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呼唤品质回归

2024-08-29

学科教学呼唤品质回归(精选11篇)

学科教学呼唤品质回归 第1篇

一、学科教学需要回归的本原

基于我国教育的现状, 顾明远教授在若干年前就提出, 教育要回归到“人的发展”的原点。“新教育”的积极倡导和实践者朱永新教授指出,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塑造美好的人性, 培养美好的人格, 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 从而“让学生和老师都过上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宗旨和理念, 可以说是对顾明远教授教育原点“人的发展说”所做出的最好解释和阐述。

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 作为从事教学一线的学科教师, 在年复一年的教学实践中, 培养出多少具有终生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学生了呢?从高考结束后漫天撕书的镜头、焚烧试卷的场景, 从上了大学后马放南山、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等等现象中可以看出, 我们的教育现实离其本原相距太远。

对学科教师来说, 若想提升学科教学的内在品质, 除了要清楚教育所要回归的原点——人的发展, 以及学科教学的终极目的——让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外, 还需明确以下两点认识。

一是要正确地理解教育的实施对象——人。

教育, 必须基于对“人”的正确认知;没有把学生当成“人”来认识、当成“人”来培养的教育必然是没有“品质”的教育。

人是具有高度自主性、自觉性以及自我完善能力的生命体。人, 是在自然进化的基础上自我创造的作品, 在顺应自然的同时变革自然。在变革自然的同时不断实现自我身体、自我精神和自我心理等方面的修正和完善, 从而创造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因此, 这种生命也必然是“自为”的——自我决定、自我治理、自然而成。马克思就说过, 人们是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成长, 教学的本质是帮助人学习。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经历, 不管是成功或失败, 都会让他们获得自我修正和完善的机会, 使生命的质量得到不同程度的自我提升。教育者对学生不仅要肯定其生命内在自觉的价值, 还应当为其生命的飞跃积极创造条件。所以, 教师不应做硬拖着学生前行的“纤夫”, 而应做学生生命的“牧者”。就像园丁身旁的一棵树, 是它自己在光合作用, 是它自己在生长。教育者所有的行为, 都应当是促进和维护这种生长。不是侵入, 更不能拔苗助长。

二是要明确“教学”是因为什么而存在的。

人们很多的烦恼来源于不能给自己恰当定位, 教育者尤其如此。一些教师往往不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的过于神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真理的化身等, 就是过于自轻自贱——孩子王、教书匠等。因此有必要明确“教学”之所以存在的意义。

“教”的存在源于“学”。在教师与学生之间, 如果没有学生, 教师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没有教师, 并不等于学生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因为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学生完全可以自学。所以“教”是为了“学”而存在的, “教”自身的存在没有意义。“教”与“学”的这种关系明确说明, 教育者要时时刻刻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指导者、维护者或“牧者”, 即“服务者”的角色, 只不过, 教师所“服务”的对象是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活生生的“人”。

国家督学李希贵指出: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师生关系是教育是否真正有效、教学是否具有品质的重要基础。在“教”与“学”过程中, 如果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 那么一切宏大的目标或崇高的使命都将是空中楼阁。北师大副教授马利文通过调查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的师生冲突都是由教师引起的, 主要原因是教师往往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真理和规定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认为维护真理和规定就是捍卫教师的个人权威。明确教学之所以存在的意义, 有利于教师给自己的职业准确定位, 并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由于教育所“服务”的对象是一些尚未成熟、懵懵懂懂的孩子, 所以师生关系的主导方主要在教师, 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责任。

二、教学品质的概念、内涵及主要特征

“教学品质”与“教学质量”不同, 教学质量的内涵已被严重异化。“质量”的本意是指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 教学质量应该是评价教育教学工作优劣的标准。但在各级各类的检查、评比或验收中, 教学质量或办学质量往往是以生均投入、师生比、设备设施、生均图书、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等僵硬的数字或图表来体 现的。而在各级行政教育主管部门看来, 教学质量主要就是中考或高考等考试成绩, 即重点高中的升学率或本科升学率等。以这样的认识来追求教育教学的所谓质量, 显然是严重偏离其主旨的。

“教学品质”与“有效教学”不同, 有效教学的实践已被功利化。在教育现实中, “有效教学”往往与“效率教学”划等号, 而此处的“效率”又往往被看作“生产效率”, 即在单位时间里, 付出越少, 产出越多, 就被认为是越“有效”。可以想象, 当教育的对象——人被当作产品在教学过程中“批量生产”时, 这样的教育或教学则很可能是反个性、反人性的。这种“效率观”所带来的看似是辉煌的福祉——升学率等数字的提高, 但其实却是教育教学的灾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严重缺失, 终生学习的愿望几乎全无。

“教学品质”指的是通过教学行为和教学作风所彰显的学科思想、知识贮备、个人修为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等教学实质。它是一个表达境 界的词汇, 其核心是教育良知和美的渴求——对自然的敬畏、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美的认识, 它代表着人格的尊严及高境界的教育生活。

追求“教学品质”即追求“有品质的教学”。“有品质的教学”是指有内涵、有境界的教学, 它能将人性与良知、科学与审美有机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彰显对学生人格尊严的捍卫及师生教育生活质量的提升, 所以它必然是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成效的教学。“有品质的教学”追求的是教学的内在价值而绝 不仅仅是高分。从事一线教学的学科教师一定要明白的是, 无论考试的分数是多么的好, 它都只是、而且仅仅只是教学的“副产品”, 绝不是教育教学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笔者认为, 立足于以下主要特征的学科教学, 才会是有品质的教学。

1.学科特征。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 一些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把语文课上成了审美课、物理课上成了数学课、政治课上成了德育课、历史课上成了政治课 等, 模糊了学科的分界, 丢掉了学科特点, 失去了学科独特的“味道”。

学科教学必须彰显学科思想及学科方法。学科思想是指对学科发展和学科学习最具影响力的那些观念、见解和思想, 是“知识”背后的“知识”, 比如语文学科中的文本解读思想、数学学科中的变式思想、化学学科中的动态平衡思想、生物学科中的自组织思想、物理学科中的逻辑推理 思想等等。学科方法是根据学科内在的规律和特点, 归纳和总结出来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 比如物理学科中的控制变量法、化学学科中的终态法、数学学科中的化归法等等。学科思想对学科方法起指导 作用, 学科方法则是学科思想的具体化体现。学科思想与学科方法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人们习惯上往往将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统称为学科思想方法。概括来说, 学科思想方法是指能反映学科思维特点、学科知识本质和学科学习规律, 对学科素养和学科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基本观念、思想和方法。所以, 不能将学科思想方法在学科教学中凸显出来的教学, 不可能是高品质的教学。

2.文化特征。

有知识并不代表一定就有“文化”, 知识与文化之间不能划等号。“文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的精神财富, 它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使个人行为能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的理想、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俗来说, 有了知识, 你就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有了文化则表明你不仅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而且能自觉地不去做那些不该做的事情。教育界的少数“害群之马”之所以会做出那些严重违反师德的事情, 就是典型的有知识而没文化的反面教材。

学科是具有文化特质的。各门学科都具有其相对独立的知识传统、思想范畴和行为准则, 并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相对独特的价值标准、学科理念、思维方式和伦理规范等。所以学科文化是一种力量 ——精神力量、价值力量、道德力量和规范力量。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认为, 教学改革绝不仅仅是观念、模式、方式或行为的变革, 即教学活动本身的改革, 它首先而且主要是文化的重建——这是核心、根本和终极追求。学科文化是学科教学的“土壤”, 是学科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 是学科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

将学科发展史、哲学辩证思想、逸闻趣事、大家传记、背景材料、社会热点以及相关的诗词曲赋、文学美学等有机渗透于课堂教学, 自然是使学科教学具有文化意味的方法;但教师更应该关注的是, 如何让学生去感悟文学和科学的美, 去体验和发现探究的过程, 去领略学科背后的文化价值和世界观。为此, 学科教师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做有益的尝试:

一是系统整合, 强化学科文化意蕴。学科教材由于要考虑不同时段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 以及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等诸多因素, 难免将学科系统知识编写得有些零散和细碎。学科教师对学科的系统框架要做到“胸有成竹”, 并将课程内容进行科学统整、合理安排, 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 有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从而体现出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世界的学科文化力量。

二是找准切入, 直抵学科文化内核。若要能从静态的学科知识背后挖掘出“活力十足”的学科文化教育价值, 需要教师找准切入点, 让学生在鲜活的情境中, 通过猜想、探究、实践、讨论和反思, 来亲身体验知识建构的过程, 感悟学科发展的魅力, 激发积极学习的情感体验, 从而直抵学科的文化内核。

三是拓展空间, 营造文化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图书馆纸质、电子书籍、网络学习平台、创新实验室、学科实践基地等) , 通过各种活动 (板报、小报、研究性学习课题、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活动周、学科日记) , 来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渊源, 学会用学科的眼睛看世界, 学会用学科的思想探究世界等, 从而充分拓展学科教学的空间, 营造浓厚的学科文化氛围。

3.人性特征。

儒家把“人性”分为三个层次: “天命之性”“气质之性”和“后天习性”。儒家认为, 每个人的“天命之性”都完全相同, 即都是纯善的, 但“气质之性”却因人而异, 有清有浊。清, 即所谓聪明;浊, 即相对迟钝。但不管是清或浊, 都依然也是善的。而“后天习性”之养成关键在环境。若环境是善的, 则气质清者更易成才, 气质浊者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转化, 同归于善;若环境是恶的, 则气质清者会被遮蔽, 气质浊者更易走向恶。

既然人的“天命之性”是纯善的, 教师就应该对学生充满信心, 即便暂时看上去是如此顽劣, 也不要绝望, 更不能放弃, 要善于挖掘学生善的一面, 以善克顽;既然人的“气质之性”有清有浊, 教师就应该坦然接受和面对学生在智力或能力上的差异, 不能强求一律, 要循循善诱, 因势利导;既然明白环境对“后天之性”的关键作用, 教师就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阳光健康、积极向上、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 努力让学生过上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若要使学科教学具有浓浓的人性意味, 教师还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能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大写的“人”, 积极营造让学生身心愉悦、感受心理安全和学术自由的学习环境。

二要通过生生互教、师生互教等方式, 构建平等、民主、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三要挖掘教材以及学科发展史中那些充满人性光辉的材料, 并浓墨重彩地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得到人性的熏染和浸润, 引领学生自然、自觉的善的天性。

4.美的特征。

文学之美在于描述一种优美的意境, 打动人的心灵;科学之美则在于揭开神秘的面纱, 探求世界的本原。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说, 美是真理的光辉, 而美的本身就是神秘的象征。学科教学应将文学和科学的美与神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但遗憾的是, 由于年复一年的机械重复, 很多教师已经对学科教材中的文学与科学的美产生了“审美疲劳”, 从而“熟视无睹”了。笔者多次发现,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将一篇美文讲授得索然无味, 将神秘的自然现象或精彩的科学实验讲授得味同嚼蜡。不能给学生以美感、纯粹以应试为目的的学科教学, 不仅不能让学生产生终生学习的愿望, 反而会让学生滋生对知识、对科学的反感甚至厌恶。这样的学科教学, 跟“品质”一词是毫无联系的。

美, 无处不在。能发现并会欣赏美,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和教学基本功。学科教师一要能深刻领悟自然现象的神秘、科学实验的精彩以及大自然的壮美等, 要能对科学的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奇异美、动态美等有深刻的认识;二要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抑扬顿挫的深情语调、神采飞扬的形体动作以及富有变化的脸部表情, 将文学和科学的美激情洋溢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三要能通过整洁美观、规范清晰、布局合理的黑板板书, 给学生以美的示范。

生活, 是要讲究品位的。有品位的生活, 就是有质量的生活。教学也是如此。如果一位教师不讲究教学的品质, 即使从事了一辈子的教学工作, 也无非只是一年毕业班经验的三十年机械重复而已。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人形容说是“戴着镣铐跳舞”。但即便如此, 也要始终怀揣着不曾更改的教育理想, 凭着自己的教育良知, 带着一颗敬畏之心把一切真的、善的和美的事物科学化、艺术化地呈现在孩子面前。要把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培养放 在首位, 不断提升学科教学品质, 让学科教学回归本原。

摘要:“教学品质”指的是通过教学行为和教学作风所彰显的学科思想、知识贮备、个人修为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等教学实质。它是一个表达境界的词汇, 其核心是教育良知和美的渴求, 它代表着人格的尊严及高境界的教育生活。教学品质有“学科特征”“文化特征”“人性特征”以及“美的特征”。在学科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品质内涵及特征的呈现来提升学科教学的品质, 从而使学科教学回归本原——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关键词:教学品质,学科教学,教育回归

参考文献

[1]李希贵.教育管理沉思录[J].人民教育, 2012年 (6) .

作文教学呼唤回归生活[模版] 第2篇

新的《课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它再一次重申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有很多老师虽然在理论上认同这个提法,而在实际操作上却又自觉不自觉地背离了它。现在,很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下了课也是埋在作业堆里,很少有课间休息时间、更谈不上自由活动时间;在家里,父母往往还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少,嫌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够自觉,又给学生买来什么“升学宝典”、“名校之路”„„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作业,聆听着老师、家长的埋怨、唠叨,学生根本没有春日草地上的嬉戏、夏日的垂钓、秋日里的放风筝、冬日里的堆雪人、打雪仗„„根本没有机会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试想,这种没有色彩的、单调乏味的生活,加上教师强加给学生写作的种种清规戒律,所谓作文事实上就是代“教师立言”、代“考试立言”、代“教材立言”,在这种情境下,学生怎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呢?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写作水平不能提高的原因主要就是对生活的感受力不强,脑子里没有储备足够的素材和信息。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经常刻意追求立意标准、格式标准、写法标准等规范化教学,向学生大谈写作秘诀,诸如:如何开头点题,中间如何展开,结尾又如何照应,甚至于鼓动学生模仿课文、去下苦功夫背范文等等,在这种统一标准的作文训练中学生的思维个性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学生的作文也就往往编造脱离自己生活真实与认识能力的“成人化”语言,“英雄化”思想,难怪现阶段学生中还常常出现这种作文现状:“一看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咬笔头,苦思冥想皱眉头,三个小时没开头。”

当然,这些老师的做法不能说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点作用都没有,多了解一些文章的开头、结尾、结构方式等写作范式至少可以帮助学生规范写作,不至于写作时离题万里。多背一些优秀范文、记住一些名言锦句的好处就更多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增强学生的语感,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确立主题思想,准确地选取题材,恰当地安排体裁、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等,这无疑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一条捷径,但是,仅仅做到上面这些是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从而提高学生写水平的。

我们说,一个合格的人类学家,必须沉浸在当地生活的细微情节里,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入考察,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严格意义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才能写出人类学专著来;一个教育工作者,也必须介入到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去改变他们以学校教育中的生存状态或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和学习行为发生某种转变„„才能写出对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学论著来;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问题就更不容置疑了,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诗人金波老师,就是在母亲搂着他吟唱“拉箩箩,扯箩箩,收了麦子蒸馍馍。蒸个黑的,放在盔里,蒸个白的,揽在怀里”等无数个童谣声中感受朴素的饱含乡土气息的民间童谣的律与美,享受与母亲一起游戏的快乐,学会感悟生活,懂得做人的道理,从而引领他走向了文学殿堂,为孩子们创作了大量情真意美的诗篇,正如他在《童谣》中写的那样:“妈妈教我的童谣,是开启我生活大门的钥匙,它在我面前展现了绚丽多彩的世界,„„”

英语教学呼唤朗读回归 第3篇

现象一:学生读书就好像是蹦豆子,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出现。这可能与老师平时强调语音有关系,教学单词的时候,每个单词的发音,教师都很重视,力求准确清晰,但是当学生把单词放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每个单词还是读那么清晰,就没有句子的感觉,只是单词与单词的组合。

现象二:学生读得很流畅,一气呵成,可是中间也没有停顿。短一点的句子听起来还可以,长的句子,听着感觉很累,总觉得学生一口气换不过来。

现象三:学生读文章从头到尾是一个速度,一样节奏。朗读时拖音很重,没有感情,把cat读成cater,good读成gooder。不按意群读又无节奏,大大破坏了语言的美感,如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super- market,please?学生会读成Can you tell / me the way to the / supermarket,please?

在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下,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迫于无奈而往往特别重视语法解析,单词背诵,默写和习题的操练,在课堂上抓住分分秒秒给学生讲解习题,忽视了对学生朗读习惯及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大部分学生将英语学习看成是课堂上完成的事情,再加上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教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听磁带,读课文),大部分学生不能认真完成。所以英语课就成了做习题课,语法课,朗读就被抛到了脑后。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丰富词汇量,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该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使我们的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一个台阶呢?

首先要读准,这是朗读的基本要求。

(一)意群 在一个句子里语法关系非常密切,不能再分割的单位,叫一个意群。要把句子按意群分成几部分,不能读破句。意群可以是一个单词,也可以是一个词组,但是一个意群里至少有一个重读音节。每个意群中不能停顿,但意群之间可以作短暂的停顿。停顿用“/”标示。一个较长的句子,一口气讲完有困难,或无法使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需要作一短暂的停顿。如The sky is blue / and the sun is bright.

(二)语音 发音要准确,比如mouse和 mouth,区别就在一个是清辅音,一个是浊辅音。There’s a mouse in my house.如果读成There’s a mouth in my house.岂不是贻笑大方?

(三)重音 在中文中,我们都知道重音的位置不同,所代表的意思也不同,同样在英语中也是如此,比如record,重音在第一个音节的时候是名词,重音在第二个音节的时候是动词。

(四)语调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词的每一个音节都有特定的语调,而这个声调起着区别或改变字义的重要作用。而英语没有固定的词调,词中音节声调的高低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而要服从全句的语调。陈述句一般用降调,疑问句一般用升调。我们学生一般不能准备把握升调的读法。同样一句话,用升调和降调读,意思就不一样。比如This is an apple.用降调读的话就表示这是一个苹果,简单的说明。如果用升调读的话表示怀疑:这难道是一个苹果吗?

其次是读好,要读的有美感,把握好节奏,掌握连读、弱读、失去爆破等技巧。比如: Open your book and turn to page 11. and在句中起连接作用,只要弱读就可以了,在英语中很多虚词都只要弱读,而学生习惯于把每个单词都读的很清楚,不能突出重点,还拖调。失去爆破的现象很多,首先在单词中就要读准,比如picture,这里的c有口型但是不发声,doctor也是这样,这样听起来有美感,在句中更是如此:I don’tthink so, doctor.

我们教师知道读的重要性,但是学生不知道,他们往往不会自觉的加强读的训练,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多听 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也强,鼓励他们多听课文录音,多看原声动画片,比如《狮子王》、《海底总动员》等,努力模仿片中人物角色的语言。

(二)勤练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录磁带,这样既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可以检查学生回家朗读的情况。可以经常举行“模仿秀”的活动,选择一篇课文,让学生模仿课文录音的语音语调,比一比谁模仿得最像。还可以评选朗读的“每月之星”,教师选定一片课文,在班内举行朗读比赛,看看谁读的最好,这样的活动每月举行一次,督促学生加强朗读。

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运用,如果我们的学生读的英语,老外听不懂,我们自己也听不懂,那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作为启蒙教育阶段,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让我们舍弃一点做习题的时间,多一点时间让学生朗读吧。

语文作文教学呼唤回归 第4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避免为文造情。”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不怕作文进而喜欢作文,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着力解决的难点问题。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针对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我做了一些粗浅的探究:

一、回归生活:源头活水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得昼夜不息。”看似寻常的生活最奇崛,要善于从生活庸常中积累,从一滴水中看到世界,从一朵花中品味芳醇。李贺作诗的锦囊,爱迪生知识的宝碗,都应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引领学生回归生活,就要调动学生心眼耳口鼻手等去感知真切生活,品味真实生活,这样才能汲取生活中的素材,感悟生活中的美好,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罗丹说:“对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留心处处皆学问”,要让学生从一花一草中感受生命的情趣,从朋友亲人那里感受深情厚意,从同学老师那体会关爱与温馨。只有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细心观察的自觉行为,才能让学生感知客观规律的真,与人友好的善,自由创造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对生命、自然、生活、社会的亲和力,感知生命价值追求的美。比如面对明月,苏轼抒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宗璞动情地说:“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从而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启迪的哲理。

在指导学生围绕“母爱”这个话题进行写作时,我发现与母亲朝夕相处,成天在母爱的羽翼下生活的学生却不知所言,大多数学生都凭借记忆中的作文书上的情节去编造,不是生病了母亲送我去医院,就是下雨天母亲给我送伞,干瘪乏味、言之无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我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走进母亲生活,通过对母亲眼神、活动、行为、举止等观察,体察母爱的特征,并在全班建立一个档案袋,记录大家调查的结果。除此之外,我还号召学生与母亲换位,像母亲悉心照顾自己一样,为母亲做饭、洗衣、盖被子,亲身体会母亲的艰辛与不易,结果大多数学生写得真实感人。正如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里所写:“只要忠于自己的生活和心灵,任何陈旧的作文题都可以写出好文章,因为任何一个人的生活和心灵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回归书本:它山之石攻玉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学生觉得写作难,是因为生活积累太少。只有调动学生自觉积累有意涵蓄的能力,才能感知文学艺术魅力和写作的乐趣。

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要善于从书本汲取写作素材。古今中外书本中的人、事、理应该成为中学生学习的根本,其中优秀人物应该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名言警句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人生的座右铭。从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崇高人生观、健康学习观,从中外名人事例、名言警句中汲取学习的素材,积累写作的素材。

如从“程门立雪”感悟尊师,从“凿壁偷光”学到刻苦求学,从“卧薪尝胆”品味励精图治,从“破釜沉舟”领悟勇于拼搏;从唐宋诗词中品味民族文化精魂,从名言警句体会中国文化的精髓。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名言不仅是知识传承而且是思想传承精神弘扬。鼓励学生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悟出道理。从点滴积累做起,日积月累,就能培养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席勒说:“只有恒心才可以使你达到目的,只有博学才可以使你明辨世事。”对知识的汲取应锲而不舍。

由于学生以往的阅读带有随意性,无目的性,而且过分注重情节,所以我指导学生在阅读之前,确定阅读目标,制定周密、高效的阅读计划。在此基础上,我把积累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一边阅读,一边积累。自己可以在喜欢读的文章里挑选好词、好句、好段记录在“日积月累”本上,或是做成读书卡片,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再阅读,真正把积累当成一种乐趣。与此同时,利用早自修、班会课的时间,开展故事会、诗词诵读比赛、好词好句接龙等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果的舞台。并在班内定期评比“阅读大王”、“积累小明星”,使学生在阅读积累中获得成就感,获得满足感。

深刻透彻的人生领悟、生动形象的文学描写、具有文采的修辞语句、精彩新颖的个性化创作,为学生的写作储备了足够的“资金”。要使阅读得以升华,还得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勤加练笔。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渐加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解,所以读完一本课外读物或是一个故事,往往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时,教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想用笔头倾泻出来。在学了课文《丑小鸭》后,学生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读了一遍又一遍。借助学生的阅读热情,我引导学生走进安徒生的童话,在课外阅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野天鹅》、《拇指姑娘》等。孩子们的心被童话占据了,他们的心情随着主人公的曲折命运时喜时悲。课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对自己喜欢的情节,讨厌或喜欢的人物高谈阔论,谈论得津津乐道。正当学生意犹未尽时,上课铃声一响,让他们用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很乐意地进入了老师创设的写作“圈套”,一篇篇充满生气的读书体会跃然纸上了。

三、回归真情:情满于山溢于海

情感是写作的血液,写过文章的人都懂得“文以情生”,“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这说明了情感与作文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情感就没有文章。登山者情满于山,观海者情溢于海,才有华章出现。面对美好的景物、动人的场

构建平台快乐起航

———在互评互改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闵爱梅

(泰州莲花学校,江苏泰州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互评互改,激发写作兴趣,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互评互改作文能力兴趣合作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作文批改是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指导的继续。传统的做法一般就是学生写,教师批改后写评语、打分、再发给学生。有的学生会认真分析评语,并按要求反复修改。但多数学生感兴趣的不是评语,而是分数,或是走马观花地看完评语后并不修改。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对自己和同学作文的审视、鉴赏和评定是很少的,最终的定论都是由教师来完成。面对当今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在作文教学当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学生自我意识、自主能力、审美观念、价值判断等诸多方面的培养,而不仅仅把作文教学看作是一个写与评的二元的模式,忽略了审视、分析和评定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而是要使作文的写、改、评定、欣赏等诸多环节变成教师主导、学生实施的一个整体过程,延长作文教育的链条,从而从更多的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

对此,我们在实践中尝试了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教学实践证明了它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方式去体会批改的乐趣,从而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如何很好地开展作文互评互改呢?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应当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

一、教师抽阅,把握整体

采取学生互评的办法,不是为了教师省事不去读学生作文。教师在学生完成作文后,应该对全班作文进行浏览,对作文情况事先要有底。这样在整体上把握学生写作的优缺点,以便为指导批改准备好第一手资料。在掌握作文情况的时候,可以采取抽阅的办法。抽阅可按作文水平的层次进行,覆盖各个层次;也可按照组别或学号进行抽阅。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抽

面,一个无动于衷、表情麻木的人是不可能产生创作的冲动的,即使写了,也往往是平庸之作。

有了情感,才会产生不竭的灵感,“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情感的闸门一旦被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作者柯岩移情于物,造天地万物与民共寻总理的感人场景,使本诗在当时纪念总理的诗山中树起一座奇峰。

再如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写得感人至深,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真实地反映了父子深情,如果没有感情,恐怕很难写出这样优美动人的文章来。

在单元写作活动中,我发现学生以烦恼为话题的作文写得尤为出色,这是因为他们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所感,“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自然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了。此后的作文教学中,我尽量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谈起,譬如:一部电视剧、一首歌曲、一场球赛等,都是情感的触发点。对于学生陌生的

阅,一定要注意轮换,这样不至于班级中有人被“遗忘”。

二、出示范例,指导批改

教师对批改的内容与要求要作明确的指导。批改的内容包括:文面、中心、选材、表达方式、结构等。这几个方面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要求学生。

学生初学修改作文,必须有个模仿的过程,在明确了修改目标后,教师可以借助投影等媒体出示学生作文,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示范,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整个修改过程,使学生克服修改的随意性、盲目性,扶着学生走,让其模仿。然后出示有代表性的作文,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由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劣,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教师作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举一反三,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在论辩中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着使用修改符号试着给自己或同学的习作修改一些字、词、标点方面的毛病,并且对照设计好的相应的等第表以及各项分值进行等第评定。

在适应阶段重点强调基础项,让学生感到作文不是太难改,给他们以信心和力量。以后逐步叠加批改项,且要注意每作有所侧重,最终使学生熟练掌握批改的要求。

三、分组批改,研究评议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局限性的,而且也是有层次性的,如果一开始就让每个学生完成一篇作文批改,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小组批改的办法,把学生分成小组,一般四人一组,先进行试“改”和试“批”。教师出示本篇训练重点及详细要求后,每组发放一篇相同的文章,在一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批改任务。

每篇文章要阅读几遍。初读主要是整体感知,弄清自然段落、文章主旨等,为后面的“改”和“批”作一个铺垫。再读时可结合“改”和“批”进行。“改”侧重字、词、句、标点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前面提到的批改原则和批改符号的使用进行。“批”侧重中心、选材、表达方式、结构、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在这当中,可让作文基础好的同学评价所批作文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使同组的同学能受到启发。作文基础差的同学可以评

话题作文,如“黄河”,我则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为他们创设情境,让他们在雄壮的乐曲中感受中华民族的豪迈激情和英雄气概。真情无价,一旦学生的心灵之窗被打开,灵感便如火山爆发,不可遏止地涌现出来,由此而写来的文章,往往能达到情真意切,枝丰叶茂,正所谓“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或给人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感。

语文教学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第5篇

文以载道,语文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富有丰厚的人文内涵,充满人性之美,是一门人文底蕴极为深厚的学科。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也就是通过语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真正的文学中蕴含的人类的智慧和情感,陶冶性情,塑造情操和品格气节,学会读书做人的道理。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应该在精神领域内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自由骋翔的浩瀚天地,极其有利于学生品格方面的完善和修养的提升。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正可以利用精华荟萃的语文教材和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形式等各种途径实施对“人”的灵魂的塑造。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中学应该承担“精神家园”的教育功能。中学阶段,正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是人的个体生命的“童年”,与人类生命的“原始”时期有一种同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中学校园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是一个“精神之乡”,中学阶段就开始构筑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即使带有梦幻色彩,却也会为终生精神发展垫底,成为照耀人生旅程的精神之光;中学教育的影响会辐射到人的一生。

中学教育应该承担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责任,中学语文就应该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摇篮,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是中国社会思想的孵化器。在中小学所有的课程中,语文课所担负的传播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功能是首屈一指的,而文化正是语文课的“内核”。语文课主要是通过人类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来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而这样的传承又主要是通过经典名著的阅读来实现的。所以中学语文必须摆脱“应试”模式,回归自己本来的职能。

作为一个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有什么能力与根深蒂固的社会思潮对抗呢,我们的学生又非活在真空之中!这是现职有良知者的感叹与无奈。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性,并把它作为一种规范,是语文教育本真的回归。但是,要能真正将新课标的理念转化为一种语文教育的自觉,语文教师首先自身必须具有丰富的人文修养,他必须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对学生富有爱心,懂得尊重的人,因而才可以把教学活动的目的和过程的设计完全指向“人”的培养,并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中积极引导学生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将完善学生的人格,将学生培养成有良好教养的人当作学科教育的终极目标。如培养学生学会自尊自爱,学会与人相处,具有科学的态度,具有宽广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有为社会服务为人类献身的精神等等。可见,没有相当的人文素养、没有高尚的精神品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的教师,是很难胜任语文教学重任的.

作文教学呼唤回归本质 第6篇

一. 淡化功利, 回归作文本源

大家都知道, 语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这四种人生最基本的能力, 而作文正是这四种能力的综合体现。由新《课标》精神, 我们应明确, 作文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 尊重学的情感, 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应当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 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 达到关怀人生的终极目的。作文教学还要从“终身教育”的目的出发, 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 立足于人的一生, 定位于使人“学会学习”。

语文老师必须淡化功利, 去掉应试作文的束缚, 转化思想, 一切从学生出发, 牢记教学宗旨, 并在教学中回归本源, 切实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回归到因所见、所想、有所说的写作本质, 让他们体会到作文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意义, 必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二. 淡化技巧, 拓宽写作范畴

写作需要技巧, 这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关于学生作文写作技巧的书籍多如牛毛。笔者也曾经呕心沥血地根据各种参考书自行摸索出一套从记叙文到议论文以及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 自以为循序渐进, 可操作、可见效, 但几经试验最终都是收效甚微。几经挫折, 几经反思, 得出结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无话可说, 无感可发, 写作往往只能胡编乱造, 无病呻吟, 再多再好的技巧也无用武之地。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怎样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怎样让学生有话可说呢?古人云:我手写我口。前人对作文早就作出了最朴实的阐述。作文其实就是把想说和要说的话用文字表述出来。要让学生写, 就应该是写他们感兴趣、想说的事物。人们总结出来的种种写作技巧其实都有一个前提, 就是学生要先有话可说。有了这个前提, 才有技巧可言。而我们在实践中却把学生写作后期才需要的写作技巧、经验一开始就拿来训练学生, 自然是吃力不讨好。作家只有写自己熟悉的领域才能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同样学生也只有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才会有话可说。中学生学习负担重, 阅历少, 不善观察, 写作素材自然少。故此到处去找各种作文题目来训练学生, 往往反而会限制了学生。年轻人喜欢新鲜, 充满好奇, 接触到的事物和彼此交流的内容也非常丰富, 并充满了时代感和信息感。他们思维的活跃, 感兴趣和了解的事物往往超乎老师的想象。所以只有让学生写他们的身边事, 写他们愿意聊的话题, 才能让他们更关心生活, 去观察生活, 去积累素材。

作文教学呼唤自我回归 第7篇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真情,个性化

文章的灵魂在于情真。所谓“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叶圣陶指出:“作文要说真话, 说实话, 说自己的话”, 而“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问题而不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感情等问题”。一切语言表达技巧和谋篇布局的本领, 如果与情感比较起来, 都应该放在次要位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提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因此, 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 抒发真情, 彰显人的主体性是写作的主旋律。只有“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 (刘锡庆教授语) ,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 打开心灵的闸门, 挖掘生活素材, 捕捉新鲜独特的感受, 写出自然的、真实的、个性化的文章。

然而受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影响, 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以载道”的作文法则的制约, 以及高考的指挥作用的发挥, 作文教学出现了一系列急功近利、避难就易的程式化训练, 学生作文呈现出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 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 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 全然不见青少年出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 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真实的自我。真情失落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 难怪张文德在《找回学生作文的灵魂》一文中沉痛地说:“应试的作文模式丢失了‘我’, 压抑了‘我’, 扼杀了‘我’。”

这些负面东西使作文教学长期脱离真实、回避真实, 使学生的作文之舟偏离真实轨道, 陷入危险的泥潭。因此, 作文教学对真实的忽视急需改变, 要将“真实”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远离格式化、模式化, 对各种虚假编造行为给予明确的批评和否定。具体而言, 应从以下多个角度切入, 才能“正本清源”, 还作文以本真面目。

一、淡化“道统”, 宽容另类, 激发情感, 释放生命活力。

“文以载道”并没有错, 但只认当下的主流思想或传统思想为“道”, 却是错的, 用狭隘的“道统观”判断事物, 极可能扼杀学生创新思维。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而将这独一无二的心灵自由地展现出来, 就是眼下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因为新课标特别强调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避免为文造情”。教师应该敞开襟怀、放眼未来, 以十分自信的心态宽容所有不合“道”的“异类”或“异说”, 对学生作文中积极昂扬的情绪要肯定和褒扬;对那些稚嫩的、偏激的甚至灰色的思想, 只要是发自肺腑的, 也要予以理解关心, 并将其引入正轨。因为每个人的每一天并不都是鲜花和阳光, 每个人的成长也并不都是顺风顺水的,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文无定法, 作文无“禁区”, 不要试图束缚无忌的童言, 无需在写作技巧上做过多限制, 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 尽量挖掘闪光点, 从总体上予以认同, 使其不断获得成功感, 这样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真实写出人生的痛苦和坎坷, 写出心路历程的喜悦和欢乐, 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二、培植“写作期待”, 开放写作时空, 精心打造绿色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源于教师的讲授, 起于教师的“限题”、“限体”、“限时”甚至“限旨”, 止于教师的批改, 整个过程就是在教师控制下的单调死板的写作技能的迁移训练, 完全漠视了学生活生生的主体性特征, 学生处在被动写作状态, 时间一长, 便没了自主意识, 失去了写作兴趣。因此, 培植“写作期待”, 开放写作时空是精心打造“绿色作文”的关键。

所谓“写作期待”是一种心理状态, 是教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冲动, 激活学生潜在写作能量, 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使学生处于想说、想表达、想写的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可见, 培植学生的“写作期待”, 是实现高效作文教学的重要保证。其途径有:

1. 目标自定。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定写作目标, 如文体的选择、表现手法的运用。由于目标是学生自定的, 符合个人实际水平,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写作欲望, 这样, 五彩纷呈便会取代千人一面、千文一腔、千篇一律。

2. 开放时空。

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跳出封闭的小圈子, 拓展写作外延, 向学生开放。首先, 要开放写作时间。作文训练的起始阶段, 不妨先把“应试作文”的一套放到一边, 不局限于课堂写作, 让学生准备随笔本, 随时记下自己的感想。课堂布置的大作文, 先放宽一定的时间, 可以从课上到课下, 随时写随时交, 让学生尽情地抒写, 使他们有一个灵感产生的过程。其次是开放空间。当我们埋怨学生作文枯燥单调空洞肤浅时, 有没有想过这恰恰是因为我们把学生关在文化的“铁屋子”里太久了?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必须寻到源头才有清甘的水喝。”由此可见, 只有让作文走进生活, 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从生活中挖掘取之不尽的源泉。同时, 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将单纯的自我表白式的笔触转向对各种社会现象、媒体热点、新闻事件或人物的品评, 转向对地球大花园缤纷物象的深层观察, 引导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观察、感悟、运思和写作, 直接与蓝天对话, 与白云对话, 让大山的褶皱撞击他们年轻而善感的心灵, 让大海的波涛激荡他们的灵感诗行。进而鼓励学生读书看报, 关注社会热点, 留意身边的人、事、景、物, 并作深入思考, 探其原因, 思其趋向, 以获得独到的认识和启迪。如学了《陈情表》后, 我让大家写一封信给父母, 作文收上来一看, 学生对父母的情感宣泄可谓淋漓尽致。生活随笔, 学生信手拈来, 某一同学周末举家到郊外采草莓, 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莓园风光》, 文章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在这里, 我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真愿就在这里陪伴着草莓看太阳东升西落。”多么富有诗意呀, 恍若山间流出汩汩清泉, 让人心旷神怡。这样, 一篇篇“以人为本”“以活为源”“以悟为魂”“以真为纲”的绿色作文就打造出来了, 那些“一凑、二抄、三套”的灰色作文将逐渐被扫出作文舞台, 还作文教学一方净土。

三、带领学生品读真情美文, 积淀文化底蕴。

丰富的写作底蕴除了上文提及的思想底蕴、生活底蕴外, 还要拓宽阅读面, 丰富精神底蕴。写作是一种释放, 是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 它的前提是吸纳与积储, 没有丰富的吸纳和充足的积储, 就不可能写出令人“怦然心动”的佳作真品。学生有了语言积累, 心中埋藏的真情才得以抒发, 否则就“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开学初要推荐一组鲜活且有生命力的真情文章引导学生品读, 落实“晨诵、午读、暮省”, 印发近一两年引起社会共鸣的真情实感的好文章给学生读, 如《爱是怎样炼成的》、《爱到无力》、《父亲》、《牵着母亲过马路》等感人的文章, 学生读后无不产生情感触动, 仿佛是自己的生活经历, 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写日记、写信、写随笔, 这样, 学生想写自己的内心冲动就有了。写真情类文章还要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文化经典积淀精神底蕴, 只有这样, 才能创作出具有真情的文章。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用真情实感感知美、捕捉美、表现美, 以人为本、以悟为法、以真为准、以新为则的作文教学在创新教育中将会呈现勃勃生机。

一位哲人说:“你可以欺骗一些人于永久, 你也可以欺骗所有人于一时, 但你不可能欺骗所有人于永久。”陶行知说:“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这些话都应当成为作文教学“求诚”的至理名言。具体落实到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中, 就是必须转变陈旧观念, 摒弃程式化、模式化的训练方式, 鼓励和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交流、自由表达, 让学生养真性, 动真情, 说真话, 写真文, 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最终形成尊重真实、追求真实的风气。那么, 作文教学的返璞归真将不再是遥远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拥抱生活, 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中学语文, 2011.Z1期.

[2]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文学教育 (下) , 2009.06.

[3]中学生叙事性作文失语的现状分析.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2.

[4]走进新课程作文须“求诚”.语文教学通讯, 2004.3.

语文教学呼唤诗意的回归 第8篇

在上《迢迢牵牛星》一课时, 当学生通过“纤纤素手”想象女子的美丽时, 老师及时点拨,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以点带面的细节描写”。接下来进一步阐述:“其实这是古诗词惯用的手法, 比如韦庄的《菩萨蛮》就用‘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来写江南女子的多情美丽。杜甫在《月夜》中用‘香雾云鬓湿, 清辉玉臂寒’来写妻子的美丽和对妻子的思念。有人说, ‘手是人的名片’, 看来很有道理。陆游永远难以忘怀的也正是唐婉的‘红酥手’。中今中外的艺术大师, 无一不是深谙人性的大师。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的短篇《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更是将人的一双手写得如醉如痴, 课下有时间可以读一下。……这首诗通过写手写河汉女的美丽, 真是最上乘的选择。”一段话, 如清丽的散文, 又象一首华美的诗, 将古今中外的名篇汇聚, 看似平常的描写, 顿时熠熠生辉, 体现出诗意的光辉。

老师还应善于关注教学的瞬间, 不放过学生言语中的一个闪光点, 随时随地地创设诗意的氛围。例如在上《乡愁诗鉴赏》一课时, 老师在讲解时提出“用简单的意象表达最深的乡愁, 就是本诗成功所在”, 而当有学生在赏析诗句时引用其它诗句, 老师立即指出“用诗歌来解释诗歌, 善于联想。暗含时间的绵延, 是大开大阖的空间, 若大的空间中, 小小戍卒, 他的悲欢离合、他的爱恨情仇, 才显得如此的真挚, 如此的扣人心弦”。用诗化的语言点明了学生发言中最闪光的部分, 也对全诗的意象进行了一个高度的概括, 并突出了凝聚于意象上最真挚的情感, 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将探究的重点转向探究诗歌的情感。这还需要我们应以平等的心看待学生, 善于转化学生的感受。同样在《乡愁诗鉴赏》一课时, 当学生回答自己从戴叔伦的《调笑令》的诗句“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中读出了横越山南山北的征人的乡愁与胡人的音乐相通的感受。这一观点似乎有些背离了诗人的原意, 但老师说:“ (胡笳的演奏) 谁人有此情?谁人奏此曲?其实普天下战争带给人永远是创作, 于是海明威会说‘永别了, 武器’, 李益会说‘胡儿眼泪双双落’, 战争带来的创伤不仅是中原, 也有胡人的眼泪, 于是一曲胡笳谁在弹奏?山那边, 雪中的, 一轮明月, 共同照耀的胡儿。”她巧妙地将学生的回答重新拉入正确的范畴之中, 同样也给予了学生真切的鼓励。塑造自己善于被学生感动的内心, 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打造诗意的课堂, 也离不开学生孜孜不倦地探究与积累, 这是师生互动的根本要素。

不过, 在追求做题技巧以获取考试高分的迷途中, 有部分语文课堂教学美丽的诗意被丢失了。这是语文不受人待见、部分学生不热心学习语文的原因之一。故而, 近来很多语文老师和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人文性的语文教学呼唤诗意的回归。

语文教学呼唤诗意的回归, 并非是排斥或否定一般老师的教学工作, 而是一种理性的导向。语文教学的过程, 应该是诗一般的审美创造的历程: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可以见仁见智, 用不着拘泥于权威定论;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各执一词, 用不着概念化万宗归一;中心主旨的理解可以自成一说, 用不着囿于定式思维的结论。至于作文, 更应该提倡千人千面, 百花齐放, 只要切当的表情达意, 言之有理, 就是好文章。语文, 就应该永远诗意地栖息在艺术殿堂和形象塑造的巍峨大厦之上。

文本诗意、教师诗意、学生诗意, 最后都归于课的诗意。课是时间和空间的特定交汇点、是生命与生命注定的交融点。文本诗意、教师诗意和学生诗意这三个不同集合的交集区, 即为课的诗意。人在课中、课在人中是一种诗意, 人如其课、课如其人是一种诗意, 人即是课、课即是人是一种诗意。诗意与风格有关, 但风格不能诠释和涵盖诗意的全部。举例来说, 李白、杜甫、王维的诗自然都充满诗意,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显然, 三位诗人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 诗仙李白的诗风豪放飘逸, 诗圣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 诗佛王维的诗风清丽旷淡。这就意味着, “诗意”是一个超越个性、超越风格的范畴, 就观摩会的七堂课而言, 每堂课都诗意盎然, 每堂课却风格迥异。如果说这也是某种启示的话, 那么, 我觉得“上出本色、成为自己”才是真正的诗意。

超越风格, 就是上最适合自己的课。这是就超越的起点而言的, 常态课我们无从选择, 公开课我们大可不必追逐时尚、东施效颦。课如人, 有的课一见就喜欢, 有的课越看越没劲。确实, 课与人的缘分也有深浅、轻重之别。哪些课特别适合自己、哪些不是, 对此, 我们应该有一种清晰的判别和决断。这次观摩会, 几位弟子所选课文, 是特别适合于他们自己的。丽玲选上《夜莺的歌声》, 延续了她一贯的激情作风, 她上那类大起大落、悬念迭起的课文, 可谓操纵自如、驾轻就熟。绍国选上《冬阳·童年·骆驼队》, 则是对经典的诗意文本的执着与不舍, 他的《木笛》《月迹》, 都是再经典不过的诗意文本, 经由他的设计和演绎, 将诗意语文的唯美风格推向了极致。当然, 适合不是被动的适应, 相反, 在不断突围和超越中, 我们可以发现有更多文本值得自己为之倾情投入、倾心创作。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国语就是川流不息的生命。”这句话说出了语文的本质特性。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理解历史、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 成为与生活交流的一种方式和平台, 让生命的成长在语文世界里大量获取正能量。

中学英语呼唤音标教学的回归 第9篇

一、音标学习的本质

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 拼音文字最大的特征就是“表音”。一个英语单词究竟该怎么写, 几乎完全取决于单词的发音。书写一个单词时, 主要按照发音来写出单词的字母;要记住一个英语单词, 主要依靠记单词的发音。发音, 是拼音文字的生命, 是拼音文字的灵魂, 能否认识、记住、掌握、使用拼音文字, 关键看能否学会和发准文字的发音, 发准了声音, 学拼音文字就像是骑马抓住了缰绳, 胜券在握, 而若发不准声音, 学拼音文字将寸步难行。这就是拼音文字最大的学习特征。

二、忽视音标教学的严重后果

1.记不住单词, 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其实, 我们的英语教学自从忽视发音的第一天起就走上了奔向失败的错路, 并且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重视发音研究就掌握不了拼音文字的认字规律, 就只好靠死记硬背来记忆单词, 记忆单词的工作量就成千倍地增长;记忆单词的工作量太大, 就只好拉长教学战线和时间, 把简单的一门英语变成十几年开不完的英语课程, 从小学一直开到大学, 分段死记硬背那几千个怎么也背不下来的英语单词;学习时间全花在背单词上了, 学生们便没有时间阅读大量英语文章, 学生们便没有阅读能力, 没有阅读能力便无法面对以阅读形式为主的英语考试。

2.“哑巴英语”、“聋子英语”问世和长期存在

有的英语老师看到学生们不会讲英语, 就告诉大家要胆大不害羞, 大胆开口讲话, 其实没学过英语发音基础课的学生会因汉语发音的影响而存在极大的英语发音障碍, 这个发音障碍会使他开口讲英语时极为别扭和痛苦, 即使不要面子地大胆开口讲话, 也只能把自己推到白白损失面子, 却仍然难以学会的两败境地。而且发音学不好就对英语语音语调没有切身的体验和细微的感觉能力, 就没法从自己的嘴里准确说出标准的英语和用自己的耳朵清晰判断出语音, 就没有英语口语和听力, 就失去了对英语“音”的拥有的权力, 学了个没有声音的“残疾英语”。

三、新课标下加强音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加强音标教学是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和重要内容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基础之上的。语言知识部分的学习项目主要包括:语音项目表、语法项目表、功能意念表、话题项目表和词汇表。其中语音、词汇、语法的掌握是基础, 属于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语音学习是《新课标》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之一。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副院长鲁子问教授曾在《21世纪英语教育周刊》上撰文呼吁新课标下应明确音标教学目标。

(二) 加强音标教学有助于提高英语词汇记忆能力

音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单词的读音和单词的拼写。一旦掌握扎实的音标基础和字母组合规律, 在英语学习方面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今后的学习中终身受益。因为“真正有效的记忆单词的途径应该是通过‘音’ (pronunciation) 来记住‘形’ (spelling) 的。”音标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拼写, 例如:记住了ore, 也就很容易记住more, wore, core这些词的拼写和读音。

(三) 加强音标教学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交流服务的, 也就是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进行交流。语音知识的掌握对听力和口语交际技能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要想别人能够听懂, 我们自己说话时就要发音准确。扎实的音标知识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发出标准的音标, 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说的话, 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 最终使交流顺利进行, 实现语言学习是为交流服务的目的。

(四) 加强音标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研究者认为, 自我概念通常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认识、感知和评价, 而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积极的自我概念会给工作和学习带来成效, 消极的自我概念会对工作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王初明教授说过:“语言能力是一种心理器官, 其外化形式是发音, 犹如人的五官, 有一个美和丑的问题, 对自己器官的自我感觉和评价影响一个人的自信心。表面上看, 发音只是整个外语学习的一部分, 但初学阶段发音学得好坏会影响后续的学习。究其深层原因, 是包括自我形象、自信心、动机在内的情感因素在起作用。”当学生掌握了扎实的音标和语音知识, 能用标准的发音拼读单词, 能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负责, 语言能力就得到提升。积累的词汇越多, 对老师的依赖越少, 自主学习能力越强, 他们的成就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 自我概念也就越强。

语文教学呼唤“死记硬背”的回归 第10篇

关键词:传统教学 背诵 文学经典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理念上的革新,它倡导的是探索、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又生发出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组织教学的方法。经过实践的检验它确是不容置疑的。于是,有一部分人认为“背诵”“记忆”就是“死记硬背”,应该坚决予以否定。笔者认为这是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有些矫枉过正了。

“死记硬背”的意思是指不用理解而一味死板地、机械地背诵书本知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死记硬背”被称为“填鸭式”教育,“灌输式”教育。我们从小到大,从家庭到学校,到处都可以听到反对“死记硬背”的声音。在教学方法中,死记硬背是死板、僵化、教条的代名词,被认为是落后的、封建的教学方法,是压抑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也是最令学生讨厌的一种学习方法。所以有人一提起“死记硬背”就咬牙切齿。

“死记硬背”真的是那么可怕、可恨吗?

一、“死记硬背”的历史渊源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推崇“死记硬背”。封建时代官学和私学里的老师教学生读书,都是先让学生熟读成诵,再逐字逐句地讲解。宋代朱熹就十分认同这种做法。他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观书,先须读熟,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继之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意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外无以立矣。大抵除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之而徐理之。此读书之法也。”(《朱子大全》卷七十四)

这里朱熹所说的先“熟读”后“精思”,即是指先不解其意的“死记硬背”,而后再去深思,再去理解文意。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曾回忆过三味书屋的老塾师只让学生背书而不做任何讲解,说的就是这种教法的典型例子。巴金在12岁时能把《古文观止》倒背如流,而他也曾很有感触地说:“这二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多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可见,从中国传统教学模式来看,“死记硬背”是非常有效的。

二、“死记硬背”的科学依据

有研究表明:0—15岁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阶段;15—25岁是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25岁以后是思维力最佳的阶段。因此,各个阶段的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基础教育的这九年正处于人生中记忆力最强、最佳的阶段。我们为师者决不能轻易地浪费孩子的宝贵潜能。我们不必强调什么“在理解基础之上”的背诵,恰恰相反,应该大加地倡导“死记硬背”。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个“最强、最佳期”,让孩子“死记硬背”下大量的汉语言文学精品,才是语文教育的最佳策略。这个时候,不必讲究什么“理解”和“领悟”。囫囵吞枣就囫囵吞枣吧!生吞活剥就生吞活剥吧!只要吞下去就行。吞得越多越好。怕的是吞得太少。因为只有吞得多,他们长大之后,这些语言材料才会像刘国正先生说的那样,变得融会贯通、得心应手。也许先辈们正是因为早早就领悟了此中真意,所以他们才大力提倡并实践“死记硬背”的这种语文教学法。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恰恰是在这个阶段里,用大量无谓的分析、讲授侵占了学生宝贵的记忆最强、最佳期。本来应该让孩子们去大量背诵、记忆的宝贵时间,都被对课文进行的“分析”“理解”浪费掉了。这样的语文教育怎么会有好的效果呢?

三、“死记硬背”的学科特点

汉语负载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汉语有着它独特的表达方式,汉语表达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风采,如果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和历史文化积淀,汉语的表达必将失去它特有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风采。要真正地掌握汉民族的语言,运用好我们的母语,就不得不下苦功夫,花大力气进行语言的积累和祖国历史文化知识的积淀,这种积累和积淀必须在儿童阶段开始对优美的诗词篇章、文化经典进行“死记硬背”。

其一,背诵能够加深对诗文的理解与感受。苏轼的“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即是强调在反复吟咏中加深理解。背是熟读的结果,学生对课文每读一遍都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在反复诵读中既有诵读者感情的投入,又有诵读者的思维参与,因此,随着诵读遍数的增加直至成诵,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对文章的精义、脉络、文采也会融会贯通。

其二,背诵能够帮助规范学生的语言。当然前提必须是要背诵经典的书面语或文言文,这样还能锻炼普通话。

其三,背诵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积累大量的经典语料,作文时,就可以得心应手,意到笔随,正所谓“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总而言之,背诵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忽视对语言材料的背诵积累,语言训练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死记硬背”的前提条件

1.要重新编选中小学语文课本,从小学开始就编入古今中外的短小的经典名篇,特别要编入便于吟诵的文质兼美的经典韵文、诗歌。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语文课本,经典名篇太少,现代时文过多。建议编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的诗文,应以经过时间长河检验过的经典诗文为主。

2.要对中小学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进行重大改革。这一点最为重要。因为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是客观存在,谁也无法否认其作用。因此要在“指挥棒”上动脑筋,应当简化中小学考试的题型,增加写字、记忆、背诵部分的内容,将学生引导到“多读”“多背”语文课文中的经典名篇上去,将学生引导到多读书特别是多读经典名著上去,而不要把学生主要精力用到做高深莫测的现代文阅读习题上去。

3.有必要在教学思想上来个大转变,重新确立“多读多背多写”是学好语文的最主要的方法这一观点,把时间用在刀刃上。那种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阅读分析题”一天不抛弃,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一天不能走出困境。要改变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有待于“考试方式”的改革;一方面更需要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积极努力。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学习的主体,要引导他们多背经典,多读名篇。这才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最主要任务和方法。

基础教育的九年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相当于建房子打地基,要实实在在地把地基打好,才能在上面建造出高楼大厦。错过了夯实基础的黄金时期,恐怕将来的大厦再高大、再华美也总有倾倒之虞。笔者以为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的教育教学方法,最简单、有效的,还是传统的“死记硬背”。

语文教学,呼唤“死记硬背”的回归!

新课堂,呼唤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 第11篇

在我自鸣得意、等待同行的夸赞之时,他们却与我严正交涉:“课改了!你怎能还这样教?”“你为什么不利用多媒体,展现阿里山秀美的风光?”“你为什么不播放歌曲《高山青》?”“课堂上怎能没有小组讨论?”……一支支利箭向我射来,一句句忠言掷地有声。是啊,课改了,改什么?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城市乡村,课改都在如火如荼开展着,越来越多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不断现于报端,牵引你的眼球。然而在繁华热闹的局面下,我冷眼旁观,有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

一、强调合作讨论,忽视自主探究。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被贴上合作学习的新标签后,成了一些教师的新宠”,几乎每节课都有这道亮丽的风景。课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其场面可谓壮观,其实质空空然也。何也?只因我们断章取义,只注重了合作讨论,忽视了自主探究。

虽说“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但这种不问有无讨论的必要、讨论的价值,也不进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而直接合作讨论,只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必不成涟漪,不发灵光。殊不知,表面看似很静的课堂,实际上学生思想感情的潮水在脑海深处汹涌澎湃着,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体验,再大组交流,也是相互启发、泉水相荡、石块相击的过程。因此与其追求所谓的热闹,还不如本色些好。

二、追求外在形式,忽视教学内容。

当我们还沉湎于课堂教学以一本书、一张口、一支粉笔来死教书、教死书时,课改的雷声惊醒了我们的酣梦,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例如一教师讲《中国石拱桥》中赵州桥“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桥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时,运用课件进行演示,这样有助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有助于领悟中国人民的智慧。

然而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一把双刃剑,为我们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课堂上为媒体而媒体,形成声像的轰击,用声像的欣赏代替语言的品味;以屏幕的画面代替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为表演而表演,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某一角色,形式主义的过度表演完全使语文课“变味”了。

当多媒体等十八般武器全使过后,我们也许会知道语文课堂教学最锐利的武器还是语言。陈钟梁先生说:“语文教学是最讲究咬文嚼字的。”确实,语文教学贵在涵泳,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品味、领悟、感受。教师片言只语的点拨,学生充满灵性的语句,都会使课堂熠熠生辉。外在的教学形式只是辅助手段。因此,课堂教学不能流于形式,不能是综艺节目,不能追求所谓的热闹,外在形式一定要为内在的内容服务。

三、重视人文关怀,忽视工具基础。

曾听过一节市级示范课,文章是朱自清的《春》。教师先范读课文,可谓声情并茂,读完请学生谈感受,学生很理性地从修辞等角度回答,但没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无奈之下,草草收场,按照预设切换到下一程序,即让学生用画笔去描绘春天,并配以歌曲《春天在哪里》。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绘画、欣赏上,俨然是一节美术课。

我不禁疑惑,为什么不让学生接触文本,多读几遍,与文本对话;为什么不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为什么不让学生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所见到的春天。课后同行评课时却认为这是大手笔。这堂课也许是切合了新课标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的理念,或许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吧!但我不完全赞同。

确实,教师已开始注重语文的人文性了。于是为了体现人文精神、人文底蕴、人文关怀,简略的背景资料演变成历史课内容,文中的风土人情演变成地理课内容,只要与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音乐美术都可牵扯进去,甚至语文课堂里见到了数学老师、物理老师的身影。这种意在提高学生素质,丰富课堂内容,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涌进语文课堂,从而失却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忘却了新课标中所提及的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因此,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不能非左即右。课改中既要重视人文关怀,也要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

上一篇:水墨风格下一篇:铁路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