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战略范文

2024-07-11

广东战略范文(精选11篇)

广东战略 第1篇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创新驱动是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中心环节。改革创新是广东近三十年来现代化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强大动力。特别是十多年前, 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 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实现了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历史性跨越。当前广东经济增速放缓,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虽然主要原因是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 但也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的实际反映, 是科技体制机制长期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现。广东迫切需要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知识型经济转变, 尽快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 以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 以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 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是破解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创新驱动是发挥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途径。广东目前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期、科技创新的活跃期, 特别是在新能源、生物技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具备一定基础。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速的情况下, 有条件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的赶超发展, 走出一条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先发之路”。

因此必须坚决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迫切性, 明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途径和目标任务, 坚持市场导向的科研体制改革方向, 加快构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新型体制机制, 扭住关键环节重点深化科研体制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力争在2015年基本建成适应广东经济社会需求、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广东特色区域创新体系。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环节

(一) 必须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目前广东省的产业大多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必须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来实现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要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加快形成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合作体制机制, 建设扶持企业创新的产业载体和服务平台, 完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 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要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一方面, 企业要真正认识到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而不是再把未来寄托在大规模政策刺激上, 一定要在技术、营销、管理等创新上做文章, 尽快付诸行动, 面向长远打下新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 政府要充分激发和尊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大力推动体制改革, 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支持力度,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性。要加快实施《改善创新环境行动计划》, 重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创新资源, 让创新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实践, 使创新活力充分激发, 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创新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 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年9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这意味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首次以标题的形式出现在广东省“十二五”科技规划中, 这与中央和广东省委的相关规划建议精神非常吻合, 也与当前广东的科技发展格局和趋势相一致, 体现了未来五年战略新兴产业在广东省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要发展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 必须要大力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集中资源优先在LED、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实现突破, 并积极培养生物、高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五大潜力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 广东省一级财政将安排220亿财政专项资金, 全面推动八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对战略性新型产业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 鼓励骨干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发展。力争到2015年, 在八大战略新兴产业突破1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核心技术, 研发1000个带动性强、效益好、影响大的战略产品和和新装备, 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以上, 辐射带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基本建成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三) 必须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无论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现代服务业都是重要举措, 而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高端环节, 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桥梁纽带。因此,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现代产业体系, 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举措加快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科技服务业也是首次以标题形式出现在广东省“十二五”科技规划中, 预示着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将重点发力。发力的重点, 主要是以广州、深圳为核心, 依托各类科技园区和产业集群, 建成全国领先、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科技服务中心和中介服务体系, 形成“两核多点”的发展格局。要支持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发展, 促进创新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培育扶持创新型科研机构, 支持集原创性研究和产业化于一体的新兴源头科技创新, 突破产业核心技术瓶颈, 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在发展科技服务业的过程中, 要注重各个资源主题的合作, 包括政府、科研机构、高校的协同合作, 这种协同合作具备产业延伸能力, 能形成产业链。在不同团队和不同学科之间也要开展合作, 科技服务业是一个空间, 要做好整合不同团队和学科, 产生良好的模式来增加产出。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需要综合保障

(一) 必须推动产学研政紧密合作

推动产学研政紧密合作, 是促进经济与科技融合的突破口, 是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关键所在。要创新产学研政合作机制, 一是要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良性互动、创新成果和产业需求有机衔接, 努力实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优势叠加”, 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二是要强化知识产权导向功能, 明确产学研政各方的责权利, 大力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引导企业主动介入早期研发活动, 促进建立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三是要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完善高新技术开发区、专业镇和产业集群等创新服务网络, 深化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和国家科技交流, 促进各类创新资源有机融合。只有做到上述几点, 才能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以及风险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力争到2015年, 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

(二) 必须把人才作为创新之本

广东省科技厅编制的《广东省科学和发展“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的要求, 在发展目标中提出了“到2015年, 每万名社会就业人员中从事研发活动人员达80人, 研发人员总量达到48人左右, 特别提出了加快形成我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3200人”的发展目标。

要把这一发展目标落实, 第一是要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构建科学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继续引进海内外创新科研团队和科技领军人物, 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第二是要营造自由宽松、公平竞争的环境, 为各类人才解决好居住、医疗、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科研风险分担等关键问题, 使人才留得住、引得进、用得好。第三是要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 强化创新绩效评估, 打造国家级创新人才高地。第四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支持高校联合企业建设一批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重点学科和研发机构。

(三) 必须建立创新体系, 注重科技发展布局

要在建设创新体系上有新突破。优化区域创新布局, 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在抓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的同时, 启动实施省级创新型城市以及创新型乡镇试点, 切实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能力。

广东战略 第2篇

广东·海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2010年7月广东、海南(以下简称“两省“或“双方")省委、省政府达成的共识,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两省更紧密合作,加强机制保障,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海南省人民政府经协商一致,制定本协议。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合作宗旨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加强区域合作发展的总体要求,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谋划两省合作发展新思路,紧密衔接国家及两省“十二五“规划制定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纲要、意见”)贯彻实施,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进一步建立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合作与发展新格局,携手打造我国相邻省份区域合作的典范。

第二条 合作定位

一、推动两省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促进两省与港、澳、台地区深度合作,深化两省与东盟经贸合作,建设在全国乃至亚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更具发展活力、更具开放度的新兴经济区域。

二、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机遇,加快广东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和海南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基地建设,共同争取国家进一步政策支持,合力打造海洋高端产业聚集的蓝色经济区域。

三、加快两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两省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和热带农业等方面的产业对接,形成一批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特色鲜明,具有较强支撑引领作用的产业集群。

四、加快跨界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促进人员、货物、信息、资金等要素往来流通便利,形成由国际航运、航空枢纽和物流基地构成的现代流通经济圈,建立有利于两省资源和生产要素高效整合的体制机制。

五、构建良好的区域环境,加强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交流合作,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和人居环境,共同打造宜业宜居生活圈。

第三条 基本原则

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着眼扩大区域共同利益,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加快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二、先行先试,重点突破。不断深化区域合作新机制,为我国改革发展积累新经验。

三、平等协商,合理对接。加快区域合作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争取将两省重大项目、专项规划纳入发展战略和国家规划。

四、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共同营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要素便捷流通和资源优化配置。

第四条 主要目标

一、到2015年,两省深度合作机制基本完善并成熟运作,在贯彻实施“纲要、意见”,推进跨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共同开拓东盟市场及便捷舒适无障碍旅游圈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对接融合,区域生态与环境质量较大改善,力争形成省际合作发展优势确立、成效凸显的新兴产业经济区域。

二、到2020年,两省基本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密切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要素便捷流动的现代流通经济圈和旅游生活圈,与东盟深化经贸合作的门户,粤港澳琼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显著提升,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二章 发展理念和政策互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发展理念的相互借鉴和政策体系的对接互动,深化共识,凝聚合力,推动两省合作发展走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第一条 “十二五”规划编制及实施工作互动

面向“十二五”及更长时期,互相借鉴政策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各领域专项规划的互动对接,为两省交流合作提供紧密协调、长效持久的政策支持。

第二条 实施“纲要、意见”相关政策通报

紧紧抓住“纲要、意见”同期推进实施的良好机遇,推动相关政策信息、资源的共享互利。以产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建立相关政策通报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与合作协商。梳理政策支持需求,共同争取国家批准将“纲要、意见”中适合两地发展的政策拓展延伸,实现互动发展。

第三章 跨界基础设施

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共同推进跨界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构建发达完善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条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一、强化两部两省一委联席会议机制,共同推动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及配套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共同为前期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争取国家把跨海通道建设项目纳入“十二五”规划,力争“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

二、加快建设跨界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及配套工程,打造快捷便利陆路网。共同争取铁道部尽快推进沿海铁路深圳至茂名段建设及广州至茂名、湛江至海安铁路提速改造工程,建成广州、香港、澳门至海口高速铁路通道。加快沈海高速公路湛江至徐闻段建设,建成广东至海南的高速公路通道。加快改造徐闻火车站至粤海铁路南港(北港)疏港公路。

三、整合港口资源,按照客货滚装专业化、大型化技术要求,加强琼州海峡港口设施改造,建设琼州海峡两岸对接高效的客货运输系统,满足海峡运输需求。以湛江、海口、三亚等港口为主布局国内、外旅客中转及邮轮运输设施,完善徐闻港口功能和布局,共同建设海口一湛江旅游航线。

四、完善琼州海峡运输合作机制,规范市场管理,提高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成立琼州海峡两岸省际客运协调管理机构,统一协调管理琼州海峡水陆联运及省际客运事宜。搭建两省道路旅游客运合作平台,鼓励开辟珠三角、粤西沿海港口至海南港口的水路客滚运输航线,最大限度提升运力资源使用效率。争取国际豪华邮轮公司开辟经两省多点挂港的新航线,共同促进邮轮经济发展。

五、落实泛珠三角地区机场战略合作行动纲领,构建功能互补、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航线网络。积极争取国家扩大空域使用空间,加快区域空中快线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和支持航空企业在投资、销售、扩展业务等方面开展商业合作,促进区域航空通程联运。

第二条 能源基础设施

一、加强两省电力交换的能力,支持南方电网公司在跨海联网一期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基础上,加快推进二期工程前期研究工作,增强省级输电联络线送电能力。

二、提升两省间能源安全应急保障能力,积极应对煤炭、石油、天然气供需矛盾,探索和推进能源应急运输资源整合,增强双方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三条 信息基础网络

共同推进两省骨干信息基础网络建设和升级,提升信息基础网络功能,为两省发展提供信息网络支撑。在物流信息化,无线宽带城市、数字城管、智能交通管理工程、医疗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

第四章 蓝色经济

加大海洋资源合作开发力度,形成产业优势,合力建设南海蓝色经济区域。

第一条 海洋渔业

一、推动生态健康养殖。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深水网箱养殖、海水苗种生产方面的合作。加强水产品质量监测信息沟通,定期通报相关信息,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二、南珠生产合作。充分发挥海南珍珠产业加工、展销优势,结合广东实施振兴南珠规划,共同提振南珠产业。

三、共同发展远洋渔业。建设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支持西沙渔业补给基地为广东远洋外海作业渔船提供补给服务,以海南三亚等地渔港作为广东赴南沙生产渔船的后勤补给、渔获销售及紧急救援基地。共同组建远洋捕捞船队,加大西、南、中沙渔场的开发力度,发展外海及远洋捕捞产业。

四、加大力度解决渔业资源衰退问题。共同采取措施保护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控制捕捞强度,加大人工增殖放流和建设海洋牧场力度,改善海洋环境资源,保障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 海洋资源开发

一、建设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基地。鼓励广东企业参与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基地建设,完善海洋油气开发相关配套设施,为海上钻井平台、船舶作业提供仓储、装卸、补给、检修及应急救险等服务。

二、加强海水综合利用合作交流,包括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海洋能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人才交流合作,推进海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三、加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珍稀特色生物资源保护合作,构建连接两省海域的保护网络。

第三条 海上安全生产

一、完善日常安全管理协调工作机制,及时沟通衔接琼州海峡船舶航路、禁航区、港外锚地、捕捞区、养殖区等规划,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开展区域性专项整治和联合检查,加强动态监管,及时清理航道障碍物,共同打击破坏航道设施、阻碍航道的行为,保障通航安全。

二、建立海上巡航、搜救和事故应急合作机制,不定期开展联合巡航和应急演习。加强海上安全监控和信息资源共享,互相为海域搜救行动提供积极支持,形成海上搜救与突发事件处置合力。

三、全面落实《琼州海峡安全通航气象保障方案》,联合制订实施气象观测仪器维护保养和经费保障相关措施,加大投入保障力度。

第五章 现代农业

加强农业合作,促进农业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加快推进两省现代农业发展。

第一条 农产品生产和流通

一、加强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合作,建立生产与市场需求信息平台,引导企业跨省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基地。加强冬季农业生产合作,建立海南与湛江、茂名、阳江等市冬季瓜菜生产、销售协作互动机制,互通供求信息。合作建设大型冬季瓜菜生产基地,支持广东台山与海南临高合作建设临高万亩冬季瓜菜标准化基地。

二、加强畜牧业生产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生猪、文昌鸡等畜禽产品经贸合作机制,建立跨省畜产品与商品种苗生产供应基地。

三、加强农产品加工业交流合作,共同开发推广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鼓励支持广东投资者参与海南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

四、加强农产品流通贸易合作,确保农产品“绿色通道”安全畅通。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建立面向港澳台及东南亚的农产品贸易便利通道,拓展市场,逐步搭建完善的农产品运销体系。

第二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建立重大植物疫情防控联动机制,加强重大植物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的交流、协作,互相通报植物疫情信息,实现南繁育种基地植物种子(苗)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信息共享。

二、建立动物疫病防控合作机制,健全动物检疫信息通报机制,推进区域内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检疫信息和动物疫病追溯体系信息网络共享。加强动物检疫监管合作,联合打击用假、掺假及使用违禁兽药行为,实现对动物产品的全程监管。加强重大动物疫病联防联控,防止疫情跨省传播。

三、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投入品互认机制,互相通报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特别是监测中发现的对方省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实现信息共享。实行农产品标识和溯源管理。加强广东海安港与海南新港、秀英港、粤海南港在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沟通协调,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标准及法定检验单位检测结果互认。

第三条 南繁育种

一、推动两省南繁育种基地建设,共同完善南繁育种相关基础设施,降低南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支持广东农业科研机构和种子企业在海南建立稳定的南繁育种基地,开展新品种展示及种子质量鉴定,为两省农业生产提供优良新品种,提升农业生产安全水平。

二、推动两省种子贸易流通,共同构建产业服务平台,定期通报种子生产、供需、质量、价格信息。第四条 农业机械装备

一、推动农机政策对接,两省互认省级农业机械推广目录和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结果,互相支持将对方农机产品纳入本省补贴目录。

二、加强农机经营服务合作,互相支持农机经销企业在对方地域设立办事处(经销点)或与当地农机经销企业联营合作,对符合条件的农机经销企业,优先列入补贴机具经销商名单。

三、建立热带亚热带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研发合作平台,开发推广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鲜果规模化、高效化、标准化加工处理设备,推广经济实用型遮阳棚、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等先进农业技术和设施。

第六章 现代服务业

通过引进和合作,加快两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服务业水平,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第一条 旅 游

一、广东积极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海南积极支持广东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共同制订区域旅游合作规划,推动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海洋主题类旅游项目,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特色旅游观光带。

二、积极推进无障碍旅游区合作平台建设,加大双方旅游项目投资领域合作,组织旅游项目及旅游资源考察,开展旅游咨询服务,鼓励和扶持双方大型旅游企业跨省投资、建设和运营,拓宽旅游合作领域。

三、结合两省优势旅游资源,共同开发“一程多站”、优势互补的旅游线路,联手推介南海海洋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客源互换和市场互动。实施跨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支持海南建成广东游客的国内休闲基地。

四、加强双方旅游市场管理的合作,共同协调和管理跨省旅游市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加快两省旅游服务诚信体系建设,联合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警示、惩戒机制。建立旅游信息预测预报及重大事件通报制度,健全两省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互动机制和旅游投诉协调处理机制。

第二条 金 融

一、支持广东金融机构在海南设立法人机构或分支机构,支持广东金融机构和企业在海南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或组织。鼓励广东创业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在海南合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新兴战略产业。

二、建立两省保险服务合作体系,共同探索为不同保险人承保业务异地提供保险后续服务的灵活模式。

三、建立金融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推进双方融资担保、信用评级、物业评估和会计审计等方面信息的共享,降低交易成本。

四、共同改善区域金融运行环境,携手防范、遏制和打击跨省逃废金融债务的犯罪行为,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五、加强金融智力合作,推动两省在金融高端论坛、监管部门与业界、中介服务与人才等方面广泛开展交流活动,建立多层次金融人才培训交流机制,提升两地金融从业人员素质。

第三条 物流与会展

一、支持广东物流企业在海南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专属商贸流通集散区,支持湛江市建设面向海南的物流合作示范区,支持在洋浦建设两省物流合作实验区。

二、加强机场、港口在促进物流方面的互惠合作,互为进出港航班、船舶及货物提供优先、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三、探索合作开发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现有设施装备标准化进程和技术进步,实现物流信息共享。

四、加强会展业合作,充分利用广交会、中博会、深圳文博会、中国(东莞)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等展会平台,促进两省会展业资源流通、运作规范、信息共享、错位发展,进一步提升两省会展业的竞争力。

第四条 文化创意及工业设计

一、鼓励平面媒体、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创意设计等文化企业跨省投资,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联手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共同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集群。推动广东文化企业参与海南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支持深圳灵狮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有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落户海南,建设海南国际创意港,促进两省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

二、推动文化产权交易合作,充分发挥广东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平台作用,支持海南文化企业开展版权和其他文化知识产权交易,促进海南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流转,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化。

三、加强工业设计产业合作,广东充分发挥工业设计产业优势,为海南企业提供定向设计服务。鼓励双方工业设计单位互设研发设计分支机构。广泛开展工业设计技能培训合作,支持海南工业设计人才到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市学习培训,鼓励广东高校、科研院所在海南开办分院、分所和培训基地。

第七章 产业及科技创新

发挥各自优势,联合促进产业转移和承接,加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第一条 产业转移及合作

一、促进两省产业转移和承接,支持两省企业落户对方的工业园,并享受对方的产业转移优惠政策。利用广东制造业优势和海南丰富资源优势的互补性,加强两省市、县间交流,选准地区间的产业对接点,有计划地推进双方产业对接,促进两省中小企业合作与交流,建立起能够有效整合双方资源的产业集群。

二、利用广钢环保迁建湛江项目、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落户的机遇,推进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等产业转移园建设,推进广东(湛江)与海南在钢铁、石化上下游配套产业,钢铁、石化循环经济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和跨区域企业合作。

第二条 新兴产业

一、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攻关、产业化、市场推广、项目投资、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二、加强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合作,充分发挥海南在硅砂、天然气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鼓励广东企业在海南投资或合作建设新材料、新能源生产及应用项目。

三、加强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领域的合作交流,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研发及推广利用,汽车零配件、车载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深化沟通,互创条件,开展合作。

四、加强信息产业合作,共同推动信息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信息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利用。联合推动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和三网融合。

第三条 科技创新

一、联合推动科技创新,围绕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等领域的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快平台建设合作,推动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高新区、三亚创意产业园等与广东高新园区建立协作机制,联合推动广东风险投资企业与机构孵化高新技术创业。

三、加强示范工程建设,推广LED绿色照明工程及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等示范工程项目,以示范促应用,以应用促发展。

四、深化科研合作,推动中科院广州分院、中科院广州生命健康研究院、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广东省内的国家级研发机构与海南建立合作关系,构建科研合作网络。

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泛珠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创新,共同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现科技创新资源和先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共享。

第八章 市场建设

合作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携手应对贸易摩擦,共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第一条 市场开拓

一、协商制定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实施方案,消除商品流通及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障碍。支持两省企业相互开拓市场,合作开展贸易投资活动。支持广东企业在海南建设大型商贸城和特色商业街,支持海南企业在广东建设热带特色专业市场。

二、建立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合作机制,在应对贸易摩擦、技术壁垒等方面加强交流和共享信息,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三、共同推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引导企业强强合作、强优合作,共同建立面向东盟市场的商贸物流基地和贸易加工基地,联合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二条 企业兼并重组

支持两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品牌扩张、参股、租赁、托管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重组与扩张,提高存量资产的运营质量和效益。

第九章 社会事业

在社会发展各领域广泛交流合作,促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共同建设宜业宜居社会生活环境。

第一条 特区理论创新

加强两省社科理论研究机构在特区理论创新方面的合作研究,为经济特区继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条 教 育

一、加强两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深化落实已签署合作协议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医学院、琼州学院、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之间的合作。

二、鼓励两省高校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共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促进教育科研成果产业化。

三、开展两省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间的合作与交流,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挂职锻炼。

四、加强两省中等职业学校与对方企业的联系,为企业开展“订单培养”,互派学生到企业顶岗学习,拓宽两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第三条 培训及劳务管理

一、加强两省职业教育培训合作平台建设,共同研究合作项目,实现资源共享。鼓励两省技工院校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共同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人才。

二、支持两省共同建立职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优化职业技能培训资源配置。加强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的培训交流,共建高技能人才(技师)库和信息交流平台。

三、加强两省就业政策协调衔接,共同制定农民工技能培训合作计划,加快推进培训就业基地化,实现输出地培训与输入地就业对接,跨省就业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与本地人员同等享受国家补贴的培训费。

第四条 人才合作

一、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人才交流机制,支持双方高层次自主创新人才、学术交流带头人和紧缺人才通过博士服务团、专家服务团等方式加强交流合作,保障两省各行业领域优势产业、重点工程、重点研发项目及重点学科的人才需求。

二、加大区域人才扶持力度,注意选派教育、卫生、科研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党政干部挂职锻炼或跟班学习。

三、建立人才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建立统一、高效、便捷的人才资源网上配置平台。

第五条 社会保障

一、建立劳动关系和劳动监察协调合作机制,构建用人单位劳动违法信.息共享平台,联手打击欠薪逃匿等违法行为。

二、建立社会保障协调合作机制,畅通社会保障信息沟通渠道,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沟通交流。

三、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制度、参保人异地就医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协管制度和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

第六条 社会治安

完善“友邻携手、共铸平安”的警务协作长效机制,强化情报信息、反恐、打击犯罪、治安防控、重点人员管控、道路交通管理、海上管控、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协作,构建沟通顺畅、信息灵敏、反应快速、运转高效的协作平台,共同提高维护治安、打击犯罪能力,促进两省社会治安稳定。

第七条 应急管理

加快推进区域应急管理合作,加强应急联合演练,共同制订处置区域突发事件预案,推动应急管理专家交流互访,完善突发事件通报及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应急平台互联互通,提升联合处置能力。

第八条 医疗卫生

一、积极探索医院管理体制、办医模式、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医药卫生改革与发展。

二、推动两省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多层次沟通协作,共同推进医疗服务便利化。

三、加强卫生事业在科技、教育及培训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互相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合作研发科研项目,互相支持医疗卫生团队、骨干进修深造、参与培训。

第九条 计划生育及流动人口

建立经常性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信息交流、技术服务、便民维权等方面的合作。协调卫生、公安等部门联手打击跨省“两非”行为,相互配合做好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工作。推动基层加强合作,加大相互配合解决具体个案问题力度。共同探索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治制度。第十条 文化体育

一、挖掘整合两省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艺创作、展演的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反映时代特征与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类展览交流,宣传推广本土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鼓励两省各地市(县)之间共同开展文化节庆活动,支持儋州市和惠州市轮流主办“东坡节”。进一步推进两省图书馆网上参考咨询合作。

二、推动文化产业合作发展,依托国际性文化艺术展览、展演、比赛、论坛等成熟平台,合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携手加强与港澳台的文化交流,共享合作成果。

三、广泛开展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科研学术及体育产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联合打造区域体育品牌,促进体育运动和社会经济发展。

第十章 环境保护

完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加大污染治理合作力度,共同推动绿色发展、生态发展。

一、加强环保规划编制和实施合作,联合开展重要区域(海域)生态和环保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在规划目标和内容上的对接,积极探索推进环保规划实施的长效机制,共同研究建立环保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估机制。

二、共同依法保护海洋环境,加强陆源污染综合整治,强化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入海排污口联合监控。推进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形成多方位的立体监测体系,提升海洋生态资源保护和海上污染应急处理体系能力,推动海洋事业协调、合理、有序发展。

三、积极推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合作,加强大气污染整治工作交流,合作开展机动车污染控制工作,联合研究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科学评价体系。

四、联合开展环境及海洋保护宣传,共同策划主题鲜明、体现两省特色的社会宣传活动。加强环境和海洋保护新闻宣传和舆情分析联动,开展面向青少年的环境及海洋保护教育活动,共建环境及海洋保护宣教网络。

五、加强环境及海洋保护信息合作,建立相关信息交换机制,共同建设环境及海洋保护信息网络专线和应急联动指挥平台。

第十一章 机制保障

第一条 高层会晤

两省高层适时举行会晤,研究重大合作事项,指导和推动合作的开展。

第二条 联席会议

建立两省政府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落实两省高层会晤确定的合作内容,加大协调和执行力度,提高工作实效。

第三条 工作机构

两省分别明确工作机构,牵头落实有关事项。广东省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部门协助),海南省由商务厅牵头,做好合作事项的跟踪、指导、协调、服务工作。

第四条 市县合作

推动两省市县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建立互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十二章 其它

第一条 有效期

本协议有效期从正式签署之日起到2020年12月31日。

第二条 协议落实

两省每年提出实施本协议年度重点工作,经双方协商后,按情况共同或各自推动落实。

第三条 修 正

经双方协商同意,可对本协议进行修正。

第四条 生 效

一、本协议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广东家具出口现状与品牌战略的思考 第3篇

广东家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赢得了“中国家具看广东”的美誉,成为中国家具生产和出口第一大省。据广东家具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东现有家具企业8000多家,拥有台升、美时、宜华、光润、皇朝、联邦等大型和超大型家具企业400多家。2010年广东家具产值2450亿元,占全国家具总产值的30%,外贸出口135.3亿美元,占全国的40%。然而,当前广东家具企业多为贴牌生产,品牌知名度低,品牌影响力弱,缺乏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面对发达国家越来越苛刻的贸易壁垒、不断上涨的原材料成本和周边发展中国家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建立在传统资源基础上的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具有不可持续性。在品牌效应越发明显的国际家具市场,品牌缺失成为制约广东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广东家具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品牌之路,成为当前政府、企业和学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广东家具出口现状分析

近年来,广东家具出口快速增长,成为仅次于服装和鞋的第三大外贸出口产品。从出口产品看,木质家具仍是广东家具的主要产品,2010年广东实木家具产量超过6500万件,产值1348亿元,出口额达到47.35亿美元。从贸易方式看,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为主。2010年广东一般贸易出口家具102.2亿美元,大幅增长45.4%;加工贸易出口30.6亿美元,增长13.2%。广东家具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呈现出几个新的特点:出口占全国的比重略有下降;亚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快速增长;私营企业超过外商投资企业,在广东家具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

(一)出口逐年增加,占全国的比重有所下降

如图1所示,2004至2010年广东家具出口呈现稳定增长势头。从出口额看,2004年广东家具出口44.8亿美元,此后出口快速增长,2008年上升至117.3亿美元,是2004年的两倍多。2009年广东家具出口受阻,全年出口额仅为99.6亿美元,较2008年下降了15.1%。随着金融危机影响逐渐消退和东盟市场的兴起,2010年广东家具出口回暖,出口额达到135.3亿美元,较2009年大幅上涨了35.8%。从占全国家具出口的比重看,广东是我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和出口基地,连续十二年居于中国家具出口第一位,2004至2010年年均占据中国家具超过40%的出口份额。然而由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山东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广西、江西等省份家具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广东在我国家具出口中的所占比重略有下降。2004年广东占我国家具出口接近一半的份额,为43.8%,2009年已经下降至39.3%。2010年广东家具出口大幅上升,所占比重又回升至41.0%。

图1 2004-2010年广东家具出口及占全国的比重图

(二)出口集中于欧美市场,新兴市场出口快速上升

从出口市场来看,广东家具出口集中在美国和欧盟等传统发达国家市场,这些地区的消费水平较高,家具更新换代快。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经济造成冲击,广东家具出口遭受严重挑战,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大幅下降。2009年广东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家具33.8亿美元和21.7亿美元,分别下降15%和8%。同年,中国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双边贸易快速发展,东盟市场的兴起成为拉动广东家具出口贸易恢复增长的主要力量。2010年广东对东盟家具出口增长超过六成,出口额达到19.2亿美元,东盟成为广东家具出口的重要新兴市场。近几年来,亚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东和南美地区正在成为新的出口目的地。

(三)出口主体发生转变,私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长期以来,广东家具出口以“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为主,外商投资企业在广东家具产业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出口的主要力量。2008年广东出口家具117.3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3.8亿美元,占同期广东家具出口总值的45.8%;私营企业出口47.4亿美元,占40.35%;国有企业出口13.1亿美元,占11.15%,外商投资企业在广东家具出口中仍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遭受重创,外商投资企业在广东家具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开始下降。广东私营家具企业数量众多,出口潜力大,近年来在政府产业扶持政策的鼓励下,私营企业快速发展,家具出口逐渐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广东家具出口的主力军。2010年广东私营企业出口家具66.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0.9%,占广东家具出口总值的53.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4.5亿美元,增长20.4%,占40.3%;国有企业出口11.2亿美元,增长8.3%,占出口总额的8.8%。

二、广东家具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出口风险大

广东家具出口依赖于发达国家市场,这种局面在金融危机和欧美国家实行严格的贸易壁垒情况下虽然有所改善,然而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仍将是短期内广东家具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2010年广东家具出口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美国、欧盟和东盟占到广东家具出口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其中,对美国出口家具44.5亿美元,增长31.8%;对欧盟出口27.2亿美元,增长25.4%;对东盟出口19.2亿美元,较2009年大幅增长了66.9%。此外,对日本和加拿大出口6.2亿美元和4.8亿美元,分别增长28.1%和27.1%。对特定出口市场依赖性太强,使广东家具产业内部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大为减弱。从国际环境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消费市场变化、金融政策和环境政策的改变都会直接影响到广东家具的出口,出口不稳定性增强;从国内企业间的竞争状况来看,多数国外家具企业在中国有贸易代表,时刻关注我国产业和出口退税政策,对广东家具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十分了解。一些家具出口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争相压价,恶性竞争,不仅扰乱了家具出口秩序,其结果也是国外家具贸易商受益。

(二)家具品牌缺失,产品附加值低

广东家具品牌国际影响力弱、受认可程度低是产品出口的一大难题。美国华商贸易促进会主席巴特尔就曾指出,广东家具绝对有竞争力,但是因为没有品牌,价格低廉,不但卖不起价格,还难以洗脱倾销的嫌疑。广东家具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竞争力,主要还是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一旦劳动力成本上升,广东家具产业将会受到冲击。由于品牌缺失,广东家具产品出口价格一直被低估,只能赚取少量的加工费,真正的利润还是掌握在欧美家具销售企业中。家具品牌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国外家具厂商不允许中国自主家具品牌进入本国市场。一旦中国自主设计的家具品牌顺利进入,会对当地家具行业造成严重冲击。特别是出口美国市场的家具产品,几乎不可能使用自有品牌;二是家具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品牌观念淡化。多数家具企业按照国外采购商提供的设计图样,生产出产品再出口到国外,整个过程只设计生产加工环节,省去了自主设计和创新,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品牌建设的动力不足。

(三)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出口成本不断提高

多数家具企业反映当前遇到最多的贸易壁垒是美国对家具的“双反”调查。中国廉价的家具产品大量出口美国,势必对美国家具产业造成冲击。2003年12月,美国商务部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木制卧房家具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2004年12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裁定从中国进口的木制卧房家具低于公平价格,对中国木质卧房家具征收反倾销税。经过积极应诉,2005年美国对反倾销税进行了调整,平均税率由8.64%下降到6.65%。美国反倾销涉及我国的家具出口企业数量达135家,广东被调查的企业占98家,东莞和深圳分别有54家和27家企业上了美国反倾销的黑名单。一些涉嫌倾销的家具企业更是被征收198.08%的惩罚性反倾销税,企业生产经营受到致命性打击。此外,环境标准和技术标准的提高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有了不同程度的上升。欧盟的REACH法案、《木材及木制品规例》和《新环保设计指令议案》,美国的《雷斯法案》和《复合木制品甲醛法案》等政策法规,当前影响虽然尚未完全显现,然而从长远来看,将会成为制约广东家具产业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加大了产品出口风险。

(四)内需不足,国内市场有待开拓

随着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广东家具出口利润微薄,国内市场开始受到关注,多数企业都已经开展国内市场业务。国内销售方式主要有专卖店零售、连锁加盟和工程销售等形式。东莞一家知名家具企业,2001年开始做出口贸易,至2006年出口额占到总产值的90%。2007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开始转内销,2010年出口所占的比重已经下降到47%。另一家企业2000年至2005年出口占到总产值的70%,但由于利润趋薄,自2005年开始关注国内市场,当前出口份额已经降至20%。由此可见,由于金融危机引起的国际市场低迷,以及成本上升、汇率变动等因素带来的出口阻碍,广东家具企业开始有意识的开拓国内市场,实现“两条腿走路”的格局。然而多数企业对出口市场已经形成依赖,加上国内市场销售渠道缺失,进入大卖场成本过高,企业自身建立销售渠道难度又太大,当前广东家具企业内需市场所占份额仍然很低。中国国内家具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每家每户盖新房和娶媳妇都会购买新家具,如果政府实行惠农政策,鼓励企业以优惠价格将家具销售给农民,不仅可以增加企业利益,对广东家具开拓国内市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国际竞争压力加大,产业面临海外转移风险

近年来,广东家具制造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过快上涨导致家具企业不堪负重。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东部沿海地区“招工难”、“用工荒”现象十分明显,家具行业整体工资水平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全球木材资源趋于紧缺,进口木材价格不断上涨,广东家具产品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在能源、原材料、土地特别是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攀升的情形下,一些家具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在过去的20年中,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国家具出口增幅超过75%。2007年东南亚地区的家具总产值高达280亿美元,其中平均家具出口/生产比率达到75%。当前,越南工人薪水大约每月100美元,折合人民币600多元,而东莞家具企业工人的工资都要2000元左右,相比之下越南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加上东南亚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家具原材料的价格也相对较低,东南亚国家逐渐由生产型转向出口型,从传统的原木和型材供应国转变成国际市场上高附加值木制品供应国,广东家具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

三、广东家具出口品牌战略的思考

(一)加大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当前知名家具品牌多为欧美发达国家拥有,发展中国家家具品牌被国际消费市场认可的很少。在品牌创立的过程中,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的限制,面临诸多困难,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企业建立自主品牌。(1)加强宣传,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当前广东中小型家具企业众多,企业由于管理理念滞后对品牌缺乏认识,品牌意识薄弱。由于家具代工仍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一些家具企业从国外接到订单批量生产,再贴牌出口,不注重自主品牌的建设。政府应该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和报纸期刊等多种渠道加大品牌宣传,帮助企业认识到品牌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提高行业整体的品牌意识。(2)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内家具行业起步晚,与国外知名品牌差距较大,品牌战略的实施是一条长期的道路。政府要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自主品牌的企业,由于成本高、风险大,政府应该给予税收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对于初创品牌,由于知名度小,销售渠道不畅通,很难进入大型的家具卖场,政府可以组织一些家具展会,为企业提供参展机会,解决企业品牌建设的后顾之忧。(3)加强品牌管理。品牌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时间周期长,成本投资大,投资效益短时间难以显现。一些较好的品牌,很容易被模仿复制,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政府应该研究和制定品牌管理办法,加大对品牌的管理和保护,建立基于产品质量和消费市场反应的动态管理评价体系,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知名品牌产品,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区域性家具品牌

广东现有家具协会20多家,在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过程中行业协会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广东家具产业集群现象十分明显,不同规模的家具企业和相关产业集聚,形成了强大的规模经济优势。然而,集群内企业规模偏小,品牌杂而繁多,众多企业并没有形成品牌凝聚力。如何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创建区域性大品牌,是广东家具品牌战略的重要部分。(1)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协调功能。家具协会不仅要成为政府与企业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及时将企业的政策诉求传达给政府,还要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行业协会应该对组织内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定期进行行业交流与培训,为企业搭建沟通合作的平台。(2)制定家具行业标准。广东家具企业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无序竞争激烈。同时,家具产品种类多,对材料和生产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各地家具协会应该根据特色制定行业标准,对于不同产品制定不同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和安全标准,约束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规范市场秩序。(3)积极建立区域性的家具品牌。行业协会多是企业自发形成的民间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将一定区域(一个市、县甚至乡镇)内分散的、多个小家具品牌进行整合,进行集中管理,形成区域性的大品牌。广东现有四个国家级的家具行业特色区域重镇,中山大涌镇的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顺德乐从镇的中国家具商贸之都、东莞大岭山镇的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以及顺德龙江镇的中国家具材料之都。家具协会可以将区域内品牌汇集到一起,执行统一的标准和包装,共同使用一张家具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

(三)加强自主创新,培养高端设计人才

提升广东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思考 第4篇

1 广东省原始创新现状分析

根据原始创新的调研报告显示,从创新能力的五种要素来看: 创新绩效广东是全国第一位,社会创新环境和管理、企业创新能力还有对知识的创造排在了全国第三,而知识获取却位列全国第四名。在其他诸如研发( R&D) 人员、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产业的结构与国际竞争力等指标都在全国名列前茅。2013 年,广东省的R&D经费为1443 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的2. 32% ,比当年度全国的平均水平高了0. 24% 。当中,基础研究经费33. 8 亿元,占R&D经费的2. 43% ,应用研究经费102. 77亿元,占R&D经费的7. 12% 。R&D人员全时当量50. 17 万人年,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68990 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1525 件,占全国比重超过50% 。2014 年1 - 10 月,广东省发明专利申请54871 件,同比增长5. 7% ,PCT专利申请10444 件,占全国PCT专利申请的56. 6% 。

1. 1 集聚了一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

近年来,广东省内各地方各部门大力实施各类人才引进培育计划,制定相应的人才优惠政策,为广东集聚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目前,广东拥有两院院士( 含双聘) 109 人,国家 “973 计划” 首席科学家65 人,长江特聘学者92 人,国家 “千人计划”147 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172 人,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2 人。

1. 2 建立了一批重大创新平台

目前广东省的重点实验室体系主要由26 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包含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 、6 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其中两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 家省重点实验室、71 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18 家省公共实验室、32 家省重点科研基地组成。同时,国家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国家和省的原始创新重要平台,诸如中国超算( 广州、深圳) 中心、中国( 东莞) 散裂中子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国家基因库等已经在广东安家。

1. 3 涌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

广东在近年不断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例如在干细胞、超材料、基因组、中微子、超级计算等重大创新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青年科学家刘若鹏创立的光启研究院的超材料团队站在材料科学前沿,打造近千亿元的超材料产业;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堪称世界级重大科学发现;“天河二号” 勇摘世界超级计算机冠军; 华大基因在基因测序、功能基因组等领域占据世界前沿领域。在肿瘤学、眼科学、光学、物理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领域也硕果累累。近年来,中山大学的颜光美团队在肿瘤防治领域发现了肿瘤靶向基因; 宋尔卫教授揭示了乳腺癌转移新机制及治疗新靶点; 刘奕教授志首次将皮肤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角膜缘干细胞。华南师范大学黄旭光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能让光子同时自旋和涡旋的纳米器件; 廖开宇、颜辉等组成的冷原子物理研究组在国际上首次利用温度低于100 微开的冷原子产生了线宽窄于兆赫兹的偏振纠缠光子对,解决了量子网络、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领域中的一个关键技术难题。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院米格尔实验组研究揭示了普通体细胞高效逆转为干细胞的一种全新机制,等等。

2014 年,广东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数量再创新高,达到45 个,比2013 年增加17 个,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的项目就有19 项,比2013年增加11 项。其中: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1 项,体现原始创新的国家自然科学家奖2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1 项。

2 存在问题剖析

近年来,虽然广东的原始创新能力也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一批成果,但是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尚不能满足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核心技术的需求,与其经济第一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

2. 1 基础研究的综合实力依然不强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从事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主力军。目前,广东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综合实力仍然需要增强,高层次研究人才匮乏,达到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综合性科研机构甚少,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差距明显[2]。截止2014 年底,在全国1570 名两院院士中,北京占据一半数量以上,广东仅仅只有36 名( 不含双聘院士) ,还没有到达清华大学一所高校一半的数量; 累计获得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65 项,而北京563 项,上海208 项,江苏92 项; 累计获得国家 “国家杰青”172 人,而北京1254 人,上海419 人,江苏238 人。从国家级研发平台来看,广东省拥有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26 个( 江苏34 个) ,国家级工程中心为18 个( 山东30 个、江苏25 个) 在数量和综合实力上落后于国内先进地区。

2. 2 对原始创新的重要性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原始创新是指独立开发一种全新技术并实现商业化的过程,包括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可见原始创新包括了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化的过程,是形成企业和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原始创新需要长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积累,往往短期难以见到明显成效[3]。当前,部分科技人员受功利主义影响,缺乏从事原始创新的积极性,一些部门和地方存在 “急功近利”的心态,在原始创新投入上缺乏热情,地方科技工作更倾向于抓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创新链后端环节,未能把原始创新作为实现原始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的战略高度来认识[4]。

2. 3 原始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广东省财政中用于基础研究的专题经费中主要有省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项( 3 亿元)及用于省实验室建设专题经费( 约1 亿元) 。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相比,广东省原始创新投入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基础研究经费是衡量原始创新投入的关键指标,作为一个创新型国家或地区其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一般都为15% 以上。目前,广东省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为2. 8% 左右,低于北京( 11. 1% ) 、上海( 6. 7% ) ,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 7% ) ,与美国、日本、法国等高达15% - 30%的比例差距悬殊[5]。

2. 4 原始创新环境尚未完善

首先,引进和留住人才的政策与北京、上海、江苏相比缺乏优势,使得部分高层次人才流失。以引进创新团队为例,江苏虽然比广东稍晚一年开展此项工作,但是从这几年工作成效来看,其吸引力与影响力已有超越广东的隐隐蓄势与发展态势。其次,对原始创新人员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在科研项目立项、科技成果鉴定、科技评奖等方面存在重资历职务、重直接效益、重短期成效、重显性价值等问题,不完全适应原始创新的规律和特点[6]。再者,原始创新环境氛围仍不够浓厚,不同创新主体、创新平台之间 “壁垒” 林立,学术浮躁、学术腐败、学术造假事件时有发生,科学争鸣、科学批评、学术民主的氛围还有待加强,不同创新主体、平台之间创新资源共享渠道 “畅通”问题亟待解决[7]。

3 探索广东采取的有效措施

广东科技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到广东作为庞大的经济体,理应在原始创新方面有所作为,有所部署,广东有必要也有能力加强原始创新,为企业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和技术供给,将原始创新作为广东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加以系统推进[8]。省财政等相关部门也加强对原始创新的投入,各高校、科研机构、大中型企业纷纷加强原始创新工作部署,全省上下形成重视基础研究,推动原始创新的新共识。

3. 1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创新政策和机制

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当前的科技工作高度关注,为提升广东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技术核心竞争力提供完善的机制体制保障。一方面,以构建省内重大科研设施和平台并打造向社会开放的共享体系,另一方面加大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引进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政策,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和出发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动力机制,做好政府引导创新和服务创业的工作[9]。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以企业为发展创新驱动的战略核心和主题,营造省内协同创新的科研环境,为尽快实现 “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政策支持。

3. 2 凝练重大目标,聚焦原始创新

把 “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突破”作为加快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从2014 年开始,科技主管部门会财政部门设立了为基础研究量身定做的 “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每年的投入3 亿元,比2013 年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增长了2. 5 倍,用于加大原始创新投入,鼓励广东省内的科学家开展基础研究,深化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合作,实施国家重大项目培育计划,打好基础,做好战略规划布局,争取获得更多的国家级重大项目。重视以省重点实验室为主导的省级实验室体系的平台建设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有机衔接[11]。除此以外,广东积极推动国家超算( 广州、深圳) 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东莞散裂中子源、国家基因( 深圳) 库、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与强流重离子加速器等新的大科学工程落户到家门,使广东成为除北京以外拥有国家大科学工程这类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最多的地方,这对于广东省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前沿突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运算速度居世界第一的 “天河二号” ( 广州国家超算中心) 已经正式开通运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广东省和广州市三方合作,在广东省内建立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引领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并依托超算中心设立了超算研究专项计划,吸引全国科研力量到广东开展超算应用和开发研究。

3. 3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培育和提升多主体科研创新能力

近年来,广东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型研发机构,诸如华大基因、华中科技大学东莞研究院、深圳光启研究院、广东东阳光研究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这些研发机构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新材料、先进装备等领域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并实现成果转化,成为广东创新驱动的新力军和重要的发展平台。广东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争创一流、彰显特色为目标,通过设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大力实施 “985 工程”、 “211 工程” 和高水平大学培育计划,努力打造若干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使广东省高等教育在国内乃至国际先进行列中据有一席之地,并带动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广东省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合作,通过完善基础研究科研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实行目标与需求,还有贡献导向,一方面,让产业需求成为基础研究的最终落脚点; 另一方面,衔接好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链条,把基础研究成果延伸到应用开发研究,基础研究成为应用开发研究的出发点,使得应用研究、 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不再是无源之水[11]。

3. 4 加快培育和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人才

广东省坚持 “引进来”和 “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引进国内外创新科研团队,力争把海内外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吸引到广东来。广东省 “珠江人才计划” 从2009 年启动以来,共成功引进了91 个团队和69 位领军人才,其中包含有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两院院士以及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等国内外高层次人才。2015 年成绩尤为突出,成功引进的创新创业团队就达34 个之多。此外, “扬帆计划”、“广东特支计划”等都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原始创新需要智力驱动、人才驱动,重大科技专项要取得突破,关键也在人才,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近年来,广东省一直加强对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发掘与培养,优秀青年科学家已日渐从配角转为主角,成为广东原始创新的主力军。在广泛调研和论证基础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从2012 年开始设立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年龄35周岁以下青年科学家,2012、2013 年共资助了47位,2014 开始加大投入,当年就资助了50 位省杰出青年,省杰青设立至今共资助147 位杰出青年。广东省成为第一个设立35 周岁以下杰出青年资助计划的省份。

3. 5 重构科技业务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深入实施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通过打造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建立科学高效的科技资金投入的管理模式,构建公平公正和科学规范的项目评审环境,强化构建项目资金审批管理的权利制衡机制,加强项目资金全面监督,加强科研信用管理,以及严格落实责任到人和内部问责制度这五个重点,实现科技项目管理的稳定性、应用性、公开性和规范性,以信息化为手段规范了项目申报、评审、立项、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等各环节,确保公平公正的创新文化氛围。

4 对策建议

正在孕育突破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健全原始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 精神要求,广东要坚持“扬长补短”,以补 “原始创新之短” 来进一步扬“市场化之长”,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为前提,以继续深化有利于原始创新的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积极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环境氛围为条件,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要作用,以高层次人才对原始创新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助力推动科技型骨干企业的作用,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研发平台,全面提升广东原始创新能力。

4. 1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广东省目前对基础研究投入占R&D不足3%( 全国平均4. 6% ) ,与发达国家10% ~ 15% 的水平相差甚远。基础研究最需要持续、稳定支持,应充分发挥财政支持基础研究的主体作用,建立财政投入保持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避免一阵风投入后又多年不增长的现象重现。鼓励和引导省内的企业投入基础研究,从而提升企业内在的核心竞争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扩大基础研究在社会各界的影响,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合力支持基础研究,对多元投入机制进行改革完善,让基础研究经费资助能持续、稳定、较快的增长,形成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4. 2 完善原始创新的评价机制

充分利用学术团体在评价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对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完善。不要单纯的以发表论文的多少、获得科技项目的数量去评定科技人员的个人研究水平,适度简化科研绩效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建立创新绩效综合评价制度,强调质量优先和创新能力优先的人才评价标准。适当延长评价周期,鼓励科技人才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加强国际评审评估,建立第三方评估等评价机制[12]。

4. 3 完善原始创新的激励机制

对从事原始创新研究的科技人员试行多种分配方式,让他们的收入维持在比较宽裕的水平,从而健全高校和研究机构对从事原始创新的工资岗位制度[14]。鼓励科研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设立若干年薪制岗位,采取协议工资或年薪制,引进一批有突出原始创新才能的人才。完善基础研究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适当提高人工支出费占科研经费支出的比例,激励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

4. 4 加快基础科研平台开放、共享

在全省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户广东。继续推进中国( 东莞) 散裂中子源、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广州( 深圳) 分中心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建设。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充分利用大科学装置和平台,开展世界前沿理论探索和原始创新,带动高水平前沿科学和先进技术研究发展。进一步优化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布局、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提升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水平,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对原始创新的支撑作用,努力争取把省重点实验室培养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续扶持企业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14]。加快推进科学数据与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抓紧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遵循市场规律,采用财政补贴和奖励措施,激励现有大型科学仪器为社会科研创新服务,降低全社会研发成本。

5 结语

广东战略 第5篇

一、申报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项目,要以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撑为宗旨,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广东省重大问题。广东省重大问题的研究要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深入研究国际政治、文化、乃至外交、军事等方面格局的调整可能对广东省带来的重大影响,要立足于解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研究成果既要体现战略研究的高度,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国际性、对策性,又要贴近决策,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项目申请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申请人拥有成功实施重大研究项目的经验;具有高级或相当于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含副高级),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申请人必须从事实际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研究团队成员必须真正参与课题研究;申请课题的参加者或推荐人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三、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项目承担单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管理的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

四、2010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项目为12个课题,每个课题按照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五、项目申请人要按照要求进行申报。申请人也可在相关的范围和方向下自行拟定题目,但除非特殊情况,课题研究范围与研究任务不得改变。

六、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项目资助额度为每个课题5万元。申请人应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适当的资助经费,按照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进行合理的经费预算。

七、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2010年项目的完成时限为6个月(特殊要求的除外),各个课题的具体要求参见课题任务说明书。

八、申报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同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其他项目的申请。

九、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项目的课题组成员,只能参加一个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项目的申请。申报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要认真审核把关,如违规申报,将取消相关人员的两年申报资格。

十、项目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必须真正参与课题研究,要有明确分工和实质性研究任务安排。

十一、申报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项目要按照《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项目申请书》要求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申请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三年申报资格;如获准立项即作撤项处理。为保证申报和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在评审会召开之前,申报单位或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名义走访、咨询评审组专家或邀请评审组专家进行申报辅导。凡行贿评审专家的,一经查实,将予以公开通报批评;如获立项,一律撤项,五年之内不得申报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项目。

十二、获准立项的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

十三、成果被广东省委、省政府采纳的,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予以奖励。奖励办法另定。

十四、项目申报所需的各种材料(包括《课题指南》、《申请书》及《任务书》等)请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研处网站下载,或向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秘书处索取。申请书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经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报送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秘书处。

十五、2010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项目申报截止时间是2010年5月25日。逾期不予受理。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二○一○年五月

附:2010课题目录

1、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对广东的影响与对策

2、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广东服务业开放

3、提高广东企业在国际规则体系中的话语权、定价权、标准制定权的对策研究

4、低碳时代的挑战与广东的应对策略

5、广东发展方式转型:世界不同经济体转型升级的特点、条件、利弊与经验借鉴

6、经济特区3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作用研究

7、培育广东本土跨国公司的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

8、后危机时代贸易争端的新特点与广东的应对策略

9、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东的地位、作用与对策

10、广东加快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

11、广东企业走出去软环境研究

广东战略 第6篇

一、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确立了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

省的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我省始终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轨道,改革开放的形象在国内外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正如汪洋书记在省的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我省发展方式总体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问题日益紧迫;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仍然较大,发展普惠型民生福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更加繁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文化建设滞后,凝聚社会共识面临新考验,文化软实力亟待增强;面临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挑战,增强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安全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问题更加凸显,等等。面对全面的结构性变化的省情新特征,必须主动加快变革,推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在驾驭复杂局面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在推动广东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改革开放是动力,转型升级是路径,幸福广东是目的,管党治党是保证。有机把握好这四个方面,就抓住了当前省情变化对我们工作要求的关键点和落实省党代会提出的总体要求、推动广东科学发展的“纲”,就要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谐共享战略,使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社会软实力显著增强、民生福祉显著改善、法治水平显著提升、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努力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

未来五年,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将迈上新台阶,朝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奋勇前进,充分凸显了提高人民群众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教育,省的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新任务、新举措,为其改革和发展确立了新的历史方位,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创强争先建高地”,是教育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中发挥战略作用的总抓手

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省的第十一次党代会高屋建瓴地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教育发展路子。这完全符合省情新特征在教育上的要求,与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完全衔接。省党代会的战略决策,可以扼要概括为“创强争先建高地”,是新阶段确保教育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中发挥战略作用的总抓手。

教育具有培养人才、创新科技、引领文化、服务社会的功能。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广东、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高地,未来将继续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引擎。环渤海、长三角也被公认为我国两大教育高地,其教育发挥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如果广东无法实现教育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赶超,在我国教育版图上占有重要一席,则这一经济社会发展引擎必会后劲乏力,难以实现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重大使命,也将难以实现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总体要求。为当前计,为长远谋,省党代会提出“创强争先建高地”,是着眼于提高我省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清醒认识我省教育与先进省市差距,以及我省教育现有基础、特色和优势而作出的科学判断。实施这一战略决策,对于加快我省教育科学发展进程和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加快转型升级,保持强大的经济竞争优势,创造全省人民更加幸福的生活,具有决定性意义。

三、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中,率先突破 “创强争先建高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创强争先建高地”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树立正确政绩观和科学发展理念,切实把深化改革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充分调动一切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力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尽快取得重大突破。

——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并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包括建立健全与此相匹配的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责任制,把“创强争先建高地”列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

——切实分区规划、分类推进。从各大区域教育发展差异大的实际出发,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以教育创强为第一阶段目标,到2015年左右,所有镇、县(市、区)、市成为教育强镇、强县(市、区)、强市;珠三角发达地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争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先进市;到2020年,建成粤港澳以紧密合作、融合发展为特征的我国南方教育高地。在全省高校实施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

——切实推进教育体制综合改革。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以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壮大,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基于科学理念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加快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遵循人的认知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系统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培养方案,提升学校、社区、家庭联动育人效果,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才。

——切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把教师资源作为教育第一资源,着力培养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大力培养引进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建立比较宽松的编制管理制度,确保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正常增长,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构建完整的教师专业成长体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保证。

——切实促进区域和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树立世界眼光,着重推进珠三角地区知名大学与港澳台、先进国家知名大学合作办学,着力推进珠三角地区与环珠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有关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在各级各类学生中开展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教育,推动全方位、宽领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教育开放合作新格局,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切实健全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实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问责制,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2015年各级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达到20%以上, 2020年达到25%以上。同时,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建立学费正常调整机制,足额征收、全额用好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支持非义务教育校办产业发展,促进金融与教育结合。

——切实加强教育科学研究。高度重视统筹全省教育研究资源,壮大研究力量,建设国内一流、国外有影响的教育研究机构,加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研究、战略研究、政策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提高教育决策、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科学化水平,打造我国南方先进教育思想理论形成与实践高地。

(执笔:汤贞敏、黄崴、李文郁、钟守权、黄志红)

广东参与“海上新丝路”的战略思考 第7篇

广东参与“海上新丝路”建设,必须做出准确的战略定位:广东有责任积极配合国家战略,充当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率先推进广东与沿线各国经贸、科技、文化的交流合作关系,在国家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依托现代港口,凭借现代运输工具,把贸易规模扩大到最大化,早已形成了一个“全球贸易网”。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目前进入了一个国内外环境非常复杂的全新时期。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障碍重重,遭遇民生诉求及其各种社会问题的困境。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文化多样化及其各种反资本运动此起彼伏,国际经济摩擦频繁发生,各种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这些情况给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风险与挑战。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通过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构想。广东作为开放前沿地区,在我国“丝绸之路一路一带”建设及其构建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构想中应该如何选择?

“海上新丝路”的内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别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可以称为“海上新丝路”,既反映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的新格局,也反映复杂的国际关系和文化交流合作。

从本质上看,丝绸之路从来就不是一条固定的有形道路,它代表的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综合起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以下几方面涵义:

一是经贸合作之路。进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依托现代港口,凭借现代运输工具,把贸易规模扩大到最大化,早已形成了一个“全球贸易网”,强化了中国与海上丝路各国之间贸易、投资与经济合作。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广泛运用,“海上丝绸之路”呈现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趋势,给“海上丝绸之路”赋予信息传递、商务合作、服务贸易的新内涵。

二是文化、科技交流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民族不同,其历史、风俗、文化、宗教差异比较大,通过航运和人员往来,建立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联系。在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的纺织、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制瓷等工艺技术传向西方,把西方的天文、历算、艺术、建筑、医药等科技知识带回中国;同时,向西方传播中国儒教、道教思想,引进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曾经实现了中国与海外各国的文化交流与科技合作。所以,“海上新丝路”仍然应当是中国与世界文化、科技的传播和交流之路。

三是体现各国民族平等、包容的人文精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及欧洲、非洲各国民族友谊、平等的见证;各民族迁徙移民正是和谐共处、包容互鉴的体现。“海上新丝路”更应体现各国民族平等、包容与和谐的人文精神,更应发扬相互尊重各国历史、风俗文化、宗教信仰、平等相待的精神。

总之,“海上新丝路”体现各国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的国际平等精神。中国通过对“海上新丝路”沿线国家的开放与合作,实现“包容式增长”,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惠及周边、惠及各国。中国在这些地区不谋求势力范围,不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搞排他性合作,将有利于中国与这些国家形成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局面,展示中国将自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和红利惠及各国民众、肩负经济发展后“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共建“海上新丝路”的意义

“海上新丝路”是我国未来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是加强我国对相关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新路径:

一是有助于完善我国多元平衡和安全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海上新丝路”建设将把亚洲、欧洲和非洲联系起来,构成新型的经贸合作关系,实质是中国基于地缘关系构建起来的海洋经济系统,弥补了中国缺乏地缘和文化渊源关系的海洋合作系统,完善了中国全面开放的格局。

二是可以挖掘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各国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提升中国与沿线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三是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东南亚有关国家务实的友好合作,提升海洋合作伙伴关系,扩大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合作,形成中国-东盟多层次、全方位的海上合作新格局。

四是“海上新丝路”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一条“走出去”和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的主要途径。通过“海上新丝路”建设,能够拓展沿线各国之间贸易、投资与经济合作,推动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五是“海上新丝路”建设能够把中国经济、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出去,惠及世界海洋国家,带动“海上丝绸之路”各国走上“包容式增长”道路,实现中国与其航线国家和地区的互利互惠,促进各国共同繁荣。

广东参与建设的优势

广东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辉煌发展成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给广东带来一次重要的机会。广东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具有拓展“海上新丝路”的雄厚基础和优势:

一、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史学界认为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在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则在广东。广东与海外建立了悠久的贸易往来关系,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资源。

二、广东沿海河口、港湾众多,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天然良港资源。广东依托这些港口资源,已经形成了以珠江流域港口群为主体,粤东汕头港、揭阳港和粤西湛江港、水东港以及广西北海港为两翼的“南大门”港口群。从区位上看,广东地处华南、连接西南、辐射中南地区,而且拥有广阔的腹地资源,宜于开发内陆资源、建设腹地通道的“桥头堡”,也是西南、中南地区参与“海上新丝路”建设的便捷通道。同时,通过港口辐射作用,带动内陆产业发展,充实广东沿海港口腹地。

三、广东地处环太平洋航线西岸,毗邻香港国际中转枢纽港,区位优势明显。广东处于连接东亚、南亚的关键区位,拥有联通东南亚、南太平洋、印度洋西岸东非国家的最短航路,拥有联通西亚和欧洲、实现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对接的最便捷通道。

四、广东拥有建设“海上新丝路”的雄厚经济实力和外贸优势。广东国内生产总值和外贸规模多年排在全国首位,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2013年广东GDP和对外贸易总额同时超过万亿美元,能够对“海上新丝路”国家战略实施给予有力支持。

五、广东与“海上新丝路”沿线国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以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为例,广东与东盟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即使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双方贸易也比总体平均速度快。2007至2012年,双方贸易平均增速为10.53%,超过广东外贸平均速度9.18%;其中,出口增速14.13%,更是远远超过广东出口增速9.23%。

可见,广东拥有与“海上新丝路”沿线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的优势,构成了广东与“海上新丝路”各国经贸合作的基础,也构成了广东参与“海上新丝路”建设的优势。

广东的理念与战略思路

广东应当利用30多年快速发展形成的优势,积极参与“海上新丝路”建设。

广东参与“海上新丝路”建设,必须做出准确的战略定位:广东有责任积极配合国家战略,充当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率先推进广东与沿线各国经贸、科技、文化的交流合作关系,在国家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反映各国对外开放与友好合作的传统精神,中国不仅从沿线各国获取物质利益,而且借鉴优良文化传统,也使中华文明惠及各国。

首先,坚持“互利共赢”和“包容性发展”的理念。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友好合作,让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让中国发展成果惠及沿线各国社会大众,惠及中下阶层。

其次,积极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通过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援助经济落后的国家,并加大在卫生、教育、培训、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援助。

再次,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民生工程,关注沿线国家的弱势群体、落后地区的民生问题,动员民间非政府组织(NGO)对各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援助。

据此,广东参与“海上新丝路”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以提升广东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经贸合作关系为发展方向或目标;以港口基础设施的合作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通道建设;采取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多种贸易方式,大力提升广东与各国贸易水平;依托现有的资源贸易基础,提升广东在这些国家资源开发、加工制造、产业合作水平;在区域空间布局方面,根据“海上丝绸之路”各航段国家的差异,实行分航段、分层次建设部署,积极改善广东腹地支撑条件,加强内陆出海通道建设;推动内陆各地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高我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以及与欧洲的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关系做出应有贡献。

划分三大航段,实行三大战略

根据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空间区位、经贸合作关系,大体上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划分出三大航段,实行三大区域战略:

一是东南亚国家航段,主要是东盟10国,与中国已经建立自贸区,而且新加坡单独与中国建立了自贸区,与中国形成了比较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东盟10国区域面积达448万平方公里,人口6.86亿,市场广阔,是广东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13年广东与东盟进出口贸易值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9.36%,出口占7.17%,进口占12.43%。广东对此航段的重点战略是:稳步发展贸易关系,加大“走出去”步伐,对东盟增加投资,积极参与东盟国家海上互联互通的“通道”建设,为国家打造“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做出积极贡献。

二是南亚及波斯湾航段,主要有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12个国家,区域面积达855万平方公里,人口17.48亿(2012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建立自由贸易区,与海湾合作委员会6国正在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与印度已经完成了自由贸易区前期可行性研究。广东与这些国家贸易往来活跃,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近10年贸易平均增速保持20%左右;但双向投资不稳定。广东对此区域的重点战略是:积极扩大与印度、海湾合作委员会各国的经贸合作,进一步利用中国与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提升广东与巴基斯坦的贸易合作水平。积极参与这些国家港口建设及其腹地通道的投资建设,联通陆地与海上丝绸之路,目的是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化解南海通道被封锁的风险。

三是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段,主要有也门、埃及、苏丹、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9个国家。该航段区域面积达714万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约2.75亿。该航段区域国家经济基础落后,但是中国(广东)在非洲的重要经贸伙伴,广东与非洲的贸易占全国20%左右,并保持较大的顺差。这些国家市场广阔,资源丰富,产业发展落后,是中国经贸合作和投资潜力最大的地区。广东对此区域的重点战略是:积极参与该航段港口及其腹地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并加强对东非国家民生工程的支援;然后加快对该航段国家的产业转移,通过投资和产业合作开拓市场和开发资源,才有基础扩大广东与红海湾及东非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双边贸易的平衡发展。

首先要突破互联互通“瓶颈”

“海上新丝路”建设是一项长远的战略,其中最重要的是互联互通,这是中国对外物资流通的战略要道,可以说是中国对外贸易、石油运输、货物流通的“生命线”。但是,“海上新丝路”各国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成为互联互通“瓶颈”,因此首先要突破这一“瓶颈”。

“海上新丝路”通道建设包涵各国互联互通和港口及其腹地走廊建设。这就要求科学合理规划,不仅考虑海上通道建设,还要与陆地丝绸之路道路建设“网络化”对接,构建“海上新丝路”港口及其腹地走廊战略。

加强“海上新丝路”沿线港口的综合研究。互联互通关键是建设规划,要求组织各行业专家、并联合有关国家的专家进行跨国考察和综合研究。首先,弄清各国通航通商港口及其集疏运条件、通航情况、港口及其依托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海上新丝路”沿线30多个国家,港口众多,跨国联合考察各国港口情况是一项重大工程,必须组织地理、地质、港口、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专家,而且还要对考察行动进行规划安排,以便获取比较完整的港口数据资料。其次,综合考虑国际和国内因素。共建“海上新丝路”是一个国际战略问题,受到中国和东道国等国际因素影响。必须考虑国际环境、各国经济实力及其运行情况和对外开放问题。更重要的是考虑“海上新丝路”港口所在国家经济状况,以及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经贸合作关系。

积极参与海、陆通道的投资建设,包括海上通道、陆地通道、输油管道建设,保证西亚、中亚、南亚和中国物资、能源供应的安全。一是构建缅甸仰光港和毛淡棉通往中国西南地区的战略通道。可以开辟通往中国云南和四川通道,与“南方丝绸之路”衔接。进一步推动云南昆明到新加坡的铁路、公路建设,同时加强广西南宁与越南陆路通道建设。二是构建巴基斯坦连接陆地丝绸之路和通往欧洲的通道。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和卡拉奇港具有重要地位,可以构建“节点”港口和通道建设,把陆地丝绸之路、海洋运输连接起来。三是构建伊朗连接陆地丝绸之路和通往欧洲的通道。可以构建波斯湾通往中亚、连接陆地丝绸之路、直通东亚的通道;而且连接印度洋(波斯湾、阿拉伯海)与黑海、里海的节点港口,经过土耳其通往欧洲的通道。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新丝路的合作建设,在广东沿海配合建立一系列依托港口,比如对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阳江、茂名等地的港口,完善集疏运条件建设,扩展这些港口腹地纵深,直至内部各省贸易通道。

自由贸易园区可作为合作载体

“海上新丝路”需要“载体”,可以将沿线自由贸易园区作为经济贸易合作区或产业合作区的载体。这类园区主要有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园区和出口加工区两类,前者比如菲律宾的苏比克湾自由港新加坡港及其自由贸易区,印尼的巴淡自由贸易区,马来西亚的马六甲自由港,印度的果阿自由港,也门的亚丁自由港,伊朗的恰巴哈尔港自贸区,吉布提自由港,阿联酋的迪拜自由港及其迪拜杰贝-阿里自由贸易区,埃及的亚历山大自由港、塞得自由港及其开罗自由贸易区等。后者如菲律宾的碧瑶、巴丹等,印度的坎德拉、圣克鲁斯,新加坡的裕廊,马来西亚的普顿、巴央勒帕、柔佛巴鲁、槟城,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宾坦,孟加拉国的吉大港,印度的坎德拉、圣克鲁斯,斯里兰卡的科伦坡,也门的亚丁等。在这类自由经济区里,货物进入自由区可以免缴关税和不受配额的限制,可进行存储和贸易,也可以进行制造、加工和装配业务活动。

广东可以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经济基础,促进广东企业“走出去”。一是以政府的名义,在有条件的国家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平台,增强这些港口的区域集聚力。二是加强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的载体建设。中国(深圳)-越南(海防)、广西(钦州)—马来(观丹园)“两国双园模式”等经贸合作区已经取得初步经验。鼓励国内企业对这些区域进行投资,可以以“抱团”形式去这些地区建立“中国(广东)工业区”或者专业性产业园,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合作。三是在境内提升外经贸合作园区的载体建设。中国(广东)已经与新加坡建立了广州中新知识城、在广西与马来西亚建立钦州工业园,下一步可以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园区合作建设。四是加快中国自由贸易园区建设,在中国沿海地区有不少经济特区、保税监管区、出口加工区、国家级战略新区等,最近设立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些功能区建设为“海上新丝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加强与沿线各国的产业合作

“海上新丝路”沿线各国最需要引进外资发展产业,所以,广东通过“走出去”与其沿线各国进行产业合作符合有关国家的利益关切。可以在境外功能园区载体建设基础上,加强产业合作,提升中国在东盟国家加工制造、产业合作水平,实现产业链整体合作,改变“走出去”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

一是改善矿产资源及能源合作与开发方式,必须注意把资源开采及其加工与资源产品贸易结合起来。

二是加强农业、海洋渔业领域合作。我国农业资源条件差异比较大,可以进行互补性合作,带动双方农业、海洋渔业的投资与合作。

三是加强海洋经济及开发保护的合作。基于海上互联互通和港口建设,进行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在海洋矿产资源及深海资源考察和开发、海洋工业、科技教育等领域进行探索性交流与合作。

四是扩大服务业领域合作,在建筑服务、海运服务、旅游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方面,中国拥有较强竞争力,可以与有关国家的企业进行合作。在运输及物流业合作,有必要协调互联互通制度,增强物流、运输的互补性。加强旅游产业相互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和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创新融资模式,推进金融合作

海上互联互通合作必须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

一是利用双边、多边自贸区平台和制度框架,不断推动外汇管理、离岸金融合作方面的创新,促进资本流动和资本市场的合作。

二是充分利用已有的一系列基金和融资平台,为共建“海上丝绸之路”融资。中国倡议的亚洲发展基金、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海上合作基金”以及即将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双方投融资合作的重要平台,充分利用这些平台为互联互通建设融资。

三是加强保险服务业合作。合作开发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必然伴随商业保险,必须加强信用保险、大型商业保险、运输保险以及旅游责任险等保险防范措施。

四是加快人民币对沿线国家国际化步伐。融资机制的基础在于货币融通,必须利用“海上新丝路”带来的机遇,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利用新加坡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地位,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结算区域,逐步“开放资本账户”,加快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使企业、投资者和个人能够跨境交易人民币,加快人民币“走出去”的国际化进程。

加强内陆出海通道建设

广东对外开放30多年,率先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经济实力,必须带动内陆发展,第一层次是带动粤东、粤西、粤北山区经济发展,实现省内协调发展。第二层次充分利用“海上新丝路”建设带给广东的战略机遇,通过扩大广东对周边省份地区的开放,带动内陆省份对外开放:

一是加强自身港口及其集疏运条件建设,改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交通条件,加强与周边省份地区合作,改善内陆交通设施建设。

二是加强广东与内陆省份产业合作,带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比如加快“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推动粤西地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

三是与周边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一个“海上新丝路”区域合作机制,设立“海上新丝路南方通道论坛”,搭建各方交流平台。

构筑“人文合作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既是“经贸合作之路”,也是“人文合作之路”,必须在提升经贸合作关系的同时,深度挖掘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遗产和文化内涵,突出海上丝绸之路在东、西方大交流、大交融的桥梁作用。因此,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必须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促进民间彼此了解和文化交流。

一是加大在海洋科技、生态环境、信息科技产业、防灾减灾等领域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支持力度。

二是加强文化交流及其人文沟通,扩大沿线国家的不同种族之间、文化之间、青年之间交往。吸引有关国家的社会精英、青年才俊在广东学习培训。

三是加大对留学生项目财政支持,培育熟悉东盟各国情况的广东大学生人才。

四是推动广东重点智库与沿线国家知名智库建立机制化联系,继续支持办好中国(广东)-东盟合作论坛。

广东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战略 第8篇

一、广东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广东省一直十分重视发展装备制造业, 2003年10月率先出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意见》。近6年来,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 已经形成以广州、深圳和佛山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工业核心区, 并已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和佛山为中心, 辐射珠江三角洲带动东西两翼和山区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 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广东省最大的产业, 其中通用装备制造、电子及通讯装备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设备制造处全国领先地位。全省装备机械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达6197家, 行业内共有126个小类, 2007年度全省装备机械业生产总值9000多亿, 占全省工业生产总值的18%左右, 居全国第三位。在七大行业中,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共有2300家, 2007年度完成工业产值2760亿元, 占全省装备制造业总值的1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广东主要是汽车、摩托车及配件, 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有648家, 完成工业总产值达2567亿元, 占全省装备制造业的3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 2007年规模企业有600多家, 完成工业总产值1230亿元。以上三个行业占全省机械装备制造工业总产值的72%。

广东装备制造业中还涌现出一批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在国内处行业龙头地位的企业。如生产陶瓷压力机的广东科达机电有限公司、生产MW级风力发电机组的广东明阳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普及型数控系统在国内市场销售占有率达30%以上的广东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深圳大族激光科技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

二、自主创新与广东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 攻破技术难关, 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 完成技术的商品化, 获取商业利润, 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 一个产业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 已越来越取决于科技进步的速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装备制造业成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出路。

从广东省来看,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技术瓶颈突出,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薄弱;始终没有摆脱技术引进型的模仿创新的模式, 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较大,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总体上落后世界先进水平10~15年, 生产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80~90年代水平的还不到20%。自我开发能力弱, 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 新产品的技术大部分来自国外。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仍有待提高。以机床为冽, 目前广东省数控机床品种仅占10%左右, 而日本1987年已达30%, 德国1990年达54%。在制造技术方面, 仍处于机械化为主的阶段, 设计手段落后, 工艺装备水平低, 而发达国家已进入以计算机控制为主的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为特征的自动化生产阶段。广东重大技术装备成套供应能力较差, 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严重不足, 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 目前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等的70%要靠进口, 一些国产装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

R&D支出占GDP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人强度的重要指标, 是评价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核心是科技人力、财力的总量及其分布。广东省的R&D支出和比重虽然逐年增加, 但占GDP的比重仍然较小, 而且行业分布不均, 说明广东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全省装备企业中, 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4%以上的企业数, 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仅14个, 而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没有一个。研发、创新跟不上国际市场发展的步伐, 技术相对滞后, 并且逐步拉大差距。新兴的消费品工业及一些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装备的需求与国内的供给出现矛盾, 转而依靠进口零部件及生产线设备来支撑。但是多数引进后又没能很好地与吸引、消化和创新结合起来, 无法形成自身的技术装备优势。技术装备的引进似乎走入一个“引进再引进”的怪圈。而一些工业国出于技术保护的目的, 为保持其领先的地位, 只转让次新级的技术装备。发展装备制造业就是要从根本上扭转对外技术依赖的被动局面, 引导传统装备制造业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向现代化装备制造业转变。

三、推进广东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积极作用, 营造自主创新的有利环境

政府应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地方政策法规,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树立服务企业的观念,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也已表明, 政府在自主创新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首先应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产业化平台。政府在现有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中选择确定一批作为公共技术平台予以支持, 并根据实际需要新建一批高新技术平台, 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其次, 重点支持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其他投资主体, 通过产学研联动模式催生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第三, 建立专业性、资源共享的科技数据库和科技信息网, 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第四, 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的综合服务体系, 为自主创新提供财税支撑, 加大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直接投入, 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

2、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首先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建立和完善大公司的技术开发中心。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主体可以由政府主管部门、制造业企业、大学 (相关的学科与机构) 、研究机构 (包括学术团体) 组成, 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在做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要重点跟踪研究本产业的国际趋势和相关的核心技术, 有针对性地组织研发活动, 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增强技术储备和发展后劲, 并借此带动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要充分利用全社会科技资源, 组织和吸引国内外科技力量参与到广东装备制造业振兴中来, 鼓励大专院校、研究院所与企业建立以资产、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为纽带的紧密合作, 加快国家级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 积极吸引国际知名公司研发机构进入, 实现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与国外合作建立研发机构的突破。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基础薄弱的实际, 按照市场化要求, 重新配置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技术推广、技术中介机构的资源, 形成网络化的技术服务体系, 从而提高技术创新的集成度, 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国际经验表明, 经济后起国家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提高, 是在其产业整体实现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完成的。引进虽然不是创新, 但应用引进的技术建立和巩固自己的产业基础, 提升自己的产业发展水平, 开发适合国内及世界市场的新产品, 就包含消化吸收和创新过程。在财政支出上, 将资金流向更倾向于引进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环节上。对重要设备和关键技术的引进, 建立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的产学研联动机制, 形成从学习到自主开发和市场运作的有机结合。

摘要: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广东省最大的产业, 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薄弱,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应当通过营造自主创新的有利环境、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广东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孙林岩.全球视角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9.

[2]陈玉梅.试论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J].现代管理科学, 2007, (7) .

广东战略 第9篇

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提高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10年成立了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11年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2012年3月出台了《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电动汽车和半导体照明(LED)三大领域率先突破。经过几年发展,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作用明显。

2012年,广东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124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加值达2651.41亿元,增长12.0%,比全省GDP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3.5和3.6个百分点。其中,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9%、23.3%和8.8%。

新兴产业的工业销售产值达1088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速高2.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交货值、内销产值分别达到4304.76亿和6581.5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13.5%,增幅分别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和内销产值增幅高4.2和2.1个百分点。其中,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产业销售产值分别增长14.7%、16.1%和11.5%,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14.1%、32.5%和11.6%。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部分产业优势突出,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广东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占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四成多,是实力最强的产业。2012年全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销售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42.4%、46.3%和46.7%;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交货值达3258.82亿元,占该产业销售产值的64.7%,占全省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交货值的75.7%。

在全国范围内看,广东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继续领先,珠三角地区集聚了全国近六成RFID和GPS生产企业,产值分别占全国40%和60%以上。广东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模组生产基地,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新型平板显示、软件等产业领域已发展成为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主要行业经济规模居全国首位。

除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外,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他行业发展也较为迅猛。2012年,广东新能源汽车工业总产值61.66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工业增加值16.29亿元,增长23.3%;工业销售产值54.77亿元,增长16.1%,其中出口交货值8.88亿元,增长32.5%。到2012年底,广东新能源汽车产能超过2万辆,动力电池产量占全国的40%。广东半导体照明产业在功率型封装、全彩显示屏和LED道路照明应用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其中,广东LED封装企业总数占全国LED封装企业总数的68%,产值和应用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市场占有率超过70%。

三、行业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广东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半导体照明、节能环保等领域已逐渐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

截至2012年,广东已分两批认定了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250家骨干企业,其中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骨干企业占了三分之一以上。2012年,广东共有22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百强企业之列;12家企业入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业务收入占全国软件业百强企业的39.4%。华为、中兴名列2012年度全球五大电信设备制造商,2项通信设备核心技术获国家第十届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在半导体照明产业领域,拥有国星光电、勤上光电、雷曼光电、瑞丰光电、广州鸿利光电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中药产值超亿元企业21家,上市公司数量居各省市之首,深圳迈瑞、深圳康哲、海王星辰连锁药业等公司在海外成功上市,资本运作日趋国际化。

截至2012年底,在367家广东上市企业中,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上市企业59家,平均每家企业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00.88亿元、37.10亿元和83.98亿元,研发强度(即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4.9%。其中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22家,平均每家企业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26.88亿元、31.95亿元和119.84亿元,研发强度高达6%,平均每家企业研发投入高达7.18亿元。

四、发展载体不断壮大,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近年来,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载体不断壮大,已形成一批颇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珠三角地区已形成新型显示、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通信和LED等6个年产值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2012年,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全省的89.4%、工业增加值占85.2%、主营业务收入占89.3%、利润总额占84.3%,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等4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均超过千亿元,分别达3486.38亿元、1643.52亿元、1264.49亿元和1054.96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1%、14.6%、11.2%和9.4%。

在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59家上市公司中,也有51家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其中,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新能源汽车、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领域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已认定的全省第一批和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也绝大部分集中在广州、深圳和佛山等珠三角地区。

广州已成为全国信息、软件、生物、新材料产业基地,深圳已成为全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动汽车产业基地。

五、创新基础不断增强,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广东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快速增长,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力居全国首位。2012年,广东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约占全国的1/2,新产品产值占全国的46.8%,拥有发明专利分别占全国的近七成。在数字家庭领域,广东自主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RA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已成为国家标准和国际蓝光光盘音频标准,属信息产业领域的国际主流标准第一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广东半导体照明(LED)产业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广东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导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江门等地与省内外大学共建半导体照明公共技术研究院、半导体照明实验室、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工程研究院等高水平研发机构,鼓励LED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共同推进技术创新。

在LED芯片技术领域,广东已培育出晶科电子(广州)有限公司、佛山市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东莞市福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几家大型企业,在国内各省市中LED芯片研发实力相对较强,是我国LED产业芯片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坚力量。

广东LED芯片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16%,占比比北京和上海高出3个和4个百分点。2011年,广东LED领域的专利申请量累计达9121件,授权专利数量为1270件,均名列全国第一。LED领域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省级工程中心8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

存在突出问题

一、市场拓展较难,部分产业规模仍较小。

目前,广东虽然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新能源等领域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示范应用工程,但与潜在的市场需求和已形成的生产能力相比,目前的示范应用规模有限,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足。

此外,新兴产业产品出口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2011年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同时部分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LED灯具等产品出口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力度,也导致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大幅滑落,部分电子信息企业出口订单较往年大幅减少。

受国内、国外市场拓展较难等因素影响,目前广东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多数产业规模依然偏小。直至2012年,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仅占同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2.1%。其中,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5.1%,生物产业增加值占2.4%,半导体照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等产业增加值占比均不到2%,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分别仅占0.6%和0.1%。此外,LED、光伏等一些产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也导致产业规模扩张受限。

二、技术储备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仍较弱。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众多企业普遍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主要装备依赖进口,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据统计,主要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仅占5.7%;精密仪器、医疗设备、重大工程机械等80%依赖进口;在重大装备制造领域,70%的数控机床和石油化工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100%的光纤制造装备被国外产品占领。从专利申请情况看,除深圳、广州外,省内其他大部分地市的创新水平仍然较低。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尚缺少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缺脑少芯”现象仍较突出,战略性技术专利、技术标准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三、处于产业低端,国际竞争力仍不够强。

由于广东科技创新能力仍不够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在高技术制造等现有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主要集中在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产业链中下游环节,以生产制造为主,从事前端研发设计和后端市场营销的企业较少。

如LED产业,企业大多集中在中下游环节。即使是广东产业规模较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仍主要集中在传统整机和中低端零部件的大规模加工、组装等中低端环节,在成套生产设备、新型换代整机、软件和服务、集成电路和广电元器件等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的实力较为薄弱,技术、市场“两头向外”。

同时,大多数电子信息企业专注于集成创新,新产品开发主要靠引进与仿制,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标准和专利制定相对滞后。目前广东IT领域的专利85%来自国外,信息技术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在70%以上。

四、体系仍不健全,集聚发展水平待提高。

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本土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总体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缺乏龙头带动型的骨干企业,承接世界先进技术、产业转移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不强,影响产业集聚发展。

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也不够完善,体制机制仍不够健全。例如,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充电充气网络等配套设施尚不完备,市场培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障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关系有待进一步厘清,产业政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策与建议

一、注重突出重点,充分发挥重点产业对整体产业发展的示范作用。

目前,广东已确定近期重点突破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三个产业。根据近年来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和广东产业发展现状,建议将生物产业列为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期重点突破产业之一,按重点突破三大产业的模式,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围绕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以广州和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载体,通过加快广州国际生物岛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发展新型生物技术服务业,促进生物产业快速发展,争取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产业。

二、注重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100强项目为基础,继续推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链比较完善、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集聚一批可形成产业链或产业集群的配套项目。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加强项目谋划,积极吸引大型央企、知名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在广东投资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以骨干企业、重大项目及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通过规划引导、财政金融支持、市场培育、产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手段加大优化整合力度,充分发挥产业基地对吸引优质项目落户广东的集聚作用。

三、注重市场培育,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要针对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国外市场需求受制于人的突出问题,将政策支持重点从生产制造环节向市场需求环节转变,从重供给、轻需求向更加注重培育和扩大国内市场转变,从主要补贴生产向拉动消费转变,努力培育市场需求,增强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

当前尤其要重视培育一些能够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支撑经济长远发展的新兴产业。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在继续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单个城市推广应用的基础上,探索珠三角区域试点的可行性,有效扩大推广应用范围。在太阳能光伏领域,要积极发展推进太阳能光伏应用的合同能源管理、应用解决方案等新型服务业态,开展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应用试点,充分利用接入条件好、电力负荷大、建筑面积充裕的工业园区以及工矿、商业、公共建筑等具备条件的场所建设太阳能光伏系统,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

四、注重金融创新,充分发挥金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银企合作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银行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充分发挥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作用,启动实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三是深入开展区域集优票据等低成本融资模式的创新试点工作,不断创新金融支持模式;四是探索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等模式,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努力拓宽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五、注重分类指导,充分发挥政策对产业发展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根据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现有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加强分类指导,给予分类扶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对需要加快做强的产业,要着重通过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自主品牌培育,形成自主技术、自主产品和自主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是对需要加快做大的产业,要更加注重市场拓展,以扩大市场需求、壮大产业规模。如对生物医药产业,要抓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契机,积极支持创新药物进入医保目录,抓住国际上专利药品保护期到期的机遇,积极发展仿制药;对高端装备制造业,要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国产设备使用风险补偿机制和采取首台(套)采购补助等办法开拓市场;对节能环保产业,要尽快实现从过去被动满足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到主动形成规模化发展的观念转变。

三是对需要加快培育的产业,要采用技术突破和市场培育并举的方式进行扶持。

六、注重有效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产业发展的杠杆作用。

广东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思考与对策 第10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镇化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存在发展模式粗放、城镇化质量与效率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问题,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走一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从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率提升转变,从粗放外向型发展向内需市场、内源动力转变,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联动和一体化发展转变。

广东要走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城镇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协调互动的城镇化,是包容、高效、可持续、生态文明的城镇化,是释放巨大内需潜力、成为广东经济新增长极的城镇化,是城乡统筹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镇化,是全面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的城镇化。

广东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思考

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城镇化。

广东新型城镇化,要注重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满足人的就业、创业等发展需求,居住、生活、交通等城市承载需求,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实现人的现代化。

强调人性化发展质量与发展水平,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人的指标”放在第一位,将城镇化率等“物的指标”放在第二位,大力推进市民化进程,使全体人民能够共享城镇化、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的成果。

——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广东产业转型与城市转型同步推进,二者既要有人口红利,更要有人才红利。广东新型城镇化要让转移人口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让其实现市民梦、创业梦、安居梦,成为践行中国梦的生力军,成为城镇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成为推动中等收入群体崛起、带动消费升级的主力。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资格培训,全面提升农民工的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分类型、按层次有序引导农民工落户城镇,与经济社会转型相适应,积极推进“人的城镇化”发展。

——提升城市承载力水平,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以改善民生为宗旨,提供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有步骤、有计划地使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群体融入当地的城镇职业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积极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基本生活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解决转移到城镇人口的就业、安居、教育、医疗、交通等问题。

二、四化深度融合、同步发展的城镇化。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是一个整体系统,互融互包、相互促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引擎,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载体,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基础。“四化”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是广东城镇化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关键。

——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城镇化。以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为重要抓手,通过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文明延续的城镇化。既要防止产业化单兵突进带来的“只见园区不见城市”现象,比如前几年的萝岗新区与珠海西部新城,又要防止城镇化单兵突进带来的“只见城市不见产业”现象,比如鄂尔多斯等“空城”、“鬼城”,使“产与城”和“城与人”在空间布局和时间进程上统筹协调、同步推进。立足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多向互动,着力使产业布局与城镇布局实现有机融合和梯级联动,形成产业分工协作严密、城镇功能衔接紧密、产业与城镇深度融合的良性互动格局。以“产城融合和产镇融合”深化中心城市与县城、城区与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和农业发展区的协同发展,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优化整合。依托工业化与城镇化带来的辐射效应及增长潜力,通过健全土地流转体制机制、完善农业合作社公司化运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等方式,加速资本、技术等资源向农村流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融合互动。大力实施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管理、智能公共服务系统等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的加速创新和应用普及,将智慧城市、数字乡镇等新理念引入城镇发展,积极寻求城镇化的最佳发展模式。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加快发展智能绿色建筑,推行建筑运行能耗管理,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办公空间。大力推进城市智能安防、移动智能医疗、社保信息化、食品安全信息化,为城市居民提供智能化的生活生产方式。

三、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发展要采取新的模式,要通过优化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各种要素配置,使广大人民更广泛地分享城镇化收益。同时城镇化进程还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转变城镇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包容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更加有机和高效地成长,坚持走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宜居宜业的发展道路。

——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导,促进城镇化集约高效。通过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群化、城市现代化和农村的城镇化,空间方面要做到集约高效,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使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打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

——推进城镇化的包容性扩张,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城镇的所有阶层。针对社会精英群体、中间群体和弱势群体,分别构建不同的制度,使得各种群体均能得到公平、平等的发展,真正实现包容型城镇化建设。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于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坚持环保优先,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切实抓好环境污染的源头治理和联防联控,推行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模式,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城市。实现城镇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

四、释放更大内需潜力、成为广东经济新增长极的城镇化。

根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G D P增长速度将提高0.7%,服务业的比重将提高0.2%,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将提高0.8%。在目前拉动GDP的外贸、投资、需求三驾马车都增长乏力的形势下,城镇化将成为推动广东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城镇化将增加大量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民转化为市民,为城市带来了丰富而又适宜的劳动力资源,弥补了城市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不足,成为城市建设和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也将拉动基础设施、房地产等行业的投资需求,按照未来10年近4亿城镇化人口,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标准计算,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国内投资需求。农民工市民化将有效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他们的消费需求,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娱乐休闲等一系列支出,将成为扩大内需的强大动力。这些增加的投资和消费需求,都将为广东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带来积极的正面作用。

——建立城镇化成本共担机制和多元化、可持续的融资机制。当前,一些地级市及有关部门对城镇化发展仍然存在顾虑,认为推进城镇化必然带来财政支出大幅增加,增加城镇资源消耗,对城镇发展形成沉重负担。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孤立、静止和片面的。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测算,在2030年前,我国还有3.9亿农民需要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13.1万元。城镇化是一项高成本的改革,农民变成市民,在基建、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确需要大量的投入。但市民化成本并不等同于财政投入,城镇化的成本负担是一个由个人、企业和社会共担的机制。当前在社会保障领域已经形成了成本共担机制,在一些地方个人和社会承担的甚至比财政还要多。城镇化成败的关键在于创新融资模式,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融资机制,从财税体制、财政预算管理、创新土地融资模式、债务融资模式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和改革,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负担问题。

五、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既要发展城镇也要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实行“五规合一”。新型城镇化要打破既有的城镇化局部发展和片面发展的格局,从单一考虑自身发展转向统筹兼顾城乡建设,实现城乡和区域共同进步。要把人口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文化遗产规划进行有效整合,实行“五规合一”,实现“区域全覆盖,城乡一张图”的空间规划。

——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统筹产业协调发展、资源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创新和公共服务。统筹推进城乡电力、交通、能源、水利、燃气热力、通信、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

——以改善民生为宗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推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完善与城镇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镇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人口计生、商业网点等现代化服务设施,不断优化设施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城乡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做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市、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

六、全面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的城镇化。

工业化与城镇化缺乏良性互动,城镇化质量、水平与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归根到底是改革问题。要在体制机制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通过推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的政府治理体制改革“两大关键领域的改革”,拆除妨碍广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樊篱,以改革探出城镇化发展新路。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以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为目标和方向,加快剥离户口所附着的福利功能,打破城乡分割的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管理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制度。改革嵌入户籍制度之中的其他二元制度,解决土地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问题。尽量降低而不是抬高城镇化门槛,降低进城务工和落户的条件、成本,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转化为城镇人口。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根据城市的规模和综合承载能力,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和城镇社会保险参加年限为基准,制定各类城市公平、公正的农民工落户标准。不仅要放开小城镇的落户条件,也要放宽大中型城市的落户条件。

——加快城乡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耕地流转、集体建设用地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结构的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创新,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按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镇化的质量、保障农民利益的要求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以承包权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完善土地产权法律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完善征地和流转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提高对农民的征地补偿标准。在注重粮食安全和保护耕地的前提下,逐步放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后上市交易,保护农民成为农村集体用地交易主体地位,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真正实现同地、同权、同价。加强监督和引导,建立风险防范制度,进一步确保“三农”发展和农民成为受益主体。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通过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能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推进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责任和时间安排。深化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供给模式。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金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投入,严格规范地方投融资平台运作。

广东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城镇化总体上经历了增长极培育、极化调整和区域均衡发展三个阶段,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特色较为鲜明。今后一段时期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将是广东的重要战略任务。广东在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实施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建设广东特色城市群。

从区域发展实践及要素集聚规律来看,具有相同地域文化、地理邻近、经济联系紧密、资源环境禀赋类似的一体化区域将成为未来城镇化推进的主体,各区域之间城镇化路径模式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征,总体构成多元、和谐的城镇化空间格局。针对广东不同区域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差异,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全省应继续实施差异化的空间策略和政策引导。

一是加速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把珠三角打造成为以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的世界级城市群。以珠三角一体化规划和经济圈建设为抓手,以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为动力,强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服务带动能力,推动城市间的功能互补和制度对接,促进要素城际间充分、自由流动,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推进珠三角民生福利制度的区域一体化和区域环境、交通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实现区域同城化。加强珠三角内部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宜居城乡建设。优化提升广州国家级中心城市、深圳国家级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高水平建设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大新区,推动设立自由贸易园区,提升珠三角城市群的国际化发展水平。

二是粤东西北要因地制宜利用比较优势,实现各自的发展定位、资源共享和集聚效应。粤东建设潮州-汕头-揭阳资源共享、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特色城市群,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建设国家海洋产业集聚区,重要能源基地,临港工业基地和潮汕文化之都。粤西建设湛江-茂名-阳江临港经济带,加强与珠江口西岸各市合作,打造国家级重化工业基地,海洋经济发展增长极,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粤北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区,低碳发展示范区以及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集聚区。

三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提升中心城区承载力、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要把中心城区的扩容提质作为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和首要任务。各地级市要结合区划调整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批复的城市扩容提质总体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沿边、沿海、沿路、沿线(铁路线)区位实施组团发展,各市要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建立内外联通的城市交通网络,以交通建设加速扩容提质。坚持产城人融合,从转移产业到产城同步,改变工业园区与城镇发展分离局面,按照服务圈和通勤圈的概念,合理组织好产业区与城镇的关系,实现产业就业与城镇服务同步推进,把产业园区作为城市社区加以精心打造,发展城市新区,把城市社区提升为产业发展服务区,以产业聚集支撑扩容提质。同时要特别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以环境保护保障扩容提质。

二、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提升城镇化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

长期以来,广东城镇化的推进伴随的是全国各地大量乡村人口的转移,由于忽视了城镇公共事业建设、公共服务发展以及外来人口的融入等问题,城镇化缺乏公平性和包容性,大大降低了城镇化质量。未来伴随着跨省异地人口城镇化速度放慢,本地人口城镇化逐步增加,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本地城镇化的政策保障,提高农民收入,借助多方力量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和各项民生事业服务水平,建设包容性城镇化,为城镇各种群体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将是新型城镇化的努力方向。

一是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进程,适时适度地降低农民进城落户的门槛。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结合城市规模,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对珠三角地区,使稳定就业的异地务工人员获得与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社会身份和权利,并在价值观念、社会认同、生活方式上深度融入城市社会。继续推行高技能人才落户制度,完善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城镇,健全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拓展居住证的社会应用功能,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二是要加大政府对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大省级财政对落后地区公共领域的支出比例,减少城乡发展差异,实现机会均等,保证发展的包容性,要借助市场的力量,创新公共领域投资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本用于发展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

三是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形成政府与市场双轨驱动城镇化建设。民间投资及民营经济成为部分地区主要驱动力,正努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推动城镇化发展。从广东的省情来看,要发挥民间特别是华侨、乡贤和外出打工能人等的作用,为农村治理和城镇现代化作出贡献。要推进民间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促进民间资本在园区建设和城镇建设的主动性,引导当地民营资本和民间组织通过组织性的民间活动参与本地城镇化进程,发挥乡贤组织村级理事会的作用,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

四是要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生态文明为指导,建设绿色宜居城镇,按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依托城镇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集聚产业和人口。鼓励发展低耗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按照城市标准,对垃圾、噪音等污水进行达标处理和控制,增加绿地面积,突出城市生态建设,推动城市与自然,人与城市环境的和谐相处,建设生态城市,保障城镇化的质量、效益和福利,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镇产业综合竞争力。

广东目前正处于城镇化的成长阶段,同时也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建设的重要阶段。因此,以四化并举为契机,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协调发展,提升城镇发展综合实力和效益。

一是构建现代城市产业体系,提升城市产业综合竞争力。构建以珠三角为核心、辐射带动东西北地区协调发展的“一区三带”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其中,珠三角优化产业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整合现有产业,形成高端集聚、高度协作和高效合理的“两核三圈”产业一体化空间布局;粤东、西沿海地区的产业选择,要构建“央企”与地方经济及下游产业的组织联系,促进产城优化,发展海洋经济,带动本地城镇化。粤东重点产业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吸引华侨投资,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水平和集聚度,着力发展临海临港工业和海洋经济,适度发展重化产业,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圈的合作建设;粤西重点产业带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广钢环保迁建、中科合资炼化一体化、石化产业链延伸等大项目建设,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大西南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建设,打造成为重化工业基地、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粤北生态产业带大力提升工业化水平,重点推进特色资源产业化发展,适度发展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汽车配件、装备制造等低污染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生态旅游业,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二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城市产业新业态。以创新驱动作为主动力,促进城市产业向服务业高端化、产业高级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人才、金融、科技支撑政策,引导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城市集聚,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会展、外包服务、文化创意和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以此加快推进制造业的发展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LED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加快“退二进三”、“腾笼换鸟”,提升城市产业发展质量。改变现行单纯依托产业而忽视人的本地化的产业转移模式,促进产城一体化建设。加大龙头项目和产业园区建设力度,结合城市规划布局、功能区域调整、城市“三旧”改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构建产业链高、中、低端有机统一的现代产业集群,夯实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基础。

四、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

新型城镇化要告别过去“摊大饼”和“伪城市化”的发展误区,就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城镇化应该由“高指标”向“高效益”转变,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和对象应该逐步由基础设施向公共服务型提升转变。新型城镇化主要是过程,不仅仅是指标的考量,重点应是城市功能的完善和综合承载力的增强。

一是要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协调作用,科学推进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与旧区改建。要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要求,明确发展思路、功能定位、土地利用和产业安排,有序开展新区的开发建设,防止摊大饼式发展。要抓住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的有利时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三旧”改造特别是旧城区改造步伐。

二是要以无线城市群为载体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要以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城市信息化。以智慧广东建设为载体,加快建设全省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珠三角城市群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各地级以上市要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标准,实现城市管理全时段、全方位覆盖,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和运行效率。大力发展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环保、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安全监管等系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是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公共交通体系。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和公交场站枢纽布局,构建以公交枢纽为节点、大运量公交网络为骨架、其他公交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有条件的城市加快建设BRT、有轨电车等大运量快速公共客运系统。统筹规划建设城际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各市要合理设置并大力配置城市公共交通优先车道、专用车道(路)等,建设多式联运、无缝接驳的综合客运枢纽站场,提高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完善自行车、步行等慢行交通专用基础设施,积极推进“自行车或步行+公交”的换乘模式,提升慢行交通系统通行能力。

四是要完善城市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综合防护能力。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全力推进城市防洪工程、排水管网和排涝泵站建设以及排水管道清淤疏通,强化城市排水应急能力。在新区推行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即共同管沟建设。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镇消防安全体系。加强城市公共绿地、广场、地下交通干线等基础性工程的人防功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防护能力。健全完善城市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城市抗灾应急能力。

五、完善民生服务功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注重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大力推进市民化进程,使全体人民能够共享城镇化、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的成果。户籍制度被很多人认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障碍,推进制度创新最重要的是改革户籍制度。但是,如果只有户籍制度改革的单兵突进,没有社会保障、土地、住房、就业、教育等关系社会民生的协调配套改革,其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即使给了农民城镇户口,他们也难以在城镇安居乐业,难以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实行一揽子完善城镇民生服务功能的体制创新,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一是加强城乡统筹,加快市民化进程。根据各地的经济水平、综合承载能力,在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要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或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时不具备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对粤东西北地级市中心城区,着力强化产业支撑,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鼓励本地农民进城创业、就业和居住,适度发展中小城市和建制镇,承接产业和农村人口转移,实现就地市民化,促进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促进工农、城乡的统筹发展。

二是完善农地流转、征用、补偿制度。在被征地农民、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对本省进城落户农民,以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经营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为基础,赋予更多财产权利,引导农民持“证”或持“股”进城。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公开、公平、公正、规范运行,尽可能节约高效利用土地,合理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土地需求,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是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是使进城农民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逐步将异地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家属纳入城镇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服务体系,逐步放开健康教育、疾病防控、预防接种等公共服务项目的户籍限制,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养老保险关系省内无障碍转移和跨省转移接续,最终目标是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是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和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以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建立覆盖不同收入群体的城镇住房多元化供应体系。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对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供给。将住房保障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建立稳定的住房保障资金渠道。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推动形成城乡劳动者公平就业、同工同酬的制度环境,建立不分户籍,不分经济类型和用工形式的失业保险体系,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消除就业和用工歧视。

广东省花卉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 第11篇

一、花卉集群发展战略利弊分析

(一) 有利方面

第一, 有利于花卉产业专业化分工。专业化是产业集群的最显著特性, 可以发挥显著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作用。专业化分工可以塑造某一区域、某一产品的品牌价值, 有利于不同区域、不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在竞争与协作中扬长避短、共生共荣。

第二, 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众多中小花卉生产企业和花农, 是我国目前花卉生产的主体。产业集群的网络化可以把大小不等的各厂商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的网络, 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产品开发、市场行情等方面的信息, 相互之间可以学习和模仿, 特别是开发目标的细化和开发投入的降低, 必然会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降低, 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第三, 有利于花卉产业科技创新。在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中, 大学与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头, 不但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 而且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 为产业集群实现激进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企业之间交往与合作、政府对共同技术研究的支持、中介机构及时传递科技信息以及金融机构的风险参与等, 都有利于促进花卉产业的科技创新。

第四, 有利于形成花卉产业区域品牌。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 更形象、直接, 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 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 它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有利于企业对外交往, 开拓国内外市场, 确定合适的销售价格, 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 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 不利方面。

发展产业集群同样也有一些不利之处:一是增大了市场风险。由于生产高度专业化, 企业只能依靠提高竞争能力应对市场风险, 而不可能通过转移经营方向规避市场风险;二是增大外部依赖。由于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协作度较高, 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市场秩序和信用环境等外部条件, 成为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广东省花卉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外依存度高,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广东省可使用的花卉品种资源有4, 000多种, 而在栽培上应用较多的仅300种左右, 鲜花市场上对云南的玫瑰、百合、康乃馨等品种依赖过大, 本地优质鲜花供给不足, 导致鲜花市场价格不稳定。缺乏对具有地方特色的花卉品种资源的选育, 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且技术普及率低, 花卉营养与栽培、花卉病虫害防控等技术尚未普及。

二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花卉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 但是缺少相应的政策扶持和必要的资金投入, 研究、开发、示范、推广等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 导致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成为阻碍广东省花卉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是规范性行业标准缺乏。规范性行业标准仍在沿用2001年颁布的《中国主要花卉产品分级》, 现有的花卉标准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 特色的花卉产品如盆景、观叶植物等没有相关标准, 不适应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多元化市场开拓, 阻碍了广东省花卉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进程。

三、广东省花卉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构建

(一) 立足比较优势, 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立足区域、品种等综合优势, 进一步优化调整种植结构, 培育区域化布局的特色花卉产品。在区域布局方面, 围绕《广东省花卉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粤西地区、粤东地区和粤北地区等四大区域, 因地制宜, 加快发展。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将承接珠三角花卉业的转移, 成为重要的花卉生产基地, 以汕头、潮州、梅州为主的粤东地区结合海西经济区的优势, 重点发展国兰、盆景等, 以韶关、清远、河源为主的粤北山区将成为珠三角地区的后花园, 发展山地反季节花卉的生产。在发展品种方面, 围绕热带、亚热带的花卉特色, 重点发展中高档盆花、观叶植物和棕榈科、樟科等观赏树种。加大对包括野生花卉在内的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和筛选、利用, 把那些适合广东生长、生存的花卉进行商品生产的培育与驯化, 遴选出新的花卉品种, 在此基础上及时开展应用型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进一步丰富广东花卉品种。

(二) 加大产业发展创新研究, 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 必须尽快建立我国的花卉种植资源信息库、基因库, 加大对优势种苗的培育与栽培技术、设施技术、采后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 形成我国产权的名花种苗, 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优势产品, 同时鼓励企业形成各自的专业品牌。建立并完善以质量为核心的花卉产品安全生产体系, 推进花卉生产标准化工作, 建立花卉生产标准化基地, 并把标准化工作由生产领域向采后、储运、流通等领域延伸, 制定和实施花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建立花卉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引导带动花卉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努力提高花农科学素质和产品质量, 提高主要花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三) 借鉴先进经验, 加大政策扶持研究。

花卉产业政策的完善与制定, 要在强化政府职能, 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的基础上, 重点抓好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与产业集聚政策。要加大对产业的监控、引导与管理, 通过因地制宜、合理有效的区域政策, 实现花卉产业的良性循环, 避免恶性竞争。通过优化产业布局, 增强产业政策的导向性与合理性,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来健全布局政策。加快产业发展相对集中的区域的发展, 实现产业集聚。要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来推进花卉产业化发展, 同时要完善花卉产业化的经营与支撑体系。产业组织政策对于花卉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要通过完善市场管理、加强质量管理来落实。产业技术政策是花卉产业发展的良好支撑, 要发挥花卉产业的技术优势, 需构建全面的花卉产业技术政策体系。

(四)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大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花卉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产前、产中和产后相关产业以及物流渠道的建设。建设人才保障体系, 实行农科教结合, 以科技为先导, 以教育为支撑, 以重点攻关项目为突破口, 并以全体从业人员素质尤其是花农的素质为基点, 推进农科教结合, 使花卉科研出成果、花卉教育出人才。加强花卉投资及财政支撑体系, 从税费、补贴、保险等方面进一步增加对花卉产业的支持。建立花卉市场信息保障体系, 建立花卉产品供求动态调查监测与预测体系, 使农户、商户能够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调节生产等相关活动。加强花卉协会建设, 发挥其在产业带动、企业协调、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作用, 从组织上保障花卉产业的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花卉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从产业集群发展角度, 分析花卉产业集群化发展利弊, 指出广东省在花卉产业集群化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广东省,花卉产业,集群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花卉协会.广东现代花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思路[EB/OL].ht t p://hhxh.forest ry.gov.cn, 2010.7.23.

[2]侯春生, 黄红星, 万忠等.2009年广东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 2009.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广东战略】相关文章:

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05-23

广东韶关旅游发展战略07-24

广东广州05-23

广东旅游06-04

广东汕头07-07

广东佛山07-26

《广东化工》08-09

广东文化08-17

广东台山08-18

广东高考07-07

上一篇:胃肠动力药下一篇:公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