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拓展艺术例谈

2024-08-19

语文课堂拓展艺术例谈(精选8篇)

语文课堂拓展艺术例谈 第1篇

“拓展教法”即拓展式的教学方法, 它不是一篇课文教完后做一些拓展阅读和拓展训练, 而是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均以文本知识为基点, 不断与文本之外的相关知识或结合、或对比、或对话、或迁移, 以达到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最大化, 文本理解程度的最深化, 学生思维能力锻炼的最优化.

下面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童年的朋友”为例对拓展教法进行具体阐述.

“童年的朋友”一文笔者思考的教法目标要达到:

1.感受外祖母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对“我”一生的影响.

2.学习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

3.进行拓展教学, 提高各项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到文本

1. 投影出示四幅人物形象漫画, 学生猜猜他们是谁.

(潘长江、马季、周杰伦、李咏)

2. 请学生用一句话说出人物的外貌特征.

3. 揭示课题:在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笔下, 他有一位童年时代“最亲近的人”也是很有特征的.

4. 板书课题、作者, 学生介绍作家作品.

5. 学生阅读.

(1) 送你一句名言:好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古今贤文》

(2) 阅读要求:

a.运用圈点读书法;

b.划出描写外祖母外貌、语言和神态的句子;

c.思考外祖母的性格特征.

6. 合作探究, 析透人物.

(1) 投影出示探究的专题.

a.传神的外貌描写;

b.形象的眼神描写;

c.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d.“我”和外祖母的朋友关系.

(2) 小组长认领专题, 组织讨论, 收集研究成果.

(3) 投影出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一代人》 (顾城)

学生寻找并指出各类综合使用的写人方法, 教师归纳板书.

(4) 拓展阅读, 类比研究.

投影出示老师写的文章《常磊这家伙》片断:

一日午饭刚过, 常磊这家伙一边跑一边往嘴里塞东西, 见了我立即把手藏到身后, 嘴巴也停止了蠕动.可那鼓起的胖腮帮岂能瞒住我的“火眼金睛”, 这还了得, 刚刚在班上宣布了班规, 严禁饭后吃零食, 他如此顶风作案, 真是不把老爷当官了!

“常磊, 吃什么呢?”

一脸紧张地:“方便面.”

“刚吃过中饭, 为什么要买方便面吃?”

无语.

“是嘴馋还是没吃饱?”

“馋……”似乎有一丝的不好意思, 也就仅仅一丝而已.

这可真让我不好再开口批评了, 他说了这样的大实话.

常磊这家伙, 一个透明的人, 真让我们这些所谓“成熟”和“深沉”的大人们汗颜.

学生讨论本段的语言特色及人物性格特征.

7. 回到文本, 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主要是比喻手法的运用) , 分析本文中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特别强调抒情式议论及其作用) .

8. 师生共同小结全文.

二、从选文到原著

1. 导语:

《童年》讲述的是高尔基幼年丧父、母亲改嫁, 他跟随脾气暴躁、日渐破落的小工坊主外公外婆生活的童年时光.这部小说通过一个儿童无邪的眼光, 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 描绘了许许多多社会小市民丑陋和愚昧的生活风貌, 以及当时俄国的宗教、丧葬等民风民俗.读了《童年》, 我们能更加全面了解这位伟大作家最初成长的土壤.

2. 出示题目, 让学生说说《童年》中的其他人物.

(1) 乐观纯朴的小工人__________;

(2) 正直的老工人__________;

(3) 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__________;

(4) 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艺术典型__________;

(5) 自私、贪婪的舅舅__________.

(答案: (1) 小茨冈; (2) 格利戈里; (3) “好事情”; (4) 阿廖沙; (5) 米哈伊尔和雅科夫.)

3.

谈谈你记忆中对《童年》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断.

4. 投影推荐课外阅读作品的封面.

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长篇小说《母亲》.

三、从课堂到生活

1. 片断赏析

(1) 出示“希望之星”苏明娟的图片.

a.用一段话来刻画人物;

b.投影 (名家语录) :要极俭省地刻画一个人的特点, 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鲁迅)

c.教者示例一段话:小明娟右手紧握铅笔, 左手按在作业本上.她脸色略显苍白, 两只滚圆的大眼睛注视着前方, 闪烁着被求知的渴望燃烧着的异彩, 分明是在呼喊:“我要读书.”

(2) 讲述小故事:四人联诗

咏雪故事

皇上、大臣、财主、讨饭的四人联诗.

皇上说:“大雪纷飞满地.”

大臣忙跟上:“正是皇家瑞气.”

财主手捂暖手炉喝着酒, 说:“下它三年何妨?”

那叫花子就骂财主:“放你娘的狗屁.”

———出自《乾隆皇帝》 (二月河)

投影出示: (教你一招) 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性格、身份、职业、年龄, 忌“众口同腔”或“不看对象”.

2. 出示一段老师的文章:《老师眼中的学生》, 请学生点评.

一位个子矮小, 机灵可爱的祝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位祝同学, 一看就是个“机灵猴”.个头矮小, 两眼透着灵气, 成天手不停, 脚不停, 最要命的是连嘴也不停!浑身就好像长了八个嘴, 思维倒是活跃, 可是, 该说不该说, 总是随口瞎叨叨!而让他真正回答问题了, 又前言不搭后语了.

看着眼前这么一个可爱的“活宝”, 我不生气, 倒是觉得有趣.趣在每次当他看到因他又随意说话, 我用目光提示他时, 他不好意思的眼神;趣在每节课上, 同学们都被问题困扰住而却被他的一声闷炮提醒了, 思维豁然开朗而纷纷举手发言时, 他抢不上那着急的神态, 趣在发言的时候好像是个“精灵豆”, 但一落实到本子上就字迹潦草的, 无法辨认的作业…….我知道我开始喜欢上这个有趣的孩子, 也准备在他身上开始我的更多的关注……

四、从阅读到写作

1. 学生总结人物写作的方法, 教师归纳总结.

(投影出示)

人物写作歌诀

写活人物有诀窍,

体现个性很重要.

外貌特征要细找,

典型细节要选好.

语言行动不可少,

神态描写最精妙.

综合运用效果好,

栩栩如生能做到.

2. 挑战大师———你猜他 (她) 是谁?

学生迅速用文字素描勾勒班上某一同学, 其他同学一下能猜到是谁即为描写成功.

3. 课堂小结, 布置课后作业.

语文课堂拓展艺术例谈 第2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既做好预设,又体现生成,尤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这是当前高效语文课堂建构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对于一个较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来说,预设较为容易,只要精心备课即可,但在生成环节的体现上,却千差万别。由于课堂生成需要丰厚的学养、经验、精湛的教艺,执教者往往不敢生成、不愿生成、不会生成。要么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无所谓生成;要么生成别扭,课堂“卡壳”;要么生成过度,离题万里。笔者以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必须是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相交融的结晶。精心预设,不致于授课随心所欲,离题万里;动态生成,常常会生出高潮、生出亮点、生出精彩。笔者下面以一次教学经历为例,来谈谈高效语文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艺术,以收抛砖引玉之功。这节课是学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之后的一节单元小结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除按预设的流程进行外,课堂中时时衍生出了一些枝节,与预设有异,却意外生成了一些别样的精彩。具体教学过程如下: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完成了第二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以‘爱为主题组材,写的都是一些小人物,甚至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但是,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平凡中的伟大,给他们以理解、同情、关爱之外,更多地要尊重、学习、崇拜他们,汲取他们心灵中的精华、瑰宝……”对于习惯了崇拜伟人名人,追逐明星大腕的同学们,对此溢美之辞,明显地不满,甚至有人“捣乱”:“老师,学习崇拜老王,岂不是要我们胸无大志,甘做垫脚石?奋斗一生只盖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父亲,在现今社会,早已是土老帽了……”这是我预料之中也期望出现的情景。于是,笔者引入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的需要共有五个层次,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体现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生理性到社会性、从物质到精神的渐进次序。当低级需要满足后,再追求高级需要。因此,人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笔者引导同学们对《台阶》中的“父亲”予以剖析:造屋本属生活安全需要,但“父亲”造新屋显然意不在此。他有可爱的儿子,贤惠的妻子,爱与被爱也已满足。结合主旨句:“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相应的高。”父亲追求高台阶,原来是追求地位,渴望受人尊重,当属第四层级。关键是还未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父亲,如何伟大,如何令人崇拜,确实还有些牵强。于是笔者引导同学们联系当时农村“砍一天柴才得五角钱”的经济还很落后的实际分析,学生恍悟,父亲已达当时一般农民追求的顶峰了。同学们也恍悟,当代农民造高楼办企业开宝马并不稀奇,而“父亲”造只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确实令人肃然起敬了。学生对本文的主旨亦有更深的体悟。于是,笔者要求同学们用需要层次论观照另外几位主人公:生A:连生存安全需要都未解决,爱的需要极为匮乏的阿长,却将“爱”倾洒到了“我”的身上,令人感动。命运注定了她实现不了尊重需要,只有童年的“我”对她才有些善意,其他人都是一副冷面孔,更何论自我实现的需要,确实是一个真实、善良而伟大的人物。生B:朱父小资产阶级出身已基本满足了一二层级需要,但家中变故使其有些拮据,被爱也欠缺,儿子不理解,但他爱人,其爱子之情感人肺腑,年事已高,赢得尊重已不强烈,自我实现也是遥远的过去了。联系我们平时的言行,真是不理解自己的父母,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生C:老王生存安全无保障,被爱匮乏,爱情空白,却将爱倾洒到了我们大家身上,赢得的回报只是像杨绛一样的少数人的尊重,真是感天地泣鬼神了。生D:信客尽管很普通,在前几层级需要无保障下,已在尽力追求四五层级的需要,因而令人心酸。这些小人物都未达到最高层级的需要,反而使人感到更真实,更可敬,更伟大!而且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大多已达到爱的层级,而且不是追求被爱,而是爱人,多么地令人感动!接下来,同学们自发的分析起自己的需要。生E:我们都很幸福,在父母的呵护下,已在努力地实现着四五层级的需要,我们也算“伟大”的了。笔者提示,假如有一天没有了父母的呵护呢?同学们恍悟:一无所有,从头开始。笔者补充,一定要感激父母之恩,努力学习,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班里的追“星”族们沉不住气了:我是追“星”族,老师,明星大腕们肯定是达到“绝顶”了吧?笔者笑而不答,示意同学们自己讨论。生F:他们实现了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已是名副其实的“凌绝顶”了。生G反驳道:不错,他们确实是事业有成,但应该看到,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其实并不值得崇拜,他们更多的侧重在物质之欲上,精神上实在有些空虚。尤其那些腐败分子,他们的生理性需要已满足,他们的爱的需要是变态的,他们的尊重的需要是虚伪变态的,自我实现更是荒谬反人性的,表面的高级掩盖不了他们虚伪自私,荒谬变态,物欲熏天的本性,我最鄙视他们了。G生是班里辩论高手,腐败分子问题研究专家,自然赢得了一片掌声。高潮已现,本当刹住,转入习作练习。但偏有学生“捣乱”。生H:老师,怎么需要层次论偏是美国人发明的,为什么就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呢?此类问题,原也极易搪塞过去,近代社会,各种发明创造,不基本上是欧美人的天下么?但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不妨在中国古籍中找找看,失败了也没关系。(原打算注定失败)就以近期学过的《大道之行也》一文为例!此文虽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但也体现了中国古人的理想、需要。不料同学们更有惊人的发现。同学们观照了文章第二层的三小层后积极发言。生I:第一小层讲人们都能满足生存需要,得到关爱;第二小层讲人们都能安居乐业,满足发展需要,当属二三层级:第三小层讲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当在当时社会的第四五层级了。体现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物质到精神的次序。笔者忽然意识到,学习课文时,笔者只是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结构特点,而其逻辑又是多么地严密。更有生J惊呼:发现需要层次论的应是我们两千年前的中国人孔子,而非几十年前的美国人。笔者只得告诉大家,尽管先贤有此发现,但没有把它明确总结出来,而两千年后的美国人对此专门作了研究。笔者幽了一默:“人家是‘版权所有,翻录必究,不过,需要层次论能否有新的发展,形成中国版的需要层次论,就靠在座的各位了。”于是同学们跃跃欲试,决心“翻”他一回。于是开始构思、讨论、写作并整理自己的小论文了。于是课后便有一篇篇不乏稚拙,不乏锐气,洋溢着思想火花而又充满着创新精神的小论文几天后交到了笔者的桌上。(岳先智 甘肃省庄浪县水洛中学 744600)endprint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例谈 第3篇

一、临堂激兴的艺术

在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最为重要。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有材料有内在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临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当作为语文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基本功来修炼。小学生好奇,好胜,好探究新异事物;小学生感情充沛,容易受环境氛围的影响。根据这些特点,课堂教学的内容、手法须有新意,教师讲授的语言、表情须有激情———一个“新”字,一个“情”字,是临堂激发学生兴趣的秘诀。牵动了学生的眼,锁定了学生的耳,吸住了学生的心,一堂语文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如课文《秋天的雨》,充满诗情画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在课堂中,根据一个“新”字和一个“情”字的要求,可以把教学重心偏移在以下两个问题上:

1. 课文把秋天的雨比喻作什么?

秋天的雨———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一盒颜料

秋天的雨———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一首丰收的歌一首欢乐的歌

2. 课文说,秋天的雨带来哪些颜色?

(1)黄色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2)红色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3)金黄色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4)橙红色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碰我挤,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5)多种色彩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二、教学言语的艺术

教学效果,常常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而教师的个人魅力,又常常取决于教师对课堂言语艺术的驾驭。因而,研究并且掌握课堂言语的艺术,是为师的一项业务修养。

1. 用以描述的言语,要有形象性。

在教学中,运用描述性言语时,一定要具备形象性。形象性教学语言的最基本特征是:绘声绘色地再现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持久的记忆。

教师运用语言,与学生交流,总是在特定的教学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如何使课文中抽象的、概括的语言意义,进一步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富含感性特色的具体形象,容易被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所直接接受,从而让学生长葆鲜活如昨、历历在目的记忆效果,这是教学言语艺术的关键。例如《故乡》,只要老师花大气力,用丰富的感情、诗样的语言,勾画出两幅神异的图画便足够了:

【画面一】天空深蓝,圆月金黄,在海边碧绿的西瓜地里,项带银圈的少年闰土手捏钢叉,轻轻向猹逼近,奋力刺去……

【画面二】成年的闰土脸色灰黄,皱纹很深,眼圈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穿薄棉衣,粗糙而开裂的手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嗫嚅后终于叫道:“老爷!……”

这样,教师根据原小说,从感性出发,用诉之于感官的形象语言,概括描述出闰土从一个活泼、勇敢的乡村美少年,到早衰、凄惨的穷农夫的前后变化,虽没大讲时代背景,但同学们已心领神会了“变”的巨大和深刻,以至于多少年后仍有清晰的记忆。

2. 用以启发的言语,要有深刻性。

启发性的言语,应当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启发性的言语,应当量体裁衣,把握难度;启发性的言语,应当提供思考问题的线索,解答问题的路径。

3. 用以点拨的言语,要有幽默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通过比喻、夸张、象征、双关等修辞手法,运用机智、风趣的语言,对不合理或矛盾的事物予以含蓄的批评,使人在轻松的笑声之中,获取正确的答案。

4. 用以评价的言语,要有准确性。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准确精到的言语,对学生的活动作出恰当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基本的和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它一方面要求教师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扩大评价对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要求教师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使评议显得公正、真实、准确、可信。

三、问题设置的艺术

课堂中,提问的艺术是最难把握的。然而,提问却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

1. 提问须遵循“标度”。

所谓“标度”,就是不超出“教学目标”的尺度。设置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随着教学进程,把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问题;而每个问题,都分别承载着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通过问题的设置,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预先确定的方向。不可以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地提问。

2. 提问须把握“深度”。

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应进入到怎样的一个层面,应达到怎样的一个水平,这就有一个“深度”的问题。问题设置难度过高,学生无从思考;难度过低,又不需思考,这都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因此,设置问题时应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的思维强度出现在“临界状态”。

四、氛围营造的艺术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双向的因素都很重要。妥善处理好师生关系,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是首要条件。

1. 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要注意八个字:理解、民主、对话、宽容。

教师要理解课本,要理解学生,还要理解自己。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要理解课本,要理解教师,要理解同学,还要理解自己。理解自己,最难。教师要先过好这一关,然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自己。

民主,就是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同样的权利。

课堂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所有参与者之间,基于平等地位的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生成共识、分享意义的一种活动。在课堂对话情境中,师生关系是交互性的,他们的“听者”或“言者”的角色,是即时互换的。角色的即时转换,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教学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的宽容,就是包容学生的缺点错误,包容学生的人性弱点,包容学生的“与众不同”的言行。在宽容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克服畏惧和羞涩的心理缺陷,不怕在学习中犯错误,不担心被老师责备和同学嘲笑,而敢于独立思考,自由发表见解,并与老师和同学展开辩论。这样,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就会得到认可和尊重,并获得发展,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培养。

2. 展示新颖的教学设计。

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离不开新颖独到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形式多样,关键是要切合本科教材实际,切合本班学生实际。比如,孩子爱玩,可以从玩入手。如教学《小猴子下山》,可以让学生扮演小猴子,要求准确表现出“扛”、“捧”、“抱”的几个动作。通过表演,学生在玩乐中把语言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情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导入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03-02

特级教师于漪把课堂导入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我们在设计课堂导入方法方面做了如下有益的探索。

一、设疑导入法

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学生好奇心强,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如果一只老虎遇到一只狐狸,哪一个厉害,到底是谁怕谁?”学生答:“当然是老虎厉害了。”老师说:“今天讲的故事却是老虎害怕狐狸,听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从课本中寻找答案吧!”这段导语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急于弄清怎么回事,就全神贯注地读起了课文。

二、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就是运用语言、多媒体、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创设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导入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情境导入法运用得当,则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手段,创设课文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如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动画课件:温暖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苏醒过来了。她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并且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轻风吹过,阳光和煦,池水温暖了,这些卵慢慢地活动起来,变成了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自由自在……学生的思绪随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生机盎然的池塘里,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情境。这时,教师适时引发:“这群可爱的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什么样子?她们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妈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小蝌蚪找妈妈》,从中找到答案,帮助动画来编辑后半部分吧。”同学们的注意力马上由动画视频转移到了课本的阅读中。

三、演示导入法

通过直观演示导入,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为学生提供和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导入设计中,演示一些直观性的东西比说教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这样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的画像,你们谁认识它?”然后出示小壁虎的图画(小壁虎的尾巴做成了活动的)。学生惊喜地回答:“小壁虎!”教师接着问:“同学们对它了解吗?”学生交流说到:“它吃苍蝇、蚊子。”然后,教师趁机引导:“壁虎虽然不好看,但是它吃苍蝇、蚊子,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你们看,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教师顺势把壁虎活动的尾巴拿下)学生惊讶地说:“哎呀不好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断的,这该怎么办呢?”学生说:“那该怎么办呐?”老师接着说:“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小壁虎借尾巴》,讲的就是小壁虎尾巴断了以后发生的事。”这时,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四、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在导入课文时,讲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故事,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时,我就以王二小的故事轻松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吗?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敌人来扫荡的时候,抓了王二小带路,王二小就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把敌人全部消灭了。”这个故事同学们都非常爱听,个个喜形于色,老师接着说:“王二小是抗日小英雄,今天,我们再来聆听一个抗日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感人的故事吧。”

五、导游导入法

小学课文很多是写景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艺术的渲染,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以游客的视角,身临其境,引发他们的兴趣,激发思维。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导入:出示课件,简介金华双龙洞的概况。这是一篇游记,作者叶圣陶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为题,直接交代了旅游的景地双龙洞,全文介绍了那里的自然风光。这篇文章,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教学中教师扮演导游的角色,先带领学生欣赏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游览”洞口、外洞,再领着学生小心翼翼地穿过石壁下方的孔隙,最后到达内洞,和学生们一起欣赏奇异的钟乳石,特别是蜿蜒在洞顶的一条黄龙和一条青龙。教师是导游,学生是游客,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例谈语文课堂教学开头和结尾的艺术 第5篇

一、导语的设计

导语就是导入新课的语言, 它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 有目的、有计划, 并用一定方法设计的简洁生动、有启发性、鼓动性、概括力、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导语就好比是教师给学生的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 还可以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所学意境。什么样的导语具有这样的艺术魅力呢?

1. 谈话式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在讲授《我的空中楼阁》时, 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初中学过的《桃花源记》, 为我们描绘了一处人类理想的家园———世外桃源。同学们, 你理想中的家园会选在哪里?你理想中的房子会盖在哪里?在青山脚下, 在弯弯的小河边, 还是在辽阔的大海边?”学生一听, 兴趣来了, 有说在乡村田野的, 有说在大城市的, 还有的说要到国外的……我话锋一转:“你们的住处都设计得很理想, 等你们事业有成时再去实现吧, 今天我们就先来看看李乐薇的‘空中楼阁’在哪里, 看看他的理想住处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 好吗?”在极富感染力的导语引导下, 学生很快就投入到对新课的学习中, 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情境式导语:创设美妙意境, 促使共鸣的产生

我在讲授《诗经·氓》这首诗时, 这样设计导语:“爱情是永恒的话题, 有人的地方, 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爱情。那些优美的爱情故事总是令人向往, 总有让人怦然心动的东西:优美的境界, 美丽的女子, 浪漫的爱情。《氓》同样是一首激动人心的爱情歌曲, 只是曲调有些低沉。因为诗中出现了痴情女子负心郎, 诵读中我们仿佛能听到女主人公催人泪下的悲怆呼声, 看到她那哀丽坚贞的感人形象。”学生静静地聆听着, 仿佛进入了一个既美丽又哀伤的爱情境界, 为主人公的喜而喜, 为主人公的悲而悲。这样的导入, 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穿越时空的隧道。这样就使得语文课鲜活起来, 生动起来, 也为整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结语的安排

结语是指课堂结束时对学生说的有升华作用的语言。导语重要, 结语也一样重要, 轻视结语是错误的。有美丽的开端就应该有美好的结局, 有精妙的导语就应该有精彩的结语, 二者缺一不可。什么样的结语更有艺术魅力呢?

1. 故事式结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人回味无穷

在讲《秋水》这一课时, 为了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学习上的困难, 我通过讲故事来收尾, 获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大家都熟悉这么一个故事。大鹏驾着旋风, 直上九万里云霄, 小飞鸟却嘲笑着说:‘你为什么要这么辛苦, 像我一样自在安逸多好!’但大鹏仍直上青云, 最后它看到了辽阔大地, 而小飞仍做着井底之蛙。从法布尔的一篇叫《蝉》的文章中, 我们知道蝉为了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 要忍受4年暗无天日的苦工。那么你会不及一只大鹏, 不及一只小小的蝉吗?相信你不会!”

这样的结语真正起到了卒章显志、升华情感、冶情励志的作用。

2. 激励式结语:让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 使人精神振奋

结语要富有激情, 可以把学生从低沉的、悲观的、懊恼的情绪中提拔出来, 让他们能更奋勇地前行。我在讲授《报任安书》一课时, 是这样结束的:“《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留给后世的唯一书信, 这是他将高尚的人品、伟大的精神呈现于后世的力作。司马迁在信中结尾处断言:‘要之死日, 然后是非乃定。’他的期望没有落空。如果说五十六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是他留下的一座耸入云霄的巍峨大厦的话, 那么《报任安书》则为他在这座大厦前留下了一座崇高的汉白玉雕像。在它的底座上铭刻着六个大字‘述往事, 思来者’, 而高高屹立的他, 则正以身处黑暗时代的悲愤、正直, 又以‘桀骜不驯’的深沉目光, 注视着千秋万代。面对挫折, 我们无所适从, 读了司马迁这封信, 我们应该坚信, 苦难是一所大学, 任何的艰难困苦都可以磨练人的意志。”

听到这样一番鼓动人心的话, 学生精神为之一振, 仿佛找回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样富有激情的结语使得学生在知识和精神上取得双丰收。

三、首尾的呼应

首尾的呼应就是指课堂开头和结尾相互接应。它能使课堂结构严谨, 自然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和体现这样的呼应。

1. 回答式照应

这种照应要求在课堂开头提出的问题, 经过课堂的学习和讨论, 在课堂结尾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和归纳。如在上《空中楼阁》这一课的开头时提到关于“李乐薇的理想住处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 我在课堂结束之前抓住时机又问学生。因为经过了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 学生们很快就作出了回答:“我们构想的理想住处是客观存在的, 通过奋斗是可以实实在在拥有的, 而李乐薇的理想住处是幻影中的‘空中楼阁’, 小屋是虚构的, 它是作者冷寂中的热切追求与憧憬;可以说这是作者向往超凡脱俗的心灵的楼阁幻境, 也可以说是他心中向往的世外桃源。”这样的引导, 既巧妙地回答了课堂开头提出的问题, 又非常自然地照应了开头, 达到首尾呼应的艺术效果。

2. 反复式照应

这种照应要求在讲授课文时, 反复强调作者在文中渗透的思想感情。如我在讲授朱自清《荷塘月色》这一课时, 让学生注意文章开头所强调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然后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体现出这种情感的词句。通过理清文章“忧—喜—忧—喜”的线索, 再次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不宁静”。进而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这样的反复式照应, 起到了深化主题、加深印象、引起共鸣的作用。

高效语文课堂诗意化结课艺术例谈 第6篇

高效语文课堂的“豹尾”艺术,总体要求是要在课堂小结时, 做到精短、有力、高效。或归纳小结,简洁精当;或画龙点睛,收束有力;或迁移延伸,扩容增量;或含蓄雅致,余韵悠长……诗意化结课手法为众多结课方式之一, 下面例举几种,以期抛砖引玉。

一、用小诗、对联小结课文。 具体做法就是在课堂小结时,由师生将课文内容小结成一首首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五七言小诗或拟写一副副雅致精练、意蕴丰富的对联去小结课文。可每课一首(联),可每课数首(联)。可由教师来总结,亦可由师生共创或学生独作。总之,方法上灵活多变, 不拘一格。可侧重概括情节、归纳主旨、阐述艺术特色、归纳人物形象,亦可延伸拓展,向课外引申。 用小诗小结课文如《愚公移山》一文,同学们用“愚公移山不畏艰, 弱子相助叟诘难.子孙无尽山不增,帝感其诚助宏愿”概括情节以结课。用对联结课如《出师表》一文结课时,我要求学生用对联这种形式小结课文,有同学拟为“三建议安国大计,两往事先帝深恩”,横批“忠心可鉴”,可谓精当恰切。总之,用小诗、对联小结课文,对学生理解课文,陶冶性情, 拓展思维,促进阅读,激发兴趣, 提高写作均有一定作用,可谓收 “一石多鸟”之功。

二、用颁奖词小结课文。近年来新闻媒体经常评选一些年度、 行业先进模范人物,其或精练典雅,或激情澎湃,或诗意盎然的颁奖词,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与艺术感染力,深获同学们的喜爱。收集、传诵、仿写形成一股热潮。因此,我趁势将颁奖词的撰写引入课堂,用其结课,收效颇佳。如对 《台阶》一文的主人公“父亲”,同学们授予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民精神追求奖”,其颁奖词为: “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民的普通一员,虽无经天纬地之才能,也无广阔博大之胸怀。诚朴谦卑是你的本性,奋斗整整一生,只为造一间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渴望提高一点地位,获得人们的一份尊重。当代农民强人造高楼办公司开宝马早已不稀奇,但在那个‘砍一天柴才得五角钱’的年代,你代表中国农民,发出了寂寞中的无声呐喊。父亲,我们的父亲,你就是我们民族中那最厚重的根。”再如学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同学们给予作者雨果的颁奖词:“雨果先生,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世界文明的真正良心。你用你的良知, 写尽了人间的罪恶与悲惨;你用你的深邃,跨越了民族,伸张着人世间的公理正义。你不为一个西方有权有势的上尉歌功颂德,却为一个东方文明的毁灭义愤填膺。你控诉西方权贵侵略者的无耻行径,赞誉东方无与伦比的文明。你,是这个世界的真正良心。”

即便如一些悲剧性人物或反面人物,亦可拟写“颁奖词”,深挖其悲剧根源或揭示其人性弱点, 警示后世或作反面教材,以收振聋发聩之功效。如师生一起授予 《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封建末世病态知识分子奖”,《变色龙》中主人公警官奥楚蔑洛夫“沙皇专制奴才奖”。

三、营造诗意化情境结课。小结课文,不只是语言的专利,不妨用诗化语言,再配以诗化的表情神态、动作手势,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诗意化情境,以小结课文,更能收独特的艺术效果。如教学完《孔乙己》一文,我就努力营造这种情境去结课,我先用低沉而略带悲怆的语调小结道:“孔乙己,封建末世的知识分子,病态社会的畸形儿。一件破长衫,十多年未补也未洗,站着喝酒,又不肯与短衣帮为伍,满嘴‘之乎者也’为显他渊博的学问,排出的几文大钱几乎就是他全部的家当。好吃懒做而又死要面子,迂腐穷酸而又至死不悟。不过,温和善良又显人性之光。真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活着,没有人去关注,抑或只是人们的笑料;死了,也是无声无息。他就是这样,拖着断腿(这时,老师语调略显哽咽,一边说, 一边做艰难状,慢慢走向黑板), 从人们的眼皮底下悄悄地走了, 走了……(一边低低地说,一边用板擦将黑板上课题‘孔乙己’几个字轻轻地擦去。稍顿,继续说)当孔乙己拖着断腿走向坟墓之时, 残酷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是否也已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时, 教室里鸦雀无声,气氛肃静而沉重。学生的心灵,完全沉浸于老师营造出的这种诗意情境,思索着孔乙己的悲剧与封建科举制的罪恶。

语文课堂拓展艺术例谈 第7篇

一、提问要针对文本重点, 有明确的目标

每篇课文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都有训练的重点。这是教材科学序列体现的重点, 我们不能有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要善于把既定的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 把教学目标随着教学进展分解成若干问题, 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教学要基于文本, 通过研读文本去发现问题, 提问要使文本教学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抓关键词、重点句、中心句的方法进行提问。

例如,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一文, 教学重点应该是通过分析闰土、杨二嫂少年和中年的变化对比描写, 来探讨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对闰土变化的分析理解可以这样提问: (1) 小说中几次写到闰土? (2) 少年和中年闰土分别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3) 为什么他的语言、动作、性格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重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领悟到“爱情”的真谛。在学生通读课文并且复述之后, 教师可以依次提问: (1) 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呢? (2) 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呢? (3) “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这样, 提问抓住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主旨的把握逐步走向深入, 轻松突破了难点, 学生初步感悟到爱情的责任, 应该善待爱情。

二、提问要能够体现知识能力的层次

问题的层次性, 是指各个问题上下相连、环环相扣, 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 两个或几个问题在知识上是层进的。在实际操作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如讲《故乡》, 针对开头的写景部分提出以下问题: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是什么样的景象?作者用了哪些富有特征性的词语传神地勾勒出这种景象?用这些词语描写故乡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讲到少年闺土的肖像描写后, 为回答“通过肖像描写, 可以看出闺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的问题, 有位教师设计了三个台阶式的问题: (1) “紫色的圆脸”说明了什么? (日晒雨淋, 健康) (2) “头戴一顶小毡帽”说明了什么? (绍兴农村孩子) (3) 为什么“颈套银项圈”? (父母疼爱他) 到此, 一个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教师要解答的问题水到渠成。这种提问方式, 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便于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触及文章的内蕴,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提问要掌握好教与学的时机

(1) 根据课堂教学发展阶段, 提问可以分为整体阅读感知提问、深入质疑探究提问、感受文本情感主旨提问、扩散思维提问等。具体来说: (1) 开课之初, 以问题导入, 以激发学生兴趣。把新知和旧知紧密联系起来, 引发学生思考。 (2) 分析理解之前, 教师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 预设中心问题, 牵一发而动全身, 引导学生高效地分析、理解, 突出了提问的整体性。 (3) 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中, 教师有效地发挥了诱导作用, 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 把握住课文的价值取向。 (4) 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 教师虚拟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把学生带到真实、具体的情境中, 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情感。

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 一开篇就问学生, “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 很自然地促使学生认真地去阅读课文。

《唐雎不辱使命》一课, 最后可以这样提问:“唐雎面对强秦, 毫不畏惧, 有勇有谋地进行斗争的精神,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意义?”将由作品生发的思索延伸到实际生活中, 使学习语文向学习生活的广阔天地迈进。

(2) 根据学生的思考情况, 提问可以有提示性提问、重新措词发问、补充式提问等。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意思是说, 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 想说却说不出来时, 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 就不去启发他。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 高质量的提问, 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 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在讲授课文《沁园春·雪》时, 如果教师直接问:词的上阕写景与下阕评古论今有什么联系?学生恐怕难以跨越问题的鸿沟。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几个较容易的问题, 以降低问题的难度: (1) 词中的承上启下关系说明下阕由景到人, 作者用哪个字概括他对哪些历史英雄的评价? (2) 作者这样评论古人, 目的是什么? (3) 歌颂今天的哪种人? (4)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句?你如何理解?这样一问, 使学生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 循序渐进, 逐步达到对原来较难的问题的理解:上阕写景是下阕评古论今的基础。

四、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显, 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 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 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 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 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 点燃灵感的火花, 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 才会精神振作, 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 从培养兴趣出发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 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 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等。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 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

如学习《皇帝的新装》时, 在理清了故事情节、简析了人物形象后, 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皇帝游行结束后回到宫中会怎么做?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 立刻“逗”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

总之, 教师要使自己的课上得富有生气, 一方面要注意灵活运用提问方式, 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改革创新, 使提问艺术日趋完美。问题设计得好, 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 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教师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的训练进程, 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让提问成为架设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 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2]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3.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例谈 第8篇

一、于课文学法的迁移处进行拓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阅读理解, 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习惯。课文只是提供训练语言的情境, 培养能力、掌握学法的实例。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赠汪伦》时, 指导学生凭借教材领会了学法后, 再拓展课外阅读材料加以训练巩固, 收效甚佳。

上课伊始, 教师让学生学习古诗《赠汪伦》, 在讨论理解了诗意后, 教师问:这首诗中汪伦是用什么方法来送别李白的呢?学生从“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一句中得出, 汪伦对李白是以“歌”送别。此时, 教师引入《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渭城曲》三首诗, 提问这三首送别诗分别是以什么送别的?学生兴趣盎然, 纷纷斟酌、推敲, 得出《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以“目”送别, 从“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看出。《别董大》是以“话”送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送别友人时的赠语。《渭城曲》是以“酒”送别, 从“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得出。上到这儿, 学生们的喜悦与兴奋溢于言表, 念起诗来也格外有韵味。一节课下来, 虽然增加了三首课外古诗, 但是学生学得轻松, 悟得透彻。

上述教学中, 教师巧妙地引入同主题但送别形式各不相同的三首古诗, 让学生充分历练, 掌握学法, 更把古人的送别文化带进课堂, 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使教学与拓展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二、于语言文字的训练处进行拓展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有任务。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 适当地引入课外阅读资料让学生实践, 有助于体现语言文字训练的梯度, 创设训练的情境。

《晏子使楚》一文, 最吸引人的是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反驳了楚王的侮辱。文中晏子的三段式思维方式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学这个故事时, 笔者先组织学生讨论了楚王与晏子的两种不同思维方式 (如下) 。

楚王的思维方式 晏子的思维方式

这是狗洞 (大前提) 这是狗洞

晏子钻洞进城 (小前提) 访问狗国才钻狗洞

所以晏子是狗 (结论) 所以楚国是狗国

通过比较两个人的思维方式, 学生们发现晏子之所以能驳倒楚王, 是因为他巧妙地运用了楚王的大前提, 改变了小前提, 从而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在学生惊叹晏子过人的机智时, 笔者引入了故事《徐童护树》让学生阅读。故事讲了徐童去一位老伯伯家, 看见老伯正在四四方方的院子中砍一棵大树, 原因是听别人说“木”在“口”中成“困”字, 太不吉利。徐童想了想对老伯说, 房子四四方方像一个“口”字, 人在口中成了“囚”字, 不是更不吉利吗?从而劝阻了老伯砍树。笔者让学生自由阅读, 学生饶有兴趣地归纳了两人的思维方式 (如下) 。

老人的思维方式 徐童的思维方式

庭院四方口字状 (大前提) 房子四方口字状

木在口中不吉祥 (小前提) 人在口中不吉祥

所以要砍树 (结论) 那该怎么办?

该案例中课外阅读材料的拓展, 既训练了语言文字, 又启迪了学生的智慧, 让学生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

三、于学生知识经验的空白处进行拓展

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文本是一种“召唤结构”, 存在许多意义空白。新教材围绕每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文学作品, 涵盖面宽泛, 很多课文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 形成了教材的“空白处”。另外, 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等各种原因, 在课堂教学中, 常常会有许多疑难困惑, 在语文书中又没现成答案。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拓展课外阅读资料的方式来填补这些“空白处”, 让课堂绽放生命的活力。

《卖木雕的少年》一文中, 卖木雕的非洲少年在晚饭后, 到宾馆来找作者, 送给作者一个木雕小象墩, 作者要给钱时, 少年连连摆手, 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 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学生不了解中国和赞比亚两国的友谊, 仅仅凭借这么一句话, 学生是很难真正感悟的, 这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空白处, 教师课件出示了关于中国在赞比亚共和国成立时, 给赞比亚修建铁路、提供无息巨额贷款等帮助的阅读材料来提升学生的认识。

学生通过课外材料的拓展阅读, 填补了认知空白, 知道了中赞两国的深情厚谊, 体会了赞比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有了以上的认知和情感基础, 文中少年的行为也就更容易为学生所感悟理解了。

又如《水妈妈的孩子》一课的教学, 风伯伯让他的孩子们去找水妈妈的孩子, 孩子们找到了“浓雾”“冰山”“彩虹”“雪花”“白霜”“乌云”“露珠”七位水妈妈的孩子。学生们总结出风伯伯让孩子们找的水妈妈的孩子, 不能是流动的水。教师问:地球上的水有哪些类型?学生纷纷回答, 最后教师点击课件出示一篇短文《地球上的水》, 文章介绍了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的形成与循环, 请学生阅读, 之后同桌交流有什么新的知识。有的同学说知道了什么是水的气态、固态、液态等。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进行下一部分课文的学习。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相机让学生认识了“雾”“雪花”“彩虹”“云”“露珠”“霜”“冰山”等水的不同形态。

在这堂课中, 通过《地球上的水》这篇课外阅读材料的引入, 把自然科学知识融入语文教学当中, 增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拓宽了知识面, 做到了语文与自然科学的整合, 可谓一举多得。

上一篇:城镇化战略下一篇:行为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