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与传播范文

2024-05-28

编辑与传播范文(精选7篇)

编辑与传播 第1篇

关键词:视觉传播,基本元素,电视编辑,创新

一、引言

在观看电视节目时, 观众只有感受到电视的现场感, 才能产生一些客观真实的感受。所以, 电视画面是否具有现实感, 可以算是电视编辑选用各种编辑技法的重要标准。而运用视觉传播基本元素, 能增强电视画面的视觉效果, 继而使观众感受到电视的现实感。因此, 有必要对如何运用视觉传播基本元素实现电视编辑创新的问题展开探讨, 以便更好地为电视编辑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二、视觉传播基本元素与电视编辑的互动发展

对于电视编辑来讲, 需要通过画面编辑形成一定的视觉效果, 从而实现最好的传播效果。而在编辑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声音的匹配, 从而利用同期声或解说词进行画面内容的解说。在必要的情况下, 还要利用字幕进行画面的点缀。而这三者之所以能够得到较好的结合, 是因为电视编辑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律和节奏将三者组织在一起, 并且形成互动的关系, 从而使视觉传播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在这一过程中, 则将按照规律进行视觉传播基本元素的运用, 从而使视觉传播按照规律变化发展。[1]所以, 作为一名电视编辑, 必须要熟练进行视觉传播基本元素的运用。而近年来, 伴随着民众对电视节目观赏性要求的提高, 电视新闻、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等各种电视节目中的视觉传播基本元素的表现也变得更加活跃, 从而展现了电视编辑对这些元素的创新运用。

三、运用视觉传播基本元素实现电视编辑创新

(1) 视觉构成支点的运用。每一个电视画面都是由无数个点构成, 所以电视编辑是无法把握所有无形或有形的点的。但是, 每个画面都拥有一个或几个有形或无形的支点, 从而使整个画面的视觉感受得以形成。在观看电视画面时, 只要较好地把握这些视觉构成支点, 就能够感知到整个画面的视觉要素。首先, 电视编辑应该较好地运用动点, 从而寻找到最能表现画面细节的视觉形象。所以在进行电视拍摄时, 人们常常会将运动变化最明显的点重点捕捉下来。同样, 电视编辑可以根据新闻事件的现场痕迹寻找现场最动感和各种运动冲突最激烈的点, 从而帮助观众产生对整个画面的强烈视觉感受。其次, 新闻现场的光点和色点同样也是电视编辑需要把握的视觉传播元素。其中, 光点是最明亮或最黑暗的一点, 色点是与主色调色差最大的一点。但在纷杂的视觉元素中, 光点和色点却常常会被忽视。从视觉传播角度来看, 每一个电视画面都拥有光点和色点, 并且能够成为人们利用视线扫描画面的出发点, 所以比较容易吸引受众的视线。因此, 需要较好地运用该两类点, 从而更好地传播画面内容。此外, 在电视屏幕的四条边上, 可以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找出四个黄金视点。这四个点是无形的点, 电视编辑通过将这些点与画面中的动点、光点和色点重合或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 就能使整个画面显得比较稳重和均衡, 从而增强画面的视觉传播效果。

(2) 视觉构成线条的运用。相较于点, 电视画面中的线条显然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线条也可以分成有形线条和无形线条, 在画面认读的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视觉传播作用。例如, 垂直线容易给人带来权力、尊严和抗拒变化的感受, 水平线容易给人带来安宁和平稳的感受, 锯齿线则容易给人带来焦急和不安的感受。所以, 利用线条的各种组合形式, 可以引发人们的视觉思维, 从而实现对内容的视觉传播。一方面, 电视编辑可以在视觉传播活动中利用水平线保持认知恒定, 从而帮助人们了解整个画面传达的客观事实。因为观众只有凭借着视觉经验才能够拥有认识恒定性, 才能避免视觉思维混乱。而客观事物一般都是在水平面上展开的, 所以观众收看电视会认为画面处在水平位置。另一方面, 电视编辑可以垂直线为景物的参照物, 从而进行画面动感的调节。在正常的新闻画面中, 常常会出现树木和建筑物等垂直线条, 摄像师也需要利用这些线条进行画面水平校正。而在表示车辆前进时, 也会将车窗外的树木等垂直线摄入镜头, 从而增加画面的动感。此外, 电视画面中总是存在着无形的垂直等分线和水平等分线, 而这两条线将会将画面分成均衡的四部分。镜头中的景物的线条如果与等分线重合, 就会被明显地表现出来。但是, 如果这些线条贯穿整个画面, 画面的完整性就会被破坏。因此电视编辑在视觉传播的过程中, 要充分了解这些线条的视觉传播效果, 并合理使用这些线条。

(3) 视觉方向定位的引入。在编辑电视画面时, 电视编辑常常会利用视觉传播基本元素进行视觉方向定位的引入, 以便简化跳轴镜头的编辑。在屏幕上的物体运动的过程中, 中间会存在一条无形的线条。而这一线条会贯穿运动物体, 并影响画面运动方向, 可以称之为运动轴线。人在进行方向定位的过程中, 其前庭与动觉是相互配合的。所以, 电视编辑在处理镜头时, 只要使前庭产生动感, 就能够使跳轴镜头顺利地连接起来。而利用轴线的变化, 能使观众定向方位发生变化, 从而使观众前庭产生动感。因此, 在电视编辑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轴线规则进行视觉方向定位的引入, 使观众产生视觉思维。

四、结论

电视节目能否获得受众的认可, 主要取决于其能否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所以, 一名电视编辑需要较好地把握视觉传播基本元素, 以更好地运用这些元素实现对画面的编辑创新。本文对视觉传播基本元素与电视编辑创新问题展开研究, 希望为电视编辑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编辑与传播 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编辑功能,消解与建构

1 新媒体传播的特点

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播特质,使得传统媒体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加快。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开始向网络化和数字化迈进。广播信号媒体向数字音频广播转变。数字卫星的压缩技术,使电视的功能不断拓宽,不仅能互动,还可以娱乐。

新媒体有着众多的用户群,其核心是交互传播,每个人都可以是传播者。新媒体的传播速度较快、实时性较强。报纸、广播和电视这三大媒体缺少互动性,不存在即时反馈。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使得网民能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共享。传统媒体的传播数量,会受到版面资源和出版时间限制,而新媒体的信息全面、复杂。新媒体编辑者不受广告客户和传媒的限制,新闻来源更为广泛,更新速度更快。

2 新媒体传播消解新闻编辑功能

2.1 媒介生态发生改变

科技的发展,使得新兴媒体不断更新。手机、电子报纸、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受众分流化和信息多元化。媒体出现产业化、集团化的趋势。数字化阅读人数不断增加,传统媒介生态发生巨大变革。有学者指出,报纸等纸质媒体会在新媒体传播的压力下逐渐削弱,最后濒临消亡。

2.2 媒介竞争环境日趋激烈

我国正逐步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由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媒介生态和社会环境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报纸等纸质媒体不得不进入立体化市场竞争中。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进行多层次竞争,在优劣明显的情况下,纸质媒体可能会陷入危机。

2.3 媒介受众环境发生转变

新媒体传播的发展,社会公众成为了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网络新媒体具有互动、及时、快捷的优点,将原本的纸质媒体读者吸收过来。新媒体使得受众可以自由选择新闻类型,人们的习惯发生转变。2012年6月,我国的网民已经有5.4亿之多,手机网民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2.4 媒介传播技术产生变革

纸质媒体虽然有辉煌的过去,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缺点开始不断暴露。纸质媒体携带不便、纸张耗费大、交互性较弱。相比较而言,新媒体更为便宜、实用和方便。新兴的iphone、ipad及时为受众提供需要的信息,将纸质媒体广告资源和读者资源分流。传统报纸也在发生改变,推行手机报和电子报纸等。

3 新媒体环境中新闻编辑的功能建构

新媒体发展使得人人可以做记者的工作,但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做新闻编辑。比较新闻报道,编辑工作更为重要。

3.1 主动策划内容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纸质媒体的新闻编辑应当对自己的任务进行重新审视。报纸编辑不能只报道社会中的新闻事实,而是要对新近发生的新闻进行有效的解读。新闻编辑应当从新闻事实的人和事着手,评论或介绍相关背景,拓展内容,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后期编排时,编辑需以记者采访情况做好版面调度,节约后期编排花费的精力和成本。

3.2 转变传统的单向传播意识

媒介的基本格局和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转变,传播出现分众化。新闻编辑应当及时和受众互动,借助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和受众开展交流。这些交流过程会表现出受众的心态和目的,有助于编辑的识别和引导。新媒体能够提升舆论的监督能力,更好发挥交互性作用。

3.3 对报纸编排形式进行创新

新媒体时代中,读者阅读需求和习惯有了很大改变。新闻编辑编排什么内容,要跟随着受众的兴趣取向。报纸编辑在转型过程中要遵循新闻原则,确保新闻内容新鲜。因为信息源趋同,许多家报纸的信息都一样,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报纸编辑要整合信息,提高报纸易读性。

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只愿意浅阅读,因此,新闻标题、导语至关重要。新闻编辑要合理选择适读的内容,让读者可以快速浏览信息。在必要的情况下,新闻中也可插入一些重要图片,让新闻信息更具含金量。

4 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对于新闻编辑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新媒体传播使得媒介生态、媒介竞争环境、媒介受众环境、媒介传播技术发生了转变,消解了纸质媒体中的部分新闻编辑功能,纸质媒体濒临消亡。而在新闻编辑的功能建构方面,新媒体带来了机遇,促使纸质媒体进行创新和转型,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新闻编辑应当努力完善自我,提升专业水平,更好的回馈读者,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陈响园.“新闻是新近信息的媒介互动”——试论新媒体传播背景下“新闻”的定义[J].编辑之友,2013(11).

编辑与传播 第3篇

一、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中媒体的编辑报道梳理

(一) 初始阶段:新媒体平台上的编辑报道

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照片最早在西安凤城医院的微信公号及医护人员的个人微信号中传播, 并配发“值得永远记忆的一台手术”为标题, 该条信息是作为医院的宣传内容进行推送的, 发布后并未引发相关讨论及争议, 只是在微信朋友圈内小范围传播。4个多月后的2014年12月20日, 一名微博网友@当维美不再唯美将照片发布在新浪微博上, 并配发相关文字如下“我想说难怪医患关系这么紧张, 手术时你们在做什么?”照片开始在个人微博中传播。不久后, 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栏目组官方微博转发该条微博, 并以#一说为快#为话题, 发表相关偏向言论, 号召网民对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进行评论, 该组照片至此完成了从个人微博到媒体官方微博平台的传播。媒体官方微博的转载迅速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网友们纷纷谴责涉事医院及相关医护人员, 表示医生手术台自拍, 缺乏对患者生命起码的尊重, 是严重缺失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表现。有的网友还将医生手术台玩自拍事件的个案上升到整个医患关系的层面, 以此用来说明我国医患关系之所以岌岌可危, 全因为有一群缺乏职业道德的医生, 批评言辞直指医务工作者。网民的情绪激动, 非理性的叫嚣在网络舆论中蔓延。

(二) 第二阶段:传统媒体深入编辑报道阶段

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在网络中引发巨大争议初期, 对此事件陕西电视台某节目发出质疑声音:西安医生在手术台前摆剪刀手合影考虑过病人的感受吗?《华商报》发布新闻《西安凤城医院医生手术台玩自拍暴露患者隐私不妥》、大河报发布新闻《西安医生手术台合影自拍还摆“V”手势》, 媒体立场倾向患者一方。舆论各执一词, 事件真相难以辨明, 随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多家国家级媒体也介入该事件的报道, 央视新闻频道白岩松主持的《新闻1+1》就该事件策划报道了一期《医生手术台自拍引思考情商需提高》的节目, 《人民日报》连续刊发两篇文章《警惕不信任情绪泛滥》和《“手术室自拍”引发风波后——来自病人和医生的声音》, 新华社发表评论《医生手术室玩自拍是否违规有待法律判定》。通过央视等传统媒体逐步深入地报道, 全景式地还原了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

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的真相是, 医生们为庆祝自己长达七小时手术最终保住了患者的腿及老手术室即将搬迁两层原因进而拍摄了这组照片以作留念, 并且我们能从照片的拍摄角度判断此组照片并非自拍。此事件缘由的公布, 使得舆论开始出现反转并逐步回归理性, 舆论不再是一边倒地批评与谴责医务工作者, 相当一部分的人发出对医务工作者表示同情与理解的声音。在传统媒体深入报道的后期阶段, 媒体机构自身也开始反思媒体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问题, 凤凰评论发表文章《“手术室自拍”的舆情逆转值得反思》、《京华时报》记者发表评论《“手术室自拍”真相反转后谁该反思》等。至此有关医生自拍事件的媒体报道告一段落。

二、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传播走势及新闻头条编辑内容分析

(一) 传播走势分析

以百度指数为平台, 选用“手术室自拍”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日期截取2014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 对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的传播走势及新闻头条分析进行分析。医生手术室自拍照片于2014年12月20日由网民传播至新浪微博, 事件一经微博传播后, 便得到了网民广泛的关注, 并在网络中引发巨大争议。搜索指数由21日的0次攀升至22日的117815次即搜索指数的最高峰值, 23日和24日的搜索指数分别为47391次与4295次, 21日至24日的搜索指数形成一个高峰, 详见图1。并且该事件迄今为止在百度指数搜索中也只有这一次高峰, 可见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 在此阶段传播最为活跃, 得到受众的关注也是最多的。手术台自拍事件在新浪微博曝光之前, 在百度指数平台显示无搜索量, 20日曝光后, 21、22日搜索量急剧增长, 然后出现下滑走势, 24日后, 搜索量趋于平缓, 每天关注数量在千次左右。可见, 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曝光初期最受瞩目。

注:数据来源:百度指数;时间节点:2014.12.19-2014.12.28。

(二) 新闻头条编辑分析

对百度指数 (见图1) 的重要拐点的新闻头条的标题进行整理, 详见表1, 可以发现, 媒体对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的报道呈现由浅入深的特点, 关注方向存在明显的差异。12月22日的新闻头条主要是针对该事件新闻评论呼吁人们切莫预设立场, 及主刀医生接受采访说明拍摄照片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主刀医生说明拍照缘由也使得舆论开始出现大反转, 事件全貌开始呈现在受众眼前。23日新闻头条出现两种视角看待该事件, 一种是反思脆弱的医患关系, 二是认为自拍的“流行病”已经侵入手术室, 该事件不是医患关系的例证。24日新闻头条的则是报道照片中手术病人的立场, 同意拍照并对医护人员充满感激, 媒体大量报道了该关键事实。25日, 新闻头条内容对事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挖掘, 站在了更高的角度上, 对媒体、社会、医院在事件爆发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反思, 医院也回应处罚不会撤销。接着, 12月26日、27日、28日的新闻头条, 均在“炒现饭”, 没有出现新的报道点, 均是旧新闻内容的重复与各方的反思, 如表1中的E、F、G所示。纵观上述新闻标题, “手术室自拍”“医患关系”“反思”三词在新闻标题中的出现频率较高, 可见手术室拍照这种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医患关系紧张的现象及事件各方的反思是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三、新媒体语境中新闻编辑与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 编辑传播的任意性——网民自媒体传播

手术台自拍事件最初的曝光就是网友在自媒体平台上编辑发布信息, 该条任意的、未经核实的消息却在网络平台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互联网的发展造就了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的局面, 并在网络传播中高度地解放了受众的话语权。网友根据自身的认知将身边所发生的事情, 编辑成文字、图片、视频发布到网络中, 在网友们的积极关注与参与下, 事件在网络中形成几何式和病毒式的大规模传播态势。他们在网络平台通过论坛及自媒体渠道编辑发布自己的看法及评论, 形成一场网络意见的大狂欢。然而网民在自媒体平台上的消息编辑及意见表达具有任意性和随意性, 网络中传播的消息常常细节模糊、观点具有片面性, 语言也表现出情绪化、非理性等特点。因而网友们在网络中发布的消息是否真实、准确、可信, 都有待考证。同时, 由于网络自媒体传播缺乏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 网民在网络中编辑发布信息并没有审核、过滤、检查等程序, 网民编辑传播的信息较传统的新闻媒体缺乏专业性、准确性与严谨性。

(二) 编辑传播的偏差性——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渠道传播

手术台自拍事件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并获得众网友的关注, 其重要节点在于该条消息完成了从个人微博转向媒体微博的传播。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栏目组官方微博对个人微博的转发并编辑建立话题, 引导网友加入该讨论。然则该条微博消息与事实真相存在偏差, 而该媒体官微编辑转发具有偏差性的事实, 自然在舆论引导上也会存在偏差。传统媒体在微博设立认证加V平台传播信息, 将在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建立的公信力扩展到网络平台中, 但在手术台自拍事件中, 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栏目组官方微博却并未利用其公信力编辑传播准确的信息, 而助长了错误信息的进一步传播。根据后续的准确报道, 也澄清了照片并非工作中的医务人员自拍, 这属于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栏目在报道事实上的偏差与错误。现今, 由于新媒体传播对传统媒体传播的挤压, 传统媒体也纷纷办起其新媒体传播渠道, 以此来抢占用户市场。新媒体渠道的传播较传统媒体具有时效性更强、与受众互动性更便捷的优势。但传统媒体进入新媒体传播渠道后, 新闻编辑却出现了更多的对事实报道的偏差与错误。传统媒体在使用新媒体平台时, 未将其原有的公信力优势发挥好, 而是在追逐新闻时效性的过程中, 忽视了对新闻事实的核实, 上述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栏目在微博平台上的传播行为使得长期建立起来的媒体声誉受损, 得不偿失。

(三) 编辑传播的倾向性——新媒体及传统媒体传播

在事件爆发的初期阶段, 新媒体中绝大部分网民和少数具有较强公信力的媒体微博, 均在网络中编辑传播声援患者的言论, 要求对涉事医院进行严惩。他们编辑传播的言论具有较强的倾向性, 同时也在网络中引起了较强的声势, 进而传统媒体开始对该事件进行关注并报道。在传统媒体中, 陕西电视台某节目发出质疑声音:西安医生在手术台前摆剪刀手合影考虑过病人的感受吗?《华商报》发布《西安凤城医院医生手术台玩自拍暴露患者隐私不妥》新闻、大河报发布《西安医生手术台合影自拍还摆“V”手势》新闻, 上述传统媒体言论也都偏向患者一方。然则, 从最终的手术台自拍事件调查真相来看, 事件未调查清楚之前, 新媒体渠道中的网民倾向预设立场站在患者一方, 与医生形成对立。与此同时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有些专业化的媒体机构也随着网络中的舆论人云亦云, 倾向站在患者方报道新闻。专业化的新媒体及传统媒体机构都应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认真核实消息真相, 准确客观报道新闻事实, 不偏不倚, 对于消息真相不应偏向任何一方, 这才是专业化媒介机构应有的态度与行为准则。

四、建议与对策

(一) 新闻编辑报道应避免刻板印象, 提高批判理性

最早提出刻板印象的是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 他在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中提出“刻板成见” (stereotype) 这个概念, 在国内被翻译成“刻板印象”, 指的是“常以高度简单化和概括化的符号对特殊群体与人群所做的社会分类, 或隐或显地体现着一系列关乎其行为、个性及历史的价值、判断与假定”。 (1) 李普曼认为, “公认的典型、流行的样板和标准的见解, 都会在人们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产生阻碍作用”。 (2) 中国人常常陷入“弱势即正义”的思维方式当中, 当发生医患纠纷且事情真相未明时, 他们往往是同情病人;当穷人与富人发生争执与矛盾时, 他们也常常认为穷人一定是受害的一方。这些现象也都能从李普曼的刻板印象理论中寻找到依据。

医生自拍事件在微博曝光初期, 便引发了网友们热烈的讨论, 凭借着微博上流传的5张照片, 网友们便异口同声、口诛笔伐声讨医护工作者。网友们编辑的言论一边倒地声援手术台上躺着的病人, 痛批医务工作者不负责任, 违背职业道德。足以显现网友长此以往对医生所形成的刻板成见, 他们并不深究事件的来龙去脉, 理所当然地站在医务工作者的对立面, 认为病人方肯定是弱者, 遭到医院的不公正对待, 其实事实却并非如此。

媒体官方微博加入照片的转发传播行列, 却对此照片不加任何调查采访求证, 并编辑发布了偏向患者的言论, 加入了这场混乱的舆论大战。但从医生自拍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来看, 网友们的声讨及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编辑报道行为, 缺乏理性, 陷入了刻板印象的思维方式。今后我们在网络平台上参与公共讨论时, 理应摒弃先入为主的偏见、不被情绪左右、不偏信单方面信息, 尤其在遇到医患关系等类似敏感议题时, 即使有图也不一定有真相, 学会提高批判理性, 不助长虚假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

(二) 新闻编辑报道应恪守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的原则

媒体新闻编辑报道的缺失主要集中在新闻报道的初期阶段, 网络上传播的新闻或是微博上爆料的新闻, 它们的真实性是有待商榷的。媒体如果没做好充分的采访调查工作, 仅仅依靠网络中的爆料就人云亦云的报道或是评价新闻事件, 这样只能误导受众, 恶化舆论环境。回望整个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的传播路径, 相关媒体扮演了引导舆论的角色, 这种引导几乎可以称为“误导”。在没做任何采访、求证的前提下, 草率地编辑发布消息并配上有明显倾向的评论, 明显有违客观、中立的原则。新闻编辑报道的生命即真实性, 在新闻编辑报道中应恪守新闻的专业主义原则, 杜绝新闻炒作, 不能为抢时效性而以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为代价, 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栏目组官方微博在此次医生自拍事件的最初编辑报道中则有类似的嫌疑。

医疗卫生涉及百姓的日常生活, 关系人民生活的福祉, 因而医患关系也格外引人注目, 近些年来, 医患关系矛盾日渐凸显, 暴力伤医的事件频频爆发, 医生处在较为弱势的地位, 有些媒体不仅没有客观、全面地编辑报道相关医疗卫生事件, 缓和医患关系紧张的舆论环境, 反倒是起了火上浇油、推波助澜的作用, 把医患关系推向一点即燃的局面。

(三) 媒体应承担社会责任, 积极引导舆论

客观、准确、全面地编辑报道新闻, 是媒体的基本职责, 除此之外, 媒体还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 理性分析医患关系恶化的症结, 积极正确地引导舆论, 缓和医患关系, 同样这也是媒体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医患关系并不是一对对立的矛盾, 良好的医患关系最终收益的还是人民。如今, 媒体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过去那种由医生和患者点对点沟通的医患关系, 变成了由患者、医生、医院、媒体共同建构的复杂关系。公众对医患关系的理解, 不仅来自于提供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 媒体报道构建的医疗形象, 也是患者理解医患关系现状的重要因素。正因为涉医编辑报道高度敏感, 媒体在传播相关信息时, 更不应随心所欲, 尤其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有意煽动医患矛盾。 (1)

摘要:梳理了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的媒体编辑报道, 对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的传播走势及新闻头条编辑进行分析, 探究新媒体语境中新闻编辑与传播存在的问题, 并尝试为新媒体时代医患事件中的新闻编辑与传播提供有益建议。

关键词:媒体,新闻编辑,新闻传播,手术台自拍

注释

1 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 李彬译注, 新华出版社, 2004年版, 第273、274页。

2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 阎克文、江红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第70页。

新闻编辑如何适应现代传播发展浅析 第4篇

关键词:新闻编辑,媒体,发展变化

伴随着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推陈出新和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崛起,新闻媒介一直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编辑记者要坚持在以往传统中所具备的素养;同时,面对新环境也应该有所改变和发展。

1 新闻编辑工作的变革

1.1 加强前期策划组织深化后期编辑能力

传统媒介新闻编辑的工作主要是最后把关,其工作范围更多的是对前方记者发来稿件的选择、润色、编排,虽然也包含编辑给记者指导、建议的部分,但不是很多,只在新闻生产流程的最后环节发挥了作用。然而,当今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介入,媒介竞争更加激烈。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既要有高质量的稿件,还应注重排版多篇同主题稿件。然而,尤其在重大事件的追踪报道方面,缺乏人员来组织协助记者的采访活动,编排计划整个报道过程。新闻编辑应担任整个新闻事件和媒介的总协调,在新闻生产的前期发挥策划功能统管全场,指定采访目标、安排采访活动;后期整合采访资料,制作出高质量、新颖独特的报道。以上这些对新时代新闻编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熟知各媒介属性,扬长避短

在新时代背景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甚至IPTV、手机报、楼宇电视等多种媒体覆盖下的新闻传媒网络,都在在全方位地及时传播信息,所以每一种媒介也应发挥自身特有的优点。当代新闻编辑要有媒介融合意识,尽可能优化组合采编团队,熟知各种媒介所特有的呈现方式,可以让同一个新闻事件在各种媒介上有所侧重的呈现出来,满足受众需求。此时新闻编辑应变成一位“多面手”,不仅可以出镜报道、编辑音频视频,而且也能组织文稿撰写评论,还能第一时间上网发布信息,这是对各种媒介的整合,也是对新闻编辑综合能力要求的必然。

1.3 充分发挥“把关人”角色

专业记者制作的新闻信息往往在水平、质量和公正性上相比较一直领先新媒体很多,传统媒体在丰富新闻具体内容、加大信息量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把关,以保证在媒介大融合时期继续保持媒介公信力,发挥媒介的专业水平。媒介整合时代新闻编辑保证原有的“把关人”角色的充分发挥是非常重要的。

2 新闻编辑适应时代的做法

2.1 注重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新闻要想确保时效性,必须对刚刚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新闻进行及时抢先发布,要做到采访迅速、写稿急速、编稿及时、尽快播报。因此,要形成一套从采访到播稿的一条龙流水作业流程,做一个24小时工作的新闻工作者,特别对遇到的重大事件,要先简洁明了地传播出消息,强化在众多媒体中的竞争力。

2.2 加强头条新闻的指导性

在头条新闻播报中,不要过分重视中心工作,忽视了重点以外的工作;缺乏具体指导性建议,播报太笼统等等。在头条播报中,应该多发布贴近群众生活,关注群众民生,弘扬主旋律和良好道德风尚的内容。

2.3 提炼新闻事件的鲜活性

新闻的标题是最抓人眼球的,运用适合的修辞手法,可增添新闻的文采和吸引力。运用适合的新闻标题,对新闻事件的价值要抓住事件的重点和鲜活性,要把吸引人注意的内容传递给受众,让事件更生动、更简单扼要,特别是新闻的标题,一句话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4 适应形势发展和变化,具有创新精神

对新闻编辑的创新要做到内容创新,要捕捉更新鲜更深入的新闻贴近百姓生活,满足受众各种各样的兴趣和需求。在新闻播报的互动环节中进行创新,可以通过电话连线来增强新闻的现场效果增加感染力。对新闻编辑的策划工作要及时创新。因为信息量大、有意义的新闻可以有效地吸引观众的注意。

2.5 增强言论的感染力

新闻编辑工作,需要进行短评和述评,需要编辑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特的视角,提高编辑的社交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善于处理各种危机和矛盾,促使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网络、广播、报纸、电视各大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电视新闻报道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竞争力,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成为当前电视新闻工作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新时代的新闻编辑适应现代新闻发展变化的问题是伴随着媒介融合和发展产生的,其必将伴随着新闻界变化趋势的发展而继续深化。新闻媒介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创新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新闻编辑要在新形势下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在不断的更新视野、认清媒介现状和对工作反思的基础上,培养职业素养,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姜冬梅,张伟.电视新闻报道应把握好三个“度”[J].新闻传播,2010(2).

编辑与传播 第5篇

关键词:网络新闻编辑,职业素养,媒介融合,网络传播现状

一、网络传播现状

有的网站为了迅速发新闻、争“独家”报道, 仅仅靠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来写作新闻, 所以大量未经认真采访和核实的新闻稿件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结果稿件中错误百出, 逻辑混乱、连篇错别字出现、虚假新闻等现象随处可见。当今虽然进入了媒介融合的时代, 但是很多网络媒介并没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功用, 仍然依赖于传统媒体, 导致网络新闻千篇一律, 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二、网络新闻编辑需要如何改进

(一) 提高网络新闻编辑的选择能力

现在很多网络新闻编辑每天的工作只是将纸质版的文字转化为电子版, 然后加上一个显目的标题, 这样就完成了日常的工作。网络信息的庞大冗杂, 受众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 而且由于各种社交软件的涌现, 网络编辑获取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广, 甚至有的信息是从普通网民的发布中获取的, 所以消息的真实性就难以保证, 这种情况下, 网络新闻编辑就需要具有收集、分析、鉴别的能力, 这就是一种选择的能力。[1]网络新闻编辑要在接触社会的信息后, 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发布, 这样不仅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吸引受众阅读, 也能让新闻正确引导受众, 正确地影响和引导舆论。

(二) 对网络媒体自身及受众的清晰定位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使得对媒体网站建设的需求增加, 然而很多门户网站在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后却没有收到实质性的效果, 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展示作用。很多网络媒介之所以得不到大众的关注, 主要原因在于对自身的定位以及对受众群体的定位不清晰, 一味地大面积、大领域发布信息, 又怎么能获得自己的忠实受众呢?

网络媒体在受众市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但由于媒体对受众调查不够, 一些媒体不顾自身优劣, 也不管自身发布内容的取向, 就随意发布信息, 所以其受众定位存在高度重叠和盲目性。而现代社会, 人们在受教育水平、职业、兴趣取向、收入水平、生活享受意识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明显, 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网络媒体的受众也出现了群体分化, 需求也由过去的较为同一转为分化, 必须要了解其中的差别, 进行“差异化”受众定位。因此, 只有在较长时期内向受众传达差异性的信息产品和服务, 满足其特殊需求, 形成媒体的特有受众群体, 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三) 根据时代的发展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新闻学给我们的是一种从事新闻的工作思维, 让我们去发现新闻、挖掘新闻, 给了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技能, 但是要观察现实, 评价事实的是非曲直、利弊得失, 还需要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中吸取养料。网络的普及, 在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给大众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 但是信息的发布具有不可控性, 网络新闻编辑如何正确识别并独立地作出判断呢?网络新闻传播打破了原来的地域与行业的限制, 与世界联通, 所以要求网络新闻编辑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思维方式, 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扩展自己的全球视野。现在的网络新闻受众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 在网上查询相关信息时, 人们一般更倾向于阅读专业所需要的信息, 面对这样的受众, 网络新闻编辑就必须有更丰富的知识积累, 具备更高的文化修养。因此, 网络新闻编辑不能只学习新闻学科, 还应该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哲学和自然科学等各方面, 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只有这样, 网络新闻编辑才能对新闻线索作出正确的选择。

(四) 运用数字化工具来进行特色报道

网络新闻传播运用高科技进行消息传播, 网络新闻的表现形式将逐步由静态转向动态。现阶段, 越来越多的媒体将新闻信息编写由简单的“文字+ 图片”的形式, 发展成为集视频、音频、文字以及大量相关信息链接的立体报道形式。今后, 网络新闻采访中还会更多地运用视频采访等手段, 远距离实现“面对面采访”。[2]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网络新闻工作者不仅要会用高科技, 而且要能熟练地掌握现在的媒介工具, 只有不断学习网络知识, 加强网络传播观念, 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媒介素质, 善于利用各种软硬件设备, 才能开创一片新天地。

这个网络媒体云集的时代, 竞争异常激烈, 这种竞争不仅包括新闻内容的竞争、消息可信度的竞争, 也是网络新闻编辑自身素质的竞争。编辑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互通性, 不能只求自己的发展, 要与其他不同类型的网络媒体相互配合, 互相促进, 这样才能使自身竞争力有更大的提高, 才能改善网络传播现状。

(五) 记者应具备更强的道德意识

网络新闻工作者在信息传播中, 必须具有很强的道德意识, 对发出的每条消息负责。新闻工作者还要积极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料, 发现并谴责不道德的信息传播现象, 以保证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纯洁度, 从而增强传播的效果。记者一定要有精品意识, 在努力增强责任感的同时, 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尽可能地减少稿件中差错的发生。总之, 网络记者应重视整体道德修养的提高, 树立良好的整体职业形象, 以顺利完成信息时代新闻传播者角色的转换。

三、结语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 已经得到大众的认可。网络新闻编辑作为这个拥有海量的互联网信息海洋里的瞭望者, 在这个有害信息滋生并可迅速传播的温床里, 不仅要扮演好瞭望者的角色, 利用自身优势及时传达新闻信息, 还要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 让虚假、有害信息止于网络之外, 还受众一个干净的网络新闻传播环境, 改善现在纷乱繁杂的网络传播现状。

参考文献

[1]赵振杰.浅论网络编辑的文化修养[J].出版发行研究, 2002 (5) :26-27.

编辑与传播 第6篇

关键词:网络传播,新闻,编辑

近年来, 网络传播在一系列方面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存在的界限、限制, 初步确立与构建了一些新的传播理念。从新闻层面上讲, 多媒体时代下的网络传播, 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突破区域界线。

新闻信息只要在互联网上发布, 在空间上就立即覆盖全球。由于信息传递越来越方便, 大家交流就像在一个小村子里面一样便利。“秦火火”等网络红人造谣被刑拘是今天微博最大的新闻。任何事在未知真相时不能用谣言来传播。如今信息传递具有影响现实的能力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这些新事物、新情况都考量着新闻编辑的素质和能力。

二、突破时间界线。

新闻不是“旧闻”, 没有传播速度, 新闻价值就会马上贬值。比如网络的“一句话新闻”, 即运用一句话传播基本新闻信息。比如:近日, 2013年通化市职业院校幼教专业技能竞赛在通化师范学院分院圆满举行。87名选手分别通过抽签的形式向评委们展示了自己拿手的专业技能。 (2013年5月20日《城市晚报》) 4月2日16时, 太原市杏花岭区胜利东街社区举行清明节“文明祭奠从我做起”活动, 百余居民齐聚社区活动室响应。 (山西新闻网)

三、突破方式界限。

传统媒体各具优势, 也有局限, 比如报纸图文并茂而信息量小, 电视声画合一而速度不快, 广播传播速度最快而覆盖面有限, 而网络媒体几乎兼具了传统媒体的所有优点。一般的的报纸信息只保留一天, 电台、电视台也重播的次数不超过2次, 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却可以提供检索服务, 只有你愿意, 就可以随时查询到各种已发布的信息。

传统媒体行业, 在网络传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方面, 网络传播将新闻传播变为多媒体化的传播, 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另外一方面, 由于网络的复杂性和随意性等特点, 新闻的严谨性受到挑战。基于以上分析, 新闻传媒业正在发生的变革, 要求新闻编辑既有专业素养, 又必须与时俱进。

第一, 更强的统筹策划和资源配置能力。

这对于所有高层编辑人员至关重要。这种业务上的计划与安排, 包括对组织结构和生产流程的重新安排, 同时, 多媒体时代的来临已经对编辑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国内传媒界而言, 新闻采集的一次性、编辑一体化, 已经在组织和技术层面完成建设, “新闻中心”已经成为“生产中心”。本文以为, 新的组织能否发挥最大效益, 关键还是在人力资源配置。如果“新闻中心”的高层编辑不了解多媒体传播的特点与差异, 不能对采访、摄像、播音之间的分工和协作进行合理设计, 极容易出现“千报一面”或“千台一面”的局面。

第二, 更强的辨别和把关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讲, “把关”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众所周知, 信息来源丰富化, 给编辑辨别信息真伪增添了难度。比如在微博、论坛上, 发布信息时就容易出现差错。例如2012年10月31日, 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 台湾文化部门旗下的“儿童文化馆”网站原本是提供给儿童的涂鸦天地, 日前疑似把关有漏洞, 有不少不雅的色情涂鸦出现, 让民众及网友惊呼太夸张, 直言不可能是小朋友画出来的东西。文化部门坦承把关不力, 已经将所有不雅涂鸦删除。再如一些新闻摄影大赛中曝出的“PS”照片造假屡见不鲜, 德国N24电视频道曾经用的一张题为“中国警察在北京监视喇嘛”的图片中, 警察的服装竟是10年前的式样, 合成的痕迹不难看出, 同样音视频的普遍采用同样也为新闻造假提供了新机会。

第三, 更强的整合和引导能力。作为职业编辑人员, 今天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总能有其他人抢在记者前面做出最新消息, 总有比记者更专业的专家站出来指责新闻中的疏漏, 无论官方如何表态, 都会有人用跟帖、微博等反驳。在这样一种传播语境中, 编辑应该重新思考如何应对。而要做到这一点, 编辑就要善于选择和重组。

第四, 更强的合作和创新能力。

相对于记者, 编辑的分工依然比较具体, 有人侧重于特效合成, 有人侧重于视频剪辑, 有人侧重于网站发布, 有人侧重于文稿审核等。这种情况由于编辑工作量大所导致, 同时也行成了各管一摊事的局面, 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 很容易影响新闻节目的制作。

本文以为, 新闻资源要在内部打通共享且相互配合。这要求每一个编辑都必须具有全局意识, 不能只懂自己把守的这一摊, 而不了解其他岗位的特性。所以, 只有全面掌握新闻编辑的各种基本知识和技术, 同时又特别擅长某一类型业务技能, 才能适应现代新闻传播的要求。

综上所述, 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设计新闻产品和策划、组织新闻报道。在新的媒介环境下, 新闻编辑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蒋晓丽:《网络新闻编辑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4]张垒、周街宇:《“我们正在迎接钟摆的回归”—传统嫌体怎样找回竞争力》, 《中国记者》, 2010年, 第12期。

编辑与传播 第7篇

然而随着近些年期刊在国内的迅猛发展, 集刊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忽视。在目前国内学术研究的大环境下, 学术评价机制仍然有所欠缺, 导致学术评价平台呈现“一边倒”的形势, 大家都把目光瞄准期刊, 把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展示的平台都放在期刊上, 甚至有少部分期刊收录文章的目的更多地倾向于经济利益, 放低了对文章本身质量的把关, 导致现在很多期刊的质量每况愈下, 使得本来就被网络及新媒体冲击下的纸媒更是雪上加霜。另外一边, 却是蕴藏巨大价值反而被冷落的学术集刊。因为学术集刊的商业性质几乎为零, 且出版周期较长, 所以使得集刊的编辑对文章的要求极高, 但因其传播性质所致, 辐射面极窄, 导致宝贵的文化资源被浪费。本文笔者以集形态出版物展开研究和探讨, 对集形态出版物的编辑特色以及传播价值进行梳理和挖掘。

集刊的编辑特色

收录经典, 示范垂则。较期刊来讲, 集刊的出版周期要长得多。期刊的出版周期一般都是一个月或半个月, 甚至近几年出现了以周为出版周期的期刊。但集刊的出版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且不固定, 这么长的出版周期让集刊的编辑有了充分的时间来甄选学术文章, 无形中提高了对文章质量的要求。与综合性较强的期刊相比, 集刊大多都是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出版物, 这两个特点无形中又提高了集刊编辑对所收录文章的严格筛选。由于对文章质量的严格要求, 使得集刊在出版后的阅读价值大大提高, 很多集刊的文章在发表后亦被很多期刊或者网站争相转载, 成为经典之作。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评论》为例, 一般来讲, 其出版周期是一年, 而在这一年当中所收录的几乎都是新闻与传播领域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文章, 有些文章甚至在几年后仍然被许多学者拿来研究和参考。例如2001年出版的《新闻与传播评论》, 这也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评论的创刊号。其中刊登了甘惜分的《延安〈解放日报〉的遗产》、陈力丹的《关于新闻与传播学中的翻译问题》、林涵与童兵的《强化舆论监督的有力措施———海南舆论监督中心的调查》等文章, 篇篇都是经典之作, 直到现在仍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培养新人, 薪火相传。集刊不仅仅只是刊登在学术方面较有名气的学者的文章, 其注重的还是文章的质量与学术价值。这样一来, 好的文章就不会因为一些外在的东西而被拒之门外, 那些在学术方面初有成果的新人也便有了展示自己学术论文的机会, 特别是一些青年学者, 虽然在学术研究方面涉及的书籍和领域尚浅, 但是在创新方面, 很多文章还是可圈可点, 但是因为诸多因素, 却不能够被期刊所选中, 而埋没了有价值的学术文章, 而集刊较期刊来说少了很多商业上的或是一些社会潜规则的约束, 所以把眼光放在了文章质量和学术价值上, 那么这些新生力量就会逐渐崭露头角, 慢慢地被大家所熟知。例如由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主办的《历史文献研究》集刊,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逐渐采用新人的文章来刊登, 有很多当时的新人学者到今天已经成为国内史学界举足轻重的大师, 而当时的文章有的也成为历史学术研究的范本。

关注热点, 引领方向。虽然说集刊的出版是以年为周期的, 时效上和新闻性方面不及期刊, 但是集刊的关注点也是当年或近几年的学术热点, 把握着当下学术专业领域的大方向, 是对同时期主要学术观点的一个集结, 也是对当年学术专业领域内热点话题的一个收纳。例如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研究》, 是主要以刊登高校教育的研究、开拓与改革为主的学术性集刊。从1999年起, 《高等教育研究》就开始刊登当年对教育研究有所创新的热点话题, 每年的话题都囊括了国内教育学者对于教育改革或教学方法的热门讨论, 是教育学术改革和研究方向的风向标。所以从这方面来说, 集刊又具备了一个较大的优势, 它既不像书籍一样从古至今无所不谈, 也不像期刊一样是对时下琐碎的、时效性较强的文字的一个无序的总结, 它吸收了书籍的严谨专业, 亦没有失去期刊对热点东西的追求, 可谓是两者优势的一个凸显。

认真严谨, 繁荣学术。集刊大多数都是学术性较强的出版物, 是在某个专业领域内学术权威的代表, 其学术性和专业性使得集刊在编辑的过程中对文章要求非常严谨。众所周知, 期刊也有许多专业性很强的分类, 但是由于现在学术评价机制的欠缺以及国内期刊发文的一些内在机制, 导致专业性的学术期刊文章质量低下, 甚至很多相关人士为了完成发文任务以达到评职称或者其他目的, 文章草草完成, 或者找人代写, 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去完成一些功利性的东西。这样的文章只是一些浅薄的叙述或者是以往研究的重述, 只是又变换了语言重新发表而已。这样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 对学术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而集刊恰恰就是由于人们的忽略, 导致集刊文章的发表没有任何功利性可言, 加之集刊在不同领域内的专业性, 使得集刊能够刊登一些优秀的真正具有学术见解的文章, 对学术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

集刊的传播价值

出版物是文化创新和积累的主要载体。[1]学术集刊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一个分支, 它的创办深刻反映了刊物的出版在学术研究领域内, 以专业性和专门性传播为特点深入发展的态势, 而这种集创新性与专业性于一体的传播效能实际上也是对古代编辑传播思想和集文化出版传播体系的继承, 并且是对其发展和创新所创造的一种新的现代媒介和传播文化。[2]在长期的学术文化积淀和编辑过程中, 学术集刊的出版已经形成了一些独有的编辑特色, 同时也具备了相应的传播价值。

缔构优秀文化, 传承稀缺文化。人类的编辑活动, 首先就是缔造和传播社会精神文化的活动, 几千年前的历史文化到现在得以保留, 编辑活动从中起到的是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于集刊来说, 更是对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让优秀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有史记载以来最早的集刊出自东周时期的《诗经》, 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而《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在西周初期。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官, 每年春天, 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 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 整理后交给太师 (负责音乐之官) 谱曲, 演唱给天子听, 作为施政的参考。[3]这种最早的编辑形式恰恰和现在的集刊的编辑形式如出一辙, 无独有偶, 虽然古代采诗官的这种行为在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它巨大的传播价值, 但从中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优秀文化的喜爱和保留之情。也正是这些特殊的编辑的收集, 才成就了今天《诗经》的广泛传播, 作为我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 《诗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积淀, 已经成为一种宝贵的文化基因, 融入了华夏文明的血液。

集刊在缔构优秀的历史文化方面体现了其对文化精品的吸纳性, 而其专业性对历史稀缺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如今国内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吁的声浪此起彼伏, 人们已经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一个国度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近些年有些人在这方面的意识淡薄,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到很大的破坏, 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大家的重视, 这是一个好现象, 但是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稀缺文化却也被很多人所忽视, 而这种稀缺文化对古代历史文化的传承显得弥足珍贵。在这方面, 集刊的发展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缺。虽然集刊的受众面很窄, 但是它也让这些稀缺的文化得以传播。例如江苏古籍出版社的《禅学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的《敦煌研究》、巴蜀书社的《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等, 这些集刊不但对这些稀缺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而且对这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构筑了平台。

传播价值讯息, 拓展学术视野。为什么说是传播价值讯息呢?因为讯息与信息的最大区别在于, 信息是原生的, 我们知道, 传播本质是信息的流动即物质与能量流动的信号, 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混杂性。[4]讯息是人按照一定的目的将某些信息采集得来, 并经过智能劳作, 加工创作出来的。其内容是把信息的含义加以提炼, 意义更集中、更明确、更完整。[5]其表现形态是根据代码规则编排有序的符号模式。而集刊的编辑就是把有价值的、精挑细选的讯息编辑成刊, 出版发行。在讯息的收集过程中, 集刊把关人对待讯息的价值评判也近乎苛刻。从这方面来说, 集刊对文章的收录比期刊的收录要严格许多, 因为集刊篇幅有限, 出版周期漫长, 自然就会对文章的质量精益求精。例如武汉大学编撰的《新闻与传播评论》, 出版周期一般都在一年, 甚至是两年, 而一期《新闻与传播评论》也就是二十多篇文章, 这二十多篇文章是编辑们在过去一年里收集来的最有价值的讯息文本, 再经过后期的编辑加工使之更加有序完整, 然后出版, 这样一来, 以前未经加工的、没有传播效力的文本就成为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传播开来。

集刊所传播的讯息大多都是学术性较强的讯息, 众所周知, 学术研究的进步需要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 无论多有天分的学者都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获得成功。讯息传播得越快、互通性越好, 那么这个大的讯息环境新陈代谢的速率就越快, 更新、更好的讯息也就会接踵而来。同样的道理, 集刊把最有价值的学术讯息编撰传播, 这种讯息通过一些人的吸收消化, 则具有了学术上的灵感催化剂的作用, 那么有可能更新的、更高级的讯息就会随之而来, 对学术的研究和创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语

集刊出版物作为我国特有的出版物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它为我国历史文化的缔构和传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集刊的作用也被业内诸多学者所认可。然而到了今天随着期刊的到来, 集刊的作用越来越被忽视, 甚至一些高等院校已经取消了对集刊的出版而采取其他的出版方式, 这种做法对国内学术的研究以及学术评价都是不利的。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文化体系对文化和科学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 而集刊本身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载体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它的作用, 虽然它本身也有不足之处, 但是在这个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就应该有一个多元化的、互相包容的文化体系存在, 这样才顺应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的全面发展。

摘要:集形态出版物多指集刊, 即以书代刊连续或不连续的出版物, 是一种具有交叉性的大众出版传播媒介, 是在中国古代集文化根基上创生的一种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刊物。随着近些年期刊在国内的迅猛发展, 集刊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忽视, 然而集刊与期刊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对立的, 而是相互对等、取长补短的关系。本文就集形态出版物的编辑特色以及传播价值两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以期能够引起国内学界对集刊价值的重视。

关键词:集刊,传播,编辑特色

参考文献

[1]刘英.论媒介编辑文化责任[J].新闻爱好者, 2011 (7) .

[2]阎现章.研究集形态出版物的媒介性质与集文化出版传播体系的创构[J].河南大学学报, 2010.

[3]张鸿飞.韩非子的三级社会传播模式[J].新闻爱好者, 2012 (1) .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江西贵溪下一篇:成本控制中的机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