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图书馆发展

2024-08-12

电子图书馆发展(精选12篇)

电子图书馆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图书馆,电子资源

一、电子资源的涵义

电子资源即是指通常意义的数字资源, 是通过计算机等设备以数字信号 (也称为二进制信号) 来传递和使用的信息资源。电子资源总体来讲有三种类型:互联网资源、电子出版物和各图书馆自建数据库。互联网资源开放性好, 资源量丰富。电子出版物常见的有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报纸、软件等。图书馆自建数据库是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求, 利用馆藏文献建立的数据库, 常见的有馆藏书目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地方文献数据库等资源。

二、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与发展的意义及深远影响

建设图书馆电子资源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和根本要求。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已经随着他们很早的网络建设一起发展起来, 因此他们拥有丰富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库。而我国互联网进入较晚, 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起步就更加之晚, 因此我们的网络电子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这和发达国家相比已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极不利于我国的信息安全与平等。当前我国一些图书馆已完成自身局域网建设, 而电子资源建设的滞后, 使现有的网络设施无用武之地, 无法发挥基础设施的效用和价值, 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 加速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设不仅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也是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三、当前影响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发展的问题

(一) 电子资源数据保存措施不够

首先电子资源的价格较高, 网上免费的可靠资源很少, 同时电子资源的载体价格也较纸质要高。电子资源还具有不易长期保存的缺点, 电子资源的存在完全依赖于其储存的载体寿命, 对储存条件要求高。目前常用的光盘、硬盘、服务器, 有的寿命十几、二十年, 最长的也不过一百年, 而且电子资源由于其非直读性特点, 依赖于其读取设备, 而电子设备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若干年后, 很可能出现有载体却没有读取设备的情况。由于上述一些弊端, 使得各图书馆在单独引进电子资源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对电子资源的保存措施远远不够, 不能很好地建立电子资源库, 因此未来增强馆际间的合作是要考虑的一个途径之一。

(二) 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这是目前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又一问题, 除了资源量少之外, 对已有资源的利用率也不是很高, 使得信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 电子资源建设质量不足

第一, 图书馆引进的电子资源品种经常雷同, 造成资源的浪费, 这一方面受到出版种类的限制, 另一方面也受到采购经费的限制。第二, 网上资源的质量也不够, 大量重复粘贴的信息泛滥, 而深加工的精品信息却不多。中文数据库涉及的学科领域有限, 年限较短, 数据库规模不够。网络信息的权威性也无法衡量。

(四) 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

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需要的是既懂图书馆文献管理又知晓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要做好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开发利用, 只有熟悉图书馆业务、精通外文、掌握信息处理技术的多层次的专业人才, 才能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而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起步晚, 这方面的人才尚缺。

四、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与发展策略

(一) 加强对电子资源的整合

加强对电子资源的整合, 一是使分散在不同数据库中的资源得以有序化, 二是使分散在网络中的资源得以分类有序。这样才能为读者的高效检索奠定基础, 提高资源利用率, 最终实现数字图书馆提供高效信息服务的目的。

(二) 加强电子资源深层次开发利用

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提供者, 不单是简单的信息获取与提供, 还应承担对信息再加工的义务, 促进信息的高效利用。通过图书馆的专业技能, 对信息类型进行辨识、解释和破译, 抽取新知识, 增强信息针对性、有效性。使图书馆简单的信息提供功能上升为参考指导功能, 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决策咨询, 这也是图书馆适应时代需要、谋求自身发展的新途径。

(三) 加强图书馆间合作, 建立资源共享

如上文所述, 电子资源具有价格昂贵又不易长期保存的问题, 使各图书馆间对电子资源的拥有十分有限, 同时, 电子资源数据库通常数据量庞大, 规模巨大, 单凭一馆之力进行搜集整理难免力不从心, 更会影响对资源质量的管控。因此有必要加强馆间合作, 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共同分担困难, 扩大成果, 是一举多得的益事。

(四) 优化读者服务

电子图书馆发展 第2篇

摘要:互联网影响并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人们已经对利用网络来完成日常的消费行为习以为常。现如今的网络营销伸展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不少商家和消费者都造成很大的冲击。图书的出版行业也不例外,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图书营销的方式和企业经营模式都会从根本上发生一系列的改变。本文将以图书营销和电子商务的融合作为研究的话题,探讨其营销的途径、意义和发展。

关键词:网络营销;图书营销;出版发行

一、引言

在这种网络营销大时代的背景下,尽管出版商采用了图书营销与电子商务融合的方式,但是我国的大多数图书营销并没有真正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这样不仅导致成本很高,而且效率低下。因此,图书营销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是目前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二、图书营销与电子商务融合的途径

图书营销的途径不再单一化,当图书的营销与电子商务融合时,会产生哪些化学反应,接下来就沿着网络发展的步伐来探究二者是如何融合的。

(一)利用网站或者创建手机APP

随着网络的发达程度和使用频率,很多出版社都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这是图书营销与电子商务融合的最初的途径。网站能够提供的服务有很多。其中消费者利用最多的是信息检索,通过书籍的部分信息找到藏书或库存的情况;其次就是一对一服务项目,网站在一定时间段解答消费者的各类问题,侧面掌握读者的喜好等;当然,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直接购买图书,这应该属于网购图书的最初的形式。除此之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软件的发展,部分出版商抓住机会,创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APP,并大力推广出去,读者通过手机APP就能快捷地查询和咨询等。

(二)与其他网站合作

出版商在很多情况下也会选择与其他网站进行合作,就像人们经常光顾的一些网上书店等,出版商往往选择知名度较高,信誉好,价钱合理的正规网站进行长期合作。这是出版商利用其他网站进行图书营销的一部分,也有不少出版商选择与商业网站或者经济网站等进行合作,委托合作方在图书营销前做好宣传工作,在销售过程中做好统计和推广,最后得到读者反馈等。当然,更多出版商倾向于和专业的网站进行合作。

(三)通过微博或微信等公众平台

通过微博或微信等公众平台来推广自己的“产品”是时下很火热的宣传方式。微博和微信等大众传媒已经被国人广泛地应用,大多数人都会通过这些途径获取最新潮的`信息和最火热的话题,一些经销商早已抓住这些特点,于是人们在“刷屏”的时候经常会浏览到一些广告等信息,更多商家直接送上二维码,为需要的顾客提供最直接的服务。图书营销也不例外,很多出版商已经推出代表自己的“符号”,并想方设法借助群众的力量让更多人关注。这一方法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营销的效果,也是时下最“接地气”的营销途径之一。

三、图书营销与电子商务融合的意义

在时代的引领下,图书营销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带领人们走向一种新的购书时尚,人们利用网络这一大的平台,使传统的图书营销得到极大地丰富和延伸,二者的融合意义重大。

(一)方便出版商掌握购买趋势

众所周知,网络有着收集、整理并保存资料的功能,这一条件的诞生极有力地满足了出版商掌握市场方向的需求。传统的经营方式只能为出版商提供店内的消费纪录或者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大众的喜好,出版商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输入并加以分析,才能最大限度地拉近与消费者的关系,从而做到盈利的最大化。然而这本身就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还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图书市场的变化。当出版商引进电子商务,可以利用这一平台更加直观地掌握消费者的购买力和大众对图书的喜好类型,便于出版商及时分析情形并调整营销战略,在提高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二)供求相当,降低成本

反观传统的图书印刷,往往出现图书滞留或者供不应求的情况,也就是说,出版商不能每次都能做到供求相当的程度。出版商在解决图书的库存方面需要做出很大的改进,因为库存以及物流对成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何正确把握这两个方面需要掌握很大的信息量。当图书营销融合了电子商务,这个棘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依靠电子商务的力量,出版商能够随时掌握补货、配送以及退货等情况,大大提高信息化程度,使整个系统流畅运作,节约时间,节约人力物力,降低经营成本。

(三)为消费者提供购书便利

上述提到,现代的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在网上购物,因为电子商务可以为人们提供实时的、便捷的服务,图书的购买也是如此,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购物的愉快,而且网上购买图书会形成交易记录,电子商务利用软件收集顾客的购买历史和喜好类型,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其次,网络上的书籍种类多,与传统的实体书店相比,能够容纳更多品种的书,在新书上市的时期,利用网络能够更加快速地得知信息;再次,网上书店没有实体店的经营限制,减少税收成本等,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最低的价格,同时推动了销售额的增长。

四、结语

通过本文,我们了解到一个不争的事实,电子商务在图书营销的领域里碰撞、融合、再到现在不断发展壮大,这不仅符合我国经济整体的发展趋势,也是出版行业最终的发展走向。一个行业要想不断生存并繁荣,最主要的是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并加以创新。当图书营销与电子商务融合时,就是出版商创新的一种体现,不仅有益于自身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大众,满足现代人最根本的阅读需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子商务会更加先进,它能够更完美地融入图书营销的领域,为整个出版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聂静.浅议大学出版社的微信营销[J].出版发行研究,2013(02)

[2]代巍.信息时代下微博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发展初探[J].科技信息,2013(18)

电子图书馆发展 第3篇

由于学校经费紧张,而发展电子阅览室又势在必行且需要较大资金,因此探索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发展模式是当前非常必要而又迫切的任务。

1.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之现状

现在,网吧的计算机数量大都在100台以上,而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数量却显得严重不足,多数高校生均率仅1.5%左右,对一所现代化高校来讲是远远不够的。迫于全社会教育形势,各高校响应国家号召纷纷扩招以及实施争创名牌战略,把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及科研设施投入上,投入到图书馆的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只够维持图书馆印刷型资料的添加。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进入传统图书馆,使传统图书馆转变成更具智能化服务的数字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数字化图书馆的一个具体应用体现,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而建设和维护电子阅览室更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如何解决资金短缺与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是当前非常必要而又迫切的任务。

2.拓展融资渠道,引进社会力量建设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可行性

现代租赁是以融资租赁为主,金融与贸易相结合,由出租方、承租方、供货方、委托人及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进行的一种服务性商业信用活动,它的服务性表现在,通过租赁满足承租方对租赁物的不同需要。购买不为已用的物件,出租给他人来获取利润。承租人通过与出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以支付租金为代价,获取该设备的长期使用权,租赁期满,出租人与承租人以协议方式约定设备最后处置方式的租赁业务。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日益成熟,市场经济对现代融资租赁的需求急剧膨胀,中国加入WTO后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提供了商机。中国消费者正开始从观念上逐步淡化对所有权的强调,并且用日趋成熟的标准来看待和选择自己的消费方式。高科技日新月异,新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常租常新、先租后买的营销概念,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电子阅览室所需设备理所当然属于高科技产品,它的更新换代之速度非常快,这恰好比较适合融资租赁概念,使得电子阅览室电脑设备的融资租赁的可行性成为必要。

3.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融资租赁设备对学校之益处

(1)提升学校知名度:学校的知名度是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的重要因素,而学校的知名度是建立在学校软、硬件的基础之上。一流电子阅览室的建成可以提高学校现代信息化教育水平,提高学校的竞争能力和知名度,使学校获得充足的学生生源。

(2)缓解学校资金压力: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在不断提高,而大部分学校却经费紧张,仅有的一点资金又必须用在诸如解决教室、师生宿舍等重大问题上,这就造成了先进设备添置和资金短缺的矛盾,成为长期困扰电子阅览室并影响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提高的重要课题。按照融资租赁的经营方式,学校只需用少量的资金就可以建成一流的电子阅览室,缓解了学校资金压力,而且还可以通过融资租赁达到电子阅览室的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有效地提高电脑的使用率,有效地提高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使用率,使学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时时处于领先地位。

(3)充实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教育需要现代化的设施。国家教委对学校软、硬件的建设提出了严格的达标标准,而大部分高校却因为经费紧张无法达标。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不但充实了学校的电教设施,而且使高校基础教学设施的达标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4)便于学校管理:高校图书馆一流电子阅览室的建立,方便了学生获得现代网络信息,丰富了学生业余的文化生活。学校对网络的统一监管,杜绝学生接受不良信息;校园内部的治安管理,消除了学生在校外获得网络信息不安全的隐患。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5)促进学生吸收新知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教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要求,并提供丰富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资源。

(6)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在经过网络过滤系统后造就的绿色网络环境下运行,避免学生访问不良信息。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改善学生与外界沟通的方式,包括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等,这样可以节约学生与外界联系的成本;

(7)充实学生精神生活: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改善学生在休闲、娱乐方式,如网上新闻、电子图书、影视作品等等,学生可以在有限的空间获得无限的信息资源,更好的融入信息化的社会当中。

4.高校电子阅览室市场的巨大需求

近几年来,全国大学生连续大量扩招,普通高校本部的升级、分校数量的增加和民营高校的大力发展,教育资源凸现紧张,由于高校资金短缺,为达标国家教委对高校软硬件的具体要求,大部分高校(特别是高等院校分校、民营高校等)急需要具有实力的大公司对高校设备、设施进行投资。因此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项目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5.高校电子阅览室和租赁公司的合作模式

我国的租赁公司属于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的主营租赁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具有金融、贸易、外汇、法律等专业人才,他们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完善的服务手段、灵活的操作方式、先进的管理模式。在租赁业务过程中,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对图书馆阅览室的经营做出合理的预测和论证,安排最佳的租赁方案,并通过签订经济合同确定并保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租赁公司可在高校图书馆内投资微机及电子阅览室相关设备,高校为本项目提供场地、网络接入、电力设施等,双方共建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合作期限可视合作的规模。在合作的期内,采用以图书馆为主租赁公司为辅的经营、管理模式,双方各自的投入仍保持各自的所有权;至于协议年限到期后租赁设备的所有权的归属问题,要视双方协议年限、年支付租金多少而定,这需要在双方签定经济合同时注明。当然不论所有权归属那方,图书馆都要做好微机及其相关设备的立档建帐,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使用管理。如双方认为此种合作模式互惠互利,可做延续合同继续合作。

综观上述分析比较,高校图书馆建设电子阅览室通过融资租赁电脑设备合作办学,既解决了电脑设备的需求,又减轻了学校投资压力,同时还能及时跟上IT业迅速发展的步伐,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对投资方而言,既增加了投资途径,还能创收较大的、合理稳定的利润,扩大了社会知名度,为他将来的发展拓宽了业务空间。因此这种合作模式对双方都是一个多赢结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电子信息技术与现代图书馆的发展 第4篇

1从传统阅览室到电子阅览室

在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 传统阅览室的一些问题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在传统阅览室中, 图书所占空间很大, 但即使是规模较大的图书馆, 所藏书籍数量也是有限的, 而且每年都会有多部新书面世, 为容纳新书要不断扩展空间, 这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困难。另外, 在所有这些书籍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书要花费很多时间。再者, 经过数次借阅, 图书尤其是一些出版时间较早的书籍很容易破损, 最终无法阅读。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有了电子阅览室以后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首先, 如果图书馆条件有限, 无法提供大量电子书籍, 那么可以利用电子阅览室提供书刊目录检索服务, 读者根据个人需要输入一定信息, 从而找到所需书刊及其在图书馆中所处位置, 这可以节省读者在阅览室中查找书籍所需的时间。

其次, 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中可以储存大量最新的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论文, 并且可以通过内网进入资料库进行查询, 这样不但节省空间, 而且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 重要资料也不易外泄, 可以设定一系列保密权限, 部分资源只对专业人员开放。这一点特别适合高校或科研机构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

再次, 如果条件允许, 读者可以在电子阅览室中查到借阅量较大的图书。很多书刊由于受到大众欢迎, 借阅次数较多, 当馆藏版本全部外借时, 需要的读者可以在电子阅览中阅读, 而且如此操作, 只需要部分章节的读者可以很方便地选择自己需要的部分进行阅读, 也利于拷贝和打印。

电子阅览室是为了弥补传统阅览室的不足而出现的, 在很多图书馆里, 它也只是作为传统阅览室的补充, 主体仍然是后者, 这种情况与硬件设备、数据库规模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等都有一定关系。与之相比, 在图书馆电子化的过程中, 电子图书馆从设想到实践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从传统图书馆到电子图书馆

现代人随着现代社会一起告诉运转着, 几乎没有时间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 在此种情况下, 曾经坐在图书馆的座椅上用心阅读一本好书带来的安静、充实的心情, 现在看来是那么奢侈。在物质消费高度繁荣的今天, 用一本好书“消费”时间却显得如此遥不可及, 这一切都对传统图书馆的运作方式提出了挑战和质疑, 电子图书馆是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众的需要得以建立的, 目前, 国内外专业人士进行了多次实践, 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日本国立大学电子图书馆和我国广东新世纪电子图书馆是其中成功的范例。

电子图书馆相对于传统图书馆在资源共享、节省人力、物力、获取最新信息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不同的图书馆有很大一部分藏书是相同的, 此外, 同一个图书馆内部也会有很多相同的书籍, 但由于所处地域不同, 以及为了方便读者借阅, 这些虽需要大量资金, 却都是必要的。电子图书馆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联机书刊检索目录 (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 简称OPAC) ) 是电子图书馆的主要服务项目之一。OPAC不仅完全取代了传统卡片目录的功能, 而且能够显示图书的准确状态信息 (包括库存、借出、超期、丢失、书架位置等信息) , 支持题目、作者、主题、分类号、关键词等多种检索途径、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套录、打印功能, 可以与远程网进行连接, 检索其它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OPAC环境支持下, 读者甚至不必来到图书馆, 就可以查询有关的书刊目录, 用户只需输入自己的密码, 就可以进行新书预订和馆际互借, 也可以实现联机预约借书、邮寄。电子图书馆在建立OPAC的基础上, 建立一批资料性和学术性较强、使用频率高的原文数据库。读者通过OPAC检索获得该文献的目录后, 可以用联机套录方式获得原文。而对于没有电子版的图书, 读者通过OPAC检索目录后, 可通过联机方式向电子图书馆发出复制原文的请求。工作人员根据用户的要求复印原文寄出。对一些用户要求迫切的原文, 则用扫描仪制作成电子文件, 通过传真或电子邮件发送给用户。

此外, 电子图书馆可以发挥自身优势, 提供传统纸质媒介无法提供的音像作品检索与外借以及公共软件交流服务。

电子图书馆可以通过扫描仪将绘画、摄影作品制作成电子图像, 并加注题目、作者、主题、关键词和文献出处, 存储在计算机的图像数据库中。读者提出检索要求后, 可及时提供和传送电子图像, 有的甚至可以提供声画同步的多媒体检索服务。而且, 电子图书馆可以建立CD-ROM光盘网络, 将CD-ROM光盘加载到网络上。电子图书馆将通过联机方式向用户提供光盘检索服务, 同时向读者提供娱乐型、教育型的CD-ROM光盘外借服务。公用软件交流服务是电子图书馆的又一优势服务项目。公用软件是指没有版权可以免费复制的软件。电子图书馆可以大量收集这类软件、分门别类组成软件库。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方式调用或拷贝。用户白行开发的软件, 也可以通过电子图书馆网络发布, 便于软件资源的利用和爱好者相互交流。

显而易见, 电子图书馆较之传统图书馆更容易获得新版图书和新鲜资讯。传统图书馆内的书刊要做到每天都更新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但是, 电子图书馆可以比较容易得获取最新书刊资源。

结语

电子化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 如:硬件、软件条件, 知识产权问题, 工作人员的培训即素质的提高等。

实践中, 应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 不断沟通, 交流经验, 取长补短, 避免资源浪费, 建立起广泛的电子图书馆网络。

摘要:传统图书馆有限的空间和图书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 图书馆不但要为人们提供信息, 更重要的是要保存信息, 以备再用, 所以如何更加有效率地利用有限空间和资源就成为图书馆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现代图书馆,阅览室

参考文献

[1]李世玲.日本国立大学电子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情报杂志, 2000, 5, 19 (3) .[1]李世玲.日本国立大学电子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情报杂志, 2000, 5, 19 (3) .

[2]田奕崴, 田锐.图书馆电子化发展的几点设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8, 16, 202-204.[2]田奕崴, 田锐.图书馆电子化发展的几点设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8, 16, 202-204.

电子图书馆发展 第5篇

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电子资源利用率

文章通过研究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探计并提出了如何提高电子阅览室电子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作 者:陈晋 Chen Jin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山西,太原,030024刊 名:科学之友英文刊名: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年,卷(期):“”(23)分类号:G258.6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电子资源 利用率

电子图书馆发展 第6篇

摘要: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应用、需求、功能等,研究了保持电子阅览室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电子阅览室;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0-0138-02、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资源利用率的激增,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在科教研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得到图书馆工作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受硬件老化速度、资金投入比重以及其他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电子阅览室发展缺乏一定的持久性,前景堪忧。如何保持电子阅览室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下面笔者就以本人所在馆——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探讨一下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可持续发展之路。

1电子阅览室发展现状

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自2006年9月正式开放了两个新的电子阅览室,共370多台商用计算机,主要为全校师生提供上网检索资料,馆藏书目查询,电子资源阅读等各项服务,是图书馆最重要的现场服务场所。随着计算机的运行总时间的增长,以及网络环境的限制,电子阅览室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各项服务的开展也都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不可能及时更换最新的设备,为使软硬件设备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保证服务质量,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找到电子阅览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可持续发展对策

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针对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条件,提出特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就我馆现在的服务模式,应用电子阅览室的人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研究学习型—学习各种软件的使用,巩固课堂上学过的计算机知识,利用网络或者文献数据库检索查询所需的各种信息和文献资料。②休闲学习型—观看教学视频、学术报告、名人讲座等。③一般应用型—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提供的各种功能,如收发电子邮件、制作多媒体幻灯片等。④休闲娱乐型—以休闲娱乐为目的,包括网上聊天、影视点播、浏览新闻等。

据抽样调查统计,如图1所示研究学习型12%,休闲学习型15%,一般应用型4%,娱乐休闲型58%,11%的读者介于这几种类型之间。可以看出读者的主要集中在休闲型,这类应用对网络环境和计算机硬件要求比较高,而多媒体文献资源的检索作为电子阅览室的主要服务职能,也需要应用软件和内部网络以及信息资源的支持,所以要做到我馆电子阅览室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从硬件、软件、资源、读者四个方面入手。

2.1计算机及网络硬件的更新维护和保养

电子阅览室是一个公共学习场所,而计算机及网络硬件是提供服务的基础,保养和维护好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最大限度地延长他们的使用寿命,是电子阅览室的可持续发展最亟需解决的问题。电子阅览室的设备持续工作时间长,环境相对恶劣,用户不固定,都对其使用寿命产生很大的威胁,如果维护和保养得不好,很可能就会导致这些设备“英年早逝”。针对这种情况,在初期建设和后期维护中我们需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2.1.1硬件的正常使用

由于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年前的硬件性能一定不能满足一部分新型软件的要求,但是一定不要对cpu、显卡等设备超频使用,虽然超频会暂时提高少许性能,但是计算机长期在超高频率下工作产生的高温会严重缩短硬件的寿命。而且在几年内,硬件还是足以应付大多数的通用软件,没有必要为了安装一些大型软件而损失计算机的寿命。

2.1.2保持硬件良好的工作环境

恶劣的环境几乎是所有的硬件设备最大的敌人,如高温、灰尘、湿度过高或过低、电源不稳等。

计算机工作理想的温度环境应在5℃~35℃,温度过高有时还会引起芯片过热导致机器死机甚至烧坏电容。需要在电子阅览室中安装大型空调来解决工作温度过高的问题。计算机会产生静电,静电会吸附灰尘,轻者会造成接触不良等问题,严重的会腐蚀各配件的电路板。所以电子阅览室一定要做到通风、经常对房间进行除尘打扫,并且定期清洁电脑内部和显示器等配件。

计算机工作的相对湿度一般应控制在30%~80%。湿度太高会引起一些配件的短路,太低则易产生静电。所以尽量保持阅览室通风,避免地面潮湿,并且设置湿度计监测湿度。

计算机所用交流电正常的范围应该在220V±10%之内,频率范围应该在50Hz±5%之内,如果电压波动过大,会造成电脑经常死机或者击穿某些设备的电容。Ups(稳压电源)只能保证交换机的电源稳定,却不能提供电子阅览室这么大的电源输出,所以只能定期对环境电源进行检测,保持环境电源的稳定。

2.1.3硬件的及时维护和更换

硬件的维护按照损坏程度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硬盘、主板、各散热风扇等硬件由于以上原因不能正常工作,如果继续使用可能会导致此硬件的彻底损坏,甚至影响其他硬件的寿命,这时候需要及时维护,第一时间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尽可能的延长硬件寿命。另一种情况:电源、风扇、内存、开关等硬件出现损坏,如果不及时维修或更换,在机器一直通电的状态下,对其他硬件会造成致命的损害,很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硬件问题,增大维护成本。

2.2软件系统的规划建设

软件系统是电子阅览室服务的窗口,它的规划直接影响读者对电子阅览室的直观认知和使用感受,所以做好前期软件系统规划和随需更新软件系统也是很重要的。这项工作包括:操作系统和计费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的正确选择(包括软件的版本,精简度等);应用软件的更新(包括海光蓝卡的更新等)。

2.3数字资源的更新

随着电子阅览室功能的转变,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就更加依仗多媒体资源。因此,数字资源的更新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子阅览室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目前我馆的数字资源主要包括两部分:文献数据库和多媒体资源。文献数据库例如CNKI,万方等中外文数据库基本采用了包库形式,更新非常及时。多媒体数字资源包括畅想之星非书资源、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超星名师讲坛三部分,由于畅想之星中的大部分多媒体资源是由手工下载更新,所以更新速度存在着一定的滞后,质量和数量也达不到读者的要求,在图1中我们发现,电子阅览室中此类应用大约占60%~70%,所以提高多媒体数字资源的更新速度和资源质量是电子阅览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馆应该在保证其他数字资源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尽量保证多媒体资源的优先更新和扩充。

2.4读者培训和管理

现阶段,我馆电子阅览室在主要功能上还存在着偏差,文献信息服务应用所占比例比较少,这主要是由于读者的信息意识不强和对电子阅览室的定位不准确造成的。电子阅览室中易耗设备的损耗过快和配件的损坏,大部分和读者的不正当操作和使用有关。所以如何引导、培训并管理读者,使他们规范、正确的使用电子阅览室,使电子阅览室最大程度的发挥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是电子阅览室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解决的问题。

2.4.1读者教育和培训

读者培训的目标是使读者学会如何利用馆内文献信息资源和检索与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并能够更好的客观评价信息和利用现代技术与工具处理信息。读者培训内容包括:

①对高校图书馆以及电子阅览室重新定位。现阶段,高校图书馆“馆藏”的概念、服务方式、信息资源的存贮形式等都发生了改变。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突破了传统“馆藏”的局限扩展到整个网络,电子阅览室就是为广大读者提供网络浏览这些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场所,通过读者手册和学前教育给读者灌输这种理念。使读者对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有一个新的认识。

?譺?訛信息检索能力培训。当读者认可了电子阅览室的主要服务方向,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检索和利用这些数字资源,使这些数字文献资源能为学习和研究服务,使数字多媒体资源为读者提供多种学习、休闲方式。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不仅要将文献资源提供给读者,还要教会他们检索信息的方法,培养其信息检索的能力。使读者在遇到学术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去电子阅览室,并且在使用文献数据库的同时,发掘他们主动学习的潜力,真正让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成为读者学习和研究的第一选择。

我馆现已开展的此类培训有定期的文献资源检索与利用讲座和公选课——《信息检索与利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可以举办大型讲座使教师和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检索能力的重要性,从而使读者主动参与进来。

2.4.2读者引导和管理

由于读者操作计算机的一些不良习惯可能会造成计算机软硬件的损坏,所以在读者使用过程中加强引导和管理。对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有着重大的意义。

爱护公共设施;禁止频繁开关机;禁止移动计算机,避免进行直接关机操作;禁止吃零食;关机后插拔电脑接线和设备(除USB设备);光驱的正确使用;禁止自行解决硬件故障;禁止不正当的网络操作。

3结 语

要实现电子阅览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软硬件维护、信息资源建设、读者培训管理三管齐下,来延长硬件寿命,保证软件和信息资源满足读者需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应用到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中来,充分做到以读者为本,在现有的人力物力基础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雁,赵志强,赵景婷.环境建设促进电子阅览室的可持续发展[J].医学信息学,2008,(8):68-72.

[2] 孟瑞玲.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与用户教育[J].现代情报,2003,(12).

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之探 第7篇

所谓电子阅览室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为读者提供利用电子型文献的场所。电子型文献主要包括光盘资料、联机或网络资源或数据库等。它也是集电子型文献检索、阅览、服务为一体的, 以光盘服务器、网络服务器和工作站支持的, 以远程网络检索系统为扩展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功能、现代化的阅览室。它是传统图书过渡来到未来电子图书馆或多媒体图书馆的中间产物。

2 电子阅览室的信息服务功能

2.1 文献信息检索服务

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信息检索服务, 既可提供网络上的各种信息, 也可检索各类型光盘数据库上的文献信息, 如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光盘、科技文献片名数据库、社科篇名数据库、法律及专利等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内容比较详尽, 检索方式简单, 查询速度快。现归纳如下几种可能常为读者要求查询的网上信息或数据库类型: (1) 工商指南信息; (2) 国外高校信息; (3) 学术资源; (4) 政府部门资源。

2.2 上网浏览服务

网上浏览服务借鉴国内外商业社会经营的网络咖啡座模式, 给读者提供上网遨游冲浪的环境或场所。直接利用电子阅览室的多媒体电脑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 连接因特网, 读者可自行阅览网上国内外资源、发邮件或借助于远程登录 (Telnet) 进入电子公告板 (BBS) 讨论、聊天, 允许读者打印或下载、拷贝文件等, 但必须付费。电子阅览室也可考虑利用自己的公共电子邮箱, 替用户代理接收、发送电子邮件的业务或鼓励用户直接在网上申请一个免费的电子邮箱账号。

2.3 学习、欣赏服务

电子阅览室收藏多种媒体光盘, 如有计算机学习软件类、百科知识类、语言及学校教育类, 还有旅游风光、文艺、建筑及服装类。这些光盘大都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试听功能, 为读者提供学习、娱乐和欣赏服务。

3 今后电子阅览室的发展策略

3.1 加强合作, 资源共享

不仅强调图书馆馆与馆之间的合作, 还要求图书馆与外界的合作。图书馆仅凭自身的资金和技术力量, 开办及维护电子阅览室恐怕有困难。建设电子阅览室需要各方面、各行业如计算机界、通信网络业、出版界以及图书馆界的通力合作, 密切配合。图书馆界必须积极主动地与企业界、通信网络界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吸收外界资金、技术甚至人才, 并在此基础上共建电子阅览室。

3.2 重视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开展电子阅览室信息服务必须有赖于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建设是基础。据预测, 现在和未来的图书馆收藏的资源仍将是纸质与电子文献并存, 且电子文献的收藏必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我国的图书馆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以收藏纸质文献为主的单一的馆藏结构, 有系统、有计划地引进光盘, 订阅因特网上需付费的数据库电子出版物。对一些印刷版参考工具书如目录、文摘索引, 可考虑用光盘版或其他电子版替代。同时发展图书馆信息网络, 必须紧紧结合本馆馆藏、用户需求特点, 努力开发、挖掘馆藏信息资源, 系统有效地组织有特色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 逐步建立高质量的多种类型数据库如地方报刊杂志目录数据库、专题信息资源全文数据库, 为网络用户获取这些特色资源提供方便;同时也为图书保护、节省馆藏空间以及提高图书利用率做贡献, 最终为网络时代赢得更多用户, 占有一定的网络空间地位打下基础。

3.3 努力开拓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新的信息服务内容

图书馆必须积极参与开拓网上信息服务, 使自己在未来的信息化、网络化世纪里占有一席之地。一是不断改进和完善网上馆藏书目数据库系统, 为用户提供更为友好的检索界面和提供更多的检索途径;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网页, 为读者办理预约借书、续借图书手续, 甚至借还书手续, 同时相继建立跨区域的国家级的联机书目数据库系统, 极大限度地方便读者查询以及顺利实现馆际互借、联机合作编目的目的;三是对利用电子邮件开展参考咨询服务, 解答读者各种疑难, 并开展对读者如何利用网络查找信息资源的引导、咨询教育。

3.4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加强馆员队伍建设

图书馆朝网络化方向发展, 必然对工作人员提出新的要求, 带来新的挑战。图书馆必须培养一支既有图书馆学专业知识, 又有计算机应用技能和通信知识, 同时还具有较强读者服务意识的专业人才队伍。因为网络化发展需要配备更多复合型人才, 即拥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人才, 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总之, 公共图书馆应及早将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纳入到基本建设当中去。随着我国加入WTO, 信息资源的国际化、全球化趋势将更加明显。相信不久的将来, 全球信息一体化浪潮将把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推向信息高速公路的快车道上。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在信息服务中作用将更趋明显, 为读者提供快、准、全、新的图文信息服务, 为科学创新和社会繁荣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摘要: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现状的阐述, 并通过现状结论的分析, 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信息服务,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赵锦英, 芦茉莉.国内外电子出版物的发展[J].中国信息导报, 1997, (05) :9-10.

[2]王苏平, 黄开思.谈谈电子阅览室[J].图书馆学刊, 1997, (04) :39-40.

[3]余紫冈.论网络环境下的电子阅览室读者服务工作[J].图书情报知识, 1997, (02) :54-55.

电子图书馆发展 第8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特征的崭新阶段, 知识的更新期越来越短,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空间也变得愈来愈数字化和可视化。作为高校的基础设施、信息集中大本营的图书馆, 其发展与建设也从理念与实践上有了根本的转变, 图书馆工作的内涵不断深化, 外延不断扩大。电子资源凭借获取容易、查找信息便捷、节约时间、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愈来愈受到广大师生们的欢迎。

20世纪末, 美国许多大学图书馆已经开始拟定图书馆电子资源发展政策, 该发展政策用于选择电子资源的指南, 引导电子资源建设, 为馆藏提供更多的资源。电子资源的建设方式与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到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馆藏特色, 是提升图书馆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鉴于电子资源建设在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很多研究人员也结合我国图书事业发展的特色, 借鉴国外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策略, 不断探讨我国如何制定电子资源政策。

2 图书馆电子资源发展策略

电子资源具有连续性、时效性和权威性, 它不同于传统文献资源, 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例如它依赖于网络, 有较高的共享性;存储空间小、信息容量大;与纸质文献资源不同的发行渠道和方法;复杂的使用许可及版权属性等等, 电子资源的发展建设需要有与其特点相适应的原则与策略来指导。因此, 根据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和重点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 确立一种具有本馆特色的电子信息资源发展策略, 成为图书馆研究人员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2.1 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策略

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多以引进为主, 一些全文数据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学术性, 价格高昂, 每年需要几百万的经费连续付费, 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有限的经费与大量优秀的电子资源间的“残酷”抉择。面对类型多样价格高昂的电子资源, 图书馆不能盲目听信数据商的商业宣传, 必须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在本馆的硬件设施与技术含量分析的基础上, 考察电子资源的内容、学术价值、检索系统的功能与质量。合理分配经费, 规划传统文献与电子资源的经费比例, 必须以读者需求为根本原则,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有用并且易用才能引进, 制定科学合理的采集原则与策略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至关重要。这样才能保证资源效益最大化, 建立一个结构比较合理、资源具有特色、服务较为完善的收藏体系。

2.2 提供完善的读者试用服务

电子资源的建设应对数据库实行客观、合理的考察和选取, 要了解本校读者的使用需求, 数据库采购前争取不少于3个月的试用期, 让各种层次的读者, 特别是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人员参加试用。通过考察数据库的使用统计, 及时了解读者对该数据库的反馈意见, 为今后正式购买和使用打下良好的用户基础。必要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综合论证, 确保所购资源物有所值。

2.3 结合学校学科特色, 合理引进电子资源

高校图书馆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 为学校教学科研部门服务。高校图书馆应结合本馆的经费情况, 根据本校的办学特点和自身的馆藏特色, 制定合理的电子资源发展策略,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 有规划的建立特色馆藏数字化体系, 为教学、科研提供高效优质的电子资源信息服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找准定位, 避免资源的重复购置。切不可盲目建设, 求量不求质, 所购数据库与本校专业设置不符, 造成广大师生不愿使用数据库, 数据库使用率低, 形成资源浪费。

2.4 加大宣传力度, 及时收集读者反馈, 提高使用率

电子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 是提高这些资源的使用率, 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建设体系的一个项目来完成。很多高校图书馆花费大量经费引进数据库资源, 但是使用效率低下, 数据库文献资源下载量低, 许多师生只会初级检索甚至不会检索转而求助于百度、Google等检索平台, 检索的信息不仅琐碎而且权威性低, 学术性不强, 无法为学习、教学科研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因此, 图书馆工作人员有必要提高读者的信息素质, 对电子资源加大宣传力度, 定期举办数据库资源特色及检索技巧专题讲座, 及时收集读者使用反馈信息与使用需求, 使其能更加快速、有效地查找到所需的文献。

2.5 明确权责, 保持可持续性, 以学科馆员带动发展

电子资源数据库复杂的使用许可及版权属性使得它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性, 甚至会发生版权纠纷, 在采购时要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 并明确风险责任, 信息资源更新换代快, 要做好后续服务保障, 保持可持续性, 及时更新。今后, 图书馆馆员角色将逐渐向学科馆员方向转变, 学科馆员不但了解信息资源, 掌握信息组织技能, 同时具备学科知识, 了解学科特点与读者需求, 提高针对性与实用性, 对电子资源提供更深层次的管理与服务。

3 电子资源发展策略的几点建议

3.1 扩展电子资源使用范围

近年来, 青岛农业图书馆推出“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 将电子资源的使用延伸至校园外, 使电子资源效益最大化, 为用户使用馆藏电子资源提供便利条件。

3.2 资源整合, 实现高效跨库检索

每个电子资源数据库都有自己的检索平台, 使用界面不同, 检索规则也不同, 不能跨平台检索, 导致读者通常只喜欢检索自己熟悉的数据库, 对其他数据库“视而不见”, 这不仅导致直接浪费, 降低了数据库的使用率, 更使读者无法全方位的检索到所需文献信息资源。因此, 必须通过多层次的资源整合, 对异构数据库实现高效跨库检索, 以满足用户需求, 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使读者快速、便捷地获取所需知识。

3.3 建立随书数字资源数据库, 实现封装电子资源网络检索

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初期, 主要以封装型电子图书为主, 即以磁盘、光盘为载体的封装型电子资源。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 数据量更大、发布与更新更加及时的网络型电子信息资源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封装性电子资源因为具有与纸质文献配套的不可取代的优势, 在广大师生中仍然享有比较高的使用率。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建立了随书数字资源数据库, 方便读者从直接网上下载随书光盘, 提高了光盘使用率。

3.4 加强自建特色数据库的开发

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在长期的电子资源建设过程中, 积累了丰富的具有重要学术和实用价值的特色馆藏文献, 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本校学科优势的自建特色数据库, 如教师成果数据库, 植物源农药数据库, “克隆牛”数据库, 随书数字资源数据库等等, 为电子资源建设提供了信息资源保障。

3.5 电子资源共建共享

电子资源共建共享可以减少各校图书馆的硬件投入与系统维护, 扩大数据库使用范围, 提供完善的网络电子资源服务。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不但是CALIS中心的正式成员, 而且与周边众多兄弟院校实行了资源的共建共享, 为读者提供了充分的文献保障, 也解决了我馆缺藏文献的难题。

结束语

电子资源发展策略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关键和核心, 是服务的基础, 不仅能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长效机制, 使其成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的有力辅助工具, 还能推进网络平台及开放性信息交流服务平台的发展, 实现广泛意义上的全社会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利用。

摘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发展策略的重要性, 初步阐述了电子文献建设的发展策略及注意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子资源,发展策略,信息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杨利军, 朱闯.广东省高校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J].新世纪图书馆, 2010 (3) :36-38, 55.

[2]苏坤.江苏省高职院校电子资源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56-58.

浅谈未来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对策 第9篇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地方,而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直接体现。同时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现代化的标志,是传统图书馆过渡到未来数字图书馆的中间产物,是未来数字图书馆的雏形。可以这么说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只有改变发展模式,提供更多服务,才能最大化的体现其价值,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1 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和现状

1.1 电子阅览室的功能“电子阅览室”是指以计算机技术、网

络通信技术为基础,集电子型文献(如磁盘、光盘、网络信息等)阅览、咨询、培训、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1]。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书目信息检索服务及网络信息检索服务。(2)多媒体网络学习功能和数据库资源查询服务。(3)随书电子资源服务。(4)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和培训的场所。(5)娱乐功能[2]。

1.2 电子阅览室发展的现状1995年北京图书馆建立起国内第

一个电子阅览室,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后,在新世纪的前五年,一大批规模宏大,设备先进、管理科学的多功能电子阅览室在高校图书馆纷纷建立,电子阅览室进入发展的辉煌期。巅峰过后必然走向衰落,因计算机的持续降价和网络的普及,现在很多地区的高校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不再是梦想,教师读者中网络终端早已普及。而图书馆的各种数据库也不再仅仅限于图书馆局域网中使用,通过对IP的控制校园网中的任何一个终端都可以访问,这个终端可以是在办公室、实验室、寝室。在此情况下,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持续下降,在仅有的读者中也有大部分是为了休闲娱乐,“上座率低”和“网吧化”成了电子阅览室的必然趋势[3]。

2 未来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发展对策

通过对电子阅览室现状的分析,综合考虑有上网需求而又没有上网条件的读者和临时急用计算机网络的读者后发现:建立一个小规模的、有特色的、高性能的电子阅览室才是生存之道。

小规模的电子阅览室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2.1 减少资源的浪费,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通过控制IP地

址,整个校园网可以说就是一个“虚拟的电子阅览室”,缩减电子阅览室的规模并不会影响读者使用图书馆的电子型信息资源。而一个上座率低、趋于网吧化的电子阅览室俨然已是高等院校的累赘。小规模化后可以有效减轻经济负担。

2.1.1 让闲置的机器能物尽其用,减少学校在购置设备方面的投入。

2.1.2 人力资源方面。

从人力资源方面讲,电子阅览室中解脱出来的技术人员可以补充到电子信息资源建设的工作中去,在自建数据库、资源整合、随书光盘处理、信息参考咨询、图书馆网站建设、信息素养培训等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

2.1.3 能降低后期维护和更新换代的费用。电子阅览室后期维

护成本不容小觑,小规模化电子阅览室以后,设备的维护维修费用也会相应的降低。

2.2 缩减电子阅览室规模后,图书馆将能提供更好的电子信息资源服务。

2.2.1 首先图书馆减去了学校对电子阅览室机房的资金投入,

那么,图书馆就更有理由申请建设数字图书馆所需的经费,以加强电子信息资源的服务质量。通过深入到院系和科研机构调研,购买更多的能够支持主要学科的教学和科研要求的电子资源,丰富图书馆的资源,更好的为教师及学生的服务,实现其教育、辅助教学的功能。

2.2.2 其次解脱出来的技术人员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特色馆藏资源。

网上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其特点是纷繁无序、良莠不齐,我们要在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去伪存真,为读者准确、及时地获取网络信息。我们可以根据读者需要按专业建立特色信息资源导航;根据高校专业的设置,添加相关的学科信息门户网站的导航信息.

2.3 小规模化电子阅览室后,能够更好的开展电子阅览室信息服务工作。

2.3.1 可以为校园网外教师提供全文检索传递服务。

由于图书馆电子数据库受知识产权的保护,只能在校园网内使用,外宿教师的信息需求受到影响。在没有条件实现VPN技术的情况下,为外宿教师提供全文检索传递服务。利用QQ在线文献传递和邮箱传递服务,及时反馈,做好为教学服务的保障工作。

2.3.2 毕业论文参考资料检索指导。

为了保证毕业生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以及进一步提高其质量,电子阅览室可以在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3.3 可以有效开展随书光盘服务。

现行出版的图书所附电子文献资源越来越多,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者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光盘的使用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因此随书光盘服务的开展至关重要。根据读者的需求及时准确的上传到服务器,以供读者利用随书光盘时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同时对光盘排序整理,以便服务器无法访问时也能提供光盘的拷贝服务。由于前期拷贝工作对于时间、资金、技术、设备方面要求比较高,小规模化以后,在人力、设备上能得到有力的保障,有效的开展随书光盘服务。

纵观我国电子阅览室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电子阅览室的理性建设阶段已经来临。小规模、特色化、高性能的电子阅览室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创新才能实现电子阅览室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高校电子阅览室发展至今,“上座率低”和“网吧化”的现象已越来越严重,要想进一步发展,在以往的模式下已不能实现。对实际工作中出现问题加以总结和思考后发现,只有打破原有观念改变现有模式,才能实现电子阅览室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子阅览室,发展对策,小规模化

参考文献

[1]崔爽.电子阅览室免费服务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3):71-73.

[2]张燕.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应当退出历史舞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0):42-43.

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发展与对策 第10篇

一、电子资源的发展优势

1、电子资源的定义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 (电子资源) 》将电子资源定义为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制成的计算机可控制的材料组成, 包括需要使用与计算机连接的设备 (如CD—ROM播放器等) [1]。也就是说电子资源是所有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贮在光盘、磁盘、磁带等非纸质介质的载体中, 并通过网络、计算机或者终端再现出来的资源。电子资源按发布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学位论文等。

2、电子资源的发展优势

与图书相比, 电子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是数字馆藏具有高度的可共享性。一种电子期刊或一个数据库, 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可以同时提供给多个读者利用而不会产生彼此间的冲突。二是数字馆藏存储容量大, 占用馆舍空间小, 更易于管理。数字馆藏可以依赖计算机进行自动管理。对于存储在局域网上的数字馆藏, 数据资源的存放完全可以根据读者利用率的高低自动地进行调度。三是数字馆藏开放时间长, 服务范围广。数字馆藏的开放可以不受图书馆作息时间的限制, 全天24小时开放。同时网络打破了地域限制, 读者可以在连接互联网的任何地方自由查询、下载、打印自己需要的文献信息。四是数字馆藏检索功能强, 更新速度快, 时效性强, 更方便读者检索与利用。所以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普及电子资源的使用是现代图书馆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二、电子资源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 大学生虽然网络信息查询行为很多, 但他们一般只是在百度、google (谷歌) 上搜索, 信息量少, 而且常常出现重复。大部分大学生, 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学生, 压根就不知道图书馆藏有电子资源, 或者不知道图书馆电子资源是为谁服务的, 也不知道学习上遇到问题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去解决, 致使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教师也是高校电子资源的最大使用者, 他们为了科研或者学术的需要, 经常需要使用电子资源。虽然利用的很多, 但是效率并不是很高。有的时候甚至不能查到有用的文献。所以如何使电子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使用, 这也是摆在高校教师和图书馆的一道难题。

所以, 高校师生需要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信息评估的指导和帮助他们掌握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 并且, 由于电子资源不断增多, 而且每个数据库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在使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师生要想在这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 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很不容易的, 这就需要通过宣传和帮助, 使他们能及时、快速、准确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从而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因此, 向用户提供电子资源检索培训和一定的检索帮助, 以确保馆内资源和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师生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三、加强电子资源利用的方法

首先, 利用宣传板和学校广播等方式, 加强对电子资源的宣传, 增大学生认识、了解电子资源的机会。学生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 或者在去食堂、自习室的路上, 看到了或者听到了电子资源的介绍, 他很可能就会去了解和使用电子资源, 从而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 举办电子资源知识的讲座。

一般来说, 电子资源利用率低的最主要原因, 是相当一部分读者对电子资源不会使用, 因此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读者培训教育工作, 不断强化教师、学生利用电子资源的意识和检索技能, 使用户受到指导, 尽快适应图书馆数字化的环境, 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 才能使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具体而言:一、在新生入馆教育中, 应简明介绍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各类信息服务和功能。二、定期举办电子资源知识培训, 详细介绍各类电子资源的使用, 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类专业的电子资源培训, 为高校大学生开展“相关专业文献检索培训”。三、针对教师及科研人员开展“相关学科专题培训”, 指引读者正确、高效地利用电子资源, 注重科学性, 学术性, 更好地为教学、研究服务[2]。

再者, 在馆内设置特定的老师为咨询和在使用中遇到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咨询馆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 能熟练掌握图书馆学相关知识, 为读者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服务。

如今, 网络日益成为高校师生从事学习、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式, 学生正越来越摆脱传统图书馆的束缚。通过网络使用电子资源, 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 检索信息比纸质出版物 (图书、期刊等) 更方便、更及时、更丰富。高校图书馆要适应新形势, 在对电子资源的建设、推广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摸索、积累经验, 找出更科学, 更先进、更有效的方法, 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 让优秀的资源更好的为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3]。

摘要:电子资源发展力量强大, 但在使用中存在不少问题, 如何更好地宣传和利用电子资源, 成为高校图书馆人亟待解决的事情。

关键词:电子资源,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弓蕴、许玉梅, 图书馆电子资源组织与服务探析, 情报探索, 2011 (5) 。

[2]刘奇武, 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的对策, 图书馆论丛, 2011 (1) 。

电子图书馆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阅读;支架理论;阅读过程;电子图书

【作者单位】顾锡涛,邢台学院外语系;赵清丽,邢台学院外语系。

【基金项目】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英语教改项目《计算机网络辅助支架式阅读教学探索》(课题编号:HB12Y020)的成果之一;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英语教改项目《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HB12Y021)的研究成果之一;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4年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统计,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每年为4.77本。而世界上阅读量最大的犹太人2012年就已达到人均64本。如果扣除教科书,中国人年人均阅读量不足一本。人们普遍认为,阅读率与国家文明素质和竞争力有关,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指标之一。显然,阅读已经大大制约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在学校,情况也不容乐观,没有读过中国四大名著的学生比比皆是,更不要说世界名著了。在考试指挥棒的导向之下,学生对阅读没有足够的认识,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也不够得当。本文试从支架理论指导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角度,分析电子出版物应如何设计提高读者的阅读效果, 从而剖析电子出版物的发展方向。

一、支架理论指导下的阅读过程

支架理论起源于对幼儿语言习得的研究,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 )在研究母亲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过程中提出,然后在语言教学和医学等很多领域得到推广,并得到较好的教学和实践效果。支架(scaffolding)一词是指架设在建筑物外部,用以帮助前期施工的一种设施,也被称作“脚手架”。在这一理论中,学习者被看作一座待建的建筑物,获取知识的过程则被看作是在不断地并积极地建构自身知识体系或能力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实施被认为是搭建脚手架,对学习者解决问题和意义建构起辅助作用,支持学习者不断建构自己,不断建造出新的高度。通过支架的帮助和支撑,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不断地从一个层次提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层次,也不断从实际水平提升到潜在水平。

一般认为,支架教学主要分为五个步骤:支架搭建、情景设置、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

1.支架搭建

这里我们暂且把阅读分为长篇和短篇两种。如果是针对长篇的阅读,支架的搭建要有长期性,应该在分析阅读者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布置长期任务(以图表方式最为便捷),使之贯穿始终,成为读者可以攀爬的一根绳索。还可以提供名家阅读感想或相关影视资料等以提高阅读者的兴趣,做到有的放矢。如果是针对短篇阅读,要指导阅读者了解文章段落分配与信息分配之间的关系,了解主旨与细节的分布。要引导阅读者抓住关键词,特别是能够奠定文章感情基调的关键词。

2.情境设置

如果说搭建支架是外围工作,是针对整体,那么情景设置就是针对细节,这个过程要引导学习者进入具体的学习内容或要阅读的材料中去。指导者可以设置问题,也可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尽可能地利用“声”“光”“电”等多模态的立体手段给学习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可以让学习者把阅读的过程表演出来,使学习者印象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

3.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过程主要是指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对阅读内容的浓厚兴趣,在指导者的引导和帮助下确立目标和策略,查阅资料,丰富和完善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同样,指导者要切记自己是“支架”,要若即若离,逐渐放手。

4.合作学习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合作学习主要发生在面对面的课堂场所。但是在现代社会,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方便,我们可以基于网络建立一个更宽广的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平台。而且,这样的平台已逐步为人们所接受。在这样的平台上可以实现师生交流、学生互相交流,或者多项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的兴趣,加深理解深度,还可以给阅读者成就感。超越阅读内容,跨越“最近发展区”,挖掘潜在能力。

5.效果评价

合理及时的评价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没有及时的反馈,就无法体现进步,也会使学习主体缺少斗志和进取心。阅读也需要及时的评价、反馈。这个评价可以是指导者对阅读者做出的评价,也可以是阅读者之间的互评。它可以包括对阅读材料理解程度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创新能力的评价、合作能力的评价等等。在支架理论中,这也被称作“建议支架”,是学习者不断向上攀升的一个必经阶段。

综上所述,支架理论在指导学生阅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电子图书的设计如果能够结合支架理论进行设计,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现代电子图书的发展方向思索

全国第十一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统计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传统纸质媒介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电子阅读器接触时长略有下降。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上网时长为50.78分钟,比2012年的46.77分钟增加了4.01分钟;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0分钟,比2012年的16.52分钟增加了5.18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2.26分钟,比2012年的2.94分钟减少了0.68分钟。可见,电子图书这个“新”的领域也在发生着变化。电子图书怎样发展才能更有利于国民阅读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呢?笔者认为,电子图书应该合理地运用支架理论进行设计,帮助读者进行更有效的阅读。

1.电子图书应提供辅助学习功能,避免碎片化阅读体验设计

nlc202309031055

电子图书的设计应当考虑发挥“支架”的作用,为读者提供学习的辅助功能,如提供作者介绍、作品背景、名家点评、文章框架分析等阅读指导。当然其辅助阅读资源的提供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电子图书应尽量避免碎片化阅读体验设计,碎片化阅读是猎奇的结果,它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电子图书应具有交互式设计

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交互式电子图书已受到读者的喜爱。交互式电子图书提供了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多媒体资源的交互功能。这类交互式电子图书为读者创建了情境设计,有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体验,帮助读者全面的理解文本内容。

3.电子图书应具有开放性优势

电子图书不仅仅是容易携带,它更大的优势是它可以基于网络建立大量资源链接,从而方便读者探索学习。电子图书的链接采用开放式设计,便于学习者探究学习,加大阅读的外延,提升阅读的效果。

4.电子图书应当提供交流平台

目前基于网络的交流平台非常丰富,这为电子图书增设了学习交流平台,便于合作学习。读者可以边阅读边交流,发挥集体智慧,加深理解,阐发个人观点,以便匡谬正俗。目前这样的平台已经出现,但现有平台有的开放性不够,有的疏于管理,阅读交流平台的建设和维护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电子书应当具有反馈、测评功能

根据前文对效果评价的分析,笔者认为电子图书如果具有测评、反馈功能,更能促进读者阅读的积极性。电子图书的设计应考虑提供更为丰富的反馈、测评手段。

科技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增长,知识的增长有赖于阅读数量和能力的提高;反过来,阅读效果的优化也有赖于科技的发展与外部条件的改善。电子阅读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阅读的需要,在支架理论指导下,电子图书的发展必定会促进阅读的发展。

[1]王振铎. 阅读、出版与教育——数字阅读 、文本阅读与编辑出版教育之变革 [J]. 河南大学学报,2008(11).

[2]赵东晓. 网络出版及其影响[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周蔚华. 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 基金项目“中小学英语课堂多模态话语有效性建构研究”( 项目编号:15YJC740140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浅谈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 第12篇

一、电子商务的概述

1.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是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所进行商务活动的总称, 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 它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买卖双方的商务信息、产品信息、销售信息、服务信息以及电子支付等商务活动, 按相互认同的交易标准来实现。在电子商务环境中, 人们不再受地域的限制, 客户能以非常简单快捷的方式完成过去较为复杂的商务活动,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能够规范工作的流程, 将人工操作和电子信息处理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电子商务不仅改变了网络购物和贸易方式, 同时对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电子商务的优势

电子商务面向大量交易处理业务, 可以创造丰富的、多种形式的附加收入, 同时能使商家和企业通过互联网把商品推广到全世界, 电子商务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 电子商务将传统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 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 使得贸易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 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2) 电子商务所具有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能为企业创造更多贸易机会。

(3) 电子商务破除了时间和空间壁垒, 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为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了更多可能。

3.发展电子商务的作用和意义

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 具有诱人的前景。电子商务完备的双向信息沟通、灵活的交易手段和快速的交货方式将给商业带来巨大革新。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 能够有效打破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 电子商务对于促进每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技术、资金、信息的交换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二、电子商务对图书馆的影响和作用

1.高校图书馆对电子商务的借鉴

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服务性机构, 是信息化的重要阵地, 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是各高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图书馆文献存储形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其显著特点是, 文献存储形式的数字化和资源传递的网络化。建立数字化、网络化、远程化结合电子商务为一体的数字图书馆, 将为高校图书馆发展带来新的前景。电子商务是社会信息化和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如果高校图书馆结合电子商务的优势, 将给图书的采购、图书馆服务、图书馆查新等各方面带来重大影响和研究意义;可以打破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旧格局, 改变传统网上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观念和方式, 增强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开创图书馆信息服务新的生长点, 为数字图书馆满足广大用户的知识信息需求提供有效途径。

2.高校图书馆借鉴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信息电子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 图书馆馆藏内容和馆藏方向也需要跟随互联网的发展来改变, 馆藏内容包括馆内信息资源以及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用户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有了更高的需求, 所以将电子商务技术与数字图书馆的优势相结合, 将会给用户带来数字化和人性化的服务体验。高校图书馆可以运用电子商务电子化、数字化、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 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服务, 为图书馆馆藏的更新和使用提供更多方便。

3.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

电子商务有B2C、B2B、C2C等几种模式。B、C分别代表企业 (Business) 、个人消费 (Consumer) 两种交易模式。

企业与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 (B2C模式) 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方式。

企业与企业间的电子商务 (B2B模式) 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业贸易方式。

消费者与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 (C2C模式) 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发式。

运用电子商务业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的课题查新和科技查新等服务, 可以运用电子商务B2C模式进行收费和结算, 实现远程化的数字化服务。

三、图书馆对电子商务的应用

1.图书馆远程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

高校图书馆可以构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建立网络文献数据库, 将纸质图书文献目录进行整理归类, 通过查询系统使读者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网络能够随时随地快速浏览和查询所需图书的基本信息和内容摘要, 从而缩短在馆查询时间和查询工作量, 提高信息查阅效率。图书馆应用电子商务提供的信息库为特征的网上信息服务, 它的服务开放时间由读者自行决定, 可以在更大程度上, 更大范围内满足读者查找信息的需求。

2.图书馆服务读者信息平台构建

高校图书馆建立读者信息服务系统, 电子商务的网络服务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商企业的销售、服务领域, 为用户与服务方提供了良好的沟通渠道, 对解答用户咨询、了解用户需求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图书馆是为广大读者提供文献信息的服务机构, 因此建立读者远程服务系统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 有利馆员更深入的了解用户内在需求, 提供即时主动式沟通, 进一步密切两者之间的关系。搭建图书馆虚拟社区, 为图书馆读者构建阅读和学习交流平台, 读者与读者、读者与馆员之间可以更方便的进行交流, 扩展图书馆服务的模式, 增加图书馆的互助性与开放性;用户之间可以方便地展开讨论, 发表读书心得, 进行书籍推荐, 提供新的阅读服务。

四、小结

综上所述,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可以运用信息资源优势、技术设施优势, 结合电子商务的高效、快捷、人性化的特点, 使图书馆真正成为网络信息时代人们学习的最佳途径, 为学术研究提供坚实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将进一步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推广功能。

参考文献

[1]许忠, 何有世, 黄宏彬.电子商务教程[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2]杨坚争.网络营销教程 (第2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Paul Timmers.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J].Electronic Markets Journal, 1998, 8 (2) :3-8.

[4]赵静, 陈旭东.电子商务原理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德育课程的现状下一篇:语文课堂中的智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