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人员范文

2024-09-16

财政人员范文(精选7篇)

财政人员 第1篇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 中直机关录用1名公务员成本超过2.6万元。而如果一位公务员从20多岁直到退休一直在中直机关工作, 包括工资、住房等所有收入、补贴在内, 加起来得有1000万元。

新浪网友:我国行政开支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20%, 美国为9%, 欧洲为5%, 日本为4%。从财政供养人员与GDP的比例来看, 中国是39人/百万美元, 美国是2.31人/百万美元, 日本是1.38人/百万美元, 我国公务员“超标”近20倍。倘若再加上公款开支、寻租贪贿以及低质服务、恃权压民等隐性成本, 这样的公务员我们真的养不起。

财政人员职责 第2篇

职责:负责文秘及办公室日常事务工作

姓名:岑艳萍 职务:办公室人员

职责:负责文秘及办公室日常事务工作

姓名:黄海燕 职务:办公室人员

职责:负责网络维护、OA系统及办公室日常事务工作

姓名:杨彬彬 职务:办公室人员

职责:负责网络维护、OA系统及办公室日常事务工作

姓名:杨芳

职务:股长(兼总预算会计)职责:

姓名:李娜 职务:业务员

职责:负责综合股业务工作

姓名:邓思斌 职务:预算股业务员 职责:负责预算股业务工作

姓名:胡继香 职务:国库股业务员

职责:负责国库总账管理工作

姓名:王宇宁 职务:国库股业务员

职责:负责国库总账管理工作

姓名:罗莉

职务:乡财中心业务员 职责:负责乡财县管业务工作

姓名:姚燕华(无照片)职务:乡财中心业务员

职责:负责乡财县管理业务工作

姓名:林炳员 职务:业务员 职责:

姓名:崔晓丙 职务:业务员 职责:

姓名:罗汉杰 职务:业务员 职责:

姓名:滕彩月 职务:业务员 职责:

姓名:姚明黎 职务:农业股业务员 职责:负责农业股业务工作

姓名:肖运战 职务:股长 职责:

姓名:周健 职务:副股长 职责:

姓名:王昌木 职务:业务员 职责:

姓名:姚胜德 职务:业务员 职责:

姓名:吴芳静 职务:业务员 职责:

姓名:黄建筹 职务:股长 职责:

姓名:张琼芬 职务:业务员 职责:

姓名:杨瑜 职务:业务员

职责:负责会管股业务工作兼派驻政务窗口人员

姓名:杨正高 职务:股长 职责:

姓名:梁英业 职务:业务员 职责:

姓名:黄华 职务:业务员 职责:

姓名:姚慧芳 职务:业务员 职责:

姓名:黄燕 职务:业务员 职责:

姓名:余天剑

职务:副主任(主持工作)职责:

姓名:陆柳丹 职务:业务员 职责:

姓名:谢秋兰 职务:业务员 职责:

财政人员 第3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培训需求;Likert量表;因子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4

1.研究意义与背景

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使知识的爆炸呈几何倍数增长,也给政府部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给政府部门带来的变革,政府部门人员应当掌握什么知识与技能,都是摆在政府和社会的一道难题。高校作为提供继续教育平台的重要载体,为政府部门提供什么培训,扮演什么角色也是校方考虑的重中之重。在“以人为本”的精神指导下,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是本文的出发点,并探索财政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需求,以期为政府及校方的继续教育合作提供理论参考。

近年来,国家新政策的出台也为继续教育培训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以2014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为例,新预算法增加了不少新规定,删除和修改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条令,如何解读与分析这些法律条文,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与贯彻其精神成为财政税务部门的当务之急,为此政府部门与财经类院校共同组织了相关培训,邀请知名学者与教授讲解新预算法,本次研究就是基于此背景展开的调查。

2.国内外研究成果

政府与高校在继续教育合作的领域上,不少学者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德国实行双轨制的学徒制度,由政府主导,学校培训的模式在各大企业极为流行,学员在学校学习必需的理论知识外,也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此举有利于企业塑造学员的核心价值观;国内学者郭萍认为高校的继续教育应适应政府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祖静则提倡构建创新型教育模式,倡导以政府引导为先、高校资源为主体、个人利益驱动受训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创新型继续教育模式,准确定位,实施个性化需求培训是必然选择。

3.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放式调查,广泛搜集学员们希望开设的课程;第二部分将开放式调查得到的课程编制成调查项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编制问卷,下发至参与培训的学员们,以此进行第二次数据收集,收集完成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将条目归类总结。

Likert5点计分法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于1932年在原有的总加量表上改进而成,被广泛利用与各项调查研究,具有量化被测项目的优势与特征,给人予直观易懂的印象;因子分析法则由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提出,是一种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能够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原有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因子,并予以命名。

4.研究过程

4.1编制调查问卷

首先,对50名参与培训的财政税务部门人员发放开放式调查问卷:“您希望在此次培訓中开设什么课程?请尽量多并具体的写出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48份,有效率为96%,共得到20个希望开设的课程。

其次,将回收的20个课程编制成Likert5点计分表,分别设置5个分值(1 很不希望学习,2 不希望学习,3 无所谓,4 希望学习,5 很希望学习),分值越高表明越希望学习。问卷形成后,统一发放至来我校参加培训的三个班。三个班的学员均来自广西区地税部门与财政部门的行政人员,共计八十六人,年龄在30岁以上55岁以下,调查时间为2015年八月至十月。

4.2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回收的八十六份测试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如表2所示,从表2可知,问卷的KMO值为0.894,Bartlett球形检验x2为 1568.988(df=190),显著性水平p值接近0, 如果设定的显著性水平α为0.05,则小于其值,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在进行因子分析时,将上述20个课程数据输入至电脑,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发现有3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共因子,特征根碎石图显示第三个因子后有明显拐点,说明提取3个公共因子是合适的,这三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877%,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可以接受。

4.3因子的命名解释

在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的载荷矩阵实施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如表3所示。从分析结果可知,财政预算的要求,预算绩效管理,财政政策,政府购买服务,预算实际操作,中期财政规划编制方法与实例讲解,行政预算编制,财政公开与透明,领导艺术,干部政治思想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共12项在第一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与财政人员的工作专业知识密切相关,故命名为财政工作因子;时事政治,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沟通艺术,股市与理财,国学,生活与养生共6项在第二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与财政人员的生活知识密切相关,故命名为生活因子;征管法与程序法,稽查风险,心理减压与积极心态共三项在第三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与税务人员的工作内容相关,故命名为税务工作因子。

5.结论

通过本次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参与培训的学员中,来自财政单位的学员与来自税务单位的学员在所学科目的需求上是有差别的,征管法与程序法、稽查风险得分较高说明税务部门在执行此法时存在较多的疑惑,故得分较高;财政部门在预算实际操作、中期财政规划编制方法与实例讲解、财政公开与透明三项中得分较高说明了参训学员更注重实际操作,结合实例更易于将理论与工作融会贯通。

第二,两个单位的学员对生活方面的知识例如国学、时事政治等方面具有浓厚的兴趣,第二因子的课程与第三因子的心理减压与积极心态的得分普遍高于专业课。经过交流与观察,学员们对日常工作压力较大,希望以提高综合素质、陶冶情操实现减压,因此继续教育机构在课程的设计上除了设置专业知识的培训外,还可以适当设置与生活知识相关的课程。

参考文献

[1]Tamar Jacoby. Why Germany Is So Much Better At Training Its Workers. The Atlantic[J].Oct.16,2014

[2]郭萍.高校为政府搭建继续教育平台的对策与建议.山西财经大学学报[N].2013年S2期

[3]祖静.构建创新型继续教育模式的探讨.继续教育研究[J].2014年02期

[4]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第三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财政部门改革会计人员管理问题研究 第4篇

一、转变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改革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会计管理工作是全国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面向全国各个会计单位并服务基层会计人员, 基层会计管理工作搞好了, 有利于规范基层经济组织会计工作以及提高基层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打造会计市场公平和谐的环境, 为经财税改革提供有力保障。我国拥有1200多万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管理是目前我国会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一) 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要求会计人员管理模式转变为社会化。

《公司法》及《会计法》都明确企业有权决定企业内部机构会计部门的管理与设置, 在财经法规允许的范围内, 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自主的会计核算, 对外披露正确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因会计人员是企业招聘的员工并不是财政部门的直管人员, 对于企业执行国家财经监督由政府的有关部门统管, 部分职能转变为社会中介机构来承担。

(二) 实行会计人员管理社会化的模式, 有利于防止会计信息质量失真。

政府部门经济调控和投资者决策来源于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会计信息不仅供内部管理需要, 还要符合所有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防止会计信息失真要求会计人员站在客观独立的立场, 会计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 有利于会计人员排除干扰, 体现了会计工作的中立性。

(三) 实行会计人员管理社会化的模式, 符合我国政府职能改革的要求。

政府职能改革从中央到地方, 根据精简机构转变职能的要求, 由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活动的直接管理, 逐步转为市场经济的间接管理。从而使财政部门从具体的会计人员事无巨细的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 提高会计职能管理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当前财政部门对基层会计人员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各级财政部门代表国家对会计领域行使管理权, 审计部门监督会计领域执行政策情况, 尤其财政部门不仅包括对会计人员的具体管理, 还包括会计法规体系的制定和实施。这种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极不适应。只要有以下表现:

(一) 会计服务对象多元化, 不是由信息使用的某一方进行管理。

会计服务对象包括政府、投资者、社会公众, 企业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客观、及时的会计信息, 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站在国家的立场上, 还要站在社会公众和所有投资者立场上, 确保会计信息不失真,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多元化, 要求会计人员管理中立化, 转变为社会化管理模式。

(二) 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权限缺乏刚性。

会计人员是企业的内部成员, 不隶属于财政部门, 企业会计人员与财政部门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 薪酬由企业发放, 而企业是市场经济中个体, 自主经营独立承担责任, 这就使得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缺乏利益动机。

(三) 财经违纪的频繁发生, 体现我国会计法规监管力度不够。

1200万会计人员队伍分布不同单位, 各级财政部门由于人员和经费的限制, 加之管理手段落后, 使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效果不佳, 同时也分散了财政部门会计管理人员的精力, 对会计人员监督力度不够, 频繁出现违纪问题发生和财务造假现象。

三、加强会计人员管理的几点建议

财办会[2014]5号确立了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目标, 使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一) 成立统一的会计管理社会化组织, 转变政府职能。

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会计人员联合会不隶属任何部门, 接受财政部门监管, 该组织社会化自主管理, 所有会计从业人员都必须加入联合会成为个人会员, 接受联合会的监督管理。各省 (直辖市、自治区) , 地级市 (省管县后的县级市) 设立分会实行垂直管理, 负责本地会计人员的管理工作。联合会设立惩戒委员会内设机构, 对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标准、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惩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侵害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的行为, 由联合会为会计人员维权, 切实维护会计人员的权益不受侵害。

(二) 为适应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的变化需要, 转变财务会计为管理会计。

2014年2月20日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提出了“打造中国会计工作升级版的重点就在于大力培育和发展管理会计”, 企业会计核算以会计准则为依据, 正确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 为政府有关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也为管理会计提供直接的信息来源, 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投资决策。将财务会计区分管理会计, 因为传统的财务会计反映和监督, 而管理会计跳出核算, 上升为管理层面。财务会计是一般会计人员, 管理会计师主要会计人员。因此, 对一般会计人员, 可以建立较为宽松的管理办法, 而对主要会计人员, 则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尤其是诚信档案及公示制度。

参考文献

[1]杨敏.总结经验明确任务推动会计管理工作再上新阶[J].财务与会计, 2012, (04)

财政人员廉政行为准则 第5篇

廉政建设行为准则

根据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从严从重惩治腐败,增强财政干部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特制定全区财政系统工作人员廉政建设行为准则。

一、加强学习,勤政廉洁。认真学xxx省、市、区纪委关于廉政建设方面的有关规定和决定,做到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依法行政,争当表率。

二、遵纪守法,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财经规章制度,忠于职守,廉洁自律。严禁挪用公款,索贿受贿,对执法违法、贪赃枉法行为要从严从重处理。

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对于预算安排、预算执行、决算审查以及其他审批事项,必须按法令、规定和程序秉公办理,不得利用审批权限对相关单位吃、拿、卡、要;不准利用资金分配权随意戴帽下达指标,徇私舞弊,谋取私利。

四、严格遵守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财政工作人员不准经商;不准从事中介活动;不准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利益以及为配偶、子女、其他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私利;不准接

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礼物馈赠;不准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不准收受有工作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赠送的礼金、有价证券、实物和农副土特产品;不准在工作及节假日期间无工作任务利用工作和影响到业务相关单位和乡村安排接待、应酬及娱乐等活动,增加基层负担。

五、遵守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规定。禁止假公济私、化公为私;不准用公款报销或者在外单位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不准公款私存;不准将本单位或利用职权将外单位公有的汽车、摩托车、计算机、通信工具等物品占为己有。

六、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制止奢侈浪费行为。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超标准接待;不准参加用公款消费的营业性歌厅、舞厅等娱乐活动和获取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会员资格;不准用公款报销为获取文凭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遵守会议的规定和纪律,各类会议一律不得发放礼品和纪念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下基层工作调研,一律按规定用餐。

财政人员 第6篇

下放权限亮点纷呈

一是扩大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权限。主要包括:项目预算调剂自主权,劳务费分配管理自主权,间接费使用管理自主权,结转结余资金按规定使用自主权等。二是下放差旅会议管理权限,不简单套用行政预算和财务管理方法。三是完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四是完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基本建设项目管理。

完善政策激发活力

《意见》提出的各项具体措施,从经费比重、开支范围、科目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松绑+激励”的措施,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一是简化预算编制科目,下放调剂权限。

合并“同类项”,将直接费用中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合并为一个科目,合并后的总费用如果不超过直接费用的10%,就不用提供预算测算依据,科研人员在编制这部分预算时不用再具体说明开几次会、出几次差了。下放科研项目预算调剂权,在项目总预算不变的情况下,直接费用中的多数科目预算都可以由项目承担单位自主调剂,“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

二是提高间接费用比重,加大绩效激励力度。

间接费用占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的比例上限,从20%/13%/10%提高到20%/15%/13%(上述比例分别对应500万元以下、500-1000万元、1000万元以上部分)。项目承担单位可以在核定的间接费用比例范围内统筹安排绩效支出,并与科研人员在项目工作中的实际贡献挂钩,以加大对科研人员激励力度。

三是明确劳务费开支范围和标准。

重申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项目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都可以开支劳务费。项目聘用人员的劳务费开支标准,参照当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根据其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工作任务确定,既有效解决科研人员反映的评审中预设比例的问题,又突出科研项目资金对“人”的重视和支持。

四是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用处理方式。

科研项目实施期间,年度剩余资金可以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当年的钱花不完不用收回。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验收后,结余资金按规定留归单位使用,在2年内可以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2年后未使用完的,按规定收回。

五是自主规范管理横向经费。

以市场委托方式取得的横向经费,由单位按照委托方要求或合同约定管理使用,有效解决一些科研人员反映的横向经费“纵向化”管理问题。同时,为了防止设“账外账”,强调横向经费要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

财政人员 第7篇

一、2009-2011年首轮支农培训取得的主要成效

截至2011年底, 市县两级共举办农村会计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班75期, 全市189个乡镇共计5 231人次参加了培训。培训对象除了农村财会人员 (村级报账员) 外, 还包括部分镇财政干部、农村财务服务大厅会计人员、行政村支书、村主任、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出纳人员等, 按照“农村财会人员每3年轮训一次, 到2011年, 力争农村财会人员培训覆盖率达100%”的培训目标, 基本实现了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全覆盖,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 能力增强改善了干群关系

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村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和科学理财水平, 推进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 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 增强了理解和执行财政支农政策的水平, 营造了民主和谐的农村财务管理氛围, 改变了农民群众对村干部的猜疑态度, 密切了干群关系。正如佛坪县黄家湾村的支书邓志荣说的“我出去做一天活能挣七八十块钱, 来参加培训财政上只给发15元误工补助, 但是, 我宁愿不去挣那个几十块钱, 也要来参加学习, 学了确实有好处, 少犯错误噻!”。宁强汉源镇二道河村会计徐广亮深有感慨地说:“这样的培训挺实用, 都是关系咱农民切身利益的政策, 以前村民问家电下乡补贴怎么领, 我也说不清楚, 现在也能给他们讲明白了。”

(二) 依法理财赢得了群众信任

农村干部对农村财务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 增强了理财观念, 同时, 学会了通过对“资产负债表”、“收支明细表”、“收益及收益分配表”等报表数据分析, 发现存在问题, 找出原因, 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从而提高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水平, 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配置更合理, 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村干部和村民的经济信访案件和举报减少了、村干部的经济责任风险减少了、了解学习财经法规和财政支农政策的意识增强了,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了, 有效地促进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 送“政策下乡”促进了经济发展

农村财会人员落实支农惠民政策更有力度。三年来规模较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用性强的培训, 农村财会人员体会深, 受益大, 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农村财会人员会计业务技能和财政支农政策的理解水平。通过回访座谈, 农民群众反映好, 他们认为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贴近民心, 符合民意。通过培训, 广大农村干部自觉宣传贯彻落实政策, 充分及时利用财政支农政策, 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了党的支农惠民的成果。广大农民群众也能掌握并正确运用支农政策, 为发展农村经济助力。

(四) 热情服务受到了学员好评

农村财会人员普遍反映今后应多举办此类培训, 给最基层的干部创造学习培训更新知识的机会。在进行意见征询和满意度测评和各期培训班总结交流发言时, 都能听到大家都对财政部门提供难得的学习培训机会、老师的辛勤授课、培训管理人员热情周到服务的深深谢意。纷纷表示通过培训使自己收获了知识, 增长了才干, 也进一步增强了依法管理农村财务的工作能力, 要运用培训所学到的新知识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 工作扎实得到了上级肯定

三年来,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经费投入, 完善工作机制, 确保培训的顺利开展;通过强化培训管理者及师资队伍、基地建设, 基础工作不断完善;通过创新培训管理绩效考评, 推进了培训工作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探索培训新机制, 课题调研及信息宣传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特别是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七步工作法”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提高了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组织管理水平和工作绩效, 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汉中市财政局、市函授分校连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办学单位。

二、目前农村干部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

为了做好新一轮支农培训工作, 汉中市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涉农”财会人员培训调查统计, 调查统计的主要目的是为开展第二轮“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摸清底子。统计范围分为三类:一是农村财会人员。包括各行政村实行“村财乡管”后的村报账员、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的代理会计、资金会计 (出纳) , 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计、出纳等在岗人员等;二是“村官”。包括村支书、村主任、村民监督委员会、村民理财小组成员等;三是“涉农”干部。包括镇 (办) “农村财务服务大厅”人员及参与村级财务管理监督的农经站人员。调查的重点:一是以上人员的基本情况, 二是2011年换届选举后新任村干部 (含报账员) 情况, 三是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情况, 四是参加第一轮培训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全市12个县区 (含经济开发区) 共189镇 (街道办) , 2 713个行政村, 乡村人口297.3万。第一轮培训对象主要是村报账员, 财政所“农村财务服务中心”人员次之, 村支书、村主任、村监委会主任等参训率普遍较低, 农村专业合作社会计、农经站相关人员参训情况极不平衡;201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对村干部队伍以及村财会人员队伍的影响不大, 新任干部比例仅占2.3%;村财会人员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人数没有实现零的突破;随着乡镇财政“两基”建设的加强, 财政所“农村财务服务中心”人员持证率明显提高, 达到91.4%。

第一轮培训工作虽然初见成效, 但是从本次走访调研的情况看, 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村财务人员财会基础知识和相关法规知识比较缺乏, 许多乡镇财政所的管理人员或负责村级财务的专管员也缺乏必要的农村财会知识, 业务不熟练、不规范, 今后还要继续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二是村级财务管理仍然有待规范。虽然各地都要求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 即“村财乡管”, 但实际工作中, 大多数乡镇只有财政拨款的资金纳入了管理, 能切实做到监管, 很多村的自有收入没有纳入, 其中一部分收入属于违规收费。对这部分收入乡镇也无法纳入管理, 否则就是明知收费不合理还纳入管理, 使违规收费变相的合理化。三是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 村级财会人员待遇较低, 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村报账员对个别村长、支书自行报账行为无能为力, 推行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难度较大。四是经费紧张制约培训顺利开展。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 全部实行免费, 培训班一般按3天时间安排, 费用 (包括食宿、交通、场地租赁、教材、文具、讲课费等开支) , 主要靠县区财力解决, 上级适当补助。开展长期、大规模的培训, 为县级财政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仍需加强。五是多数地方因各方面原因没有做到合理划分培训对象;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内容还不能因地制宜, 联系实际, 不能搞大而全, 否则会因政策误解而加深干群矛盾。六是由于管理体制、培训内容的局限, 开展村干部培训, 特别是村支书、村主任的培训, 仅仅靠函校, 甚至依靠财政局的的力量来组织, 难度依然较大。

三、开展新一轮支农培训的工作措施

新一轮财政支农培训, 省函校下达培训任务逐年增加, 2012年比去年多出一倍。认真总结以往成功经验, 切实做到三个“注重”、三个“结合”。即:注重教学方式, 实现集中培训与送教下乡、个人自学相结合;注重教学内容, 实现书本知识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注重教学效果, 实现课堂教学与交流互动相结合。

(一) 及早谋划、重心下移

在总结过去集中培训的经验基础上, 今年, 为了方便农村财会人员参加学习, 妥善解决培训与农忙、工作与学习的矛盾, 特别是要针对汉中市山区学员多, 居住分散等实际困难, 因地制宜, 将培训重心下移到基层各镇。在培训重心下移后, 提早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 确定一名财政所干部为培训工作协调员, 落实培训场地、人员、经费等事宜, 只有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财政所同志的通力配合, 建立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保障机制, 才能保证学员参训率, 使培训工作有序顺利开展。

(二) 区别对待、精心组织

一是分年度将全市189个镇的培训列出时间表, 并考虑避开农忙时间, 根据实际情况再灵活调整。二是将培训对象进行分类, 根据村干部、村财会人员、乡镇财政所涉农干部等的工作特点、知识层面不同, 培训内容和方式均有所区别, 分类组织参加培训。三是根据实际情况, 抢抓机遇, 遵循先易后难逐步展开:对村干部的培训工作要主动寻找可以借助的平台, 与组织部、民政局等部门搞联合培训, 培训时间不宜太长, 根据情况可定为一或两天;对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与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结合进行, 培训时间每期不少于三天;对乡镇财政所涉农干部的培训工作与基层财政所标准化建设结合进行, 培训时间每期不少于一周, 培训要求要严格, 考试要正规。四是在组织形式上不搞“一刀切”, 因地制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方式, 可以是就近原则进行组合, 大约3、4个乡镇为一个教学点, 组织“讲师团”送教上门, 也可以从各乡镇选调学员分类集中培训。或是“大课”与“小课”结合进行, 即先集中上公共课 (大课) , 然后非财会人员 (如村干部) 结束培训, 财会人员随后再上专业课 (小课) , 这样的形式也可节省组织成本。

(三) 深入调研、精选师资

针对大部分农村人员文化水平低、财务会计知识基础差, 年纪大、资格老、观念旧等状况, 要让农村人员在短期培训中听得进、听得明白、听得有趣、熟悉掌握, 培训班要聘请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从事过农村财务工作、熟知农村情况的同志担任主讲。一是掌握农村财务人员的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基本情况, 选好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入门课;二是选择农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的普遍问题、典型案例, 举一反三, 强化实务操作;三是培训内容选择从熟悉政策、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四是注意培训目的与培训对象的配合, 重点、难点和一般问题的安排, 培训内容与培训时间的分配, 授课教师和学员堂上互动、课后探讨的结合等, 以期达到培训的最佳效果。

(四) 因人施教、突出重点

根据培训对象及岗位的需求, 在教材选择上有的放矢, 有所侧重, 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 灵活方法、确保质量

在培训过程中, 牢牢把握“实际、实用、实效”原则, 运用多媒体工具, 采取课件、图片、案例等多种形象直观的方式开展培训。一是实事求是, 理论、政策联系实际, 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农民身边发生的事情、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等, 既宣传好人好事, 树立榜样, 又揭露问题, 寻找根源解决途径, 讲出农村干部的心里话;二是在教学形式上应该有所改变。村级干部学习的机会少, 坐不住板凳, 用常规的教学方式, 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可采取“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或“实务演练”等灵活的方式, 通过问答、讨论等方法, 吸引广大农村人员认真听课, 真正学到知识, 掌握政策;三是采用最朴实的语言, 把本来枯燥无味的专业讲得形象、生动、有趣, 既贴近实际, 又通俗易懂, 既活跃了气氛, 又使学员在轻松氛围中掌握知识, 达到入耳、入脑、入心, 最终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六)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新一轮培训我们要从完善制度入手, 坚持把制度建设和制度化管理贯穿于财政支农培训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一是完善按计划培训制度。按照“结合实际, 便于操作, 确保实效”的工作要求, 每年年初认真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依照方案, 稳步实施, 维护培训计划的严肃性, 切实保证执行, 避免计划拖延, 甚至计划落空;二是完善培训质量监管制度。结合基层干部综合激励机制的建立执行和培训工作年度考核, 加大支农培训质量监管力度, 加强培训档案和培训证书管理, 强化培训考核及评估验收, 重视培训后的跟踪问效, 进一步增强培训工作的连续性。三是建立优秀师资定期培训制度, 进一步加强优秀师资业务学习和培训, 拓宽视野, 增长见识, 积极争取师资培训专项经费, 采取集中轮训、网络远程培训、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扩大培训面, 汲取先进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 不断提高授课水平。四是完善培训经费管理办法, 形成稳定的支农培训经费来源机制, 规范培训经费的开支范围、标准, 减少培训经费管理中的随意性。

上一篇:前后路联合手术下一篇:供应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