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成本管理缺陷

2024-05-10

传统成本管理缺陷(精选10篇)

传统成本管理缺陷 第1篇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管理,零缺陷

质量成本是质量经济性的主要内容,对质量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分析、报告和控制,不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可以监督和指导质量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质量成本是衡量一个企业质量体系活动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传统质量成本管理观念及其局限性

传统质量成本管理观念是将质量成本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质量损失和外部质量损失四个部分。前两者又称为控制性费用,后两者称为损失性费用。其质量成本特性曲线见图1:

图1显示:当预防和鉴定费用减少时,次品率就会增加;当次品率增加时,损失性费用就会增加。当产品合格率在Q点以前,总质量成本较高,但可以通过加强产品质量检验和预防而逐渐下降;当产品合格率达到Q点时,损失性费用和控制性费用处于同等水平,总质量成本Tc达到最低;当产品质量继续提高时,即产品合格率在Q点以后,控制性费用的投入超过了损失性费用的减少,总质量成本不降反升,此时企业应适当降低产品质量检验和预防费用,改变产品质量标准,从而降低由于高质量带来的高成本。所以合格率Q就成为最佳质量成本点,此时的质量成本就是最优质量成本。该理论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可接受质量水平观(acceptable quality level,AQL)。

这一质量成本理论从诞生起,其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以最少的质量资金投入,消灭尽可能多的废次品损失这一核心思想展开的。其研究与应用,在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中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质量观念的不断更新,传统质量成本观的局限性逐渐体现出来:

(一)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工作产生误导

在传统质量成本观的指导下,当质量水平超过所谓的最佳质量水平后,再进一步提高质量水平就得多花钱,所以当达到最佳质量水平后,质量改进就得停止。企业应容忍不合格品的存在,从而放弃通过质量改进等手段对100%产品合格率的追求和努力。

(二)仅从厂家角度分析质量成本,忽视消费者质量要求

传统质量成本观把消费者因素排除在外,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是自认为合算的质量,忽视了消费者的质量要求,从而导致因企业信誉丧失带来的潜在损害可能远远超过企业由此而获得的质量成本节约。

(三)认为产品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忽视员工工作质量的提高

传统理论认为,产品质量是严格检验的结果,检验越严,淘汰的产品越多,由此质量成本费用越高。从而错误的认为高质量带来的是高成本,而往往忽视了产品质量是取决于员工素质及员工工作质量这一问题。殊不知,检验只是事后保证,再严格的检验也检验不出高质量产品。

(四)认为质量仅指制造质量,忽视产品整体过程质量

在实践中,产品质量成本往往局限在产品制造质量成本的范畴,而没有从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整体过程来考虑产品质量成本。这大大降低了质量成本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使质量成本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零缺陷质量观对企业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的冲击

(一)零缺陷质量观的提出

“零缺陷(Zero Defects,ZD)”的概念最早是由质量管理专家菲利浦·克劳斯比于1962年首次提出的。他指出“质量是免费的”,之所以不能免费是因为没有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从而形成了“缺陷”;他认为产生质量的系统是预防,不是检验,通过预防产生质量;人们在质量管理中既要保证质量又要降低成本,其结合点就是要求每一个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人们不应该把提高质量所作的努力视为成本,而应该把这种努力视为降低成本的一种途径,这是因为,通过提高质量水平,公司得到的将超过它所付出的等等。

零缺陷管理的基本内涵和原则大体可概括为:基于宗旨和目标,通过对经营各环节、各层面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保证各环节、各层面、各要素的缺陷趋向于“零”。

零缺陷质量观的提出是对传统AQL观念的极大挑战。事实正在证明,我们对各类别质量成本之间的权衡可以不同于图1所描绘的关系,质量成本特性曲线将会有所变化,如图2所示:

在图2中,随着控制性费用的增加,产品合格率在不断地提高,损失性费用在不断下降,但当产品质量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自控能力的提高使企业的控制性费用可能会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甚至呈现出下降的态势,而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使得损失性费用还在不断下降,所以此时的总质量成本在产品质量达到100%合格率,即“零缺陷”时最低。图2的描述与AQL的质量成本模型的明显区别在于:当接近零缺陷状态时,控制性费用并没有无限制地增加;在接近零缺陷状态的过程中,控制性费用可能先增加,然后降低;可以努力把损失性费用降低到零。这种观点突破了传统上认为高质量是以高成本为代价的观念,提出高质量将给企业带来高的经济回报,并逐渐用事实证明把不合格产品数量降到零符合成本效益原则。那些不合格产品越来越少的公司相对于那些继续使用传统AQL模型的公司变得更有竞争力。

(二)推行零缺陷观下质量成本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零缺陷”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

1、消费者质量意识和对产品质量期望值的提高。

事实上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质量成本亦应从消费者角度去分析。消费者自己评判产品质量好坏的法则包括产品的合格率和产品的返修率。随着外部法律的进一步健全,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加强。企业外在性的成本越来越大,原来可以由社会和消费者承担的大量外部损失成本,现在不仅要自己承担,而且是加倍承担(如消费者权益法中规定的双倍赔偿),有时甚至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另外,据调查研究得出,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期望值是在以每年5%-7%的水平增长的,也就是说在顾客期望日益增长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果只是保持现状的话,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感受实际是在随着时间的延续不断降级,其对产品的拒绝率就会相应的增加。因此,企业必须持续地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进行改进,提高产品合格率,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2、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技术进步对于质量水平和质量成本的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在某一技术水平上某些产品质量指标达到高水平很困难,而技术水平提高之后,采用了新的设计或工艺,问题可以大大简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生产工艺精确度和稳定性有了可靠的技术保证,使追求产品质量零缺陷成为可能,从而大大提高了质量成本下降的可能性。而传统的质量成本观忽略了这一点。

3、市场环境的竞争性在加强。

事实上,企业的经营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任何企业都不可能长期在一个稳定不变的质量成本组合下运营。随着行业竞争状况的变化,企业质量成本的合理构成可能要发生变化。传统质量成本观并未考虑企业在质量与成本之间形成的最优化均衡是否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问题。由此形成的所谓最佳的质量可能是并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的全球化动摇了稳定而有序的传统生存环境和经营理念,现代企业不仅要面对近在咫尺的激烈市场竞争,而且要面对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家的潜在竞争威胁。特别是随着消费者质量意识的提高,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呼声愈加高涨,除了持续改善产品与服务质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之外,企业将别无选择。

4、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的需要。

克劳斯比所倡导的“零缺陷”、“质量就是符合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等观念,引发了全球源于生产制造业、继而扩大到工商业等所有领域的质量运动。零缺陷质量管理哲学的精髓是如何建立一种预防性的企业文化,培养大家“以改进质量为己任”的积极态度,树立起从自己做起、从源头做起的观念,养成“第一次就要做好”的习惯。而事实上,只有当人员素质很高、质量意识很强时,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提高产品质量,避免“检验越严,淘汰的产品越多,成本越高”。另外,高素质员工因为可实现自我检验、自我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将问题产品带到下一个环节,省去了大量专职检验人员的检验时间和成本,使企业的管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5、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在提高。

首先,传统质量成本将考察的视野仅仅锁定在产品制造质量成本的要素上。这样,质量改进行为也必然局限于对易于察觉的产品制造质量缺陷的修补。而那些在设计、销售及服务等各环节出现的不增值的活动往往更是致命的。其次,传统质量成本理念下严重的质量缺陷往往通过增加预防性成本迅速予以消除,但细微的质量缺陷会由于质量改进投入与收益比的不经济而被予以容忍。再加上传统意义上所谓优良质量往往是企业对相关规范许可、企业自身设备能力及企业对客户期望主观猜度等因素的综合妥协,这样势必导致虽然控制了产品的明显缺陷,但细微缺陷仍旧会不断消蚀客户忠诚度,直至最终导致客户对产品及品牌的拒绝。另外,由于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缺乏可操作性,企业事实上并不确切知道其最佳的质量成本点应该在哪里。换言之,企业所能够进行的最优化的质量成本管理是经验性的而非理论性的。企业可能在错误的判断下进行正确的管理,这对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来说,是悲哀的。

三、零缺陷质量成本管理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提倡零缺陷管理,并不意味着对传统质量成本管理方法的全盘否定

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理论作为联系企业“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这两个重要管理领域的桥梁,对于企业更好的认识自身的经营状况和潜在的改进方向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每一个特定时间对企业而言确实存在着一个最佳质量水平点,但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是不断地朝着零缺陷目标逼近的。最佳质量成本曲线是从短期考虑的,是企业某个瞬时的写照,而零缺陷则是长期的奋斗目标。“零缺陷”理论是理想的、有条件的质量水平,它是建立在质量文化水平、质量体系完善和全员的质量意识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的。

(二)追求“零缺陷”并不等同于“质量过剩”

零缺陷是针对既定的质量性能指标而言,产品完全符合规范要求与技术参数,并且次品率为零。质量过剩是针对产品的“适用性”,即应当在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中适用,它是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宏观角度考虑的,零缺陷所参照的质量性能参数应首先满足“适用性”。如果产品的技术参数片面追求高标准,那么,以此参数为目标的零缺陷则是有害的,是一种资源浪费。由此可知,无论是最优质量成本的传统观还是零缺陷观,都应当遵循质量成本效益的规律,都要重视质量经济性。只是区别在于:在确定了技术参数指标后,对质量控制的要求不同,一种是对次品的宽容,一种是对次品的苛刻。

(三)推行零缺陷并不意味着对理论的机械挪用

如果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对这一管理哲学真正理解,并坚决执行,取得了全体员工的认同并坚持不懈时,提高质量、降低质量成本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样推行零缺陷的质量成本管理,每一个企业也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企业文化制定不同的具体措施,僵化的生搬硬套一个理论是行不通的。

参考文献

[1]、任匡时.追求零缺陷的质量水平[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27).

[2]、魏敏.零缺陷导向的质量成本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5(2).

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及其缺陷 第2篇

一、犯罪构成的涵义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犯罪构成是反映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具有法定性、规范性、体系性等。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具体化,后者是前者的基础;犯罪概念的功能是从整体上回答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揭示犯罪行为的社会、政治本质,从而使我们从原则上区分罪与非罪,而犯罪构成的功能是解决构成犯罪的具体规格和标准问题,进一步明确回答犯罪是怎样成立的,构成犯罪需要具备哪些要件。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正确认定犯罪服务。

二、犯罪构成的分類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犯罪构成做不同的分类:按犯罪构成形态上的差别,可以将其分为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按犯罪构成在刑法中表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叙述的(或称完结的、封闭的)犯罪构成与空白的(或称待补充的、开放的)犯罪构成;按犯罪构成内部结构上的区别,可以将其分为简单的(或称单纯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或称混合的)犯罪构成;以犯罪构成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普通的(或称独立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包括加重的犯罪构成与减轻的犯罪构成)。

由犯罪构成在刑法规范中与规范内容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决定,犯罪构成是刑事法治的根本出发点,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与保障,是刑事责任的根据,是刑罚运用的前提。可以说,以犯罪构成为研究对象的犯罪构成理论在整个刑法学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是刑法学的基础理论;在犯罪论中则居于核心地位,属于核心理论。深入研究犯罪构成理论对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及其缺陷

我国对犯罪构成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最初是移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50年代后期遭到全面否定,直到1978年以后刑法学界才开始重新讨论犯罪构成的理论问题。虽然一些学者提出要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构成理论,对此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时至今日,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架构与苏联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架构仍基本是一致的,即认为犯罪构成包括四个要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以及犯罪主观方面。其中理论性发展是认为犯罪构成是一个有机整体,四要件是这一有机整体的四个基本的子系统,其中每个子系统又有各自的复杂结构,自成系统。四大要件一存俱存,一废俱废,某一行为或同时符合四要件,或不符合任一要件,成整体涌现状态。我国的犯罪构成四要件平行模式对人们正确认识犯罪、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准确惩治犯罪、稳定社会秩序起了重要作用,因其存在的深厚理论基础和实践生命力为我国刑事法制建设发挥了巨大的指导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刑法学界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批判与反思,认为其具体观点不够成熟、逻辑不够严谨、体系不够协调。主要观点可概括如下:

(1)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偏重于经验判断,忽视了规范判断。这种理论,呈现的是一种静态特征,缺乏评价的层次性,无法将法律精神所能容忍和许可的行为排除出去。而在司法实践中,规范评价与事实判断是不同质的判断过程,需要经历两次评价过程,否则与认识规律不相符合。

(2)通说的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作为要件,意味着只要能确定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客体)受到不法侵害,就完成了实质判断,被告人就无法为自己进行辩护。而“构成要件具有针对犯人的恣意而保护社会,针对社会的恣意而保障犯人的双重保障机能”。通说理论明显过分的强调了国家权力作用,容易导致司法恣意。

(3)我国犯罪构成要件的封闭式结构中不包括反向机制即被告人合法辩护,认为立法规则中的概念和范畴充分认识到了社会的复杂性,其内涵可以由国家单方作出合理解释,强调了立法者的“全知全能”而不承认来自个人的任何见解,即垄断和封闭了对立法规则的解释。

(4)我国耦合式的犯罪构成是一种共存关系,即无我即无你,只要四个要件全具备了,才说得上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但在具体论述时,又分别作为犯罪构成要件加以阐述,混淆了犯罪结构和犯罪构成两个不同理论范畴,从而在部分与整体关系上存在逻辑混乱,体系上存在机械、僵化等缺陷。

参考文献:

[1]陈兴良,周光权著.《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2]高铭暄.《刑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3]齐文远.《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4]冯军,肖中华.《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

传统成本管理缺陷 第3篇

“公共资源”可指称的对象极其广泛, 其范围几乎涵盖了在消费上或使用上不完全排他的一切自然和社会资源, 既包括人们共同拥有、共同享用的共有共享资源, 如空气、国防等资源;也包括人们共同拥有、分别享用的“公共池塘资源” (common-pool resources) , 如水资源;还包括人们分别拥有、共同享用的“俱乐部资源” (club goods) , 如广电频道、文化、科学技术等资源。广义的公共资源几乎涵盖了私人物品以外的、所有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祉的自然和社会物品。

公共资源的界定离不开对公共物品的认识范畴。公共经济学将一切物品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公共物品, 二是私人物品。“私人物品”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消费上的竞争性是指, 一个经济主体的消费将减少或阻止其他经济主体对该物品的消费;消费上的排他性是指, 一个经济主体的消费会将其他的经济主体排除在该物品的收益范围之外。由于“竞争性”和“排他性”是辨别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重要指标, 因此, “公共物品”便特指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物品, 也就是说, 一个人享用一种公共物品并不能减少另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能力, 而当一个人从该物品中获取利益时, 也并不减少其他任何一个人的相关利益[1]。

不过, 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认为, 严格满足上述定义的公共物品, 即“纯公共物品”和“纯私人物品”, 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多见, 大量存在的是介于其间的物品, 即“准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2]。因此, 经济学家提出了公共物品另一个显著的特征, 即外部性:或是作为“纯公共物品”同时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或是作为“准公共物品” (quasi-public goods) 仅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或仅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此外, 准公共产品具有“拥挤性” (congestion) , 即当消费者的数量增加到一定数值后, 边际成本将为正, 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 就将减少消费者的整体效用[3]。公共物品的上述特性, 使其不可避免地陷入“公地悲剧”的困境之中, 既在公共物品的消费过程中充斥着大量希望获得收益, 又极力避开支付的理性经济人, 从而导致公共物品的滥用和社会总福利的减损。

基于以上有关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区分, 可以“公共资源”作出如下界定:所谓公共资源, 是指在消费或使用上不可能完全排他的一切能够产生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祉的自然和社会物品, 其主要形式包括公共自然资源、公共社会资源和公共福利资源。基于以上定义, 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公共资源具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公共自然资源。所谓自然资源, 是指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够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 主要包括有形的土地、水体、动植物、矿藏和无形的光、热等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按照资源的可被利用限度, 可以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前者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循环利用且可以更新的水体、气候、生物等资源, 亦称为“非耗竭性资源”;后者是指储藏量有限且不可更新的矿产等资源, 亦称为“耗竭性资源”。

第二, 公共社会资源。所谓社会资源, 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能够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交往需求的各种人文与社会诸要素, 主要包括有形的社会公共产品和无形的社会资本等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基于中国城乡差异, 可将社会公共产品划分为农村公共产品和城市公共产品, 涵盖了政府行政服务、公益性社会服务、基础教育、文化与科技推广、农田水利与交通设施、城市基础设施、邮电通讯、电网建设、自来水与燃气供应、环境保护与江河治理等公共事务的各个领域。

第三, 公共福利资源。所谓福利资源, 是指建立在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基础上的、能够满足福利体系运转和福利对象需求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源, 主要包括有形的救济物资和无形的社会服务等资源。基于福利发达国家的制度实践, 可将公共福利资源划分为社会保障资源、社会服务资源和社会政策资源三种形式。

二、公共资源管理的传统机制的缺陷

公共资源管理的传统做法是由政府作为管理主体。通常认为, 由于政府具有超越其他任何社会组织和私人之上的公共性和自主性, 因而政府来主导公共资源的保护、再生、分配和使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斯蒂格利茨就认为, 政府组织的普遍性和权力的强制性是其他任何组织形式都无法比拟的, 这两大特性决定了政府在管理公共资源时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政府可以借助行政权力禁止宏观上不具有效率的活动, 直接禁止或授权其他部门禁止负外部性较高的公共物品进入市场, 而这是任何私人部门都无法做到的。二是借助行政处罚权有效地解决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搭便车行为, 而私人部门和私人合同所实行的处罚均难以取得与之相同的效果。因而, 由政府主导公共资源的管理, 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采用效率更高的决策机制, 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决策的实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决策成本, 并相应地增进集体福利。

然而, 政府对公共资源的直接管理将面临一个难题———资源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悖论。所谓“代理悖论”, 是指公共资源的所有者 (集体) 与管理者 (政府) 的法定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发生背离, 管理者从接受委托管理资源转变为控制资源牟取私利, 而最终导致公共资源的使用和消费违背了所有者的利益[4]。

导致“代理悖论”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 代理人同样是具有独立人格、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第二, 委托-代理关系向代理人提供的是正激励机制, 也就是说, 由于代理人实际控制着资源, 因而将资源用于牟取私人利益的成本相对较小, 而所能获取的收益极大。第三, 委托-代理关系向委托人提供的是负激励机制, 也就是说, 由于委托人并不实际控制资源, 因而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委托人监督代理人所需付出的成本极大, 而从集体利益中所能获得的收益相对较小。正激励机制将促使代理人通过牺牲委托人的集体利益获得私人利益, 而负激励机制将阻碍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管理行为展开监督, 从而最终导致公共资源背离其应有的公共属性[5]。具体就中国公共资源的政府直接供给体制而言, “代理悖论”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的问题:

首先, 由于公共资源产权界定不清, 导致委托-代理关系产权无法行使。中国公共资源管理制度虽经过了不断的变革, 但产权界定一直是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一方面, 表现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存在公共资源归属问题的争议。如中国已公有制为主导性经济制度, 因而从宪法上讲, 全体公众是公共资源的最重拥有者, 政府作为公众的代理人管理公共资源, 但在具体的实行中, 并没有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机制来保证二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现实化。就此而言, 作为代理人的政府既无须向其初始委托人 (公众) 作出有关公共资源处置的任何约定, 在处理公共资源时也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致使当前中国各级政府均趋于以浪费公共资源或牺牲资源再生能力为代价, 换取经济增长率等政绩指标[6]。另一方面, 由于中国各级政府、各部门事实上都拥有某些产权, 因而在政府部门内部之间、政府层级之间也存在着公共资源的产权不明现象[7]。

其次, 政府作为代理人有效管理公共资源的一个先决条件, 是政府权力的程序性、规范性, 否则导致公共资源管理的低效率。理论上讲, 如果公共资源的委托人 (公众) 有权选定代理人、有权就具体委托事项签订委托协议, 并有权按照法定程序中止委托-代理关系, 则公共资源的代理人 (政府官员) 需要支付的违约成本便相应地提高, 其利用公共资源“设租”和“寻租”的空间也就相应地减少, 进而为了避免委托-代理关系的中断而不得不使行为的结果趋同于委托人的目标。就此而言, 公共资源管理问题不得不是一个政治问题, 管理技术的改进实际上取决于民主制度的建立、行政法治的完善以及公民社会的生长发育。

再次,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执行链条的缺陷, 导致公共资源管理中存在着政府缺位和越位的现象。以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为例, 中国公共物品供给基本上实施“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 基本上按照“中央—省 (直辖市) —市—县 (区—乡镇 (街道办事处) —居民”的次序层层落实。居民作为公共物品直接使用者, 处于决策的最底层。同时, 社区公共产品中, 政府存在一种“路径依赖”, 即政府习惯于以行政目标为导向包揽社区公共产品与服务, 且往往身体力行, 直接提供各种专业化的产品与服务, 基本不借助于中介组织与社区组织, 挤压了专业化的中介组织与社区志愿组织的发育空间。此外, 政府在提供社区公共产品的种类与数量时, 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 在提供社区公共产品与服务上仍然是吃大锅饭, 忽略了社区间的差异, 而且收集社区需求信息机制的不完善, 往往导致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无法满足社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需求, 影响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和谐社区构建的进程[8]。

三、多元共治:公共资源最优配置的实现机制

(一) 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参与模式

政府主导有两层含义: (1) 政府是公共服务资源的主要提供者; (2) 政府不是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资源, 而是通过特定组织载体发挥主导作用。以苏州工业园区所推行的公共服务资源的邻里中心模式为例, 能够形象说明这种模式的运作机制。在邻里中心模式中, 邻里中心是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的直接提供者和管理者。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的投资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最大的股东是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它是苏州市政府在工业园区的派出机构, 履行工业园区的行政管理、经济与社会管理职能。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占有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的70%的份额。在小股东中, 苏州工业园区股份有限公司是较主要的组成部分, 这是一个由中央、省、市14家大型国有企业所共同组成的投资发展型公司, 以基础设施、创业投资、金融服务等为主要业务内容。

(二) 政府管制下的特许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是通过政府的公开投标, 鼓励各种形式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资源的经营权竞争中, 并有政府决定经营权的归属。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资源管理中的目的是获取收益, 通过企业运作的模式可以避免政府直接管理而带来的代理悖论难题, 从而提高公共资源供给的效率。同时, 政府通过法制化的管制方式对公共资源的使用状况进行监管。政府监管包括以下内容:规定专营企业在专营期限内必须提供一定标准的公共物品;干预专营企业董事的任命及构成;政府以鉴署专利合约等形式监督经营机构的行政、财务活动, 并规定公司向政府交纳专利税;对经营机构的收费标准进行严格监督, 公司调整收费标准必须说明理由, 并经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最后, 若专营企业不能满足政府基于公共利益提出的要求, 政府有权终止其专营权, 并以公开招标的形式重新选择合适的经营商[9]。

特许经营模式的优点在于既可以减轻政府监管的压力和财政负担, 又可以提高公共部门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满足消费者和投资者不断增长的公共物品消费需求。公共自然资源之市场化程度越高, 资源利用及其价值增殖程度相应增大, 而公共权力寻租能力相应减低。在确保国家对公共自然资源之所有权不变及收取相应利益前提下, 通过价格杠杆调整公共自然资源不仅是有效利用市场配置稀缺资源、防止腐败的措施, 尚能有效保护公共自然资源之效益增殖[10]。

(三) 公共资源的产权拍卖模式

如前文所述, 公共资源作为公共物品, 具有消费上非排他性特征。也就是说, 一个人享用一种公共物品, 并不能减少另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能力;而当一个人从该物品中获取利益时, 也并不减少其他任何一个人的相关利益。但由于稀缺性的存在, 某些公共资源的使用中也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竞争性。即一个人的使用会减少其他人的机会, 消费者之间存在竞争在对公共资源的消费中, 每个个体一般会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 很少会对公共利益负责。由此, 拍卖这种人类最古老的习惯被认为最为契合市场机制, 最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 从而被运用到公共资源的配置中[11]。

政府通过采用拍卖方式分配自然资源, 实质上就是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资源管理中, 就是希望引进竞争机制, 以得到最优的资源配置效率及其期望产生的结果。资源拍卖方案与其说是一种宏观的制度安排, 不如说是一种微观的技术手段。正如有学者指出, “虽然拍卖在一般意义上仅仅是一种交易方式, 但这种交易过程实际上伴随着资源的重新配置。如果这种拍卖是自愿和公平的, 其结果必然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 从而可以依托竞拍 (一种最有效的市场化交易) 的方式实现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12]拍卖机制的突出优点在于能够使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得到最广泛的体现。因为拍卖过程也是新的产权形成的过程, 拍卖通过竞争的方式使稀缺的公共资源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私有属性, 而明确的产权会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此外, 拍卖的参与者事先必须承诺提供普遍服务、相互接入、不转卖等责任, 才能取得竞标的资格, 一旦获得标的物, 这些责任就转化为运营商的约束条件, 通过拍卖可以产生一个自我约束和激励相容的新契约。这是机制可实施的两个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有关该定义的讨论可参见:Michael Pickhardt (2006) , “Fifty Years after Samuelson’s‘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What are we Left With?”,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 Vol.28, 439-460.

[2]Raymond G.Batina&Toshihiro Ihori (2005) , Public Goods:Theories and Evidence,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10-14.

[3]Richard Cornes&Todd Sandler (1986) , The Theory of Externalities, Public Goods, and Club Goo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相关论述参见:Sean Gailmard, Politics, “Principal-Agent Problems, and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3, Issue 1, 2010, pp.35-45.

[5]李蔬君, 彭颖.由“公地悲剧”看政府对公共资源的管理[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

[6]侯灵艺.公共资源管理的困境——由奥斯特罗姆“搭便车”理论所引起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 2008, (1) .

[7]张劲松, 杨书房.论区域公共资源管理的政府多元治理[J].学习论坛, 2012, (1) .

[8]韩荣锦.中国转型期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确定原则及其影响因素[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9:126-127.

[9]汪永成, 马敬仁.公共物品供给行为:模式与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 1999, (2) .

[10]刘云生, 庞子渊.现行公共自然资源特许经营制度缺陷及其突破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 (1) .

[11]郭兰英, 单飞跃, 蔡冲聪.公共资源拍卖的法律规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2, (5) .

管理需要“零缺陷” 第4篇

追求卓越应对挑战

与会专家、代表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制造业内,产品质量成为了竞争的焦点,而且质量的内涵也从符合标准变为顾客满意。企业的产品质量只有比竞争对手更让顾客满意,才能拥有市场。质量工作领域从传统的生产过程拓展为经营全过程,不仅要有对产品质量的管理,更需要让管理的质量不断提升,带动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因此,面对挑战,企业领导者的任务很重,需要制定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方针、体系、方法;创建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调动、激励全体员工参与、改进、学习和创新;并以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个人魅力起到典范作用。

零缺陷管理之道

克劳士比中国学院总裁杨钢深入阐述了美国克劳士比质量管理大师的零缺陷管理理论。

克劳士比的管理哲学是:企业应该以客户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通过过程的再造与优化,更快、更佳、更经济,第一次就符合要求,从而创造生命系统强壮的、预防为主的可靠的组织。如果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99个产品零件,99道工序,99项服务,99项工作都是优秀,仅仅有一项没有做好,那就等于白做,即99+1=0。因此,要做到零缺陷,要第一次就要做对,而且次次都做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只有不断做得更好,才能使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站住脚,企业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每一位质量人必须形成一个共同的信念,即质量管理不是技术活动,而是心智改变的问题,是创建质量文化的问题。因此,要建立成功的基业,首先要求你要有变革的决心——重新思考、摒弃过去的假设和“传统的智慧”的成功模式。

从质量管理到管理质量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工业总会名誉主席、清溢精密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投资者唐翔千先生在贺电中表示:我国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关健是要结合国外的先进文化走出一条扎扎实实的发展之路。清溢公司仅仅走出了第一步,希望自己投资的清溢公司能够不断壮大。

清溢精密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推进“零缺陷”管理的经验是:零缺陷是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价值观。零缺陷管理的精髓是以科学的哲学理论为基础,以企业文化为依托,把市场经济法则引入质量管理,体现了经济学的基本要求。零缺陷管理通过人的心智改变,实现用最低的成本、最有效的手段创造最高最稳定的质量。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及引导下造就了今天的清溢公司,也正是这种零缺陷的文化成为清溢公司区别于其他公司的标志,成为清溢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零缺陷管理无疑是对传统观念和思维的强有力的冲击,但如果管理只重“行”不重“心”,那么有可能走向表面化的死胡同。2000年清溢公司就开始把克劳士比的零缺陷管理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在公司的质量管理活动中。“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好的东西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追求的。要把“要我做对”变为“我要做对”并且是“第一次就做到”、“天天做对”,如果不在源头上下功夫是绝不会有成效的。为推进“零缺陷”管理,清溢公司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更新观念、改变思维方式,引导“心行一致”。只有心智改变的行为才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和持续性。

传统成本管理缺陷 第5篇

1.1 动态投资回收期法

动态投资回收期是指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条件下, 以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低偿原始投资现值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其公式为:undefined

其中, i为折现率, 计算出的P即是项目的动态投资回收期。该指标的计算, 要通过现金流量表计算折现的净现金流量和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求出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与行业标准动态投资回收期或行业平均动态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 低于相应的标准认为项目可行。

1.2 净现值法

净现值法是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也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净现值是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净现值法就是指在计算期内, 按一定的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 然后求出他们的代数和, 记作FNPV。

表达式为:undefined式中:n为投资涉及的年限, i为贴现率。

当FNPV>0时, 说明项目用它的净效益抵付了相当于用折现率计算的利息以后, 还有盈余, 通常从财务的角度考虑, 项目是可行的。当FNPV=O时, 说明净效益正好抵付了用折现率计算的利息, 这时要分析计算净现值时所选择的折现率。如果折现率大于银行的长期贷款利率, 那么认为项目是可行的, 反之, 则认为项目不可行。当FNP/k0时, 认为项目不可行。

1.3 IRR法

1RR法也就是内部收益率法。财务内部收益率是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 这一报酬率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零, 也叫做内含报酬率。它实际上可以揭示项目贷款利率的最大限度。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评价时, 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是两种较好的评估方法。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 企业界往往更偏爱使用IRR法。在实用中IRR法与净现值法使用的比约为3:1, 主要在于IRR采用百分比表示, 可以与资本成本比较决定项目的取舍, 比较直观。

IRR法的计算公式为:undefined

计算出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与国家规定的基准收益率进行比较, 如果前者大于后者, 则说明项目的盈利能力超过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因而是可行的。

2 传统投资决策评估方法的缺陷

由于投资项目不可逆, 或有投资的出现, 投资结构的复杂性, 以折现现金流 (DCF) 为基础的一系列传统投资决策评估方法的基础假设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折现现金流方法的缺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难以确定一个适当的折现率的问题

运用折现现金流方法, 首先应该对一项资产的所有未来的现金流进行分析, 并使用适当的折现率来计算它的现值。这个折现率反映了风险水平, 但是这种方法只是直观上比较适用和简单, 确定适当的折现率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一个项目包含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时, 为了反映一个商风险的贴水, 将适用一个高的折现率。

2.2 忽视了项目投资中决策柔性的价值

所谓决策柔性, 是指当项目的外部决策环境发生变化时, 决策者可以改变或调整原先初始选择的灵活性, 这种决策柔性是具有价值的。传统折现现金流方法假设未来的变化总是按决策之初既定的环境发生, 不论是对未来的现金流还是所需采用的风险折现率, 都未考虑管理者对未来变化的适时调整。

2.3 忽视了项目投资中等待的价值

传统折现现金流方法在对某一特定项目决策时有一个假设, 那就是在某一时点上若项目净现值大于零则执行项目, 若项目净现值小于零则拒绝该项目, 永不执行。折现现金流方法只对是否进行投资进行决策, 而不考虑项目投资时机的选择问题。然而, 很多项目投资具有可延迟性, 项目非竞争性的特征决定了对某个企业来说, 项目可以现在投资, 也可以等待一段时间, 当项目有关的不确定信息进一步明朗后, 再行决定投资与否。许多信息的不确定性会随时间的推延而最终得以消除, 因此, 选择投资的时机不同决策时得到的信息支撑就不同, 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就会发生变化。

2.4 忽视了项目投资中战略的价值

对一个企业而言, 项目投资可以分为一般项目投资和战略项目投资。传统折现现金流方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一般项目投资, 净现值大于零接受, 而净现值小于零则拒绝。战略项目投资并不十分注重现在或者短期内的经济效益, 而相对注重的是项目长远的利益和长足的发展。用传统折现现金流方法对战略项目初始投资进行评价, 结果净现值往往是负的, 这不等于说该项目没有投资意义, 传统的折现现金流方法不能为这些着眼于末来的投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3 财务评价动态评估方法的改进

3.1 调整净现值法

净现值是一个绝对数指标, 只能反映拟建项目是否有利, 不能反映实际盈利水平。要克服这一缺点, 需要其他指标与之配合。另外无论哪一年哪一种现金流量, 折现率都采用固定值可以对财务净现值法进行改进, 给不同的现金流量赋予不同的折现率, 然后计算出一个综合的净现值, 能够对项曰进行更加正确的评价这种方法就是调整净现值法。计算公式如下:

undefined

则:undefined

式中m代表净现金流量的种类, ik代表第k种净现金流量的折现率。

3.2 修正的内部收益率法

IRR的求取内含很多因素都是要通过人为确定的, 带有人为不确定性, 很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另外, 每个项目都只有一个净现值和一个获利能力指数, 但在特定的情况下, 内部收益率却可能不只一个。因为内部收益率的求解公式是一个n次方程。国外学者提出了修正的内部收益率法:这种修正的内部收益率法假定项目预期年限中所有的现金流入都以要求的收益率作为再投资收益率, 直到项目终止。首先, 用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求出每年税后现金净流入 (ACIF) , 及项目期末的将来值 (FV) 。然后, 再用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作为贴现率计算项目现金流出 (ACOF) 的现值 (PV) , 如果初始投资是唯一的现金流出, 则初始投资就是项目现金流出的现值。最后, 使项目现金流入终值的现值等于现金流出现值的贴现率即为修正的内部收益率 (MIRR) 。

3.3 项目的期权价值

有些投资项目耗资巨大, 回报期长, 如果用传统项目评估方法来衡星, 净现值往往为负值, 实物期权把与其引发的选择机会 (增长、等待、改变投入产出等) 联系在一起, 可以为企业投资提供理论依据。这种方法的思想是在静态NPV的基础上, 对投资者所拥有的管理灵活性价值进行量化, 然后以两者的和作为项目的修正后价值。这种方法实际是对净现值法的进一步发展, 能够更加准确合理的衡蠼项目的实际价值。但这一方法目前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项目财务评价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以企业利润最大为目标, 一般考虑货币资金时间价值、机会成本、边际效益和投入产出效果等因素, 从动态的角度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如今项目通常投资规模较大, 周期较长, 传统的财务评估动态方法的投资分析思路、评价方法和运作模式不能适应这一方面的要求。它们往往低估建设项目的潜在价值, 也缺乏项目投资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管理灵活度。寻找改善财务评价的方法和途径势在必行。

关键词:财务评价,收益率,方法,价值,收益率

参考文献

[1]高建锋.两部委发布国家创投项目申报指南[N].中国证券报, 2007.

[2]郭建果.我国风险投资业税收激励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 2006.

[3]万星.水电科学中若干新方法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 2006.

[4]卢敏.小城镇水安全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 2006.

[5]安红军.我国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 2005.

[6]管云松.风险投资项目的择优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5.

传统成本管理缺陷 第6篇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简称ABS) 是在制动过程中防止汽车车轮抱死, 使汽车在制动过程保持方向稳定性及缩短制动距离, 从而提高汽车安全性的重要系统。汽车紧急制动时, 汽车车轮会完全抱死, 对于行驶中的汽车是非常危险:若汽车前轮抱死, 汽车就会失去转向能力;若汽车后轮先抱死, 则汽车会出现甩尾、跑偏等现象, 所以汽车制动时为了保证制动安全, 不能让车轮抱死。

使汽车制动减速的制动力, 不仅仅决定于制动器的摩擦力 (决定于制动器的结构及性质, 本文不做研究) , 还受地面附着系数的影响。当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增大到某一值时, 汽车车轮将在地面上出现打滑。打滑程度用滑移率来表示, 其滑移率为:

δ= (V1-V2) /V1×100%

式中:δ———滑移率;V1———汽车的理论速度;V2———汽车的实际速度。当车轮滑移率δ=0时, 车轮处在纯滚状态, δ=100%时, 车轮处在完全抱死状态, 经过试验证明δ=15%~20%时附着系数达到最大值, 车轮的制动力也是最大, 制动效果最佳。因此ABS的控制目标就是汽车制动时, 保持汽车车轮的滑移率始终在最佳的滑移率值附近, 以保持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和提高其制动效能, 缩短制动距离。目前, 汽车ABS系统控制最常用的方法还是逻辑门限值, 即依据车轮滑移率为主, 车轮加减速度为辅来调节制动压力的方法。

二、目前ABS存在的问题

现在汽车上安装的ABS是基于平直良好路面设计的, 但是汽车行驶路面还有沙石路面等多种路面条件。如果在这些路面上还采用这样的控制方法, 反而会延长制动距离, 使行车安全性下降。

在沙石路面, 如果未安装ABS系统, 汽车制动时, 车轮前侧会堆积起沙土见图1 (a) (b) , 阻碍汽车前进, 这样有利于汽车的制动安全, 缩短了汽车制动距离。如果安装了ABS系统, 由于ABS起作用, 当汽车制动时, 车轮前侧一旦堆积起沙土, 阻碍车轮的滑行, ABS系统会检测到车轮滑移率变大, 系统认为车轮抱死, 会调节ABS电磁阀, 控制制动管路中的油压变小, 增加在车轮上的制动力减小, 使车轮滚动, 滑移率变小, 车轮就会滚过堆积在车轮前的沙土堆见图2, 这样反而减少了路面对车轮的阻力, 相对未装ABS系统的车辆来说, 制动阻力下降, 制动距离增加, 反而制动效果不佳。

三、ABS不平路面的识别

针对上述问题, 在现有的ABS系统中, 最好增加一套子系统, 对沙石路面进行识别, 如果在这样的路面制动, 则ABS系统不起作用, 有利于汽车的安全。当汽车制动时, 判断路面是沙石路面还是普通路面, 如果是沙石路面, 则传统ABS关闭, 如果是良好路面, 则传统ABS开启。这样, 根据不同路面, 采用不同的制动方法, 汽车制动时, 稳定性及制动效能达到最佳效果。

在此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对沙石路面的识别, 在沙石路面, 由于悬架的存在, 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轮是在上下跳动, 那就可以用汽车车轮的纵向加速度进行判断, 如果车轮纵向加速度超出一定的值, 就判断为汽车行驶在沙石路面, 在此路面上行驶时, 制动需要关闭传统ABS系统。如果车轮纵向加速度低于一定的值, 就判断为汽车行驶在普通良好路面, 在此路面上行驶时, 制动需要开启传统ABS系统。沙石路面加速度值, 需要通过实车的试验, 同时建立一套数学模型进行设计, 这个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探讨。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ABS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传统ABS的缺陷, 提出在沙石路面ABS的判断方法, 从而完善ABS系统, 使汽车制动过程更加安全。后续还需建立数学模型, 模拟路况, 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Fangjun Jiang, Zhiqiang Gao.An Adaptive Non-linear Filter Approach to the Vehicle Velocity Estimation for ABS[EB/OL].http:/www.nstl.gov.cn, 2005-2-16

传统成本管理缺陷 第7篇

1.1 六西格玛的定义

六西格玛 (Six Sigma, 简称6σ) 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成功地从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造和优化技术, 继而成为追求管理卓越性的跨国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六西格玛, 由于其严谨的方法和实施步骤、面向最终用户来建立营运体系的管理思想, 对于中国企业追求卓越的管理体系和实践具有无可限量的潜力。

六西格玛管理不仅是理念, 同时也是一套业绩突破的方法。这套方法包括六西格玛改进方法DMAIC和六西格玛设计方法DFSS。DMAIC是指定义 (Define) 、测量 (Measure) 、分析 (Analyze) 、改进 (Improve) 、控制 (Control) 5个阶段构成的过程改进方法, 一般用于对现有流程的改进, 包括制造过程、服务过程以及工作过程等等。DFSS是Design for Six Sigma的缩写, 是指对新流程、新产品的设计方法。一个完整的六西格玛改进项目应完成“定义D”、“测量M”、“分析A”、“改进I”和“控制C”5个阶段的工作。每个阶段又由若干个工作步骤构成, 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如图1所示。

1.2 用六西格玛对软件缺陷跟踪过程进行改进

1.2.1 定义

DMAIC模式的第一步是从客户的角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定义”, 同时对当前的过程进行定义。因此, 针对软件缺陷跟踪, 我们可以从理解用户的需求开始。制定需求评审计划, 组织所有的测试人员、开发人员和项目管理者对用户需求说明书进行仔细研读, 对照用户需求列出产品测试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 对问题类型进行分类, 列出每类问题的数量, 并对问题的严重程度与优先级进行划分, 依据严重程度和优先级对问题进行排序等。

1.2.2 度量

度量阶段是验证问题生效或再次定义问题。在这一阶段可以根据自己测试团队在以往测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对当前测试项目进行成本、进度和风险估计。根据在第一阶段的工作确定测试期望达到的结果, 包括缺陷数量、缺陷覆盖率, 缺陷类型、严重程度, 不同类型的缺陷期望解决速度等。同时确定解决缺陷的方法, 影响产品提交质量的主要缺陷类型, 对测试的有效性做出合理的估量与评介。

1.2.3 分析

分析阶段是将实际测试中的缺陷转化为可量化的、可统计的数据, 以供接下来的过程改进参考。

在这一过程, 对实际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如对同一类型, 同一严重程度、优先级, 同一模块的缺陷数进行各种统计, 分析各类型、不同严重程度、优先级, 不同模块的缺陷所占的比率。分析六西格玛水平、百万机会缺陷率等。分析的方法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如头脑风暴法、结构树、排列图等, 可以确定公差、最小成本进行非线性分析等, 并可以适当的方式输出分析数据, 如利用饼图、条形图、曲线图等。

1.2.4 改进

根据分析阶段的结果, 接下来就可以对缺陷产生、发现、跟踪和解决过程进行改进。这种改进会涉及到开发过程改进, 测试过程改进及管理过程改进。主要涉及以下部分:进行更精确、更详细的需求分析;制定更科学更规范的开发、测试计划;进行更严格和及时的项目评审, 包括需求评审, 项目计划评审, 测试过程评审, 测试结果评审等;加强项目进度跟踪及项目变更 (包括需求变更、计划、进度变更等) ;选择更合适的缺陷管理工具;对测试人员进行必要的测试培训;及时解决缺陷;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加强缺陷遗漏分析, 提高缺陷预防能力;

1.2.5 控制

DMAIC模式的最后一步是控制。在这一步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加强控制的力度。如对每一个测试、开发及管理者每周规定一个任务 (task) , 制定工作日志和每周提交项目进度表和工作周报, 每周都统计测试结果, 制定各种工作和评价指标, 检查表等。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对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的具体方法, 以确保巩固测试过程改进效果。

1.3 六西格玛水平及百万机会缺陷数的计算

下面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六西格玛水平和百万机会缺陷数的计算。

1.3.1 六西格玛水平Z

对应过程输出无偏移的情况, 西格玛水平Z是指规格范围与2σ的比值, 可由下式求得:

上式中USL (Upper Specification Limit) 指规格上限, LSL (Lower Specification Limit UCL) 指规格下限。

这里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讲解具体的实现。文思公司利用此系统对这样一个项目做过分析。项目委托方对项目测试方规定了结项时间, 委托方希望在本月12号完成项目的测试, 但由于项目测试方考虑到测试过程中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 提出实际结项时间与期望时间之间允许有误差, 因而提出结项时间限定在7号至17号之间, 即:LSL为7号, USL为17号。在过去的测试项目中, 如果将测试结项时间定为每月的12号, 该测试方一般的结项时间:该月2号、7号、12号、17号或22号, 求测试方准时结项的西格玛水平。

这里, 将结项时间按相对于目标值12号的差值进行变换, 记录为-10、-5、0、5、10, 则:

用样本标准差S估计总体标准差, 得到S=7.91, 将上述参数代入式4-1, 得:

即测试方准时结项的西格玛水平仅为0.63。这样以来项目的委托方和测试方都可以依据西格玛水平合理的按排时间, 保证测试工作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依据同样的计算方法我们就可以完成诸如模块中缺陷的西格玛水平, 各种类型的缺陷的西格玛水平等。帮助用户完成分析。

1.3.2 百万机会缺陷数DPMO (Defects Million Opportunity)

在统计和计算DPMO时, 先要明确下述概念:缺陷机会数:是指产品、服务、或过程的输出可能出现缺陷之处的数量。如:一个程序模块有200行代码就有200个甚至更多个出现缺陷的机会;一张缺陷信息表有15个栏目就有15个出现填表缺陷的机会。如果我们统计了过程输出的缺陷数和缺陷机会数, 我们就可以计算:

机会缺陷率DPO (Defects Per Opportunity) , 即每次机会中出现缺陷的比率表示了每个样本量中缺陷数占全部机会数的比例。由式 (2) 计算:

我们尝试着利用该系统对一个大型项目进行测试, 这个大型项目中有100个模块, 每一模块都含有100个缺陷机会, 我们在测试这100个模块时共发现21个缺陷。

百万机会缺陷数DPMO (Defects Per Million Opportunity) , DPO常以百万机会的缺陷数表示, 即DPMO=DPO×106, 或由式 (3) 计算:

本例中, 0.0021的DPO即为2100的DPMO。

DPMO值可以用来综合度量过程的质量。笔者实习所在的北京文思公司是一个专业的软件测试外包公司, 因此该公司在同一时期会测试不同功能的软件产品。每一种产品都有不同的设计, 因此, 在开发过程中, 缺陷机会也不同。但是, 不管开发何种功能的产品, 都可以统计出现缺陷的数量和缺陷机会的数量, 然后用总的缺陷的数量除以总机会数, 可以得到DPMO, 即使每天的产品种类不同, 我们都可以做同样的统计。

在六西格玛管理中常常将DPMO折算为Z。DPMO对应于过程输出质量特性超出规格限的比率, 可以通过对如图2所示的正态分布中规格限外的部分求积分而获得。此时, 标准正态分布中的分位数点Z, 就是过程的西格玛水平。

六西格玛管理中常用的Z换算表如表1所示。

当根据上面所讲的缺陷机会数公式计算出DPMO时, 再对照表1就可以查出某一过程的西格玛水平值。

2 利用多种方式加速对缺陷的跟踪

这里我们提出了两种方式对缺陷信息进行有效的实时通知, 即实时消息工具方式和Email方式。这两种方式的信息发送过程可以用下图3表示。

图3中Tester代表测试人员, PM软件项目经理 (Projec Manager) , Dev代表软件开发人员 (Developer) , 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 Tester执行测试, 测试过程中发现的Bug提交到Bug管理系统, 设置Bug初始状态为New。Tester提交所有的Bug信息并保存信息时, 系统检测PM的MSN是否在线。如果在线给PM发送新的Bug信息, 同时发送Email给PM;如果PM的MSN不在线则直接发送Email信息。

(2) 高级软件测试人员或PM验证错误, 如确认是错误则分配给相应的Developer, 设置状态为Open, 如果不是错误, 则拒绝, 设置状态为Declined。高级测试人员或PM保存信息时系统分别检测Tester和Dev的MSN状态。如果Tester的MSN在线则发送PM审查后的Bug状态信息给Tester, 同时发送E-mail。如果Dev的MSN在线且Bug的状态为Open, 则通过MSN并通过Email发送信息给Developer要求其对Bug进行修改。如果检测到对方MSN不在线则直接发送Email信息。

(3) Dev查询状态为Open的Bug, 如果不是错误则置状态为Declined, 如果是Bug则对其进行修复并置状态为Fixed。不能解决的Bug, 要留下文字说明及保持Bug为Open状态。在此过程中Dev通过MSN或Email分别发送信息给Tester和PM, 通知对Bug的处理情况。对于不能解决和延期解决的Bug, Developer通过MSN和Email发送信息给SQA (软件质量保证人员) , 提请SQA主持召开会议 (评审会) 对Bug进行讨论。SQA监控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 发现问题及时通过MSN或E-mail通知系统相关人员。

图4是该系统中通过实时消息工具发送缺陷信息的类图之间的关系。

图4中MessageServerHandle类、OperatorHandle类及converSationHandle类都继承自类System。EventArgs。虽然继承此类不是必须的, 但继承此类当客户端激活事件时可以完成属性的赋值、与被调用方法的关联。Account类是YahooAccount, QQAccount, MsnAccount, Customer及Operator类的父类。包括属性:accountName (用户名) , password (用户密码) , nickname (用户昵称) , status (用户当前状态) , accountType (用户类型) 。其中通过用户类型属性可以识别用户所使用的消息工具类型。Account类有两个方法:getAllFriend用于获取登录用户的朋友列表, 方法createCoversation的返回类型是conversation, 通过此方法登录用户就可以建议自己的会话。会话类conversation的属性有:createTime (会话创建的时间) , messages (会话内容, 是Message类型) , updateTime (会话更新时间) , finishFlag (每次会话设置的初始时间) , timeout (会话超时初始值) 。Message类就是会话信息的主体, 它包括:信息的来源 (fromAccount) , 信息的接收者 (toAccount) , 会话创建时间 (createTime) , 信息主体 (messageBody) 和读取标志 (readFlag) 。

通过Email方式发送缺陷信息的实现与设计这里略去。

3 方法及系统的展望和改进

文中提出了六西格玛分析法, 因为第一次将这种分析方法引入到缺陷管理系统中, 我们没有现成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鉴, 因此对分析方法合理性、分析数据的输出方式等都还需进一步商讨。DMAIC模式在软件缺陷跟踪中的应用是一个比较大的研究方向, 我们将针对DMAIC模式的每一阶段对软件缺陷跟踪过程进行更合理、有效的改进。同时在缺陷分析部分, 我们也考虑将对缺陷的遗漏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 为企业进行缺陷预防提供有效的方法与实现机制。

参考文献

[1]柳纯录.软件评测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实用软件测试方法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3]马林.六西格玛到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Christine B.Tayntor.六西格玛软件开发[M].钟鸣, 王君,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5]JAMES HERBSLEB, ANITA CARLETON, et al.Benefits of CMM-based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initial results[M].SoftwareEngineering Institute, 1994.

“零缺陷”理念下的质量成本管理 第8篇

1.1 对质量成本的全过程、全员的管理力度不够

质量成本是伴随着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而产生的,从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使用的整个过程都会对质量成本产生影响。由此可见,质量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生产单位的合作,在产品的各个流程进行质量成本管理,即对产品实施全过程、全员的质量成本管理。

在企业实行质量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注重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成本管理而忽视了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成本管理[1]。很多企业对质量成本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力度不够。认为质量成本仅指制造过程中因为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成本费用,也有的企业认为只要加大对产品的检验就可以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从而忽视了产品开发设计、完工出厂后等其他阶段的质量成本管理。另一方面,忽视企业全员质量成本管理。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认为产品是由工人生产制造的,于是有的企业在实行质量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误认为产品质量的问题都是由操作工人造成的,从而忽视了管理层和其他部门在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二是很多企业为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形成了一种由质检部门或会计部门对企业质量成本管理进行核算的管理模式,因此有的企业认为质量成本管理是质检和会计部门的责任,从而忽视了企业质量成本的形成是企业许多部门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由于没有进行全员、全过程的的质量成本管理,使很多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未能找出质量成本问题发生的根源。

1.2 容易使企业忽视向更高质量水平的探求

在进行质量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很多企业认为错误是不可避免的[2],只要企业的质量水平维持在最佳质量成本点P时的质量水平,就可以使企业的总质量成本最低,也就是顾客可以接受的产品质量。这种错误难免论观点的存在,使企业在实行质量成本管理的时候,往往会规定一个产品的合格率,然后要求生产者和管理者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以求达到降低不合格品的发生和降低质量成本的目的。同时,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理论认为质量成本是使质量保持在最佳质量水平上所需的费用,忽视了质量成本的动态性[3]。产品的质量水平会随着地域、时间、使用情况、社会环境以及市场供求的变化而变化。质量成本是因为企业产品的质量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与企业产品的质量紧密相关。因此,企业的质量成本也具有变动性[1]。质量成本会随着质量水平的上升而增加,随着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在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理念下,企业的质量成本是将质量保持在最佳质量成本水平上因质量而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没有考虑到质量成本的变动性。

错误难免论观点和合格率的规定使企业的工作标准中允许错误的存在,这就为企业不合格产品的产生留下余地。对质量成本动态性的忽视,容易使企业满足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现状,从而造成对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的改进工作产生误导,认为最佳的质量成本点就是企业所要达到的目的,从而使企业放弃了探求更高的质量水平。

1.3 在考虑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问题时,忽视了顾客的要求标准

在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理念下,企业一般把自身作为质量成本管理关注的焦点,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产品的质量水平。企业把从内部获取的质量成本信息作为依据,找出使企业的预防成本与鉴定成本之和等于内部损失成本与外部损失成本之和所处的最低质量成本点,并把位于此点的质量水平作为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所要实现的目标。

很多企业以为维持这样的成本水平就可以使企业的总质量成本最低,就可以使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这样制定出来的最低质量成本点,一方面忽视了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和期望以及因产品质量缺陷而导致企业信誉损失等造成的隐形成本,结果便可能导致企业的信誉损失超过质量成本节约。另一方面,企业的质量成本具有动态性,它会随着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的逐步提高而减少。通过找出最佳质量成本点而实现对质量成本进行管理的传统理念更加关注的是质量成本的控制,忽视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进步而导致的企业的质量成本变化,以及因质量水平的提高将给企业带来的未来利益。同时,由于质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等各项收入和费用等在传统的质量成本观念下也未予考虑。

现代商业社会竞争激烈,企业只有按照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能避免被竞争淘汰,也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由于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理念所存在的不足,因此需要企业寻求一种适应现代竞争社会所要求的质量成本管理理念。

2 “零缺陷”理念下的质量成本管理

由于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克莱斯比经过不断地探索后,提出了“零缺陷”的管理理念,为我们重新审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在零缺陷理念下,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不间断的动态过程,它不仅从企业的角度而且从顾客的角度思考质量成本,通过企业各个部门人员相互配合,对产品的质量成本进行时刻的关注和管理。

2.1 “零缺陷”理念下的质量成本

“零缺陷”理念的提出,为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的改进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零缺陷理念下,企业所追求的质量成本不是在最佳质量成本点p处,而是从消费者的要求标准出发,努力寻求当产品质量水平在零缺陷时的质量成本。企业通过适量增加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可以使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逐渐减少,当企业累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找到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方法时,企业的自控能力增强,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4],企业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可以不再增加,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将趋向于零,并且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降低所获得的收益将大于企业增加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总质量成本达到最低,甚至可能降为零。即当企业产品的质量接近于零缺陷时,企业的总质量成本最低点,是企业最终所要追求的目标。此时,最佳质量成本点p将向零缺陷的质量水平移动,即总质量水平在产品质量水平达到零缺陷时最低。

“零缺陷”理念下的质量成本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发现,与传统质量成本管理模型相比,“零缺陷”理念下企业的最低质量成本点p并不是位于预防成本与鉴定成本之和等于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之和,而是位于当企业的产品质量为零缺陷时。

“零缺陷”理念使企业按照顾客的要求标准生产产品,要求企业综合考虑因不合格产品出厂而导致的各种隐形成本以及因产品质量提高而带来的隐形收入等。企业不仅要搜集企业内部为质量而发生的各种成本,而且要搜集顾客对质量的要求以及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损失如顾客流失成本等。此外,“零缺陷”理念把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所要追求的目标定为“零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企业各个人员和各个部门不断探索追求卓越的工作动力,使企业形成一种向上的企业文化,从而提高企业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的竞争力。

2.2 “零缺陷”理念下的质量成本管理方法

在零缺陷理念下,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建立在企业质量文化水平、全体人员质量意识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因此,企业实施质量成本管理需以零缺陷作为长期的奋斗目标,在短期内从传统的质量成本点通过不解努力,使企业产品向零缺陷靠近,直到实现产品质量的零缺陷。实现“零缺陷”理念下的质量成本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企业全体人员的参与。它的管理方法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2.2.1 明确最佳质量成本水平,建立正确的“零缺陷”理念。

这是企业能否实施零缺陷质量成本管理并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在零缺陷理念下,企业的最佳质量成本水平位于企业产品的质量接近于零缺陷时。但由于错误难免论等观点的存在,使很多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难以实施。只有重视零缺陷的管理工作并建立正确的零缺陷理念,避免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的误区,提高员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零缺陷意识和员工的质量成本观念,动员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实现零缺陷的自觉性,才能让每一位员工都按照符合顾客的要求标准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合理安排产品的生产计划并进行生产。从而为实现质量、成本、效益三者的最佳平衡点做贡献。

2.2.2 做好质量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等活动

与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不同的是,零缺陷理念下的质量成本管理更加强调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动态性。通过不断收集并分析企业对产品所进行的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等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质量成本做出预测和计划,并对质量成本偏离计划目标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挖掘降低质量成本的潜力,提出质量成本的改进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促进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对质量成本进行质量计划和预测,可以使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更具有目的性和有效性,减少质量成本管理的风险,并为下一年度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提出更好的方案,使质量成本管理逐年向零缺陷的目标靠近。

2.2.3 明确划分各部门的权、责、利以及奖罚措施

为了实现零缺陷理念下的质量成本管理,管理层要主动参与零缺陷的质量成本管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明确划分各部门的权、责、利以及奖罚措施。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落实各项制度的运行,才能在出现质量问题时快速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通过合理奖赏质量成本改进的人员,追究造成质量成本增加的人员,达到激励全体员工,实现零缺陷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

2.2.4 适量增加预防成本的投入

“零缺陷”理念下的质量成本管理认为产生质量的体系是预防,因此它注重质量成本的事前管理和过程管理,强调适量增加预防成本的投入。产品的质量产生于产品的生产过程,通过预防可以避免不合格产品的产生,减少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鉴定成本是为在产品生产后为检验其中的不合格产品而进行的,但是检验不能产生质量,为了减少质量成本,实现质量成本的零缺陷,需要加大对预防成本的投入。

摘要: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质量成本管理对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零缺陷”理念的冲击下,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因此,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企业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零缺陷”理念下的质量成本管理,使“零缺陷”理念在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关键词:零缺陷,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陈超.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研究[J].时代经贸,2007(6):97-98.

[2]李登记,王卫荣.实施零缺陷质量管理的误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6-17.

[3]赵秀芳.论现代质量成本管理[J].商业研究,2002(9):7-8.

[4]黄晓梅.浅析零缺陷观对企业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的冲击[J].中国集体经济,2008(10).

[5]毛建仓.零缺陷质量管理探析[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1(6):23-24.

[6]刘丽峥.浅谈企业质量成本管理[J].现代商业,2008(18):77-78.

[7]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72—175.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缺陷及干预措施 第9篇

为了加大管理力度和改进管理方法,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通过对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缺陷进行相关归纳总结并提出干预措施。医院感染管理领导不够重视,人员、设备配置不到位,职工意识不到位,重点部门布局不合理,腔镜配置不全等问题。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管理到位,全员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医疗安全。现将工作中存在的医院感染管理缺陷归纳总结并提出干预措施。

存在的院感管理缺陷

人员结构不合理:在基层,有的医院还没有专职的感染管理人员,设有专职人员的医院人员配置不到位,到位的人思想不稳定,变换频率快。多数医院没有组建合理的医、技、护院感防控队伍,管理者多是由护士承担。由于护士学历较低,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知识面相对局限,较大地制约了院感防控水平的提高。

设施设备配置不到位:基层医院多数没有成立供应消毒中心,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物品和器械没有集中清洗消毒,清洗是手动式;手术室、供应室、器械清洗室、新生儿病房流程不合理;医院胃镜、腹腔镜至今是一条镜子在运作,消毒灭菌效果不能保证;多数医院供应室生物监测没有开展,虽然有化学监测,但对灭菌过程心存疑虑,存在着较大安全医患。

执行力度不够:医院感染管理重在督导、检查、落实,整改,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在工作中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多是每次检查存在的老问题,屡查屡犯,如开启的无菌物品、新换的消毒液无标识;溶媒开启后超时使用;更换消毒剂未更换容器或者未对容器进行灭菌处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不清;科室发生医院感染病例时不报或不及时上报等等。究其原因,医院没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做和不做、做好做壞一个样,致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职工院感防控意识淡漠,责任心不强:在基层及以下医院主要工作重点倾向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医院感染控制没有加以重视,大部分医护工作者对控制医院院内感染工作意识模糊,虽然知道控制医院院内感染人人有责,但多数人认为控制医院院内感染不是医院的工作重点,不加以重视,对医院控制感染预防措施不给予配合、理解,欠缺医院感染的基本防控意识,使医院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受到严重阻碍。

干预措施

人员的结构配置:医院感染管理能力和经验,很大程度上是不断的培训和时间的积淀形成的。管理人员的配置和院感队伍的稳定,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人员配备上,一定要选派素质高、责任心强、有较强专业知识的医、护、技人员组建医院感防控队伍,分工明确,各尽其责,从而增强防控医院感染水平,及时查找隐患、防止发生漏洞,把防控工作的落到实处。在院感人员稳定上,院长首先要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尊重、信任院感管理人员,应给他们一定的权力、地位和待遇,合理投入,放心大胆地让其工作,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得好与不好大不一样的格局,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让管理者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管理中的能力,使他们安于本职工作,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完善相应的管理。

设施设备配置:只有适当的投入,合理的搭建工作平台,严谨求实,才能将差错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避免和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医院应根据院感需求,配备生物监测系列;胃镜腹腔镜检查至少配备两条镜子,轮流运作,这样才能基本保证灭菌效果,保障患者检查安全;在医院供应中心的建筑设计及手术室、妇产科、新生儿科、ICU等重点科室的建设时,要加大投资,精心布局,使科室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卫生学的标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院内交叉性感染,避免医院感染暴发。

执行力:基层医院经过不断努力和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范更加完善,一直制约和束缚院感防控工作发展的所在是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某院新生儿科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新生儿科在建筑布局、工作流程、消毒隔离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还由于戊二醛灭菌剂的稀释配置方法不明确,使用错误,致使医院院内感染流行性爆发。由此可见每一起感染爆发事件都有一个关键环节出错。生命和健康的代价警示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贯彻不能只停留在嘴上、挂在墙上、印在纸上,应时刻牢记于心,落实在工作上;技术操作规范医院严要求,职工严遵守。医院一定要严格管理,奖惩分明,使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在不断的督导、检查、整改中得到落实,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全体职工防控意识的提高:在所有医疗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医院感染隐患,只有人人有意识,个个有责任,齐心协力,共同防范,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院感科要利用简报、板报、会议、墙体宣传画等方式方法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增加医院感染培训次数和培训力度,让全院职工从根本上认识到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让他们自觉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操作规程,有效防控医院感染,让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快速发展。

讨论

医院感染管理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医院感染控制表面看来只有投入没有产值,事实上是小投入得大效益。如果监管放松,工作出现漏洞,就会差错事故频发,甚至导致医院感染暴发。一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医院不但会承受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会导致整个卫生系统的声誉受到巨大的影响。院感工作无小事,希望领导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院感管理者也要加强管理,做到未雨绸缪,医院才能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李妙芳,张淑卿,王彬.从近几年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反思医院感染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8:743-744.

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系统 第10篇

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系统的结构如附图所示。

(1)设备目录树。电厂根据其生产管理形式和设备的系统结构,在系统中建立设备的分级结构,形成电厂所有设备的目录,用于逐级录入和查看缺陷。用户点击任何一个设备,系统将会将该设备及其子设备的缺陷以表格的形式显示出来。

(2)设备缺陷录入。当运行人员发现某个设备存在缺陷时,登陆该系统,并在设备目录树中找到相应的设备,录入缺陷情况。检修人员和值长等生产管理人员即可通过网络浏览该缺陷。

(3)消缺流程管理。设备缺陷管理是一个流程:运行人员发现缺陷→运行人员录入缺陷→检修人员提交检修意见→值长提交检修意见→开工作票→运行人员验收等。消缺流程管理模块将根据消缺人员各自的权限提供相应的工作界面,实现缺陷消除全程网络化管理。

(4)缺陷查询分析。用户根据查询需求,提交包括缺陷发现时间、机组、设备、缺陷现象、缺陷所处状态等条件,组合查询和统计设备缺陷。既可以快速准确地查到某次缺陷,同时也能进行复杂的统计分析。

(5)消缺权限管理。在缺陷处理的过程中,生产和检修人员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进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应该分配给其相应的操作权限,同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操作和恶意破坏,消缺人员在系统中的操作权限又严格限定在其必要的操作权限中。

(6)用户管理。可实现增加、修改和删除用户的功能,并对用户分配相应的操作权限。

2 消缺流程

(1)缺陷录入:运行发现缺陷后,通知检修班组,并通过计算机将缺陷录入系统中。当运行人运发现录入存在错误时可以重新编辑录入的内容。(2)检修确认:检修人员接到通知后,登入该系统,找到该缺陷记录,录入检修意见,提交后发现问题时可再次编辑。检修意见提交后等待值长审批。(3)值长确认:值长接到缺陷报告后,登录该系统。找到该缺陷检修提交的检修意见,并审核。如果同意,则检修开工作票给运行,如不同意,检修则需要重新设计检修方案,再待值长审批,直到值长认可,检修方案一旦被值长认可,则不得更改。(4)开工作票:检修人员根据检修方案开工作票,并提交运行人员,由运行人员登陆该系统录入工作票号。(5)缺陷处理:运行人员提供检修必要条件,检修人员开始检修。(6)消缺验收:检修人员处理完缺陷后,提交运行人员验收,验收结果为验收通过或延迟处理。运行人员登陆该系统录入相应的缺陷处理结果。

3 缺陷查询统计分析

缺陷查询统计分析功能是缺陷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按时间查询: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查询任意时段发现的缺陷。(2)按机组查询:用户可以只查询单台机组的设备缺陷,也可以同时查询多台机组的设备状况。(3)按设备查询:根据设备名称查询单台或多台机组设备的缺陷记录。(4)按缺陷现象查询:根据缺陷现象,查询单一缺陷或多个缺陷的记录。(5)按检修部门进行查询:按检修班组进行统计分析。(6)组合查询:组合多个查询条件,进行复合查询。(7)统计分析:计算各车间及全厂每月的消缺率、消缺及时率、缺陷重复率。

4 系统界面

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系统具有用户登录退出模块、缺陷处理模块、查询统计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等。

在界面上提供了各种工作入口:(1)用户登录、缺陷查询、用户管理、常用链接和常见问题解答等入口。(2)用户可以逐级点开设备目录树,并浏览各设备及其子系统的缺陷。(3)待处理缺陷,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和值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点击进入,并对缺陷进行相应地处理;点击某一设备时,显示该设备及其子设备的缺陷,其中采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缺陷状态。缺陷一共分为新发现缺陷、正在处理缺陷、验收已通过缺陷、延迟处理缺陷4种。点击某一具体缺陷的表格时,显示该缺陷的详细内容。

5 结束语

上一篇:危险源数据库下一篇:照明线路与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