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范文

2024-07-26

河南豫剧范文(精选6篇)

河南豫剧 第1篇

一、剧情内容与时代意识

在传播媒体日新月异、娱乐形式五彩纷呈的今天, 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层次不断提高。一部剧作, 如果情节不够曲折, 那么这部戏的吸引力首先就打了折扣。豫剧中的一些剧目从产生到现在已经传唱多年, 甚至有些唱段已经成为经典唱段, 妇孺皆知。熟悉就容易疲倦, 就容易审美疲劳, 就容易失去感觉, 当一个剧作失去了打动人、感染人的力量的时候, 那基本上也就离死亡不远了。新版《穆桂英挂帅》虽曰之为新, 但是剧情基本没有改动, 所以在观看过程中不免就产生一些疑惑。例如, 杨还乡这个人物的设置起到了什么作用, 佘太君为了忠君爱国逼迫穆桂英接下帅印为什么给人放不下名利的错觉, 爱护杨文广却和穆桂英对着干为什么让人心生反感, 杨文广校场之上杀死人为什么没有任何胆怯, 穆桂英从不接帅印到接下帅印并信心满满的转折为什么那么牵强, 她此前所提出的手下没有得力的将领, 朝中无有贤明的君臣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她的信心从何而来?挂帅一场中为什么突然要斩杀杨文广, 她心忧杨文广轻敌自傲却没有没有过多的教育而是轻率地决定斩杀, 后迫于丈夫和杨还乡的眼泪不再斩杀, 把杨文广赶出帐外……剧情的不合情理, 或者说剧情来不及展开就匆匆掠过, 让人在观看过程中失去了感情的顺畅流动, 影响了感情共鸣的产生, 而一部戏剧缺少了共鸣, 又怎能留住观众, 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观众。

任何戏剧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换言之, 它应该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外化。因此一部剧作成功首先应该是它所传达的意识形态是观众认可的、或者应该是对观众具有引导性的。但是《穆桂英挂帅》给我们展现的是什么理念呢?我们来列举一下 : 长辈在家中是第一位的, 即使再反对、再不情愿, 但是为了长辈的愿望, 为了长辈高兴, 自己一定要忍得委屈, 并高高兴兴地去完成去实现长辈的期望;孩子娇生惯养犯了错误, 但是因为只有这一根独苗, 所以打不得骂不得, 自然更杀不得, 等等。试想, 在民主自由、崇尚个性的时代, 这样的理念如何赢得观众的认同, 特别是年轻一代观众的认可。所以, 笔者戏剧改革的第一步, 应该是剧作家思想的改革。

二、戏剧冲突与戏剧魅力

从戏剧艺术诞生时起, 剧作家就用多种方式表现人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 , 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异性, 由于剧作家观察、表现社会生活的角度和深度不同, 作品中戏剧冲突的内容和表现方式都有所不同。人们可以从作品的戏剧冲突中感受到特定时代、特定国家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某些本质方面。在戏剧理论中, 很多人也曾在不同程度上强调戏剧冲突在戏剧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 , 如伏尔泰认为 : 每一场戏必须表现一次争斗;黑格尔认为“各种目的和性格的冲突”是戏剧的“中心问题”;法国戏曲理论家布伦退尔在《戏剧的规律》中明确把冲突作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 ; 此后很多理论家同意布伦退尔的观点, 形成了解释“戏剧的本质”这一命题的一种观念──冲突说。在中国戏剧理论和批评中长时间流行一种说法: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穆桂英挂帅》的戏剧冲突很明确, 即挂帅与不挂帅的冲突。第一场是故事开端, 即去不去探听消息的冲突, 第二、三场是能不能夺得帅印的冲突, 第四场是接不接帅印的冲突, 第五场是冲突的解决。整体来看, 故事架构很合理, 线索很清晰, 但是事实上, 第一场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杨六郎、杨还乡、穆桂英的问安上, 在关键问题去不去打探消息上, 几乎是三言两语, 在佘太君的一言堂下, 冲突马上解决, 期间杨六郎、杨思乡没有任何表态。第二、三场夺帅印还是相当精彩的, 但是王强这个大反派的表现前面强硬后面软弱, 帅印轻而易举的拿到。第四场接不接帅印本应该是矛盾冲突的高潮部分, 但是因为佘太君的一句“你不去我去”, 穆桂英马上投降, 很快想通, 并对边关战事充满信心。第五场有一个杀不杀杨文广的冲突, 也是在杨六郎一句“老了”和杨还乡的眼泪下, 迅速化解, 然后穆桂英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又表达了一番对到边关打胜仗的自信。整个戏剧看下来, 每一次冲突都不是双方的激烈对抗, 而每一次冲突的解决都不能让人心服口服。按说这样的冲突解决方式造成必然是一场悲剧, 但是奇怪的是, 穆桂英在压抑委屈中, 却迸发出昂扬的斗志, 满满的信心, 真是让人感觉荒诞不已。没有高潮的一幕戏剧, 何以去震撼观众的心灵, 从而达到良好的演出效果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三、元素融合与演出效果

豫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成熟 , 特别是近几十年的发展更令人瞩目 , 形成了各具特色 , 风格不同的唱腔流派 , 如奔放豪迈、大气磅礴的常派 ( 常香玉 ) 、华丽端庄、细腻典雅的陈派 ( 陈素真 ) 、哀怨纯朴、甜美深沉的崔派 ( 崔兰田 ) 、高亢明亮、清脆婉转的马派 ( 马金凤 ) 、含蓄秀丽、纯朴甜美的闫派 ( 闫立品 ) 、俊俏乖巧、俏丽多姿的桑派 ( 桑振君 ) 。当一种唱腔达到一种高度的成熟之后, 如果不加以改革和创新, 那么等待她的势必是或近或远的老化和衰微。在观看《穆桂英挂帅》的过程中, 我们一方面惊叹于演员唱腔之婉转美丽, 但是另一方面过多的雷同重复之后不免感到有点乏味和单调。其实, 戏剧角色不同, 性格特色也不同, 是不是在唱腔流派上也可以有所不同呢。新版《穆桂英挂帅》中寇准、王强的唱腔流派因为有变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那么这样的尝试是否可以继续深入呢。同一个角色在不同场景下, 因为心情的不同, 在唱腔表达上是不是可以运用更适合的流派的唱法, 使心情的表达更加细致入微呢。除了唱腔之外, 在舞台设置、音乐伴奏、甚至媒体宣传等方面是不是都可以借鉴电影、音乐演唱会等的运作方式呢?有人说21实际最大的竞争是跨界竞争, 同样是视听艺术的戏剧是否应该迈出步伐, 从机构编制、精品路线、老戏翻唱的小圈子里面走出来, 把严肃端庄的架子放下了, 走向田野, 走向市民, 反映他们的心声, 表达他们的感情, 相信那样的作品一定是活生生的, 多姿多彩的。

总之, 河南豫剧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对剧情、戏剧冲突、意识形态等核心内容进行改革, 而不只是在舞台背景、配乐等细枝末节上进行改良, 才能避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进行浅吟低唱, 成为一种历史记忆的命运, 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重新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 成为人们精神生活必不可缺的丰盛大餐。

参考文献

[1]余秋雨.中国戏剧史[M].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

河南的豫剧作文 第2篇

豫剧的美,在于念白——抑扬顿挫,波澜起伏。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婉转,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软语绵绵。

豫剧的美,在于做功——生动传神,惟妙惟肖。做个纺纱织布,犹如身临其境;做个翻江倒海,但见波涛汹涌;做个杀人放火,令人胆战心惊;做个含羞带怯,叫人顿生怜爱。

豫剧的美,在于武打——驰魂夺魄,荡气回肠。刀枪剑戟,舞枪弄棒,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高来低去,左冲右突,七十二般变化丝丝入扣。配上锣,加上鼓,热热闹闹引人入胜。有道是:

走一步王侯将相成群,

唱两句生旦净丑闺门。

丝竹风流婉转声声奏,

迎风流水惊醒梦中人。

“哆落”一声,“慢板”奏起。俏花旦莲步轻移,水袖微抖,“板”里动,“眼”里静,楚楚动人,脉脉传情,恰如三月春风拂杨柳;细腰稍动,二目含春。“强”中走,“弱”中退,捧心西子,出水芙蓉,却似山涧溪水响叮咚。

要说热闹,还得是武打戏。《三请樊梨花》、《对花枪》、《南阳关》、《辕门斩子》、《七奶奶》《秦琼观阵》等都是很精彩的武戏,有些剧团甚至没办法演。这不是拍电视剧,不行了就重拍,舞台上都是真功夫,容不得半点儿差错。且听那锣鼓叮叮咣咣响连天,演员爬桌子、上板凳、翻跟头、下大腰。“马上将”你追我逃,回马三刀,逃的没死追的报销;你拿俩大锤,我带俩板斧,一个“哇哇哇”乱叫:“来将通名,爷爷刀下不杀无名之鬼!”一个“呀呀呀”乱喊:“兀那小辈,识相的下马受死!”下面的人看得热闹,又是一通鼓掌叫,至于是黑脸杀了红脸,还是花脸杀了白脸,大部分人是不管的。

河南豫剧文化专题片脚本 第3篇

关键词:豫剧;发展历程;传承;创新

第一部分:以草台班子为例,展现豫剧文化在乡土之间的影响力;以梨园春悉尼演出为例,展现豫剧在世界的文化魅力。

画面1:

1.初春时节的天气,万象更新的田野。清晨的阳光普照大地,杨柳婆娑吐露出嫩芽

2.静悄悄的乡村里巷,四下无人,唯有微风吹过时,隐隐约约可以听到一个抑扬顿挫的声音

3.镜头顺着这声音寻去,停在村中央的广场,画面内顿时熙熙攘攘,在人群的正对过,一个简陋的舞台上,找到了这声音的来源

4.舞台中央一身官袍的男子四平八稳坐在老爷椅上,脸上抹着白“豆腐块儿”,惊堂木一拍,官帽长翅震颤,张嘴就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人群立刻响起一片哄笑声。

解说:

农历二月间,中国北方农村正值初春时节,气候乍暖还寒,万象更新。久经农耕的中国人笃信“一年之计在于春”,凡事都想在春季有个好的开头。河南的一个村子新落成了新的小学教学楼,村民为庆祝此事,集资请豫剧草台班子唱七天大戏。今天头一场是豫剧《七品芝麻官》,也是村民们最爱看的一场戏,人群中有老有少,看的皆是目不转睛,各自从戏里找到最让自己享受的那部分。在这里,豫剧已不仅仅是一种地方曲目,它是一种传承,连接着中原人乡土文化意识的桥梁。

画面2:

1.海风扑面,涛声阵阵,夜幕下的悉尼歌剧院灯火辉煌,贝壳型的建筑犹如破浪而去的帆船

2.中国曲剧的声音回荡在悉尼,镜头切换至歌剧院大厅,舞台中央女子全身披挂,头戴金冠,背展披风,威风凛凛不让须眉

3.“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小香玉的唱腔慷锵有力,一双大眼顾盼生姿,手臂舞的虎虎生风,女豪杰风范淋漓尽现

4.观众席上坐满了来自澳洲的民众,第一次领略到豫剧魅力的他们,眼中带着好奇的神采,眼神从未离开过舞台片刻。

解说:

2006年9月,悉尼迎来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妙韵起神州,歌飞海外;奇葩开澳土,春满梨园”。中国河南《梨园春》豫剧节目组,走进了宛如白色风帆的悉尼歌劇院,东方文化的神秘和豫剧文化的浓墨重彩,让《梨园飞歌》戏曲交响音乐会一票难求。作为“中华文化澳洲行”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赴澳演出荟萃了我国多个主要剧种,而豫剧作为压轴戏,以其婉转清丽的唱腔、辗转腾挪的走位和大气华丽的造型而技惊四座,蜚声海外。在这里,豫剧是中国文化对外的一个窗口,是一种令海外华人热泪盈眶的故土记忆。

第二部分:探寻豫剧的发展历程,展现豫剧文化的丰厚底蕴。

画面1:

1.北宋皇城,夕阳下的古城遗址。画面次第流转至龙亭,开封府,相国寺

2.镜头特写清明上河图,拍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文段

3.切入市井喧闹画面,可用北宋历史资料片段或者水浒传片段。北宋东京城,勾栏瓦舍遍布,繁盛的商业区人声鼎沸,瓦舍中的勾栏热闹无比。

解说:

河南开封,因其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丰沃肥润的土壤,而成为中国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也造就了其七朝古都的历史地位,而豫剧就诞生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名城中。豫剧发源于开封绝非偶然。从其作为北宋都城的时代里,便可略窥一斑。

画面2:

1.清朝紫禁城,四大徽班进京献唱。民间会馆茶社,戏班子轮番上台表演

2.以“科班”戏曲教育为切入点,拍摄科班学习中的,学员入科,口传心授。

解说:

清代乾嘉年间,戏曲艺术极为繁盛,许多地方戏曲流派获得空前发展,同时也诞生了众多新的剧种,豫剧的主要派别——河南梆子,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豫剧诞生后不断发展壮大,名家辈出。

第三部分:划分豫剧发展不同时期的名家,展现出豫剧中星光熠熠。

画面1:

1.夕阳下的南京总统府,细雨中的中山陵,抗日战争中国军英勇作战

2.梅兰芳、常香玉、陈素真、赵义庭等艺术家在前线进行慰问,照片依次流转过画面,

中州戏曲研究社的成员旧照

解说:

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抗战时期,是豫剧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另一个高峰。1935年以樊粹庭为首成立了豫声戏剧学社,将永乐戏院改建为豫声剧院,与陈素真、赵义庭等名角合作,编演了一批新剧目。

画面2:

1.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镜头拍摄中国戏曲研究院,切入毛泽东所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题词照片

解说: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提出了“改制、改人、改戏”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在这样的形势下,豫剧发展前景喜人,步入了豫剧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画面3:

1.切入唐喜成版《三哭殿》资料片,选取“但愿得靖边患狼烟扫平”片段,声音逐渐淡化,画面渐模糊。

解说:

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豫剧又迎来历史上最鼎盛时期,这是豫剧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画面4:

1.镜头拍摄河南省电视台第8号演播大厅,观众席座无虚位,老少咸集。

解说:

进入21世纪之后,正当豫剧的发展和市场极度低沉的时候,以河南省电视台《梨园春》为主导的媒体,再度把豫剧推向了新的鼎盛时期,极大地带动了河南豫剧的发展,特别是对河南以外的地区了解豫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四部分:弘扬豫剧文化,彰显中原地区文化魅力。

画面:

1.一家老少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梨园春》节目

2.小朋友学习豫剧,身着豫剧服装,花脸长须,一手抚须,一脚前踏,摆足姿式

3.一位白人小伙,一手掐腰,一手前伸,练习剧目《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

4.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着豫剧剧目。

解说:

河南豫剧 第4篇

关键词:豫剧现状,传统,市场,政府引导

豫剧艺术产生于明末清初, 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豫剧唱腔流畅, 节奏鲜明, 表达情感生动, 表演风格或粗犷或柔和, 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深受民众喜爱, 一度成为全国第一大剧种。无论从剧团数量、剧团分布, 还是从演出人员、演出场次上来讲, 豫剧一直是全国之最。然而就是这样一门优秀的传统艺术, 在这个经济迅速增长、意识形态飞速变化的时代又是处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处境, 它的发展前景又如何?

一、豫剧现状调查

从调查中发现, 豫剧的受众大多集中在乡村或中小城市。这是由于戏曲是形成于农耕时代的传统艺术, 在大都市, 许多人没有欣赏戏曲的习惯。观众群体年龄段在35-50及50岁以上, 他们既有较强的审美娱乐要求, 又受到过较强豫剧传统文化的浸染。18-35年龄段的群体虽然有较强的娱乐要求, 但由于适合该年龄段的娱乐活动种类繁多, 所以豫剧很难在他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外, 该年龄段群体未曾受过较多豫剧传统的熏陶, 缺乏观赏豫剧的兴趣。在豫剧观赏传统深厚的农村, 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 既无人学戏也无人看戏, 所以此年龄段观众流失严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 以及由此带动的公众娱乐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变化, 都是戏曲市场迅速萎缩的主要原因。

接近观众、富于地方性、娱乐性强三者被数量相同的观众认为是豫剧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对于大部分普通豫剧观众来讲, 欣赏豫剧满足了他们的娱乐需求, 同时给予了他们较强的审美享受。另外有少部分观众, 诸如豫剧票友, 把欣赏豫剧作为一种面对面和豫剧名角交流的渠道, 以便获取表演技能。从调查中发现, 豫剧最吸引观众的是其剧情和唱腔。故事情节是戏曲呈献给观众最直接的部分, 因此, 如何讲好故事对编剧来说是重中之重。此外, 豫剧的独特唱腔、颇具乡土味的表达方式使观众倍感亲切。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过去津津乐道的豫剧四大流派:豫东、豫西、祥符、沙河已经慢慢趋同, 融为一体。现在, 商丘与洛阳的豫剧声腔已没有本质的区别, 开封与漯河的演唱也听不出不同的韵味。流派争奇斗艳, 体现着进步, 而艺术的统一未必是好事。

观众心目中的豫剧传播扩散媒介调查结果显示, 电影电视和高台广场分别居第一、二位, 网络媒介排在最后。这是由于受访对象多分布在农村, 对于他们而言, 接触豫剧演出的手段主要是高台广场上的演出和电视上的豫剧节目。由于观众群集中在农村, 而公办专业豫剧团更多集中在城市, 农村民间更多的则是业余团体或小型专业团体。因此在对观众调查中发现, 为居民演出最多的是民间业余豫剧团, 其次是民间专业豫剧团, 排在最后的才是公办专业豫剧团。此外, 在调查居民所在地是否有政府或群众举办的戏曲活动时发现, 大部分受访对象 (76.2%) 都表示没有此类活动, 只有少数 (23.8%) 表示有类似活动, 但频率规模都不够理想。

在对观众心目中的豫剧发展不景气的原因调查结果中显示, 排在第一位的是“剧目内容匮乏”, 第二位是“豫剧人才流失严重”, 第三位是“观众流失严重”, 第四位是“观众审美心态转变”。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有相当一部分观众认为我们缺少优秀的豫剧编剧, 除了传统的经典豫剧剧目外, 戏曲的故事情节不够吸引人。另外, 豫剧新秀表演存在的重要问题是表演功力和表演细节, 也就是说我们在培养豫剧人才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如何培养更多的优秀豫剧人才也应该成为我们未来要努力解决的一大问题。而推出豫剧电视故事在推广豫剧中具有重要性。

在对观众不愿意购票观赏豫剧的原因调查中发现, “票价太高”居首位, “行当不齐”其次。由此可见, 观众对于豫剧商业化的认可度并不高, 究其原因, 豫剧团本身也存在问题, 行当不齐即是一个因素。因此, 首要任务还是要健全剧团行当;另外, 建立起良好的票务制度, 使观众逐渐养成购票看戏的习惯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豫剧发展对策

通过对豫剧生存现状的调查, 我们可以发现, 豫剧要想进一步发展, 必须先从自身下手。

首先, 提高从业者素养这是豫剧保持兴盛的根本, 只有这样, 豫剧的精髓才能被表现出来, 从而吸引观众。除了专业院校培养豫剧后备人才之外, 还应该进一步建立培训基地, 开办培训班, 邀请相关继承人和专家举办短期培训班或者研修班, 让豫剧从业者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一位豫剧演员从入门到登台表演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 如若毕业后就业形式不理想或者待遇不高, 势必会影响青年的从业热情。提高演员的待遇无疑是吸引后备人才献身豫剧事业的有利保障。待遇其实可以分为虚实两种。所谓虚, 主要指精神待遇, 比如该职业的社会声誉;所谓实, 主要指物质待遇, 比如工资、福利等。

其次, 还应拓宽豫剧的传播形式。如利用当下飞速发展的网络媒介, 让观众, 特别是年轻观众有更多机会接触豫剧, 感受到豫剧新的活力, 从而在多种娱乐形式中选择豫剧。“供给培养需求”的市场经济理论同样适用于戏曲, 如果我们在一定的范围内创造一种氛围, 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一样可以吸引青年一代成为新的戏迷。

再次, 打造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的豫剧经典剧目, 可以推广豫剧的精华,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在提高豫剧自身魅力的同时, 还应该注重市场需求,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 人们没有时间去仔细品味豫剧全场戏, 在流行歌曲风行的时代, 豫剧流行唱段可以成为豫剧传播的主要方式。在流行的同时, 人们会担忧豫剧传统精髓的流失, 所以应该建立豫剧艺术基因库,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另外, 建立起良好的票务制度, 使观众逐渐养成购票看戏的习惯。但在把豫剧推入市场的同时, 也不应该忽略其特殊的文化属性。作为一个文化载体, 除了有商品的一般属性之外, 豫剧也有其自身作为文化产品的特点, 所以在市场运作的前提下, 政府还要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与引导。即是, 既要将豫剧团作为一个企业来发展, 让其摆脱行政体制上的束缚, 自由自主地到市场之中去历练, 去搞活内在机制, 去增强竞争力, 又要在多方面给予豫剧团以扶持。毕竟豫剧团现在在市场竞争中尚处于弱势。直接交给市场任其发展, 时机无疑尚不成熟。在剧团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拓宽剧团运作资金的来源, 加大投入力度, 使剧团能写好戏, 唱好戏。

资金是影响剧团发展的大问题。其实剧团未必只能靠演出获得资金, 与企业建立松散型的互惠关系, 如为宣传企业品牌等也可为剧团扩展资金渠道, 求得自身发展。另外豫剧属于河南特色, 如何与旅游产业合作互惠, 也值得关心豫剧发展的社会各界做进一步探讨。

豫剧唱腔好听, 好学, 好唱, 剧情通俗易懂, 整体亦俗亦雅,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另外, 豫剧宣扬孝慈、诚信、持节、勇毅、节制、勤俭等中华传统美德, 具有寓教于乐, 规范广大民众言行等社会价值。现代社会已进入多元社会结构的历史时期, 经济社会的多元发展为我们这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积累, 与此同时,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是多样的。如若豫剧工作者仅仅固守豫剧“经典”和“传统”, 只以一种方式说话, 那么豫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势必走向凋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以开放的姿态和创新的理念广泛运用新的艺术元素和创作方法、手段, 力求把握时代脉搏, 贴近大众品位, 并通过政府的有利引导, 逐步拓宽市场, 才是豫剧艺术永葆生机的不二法门。

参考文献

[1]谭静波.豫剧文化概述[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2.

[2]马紫晨.中国豫剧大辞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3]薛中君.豫剧的传统与革新初探[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 2006, 27 (4) .

河南豫剧作文500字 第5篇

但是,豫剧的起源是什么呢?这已经很难考证。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是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

据班社中的老艺人传说,过去的演员大多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蒋门和徐门两家的科班,而开封的“老三班”、“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传说都已经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

“当当当!当当当!”读着读着,我仿佛听到了豫剧乐队武场的伴奏声音,是那么铿锵有力。豫剧乐队武场的主要器乐有板鼓、堂鼓、大锣、手擦、小锣和梆子等等。加上其它附属板式唱腔中的各种锣鼓点,总共不下百种。

豫剧是河南的代表,是河南的特别之处,我身在河南,为河南的豫剧而感到深深自豪!

河南豫剧 第6篇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豫剧不断革新,创作由粗到细,粗中有细;由俗到雅,雅俗共赏,表演艺术日臻完美。豫剧的飞速发展,渐渐吸引了一些学者的目光,他们针对豫剧的创作、戏词、曲调乃至演员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研究成果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本文对古装豫剧《花木兰》和现代豫剧《朝阳沟》进行分析讨论,以期能够在豫剧的保护、研究工作中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由传统古装豫剧与现代豫剧看河南方言特色

方言是地方戏创造的重要依据,也是根本因素。豫剧作为中国最大的地方戏之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融入了河南独特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比较古装豫剧《花木兰》和现代豫剧《朝阳沟》,不难发现,河南方言起到了强大的渲染作用。

豫剧的语言基础——河南方言,是中州音韵的豫东、豫西(以开封、洛阳为中心)两地区的语调及音韵,两地方言简洁质朴、爽朗上口、生动形象、旋律清晰,而且这两个地区都曾是国家行政中心,所以两地区的方言字音均属于“官话”,与普通话发音的差别不大。

在我国传统戏曲演唱中,根据发音时口腔着力点不同将声母归纳为唇音(b、p、m、f)、牙音(j、q、x)、齿音(zh、ch、sh、r、z、c、s)、喉音(g、k、h)、舌音(d、t、n、l)五类,称为“五音”(1)。“五音”的地方差异最能体现某一地方戏的地方特色,豫剧也不例外。

现在我就以古装豫剧《花木兰》和现代豫剧《朝阳沟》作比较,以“五音”为依据,进行简单的举例说明:

(一)唇音(b、p、m、f):

河南方言中b、p、m三个音并无太大差异。但是f音读为喉音h居多,并且除u单独做韵母外,都加上了u做韵头。例如:

例1《花木兰》“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中“纺fang”唱为“fuang”。

例2《花木兰》“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一段中唱到的“父fu”均唱为“hu”。

例3《朝阳沟》“解放前寸寸土地主霸占,解放后党领导才有今天”中“解放”的“放fang”唱为“fuang”。

例4《朝阳沟》“希望你要前进不要倒退,可不能把文化当成包袱背”中“包袱”的“袱”唱为“hu”。

(二)牙音(j、q、x):

说到牙音,我们很容易就想到了团音、尖音。在语言学上,j、q、x作声母与韵母i、ü或以i、ü开头的韵母相拼叫做团音。z、c、s作声母,与i、ü或以i、ü开头的韵母相拼的叫做尖音。河南方言中既有团音又有尖音,称“尖团”。豫剧演唱中分“尖团”是豫剧中的一大特色。例如:

例5:《朝阳沟》栓保娘:“都夸你业务好、工作积极”中“积ji”唱“zi”。

例6:《朝阳沟》栓保:“你说得话讲得话一字一句全忘完”中“全quan”唱“cüan”。

例7:《朝阳沟》栓保:“你也曾写诗词贴在床边”中“写xie”唱“sie”。

(三)齿音(zh、ch、sh、r、z、c、s):

由于普通话的推广普及,现在河南方言中的齿音基本与普通话保持一致,这一点在豫剧中体现比较明显。例如:

例8:《花木兰》“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中“纺织”的“织zhi”唱为“zhi”而非“zi”。

例9:《朝阳沟》“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心里话”中“说说shuo”依旧唱为“说”而非“suo”。

但是,由于有时要符合剧情表演韵味的需要,齿音混淆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

例10:《朝阳沟》银环:“翻过了一架山……”中“山shan”唱为“san”。

例11:《花木兰》“恁要不相信啊,请往那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中“咱zan”唱为“zhan”。

(四)喉音(g、k、h):

河南方言中g、k两音与普通话发音相同。但同唇音f一样,喉音h在河南方言中有时会发唇音f,而且除了u单独作韵母外去掉了韵头u。例如:

例12:《花木兰》中人物的名字“花hua”就唱为“fa”

例13:《朝阳沟》“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心里话”中“话hua”唱为“fa”

(五)舌音(d、t、n、l):

河南方言中d、t与普通话发音相同,而n音则常常读成l音。例如:

例14:《花木兰》“我原名叫花木兰那,是个女郎”中“女nǚ”唱成“lǚ”。

例15:《朝阳沟》“妈呀妈,你何时同意让我去”中“你ni”唱成“li”。

二、豫剧唱腔特色的发展与变迁

(一)、清晰、富有感情的咬字、吐字

在豫剧戏偐中有这样一句话:“唱戏吐字不清如钝刀杀人”(2),可见豫剧在咬字、吐字上相当讲究。常言道,一字走了调,满盘都是输。豫剧演员在唱、念中,特别讲究咬字准确,字音清晰,不飘不倒,轻重适度。在吐字清晰的基础上,唱腔要做到“珠圆玉润”,才谓之“字正腔圆”。唱词清晰,关键就是要做到咬字与吐字的清晰,这不仅需要气、音、腔的协作作用,还需要发音器官的肌肉有足够的力量,这种力量被称为“口劲”。“口劲”的“度”的掌握是个硬功夫,需要勤加练习。把字咬好、吐字清晰,很好地把握刚柔并济的“劲”是豫剧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在传统历史剧和现代剧中显得同等重要。

除了讲究“口劲”,豫剧表演之所以能够扣人心弦还有丰富的情感因素在里面。听豫剧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他们在咬字、吐字时,时而刚劲明亮、时而亲切深情、时而又紧又恨的情感传递……这些技巧均和剧中人物感情变化紧密联系。

“情”与“味”是豫剧中不可或缺的“血肉”。传统古装剧《花木兰》名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和现代剧《朝阳沟》名段“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心里话”的唱词中便揉入了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和故事中心主旨。

《花木兰》中,花木兰一句:

“有许多女英雄,

也把功劳建,

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

唱出了巾帼英雄的豪迈豁达,也唱出了花木兰心中追求男女地位平等的坚强信念。

而在现代剧《朝阳沟》中,一开场,银环等人就唱到:

“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

看不完说不尽胜利的消息

农村是青年人广阔天地

千条路我不走选定山区

……”

简单、清新、形象、生动,不仅概括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富裕繁荣的景象,而且满怀激情地表达了自己要献身农村建设的决心。清晰明了的咬字、吐字,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情感宣泄,把豫剧演绎到“醉人”的境界,真正做到了“字正、腔圆、板清、情真”。

(二)豫剧中“讴”音的逐渐消失

豫剧早期演员喜欢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音,于是豫剧又叫“河南讴”。“讴”其实是戏曲声腔中一种独特的发音技巧,主要集中在梆子腔系统中和大本腔系统以及部分木偶戏、皮影戏系统。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份(3)。

豫剧中,“讴”音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字腔分离,真假嗓分明,本腔唱字后,突然翻高甩腔。传统古装剧《花木兰》中第一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在“偏”字后的唱腔突然翻高八度;“谁说女子享清闲”中“享”字后腔调也高出一截,这就是典型的“讴”音。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前,豫剧的曲调大都有此音,最能代表河南地方艺术特色。这种唱法在传统古装豫剧中多有体现,比如《穆桂英挂帅》、《秦雪梅吊孝》……等。后来,随着戏剧进入城市,普通话推广普及,豫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讴”音在改革中逐渐被放弃,这点在现代豫剧中体现最为明显。我们在聆听现代豫剧《朝阳沟》时,就感受不到强烈的“讴”音存在,整部戏显得平和亲切、轻快自然。

(三)豫东调与豫西调的结合

随着时代发展,豫剧大师们不断糅合精华,勇于创新。擅长豫西调唱法的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老师,大胆吸收了豫东调的方言词汇,采取豫东、豫西两种不同调式的混唱腔,各取所长,推动了豫剧的唱腔改革。

豫西调朴实,浑厚,悲壮,深沉,大气,慷慨;豫东调轻巧,柔媚,跳荡,清脆,圆润,曲折。两种腔调各具特色。

先以传统古装豫剧《花木兰》为例。

花木兰一上场,有这样四句唱词:“这几日老爹爹疾病好转,居家人都把心事放宽。且偷闲来机房穿梭织布,但愿得二爹娘长寿百年。”第一句“这几日老爹爹疾病好转”,用的是豫东调的唱法。因为豫东调唱腔旋律细腻、婉转,所以这一句有叙事的感觉;而“居家人才都把心事放宽”,就用了豫西调的唱法,低沉,放松,像一块石头落了地。第二句前三个字“且偷闲”用豫西调“三句腔”的唱法,“来机房”三个字转入了豫东调的唱法;“穿梭织布”又用了豫西调的唱法;最后一句“但愿得二爹娘长寿百年”又转入了豫东调的唱法,减缓了速度,而力度有所加强,表现了花木兰对父母双亲的祝愿,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仅是四句唱词,便穿插了豫东、豫西两种唱腔,很好地表现了生活在和平、宁静环境里的花木兰的心绪。

再来看现代豫剧《朝阳沟》“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心里话”中的一段。

拴保娘唱腔采用“豫西调”,二大娘唱腔则采用“豫东调”。唱腔中“豫东调”与“豫西调”不同调式的色彩对比,既保留了传统豫剧韵味,又新颖动听,使不同人物的个性更加突出、更加鲜明,更具艺术感染力。

在这里我简单列出表格来概括豫剧唱腔流派基本特点:

三、现代豫剧对传统古装豫剧的继承与发展

(一)对方言继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现如今普通话推广普及,受其影响,在豫剧改革过程中变化最大的还要数方言词汇在有些人认为:剧种的语言不符合普通话规范,显“土”,所以提倡改“土”为“普”。已经有些剧目从唱腔到念白一改方言姿态换变为了普通话。我认为这样只能让地方戏曲的艺术特色逐渐消失殆尽,不是改革的良策。

(二)对唱腔的继承、发展与革新

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老师采取豫东、豫西两种不同调式的混合唱腔,不仅改变了当时豫西调和豫东调两派真假声水火不溶的局面,还使豫剧真假声唱法逐渐趋于统一,丰富了豫剧唱腔的表现力。这种唱法在她的代表作传统古装豫剧《花木兰》中体现最为深刻。豫东、豫西不同调式的混合唱腔成为了当今豫剧革新的一大特色。

(三)对地方特色的继承和发展

据可靠记载,豫剧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经在河南流行开来,那时候它被称为“土梆子”,质朴通俗,本色自然,节奏鲜明强烈,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这样别具一格的地方色彩一直保留到今天。即便是解放后出现的现代剧目,也可以从戏词的字里行间、演员的一笑一颦中感受到豫北的地域风采。就像现代豫剧《朝阳沟》,无疑是现代戏剧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所以,在时代发展的今天,豫剧的发展和改革仍需要坚持中原的传统文化特色、中原的风土人情、中原的方言色彩。只有坚持了中原特色文化,豫剧才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宏焕等.河南方言研究[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2]李首明.论方言与地方戏音乐的互动关系[J].中国音乐学,2007,04.

[3]王馗.“讴”的消失在豫剧声腔发展中的意义[J].东方艺术论坛,2005.

[4]陈连喜.浅论豫剧声腔艺术的特征及发展方向[J].中国戏剧,2008,04.

上一篇:LTE无线通信技术下一篇: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