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素养范文

2024-06-24

史学素养范文(精选5篇)

史学素养 第1篇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必须用全球化的眼光, 用历史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否则必将被时代甩下, 无法获得学科创新, 继而被淘汰, 所以作为中职教师如果能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事半功倍。

如今的中职生德育状况令人担忧, 他们感情淡漠, 没有感恩之心。中职生之所以没有升入高中学校, 原因多是基础文化课不好, 这就导致他们受“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传统的道德熏陶较少。与此同时, 中职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不好, 孩子从小受到父母更多的是功利教育。家长总是将社会最残酷的一面讲述给他们, 最终导致他们学到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 而不是人情关系。他们感情冷漠, 对别人的付出无动于衷, 认为别人对他们好都是虚情假意, 有所企图, 从而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如果德育教师能大量了解历史, 增加历史学科方面的阅读, 必将更为深刻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掌握更多历史上有关诚信、爱国、孝道、勤俭等方面的故事, 将这些有“正能量”的故事传递给学生, 学生会更加深刻地了解责任的意义, 强化自己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同时, 在了解历史之后, 学生会知道父母的辛苦, 了解前人给我们创造的财富, 深知作为后人必须守护好这份财富, 必须对身边的一切怀有感恩之心, 并学会用历史的、连续的观点看问题, 懂得什么是“前因后果”, 什么是“互相联系”, 最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全球化”的思维方式。

总言之, 在未来的岁月中, 中国在与其他国家的较量和比拼中, 不但拼的是高精尖人才的水平, 同样比拼的是技术工人的水平。这些技术型人才是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是否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 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是否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否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这都决定着祖国的命运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为中职德育教师, 如果我们能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继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培养他们的全局观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当他们走出校门的时候, 必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摘要:中职生德育状况堪忧, 他们待人冷漠, 缺乏感恩之心, 这是中职德育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中职学校中德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从当今中职德育教育现状出发, 针对德育教育所出现的问题, 提出提高德育教师的史学素养, 增加在中职德育课堂的历史学科功能的渗透,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目的是改变学生冷漠的处世观, 提高其学习、生活、工作的积极性, 让其拥有一段积极向上的人生。

08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第2篇

学史》期中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

1、春秋之“国史”

2、《春秋》

3、《左传》

4、《战国策》

5、《竹书纪年》

6、《吕氏春秋》

7、《汉书》

8、班昭

二、简答:

1、什么是史学史?史学史的任务是什么? 2、20世纪初期“新史学”共同的特点?

3、简述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几个发展阶段

三、论述题:

论述《史记》之特点。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10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院(系、部)历史学 专业 08 级《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期末考试试卷 A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三国志》

《华阳国志》

《史通》

《南史》

会 要

《续资治通鉴长编》

《日知录》

“史 德”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时代的特点与其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2、章学诚在史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三、问答题:(三题任选二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唐修《晋书》的特点。

2、试述中国古代类书的代表作及其主要价值。

3、试论年鉴学派的兴起及其意义

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

《三国志》《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尊魏为正统。《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的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宋文帝时命裴松之为之做注。注文广采博引,极大地丰富了原书的内容。特别是他所引用的原始材料今天大部分已经亡佚,幸而保留在裴注中,因而史料价值就非常珍贵。裴松之的注文应当作正文来读,同时裴注也为史书注释开辟了新的广阔道路。

《华阳国志》中国现存最早而又基本完整的一部地方志书。作者是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约公元二九一-三六一)。《华阳国志》成书于公元355年之前,记载了中国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之远古典籍、神话、传说、沿革、地理、风土及人物史事。其时间则从上古直到东晋初年,即所谓“肇自开辟,终乎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全书共十余万字,分为《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刘先主志》、《刘后主志》、《大同志》、《李特、雄、期、寿、势志》、《先贤士女总赞》、《后贤志》、《序志并士女目录》等十二卷。《史通》《史通》是中国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提出了史学应具有才、学、识。由于《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南史》唐朝李延寿撰,正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作者李延寿,其父李大师认为南北朝诸国史书既多重复,而又相互抵毁,他决心改写成一部通史,所撰末毕而死。延寿“既家有旧本,思欲追终先志,其齐、梁、陈、(周、隋)五代旧事所未见,因子编辑之暇,昼夜抄录之”。唐太宗时,他参与纂修《晋书》和《隋书》十志,“因此遍得披寻”,亲自抄写八书,本纪依《史记》体裁,以次联贯。并从八史之外,“更勘杂史于正史所无者一千余卷,皆以编入。其烦冗者即削去之。始末修撰凡十六载。始宋,凡八代,为《北史》、《南史》二书,合一百八十卷。其《南史》先写讫,于显庆四年(659年)送呈。南北史和一般断代史不同,它接近于通史。篇目次序,大体按皇朝先后,在宗室传之后,继之以诸臣传,在文苑、儒林等类传中,把南方四朝的人物综合为一篇。另外,就家系方面说,南北史确是通史,诸臣传一般都将其子孙附载于一传,以致从表面看来,诸臣传目大多是宋人,至陈为最少。

会要会要,记载历代各项经济、典章制度的史书,内容除法令制度以外,兼叙史实。创始于中国唐代苏冕所撰自唐高祖至德宗九朝《会要》,后杨绍复等续撰德宗至宣宗事,宋王溥增补至唐末,合成《唐会要》。王溥还撰有《五代会要》,宋代有官修的本朝会要,原书已佚,今存《宋会要辑稿》。此外,又有后人补撰的前代会要,如宋徐天麟《西汉会要》、《东汉会要》、清杨晨《三国会要》、孙楷《秦会要》、龙文彬《明会要》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原本980卷,今存520卷。作者李焘。李焘仿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体例,断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迄于宋钦宗赵桓靖康,记北宋九朝168年事,定名《续资治通鉴长编》。于正史、实录、政书之外,凡家录、野记,广征博采,校其同异订其疑误,考证详慎,多有依据。记载不同者,则两存其说,时附己见,以注文标出,与《通鉴考异》相类。《长编》记述详赡,史料丰富,为研究辽、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著的读书笔记。他自著此书的目的在于“明道”、“救世”为宗旨。全书32卷,书中论述涉及到经义、政事、世风、科举、礼制等,内容非常广泛。此书资料丰富,每论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考证。是一部包含其学术思想、政治见解等内容的重要著作,书中表现了他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史 德”史德是指治史者的品德修养。治史者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对史学研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史学除受才、学、识的影响外,还受史德的影响。章学诚认为,刘知几所谓“史才”、“史学”和“史识”,还没有穷尽治史的道理,具有史识,还要求了解“史德”。“史德”的内容是个难以确定的问题。因为各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不同,对道德的要求也不同一样。章学诚认为“史德”就是“著述者之心术”。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时代的特点与其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一、政治上,从皇朝并立到隋唐统一,门阀地主政治形成和发展。推动了皇朝史、地方史、谱学之书的撰述。

二、民族关系上,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的发展。扩大了历史撰述的内容,促进了民族史的撰述。

三、思想上,“天下一家”的观念。促进了对于多民族国家之历史的自觉意识。

四、对外关系上,中外交流的发展,佛教的传播。推动了关于中外交通和域外情况的撰述。

五、皇朝重视官书的撰述。官修史书成就卓著。

六、史书数量的剧增和种类的丰富

2、章学诚史学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1、提出“六经皆史”说,扩大了历史研究、史料搜集的范围,批评了当时脱离实际的考据学。

2、在历史编纂学方面。

(1)主张史家必须有“史德”。在刘知几提出的“史才三长论”的基础上,认为史家仅有才、学、识还不够,应增补“史德”,即所谓“著述者之心术”。

(2)主张将史籍区分为“撰述”和“记注”两大类。所谓“撰述”,相当于论著;“记注”相当于史料。

(3)赞同编写通史,贬抑断代史。

3、在方志方面。致力于地方志的倡导和纂修,形成了自己的方志理论。主修过《永清县志》、《和州志》等。

三、问答题:(三题任选二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与旧晋史相比,唐修《晋书》的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它排除了旧史志中的一些杂乱项目。如王隐《晋书》有《瑞异志》,何法盛《晋中兴书》有《鬼神录》,其后,沈约《宋书》有《符瑞志》,肖子显《齐书》有《祥瑞志》,魏收《魏书》有《灵征志》都是记录帝皇的端应、荒诞之甚,这是和《五行志》记录若干天灾情况不相同的。新修晋书没有沿袭这种作法,自此以后,历代正史再不立符瑞篇了,这自然是一大进步。

第二,《晋书》有《食货志》,这是除《魏书》而外整个魏晋南北朝正史中仅有的。它除了记载晋代的重要经济情况而外,由于《后汉书》和《三国志》均无《食货志》,所以往往上溯东汉、三国史事以资补充。例如曹魏邓艾的屯田和西晋的户调式、占田、课田等等都赖以保留至今。自《晋书》补写《食货志》后,历代正史,除《新五代史》外,都设立了此志。

第三,《晋书》设载记三十卷,记录西晋灭亡前后,在华北和四方所立诸王国的历史,计前赵三卷,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各四卷,成汉、后燕、南燕各二卷,南凉、北凉、后凉、夏各一卷,西秦与北燕合为一卷。此外,汉人张轨的前凉、李暠的西凉作为列传,不在载记之列。《史通》说它“兼引伪史十六国书”即是就载记而言。载记这一体裁,东汉人班固撰新市、平林、公孙述事即有此名,说明载记乃是承认各国独立地位的。《晋书》以前,不少旧晋书记北方诸王国史,文既简略,且多错误。《宋书》、《南齐书》所收《魏虏传》也是语焉不详。

2、试述中国古代类书的代表作及其主要价值。

中国古代的类书,一般认为始于三国魏文帝曹丕时(220~222)刘劭、王象等编撰的《皇览》(宋代已佚)。以后历代均有纂修。如南朝梁刘杳编撰的《寿光书苑》、刘孝标编撰的《类苑》、徐勉领修的《华林遍略》、北齐后主时纂修的 《修文殿御览》等类书大都仿效 《皇览》“包括群言、区分义别”、“随类相从”的体例。这些类书大都亡佚。

现存较早的类书有隋末唐初虞世南编撰的《北堂书钞》,唐高祖武德年间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唐玄宗时徐坚等编撰的《初学记》、唐中期白居易编撰的《白氏六帖 》(南宋时将此书与南宋孔传编撰的《孔氏六帖》混合刻成一 书,题名《唐宋白孔六帖》,简称《白孔六帖》)等。其体例大都已越出以前类书的“类事”陈规,尤其是《艺文类聚》,开创了“事居其前,文列于后”的新体制。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李昉等编撰的《太平御览》、宋真宗时王钦若、杨亿等编撰的《册府元龟》、南宋王应麟编撰的《玉海》等,卷帙更趋浩富,体例日臻完备。明成祖永乐年间纂修的《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清代康熙末年雍正初年陈梦雷等主持纂修的《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达到了古代类书编纂的高峰。

类书一般采用分类编排。先划分成若干大的部类。例如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方面的,通常设帝王、后妃、职官、州郡、政理、产业、人、礼、乐等部;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一般设居处、服饰、器物、珍宝等部。在每个大部类中,再分若干小类,每小类下先录书名,再录材料,并注明出处;材料按原书时代先后顺序排列。也有的类书按韵编排。中国古代类书对于历史与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保存资料 类书在编纂过程中,大多直接采录原始文献。由于兵火水灾等因素,一些图书因此失传。由于类书中保存了有关资料,通过辑录佚文,往往能再现图书内容。如《太平广记》中引用古书达500多种,多数已失传,许多珍贵资料正是由于《太平广记》的引用而得以保存。由于在流传和翻刻中容易形成讹误,利用类书中保留的原始文献,也有助于校勘异文。如鲁迅曾用《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类书校勘《稽康集》。

(2)查考资料 类书按类编排,非常方便查考有关资料。如《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类书中收录了历代的小说、诗文作品,有助于查找文学方面的资料。《古今图书集成》等综合性类书汇集各专题方面的资料,类似于百科辞典,从中可查找到事物起源、诗文典故、诗词文句、名物制度等资料。近年来新编的一些类书,汇集古今书籍中的资料,同样方便读者查找资料。

3、试论年鉴学派的兴起及其意义

年鉴学派的基本情况:年鉴派的创始人被共认是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他们在1929年初创办了《经济社会史年鉴》(后屡经更名,并于1946年定名为《经济·社会·文化年鉴》),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持相同主张的史学家们的主要阵地,年鉴学派便因此得名。而费弗尔和布洛赫则被视为年鉴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

发展过程:第一代,费弗尔和布洛赫是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任教授时创办《年鉴》杂志的,正是在那里,他们在学术上受到其他社会科学家的鼓励,是他们主张融合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各门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为一体的重要原因。在他们那里,历史不再是政治史,而是社会的历史,是“总体史”。在费弗尔所著《为历史而战》中,基本表明了他们的主张:重理论、重解释、重综合。这些都为第二代乃至以后的年鉴派史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本方向。第二代: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第一代年鉴派史学家的努力,布洛赫又因参加抵抗运动而被德军枪杀,但这一基本方向却在战后为第二代年鉴派史学家所遵循。其标志不仅是作为多学科综合研究中心的高 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的建立和《年鉴》领导班子的改组,更重要的是勃罗代尔的《腓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一书的出版,提出了关于三种历史时段(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的设想,成为年鉴派在历史认识论上的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心态史学和计量史学成为年鉴派的另两项突出成就,伏维尔、阿里埃斯、芒德鲁等是前者的专家,而菲雷、肖努等则是后者的代表人物。第三代: 到1969年,《年鉴》杂志的领导班子再次改组,这标志着该学派进入第三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勒高夫、埃马努埃尔·勒华·拉迪里、马克·费罗等人。他们不仅继续发展经济史和社会史方面的研究,而且大力倡导与人类学的对话。他们不再象第一代那样排斥政治史、人物研究,轻视描述,也不同意第二代那样专注于几乎静止的长时段因素的做法,但却仍然倡导总体史,倡导跨学科合作。第四代:进入70年代,年鉴派已出现了第四代史学家,他们则倡导“问题史学”,主张历史研究就是要回答现实提出的各类问题。总之,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论及史学编纂实践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逐渐也从反模式的角色转变为一种模式,故亦有僵化停滞之危险。如果它真象自称的那样“学派性”不强,而只是一种倡导史学创新的“运动”,那么它的存在就会为历史学的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年鉴学派的意义:年鉴学派出现的意义在于传统史学中历史的那种一成不变的节奏已经被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人时间三种节奏所取代,而在这三种时间中,尤其突出社会时间的重要性.“全面的历史”也就是一种“整体的历史”,它强调历史是包罗人类活动各个领域的“整体”,是在这些领域之间相互关联、彼此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中得以体现的。要反映出这个“整体”,要反映出其内部的结构-功能关系,因果性的思维逻辑是不能胜任的,必须借鉴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方法,从横向关系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是“共时性的”,与传统史学的那种“历时性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因此,摈弃传统史学的观念和方法,就十分合乎逻辑。但“共时性”的研究需要一个相对静止的操作平台,“社会时间”扮演了这个角色。一方面,社会时间相对于地理时间变化较快,这使其能体现历史的流变性质;另一方面,社会时间相对于个人时间变化又较慢,这又使其能满足“整体历史学”所要求的“共时性”研究取向。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10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院(系、部)历史学 专业 08 级《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期末考试试卷 B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七略》

《十六国春秋辑补》

《佛国记》

《颜氏家训》

《元和姓纂》

《南史》

《明儒学案》

史 德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时代的特点与其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2、章学诚史学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三、问答题:(三题任选二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后汉书》的特点及不足之处。

2、与旧晋史相比,唐修晋史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试论年鉴学派的兴起及其意义

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

《七略》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汉代官府藏书目录。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刘向等人校勘政府藏书,为每种书编撰叙录一篇,后将各书叙录汇辑成《别录》一书。刘向之子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编成《七略》。全书分为七大类: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辑略是写在六略之前的一篇概括性的学术简史。所以《七略》实际上分为六大类。《七略》对其后的图书分类学、目录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原书唐末佚失,清代姚振宗等人有辑本。

《十六国春秋辑补》《十六国春秋辑补》一百卷 清汤球辑。他以上述《十六国春秋》为底本,以《晋书·载记》和各种类书中所引之文补足。由于类书引文多有删节,汤氏为了化零为整,使之联缀成篇,往往将一些并无必然联系的文字渗入其中,治学态度不够严谨。是书所辑大多注明出处,但个别有注错了的。总的说来,辑是书用力甚勤,是研究十六国史的重要参考书。

《佛国记》《佛国记》:又称《高僧法显传》、《法显传》、《高僧传》、《历游天竺记传》。一卷。东晋僧法显记。本书是法显大师自记经西域至印度诸国求法的经过历程,为我国僧侣西行印度求法记传中,现存最古的典籍。与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同为中古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

《颜氏家训》《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有关个人经历、思想、学识并对子孙进行告诫的古书,分为七卷,二十篇。颜之推原籍琅邪临沂,先祖在东晋时渡江,定居在建康。在后来侯景之乱时,梁元帝萧绎在江陵自立,颜之推任散骑侍郎。公元554年,西魏攻陷了江陵,颜之推被俘,后来在北齐任官。此后在北周和隋任职。他的《颜氏家训》是在隋灭陈,即公元589年之后完成的。颜之推士族出身,受儒家礼法影响,也信仰佛教。他博学多才,阅历异常丰富,这是他书中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书中虽然有些观点陈旧,但也有很多涉及南北朝社会、政治、文化的内容和议论,史料价值很高。

《元和姓纂》《元和姓纂》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原本10卷,今有10卷本、18卷本两种。元和七年(812)成书。作者林宝以擅长姓氏之学知名。曾与崔郾等共同审定《格后敕》,并参与修撰《德宗实录》和《皇唐玉牒》。该书详载唐代族姓世系和人物,于古姓氏书颇多征引,保存了一些佚书的片段。原书体例以皇族李氏为首,然后按四声韵部分系姓氏。原书久已失传,清乾隆间纂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辑出,再用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补缺,重新分为18卷,此为《四库》辑本。清孙星衍、洪莹及近人罗振玉都做过校补。此后岑仲勉又重行校勘,写成《元和姓纂四校记》。该书晚出,后来居上,功力最深,收获也最大。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南史》唐朝李延寿撰,正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作者李延寿,其父李大师认为南北朝诸国史书既多重复,而又相互抵毁,他决心改写成一部通史,所撰末毕而死。延寿“既家有旧本,思欲追终先志,其齐、梁、陈、(周、隋)五代旧事所未见,因子编辑之暇,昼夜抄录之”。唐太宗时,他参与纂修《晋书》和《隋书》十志,“因此遍得 披寻”,亲自抄写八书,本纪依《史记》体裁,以次联贯。并从八史之外,“更勘杂史于正史所无者一千余卷,皆以编入。其烦冗者即削去之。始末修撰凡十六载。始宋,凡八代,为《北史》、《南史》二书,合一百八十卷。其《南史》先写讫,于显庆四年(659年)送呈。南北史和一般断代史不同,它接近于通史。篇目次序,大体按皇朝先后,在宗室传之后,继之以诸臣传,在文苑、儒林等类传中,把南方四朝的人物综合为一篇。另外,就家系方面说,南北史确是通史,诸臣传一般都将其子孙附载于一传,以致从表面看来,诸臣传目大多是宋人,至陈为最少。

《明儒学案》《明儒学案》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代表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料专著。全书62卷,把明代214名学者按时代顺序,分各个学派组织起来。成立了19个学案。大致分三时期:初期叙程朱之学和陆学,中期重点叙王学;末期立“东林”、“蕺山”两学案;另有“诸儒学案”,叙不属任何学派的方孝孺等43人。其编次的顺序是:每一学案前,附有小序一篇。简述这一学派的源流和宗旨。接着是学者的评传,对各人生平经历、著作情况、学术思想及学术传授,作扼要述评。评传之后是学者本人著作节录或语录选辑。黄宗羲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完善的学术史,更重要的还在于创立了一种新史体,即学案体。

史德史德是指治史者的品德修养。治史者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对史学研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史学除受才、学、识的影响外,还受史德的影响。章学诚认为,刘知几所谓“史才”、“史学”和“史识”,还没有穷尽治史的道理,具有史识,还要求了解“史德”。“史德”的内容是个难以确定的问题。因为各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不同,对道德的要求也不同一样。章学诚认为“史德”就是“著述者之心术”。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时代的特点与其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一、政治上,从皇朝并立到隋唐统一,门阀地主政治形成和发展。推动了皇朝史、地方史、谱学之书的撰述。

二、民族关系上,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的发展。扩大了历史撰述的内容,促进了民族史的撰述。

三、思想上,“天下一家”的观念。促进了对于多民族国家之历史的自觉意识。

四、对外关系上,中外交流的发展,佛教的传播。推动了关于中外交通和域外情况的撰述。

五、皇朝重视官书的撰述。官修史书成就卓著。

六、史书数量的剧增和种类的丰富

2、章学诚史学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1、提出“六经皆史”说,扩大了历史研究、史料搜集的范围,批评了当时脱离实际的考据学。

2、在历史编纂学方面。

(1)主张史家必须有“史德”。在刘知几提出的“史才三长论”的基础上,认为史家仅有才、学、识还不够,应增补“史德”,即所谓“著述者之心术”。

(2)主张将史籍区分为“撰述”和“记注”两大类。所谓“撰述”,相当于论著;“记注”相当于史料。

(3)赞同编写通史,贬抑断代史。

3、在方志方面。致力于地方志的倡导和纂修,形成了自己的方志理论。主修过《永清县志》、《和州志》等。

三、问答题:(三题任选二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后汉书》的特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论赞占重要地位。范晔是统治阶级一员,编史是为当时政治服务,他说:“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之得失。”他在论述写《后汉书》的体裁时说:“《春秋》者,文既总略,好失事形,今之拟作,所以为短。纪传者,史、班之所变也,网罗一代,事义周悉,适之后学,此焉为优,故继而述之。”所谓“事”,就是历史事实,“义”,就是政治观点,用纪传体写历史更好地为统治阶级服务。这种思想充分流露在《后汉书》论、赞、序之中。对人物、事件,提出他的看法。

第二,注重文艺。《狱中与诸甥侄书》说:“文患其事尽于形,情急于藻,义牵其旨,韵移其意。”又说:“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范氏写《后汉书》,主要以《东观汉纪》和华峤《汉后书》为蓝本,并采用其他《后汉书》的内容。范自称:“天下之奇作”,后人对范氏《后汉书》多加赞扬。刘知几说:“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工。”又说:“惟范晔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盖云备矣。”后人以范氏《后汉书》代替了《东观汉纪》的地位,列为“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之一。这些赞扬主要是从文字上衡量,从内容看。也适合了统治阶级的要求,因而《后汉书》得到史家的赞扬。但从史籍方面去考察,有些记载颇嫌简陋。

第三,体例有所创新。以前的“正史”,只有后纪的本纪,而一般妇女没有地位,范氏受刘向《列女传》的影响,特立《列女传》,才行高秀者,给立传。如记有班昭的事迹。也有赵援姜(盛道妻)的事迹,为掩护丈夫而自己却不惜牺牲。还有蔡文姬事迹。范氏又创立《文苑列传》。在封建社会,重“德”,轻文,《史记》、《汉书》为个别文学家作传,还不敢把“文学”和“儒林”并列。自汉以后,文学有了很大发展,范晔把握这种趋势,故创《文苑列传》。范氏还创立《宦者列传》、《独行列传》、《方术列传》、《党锢列传》、《逸民列传》。这样写法,反映了历史的变化和时代的特点。《方术列传》,比较客观地叙述科学家的事迹。对《独行》、《逸民》列传,则歌颂了统治阶级中较为正直的人。王鸣盛称赞道:“宰相无多述,而特表逸民;公卿不见采,而惟尊独行。””在这种“以类相从”的人物传记之中,有时不受时间先后的限制。如王充、王符、仲长统等,都是东汉的思想家和著述家,便合为一卷。《后汉书》还新增《舆服志》、《百官志》。《舆服志》以记封建等级制度的车、服沿革和样式,《百官志》记载东汉分官设职情况。

第四,有进步观点。如张衡是文学家又是科学家,范氏不列入《文苑传》,而另立《张衡列传》。在文章里,既表扬了张衡在文学上的成就,又推祟了他的技艺,打破了前人重德轻艺的旧传统。又如在《逸民》列传中,记述汉阴老父,面对尚书郎张温,痛斥汉桓帝: “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乎”!又说:“天下乱而立天子耶?„„昔之圣王宰世,茅茨采椽,而万人以宁。”这都显示了劳动人民不畏强权的形象。

《后汉书》也有一些缺点,如他虽不信有鬼神,主张无神论,但书中还不能完全去掉迷信的记载。同时,范氏把著名的医学家华佗、郭玉和方士阴阳占的人物并列,也是不妥当的。至于不立《食货志》,以致遗漏一代重大经济制度。又无《艺文志》,遗漏了重要的文化史资料。

2、与旧晋史相比,唐修晋史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它排除了旧史志中的一些杂乱项目。如王隐《晋书》有《瑞异志》,何 法盛《晋中兴书》有《鬼神录》,其后,沈约《宋书》有《符瑞志》,肖子显《齐书》有《祥瑞志》,魏收《魏书》有《灵征志》都是记录帝皇的端应、荒诞之甚,这是和《五行志》记录若干天灾情况不相同的。新修晋书没有沿袭这种作法,自此以后,历代正史再不立符瑞篇了,这自然是一大进步。

第二,《晋书》有《食货志》,这是除《魏书》而外整个魏晋南北朝正史中仅有的。它除了记载晋代的重要经济情况而外,由于《后汉书》和《三国志》均无《食货志》,所以往往上溯东汉、三国史事以资补充。例如曹魏邓艾的屯田和西晋的户调式、占田、课田等等都赖以保留至今。自《晋书》补写《食货志》后,历代正史,除《新五代史》外,都设立了此志。

第三,《晋书》设载记三十卷,记录西晋灭亡前后,在华北和四方所立诸王国的历史,计前赵三卷,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各四卷,成汉、后燕、南燕各二卷,南凉、北凉、后凉、夏各一卷,西秦与北燕合为一卷。此外,汉人张轨的前凉、李暠的西凉作为列传,不在载记之列。《史通》说它“兼引伪史十六国书”即是就载记而言。载记这一体裁,东汉人班固撰新市、平林、公孙述事即有此名,说明载记乃是承认各国独立地位的。《晋书》以前,不少旧晋书记北方诸王国史,文既简略,且多错误。《宋书》、《南齐书》所收《魏虏传》也是语焉不详。

3、试论年鉴学派的兴起及其意义

年鉴学派的基本情况:年鉴派的创始人被共认是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他们在1929年初创办了《经济社会史年鉴》(后屡经更名,并于1946年定名为《经济·社会·文化年鉴》),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持相同主张的史学家们的主要阵地,年鉴学派便因此得名。而费弗尔和布洛赫则被视为年鉴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

发展过程:第一代,费弗尔和布洛赫是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任教授时创办《年鉴》杂志的,正是在那里,他们在学术上受到其他社会科学家的鼓励,是他们主张融合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各门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为一体的重要原因。在他们那里,历史不再是政治史,而是社会的历史,是“总体史”。在费弗尔所著《为历史而战》中,基本表明了他们的主张:重理论、重解释、重综合。这些都为第二代乃至以后的年鉴派史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本方向。第二代: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第一代年鉴派史学家的努力,布洛赫又因参加抵抗运动而被德军枪杀,但这一基本方向却在战后为第二代年鉴派史学家所遵循。其标志不仅是作为多学科综合研究中心的高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的建立和《年鉴》领导班子的改组,更重要的是勃罗代尔的《腓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一书的出版,提出了关于三种历史时段(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的设想,成为年鉴派在历史认识论上的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心态史学和计量史学成为年鉴派的另两项突出成就,伏维尔、阿里埃斯、芒德鲁等是前者的专家,而菲雷、肖努等则是后者的代表人物。第三代: 到1969年,《年鉴》杂志的领导班子再次改组,这标志着该学派进入第三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勒高夫、埃马努埃尔·勒华·拉迪里、马克·费罗等人。他们不仅继续发展经济史和社会史方面的研究,而且大力倡导与人类学的对话。他们不再象第一代那样排斥政治史、人物研究,轻视描述,也不同意第二代那样专注于几乎静止的长时段因素的做法,但却仍然倡导总体史,倡导跨学科合作。第四代:进入70年代,年鉴派已出现了第四代史学家,他们则倡导“问题史学”,主张历史研究就是要回答现实提出的各类问题。总之,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论及史学编纂实践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逐渐也从反模 式的角色转变为一种模式,故亦有僵化停滞之危险。如果它真象自称的那样“学派性”不强,而只是一种倡导史学创新的“运动”,那么它的存在就会为历史学的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史学素养 第3篇

【关键词】“三史”课堂;史实;史料;史感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6-0050-03

【作者简介】1.胡士华,江苏省连云港市朐山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00)教师;2.杜培清,江苏省连云港市朐山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00)教师。

一、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重视史实、史料。

史实是历史事实的简称,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是历史学科的基础。学习史实的主要任务是形成知识结构、有效记忆史实、提高历史认识等,但是在实际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却常常出现“过分片面地强调对教科书知识的掌握,忽视对知识获取方法的了解以及对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具体考察;重视对历史知识的讲解,无视史料的研读和史感的体悟”等现象。在史料的运用上,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史料是越多越好,根本没有根据新课标的解读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来选择史料,甚至有些教师选取的史料与原始材料相比意思已相去甚远。

2.说教式的史感教育。

史感主要依托于史实和史料,依靠学生体悟和教师点拨来实现,重在感染、熏陶。可有些教师却流于史感的说教而脱离史实和史料,抹杀了课堂教学中史感的感染、感动和感化特性,这样的情感教育乏味无趣,形同虚设。

3.背离课改理念,上课脱离课标。

不少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出现了严重偏离课标的现象。

4.课堂的随意性强。

教师的语言不严谨,随意发挥;板书随意,没有条理;教师对于新课改理解不到位,认为课堂多提问学生、学生都参与课堂讨论就是新课改的课堂。

在上述观念的影响下,记忆历史知识的准度、广度和深度等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分析与归纳历史特征、讲解与说明历史规律等成为主要内容,运用史料证明教科书内容的正确性等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因此,造就了大量无思想、无思维、无情感、无主题的“四无”历史课堂。

二、“三史”课堂的含义和基本流程

1.“三史”课堂的含义。

“三史”课堂指立足学生史学素养的发展,以史实、史料、史感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交流,在感知核心史实中,在研读经典史料中,在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中体悟历史智慧的一种师生关系和谐,教与学和谐,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和谐的课堂。学习流程遵循心理认知规律,“感知史实——研读史料——形成史感——落实行动”。其中史实和史料学习是两个重要阶段和过程。

“三史”课堂的基本流程模型

2.“三史”课堂基本流程阐释。

历史学习过程,就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探讨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史实到史料,再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到学生行为的特殊认知过程。史学素养的发展,最终落脚于客观史实、多维史料、丰富史感的“三史”课堂。

(1)第一阶段:“史实”。史实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内化史实的循环过程。自主学习、感知史实;内容整合,形成结构;归纳方法、记忆史实;纵横联系、同化顺应。学生根据目标导航提示,通读教材,了解主干知识;完成《伴你学》基础史实填空,明确学习的核心内容,了解核心史实;在教师指导下,个人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学习内容的知识建构,揭示核心知识间联系;注意记忆方法的归纳和展示,形成有效记忆习惯,强化对核心史实的记忆;通过史料泛读,进行纵横联系,利用旧知识同化新内容,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强化对核心史实的理解,回顾已学内容,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

(2)第二阶段:“史料”。史料的学习是一个理解史实和提升境界的过程。研读史料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类。精读的史料,多为紧扣客观史实的一手经典史料;泛读的史料,一般为历史细节性描述史料,且具有情趣性。泛读史料,主要是理解史料的大致含义。精读史料,包括五个方面——明确与史料内容相关的史实;理解史料中的关键字词和主要含义,进而从内容、作者意图和作者潜意识反映的时代特征等层面理解史料,以体验历史;明确史料叙述史实的结论、视角及其合理性,由史料内容审视和理解史实;由史实判定史料价值;跳出史料,分析史料反映史实的产生原因,归纳史料反映史实产生的影响,分析史料产生的原因,归纳史料产生的影响等。

(3)第三阶段:“史感”。史感的主体部分为课堂教学主题,其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由史实而来,即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和评价史实,得出线索、规律、特征和启示等历史认识;由史料而来,即通过对史料的多层次、多视角的理解,体验历史发展变化,感悟做人原则,形成正确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史实和史料而来,即通过由史实到史料的循环理解,认识历史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掌握历史研究和学习方法,感受历史发展变化,感悟历史价值,提升生命境界。

三个阶段中后者皆以前者为基础,环环相扣,由史实到史料研读,再由史料的强化认识上升到史感的形成,使学生既能掌握基本史实,又训练了基本历史思维习惯与方法,更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意识与学科素养。

三、“三史”课堂的操作策略

1.揭示教学主题是灵魂。

“主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一节课中学习资源的整合、学习程序的设计、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学习内容的编排等,都须围绕着主题展开。”

如《罗斯福新政》一课的主题为:在学习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主要措施等核心史实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理解当时美国的国情,感悟罗斯福的政治智慧,并且感受智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不断揭示主题,学生逐渐领会和感悟主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教师治学与为人品质的精神熏陶过程。

2.确定教学目标是前提。

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包括历史史实、史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情感体验和态度、价值观形成等内容。一般采用“依托……(历史史实),通过解读……(经典史料),利用……(学习方法),感知……(情感),感悟……(态度和价值观)”的方式表述。

如《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史实学习,说出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主要措施等核心史实;(2)通过史料探究,初步理解当时美国的国情,感悟罗斯福的政治智慧。

教师在准确把握课标、做好学情分析、研读教材、拓展资源的基础上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并以学习目标综合概括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利于认知和操作。

3.整合客观史实是起点。

史实教学包括在教科书中找出关键史实、通过泛读史料强化史实、依据教学主题整合史实、利用相关线索纵横联系史实、形成知识结构准确记忆史实等环节。

如《罗斯福新政》一课在感知史实的基础上,可通过观看视频、图片或文字史料泛读来进一步理解核心史实。

史实教学是课堂教学延伸的基础,史实的筛选、强化、整合、联系、记忆等,都与学生的经验密切相关。因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其学习效果、介绍学习方式、分享学习心得至关重要。

4.研读多维史料是关键。

历史课程的学科性特征,决定了史料在教学材料中的重要地位。经典史料是深入理解教科书内容的钥匙,也是连接历史知识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中枢。师生共同研读史料,也就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

如《罗斯福新政》一课研读史料环节能够做到:(1)立足本课核心史实精选经典史料,通过史料研读引领学生感悟“信念”对战胜困难的重要性。(2)学会史料研读方法,提炼史料中的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3)通过史料研读,明确罗斯福抓住经济危机发生的症结——生产大于需求;破解的方法就是抑制供给同时扩大需求;而两者的结合点则是工业。(4)两段材料互相印证,理解发展道路的选择离不开对国情的正确把握,正确的把握离不开政治家的智慧——利益最大化(整合已有资源,实现低成本高收益)。

个性化教学中的史料研读,是利用史料开阔视野,理解史实,感悟主题,提升对历史的认识。此处的研读,应是读懂、读透史料,并达到每则史料内部、史料与史实、史料与史料间的融会贯通。研读史料的过程,就是领会和感悟主题、深化和拓展史实的过程。

5.体悟丰富史感是统帅。

史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归宿,是历史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最终落实为学生的行为,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价值之所在。历史课程能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主要依赖于史感。

如《罗斯福新政》一课引导学生体验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观照美国传统文化、现实状况的基础上以维护美国民主制度为目的的一次大胆的自我调节,此次调节以国家全面干预和指导的面孔出现,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一过程离不开罗斯福的政治智慧:坚定的信念、乐观的心态、务实的行动、创新的勇气,抓中心、抓关键的能力,统筹兼顾的魄力等。而这些智慧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也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要求。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由史实到史料的循环理解,认识历史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掌握历史研究和学习的方法、原则,感受历史发展变化,感悟历史价值,提升生命境界。

四、“三史”课堂的实践反思

1.探索出“三史”课堂的基本范式。

即史实自主学习、史料体验探究、史感形成三个基本环节。以史实、史料和史感为对象,以体验与探究、反思与感悟为手段,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促进其史学素养的发展。通过对课标的深度解读,确定本课学习主题,围绕主题找出核心史实,在掌握核心史实基础上精选、研读经典史料理解主题,通过综合检测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具体表现为:

教学流程图

2.探索出基于“三史”课堂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教师的组织、引导和调控,在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史料研读能力,逐渐形成持久的学习热情和坚韧的学习毅力,学生课堂内外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等多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更激发了学生的历史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

3.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学习的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三史”课堂为广大历史教师进行教学提供了一种规范的操作方法和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要关注“三史”课堂的研究和创新,要先让理念落地,使课堂教学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这是“入格”;当然“入格”之后还要“定格”,就是使用的熟练化、自动化;最后,还要适时“出格”,就是再次创新,打破原有模式,提炼新的方法模式。愿我们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都能打造出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个性课堂,从而引领初中历史教育的发展。

注:①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青年资助课题“基于史学素养发展的三史课堂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C—a/2013/02/003)的阶段成果。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史学素养 第4篇

一、提高历史的思维能力

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具体来说, 就是要求学生学习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 运用历史学科的基础理论, 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 对历史发展的规律作出解释, 对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作出辨别, 并能依据历史正确认识当时的社会现象。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必须结合初中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现状, 在课堂上创设多种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一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时间观”, 养成他们按照历史时间顺序进行思维的习惯。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历史时间观念, 将思维与不同的历史时代紧密联系, 分析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关系, 从而获得对历史事件的现象和本质的深刻认识。例如要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最早兴起于东南沿海?”这个问题, 学生就必须结合明清时期以及近代东南沿海的经济状况等知识来进行分析。

二是提高学生阅读历史教材的能力。近年来, 历史学科成为中考科目, 在考试方式上采取开卷的形式, 历史材料分析题成为考试的重点, 也成为初中生的学习难点。很多学生就是因为阅读能力欠缺, 面对“历史材料题”时束手无策。要提高初中生阅读历史事件的能力, 就要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领悟能力, 教会他们整理、归纳和分析历史文献的方法。课堂教学中, 我注重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编写提纲的方法, 通过编写提纲发现教材的要点和事件的内在联系。如教学九年级第十五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时, 我先示范编写了课文第一部分“西进运动”的提纲,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我的要求和提供的方法练习编写“内战经过”的提纲, 包括时间、原因、焦点、导火线、爆发、形势、转折、结果、意义等方面。通过编写提纲, 学生提高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教材的理解和领悟也更深更透彻了。

三是教会学生进行直接的历史探究方法。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 往往要运用到各种历史材料, 或者会接触到一些与史论不一致的观点。这是一个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契机,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 因势利导, 鼓励学生大胆对各种历史材料进行分析。比如, 笔者注重开发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要求学生在阅读史料时, 关注所叙述的历史人物的动机和意图;通过对现象的了解, 思考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通过对事件发生背景的探究, 正确认识事件的本质;在阅读历史文献时, 通过归纳和分析寻找规律。同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用现在的价值观去衡量和判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而必须结合当时的各种情况, 用历史的观点作出客观的评判。

二、提高运用史料的能力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历史课堂教学是以史实教学为基础的,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用以补充说明教材中的观点和问题, 为学生解读教材提供原始的素材。“没有史料无以成题”, 是历史开卷考试背景下教师与命题者的共识, 中考要求对史料进行分析的比重越来越大, 成为历史学科最重要的能力考查目标之一。基于上述两点, 历史课堂必须加强史料教学, 以提高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 进而提高他们的史学素养。

在史实教学环节, 教师应选择一些经典的史料, 比如运用视频片段和图片, 或者文字和图表, 开展史料教学。笔者在教学八年级《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一课时, 就运用了教材提供的文字史料之外, 还运用了两张图片:《乔的笑》和《握手》。出示第一张图片之后, 笔者作了一些关于图片背景的介绍, 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 最后总结:“这笑, 不仅是外交家的, 更是新中国的;这笑, 表明了新中国的外交胜利, 更表明了新中国有实力;这笑, 体现了中国外交家的智慧, 更说明了新中国已开始崛起。”第二幅图片是尼克松和周恩来两位领导人的握手, 其中的政治意义是深远的, 它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启, 也标志着世界和平新局面的开启。”这些史料的补充,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还让他们更直观理解了中国外交家的智慧和中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外交关系上的突破这一史实。

此外, 我还经常让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照片和各种图像资料, 并对它们进行分类、解说, 获得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区分史料的不同来源, 对比不同的历史评价, 获得对史料的正确认识, 不断提高正确运用史料的能力。

分析后现代主义史学与传统史学论文 第5篇

2. 2 文史不分家。后现代主义史家认为历史学与文学、艺术学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因为历史学家在著述过程中为了很好的说明问题,会想方设法的运用各种艺术性的修辞,达到让读者乐于接受的目的,因此就不可避免的渗进了作者的主观构想。伊格尔斯说过: “历史与自然科学截然不同,从未与文学的思考方式完全分开,但是历史具有可靠的知识。不管历史科学的前途如何从哲学上怀疑,历史专业化和寻求科学的严密性在20 世纪都是不会被颠覆的。”

2. 3 从公众史学到微观史学。后现代主义史家将其目光转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的情感世界,在内容上,微观史学家着重研究个人或小群体范围内的文化生活。以便揭示某种以往文化的特点。微观史学写作存在这样的.特点,传统史学偏重经济史、政治史、社会史,而微观史学偏重于人的思想和心态。“微观史学并不是否定先前的历史学,而是对它的一种补充,微观史学家为研究过去的历史增添了一种具体感。”随着微观史的兴起和发展,反应这方面的各种不同体裁的史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的视野中。金兹伯格的《奶酪与蛆虫—一个16 世纪磨坊主的精神世界》等,它们从另一个侧面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挖掘来反映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问题。

2. 4 对传统阐释学的颠覆。传统西方阐释学认为文本是作者表达原意、阐释历史的表现形式,读者通过阅读文本,从而达到了解和领会作者意图,每个读者在阅读之前脑子不是空白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意理解和解读文本的信息,因此,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位置就被颠倒过来了,原来作者占有主体地位,读者必须对作者尊敬; 而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作者在完成其著述后就消失了,史家研究历史就是为了还历史一个真实,而这个过程是要通过史家不断去认知的。

3 反思

上一篇:原则实用下一篇:组装式钢套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