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次模型范文

2024-08-08

管理层次模型范文(精选7篇)

管理层次模型 第1篇

关键词:RBAC,层次管理,权限,树型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安全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来更改系统的安全,缺乏灵活性且实际运用过程中并不方便也不可行,现行的一般在应用层次上构造数据库安全设置的模块。而权限管理在应用系统开发中对于数据库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权限管理中,访问控制是实现整个权限的核心内容,它是实现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机制的主要手段。但是传统的访问控制:自主型访问控制和强制型访问控制已无法满足新系统的需求,因为传统安全系统的访问机制都是对系统中的所有用户进行直接的权限管理,这样权限操作复杂、授权方式不灵活,对日益膨胀的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有限。

1 基于RBAC的层次管理模型的提出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在用户(user)和访问权限(permission)之间引入角色(role)的概念,用户与特定的一个或多个角色相关联,角色同一个或多个访问权限相关联,角色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生成或取消,而且登录到系统中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动态激活自己拥有的角色。在RBAC中,通过分配和取消角色来完成用户权限的授予和取消,实现了用户与访问权限的逻辑分离。这样极大的方便了权限管理。

标准RBAC模型由4个部件模型组成,这4个部件模型分别是核心模型RBAC0(Core RBAC)、角色层次模型RBAC1(Hierarchal RBAC)、角色限制模型RBAC2(Constraint RBAC)和统一模型RBAC3(Combines RBAC)。基于角色访问控制还可以很好的描述角色层次关系,实现最小特权原则和责权分离原则。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只是一个很抽象,通用的访问控制模型,并不能很好满足实际业务的需求。在实际的企业中,员工的权限是根据其实际的工作性质和所处于的工作部门来划分的,具有层次性,因此进行分层权限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2 基于RBAC的层次管理模型的设计

2.1 模型的框架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合RBAC的参考模型,基于RBAC的层次管理模型如图1。

2.2 模型的元素

在此模型中,用户(User)、角色(Roles)、用户角色指派(User-Role Assignment)和会话(Sessions)的含义同RBAC0模型,角色层次(Role Hierarchy) 的定义同RBAC1模型。

用户(U)代表人,但也可以是一台机器,agent,或其他任何智能型物品。

角色(R)表示一个工作职责,该职责可以关联一些关于权力和责任的语义。

用户指派(UA,User Assignment)和授权指派(PA,Permission Assignment)UA为多对多的用户角色指派关系,实现用户和角色之间的关联关系映射;PAPR,为多对多的权限角色指派关系,实现操作和角色之间的关联关系映射;

会话(S)(session)主体对客体对象中的方法的一次访问过程,一个主体可以启动多个会话,主体与会话的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

操作组OP(Operation):操作组是一系列操作的集合,每个操作由操作类型定义。在本模型中,用户主要有四种基本的操作类型:查看、增加、更新、删除。

对象组OB(Objects):对象包括数据库、数据表,记录以及字段集,所以对象组是数据资源的集合,当然,也可以是用户的集合。

组织机构(Org):用户和角色都可以和用户组架构相关联的,因此,引入了组织机构的概念,在模型中,为了能够达到灵活性,用户和权限可以归属于组织机构。

约束C(Contains:约束条件),基于RBAC的层次管理模型除了包括唯一值约束,非空值约束,域约束等公共的约束外,本模型中约束还包括条件约束和权限传递约束。

这些模型元素的关系可以用多维表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元素关系如图2:

2.3 模型中的层次

从上图可以看出用户与组织机构,组织机构与角色,角色与权限以及权限与数据对象和操作之间的关系。层次结构是本模型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层次关系的处理在本系统的实现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处理环节。

2.3.1 角色层次

角色层次关系是RBAC模型的一个关键方面,是一种反映一个组织中权力和责任的自然构造角色方法,它定义了角色之间继承的关系。因此在本模型中,角色层次的设置是为了能够方便对这样一群人员的授权:他们具有很多相同的操作权限,但之间在工作上又存在着细微差别。将他们之间相同的操作权限赋予一个公共的角色,再利用角色继承来体现他们之间的差别。这样的话,角色层次不会复杂化,简易了对用户的权限的判断。虽然通过对角色层次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但如果实际中单位组织的人员很多,而且分工很细,并且一般人员在操作上的差异很多是由具体身份来决定的,这样必然会导致子角色的过多的继承,如果存在过多的子角色显然不合适,会导致角色规模臃肿,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这里就有一个“角色的复用”问题,为了解决“角色复用”问题,我们在访问控制中引入条件集(Conditions).规定只有符合该条件的角色才适用某授权。

2.3.2 组织机构层次

组织架构通常是树状结构,其中的每一节点都对应着一个部门或单位。所有的用户都在相应部门的某工作岗位上,履行一定的工作职责,处理其所管辖的有关业务,即用户所需要的权限其实是与部门的工作岗位相关联。在此我定义了一个组织机构信息表,其中字段org-id,org-name和up-id,up-name的定义,体现了机构之间的关系。组织机构的引入弥补了RBAC1模型中角色集与用户集依赖于角色层次所带来的不足。

2.3.3 数据资源层次

数据资源包括数据和文档资源,数据包括数据库、数据表,记录以及字段集。文档资源分为父子资源,可以把访问路径存入资源中,根据用户权限不同,转入不同的访问路径,上级拥有下级的访问路径,下级只能访问本级的访问路径,这些资源都构成典型的树形结构。

2.3.4 操作组的层次

在本模型中,操作组主要是对数据对象进行查看、增加、更新、删除。操作针对的数据对象是数据对象中全部的集合、子集合以及其操作涉及到的字段级别和记录级别。操作组的意义就是可以在一系列的数据资源上面可以执行一系列相关的操作。

2.3.5 层次模型中的约束

层次结构是本模型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层次结构的合理性与否关系到模型的整个框架结构。因此,在层次结构的定义上,也有一定的约束,模型中存在着模型约束规则。

1) 实际业务中,每个用户至多只能归属一个单位组织

2) 角色与权限的对应关系为1对1的关系

3) 实际单位机构的树型结构中不存在循环链

4) 角色层次结构上不存在循环链

5) 角色层次结构上不存在超越链

6) 角色层次结构上不存在互斥链

依据模型约束规则,在本系统处理层次关系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处理环节。如果可以处理好其中一个层次关系,则系统的其他层次关系也可以同理推得。以角色的层次关系为研究对象,角色层次要防止超越链、循环链和互斥链的情况。因此增加角色时,如果要指定它的继承类,则需要检验该角色的添加是否使已存在的角色层次违反了模型中规定的约束。是否存在超越链的实现步骤如图3。

检验循环链的算法是首先从指定的角色role的直接继承角色,然后提取角色的直接继承角色集中直接存入数组DSubRole中,再然后以角色DSubRole[i]为根节点,依次向下搜索,生成角色树Tree,最后判定role是否存在于Tree中,如果存在就从继承角色集中删除角色,不存在,则向下搜索,直到DSubRole中搜索完毕。

检验角色层次是否互斥链的算法和检验角色层次是否存在循环链算法类似,只是Tree中的角色与角色role的约束集中的角色组相比较。

3 系统应用

在此,我们结合具体的应用系统——云南省教育网络平台来说明基于RBAC层次管理模型在系统的应用。教育网络平台是一个在云南省教育厅学生处与各学校之间建立一个方便、快捷的网络信息交流工作平台。首先,用户通过身份验证,依据文档资源转入不同的访问页面,行使不同的权限。超级管理员(即省级领导)进入之后,可以增加、删除、分配角色,依据角色不同赋予用户权限。在系统中,充分的体现现行政府中,各个部门分层管理的特点。依据部门的分层管理来划定政府人员在教育网络平台软件中的使用权限。而这个模型的验证贯穿于整个教育网络平台的建立,上级(即省教育厅)人员可以对下级(市级)人员管理、授权。本市级人员只能对拥有本市人员的权利,不能超权,也不能对其它市的数据进行操作,很好地体现了分层管理的特性。

参考文献

[1]Katharine Whitehead.基于组件开发Component-basedDevelopment[M].王海鹏,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余敏,余文森.一种改进的RBAC角色层次模型[J].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处,2004.

[3]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管理层次模型 第2篇

高职院校现有的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评价方式, 多依靠教学检查小组定期组织检查或通过教学部门负责人进行工作汇报的方式来评价教学管理工作的成效。这种评价方式缺乏统一的标准, 往往“人情分”占据了主要, 很难科学、公平、合理地考核一个教学部门的工作水平。因此构建科学的教学管理评价模型, 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定量评价, 将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 问卷调查法确定评价指标

根据教学评价指标的来源情况, 设计了一份针对高职院校系 (部) 教学管理工作评价的调查问卷———“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评价指标调查”。问卷内容将高职院校系 (部) 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通过59个观测点表述出来, 不分层次。通过Likert五点尺度进行评量, 在测评过程中, 根据评价指标对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的影响程度, 通常情况下, 可以将评价指标分为“非常重要”、“重要”、“无所谓”、“不重要”、“非常不重要”, 其对应的得分为5、4、3、2、1。在测评过程中, 如果得分愈高, 表示被调查者认为该指标在评价高职院校系 (部) 教学管理工作中重要性程度愈高。

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本文所构建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属于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该模型的构成主要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为了获得分析所需要的原始数据, 需要对各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设计, 分别对同一层级下的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调查。

2.2 构造判断矩阵

通过对问卷数据处理分别得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相对重要性矩阵。以一级指标为例, 得到如表1所示矩阵。

2.3 求解特征值及一致性检验

第一步: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因素的乘积Mi, 见式 (1) :第二步:计算Mi的n次方根见式 (2) :第三步:对向量做归一化处理, 见式 (3) :那么W= (W1, W2, …, Wn) T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第四步: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见式 (4) :其中 (AW) i表示向量AW的第i个元素。

为了测试评判的可靠性或一致性, 需要建立一致性指标。因此在层次分析中引入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λmax和n之差与n-1的比作为度量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指标, 见式 (5) :

CI值越大, 表明判断矩阵偏离完全一致性的程度越大;反之表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越好。那么, 决策者判断思维的一致性和什么来做相对比较呢?我们将引入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对1-9阶判断矩阵的值见表2。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 (2) - (5) 计算得一级指标的权重见表3。

运用同样的方法对评价系统的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确定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最终得详细指标及权重见表4。

3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评价模型

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要求而建立的。在对各教学系 (部) 的教学管理工作运用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时, 依据这些指标权重以及专家综合打分对该系 (部) 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 计算各系 (部) 在各项指标上的得分, 从而分析出各系 (部) 的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且可以通过各项指标得分的比较, 找出各系 (部) 之间在教学管理上存在的差距。

本评价模型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被评对象的综合得分。若第i个指标的权重为w′si, 专家对第i个指标评分等级Tj, 指标得分为si, 则系 (部) 教学管理工作综合得分S, 其中:

式中n=40, m=打分专家人数。

将评价结果分为四类, 总分为100分。当S≥90时, 教学管理工作科学、有效, 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可以定为优秀;当90>S≥75时, 教学管理工作比较好, 但存在一定问题, 可以定为良好;当75>S≥60时, 教学管理工作只能基本维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需要全面提高, 可以定为合格;当S<60时, 教学管理工作无序、混乱,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需要全面整改, 定为不合格。

摘要:本文运用量化的思想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细化,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获得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定量评价, 通过评价模型的运用可以更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各系部教学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1]魏爱民.基于动态模糊理论的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 2010.

[2]潘海涵.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2008.

树的层次结构运动模型的研究 第3篇

实时地生成树在风中真实感很强的自然摇曳,一直是图形学中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了能够快速生成树在风中摇曳,同时保持高度的真实感,应用层次结构模型(LOM)把树木结构分成固定部分、可动部分和波动部分,通过建立风的模型,使树木产生摇曳的动画效果。

LOM借鉴了LOD(Level of Detail)的基本思想, LOM模型是一个两元组<LLOM,Lswitch>,其中LLOM是一系列用来描述某类物体特定的一类运动行为的不同精度的运动方程,记作:

LLΟΜ={li|f(li)>f(lj),j>i,i=0,1,2,,j=1,2,3} (1)

式(1)中li为第i层的运动方程;f为运动方程精细程度的评价函数;Lswitch是一个在各个层次之间切换时确定临界点的算法[1]。

1 树的模型建立

根据上述LOM的定义和风中树林摆动行为的特点,本文使用了一个具有3个层次的LOM_swing对树的行为进行描述,这3个层次与运动方程的对应关系为:第2层-l2 (无运动),包括树的主干,我们称为固定部分,不做任何运动,包括树的主干;第1层-l1 (基于过程建模的运动方程),我们称为可动部分,这部分包括树的分枝,他们做一些定义了的运动,包括树的分支;第0层-l0 (基于物理建模的运动方程),我们称为波动部分,包括树的末端枝条。

2 风的模型的建立

风的行为是非常复杂的,即使是在通常很小的风中也存在着旋涡,这给风的模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事实上不可能精确地模拟风的运动,而这也是没必要的,因为旋涡等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事实上,从宏观上我们发现,树在风中的摇曳主要表现为一阵风把树吹起,然后风力减弱,树的枝条往回摆动。据此我们构造一种风力模型:风力从零开始逐渐加大,然后再逐渐减弱至零。风力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f(t)={at+b(0ttc)c-d(tc-t)/tc(tctmax_time)

这里tc 是时间常量。通过调整常量a,b,c,d,e,f 的大小,我们即可得到不同类型的风力模型,风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3 树的运动

在风的影响下,树的整体运动,我们根据LOM模型,分别对固定部分、可动部分和波动部分采取不同的运动模型[2]。

通常,对固定部分,采用LOM_swing的最高层次描述该树模型部分的状态,l2为LOM_swing最高层次的运动方程。对于树的模型,在最高层次上不作任何的计算,树木保持静止状态,不发生运动。

当为可动部分时,可以切换到LOM_swing的第2个层次,使用基于过程建模的运动方程l1描述树木的摆动行为。为了体现整个场景中风向、风力,首先定义风的模型为F(f(t),v(t)),其中f(t)为风力模型函数,表示风的大小;v(t)为二维单位矢量

[x(t)y(t)]

,表示风的方向。定义在j时刻作用到树枝i的风为Fi(f′(tj),v(tj)),其中,f′(tj) = f(tj) + H,HN(0,δf2),δf为用户指定参数;

v(tj)=norm(v(tj)+[xy]),norm

为对矢量进行标准化的函数,X~(0,δx2),normY~(0,δy2),δxδy为用户指定参数。为了体现风吹树摆的可交互性,f(t)和v(t)的方程可由用户自行确定。一般来说v(t)和f(t)可设为一个常矢量。然后定义树枝i在时刻j的摆动方程为wi(tj)=g(f′(tj),i)v′(tj)。其中,函数g根据各个树枝的索引号确定树枝所在的层数,从而对风的幅值进行放缩,以得到摆角的大小。

当为波动部分时,切换到LOM_swing的最低层次来描述树木的摆动情况。在l0的定义中,仍然使用Fi(f′(tj),v'(tj))作为树枝ij时刻的受力模型,将它直接代入Thomas扭矩τphy的公式中计算摆角[3]。

4 基于OpenGL的树随风摇动的开发

开发平台选择Visual C++6.0和OpenGL 1.4,通过建立风的模型,然后利用OpenGL对树进行建模来生成树木模型,通过程序实现使风作用树的模型,让树随着风摇摆。

4.1 程序框架结构

在程序中首先建立风的模型,然后建立树的模型,通过LOM模型计算各个部分的运动计算,然后通过程序渲染图形,产生树的模型在风的模型下运动的状态。图2是整个程序流程图。

4.2 模拟试验

4.2.1 模拟环境

在CPU为AMD 2.0G,内存为512M,显存为64M的普通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试验。通过VisualC++6.0建立单文档视图,实时渲染OpenGL建立的LOM树模型来实现树随风摇摆的模拟。

· 操作系统:Windows XP Professional + SP2

· 开发平台:VisualC++6.0 + OpenGL1.4

· 数据库:MySQL Server 5.0

· CPU:AMD 2.0G

· 内存:三星DDR400 512M

· 显卡:华硕GEFORECE5200 64M

4.2.2 模拟参数设置

模拟过程的参数主要有LOM节点数和风模型中的风力。下面是对两个参数的不同的设置和其不同的效果图。

5 结 论

本文用层次结构模型,通过OpenGL建立树的层次结构模型。在已建立的风的模型下,实现了树随风摇摆的模拟,具有一定的真实感。在三维视景仿真中,成批量的树木运动的仿真是很重要,也是必须的[4]。由于树的模拟很复杂,特别是树叶随风的运动是很复杂的,所以在成批量的树木运动的仿真时,要对树的模型进行适当改进优化,减少树木的节点,优化风的模型,提高三维渲染帧速率,这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莉莉,赵伈平.虚拟场景中半动态对象的层次运动模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29(10):866-867.

[2]柳有权,王文成,吴恩华.树在风中摇摆的快速生成系统.计算机学报,2003,7.

[3]Steve Capell,Seth Green,Brian Curless,et al.Interactive Skeleton-Driven Dynamic Deformations[C].In Proceedings of SIGGRAPH2002Conference,2002:586-593.

销售业务员需求层次模型分析 第4篇

在当今的市场条件下, 绝大多数企业都需要通过销售工作来实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战略目标。过度的市场竞争与企业对有限客户资源的激烈争夺使销售业务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对于企业来说, 要对销售业务员进行有效管理就必须先针对销售业务员这个特殊群体的需求特征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以激发并保持他们的工作热情, 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忠诚度。

二、基础理论

(一) 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又叫“保健—激励理论” (motivation-hygienetheory) , 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 (Frederick Herzberg) 通过对近2000名工作者进行调查所得出:那些引起人们不满情绪的因素, 如公司政策、人际关系、工资福利、工作条件和管理监督等称之为保健因素。那些能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带来积极态度的因素, 如工作成就、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感、工作认可和成长发展的机会等称之为激励因素, 对激励因素改善可以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努力程度, 从而提升公司业绩与效益。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传统的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的观点进行了创新的解释。对于保健因素来讲, 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对于激励因素来讲, 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

(二) KANO模型

KANO模型是日本教授狩野纪昭 (Noriaki Kano) 受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启发, 在1984年首次提出满意度的二维模式。在该满意度二维模式的研究中发现, 不是所有因素对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效果都是一维的, 满意度二维模式认为, 当提供某些因素或进行改进完善, 不一定能实现满意度的提升, 不能获得客户满意的效果, 有时提供或不提供某些因素, 客户认为没有什么差异。由此日本教授狩野纪昭构建出KANO模型, 他将影响因素划分为五个类型, 基本型需求 (M) 、期望型需求 (O) 、兴奋型需求 (A) 、无差异型需求 (I) 逆反型需求 (R) , 这五类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递进的发展趋势。

三、销售业务员需求的结构

基于对相关文献的研究, 本文基于双因素理论和KANO模型理论提出销售业务员需求的广度结构和深度结构。

(一) 需求的广度结构

员工需求的广度可以按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1. 如果按员工对企业激励需求的角度来看, 员工需求的广度结构可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对激励方式的需求, 由于员工个体的差异性的存在, 表现出对激励方式需求的差异性, 如企业目前常用的工作激励、报酬激励、文化激励等激励方式。

对激励内容的需求, 是指员工希望企业提供的各项激励具体内容, 通常是员工希望通过企业提供的激励措施获得的核心利益, 也是员工需求最重要最关注的因素。

对激励效果的需求, 指员工通过在工作中感受被激励程度, 能体验到的满足感, 主要考虑激励的及时性、公平性、有效性等。

2. 如果按员工自身需求因素包含的维度来看, 可以分为对工作本身的需求、对自我发展与实现的需求、对收入报酬的需求和对组织环境的支持。为了与本文研究紧密结合, 将选用第二种分类标准, 它简单方便, 易于操作实现。

(二) 需求的深度结构

根据KANO模型对于销售业务员需求因素的划分, 得到基本型需求 (M) ;期望型需求 (O) ;兴奋型需求 (A) ;无差异型需求 (I) 和逆反型需求 (R) 这五个类别, 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层次递进关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五种需求类别之中的需求因素会在其间进行转移, 如期望型需求向基本型需求转化。

为了方便论文之后的研究, 根据原KANO模型需求层次类型的划分, 对原KANO模型和相应需求层次类型的进行解释说明。

基本型需求 (Must-be) :指该类型的需求得到满足, 其满意水平不会提升, 但如果得不到满足, 就会产生不满。

期望型需求 (One-dimensional) :这类需求与满意度呈正相关, 如果此类需求得到满足, 那么满意度将会成线性提升, 如果得不到满足, 其满意度水平会相应下降。

兴奋型需求 (Attractive) :对于这些需求的满足, 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满意度会大大提高。它比期望型需求的满足提升的满意度效果会明显很多。

无差异型需求 (Indifferent) :对于这类型需求的满足, 员工不会感到满意, 对其不满足也不会产生不满情绪。

逆反型需求 (Reverse) :由于个体喜好的差异性, 对于某一需求因素的满足, 反而会感到不满。例如工作监督就会呈现此类型需求特征。

四、销售业务员需求层次模型建立

(一) 需求因素的获取

首先,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关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划分, 得出初始的员工需求因素。赫兹伯格认为保健因素包括监督、公司政策、与监督者的关系、工作条件、工资、同事关系、个人生活、地位、保障、与下属的关系;激励因素包括成就、承认、工作本身、责任、晋升、成长。

其次, 参考关于员工需求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结合所要研究的对象, 销售业务员的工作特点对原双因素理论中的需求因素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补充说明, 如将工资调整为收入报酬, 并将其分解为基本工金, 奖金、福利和价值共享。经过整理一共设置了28项需求因素。

最后, 将得到的需求因素项目对一部分销售业务员进行小样本试用, 对原始的需求因素题项进行删减和修改, 最后确定出销售业务员的初始个性化需求, 将最初的28项需求因素最终确定为26项, 具体内容为工作成就、工作认可、工作兴趣、工作自主、工作胜任、工作合适、工作轮换、工作责任、晋升机会、培训学习、工作监督、制度制定与执行、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基本工资、奖金、福利、价值分享、个人生活、地位、保障、团队合作、参与管理、企业文化、领导素质、公司发展前景。

(二) 构建初始需求因素模型

对于销售业务员需求因素的整理可以使用亲和图法和树状图, 它们是可以对概念进行等级分层的结构化方法。按照需求因素项目之间的相互亲和性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归纳整理, 最后分为四个需求维度:

工作本身XA: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各项需求因素, 包括工作兴趣、工作自主、工作胜任、工作合适、工作轮换、工作责任。

自我发展与实现XB:与员工自身的成长与在企业中的发展和实现有关的需求因素, 包括地位、工作认可、工作成就、学习培训、晋升机会、参与管理、个人生活。

收入报酬XC:基本工资、福利、奖金、价值分享。

组织环境支持XD:将工作环境氛围和组织支持相关的因素归为组织环境支持需求维度, 包括工作保障、工作条件、团队合作、人际关系、领导素质、工作监督、企业文化、公司发展前景、制度制定与执行。

(三) 确定销售业务员需求因素的KANO类别

1. 设计KANO问卷

KANO问卷的设计思想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提问, 以便了解员工对某一需求因素的看法, 例如调查销售业务员员工对需求因素“工作成就”的看法。

2. KANO问卷结果统计

针对每一需求因素的正反两个问题, 每一个被调查者的回答结果可以得到25种可能的答案, 按KANO模型的属性分类, 将KANO问卷结果按下表进行统计汇总。

3. KANO属性类别的确定

将表3的数据进行汇总, 可得出每个需求因素对于每个KANO属性类别的数量, 如下表 (以工作成就为例) :

对于需求因素所属类别的判定, KANO模型采用了在需求因素类别分布空间中, 选取其分布数值最大的分布向量所代表的属性类别作为该需求因素的属性类别, 此方法简便易行, 用数学表述如下X=Max (Xa, Xo, Xm, Xi, Xr) =Max (a, b, c, d, e) 。以工作成就为例, 如果a>b>c>d>e, 那么可得出工作成就因素属于兴奋型需求 (A) 。

当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最大值, 该方法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在此情况下, 可以借用:M>O>A>I来确定需求因素属性类别的优先次序。

经过以上步骤的完成, 可以将各项需求因素归于这五种需求类别。

(四) 修正后的需求层次模型

根据KANO模型的方法将各项需求因素项进行了KANO分类, 所以在初始需求因素层次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修正后的需求因素层次模型。

五、结束语

企业要对销售人员进行有效激励, 必须针对销售人员的需求特点, 掌握影响销售员工的满意度影响因素, 才能运用企业所拥有的资源, 以有效的激励措施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本文以企业对待自己客户的角度, 从需求出发对员工的需求进行分析。销售业务员的需求层次模型的建立可以作为我们确定需求优先次序提供参考, 找到提升员工满意度的切入点和至关重要的因素, 为员工需求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刘云.保健和激励因素对员工激励作用的调查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5 (8) :101-104

[3]陈波波.基于KANO模型的质量评价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 2008

[4]邰彦.信息产业知识型销售人员的激励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8

[5]唐中君, 龙玉玲.基于Kano模型的个性化需求获取方法研究[J].软科学, 2012 (2) :127-131

[6]赵林静.基于Kano模型的数字资源评价指标分类研究[J].情报探索, 2011 (4) :25-27

安全协议的设计流程及层次模型研究 第5篇

安全协议又称为密码协议。它是确保分布式网络中安全通讯的基础技术手段,是网络通讯安全的基本和核心问题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互联网、安全通信、电子商务、网络教育、数字化校园等领域。由于安全协议运行在开放、复杂的因特网环境以及安全属性本身的复杂性,安全协议的安全性总的来说是一个不可判定的问题[1]。文献[2]在NSPK提出后的17年后发现该协议无法抵抗重放攻击;文献[3]指出文献[4]中大约有近一半的协议存在漏洞。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些协议攻击手段,如:选择协议攻击,多协议交叉攻击等,表明协议运行环境的改变会出现新的攻击方法和手段,且新的攻击方法和手段是不可预知的。所以设计一个符合安全目标(即:安全属性)并且没有任何缺陷的安全协议是非常困难的。目前安全协议的设计还是以手工设计为主,已有学者研究如何使用理论推导和自动化手段来设计安全协议[5],但目前尚难以完全解决安全协议的设计问题。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采用工程化的思路,借鉴了软件工程的思想研究安全协议设计,明确构建了安全协议的设计流程和两个层次模型,并且研究了每层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文献[6,7]所提出的层次模型都仅仅是从一个方面对安全协议做了层次化的分析和论述,论述不够全面。最后作者提出:使用安全协议工程的思想来全面、系统地解决安全协议安全问题,是安全协议最终得以解决的必由之路。

1安全协议的层次模型

1.1安全协议的设计过程

安全协议从设计到应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要经历反复的修改和升级,安全协议设计的困难之处包括:协议设计者对协议运行环境的不明确,协议目标复杂并难以明确,敌手攻击能力无法很好界定,协议缺陷难以判定,协议实施中的缺陷,协议本身执行环境的复杂性,新技术带来新的挑战,如黑客技术的发展、攻击工具的改进和攻击者计算能力的提高,等等。正是由于安全协议设计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工程化的安全协议设计流程,涵盖安全协议从设计到全生命周期结束,图1所示为安全协议设计的流程图。

在图1中,安全协议目标和安全协议运行环境分析是安全协议在设计前的准备工作,类似于软件工程中的需求分析,这两部分的工作是以后工作的基础。安全协议的目标确定包括:该协议最终达成什么样的安全目标,如:认证性,机密性、不可否认性、公平性、匿名性、完整性等。安全协议的运行环境分析包括:协议的软件环境、协议调用的加密API、协议运行的系统中,是否还有其他的协议运行、协议运行环境等。

安全协议的形式化设计、形式化验证与证明是安全协议的逻辑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只有安全协议的逻辑设计完成,才能进行后续工作。如果没有科学严谨的逻辑设计,将会有极大的安全风险。安全协议的形式化设计有手工设计和自动设计两种,手工设计是最主要的形式,而自动设计目前更多地处于实验研究阶段。手工设计的形式化协议,需要经历严格的验证和证明。其中,验证是去发现是否存在缺陷,没有发现缺陷也并不能确保协议是正确的;而协议证明则是通过严格的推理来证明协议是正确的。在协议完成了验证和证明后,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则可以继续设计过程,如果发现问题,则回到设计阶段,继续手工或自动设计。然后进行实施和应用,在升级时要重复以上过程,直到生命周期结束。

1.2安全协议的层次模型

根据安全协议的设计流程,安全协议的设计主要包括四个阶段:需求分析、形式化设计与验证、密码设计以及实施。根据这四个阶段,可以将安全协议分为四层:需求层、逻辑功能层、密码层和实施应用层,如图2所示为安全协议的层次模型。

在图2中,安全协议的四个层次中,每个层次有每层的任务和目标,上一层是下层的更高级抽象。需求层的任务和目标是:明确协议的安全目标、协议的环境、用户对象、协议策略等;逻辑功能层,也就是形式化设计层的任务和目标是:逻辑上设计出满足逻辑层提出的安全目标并验证其正确性;密码层的任务和目标是:根据上层的要求采用合适的密码方案和策略;实施层的任务和目标是:最终在实现安全协议并开始应用。在这四个层次中,目前对于安全协议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逻辑功能层(即:形式化设计与验证层)。它是安全协议设计和实现的重要而关键一环。密码层主要是指协议选用什么样的密码系统,以及如何用密码实现。密码层在设计和实现时需要遵循相应的密码标准。实施层是指具体的工程实践,其中的安全问题有:编码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等等,实施层的安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问题。对于密码层和实施层本文不作进一步的研究。

在需求层和逻辑功能层中,不同的安全协议具有不同的逻辑功能,即具有不同的安全目标。在安全协议设计的时候,安全目标往往是协议规范的主要内容之一。安全目标,也就是安全属性,可以依层次结构分为三层:一是基本属性层;二是高级属性层;三是健壮属性层。如图3所示。

本层次模型区别于文献[7]。在该文献中,其基本层是认证性和密钥管理,而本文着眼于安全协议的安全属性的层次实现,认为高一级的安全属性是通过低一级的安全属性来实现。如果下层安全目标被破坏,通常上层安全目标的安全性就无从谈起。秘密性、认证性和完整性是安全协议的三个基本属性,在因特网上实际使用的安全协议一般都要实现这三个最基本的属性。高级属性层是一些电子商务协议以及其他复杂协议要实现的安全属性。例如:电子商务协议中的公平性和非否认性是必须的;对于电子投票等协议,匿名性是非常必要的。目前许多研究者的重点也开始关注协议的健壮属性,协议的可靠性以及抵抗DoS攻击的能力等。

上述层次模型为安全协议设计和分析的不同阶段、不同安全属性进行了层次界定。在层次模型中需要注意防范哪些安全攻击是每个安全协议研究者应该重视和明白,如果不研究每层存在的可能攻击方法,那么层次模型将没有多少意义。

2层次模型的攻击分析

2.1针对每一层的攻击

(1) 逻辑功能层攻击(即:安全目标攻击)

Dolev-Yao模型[8]中所关注的攻击属于逻辑功能层攻击。它的理论前提是完善加密假设,也就是不考虑密码系统本身的缺陷以及被攻破的可能。常见的攻击有:认证性攻击、数据完整性攻击、非否认性攻击、公平性攻击、匿名性攻击、结构攻击、DoS攻击等。在这些攻击中,入侵者常用的攻击手段有:重放攻击、类型攻击、Oracle攻击(并行会话攻击)、多协议攻击(或称多协议交叉攻击、多协议并行攻击)、多重会话攻击、选择协议攻击、中间人攻击等。通过这些攻击手段,可以破坏安全目标的实现。逻辑层攻击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2) 密码层攻击

在实际的协议攻击中,Dolev-Yao模型[8]的完善加密假设并不总是成立,即存在一些针对密码系统的攻击或是利用层间设计缺陷进行攻击。密码学是安全协议的基础,所以密码学中的攻击如:唯密文攻击、已知明文攻击、选择明文攻击、选择密文攻击、口令猜测攻击等对安全协议的攻击依然有效。而层间攻击是利用了协议设计的缺陷来实施攻击。例如:文献[4]中阐述了针对采用流密码的NSPK协议进行成功攻击,属于层间攻击。另外要注意的一种攻击是:旧会话密钥无用攻击。旧的会话密钥在协议中应当实时作废,否则通过长时间密码分析,如果成功获得一个旧的会话密钥,会危害协议安全。

(3) 实施层攻击

这一层的攻击手段多种多样,一些系统安全、编码漏洞等都会成为攻击目标。本文对此种攻击不做详细讨论。

2.2层间攻击

层间攻击也称为层间漏洞攻击或跨层攻击,即:安全协议在各个层次内的验证都是正确的,但是整个协议存在漏洞,如:逻辑功能层和密码层分别是安全的,但是安全协议也有可能存在缺陷和攻击。如下两例所示。

例1 针对加密算法性质的攻击[4]

A → B: {Na}Ka

B → A: {{Na}Ka}Kb

A → B: {Na}Kb

对于上述协议如果不考虑加密算法的性质,则上述协议可以实现利用临时值Na完成Challenge-Response的认证过程。但是如果协议中的密码算法使用“异或”(用♁表示)进行加密操作,协议如下:

A → B: Na♁Ka

B → A: Na♁Ka♁Kb

A → B: Na♁Kb

此时如果入侵者能够记录此协议的通讯记录,则可以通过计算(Na♁Ka)♁(Na♁Ka♁Kb)♁(Na♁Kb)=Na。入侵者之所以能够成功计算出临时值Na,在于操作(本身具有的一些特性:交换性以及(M♁N)♁N=M。

例2 针对密码系统特性的攻击

在进行协议设计的时候较少考虑所使用密码系统的特性,当设计完协议逻辑功能后再进行密码系统的设计,这种设计思路就容易出现针对密码系统特性的攻击。例如针对密码的可交换性进行攻击。

Shamir-Rivest-Adelman三遍协议如下:

(1) A → B: {M}Ka

(2) B → A:{{M}Ka}Kb

(3) A → B: {M}Kb

上述协议中主体间没有任何共享秘密,如其采用的公钥密码是可交换的,则存在如下攻击[4],实现了主体间共享秘密。

(1) A → P(B): {M}Ka

(2) P(B) → A: {M}Ka

(3) A →P(B): M

从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安全协议各层的安全并不是协议安全的充分条件,层间的一些关联特性同样会导致协议漏洞的发生。在设计安全协议的时候,要注意针对密码系统特性和密码算法本身的攻击。要防范此类攻击,需要认真地研究密码系统的各种特性,将密码的特性和安全协议的逻辑设计进行综合考虑。

3结语

安全协议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密码算法、安全协议逻辑设计、安全协议实现等诸多环节,设计和实现一个完美的安全协议是相当困难的。本文所提出的安全协议层次化模型,将安全协议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层次化的分析和归类,并且探讨了每个层次的可能攻击手段以及层间攻击。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阐述,可以将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和框架作为基础,探讨如何将安全协议的设计进行工程化,即安全协议工程。如果能够建立完善的安全协议工程,安全协议的设计和应用将更加严谨科学,才有可能最终解决安全协议设计和使用中遇到的诸多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Cervesato I,Durgin N A,et al.A Meta-notation for Protocol Analysis[C]//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EEE Computer Security FoundationWorkshop,Mordano,Italy,1999.USA:IEEE Press,1999:55-72.

[2]Lowe G.An attack on the Needham-Schroeder public-key authentica-tion protocol[J].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USA:Elsevier.1995(56):131-133.

[3]Donovan B,Norris P,Lowe G.Analyzing a library of security protocolsusing Casper and FDR[EB/OL].[2010-6].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21.7256&rep=rep1&type=pdf.

[4]Clark J,Jacob J.A survey of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literature:Version1.0[EB/OL].[2010-6].http://www-users.cs.york.ac.uk/~jac/papers/drareviewps.ps.

[5]余荣威,王丽娜,匡波.面向远程证明的安全协议设计方法[J].北京:通信学报,2008,29(10):19-24.

[6]张磊.安全协议设计及验证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4.

[7]王焕宝.安全协议分析的形式化理论与方法[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酒店社会责任层次模型与动因分析 第6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酒店,层次模型,动因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CSR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酒店业, 近年来CSR的实践存在着发展与问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酒店伦理的、慈善的责任关注较多。根据彭雪蓉等 (2013) 对我国规模最大的15家酒店管理公司调查显示慈善捐助、志愿者活动、创建绿色饭店是样本企业CSR实践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2013年1月东莞酒店事件、酒店用品细菌超标、客户信息外泄等一系列事件接连爆出, 恰恰反映了酒店业经济的、法律的责任关注太少。因此, 本文旨在通过构建适应我国国情而不是生搬硬套西方做法的CSR层次模型并找到其主要驱动力, 由理论层面推动我国酒店行业CSR实践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 (CSR) 是20世纪以来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 与许多探讨企业与社会关系的概念交叉或相近, 是一个“大伞概念”。对于CSR概念的理解, 可以分为机构和学者的解释两大类。一是机构的解释。欧盟 (2001) 定义为“企业在商业运作中以及在自愿的基础上与相关利益者接触时, 须融入社会及环境方面的考虑因素。”世界银行 (2004) 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二是学者的解释。戴维斯 (1960) 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至少是部分地超出了企业的经济和技术利益, 为了某些理由而做出的决定和采取的行动”。卡罗尔 (1979) 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还包括道德责任和自主性责任。目前, 世界比较公认的定义:一个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 还需承担对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和环境等的社会责任, 包括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保障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支持慈善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与维度是伴随着概念的衍生和发展不断丰富其外延。最初以古典学派弗里德曼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企业有且只有一个责任就是经济责任。两维论, Steiner (1980) , Gallo (1980) , Frodorick (1983) , 国内学者高尚全把企业社会责任划为两个维度。三维说提出包括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 (1971) , Sethi (1975) , 陈志昂等 (2003) , 邓健等 (2005) , 姜启军等 (2008) 。目前, 学术界广泛采用的是Carroll (1979) 提出的CSR四层次模型, 即CSR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主性责任。正如Sethi (1975) , Isabelle, David (2002) 提出的一样, 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 不同的行业, 对CSR维度的划分都会有所不同, 所以我们不能照搬西方那套模式过来, 而是需要考虑情景因素, 开展本土化研究, 探索出适合我国酒行业的CSR发展思路。

三、我国酒店社会责任层次模型

笔者认为, 酒店社会责任不仅包含了必须履行的基础责任及支持实践展开的支持性责任, 还包含了改善社会关系的战略责任, 并提出了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层次结构模型。 (图1)

(一) 基础责任。

基础责任是指酒店必须遵守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是酒店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是维持酒店行业良好秩序的最低限度。酒店的基础责任主要包括酒店通过经济活动, 提供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将最终得到的利润回报给社会, 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责任。基础责任不仅仅是对顾客, 还是对政府、股东、经营人员和员工所需承担的责任, 是酒店正常运转的基石。酒店管理方必须要对所有方负责, 及时汇报经营情况, 保持沟通的畅通。酒店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必须要看重员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酒店履行社会责任必须强调要善待员工。

(二) 支持性责任。

支持性责任是指为了保证基础责任实施的基础上遵守社会、社区的规则与良知的责任, 亦称为道德责任。任何企业都知道不能提供有害的商品和服务给消费者, 可是在我们身边又时不时发生有关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问题, 所以仅仅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范, 没有遵守法律法规的酒店企业文化和道德概念, 真正要把基础责任落实下去还是非常不够的。支持性责任是酒店从战略层面出发, 自上而下的去营造履行基础社会责任的企业氛围的责任范围, 能够造就酒店非常独特的身份特性和使命。同时, 支持性责任还包括酒店把履行的社会责任的信息传递给顾客并与之共享的责任。因为提供了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并不等于获得了顾客的信任, 必须要通过“双向沟通”来完成。

(三) 战略责任。

战略责任是酒店基于战略意义的自主性的社会贡献责任, 包括开展行动或者项目来促进人类福利发展。战略责任从短期来看似乎不能直接获得经济回报, 如慈善捐助、志愿者活动、创建绿色饭店等, 这类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长远的战略经济意义, 能提升酒店价值和品牌影响力。国内酒店在战略责任方面关注颇多。

三个层次的酒店社会责任相互关联, 基础责任是支持性责任、战略责任实施的基石, 对于现阶段我国酒店的发展尤为重要。支持性责任能够保证基础责任的具体施行。战略责任又是基础责任和支持性责任的升级, 为酒店不断成长壮大做好准备。

四、酒店业履行社会责任动因分析

(一) 内在动力。

只有酒店履行社会责任的所得大于付出时, 承担社会责任才会成为酒店的战略选择。因此, 内在动力首先来源于经济动力。越来越多企业实践和众多的研究表明, 企业承担合理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经济绩效成正相关关系, 企业越注重社会责任, 其产品和服务就越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李海婴等 (2006) 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得出企业通过履行更多、更高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 会使企业获得有限系统的更多竞争要素, 推动其发展。西方国家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证明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有效建立与维持酒店长期的竞争优势, 为此的付出会产生相应的甚至更长远的经济效益。然而, 由于所处环境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不同,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也会存在着差异, 发展中国家有自己优先关注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内容。作为第三产业, 我国单体酒店占到90%, 规模小, 单独经营, 所以对于这一部分中小企业而言, UNIDO (2002) 就指出存在着“社会责任的矛盾”, 因为实施社会责任需要的资源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相当稀缺, 所以导致我国酒店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不足。

酒店的内在动力还包括酒店价值动力。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最终给企业带来长期的、潜在的利益。据毕马威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全球250强企业中, 67%的企业发布社会责任的动因是提升企业声誉。

(二) 外在压力。

目前, 我国处于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初步阶段, 成本效益为中心的意识较强, 而制度上、立法上的健全还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在上述内在驱动力不足的情况下, 我国酒店要履行社会责任, 必须依靠的是由外在压力推动内在动力驱动的演化过程。结合我国酒店业的行业背景, 酒店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驱动力主要源于政府、行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压力。

1、政府的监管。

我国酒店社会责任的实施必须要由政府干预完成, 这是由其内生动力不足造成的。据相关调查发现, 一些酒店已经开始在慈善、伦理责任方面的投入, 而对于基本的经济的、法律的责任表现冷淡, 以至于频繁出现酒店的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问题。近年来, 政府逐渐认识到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国务院国资委、环境保护部、民政部等政府部门及地方政府都积极着手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落实到政策法规中。我国政府要从意识和行动两方面发力, 学习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 从立法上、制度上规制企业的社会行为, 特别是对窗口行业的酒店行业, 让无视社会责任的酒店无足遁形;另一方面, 政府也要完善与酒店的沟通机制, 保持资源、信息的共享, 倡导和鼓励酒店履行社会责任。

2、行业的规范。

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是推动整个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助推力。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早在2005年就制定了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CSC9000T) 来规范纺织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实施。根据《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13》调查显示, 从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就能看出, 制造业占52.8%, 金融保险业9.8%, 其他行业较小, 如酒店从属的社会服务员仅占到2.5%。我国酒店业社会责任的实施, 还需要行业协会的积极倡议。非政府组织的约束力要进一步加大。

3、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压力。

当企业的行为不符合利益相关者的基准需求时, 就会受到利益相关者的惩罚。不同利益相关者对酒店社会责任的诉求各不相同。随着我国涉及劳资双方的相关法律条文的完善以及员工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酒店正积极地在经济和法律层面满足员工的合理诉求, 并不断上升到精神层面。无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是否呈正相关, 酒店业在慈善和伦理责任方面的投入在加大, 而酒店频频爆出产品等方面的负面新闻所带来的客流的骤降也促使酒店开始在基础责任方面下工夫。酒店行业是一个资源密集型的行业, 在上游层面, 好的供应商需要酒店能够履行社会责任, 通过甄选合格的供应商来维持供应链的合理秩序。社区、媒体也同样需要酒店能够为社区、社会尽到相应的社会责任。如果酒店仅仅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 而忽视了他们的切身利益, 必将对酒店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五、结论

在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全球重要的社会潮流的情况下, 我国酒店正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打造酒店责任竞争力。本文通过文献得出我国酒店社会责任的动因———内生动力不足, 外部压力主导的形势并分析得出酒店社会责任的层次结构模型, 指出现阶段应以基础责任和支持性责任为主, 战略责任为辅, 对我国酒店履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对于酒店实施社会责任实践本身及后果等具体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谷慧敏等.中国饭店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J].旅游学刊, 2011.26.4.

[2]彭雪蓉等.我国酒店业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研究——对酒店集团15强CSR公开信息的内容分析[J].旅游学刊, 2013.

[3]李海婴等.企业社会责任:层次模型与动因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 2006.28.6.

管理层次模型 第7篇

关键词:Excel,层次分析法,模型

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的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tty (萨蒂) 于20世纪70年代初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 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法, 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该方法于1982年引入中国。

层次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 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 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多准则的若干层次, 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 是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它主要是将人们的思维过程层次化, 逐层比较其间的相关因素并逐层检验比较结果是否合理, 从而为分析决策提供较具说服力的定量依据。层次分析法不仅可用于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而且还可用于直接评价决策问题, 对研究对象排序, 实施评价排序的评价内容。其优点是既采用具有适应环境灵活性的“相对标度”, 同时又充分利用了专家的经验和判断, 并能对误差作出估计, 能较好地解决公共决策系统中的问题。其缺点就是对目标准则难以保证互斥性和完备性。

用AHP分析问题大体要经过以下5个步骤:

1.1 明确问题

在分析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管理等领域的问题时, 首先要对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弄清问题的范围, 了解问题所包含的因素, 确定出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隶属关系。

1.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对问题的分析和了解, 将问题所包含的因素, 按照是否共有某些特征进行归纳成组, 并将其共同特性看成是系统中新的层次中的一些因素, 而这些因素本身也按照另外的特征再进行分组, 并将其共同特性看成是更高层次的因素, 直到最终成为单一的最高层次因素。

同一层各因素从属于上一层因素, 或对上一层因素有影响, 同时又支配下一层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影响, 而层内各因素基本上相对独立。

最上层为目标层 (一般只有一个因素) , 最下层为方案层或对象层/决策层, 中间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层次, 通常为准则层或指标层。即目标层O—准则层C—方案层P。

当准则层因素过多 (例如多于9个) 时, 应进一步分出子准则层。

注意:建立一个好的层次结构对于解决问题极为重要。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1.3 构造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1) 构造判断矩阵。

设某层有n个元素:X={x1, x2, x3, …, xn}, 要比较它们对上一层某一准则 (或目标) 的影响程度, 确定在该层中相对于某一准则所占的比重 (即把n个因素对上层某一目标的影响程度排序) 。上述比较是两两因素之间进行的比较, 比较时取1~9尺度 (见表1) 。

用aij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比较结果, 则

A则称为成对比较矩阵。

如果数值为2, 4, 6, 8, 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影响介于上述两个相邻等级之间。

倒数:若j因素和i因素比较, 得到的判断值为

(2) 用和积法或方根法等求得特征向量W (向量W的分量Wi即为层次单排序) 并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

(3) 计算一致性指标CI、RI、CR并判断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数值见表2。

CR=CI/RI, 一般当一致性比率CR<0.1时, 认为A的不一致程度在容许范围之内, 可用其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 否则要重新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对A加以调整。

(4) 一致性检验:

(1) 对每个成对比较阵, 计算其最大特征根λmax和特征向量 (和法、根法、幂法等)

(2) 利用一致性指标CI (Consistency Index) 、随机一致性指标RI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

(3) 若通过检验, 即CR<0.1, 则将上层计算出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后作为Bj到Aj的权向量, 即单排序权向量。

(4) 若CR<0.1不成立, 则需重新调整成对比较阵, 直至符合一致性检验。

1.4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计算出本层次所有各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这种排序计算称为层次单排序。其本质就是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 最常用的方法是和法和方根法。

1.5 层次总排序 (见表3)

上面我们得到的是一组元素对其上层中某元素的权重向量。我们最终要得到各元素, 特别是最低层中各方案对于目标的排序权重———层次总排序, 从而进行方案选择。

总排序权重要自上而下地将单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具体方法如下:

设上一层 (A层) 包含A1, A2, …, Am共m个因素, 它们的层次总排序权重分别为a1, a2, …, am。又设其后的下一层 (B层) 包含n个元素B1, B2, …, Bn, 其关于Aj的层次单排序权重分别为b1j, b2j, …, bnj (当Bi与Aj无关联时, bij=0) 。现求B层中各因素关于总目标的权重, 即求B层各因素的层次总排序的权重b1, b2, …, bn, 计算按表3所示方式进行, 即

对层次总排序也需作一致性检验。检验仍像层次总排序那样由高层到低层逐层进行。这是因为虽然各层均已通过层次单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各成对比较判断矩阵都已具有较为满意的一致性, 但当综合考查时, 各层次的非一致性仍有可能积累起来, 引起最终分析结果较为严重的非一致性。具体方法如下:

设B层中与Aj相关的因素的成对比较判断阵在单排序中经一致性检验, 求得单排序一致性指标为CI (j) , (j=1, 2, …, n) 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为RI (j) (CI (j) , RI (j) 已在层次单排序时求得) , 则B层总排序一致性比率为

当CR<0.1时, 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较满意的一致性并接受该分析结果。

2 层次分析法Excel模型设计过程

案例:某人欲到苏州、杭州、桂林三地旅游, 选择要考虑的因素包括4个方面:景色、费用、居住和饮食, 用层次分析法选一个适合自己情况的旅游点。

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2 Excel实现过程

(1) 将准则层的各因素对目标层的影响两两比较结果输入Excel表格中, 进行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如图2所示。

其中, F4=PRODUCT (B4:E4) , 表示B4、C4、D4、E4各单元格连乘, 复制公式至F7单元格。

G4=POWER (F4, 1/4) , 表示将F4单元格的值开4次方, 复制公式至G7单元格

G8=SUM (G4:G7) , 表示求和

H4=G4/SGS8, 复制公式至H7单元格

I4=B4*HS4+C4*HS5+D4*HS6+E4*HS7, 复制公式至I7单元格

CI= (J8-4) / (4-1) , CR=CI/0.893 1=0.008 010 1<0。1, 即通过一致性检验。

(2) 按同样的方法分别计算出方案层对景色、费用、居住、饮食的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如图3所示。

(3) 层次总排序, 由于苏州数值最高, 故选择的旅游地为苏州, 如图4所示。

其中, C44=K14, G44=SCS43*C44, H48={SUM (SCS43:SFS43*C48:F48) }, 注意:这是一个数组函数需按Ctrl+Shift+Enter三键确定。

3 基于Excel的层次分析法模型设计的优势

(1) 用Excel进行层次分析, 它以广泛使用的办公软件Excel作为运算平台, 无需掌握编程方法和代码, 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 用Excel进行层次分析, 其计算步骤设计环环相扣, 步骤设计完毕后, 可以按需要填充或变更, 其余数据和结果均可以在填充或变更判断矩阵之后立即得出, 使得整个运算过程简捷、轻松。另外, 相似的矩阵区和计算区可以通过复制完成, 只需改动少量单元格即可。

(3) 用Excel进行层次分析, 将一致性检验也同时计算出来, 决策者和判断者可以即时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可以随时简单地进行调整直到符合一致性要求。

上一篇:网络教学的发展与改革下一篇:阳光课堂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