, 一个是法律。”“对于绝大多数破坏社会秩序的人应该采取教育的办法, 凡能教育的都要教育, 但是不能教育或教育无效的时候, 就应该对各种罪犯坚决采取法律措施, 不能手软。”“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 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 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必须在政治思想领域把上述的斗争进行到底”提出在处理阶级斗争问题上“不能采取过去搞政治运动的办法, 而要遵循社会主义法制的原则。”他再三告诫“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 学会使用法律武器 (包括罚款、重税一类经济武器) 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势力和各种刑事犯罪分子进行斗争。”把阶级斗争的问题引导到法律轨道上来。对于剥削阶级思想在党内外思想政治方面的种种影响则采取批判的方法, “继续制定和完善各种符合于社会主义原则的制度和法律来清除这些影响”。邓小平用教育和民主法制的方法解决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 替代过去那种依靠群众性的鸣放辩论和搞政治运动解决党内和人民内部认识问题的做法, 推进了我国现代化民主建设的进程, 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315-318.

浅析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第7篇

一、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内容

(一) 关于战争与和平时代主题的论断

所为时代主题是指时代主题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世界范围内最重要、最突出的基本问题, 是国际社会主要矛盾的反映, 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和正在解决的主要课题。

对时代主题的论断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国家战略, 尤其是一个国家的国际战略。国际战略对不同的国家来说具有不同的作用。像尼泊尔等这样的小国家, 国际影响有限, 讨论国际战略的问题不具有很深的意义, 但是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时代对时代主题的论断主要停留在战争层面上。而且在中苏交恶的一段时间之内, 认为世界大战已经迫在眉睫成为中国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在这种背景下, 中国立足于打战, 打大战, 甚至是核战争, 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的国际战略的正确走向不说, 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内政。

在邓小平成为实际上的中国领导人的初期, 虽然并未就这一问题进行明确的表态, 却也不曾对世界面临新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一论断进行严格意义上的纠正。实际上, 在这一段时间之内, 很多国家都面临相同的困境, 那就是世界大战真的已经迫在眉睫了吗?

问题在八十年代中期得到了彻底地解决。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并认为和平已经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旋律。后来发展成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可以说, 这个问题的彻底解决使中国走出了从建国以来一直面临的中国处于战争之中的阴影, 为中国集中精力解决国内的主要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国际政治依据。

(二) 关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论断

早在八十年代的中期, 中国就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这种新的国际秩序不是建立在传统的两极格局之下, 不是那种不是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就是属于资本主义阵营这种冷战思维之下的。也不是建立在冷战结束之后, 世界应该由美国进行领导的这种美国单级国家政治秩序之下。

中国主张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包括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是对时代主题变为和平与发展的解决之道。中国主张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就是主张世界上的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地理位置、国际影响等因素, 都享有自己的国家主权和对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中国主张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立足于世界的实际和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 不仅代表了世界上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观点, 也代表了部分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观点。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也成为中国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的论断

自从国家产生之后, 如何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任何一个政治学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在农业文明时期, 实际上的国家基本上是出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这种思考相对较少, 地理大发现之后, 世界已经由一个相对与世隔绝的状态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世界。如何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摆在了世界各国的面前。

人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 战争成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主要手段。战争甚至在一段时间之内成为解决国家间问题的最主要的手段。

1954年, 中国总理周恩来在访问印度的时候, 同尼赫鲁共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经过简单的修改之后, 万隆会议上中国同印度缅甸一道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发展成为和平共处十项原则。

但是,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真正地被世界上的国家所接受主要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 随着邓小平的上台, 中国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更由于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 中国的综合国际明显提高, 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更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中国政府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者, 也一直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无论是在国际场合还是实际行动中, 中国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并以此作为指导原则来处理国家之间的纷争与关系。

(三) 以二十字为指导的外交思想

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转变个人认为是从中国拒绝在中苏有好同盟条约到期之后继续续约开始的。在这之后, 中国明确的拒绝结盟关系, 并同世界上的任何友好国家发展关系, 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完全地从非社即资的冷战思维中解放出来, 开始走出了一条新的外交道路。

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 邓小平提出了外交工作的二十字方针即“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可以说二十字外交方针的提出适合中国的国情, 不应该仅仅看做是权宜之计, 而是中国在未来一段之间之内都要坚持的外交指导思想。

而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 世界形势很不明朗, 美国明确将维护美国的世界上的领导权作为国家战略。这种背景下, 邓小平二十字外交方针成为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中国开始了全方位的无敌国外交, 打破了中国面临的外交不利局面, 并为开创后来的外交工作新局面奠定了理论基础。历史已经证明二十字外交政策的成功。

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作用

(一) 为国家重心的转移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一个国家的国际战略可以深刻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个国家的内政,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复杂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毛泽东时代强调战争, 所以在国家重心上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而邓小平认为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做出了将经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事实已经证明这个决策的正确性。

(二) 为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二十字外交方针的指引下, 中国开始了全方位的无敌国外交, 并提出了多种类型的国家关系。不仅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 而且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经过江泽民和胡锦涛两届政府的坚持与发展, 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这里面邓小平的外交方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 对中国大战略的完善与补充

一个国家的大战略决定着这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目标与达到的高度,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作为中国国际战略的构成部分之一, 不仅完善了理论构成, 也在实际上完善了中国的国际战略。它同三步走战略以及其他的战略一起构成了中国的大战略。

总之,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真理, 它为中国国际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保障, 而在今天, 在坚持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反思和发展发展也是必需的。

摘要: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八十年代, 世界政治格局有了新的变化。邓小平适时的提出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理论保障。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 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需要又提出了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为今天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基础。本文在探究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内容的同时, 揭示其在新时代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时代主题,国际新秩序,和平崛起

参考文献

[1]《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理论》, 江苏人民出版社, 梁守德、刘文祥著。

[2]《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 韩景云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 邓必坚等主编,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4]《中国外交思想史》, 谢益显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5]《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刘亚军著, 《甘肃理论学刊》, 2000年01期。

邓小平领导科学思想探析 第8篇

关键词:领导科学思想,领导者,领导者素质,方法,艺术

领导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是围绕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和行为。邓小平同志高度精辟地概括了现代领导的科学含义, 明确指出“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1]“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它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一、现代领导者的素质

1. 领导者需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领导素质的核心, 它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党委的领导, 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 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 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 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2]正确的政治方向, 就是指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的方向, 革命进步的方向, 同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符合的方向。在现阶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一个领导者只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才能保证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执行, 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2) 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是科学的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的理论基础。只有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才能坚定信仰, 坚持自觉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 (3) 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具体表现在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反对个人主义,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之间关系。开诚布公, 襟怀坦白;做到无私无畏, 对于一切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黑恶势力, 不仅能拒而远之, 而且敢于进行不懈的斗争;敢于坚持真理, 勇于改正错误, 扬善除恶, 有“横眉冷对千夫指, 伏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 对同志要有爱心和亲和力。有高标准、严要求, 始终坚持自律和“慎独”的境界。

2. 领导者应具备的智能素质

智能素质是一个人在知识、智力、能力三方面有机结合的素质, 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对于现代领导者应具备的智能素质有: (1) 知识素养。领导者应当是知识广博、经验丰富、政策水平高、管理理念新的通才。具体说, 知识素养包括了: (1) 比较系统而坚实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能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2)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现代领导者需要认识和处理的问题包罗万象, 涉及各个领域, 要求知识的多样化。 (3) 精通业务, 懂本行。领导者一方面要根据领导者的工作对象和所处的环境掌握有关专业知识, 争取成为业务内行;另一方面对于管理科学各方面的知识要比较精通, 掌握和运用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科技管理、领导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管理科学知识, 成为党政管理的内行。 (2) 智力素质。现代领导者智力素质应具有: (1) 敏锐的洞察力。即敏锐、犀利、快捷、准确、及时发现和掌握科技、政治、社会发展的新动向, 能高瞻远瞩, 具有远见卓识。 (2) 深刻地记忆力。记忆力能把许多好的信息储藏起来, 记忆力越好, 储存量越大。 (3) 丰富的想象力。要根据工作目标、任务, 结合过去经历, 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4) 活跃的思维力。要勤于用脑、善于用脑, 用聪明和智慧战胜一切困难。有“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的胆识。 (5) 开拓的创造力。能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与时俱进。

二、现代领导者的工作方法

第一, 抓大放小。“党委如何领导?应该只管大事, 不能管小事。”明智的领导者, 懂得抓大事、顾大局, 把主要精力放在关系到全局的大事上, 要按照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大事清楚、小事“糊涂”, 会议决定、分头去办的工作原则。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才能充分发挥下属的积极性。第二, 以点代面。对于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领导者要善于抓住全局性的问题, 深入解剖, 取得经验, 抓住典型, 树立榜样, 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第三, 调查研究。领导者要深入群众、深入实践, 掌握第一手材料。坚持调查研究就是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路线, 它是制定政策、指导工作的依据。第四, 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将管理决策或执行或监督指令作用于对象后, 其结果又返回来对决策执行进行调节的活动。第五, 目标管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都有整体奋斗目标, 其内部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 还应有分目标。目标越明确、措施越具体, 计划越周详, 执行运转就越可靠。第六, 选人用人。“善于发现人才, 团结人才, 使用人才, 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作为领导者, 能否积极发掘人才, 合理使用人才, 大量培养人才, 是事业兴衰与成败的关键。在领导工作过程中, 只有通过人才的作用, 才能把物质的、自然的、社会的各种条件结合起来, 作用于客观工作对象, 形成领导效能, 从而实现其决策的目标。第七, 制定规范。制定规范就是要建立合理而有效的组织机构和制定全局性的管理法, 包括一切计划、规划、规章制度等等, 以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制定规范要走群众路线, 征求群众意见, 要坚持切实可行和实事求是。

三、现代领导者的领导艺术

除了规范化、程序化的一般领导工作方法之外, 领导者还应具备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要有超常规的思维, 超常规的工作方式。这种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非规范化非程序化的创造性的领导技能, 称为领导艺术。领导艺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 随机性。事物总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领导者不是遵循规范化的程序, 也不是运用数学分析方法解决问题, 而是依照客观事物发展变化客观规律, 随机应变、自觉判断地认识事物、处理事物。随机性的特点是全局在胸, 统筹得体,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审时度势, 当机立断, 不失时机, 抓住机遇。

第二, 创造性。创造性的领导艺术属于社会和才华的结晶, 它是现代领导者的魅力表现: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 而是构思新颖、风格独特、勇于开拓、不断创新。

第三, 多样性。不同的领导者在办理相同的事情中, 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办事技巧, 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 而达到最佳效果。多样性体现了领导者的活泼、丰富多彩的领导技巧。

第四, 人性化。对人的领导是领导工作的主题, 也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处理好、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是对人的领导艺术。对人的领导艺术, 中心是如何调动和发挥下级工作的积极性, 取得下级配合和上级的支持。

总之, 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反映在领导工作的各个方面, 只有在领导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才能不断提高领导工作方法与艺术, 提高领导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267-268.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92.

邓小平科技思想 第9篇

关键词:邓小平教育思想 思想品德课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b)-0182-02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高等学校思想品德课程要坚定不移地把邓小平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精髓,有效地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跨世纪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1 以“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教学、育人的始终

邓小平同志关于“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的论断,鲜明地指出了政治方向是办学灵魂。它集中地体现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这一落脚点上。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一个人,如果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应该说这表示他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应该说是红了”。为了避免重犯过去“政治方向可以冲击一切”的错误,又指出“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1989年6月,邓小平针对当时反映出来的“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情况,强调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的政治方向上,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为了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每个共产党员,更不必说每个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肯定会天下大乱,四分五裂,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蒋介石就从来没有统一过中国。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核心是反对党的领导,而没有党的领导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是积多年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因此,思想品德课不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共产党的领导,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作为课程教育的宗旨。

2 以培养“四有”人才的思想,作为教学核心内容和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

1989年10月,邓小平同志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题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明确地指出了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四有”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四有”的概括十分精辟和具有科学性。从整体上看,它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的统一体;从思想道德素质要求看,它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及行为养成等诸多方面。邓小平同志还多次在不同场合就“四有”做了具体阐述。比如,理想教育方面,他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针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社会理想淡漠的趋向,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现在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没有理想的表现,比如说一切向钱看。”他特别强调,对青年一代要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共同理想”为内容的社会理想教育。“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有了共产主义理想,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真正的优势”。又比如,道德建设方面,他指出:“没有共产主义理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要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共产党和先进分子言行;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服从组织’,‘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要“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惟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

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内容、教学质量,应当以培养“四有”人才的思想作为评价标准,任何忽视或偏离这一思想的现象,都会关系到育人工作的成败。

3 以集体主义思想为指导,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邓小平同志一贯地倡导集体主义思想。他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我们倡导和实行这些原则,决不是说可以不注意个人利益,不注意暂时利益,而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是统一的,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是统一的,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如果相反,违反集体利益而追求个人利益、违反长远利益而追求暂时利益,那么,结果势必两头受损失。”同时,邓小平同志坚持用集体主义思想“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惟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就是说,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无不是建立在对某种利益追求的基础上的。这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就是为谁(为谁的利益)而活着,在人生实践中所追求的是为己,还是为公。集体主义是一种强调集体利益、集体力量和集体作用的思想观念,是人们按照社会主义的要求,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因此,我们应以邓小平同志的集体主义思想启迪学生,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观念;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的观念;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观念;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 以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早在1978年拨乱反正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沒有大批的人才,我们做事业就不能成功。”1985年,邓小平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需要出发,再次提出“培养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的大人才观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也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对于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要有一股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他教导全党、全国人民要经常记住,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只有长期奋斗才能赶上发达国家水平。“要艰苦创业,就要弘扬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革命加拼命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他倡导“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当代大学生能否具有这种精神,关系到我们国家能否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必须以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这种精神去激励当代大学生,使之成长为具有艰苦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辉煌。

5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断改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上一篇:学校高中化学有效教学下一篇:应用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