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论文

2024-09-13

新生儿护理论文(精选12篇)

新生儿护理论文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随机选取2014年度在我院产科足月分娩的100例新生儿,孕周38~41周,体质量2200~3700 g,依据依据Agpar评分判断,有轻度新生儿窒息者28例(Agpar评分4~7),正常新生儿72例。

1.2 72例正常新生儿常规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出生时立即清除口、鼻和咽部黏液和羊水,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以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另外,护理人员应经常清除新生儿鼻孔分泌物,保持新生儿正确舒适的体位。(2)体温监测:新生儿由于皮下脂肪层薄而具有产热低、散热快的特点,体温调节能力差,护理人员每天监测体温,做好记录,注意做好新生儿的保暖工作。(3)皮肤黏膜的护理:新生儿一般生后12 h内排便,起初为墨绿色胎便,经2~3 d后向金黄色过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若24 h未排便应注意检查是否存在肛门闭锁问题。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防止臀部红疹。(4)脐带残端消毒与清洁:一般新生儿脐带残端会出现黏液与渗血,每天用碘伏擦洗消毒,换用护脐贴,防止化脓感染,一般5~7 d脱落,有的可延至2~3周。(5)预防感染:由于新生儿机体免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所以应该格外注意预防感染。例如在亲密接触新生儿前应严格洗手,护理人员或亲人患感染性疾病者应立即隔离,保持空气流通,使新生儿尽量保持在无菌的环境中。(6)合理喂养:生后0.5 h进行第一次哺乳,提倡母乳,无母乳者,间隔3 h一次,奶量应从小量渐增,以婴儿哺乳后安静,无腹胀为理想。新生儿易出现呕吐、溢奶现象,应得到高度重视,防止发生意外。

1.3 28例新生儿窒息抢救措施:(1)复苏方案(ABCDE方案):严格执行ABCDE方案,即尽量吸净呼吸道黏液,建立呼吸,维持正常循环,药物治疗和评价,其中药物治疗包括肾上腺素、扩容剂、碳酸氢钠和多巴胺等,复苏5 min后依据肤色、心率和皮色进行Apgar评分来判断复苏效果和预后。(2)复苏后护理:复苏后要严格监护,包括新生儿的心率、呼吸、体温、肤色等,注意做好保温工作,维持体温36.5℃,预防感染。

1.4 2例复苏后并发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护理人员经常给婴儿翻身,防止肺内分泌物堆积,以及促进受压肺部的扩张。另外,从上到下,从外周向肺门叩击婴儿背部,有利于吸痰的彻底,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室内温度在22~24℃,尽量彻底清理呼吸道内痰液及分泌物。为了改善缺氧症状,给婴儿持续低流量吸氧(1 L/min),密切观察,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结果

100例新生儿中,72例正常新生儿在常规护理下健康出院;28例轻度窒息的新生儿采用有效复苏措施后,26例恢复健康,2例复苏后并发新生儿肺炎;2例并发新生儿肺炎的婴儿及时清理呼吸道、吸氧等也健康出院。

3讨论

新生儿有其自身的特点,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全,呼吸节律不规则,心率快且波动范围大,婴儿仅从母体通过胎盘获得免疫球蛋白Ig G,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均较差,因此新生儿易发感染,需要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我院护理人员严密看护新生儿,监测体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保持皮肤黏膜及其脐带残端的清洁等,保证了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常伴有多有并发症,它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新生儿窒息即为胎儿娩出后1 min内无自主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采用及时有效地抢救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我院护理人员严格执行ABCDE抢救措施,在有限时间里采取有效的措施,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28例经抢救仅有2例出现新生儿肺炎并发症[3]。

新生儿肺炎多为感染性肺炎,除了需要药物治疗外,加强护理工作也尤为关键。我院采用物理疗法包括翻身和叩击背部,因新生儿肺炎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所以应及时清理呼吸道,给予低流量的氧以改善缺氧症状[4]。在护理人员的悉心照顾下,2例新生儿肺炎婴儿均获得很好的疗效,健康出院。

参考文献

[1]裴小瑜.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4,16(6):155-156.

[2]裴小瑜.浅谈新生儿窒息护理研究现状[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1):117-118.

[3]叶鸿瑁,虞人杰,黄醒华,等.新生儿复苏指南[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4):224-228.

新生儿护理 第2篇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护理

●人工喂养指导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配奶前准备及奶粉配制、喂养中正确操作指导、喂养后的操作指导。

1.配奶前准备及奶粉配制

■清洁双手,取出已经消毒好的备用奶瓶。

■参考奶粉包装上的用量说明,按婴儿体重,将适量的温水加入奶瓶中。

■用奶粉专用的计量勺取适量奶粉(用刀刮平,不要压实勺内奶粉)放入奶瓶中摇匀。

■将配好的奶滴几滴到手腕内侧,感觉不烫或不太凉便可以给新生儿食用。

2.喂养中正确操作指导

■给新生儿喂奶,以坐姿为宜,肌肉放松,让新生儿头部靠着产妇的肘弯处,背部靠着前手臂处,呈半坐姿态。

■喂奶时,先用奶嘴轻触新生儿嘴唇,刺激新生儿吸吮反射,然后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奶嘴小心放入新生儿口中,注意使奶瓶保持一定倾斜度,奶瓶里的奶始终充满奶嘴,防止新生儿吸入空气。

■中断给新生儿喂奶,指导产妇只要轻轻地将小指滑入其嘴角,即可拔出奶嘴,中断吸奶的动作。

3.喂养后的操作指导

■与母乳喂养后的指导相同(参照母乳喂养)。

■喂完奶后,马上将瓶中剩余牛奶倒出,将奶瓶、奶嘴分开清洁干净,放入水中煮沸25分钟左右(或选用消毒锅消毒奶瓶),取出备用。

【达标标准】

■喂奶时,腰背、手臂、手腕不疲劳。■新生儿能有效吸吮。

【注意事项】

■避免配方奶温度过热烫伤新生儿,或因奶嘴滴速过快,新生儿来不及咽下而发生呛奶。

■避免奶瓶、奶嘴等用具消毒不洁而造成新生儿口腔、肠胃感染。■严格按照奶粉外包装上建议的比例用量冲凋奶粉。

【工具与材料】

奶粉、温开水、奶瓶、奶嘴、消毒锅、奶瓶刷。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相关知识】

■新生儿食量因生长阶段不同而渐渐增加,新生儿1—2周时一般每次吃奶60~90毫升,3—4周时每次吃奶100毫升,以后再酌量增加,新生儿存在个体差异,食量各不相同,一日总量按照150毫升-200毫升/每公斤体重大致计算,每餐吃奶量大致平均分配,但注意掌握总量(有关事项参照母乳喂养)。

■两次喂奶中间,适当给新生儿补充水分(多选择白开水),水量以不超过奶量为宜。

■喂奶时,产妇尽可能多与新生儿目光交流,说说话,培养母婴感情。■若喂配方奶时间长,奶水渐凉,中途应加温至所需温度,再继续喂养。

■由于新生儿体质存在个体差异,有些新生儿喂配方奶的时候,偶尔会出现过敏现象,所以应根据新生儿的不同情况调整不同的配方奶。如果确认牛奶过敏,就应选择其他代乳品。

注:如果你只是因为还没有下奶而在产后前几天使用配方奶的话,切记要用小勺子喂,防止宝宝因为过于依赖奶嘴而在母乳喂养的时候发生困难。在调奶过程中,如果使用凉开水加开水的方式调节水温,记得先放凉水再放热水,然后轻摇,这样才不会干扰你对奶瓶温度的感觉。调奶的水我建议大家每天早上起来用壶烧开水,一部分灌暖瓶,一部分晾凉,因为有的饮水机无法将水烧开,80多度就停止加热了,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有的饮水机的水源不太合格,而且要是中途更换水源的话,还有可能引起宝宝的一些不适反应,比如大便次数增加等,所以用自来水在灶台上烧开,再晾凉是最好的选择,夏天特别热的时候,也可以取这种凉白开给宝宝补充水分的。另外宝宝的奶量因人而异,不必刻意拘泥书上的量,配方奶很容易喂得过多,所以要密切注意奶嘴孔的大小。

●溢奶处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喂奶后护理(即新生儿吃完奶的处理)、溢奶时处理、溢奶后处理。

1.喂奶后护理:主要是拍嗝,避免溢奶。

■哺乳完以后应该把新生儿轻轻竖着抱起来,让新生儿头部靠在产妇的肩部,使产妇一手托着新生儿的臀部,一手呈空心状从腰部由下向上轻叩新生儿背部,使新生儿将吃奶时吞人胃内的气体排除,一般拍5一10分钟。

■若无气体排出,可给新生儿换个姿势,但动作一定要轻,继续拍5—10分钟左右(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拍完后将新生儿放到床上,应以右侧卧位为宜。

2.溢奶时处理:主要是及时清理口腔及鼻腔中溢出的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如新生儿为仰睡,溢奶时可先将其侧过身,让溢出的奶流出来,以免呛人气管;

■如新生儿嘴角或鼻腔有奶流出时,应首先用干净的毛巾把溢出的奶擦拭干净,然后把新生儿轻轻抱起,按上述拍嗝时的体位(竖抱)拍其背部一会儿,待新生儿安静下来(睡熟)再放下。

3.溢奶后处理:将擦拭过奶的毛巾及被溢出的奶弄湿的新生儿衣服、小被褥等清洗以后,晾干备用。

【达标标准】

新生儿溢奶少,无呛奶现象发生。

【注意事项】

■每次喂完奶后均应拍嗝,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新生儿每次吃完奶后应以右侧卧位为宜。

■溢奶后一定要及时清理干净口、鼻中溢出的奶,以防吸入气管。

【工具与材料】

干净的小毛巾、衣服、清水、脸盆。

【相关知识】

■新生儿因其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所以容易发生溢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奶,并且难以完全避免,因此一定要注意护理,避免呛奶的发生。■因每个新生儿体质不尽相同,故每次拍嗝不一定以拍出嗝为主要目的,有的新生儿拍完后虽不打嗝,但不一定会溢奶,有的新生儿即使打了嗝也还会溢奶,所以一定要让新生儿吃完奶后右侧卧位,一是因为这个睡姿有利于消化系统的发育,另一方面即使发生溢奶,奶液也可顺着嘴角流下来,不至于呛人气管。

■喂奶前尽量避免新生儿大哭,大哭易使空气进入胃内,更容易引起溢奶,故应先让新生儿安静下来再吃奶。

■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因需用奶瓶吃奶,进气更多,比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更易呛奶,因此应在喂完奶后多拍一会儿,尽量使吸入胃内的气体排出。

注:新生儿溢奶的情况几乎避免不了,拍嗝只能有效的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不能完全避免。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要焦急,不要责备月嫂,这不是什么不正常的情况。而呛奶则要尽量避免,所以采取右侧卧位比较关键,如果怕睡偏了头,可以在右侧卧一段时间之后轻轻翻动宝宝,再左侧卧一会儿。有的新生儿会有鼻咽软骨发育不全的情况,极容易呛奶,所以这种新生儿需要特别的看护,有的甚至需要家人更换着24小时监护,防止呛奶的发生,这种婴儿一旦呛奶就会表现得很严重,憋得脸部发红甚至发紫,要及时的竖起来轻拍后背以缓解,严重的时候要送去医院处理,因为呛奶也可以引起吸入性的肺炎。好在鼻咽软骨发育不全的宝宝在三个月左右会好转很多,基本上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就能发育完全了,不必过于担心。新生儿在吃奶之后迅速到达胃部,与胃酸反应形成奶块,所以当你发现宝宝溢出的奶水是块状的时候,不要担心,这是正常的现象。但要注意溢奶和呕吐的区别,呕吐之前新生儿会表现出焦躁不安的状态,并成喷射状吐出大量液体,这时候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现象,比如呼吸不畅、咳嗽严重等,有的时候呕吐也是肺炎的前兆,但都不是绝对的,也不要太紧张。如果你打算长期请月嫂,这些步骤可以完全由月嫂来做,如果你打算出了月子就自己带孩子,那还要适当练习。

●眼部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环节: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眼部的保健、新生儿眼部的护理、新生儿眼部炎症的护理

1.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眼部的保健

■新生儿的眼睛对强光很敏感,照相、摄像时要避免使用闪光灯。■新生儿晒太阳时,要注意遮住孩子的眼睛,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而刺伤孩子的眼睛。

■早期训练新生儿视觉能力时,要注意悬吊响铃玩具的高度,应离新生儿20cm左右。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新生儿眼部的护理

■要用专用的清洁毛巾和流动的水给新生儿洗脸和清洁眼部,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新生儿的眼睛,以免病原菌侵入眼睛。

■如果新生儿眼部有分泌物,可以用消毒棉球沾水清洁眼部。

3.新生儿眼部炎症的护理

■新生儿眼部如果出现很多脓性分泌物并伴有眼睑红肿,结膜充血,首先应该到医院就诊,待做出正确的诊断后,对症治疗。

■一般新生儿眼部炎症,医生常用0.25%的氯霉素眼药水或小乐敦眼药水。使用方法是先洗干净双手,然后用清洁棉球沾水擦拭掉分泌物,在眼内眦处各滴一滴眼药水。每天2—3次即可。

【达标标准】

■正常新生儿不发生眼部炎症。

■能为已经发生眼部疾患的新生儿清洁眼部和滴眼药。

【注意事项】

■给新生儿眼部清洗时一定要洗干净双手,新生儿专用的小毛巾等物品一定要清洁。

■不要乱放、乱扔沾有分泌物的棉球,避免造成再次污染。

【工具与材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0.25%氯霉素眼药水或小乐敦眼药水、清洁小毛巾、专用小脸盆、消毒棉球。

【相关知识】

■新生儿眼炎表现为结膜充血、脓性分泌物、睡眠时分泌物可结成痂,粘住上下眼睑,以至睁不开眼。应该及时请医生诊治,遵照医嘱护理。■严重的眼炎可导致角膜溃疡,严重的甚至穿孔,造成失明。■当产妇患有淋病时,新生儿可在分娩时经由产道感染淋球菌眼炎,此时新生儿眼部症状比较严重,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给孩子带来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当新生儿的眼睛出现不断流泪,总是泪眼汪汪,可能是一只眼,也可以是双眼,应该考虑到这可能是因为鼻泪管不通而造成的。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注:一般顺产的宝宝可能较容易出现眼部问题,不过只要处理得当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没必要因为这个而放弃自己生。现在给宝宝用的眼药水一般都是用“托百士”。这种药进口的叫做“托百士”,国产的叫做“妥布霉素”,成份是0.3%妥布霉素,孕妇及新生儿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臀部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两个环节:大、小便后处理、常规护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大、小便后护理

■大便后处理:大便后应及时更换纸尿裤,以免尿便刺激臀部皮肤发生臀红尿布疹。处理方法为先用湿纸巾轻轻地将臀部的粪便擦拭干净。如果大便较多,就用清洁的温水清洗干净,然后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如果大便很少,只用湿纸巾擦拭即可。

■小便后处理:一般小便后不需每次清洗臀部,以避免破坏臀部表面的天然保护膜,使臀红尿布疹容易发生。月子期新生儿尽量使用纸尿裤,一般2—3小时更换纸尿裤一次。

2.常规护理

■换尿裤时可让臀部多晾一会,以保持干燥。

■如用尿布一般选用透气性好的纯棉布或豆包布,每次换完尿布应按常规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

【达标标准】

新生儿无臀红尿布疹发生。

【注意事项】

■如新生儿是女婴,洗臀部时应用水由前向后淋着洗,以免污水逆行进入尿道,引起感染。

■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时,应沿肛周放射状涂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每次换完尿裤,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预防臀红尿布疹的发生。■选用纸尿裤时,选择透气性好的;如用尿布则应选用纯棉布或豆包布,用完后洗净、消毒后下次再用。

■如发生轻度臀红,则应多在26℃一28℃的室温下暴露,2—3次/天,30分钟/次。每次暴露后涂擦鞣酸软膏。

【相关知识】

■臀红是尿布疹的初期表现,如果臀部护理得当,就可以不发生臀红,即使发生了也可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

■新生儿的臀部皮肤和其他部位一样娇嫩,无论是尿便的刺激、还是使用旧布改成的尿布的刺激,还是用洗衣粉泡洗的尿布上残存的洗衣粉的刺激,都有可能刺激臀部皮肤而致臀红尿布疹,应该引起注意。

注:新生宝宝很容易发生臀红现象,只要控制好了,很快就会消失,如果只发生臀红,不要埋怨月嫂什么,宝宝的皮肤很娇嫩,稍微一点刺激就会引发臀红,所以这也算正常的,但如果控制不力发展到大面积尿布疹、溃烂的程度,那就是月嫂的失职!不要对月嫂主张使用纸尿裤有抵触情绪,在早期使用纸尿裤,是可以很好的培养新生儿深度睡眠的习惯,否则使用尿布,湿了的时候宝宝就会醒来,或者更换尿布的时候醒来,宝宝总是睡不沉,不过要是对纸尿裤反感的话,可以使用隔尿垫巾+尿布,只要你这样要求,月嫂就必须同意,要是她再说别的,就是她的失职,我家宝宝一直都是使用尿布的,每天月嫂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洗很多尿布,但她没有丝毫怨言。使用尿布的宝宝,尿布要准备30块左右,否则一旦遇上阴天就没得换了,阴天的时候宝宝总是尿多,尿布也不容易干。尿布的消毒很简单,不用每次都蒸煮,用太阳暴晒就是很好的消毒方法。如果使用尿布,必须及时更换,虽然有资料说只要宝宝不红臀,为了防止打扰宝宝睡眠,不更换尿布也可以,但基本上宝宝要长时间使用湿尿布就没有不红臀的。如果发展到尿布疹甚至溃烂,就要用药了,早期尿布疹可以用鞣酸软膏,厉害点的可以用含有激素成分的湿疹膏,再有必要就要去看医生。含有激素成分的湿疹膏不宜常用,否则尿布疹容易反复发作。纸尿裤其实反倒对尿布疹有预防作用呢。每次清洗PP之后一定要用上鞣酸软膏或者护臀霜

●脐部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两个环节:脐带未脱前的护理、脐带脱落后处理

1.脐带未脱前的护理

■洗澡时的护理:洗澡时可于新生儿脐部盖一干毛巾,洗时尽量避免脐部淋水,应保持脐部干燥。

■洗澡后的护理:先将脐部保持干燥,然后用棉签醮75%的酒精由脐根到脐轮依次由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擦拭消毒,用同样的方法消毒2—3次,然后穿衣服及纸尿裤。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脐带脱落后处理

■洗澡时处理:如脐部仍有少量分泌物或仍稍湿时,则洗澡时仍应注意避免淋水,保持其干燥;如愈合良好并且干燥,则不需刻意避免淋水。

■洗澡后护理:仍用酒精常规清洁消毒(方法同上)。

【达标标准】

■脐部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脐带干燥,一般能于3——14天自然干燥脱落。

【注意事项】

■保持脐带干燥,避免摩擦,适时消毒,保持清洁。

■脐带未脱或刚脱但仍不干燥时,洗澡应尽量避免沾水,应保持脐部干燥。

■用酒精棉签消毒时应由脐根到脐轮从内向外依次消毒,切忌无规律乱擦,以免污染其他部位,引起感染。

【工具与材料】

75%酒精、棉签、干毛巾。

【相关知识】

■脐带脱落一般在3—14天,但因结扎手法不同也有20多天才脱落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应注意观察新生儿脐部有无红肿、分泌物等现象发生,如有,则应

精心收集

新生儿护理论文 第3篇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愈脐带对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至2013年期间的健康足月新生儿共400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使用愈脐带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结果:2组脐带自然脱落时间、炎症分泌物、渗血、皮肤破损等情况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脐带护理能够有效的防止新生儿出现脐炎的情况,而且脐带脱落时间比较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愈脐带;新生儿;脐部;护理

新生儿的脐带断处属于开放性创口,所以容易受到感染引发其他疾病,需要妥善的进行护理。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脐炎会导致患儿出现脐源性腹膜炎、脑膜炎、肺炎等等疾病[1],严重的还会让新生儿死亡。

新生儿的脐部感染由多方面因素造成,主要有产前、产时、产后、环境、卫生等等因素。产前因素是母体子宫感染,导致脐带水肿、糜烂,患儿出生后没有进行预防感染的治疗。特别是早产儿以及体重较低的产儿,他们免疫能力较差,比较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影响,出现脐炎[2]。产时因素是生产时因为胎膜破裂过早或者是生产时间过长,让细菌进入羊水,对脐带产生了污染[3],分娩时对于使用的器械和药物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脐带结扎位置过高,导致结扎和脐根部位存在少量血液供应,故坏死晚[4]。长时间的脐带游离会使脐窝潮湿,增加分泌物,滋生细菌[5]。脐带过大,结扎位置过高,会使下方出现血肿,有利于细菌的繁殖 [6-7]。产后的脐部护理不规范属于产后因素,也是容易出现脐部感染发炎的直接因素[8]。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本院妇产科对200例足月新生儿采用愈脐带进行脐部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足月新生儿400例,男194例,女206例;Apgar评分:8分;出生体重≥2500 g。考虑费用因素,采取自愿选择原则,将400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两组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和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脐部结扎和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脐部护理方法。新生儿出生后,用2把血管钳钳夹脐带(其中1把血管钳套气门芯),脐带根部及周围用0.5%碘伏棉签轻拭,采用气门芯在距离脐轮0.5 cm处结扎,距结扎远端0.5 cm处断脐,挤出残端血,用0.5%碘伏消毒脐带断面,待干后以无菌纱布覆盖,再用脐带布包扎[9]。每日2次用0.5%碘伏消毒,觀察脐部情况,保持清洁与干燥,出院前指导产妇和家属行脐部护理方法。

1.2.2 观察组采用愈脐带进行脐部护理。

新生儿脐带经消毒处理后,将愈脐带(本产品由上海晶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袋芯部位对准脐眼敷好,固定。每天给新生儿洗澡后更换愈脐带,并查看脐部状况,如愈脐带外带或袋芯部位出现尿湿或污染,及时更换。出院前,对产妇和家属进行指导,愈脐带可2d更换1次,如脐部已脱落干燥,则不再使用。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新生儿脐部脐带自然脱落时间、炎症分泌物、皮肤破损等;观察脐带自然脱落时是否有渗血[10]。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输人SPSS 17. 0软件进行处理。

2讨论

采用愈脐带对患儿进行脐部护理,使用方式简单,不仅可以结扎还能够起到护理的作用。每日在与新生儿进行洗澡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愈脐带的更换,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新生儿脐部曝露的时间,而且愈脐带能够和外部的固定连接,保证袋芯中的药物不会脱落,这些药物都是具有止血、镇痛和抗菌作用的药物,可以促进脐带早日脱离,减少炎性物质的分泌以及防止周围皮肤的损坏和渗血。此次研究中的两组患儿其脐带脱落时间、发炎的情况以及渗血的情况对比均有较大差异,使用愈脐带的患儿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因此,使用愈脐带可以有效的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护理,在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方便、高效、安全。

参考文献

[1]叶金艳,祝建军,杜玉梅. 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析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 17(10):1299-1301.

[2]钟伟琼,黄晓燕. 新生儿脐炎发生原因分析与治疗[J]. 现代医院,2006, 6 (3):42-43.

[3]许同梅,倪月.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对策[J]. 护理研究,2006, 20 (11):2969-2970.

[4]苗英,部平. 新生儿脐带结扎部位的选择[J]. 中原医刊,2005, 32 (3):9.

[5]王菊飞. 81例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J]. 实用护理杂志,2001, 17(4):25.

[6]库淑华. 新生儿脐部护理与改进[J]. 中国实用医药,2007, 2(19):120-121.

[7]叶采眉, 马冬梅. 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分析与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8):481-482.

[ 8]何建平,宋桂燕,仲孝琴. 新生儿脐部原因调查及措施[J]. 浙江预防医学, 2004, 16 (4):61.

[ 9]乐杰. 妇产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73.

新生儿护理论文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10月我科收住的同日龄、体重及病情相近的1~28 d 90例对非饥饿性哭闹的新生儿,其中早产儿20例,足月儿70例对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在日龄、体重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无任何外来因素刺激下90例对哭闹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都是置暖箱中保持在中性环境温度采用鸟巢的新生儿,均排除饥饿性哭闹。实验组:将新生儿置于俯卧位,头抬高15°~20°偏向一侧,四肢呈蛙状位,一手放在嘴旁以达到抚慰的效果,并给予安抚2 min;对照组:将新生儿保持原体位,仰卧或侧卧位保持头放在中线位置,头偏一侧,并给予2 min按抚保持。

1.3 评价方法

观察指标:2 min后观察患儿采取不同体位对患儿哭闹的有效、减轻及无效情况。判断标准:有效:哭闹停止;减轻:仍有哭闹,但较前减少;无效:哭闹无任何改变;

2 结果

两组患儿对止闹情况的效果比较见附表,实验组患儿止闹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干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胎儿分娩后,外界的环境有别于母体,特别对于早产儿脱离母体环境会表现缺乏安全感容易引起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射[2]。新生儿科患儿在复杂的诊疗环境中需进行监护,反复检查操作、医疗刺激、环境噪音等不良因素致新生儿哭闹的不良反应是常见的现象。而新生儿哭闹未能得到及时缓解,肢体活动增加导致静脉输液肿胀、意外损伤等不良事件概率增加,亦直接影响患儿神经系统、体格的发育及疾病的转归。平常的仰卧或侧卧位时面部、躯体四肢无着落使哭闹婴儿不安有抓空感,无助于减少新生儿哭闹。但采用俯卧位时新生儿腹部及四肢紧贴在床上如同在温暖的母亲怀抱里新生儿有安全感很安静舒适。所以俯卧位容易让患儿获得安全感。这种姿势是最自然的自我保护姿势,从而减少哭闹,患儿容易睡熟[3]。通过实验对照俯卧位护理干预对减少新生儿哭闹效果显著,通过俯卧位减少新生儿哭闹,可以降低静脉输液肿胀、意外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有利于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新生儿体格的精神的正常发育及疾病的转归。因此在严密监护下,俯卧位护理干预不失为一种减少新生儿哭闹的可行方法,适宜在新生儿病房中推广应用。

俯卧位时新生儿易将口鼻俯于床面,容易引起窒息及猝死,因此在进行俯卧位护理干预减少新生儿哭闹时,必须头偏一侧,进行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当班医护人员及时巡视,本研究采取俯卧位护理干预减少新生儿哭闹中无一例发生意外

摘要:目的 探讨俯卧位对减少新生儿哭闹的效果。方法 于2013年8-10月随机抽取同日龄、体重及病情相近的128 d的90例对哭闹的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实验组采取俯卧位,对照组保持原体位不变进行干预,比较患儿的哭闹情况。结果 实验组55例止闹,21例减轻,16例无效;对照组15例止闹,10例减轻,65例无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俯卧位对减少新生儿哭闹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俯卧位,止闹

参考文献

[1]吴本清.新生儿危重症监护诊疗与护理[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37.

[2]朱慧娟.体位护理对早产儿心肺功能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1,3:1026.

新生儿护理标准 第5篇

一、评估要点

1.评估新生儿出生周数、评分;面色、呼吸、吸吮情况等。

2.评估产妇有无妊娠合并症、自理能力、健康教育依从性、分娩情况等。

二、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

低血糖、感染、肺炎等

三、护理措施

(一)基础护理

1、加强安全管理:新生儿入室后,严格按交接流程核对新生儿身份,产科病房护士、产房护士及新生儿监护人核对新生儿腕带、床头牌、病例。

2、保持适宜的环境:室温24℃~26℃,湿度55%~65%。维持新生儿体温在36℃~37.4℃。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的粘液及呕吐物,注意避免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或压迫其胸部。保持合适的体位,如仰卧位是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俯卧时,头偏向一侧,专人看护,防止窒息。

4、严格观察体温、呼吸、面色等一般情况,脐部有无出血、大小便排泄情况及母乳吸吮情况,严格床头交班。

(二)预防潜在并发症

1、宣传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指导正确的哺乳体位及婴儿正确含接姿势;指导按需哺乳、早接触、早吸吮。产后半小时给予母乳喂养。

2、高危儿(母亲为妊娠糖尿病、低体重儿、巨大儿、早产儿)出生后半小时应给予葡糖糖水喂养,防止低血糖。

3、每日根据情况实施新生儿床旁沐浴或沐浴室集中沐浴,严格新生儿交接流程及身份核查。做好皮肤、眼部及脐部护理,脐带未脱落前,每天用0.2%的碘酊消毒脐部2次。指导产妇及家属及时更换尿布防止红臂。

四、健康教育

(一)新生儿出生后,足月、体重满5斤、体温‹37.5℃、无先天免疫性疾病者,均满足以上条件者,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

(二)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

(三)加强安全指导,勿拉下床挡,禁用热水袋,指导孕妇及家属做好新生儿监护工作。参考资料

新生儿脐带护理要诀 第6篇

指导医生/刘俊锋

脐带——一头连着妈妈,一头连着宝宝,妈妈通过它将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宝宝。它是宝宝的营养带。也是宝宝的生命带。

脐带的重要性勿庸置疑,身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做好新生儿的日常观察和清洁护理。

日常观察

新生儿脐带在正常情况下于出生后3~7天脱落,脱落的时间早晚因不同的结扎方法稍有差别。在脐带脱落前,脐部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为了保护脐部,医护人员往往将脐部敷上纱布。纱布应该在生后12~24小时去除,如包扎的时间过长,纱布容易被新生儿的大小便污染,给细菌在脐部生长繁殖创造条件。所以,脐部的纱布去除后,新爸妈们要细心观察脐带,如果发现下面几种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1.脐周皮肤红肿

脐带刚刚脱落的1~2天之内,脐窝看起来有点湿润,而周围的皮肤正常,并且上边的分泌物看起来有点像黄黄的凝状果冻,没有脓液没有臭味,这时候都是正常现象。

如果2天以后脐部还没有变干燥,而且皮肤红红肿肿,这就是脐炎的征兆了,要赶紧上医院看医生。切不可自己买一些红蓝药水或消炎水自行处理。

2.脐窝渗液

脐带自然脱落后,脐窝会有些潮湿并有少许米汤样液体渗出,这是脐带脱落的表面还未完全被上皮细胞覆盖,肉芽组织里的液体渗出所致。可用75%酒精擦净,一般一天1~2次即可,2~3天后脐窝就会干燥。

3.脐窝脓液

新生儿脐窝里经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后能使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发生粘连,这时脐带表面看起来很干净,其实脐窝里可能积有脓液。有的母亲不敢触动脐带根部,仅在脐带表面擦拭,其实起不到消毒的作用。

正确的消毒方法是在每天洗澡之后用棉签沾上75%酒精,一只手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签仔细分离脐窝和脐带根部的粘连部分,周边都分离开后,换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擦拭干净后再把提过的结扎线涂上酒精。

有些新生儿出生一周后脐带还未脱落,部分原因就是脐带和脐窝粘连所致。用上述方法处理脐带,则能加速脐带的脱落。

4.脐带出血

脐带出血一般是由于脐带结扎不紧、或结扎用的丝线太粗引起;另外,有时脐带脱落时也会出血,这是因脐带根部细小血管被损伤所致,一般出血量不多。

出现脐带出血情况时,家人可用酒精仔细消毒脐带及周围皮肤,再用酒精浸泡过的细丝线结扎。结扎后用棉签沾上碘酒消毒脐带断端。

5.脐带污染

脐带脱落前或刚脱落脐窝还未干燥时,应保证脐带和脐窝的干燥,即将脱落的脐带是一种坏死组织,为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因此脐带一旦被水浸湿和尿液污染,马上应用干棉球擦干,然后用碘酒及酒精棉签消毒。

6.脐部突出

有的新生儿可见到脐部突出,用手轻轻按压则变平,有时能听到气过水声(气体通过肠管内液体时所产生的声音)。当新生儿咳嗽、哭闹时更明显,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脐疝。脐疝的发生与新生儿脐部的肌肉和鞘膜发育不良有关,当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容物,主要是小肠连同腹膜一起突到皮下组织中,形成了脐部突出物。

如果脐疝不大,随着婴儿肌肉的发育,多数在1岁内自行痊愈,不需特殊处理。如果脐环直径在2厘米以上,首先应尽量减少婴儿哭闹,因为大声哭闹能使脐环不断扩大,影响脐疝的愈合。

如果无效可用一条宽5~6厘米、长10~15厘米的胶布,将脐疝复位后拉紧皮肤粘贴到脐疝的两侧,以减少疝内容物的突出及对脐环的扩张,有利于脐疝的修复。若3个月后仍无效,应放弃这种疗法,及时请医生诊治。

脐带清洁

很多新爸新妈担心自己帮宝宝清洗脐带,容易出现脐带感染,都不太敢清洁。其实新爸妈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脐带清洁方法,就能够像医院医护人员那样为宝宝做好脐带护理。

首先,在帮宝宝清洁前,用清水洗干净双手,尤其是指缝间隐藏的污垢。将75%酒精倒在两支待用的棉花棒上,直至棉花棒渗满酒精为止。

然后,掀起脐带,用棉花棒清洁脐带下的部位,持棉花棒的手势应与肚脐成45度角(方便拭抹),并顺同一方向围绕肚脐抹一圈。

接着,换上另一支干净棉花棒,由脐带底部顺同一万向抹一圈。

最后,清洁完毕,帮宝宝穿纸尿片时,要注意松紧适宜,不能包得过紧,避免压紧宝宝的肚子;也不能包得过松,避免漏尿弄污肚脐。

小贴士

1.清洁脐带时,别将75%酒精涂抹至其他皮肤,避免刺激宝宝幼嫩的皮肤。

2.棉花棒棒身较长,较容易清洁污垢,效果比棉花球为佳。

3.不要将棉花棒来回揩拭肚脐,避免将污垢再带至已清洁的位置。

4.宝宝出生后2~3星期,脐带干透后会自动脱落;脐带脱落后一至两日可继续用75%酒精清洁肚脐。

5.每天清洁肚脐一次已足够,若尿湿弄污肚脐,可再用75%酒精清洁一次。

新生儿护理论文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180例新生儿, 其中102例 (56.67%) 男婴, 78例 (43.33%) 女婴;平均胎龄 (37.48±3.65) 周;平均出生体质量 (2.81±1.47) kg。足月儿132例 (73.33%) , 48例 (26.67%) 早产儿。排除标准: (1) 先天畸形或有染色体病; (2) 新生儿存在着明显的窒息史, 或存在着神经系统症状 (如意识障碍, 昏迷等) ; (3) 危重新生儿对刺激没有出现反应或有机械通气者; (4) 镇静药或镇痛药剂在48小时内使用过的新生儿[1]。随即将该180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每组各90例新生儿。对照组新生儿不给予其任何对疼痛进行缓解的干预措施在进行医疗操作性疼痛的全过程;观察组新生儿在进行医疗操作性疼痛的全过程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干预, 其中包括非营养性吸吮、抚触和音乐疗法、药物应用、口服葡萄糖以及体位治疗等护理干预。对两组新生儿的性别、胎龄以及出生体质量方面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选的所有新生儿均属于第一次致痛, 采用的取血笔为测微量血糖所用的, 保持针刺的力度和深度一致, 在足跟取微量血时致痛。分别由专人在新生儿致痛后1min、5min对新生儿疼痛表现进行观察。对新生儿疼痛评估采用NFCS进行, 包括10项: (1) 伸舌 (用于早产儿) ; (2) 皱眉; (3) 嘴呈“O”形; (4) 挤眼; (5) 下颌颤动; (6) 鼻唇沟加深; (7) 舌呈杯状; (8) 张口; (9) 嘴水平伸展 (咧嘴) ; (10) 嘴垂直伸展 (噘嘴) [2]。总分10分, 每个选项各占1分。<5分则判定为轻度疼痛;5~7分则判定为中度疼痛;>7分则判定为重度疼痛。

1.3 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选取患者进行统计处理时采用SPSS统计软件, 采用 (χ—±s) 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 采用t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

2 结果

对两组新生儿疼痛后不同时间的NFCS进行比较, 发现疼痛后1min观察组轻度疼痛新生儿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疼痛后5min观察组轻度新生儿明显高于对照组, 中度新生儿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n, %)

3 护理干预

尽可能的将疼痛强度降低, 使疼痛持续时间得到进一步缩短, 使由于疼痛所造成的能量消耗得到减少是新生儿疼痛的护理目标。新生儿科医护人员需要为新生儿所提供的护理措施必须具有最好效果及危险系数最小的, 由此使新生儿对于疼痛的应付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 并且使生长及病情恢复得到进一步促进。

3.1 用药护理

在进行预防时, 采用药物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出现, 同时对于新生儿在临床中的用药剂量以及适应症不太容易掌握, 因此此方法不作为首选。在临床中最常采用如吗啡、芬太尼、乙酰氨基酚、苯二氮卓类这些药物对新生儿进行全身镇痛, 但是这些药物都是有着一定的副作用。新生儿在其停止使用镇痛药物后必须进行相应的反复评估, 从而使其疼痛得到缓解, 若没有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 则可以将药物剂量逐渐降低, 直至停用。镇痛药需要使用必须在给予新生儿充足的氧供后方可, 需要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变化、药物临床疗效以及使用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密切监测[3]。

3.2 非药物性护理干预

与药物疗法相比较, 采用非药物疗法其具有简单易行、风险低等优点。目前, 新生儿疼痛干预中采用非药物疗法的有效性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的证实。

3.3 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方法

护理人员所需要承担的职责是在必要刺激时如何使新生儿疼痛反应得到进一步减轻, 伤害进一步减少。据有关研究[4]发现, 采用同等强度的疼痛刺激给予不同状态的新生儿, 造成具有很大差别的反应。对疼痛刺激反应程度最轻的是在吃饱睡眠时的新生儿, 若是处于饥饿清醒状态的新生儿, 特别是在熟睡状态被刺激醒的新生儿, 其对于疼痛刺激造成的反应最大。有研究[5]表明, 温水足浴在新生儿充分哺乳0.5~1.5h, 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可以通过脚底按摩得到缓解。采用斜刺手法在对新生儿进行足跟采血时, 能够使疼痛有效减轻。对新生儿SpO2影响采用无名指采血相比足跟更小, 造成的疼痛反应更轻, 并且对护理人员而言操作难度更小。

3.4 体位疗法

保持屈曲体位和包裹襁褓是传统体位疗法的主要目的。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实施致痛性操作时需要在新生儿的头部和双脚将双手分别置于此, 使其成屈曲位, 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由于各种致痛性操作所引起的疼痛。鸟巢式的体位可以进一步提高新生儿自我调节能力, 是包裹襁褓方法之一, 使疼痛得到减轻。据有关研究[6]发现, 在进行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给予其俯卧位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疼痛反应, 并且进一步提高舒适程度。

3.5 袋鼠式护理、抚触

在父母亲胸口对新生儿采用直立式方式抱, 从而为其提供所需要的温暖及安全感, 这就被称为袋鼠式护理。据有关研究表明[7], 采用袋鼠式护理在足月儿疼痛时, 对于其生理维持稳定以及疼痛得到缓解都是有利的。抚触主要包含肌肤接触、按摩、摇晃、拥抱等, 能够使新生儿明显进一步增加安全感, 其应当与袋鼠式护理协助共同应用。为进一步使新生儿在穿刺过程中疼痛反应得到减少, 可以通过给予其抚触的方式。

3.6 非营养性吸吮

仅将安慰奶头放于新生儿口中, 由此使其吸吮动作增加, 并没有母乳或配方乳吸入的方式则是非营养性吸吮 (NNS) 。当婴儿达到30次/min的吸吮频率时, 非营养性吸吮就能够发挥止痛作用。具有有关研究报道[7], 新生儿足跟采血通过NNS能够达到镇痛效果。

3.7 母乳喂养

大多数人认为对疼痛进行缓解采用母乳喂养是一种有效措施。母乳喂养是在经历较小的疼痛性操作时健康的新生儿进行止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据有关于研究[8], 新生儿接受足跟采血时给予其母乳吸允, 可以有效的使由于疼痛所导致新生儿发生的生理反应及行为反应均得到明显减轻。采用这种简单易行的母乳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缓解由于足跟采血恢复期所引起的新生儿疼痛, 并且进一步减少应激行为, 从而进一步降低对新生儿造成的远期不良心理影响。

3.8 口服葡萄糖水

刺激慈宁生儿甜味觉的主要目的是使使内源性阿片途径得到激活, 由此而达到镇痛疗效。据有关研究表明[8], 首先给予25%葡萄糖水1ml舌尖滴入, 而后过2分钟再进行足底采血, 可以达到使新生儿哭吵和疼痛评分分数得到明显降低的目的。

3.9 嗅觉安抚

据有关研究[9], 新生儿头部10cm处放置1块滴有香兰素混合溶液的白色纱布, 而后过2h再进行足底采血, 这种是通过嗅觉作为安抚措施从而可以达到有效降低新生儿哭吵时间的目的。

3.1 0 对分娩方式和出生日龄的重视

据有关研究发现[9], 在对疼痛的评分影响中新生儿的性别、出生体质量、穿刺方式、胎龄并不大, 但是对于新生儿疼痛程度中新生儿出生日龄以及是否经产道分娩具有明显影响。因此在临床中无论新生儿的年龄、性别、出生体质量以及穿刺方式有何种不同, 都一定不能对新生儿疼痛忽略。

综上所述, 疼痛是一种感觉和情感的主观感受, 由于新生儿对于疼痛没有能够清楚叙述的能力, 从而造成了医护人员对于他们的疼痛护理的护士。在临床中, 护理人员必须对新生儿疼痛充分认识, 从而使由于疼痛而对新生儿近期及远期造成的不良影响得到尽可能的减少。

参考文献

[1]罗晓萍.180例新生儿疼痛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天津护理, 2008, 16 (3) :141-142.

[2]孔晓燕, 李芳, 钱家萍, 等.非营养性吸吮联合音乐治疗对新生儿疼痛的缓解作用[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8, 3 (6) :444-448.

[3]黄蝶卿, 中叶林, 李柳英, 等.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J].现代临床护理, 2009, 8 (8) :10-12.

[4]张小蓉, 王亚.非药物性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探讨[J].护理研究, 2009, 23 (4A) :904-905.

[5]郭文璇, 蔡敏芬, 许永华, 等.非营养性吸吮和音乐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研究[J].现代医院, 2009, 9 (5) :40-42.

[6]冯艳华, 姚银莲.不同状态下足月新生儿对疼痛刺激的反应程度观察[J].护理研究, 2009, 23 (2A) :339-340.

[7]曹云凤, 刘玉洁.新生儿行不同方式采血疼痛的比较[J].护理研究, 2008, 22 (8B) :2116-2117.

[8]杨朝霞, 李小容, 石靖.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5 (z1) :211.

新生儿脐带护理 第8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622例, 其中有足月产、早产、窒息儿。

1.2 方法

1.2.1 气门芯护脐贴法:

新生儿出生时在呼吸道通畅后, 擦干皮肤, 用气门芯紧靠脐轮结扎, 距脐轮1.5~2cm处断脐, 挤掉残端积血, 常规用2%碘酊和75%乙醇溶液消毒, 无菌纱布包扎好, 脐带贴加压包扎。

1.2.2 脐夹扎脐法:

新生儿出生时在呼吸道通畅后擦干皮肤, 用脐夹紧靠脐轮结扎, 挤掉残端积血, 常规用2%碘酊和75%乙醇溶液消毒, 无菌纱布包扎。

2结果

2.1 疗效观察

本组622例新生儿的脐带都在3~5d内干燥脱落, 无1例发生脐炎。

2.2 2种方法的区别对待

气门芯用于脐直径0.8~2cm, 正常粗细的新生儿, 临床较常用, 新生儿感觉舒服便于护理。脐夹用于脐直径>2cm和脐带水肿的新生儿。因为脐夹异物较大, 新生儿感觉不舒服, 仅用于特殊情况。

3讨论

3.1 脐带的生理特点

脐带外观呈乳白色, 直径为0.8~2cm, 其中有3条脐血管, 血管间为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 由Wharton胶组成, 出生后Wharton胶内水分丢失, 使脐带残端脱落, 愈合后形成脐[1]。正常情况下, 残留的脐带于1周左右脱落, 创口10~14d完全愈合[2]。新生儿体内的脐血管要经过3~4周才能完全闭合, 因此脐部是一个重要的感染途径。加强脐带护理, 尽快促进脐部愈合尤为重要。

3.2 结扎

脐带的粗细决定结扎的方法, 正确掌握结扎位置直接影响到脐带脱落的时间。

3.3 护理措施

每天用75%乙醇溶液消毒并更换脐贴或无菌消毒纱布。脐带未脱落前保持干燥, 不小心被尿液污染及时消毒并更换脐贴或无菌纱布。

总之, 脐带护理非常重要, 在提高新生儿脐带护理质量, 降低新生儿感染时, 还要对产妇及家属加强科普宣教, 让其掌握一定的新生儿脐部日常护理知识, 避免不当的处理方法, 如爽身粉洒在脐部、甲紫消毒脐部、尿不湿紧贴脐部, 尽量避免新生儿脐部院内、院外感染, 让新生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54-355.

新生儿护理综述 第9篇

(1) 啼哭:正常新生儿的哭声宏亮有力。胎头吸引娩出者, 哭声软弱无力;颅内出血者, 哭声有脑性尖叫;肺炎患儿哭声无力, 口周紫绀, 呼吸急促;有疼痛或刺激, 暴发性高声尖叫;腹痛腹胀患儿, 阵发性哭声尖锐。不哭不闹、不吃奶者, 多为重症表现。 (2) 哺乳:正常新生儿哺乳时吸吮有力, 吞咽顺利;早产儿吸吮无力, 吞咽缓慢;病情危重者, 拒乳, 不哭;口腔粘膜溃疡者, 哺乳时啼哭不止;奶量不足或浓度不够, 喂奶时间未到, 啼哭不止, 又无异样体征。 (3) 呕吐:新生儿胃呈水平位, 哺乳后乳汁从口中溢出, 多系正常现象。呕吐物为奶液、粘液、粪汁多为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喷射呕吐为颅内压升高;食后易吐, 吐后欲食, 次数频繁, 营养不良貌为幽门狭窄。 (4) 尿便:出生24h内有3~5次尿。24h无尿应加喂糖水, 观察有无腹胀, 是否泌尿系畸形。新生儿胎粪为墨绿色, 粘稠无臭, 随奶水摄入逐渐成棕色, 黄色。多次黄色稀水样大便多为消化不良。灰白色可能先天性胆道闭锁。 (5) 脐带:出生后脐部保持干燥, 脐部脱落后保持局部干燥。 (6) 皮肤:新生儿皮肤易擦伤引起感染。要勤换尿布, 勤洗臀部。臀红可涂鞣酸软膏, 皮肤湿烂红外线照射15min, 1次/d。贫血或末稍循环不良者皮肤苍白, 心功能不全和周围循环衰竭周皮肤灰暗, 青紫则是缺氧。生后2d~3d出现生理性黄疸, 7d~14d消失。 (7) 口腔:正常新生儿口腔湿润光滑。马牙用生理盐水擦洗。鹅口疮应严密隔离, 喂奶后涂5%碳酸氢钠, 口服维生素B2。 (8) 体温、心率、呼吸:夏季注意打开包被散热, 补充水份, 冬季注意保暖。心率应注意观察次数、强弱。新生儿呼吸表浅, 频率较快40~60次/min。 (9) 反应、神志、畸形:正常新生儿有觅食、拥抱和交叉伸腿反射等, 肌张力良好。若刺激反应低下, 则肌张力差。新生儿神志清, 反应灵敏。注意有无昏睡, 眼球有无斜视、凝视, 发生异常应立即告诉医生。观察有无兔唇, 多指 (趾) 或生殖系、消化系畸形等。 (10) 随时观察:护士在交接班、巡视病房、哺乳、治疗及换尿布等各种处置时, 随时注意观察, 重点观察早产儿的病情变化[1]。

2 早产儿的护理

WHO定义早产儿为胎龄<37周, 体重<2500g的新生儿, 均应给予特护。 (1) 一般护理:定时喂奶、称体重及量体温 (1次/6h) 。 (2) 保暖:室温24℃~36℃, 湿度55%~65%。体重越轻室温要求越高, <1000g者箱温应接近体温。低体重儿要防止硬肿症发生。 (3) 供氧:间断给40%的氧。 (4) 防低血糖:出生1d约50%出现低血糖, 应补充葡萄糖。 (5) 补充营养剂:出生1d给维生素K1, 3d给维生素B、C5, 10d给维生素D, 1个月给铁剂。 (6) 喂养:主张早期喂奶。 (7) 预防感染:环境消毒;隔离;皮肤口脐带清洁护理。 (8) 预后:饮食护理对存活率影响最大, 有效的呼吸管理, 明显降低死亡及发育异常[2]。

3 新生儿的心理护理

(1) 改进传统的打包法:选用婴儿睡袋代替包被包扎, 放开手脚以便体验外界的感觉, 使大脑发育。 (2) 多方位的睡眠姿势:提倡多方位睡姿, 能开阔视野、促进视觉发育、锻炼翻身、促进大脑发育和心理发育。 (3) 充分的母爱和怀抱:新生儿尽量与母亲同床, 充分抚摸、亲吻。 (4) 情绪变化的剖析:注意观察新生儿情绪, 没有明显原因而哭闹不停的, 只要在母亲怀抱里, 就能安静下来。 (5) 不同的气质用不同的方法对待:让母亲了解“难对付”和“反应慢”的新生儿气质特点, 耐心对待[3]。

4 新生儿的抚触护理

触是对婴儿皮肤进行科学的、温和的刺激, 可促进婴儿健康发育。室温在26℃~28℃下抚触, 婴儿疲劳、烦躁时, 不宜抚触。郭凤平等[4]研究42d时抚触组与对照组婴儿体重、头围、身长的增长, 差异显著。

5 新生儿的访视护理

对新生儿的访视及护理医院已形成制度, 受到好评。 (1) 访视时间:出生后的7d、14d、28d各家访一次。 (2) 访视内容:问:出生时的身长、体重、睡眠、大小便、是否接种疫苗。看:精神状态、面色、吸吮力。查:有无黄疸、皮肤糜烂、口疮、脐部感染、四肢和生殖器异常。指导喂养:母乳喂养, 定时定量, 左右乳头交换。投药:预防佝偻病口服VD丸等[5]。

6 新生儿疾病的预防

(1) 肺炎:新生儿居室通风, 上呼吸道感染者, 严禁探视。乳母患呼吸道感染, 可隔离或暂停哺乳。 (2) 细菌性败血症:出生4d~7d为早发型, 病菌多来自母产道菌群。出生5d~7d为晚发型, 细菌由环境中的人群或污染器械传播, 注意防护。 (3) 破伤风:接生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紧急情况下, 断脐剪刀和结扎线用碘酒涂抹和浸泡, 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等。 (4) 预防接种:出生3d内接种卡介苗, 预防结核病。出生6个月内接种乙肝疫苗, 防止感染乙肝。 (5)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的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等的筛查工作, 应做到早诊断, 早治疗[6]。

摘要:为提高新生儿的护理水平和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从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早产儿的护理, 新生儿的心理护理、抚触护理、访视护理、疾病预防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早产儿护理,抚触护理,访视护理,护理难点

参考文献

[1]谷连格, 季桂喜.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3 (4) :25~26.

[2]石树中.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早产儿护理[J].实用妇科杂志, 1998, 14 (3) :128~1301.

[3]郑惠珍, 陈月花.新生儿的心理护理指导[J].职业与健康, 2005, 21 (12) :2084.

[4]郭凤平, 陈益琼.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 2004, 21 (7) :638.

[5]李俊香, 张桂莲.新生儿访视及护理[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1, 18 (3) :65.

新生儿护理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护理干预,胆红素,首次排便时间,日排黄便次数

新生儿黄疸 (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 本文对我院156例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治疗及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分娩的足月 (孕周>37周) 正常新生儿) 76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40例, 女36例, 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并选择与同期进行常规护理76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42例, 女34例, 2组均除外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等。2组新生儿的性别、孕周、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2组新生儿生后均给予早接触、早吸吮, 同时行母乳喂养、按需哺乳, 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儿护理。干预组新生儿在每次充分吸吮母乳后按需喂配方奶, 直至母亲乳量充足, 并增加游泳和抚触护理。

1.2.1 游泳护理

新生儿出生24h后即进行游泳, 新生儿脐部贴防水护脐贴, 选择专为婴儿游泳设计的游泳圈和游冰池, 室温调26~28℃, 水温38~41℃, 每日1次, 每次15min左右。游冰过程分为被动游泳 (护士在旁协助新生儿伸展肢体) 和婴儿自主游泳。

1.2.2 抚触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采用美国强生公司推广的抚触手法进行全身抚触, 每日1次, 每次10~15min, 游泳后进行。

1.2.3 蓝光照射护理干预

控制好箱温, 患儿裸放入蓝光床中间, 头偏向一侧, 并用黑布和眼罩遮住其眼睛和阴部。每小时给患儿翻身1次, 观察和记录患儿有无四肢颤抖、惊厥、异常哭闹、呕吐及大小便颜色, 有无腹胀、皮肤弹性和皮疹, 黄疸有无减轻、是否出现青铜色。给患儿补充足够的能量、水份和微量元素, 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光疗后解除眼罩, 检查眼睛有无感染, 皮肤有无破损, 皮肤黄染是否减轻, 并给患儿洗澡, 观察肤黄疸有无反跳现象发生。

注:2组治疗及干预后不同时间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及分别于前一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 且每日排黄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2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黄疸持续时间短, 光疗天数少, 2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1.3 观察指标

(1) 2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变化; (2) 2组排胎便情况; (3) 2组黄疸及光疗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表1, 表2, 表3)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病之一, 新生儿出生后前几天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较大, 胆红素易于透过, 如血中间接胆红素浓度增高, 有发生核黄疸的危险。因此, 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早期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新生儿黄疸发病率高, 发生机制包括胆红素形成过多, 肝胆对胆红素摄取、结合、排泄障碍和肝内外胆管闭锁等。在各种病理因素的影响下, 红细胞破坏增多, 肝酶活性受到抑制, 肠肝循环增加, 使胆红素的生成增加。经过治疗及护理干预后, 本组资料显示, 2组胆红素均明显降低, 且观察组胆红素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 (P<0.01) 。

经过系统的护理干预后, 2组新生儿的肠蠕动功能加强, 排便次数增加, 使胆红素从肠道的排泻增加, 有效地减少了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本组资料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 且每日排黄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2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

另一方面, 大多数新生儿家长缺乏对黄疸的认识, 思想上不够重视, 要向家长讲解黄疸及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护理措施, 取得家长信任, 保持良好医患关系, 使患儿家属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早做好婴儿的观察, 治疗和护理。通过对156例黄疸患儿的观察与护理提示, 大部分新生儿黄疸患儿通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均可治愈, 护理中应针对不同病因对黄疸患儿进行重点观察和护理, 并向家属做好健康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33~134.

[2]卢丽纯, 李龙平, 唐翠英.护理干预防治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4) :16~18.

[3]汪浩文, 居万丽.早期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 11 (3) :399~400.

[4]杨银凤, 康波.224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因素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 30 (2) :217.

新生儿肺炎护理体会 第11篇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并发症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2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58-01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病,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儿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至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感风寒而致肺气不宣,生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新生儿肺炎是新儿期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就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按病因可分为产前感染和出生后感染两种,由于以弥散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特征,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严密的观察,精心的护理,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对于促进病情转愈十分重要。现将宁陵县妇幼保健院2011-10至2012-12年收治住院治疗的100例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男52例,女48例;其中早产儿14例,足月儿84例;过期产儿2例。年龄最小者出生后lh发病,生后72h内发病者66例;最长者29d。吸入性肺炎30例,感染性肺炎70例;合并心衰26例,窒息12例,低体温20例,败血症2例。诊断标准均参照《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通过采用维持体温,维持吸道通畅,防治并发症和预防交叉感染等综合护理措施,本组患儿痊愈76例,好转2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8%,疗效满意。

1.2生命体征的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由于新生儿在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年长儿有很大的差别,加之该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平均应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同时测周围体温与肛温,因新生儿体温上升多不明显,部分表现为体温不升,应区别发热是由环境因素还是疾病所致;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频率、深浅、节律的变化,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出现青紫、呻吟等症状,提示病情加重。

2护理措施

2.1维持正常体温病房温度应在22-28℃之间,室内空气要新鲜,湿度50%以上、通风良好。针对患儿体温不升、四肢厥冷、低体质量儿或体温为30℃及以下患儿,均予远红外线暖箱复温。体温大于30℃的患儿放人预热至30℃的暖箱内,根据体温恢复情况将箱温调至32-34℃。使患儿在6-24h之內恢复正常体温。护理人员应注意温箱调节,切忌加温过速,复温过快可因耗氧量突然增加,可导致毛细血管突然扩张血液循环重新分配,发生心肺功能不全及肺出血等。

2.2吸氧对有呼吸节律明显增快,口周发青,鼻翼扇动、口唇、甲床紫绀等症状时及时给予吸氧,因为低氧血症使新生儿肺血管阻力增加,机体组织缺氧,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特别是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2]。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发绀,或呼吸困难偶有暂停,颜面出现青紫或苍白,立即给氧气吸入,氧气应预先湿化并加温到32-35℃,一般采用鼻导管鼻前庭吸入法,氧流量约为0.5L/min;病情严重呼吸困难、青紫明显时用面罩吸氧法,氧流量为1-1.5L/min,对少数患儿病情轻,无呼吸困难及明显乏氧症状患儿,每次给患儿吃奶前后或哭闹时给予鼻导管低流量吸氧,以减少患儿氧的消耗。

2.3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肺炎时呼吸道的分泌物增多,气管及支气管管腔狭窄,加之新生儿的咳嗽反射弱,导致分泌物堵塞气道。应及时清除呼吸道,用细小棉签浸湿清除鼻腔,口腔分泌物要用消毒棉签擦净。行超声雾化吸入,定期湿化气道以稀释痰液,使之易排出,发现呼吸道梗阻应迅速吸痰,做好气管插管,呼吸机供氧等准备工作。吸痰时轻轻拍背部,使痰液易于吸出,吸痰时负压一般为3-6kPa,吸管要细,柔软,吸痰时间不能过15秒,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2.4输液护理患儿入院时一般病情较重,为保证药物及营养的快速摄入,一般采用静脉输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头皮静脉表浅,易于穿刺、固定和观察,因此临床上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输液时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量及速度,滴速一般为6-8滴/min,在输液过程中,应避免因输液过快而导致的肺水肿、心力衰竭。

2.5合理喂养肺炎患儿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外,可输葡萄糖液,维持热卡供生长及消耗所需。喂完奶后应轻拍背部,以利胃内空气排出,不会吃奶或呛奶者用硅胶胃管鼻饲,同时做好鼻饲护理。发热、出汗、呼吸快其失去增多,要多喂水使咽喉部湿润。

2.6其他对症护理发热新生儿发热时多使用物理降温,当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浴或温水擦浴,忌用酒精擦浴,防止体温急剧下降,反而造成不良影响;腹胀是新生儿肺炎的常见并发症,因便秘、低钾、咽下大量的空气、中毒性肠麻痹所致,采用清洁灌肠后留导管排气、腹部热敷等方法,严重腹胀者可禁食;烦躁患儿适当使用镇静剂,减少氧耗量,并可预防心力衰竭。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主编.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新生儿护理论文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妇产科2013年2月-2014年6月分娩的21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109例。观察组男60例, 女49例;胎龄36~41周, 平均胎龄 (37.8±1.7) 周;体重2.3~4.0kg, 平均体重 (2.8±0.5) kg。对照组男59例, 女50例;胎龄36~42周, 平均胎龄 (37±1.1) 周;体重2.5~4kg, 平均体重 (2.9±0.4) kg。所有新生儿Apgar评分≥7分, 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如性别、胎龄、体重等无明显差异 (P>0.05) , 存在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109例新生儿实施常规脐部护理。具体为: (1) 新生儿脐带被剪断后, 立刻用络合碘对脐部进行消毒处理。 (2) 从新生儿脐带剪掉的第4天开始至脱落后的1周, 均采用75%的酒精用1根棉签对脐部进行消毒, 新生儿洗澡后再用1根新棉签吸取脐部积水。观察组109例新生儿实施优质脐部护理。具体为: (1) 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优质护理服务知识、临床实例和具体操作细则, 让护理人员深切理解优质服务的内涵, 并根据新生儿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脐部护理策略, 对新生儿脐部实施针对性高的优质护理服务。 (2) 从新生儿脐带剪断后至脱落后1周, 每次用4根棉签对新生儿脐部进行吸水消毒处理, 其中第1根棉签在新生儿洗澡后用于吸干脐部的水分, 第2根棉签对脐带根部用络合碘进行消毒, 第3根棉签对脐带周围用络合碘进行消毒, 第4根棉签用于吸干脐带根部及周围残留的水分和药液。 (3) 护理中应保持动作轻柔, 切勿给新生儿带来生理刺激, 并密切观察新生儿脐部, 若出现化脓、红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中脐部红肿、脐窝潮湿、新生儿脐部渗血情况及两组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1.4 评定标准

非常满意:新生儿家长对实施的护理服务非常满意, 给予满分 (10分) 的评分。满意:新生儿家长对实施的护理服务满意, 给予6~9分的评分。不满意:新生儿家长对实施的护理服务不满意, 给予6分以下的评分。满意率= (非常满意+满意)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较大, 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不良反应率比较

两组新生儿不良反应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它强化基础护理, 以“病人”为中心, 深化护理专业内涵, 切实落实护理责任制, 从而全面提升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4]。优质护理服务在医疗上和思想观念上把病人放在首位, 处处为病人着想, 制定便捷的护理措施, 简化工作流程, 尽最大努力满足病人的需求, 为病人提供“高效、优质、放心、满意”的医疗服务, 使其保持身体舒适、心理平衡。优质护理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整个护理过程中充满人文关怀, 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感化病人, 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 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相当低下, 细菌侵入极易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 严重影响新生儿生命安全[5]。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重点, 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有其重要意义, 不仅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还能防止细菌入侵感染, 有效降低新生儿脐部渗血、脓肿、潮湿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为促进新生儿脐带残端顺利脱落、防止细菌侵入感染引起不良并发症做好保障, 从而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本文取得了满意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反应率为1.83%, 对照组则为7.34%, 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是, 观察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表明, 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显著降低新生儿脐部红肿、潮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增强医院在病人及其家属中的良好印象,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五妹.新生儿脐部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 2014, 35 (27) :6129-6130.

[2]文海燕, 耿庆红, 郭瑞霞.不同消毒方式的新生儿脐部护理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 :646-647.

[3]曹绮华.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21) :123-125.

[4]刘发芝.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大家健康, 2014, 8 (1) :284.

上一篇:领导=权力+影响下一篇:通信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