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

2024-08-16

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精选12篇)

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 第1篇

一、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现状

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不存在升学压力,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校级教学管理部门对于学科教学效果的评价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考评方式。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程, 在中职及高职院校普遍开设, 但是基本存在无实际教学目标、学生无兴趣、教师无动力的状况。就本省而言, 高职英语教育在很多院校已经沦为二三级过级培训, 而中等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则更为惨淡, 很多中职院校受专业课程的挤压, 甚至不开设公共英语课程。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 我在看到和思考这些问题时, 内心是非常焦灼的。我们的教育工作者, 怎能不再思考教书育人的真意, 反而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呢?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人文性教育的必要性

语言就如空气一般, 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用一句话去定义它是不可能的, 我们把语言看作一种社会互动, 是沟通及意义创造的工具, 所以注重工具性是英语学科教学的基本价值追求。另外, 语言是人类创造的, 自然也离不开人类文化, 处处浸润着人类文化的气息。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是由教育的终极目标决定的, 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全面成长。作为中国二语学习最多的英语, 其课程必然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 丰富生活经历, 形成跨文化意识, 发展创新能力,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以人为本,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使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体现人文性。

(一) 教育的本质要求

雅斯贝尔斯认为,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 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 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 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著名教育家张伯苓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 教会学生锻炼身体,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真正的教育必然是触及灵魂的, 侧重于对于生命个体的关注, 教育的本质在于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健全的人格, 从这个意义上讲, 任何学科的教学, 尤其是作为语言学科的英语教学, 必须考虑其人文性。

(二) 职业教育英语课程大纲的基本要求

随着我国产业的升级换代, 工业3.0以后的时代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极大提高, 中高职职业教育英语课程在修订后都凸显了人文性的要求。2000年版的高职教学要求提出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工具性目标, 但是对于课程的人文性要求基本没有涉及。2006年《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则明确指出:培养人际交流能力, 不仅是语言层面, 不仅是语言应用能力, 而是团队合作, 人际交流, 素质的培养。《教学要求》提出“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 侧重职场环境下交际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 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2009年版中职英语新大纲对于英语课程任务的描述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广大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国家队与主力军, 不应该沦为单纯的技能培训机构, 应该着眼于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要树立为中华民族真正崛起而办教育的信念与决心。

三、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言的一体两面, 有如鸟之双翼, 缺一不可, 无从割裂。那么, 在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 如何让二者有机融合呢?

(一) 优选教学资源, 注重教学资源的人文性内涵

近些年来, 职业院校的公共英语课时逐渐减少, 我省大部分职业院校只开一到两学期公共英语课程, 试图调整课程设置, 开设一些如文化英语、中国文化等类课程来加强英语教学人文性的措施暂不可行。在有限的时间内, 要想在实现语言知识教授、技能训练的同时, 兼顾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 就必须重视教学材料的选取。

现行的职业院校外语教学中, 基本上以纸质教材为主, 那么从加强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出发, 应该尽量选取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教材, 尽量多选一些有关爱、奉献、成长、责任、坚持、合作、乐观等正能量的主题素材, 通过选取涵盖学生情感认知多个侧面的材料, 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做题的过程启迪心智、启发人性, 彰显人文情怀。

(二) 兼顾课程教学要求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满足教书育人的根本需求

正如新版中职英语教学要求中所提到的:教学应该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职业道德、文化意识等纳入培养目标之中, 应该满足学生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下运用的要求,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课程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模式的选择也应该注意内容与实践的结合, 保证学以致用。

一是要努力营造师生互动、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 逐渐由讲授式教学转变为研究性教学, 让课堂教学由教师强加体验转变为学生亲历体验。

二是要借助信息技术, 加强师生互动, 实现个性化教学。职业教育面临的学生群体很特殊。调查显示 (蒋乃平, 2008) , 38.63%的入学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 72.24%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 入学时甚至还有10%的学生不能认读26个英文字母。学生不仅整体上文化水平起点低, 英语学习兴趣缺乏, 动机不足, 且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较差。如何面对这个特殊的教学群体, 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是摆在从事职业教育英语教师面前的难题。在实践中, 有教师作出了不少的尝试, 如利用微信、微弹幕等实现新形态的教学互动, 充分关注学生, 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与学习动机, 利用学习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及练习效果, 个性化地布置作业及通过站内信给予个别提醒等。

三是要创新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挖掘教材及教辅中的人文内涵,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英语对材料的人文内涵及跨文化信息进行提炼、探讨及评价, 做到既能训练语言输入、输出技能, 又能提高人文素养。

(三) 更新评价方式, 利用测试及非测试手段, 引导教师注重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1. 革新测试

(1) 注重选取丰富人文内涵的测试材料。用富含教育性、思想性的材料去进行工具性目标的考核, 自然而然地实现了英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在实践中可以从材料是否能够为考生注入正能力, 话题是否具有丰富的跨文化内涵等方面考虑, 可以适当选取部分具有文学色彩的篇章。

(2) 考核目标应含有对人文素养的考查。要考查考生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与把握, 还应考查考生对于材料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的能力, 对材料的语言及所表达情感进行鉴赏批评的能力, 以及在模拟真实的交际情境中, 与目的语国家相关人士进行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等, 这样可以相对全面地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

(3) 改革测试的试卷结构及评分方式, 积极探索人文素养考查方式。从试卷结构而言, 可以增加一些问答、翻译、短文写作等主观题, 考查考生分析问题、阐述观点、表达思想的能力, 逐步推进人文目标的考查力度。例如从2013年12月后改革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段落翻译中对于中国元素的关注, 就是很好的尝试。不仅要了解西方的文化与社会, 更要学会用英文恰当地表达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价值观, 真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

2. 重新明确英语教学评价的价值观念, 采取多元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按照科学的标准, 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 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 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课程教学的价值追求本来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考查教学过程是否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一定的学习策略。但是, 在畸形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影响下, 传统英语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教学评价片面考虑所谓的社会需求, 往往过于重视量化测试, 忽略质性评价, 重视结果, 忽视过程, 最终往往导致职业院校外语教学越走越死, 完全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因为偏离了教书育人的终极价值追求, 英语教师没有教学成就感, 学习者也往往缺乏内在的动机。那么, 该如何改变外语教学评价方式, 重拾学科教学的人文性本质, 让教学回归到教书育人的本质追求呢?

(1) 从评价类型而言, 应注重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相结合。

(2) 在评价功能上, 应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评价本身也是种教学活动。在评价活动中, 既要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获得长进, 又要使其智力和品德也有增长。

(3) 就评价主体而言, 应该重视学习者自评。让学习者发现自己英语学习中的一点点进步, 肯定自我, 重树学习信心, 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和帮助下激发内在动因。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为了思想、精神和文化的传递。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目的并非单纯地为了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 而是为了培养出能在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中自如表达自我、理解他人的学习者。囿于篇幅, 关于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有关观念革新等本文无法一一探讨, 但是无论何种类型的英语教育, 包括职业教育, 均要遵循教育的根本目标, 让语言教学回归到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本质, 在工具性的训练中体现人文关怀, 在人文性的内容熏陶中提升技能, 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12.

[2]《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大纲的修订说明[J].中国外语, 2009 (3) .

[3]安晓灿.《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研究报告[R].深圳:《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研讨会, 2009.

[4]徐冠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考英语试卷的价值追求[J].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 2014 (5) .

英语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第2篇

英语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两者不要走极端,不能只强调工具性,虽然这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而这在课堂上只注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被动的、机械的掌握。我认为,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智力、潜力的培养。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这就是说人文性也同等重要,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当然,如果片面的强调人文性,就会忽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只有作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才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

如 七年级下册,Module 3PlansUnit 1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 学习这单元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听:能听懂关于计划的对话,判断对方的计划。说:能用be going to表达自己的计划、安排,能询问对方的计划、安排。读:能读懂包含计划、安排的短文,并且判断文中人物的计划、安排。写:能用be going to 表达自己的计划、安排。演示与表达:描述自己或他人周末安排。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休闲安排。升华他们的情感态度:养成良好的有计划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保持乐观的态度。这样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3篇

本文作者玛丽·居里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的成功经历以及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

案例描述

上课后,首先是介绍作者和整体感知课文,特地将课本彩页中居里夫人画像放大一张,贴在黑板上,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感染力。

(板书课题和作者)

要求学生用自己最习惯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完成下列任务:找关键词语,归纳各段段意。(投影)并将自己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

(生边读边思考)

师: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将自己的看法拿出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最后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生分组讨论,师巡回指导,指出关键词语就是一段中最关紧要的,对理解段意起决定作用的词或短语。找准关键词语,再用语言组织一下,便成了段意。)

师:小组讨论好了吗?

生齐答:讨论好了!

师:好,下面请各组代表报告本组研讨的结果,不同意见全班讨论。先讨论第一段,哪一组代表先发言?

生1:我们认为第一段的关键词语有“坚韧不拔”“信心”,据此归纳本段的段意为: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要有信心。

师:很好!关键词语很关键,段意也很概括。其他组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赞同,然后二、三、四段进行得比较顺利,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论。第五段争论较大)

师:前几段,大家概括得很好,下面讨论第五段,哪一组发言?

生2:我们认为第五段的关键词语是“对事不对人”,因此本段段意为: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不对人的兴趣。

师:其他组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生3:我们组认为关键词语为“物质上的利益”,段意为:在科学上不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师:看来,同学们的分歧比较大。同学们想一想,“对事”中的“事”指什么,“对人”中的“人”指什么?

生齐答:“事”指科学研究,“人”指作者本人。

师:所以本段反映了作者在科学方面坚持了一个什么观念?请用文中的一个短语来回答。

生齐答:“纯粹研究观念”

师:那么“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是否也表达了同样的观念呢?

生齐答:是!

师:那么本段的关键词语是——

生齐答:“纯粹研究观念”

师:段意是——

生齐答:在科学方面坚持纯粹研究观念。

师:纯粹研究,不谋求物质上的利益,甚至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抛弃财富,这些都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科学精神?

生4: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5:忘我的精神。

师:对,反映了一种对科学忘我的奉献精神。

(第六、七段争论也较大,在老师的引导下,生讨论归纳)

师:刚才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课前老师也准备了一下,现在也展示出来,作为个人的观点跟大家交流。

(投影,加以明确)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学会了找关键词语归纳段意的方法,也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崇高的人格美,下面就让我们来归纳一下本文表现了居里夫人哪些方面的人格美?

生6:坚韧不拔,专心致志。(板书)

生7: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板书)

生8:不追求名利、忘我工作、热爱科学。(板书)

师:大家归纳得很好!下面,再请同学们将自己课外收集到的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向大家介绍一下,并说说这些小故事分别印证了居里夫人具有哪些人格美。同学们收集信息的途径很多,可以从书本上,也可以从网上,相信大家一定能把有关信息“一网打尽”。请同学们介绍时要尽量简洁概括。

(生踊跃举手发言)

生9:居里夫人,由于家境贫寒毕业后不得不去做家教。最后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并获得了波兰留学生奖学金,留在巴黎,最后与丈夫共同发现了新元素钋和镭,两次获诺贝尔奖。这表现了她坚韧不拔的精神。

生10:居里夫人与她丈夫从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经过几万次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残渣,终于得到0.1克的镭盐。这表现了她持之以恒的精神。

师:对!还应该有顽强的毅力。她要忍受多少常人无法忍受的寂寞,经历多少次失败的打击!

生11:她伟大的科学发现是在一个被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尸体的破棚子里诞生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屋子里终年阴暗潮湿,寒冬时,窗户也必须随时洞开,免得气体无法逃出而导致中毒,因此她往往冻得连握笔做记录都成问题。这表现了她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师:还表现了她的——

生齐答:忘我工作,热爱科学。

生12:有人劝居里夫人去申请镭的专利,居里夫妇毫不犹豫地回答:“不,镭是一种元素,她应属于全世界!”这表现了他们信奉“科学无国界”,献身科学的信仰。

生13:由于长时间的接触放射性的物质,居里夫人身上遍布各种伤疤,骨髓由于射线的长期聚集而退化,最终因恶性贫血症而去世。这表现了她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学生还纷纷举手,争着发言)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争着要发言,看来居里夫人的感人事迹实在是太多太多,但是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暂时不能一一去聆听,课后我们再找一个适当的机会,让大家畅所欲言,好吗?

生齐答:好!

师:下面再请同学们看投影。

(投影:“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他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师:这是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居里夫人的一段话,请大家齐声朗读一遍后,找出关键词语,并归纳大意。

(生朗读,思考)

师:这段话中关键词语有哪些?

生14:“贡献”,“才智成就”。

生15:不对,应该是“道德品质”。

师:为什么?

生15:因为从“不要仅仅满足”来看,作者强调的是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贡献。

师:其他同学认为呢?

(生赞同)

师:因此本段的段意应该是——

生齐答: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对人类的贡献。

(师作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本课具有丰富的人文色彩、强烈的感染力的特点,带领大家一起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在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是本堂课最重要的一个任务。事实证明,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居里夫人的伟大成就,尤其是她的伟大的人格美给学生的心灵上造成了强大的震撼力,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材料,课上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一系列自主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全面感受人物的人格美,同时提高了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要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许多老师都在思考:在阅读教学中, 如何在言语训练与朗读感悟之间找到平衡, 让语言与精神共舞, 工具性与人文性齐飞?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尝试:

一、以工具性为基础, 让人文性发挥育人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正是发挥语文工具作用的明显标志, 这些也是学生其他能力培养的起点与基础。因此要让人文性发挥育人的作用, 必须以工具性为基础, 才能达到“让工具性与人文性齐飞”这一目标。

请看《一株紫丁香》的教学片段:

师:二类字中有“疲倦”这两个字, 你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生:“疲”半包围结构, 病字旁加“皮”就是“疲倦”的“疲”;“倦”左右结构, 单人旁加“卷”就是“疲倦”的“倦”。

师:想一想为什么“疲”是病字旁, “倦”是单人旁?

生:因为“疲倦”是我们人的感觉, 所以“倦”是单人旁。

生:人感到“疲倦”的时候好像生病了一样, 所以“疲”是病字旁。

师:你看到过谁很疲倦, 好像生病一样?

生1:有一次, 我妈妈下班回家, 她说疲倦得连换鞋的力气都没了。

生2:我爸爸出差回来, 就倒在沙发上, 连话都不说了。

生3:奶奶干了一天的家务, 晚上就不停地捶自己的背。

生4:钱老师疲倦的时候, 嗓子会哑, 而且连站的力气都没有了。

……

师:工作了一天, 很多人都会感到很疲倦, 那怎样帮助他们消除疲倦呢?

生1:我给妈妈洗洗脸。

生2:我给爸爸放满满一浴缸热水, 让他舒舒服服地洗个澡。

生3:我帮爷爷奶奶捶捶背。

生4:我给老师搬一把椅子, 让她坐一下。

生5:我要给妈妈讲一个笑话。

……

师:有了你们的这些好办法相信你的家人和老师肯定很快就消除疲倦了。课文中的小朋友也请绿叶为老师唱歌呢!一起读读。 (再读第三段)

师:绿叶会唱一首怎样的歌来帮老师消除疲倦?

生1:老师, 老师休息吧!

生2:老师, 老师我爱你。

生3:绿叶会唱: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 (学生们跟着唱)

……

师:我发现你们唱的时候都是轻轻的, 这是为什么?

生1:因为夜深了, 唱得很响会影响别人休息。

生2:唱得很响, 会影响老师的工作。

师:你们真是细心又懂事的好孩子。谁还能联系课文来说说?

生:课文中的绿叶是在风中沙沙, “沙沙”是比较轻的。

师:你真会读课文, 让我们一起像绿叶一样, 为老师轻轻“唱歌”, 消除一天的疲倦。 (指导朗读课文第三段)

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浓浓师生情。教师要让学生受到人文的熏陶与感染, 就只有从语言文字本身出发, 在字里行间体会。教师紧紧围绕“疲倦”一词作文章, 把这种情感体验放在对“疲倦”一词的理解中。整个教学过程, 没有理性的说教, 孩子却触摸了, 体验了, 表达了, 这种熏染陶冶的“潜移默化”真正使学生既习得了语言, 又受到了原汁原味的精神熏陶。因此以工具性为基础, 语文的人文性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源远流长, 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二、以人文性为依托, 让工具性焕发无穷的魅力

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教育优势理所当然地要求它应发挥陶冶情操, 培养高尚审美情趣, 塑造健全人格的积极作用。因此, 语文的工具性也只有以人文性为依托, 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 引导大家看图想象, 转换角色, 激起他们情感的涟漪, 层层深入地体会了诗人的思乡感情。最后又在乐曲的配合中, 朗读这首诗, 入情入境, 情感饱满, 朗读到位。像这种以人文性为依托的教学, 让工具性焕发出了无穷的魅力, 这样的课堂既有了扎实地言语训练, 又有了深度的感悟, 真正实现了“让工具性与人文性齐飞”的目标。

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 第5篇

水坝小学:刘薇

语文教学过程要作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统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养成崇尚真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主动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从繁琐、枯燥、机械的“训练”中解放出来,释放他们的潜在能量。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更加注重关爱、宽容、理解、尊重和信任,更加强调知识、能力和学生精神世界的血肉联系,以及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相互沟通。

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 第6篇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性质框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却出现了“重工具轻人文”或“重人文轻工具”的钟摆现象,这一现象使语文教学陷入困境。本文从语文教学阶段出发,超越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身心特点及经验发展,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要不可偏废,根据语文教学全过程进行适时调整。即小学阶段:工具为基,人文为助;初中阶段:工具为轴,人文为领;高中阶段:工具为本,人文为用。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语文教学全过程中动态前行。

工具性 人文性 钟摆 动态统一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交际、思维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观念传达的有效方式,兼具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良好的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早已成为共识,然而在由理论走上实践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重工具轻人文”或“重人文轻工具”的钟摆现象,这一现象使语文教学陷入困境。本文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概念出发,阐述二者之间的钟摆现象,分析背后存在的问题,探寻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动态统一的有效方式。

一、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钟摆现象及归因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自此,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再次成为界定语文学科性质的广泛共识。与此同时,不少教育工作者对如何实现二者统一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尝试,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却出现了“重工具轻人文”或“重人文轻工具”的钟摆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困惑和关注。恰当归因,解决问题,对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着重要意义。

1.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钟摆现象

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语文是交流、思维的工具,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重要工具。语文的工具性首先取决于语言的工具性,即语言是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主要工具。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意味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而且是用以达到目的的工具。 语文人文性指的是人类文化体现出来的最根本的特性,其核心价值观是追求真、善、美,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工具性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外在目的是基本属性,人文性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内在目的是本质属性,二者犹如硬币的两面,应当相互统一并实现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然而纵观语文发展历程,回归语文教学实践,一直存在“重工具轻人文”或“重人文轻工具”的钟摆现象。一方面,人文教育的推行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使得工具性得到重新强调;另一方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法方式的改革又呼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如有学者提出要重新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从两年多的课改实施来看,虽然成绩斐然,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讲得太少讲得不精,学生的语文基础受到削弱,延伸拓展与课堂教学结合得不自然,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语文评价改革跟不上等。”也有学者呼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由于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分重视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学生没有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形象性、情感性及生动性,从而导致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的不够。”由此观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仍然是语文教育中不易解决的难题。

2.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钟摆归因

具体而言,造成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钟摆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可操作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直是个难题,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具体如何实现这种“统一”,却语焉不详。由于缺乏可操作性,难以把握“统一”的分寸感,所以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往往不是重工具轻人文就是重人文轻工具,造成了二者的钟摆现象。

(2)缺乏评判的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具体如何评判实现了这种“统一”,却没有给出具体的标准。教师明确要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目标,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无法明确界定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况且,并不是所有的语文内容都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不是说二者的统一需要时时体现,全部体现。由此看来,很难存在一个合理的评判统一标准。而这种评判标准的缺失进一步导致了钟摆现象的出现。

(3)教育政策和观念的变化

造成钟摆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教育观念和政策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提倡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呼唤语文的人文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时至今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的教育观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对待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教育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4)没有把握二者统一的实质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对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然而钟摆现象一直存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并且给语文教学带来许多混乱和困扰。深究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握住二者统一的实质,即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任务和目标。

二、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教学全过程中的动态统一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钟摆现象,使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笔者认为,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即实现了语文教学目标,要解决这种模棱两可的教学困境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到语文教学目标上来。只要能够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学生能从语文学习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生长,那么就可以说我们实现了二者的统一,解决了钟摆问题。因此,对待钟摆现象,要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和侧重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身心特点,适时调整,动态统一。

1.小学阶段:工具为基,人文为助

小学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是学生接受语言文化知识的开始。作为一门工具学科,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新课标中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是这样描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由此可见,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目标:一方面要求语言文字的流畅运用,这是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要求自身精神的成长,这是人文性的体现。新课标的这一提法本是为了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认知和人格上获得同步发展,这样的提法毋庸置疑。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提法却是模糊不清的,新课标并没有给出两者统一的具体做法,因此在小学课堂中总是存在着重工具轻人文的“灌输性教学”或是重人文轻工具的“散慢性教学”。这类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没有真正把握住二者统一的本质。

笔者认为,要真正在小学阶段把握住语文性质的本质,就应该回归到小学阶段的根本任务上来。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程度来看,小学生感性丰富而理性不足,语言文字及文学中蕴涵着的深层意义并非小学生所能领会和理解。因此,拼音、识字、写字、说话、写作、基础阅读等基本事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当然教师也要适当对语文的人文性进行发扬和濡染,即小学阶段要以工具性为基础,人文性为辅助。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工具性为基点,创设情境,利用情感人文因素辅助工具教学,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孝”这个生字时,教师一方面需要从工具性角度传授笔顺笔法,在另一方面可以运用人文性进行辅助。把孝字拆为上下结构,设想为一个少年牵着老人的手,这样学生既获得了“工具上的孝”,亦明白了“人文上的孝”。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来践行人文关怀,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做到以人为本,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2.初中阶段:工具为轴,人文为领

初中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初中语文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经过六年的小学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对于字、词、句的识别和运用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根据新课标的描述,此时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还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目标:一方面要求语言文字的流畅运用,这是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要求自身精神的成长,这是人文性的体现。只是此时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出现钟摆现象。例如,在初中课堂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使用机械灌输的办法,要求学生大量的抄写、背诵、练习,进行了许多枯燥而重复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很显然是一种不良教学现象。针对此现象,又有学者开始强调初中语文的人文性,从而又导致了另一种两性失衡,即重视语文的人文性而忽视语文的工具性。例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应试教育导致了重工具而轻人文的倾向,从而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跨过课本进行自由引申与发挥,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的独特体验。这种提法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又造成了教学的混乱。教师们不注重对文本本义的解读,而过分注重文本之外的引申和扩展,这种做法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无疑是有帮助的。可是,不基于课文内容本身的导向和扩展脱离语文教学实际,最终削弱语文的工具特性,学生基本语文知识不扎实,难以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以上这两种现象的出现还是由于没有真正把握住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本质,出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失衡。

笔者认为,初中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也是一个丰富的阶段。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将为学生日后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要在这一时期把握好语文教学,就应该恰如其分地把握住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问题。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程度来看,初中生身体发育较快,思维逐渐由具体转向抽象,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都不断提高,能够逐渐理解和领会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意蕴。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也要做好相应的过渡工作,要使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体会语文的人文内涵,即初中阶段要以工具性为轴心,人文性为引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巩固所学的工具性知识,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此同时在知识性学习背后不断引领学生进行人文意蕴的感受和领会。例如,学习《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一方面需要以工具性为轴心,让学生熟识基本的字词,领会精湛优美的语句,掌握精巧紧密的布局结构;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在人文上进行引领,引导学生去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感受苏州园林的建筑风貌,体验苏州园林的人文气息。这样的教学设计便很好地结合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3.高中阶段:工具为本,人文为用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期,经历了小学的基础训练,度过了初中的巩固复习,高中更加要求自主拓展和深化。这时的语文教学目标除了基本的工具性知识之外,更加注重学生人文性的自主构建和表达,在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诉求上有了更高层次的超越。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却无法做到这种超越。大部分教师迫于考试升学的压力,完全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不断进行工具训练,语文学习失去了人文的沃土。当然考试的评价机制有它的合理性,积极进行考试测评和知识测验本无可厚非。在高中这样一个储备和奠基的阶段,我们十分需要知识的丰富和扩充,可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完全忽视语文的人文性。没有人文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和灵魂的教学,它无法让学生领略人文的美丽,也无法让学生感受人文的芬芳,最终也不可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构建。

笔者认为,高中阶段是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储备和奠基阶段,也是学生正式成人的阶段。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他们对于语文工具知识的掌握都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在身体发育和思维发展上都已经达到成熟。这时的他们应该立足于所积累的工具性知识,通过思维整合、自主建构等方式去习得语文人文素养,获得生命体验和人文关怀。并把这种语文的人文素养和关怀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要工具为本,人文为用。学生以学习语文工具性知识为根本,掌握高中阶段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素养,完成高中的学业顺利升学。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引领学生自主构建,自我创新和自主表达,体验和挖掘在语文工具性知识背后的人文情怀,并把美好的人文素养运用到生活实践,从而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真正统一。例如,在学习解读郑愁予的《错误》时可以把工具性知识当作根本,使学生掌握课文中基本生字词,了解中国现代诗歌以及作家作品,了解郑愁予的创作特色。在掌握诗歌基本生字词及创作背景和特色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分析诗歌中的莲花、街道、杨柳、向晚等意象,最终把关注的焦点引向《错误》的主题,同时课后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是喜剧表演。这样的教学安排,既体现了“读”和“写”的工具性,也突出了“感”和“悟”的人文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 第7篇

张老师对这篇课文进行美教, 学生仿佛游览了一次美丽的三峡, 让人回味无穷, 流连忘返。

一、导入自然

张老师是这样问的:“同学们, 你们想到什么地方旅游?”这样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 开拓了思维空间。学生有的说想到北京去旅游, 原因是那里是祖国的首都, 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那里有故宫、天安门、长城等, 体现了人文性, 还有的说想到广西的桂林、湖南的张家界, 等等。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作了简要的总结, 并不失时机地提出余秋雨先生旅游首推三峡, 于是引入郦道元的《三峡》。

张老师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 深情地描绘了三峡的美丽, 并转述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对它的赞美, 引入课题, 启发了学生学习这篇古文的兴趣。美丽的风景离不开文章语言的巧妙运用, 于是张老师点出了描写三峡美景的关键句子。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又进一步带领学生感悟胜景。此时, 老师很及时地进行朗读方法指导, 旨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文章语句的优美, 感受三峡美丽迷人的景色, 收效很好, 落实了这篇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二、尊重学生, 以人为本

在课堂上, 张老师充分尊重学生,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仅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 培养运用语文的能力, 而且教育学生成为思想敏捷、心胸开阔, 具有主体意识、民主思想和创新精神的人。

通过在电脑网站上浏览课文, 加上老师的提示, 学生找到了课文的学习目标:欣赏自然风光、积累词汇、辨别古今异义词、写作方法、语言特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篇文言文, 要求掌握字词句义, 张老师在这个步骤上做得很不错, 方法很值得我学习:学生在电脑上解决字词句, 由一词多义、通假字再到句子翻译, 循序渐进, 并归纳总结。特别是翻译句子时, 让一个学生先试着翻译, 另外的学生寻找错误的地方, 训练了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 并解决了我们寻常教学翻译的单一性, 又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力。我觉得掌握字词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达到良好的收效。

张老师言谈举止和蔼可亲, 讲析评论细致入微, 如春风化雨细细密密润禾苗, 如清泉小溪涓涓滴滴入心田。对学生的提问、辅导、解答都不厌其烦。学生的反应也是“亲其师, 信其道”。

三、组织教学方法活泼多样

教学过程中, 张老师不以教学辅助手段——网络技术为主宰, 而是很好地通过多种手段组织教学。

首先, 学生用各种优美的词汇道出了自己的认识, 也展示了学生日常丰富的积累。张老师笑容连连、和蔼可亲,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赞美。其次, “课文中迷人的三峡是怎样的”问题, 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文言文的内容中, 一个学生主动朗诵这篇古文, 其他学生从语音、停顿、语调、情感等方面进行了改正;第二次张老师示范朗读, 加深了我们对美丽三峡的印象。

比如, 张老师说:“读了这篇课文, 同学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有同学说:“前三段用赞叹语气, 后一段用悲伤的语气。”接着他非常投入地、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遍。张老师说:“不错, 真是不错!给一点掌声, 好不好?”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

“这是一篇古文, 词的意思很重要, 请同学们找出意思相同的词语。”很快, 学生就找出了不少。张老师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好, 非常好!”

在作了足够的积淀之后, 抓住教学目标“品读课文, 学习本课抓住景物的特点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感悟迷人三峡的险峻美丽,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开始了这堂课的重要环节。在这个步骤中, 学生通过对文段的品读, 培养了思维能力, 提高了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比如, 张老师问:“课文描写了什么景物?”有生答:“有山, 写了它密集、高大、耸立, 突出了奇。”有生答:“有水, 写了它湍急, 也写了瀑布的清澈。”有生答:“还有树, 长在高峰上, 形状奇特, 让我想起了黄山上的树。”张老师及时总结:“通过山的雄壮、水的意、猿哀叫, 突出了三峡的诗意美。”这样一来, 学生对整篇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

四、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从基础逐渐深入的过程。

接着, 张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三峡像什么?”学生分别说出了像水彩画、青春少女、梦境, 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并说出三峡有奔放的性格。如此,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

然后, 学生提出了不太了解的内容:“课文前面是赞叹, 后面为什么写渔歌呢?”师生通过分析, 了解到三峡浪多, 经常会出现危险情况。

最后, 张老师留给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已经知道三峡建起了宏伟的三峡工程, 那么请同学们想想二十年后的三峡会是怎样的?”这给学生留下了一个遐想的空间, 深化了文章的内容。

阅读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8篇

一、以读悟情, 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朗读教学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读好课文。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 把读的权力还给学生, 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 鼓励学生不断探索, 寻找自信的力量, 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评价到位, 品尝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喜悦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鼓励, 注重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儿童的天性, 发展儿童的个性, 激发儿童的创造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充满智慧的挑战。

三、积累运用, 守住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之门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 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 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我们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 充分激起和借用学生的“情感储备”, 去触摸、碰撞作者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从而获得由衷、真切的体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体验作者的感受、如何把感情通过文字表达, 领会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取向,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叶圣陶先生主张:“要让学生把知识化为自己的血肉, 在生活中随时运用。”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教师正确的引导, 及时的引导, 积极有效的引导,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创作热情高涨, 运用了大量生活经验的语言。学生在愉悦中、在渴望中结束了这节课的学习。说不定他们中间的哪个会成为未来的诗人、文学家。

浅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第9篇

体制的缺陷使得当今的中学生人文精神底蕴存在着普遍缺失的现象。由于世界的多元化, 使得他们并不是生活在单一的世界中, 而是生活在“理想世界”“现实世界”中。“应试教育”的副产品——追求升学率, 一直影响着学校教育, 语文中知识技能这一工具性得到了无以复加的推崇, 很大一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理想都变成了只是得高分。这就使很多中学生达不到自己的个性化的理想世界。不仅如此, 现实世界的副产品——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其生存法则中的时间观念和竞争意识都对中学生的思维造成很大冲击。他们因为没有耐心而抛弃很多经典作品, 取而代之一些流行的歌舞明星以及以动漫为代表的精神舶来品。

随着“工具化”弊端的日益凸显, 目前已经有诸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汉语大滑坡”、语文教育的“高耗低效”问题的严重性,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被重新抢救和发掘。归结起来, 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大多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努力:首先, 从教材入手深入研究教材, 充分发掘其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 将教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与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有机的结合。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紧扣文章中体现出主旨的具体词句进行讨论分析。以点带面, 使学生在感知文章内涵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关于这一点, 笔者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如《为你打开一扇门》一文, 这是初中语文的起始课, 作者要表达的是自身对文学的感悟以及引领学生走入文学殿堂的兴趣。其次, 教师在自身对文章精心研读之后, 创设各种可能的情境, 诱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情。由于情感体验是学生道德情操形成的最佳途径, 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情境, 可以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很好的引发出学生的思想火花, 将抽象的道德宣传变为真实情感的熏陶。最后, 从语文学习的外部条件为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创造环境, 改变教法。大多数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并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鼓励他们自主学习, 积极发现和质疑, 允许他们从不同角度认识和表达问题, 给予他们真诚的鼓励和恰当的肯定, 采用激励性的语言积极评价, 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 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原有授课内容中融入新人新事, 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提出疑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而言之, 笔者认为, 语文教育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互动的教育, 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在语言上和精神上都需要得到贯彻和发展。当今社会的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 从这个角度看, 它是人文的教育。而单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 它则更多呈现出人文性的特征。每个人的语言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在积累的起始阶段, 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尤为明显, 那些正在牙牙学语、习文断字的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但随着积累的深入, 人文精神的灌注就显得不可或缺了。如果把语文学科的学习比作一条流水线, 那么“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这条流水线上就需要有一个序列, 使得语文教育这一整套工艺流程具有可操作性。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怎样用渐进的方法向学生们的精神家园输入人文精神的养分, 才能在他们学习语文的大树上浇灌出一颗颗甜美丰硕的果实?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的两个重要属性历来为人所重视并强调, 教育学家们也从不同侧面对语文学科的这两个功能进行着阐述。语文《课标》、《大纲》虽经多次修订, 也都偏重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进行强调, 体制的缺陷使得当今的中学生人文精神底蕴存在着普遍缺失的现象。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进行了重新发掘, 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着诸多有益的实践。

关键词:语文教育,工具,人文性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 第10篇

解读文本怎样做到双性统一, 我有如下一些体会。

一、对人文内涵的解读应做到准确、深入和多角度

一是要尽可能准确。解读文本的人文内涵应力求做到准确。所谓准确, 基本要求是切合文本的实际, 我们读到的思想、情感、情趣、价值观等确实是文本的内涵, 或者说是文本语言文字的自然流露。不然, 就会让人觉得牵强附会, 强拉硬拽。而且, 我们把握的人文内涵还应该遵循一般人的阅读习惯、理解方式, 只有如此, 才能令人信服, 引起共鸣。

二是尽可能深入。解读文本应力求做得深入一些, 不仅看到显性的人文内涵, 还应注意隐性的思想意义;不满足于字面上的意思, 还要深掘文字蕴涵的教育因素。也就是说, 要深透理解文本的人文内涵。比如《在金色的海滩上》, 写一个小姑娘, 给一位画家看守衣物, 而画家很长时间都没有回来。有渔民劝她回家, 愿意替她看守。但小姑娘说:“我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做好。”这句话明白地告诉我们, 小姑娘是信守诺言的人。如果解读就此止步, 那理解就显得很肤浅了。把握小姑娘的诚信品质, 我们不光听她的“说”, 还应看她的“做”。小姑娘给画家看守着衣服, 时间很长了, 她坚守着;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她, 她仍然坚守着:海浪由远而近地向她涌来, 她还是坚守着;好心人劝她离开, 她丝毫不动摇。从这些行为, 我们深信小姑娘确实是一个信守诺言的好孩子。这样解读, 我们的理解就深刻得多了, 只有这样解读, 我们的心灵才会受到震撼, 我们的情海才会涌起波澜, 也只有这样解读, 我们的教学才会富有感染了。

三是尽可能多角度。如果准确和深入是从普通人和教学的角度解读文本, 那么多角度则着重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有的课文人文内涵比较单一, 而有的课文特别是文学性课文则较为复杂, 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出不同的意义。题材大于主题, 形象大于思想, 这是分析文学作品的常识。阅读者由于知识、经验和文化熏陶的不同, 对同一篇课文的内涵完全有可能出现不同的解读。学生尤其是小学生, 虽然知识贫乏, 经验不足, 但思维活跃, 较少思维定势, 解读文本内涵有时会出人意料。

二、对文本的语言形式的解读应做到范围广泛方法正确

一点是解读文本语言形式范围要尽可能广泛一些。现有的教学参考资料解读文本几乎没有涉及语言形式, 我们老师备课时解读文本, 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也很少顾及课文的语言表达, 即使有也主要是词语和修辞, 很少探究句子, 段落和篇章, 更别说语法、逻辑了。即使是解读词语也仅仅理解其意义, 很少研究其表达效果。探究修辞也仅注意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少数几种修辞格, 很少涉及词语意义的精当, 色彩的鲜明, 声音的和谐等。就是研究比喻之类, 也仅从应考的角度着眼于识别或弄清其构成, 很少探究其表达效果。我们觉得, 解读文本的语言形式应该广泛一些, 字、词、句、段、篇, 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都可以涉及。研究词语和修辞应重在表达效果, 研究句子要分析它的特殊结构极其表达作用。研究段落和篇章要注意结构和表现内容的作用。这样, 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更全面一些, 深刻一些, 而且, 在学生解读时, 我们才有可能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读写需要, 有选择地引导他们从更广阔的范围去欣赏、感悟语言, 积累语言, 进而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比如, 《桂林山水》用了很多比喻, 解读时, 如果我们只去弄懂哪些是比喻句, 是用什么比什么之类, 那实在是太肤浅了, 应当着重研究的是比喻的表达作用。课文使用比喻有一个特点, 就是对同一事物用几个喻体, 这种比喻通常称为博喻。课文中的博喻, 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出桂林山的千姿百态, 使其“奇”、“秀”的特点凸现在我们面前。除了比喻, 课文还大量使用排比, 不仅造成了文章句子节奏和形体的美, 而且气势如虹而又酣畅淋漓地表现了桂林山水“奇”、“秀”、“险”和“静”、“清”、“绿”, 以巨大的冲击力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课文还用了回环修辞格:“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 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 两个分句首尾相连, 回环往复, 让人仿佛来到了山水相依, 相互映衬的桂林;而且巧妙地把前面写水和山的两个段结合起来, 进一步强化了桂林山水的美丽, 同时使文章结构由分到合, 显得更加严谨, 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此外, 课文还使用了映衬的手法, 在段落的构造和篇章的布局上也颇有特色, 很值得探究。如果解读时, 我们钻研得全面一些, 深入一些, 教学时就有更多的选择, 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是解读语言形式要用正确的方法。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义时, 老师让学生换个别的词语, 学生理所当然地就换了个同义词。其实这不能叫做理解词语, 最多是解释词语。学生既然能换一个同义词, 说明他对词语的意义已经理解了, 不然怎么能找到同义词呢?要是学生对词语确实一无所知, 再怎么引导, 也找不到合适的同义词。理解词语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 实在不行就查阅词典。而且, 用找同义词的办法理解词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有可能让我们养成轻率用词的不良习惯。比如,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 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荷叶圆圆》) , 这句话里的“躺”, 如果换成“睡”, 那后面的“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就难以理解了。

三、解读文本应把理解人文内涵和把握语言特点结合起来

文本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人文内涵和语言特点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依存, 人文内涵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 而语言也只有附着于语言才有意义和价值。所以, 解读文本, 我们首先要读通读顺语言, 然后透过语言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 抓住实质, 把握主旨。基本弄清了人文内涵之后, 再反过来深究语言是怎样表现思想情感的, 从而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人文内涵。经过这样两个循环, 解读过程才是完整的, 解读才会是全面的。

试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工具性;人文性;有机统一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两者缺一不可。

一、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体现

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仅仅停留在交际功能和由此学生必须达成的应用能力上。对于“人文性”可能也仅仅停留在其纯粹的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因素上。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一张皮的两面,一枚硬币的两面,而不是两张皮或两枚硬币,他们应该是一个统一体。这一比喻没有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在一张皮和一枚硬币上达成了统一,但却不可避免地会使我们产生要么只见其工具性这一面,要么只见其人文性这一面的认识,因为我们没有x光眼,而一张皮是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会感到它的厚度的,一枚硬币也是要不断翻转才可见其两面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该更像一杯盐水或者一杯用橘子汁和白水调和在一起的橘子水,是这样一个水乳交融难分难解的统一。工具性是水,人文性是盐或橘子汁,当你引用这杯水时除非特别提炼,你是很难拒绝他们同时到达你的肠胃并且被你同时吸收消化的。

小小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更散发着古老而又年轻的生命力。那些经过筛选的文质兼美的选文,在琅琅书声中你能分辨清哪些是工具性的训练,哪些是人文性的熏陶吗?语言都是有思想的,它也包裹着精神,传承着文化。就像“吃了吗?”和“你好!”这两种简单的问候和打招呼的方式就从属于两种文化一样。这种“精神”对于“语言”的附丽有人称之为“文以载道”,语言和精神、思想的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造就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待于我们充分地加以认识。郑振铎先生早就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认识到封建教育是“以严格的文字和音韵的技术上的修养来消磨'天下豪杰'的不羁的雄心和反抗的意思”[1],我们也应该能够运用这种深邃的眼光,通过语文课程所设置的课程内容的本身透视出其自身所蕴涵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交融因素,从而凸现语文自身的特点,避免在语文课堂上走弯路。

二、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体现

语文学科反映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这是因为任何民族的母语都凝聚着该民族的思想、历史文化、民族感情、民族价值,它对于发扬民族精神,培养高尚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说,学语文就是为了学做人,发展人。因此,语文当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当然是人文学科。认同语文的人文性,就意味着在学习语文时,除了要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外,还应广泛吸收人类的文化。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强调了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提出不但要感受作品优美的语言,还要关注作品的生动的形象以及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体验形象的喜怒哀乐,并能够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心得。从语文教学实践看,听乏,这诚然与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有关,但也与一个人的性格、气质等心理因素有关,尤其是与文化修养有着更重要的关系。同样,语言是人用的,文章是人写的,必然要折射出使用者或作者的文化素养和为人,人不同,语不同,文也不同。所谓的“文如其人”,“不知言,无以知人也”[2],正因为如此,语文学科明确了学科性质的人文性,我们就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使学生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讓他们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以及人道主义精神。

人文性是否就只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方面的教学分析和引导上呢?新课程下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本身是否也应该有人文性的设计因素存在?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课程必然有其很强的综合色彩,人文性也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人文性的实现更是一个长期的熏陶浸染的渐变过程,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化育过程,不可能几节课、几个思考问答题、几次举着人文性旗帜的活动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尤其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兼重并提的背景下,如何紧紧把握住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处理好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的关系,对于新课改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三、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的必然性

旧时代“工具论”影响颇甚,而今非来个矫其枉归其正不可。我们并不反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基于课文内容的思想教育,那是极其重要的教育。关键是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真正的思想教育。这里所说的“人文精神”教育,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指具体的语言文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语言的音形义以及语言运用的诸多技巧,它包括语言的韵律、`辞藻、色彩、修辞等等。二是指的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内容,就是从“以人为本”出发的,对于生命、理性、灵魂的深切理解,也包括对历史的探究、对山川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对人类的博爱、对亲人的爱护、对爱情的忠诚等等。把人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的才是真正的人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整体,二者不可偏废。语言教学的过程,就是把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结合起来的过程。我们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语言形式的教学与语言内容的教学结合起来。一门学科,需要解决的是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怎样去学这四个问题。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解决的是“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学,怎样去学”的问题。这四个问题一个是基础、前提;一个是内涵、方向。它们互为因果,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整体。如果只重工具性,语文教学就一定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如果只重人文性,语文教学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兼顾这四个问题,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并且做到行之有效。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要让教育对象全面发展,语文教学既要解决他们认知、工具、基本技能的问题,又要担负起培养他们情感、精神、态度,价值观的责任。只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了,协调了,才能让学生实现人文价值,从而全面发展。但是当前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的一个显著的弊端就是太急功近利了,几乎就是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固然无可厚非,但是还远远不够。时代在前进,语文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是时代的要求。叶圣陶先生说:“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作语文教材。所应着眼的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3]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就在于此。换言之,语文教学要做到寓教于乐。选入教材的文本,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可以说包罗万象。其他文科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语言内容,而课文教学着眼点则关乎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因此,语文教师不但要提高自己的素养,寻求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寓教于乐。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要高屋建瓴,处理好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辩证关系,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由此看来,教育者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脑海中树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理念,从兴趣入手,把人文性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从认知到感悟,从理解到欣赏,完成对他们美的熏陶,实现美育,进而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这是必然的。无论是盐水还是橘子水都能不失其丰富的营养,这是语文教学的高境界。

四、如何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1.领悟新课标的精髓。新课标对语文的工具性有了全新的要求。教师的传统语文教育认识观应该得到改变,不能追求以往的死板教学,而是应该换个角度把语文教学看成是一个接受、感受、享受的过程。接受教育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但是它已经光华淡尽,只留下暗淡乏味,它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从本质上来讲,它不是一种人文性的教育,因为它忽略了人的存在性与感受性,只是把语文的各种知识通过一道道工序强制地灌输给学生。这种教育,学生的思维会变得简单缺少活力与创新。感受教育,表示它开始关注学生的身心感受,代表着人文精神的起步。对语文教育来说,为其增加了活力,但这并不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因为如果我们仅停留在感受的层次上,那我们的语文教育就会缺少美感与后劲。这是由于感受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所体现的主动性、探究性,是需要以其自身的意志力为支撑的,而且也离不开外因的推动。享受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享受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把语文看作一门学科,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把语文看成是一种生活,是生命的一个部分,是一份美妙的享受。他们在语文中享受着爱,享受着自由,享受着阳光,享受着雨露,享受着生命……最终,语文会成为他们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简言之,就是要强调学生学会阅读和朗读,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吸纳,学会质疑,学会收集信息,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会收集信息,学会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等。

2.识字教学中如何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幽默地说:“中国的文字好像一个美丽可爱的贵妇,而西洋文字好像一个有用而不美的贱婢。”[4]汉字是方块文字,有它独特的风格,它集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信息冗余性于一身,属于汉藏语系的汉泰语族,与印欧语系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在汉字识字教学中,要探讨符合中国人文化特点和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教给他们以文会义的方法。同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根据汉语特点教会他们合理推断字义的方法。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而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汉字蕴藏了汉民族的世界观、认识宇宙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承载太多的伦理观念和文化习俗。认识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才能很好地进行识字教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汉字中与“女”有关系的汉字,例如“婊、妒、嫉、奸、婪、娼、嫌、嫖、姘”等都明显带有贬义色彩(除“少”“女”为妙,“女”“子”为“好”外),可见,女人在慢慢的封建社会中,地位是多么低下。

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统一。“知识—审美—人文—创新发展”的教学策略实施的基础条件,首先是致力于民族语言的理解和運用的母语教学,这也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根本性区别。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就是揣摩作品的语言、体味作品中提供的审美内容。因此,言语素质和能力成为文学审美活动的先决条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他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育者不能越俎代庖,要尊重他们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教育者要做的就是恰如其分的引导,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教学生懂得人生的道理和人生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要向学生展示丰富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积极引导他们阅读前人名人的优秀作品,写出立意高远的华章。如果只停留在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就不能深入作品情趣理趣的探寻,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审美享受和人文精神熏陶会被架空。因此,语文知识教育应该是“知识一审美一创新发展”教学策略实施的基本条件。

总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而且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学的归宿。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关于人文精神历来有不同论述。教师将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就意味着工具性不可丢,人文性不可少。语文教学过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互相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桂林:漓江出版社:37.

[2]郑振铎.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J].文学,1936(7).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506.

[4]张卫中.母语的魔障[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62.

[5]王丽娟.语文教育期待着人文精神的回归[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8)

例谈英语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12篇

关键词:英语,工具性,人文性

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往往重视发展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工具性),而忽视英语开阔视野,形成跨文化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人文性)的作用。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英语教学人文性,积极探索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下面以七年级下册Module4 Colourfullife下的Unit 7 Poems为例,探索两者统一的途径与方法。

一、以生为本,探寻工具与人文统一的切入口

本单元选录了两首诗歌,从工具性上讲主要让学生初步体验诗歌的押韵和语言的精炼,从人文性上讲主要让学生感受、内化、升华父亲的伟大,培养和谐的亲子关系。初二年级的学生正好处于叛逆期,孩子与父母的缺乏有效的沟通,对父母的教育叛逆多,认可少,父母普遍感觉在孩子的教育上力不从心。所以本文以课文中的爸爸与生活中的爸爸为切入口,努力唤起学生内心孩时的回忆,调动学生的感恩之情,再通过对教材中爸爸的理性剖析,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的爸爸,为和谐的亲子关系打开一扇门。

二、精巧设计,深化工具与人文统一的有效性

1.中英诗歌对照,体会诗歌韵律美。首先背诵《春晓》发现中国古诗词的押韵,然后引导学生朗诵诗歌,并找出诗歌的韵脚:第一节是day,play,today;第二节是site,kite,height.学生初步体验诗歌的韵律美,发现中外文化有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与认同。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手法妙。从诗歌内容上讲,这首诗并不全是对爸爸的赞扬和讴歌,而是先抑后扬,并且是通过两个不同的场景,来体现爸爸不同的形象。课堂上让学生找出描写爸爸不同形象的词句,通过想象情景进行有感情的朗诵与交流,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第一节,学生会发现“爸爸”在家里每天都日复一日地重复回家洗澡吃饭看报睡觉的日常动作。在朗读这一节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用一种平缓的语调来体现“爸爸”每天重复的动作和“我”顿感无聊的心情。

第二节,引导学生找出作者为什么对“爸爸”的印象大为改变,变成了superman.通过He’s high up in the clouds,higher than a kite来体现爸爸工作场所之高,同时又通过high和narrow两个形容词,来表现爸爸工作的地方不仅高,而且窄,更突出体现出“superman”的形象。引导学生注意反复使用了一个词:high,而且第二次更进一步,用了high的比较级,通过higher than a kite来表现爸爸工作场所之高。然后运用反复和对比,not afraid,not afraid like me.通过和“我”怕高进行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一句,“He is a superman,mydad”,表达对“爸爸”的崇拜之情。

3.师生精巧问答,角色带入理解父亲。

师问:这首诗爸爸在家里和工作中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生答:不一样。在家是a boring man(无趣的人),工作中是a superman(超人)。

师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是什么原因导致爸爸在家是aboring man呢?为什么?

生答:Because he is too tired (因为他太累了)。

师问:当作者看到工作中的爸爸,心里是什么感受呢?

生答:崇拜感。感觉爸爸是超人。

师问:那他是否会理解爸爸在家的表现呢?

生答:会,他会体会到爸爸的辛苦。

4.体会诗歌情感,激发学生亲子情。

师问:大家想想,你的爸爸是什么样的呢?你是否了解爸爸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

学生小组讨论,谈论自己的爸爸在家里和在工作中的表现以及自己对爸爸的感觉。

在此环节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与思考,鼓励用英语表达(可以用汉语补充,一些英语程度弱的学生,可以多汉语少英语),关键是让学生表达出来,教师再引导到如何用英语表述,注重培养学生感悟父爱,热爱父亲的情感。

5.开放课后作业,巩固两者相统一。开放课后作业,仿照课文,写一首诗《我的妈妈/爸爸》。首先通过和父母沟通,说明自己眼中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样子的,爸爸妈妈是怎样想的,然后把自己课堂中的表现讲给爸爸妈妈,在利用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和描写日常生活和比较句型完成作业,第二天朗诵进行课堂展示。

上一篇:市场营销运用下一篇:英语课堂教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