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

2024-09-22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精选4篇)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 第1篇

1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研究区域位于吉林省农安县境内, 在地理上位于北纬43°54′~44°56′, 东经124°32′~125°45′, 地处松辽平原中部, 地势平坦可划分台地、川地和沙地三大类型。台地 (岗地) 可分高台地和台地, 高台地分布在区域的西北和北部, 海拔250 m以上。川地主要包括河漫滩、一级阶地、湖积平原和浅谷。沙地以固定沙丘为主, 大部分已开垦为农田, 只有在残余沙地上还分布有贝加尔针茅 (Stipa bungeana) 、糙隐子草 (Cleistogeaes gquarrosa) 群落。土壤以黑钙土和黑土为主, 其次为草甸土、沙土, 零星分布的还有盐土、碱土等[2]。地带性植被为贝加尔针茅—糙隐子草群落, 在低平地分布大面积羊草 (Leymus chinesis) 群落和沿湖附近分布有杂类草群落、碱蓬 (Artemisia anethifo-lia) 群落和沼泽。该地区可划分4个农田防护林立地类型[3,4], 主要优势树种为双阳快杨 (Populus×xiaozhuamicu) 。试验区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春季干燥多风, 夏季湿热多雨, 秋季温和凉爽, 冬季漫长寒冷, 降雪较少。年平均气温4.7℃, 1月平均气温为-16.9℃, 7月平均气温为23.1℃, 年平均降水量508.2 mm,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且多集中在夏季。5—9月的≥10℃活动积温平均为2 895℃, 无霜期121~148 d, 多为西南风, 春季>8级以上大风30余次, 使农林牧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因此, 营造农田防护林是保证农业丰收的基础。

1.2 研究方法

1.2.1 生态因子观测。

在择林网主林带500 m, 副林带250、420 m, 平均树高7~13 m。采用垂直林带观测法, 选迎风面5 H (H为树高, 即观测点外林带的平均树高, 是一个特定数值) 、3 H、1 H, 背风面1 H、3 H、5 H、10 H、15 H、20 H、25 H、30 H、35 H处设观测点, 进行风向、风速、气温、土温、空气湿度等项目的定点观测, 遇灾害性天气时进行临时性观测。

1.2.2 产量调查。

在观测区内采用机械取样方法, 设定生物产量样方, 测定产量, 样方面积为4 m2, 要求调查样地的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播种期、培育管理技术需基本保持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田林网的防风效应

农田林网有明显的防风效能, 风通过林带时, 受其阻挡, 风速降低, 气流性质改变, 间接地影响到其他小气候因子[5,6,7]。根据观测, 由4条林带构成的林网, 风速平均降低30.4%, 变幅在10%~45%。林网四边形成风区, 最低风速出现在观测区的西南背风面的3 H~10 H处, 降低60%, 但向东北逐渐加大, 至东北区背风面30 H时, 基本恢复对照点风速。强风区只在主林带的迎风面6 H处, 副林带背风面35 H和东北区30 H处恢复对照风速, 形成一个椭圆形, 约占全林网面积的15%。林带的防风效能与林带的结构、季相、行数、透风系数以及林带树种的株行距有密切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 一路2行 (道路两侧各1行) 的林带平均降低风速11.9%, 防护效果最低, 一路4行的林带降低风速24.0%, 虽然起到了一定防护作用, 但其效果不如一路6行的好。一路8行和一路10行的林带分别降低风速24.0%和23.7%, 其效果均不如一路6行, 而且比一路6行的多占用农田, 一路12行和一路28行风速分别降低34.8%和37.0%, 风速降低较高, 但占用农田过多。林带与风向交角直接影响防护效能, 从表1可以看出, 交角越小, 林网内平均风速降低越小, 防风效果越差, 防护距离相应越短。

2.2 农田林网的水热效应

林网对气温的影响比较复杂, 其变化与林带的结构、天气类型、风速大小和空气乱流交换强弱等因素有关。但是林网内气温变化总是比旷野区平均增温0.60~0.63℃, 并出现增温区和低温区2种状况。从图2可以看出, 林网内背风面1 H~10 H处和迎风面3 H~5 H处为增温区, 日平均增温为0.4~1.0℃, 而林网内背风面15 H~35 H处和迎风面6 H处为低温区, 日平均增温0.3~0.5℃。林带内地表温度变化比林外的温度变化较小, 根据6月10日观测, 地表温度林网内5:00平均最低温度14.5℃, 13:00平均最高温度为27.0℃, 其变化幅度为12.5℃, 而防护林外 (对照区) , 5:00最低温度也是14.5℃, 而13:00最高温度为45.3℃, 其变化幅度为30.8℃。另外, 林外的温度受天气阴晴变化影响也较大, 如6月10日15:00左右降雨, 林内地表温度为19℃, 比13:00温度只降低8℃, 而林外温度为20.5℃, 比13:00降低24.8℃。

从表2可以看出, 地下温度变化虽然不如地表温度变化激烈, 但是在0~5 cm土层变化很大, 而在深度15 cm以下土层变化较小, 总的趋势是林网内的温度比林网外提高1.6℃。林网中的空气湿度比林网外高, 由于树冠减弱水蒸汽向上输运和树木蒸腾作用放出水蒸汽, 再加上林网内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形成林网内空气湿度比林外高的特点。从表3可以看出, 林网内的空气湿度与林带的行数有密切关系。2行林带在有效防风距离以内, 相对提高的湿度最低, 平均提高相对湿度6.3%;12行林带次之, 平均提高相对湿度10.1%;6行的林带最好, 平均提高相对湿度20.4%。其中以背风面1 H~15 H和迎风面1 H~5 H提高湿度最多, 平均可提高湿度20.4%。因此, 在东北西部农田防护林中, 应提倡营造6行的林带。

2.3 农田林网的经济效益

林网内玉米产量调查是从主林带的背风面1 H~30 H处取样, 对照区以林网内防护效能最低和产量最低的为对照 (30 H) 。从表4可以看出, 林网内玉米平均产量为9 211.9kg/hm2 (不包括30 H产量) , 比对照区增加14.1%。实际上对照区 (30 H) 也由于林网防护效能提高了产量。林网内玉米增产分布与林网内防护效能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3 H~10 H增产幅度为17%~25%, 属于增产率最高区, 其余地区增产率在10%左右, 接近林带0.5 H~1.0 H范围内为减产区, 减产幅度在9%左右。玉米千粒重变化与产量相似。林网的实际经济效益可通过调查林网样地加以分析说明, 林网样地面积为20.8 hm2, 其中林带占地面积2.3 hm2, 道路占地面积0.6 hm2, 沟渠占地面积1.1 hm2, 其比例如下: (1) 玉米地占用面积=16.8/20.8×100%=80.8%; (2) 林带占用面积=2.4/20.8×100%=11.5%; (3) 通路占用面积=0.6/20.8×100%=2.9%; (4) 沟渠占用面积=1.1/20.8×100%=5.3%。由于当地属易涝盐碱地区, 所以农田必须排涝、修路、治盐碱, 如按空旷地平均产玉米8 070 kg/hm2 (实际是林网30 H) 计算, 则由林带占用面积11%, 所造成的产量损失为8 070×11%=887.7 kg, 林网内玉米平均产量9 211.9 kg/hm2。对比二者的结果, 有林地减去林带占地损失的产量后, 还比无林地增产254.3 kg/hm2。林网本身的经济效益还有生产木材, 根据对农田防护林调查, 树种为双阳快杨, 平均树高12 m, 平均胸径12 cm, 年龄11年, 其立木材蓄积量为135 m3, 平均为59.55 m3/hm2。

3 结论

由4条林带构成的林网, 平均可降低风速30.4%, 最低风速出现在观测区背风面的3 H~10 H处, 降低60%。林网内背风面1 H~10 H处和迎风面3 H~5 H处为增温区, 日平均增温为0.4~1.0℃。而林网内背风面15 H~35 H处和迎风面6 H处为低温区, 日平均增温在0.3~0.5℃。2行林带在有效防风距离以内, 相对提高的湿度最低, 平均提高相对湿度6.3%。12行林带次之, 平均提高相对湿度10.1%。6行林带最好, 平均提高相对湿度20.4%。林网内玉米平均产9 211.9 kg/hm2, 比对照区增加14.1%。3 H~10 H增产幅度为17%~25%, 属于增产率最高区。可见, 农田防护林具有非常明显的防风效应、水热效应和经济效益, 是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对吉林省农安地区成熟防护林的农田林网的防风效应、水热效应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4条林带构成的林网, 平均降低风速30.4%, 最低风速出现在观测区背风面的3 H10 H处, 降低60%。林网内背风面1 H10 H处和迎风面35 H处为增温区, 日平均增温0.41.0℃。而林网内背风面15 H35 H处和迎风面6 H处为低温区, 日平均增温在0.30.5℃。2行林带在有效防风距离以内, 相对湿度的提高最低, 平均提高6.3个百分点。12行林带次之, 平均提高10.1个百分点。6行林带最好, 平均提高20.4个百分点。林网内玉米平均产量9 211.9 kg/hm2, 比对照区增加14.1%。310 H增产幅度为17%25%, 属于增产率最高区。可见, 农田防护林具有非常明显的防风效应、水热效应和经济效益, 是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防护林,防风效应,水热效应,经济效益,吉林省,农安地区

参考文献

[1]马国飞, 崔学明, 刘静, 等.两种杨树农田防护林气候效应的对比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6 (1) :42-45.

[2]张元林.吉林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土壤特征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 2006, 35 (7) :15-18.

[3]徐文铎, 孙广云, 刘志明.松辽平原中部地区农田林网区立地因子与林木生长模型的遥感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3, 9 (1) :6-10.

[4]徐文铎, 孙广云, 刘志明.松辽平原中部地区农田防护林立地分类及质量评价的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4, 10 (1) :4-8.

[5]沈青叶, 李晴, 邹春静, 等.上海市崇明岛不同模式农田防护林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浙江林学院学报, 2010, 27 (2) :198-204.

[6]周园, 邹春静, 徐文铎.基于RS的东北平原杨树人工林生长模型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0 (1) :21-24.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 第2篇

2.1 优化排水灌溉工程

不同排水灌溉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排水效果。因此在对农作物灌溉时,应该按照国家指定要求进行创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优化我国现有的灌溉方式,节约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将传统的灌溉方式进行优化还可以有效的减少灌溉方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2.2 合理利用农田周边的河湖

自然生态环境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形成大大小小的河湖,这些河湖中具有一定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生长期间会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交换,从而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农田周边也有着这样的河湖,这些河湖可以将其中的水分渗透到土壤中,并为农田提供充足的水分,保证农作物快速的生长。同时这些河湖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地表流失,缓解一些洪涝现象。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为了农田周边拥有重组的河湖就通过人造水系的形式开垦,这不仅不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良好的帮助,还会破坏着人们生活环境。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可以采用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的方式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

2.3 对农田地区的土地进行调整

要想从根本上增加土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调节能力,就需要将现有的土地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地在使用时的多样性,并为农田水利工程和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做好土地的调整可以净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保证农作物可以健康、安全的生长。而在对农田平整时,要根据农田的运行现状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过度的人为干预就会导致农田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3 总结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 第3篇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贵州省三穗县

中图分类号:S2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3-103-3

如今,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有些地区已经快速发展,并且有些地区的农业产值已经占到其经济总量的相当一部分,但是有的地方的农业产值是以牺牲环境、牺牲生态系统的稳定为代价的,这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却给环境、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必须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既获得经济利益,又保持生态系统的平稳[1]。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1 研究背景

三穗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全县辖5镇4乡,159个村,5个居民社区,总面积1035.8 km2。该地气候是北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4.9 ℃,极端最高气温38.4 ℃,极端最低气温-7.6 ℃,全年无霜期290~300 d,平均降水量1147 mm。土壤类型有水稻土、黄壤、黄红壤、紫色土、黄棕壤、黑色石灰土、潮泥土等7个土类,水分相对比较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的一些天然优势,其农业在其经济结构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2 农业生态系统简介

农业生态系统具有两个很明显的特征:农业、生态系统;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是方向,生态系统是性质,农业很明显的突出了人为作用,即在整个系统中一些人为行为;生态系统突出它的本性,即是在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因此,可以说农业生态系统是自然系统与人为生态的综合系统,同时也是具有明显的人为输入、输出的开放系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经济和人文因素的影响。

3 灌溉系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虽然三穗县的水源相对于中国其它地方来说,水源比较充足,但是在特定的时间的某些区域还是需要进行灌溉满足水源需求,水源灌溉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恰当的量,下面详细研究。

3.1 灌溉和生态环境

灌溉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增加土地的水分,以供应土地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这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植物产量的提升。同时灌溉还能促进农田之间的水循环,水循环在农田的任何一个部位、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相当重要的,水资源的更新能够促进水循环的质量、美化环境、净化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是,从一方面考虑,我们也不能大规模的进行灌溉,因为灌溉成本以及环境保护等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具体灌溉要涉及多少面积、多少水量,需要根据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

3.2 过度灌溉引发污染问题

在需要施肥的季节,农民会对田中的作为施加一定的肥料,这些肥料的某些离子的溶解性好、有的溶解性不好,如果过度灌溉,水源过剩,多余的水会加大溶解性高的某些离子,并且通过过剩的水源将其带到一些其它地方去,同时还可能将溶解性不好的离子所在的粒子冲击到一些水源干净的地方,这样就可能给新地方的水源造成污染。因此,可以说适量的灌溉可以加速有机物的溶解,便于相关作物的吸收,过量的灌溉很有可能对农田突然的冲蚀、沁泡,将有些没有溶解的农药排入其它地方,污染下流的水域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加强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方式,适当适时灌溉,是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一大有力武器。

3.3 过度灌溉对土壤的污染

盐分在土壤中的运行方式是随水分运动的,当水分蒸发的时候,由土壤水管水作用,土壤盐分从深层突然想表层输送,蒸发程度月严重,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就越多。一下雨或者灌溉时,这些盐分又随水下降到下层,地下水位高是土壤盐碱化的根本原因,如果灌溉不当,很可能会导致某些盐分过多的积累在土壤表层,打破了盐分在整个系统中的平衡,引起土壤盐碱化、土肥退化、土壤渍涝甚至土地荒芜等严重的问题。

3.4 地下水的过度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过度灌溉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增加了农田的水肥流失,同时还可能加剧了水体污染,这在很大程度上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地表水的不足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开始开采地下水,但是如果过度开采,将有可能使得地表水向地下水渗透转化,同时还带有一定的盐分或者其它有毒物质,污染地下水,同时也可能造成地面下沉。

4 排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在农田的周围都能看见排水沟,排水沟对于农田来说,是一条有效的“生物走廊”,一方面,排水沟能够有效的降低地表水,另一方面,排水沟还能有效地降低地下水。在排水沟的沟底和内壁,具有很多小孔,这些小孔具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在沟内生产的一些植物对某些盐分和养料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同时还能加强土壤氧气的流动。

在一些经济相对较好的地方,人们修建了石块、混凝土的水沟,其实这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循环具有一些弊端,主要是:(1)通透性差,不利于水分等的流动;(2)改变了某些水生生物的生长环境,不利于某些生物的生长;(3)粗造性减少、光滑性增加,导致水的流速增加,减少了污染物的降解时间,加大了下游的冲刷。

5 植被对农田水利的影响

农田周围的树等植被都农田以及整个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时积极的,主要表现在:(1)降低了风俗,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护一定的农作物不被风吹倒;(2)调节农田及周围气温,如果周围植被较多,那么在各个季节都能起到不同程度的降温作用;(3)减少田间水分蒸发,在温差降低的情况,田间的水分的蒸发也会减少;(4)提高空气湿度,空气的相对湿度会增加。

参考文献

[1] 苏亚,张芝英,钱进.从传统农田水利建设向环境水利、生态水利转变的探索[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10).

农田防护林的环境效益研究综述论文 第4篇

摘要综述了农田防护林所产生的环境效益,认为农田防护林对农业生态环境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降低风速、调节气温和湿度、改良土壤、净化空气及水文等方面能产生良好的效益。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生态环境;环境效益

近年来,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已成为与人类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农田防护林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对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20个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大平原防护林建设,50年代前苏联斯大林改造自然计划,以及70年代中国三北防护林建设,无不是为维护生态和粮食安全而采取的应变措施。综观农田防护林领域的研究史,前苏联、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8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生态学原理更加深入地应用到农田防护林领域,形成了农田防护林生态学研究高潮[1]。防护林的生态效益通常包括生物效益、环境效益、旅游效益等。本文重点综述农田防护林的环境效益,包括风速、气温、湿度、降雨量等气象指标,涵养水源、改善水质等水文指标及改良作用、保护作用等土壤指标。

1防风效应

防护林体系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是通过防风作用体现出来的。由于林带改变了气流结构,削弱了风的动能,从而使通过农田林网的风速降低。在林带背风面有效防护范围内,可使旷野风速降低30%左右。如张掖市年均风速1991~1995年与1971~1975年相比降低了38%;三江平原垦区70年代比60年代年平均风速降低2.96%,80年代比60年代降低14.93%;“三北”防护林体系由于明显地改变了下垫面性质,因而产生了明显的防风效应,造林后风速平均降低20%左右;新疆和田绿洲内实现农田林网后,1981~1985年的平均风速较绿洲以外和田机场降低了1.15m/s,较1980年以前本地年平均风速降低了0.42m/s。绿洲内林网防护下的小麦田风速较绿洲以外的砾石戈壁降低了58.1%~71.0%;海涂农田防护林林网内的棉花生长环境多年实测与对照点相比平均降低风速38%。据中国林科院、山西省林科院调查:晋中农田防护林带能降低风速30%~40%;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内风速比对照点低32.9%~47.7%[10],可见农田防护林的防风效益还是十分明显的。

2温度效应

林带防风效应的直接后果是削弱了林带背风面的能量交换,改变林带附近热量收支各分量,从而引起空气温度的变化。林带对大范围的空气温度的影响表现出季节性变化,春秋季有增温作用,平均增温0.5~2.0℃左右;夏季具有降温作用,平均降低6~10℃左右;冬季有升温作用,幅度为1~3℃[11]。瑞士的N?觌geli指出,林带间夏季平均温度比空旷草原低,而冬季平均温度较高。瓦西里耶夫的研究资料表明,在炎热的夏季,有林带保护下的农田能降低温度2~6℃。B.B列捷夫的材料表明,林带一般能降低温度0.6~1.8℃[12]。晋中农田防护林夏季能降低气温1~4℃。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内冬季气温比无林网区提高0.5~1.0℃,夏季气温降低0.6~1.4℃[10]。据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三江平原垦区80年代比60年代年平均气温上升42.2%,平均增加0.9℃。

3湿度效应

由于林带降低风速,使林网内气流交换减弱,蒸发量减少。因此,产生明显的增湿效应,一般可提高相对湿度5%~10%。三江平原垦区80年代比60年代年空气湿度平均增加3.2%,林网内空气湿度平均增加30%左右,蒸发量减少10%左右。在三北地区由于湍流交换减弱、风速降低等原因使得被防护地区的蒸发量平均降低14%左右,林网内相对湿度较空旷地高6%~10%[13]。晋中受林网保护的农田,近地面相对湿度高于旷野3%~5%,有的高达10%~20%。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建立后相对湿度比无林网区提高7.1%~20.5%[10]。在江汉平原垦区,4~11月的.平均相对湿度,林带内比林带外高5%[14]。

4水文效应

由于树冠对雨雪水有截留作用,因而能延缓地表水径流速度,增加降水的渗透性,从而使地表径流减少,也减少了泥土的流失和河渠泥沙的淤积,产生很好的水文效应[14]。农田防护林的水文效应主要表现为减少径流、减少蒸发量。经对林网内的棉花生长环境多年实测与对照点相比,0~20cm 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26.9%,20~40cm土层平均提高30.42%,水分蒸发量减少37%,日平均提高空气相对湿度28%,减少地表径流90%左右,50%~80%的雨水得以渗入地下,不易形成水土流失 。前苏联的Levin的观测结果是,有林带保护的休闲地蒸发量比空旷草原减少1/3,有林带保护的冬小麦地土壤蒸发量比空旷草原低2倍[12]。朱德华认为,林网减少蒸发21%,马国骅观测到5~10月林带可减少蒸发12.2%~27.8%[12]。三江平原垦区80年代比60年代年平均蒸发量减少3.7%,年平均降水量增加6.1%。林网化后的绿洲水分蒸发减少58.3%。在干热风危害的5~6月,丰县林网内的蒸发量比空旷区降低12%~25%;在棉花生长的6~8月,沿海林网内的蒸发量比空旷区降低4.5%~10.3%。晋中农田防护林林网内的土壤蒸发比旷野减少21%左右。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的建立使土壤蒸发量平均减少27.4%,作物蒸腾平均减少34.1%[10]。

5净化空气

林带具有吸收二硫化碳、释放氧气、杀菌等益处。据科学测定,1hm2阔叶林每天大约吸收1t二氧化碳,相当于1 000多人的呼出量,同时生产氧气730kg,相当于970多人的氧气吸收量。树木还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据测定,农村无林区每立方米细菌数目为3~4万个,而在林区只有55~400个,相差100多倍。防护林中许多树种还有吸收有毒气体及滞留、吸附、过滤烟尘污染的作用,如臭椿、旱柳能吸收二氧化硫,刺槐、银杏等有较强的吸氯气能力,其他如桑树能吸收铅尘,紫杉能吸收氟化氢等。空气中的尘埃除含有土壤微粒外尚含有细菌和其他金属性粉尘、矿物粉尘等它们会影响人体健康,树木的枝叶可以阻滞空气中的尘埃。据实测资料,在主干道路附近绿化林带中比无树空旷地带的降尘量减少23%~52%,飘尘量减少37%~60%。欧洲一些树林的尘埃阻拦率在5%~13%[12]。另外,农田林网还有减少辐射、改善湿度、降低噪音等功能。

总之,防护林的营造形成了以林网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不仅可提供生产原料,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系列的相关功能和服务,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对整个地区的气候、土壤、农业生产等都具有重大的防护与调节作用,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高效能生物工程。随着人们对资源环境的日益关注,农田防护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效益将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环境问题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因而农田防护林的生态研究应结合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新趋势,着力探索农田防护林对农田生态系统环境的影响以及农田生态系统中植被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

6参考文献

[1] 范志平,曾德慧,朱教君.农田防护林生态作用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6(4):130-133.

[2]洪涛,刘发明.防护林区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J].甘肃林业科技,(2):59-61.

[3]代力民,王宪礼,王金锡.三北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要素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13(2):47-51.

[4]黄宝龙.江苏森林[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5]鲍玉海,贺秀斌,杨吉华,等.三种网格的农田防护林防止土壤风蚀的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1(2):5-8.

[6]刘涛,刘尊民,李兴华.三江平原垦区防护林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J].林业科技通讯,(5):12-14.

[7]朱廷耀.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及边界层物理特征[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209-216.

[8]李荣锦,仇才楼.江苏林业科技沿海防护林体系对农业环境的保护功能及效益[J].,27(6)44-47.

[9]赵银军.浅述海涂农田防护林的功能和效益[J].浙江林业科技,,21(4):66-67.

[10] 武建林,张良谱,刘随存.晋中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其效益评述[J].山西林业科技,2001(9):40-44.

[11] 郑亮,李滨,汪德玉,等.安徽省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效益分析[J].安徽林业科技,1999(4):7-9.

[12] 张金池.水土保持及防护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13] 刘章勇,邱春鹏.江汉平原湖区农田防护林小气候效应研究[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3):119-221.

上一篇:就业特征优势下一篇:现代师徒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