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与外语学习论文

2024-05-05

焦虑与外语学习论文(精选11篇)

焦虑与外语学习论文 第1篇

一、外语学习焦虑综述

霍维茨、 麦克英泰 尔和加德 纳 (Horwitz,Mac Intyre &Gardner)等资深学者对外语学习焦虑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 ,把外语学习焦虑定义为“外语课堂学习中由独特的语言学习过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对外语学习的看法、学习外语的感觉和学习行为等特殊的心理活动”。外语学习焦虑其实就是学生在用不熟练的外语进行交际时产生的一种不安、紧张、忧虑、担心、自我怀疑的主观情绪, 是一种自我贬低认知, 在外语听和说(尤其是毫无准备的自由发言 )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心理学试验表明,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在倒“U”曲线的前半段,随着焦虑水平的上升,学习效率随之提高;但一旦过了曲线的顶点,超过一定的焦虑程度,学习效率反而会降低。即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习者维持适度的紧张状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过低或过高的焦虑水平都对学习不利。

外语课堂焦虑主要表现为交际畏惧、考试焦虑和否定评价恐惧。交际畏惧是一种元认知意识,当学生意识到既不能用外语自由地表达自己,又不能理解别人说的外语时,就产生交际畏惧,即交际回避或交际退缩。交际畏惧在外语课堂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学生对外语的掌握。考试焦虑就是教师在对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考察评估时学生产生的焦虑, 是学生害怕失败而产生的焦虑。否定评价恐惧来源于学生的不自信,他们担心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 害怕听到别人对自己不良的评价,想尽量避免受到评价的场合,比如当众说外语等场合。由此可见,焦虑对外语学习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而且会导致语言学习的恶性循环。

产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原因十分复杂,多数情况下,学习者的焦虑与以下因素有关:(1)能力水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者容易产生焦虑。 (2)教师。教师组织教学的方式、使用的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要求及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都有可能导致学习者的焦虑。(3)自信心。不自信的学习者容易产生焦虑。(4)测试。考试意义越大越容易产生焦虑,因为学习者往往担心测试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焦虑, 而焦虑反过来又影响学习者在测试中的正常发挥。而且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者更容易发生。(5)心理、生理状态。即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容易发生,与生理状态也有关系。虽然焦虑对外语学习过程、学习成绩、考试成绩、外语交际能力、自尊心及自信心都有负面影响,但它是可以减轻和克服的。

二、减轻和克服焦虑的策略及方法

笔者在借鉴一些教育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减轻和克服外语学习和考试焦虑的策略及方法。

1.发 挥 教 师 在 教 与学 过 程 中 重 要 的 指导 和 辅 助 作用 。

教师在学生提高外语学习水平、减轻外语学习和考试中的焦虑体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学习心理学,探讨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对学生的评价观、教师的角色观、教育教学目标观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如信任情境,成功情境,竞赛情境,辩论情境,挫折情境等,通过创设多种情境,锻炼学生意志,破除羞怯和紧张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一切使学生不再消极观望,退缩回避,而是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双边活动,在促进学习成绩和语言能力提高方面起积极作用。

2.采用课堂教学整体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外语学习水平。

在总结以往教学成功与不足的基础上,把听、说、读、写四个语言技能看做一个整体,不按技能分别培养。采用了课堂教学整体法,即以主题为中心,以学习者自主为特色,融多项技能为一体的整体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听、说、读、写等单项技能的提高,而且有益于外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3.减 轻 学 生 在 听 和 说 等 方 面 表现 出来 的 焦虑 。

在练习听力时, 教师最好事先给学生介绍听力材料涉及的背景知识、语言知识,让学生在听前做好心理准备,从而减轻学生听力理解的困难。在说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提倡学生对语言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模糊现象要有一定的宽容程度, 不要停下来, 要继续完整连贯地用外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在当着教师和同学的面作报告或发言时,最容易出现焦虑,教师最好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让他们先思考一会儿或小组讨论,这样就会消除他们的焦虑感。

焦虑与外语学习论文 第2篇

南道巷中学

闫利静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请学生欣赏第15届多哈亚运会2张乒乓球女单决赛图片及女单冠军郭跃回答记者发问的文字说明。

【问题】郭跃身为运动员,面对比赛没有被压力束缚住,夺取了冠军。我们在座的同学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学习(生答)那么我们能不能被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束缚住呢?(生答)我们应该——(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

二、正确面对学习压力

(一)学习压力新思维 教学过程

【多媒体显示】 【问题】

1、在学习、生活中,你有过压力吗?

2、你还遇到过其他的什么情况呢?在这些情况下你有什么反应? 【多媒体显示】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情况的反应。

【小结】: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出现生理、心理反应也是正常的。

【多媒体显示】

1、学习生活总会有压力 下面让我们来全面认识学习压力。【多媒体显示】

2、全面认识学习压力

【课堂讨论】:面对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小晨、小晔、小玉的反应各不相同。【问题】

1、面对考试压力,三人各持什么态度?

2、不同的态度会对考试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

积极影响 学习压力的影响

消极影响

【小结】:学习需要适度压力 【多媒体显示】

【问题】

1、在生活中,同学们发现了哪些面对压力表现得更好的事例?

2、分析有的同学学习轻松,有的同学看电视、打游戏,轻松自如,一到上课却觉得是负担的原因?(学生回答)

【小结】:压力并不完全是坏事,在有些时候,反而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但是在压力过大时,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减压,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显示】

3、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 【多媒体显示】

比一比:缓解压力看谁方法多又好(学生回答)【结论】: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明确学习意义

培养学习兴趣

化压力为动力

【过度语】我们所感受到的学习压力,常常与考试联系在一起,面对考试我们的态度应该怎样比较好呢?——从容、坦然(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

(二)从容面对考试 教学过程 【多媒体显示】

【讨论分析】:小海面对考试消极表现的故事

【问题】

1、小海是否面临过大的压力?

2、压力来自哪里?

3、对学习成绩有何影响?(学生回答)

【小结】:当我们面对考试的各种压力时,没有正确处理好就容易陷入考试焦虑。

【多媒体显示】

外因

1、形成考试焦虑的原因 内因

相关链接:产生焦虑的有关因素 对考试焦虑的客观评价。【问题情景】

几起悲剧案例。【讨论】:造成悲剧的原因的什么?(学生回答)

【小结】:青春是美好的,同学们要珍惜青春,珍爱生命,当面对考试压力出现过度焦虑心理时,一定要选择如何克服,而不是放弃生命。

【多媒体显示】

2、克服过度考试焦虑的方法 【讨论】:如何看待考试?

(学生回答不同的人对考试的不同看法)

【小结】:考试是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的手段,可找出我们的优势与不足,但考试具有偶然性和局限性,一次考试并不能得出对学业的完整评价,更不应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多媒体显示】

(1)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过渡语】如果同学们对考试的结果期望过高,远远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也容易产生过度焦虑,因此下面我们来做一下自我评价。【多媒体显示】

自我评价:现实水平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______________

家人期望______________

【小结】:当期望值过高时,要进行适当调整,减轻心理负担,使自己水平得以正常发挥。【多媒体显示】

(2)要实事求是调整自我期望 教学过程 【过渡语】考试不仅检验我们的知识能力水平,也考验我们的其他素质,如果因实力不够,承受不住考试压力,也容易产生过度焦虑,因此要增强实力。【多媒体显示】

讨论:如何增强自身实力?(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3)要增强自身实力

【小结】:相信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同学们一定能够从容面对考试。

【多媒体显示】

课堂回顾:本节课总体知识结构。课堂反馈:

【问题】:

1、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给正在经受学习压力考验的同龄人一句鼓励祝福的话吧?

在《歌声与微笑》的歌曲声中寄语同学。【多媒体显示】

【结束语】

中小学生学习焦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第3篇

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升学压力的加剧,中小学生中产生学习焦虑的现象有所增加,导致出现不少学业不良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关于中小学生的学习焦虑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与关注。

学习焦虑症主要是指人们在学习上出现的焦虑症状,在青少年群体中好发,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一旦进入学习就会产生极度的焦虑情绪,并且容易出现头痛、紧张、出汗等一系列的表现,这对青少年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还可能引发其他的身心疾病。

为了深入了解目前广州市中小学生学习焦虑的总体状况,分析比较其性别差异、学段差异、年级差异,研究缓解学习焦虑的有效对策,我们特进行本次中小学生学习感受专项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台湾嘉义大学辅导与谘商学系张再明教授、曾迎新副教授编制的《中小学生学习感受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资料(性别、年级)、对学习的感受、受焦虑困扰的程度等三个部分。其中“受焦虑困扰的程度”共有21题,每题均包括有“完全没有困扰”“轻度困扰”“中度困扰”“重度困扰”等四个选项,请学生依其个人实际感受加以选答。计分时选答“重度困扰”给予4分;选答“中度困扰”给予3分;选答“轻度困扰”给予2分;选答“完全没有困扰”给予1分;总分越高代表受焦虑困扰的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我们抽取了广州市5所小学和5所中学参与本次调研,这10所中小学校分布在越秀区(2所)、荔湾区(2所)、海珠区(2所)、天河区(2所)、番禺区(2所),有省一级学校,也有普通学校。我们在抽样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和抽样中学的初中一、二、三年级及高中一、二、三年级各抽取一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023份,有效问卷(全部题目都有回答)1784份。在1784名中小学生中,男生905人(50.7%),女生879人(49.3%);小学四年级181人(10.1%),小学五年级176人(9.9%),小学六年级176人(9.9%),初中一年级203人(11.4%),初中二年级199人(11.2%),初中三年级196人(11.0%),高中一年级202人(11.3%),高中二年级231人(12.9%),高中三年级220人(12.3%)。采用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部分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学习焦虑的困扰

表1显示,在1784名中小学生中,对于所列的21种焦虑症状,相当一部分学生(19.4%~63.0%)表示近一周以来出现过;将21种焦虑症状按照平均困扰程度及受困扰比例(即轻度困扰、中度困扰、重度困扰的比例之和)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害怕最坏的事会发生”(平均困扰程度为2.13,占63.0%)、“不能放松”(1.86,占52.4%)、“消化不良或肚子不舒服”(1.79,占49.4%)、“不安稳”(1.76,占47.6%)、“头昏眼花/昏眩”(1.63,占39.0%)、身体发热(1.56,占37.7%)、惊慌(1.55,占35.9%)、害怕失去控制(1.55,占30.5%)、受惊吓/惊骇(1.53,占32.6%)、手抖(1.51,占33.4%)、流汗(不是因为天热)(1.51,占31.7%)、脸红/面红(1.49,占32.3%)、神经质(1.48,占27.2%)、双脚站不稳(1.46,占31.0%)、窒息的感觉(1.46,占25.3%)、身体麻木或刺痛感(1.45,占31.7%)、害怕即将死亡(1.45,占23.0%)、呼吸困难(1.44,占24.0%)、心跳很大声(1.42,占26.7%)、身体摇晃颤抖(1.40,占25.3%)、晕倒/昏厥(1.35,占19.4%)。可见,部分中小学生出现过一些焦虑症状,不同程度地受到学习焦虑的困扰。

由于没有常模参照,本研究大致将焦虑总分划分出如下四种焦虑水平:21~31分为没有焦虑,32~52分为轻度焦虑,53~73分为中度焦虑,74~84分为重度焦虑,以作分析。

表2显示,1784名中小学生的焦虑总分最小值为21,最大值为84,平均数为32.77,标准差为13.542,处于轻度焦虑水平;其焦虑水平分布是:没有焦虑的占61.6%,有轻度焦虑的占28.9%,有中度焦虑的占7.2%,有重度焦虑的占2.2%。可见,中小学生的学习焦虑状况不容乐观,有38.4%的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学习焦虑的困扰,9.4%的中小学生存在中度及以上的学习焦虑,令人担忧,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给予高度重视与关注。

(二)男女学生的学习焦虑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表3显示(见下页),905名男生的焦虑总分平均数为32.54,标准差为14.175;879名女生的焦虑总分平均数为33.01,标准差为12.862;经t检验,男女学生的焦虑总分平均数没有显著差异(t=-0.744,p=0.457)。可见,男女学生的学习焦虑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基本相似。

905名男生、879名女生的焦虑水平分布详见表4(见下页),经卡方检验,男女学生在焦虑水平分布上存在显著的差异(x2=7.930?鄢,p=0.047),具体表现在男生没有焦虑及有重度焦虑的比例多于女生,女生有轻度焦虑和中度焦虑的比例多于男生。可见,男女学生的学习焦虑水平分布明显不同。

(三)小学生的学习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初中生、高中生

表3显示,533名小学生的焦虑总分平均数为30.39,标准差为10.712;598名初中生的焦虑总分平均数为34.01,标准差为14.030;653名高中生的焦虑总分平均数为33.59,标准差为14.864。经F检验,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焦虑总分平均数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F=12.101?鄢?鄢?鄢, p=0.000)。多重比较发现,小学生的焦虑总分平均数显著低于初中生、高中生。可见,小学生的学习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初中生、高中生,而初中生、高中生的学习焦虑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基本相似。

533名小学生、598名初中生、653名高中生的焦虑水平分布详见表4。经卡方检验,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焦虑水平分布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2=33.533?鄢?鄢?鄢,p=0.000),具体表现在小学生没有焦虑的最多(占67.7%),初中生有轻度焦虑的最多(占30.6%),初中生有中度焦虑的最多(占10.0%),高中生有重度焦虑的最多(占3.8%)。可见,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学习焦虑水平分布明显不同。

(四)学习焦虑水平呈现随年级升高而升高的趋势

表3显示,将9个年级的学生其焦虑总分平均数从低到高排序,依次是小学四年级(29.15)、小学五年级(29.80)、小学六年级(32.24)、高中三年级(32.73)、初中二年级(33.38)、初中三年级(33.66)、高中一年级(33.99)、高中二年级(34.06)、初中一年级(34.96);经F检验,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焦虑总分平均数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F=4.049?鄢?鄢?鄢,p=0.000),多重比较发现,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焦虑程度普遍重于低年级学生。可见,学习焦虑水平呈现随年级升高而升高的趋势。

9个年级学生的焦虑水平分布详见表5。经卡方检验,9个年级的学生在焦虑水平分布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2=52.289?鄢?鄢?鄢,p=0.001),具体表现在小学四年级学生没有焦虑的最多(占72.9%),初中一年级学生有轻度焦虑的最多(占34.0%),初中一年级学生有中度焦虑的最多(占12.3%),高中二年级学生有重度焦虑的最多(占4.8%)。可见,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学习焦虑水平分布明显不同。

四、对策

针对中小学生学习焦虑的总体现状,我们提出如下几个缓解中小学生学习焦虑的有效对策。

(一)认识学习焦虑,关心焦虑学生

过度学习焦虑对学生的学业及身心健康成长都有不利的、负面的影响,如何有效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焦虑是近年来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如广州市第四中学陈秋兰校长主持的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高三学生焦虑情绪调控——以广州市第四中学为例”、广州市荔湾区四中聚贤中学邝颖文老师主持的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生考试焦虑情绪的心理疏导模式研究”,都正在积极探索缓解学习焦虑的有效对策。广大中小学教师应学习、了解有关学习焦虑的概念、表现、影响、现状、成因与对策,理解和关心产生学习焦虑的学生,并帮助其克服障碍。

(二)创造成功体验,加强归因训练

首先,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多些创设成功的机会,多些给予积极性、肯定性、鼓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增强成功的信心,对学习、考试形成积极的、乐观的、正面的、肯定的认知、情绪与行为,增强自我效能感。其次,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合理归因。对产生学习焦虑的学生要加强学业成败归因指导与训练,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学业成功与失败,转变错误、消极、悲观的归因观念,掌握正确、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即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把主要原因归于“自己的努力如何”,明确“努力”是学习成败的关键,树立起“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和“成绩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的思想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成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业成就。

(三)减轻课业负担,减少学习压力

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过大是中小学生产生学习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小学教师要制定适当的教学任务,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环境,多给予鼓励、表扬,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目前过重的课业负担与学习压力,缓解他们的学习焦虑。同时要介绍一些简单切实可行的缓解学习焦虑的方法,如树立正确的认知、肌肉放松法、深度呼吸法、引导冥想放松法、自我暗示放松法、转移想象、合理宣泄、音乐放松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学习焦虑,减少学习焦虑的影响,维护身心健康。另外,中小学校也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校园网等途径引导学生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认识学习焦虑对孩子的影响,降低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减少家庭作业、辅导班等,以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减少给孩子带来的压力。此外,全社会也要为中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健康的成长环境与氛围,真正为学生减负、减压。

(四)开展团体辅导,加强个别干预

现在许多中小学校都有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老师,并积极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建议心理老师要重视和关注学习焦虑这类心理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量、访谈、观察等途径了解和掌握本校学生学习焦虑的状况及其性别差异、学段差异、年级差异,及时发现有严重焦虑感的学生,并给予有效的辅导、咨询和干预。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发展性、预防性辅导,可通过心理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途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焦虑,学会调控焦虑情绪,释放心理压力。二是对于严重的焦虑个案,要重点帮助,及时转介给心理医生,及时实施药物调节、心理治疗,以免学生产生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参考文献]

[1]陈建华. 减轻学生学习焦虑的策略[J]. 基础教育参考,2012(15).

[2]肖燕.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 福建师范大学,2001.

[3]程俊玲.学习焦虑研究述评[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4).

语言焦虑与外语学习述略 第4篇

关键词:语言焦虑,类型,影响,策略

1 概述

随着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Krashen认为, 语言习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的个人状态和情感因素 (Krashen:1985) 。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主要有:焦虑、抑制、性格内向与外向、学习动机、移情、课堂交流等。其中焦虑可能是语言学习最大的情感障碍 (Jane Arnold:1989) 。而语言焦虑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恐惧与忧虑, 它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焦点。文章介绍焦虑的分类、分析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提出克服和减轻我国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可行性策略。旨在更新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策略, 更好地促进英语口语教学。

2 焦虑与语言焦虑

焦虑是一种情感状态, 是指与某一客体相联系的紧张、担忧、恐惧或者自我怀疑的主观心理状态。“一种仅仅与某一对象间接相关的畏惧或模糊恐惧感” (Scovel:1978) , “伴随着神经系统自动激发而产生的紧张、恐惧、胆怯及担忧等主观感觉” (Horwitz et al:1986)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王银泉、万玉书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 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 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王银泉, 万玉书;2001) 。

语言焦虑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一门语言时产生的消极情绪, 是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英语时, 感到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产生的紧张、害怕的感觉。它与外语学习任务直接相联系, 是一种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焦虑反应。

3 语言焦虑的类型

根据焦虑对学习者的影响, 把焦虑分为两种不同性质语言焦虑 (Scovel:1978) :促进型焦虑 (facilitating anxiety) 和妨碍型焦虑 (debilitating anxiety) 。促进型焦虑给学习者动力, 可以激发学习者向新的学习任务挑战, 使他们愿意尝试更复杂的英语结构, 促使他们对感到焦虑的学习任务做出额外的努力;激发学生克服困难, 挑战新的学习任务。而妨碍型焦虑阻碍语言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它会使学习者为避免产生焦虑而逃避任务。

Horwitz等 (1986) 指出第二语言课堂焦虑包括:交际恐惧、考试焦虑和对消极评价的惧怕。一是交际恐惧, 它指个人对于他人的真实或者预期交际产生的恐惧或者焦虑程度。二是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就是教师在对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考察评估时学生产生的焦虑, 是学生害怕失败而产生的焦虑。三是对否定评价的恐怕, 对他人的评价有畏惧感, 对负评价产生沮丧心理以及担心其他人会对自己做出负评价的预期心理。研究表明:有交际畏惧的人更加不愿与人交谈或交往, 常常采取交际回避或者退缩的策略;考试焦虑的人则是考前一直想上洗手间, 考试过程中受认知意识干扰信息加工过程紊乱, 不能合理组织材料, 无法专心答题;害怕获得否定评价的人会过分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有显著的自我知觉, 往往进行极端的自我否定或自我批评 (Oxford 1999) 。

4 语言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最使人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是语言焦虑对外语学习有多大的影响, 多年来国外的研究人员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语言焦虑与学业成绩、水平考试成绩、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等都存在负相关关系 (Jane Arnold:2000) 。Krashen认为学习者焦虑越低, 其行为表现就越好, 焦虑为零时成效最佳。根据他的情感过滤假说, 没有焦虑, 学习者情感过滤就会降低, 于是摄入与产出就越好。

但是, 虽然不少研究结果表明语言焦虑与外语学习成绩负相关, 但也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研究结果。有研究发现有时焦虑学生比无焦虑学生做得更好, 前提条件是学习者能力水平比较高。在这种条件下焦虑很可能是产生语言活动的激励因素。其实, 这也可以用上文中提出的促进性焦虑和阻碍性焦虑来解释。

尽管有以上的解释, 多数研究还是认为语言焦虑在很多方面都对二语习得有阻碍作用, 间接地可以通过担心和自我怀疑, 直接地则可以通过降低对语言的参与等 (Young, 1991;Horwitz, 1986;Aida, 1994) 。

5 克服和减轻外语学习焦虑的策略

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在焦虑为零的情况下似乎最有效。那么, 教师的任务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焦虑降低到最低程度。

5.1 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有趣和友好的课

堂气氛是帮助学生减少焦虑的最为重要的一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是快乐的, 以教师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 帮助学生消除焦虑心理。当教师带着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里, 学生会倍感亲切、温暖, 快乐之情油然而生, 他们就能敞开心扉, 更好地接受新的信息。

5.2 要增强学习者的自尊, 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

学习者自己应实事求是地看待所犯的错误。犯错误是难免的, 只要不是语际间 (interlingual) 十分严重的错误就不必惊慌, 更不要失去自信心与自尊心, 教师在学习初级阶段不可强求他们使用十分精确的语言, 纠错时须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及错误的性质, 让学生明白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错误的出现是自然的, 也是难以避免的。

5.3 外语课堂上多用合作学习, 以避免因口

头表达而导致消极焦虑。合作学习的核心概念是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交流、沟通和合作。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责任感、爱护他人;更重要的是, 学习者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时有效地克服了语言焦虑。

6 总结

总之, 语言焦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情感变量, 是语言学习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对话语产出的影响不可忽视。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消除学生的语言焦虑,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机和达到目标的勇气, 进而实现整体优化英语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Jane Arnol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Horwitz E K, Horwitz B, Cope J.Foreign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M].The ModernLanguage Journal 1986 (702) .

[3]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 1985.

[4]张玉芳.浅议语言焦虑与外语学习[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6) .

[5]王银泉, 万玉书.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3) .

[6]陈武英.语言焦虑的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

[7]霍文华.外语语言焦虑的探究及应对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 .

[8]计道宏.外语学习中语言焦虑的成因及对策[J].开封大学学报, 2007 (9) .

[9]刘泽海.语言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及教师策略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8) .

焦虑与外语学习论文 第5篇

教学目标

1、正确看待考试焦虑,采用科学的自我调控方法,减轻或消除过度考试焦虑。

2、提高面对考试焦虑时的自我调控能力;

3、了解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掌握科学的自我调控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焦虑。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学习压力,常常是与考试联系在一起的。例如,面临的考试很重要,或者考试难度过大;他人、自己的过主要求超过了个人的实际能力;仅以考试的成绩来判断个人的价值„„这些都容易导致我们陷入考试焦虑。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和对待考试焦虑呢?这就是今天这堂课我们将要学习、探讨的内容。

引入本课课题:正确面对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下)

二、讲授新课

(二)正确面对考试焦虑

1、过度考试焦虑是一种消极情绪

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一个◆中关于“小敏和小刚”的例子。

(1)思考:小敏和小刚的言行有什么共同之处?

明确:面对考试,过度紧张和不安。这就是考试焦虑的表现。

(2)教师归纳:①考试焦虑是在面临考试时所出现的紧张、担心、不安等情绪状态。考试焦虑包含三种成分。

一是认知方面。它是以担忧为特征的、由消极的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所形成的意识体验。如“我比别人差,万一我考不好怎么办?”“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来?”

二是生理反应。面对考试,感到头昏,心跳加快,容易疲劳,没有食欲等。

三是行为方面。考虑焦虑所导致的行为表现有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减弱、读书效率低、记忆力减退、失眠等。

②面对考试,一些同学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感。考试焦虑并不可怕,在考试前、考试中的焦虑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适度考试焦虑能使考生保持兴奋和紧张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但过度考试焦虑却会影响考生发挥正常水平,是一种消极情绪。

2、测一测你的考试焦虑程度

教师提示: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考试。那么面对考试,你能否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呢?在课前,同学们完成了一个心理测试——“考试焦虑的自我检查”(测试过程略)。

教师过渡:从同学们测查结果来看,面对考试,许多同学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感。那么考试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呢?

3、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

(1)学生思考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一个◆的第一个◇的问题:你产生过考试焦虑吗?如果有,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确:不同的人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各不相同,因处于特定的应试情境,或身体不适,或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或缺乏自信,或害怕失败,或追求完美等,都可能导致考试焦虑。

(2)相关链接:人格特征不同,对考试的反应也不一样。从气质上说,多血质、黏液质的人考试焦虑较低,胆汁质、抑郁质的人较容易引起考试焦虑。从性格上说,内向型的人更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更关注自己考试的结果,因而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另外,自卑、过分认真、追求完美等性格特征也容易导致考试焦虑。

(3)教师过渡:适度的焦虑体现了我们对待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赞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地面对考试。

4、自我调控克服过度考试焦虑

(1)提示:考试焦虑按程度不同,可以分为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轻度焦虑是指在考试前较短的一段时间内,会感到紧张和害怕,但不影响复习,不影响身体健康,无须专门进行调适。中度焦虑是指在考试前较长一段时间内,感到紧张、害怕和忧虑,复习效率降低,睡眠、饮食受到影响,有必要进行自我调节。重度焦虑是指在考试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感到忧虑、恐惧,严重影响复习和考试的正常进行,对身心具有很大危害,有必要求助于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二个◆的第一个◇的内容——“自信训练示例”。

提问1:“我讨厌考试考试使我紧张,甚至忧心忡忡。”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你能尝试用自信训练法去挑战它吗?

图示:

觉察消极意识

我讨厌考试考试使我紧张,甚至忧心忡忡。

考试只是一种检测知识的手段,通过考试,可以促使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的复习、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取得好成绩固然可喜,即使考试成绩暂时不理想,也没有关系,只要找出问题及时加以改进,再接再厉,相信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进行自我质辩

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和成绩,胜不骄败不馁,考试前集中精力、认真复习,考试后认真总结、查漏补缺

采取正确态度

提问2:除发自信训练法,你还有哪些克服考试焦虑的好方法?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二个◆后的“指点迷津”。

(4)补充:

考试前的心理按摩

A、饮食法。多吃一些如草莓、洋葱头、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直接减轻心理有压力的作用。

B、活动法。适当运动,在学习间歇伸伸腰、踢踢腿、散散步等,让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有机结合。

C、转移法。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在复习间歇、听听轻快的音乐、泡泡热水澡,与家人聊聊天、讲讲笑话。

D、睡觉法。充足的睡眠,能保证精力充沛和心灵的宁静。

E、自信法。鼓励自己,这个阶段努力了,考试一定能发挥出“平常功”。每天早上和睡觉都对自己微笑,对自己说:“我真棒!”

F、深呼吸法。进入考场后,如果觉得紧张,就长长吸气,再缓缓地呼出去。你会觉得心跳不那么快了,身体很舒服。

G、听音乐法。轻松愉快的音乐可以舒缓紧张的心情。

三、本课小结:伴随着成功的喜悦,也有紧张和焦虑。成功与喜悦让我们对求知充满了渴望,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而紧张和焦虑常使我们心烦意乱,手足无措。面对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教师送给同学们五句话:“平时努力是基础,相信自我很重要,调整想法为关键,放松训练要坚持,心理咨询可尝试。”让我们一起笑对压力,克服过度考试焦虑,勇敢迎接挑战

第三课时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自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完善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3、懂得正确的学习观念是正确、有效的学习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了解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

教学重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学习观念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同样的课程,有的同学越学越有趣、越轻松,有的同学则越学越觉得是一种负担,有的同学可以连续几个小时玩游戏仍余兴未尽,上课却觉得累。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是一种负担,一上课就觉得累呢?

明确: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的兴趣造成的。

2、引入:是的,上节课我们谈到过学习压力,其实学习压力常常与我们自身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有关。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学习本身是艰苦的脑力劳动,作为有志气的一代,我们理应担起学习的重担,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

引入本课课题: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讲解新课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1、学习目的是学习观念的灵魂

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一个◆的“小梅的故事”。

提问:①从小梅的身上你得到什么启示?

明确:学习目的是学习观念的灵魂,正确的学习目的对于学习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许多学习有问题的学生就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认识不到学习的意义,缺乏学习的动力,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丧失了求知的欲望,最终产生了较大的学习问题。

②说一说你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一个◆第二个◇的内容;

③教师过渡:看来,许多同学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这很好。当然,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是不够的,还应当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态度能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学习态度是学习观念的重要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二个◆的“孙明和刘俊”的故事。

提问:①孙明和刘俊之所以能够把学习搞好,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们把学习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学习非常认真;在学习中愿意与同学探讨,并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能正确对待考试和分数。

②他们二人的言行体现了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能够做到积极、主动、自觉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所以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你的学习态度怎样呢?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进行自我测查:

A、你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努力学习的愿望?

B、你是否有主动积极的进取精神和上进心?

C、你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D、你是否认真、主动地学习?

E、你是否认真听讲?课后是否独立自觉地完成作业?

F、你能否在学习中得到一种成就的满足和愉悦?

G、你能否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学习?

H、你是否掌握了较为丰富的学科知识?

附:评定分为5级,非常强记5分,比较强记4分,一般记3分,比较差记2分,非常差记1分。

说明:总得分超过35分以上者,说明他的学习态度非常端正;30-35分者,学习态度比较端正;20-30分者,学习态度一般;20分以下者,其学习态度不端正。

教师过渡:学习目的是学习观念的灵魂,学习态度是学习观念的重要内容,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3、自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学生齐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三个◆的内容。

①想一想,你在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哪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

②小结: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学习观念是正确、有效的学习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①举例:1998年,世界巨富巴菲特应邀到华盛顿大学演讲,当学生们问:“你怎么变得比上帝还富有”时,巴菲特的回答是:“非常简单,原因不在于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心态。”

问题:巴菲特的回答说明了什么?

明确:良好的习惯、性格和心态对于成功非常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普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对青少年的成长十分重要,它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

②请班上的几名成绩优秀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谈谈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

③搜集名言《指导学生朗读:

爱因斯坦: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乌申斯基:应当用不断的复习来防止遗忘,而不是等到忘记以后再重新去记。

歌德: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力很强的人,最好的方法是,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漫不经心!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④小结:这些名言的共同之处在于指出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如思考、温习、专注。好的学习习惯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第一个◆第一个◇的内容,并对照表中的行为,想一想,自己做得如何?

小结:预习、听课和复习是同学们在校学习过程的主要环节,养成良好的预习、听课和复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要做好预习、听课、复习这三个环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我们该怎样呢?

3、学生相互交流并完成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第一个◆第二个◇表格的填写。

小结:除了要养成良好的预习、听课和复习习惯,你认为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哪些具体表现?

4、学生填写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第一个◆第三个◇的问题。

你认为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哪些具体表现?

提示:①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后,才去做其他的事情;

②把听课笔记妥善整理并认真保存;

③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主动提出来跟老师和同学讨论;

④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表;

⑤在学习时全神贯注,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其他事情;

⑥善于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5、这些都是好的学习习惯的体现。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些好的学习习惯中,你做到了哪些呢?你打算如何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习惯呢?

三、本课小结:有人曾经说过,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人生。对于学习生活而言,正确的学习观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自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业上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四课时 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教学目标:

1、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初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2、提高学生的自我选择能力;

3、了解有关填报升学志愿和职业选择方面的基本常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初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我们步入九年级,成为毕业班学生的那天起,可以许多同学都有了对自己未来的初步设想。当你在规划初中毕业后的人生道路时,难免会听到一些来自周围的声音和来自内心的呼唤,它们有时会成为我们迈向人生目标的激励,有时会成为我们找寻梦想的绊脚石。如:

外来的声音——父母希望我升入普通高中;做体面的工作,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内心的呼唤——我想读职业技术学校;我想当一名篮球运动员;

提问:你能分辨出这些声音分别代表着什么吗?

明确:其实这些声音代表了我们面临的两种选择:升学和就业。

引入课题:那么,当这些声音有冲突的时候,你该怎么办?你该作出怎样的决定?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二、新课讲解

(一)做好升学的心理准备

1、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提问:①升学既包括了上普通高中,也包括上普通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请同学思想,你们认为升学都有哪些好处呢? 学生交流:为今后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找好基础;学习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可以通过学习,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或技能;获得较高的学历;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

小结:积极争取升学,多读书,有利于丰富自己的知识,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假如能够升学,一定要注意填好升学志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②材料例举:

小华是九年级学生。他成绩很一般,但擅长绘画,多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在填报升学志愿时,爸爸妈妈的意见发生了严重的分歧:爸爸主张填报一所重点高中,在这所学校里,同学的学习基础很好,彼此之间竞争非常激烈;而妈妈主张填报一所普通中学,这所学校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见长。

提问:假如你是小华,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说说你的理由。

在升学选择学校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个人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理想追求;家长意见;各方建议;招生信息;第一志愿的选择;各志愿的梯度等。只有全面考虑,才能作出最佳的选择。

③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二个◎第一个◆的内容。

④另外,选择合适的学校,还要对备选学校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实地考察。想一想,你在选择学校时,需要了解学校的哪些情况呢?

明确:招生要求;生源状况;学习条件;生活条件;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其他

⑤教师过渡:在升学时,除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之外,如果填报中等专业学校或职业高中,还要学会合理选择专业。

2、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A、教师导入:在选择专业时,一方面要注意搜集有关的专业信息,另一方面要了解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特长。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对某一专业乃至将要从事的某种职业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对于他的学习活动和职业生涯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你对这个专业、这种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的时候,即使在常人看来它很枯燥、很单调,你也会感到丰富多彩、趣味无穷,这正是兴趣这种心理特征的作用。”

B、通过简单的测试来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特长:

①你对拆散和组装某种机械装置非常感兴趣。()

②你喜欢自己动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不便,如门锁坏了、衣服要修等。()

③在学校里,你最喜欢上实验课。()

④研究某种产品的构造原理是你的一个爱好。()

⑤你对抽象事物的感悟力很强。()

⑥对小说等文艺类书籍之外的书你看得很多。()

⑦你会把自己的房间设计得很简洁而有艺术氛围。()

⑧你关心和喜爱影视、音乐、美术、文艺小说等方面的东西,自己也尝试创作。()

⑨在审美方面同学们以你为标准,常让你做最后的评价。()

⑩你非常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如捐助、街头义务咨询筹划活动。()

⑾和你常交往的朋友不少于五个,你会主动联络他们。()

⑿你总会给初识的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⒀如果你有些钱,你会去炒股或作某种投资,你自信有这方面的能力。()

⒁在别人和你讲一个听上去很正确的道理时,你会换角度想,并能找出其中漏洞。()

⒂善于算帐,对于一般的数学方面的智力题,你能很快找到答案。()

⒃你乐意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而不愿自己费脑筋去摸索着干一件事。()

⒄你很有耐心去做一些琐碎事。()

⒅工作上发生的大事,你相信会有能力比你强的人去做,和自己没大关系。()说明:以上每三题为一组,都代表着一种性格类型的人,因而相应适合的择学倾向也不同。

1-3题答“是”的人是“现实型”。这类人注重实际得益,但缺乏洞察力。适合有一定技巧的工作,如机械、电工等。宜选择职校的家电维修等操作性强的专业。

4-6题答“是”的人是“研究型”。这类人重分析,擅长创造钻研型工作,如项目研究,科学实验,适合到和高科技有关有单位。应该到大学深造,加强理论基础,尤其在理式科方面。

7-9题答“是”的人是“艺术型”。这类人重情绪,追求自由的环境,适合与文学艺术直接有关的工作,如作家、新闻工作者或教师。你可选择艺术学校或师范院校的专业。

10-12题答“是”的人是“社会型”。此类人善于社交,乐于助人,适合从事医疗、教育或服务性行业。除了医科类的大学,还可考虑美容、服装等专业。

13-15题答“是”的人是“企业型”。此类人有冒险精神和判断能力,擅长从事直接获得经济效益的工作。最好读大学,打好扎实的经济学底子,方可成大器。

16-18题答“是”的人是“常夫型”的人。此类人易自我抑制,在规矩中生活,因此适合从事稳定、简单但刻板的工作。如文秘、财务会计等工作。你适合读职校的文秘、图书管理等专业。

提示:同学们的选择也可能是交叉的,也就是你的性格可能兼备多种特点,这样适合你的学业类型就会更多,择学上也就有更多的选择方向。

C、小结:我们尊重每一个同学的选择。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是选择学校还是选择专业,都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因此,有作出选择之前,我们一定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同时注意多方面搜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作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

D、过渡: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所有的初中生最终都能升入高中学习,其中一部分同学可能会在初中毕业后直接就业。能升学,使自己在学业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固然很好;不能升学,选择直接就业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因此,我们还需要做好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二)做好职业选择的准备

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A、导入:既然要就业,这就涉及了一个职业选择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不同的社会职业呢?

B、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一个◎第二个◆“谭小明的故事”。

谈谈你对“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一番成绩”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它告诉我们,只要踏踏实实、勤奋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也一样能作出一番成绩,干出一番事业。

C、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三个◎第一个◆“情景一”“情景二”的内容。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明确:上述两个事例告诉我们:第一,无论是环卫工人还是汽车调整工,每一种社会职业都有它存在的必要,缺一不可,它们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第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从事什么社会职业,只要肯钻研,就一定能干出一番成绩来。

D、教师过渡:当然,在正确看待不同的社会职业的同时,我们还应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特点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2、如何进行职业选择

A、材料阅读: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种工作有兴趣,他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能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知疲倦。相反,如果他对某种工作没有兴趣,则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还容易筋疲力尽。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都是在强烈的兴趣驱动下取得学业和事业的成功的。比如达尔文,起初因为对所学的医学、数学、神学缺乏兴趣,曾被降到“慢班”学习,但他对打猎、搜集标本等却兴趣盎然,以致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①提问:看了这段材料,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明确:在选择职业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②小结:一方面,职业兴趣可以调动人身心的全部积极性,使人以敏锐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投入工作,许多职业成功者的事例都表明,兴趣是成功者的重要保证。但另一方面,职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而且职业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过分强调自己对某一职业的兴趣和偏爱容易使自己的选择过于狭隘,从而丧失许许多多发展机会。因此,个人还要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和得到发展。

B、阅读材料:百年前的美国加州曾出现一股淘金热,一个叫亚默尔的农民也去碰碰运气。矿区气候干燥,水源奇缺,成千上万名淘金者个个口渴难忍,有人抱怨说:“要是有一杯水喝,我愿意给他一个金币。”说了牢骚话的人仍然口干舌燥地去找金矿,而听了牢骚话的亚默尔却灵机一动,打消了找金矿的想法而开始四处寻找水源。他不但找到了水源,还制作了一个过滤装置,把水变成了可以饮用的水,成了一个专门卖水的人。有人淘到了金,可更多的人一无所获,但他们都要用淘来的金、带来的钱向亚默尔换水喝,让亚默尔大大发发了一笔财。

①提问:亚默尔为什么能获得成功?

明确:亚默尔的成功在于,他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②小结:同学们,今后的社会是人才和职业互相选择的社会,我们在选择职业的同时,职业也在选择我们。因此,在现阶段,我们既要打好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基础,为未来获得职业成功做好全面准备,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好选择职业的心理准备。

C、过渡:在现代社会,无论选择什么职业,都不可忽视继续学习。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A、学生思考并讨论教材第三目第三个◎第二个◆的两个问题。

①有人认为现在只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可以高枕无忧,不必再学习了。这种看法对不对?说说理由。

明确:随着科学的进步,知识的增多,技术的更新,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当初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学习,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对于现在提倡的“终身学习”,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发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因此,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感悟高中英语学习焦虑与合作学习 第6篇

高中英语的教学一直被视为教学重心, 但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 有人把它归结为词汇量的不足, 有人认为是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 等等。中考同时进入一个班级的学生, 他们的词汇量的掌握, 对英语背景知识的了解情况大致相同, 但英语能力差距却很大。在平时考试中, 即使有的分数相近, 做同样的试题, 所费时间差别也很大。词汇量、文化背景等固然或多或少影响做题质量, 但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仍然过分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 忽视学习情感, 忽视外语学习焦虑而导致的英语学习障碍是制约学生英语成绩提高的重要原因。当然, 出现上述现状与当前的高考压力不无关系。因此,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 中学生如何有效地消除英语学习焦虑, 进而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和克服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现已受到广大英语教师和研究者的关注。

二、高中生的英语合作学习

由于中学英语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实施的, 除了进行语言训练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有效的学习策略。又由于英语是交际工具, 英语课更需要加强合作学习和交流。因而, 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体会, 将英语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感悟与大家共享。

合作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的人数可以是2~6人, 甚至更多。把握一个原则:有助于每个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使每个小组成员在管理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过程中, 能够彼此协助, 相互支持, 共同合作。正确的划分方法可以是:

1. 依照特质划分

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年龄、性别、英语知识水平、语言技能、背景等特质进行划分。从合作学习的功能来看, 比较理想的是“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的划分方式, 即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成员特质构成相差不多, 但小组内部却各不相同, 具有互补性。这样的划分形式有利于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 也有利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

2. 依照任务的难易程度划分

可以根据教师所要求完成的语言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 也可根据任务主题的不同等, 由学生自行分组, 目的是尊重学生的背景知识及兴趣。成绩较好的组员在一起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 成绩较差的组员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 结果是全班学生都有成就感。

3. 依照学生的兴趣划分

有时可根据学生间的交情或友谊由学生自行分组, 目的是尊重学生的喜好及人际关系。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在最大程度的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老师的任务, 也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4. 随机抽签划分

测评时将学生重新编班, 这时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和学习任务采取随机抽签的分组方式, 既有利于组别之间的公平竞争, 又给学生创造了与更多人合作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和学会如何与不同想法和思维的人相处。

5. 按照座位的摆放划分

传统的课桌摆放形式不利于分组合作学习, 因此, 教师可根据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务的性质和人数分别采用“因地制宜合作式”———同桌两人为一个合作小组;“四人合作式”———前后两排学生为一个合作小组;“多人合作式”———按“异质”分为一组的5~6人圈围而坐;“合作竞赛式”———各组内成员并排但全班分若干组围坐。总之, 只要是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摆放, 教师都可以去尝试。

合作学习鼓励并支持有利于学习的情感因素, 如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提高、语言运用机会的增加、语言模糊度的提升、组员关系的协调、师生关系之间紧张压力的缓解、学习动机的激发等。无论对于优秀生还是对于后进生都有帮助, 因为它既能提供可理解性输入, 营造积极的课堂情感气氛, 又能照顾到学习者个人, 尤其是胆怯、内向的学习者能够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减轻外语学习的焦虑程度。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合作学习或自我评估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高中英语大班教学中, 很少有人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消除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本论文旨在通过结合自我评估的合作学习来消除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学习焦虑,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焦虑感与儿童英语学习 第7篇

一、情感与语言学习

研究语言学习中的情感问题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1. 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

消极情感如焦虑、害怕、羞涩、紧张、愤怒、沮丧、怀疑、厌恶等, 都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如果学习者受消极情感影响太大, 再好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也无济于事。与此相反, 积极情感如自尊、自信、移情、动机、愉快、惊喜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

2. 解决情感问题也是促进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这个意义上说, 情感已经不是语言教学的问题, 甚至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 而是人的发展问题。当然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促进人的发展。但过去的教育过于强调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 而忽视了非理性方面的发展, 造成“情感空白” (emotional illiteracy) 。与其他学科一样, 语言教育也应该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因此, 既关注认知也关注情感是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注情感可以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 语言教学也能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比如, 合作语言学习有助于发展学习者的人际交往能力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而人际交往能力正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焦虑与外语学习

1. 焦虑可能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

焦虑 (anxiety) 是变态情绪之一, 又称心理异常。一般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 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 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心理学家从临床的观点把焦虑反应看做是带有不愉快情绪色调的正常的适应行为, 把它们描述为包含对危险、威胁和需要做出特别努力但对此又无能为力的苦恼的强烈预期。

语言学习中的焦虑主是指学习者需要用外语或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焦虑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焦虑可能是一种心理状态, 也可能是心理素质。面对某一特定情形或事件而产生的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 (state anxiety) 。这种焦虑心理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是,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克服焦虑。如果语言学习反复给学习者带来焦虑, 则焦虑可能变成一种品质或心理素质。一旦焦虑形成一种品质就会对语言学习造成严重影响。

2. 对外语学习焦虑的认识。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 语言学习的情感问题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许多研究都对学习中存在的情感变量 (affective variables) 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 (Young 1992, Gardner 1985;Steinberg&Horwitz 1986) 。焦虑被认为是最关键的心理变量之一, 而语言焦虑是语言学习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这些研究的结果证明, 外语学习焦虑的外在典型反应可以是焦虑的一般症状, 如“学习者手掌心出汗;腹部疼痛;心路和脉搏加快”等等。但是, 外语学习焦虑的进一步反应可能通过以下一些行为表现得到显示, 即“语音变调;不能正常地发出语言的语音和节奏;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有‘冻僵’的感觉;忘掉才学过不久的词汇;甚至根本说不出话, 只是保持沉默不语”等等 (Young 1992:164) 。一些极端症状可能是“逃课;避免与老师的目光接触;不预习就来上课”等等。焦虑学生回答问题以及参与课堂活动的自觉性很小, 他们还倾向于回避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 而比较放松的学生则会表现得跃跃欲试。因此, 语言焦虑与语言课程成绩以及教师对学生成就的评定呈负相关。焦虑对于外语学习的影响还不仅仅在这些方面。在学生学业问题上也有具体的反映, 比如焦虑已经被证明对听力理解有负面影响;焦虑的学生经常会抱怨课程进展太快;他们被甩在后面了;他们需要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自己的课程等等。在考查和考试中, 外语学习焦虑的表现同样存在。

3. 降低焦虑的方法。

(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既是语言学习参与者 (即学生和教师) 的活动场所, 也是他们进行人际交流的社会环境。在课堂上, 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存在很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教育思想和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导致不同的师生角色和师生关系。当今的语言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而且这些人际关系时时刻刻都受彼此情感的影响。因此, 课堂上的情感问题不仅关系到课堂气氛, 而且关系到课堂的活动方式和学习结果。

(2) 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重视课堂气氛的营造。许多教学法都强调对学生人格、心理的重视, 让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其前提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消除恐慌、紧张和枯燥感,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愿, 使其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气氛的调节是克服学生智力障碍的有效途径;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要在言语、表情和姿态等方面, 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欣赏、肯定和鼓励, 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减少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 让他们有成就感, 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 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3) 降低语言输入难度。克氏认为, 人们能习得语言, 是因为理解了听和读的内容。为此, 教师提供的输入语应该发音清晰, 放慢速度, 多用常用语、简单顺法、较短的句子, 少用俚语、习语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集中精力于理解和交流上, 设法让学生听懂你所说的内容。同时应尽量使用直观手段, 以助理解。一名称职的英语教师一定要研究教材, 把困难留给自己, 把简明易懂送给学生, 尽量避免使用深奥冷僻的词汇。

摘要:教育部在2001年进一步提出从2001年秋季开始, 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 小学英语教学被进一步提到重要的位置。

外语焦虑与口语水平相关性研究述评 第8篇

关键词:外语焦虑,口语水平,相关性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 Horwitz等人率先把外语焦虑作为语言学习过程中独立的、不同于其他焦虑感的现象进行研究。他们认为, 外语焦虑是学习者在外语课堂学习中产生的自我知觉、信念、感受和行为的一种情结 (Horwitz等, 1986) 。Brown指出, 外语焦虑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情感角色 (Brown, 1973) 。作为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心理因素, 外语焦虑与外语学习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十年来, 随着实证研究的不断深入, 目前在与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有关的特殊外语焦虑感方面, 已经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虽然外语焦虑对外语学习的作用和影响的研究目前并未取得一致的结果 (白玥容, 2003) , 但有一点基本得到普遍承认, 那就是, 在外语学习听、说、读、写的四要素中, 一般认为“说”与焦虑的关系最密切 (章远荣, 2002) 。

二、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相关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Gardner, Smythe, Clemen&Gliksman, Young及Philips的研究。

Gardner, Smythe, Clement和Gliksman通过调查一千多名在加拿大学习法语的高中生, 发现在七年级到十一年级的学生中, 课堂焦虑感与学生的口语水平呈负相关。学生的课堂焦虑感越强, 他们的口语水平则可能越低 (Gardner等, 1976) 。经过对多伦多市八年级到十二年级法语学生的调查, Naiman, Frohlick, Stern和Todesco也得出了相同的结果 (转引自陈劼, 1997) 。

Young以学习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 试图证明口头表达的熟练程度是否会受到焦虑的负面影响。结果发现学生的口语考试 (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 成绩与一定的焦虑测量手段有关。但是, 当对语言学习产生影响的变量从焦虑和口语水平的关系中排除掉之后, 采用听写测量手段检查语言能力在统计上得到控制时, 焦虑测量与OPI成绩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Young, 1991) 。

Philips采用面谈及“外语课堂焦虑量表”等方法研究了法语课上的焦虑对于44名大学生口语考试成绩的影响, 结果表明: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感得分和口语考试成绩呈明显的负相关 (Philips, 1992) 。

三、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 早期的研究以思辨性、介绍性的理论研究为主, 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 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才逐渐开展起来。

南京大学的陈劼以35名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调查了课堂焦虑与口语水平的关系。他提出英语课堂存在着两种焦虑感:性格型和环境型。研究表明:这两种焦虑感呈正相关, 而两种焦虑感和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皆呈密切负相关, 即焦虑感越强, 学生的口语成绩越低 (陈劼, 1997) 。

张莉通过15名一年级外国留学生的录音记录, 分析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焦虑感与其口语流利性的关系, 得出了以下结论:百字句中非自然停顿数与焦虑值关系显著, 而句中非自然停顿的平均时间与焦虑值没有相关性;百字句间非自然停顿数与句间非自然停顿平均时间都与焦虑值有显著的相关性 (张莉, 2001) 。

杨丽红以山东某大学大一的3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调查了英语课堂焦虑感对学生口语水平的影响。研究不仅证实了研究前的假设, 即性格焦虑与状态焦虑呈正相关, 与口语水平呈负相关, 而且通过教学实验找到了有效降低状态焦虑、抑制性格焦虑的课堂教学方法 (杨丽红, 2005) 。

四、国内外研究的特点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 研究范围不断扩展。

焦虑不再作为孤立的情感变量来研究, 而是细化到外语焦虑与外语口语的相关性研究、外语焦虑对话语产出的具体影响。学者们开始尝试科学的探讨两者的关联,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外语焦虑的控制、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指明了方向。

(二) 研究手段和方法科学化。

应然层面的思辨性、介绍性文章不再一支独秀, 实然层面的实证研究数量逐渐增加。外语课堂焦虑量表 (FLCAS) 被广泛运用到实验当中。统计方法也不断进步, 电脑统计逐渐被运用到数据统计当中, SPSS数据包、因子分类等数据计算方法, 使研究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五、相关研究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一) 研究对象片面。

一方面, 几乎所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都是以大学生作为被试的, 这虽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某一群体的状况, 但也从另一侧面表现出了研究对象的片面性。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受试几乎没有。国内有代表性的研究中只有陈劼尝试在高中层面展开调查。遗憾的是, 其样本只有35人, 代表性不足, 实验结果的信度有待进一步检验。另一方面, 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以其所在的某一个院校的学生为被试, 却忽略了拥有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教学方法的各类学校的差级比较。因此, 即便样本数量充足, 很多试验的结果也难免以偏概全。

由此可见, 在拥有不同教学背景的学校展开对比研究是今后深入开展外语焦虑与口语水平关系研究的一个可行及必要的方式。

(二) 研究方法单一。

外语课堂焦虑量表 (FLCAS) 被广泛使用。虽然该量表的科学性勿庸置疑, 但焦虑毕竟是一个复杂的情感变量, 而人的情感也无法完全准确地用数字来计算和衡量。正如Bailey所说:“定义、操控和量化情感因素都会导致严重的问题, 焦虑研究就在其中 (Bailey, 1983) 。”

因此, 多元的诸如访谈、日记等研究方式值得期待, 而如何把定性、定量研究所得的数据科学分类, 也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一个有待发掘的方面。

(三) 研究深度不够。

虽然外语焦虑与口语的关系能够得到科学的测量, 但大部分研究到这里就停步了。具体到学生为什么会在口语表达的时候产生焦虑, 大部分研究皆为蜻蜓点水的经验式总结。

基于以上问题, 深入学生精神世界的实证调查势在必行。而实验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缓解口语表达焦虑的教学建议也呼之欲出。

参考文献

[1]Bailey, K.M.Competitiveness and Anxiety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ooking at and through the Diary Stud-ies[A].In H.Seliger and M.H.Long (eds.) .Classroom Oriented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2]Brown H.D.Affective variabl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Language Learning, 1973, (23) :231.

[3]Gardner, R., Smythe, P., Clement, R.&Gliksman, L.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 social-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76, (32) :198-213.

[4]Horwitz, E.K., Horwitz, M.B.&Cope, J.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6, (70) :97.

[5]Philips, E.M.The effects of language anxiety on students’oral test performance and attitude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2, (76) :14-26.

[6]Young, D.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xiety and For-eign Language Oral Proficiency Ratings[A].In Horwitz, E.&D.J.Young (eds.) .Language Anxiety:From Theory and Research to Classroom Implications[C].New Jersey:Prentice Hall, 1991:57-63.

[7]白玥容.外语学习中的外语焦虑影响——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及思考[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7) :26.

[8]陈劼.英语学生课堂焦虑感与口语水平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 1997, (1) :18.

[9]杨丽红.如何降低焦虑感对英语口语水平的影响——来自一项教学实验的实证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2005, (5) :79-82.

[10]张莉.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与口语流利性关系初探[J].语言文字应用, 2001, (3) :44-49.

教师课堂行为与低焦虑外语课堂环境 第9篇

外语焦虑(foreign language anxiety)是一种特定情绪焦虑,即对现实或假想的外语情境(包括听、说、读、写、译)的持续恐惧。外语口语焦虑(foreign language speaking anxiety)是一种特定情境焦虑,即对现实或假想的外语口语互动、外语表现及口语情境的持续恐惧或担忧(巫文胜2009)。外语课堂焦虑(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是由于必须用非母语的语言进行课堂活动而产生的焦虑(刘梅华,沈明波2004)。Horwitz et al.(1986)认为外语课堂焦虑是一种产生于外语学习过程中,和课堂外语学习相联系的有关自我知觉、信念、情感和行为的独特的综合体,包括交际恐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考试焦虑(test anxiety)、担心负性评价(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外语焦虑是学习者个人感情因素中的关键变量之一,对学习者的外语学习会产生显著影响。焦虑程度的增加会对学生在课堂的交际策略的使用产生负影响。高焦虑的学生会尽量避免尝试用外语来表达自己的个人信息或难表达的信息,同时会表现出担忧、出汗、害怕、发抖、健忘、害羞、怯场等生理和心理症状,极端焦虑者还会因此逃课或不交作业。研究者发现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焦虑主要集中在听说两个方面,尤其是在口语方面,学习者因为担心来自同伴和老师的负评价而表现出焦虑的情绪,在课堂进行口语交流时可能发生石化现象,在考试时忘记知道的内容。

1 与降低焦虑相关的教师课堂行为

(1)纠错方式。在外语课堂中,大多数学生会担忧在同伴及教师面前犯错,也不愿冒险将自己的错误暴露于众(Young1990)。他们认为在同伴和教师面前被纠正是失败的表现,会有一种挫败感。教师直接在课堂打断学生讲话纠正错误会对学生使用外语起到阻挠作用,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与此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大多数学生渴望他们的错误能得到订正,如果老师从不在课堂上或者课下修正他们的错误,他们也会感到不安。如果能得到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他们会在课堂学到更多。

(2)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在外语课堂中,很多学生对老师的提问感到紧张,特别是在没有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的情况下被要求站起来单独回答问题。大多数学生表示:如果有时间提前准备或有足够时间进行思考并加以练习,那么他们在课堂应用外语时会更自信;如果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求学生自愿回答问题,他们会感到更放松;如果有同伴一起来回答问题或参与活动,他们的焦虑程度就会大大降低。很多学生也反映,如果课堂话题有趣的话,他们更愿意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他们也更喜欢以小组形式展开的课堂讨论、辩论等活动。

(3)教师的特征。教师的个性特征也会对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焦虑程度产生影响。教师的说话方式和语言措辞关乎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是否顺畅。很多学生都表达了同样地感受:教师的幽默友好耐心的个性特征对降低自身学习外语的焦虑程度很有帮助。Young(1990)的调查发现,在和幽默友好耐心的教师沟通交流过程中,学习者的口语焦虑程度会降低。

2 营造低焦虑外语课堂环境的教学启示

(1)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法纠错。教师应该让每个学习者明白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不要太斤斤计较自己使用语言中所犯的错误。教师应避免直截了当的纠错方式,可以通过再次阐述问题并提示正确的句子或词语,让学生进行自我修正;也可以进一步设计相关话题组织课堂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创造互相订正错误的机会;课下反馈也可以成为有效地纠错方式。恰当的时机和方法会给学习者创造轻松地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习者自然地把关注点放在交流信息上,学习者地紧张焦虑也能够保持在较低的程度。

(2)精心设计、合理开展适合学习者的课堂活动。教师应尽量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有目的的选择语言教材,设计学生感兴趣和适合学生学习程度的话题和内容,确保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教学活动的要求、任务和目的(刘梅华,沈明波2004)。对于难度较大或费事的任务,应该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收集资料和准备。在教学活动中,多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让大多数同学参与其中,并且鼓励学生自愿主动地回答问题或做个人陈述、角色扮演或者小话剧表演等。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策略,多提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耐心倾听学生的阐述,并且给予积极鼓励的评价。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应走下讲台,跟学生沟通探讨,必要时引导学生深入话题和完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对于整个课程的考评方式和考试,教师应向学生做充分的说明,引导学生按照教学安排和教学日历的要求完成任务和复习考试,帮助学生降低对考评和考试的焦虑情绪。

(3)调整教学风格,使用恰当的语言与学习者沟通。在外语课堂上,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的动态变化,耐心聆听学生的发言,用幽默的语言友好的态度和学生沟通。对于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应多鼓励少负面评价,帮助学习者建立对外语学习的自信。在学生没有很好的完成任务时,教师应包容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更好地完成任务,坚决避免指责、嘲笑、讽刺学生等极端行为。幽默友好耐心的教师会给整个班级的课堂创造放松舒适的氛围,也会大大鼓励学生去和同伴和教师使用外语交流。

3 结论

外语学习者的焦虑程度与课堂活动的安排和教师课堂行为息息相关。不恰当的纠错方式、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以及教师语言风格等都会导致学习者对外语学习产生焦虑情绪。教师作为课堂活动和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应该关注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情绪表现,采用适当的降低焦虑的策略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焦虑情绪,帮助外语学习者树立与同伴和教师交流的自信和培养外语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摘要:外语学习焦虑的增加会对外语学习带来负影响,教师的课堂行为会导致学生的焦虑。本文概述了外语焦虑的相关定义和理论,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与降低焦虑相关的教师课堂行为,为营造低焦虑外语课堂环境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外语课堂焦虑,口语焦虑,教师课堂行为,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Young,D.J.An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s’Perspective on Anxiety and Spe-aking[J].Foreign Language Annals,23:6,1990:539-553.

[2]Horwitz,E.K.,Horwitz,M.B.and Cope,J.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70,1986:125-132.

[3]刘梅华,沈明波.外语课堂中的焦虑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增(1):100-105.

外语课堂焦虑研究小结 第10篇

关键词外语课堂焦虑研究小结中国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年随着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研究转向研究学生“如何学”,人们更重视学习者个体因素对外语学习结果造成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是影响外语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对外语课堂焦虑研究做个小结,希望对进一步深化语言焦虑理论,促进中国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

2 焦虑

焦虑是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以紧张、难过、不安和烦恼等主观情绪为特征,同时还带来神经系统自发的紧张与不安。焦虑对学习者的影响把焦虑分为两种:促进型焦虑和抑制型焦虑。前者可以让学习者保持警觉,时刻想办法使自己的学习再上一个台阶,激发学习者挑战新的学习任务,促使他们努力克服焦虑情绪;后者是学生逃避新的学习任务以避免产生新的焦虑。心理学家将焦虑分为性格型焦虑、状态型焦虑与情景型焦虑。性格型焦虑是某些人有一种相对较为稳定的,易于在任何情况下表现出焦虑情绪的体质,它是一种性格特征。状态型焦虑定义为在某一特定时刻产生的焦虑情绪,如在考试之前。情景型焦虑可被看作是性格型焦虑在某一特定情景下所激发的焦虑情绪。

3 外语焦虑

根据Horwitz,Horwtiz 和Cope的理论,外语学习焦虑是种在外语学习情景下的焦虑反应。Gardner 和 MacIntyre 认为语言学习焦虑是在学习者使用外语或第二语言时产生的焦虑感,属于情景型焦虑。

Horwtitz,Horwitz 和Cope指出,外语学习焦虑与交际恐惧,对消极评价的惧怕和考试焦虑有关。交际恐惧是指“个人与他人的真实或预期的交际中所产生的恐惧或焦虑”。具体表现为避免交际或交际能力退步,有交际恐惧的人不愿与他人交谈或寻找社交互动。学生已经成熟的思想和他们未完全发展的外语水平也导致了部分学生的敏感和焦虑。对消极评价的恐惧是“外语学习者畏惧老师或同学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以及预料他人会负面地评价自己”。研究表明,过于关注别人对自己看法的人倾向于将可能出现的不利评价降低到最低程度。当外语学习者对消极评价产生恐惧时,往往表现为学生过度在意老师或同学对他目标语使用和能力的评价,往往在课堂上不主动参加能提高他们语言能力的课堂活动,甚至会逃课。考试焦虑定义为“担心评价结果的倾向”。外语课堂学习中经常出现测试,学习者会错误认为外语学习就是测试过程而不是一种交流机会,学生过去经历的很多失败让他们在考试中产生负面的想法,存在考试焦虑的学生不能全神贯注于课堂教学内容,势必影响学习效果。

最为普遍的测量情景型焦虑的量表是Horwitz在1986年设计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在研究外语课堂焦虑的潜在原因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外语课堂焦虑的三个方面的33个问题。直到近几年,焦虑和学习者外语成绩之间的明确关系也很难确定。虽然一些研究指出语言焦虑和外语成绩之间存在关系,但也有研究表明这两者不存在关联。但即使在这些研究中,焦虑可能对一种语言技能有负作用而对另一种却没有;反之,它可能对一种语言技能有正面作用但对另一种却没有。

焦虑与外语学习论文 第11篇

一般认为焦虑是对某种不确定的情形所引发的紧张不安和恐惧的心理状态。Trylong (1987) 曾提到, 外语学习焦虑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建设, 由于相关导致焦虑的变量非常复杂而很难准确的定义。教育界对于学习焦虑是否对外语语言学习有促进作用也一直存在着争论。有的人认为, 一定程度的学习焦虑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也有人认为, 焦虑状态可以导致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不安, 恐惧, 甚至因为恐惧而逃避, 这些心理上的反应对于外语学习起不到任何推动作用。因此目前按照其作用分类, 焦虑可以划分成促进型焦虑 (facilitating anxiety) 和妨碍型焦虑 (debilitating anxiety) 。

1.1 促进型焦虑 (facilitating anxiety)

促进型焦虑可以推动学习者的学习动力, 激发学习热情, 勇于挑战, 努力解决学习上的难题, 并试图克服学习焦虑。优秀的学习者会更加自信, 适当的焦虑情绪可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 努力融入语言环境, 因而通常他们这类人身上的焦虑情绪也不容易被他人发现。

到目前为止, 学习焦虑是否能够起促进作用仍然没有定论。Horwitz (1990) 认为焦虑只对简单的学习任务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但是对于像语言学习这样复杂的学习任务起不到促进作用。在接受Young的访问时, 对于焦虑的积极性是否存在的问题上, Rardian说焦虑的积极影响一直都存在, 只是我们只在负面失衡 (negative imbalance) 的情况下才注意到它。

1.2 妨碍型焦虑 (debilitating anxiety)

妨碍型焦虑将会导致学习者为了将焦虑的程度降到最低而产生逃避学习或是对学习任务敷衍完成的表现。妨碍型焦虑会使学习者出现过分的担忧和自我怀疑, 缺乏自信心结果回避语言的使用和实践。Horwitz et al (1986) 发现语言焦虑会导致学习者无限期地推迟语言学习或是改换专业。

2 课堂活动与学习焦虑

语言学习焦虑的相关因素众多。Young提出了六种语言焦虑的来源, 认为语言焦虑分别来自于: (1) 个人社会心理因素; (2) 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信念; (3) 教师对于语言学习的信念; (4) 师生互动; (5) 课堂环境; (6) 语言测试。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 课堂环境是学习者最经常面对的。因此, 课堂活动中所引发的学习焦虑也最为普遍。Price (1991) 通过调查发现, 必须在班级上的其他所人面前用外语进行交流被看作是最容易引发焦虑的情况。其他的情形是发音错误或被其他人嘲笑。通常, 学习者被要求必须在众人关注之下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 站在讲台上进行演讲或是自我陈述时, 焦虑的情绪就会产生;尤其当学习者对自身有过高期望的时候, 就会产生过分的焦虑, 表现出吐字不清, 表达重复甚至暂时性的口吃, 身体不自觉的摇晃甚至发抖, 此时阻碍型焦虑就会对课堂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在课堂中, 受到妨碍型焦虑作用影响的学生最常见的表现为: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耷拉着脑袋, 拒绝眼神交流, 沉默不语或简单的表达“Sorry”“I can’t”“I don’t know”来放弃作答, 期望老师可以向其他同学发问或继续课程到下个阶段, 从而避免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注, 将焦虑的时间降到最低。

在课堂上, 教师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的态度, 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和学生的学习目的等都将影响到学生的焦虑程度。

3 针对学习焦虑的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焦虑所带来的阻碍作用更为明显, 因此为了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 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所产生的学习焦虑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习者的自信心和妨碍型焦虑对语言学习的作用是呈反比出现的。也就是说, 要想将妨碍型焦虑降到最低, 就需要提高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的自信心。

3.1 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 如果不断因为所犯的错误而被打断, 不仅不能够让学生记住所犯的语法或相关上的知识, 反而会加重学生的焦虑情绪。当被打断时, 学生的注意力已经由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上转移到如何降低紧张焦虑的情绪上。此时, 学生会对老师的纠正随声附和, 即老师怎么说就跟着跟着说什么, 反正就是想尽办法缩短受公众注意的过程。因此, 当学生表述的时候出现问题时, 教师应该耐心等到学生表述结束后, 在进行语言表达方面错误的纠正, 并且给与公正的评价。

3.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当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时, 例如, 对英语国家文化历史的向往和英语知识的求知欲强烈时, 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到最大。他们将乐于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此时, 学习焦虑将会降低到最低。因此,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 (下转第200页) (上接第169页) 避免纯粹的知识上的灌输, 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为激发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以集体为单位完成课堂任务 (集体讨论, 课堂辩论等) 可以将学习焦虑降到最低;尤其是那些那些性格内向, 胆小或是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的学生会更加欣然接受与他人共同完成课堂活动, 此时, 他们将表现出比独自完成课堂任务 (自我陈述, 回答问题, 公开演讲等) 更强的自主性和更高的学习热情。

3.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学习焦虑的一个重要的情感因素。教师通过耐心的倾听, 温柔的语言和鼓励的眼神来消除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感。教师在情感上对于学生的鼓励和引导将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焦虑。民主、友好、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放松自己, 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

4 结论

总而言之,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焦虑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而不能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障碍归结于学生自身的能力不足, 听之任之。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教师也应该建立对学生的信心, 积极地鼓励学生发挥出最佳状态。

摘要:在语言学习的领域中, 焦虑被认为是影响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表现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语言学习中所产生的焦虑按照其作用可以分为两种大的类型:促进型焦虑和妨碍型焦虑。其中, 妨碍型焦虑可以成为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学习焦虑的产生多出现在以课堂为背景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因此, 针对学生所产生的学习焦虑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将成为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关键词:促进型焦虑,妨碍型焦虑,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Arnold, Jane.e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Horwitz, E.K., Horwitz, M.B., &Cope J.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0 (1986) .

[3]Trylong, V.L.Aptitude, Attitude, and Anxiety:A Study of Their relationships to Achievement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Perdue University, 1987

[4]Young, D.J.Creating a Low-anxiety Classroom Environment:What Does Lan-guage Anxiety Research Suggest?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75 (1991) .

上一篇:自己开店当老板下一篇:授权管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