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特点范文

2024-08-10

汉语语法特点范文(精选12篇)

汉语语法特点 第1篇

1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1.1 现代汉语语法的一般样式

现代汉语的语序归类于SVO型语言, 其语法通常是:句子成分的排列通常是按主语在前, 谓语紧随其后, 宾语最后的顺序进行的, 名词放在定语之后, 状语处于动词与形容词之前, 谓语置于补语以前。平时的书面语里, “的”代表的是定语, “地”代表的是状语, 而“得”代表的则是补语, 三者全部都处于定语、状语以及补语之后, 但是口语中是不分这三个de的。现代汉语的补语不同于其它语言, 它具体的刻画了一般谓语动词和谓语形容词, 尤其是句子中的主语和宾语等, 补语都有一个相同点, 那就是谓语主要想表现的行为都在事情发生之前。语言学家们把这种情况称为现代汉语原则的时序性, 也就是现代汉语里所说的用来阐明谓词性定语、状语以及连谓句里面许多谓词先后排列所遵守的时间顺序的规则。

1.2 现代汉语的基本单位

语言学家一般把语素、词、短语和句子作为平时用的四个基础单位, 它在现代汉语的探究里有许多失误。因为现代汉语里的音节一般是和语素相应的, 因此在语言单位里, 简单的词和词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清晰的, 然而合成词与单纯词却恰恰相反, 汉语拼音中的词在写法上连接起来时的问题是非常明显的, 相对词的范畴, 短语的范畴也很清晰, 跟短语相比, 比之稍大的单位句子的范畴比较模糊, 所以现代汉语句子在使用标点符号时具有较强的任意性特征。

2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观

2.1 马建忠的“词本位”

按严格意义来说, 马建忠创办了汉语语法理论, 是中国史上的创始人。他所著的《马氏文通》一书在中国史上创立了中国语法学理论, 有跨时代的意义。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将中国语法学之父的称谓赠与他。可是, 从理论体系上来说, 《马氏文通》大体上是仿照西方传统语法的理论形式而创作的。但是西方的传统语法是把拉丁语作为自己探究的根本, 而创立这个理论系统的原因是使其顺应教学的需求。词本位便是这套理论系统的基础。

2.2 黎锦熙的“句本位”

继马建忠之后以西方传统语法理论来阐释我国现代汉语白话语法的是我国的黎锦熙先生。一九二四年, 他出了一本名为《新著国语文法》的书, 他在该书的引论中是这样描述的:“诸君可知近来研习文法的新潮乎?简单说, 就可叫该文法为句本位。”韩锦熙在一九五一年再版的序中又写道:“该书的优势之处就是以句本位为主旨, 以句子六个组成部分为着重出发点”。

2.3 朱德熙的“词组本位”

一九八二年, 第1期的《中国语文》上, 朱德熙发布了一篇名为《语法分析和语法体系》的论文。他在这篇论文中否决了句本位的说法, 他指出“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大体上跟词组的构造原则相同”, “句子就是词组, 只不过它具有独立性”, “细致的描述各类词组的结构实质上就等于细致的描述了句子的结构”。朱德熙在同一年出版了《语法讲义》, 该书也就是朱德熙详细的实践了其“词组本位”的理念, 他以“词组本位”作为中心点从而创办了一整套朱氏语法。朱德熙的观念对中国整个语法学界来讲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冰颜.概述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J].东方青年·教师, 201 1, (1 1) :247

汉语助动词语法化的特点与原因 第2篇

汉语助动词的语法化不同于一般的实词虚化,它只是语义由具体变得抽象,既没有失去独立运用的能力也没有造成语音形式的.弱化,但在语法化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助动词语法化的原因从认知的角度看是认知域的转移,同时也与语法结构的重新组合和类推有关.

作 者:张宋兰 张德岁 作者单位:张宋兰(萧县函授学校,安徽・萧县,235200)

张德岁(宿州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浅谈汉语与汉语语法的关系 第3篇

关键词 汉语言 汉语语法 意合性 流动性

在现代研究中发现,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跟记录他的文字形式是存在着一定关系的,虽然语言是先于文字而出现的,但是,文字的出现必然要适应语言的延续和发展。换句话说,一种文字和所被记录的语言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否则,这种文字将不会长留于世。当然,不同的文字会根据其文字的特点对不同的要素进行联系。拿汉字来讲,他就与汉语语法存在着奥妙的联系。汉字的特点适合汉语语法结构的“意合”特性,而汉语语法的这种特性又是使汉字得以延续的原因之一。

一、中国的汉语讲究的是个意合

何为意合,首先汉字的词组在排列顺序上没有特定的要求。只需要逻辑通顺即可。通常人们出现的汉语语法问题不外乎是些“主谓不合”、“搭配不当”等些逻辑性问题。如果需要把短语组合成句子的话,要考虑到推理的正确性:例如用“虽然”“但是”联系的两个句子,必须为因果关系。而无需考虑像英语中复句间的动词时态的一直,单数复数是否用对了。

二、生活常用语的语法中,汉语的组合又往往不顾及逻辑搭配的合理与否,随意用几组意义词语来表达其中的含义

如:“扣篮”、“晒太阳”、“泡澡堂”、“打吊针”、“打扫卫生”这些从语法上就说不通。“扣”的应该是篮筐。明明是太阳晒我,怎么是我晒太阳了?明明是我被澡堂泡怎么说是泡澡堂子了?再如:“收到短信我马上就过来了。”这类词语在语意上很清楚。但是如果换成英语,就不是简单的用一个句子就能表达清楚的了。汉语注重意义,但也不是说没有语法,而是汉语不太重视向西方形态语言的那种语法。正如著名语言学家洪堡德所言“任何语言的语法,总有一部分是明示的。借助于标记或语法规则显示出来的,另一部分是隐藏着的,是假定不借助标记和语法规则可以设想的”。汉语的隐藏语法所占比例比较大。而“隐藏”=“意合”。所以,汉语语法法规基本依据是意合。

三、汉字的句子不像西方语言句子样主谓分明,英语语言谓语必须要用动词来充当,而汉语句子却不需用动词来组织

可以以流水句的形式出现:有单个句读内多动词的流动,也有多句读的流动。例如:“张大妈看到相片便流下泪。”“张银达见是大舅,松开手,滚地皮,大哭大叫。”

汉语的语义因素是汉语语法的一大特点,并不同于西方语言意义上的“句法”因素因此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语的组合是语法和语义的组合。也许,汉语真实的面貌我们至今还很难想象的到,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我们不必再拿西方人那要的“语法”来肢解我们民族的语言。从目前来看,汉语言与汉语语法还有许多尚未探讨的地方,我们希望今后这个领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引来更多的人参与探讨,挖掘其中的规律,促进汉语言和汉语语法理论研究的发展,也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汉语语法特点 第4篇

一、《老乞大》其书

关于《老乞大》的编纂年代,学界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说它成书于元末,有人说它成书于明初。朝鲜的说法是此书成书于高丽朝末期,约在元末至元、至正年间。元朝灭亡后,朝鲜朝廷令葛贵对《老乞大》做了谚解,即用朝鲜文为此书的每个汉字注音并将它翻印成朝鲜文。此后,随着汉语热的兴起,各种版本的《老乞大》相继问世,尤以中宗年间崔世珍注音并翻译的《翻译老乞大》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将此书葛贵版与崔世珍版分别简称“旧老”与“翻老”。《老乞大》的修订以实用为第一要务,因此,官方对此书的修订与汉语的实际变化情况相一致,有时候还会请汉人帮助审定。1795年,李洙奉命编纂的《重刊老乞大》是现存诸版本中最新的一种。《老乞大》的语言与直讲体非常接近,甚至比其还要口语化,更能真实反映北方汉语口语的真实面貌。在语法方面,助词、动词、方位词等不同词性的分类上与汉代语法现象有诸多相似之处,它关于语序、复句的归纳和总结至今仍有非比寻常的研究价值,为人们从事元代汉语研究提供了详细的资料。

二、《老乞大》的语言词汇特点

文章认同《老乞大》编纂于元代的说法,我们可以通过元代语言与《老乞大》语言特点的分析及“旧老”与“翻老”比较找到更多证据。

名词:元代汉语属于近代汉语,它受蒙古语影响,在词汇和语法上带有蒙古直译体的特点。“旧老”与“翻老”中的名词有很大的差别。“旧老”中的“大都”,在“翻老”中都被改成“北京、京城”。史料记载,忽必烈称汗后迁都北京,北京当时称燕京,蒙古灭金后才改名为大都,至明代又改为北平。因此后人根据大都仅为北京在元代使用过为依据,说《老乞大》编纂于元代,有一定的道理。“旧老”与“翻老”在名词使用上的差别非常明显,除此之外“,旧老”里的“东京城”“、辽阳城”在“翻老”里都改为“辽东城”。如“旧老”中的一句话“小可姓王,东京城里阁北街东面。”在“翻老”里会被译成“小可姓王,在辽东城里阁北街东住”。同样“,吊桶”这个词在元代为“帖落”,在明代为“洒子”。因新旧版《老乞大》都有帖落的用例,所以后人更加肯定此书起源于元代的说法。“旧老”里通常会用“每”来表示名词复数词尾,但是“翻老”却与后来的汉语教材保持一致,用“们”字代替了“每”,这种用法与元代汉语变化特点相吻合[2]2。

疑问代词“:旧老”里的“怎生”,在“翻老”里被改成“怎的、怎么”。“怎”在唐代仍用“争”表示,在宋代才产生,而后才有“怎生”“、怎么”、“怎地”等衍生词出现,其中“怎生”出现最早,元代后就很少使用。元杂剧中多有“怎生”使用,《窦娥冤》中窦娥就有“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的呐喊,《望江亭》中也有“夫人你怎生出的家来”的唱段[2]3。

人称代词:在人称代词系统上“,旧老”与“翻老”及其他版本都不相同“,翻老”则与其他版本保持了惊人的一致。“旧老”在第一人称上“俺”“、我”并用,且以前者为主,而其他版本只用“我”。在第二人称上“,旧老“”你”“、恁”并用,而其他版本则只用“你”。所有版本中都有我、你、他、她四个人称代词,但是“旧老”中前三者出现的次数明显少于其他版本。在人称复数表达上“,旧老”同样用“每”而不是“们”,但是“旧老”虽以“每”表复数形式,但是并未发现“俺每、恁每”的情况,单独的“俺”在“翻老”中也有译成“我们”的情况。如“旧老”12右中的“俺吃了些”在“翻老”里就译成“我们吃了些”。从中可见“,旧老”中人称代词用法较为古老[2]5。

指示代词“:旧老”中有许多使用时期较早的指示代词,如“兀那”“、兀的”“、阿的”等,这些代词在“翻老”中做了修改“,兀那”改成了“那”“,兀的”改为“这的”“、这”“,阿的”改为“这的”。如“,旧老”里,“兀那店子就是瓦店,兀的三文钱,阿的一碗茶也用不完”。在“翻老”中就会要变成这样“:那边就是瓦店,这里有三文钱,这的一碗茶也用不完。”后代语言学家认为“,阿的”与蒙古语气助词ede有关,是元代俗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为《老乞大》编纂于元代提供了依据[2]6。

动词:动词是“旧老”与“新老”变动较大的部分,后者使用的动词与现代北京话有诸多相似之处,而“旧老”里使用的动词,除文献资料或古文体外,已经很少见到。《老乞大》不同版本中变化较大的动词有过、觑、索、尽教、将、战张、褒弹等,在“翻老”中这些词分别被改为切、看、要、罢罢、拿、缠张、包弹。同样一句话,在“旧老”里是“你给牛过的草太粗了,觑你是想多索钱了,休想,你若与我战张,小心俺将棍子打你”,在“翻老”里就是“你给牛切的草太粗了,看你想多要钱了,休想,你要是跟我缠张,小心我拿棍子打你”。除此之外,道、邀、供、评、有等词在新旧版本里也多有变动[2]7。

形容词“:旧老”与“翻老”在形容词使用上都与现代汉语相似,但前者显然过多使用了现代汉语中许多早已不再使用的词。“旧老”里“争”“、细小”“、生受”“、乖”,在“翻老”里被改为“好”“、艰难”“、少”“、厉害”。如“旧老”中“俺命不争,只能生受”“、马儿脾气乖张,吃水细”,在“翻老”中就要换一种说法,即“我命不好,只能辛苦”“、马儿脾气厉害,吃水少”。此外,《老乞大》新旧版本中的副词、介词、量词也都有变化[2]8。

三、《老乞大》语法特点

后置词:元代汉语口语中会大量使用后置词,这一语法特点在蒙古语译著中可以看到,许多汉文典籍的蒙古语译文中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后置词或后缀形态。“旧老”中就有大量的后置词使用,但是“翻老”中后置词的使用并不明显,且许多后置词发生了变化。“旧老”里的后置词“行”“、根底”“、上头”“、呵在“”翻老”里被译成“上”“、根前”“、因此上”“、时”。现代汉语方言中还能找到这些词使用的痕迹:山西话“能跟前行我不敢讨便宜”意思就是“在你面前我不敢讨便宜”,北京话“我打心根底念你的好”意思是“我心上记着你的好”。而“上头”这个方位词,做后置词有“在……上”的意思,它在“旧老”里是后置词,在“翻老”里已经被连词“因此上”代替[3]31。

句尾词:元代汉语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句尾使用“有”字,《老朴集揽》说道:元人说话在句尾必用“有”,看似助词其实不是助词,不过是一个句尾虚词罢了,现在已经不用。元代汉语句尾词“有”到崔世珍这里已经不再使用,整部“翻老”中,只有一处使用,这与“旧老”中“有”字这一句尾词大量使用、随处可见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旧老”中的一句话“你的汉儿语言说的好有”,在“翻老”中就变成了“你的汉语会说的好”。现代语言专家认为,元代句尾词“有”粘着在句尾,有肯定的意思,但是很少有实际意义,对语气也没有过高的要求[3]33。

语序:《老乞大》的语序及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非常相近,只是新旧版本差异较大而已。“旧老”和“翻老”两书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在语序结构上,动词、宾语、修饰词的变化较为明显。“旧老”中有许多倒置的修饰词,如“旧老”中的句子“为那上,恁迟了来,休要多索”在“翻老”中被改为“因为你来的迟了,你就不要多要”。修饰词倒置与蒙古语词序使用方法相同,宾语和动词倒置虽不是汉语词序的正常形式,但是在汉语里也时有发生,如“使得好枪法对吧”“、这里有口信给你带到”,不难看出,汉语语法在形式与结构上深受蒙古语影响,两者的结合已经非常娴熟[3]34。

处置式:以“将”“、把”为介词的处置句式经过长时期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变化。总的来说,其发展趋势为“:将”字句逐渐减少,并被“把”字句替代,且处置式的使用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翻老”中的把字句比“旧老”中的把字句多了一倍,在后来版本中变得越来越口语化。如“旧老”中“将马鞍子摘了”在“翻老”中变成“把马鞍子摘了”,在后来版本中就变成“把马鞍子摘掉、把马鞍子去了”等。结合汉语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把”字句的增长与元明时期汉语的发展及调整有关[3]36。

四、《老乞大》在语言研究上的价值

长期使用阿勒泰语的蒙古族建立元朝后,其语言体系受汉语影响较深,两种语言的碰撞、渗透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它们的传播。汉语句尾加助词“有”的方法,源于蒙古语,正是因为会说汉语的蒙古人感觉“有”这个词在句尾必不可少,才有这个在汉人看来显得多余的词在句尾的出现。动物名词后加“每、们”的用法也来源于蒙古语法,在元代蒙古语中,每一个复数名词,哪怕是没有生命的桌子板凳后都可加“每”或“们”,汉语之前没有这样的用法,之后这种用法经过改善逐渐固定下来。蒙古语里有丰富的格附加成分及包括式、排除式,这是阿尔泰语语法的显著特点,这些语法特点被汉语吸收后,一直延续至今。在四海一音、普通话高度普及的今天,北方人能自然地区分“咱们、我们”,而南方人则在这方面不断出错,这要归功于北方语言在早期的语言融合与冲击中练就的强劲的生命力。《老乞大》作为外国人编写的一部较为成功的汉语教材,可以为对外汉语研究与教学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参考,如何将教科书内容与时代汉语发展保持一致,如何拓展汉语研究的路子,是语言教育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摘要:作为体系最为完善的对外汉语教材,《老乞大》是高丽后期通用的汉语会话教科书,其语言本体及教学方法与元代汉语基本相似。文章对《老乞大》的编纂年代做了进一步探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发展汉语》语法点 第5篇

(1)表示状态的持续;eg电视开着,可是屋里没人。

(2)表示动作的持续(包括否定式、疑问式);eg她正在看着一本词典。

第二课张良捡鞋的故事 1.简单趋向补语(1):来/去eg马克从楼上下来了。/他明天回韩国去。2.简单趋向补语(2):上/下Eg他很快地爬上了树。

第三课儿子要回家 1.不A不B(1)”A、B”代表一对意义相对/相关的形容词时,“不A不B”表示程度在两者之间,适中的;eg不大不小/不远不近(2)“A、B”代表一对意义相关的动作时,“不A不B”表示两者都不做;eg不吃不喝/不言不语 2.存现句

(1)表示存在;eg屋子里放着一个箱子,箱子里装着许多书。(2)表示出现;eg前边来了一位老人。(3)表示消失;留学生楼搬走了两个学生。

第四课我的三个孩子

1.“一直”和“从来”辨析 2.V1+着+(宾语)+V2(1)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eg小王听着音乐开车。

(2)表示手段和目的的关系;eg我们开着车去农村看看。

第五课我要去埃及 1.复合趋向补语

(1)处所——“来/去”之前;eg她走进公园去了。

(2)物/人——既可以放在“来/去”前,也可以放在“来/去”后;eg她带回来一本书。

2.用“什么”强调否定;eg-A:这本书真好!-B:好什么!没意思!

第六课北京的胡同

1.假设复句(如果„„,(那么)就„„/要是„„(的话),就„„)eg如果家庭不和,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影响。2.程度补语(2)

(1)形容词/心理动词+极了/死了;eg今天冷极了。

(2)形容词/心理动词+得+表示程度的补语(很、不得了、动词短语„);eg今天大家高兴得很。

3.程度补语(3):V+得+复合程度补语(形容词+程度补语);eg她唱得好听极了。4.越来越+形容词/动词;eg她越来越漂亮。

第七课是枕头不是针头 1.可能补语(1)

(1)V+得/不+V/形容词;eg字太多,他写不完。

(2)疑问句的两种形式eg作业今天写得完吗?/你听得懂听不懂? 2.趋向补语的引申义(1):

(1)起来(1)eg他把桌子上的书本收起来了。(2)出来;eg我听出来了,你这是说我呢。

(3)过来:eg他睡了三天三夜,现在终于醒过来了。

第八课书本里的蚂蚁 1.可能补语(2):V/adj+得/不+了

(1)用在动词后,表示能不能全部做完;eg太多了,我吃不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能不能实现;eg他病了,今天来不了。

(3)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能否变成形容词所表示的那样;eg他的病不重,好得了,放心吧。

2.趋向补语的引申义(2)

(1)起来(2):V/adj+起来;eg听了我的话,她笑起来了。(2)下去:V/adj+下去;eg老师让我说下去。

第九课比以前自信了 1.可能补语(3):V+得/不+趋向补语;eg我没有票,进不去。2.比较句(1)

(1)肯定式;eg我的相机跟你的一样。(2)否定式;eg弟弟跟我不一样高(3)疑问式:eg你弟弟跟你一样高吗? 3.比较句(2)

(1)肯定式:A比B+Adj/V;eg今天比昨天冷。

(2)否定式:A没有B+Adj/V:eg弟弟没有我高;A不比B+Adj/V:今天不比昨天冷,温度差不多。

(3)疑问句:A比B+Adj/V+吗;eg今天比昨天冷吗?

第十课旧梦 1.比较句(3):A比B+还/更+Adj/动补;eg这本小说比那本小说还/更有意思。2.比较句(4):A比B+Adj +一点儿/得多/多了;eg他比我大一点儿。3.比较句(5):A比B+Adj+数量词;eg姐姐比我大三岁。

第十一课爱的教育

1.“特别”和“特殊”辨析

2.兼语句(1)N1+叫/让„„+N2+V;eg我叫女儿做菜。3.比较句(6)A不如B+Adj;eg我不如他努力。

第十二课快乐的理由 1.兼语句(2):N1+使/让/叫+N2+Adj/V;eg这首歌使/让/叫我想家。2.一+量词+一+量词+(地)+V/Adj;eg老太太一级一级地往上爬。

第十三课不会笑了 1.分数与倍数的表达

(1)分数;

(2)倍数;eg6是3的2倍;6比3大1倍;

2.递进复句:不但„„而且„„;eg她不但不胖,而且有点儿瘦; 3.越A越B(1)越+A(V)+越+B(Adj/V);eg他的汉语越说越好。(2)越+A(Adj)+越+B(Adj/V);eg我觉得经验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4.“会”与“能”的辨析

第十四课第一人格 1.“把”字句

(1)把+N1+V+在/到+N2(场所):我把邮票贴在信封上;(2)否定式:他没把衣服挂在衣柜里。2.“把”字句(2):把+N1+V+给+N2(对象);eg请把杂志递给我。3.反问句

(1)用“是/不是„„吗”表示反问;eg你不是做得很好吗?

(2)用普通疑问形式表示反问,语气比普通疑问句重;eg这和我有关系吗?(3)用疑问词;eg谁喜欢说谎的人?

第十五课可能发生的故事 1.“把”字句(3):把+N+V+补语(结果补语/其他);eg我把照相机修好了。2.连„„都/也„„

(1)强调主语;eg连七八岁的孩子也来帮助我们。(2)强调宾语;eg早上我连饭也没吃就来上课了。(3)强调谓语;eg那个电影我连看也不想看。

第十六课几件小事 1.“把”字句(4):把+N+VV(V一V/V了V/V一下„„);eg请把黑板擦一擦。2.“把”字句(5):把+N+V+趋向补语;eg老师把书从包里拿出来。3.“把”字句小结

(1)动词不能孤立:eg她把作文写完了

(2)动词必须对名词有处置功能:eg我把那首歌学会了。4.怎么V1也V1不+补语;eg我怎么干也干不好。

第十七课约会

1.是„„的(1)

(1)是+状语(时间/地点/方式/对象„„)+V+的;(2)否定形式:不是„„的;(3)疑问四种:是„„的+吗?是不是„„的?是„„的,还是„„的?是+疑问词 +的?(4)宾语的位置;eg他是去年上大学的。2.结构助词小结

(1)结构助词“的”;(2)“地”;(3)“得”;

第十八课卡的时代 1.条件复句(1):只要„„就/都„„;eg只要有时间,我就给朋友发Email; 2.被动句(1)

(1)受事主语+被(叫/让)+施事+补语/其他成分;eg他叫老师批评了。(2)否定句:主语+没(有)/不/别+被(让/叫)+施事+V+补语/其他成分 3.比较句(7):N1+有/没有+N2+(这么/那么)+Adj+其他成分;eg我没有玛丽那么了解中国。

第十九课一次打的的经历 1.被动句(2):受事主语+被+V+补语/其他成分;eg那本书被借走了。2.被动句(3):受事主语+V+补语/其他成分;eg车票买到了。3.被动句小结

(1)三种结构;

(2)被动句的动词不能单用,必须有后续成分;eg书没被小王借走。(3)否定式:一般用“没(有)”。

第二十课中国来信改变了我的生活 1.疑问代词的引申用法

(1)疑问词表示任指,没有例外;eg谁也/都不行。(2)特指,在句子中重复使用同一个疑问词。(3)表示不定指;

2.每当„„时/的时候:每当+V+时/的时候,主语+都/肯定+谓语 3.动作行为先后顺序的表达

第二十一课愚公移山

1.条件复句(2)——无条件句:无论/不管„„都/也„„ 2.“动、住、走”做结果补语;

第二十二课生活节奏 1.除了„„(以外),都„„:表排除,表添加 2.对„„来说;

3.V+起来+(Adv.)+Adj;eg这件衣服看起来很漂亮。4.A好像B(一样);eg他们俩好像亲兄弟一样。5.条件复句(4):只有„„才„„

第二十五课写信

1.“盼望”和“希望”辨析; 2.“一齐”和“一齐”辨析; 3.既„„又„„;eg这个菜既好吃,又便宜。4.量词重叠;eg他们个个都是好孩子。5.让步复句:即使„„也„„

(1)未然条件:即使明天下大雪,我们也要去长城;

(2)已然条件:他总是那么热情,即使心情不好也对人和和气。

第二十六课筷子

1.双重否定句表示强调:不„„不„„;没有„„不„„;不„„没有„„;没有不„„; 2.“是„„的”(2)eg这件事应该重视。

第二十七课思乡

1.“多么”用法小结

(1)用在感叹句中,表程度很高。Eg这座山多么高啊!

(2)也用于一般的陈述句;eg不管外面多么冷,他都去跑步。2.好几/多+量词;

3.一+量词+又+一+量词;

4.无关联复句;eg下雨不去,不下雨去。

第二十三课地球的主人 1. 来不及

2. 条件复句(3):既然„„就„„; 3. 不是„„二是„„

第二十四课妈妈的面条

汉语语法——学好语文的关键 第6篇

关键词:语法 语文 ?摇关键

经历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有一个知识盲区,就是对汉语语法知识得掌握太差。尤其在高中阶段,汉语语法对很多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大多数学生仅仅停留在一些表面的知识上。只知道主语、谓语、宾语等一些名词,可能还是从英语课上学来的,所以在老师利用语法知识讲解一些知识点的时候,一脸茫然。究其原因,是初中语文教师授课时,认为这些都是名词术语,跟考试不挂钩,就淡化了语法的讲解,而高中教师又觉得这些东西初中都学过了,不必再多费口舌。笔者仅结合自己的实践就汉语语法在高中阶段一些语文知识点中的应用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语法知识在病句判断中的应用

不少学生辨析病句只是凭感觉,读着顺畅就是正确的,读着不顺就是错误的,殊不知,命题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来迷惑学生的。因为多数语病是从语法角度分析的,所以语法知识在病句判断中显得尤其重要。辨析语病的第一步就是分析句子主干,只有抓准主干,才能达到准确判断句子中是否有搭配不当的问题、成分残缺的问题、句式杂糅的问题等。如:十几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如果只凭感觉,读不出什么毛病,但稍一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主语“足迹”和谓语“踏遍”搭配不合理。又如:看着这些我国自己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展品,无不使人感到万分自豪。分析可知,句子主干中谓语“使”前面缺少主语,主语放在了前面的动宾短语中,或者说这个句子前后主语不一致。再如: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产生了一种欣慰而又自豪的情感是难以形容的。句子中,主语“同学们”,谓语“产生”,宾语“情感”,后面的“是难以形容的”就没有着落;如果把“情感”看作主语,前面就应该是一个偏正短语,此句却不是。这样,就判断出这个句子结构有问题,属于句式杂糅。这些语病都不是仅仅凭借语感能判断的。而如果熟练掌握了语法知识,就比较容易分析了。

二、语法知识在文言文学习中的应用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各种考试中语文试题里必不可少且分值较高的一部分,而语法现象又是文言文教学中接触最频繁的内容,如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都涉及语法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一些虚词的用法,如果没有语法方面的知识,就无法判断。

1.词类活用分析。例如“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粪土”一词,本为名词,在这里,词性却发生了变化,因为后面“当年万户侯”是它的宾语,所以“粪土”一词就成了动词,应理解为“把……看作粪土”。在“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中,“远近”本为形容词,在这里,作了介词“于”的宾语,活用作名词。在“是己而非人,俗之通病”(刘开《问说》)中,“是”本为“正确”之意,在此带了宾语,活用为动词,是“认为正确”的意思。

2.文言句式判断。例如:在“欲呼张良与俱去”(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与”是介词,如果了解介词的用法,知道介词应与名词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则可以判断此句为省略句,应为“欲呼张良与(之)俱去”;在“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中,“触”的主语是“蛇”,而“尽死”的主语是“草木”,可知为省略句,应为“(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在“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中,“在”是动词,“安”是宾语,此句是宾语前置句,同时又是主谓倒装句,主语是“公子能急人之困”。

3.文言虚词用法。例如:句子“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罗贯中《三国演义》)中,两个“与”字的用法,第一个是连词,第二个是介词。因为此句中主语是“卿与子敬”,谓语是“与孤同”。如果掌握了句子结构的知识,就会很快判断出这两个字用法上的区别,否则就很容易判断失误。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综述 第7篇

程晓堂著的《任务型语言教学》 (2004) 一文中提到,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语法就是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处理和分析差异信息, 追求精确量化的倾向使对外汉语教育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学语法向客观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新时代背景下的差异观是在充分肯定教师主导地位下, 确定学生的主体性, 组织并鼓励学生参与到对外汉语的学习中, 对学生参与方面, 要尽量做到人人积极参与每一个环节。

彭小川等著《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 (2004) 认为, 不同教学法所得到的教学效果不尽相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遵循了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记忆曲线,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潜能。要弄清这个问题, 还得先从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及他的研究发现说起。因此, 科学及时的复习至关重要, 鉴于艾宾浩斯遗忘记忆曲线中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

孙德金, 主编《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 (2006) 一书中提出, 在对外汉语创新教育的课堂上, 教师展开5分钟热情洋溢的激励。然后发下精心制作的学案, 布置25分钟的自学任务, 五六年级的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全神贯注高效自学, 教师则利用高超的教学艺术适时进行“空中加油”, 至始至终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然后学生针对自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展开卓有成效的讨论交流, 最后用10分钟的检测来反馈学习效果, 并当堂出成绩和个别谈话, 真正体现了高效课堂的“轻负担, 高质量”。

郭熙在《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衔接问题——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为例》 (2004) 一文中认为, 一些语言学家和外语学习者一直都很关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语法现象, 要了解这种现象, 就必须深入了解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语法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个结构性的影响因素, 例如, 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中, 语言的语音和句法的不同对语言的影响。一个是非结构性的影响, 这主要是指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因素和价值观因素等。另外, 还有学习者的个人的因素、语言自身的特点等。

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 (2003) 一文中提到, 就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紧密相关的各个教学因素展开系统论述, 通过剖析小学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教学目标及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改革, 来探讨如何完善、提高课程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增强小学学生的人文素质。

从以上的研究看出, 学校要积极鼓励学生充分挖掘对外汉语学习素材, 锻炼自己的对外汉语学习素养, 通过对外汉语学习素养的提升, 不断转化自身的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语法, 提升对外汉语学习能力能力, 进而转化为对外汉语学习能力。一是语音方面。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语法主要强调的是对外汉语体系中的语言思维方式。二是语法方面。汉语的学习不存在时态、人称等的语法方面的变化, 而对外汉语中的时态等语法是语音学习的关键。二者之间的差别常常成为对外汉语学习的障碍。就目前情况来看, 对外汉语学习课程的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语法的重视不够, 出现的问题也较多。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对外汉语学习已异化为应试的工具, 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语法中内容空洞、思想苍白、人云亦云、情感虚假、说套话的现象非常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对外汉语学习课程设置本身的问题, 也有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学语法对对外汉语学习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三是文化方面。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语言, 一个民族的语言, 是它特有文化的载体和沉淀, 也是它传统的积累。因此,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语法中, 要注重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水平的提升, 积极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化的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语法方式,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 自动启发和激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 进而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 教学改革中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学改革中的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研究与教学也应该随之改变, 保持其时代感和创新性, 这为教学教育提出了挑战和改革方向。作为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方式、手段与途径,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文章在此背景下, 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进行了研究综述。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李晓琪, 章欣.新形势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 2010 (01) .

[2]卢福波.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操作方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8 (02) .

[3]李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观[J].语言文字应用, 2007 (04) .

[4]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J].语言文字应用, 2005 (01) .

浅析汉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第8篇

动量即动作的量。有关动词重叠的动量, 也是众说纷纭, 大多学者把它解释为“短时”、“少量”、“轻量”。直到朱景松先生做出了新的阐述:“所谓动作的量不能仅仅理解为动作时间长短、次数多少, 而应该包括动作、行为、变化的各个侧面、各个环节可以有广义量的意义的因素。朱景松先生对“量”含义的拓宽无疑对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动词重叠的动量包括动作的时间长短、力度大小、难度高低、语气强烈与缓和等。

2、动词重叠的基本语法意义是减弱动量

既然动量包含诸多因素, 那么动词重叠后的语法意义的短时说、动作轻量说、委婉语气说等就可以概括为减弱动量。具体到不同语境, 每个句子的动量的侧重点会不一样;也可能同时弱化几个因素。所以应该从具体事件着手分析动词重叠语法意义。

2.1 缩短动作时间

动词重叠式最常见的效果是缩短动作时间。

(1) a你先坐一会儿, 我去去就来。

b你先坐一会儿, 我去就来。

句 (1) 是最典型的短时的例子。重叠式“去去”体现说话者离开时间较短, 让听者容易接受, 且“一会儿”已经缩短了动作的时间, 有限定作用, 后半句只能使用重叠式。类似的还有“你等等我”, 不仅很有礼貌, 还能缩短动作行为“等待”的时间, 让请求更委婉。而基本式“你等我”就没有这种短时的作用, 且不如重叠式委婉、礼貌。

(2) 他看看表:“已经10 点了!”

(3) 年纪大了, 重活干不了了, 只能洗洗衣服, 铡铡草, 喂喂牲口。

看表是为了知道时间, 一般1、2 秒足以。例 (2) 中“看看表”正好符合这样的语言环境, 比基本式“看表”更加贴切。例 (3) 强调动作时间不长, 如果使用基本式“洗衣服”“铡草”“喂牲口”就不能体现动作的短时。

2.2 轻化动作力度、难度

动词重叠式的减弱动量还常表现在动作力度、难度的轻化上。

(5) a孩子敲敲门进去了。

b孩子敲门进去了。

例 (5) 重叠式“敲敲门”就体现了力度轻, 如果换成“敲门”就不能体现动作力度轻, 还显得没有礼貌。动词重叠式明显轻化了动作的力度。

(6) a你给我讲讲这道题。

b你给我讲这道题。

例 (6) 重叠式“讲讲这道题”表现“讲题”的任务没有难度, 听者可以轻易完成, 因此也易于接受 “讲题”的要求。上述例句分别反映了动词重叠式降低力度和难度。

2.3 缓和语气

前面提到, 语气强烈与缓和也属于动量。那么动词重叠减弱动量就应当包括语气的缓和, 也属于动词重叠基本语法意义的范畴, 而不仅是表达功能。动词重叠式在缓和语气的同时有委婉的效果。

(7) a这个字很难, 您给我们写写。

b这个字很难, 您给我们写。

可以感到使用重叠式的a组均比非重叠式的b组语气缓和, 也更有礼貌。缓和语气的重叠式一般出现在表示未然的祈使句中, 起到委婉地表达主观愿望的作用。

缓和语气不是孤立的一种减弱动量的情况, 而是经常与缩短时间或轻化力度、难度同现的。如例 (1) 的“我去去就来。”, 缩短时量, 也显得委婉、有礼貌。和基本式“你先敲门。”相比, 重叠式“你先敲敲门。”轻化力度的同时让要求更委婉、礼貌。

把动词重叠的基本语法意义归纳为减弱动量, 扩大了动量的范围, 弥补了“短时说”“少次说”等现有观点的不足, 概括了现有观点不能解释的句子。减弱动量是动词重叠的基本语法意义是一种更全面的说法。

3、动词重叠减弱动量具有主观性、模糊性

3.1主观性

动词重叠对动量的弱化并不是客观的, 而是主观上动量减小。很难说清“我每周五晚上跑跑步”和“我每周五晚上跑步”事件主体所作的动作的量在客观上具体差多少。“请你讲讲这道题”和“请你讲这道题”, 两句的动量客观上一致, 只是心理上觉得前者动量减小, 从而使请求带有委婉语气。

(8) 以前说“顶顶风就可以混过去”的造纸污染企业老板经理们, 这次是躲不过去了。

例 (8) 中“顶风”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第三个义项是:“比喻公然对抗现行的政策法律等。”, “顶顶风”相比基本式, 分量明显减轻, 反映说话者主观上认为某行为难度不大。所谓减弱动量, 仅指说话人的主观意识, 动作行为则不一定有客观具体的动量减弱。

动词重叠的主观性还体现在对施事者的选择上, 它常用于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句子, 而不出现在第三人称里。如:

(9) a我明天去逛逛公园。

b你明天去逛逛公园。

c他明天去逛公园。 (逛逛)

因为第三人称不是对话当事人, c句是客观的表述, 无法体现施事者的主观情感。而b表达的是说话人对第二人称对象的要求, 是一种主观态度。所以a和b可以重叠。

3.2 模糊性

动词重叠的动量弱化还具有模糊性。首先, 不能明确动量具体减轻了多少;其次, 难以确认具体弱化了哪个方面的动量。比如:

(10) a他每天晚上跑跑步, 打打球。

b他每天晚上跑步, 打球。

使用重叠式后主观上感觉时间减少, 但是不能明确说明“跑步”“跑跑步”分别是多长时间, “跑跑步”比“跑步”具体少了多少分钟。弱化动量, 具体是程度减弱, 还是时量减少, 量减少了多少, 都不能准确地讲出来。这些都是动词重叠式减弱动量具有模糊性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朱景松.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 1998 (05) :378-386.

[2]杨平.动词重叠式的基本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 (05) :8-15.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之存在句 第9篇

关键词:存现句,存在句,定义,句式分类,对外教学建议

一、前言

张斌从研究者的教育目的出发, 把语法分为了理论语法、教学语法和习惯语法。理论语法是对语法问题进行专门的探索与研究, 揭示语言中尚未被认识或认识不够充分的语法规则;教学语法主要是向中、小学生传授基本语法知识, 进行规范化的语言教育;习惯语法又称“参考语法”, 主要是详细地记载某一种语言中的习惯用法, 尽可能地条分缕析, 详加说明, 对外国学生学习非本族语特别有用。

张先生的这种分法, 在我看来, 十分合理。这种分法对我们在进行对外语法教学时, 提出了要求, 使我们深刻意识到, 对外语法教学是对非本民族人士进行的一种本民族语教学。因此, 语法的侧重点不一样, 展示的方式也不一样。对外语法教学要求以清晰明了的方式, 将语法知识传授出去, 讲究的是实用性。

二、关于存现句及其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相关内容简介

1、关于存现句

现代汉语中的存现句具有自己的特点。这类句式表示的是某个时间, 某个处所存在、出现、消失了什么人或者事物。其中表示存在的句式叫存在句, 如“船上点了一盏灯”;表示出现或消失的句式为隐现句, 如“屋子里飞进来一只蜜蜂”, “昨天死了一个人”。

2、在对外汉语中的关键性

在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中, 我不赞成把平时做语法研究的内容直接拿来教学, 那样会太深奥了, 并不适合拿来给留学生学习。虽然我们进行对外语法教学的目的是希望留学生能够自如的使用目的语, 但是毕竟留学生不是本国学生, 所处的最初语言环境也并不是一样的, 因此, 在进行对外语法教学中, 应该有所取舍, 有所偏重, 要选取符合留学生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语法教学。

存现句是汉语中常见的句型, 也是留学生出错率较高的一类句型。因此对留学生来讲, 弄清楚存现句的相关知识, 是非常必要的。这些相关知识包括:存现句内部的句型分类, 可选入存现句的动词分类, 等等。

三、各家关于存在句的分类及其例句

1、宋玉柱

在《谈谈存在句系列》中, 对存现句进行了分类:

(1) 静态存在句

(1) “有”字句如, 桌上有一本书。

(2) “是”字句如, 楼下是一个花园。

(3) “着”字句如, 墙上贴着一幅画。他的脑子里存在着不少的糊涂思想。

(4) “了”字句如, 船上点了一盏灯。柜子里放了一件衣服。

(5) 定心谓语句如, 山下一片好风光。

(6) 名词谓语句如, 满地垃圾。

(7) 经历体谓语句如, 窗户上贴过一张剪纸。房间里住过一个人。

(2) 动态存在句

(1) 进行体如, 大街上跑着一辆车。

(2) 完成体如, 路边有了卖菜的。瓶子里漏了一滴水。

2、雷涛

在《存在句的范围、构成和分类》一文中将存在句分为A、B、C三段, 将各自组合, 再进行分类, 得出以下四种类型:

(1) A+B+C

(1) 单纯句 (“有”字句) 如, 桌上有一壶酒。

(2) 判断句 (“是”字句) 如, 对面是一所大学。

(3) 完成句 (“了”字句) 如, 墙上画了一幅画。桌上刻了一个字。

(4) 实现句 (“着”字句) 如, 角落里蹲着一个人。

(5) 状态句:动态句 (着21) 。如, 锅里煮着饺子。蒸笼里蒸着许多馒头。静态句 (着22) 。如, 地上堆着积雪。棚顶上覆盖着一层霜。

(2) A+C如, 满脸青春美丽痘。

(3) B+C如, 只有皎洁的月光。

(4) C如,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群, 蓝夹袄, 月白背心, 眼角带些泪痕。

3、张克定

从认知学角度, 把存在句定为“时空短语 (phrase of space/time) +动词短语 (vp) +名词性短语 (nominal phrase) ” (在本文, 我们不讨论关于时间词的存现句句首成分, 当然, 在对外汉语语法的教学中, 我们认同时间词作为存现句句首成分的, 还包括一部分, 如“在”, 做句首的, 介词短语) 。

(1) G t F如, 床上躺着一个人。

(2) t F如, 只有皎洁的月光。

(3) G f如, 左边学校, 右边医院。

(4) F如, 中午和晚上更是琳琅满目, 回锅肉与干烤鱼、麻婆豆腐与烧冬笋冬菇、爆三样与油菜粉条……吃得好不快活。

(5) G t如, 墙上挂着的。

4、张学成

认为存在句有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1) S1:“有”字句如, 地上有一滩水。

(2) S2:“是”字句如, 桌上是一本书。

(3) S3:静态存在句如, 地上堆着一堆积雪。墙上写着一副对联。炮台上架着一台大炮。床上躺着一个小孩。桌上摆着一副碗筷。椅子上坐着一个人。

(4) S4:动态存在句如, 锅里蒸着馒头。操场上跑着许多学生。大街上走着一个人。教室里亮着几盏日光灯。天空中闪着几颗繁星。

5、小结

在我看来, 以上的几种分类, 都不是从对外教学的角度出发的, 而是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出发, 因而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教学。

雷涛和张克定的分类方式, 并不能轻松的应用到教学上, 他们都是把整个存现句拆分为三个部分, 又根据省略句的特点, 把存现句细分为几个部分。雷涛的分类方式并不很完善, 他把A+B+C这一类句式又分为六种句型, 但各自界限并不十分明显, 且例句也没有十分合理。张克定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把存现句分为三个比较详细的部分, 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但是我认为在对外语法教学中, 应该先教普遍句型, 然后再根据学生个别提问, 解决特例。因此, 我认为, 在存现句的教学时, 不应该教省略句类型的存现句。

张学成, 宋玉柱的分类方式, 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他们的分类不讲什么存现句的特殊句型, 而是把普遍规律揭示出来, 比较简单但又确实是适合第二语言教学的。同时, 我也主张, 存现句A+B+C的结构中, 我们应该从B段出发, 结合整个句子的语义, 将存现句分类, 来进行第二语言教学。

四、基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存在句再分类

综合各家关于存在句的划分理论, 以及了解留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 我尝试着给汉语存在句找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分类。这个分类应该是基于动词语义特征和这个句子意思的, 并且要够简单明了, 符合对外汉语语法的教学要求。

在我看来, 比较适合对外汉语存在句教学的分类应该是这样的:1、“有”字句, “是”字句, “存在”句, 2、动态句, 3、静态句。再结合词汇语义特征和句子意思, 在这三个类别下进行再划分。

五、对外汉语中存在句教学的原则

我认为在给外国人讲汉语存在句时, 有一点是必须把握的, 那是我们进行后面存在句教学的总绳, 是关键, 那就是存在句的定义:某个处所存在什么人、事物。因此要把握好这样一个句型:NP1 (处所词) +VP (动词) +NP2 (名词性短语) 。同时, 在这里我们探讨的是存在句, 因此VP的基本语义是:存在。这样的一个句型, 是我们在进行存在句教学时, 应该首先列出来的。

六、附录

1、这个附录是关于可选入存在句VP中的动词的研究, 并据此以分类

这个附录所选的语言材料是本文中所出现的例句的词语, 有:蒸、跑、走、亮、闪、堆、写、架、躺、摆、坐、煮、覆盖、画、刻、蹲、漏、贴、点、放、存在、是、有。

2、分类如下

(1) 存在、是、有

(2) 动态句 (C段.人、C段.发光体、置放类、处理类、C段.物)

蒸、煮+处理类+C段.物跑、走+C段.人亮、闪、点+C段.发光体+C段.物

漏+C段.物

(3) 静态句 (C段.人、C段.发光体、置放类、处理类、C段.物)

堆、架、摆、覆盖+置放类+C段.物

写、刻、画+C段.物

躺、坐、蹲+C段.人

贴、放+置放类+处理类+C段.物

上面把“存在”、“是”、“有”分为一类, 其余动词按照动态和静态分为两类, 然后再在各自中细分小类。

参考文献

[1]张斌.现代汉语[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2]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4, (01) .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

[4]宋玉柱.现代汉语存在句[M].语文出版社, 2007.

[5]雷涛.存在句的范围、构成和分类[J].中国语文, 1993, (4) .

[6]张克定.图形背景视角下的汉语存现句构式[J].外国语文, 2009, (05) .

[7]何贞慧, 朱乐红.汉语存现句的界定分类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10, (04) .

浅谈汉语语法形式之语序 第10篇

汉语里, 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之一。首先是词汇方面, 经常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语素构成两个意义不同的词汇。例如“故事”与“事故”, 二者都是由“故”、“事”两个语素构成, 但是因为两个词的语序不一样, 结果两者的意思可谓天壤之别。前者的意思——“旧事、旧业、先例、典故等涵义, 同时, 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跌宕起伏, 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价值观”, 而后者则可以解释为“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再比如“语言”和“言语”, 前者意思——“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 后者的意思有多个——“说出来的话或者说出来的一个词;〈方〉招呼, 回答, 开口;说话”, 虽然两者意思有关联, 但更有区别。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言语是个人的, 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具体的, 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有阶级性的, 语言是全民性的。更为明显的一个区别是:前者“语言”只能做名词, 后者“言语”除了名词还可以做动词。类似的例子还有“喜欢”与“欢喜”, “虚心”与“心虚”, 等等。其次, 表现为短语方面。例如“这个人不太行。”中的“不太行”与“这个人太不行了。”中的“太不行”, 前者的意思相当于“有点行”, 后者则是“根本不行”, 两者因为语序的不同, 导致其意思差别非常之大。类似的还有“不很好”与“很不好”等等。

话说从前, 有位书生骑马到乡下去探望朋友。途中, 书生的马受到惊吓, 突然狂奔起来, 把一位行人撞成重伤。该伤者的家属于是就向县衙门告状。县官要这位骑马的书生写答辩状。骑马的书生在答辩状上写了自己“驰马伤人”。他写完后向自己的朋友请教。朋友问明了情况, 遂提笔将“驰马伤人”改为“马驰伤人”。朋友说“‘驰马伤人’主要责任在你, 而‘马驰伤人’的主要责任却在马。”结果, 因为朋友的这么一改, 判决有了转机。本应重判的骑马书生, 却因一处妙改而得到了轻判。

缘何如此呢?“驰马伤人”与“马驰伤人”区别真的这么大吗?“驰马伤人”中“驰马”是动宾结构, 在这个动宾结构前面其实隐藏了主语——“ (骑马) 人”, 补充完整是“人驰马伤人”, 意思是“有个人骑马伤了人”, 因而主要责任自然是骑马人了。而“马驰伤人”的主语是“马”, 意思是“马自己奔跑导致伤了人”, “马”成了主语了, 自然, 主要责任也就变成了“马”。将“驰马”换成“马驰”, 虽然只是简单调换一下词序, 但是句子的主语截然不同了, 需要承担主要责任的对象也就不同了, 对骑马的书生的处置当然也不能不减轻了, 书生的境遇便大不一样。

同样还有一个例子。解放前夕, 我国云南省90多位民主爱国人士被国民党抓获, 蒋介石觉得不可饶恕, 坚决要杀害他们以儆效尤。云南省时任主席卢汉打电报为这些人求情, 但蒋介石回电八个字:情有可原, 罪不可恕。卢汉绞尽脑汁无计可施之时, 一位老先生提笔将蒋介石的回电改为:罪不可恕, 情有可原。因此, 一批民主爱国人士得救了。后来蒋介石得知了, 却也无可奈何, 只当是传话人或是电报员搞错了, 所以不了了之了。

“情有可原, 罪不可恕”和“罪不可恕, 情有可原”其实都隐含了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 着重点都在句子的后半段, 前者的意思是“ (虽然) 按情理, 有可原谅的地方, (但是) 犯下的罪却无可饶恕”;所以换成“罪不可恕, 情有可原”, 其意思就变成了“ (虽然) 犯下的罪无可饶恕, (但是) 在情理上还是可以原谅的”。

一封电报, 八个字, 两句话, 一字未改, 却因前后顺序的调换, 表达意义发生了大相径庭的变化, 最后导致的表达结果是云泥之别。因为“情有可原, 罪不可恕”——“罪不可恕, 情有可原”这一语序的改动, 仁人志士们的生命由悬于一线变成得以保全, 可谓有惊无险!

最后, 语序还可以表示说话人对人或物的认识, 不同的语序表示说话人对事物的不同认识与评价。比如“人来了”与“来人了”, 两者貌似一样, 其实是有差别的:前者中的人是表示有定的, 说话人知道某某人要来;后者中的人却是无定的, 说话人并不知道会来人, 更不知道什么人会来。因此, 两者中的人其实是不一样的语法意义, 表达效果自然也不一样。

总的来说, 本文分析了语序对于句子表达意义与表达效果的作用, 也让我们对语序作为汉语语法形式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从发展的角度来说, 了解语法和修辞的研究动态, 掌握汉语语法规则——语序, 学会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有关问题对我们自身大有裨益。

摘要:汉语堪称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汉语语法特点之一是汉语缺乏形态变化, 语序和虚词则是表达意义的主要手段。本文分别从词语、短语、妙用与事物认识等四个方面着手探讨汉语语法形式之语序, 其中不乏纯粹的汉语语法例子, 以及幽默精妙的语言事例。

关键词:语法,语序,表达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月蓉.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浅析汉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第11篇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1

1、动量是什么

动量即动作的量。有关动词重叠的动量,也是众说纷纭,大多学者把它解释为“短时”、“少量”、“轻量”。直到朱景松先生做出了新的阐述:“所谓动作的量不能仅仅理解为动作时间长短、次数多少,而应该包括动作、行为、变化的各个侧面、各个环节可以有广义量的意义的因素。朱景松先生对“量”含义的拓宽无疑对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动词重叠的动量包括动作的时间长短、力度大小、难度高低、语气强烈与缓和等。

2、动词重叠的基本语法意义是减弱动量

既然动量包含诸多因素,那么动词重叠后的语法意义的短时说、动作轻量说、委婉语气说等就可以概括为减弱动量。具体到不同语境,每个句子的动量的侧重点会不一样;也可能同时弱化几个因素。所以应该从具体事件着手分析动词重叠语法意义。

2.1 缩短动作时间

动词重叠式最常见的效果是缩短动作时间。

(1)a你先坐一会儿,我去去就来。

b你先坐一会儿,我去就来。

句(1)是最典型的短时的例子。重叠式“去去”体现说话者离开时间较短,让听者容易接受,且“一会儿”已经缩短了动作的时间,有限定作用,后半句只能使用重叠式。类似的还有“你等等我”,不仅很有礼貌,还能缩短动作行为“等待”的时间,让请求更委婉。而基本式“你等我”就没有这种短时的作用,且不如重叠式委婉、礼貌。

(2)他看看表:“已经10点了!”

(3)年纪大了,重活干不了了,只能洗洗衣服,铡铡草,喂喂牲口。

看表是为了知道时间,一般1、2秒足以。例(2)中“看看表”正好符合这样的语言环境,比基本式“看表”更加贴切。例(3)强调动作时间不长,如果使用基本式“洗衣服”“铡草”“喂牲口”就不能体现动作的短时。

2.2轻化动作力度、难度

动词重叠式的减弱动量还常表现在动作力度、难度的轻化上。

(5)a孩子敲敲门进去了。

b孩子敲门进去了。

例(5)重叠式“敲敲门”就体现了力度轻,如果换成“敲门”就不能体现动作力度轻,还显得没有礼貌。动词重叠式明显轻化了动作的力度。

(6)a你给我讲讲这道题。

b你给我讲这道题。

例(6)重叠式“讲讲这道题”表现“讲题”的任务没有难度,听者可以轻易完成,因此也易于接受 “讲题”的要求。上述例句分别反映了动词重叠式降低力度和难度。

2.3 缓和语气

前面提到,语气强烈与缓和也属于动量。那么动词重叠减弱动量就应当包括语气的缓和,也属于动词重叠基本语法意义的范畴,而不仅是表达功能。动词重叠式在缓和语气的同时有委婉的效果。

(7)a这个字很难,您给我们写写。

b这个字很难,您给我们写。

可以感到使用重叠式的a组均比非重叠式的b组语气缓和,也更有礼貌。缓和语气的重叠式一般出现在表示未然的祈使句中,起到委婉地表达主观愿望的作用。

缓和语气不是孤立的一种减弱动量的情况,而是经常与缩短时间或轻化力度、难度同现的。如例(1)的“我去去就来。”,缩短时量,也显得委婉、有礼貌。和基本式“你先敲门。”相比,重叠式“你先敲敲门。”轻化力度的同时让要求更委婉、礼貌。

把动词重叠的基本语法意义归纳为减弱动量,扩大了动量的范围,弥补了“短时说”“少次说”等现有观点的不足,概括了现有观点不能解释的句子。减弱动量是动词重叠的基本语法意义是一种更全面的说法。

3、动词重叠减弱动量具有主观性、模糊性

3.1主观性

动词重叠对动量的弱化并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上动量减小。很难说清“我每周五晚上跑跑步”和“我每周五晚上跑步”事件主体所作的动作的量在客观上具体差多少。“请你讲讲这道题”和“请你讲这道题”,两句的动量客观上一致,只是心理上觉得前者动量减小,从而使请求带有委婉语气。

(8)以前说“顶顶风就可以混过去”的造纸污染企业老板经理们,这次是躲不过去了。

例(8)中“顶风”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第三个义项是:“比喻公然对抗现行的政策法律等。”,“顶顶风”相比基本式,分量明显减轻,反映说话者主观上认为某行为难度不大。所谓减弱动量,仅指说话人的主观意识,动作行为则不一定有客观具体的动量减弱。

动词重叠的主观性还体现在对施事者的选择上,它常用于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句子,而不出现在第三人称里。如:

(9)a我明天去逛逛公园。

b你明天去逛逛公园。

c他明天去逛公园。(逛逛)

因为第三人称不是对话当事人,c句是客观的表述,无法体现施事者的主观情感。而b表达的是说话人对第二人称对象的要求,是一种主观态度。所以a和b可以重叠。

3.2模糊性

动词重叠的动量弱化还具有模糊性。首先,不能明确动量具体减轻了多少;其次,难以确认具体弱化了哪个方面的动量。比如:

(10)a他每天晚上跑跑步,打打球。

b他每天晚上跑步,打球。

使用重叠式后主观上感觉时间减少,但是不能明确说明“跑步”“跑跑步”分别是多长时间,“跑跑步”比“跑步”具体少了多少分钟。弱化动量,具体是程度减弱,还是时量减少,量减少了多少,都不能准确地讲出来。这些都是动词重叠式减弱动量具有模糊性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朱景松.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98(05):378-386.

[2]杨平.动词重叠式的基本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05):8-15.

浅析音节对汉语语法的制约作用 第12篇

一、音节影响语言单位的组合

(一) 语素组成词

双音化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主要语表形式。无论是单纯词还是合成词, 双音节的词都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一些重叠式合成词所承担的语义与单音节的词相同, 但在句法结构上则比单音节的更灵活。例如“刚”和“刚刚”:

1. 我刚给他打完电话

2. 我刚刚给他打完电话

3. 刚刚我给他打完电话

4. 刚我给他打完电话*

以上句子, 重叠式的词可以出现在主语前, 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后。单音节的“刚”只能出现在主语后。仔细体会, 这便是音节影响语素组词的结果, 句法和语义在这里不起作用。

(二) 词组成短语

联合式短语受音节的制约作用较为明显。联合式短语是指语法地位平等的两项或几项组成, 其间是联合关系, 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例如:

1. 柴、米、油、盐

2. 木柴、大米、豆油、食盐

例1联合式短语的每项都是单音节, 例2每项都是双音节。这样看起来就比较和谐匀称。

如果短语各部分音节搭配失调, 即使在语义和语法上并无异议, 但是人们使用起来会觉得非常的不自然。例如:

攀登山得表扬阅读报种植树

以上短语是留学生常犯的错误, 主要就是音节搭配不协调造成的。如果改成双音节对双音节就不会有这种不协调感了。

攀登高山获得表扬阅读报纸种植树木

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有一条音节规律:动宾短语所带的宾语音节数一般不能少于动词本身的音节数。例如:可以说“登山”和“攀登高山” (动词与宾语数目相等) , 也可以说“登珠穆朗玛峰”和“攀登珠穆朗玛峰” (宾语音节多于动词音节) , 但不能说“攀登山” (宾语音节少于动词音节) 。

(三) 句子与句子的音节协调

句间 (包括分句) 要求协调这一原则, 在汉语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对偶句。对偶是指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的两个短语或句子, 对称地排列。例如:

1. 大雪下得家家灶冷, 户户衣单。

2. 治学求深先去傲, 做人要好务存诚。

可以说是音节影响词语组合构成了汉语结构讲究对称之法的独特气质, 由此形成对对子这种汉语特有的表达形式这种讲究对称的结构形式, 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一种不同于一般表达的特性, 这就是对称结构可以形成一种语义上的气场, 其所传递的语义信息往往超过字面语义,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由此而出。所以我们说, 汉语表达的最高境界, 不在于字面上的到底传递了什么, 而在于透过字面所能感受到什么。

二、音节制约着词汇结构的变化发展

根据语言经济原则要求, 词汇在运用过程中会有趋简趋势。在现代汉语中, 一些多音节的词语, 为了运用的方便, 常常简化紧缩为双音节词, 例如: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

2.妇女联合会———妇联

这些是临时简化紧缩的词。有些简化紧缩词长期使用就已经词汇化, 彻底地转化为双音节词, 例如“科技 (科学技术) ”,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 “花生 (落花生) ”等。

除此之外, 词汇的语法化也受制于音节。例如, 词缀“老”的形成。

“老”在上古汉语中, 多用来表示年老或年长, 有实在意义。《说文·老部》:“老, 考也。七十曰老”。如:

九五, 枯杨生华, 老妇得其士夫, 无咎无誉。 (《易·上经》)

例中前有“枯柳”, 后“老妇”之“老”表年长不言而喻。在汉语复音化韵律的制约下, “老”与名词构成的名词词组逐渐凝固成一个词, 名词前面的修饰部分“老”发生虚化, 由一个词变成了一个语素, 词缀“老”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老”字虚化为词头, 六朝已有萌芽, 六朝以至近代汉语, “老”字作为词头大量出现, 广泛用于各种人名、动物名、亲属名、一般事物名、数字以至于形容词前。如:

1.老可能为竹马真, 小坡今与不传神。 (苏轼《题过所画枯木竹石》)

2.老鼠放饭, 虽饱难出头。 (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二百六十八》)

上一篇:物探试验下一篇:合作交流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