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特征范文

2024-05-11

方式特征范文(精选12篇)

方式特征 第1篇

所谓文体特征就是不同文章之间的区别性特征, 就像男和女一样, 为何叫男的而不叫女的, 或为何叫女的而不叫男的, 道理是一样的。语文老师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最忌讳看了几遍还一头雾水, 分不清是什么文体。之所以分不清是什么文体是因为这篇文章的表达方式出了问题。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这篇文章的一半是叙事描写, 还有一半是议论抒情。以《藤野先生》为例, 本文篇幅很长, 除了倒数第二段运用了议论抒情之外, 通篇都运用了叙事描写的表达方式, 因此文体特征非常鲜明, 这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南京市中考作文的评分细则关于文体的表述分成四类:文体规范、文体基本规范、文体不够规范和文体不合规范。其中一类卷和二类卷明确强调文体规范, 得分介于35—50之间, 三类卷为文体基本规范, 得分在27—34之间, 四类卷为文体不够规范, 分数在18到26, 五类卷是文体不合规范, 17分以下。我曾经多次参加南京市中考语文作文的评分工作, 非常了解文体特征在评分过程中的意义。以上讲的文体规范指的就是文体特征鲜明。按表达方式 (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的分类, 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语文课堂的作文教学多半以记叙文的训练为主,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目标的确定, 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强化记叙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让学生写出文体特征鲜明的作文来。

下面是学生的一篇作文, 我想就具体的写作分析一下表达方式和文体特征的关系。

取暖

奶奶得了重病, 出了院在大妈家休养。我和表姐、堂姐周日又约到了一起, 去看望奶奶。我们小时候都在奶奶的看护下度过快乐的美好时光, 现在能多陪陪她, 奶奶心里高兴了, 说不定病就会好得快些。

我买了一盆梅花, 奶奶喜欢花草, 在门前种了好多花, 一年四季花事不断。现在躺在床上, 我多希望红梅在温暖的屋里, 绽放不休, 奶奶看到那红红的艳, 会天天都有好心情的。

堂姐提了一个空气加湿器, “我妈不会照顾人, 奶奶房间温度调得太高, 上次我都觉得热呢。有了加湿器, 感觉会舒服一点。”

表姐从包里摸出一个电暖宝, 我们一起笑了。表姐说:“外婆身体虚弱, 火气小, 上次我帮她掖被子, 被窝里没有热气, 我这个东西才实用呢!”

一路说笑着, 来到门口。堂姐开了门, 见没人, 我轻轻拧开了奶奶的房门。奶奶静静地躺着, 脸色苍白, 身子蜷缩着, 右手搭在外面。我赶紧上前, 把奶奶的手轻轻放进被窝。奶奶的手是冷的, 被窝里也是冷的。空调怎么会没开?我心里疑惑着。

奶奶的房门又被推开, 是大妈和妈妈回来了。

“我们在对门打麻将, 听到你们的声音就过来了。今天挺冷的, 你们怎么又来了?”大妈一边说着, 一边用眼睛在寻找着什么, 看到遥控器, 她拿起来轻轻一按, 空调就“呜呜”地启动了。

“大舅妈, 小舅妈, 我们来看看外婆。”表姐说着, 拿出暖宝, 插上了电。

“小强, 你怎么不穿那件厚的羽绒服?口罩手套也不戴, 这么冷的天, 冻到了怎么办?”妈妈一边埋怨着, 一边摸了摸我的手。

“我不冷, 奶奶才冷呢!”我难过地说着, 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奶奶?你奶奶不是冷的问题。她现在饭也吃不进, 水也不喝。跟她讲话也不理, 整天就这么躺着。你们安心地上学上班, 有什么情况会通知你们的。”大妈抢着说。

热风呼呼地吹着, 房间渐渐又回归春天般的温暖, 我的心里却掠过了阵阵凉意。表姐的暖宝充好了电, 可以温暖奶奶的身体。我把红梅摆放在床头柜上, 希望能在奶奶醒来时温暖她那迷茫的双眼。

我在思考着, 等我们走后, 堂姐的加湿器和空调会不会又变成了一种摆设?

这是一篇文体特征很突出的记叙文。它通篇都是记叙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记叙有六要素, 描写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范文) 第2篇

自主性——现代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突出表现在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做出安排、监控和调节,对学习结果做出积极的总结和评价。自主性要求学生逐步确立主体意识和观念,培养独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合作性——现代学习方式的合作特征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缓和生生和师生之间相互隔离和疏远的现象,转化和消除学生之间过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沟通,形成学习的责任感。

探究性——现代学习方式的探究性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过程,通过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处理信息及表达交流等活动,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性——现代学习方式强调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激发学习热情,真正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特征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是否能够或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足球边前卫运球突破方式特征分析 第3篇

关键词:边前卫 运球突破 特征分析

个人的运球突破是控制比赛节奏,瓦解紧逼盯人,形成以少打多,获得点球和任意球,完成快速反击,最终得分的重要手段。随着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不断提高,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越来越高,整体攻防的战术水平不断提升,留给队员发挥的空间、时间都非常有限,因此在这种空间狭小,时间紧迫,对抗激烈的条件下,个人运球突破的简练,实效性就显得尤其重要。边前卫队员的运球突破在所有球员当中的最多,对比赛结果的影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8年欧洲杯决赛阶段的16支队伍及其比赛为研究对象(见表1),共31场比赛(不包括加时赛)

1.2研究方法: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

1.3相关概念

利用速度强行突破:持球者以突然的力量较大的快速推拨球,并与快速的奔跑相结合的方式突破。

利用身体掩护强行突破:当持球者接近对手时双方速度减慢,持球者侧身用身体靠住对手以另一侧脚将球拨出,同时转身将对手倚在身后并随球伺机越过对手。

利用变速运球突破:对手在持球者侧面,持球者用另一侧脚运球,利用运球速度的变化达到甩掉对手或越过对手的突破。

利用推,拨,挑,扣,拉,颠等变速变向突破:突破时选用上述动作,使组合起来的动作适时地变化运球的方向与速度,使对手难于判断过人的方向与时机,或造成对手重心出现错误的移动,运球者抓住其漏洞伺机越过对手。

利用穿裆球突破:当运球者遇到对手从正面阻拦时,对手两脚开立较大,而且重心在两脚之间,运球者运球接近对手,抓住时机将球从对手两脚之间拨过,身体从防守者侧面越过并控制球。

人球分过:利用防守者注意力集中在球上,并认为可以触到球的心理,从防守者一侧将球推出,然后快速从防守者另一侧冲出,越过对手而突破成功。

2、结果与分析

表1.08年欧洲杯足球赛边前卫运球突破方式

如表1.所示,边前卫队员运用的利用推,拨,挑,扣,拉,颠等动作的突破方式最多为132次,推,拨,挑,扣,拉,颠等组合动作仍是当今足坛运球突破的主要方式,这集中体现了球员的基本功技术,但从比赛录像中观察来看,运球突破时的速度有了较大的提升,突破球员往往是利用时间差或者趁防守队员注意力不集中时合理的利用各种突破技术加速突破防守。突然起动加速和利用速度强行突破的也较多,分别为63次和53次。边前卫队员在场上的运球突破速度明显要快于其他位置的球员,因为边路相对于中路,防守队员较少,一般都是收内线,放对方走外线,因此给边前卫运球突破的空间较大。半决赛德国对阵本届杯赛的“逆转王”土耳其队时,比赛进行到第86分钟时,土耳其队的边前卫20号萨布里利用速度人球分过,突破了德国队速度最快的边后卫拉姆后下底横传门前,助攻队友塞米赫,将比分扳为2:2,虽然最后土耳其队最后未能进入决赛,但足以令全世界的球迷敬仰。另外四种突破方式(利用身体掩护突破、穿裆突破、人球分过突破、假动作突破)边前卫队员运用比较少,这四种突破方式都是有相当大的限制性条件,只有在满足的条件下才能运用,而且从实战上来讲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就成功率来说,利用身体掩护的突破成功率最高,为86.67%。利用穿裆进行突破的成功率最低,为33.33%。利用身体掩护的突破往往是进攻队员较为占主动的,因为球一般控制在对方很难触到的位置,防守队员一般不敢出脚,出脚很容易造成犯规,进攻队员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突然的利用身体,加速摆脱防守队员,因此这种突破的成功率较高。从观察本届杯赛的录像来看,利用穿裆的突破往往是边前卫队员的最后一种选择,带有很大偶然性,成功率也并不高。

3、结论与建议及注意事项

3.1结论

3.1.1边前卫运用推,拨,挑,扣,拉,颠等动作的突破方式最多,这种方式仍是当今足球运球突破的主要方式。

3.1.2边前卫运用身体掩护的突破方式成功率最高。

3.2建议

3.2.1加强队员个人突破的基本技术练习,鼓励球员开发新的突破方式,提倡球员的即兴发挥。

3.2.2加强个人运球突破战术的研究,培养队员的个人突破战术意识,丰富克敌制胜的战术手段,使其个人突破行为成为整体战术中重要一环。

3.2.3良好的突破技术是基础,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要循序渐进,鼓励运动员在比赛中大胆进行运球突破,特别在禁区附近要敢于做动作,而后进行整体意识的灌输,个人突破战术与整体战术相结合才是最终的战术手段。

3.2.4加强队员的个人突破意识,培养队员在不同形势下的观察防守队员的能力。

3.3注意事项

3.3.1注意观察对手所处的位置,然后再决定自己所采取的过人方法。运球者应根据临场防守者所处的位置及状态来决定自己应采取的过人方法。例如:当运球者高速运球接近对手时,若对手快速迎上来抢球,就可以利用速度强行过人。

3.3.2掌握好过人时机。过人的时机要根据临场防守者的情况而定。如运球行进速度很快时,则应离对手距离移近些再实施过人动作,否则对手将有时间转身起动将球追上。用假动作过人时,应善于利用对手因判断错误而造成重心移动的时机实施过人动作,这样,对手再调整重心时已为时过晚。

3.3.3掌握好过人的距离。除利用速度强行过人外,其他方法都应是在距离对手一大步的地方并应大于运球者与球的距离,对手勉强可以触到球,但不会先于运球者触及球。另外,这样的距离也便于运球者再做出动作使防守者重心发生错误移动时越过对手,而对手难于再进行成功的回追抢截。

参考文献:

[1]何志林.现代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0.

[2]郭运涛,申旭.2006年中超足球联赛个人突破特征分析[J].体育世界,2008,5:89.

[3]韦建明.关于运球突破技术在98世界杯足球赛运用情况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3):91-93.

[4]秦更生,刘为民.现代足球比赛中运球过人技术特征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1,23(2)22.

企业成长的方式及其特征 第4篇

企业是具有生产和交易双重功能的单位或能力团队, 企业成长是潘罗斯式演进与熊彼特式演进的结合过程, 即不断自主和被动地吸收、保持、共享、转移和再利用内外部各种知识的循环过程。企业成长也是不断维持和创造竞争优势的过程。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形成竞争优势有三种基本的战略方式:一是企业内部自我发展。如通过自主创新开发专利技术, 通过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水平、培育自己的名牌等, 形成竞争优势以实现内部成长;二是从外部获得。具体途径可以是在相关要素市场上购买, 或是通过购并将拥有自己需要的竞争优势的企业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 如通过产权交易获取其它企业已有的生产能力 (或获取其它企业的经营控制权) 来实现企业外部成长;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战略联盟方式。是介于市场与公司之间的中间形式, 通过组织形态的创新, 以及时地适应变化莫测的经济环境, 使企业从传统的针锋相对、消灭对手的对抗性竞争过渡到对立统一、利益共创的合作性竞争, 以实现企业的成长。

一、企业的内部成长方式

企业的内部成长方式是指公司完全依靠企业内部现有的资源和能力, 通过整合内部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用自己的业务活动来积累和增加销售收入, 进而开发新的资源与能力的一种成长方式。企业内部成长的主要策略有:一是在现有领域内销售现有产品/服务;二是在现有领域内销售新产品/服务;三是在新领域内销售现有产品/服务;四是在新领域内销售新产品/服务。一般来说, 企业内部扩张的成长方式, 重视企业的实力积累, 依靠自身资源, 自行开发技术和市场。内部扩张比外部扩张有利于维持公司的稳定, 内部扩张是在公司现有的资源、系统和职责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增长扩大的, 这种方式能为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实力。

但是, 内部成长战略速度较慢, 要求企业综合实力均衡发展, 缺乏对外界的关注和适应能力。企业内部成长方式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过去的积累 (或初始资源) 会严重限制它进一步学习和积累的范围, 易导致“适应性”学习并形成一种能力刚性, 从而减少它未来的成长机会。因为一个企业最有可能在它已有一定知识的领域学习新的技能和开发新的资源, 在环境不断变化的条件下, 内部积累的这种自我强化的特性就会使企业削弱它发现和把握市场新机会的能力。二是与外部成长方式相比, 内部积累在速度上具有明显的劣势。技术和市场的迅速变化往往不允许企业有太多的时间进行资源的内部开发。三是内部积累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企业演进的无意识特征, 内部积累能否成功通常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积累的战略资源或核心能力不能与产业中的关键成功要素保持一致, 就不能保证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成功。由于内部积累的上述局限性, 企业经常就会求助于外部市场, 以获得新的资源, 或为现有的资源寻找新的用途。

二、企业的并购成长方式

企业的并购成长方式是指公司通过并购实现双方资源和能力的内部整合, 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资源利用率的一种成长方式。战略并购是指企业以获取战略资源, 维持、巩固和增强竞争优势为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并购行为。购并的过程是企业控制权转移的过程, 实质也是资本的扩张过程。通过购并将分散的资本相对集中, 使社会资源的配置得以不断优化, 以提高生产经营的集约化程度。通过并购而获得企业增长的好处主要表现在:在需求方面, 收购避免了新的进入问题, 以及扩张市场或避开已有的竞争者的问题, 即它减少了被兼并方的不利反应的可能性, 减少了为了获得新需求而发展新产品、新顾客和新的分销渠道的需要, 也极大地减少了可能的需求的不确定性;在财务方面, 大多数收购都是用新股融资手段, 并以标的公司的股权作为回报, 这避免了利用留存收益筹集资金所需的现金积累, 而正如库马尔所发现的, 留存收益的筹资方式不会增强赢利性。在管理方面, 许多彭罗斯型的增长成本都得以避免, 管理上的融合过程仍然是需要的, 这是增长的一大障碍, 然而, 招聘新管理者及其培训、新领域的详细经验、设施扩张的问题都得以避免。

并购使企业外部扩张呈现出跳跃式激增, 这涉及到新的资源、系统和职责, 因而是一个颇具风险的过程。但这种跳跃式扩张也是外部扩张的一大优势:相对于内部扩张它可以促使公司发展的更快, 一些公司没有耐心通过内部扩张扩大规模, 便会选择外部扩张。因此, 进行外部扩张在某些行业的特定时期是一种战略需要, 这也正是80%的大型公司进行收购的原因。我国企业在近几年的国内市场上也十分流行这种扩张模式, 但这种方式也需要大量的资金, 兼并磨合过程太长, “是一场流血的运动”, 交易成本太高, 失败的比率往往超过成功的比率。并购与企业成长的关系表现如下:

(1) 规模型成长。是指企业某一产品产量的增加, 并随之是这一产品的原有市场的扩大和新市场的开拓。规模型成长的目的是带来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规模型成长阶段往往处于企业发展的初期, 这一阶段行业的市场比较分散, 企业的竞争力都比较弱, 而生产力的不可分性存在着规模经济的潜能, 因此, 这一阶段企业的成长目标主要是通过生产的扩张, 形成规模经济、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横向并购正是通过对行业内竞争性企业的并购, 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得以扩张, 拓宽市场, 并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并购方在行业内的垄断力量。自然, 横向并购就成为企业在规模成长阶段选择的最重要的外部成长途径。

(2) 纵向成长。是指企业沿着投入或产出方向的扩张, 纵向成长能带来交易成本的节约。纵向成长阶段是规模型成长阶段的延伸。因为规模经济是有上限的, 一旦企业扩张到规模经济的边际点, 如果企业再扩大生产规模, 边际成本会出现递增, 规模型成长自然无法满足企业继续有效成长的目标,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 企业自然会转向降低交易成本, 通过纵向并购, 对同一产业链上的上游或下游企业进行并购, 以降低企业与供应商或销售商的交易成本。

(3) 多角化成长。是指企业进行跨行业的生产和服务, 多角化成长使企业能够规避经营风险, 使剩余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经过规模成长和纵向成长, 企业产生了剩余资源, 以及企业逐渐步入成熟期或衰退期, 市场已经相当成熟, 很难开拓新的获利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 降低或规避经营风险, 充分利用剩余资源, 尤其是纵向并购后产生的过剩资源, 进入新兴行业索取新的利润源泉等因素促使企业进入多角化成长阶段, 混合并购使企业通过并购进入不相关行业, 实现多角化成长阶段的目标。

(4) 归核化成长。是指企业围绕核心能力的相关多元化。过度的或不恰当的多角化会使企业陷入资金、经营、市场等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 出于挽救企业的部分投资、纠正以往的投资决策或寻找利润等动机, 企业必须将不良资产进行剥离, 或者将那些已经实现升值且与企业的核心能力关系不大的资产出售, 以获得足够的资金。但是在进行资产剥离的同时, 企业也会围绕核心能力进行相关并购。

(5) 创新型成长。是指企业通过各种创新以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 增强市场竞争力。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创新是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函数, 是企业家进行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并购其实是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函数过程, 是熊彼特所说的企业家进行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的过程。在并购中展示企业家的创新职能, 促进资源的优化整合, 降低不确定性, 实现并购增值, 是企业并购的动机所在。

三、企业的联盟成长方式

所谓企业联盟,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间或特定的事业与部门间为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 通过公司协议或组织方式而结成的一种网络式的联合体, 是企业为适应现代市场竞争而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们资源共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从组织结构上分析, 市场与科层制企业往往处于两个极端, 战略联盟是介于它们之间的一种组织结构。它超出了正常的市场关系又没有达到合并的程度, 是介于市场与公司之间的中间形式, 具有组织的松散性、行为的战略性、合作的平等性、范围的广泛性和管理的复杂性等特征。根据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 战略联盟既避免了组织上的膨胀, 又实实在在地扩大了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分界线, 使企业获得了一种成本最低的制度安排。这种组织形态的创新, 能够及时地适应变化莫测的经济环境, 使企业从传统的针锋相对、消灭对手的对抗性竞争过渡到对立统一、利益共创的合作性竞争, 对于联盟双方战略目标的实现、研究与开发的促进、竞争能力的提升、规模经济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开拓、经营风险的降低等有着广泛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泰吉和奥兰德等人认为, 企业在分析竞争环境和评估自身的竞争力及资源时, 往往会发现, 在竞争环境中它们所要取得的战略绩效目标与它们依靠自有资源和能力所能达到的目标之间存在着一个战略缺口, 而战略缺口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走依靠自有资源和能力自我发展的道路,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企业走战略联盟的道路。企业的战略缺口越大, 参加战略联盟的动力越大。而且, 企业只需投入相对较少的资金, 战略联盟就可以在数个市场上纵向或横向地建立起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和多变, 战略联盟的目的也从完成预定的目标转向追求创新以应付不可预知的未来, 学习作为联盟形成的次要因素将上升为其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产品联盟将逐渐向知识性学习型联盟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联盟学习一种新的经营方式, 以便对市场需求、新技术和新工艺、新的商务模式等具有更好的洞察力。

四、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成长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有哪些 第5篇

基于人类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人的精神文化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在基于实践活动的同时,又不断的影响着实践方式,成为科技、政治文化以至于包括人们生存生活方式在内的一切实践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然而,思维方式是结构的存在,知识、观念、语言、思维旨趣,思维方法和思维情感等等相互影响、相辅相承,构成了思维方式,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动态整体。思维方式的实质上就是全部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长期起作用,稳定的文化心理特征。“它整合了民族文化的内在统一性。历史上不同思想 团体、流派,尽管在具体理论观点上可能势同水火,但在思想的根基处却是一致的“。[①]哲学的思考是人生体验的系统总结,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个文化系统中的根基。把思维方式理解成一种文化与哲学的双重存在。哲学思维方式在整个思维方式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从哲学层面上审视传统思维方式及其文化构成。因而本文着重揭示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天人合一,整体性思维,实用理性,朴素的辩证思维以及逻辑思维中的缺失。

一: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天人本来合一,物我本属一体。人生的最高理想是达到天人一体的境界。天人既无二,于是亦不必分别我与非我。我与非我原是一体。不必且不应将我与非我分开。于是内外之对立消弭,而人与自然相融为一体。西方思维的历史中总有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斗争,视外在的自然为人的对立物,而去探索。才有真正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中国人刚不认为宇宙为外在的而认为宇宙本根与心性相通,研究宇宙即是研究自己内外本为一理。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不分内外物我的。从而向了内省式的思维特征。王阳明格物致知,对着竹子格了三天三夜而不可得。他格竹子,是要用人世间的“理”追求自然界的“理”。

天人合一中的一意义即是天人相通。发端于思孟学派。《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是天之所命,是人道之根源。道由性出,性由天授。天是道的本源。

孟子说:“尽其心者,行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之性即人之本质。人之性受于天,也就是人之本质在于天之本质。

天人合一之观念到宋明理学而大成,是为理学之根本观念之一。其实宋明理学的一在人合一已经消去了原始的自然本体论。而天已经变成了精神,心性。建立了一种内在伦理自由的人性理想。[②]

二:整体思维: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天人合一”是整体思维的根本点,但是天人合一与整体思维又有所区别。整体思维是从天人合一观念中转化而来天人合一,天地本原作为本质的思维特点。生发出了整体思维。因此将这两个思维特征分别为两点叙述。它自人类童年时代起,一直延续至今。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周易》最早提出了整体论的初步图式,把一切自然现象和人事吉凶统统纳入由阴(一一)阳(一)两艾组成的六十四卦系统。《易传》进一步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整体观,和空间方位、四时运行联系起来,以“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的有机论为其轴心,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论的思维,为整个传统思维莫定了基础。道家所说的“混沌”和“朴”,也是原始未分化的整体。

三:实用理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务实性极强。人们的认识离不开“经世致用”,没有对纯知识的追求。在巾国学术思想史上从未出现过“为学术而学术”。因此中国先人对自然的关注不是知识性的追求,而是满足于日常需要的实用技术。他们认为自然界不是认识研究的客体,不是认识的核心,一切认识都围绕着人而旋转。没有从容的抽象思辨,也没有厌弃人世的追求解脱。人们共同的认识目的是人伦关系,探究社会伦理与人事的实际。故而中国伦理哲学之发达,而宇宙论之哲学则嫌不足。

四:朴素的辩证思维;中国哲学承认变化之规律。对变化与对立统一很有研究。变化即物极必反。变化的原因即在于对立统一。虽然有循环论的弱点,但是又不仅是循环论。

易爻辞:“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平与陂对立,不平必有陂。往与复对立,对立之中有统一。

老子的辩证法非常复杂而有系统。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美恶,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对立的,是相互依赖而存在。

“反者道之动。“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道的变化。

到宋明理学的阴阳变化虽各有不同解释。但都承认变易的道理。

五:逻辑思维中的缺失:中国传统中缺少逻辑思维。只是重顿悟而轻证明,重归纳而少演绎,长于综合而短分析,思维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从中国的汉字中就可以发见一些特征。比如原始汉字的“察”,左边是肉,右边是一只手,手托着肉是什么呢?祭祀!上面有个“宝盖”,三尺之上有神明,看着你有没有好好祭祀,这就是“察”! 逻辑的思维是可以被抽成很单纯明确的东西的,而中国的这些隐喻模糊的东西却是多义的、多元化的。神明看着你手捧着肉的祭祀,这里面的含义是远远要比西方的字母文字丰富的多,也就模糊的多。

中国也没有近代西方意义上系统的哲学,所谓的中国哲学其实它的系统完全是西方化的因为中国哲人那里没有系统的论证,没有系统的论文。所谓的哲学只是学者平时的言行总结,从,<论语><孟子>到一些学者的言行录。

形式逻辑没有产生有在中国,那是因为中国人只是注重归纳法的运用而少演绎。杨振宁先生说易经中少推演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总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主要是以儒家思维为基础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思维品格。传统的思维方式给中国二千年的科学政治文化,行为模式,民族性格带来了言不完的优点和缺点。最终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蹒跚而艰难的前进。以至今天。

中国传统思维是什么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直观思维、类比思维、辨证思维。

一、整体思维

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联系。

二、直观思维

所谓直观思维,是指在已往经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突发地把握事物本质,以及基于这种能力而产生的思维方式。古代整体思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对于“天——地——人”的系统,仅仅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去认知是无法穷尽其奥义的,必须凭借对于“象”的直觉、顿悟去把握。《周易.系辞传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显然,“立象”包括了对于“观象”、“体悟”的过程与结果的表述。

三、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是从“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指由两个对象内部属性关系的某些方面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可能相似的推理方法。

四、辩证思维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中曾经对中国古代光辉的辩证思维加以总结,他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 李约瑟所说的这种“辩证逻辑”就是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一个突出内容——辩证思维。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中国的辩证思维起源较早,老子讲“正言若反”,就是说一句话看起来是反面的,其实有深刻的含义。他讲“反者道之动”,老子特别强调这个“反”“,这个“反”用黑格尔的名词说就是“否定性”,老子认为一切事物后来都归于否定。老子又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万物负阴而抱阳”“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老子指出事物是在对立关系中造成的。孔子讲“叩其两端”,遇到什么问题,从两方面来考虑,问题就解决了。从老子、孔子开始,中国的许多思想家都有辩证思维,到宋朝张载,辩证思维尤其丰富,后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辩证思维也很丰富。中国的太极图就表示着辩证思维:两端互补,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有一定的水平,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优秀遗产。在西方,也有丰富深刻的辨证思维,可是东西方讲的重点不一样,西方特别强调斗争,而中国哲学讲的辩证思维比较注重对立的统一,注重和谐,认为和谐、对立的融合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传统思维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方式 基本特征 数学

一、开放性

新课程数学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让学生多一份感悟、体验的机会,多一份参与的激情与动力,多一份心灵的对话与碰撞。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开放、灵活、充满智慧与生命活力的。无论是预设缜密、水到渠成地自然生长,还是大道无形、无意恰在有意中,教学自然达成其中一种预设效果的弹性生成,还是面对始料未及的“以外”,沉着冷静、独具匠心地创造生成,都是教学方式开放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是师生共同绽放光彩的生命历程。新课程数学教学方式是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

二、异步性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性,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所具备的认知基础、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这就决定了数学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不同。新课程数学教学方式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允许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需求、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自主选择发展目标,自主把握学习进程,自主达成学习目标,自主评价学习效果。这种“异步运行”的学习环节,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彰显学生的学习个性,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三、有效性

新课程数学教学方式以有效教学理念为指导,追求教学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设定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动态把握教学时空。针对学生的心理需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形成数学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发展与提升。

四、多样性

浅析800米跑的特征及训练方式 第7篇

1 确立“速度为中心”的训练体系

对中跑项目来说, 决定专项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是速度, 速度耐力是基础, 速度是核心, 力量耐力是保证, 只有抓住项目的基础和核心,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现代800m比赛的全过程可以看出, 整个过程都是在不断变换速度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速度的变化, 800m比赛的无氧过程不是在冲刺阶段出现, 而往往是在整个跑程中, 由于无氧参与比例加大了, 要想发展糖酸解过程, 就必须使体内处于较明显的无氧状态。因此, 一切训练方法和手段都应围绕这一标, 使运动员生理能力不断冲击胜利“极限”, 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这一训练思路实质上是从传统的主要以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向混合代谢和无氧代谢转变的过程。具体实践是在训练中让运动员用最大速度去跑, 看其保持的距离, 在此距离上称为该运动员的速度“障碍区”, 训练就是要不断突破这一“障碍区”, 持之以恒, 一但有了突破就会出现进步。同时又会形成一个新的速度“障碍区”, 若要再进一步提高成绩就必须再一次突破, 循环往复, 才能使运动员成绩不断提高。这也是提高运动员抗酸!耐酸的能力, 提高乳酸堆积下做功能力的最佳方法。

2 重视专项力量耐力的训练

对于800米运动员来说, 发展无氧代谢能力是第一位的, 力量耐力的发展居于第二位。力量耐力训练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力量, 对改进跑的技术产生促进作用, 更重要的是运动员使肌肉的代谢能力增强, 防止训练过程中受伤。通常采用循环练习法, 以本人最大力量的30%~50%多重复时间长进行练习。主要练习手段有:负重交叉跳练习、沙地跑、上坡跑、负重跑练习、深蹲或半蹲慢起练习、腰、腹、背肌的力量练习!较长时间的各种跳跃练习和蹬台阶练习等。

运动员必乳酸大量堆积的情况下, 必须保持最大强度工作的能力。运动生理知识告诉我们, 提高肌肉力量耐力, 可以增加肌群中的毛细血管和肌红蛋白的数量, 改进输出功能, 使肌红细胞得到更多的红血素, 提高人们承受无氧负荷的能力, 从而延长后程速度下降的幅度。因此, 肌肉的力量耐力训练, 可有效地改善后程速度和保持能力, 对提高800m专业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方法和手段由负重杠铃或者阻力训练器进行力量训练, 训练负荷一般控制在运动员自身最大体重50%, 练习重复次数要求达到最大次数, 直至因劳累不能正确完成动作为止, 只有这样才能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地供氧能力以及糖酵解供能机制, 确保力量的增长。

3 有氧供能的训练也不可忽视

这是一种以有氧代谢为主的混氧代谢能力训练, 主要提高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中通过有氧氧化合成ATP的能力, 它是800米运动员进行最大乳酸训练和速度训练等大强度训练的基础通常采用持续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 以本人最大强度的80%~85%或170~180次/分的心率进行训练, 运动时间一般在8~25分钟为宜, 这种训练方法通常安排在准备期。800m跑是高速度的耐力项目, 只有耐力好, 出不了高水平的运动员, 然而有氧代谢供能在800m训练上虽然只占较小的比例, 但是重要程度却不容忽视。因此它是800m运动供能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 而且还是提高机体消除乳酸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长跑训练能提高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 血红蛋白在血液中对物质是良好缓冲物, 酸性物质的减少促进磷酸的活性, 这样有利于能量的产生和速度的保持。800m跑的运动员在大幅度的专项训练后, 进行3-5km的越野跑, 基本上可使体内堆积的乳酸得到消除, 比静止休息消除乳酸的速度快两倍。

4 建立“多课次”的训练结构

所谓“多课次”的训练是把过去每天1-2次课的内容分散至每天3-4次课中, 这是目前世界优秀中跑运动员训练的一个趋势。其效果在于进行运动量训练的同时又能保证较高的负荷强度, 可消除1-2次课负荷过大而影响训练强度和造成局部负荷过重导致机体不良生理现象。马特维耶夫曾经说过, 达不到95%强度的训练手段, 起不到什么作用。但训练中负荷强度是对立统一的, 突出强度的同时必须相应减量, 而增量就必须降低强度, 这种矛盾仅靠1—2次的训练是无法解决的。因此, 只有采用“多课次”的训练结构, 才能解决这个难题。

方式特征 第8篇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出现了涵盖农林牧副渔果菜桑茶烟等多个领域,纵贯生产、加工、销售、研发、服务等多个环节,包括租赁经营、股份合作、集团化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涉农企业。而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城乡分割的 “二元经济”特性,涉农企业分配方式的公平程度,是影响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者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通常认为,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而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实行的是其他分配方式。按要素分配是非按劳分配方式最惯用的统称,理论界对此的争议非常多,焦点在于,“按要素分配”到底是按要素的“什么”分配。一种观点认为,按要素分配的依据是“要素贡献”,〔1〕“只要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不同的所有制,那么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就是不可避免的”。〔2〕有些学者则认为,“要素贡献”的前提是要素所有权。卫兴华指出,“所谓非劳动生产要素的贡献,就是指它们在劳动创造财富和价值中的作用”,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源泉,因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以要素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3〕张衔则指出了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的逻辑矛盾,并以美国制造业1987-2001年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按要素贡献分配在现实中并不存在。〔4〕

本文赞同后一种观点。分配对象本质上是价值,“要素贡献”是价值生产与创造中的贡献。若以“要素贡献”为分配依据,由于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独占全部剩余价值的应该是劳动者,这明显与现实不符。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角度看,分配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反面”,〔5〕“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地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6〕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的“按要素分配”,其实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样,都是被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的、以要素所有权为基础的资本占优分配方式———资本所有者在剩余价值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分配方式。

对于我国非公有制涉农企业而言,其内部分配方式同样是资本占优方式,但也表现为不同的特征。一方面,行业特殊性对资本所有权的主导地位有负面影响,涉农企业的要素结构中,资本要素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所占比重略低;但另一方面,我国土地、森林、河流等农业行业的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在所有制度上的特殊性,以及城乡之间在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差距,又使得我国的涉农企业中,资本所有权的主导地位被格外强化,以不同形式出现的各类涉农企业中,“融资难”始终是难以根除的痼疾。

对于具有鲜明特征的涉农企业的分配方式,理论界很少从公平的角度进行讨论。本文将构建公平函数,讨论以要素所有权为基础的涉农企业内部分配的公平特征。

二、按要素所有权分配公平函数

1.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公平悖论

公平本质上是意识形态上的观念,体现社会主体在 “正义”等伦理道德上诠释 “是”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公平作为衡量标准,也是社会主体判断社会状况的工具。本文将公平定义为范围内合理的一视同仁。

按要素所有权分配具有一定的公平因子:分配是其公平范围;从合理性看,由于要素在生产中的必需性,要素所有权是否参与分配会形成对要素所有权的有效激励;从一视同仁或平等看,各种要素所有权在参与分配的权力上,是平等的。但另一方面,任何以要素所有权为基础的分配方式,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都是割裂的。要素所有权参与分配,只表明分配主体与客体是对应的,而不同要素所有权在分配中的相对地位以及分配主客体之间量上的规定,则取决于现实经济关系。经济关系不同,按要素所有权分配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不同分配形式的公平程度也不尽相同。按要素所有权分配一方面表现了 “必需”要素所有权在参与 “分配”的 “平等权利”,另一方面也割裂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从而存在着公平程度不同的具体分配方式。此矛盾构成了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公平悖论。

2.按要素所有权分配公平函数的构建

意识形态具有多元性,不同社会群体的公平观念存在差异;社会主体的多元化,也使公平判断在一定范围内有着对立。公平受限于分析范围内外的多方主体,从而表现为公平体系。因此,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公平程度,被外部经济关系与参与分配的各个要素所有权的公平判断所决定。若假定劳动力价值与生产资料在价值与实物上都已得到补偿,构造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公平函数如下。

其中,G为公平,T为公平的外部影响变量,而P为内部主体对公平程度的影响。可知外部影响变量即为经济关系,是决定性的变量;而内部主体既受经济关系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公平。

假定1:仅考虑要素所有权1与要素所有权2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假定2:对个别要素所有权的公平判断为范围不可再分的最小范围公平。

假定3:要素所有权公平感与其分配地位正相关,分配地位用分配比重勾勒。

假定4:要素所有权倾向于高估自己。

假定5:所有函数均为线性关系,并引入相应系数。

根据以上假定,给出约束条件如下:

其中,g1,g2为要素所有权1与要素所有权2的最小范围公平。t为影响最小范围公平的经济关系因素;p′与p为公平判断对最小范围公平的影响。p′为g范围内未参与分配的要素所有权对参与分配的要素所有权分配状态的公平判断,p为g范围内参加分配的要素所有权对自身分配状态的公平判断。

已知公平判断是作为意识形态观念在现实中的应用,因而令其为现实分配结构与理想公平状态差别的函数:

其中,D为要素所有权的现实分配状态;A为该要素所有权的理想公平状态;p′亦然。将p′与p的函数形式具体化,令:

其中,D1与D2分别为要素所有权1与要素所有权2的分配比重,可知有:D1+D2=1。A1与A2分别为要素所有权1与要素所有权2理想状态下,自身的分配比重;A′1与A′2分别为要素所有权1与要素所有权2理想状态下,对方的分配比重,可知有:A1+A′2=1;A′1+A2=1。

根据假定4,有:A1>A′1;A2>A′2;A1≥D1;A2≥D2

因此有:p1=D1-A1;p2=D2-A2;p′1=A′1-D;p′2=A′2-D2

结合假定5,并将以上条件代入公平函数,有:

以上即为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公平函数。其中,(1-x′1-x1)为外部因素对要素所有权1最小范围公平的影响系数;x1与x′1分别为根据要素所有权1在分配中的实际地位,要素所有权1与要素所有权2所做的公平判断,对于要素所有权1最小范围公平的影响系数。同理,(1-x′2-x2)、x′2与x2则分别表示对要素所有权2最小范围公平的有关影响系数。y′与y,分别是作为按要素所有权分配公平函数的组成部分,要素所有权1与要素所有权2的最小范围公平各自的权重。z′与z,分别表示外部因素与内部主体对按要素所有权分配方式公平的影响系数。易知有:y+y′=1;z+z′=1。

3.按要素所有权分配公平函数的基本推论

根据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公平函数,可以得到两个基本推论。作为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具体形式,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公平函数与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公平函数,在形式上是一样的。因此,此两个推论同样适用于资本占优分配方式。

推论1:公平对经济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要素所有权更敏感。根据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公平函数,可以考察公平程度与要素所有权在分配结构中的变动之间的关系。

上式表明,要素所有权实际待遇变动对公平程度的影响程度,与不同要素所有权所赋予的权重有关。更重要———或被认为更重要———从而其最小范围公平被赋予更高权重的要素所有权,实际待遇的变化,对公平程度有更大的影响。在资本占优分配方式中,推论1的含义更加直接。资本所有权在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资本所有权的实际分配地位,对于分配公平的影响程度是更高的。

推论2:公平程度对最小范围公平内非分配主体的公平判断更敏感。根据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公平函数,可以比较个别最小范围公平里,不同要素所有权的公平判断,对公平程度的影响。

上式表明,最小范围公平对公平程度的影响,与最小范围内不同要素所有权的立场有关。相较于作为分配主体的要素所有权,非分配主体的要素所有权,其公平判断的变化,对公平程度有更大的影响。代入资本占优分配方式,推论2表明,随着分配结构的调整,若资本所有权将自身在分配中的地位判断为公平程度下降了某个幅度,固然对整个分配方式的公平程度有负面影响;但非资本所有权将资本所有权在分配中的变化判断为公平程度上升了某个幅度,且此两个幅度相当,则调整后的分配结构,其公平程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会上升。

三、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公平特征

1.最优公平条件

令要素所有权1为资本所有权,要素所有权2为劳动所有权,将之代入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公平函数。假定外部因素的影响既定,可知按要素分配公平函数如下。

其中,资本所有权用K表示,劳动所有权L表示。根据此函数,知其极值条件为:

当以上条件成立,有最高公平程度:G′=0。

将最优公平条件整理如下:(1)由:yk=yL=0,知公平程度与资本所有权与劳动所有权之间的组织形式无关;(2)由:xk=x′k=xL=x′L=0.5,知资本所有权与劳动所有权在分配乃至经济社会中地位相当;(3)由:DL=DK=0.5,知资本所有权与劳动所有权取得的剩余份额相当;(4)由:AK=AL,从而有:A′K=A′L,知资本所有权与劳动所有权的公平观念乃至意识形态一致。

显而易见,以上条件都是不现实的。因此,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最优公平是不存在的。然而,按要素所有权分配是基础的分配方式,尽管其最优公平条件并不现实,但将之作为参照物,可以考察以要素所有权为基础的具体分配方式———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公平特征。

2.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公平特征

从直观形式看,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公平函数与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公平函数一样。需要补充的是,资本占优分配方式区别于其他以要素所有权为基础的分配方式的特性。

假定6:资本所有权在剩余价值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假定6,推知:yk>yL;yk>xL>A′L>A′K;DK>DL

将此三组关系带入公平函数,可以推导出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公平特征。

特征1:资本占优分配方式存在公平损失。根据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公平函数,且已知:AK>A′K,AL>A′L,AK+A′L=1,AL+A′L=1,因而有:AK+AL-1>0。要素所有权为分配依据,因而有:yKx′K-yLxL<0。则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公平程度:

上式表明,在以要素所有权为基础的分配方式中,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公平程度绝非最高。这是应有之意,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最优公平条件并不存在。尽管如此,该式也能表明,资本占优分配方式存在着公平损失,且可以通过公平函数相应系数的调整来弥补。

特征2:资本占优分配方式体现了资本所有权与劳动所有权的公平对立。根据前文假定,可推导资本所有权与劳动所有权的最小范围公平函数如下。

对比最小范围公平函数与资本占优分配方式公平函数,有:

易知,(G-gK)与(G-gL)之间正负关系相反。该式表明,资本占优分配方式中,最终的公平程度相对于资本所有权与劳动所有权而言,体现出完全相反的倾向。

特征3: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公平,只是资本所有权的公平,同时却是劳动所有权的不公平。对比不同要素所有权的最小范围公平,有:

已知:xK>x′L,有:xK+xL-1>0;且根据假定4,有:AL-DL≥0;AK-DK≥0;根据假定6,有:(AL-DL)-(AK-DK)>0。

因此,可知:gK-gL=(xK+xL-1)[(AL-DL)-(AK-DK)]>0

上式表明,资本所有权的最小范围公平程度比劳动所有权最小范围公平程度更高。在资本占优的前提下,得出这个结论是必然的。将该结论带入资本占优分配方式公平函数与两个最小范围公平函数,有:

上两式进一步解释了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公平程度对于资本所有权与劳动所有权的倾向性:如果资本占优分配方式被认为是公平的分配方式,也只是对资本所有权的公平;同时,资本所有权的公平正是劳动所有权的不公平。

特征4:劳动所有权越是“无欲无求”,资本占优分配方式就越公平。若考察资本独占剩余价值的特殊情况。需补充条件:DK=1,DL=0;因而有:AK=1,A′L=0。将以上条件代入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公平函数,有:

而资本所有权与劳动所有权的最小范围公平函数分别为:

可知,在资本独占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中,无论是整个体系的公平程度还是两种要素所有权的最小范围公平程度都取决于:x′K,xL与AL。

资本所有权与劳动所有权的最小范围公平程度,都受劳动所有权理想分配结构的影响。劳动者越是倾向于取得更多分配额度,资本所有权与劳动所有权的公平程度就越低。考虑极端情况,若劳动者认为劳动所有权应当得到全部的分配额度,即若:AL=1,易知gK与gL都取到最小值,即资本所有权与劳动所有权的公平程度最低;若劳动者认为自己不应当参与企业初次分配,即若:AL=0,易知gK与gL都可以取到最大值,即资本所有权与劳动所有权的公平程度达到最高。

此外,劳动所有权对现实分配结构公平判断的影响系数,也是影响资本所有权与劳动所有权最小范围公平程度的变量。影响系数越大时,资本所有权与劳动所有权的最小范围公平程度就越低。在资本独占的分配结构中,若劳动者认可的分配状况发生变动:△AL>0,有:△gK=△x′K△AL;△gL=△xL△AL。由于:|△x′K|>|△xL|,易知:|△gK|>|△gL|,即伴随着劳动者认为劳动所有权应获得更多分配份额,这种判断对最小范围公平程度的影响就越小,且对资本所有权最小范围公平程度的影响下降幅度要更高一些;与此同时,资本所有权的最小范围公平程度下降幅度比劳动所有权最小范围公平更大。

由此,可以推导出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第四个公平特征。在资本独占的前提下,当劳动者越是认命于资本占优的地位,越是 “无欲无求”,资本独占分配方式就越公平;当劳动者的理想分配结构中,劳动所有权想要获得更大比重的分配对象,则资本所有权最小范围公平程度将有较大的下降幅度。

五、结语

本文考察了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公平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在论证过程中本文只对比分析了两种要素所有权。但将任何其他要素所有权替代劳动所有权,在资本占优的条件下,分析结论也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此四个公平特征,实质上体现了资本所有权与非资本所有权的一般关系。对于我国的涉农企业而言,上述结论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有特别的启示。

第一,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的涉农企业中资本所有权的地位相对更重要。根据本文的分析,这将给涉农企业的内部治理带来难题。以资本占优为特征的分配方式,存在着涉农企业劳资之间的对立;而基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劳动者的自我保障意识的不断提升,也将不断加剧这种对立,甚至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在我国日益重视公平问题的背景下,涉农企业必须要注意协调利益分配上的协调,注意缓和企业的内部对立。

第二,涉农企业的分配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损失。而通过讨论其公平特征,可进一步研究增进公平的可能性与必要,乃至增进公平的现实途径。公平程度的提升,对于涉农企业自身发展而言,公平增进并不仅是人文关怀的问题,更可能带来效率的提升,而劳动要素在涉农企业所需要素结构中的较大比重,则放大了这种可能性。

摘要:要素所有权是分配的基础,资本占优分配方式是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涉农企业的特殊性,使资本所有权在其分配中的地位具有特殊性。通过公平函数的分析,可知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最优公平”并不存在。结合资本占优的特殊性,归纳了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公平特征:(1)资本占优分配方式存在公平损失;(2)资本占优分配方式体现了资本所有权与劳动所有权的公平对立;(3)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公平是资本所有权的公平;(4)劳动者越是“无欲无求”,资本占优分配方式的公平程度越高。

关键词:按要素所有权分配,资本占优分配方式,公平特征

参考文献

〔1〕〔2〕谷书堂.对“按要素贡献分配”及其与收入差距扩大关系的思索[J].南开经济研究,2003,(05).

〔3〕卫兴华.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若干问题辨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3,(12).

〔4〕张衔.马克思对“斯密教条”的批评及其现实意义[J].教学与研究,2004,(02).

风电项目融资特征及融资方式探析 第9篇

风力发电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具有资金需求大、建设期短、融资周期长的特点, 运营初期的还贷资金主要来源于固定资产折旧, 同时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电价补贴以及CDM收入是其目前的主要利润来源, 这些特征必将影响融资。

一、风电项目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融资规模大、成本高

风力发电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 项目初始投资规模巨大, 投资成本过高一直是风电发展的软肋, 与化石类能源如煤和天然气等相比处于劣势。目前风电单位千瓦投资一般在7000~8000元/kw, 而火力发电单位千瓦投资额在3500~4000元/kw之间, 其造价为火电的2倍。风电投资规模较大, 融资规模也相应较大, 从经济性的角度要求贷款期为12年左右。一个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约需资金3.5亿元以上, 居我国前列的风电投资商年新增装机在150多万千瓦以上, 有的高达300万千瓦, 需增加投资百亿以上, 甚至高达二、三百亿。另外, 风电项目建设周期比较短, 大多在一年左右建成投产, 在建设期内几乎需投入90%左右的资金, 融资准备期短, 融资任务重。

由于融资额大, 导致年度财务费用居高不下, 是个长期的沉重的财务负担。

(二) 缺乏优惠信贷政策和财政政策支持

在欧美发达国家, 政府为鼓励风电产业的发展, 通常会提供较长期限低息或优惠条件的政策性贷款, 贷款期限可高达15年, 有的甚至达到20年。而在我国, 央行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一直未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出台任何关于发展风电行业的信贷配套政策或指导意见, 各商业银行对风电信贷政策也没有明确的贷款支持政策, 有的银行总行甚至在内部政策上列入不鼓励、不支持贷款行业, 更没有专门的优惠措施。目前风电项目贷款利率一般居于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及以上, 只有少数国有特大型能源企业和信用等级高的电力上市公司才能获得优惠利率的银行融资。

(三) 融资结构简单、品种单一

除少数风电投资商如龙源、大唐新能源、华能新能源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外, 银行贷款是风电项目融资的主渠道。

融资结构简单, 融资品种单一, 不利于资金在时间、地域以及成本上的优化配置, 难以完成融资任务, 财务成本难以有效降低。

(四) 项目资本金筹集难

按照国务院相关规定, 基本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应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20%。目前国内风电主要投资商所投资的项目资本金尚可据此比例出资, 一些民营风电投资商存在资本金严重不足的状况。目前国内项目资本金的筹集渠道和方式限制较多, 仅限于自有资金、吸引投资以及特殊贷款, 而由于投资额大、发展迅猛, 自有资金较少, 远不能满足需求, 资本金筹集普遍困难。

(五) 缺乏优化的、适用的、具前瞻性的融资系统解决方案

大多数风电投资商的风电项目筹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 没有制订系统可行的融资方案, 也没有订立多渠道、多方式的融资行动方案;没有充分整合内部资源发挥自身所拥有的独特融资优势, 如将处于风电产业的上游的风电整机及零部件制造业企业与处于下游的风电建设、运营企业组成融资的战略, 联盟, 加强联动和创新、优化融资方式, 统一解决产业链特别是处于下游的风电项目融资。

二、风电项目融资的主要特征

(一) 项目公司是融资主体

风电项目投资普遍采用有限责任模式的公司型结构, 以符合流转税及企业所得税等税收按县域划分属地缴纳的要求, 同时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程序简单、股权转让容易、限制条件较少并可灵活安排股权结构。在这种模式下, 项目公司必然成为融资主体, 项目的融资额、融资结构的设计均与项目本身的资产价值以及未来净现金流量紧密联系。

(二) 主要是长期资金

风电项目运营期普遍设计为25年, 投资商投入的股本资金通过风电项目税后收益以及剩余索取权逐步回收, 而不能中途撤资或抽逃出资, 显然是由项目公司使用的长期资金。而除投资商投入的股本资金外, 项目建设尚需债务融资, 由于风电项目建设具有一次大额投入、分期收回的特点, 债务融资属于固定资金贷款性质的资金, 结合投资回收期测算, 融资总期限应设定在10年以上, 否则由于期限错配导致现金流断裂, 难以按期还本付息的风险。

(三) 风险共担以及信用结构多样化

在设计风电项目融资体系时, 所有与项目开发、建设有关的投资者、建设者、运营者、借款人甚至供货商、电网公司等各方参与人均应不同程度地承担风险。结合风电建设的特点, 主要采用以下措施:一是在项目建设期, 由投资者出具完工承诺函或提供信用担保, 同时工程承包商向项目公司提交保证金或出具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 设备供应商向项目公司出具质量保证金或其保函;二是项目建成投产后, 转以项目电费收益权做质押或以发电资产抵押;三是债权人对项目现金流、重大决策等方面的控制和信息披露要求;四是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 对工程和设备进行投保, 应对意外损失。

三、融资来源及方式

风电项目的资金来源按照收益与风险分为投入资本金和债务资金。而欲获得匹配和符合开发建设要求的融资, 应该结合宏观环境、产业政策、融资机构要求、资本市场情况以及自身的发展程度、项目的现金流测算、内部决策和实际管理能力等内外部多种因素, 制订系统可行的融资方案和多渠道、多方式的融资措施, 做到期限适度、成本合理、风险可控。

(一) 股本资金融资方式

股本资金是设立项目公司的必要条件, 是债务融资的保证, 是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经济基础, 是政府监管市场的一种手段。而作为项目投资商, 股本资金虽然承担风险, 但按照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原则, 可为其带来相应的投资收益。

1.内源融资。是公司经营产生的内部可动用资金, 主要来源于投资商的留存收益和固定资产折旧, 充分进行内部挖潜, 督促子企业和参股企业及时分红, 盘活不需用资产, 处置非主业资产获得转让资金等, 其优点是无需支付利息, 审批简便, 仅需内部决策即可实施, 资金使用几乎没有限制。但其规模偏小。

2.筹划上市 (IPO) 发行股票和增发股票。发行股票筹资的优点主要是股票无到期日, 无需定期偿还资金且可提高公司财务信用, 增加后续融资能力。其缺点是股票筹资的资金成本较高, 无税务杠杆, 降低原有股东的控制权且审批手续繁复, 历时较长, 条件严苛且须公开披露信息。

从上市的可行性分析, 风电概念在资本市场已不具有稀缺性, 风力发电依靠投资带来利润高增长的盈利模式已受到市场质疑, 但由于其本身的优点仍不失为风电项目股本金融资的一大途径。

3.保险股权计划, 具有优先股特征, 保险机构出资时不要求管理权, 但追求固定回报并优先享有收益权, 一般在五年左右由风电投资商赎回股权。其政策依据是:在2010年颁布并实施的新《保险法》取消了原《保险险》对投资于保险业以外的企业股权的规定, 为保险投资股权清除了法律障碍;《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当前金融促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即“国九条”) 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即“金融30条”) 进一步提供政策支持。目前正在试点中, 尚未大规模开展, 要求回报率较高。

4.吸收风电产业基金或国内外资本直接投资, 通过契约或投资安排组成股东战略联盟,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二) 债务资金融资方式

债务融资是风电项目融资的主要组成部分, 融资方式层出不穷, 主要方式有:

1. 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

包括国内贷款融资 (商业银行贷款和政策性银行贷款) 和国外贷款融资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等) 以及集团内部财务公司贷款, 或者是将上述机构组合组建银团。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一直是项目融资资金的最大来源, 应优先获得政策性长期优惠贷款。

金融机构贷款虽具有审批时间相对较短、利息税务杠杆效应 (所得税前抵扣) 等优点, 但也存在限制条件较多、到期约定还款以及不一定能提供大额资金的不足, 在金融机构头寸紧张时甚至出现已签订借贷合同但难以提款的情况。同时风电项目需满足其基本要求, 目前国内主要银行对风电项目融资的专有基本要求是:年发电利用小时数≥2000小时;单位投资≤9000元/千瓦;重点优先支持风资源丰裕程度、设备可靠性水平较高、电网接入配套条件已落实的项目;优先支持纳入国家规划的大型风电基地及电网条件较好的东南沿海地区。

2. 企业 (公司) 债券和中期票据融资。

债券是债务人对其借款还本付息义务所开具的凭证, 对风电项目适用的主要是企业 (公司) 债金融券和中期票据。企业 (公司) 债券发行金额以公司净资产的40%为限, 期限一般在10年以内。但发行手续较为复杂, 需经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债券额度。央行所属的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注册中期票据, 由券商或银行作为主承销, 在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参与下在资本市场发行, 监管较为严格, 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

3. 险债权计划。

根据中国保监会2009年发布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产品设立指引》和《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通知》, 国内保险公司可将其保险资金委托给优质大型基本建设投资公司, 并按要求投资于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 保险公司获得固定收益。一般金额大, 可针对单个项目也可对于一组项目设置, 一般在几十亿元以上;期限较长, 最长可近10年;融资成本与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相当或可适当下浮, 也可以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挂钩设定利率上下限并在区间内提供优惠利率。但对项目风险控制的要求严格, 需配套较高比例的自有资金和银行等金融资金, 最高达60%。

4. 产业链融资。

把在风电项目产业链中的上下游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 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式关系和各自融资特点设定融资方案, 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相关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整体竞争力。这是风电发电企业中不多见的全产业链的独特模式, 应发挥其融资优势。

风电制造企业向风电项目供应设备、提供售后服务进行资金联动, 联动的融资工具有赊销、分期付款等商业信用、应收账款融资和融资租赁等。

其中应收款项融资业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购买未到期应收款项的方式向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融资产品, 通过变现未到期的应收账款, 改善现金流状况并获得银行融资, 从而消除应收账款回收中的信用风险, 提高企业当期经营收益, 适用于有大量应收款项且有改善财务结构的公司。融资租赁是指承租人选定设备, 由出租人租给承租人使用, 承租人交付租金, 租赁期满, 设备一般归承租人所有的融资方式。这种方式无需大额初始资金购买设备。

5. 尝试项目融资新模式, 主要方式有ABS等, 目前尚在尝试期, 待条件成熟后可大规模开展。

ABS (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意为资产证券化) 是项目融资的新方式。ABS融资是原始权益人将其特定资产产生的、未来一段时间内稳定的可预期收入转让给特殊用途公司 (SPV) , 由SPV将这部分可预期收入证券化后, 在国际国内证券市场上融资, 给投资者带来预期收益的一种新型项目融资方式。风电项目具备相关特征, 可以将发电资产未来的收益作为融资标的开展融资活动, 目前证券公司及保险公司等机构均可作为SPV, 协助风电项目融资。

参考文献

[1]张伯松.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11.

[2]卢海林.我国X风电公司融资方案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 2012.

方式特征 第10篇

关键词:装饰绘画,艺术特征,构成方式,运用

装饰绘画是现代化艺术的一种较为广泛的创作方式, 我们随处可见的装饰物、美化图, 家居摆设等都蕴含着装饰美。装饰绘画它不同于写实性的绘画, 它有它独特的艺术特征, 它既可以独立作为艺术形式存在, 又可以说是现代工艺绘画作品。它还是理想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也是创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 更是在运用一种高度概括美学的艺术语言, 体现创作者的意识和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良好的装饰绘画艺术能够通过艺术特征的彰显, 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带领人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由于不同人种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背景的差异, 每个人的审美特点都有很大的差异, 只有做好分析, 对艺术特征开展探究, 并明确构成方式的运用, 才能更好的突出装饰绘画的艺术效果。

一、构成及装饰绘画的艺术特征

构成是装饰绘画艺术中非常具有特点的一种形式, 也被称为艺术或几何抽象艺术, 对研究创造形象及其组合与排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启迪作者的创作思想, 并提高人们的能力。从某一方面而言, 构成也可以用来研究科学, 大到自然界, 小到微观原子世界, 在结构上都具有自身的关联, 做好期间的排序, 有助于更好的突出装饰绘画的艺术魅力。

装饰绘画在其应用中也具备自己的艺术特点, 秩序性、象征性、浪漫性都是其中的重点。与此同时, 在创作装饰绘画的过程中, 必须要将多样性、意象、重构等手法融入其中, 突出作品优势, 展示出作品要传递的情感, 通过构成的方式展现这些关系, 研究清楚其中包含的规律, 尊重艺术特征。

二、装饰绘画的秩序性及其构成方法的运用

秩序性是装饰绘画最主要的艺术特征之一, 它主要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需要顾及整体, 兼顾部分, 使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美。一副好的绘画作品从画面到整体样式上都需要呈现出一种秩序美, 实现统一, 在清晰的结构图样中遵循自然法则, 更好地凸显装饰绘画所要传递的思想, 将其艺术特征表达出来。具体而言, 装饰绘画的秩序性在表达手法上包括对称、渐变、重复、对比、均衡等多种形式, 研究清楚这些构成方式之间的关系, 是完善装饰绘画艺术特点的关键。

对称是一种和谐美, 指的是轴两边或周围的各类要素需要对应等同起来, 达成一种对称多于画面的关系, 突出它的稳定性与整齐性。重复主要是说在装饰绘画创作的过程中, 需要连续的、有规律的重复使用某些图案或样式, 将其形象的统一性表达出来, 秦始皇兵马俑就是其中的一项典型代表。渐变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 在构成方法和绘画过程中必须遵循发展的规律, 使作品通过自身的个性特征表达出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我们在装饰绘画中常见的水滴有大变小的图案就是一种渐变特征的凸显。

因此, 在装饰绘画秩序性特征使用与构成利用的过程中, 必须彰显对称、重复和渐变的特征, 多次运用相同的造型开展设计与创作, 体现一种“群体”概念, 以便更好地组合完成设计, 进行构图, 突出作品的艺术性。

三、装饰绘画的浪漫性及其构成方法的运用

浪漫性是装饰绘画需要坚持的原则之一, 也是作品从创意到表现, 从效果到欣赏需要兼顾的主要内容。绘画分为非写实性与表现性两大倾向, 成为促使其具备诗话意韵、幻想趣味的内在因素, 并催化其从现实走向浪漫。观察中外著名的装饰绘画作品, 不难发现创作既包含写实性, 也是作者在合理范围内的想象, 是联想升华的关键。突出装饰绘画的浪漫性, 为其插上想象的翅膀, 能够更好的启迪作者, 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给欣赏者带来可视化的作品。

装饰绘画的浪漫性特征最常用的表现方法是解构、意象和重组, 在构成过程中需要保留原有的形态特点与精神, 将多种元素集合起来或进行分解, 通过再创造归纳与组合各种意念。绘画是一种二维平面设计, 想要突出它的浪漫性特征, 需要延伸它的二维特征, 扩展空间优势, 利用透视法和明暗法更好的构成画面, 在装饰绘画的创作和设计中都加入浪漫性思维, 实现动态组合, 突出绘画构成方式的优势, 应用好相关艺术特征。

四、装饰绘画的象征性及其构成方法的运用

装饰绘画的象征性是在浪漫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特点, 它的积极作用在于能够把自然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具有表现性的符合, 通过形状、艺术、图案、颜色以及色彩和构成关系表现符合, 反映绘画作品需要传达的理想意境, 给欣赏者带来巨大的启迪。

不同于浪漫性特征, 象征性特点更注重传递精神理念, 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可以运用想象更好的创作艺术, 著名的人面兽、千手观音就是象征性合理利用的案例。另外, 意象化最常用的手打四夸张与变形, 这也需要借助想像力来完成, 使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局部夸张变形是将对象最富个性的方面进行处理, 如人物的颈、腰、背以及服饰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它能强调重点, 突出主题, 更能体现形象的典型性;整体夸张变形, 是使形象的整体特征更加强烈, 趋向性更加明显的艺术形式。两者在象征意象的使用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能够通过作品展现不同的形象, 传递出情、景、意、境之间的差异。

五、讨论

以上所说的有关装饰绘画艺术特征的构成方式都是在创作作品中需要关注的焦点, 理解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内涵, 对于作品设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为这些构成方式都和作品创作关系密切。装饰绘画是一种伟大的艺术, 它可以具备人类的天真质朴和最深思熟虑的对美的追求和营造,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多种创作形态, 发挥各类艺术特征, 提高作品要表现出的整体效果。浪漫性、秩序性以及象征性作为装饰绘画这种艺术形式最常见的表达方式, 具有非常良好的魅力, 它们对绘画作品的构成关系和研究组织特点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严格遵照这些特点, 突出装饰绘画的各类艺术特征, 展示出作品的艺术价值, 才能够更好的传递作者想要通过作品传递的自身情感, 以便向更多的观赏者彰显其创作意图, 并将这些东西更好地赋予生活气息, 从而让装饰绘画更加生活化。

参考文献

[1]陶化举.装饰绘画的艺术特征及构成方式的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9 (8) .

[2]赵伟轩.当代装饰绘画艺术在互动媒体领域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0.

[3]翁东迪.谈民间美术对现代装饰绘画的渗透[J].莆田学院学报, 2007 (3) .

[4]李淑琴.浅析装饰绘画的美感要素[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4) .

应然视角下的学习方式变革特征分析 第11篇

一、学习方式变革的背景分析

(一)时代发展的应景要求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这一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最为鲜明的表现是“全球化”和“信息化”。全球化与信息化反映了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关时空、交往、流通的意识与行为、范围与速度、目标与手段、组织工具与形态等诸方面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过程。

全球化是当代形态的实质,并非如有些人所期望或宣称的那样,是淡化和消解国家、民族,强化全球、人类,以实现全世界共同利益和建立世界秩序为目标的全球发展过程。全球化也不是同质化、平等化和现代化,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资本扩张的需要,推行的是市场原则,核心强势利益主体依然是发达国家中的大国、强国和霸权国家。

信息化包括三种存在方式,它们是基础性的技术存在形态、结构性的社会存在形态和生命性的个体存在形态。信息化的过程促使了个人时空意识的变化、个人生存方式的变化、个人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全球化和信息化导致人类不能再用传统的思维和眼光来思考和看待当前的事物,诸如知识的本土化问题,由于信息化而带来的个人时空意识、个人生存方式、个人语言和思维方式变化问题,文化霸权问题,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必须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切入点。

(二)社会进步的应然趋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社会,社会进步必须依靠知识的创新。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时期,知识的增长速度和更新速度都不是我们每一个体所跟得上的。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体应该在原有的“被动、接受、个人”的学习方式的基础之上,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的现代学习方式的应用。因为只有自主、探究学习,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才能顺利进行。一个学习者有很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才能乐于钻研、善于发现,只有乐于钻研、善于发现的学习者才能有创造力,才能算得上创新型人才。同时,只有合作式的学习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团队合作意识。现代社会已经不是单枪匹马闯天下的时代了,个人的才智、能力、知识、空间总是有限的,只有乐于、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才能对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教育创新的应时之举

“为什么我们中国就不能培养出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培养出世界顶级的科学家?中国大学为何创新不足?”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老认为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国人缺乏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我们同样认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都肇始于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完善,原来只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的机械学习不可能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教育的创新也要诉诸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完善。

(四)课程改革的应有之意

当前我国正进行的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所以学生学习方式的问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学习方式变革的应然特征分析

(一)从数量式学习到“数量式+结构式”学习——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学校教育的继承功能和传承功能是永恒的。传统的知识学习方式是数量式、积累式的。只要“记住了”人类传承下来的知识,学习者就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甚至某几个领域的权威或者专家。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英国的培根和罗素,他们都是多个领域的集大成者。我们认为,这些人物之所以成为多领域的大家,其主要原因是那个时代的知识数量少,一个人可以“跨越”多个知识领域。而当今时代,特别是18世纪自然科学知识在知识界和社会其他领域确立以来,知识数量增加速度惊人。知识量的增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增长速度发生变化,也就是知识增长越来越快,越来越多;二是知识的更新速度在加快,新的知识在不断涌现,知识的生命周期在快速更新。知识的增长速度与更新速度,使以传统方式学习的学习者无法适应。现代知识学习的危机促使新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方式不断涌现,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世界范围具有较大影响。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我国课程改革提出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即要从数量式学习转变为“数量式+结构式”学习。

(二)从封闭式学习到“封闭式+开放式”学习——强调学习与生活相联系

人类最早的知识学习是在实践生活之中进行的,学习者通过模仿和不断练习掌握知识经验,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是十分紧密的。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知识数量不断的增加,特别是文字的出现,知识的掌握与现实生活需求之间产生了“鸿沟”。西方传统教育理论以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为代表,欧美现代教育理论以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托马斯主义、改造主义等为代表,它们的教育教学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脱离。这一趋势直到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杜威在其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上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理论之后才开始有所改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亦是如出一辙,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教育他的学生时十分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却轻视知识学习与实际生产生活劳动的联系。当前的基础教育也存在着知识、教育、社会三者之间的矛盾,即在现实教育中存在昨天的知识、今天的教育和明天的社会需要三者的矛盾。昨天的知识根本不能适应今天的教育,更不能满足明天社会的发展需要。[2]因此,课程改革提出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强调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学习者应该从封闭式学习转变为“封闭式+开放式”学习。

(三)从全盘式学习到“全盘式+过滤式”学习——强调知识学习的选择性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可以说是每一分第一秒都在更新和增长,学科门类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当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加快了知识信息的传播速度,使得知识信息的存在方式也多样化了。这一系列的变革导致了学习者不能再以原有的、全盘的、不加选择的学习方式对知识进行获取和应用,学习者必须在学习之前对知识进行筛选和过滤,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对学习者个人有用的知识或者信息。因此,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学习者的信息素养(过滤、选择、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比学习者获得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因此,课程改革提出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强调知识学习的选择性,学习者应该从全盘式学习转变为“全盘式+过滤式”学习。

(四)从知何式学习到“知何式+为何式”学习——强调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学习方式强调知识的结果而不强调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学习者特别是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在这种知识传授和学习方式下获得的知识是僵死的、生硬的、不灵活的,在此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现象。在当代中国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教育大环境下,为了应对中、高考,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绝大多数都以知识结果本身而非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为讲授重点。而从学习者自身发展来看,通过理解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获得的知识的学习者比通过记忆获得的知识的学习者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因此,课程改革提出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强调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学习者应该从知何式学习转变为“知何式+为何式”学习。

(五)从存储式学习到“存储式+释放式”学习——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

传统学习方式下,学习者一般通过“预习—讲授—练习—应用”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者学习到的知识大部分就像仓库里的货物一样存储在大脑里,知识之间没有建构起必然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没有被提取和应用,这些知识就会被遗忘。这不利于学习者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因此,课程改革提出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学习者应该从存储式学习转变为“存储式+释放式”学习。

三、结语

在时代变革、社会发展、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应然条件下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该具备以上五大特征。而在教育实践中,学习方式是否发生了变革、发生了怎样的变革、是否达到了我们理想中的变革状况还有待于进一步商榷。影响学习方式变革的诸多因素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核心,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受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升又以相应的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为基础。所以,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对学习方式变革达到应然要求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论民俗艺术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特征 第12篇

民俗艺术作为民俗传统的象征符号和艺术生活化的概念, 它通过不断的传承和认知, 而成为地域的文化资源和民族的精神财富。所谓“民俗艺术”, “系指依存于民俗生活的各种艺术形态, 作为传承性的下层艺术现象, 它又指民间艺术中能融入传统风俗的部分。”[1]民俗艺术在岁时节令、婚嫁礼俗、建筑民俗、口承文艺等方面随处可见, 其性质为主体认知自然与社会, 实现与之对话的中介和工具。

民俗艺术的认知既是一个接触性的实践过程, 又是一个主体与客体在互动中的心理生成和概念整合过程。一方面, 民俗靠习得、传承而形成, 在社会生活的反复实践中而演变成个人与群体的习惯;另一方面, 艺术靠摹仿、创新表达审美感受, 并在民俗生活中形成被公众所接受的美学概念。民俗艺术不是民俗与艺术的简单叠加, 它们的实践活动和概念形成相伴相随, 相互渗透, 并因此不断以认知的形式, 使人们对民俗艺术的品类与规律产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概念概括。

民俗艺术的认知由观察、听闻、操作、体验、交流而积累经验和感悟, 产生个体的审美情感和概念判断, 经由群体的认同与协调, 局部的经验上升到整体的观念, 感性的判断转易为理性的审美, 具体的概念升华为抽象的概念, 从而完成对其认知的过程。

民俗艺术的认知是概念的应用, 也是经验的概括, 它总是借助物象、事象、语象、心象的符号语言而进行着事物的判断和概念的推演, 这一过程在使民俗理性化的同时, 也使其艺术哲学化。

二、民俗艺术的认知方式

民俗艺术的认知有被动认知和主动认知的区分, 前者是伴随民俗生活在不经意间进行, 后者则是出于对某种需要的满足而做的有意介入。例如, 在不少乡村每逢新春元夕就有龙灯巡舞, 我们若跟随乡亲观望, 便会产生它是传统春节风俗的判断和乡村民间舞蹈的概念;如果作为风俗和艺术的调研者, 我们会关注龙灯的扎制过程, 测量其体量, 了解它的形制与色彩的寓意, 相关的信仰与仪式, 舞者的步法与阵式, 舞龙与祭龙的时空选择, 以及巡舞后龙灯的处置, 等等。主动认知并不排斥被动认知的结论, 但比一般经验更具体、更真实, 更易于进行抽象概括。当然, 具体的认知过程往往是二者的兼容和综合, 也就是客观与主观、群体与个体、生活与学术的统一。

从民俗艺术具体的认知方式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闻见式

所谓“闻见式”, 即借助听觉与视觉, 对事物以听闻、观察的方式形成概念与记忆, 并在反复地进行中转化成个体与群体的知识、信息。通常儿童正是以这种方式培养起对身边民俗艺术事象与物象的最初认知。“闻见式”以语言、音响、图像等为媒介, 以对身边的民俗艺术加以从具象到抽象的归纳。

拿神话来说, 作为最初用语言讲传的原始信仰与史前知识。按照结构主义神话学的观点, 神话系由神话素所构成, 而完整的神话故事可能随时代演进而衰亡, 但神话素却能穿越时空, 并渗透、隐匿在民间的风俗中。例如, 新年到来时人家在大门上贴门神的风俗, 就是神话的演绎与再现。孩子们从小听说神荼、郁垒或秦琼、尉迟敬德的守门或守夜故事, 不仅使他们见到人家换门神就能感知新年到来的信息, 而且产生了门神可驱鬼的认识。神荼、郁垒本出自度朔山的神话, 度朔山中的桃树、老虎、神荼和郁垒等元素, 成为“度阴”的象征。春联的前身是桃符, 桃符之制则来自度朔山的大桃树。门神、春联至今犹见, 已是最寻常的年物, 但其故事和图像的背后却隐藏着度阴接阳的民俗哲学。闻见的积累与感悟, 不仅能产生对现象的图式认知, 也能诱发阴阳、昼夜、生死相转的哲学思考, 从而透过民俗艺术的具象实物而产生对其寓意的抽象联想。

(二) 体验式

所谓“体验式”, 即到某一民俗艺术传承地生活一段日子, 同传承人、参与者、享用者、旁观者等近距离接触, 在现场的民俗生活与艺术活动的氛围中, 获取对这一民俗艺术品类的深刻体悟。“体验式”以亲身在场为前提, 以民俗场域为展开空间, 以参与为主要手段, 以获取对某一民俗艺术的感悟为目的。

拿傩祭、傩舞说, 因使用木面具而显得面目狰狞、动作怪诞、神鬼交混、气氛古奥。一般的旅游观光客面对傩文化虽有震撼的感受, 但无法真正体悟并认知其意义与价值。如果我们深入乡野, 与村民们一道到神庙参加傩祭的仪式, 跟随傩神出巡的队列走村串巷, 细看家祭、路祭、场祭的不同场面, 听唢呐、锣鼓、炮铳此起彼伏的声响, 看村民们致祭的虔敬表情和庙会中围观人群的好奇的面孔, 与村民们挤在一起吃庙会上准备的乡村“公酒”, 甚至带上面具扮作傩神伴随锣声在村中走上几个大步, 对傩文化一定会有切身的体悟。你会发现, 傩文化不仅具有民俗艺术的表演特性, 更有巫术宗教的神秘性质。傩面具也不只是静态展示的民俗艺术物品, 它作为人、神、鬼相互联系的象征, 在动态中具有亲近与远避的功用。如果再对扮神表演者、舁神巡游者、神事讲述者、面具制作者、村中进香者等加以采访, 就能从傩的神话、巫术、宗教、民俗、艺术交混合一的复杂状况中, 得到理性的认知和概括。

(三) 习得式

所谓“习得式”, 即以亲自参与、亲自动手的方式, 在民俗艺术的活动中, 在民俗艺术品的制作中, 用眼用耳, 动手动脑, 经过学习、摹仿、记忆、创造, 加深对某一民俗艺术门类的一般规律与基本特征的认知, 并对某一造型类民俗艺术品的手工技艺、材料工具、口诀法则、基本流程、行规行话等加以把握与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说, “习得式”的认知方式, 也是民俗艺术的教育方式。

旧时带徒学艺的作坊运作和当今可见的剪纸吧、陶吧、泥塑吧等, 就是通过习得的方式传授技艺, 让学艺者们在生产过程和制作活动中, 了解所接触的行业性质, 并得到反复动手实践的机会。在作坊和艺吧中, 艺徒们接受的常常是“一对一”的现场教学, 他们从选材开始, 逐步进入制作的工艺流程, 从原料——加工——成品的几大环节中, 接触某些制作细节, 感受技术的难易和积累操作的经验。在不断重复的流程中, 他们在学习技艺的同时, 可提高对民俗艺术的审美意识。其中会有一部分人逐步成长起来, 在对传统民俗美学的深刻理解中, 进行创新设计的尝试, 努力把传统与时尚结合, 从而在作品风格上逐步形成个人的特点, 并由认知进入创造, 或者说, 从简单、机械的规律认知阶段, 走向综合、创造、深化概念的更高的认知阶段。“习得”是民俗艺术的传承方式和教育手段, 也是民俗艺术认知的一个主要方式。

(四) 调研式

所谓“调研式”, 即以研究者的视角, 服务于对研究对象的洞察与把握而选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 对某民俗艺术进行田野作业、文献审读、问题追踪、材料分析、举证阐论, 并在立论与实证的过程中, 从理论高度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认知。系统地完成有助于理论观点形成的认知过程, 是我们做学问的前提, 只有从单一、表面的笼统了解变为全面、纵深的求索, 我们对研究对象的认知才可能完成规律的概括。“调研式”是民俗艺术理论研究的需要, 也是其认知方式的一种。

拿民间纸马来说, 作为中国木版画家族中的特殊品类, 源头幽远, 神奇古奥, 它与纸钱、符、年画、中堂画等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对它做出准确的判断。有关纸马的文献记录不是很多, 它出现于唐代, 在宋代的东京已出现专营的纸马铺, 甚至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已被绘出。以各类神像为主要构图的纸马, 是延神、送神的凭物, 神之来去无形无影, 快捷如飞, 俨然奔马。其名称的含义, 其神体系, 其刻印情景, 乡民的信仰与相关民俗, 构图的特点, 艺术的支撑基础, 现存状况等, 都需要通过调研来分析、研究。当今纸马的传承地不多, 更需要用文化遗产的视角到实地去审视。除了要搜集纸马各类版次的作品, 考察相关的传承人和家庭作坊, 观察当地乡民们的实际应用, 还要通过对传承人及年长者的访谈, 了解它的历史流变及古今状况, 用口述资料弥补实物与文献资料的不足, 并帮助做出综合的判断。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对纸马有较深入的认知, 从而站在民俗、艺术、宗教的高度, 对某地的纸马艺术做出概念性的判断。

这几种方式依照从被动到主动的层次递进排列, 但作为认知的方式, 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感性与理性、分散与综合, 具象与抽象交并的认知规律。

三、民俗艺术认知的特征

民俗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是人类最自然、最质朴的心理需要, 而艺术作为“磨练思想”“了解宇宙万物”的工具, “是人类最崇高、最卓越的使命”[2]。民俗艺术作为民俗与艺术的融合, 既是人类生活需要的反映, 又是用以穷通宇宙的思想工具, 它以整体的、传承的态势流布, 其认知自有内在的规律与特征。

就民俗艺术的认知特征来说, 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加以概括:

(一) 精神传统与群体智慧

民俗艺术的认知虽由各个个体去完成, 却又不完全依赖个人的经验, 而是靠对集体的精神传统、心理取向和群体智慧的了解, 以及对各传承要素的把握。精神传统和群体智慧作为特殊的文化财富和发展资本, 可随传承而永存。传承有诸多的环节需要把握, 如传承空间、传承时间、传承人、传承手段、传承路径, 以及相应的民俗生活方式和精神信念、群体的审美观念和民族智慧等, 都构成民俗艺术认知的重要基础。也就是说, 要完成民俗艺术认知, 就要熟悉民间生活, 了解大众心理, 洞悉群体智慧, 把握民族精神, 从艺术与生活的依存关系中, 从人的思想与精神宇宙中, 发现民俗艺术生成与演进的的宏大背景和内在规律。

(二) 民族性与地方性

民俗艺术认知受民族性、地方性的制约, 在群体的共同认知实践中形成, 并受民俗审美的驱动。例如, 美与丑的判断,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与地区间会有一些相异的或相反的说法, 而不同的价值判断又影响着对其民俗艺术的认知。诸如对蛇的崇拜、对髑髅的崇拜、对粪便的信仰、对血祭的热衷等, 这些带有野蛮时代印痕的风俗, 往往反映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 出现以蛇的图像为装饰的器物, 以及各种质材的髑髅雕饰作品。它们或作为图腾物, 如古代越人、台湾原住民的崇蛇, 或作为灵物和祭品, 如藏族门户的髑髅装饰等, 以其突出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成为这些民俗艺术的精神风貌。关注民族性和地方性, 构成了民俗艺术认知的又一特征。

(三) 心理、哲理与物理、事理

民俗艺术认知往往关注神话、传说、巫术、信仰等语言与心理的因素, 并注意它们间的交叉与融合关系。民俗艺术的认知不是仅靠物理、事理的那些可见与显著的因素, 而是偏重心理和哲理的某些无形而潜在的成分。它们中的一部分或多或少带有神话时代的远古记忆, 并能在当今的风俗生活中得到整合与应用。例如, 寿诞礼俗中作为寿礼的面制“寿桃”, 就与西王母蟠桃的“三千年一实”、能使人延寿千年的神话有关;丧葬习俗中烧稻草把用以“跨火”的仪式, 与生死异路、阴阳分界的信仰相关;剪纸为“扫晴娘”, 倒悬屋檐, 用以驱雨的习俗, 与巫术活动相关;中国园林中的叠山理水, 尤其是池中筑岛, 以及民间盆景以山岛为玩的做法, 与海上神山的神话幻想相关。从物理、事理、心理、哲理入手, 也构成了民俗艺术的认知特征。

(四) 传承、传播与整合、变异

民俗艺术认知是一动态把握的过程, 传承与变异、传播与整合这些与时迁化、因地而异的客观实际, 使其认知过程不能静止在某一阶段上。例如, 门神的贴挂, 最初以桃木、桃叶为桃符, 后来出现“神荼”“郁垒”的文字添加, 再后来为人形的“神荼”和“郁垒”、秦琼和尉迟恭、赵云和马超等武门神, 以及贴画雄鸡等以阳辟阴的艺术图样, 再往后就出现“加官晋爵”“冠带流传”“马上做官”等文门神和门画, 祈福成为它们应用的主旨。民俗艺术类似的功能与取义的变迁, 在民族、地域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在传承中慢慢发生改变, 亦要求认知者具备动态的艺术观察的视野。不自觉的整合与变异同带有一定自觉因素的传承与传播相联, 也构成民俗艺术认知不可忽略的特征之一。

(五) 符号解码与内涵释读

民俗艺术作为风俗传统, 在长期的传习中, 形成了以物象、事象、意象、语象为系统的符号群, 其作品的价值、意义往往为外界所难以领略。因此, 其认知途径需要先对其物象、事象、意象、语象的符号系统加以解码, 需要透过其象征的表达方式, 解读民俗艺术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和功能意义。例如, 舞龙, 以拟龙、亲龙、悦龙的方式表达对风调雨顺、丰收太平的祈望;“鱼穿莲花”题材的剪纸, 寄托了繁衍众多、人丁兴旺的追求;除夕贴挂“老鼠嫁女”的年画, 以鼠所配的地支为“子”作为“密码”, 而子时是新旧两年交接分岁的时刻, 隐含着除阴接阳、辞旧迎新的意义。通过符号的解码, 我们可以了解符号表面的与内在的意义, 进而对其内涵加以释读, 并通过对民俗符号的系统把握, 洞悉其深层认知机制。这构成了民俗艺术认知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摘要:民俗艺术的认知既是一个接触性的实践过程, 又是一个主体与客体在互动中的心理生成和概念整合过程。其认知方式包括闻见式、体验式、习得式、调研式等, 表现出感性与理性、分散与综合、具象与抽象交并的认知规律。民俗艺术的认知特征, 可从精神传统与群体智慧、民族性与地方性、心理哲理与物理事理、传承传播与整合变异、符号解码与内涵释读等方面做出概括。

关键词:民俗艺术,认知方式,认知特征

参考文献

[1]陶思炎等.民俗艺术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3:1.

上一篇:气管哮喘下一篇:最近比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