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构建

2024-06-26

大学校园文化构建(精选11篇)

大学校园文化构建 第1篇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 具有自己独特的组织文化, 即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和行动方式, 它通过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表现出来, 是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大学文化体现了大学的制度体系、信仰追求、风尚习俗、理念创新和价值判断。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基础。

大学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组成, 其中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精神文化包括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大学理念主要包括对大学的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等问题的理想与观念。大学精神是推动大学发展壮大, 走向未来的内在力量。大学精神体现了大学的自信、自强等人格要素;不畏强暴、不随波逐流、追求真理、勇于承担、引领社会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心、使命感。有了这种发自内心的、向上的积极的精神力量, 一个人才会精神抖擞、奋发有为, 一个团体才会和谐有序、团结向上, 一个国家民族才会朝气蓬勃、充满希望。因此, 一所大学的发展史, 也就是一所大学精神内化升华的过程史, 更是一所大学精神力量的传承史。

儒家经典《大学》明确指出大学精神的精髓, 即为“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大学之大最重要的是大学有文化、大学有精神。大学应该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殿堂, 是人类追求真理的平台和舞台。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对自由、求真、民主、公平的无限追求。数百年来, 无论是不同国度的变换, 还是任何时代的变迁, 大学都始终鼓励学术自由、思想自由;都始终坚持对真知的不懈探索、对真理的无限追求;都始终营造一种公平、民主的文化和氛围。在大学校园里, 无论级别职位高低、无论老师学生身份差异, 都是平等的, 都可以公平、公正地共享各种资源, 这也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所在。

如何在工作中构建大学文化, 重塑大学精神, 这也是需要我们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大学》有这样一段论述,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实际上就说明了诚意、正心和修身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三者是需要循序渐进依次施行的, 讲求立人诚信所有意念均出自精诚方为“诚意”, 自己的品德心思端正严明是谓“正心”, 而后能修身养性、陶冶身心、涵养德行, “修身”方成。在此三者基础上才能有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可能性。可见, 教育具有规律性、次序性和阶段性。因此, 我们的教育应该以修身为根本, 以立德为诚意, 正心为最终归宿。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是在幼儿园、小学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要治国、平天下。然后, 在大学阶段再反过来讲诚信责任、讲做事做人, 也就是《大学》中论述的“诚、正、修”, 显然有些次序颠倒, 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 我们在教育时应该引导学生确立起道德的自我坐标, 既有“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自勉, 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激昂, 既有“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孤洁, 还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和“我心安处是故乡”的洒脱。教育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 应不为名利所动, 应不心浮气躁, 应坚定信念, 恪守节操, 成就一番事业。

摘要:作为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 大学是教育的文化属性和功能体现得最为集中的地方, 其应当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传承、创新和示范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大学出现了文化品位下降、大学精神失落等文化衰微的表征。因此, 需要通过构建大学文化, 重塑大学精神, 传承大学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大学,大学文化,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彭斌.论大学精神培育与文化育人[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10 (07) .

[2]陈瑜.思想教育网站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5) .

[3]储朝晖.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中西大学的心灵差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01) :101-105.

[4]张应强.现代大学精神的批判与重建——为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而作[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07) :11-26.

[5]程祥国, 詹世友, 王健清.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 2009 (12) :223-228.

论大学和谐校园及其构建 第2篇

-------论大学和谐校园及其构建

学校乃水,学生为鱼

-------论大学和谐校园及其构建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提出的和谐校园的要求的解读,从和谐发展的教育方式、和谐向上的办学理念、和谐配置的教育资源、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和谐开放的校园文化、和谐活跃的学术氛围、和谐化成的育人机制等几个方面论述一个和谐的大学校园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进而提出和谐校园的最终目标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民主 科学 人文 开放

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提出了“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同心同德,奋力开拓”的新观点,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性作用。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体现了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构建大学和谐校园,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从而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这种和谐使学校在其内在凝聚力、对内外吸引力和向心力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这也正是学校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那么和谐大学校园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我认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和谐发展的教育方式、和谐向上的办学理念、和谐配置的教育资源、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和谐开放的校园文化、和谐活跃的学术氛围、和谐化成的育人机制。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生态系统。学生的校园生活满意度,应该成为评价校园和谐度的一个综合指标,和谐校园的建成最终让师生体验一份生命的精彩。第一,和谐发展的教育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搞好学习服务的。和谐的教育方式应呈现民主、自由、合作、进取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内,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杨英法,郝辉.构建和谐校园路径探析 [J].中国成人教育 2006(9)47-48

心情愉悦,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会被压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和谐教育,要充分调动教师的情感和知识的人文因素去感染学生,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尊重是和谐课堂的核心,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才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有了尊重,才有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才有沟通、合作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教师的敬,保证教学成功。教师要从单一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辅导者、组织者,要看到学生思想品质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要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和自豪。

第二,和谐向上的办学理念

一个大学要坚持把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因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以育人为第一要旨,以全面人才教育为大学之使命。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已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四育人”并施,引导、促进学生成人、成材。大学应有的品位是“真正培养出一些智慧的才具,培养出一些有骨头、有广博知识,同时又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的地方。

第三,和谐配置的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的配置,首先要做到学科发展的和谐,学校要保持各个学科之间的布局合理、互相支撑、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和学科发展本身的要求。学校对学科和学院布局的调整,包括建设新校区、成立新学院、申办新专业等,都是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协的重要举措。人事工作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学科调整,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在对不同学科人才的评价与管理方面多做工作,把不同学科的人事工作协调起来,促进各学科的协调发展。

第四,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指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即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它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和谐校园环境的基本要求是幽雅、安全、卫生。良好的环境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功能,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优美的学校环境,对 邢宝君,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光明日报 2009年10月25日

师生具有重要的陶冶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心旷神怡,情感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兴趣爱好得到生发。这是一种“无声之教”。同时,建设和谐校园,离不开和谐的育人环境,这主要体现在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上。办学思想、培养模式、教育理念、管理体制、校园文化、人文精神等必须追求卓越,创造一流,力争做到信息网络化、管理现代化、规划科学化、环境生态化,使教职员工在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学生在人性化的环境中学习。

第五,和谐开放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不竭的动力。因此,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仅是 “量”的增长,更要在师范院校精神培育、办学特色、功能扩展等方面进行 “质”的提升;不仅仅是建设高楼大厦,更要创造一种健康、积极、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这是师范类大学育人的基础。师范类大学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突出职业特色、文化特色、环境特色和现代特色。具有鲜明时代性和个性特征的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将社会提倡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等基本要素融于其中,通过教育教学、学术研讨、科技文艺等活动,启发、引导、熏陶、凝聚、激励、感染学生,从而塑造师范类大学特有的精神、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第六,和谐活跃的学术氛围。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曾说过,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学术环境。一个学校的学风不仅关系到学术队伍的建设、学术研究的成果以及学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谐活跃的大学学术氛围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努力:第一,倡导学科专业之间互相交流。现在的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应该广泛,试着培养自己全面发展的能力。通过学科专业之间互相交流,优势互补,专业渗透,来活跃学生课后学习生活,和谐校园文化,能收到培养人才的理想效果。第二,开展更多密切结合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的学术报告。这种学术报告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性、专业针对性和科研引领性,不但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更对其所学的专业有不少帮助。第三,学校采取措施加强学术钱昌仿、康礼志.浅议高职学院和谐校园建设.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道德、推动学风建设。比如举办学风建设研讨会以及科研人员学术规范培训班等;严厉打击重大的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一所学校的学术学风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的,这需要师生们共同来努力。

第七,和谐化成的育人机制

学校要以平等、尊重、理解、容让搭建学校师生、师师、生生交际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校各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学校的每个成员性格有差异,兴趣、爱好有不同,但彼此包容,相互谅解,团结合作,和谐竞争。学校成员之间和谐相处,形成合力,可以创造事半功倍的办学效益和育人效果。其核心是把人置于学校管理的中心地位,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人尊重人、人理解人、人关心人、人爱护人的氛围,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和谐校园应该形成有着良好的干群关系,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之间关系和谐融洽;和谐校园里应该学术气氛浓厚,学术讨论得到保护,教师的工作和创造性得到尊重;和谐校园应该形成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的科学的评价机制。“皆若空游无所依”,是鱼与水的和谐;“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声与静的和谐。“鸟是树金黄的心跳,树是鸟翠绿的羽毛”,追步着天人合一的境界。物物相谐,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审美理想。社会要发展,需要和谐,同样,校园要进步,也需要和谐。因为只有和谐的校园才能孕育出和谐的人,有了和谐的人才能去创造和谐的社会。

大学校园文化构建 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化;校园文化;高校教育;以人为本

一、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提出

早在1966年,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就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理念,同时也提出了“任何类型的高校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的观点。他把人类社会比作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其中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而高校教育则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小系统,同时在大学教育生态系统中又蕴含着许多的更小以级的小系统。

大学校园生态系统中,教职工生作为这个系统的主体,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课外活动等都具有其自己的特殊性,即在传承着人类优秀文化,同时也在创造着时代的文化。在这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中,所有的教职工生所创造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都在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范畴之内。

从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高校这一组织系统内,教职工生在构建的和谐校园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高校生态系统的因子之一,其中和谐校园生态环境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校园内各种布局、结构、物质、信息、能量等因素的高效利用,集教学、科研、学习、活动、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新时期,学校生态文化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学校园的发展必须和社会发展步伐相协调或一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步伐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同步,因此,必须促使大学子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大学内部各子系统、大学内外环境等相协调,从而使大成为先进文化的发源地、社会的思想库,为社会发展不断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持。

二、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以教职工生为本原则

在整个校园生态化境中,应该以教职工生为本,校园生态环境的各项建设制度和措施都必须服务于这个宗旨,所以,在校园生态文化的整体规划设计中,应该以教职工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休闲等重点,从各种制度的合理化、人性化、高效化出发,把教职工生的根本需求放在最中心的位置考虑。

(二)实用主义原则

大学生态校园建设,在各项因素设计上都必须把实用性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应最大限度满足生态校园生态文化使用者的实际需要,在制度方面也一样,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以教职工生的根本利益和学校的科学发展为目标。

(三)科学人文原则

组成生态校园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各个环节都应该坚持生态校园和科学和谐的原则,在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尽量体现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生态性、和谐性,特别是在教学设备方面,积极引进高科技的教学设备,通过这些先进的设备为师生的教学资源带来国际前沿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

(四)综合效益原则

生态文化校园应体现时代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同时,生态校园文化的产出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在生态校园文化概念下,这些产出所需要的成本是不应该增加,有的甚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降低,这些产出还能衍生出更多的公共效应,这些效应不是简单的数字相加,而是在生态校园文化的各个因子互相更加和谐健康,形成总的学校发展综合效应。

三、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构建的建议

(一)大学校园文化构建应以生态文化观为指导

当前,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转为生态文明,也就是说所有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仅仅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而是要注重后代人需要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的生态系统应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去规范、控制、优化教育教学活动。

在建设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具体实践中,以生态观来指导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宣传引导师生形成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和世界观,改善学校的生态管理,加强生态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突出教学改革的生態化进程,形成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建立课程体系多样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学科建设多样化的绿色教学改革格局;同时结合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精神等创建学校的生态文化品牌,形成良好的生态育人氛围。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态教学氛围

大学校园生态系统不仅包括教职工生,而且也包括教材、课程设置、学习方法、思维模式等,都具有一定的“生态位”。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的教学活动是人和环境的对话过程,也即是人和自然环境之间信息个能量传递的过程,或者说人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具有的信息的采集、编码、翻译和利用过程。

在此过程中,生态观注重人的全面培养、知识结构和整体教育,智力、非智力因素,促使理性、非理性因素的协调发展;注重学习者的体验、理解和感悟教育,增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使学习过程充满着主体的情感色彩的直感性,提高学习者的创新和应用能力。设计教学活动注重使这种对话得到进行和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建设大学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

大学学术生态系统是校园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在学术生态系统中,学术生态环境是大学的生命基础,学术成员之间、学术成员与非学术成员之间、学术活动和其他活动之间都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学学术生态既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也要受到校园内本身学科建设、专业文化、行为模式、制度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学校环境、院(系、所)环境、学科专业环境、课程组和课题组环境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因此,我们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学术环境,须从内部影响因子着手,坚持“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在学术队伍建设、学术资助、住房福利、人事分配等关乎教师和研究人员切身利益的政策方面进行慎重决策,切实发挥其积极的激励作用。同时,加强学院(系、所)环境建设,突出学科特色,浓厚学术氛围,注重学科关联度,强化学科、专业等学术种群建设。

(四)创新大学生态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大学生态文化活动是创建校园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系列讲座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等,在内容形上有俗有雅、有深有浅,力求基本上都能满足大家的兴趣。通过这些形式的校园生态文化活动,使教职工生学习和了解科学人文知识,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培养生态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感知和谐、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美、科学美和自然美,同时把持续和谐的生态观念传播到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去。

(五)培育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改善人际环境是学校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的深层结构因素心理、意识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人际交往中要增强民主意识,坚持平等原则,破除等级关系和实用主义庸俗的关系学。校园内每个成员都要得到同样的尊重,每个成员的个性也应当得到理解和包容。培养成员的民主精神、生态意识,培育理解人、关心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形成“能干事、会干事、能共事”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在人际交往中要强调自由平等地探讨与真诚密切地合作,增强群体创造意识,平等而坦诚的学术与思想的交流,有利于打破个人的思维定势,使人们超越自己的局限性和思维的惰性,形成各成员、各学科、各领域的工作合力。

参考文献:

[1]吴鼎福. 教育生态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12.

大学校园文化构建 第4篇

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不仅关系到高校毕业生本人一生的命运, 而且它是关系到高等教育是否真正体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它是高等教育自身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是决定国家人才战略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 对我国今后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适应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 知识大爆炸的特点, 世界各国政府, 著名高校和相关学者都提出了各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

美国有关学者曾对1311位科学家进行过长达5年的跟踪调查。对他们的论文、成果、获奖、晋级进行了多方面分析, 结果发现, 有成就的科学家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 而是博才取胜。当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 大都也是进行综合性研究的跨学科人才, 因此, 美国等发达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通才教育。[1]美国大学教育一直都强调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同时, 提倡“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威斯康星大学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指出:“不再培养困守一隅的狭隘的专家, 而要为它的全体学生提供关于环境问题的广泛的普通教育, 不管这一学生学业领域或职业前途如何。”日本人认为, 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都在改革, 为了对社会的发展和就业结构的快速变化作出积极反应, 过去那种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必然要让位, 取而代之的则是强调终身学习、终身教育。[2]

面对世界通才教育, 终身教育的大趋势,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社会之间关系日益密切, 只有单一专业技能绝对是不够的, 从而引入了双学位制度, 但大学中以考试为主的学业模式仍压得大学生们不敢舍专业而顾其他。考试虽然只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 但在现行的大学教育中往往被强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一切围着考试转, 大学生则一切围着高分转, 致使手段异化成了目标, 从而冲淡了对人的素质的培养。我国大学对优秀学生实行了双学位制度, 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密集的课程却使一部分优秀学生中途退出。在大学教育普及的今天, 单靠部分学生取得双学位, 是无法满足通才教育的要求的。对于普通大众来说, 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已很困难, 要成为综合性研究的跨学科人才殊非易事。

社会对跨学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现行教育方法和教育体制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完成对通才的培养,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知识更新率迅速提高, 单纯依靠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难以满足社会的要求, 有专家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 这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没有主体的能动性, 仅有终身教育机构也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呼声的高涨, 虽有所改观, 但是高考升学率的指挥棒仍迫使中小学不得不想方设法提高毕业生的卷面成绩, 家长为使子女有一个好前程也是只注重学习成绩, 难以顾及其他, 所谓素质教育也主要停留在考试科目的变动上, 很难收到实效, 中小学的教育基本上是以功利性的教育为主;而要培养终身与时俱进的人才, 仅以功利为目的是远远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 对民族对人类的责任心, 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因此, 培养博学进取精神使学生成为与时俱进的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其杰出人物无不是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典范, 他们离开全日制学校后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最终成为博学的英才。

恩格斯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他高中没有毕业就在父亲的强迫下经商, 从17岁到50岁这段人生的宝贵时间不得不在商行里度过, 但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刻苦学习, 精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学、语言学、军事学还广泛涉猎物理、化学、数学、植物学和医学。1848年德国大革命期间他在斗争中掌握了丰富的军事知识, 大革命失败后他乘船到英国去, 在途中又抓紧时间学习航海知识, 45岁开始研究微积分, 70岁苦学挪威语。通过一生的勤奋, 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成就。[3]另一个范例是美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代表西蒙。1933~1936年, 西蒙就读于芝加哥大学政治系只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在芝加哥大学期间, 西蒙广泛涉猎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并相当熟练地掌握了高等数学、符号逻辑和数理统计等重要技能。此后他不断进取在行政学、政治学、企业管理学、组织理论、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 获得九个博士头衔, 并有著作十余部。由于他运用数学、统计学、电子计算机等科学知识对企业管理进行综合研究。把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和行为科学结合起来, 创立了决策理论, 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4]因此受教育的主体兴趣广泛不断进取是成才的关键所在。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弋尔曼等人认为, 在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即“智商”只占20%, 非智力因素即“情商”占80%。他认为, 情商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 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 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要素, 它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 在人创造性活动中这些因素能起到驱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偿等作用。显然, 不断进取的精神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商的培养只有通过文化整合才能完成。

文化整合能力是文化与人格完善之间的一个重要变量。高等教育在文化创造上的作用, 一方面表现为影响社会意识的发展与改变, 社会意识形式的理论形态是大学学术研究的对象。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培养人的过程是则是创造新的文化主体的过程。新的文化主体的创造, 不仅是指以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理论知识, 更是将社会意识形式的理论内化, 构成主体性文化心理。人类主体性发展的进程说明, 人类成为超生物族类的社会存在的主体性构建是双向的, 一方面即以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为标志, 以科技工艺的进步为特征的人类主体的外在客观进程, 亦即物质文明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即以构建和发展各种心理功能 (如智力结构、伦理意识、审美情趣等) 以及其物态化型式, 这就是精神文明, 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制约、渗透而又相对独立自主地发展变化。人类的文化信息系统通过教育这一中介系统最终内化、积聚和积淀成为人的心理结构。这一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是具有价值判断能力———也就是文化整合能力, 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来自于人对自然、社会与自身的终极关怀, 人在这一过程中完善着自己的人格。[5]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广泛兴趣不断进取精神的重要环境因素。青年时代是形成人生观与世界观, 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环境对教育的作用历来是教育家们非常重视的。校园文化在全面育人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获得熏陶和锻炼、在身心各方面健康成长的有益的养料,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一旦形成, 再加上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学校的校训, 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浓缩, 也是该校人才培养的方向, 许多中外名校都以优秀的校园文化和催人奋进的校训激励学子离开学校以后不断进取在各行各业取得成绩。如, 北京大学校训:“爱国、进步、科学、民主”;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普林斯顿大学:“为国家服务, 为世界服务”;哈佛大学:truth (让真理与你为友) ;耶鲁大学:lightand truth (光明与真理) 。前文提到的著名学者西蒙以其毕生精力体现了母校芝加哥大学“用知识丰富人生 (Letknowledge grow from m ore to m ore;and so be hum an life enriched) ”的校训。学校作为社会有意识地培养下一代的机构, 要始终把校园文化作为一项基础工程, 尽可能创造一个有利于年轻人成长的育人环境。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王义道教授认为, 高品位的学校文化环境的目标, 可以用“文、雅、序、活”来概括。“文”体现知识和优秀的文化氛围。[5]学校是传授知识, 产生知识的场所, 处处充满文化氛围, 一个人置身其中就能随处随时体会文化的传承与陶冶。不仅在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里, 而且整个校园环境都能体现文化与学习的气氛。学校的历史文物、名胜景观和花草树木应有标牌说明, 道路房舍、实用设施应加以美化并有工作规范等有明文指南。学校的教师, 学生乃至每一位工作人员应举止文明, 彬彬有礼;使任何人进入校园就意识到一种文化。感受到一种科学与人文的气息。“雅”指高雅脱俗, 学校要体现高于社会的文明格调, 建筑风格, 景观设计都要品位高雅, 体现文化的积淀美, 给人以心灵净化的体验;群体行为要谦恭礼让, 表现出良好的公共道德。赌气骂街、打架斗殴等卑陋现象决不允许在学校存在, 更是要杜绝弄虚作假见利忘义的行为。“序”既秩序, 学校建筑布局整体规划巧妙合理, 管理规范, 生活井然有序, 师生员工行为有章可循, 而不是杂乱无章、自由散漫。“活”就是生动活泼、充满活力。教学科研特色鲜明, 教师学术活动朝气蓬勃,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学生课余生活色彩斑斓, 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学生们精神饱满、热情洋溢, 处处显出青春的生气。“活”的重要表现为不墨守成规, 随情况变化不断革新的“苟日新, 日日新”的精神。这是一种激励奋进的气氛, 激励进取精神的环境。文、雅、序、活相辅相成, 共同组成高品位的育人环境。营造一个高品位的文化氛围, 有助于学生用优秀文化整合心理结构, 完善人格;目的在于给学生铸造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形成学生不断进取的内驱力和指南针, 使他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进取, 成为博学的与时俱进的人才, 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高校的教职员工是传递校园文化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精神的主体。

无论中外, 高校学生流动性较强, 不同年级间由于文化课的不同导致相互之间缺乏交流, 很难完成文化的传承;而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他们与学生面对面直接接触, 在高校教师不但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 也是对学生施加影响传递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教师文化代表着学校文化, 表现着学校的价值观念和学校的文化传统等。教师的文化特征和行为方式给学生的人格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学生是教师的劳动对象, 学生知识、能力与道德的发展需要是教师职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教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传授学生知识, 培养学生能力, 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最终完成培养人的重任。在此过程中教师必将以自己的知识、能力、道德水平为依据, 为此, 高校教师必须成为优秀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载体。

首先教师要具有专业知识的魅力,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使学生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 了解所学知识的用途意义,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对传授的知识要了如指掌, 对知识点如数家珍, 紧扣教学大纲而不拘于教学大纲, 知识内容来源于课本, 讲述又有别于课本。随时与学生保持互动, 讲述过程热情洋溢, 使学生受到感染, 势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进取心。如果教师不熟悉讲授内容, 错误百出, 照本宣科, 必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学生难以提起精神更无兴趣, 也就无法获取进取心。另一方面教师要有人格的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学生的最佳手段。教师人格中的自我、责任心、态度、爱心、道德等, 通过教师的言行作为一种榜样的力量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要培养学生博学进取的精神, 教师首先要具有这种精神, 这不能仅限于说教和宣传。教师不仅要在专业领域博学进取, 更要在个人品德修养上不断提升, 才有可能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得以强化, 进而感染学生使优秀的校园文化得以传承, 也培养了学生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如果只注重专业知识领域的发展而不关注品德的修养, 则所谓专业教师就会退化为工匠, 也就无从利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尽管现代教育技术日益高超, 但在涉及学生求知信念和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完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特别是道德、价值观念形成方面教师的作用仍无法取代。[6]正如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思想品德对青少年心灵的影响, 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7]

同样高校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行为方式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校不仅受到教师的教育, 同样要接受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的服务, 在此过程中他们的行为方式也必将对学生产生影响, 造就一支文明服务蓬勃向上的管理, 服务人员队伍也是培养学生进取博学精神的重要条件。

总之, 只有培养大学生的博学进取精神才能使高等院校培养出符合社会与时代要求的人才, 高校毕业生也只有具备博学进取精神才能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成为跨学科的人才为社会作出贡献,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校为达到培养博学进取人才的目的, 必须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提高教职员工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史佾.国外重视通才教育[J].教育情报参考, 2001, (7) :42-43.

[2]陈英, 曹材奎, 等.通才教育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J].教育探索, 2003, (12) :39-41.

[3]http://wiki.mbalib.com/wiki.

[4]刘凤英, 许锐.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评传——有限理性的奠基人西蒙评传[M].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4:1-15.

[5]李豫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02, 54 (1) :15-18.

[6]刘晓冬.对教师作用与价值的再认识[J].大理学院学报, 2006, 5 (5) :77-79.

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构建 第5篇

和谐教育离不开和谐校园;和谐校园离不开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全面、协调、良性互动.大学生心理和谐直接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文章从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构建关系中探求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 者:唐荣双 陈铭彬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06 刊 名:经济与社会发展 英文刊名: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年,卷(期): 5(9) 分类号:B84 关键词:心理   和谐教育   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的大学生宿舍文化 第6篇

[关键词] 和谐 大学生 宿舍文化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心理发展水平正处于由逐渐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每天有将近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宿舍中度过,并且大学生的宿舍成员组成在入学到毕业基本保持不变,大学生宿舍就好像大学生在学校的家一样,并且大学生习惯的在入学后就将宿舍成员按照年龄排序。宿舍是大学生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和谐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和谐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1.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有数据显示,大学生这一群体中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己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心理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心理健康不良者比例颇高。这与全国各大高校逐年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有关系,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和重要性也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发生变化,表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并且自从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已逐渐成为了我国社会的主流。大学生独生子女人数不断增多,独生子女,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父母的保护与溺爱中,在这种家庭下成长的儿童多半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经受不起挫折很容易受到打击。大学的心理问题,是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宿舍”,在宿舍这个相对狭小的空间,接触与碰撞将不可避免,也将是矛盾丛生的地方。这是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区域、拥有不同性格、思想,不同长相,不同习惯等,宿舍成员不断融合。从而对大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心理健康等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健康向上和谐宿舍气氛能够使宿舍成员有很强的归属感与心灵的栖息地,而消极对抗充满矛盾的宿舍气氛使宿舍成员都在想方逃离宿舍,人际关系紧张。和谐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良好宿舍气氛与较差宿舍气氛中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

2.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利于学风的建设

和谐的宿舍文化,和谐的宿舍气氛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宿舍的归属感、安全感,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更加有利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宣泄。有利于压力的释放。宿舍是大学生生活起居的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宿舍学习将起到重要作用,宿舍成员的学习状况对宿舍成员个体产生影响,大学生校园人际关系构建最初都是从宿舍开始的,大学新生最初都是全体宿舍成员共同出行,所以,宿舍成员更容易成为大学期间的学伴,积极向上的学伴对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整洁、干净的宿舍环境,将为大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一个健康、积极、向上宿舍文化对宿舍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3.和谐宿舍文化有利于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建立

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以及长期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良的宿舍人际关系是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宿舍人际关系不良引发一系列事件很多。例如,“2004年2月23 日,云南大学在校学生马加爵因与宿舍同学打牌争吵后,为发泄不满用钝器将4名同学击打致死。2006年,广州某高校女生由于与室友关系紧张,跳楼自杀。发生这些事件一方面暴露出当前的教育的弊端,中小学教育过分关注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培养,学生不会交往,缺乏沟通能力;家庭教育中父母百般呵护、溺爱,学生耐挫折能力差,自立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宿舍文化的缺失,一个个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家庭,不同生活、学习习惯,不同性格,比较陌生等等大学生,要在一起相互融合,难免会有矛盾,在矛盾不能解决将会出现矛盾的激化。当前高校缺少有关宿舍人际关系方面的讲座,对宿舍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为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提供指导;试想一个健康的、相互包容的,没有鄙视、只有鼓励,相互帮助,求同存异,积极上进的宿舍文化,怎么不会有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

二、构建和谐宿舍文化的措施

1.完善宿舍环境的硬性因素

也就是大学生的居住条件与配套设施、生活环境等。随着近几年来各高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在校学生规模正逐年增加。同时也带来了大学生住宿高度紧张。一些高校在后勤社会化进程逐步加快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方式新建了一批公寓式的学生宿舍。新宿舍住宿条件与配套措施较以前有很大改善,如宿舍内配置卫生间、程控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校园网等。良好的宿舍环境将给大学生将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良好的心情与对学校的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且学校要经常对宿舍进行维护,例如,对宿舍等不定期的进行粉刷与清扫,保持宿舍环境的整洁;对基础设施进行足够的维修与检查,如“对安全通道是否畅通,电线是否老化,消防器材数量是否充足,寝室是否防盗”,提高学生宿舍的安全性。

2.提高宿舍环境的人文性

在当前宿舍管理中存在管理、服务与教育不到位,缺失人文关怀。例如,学校的宿舍管理制度不健全,宿舍工作人员态度粗暴。只注重管,而忽视了在管理过程中以教育为主,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欠缺、工作方法不当。容易让学生对宿舍管理及管理者失去基本的信任感与安全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或抵触情绪,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热情。

应健全学校宿舍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服务意识。教育工作者应多走进宿舍,与同学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困境,帮助解决。开展宿舍文化竞赛、交流、讲座。例如,开展宿舍人际关系方面的讲座,开展宿舍文化方面的竞赛,宿舍方面辩论比赛等。重视“宿舍长”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加强学生宿舍干部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高校学生宿舍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应重视这一亚文化,同时也是抓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胡金莲,李辉,余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996一2004)综述[J].云南电大学报,2005,7(2):32一33.

国内大学校园深度游模式构建 第7篇

一、大学校园游和深度游的概念界定

大学校园深度游在我国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我们可以先从校园旅游的概念出发。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校园旅游的概念开始引入我国;2000年后更多的专家开始关注和研究校园旅游。金世胜认为,“高校校园旅游属于新兴的特色旅游,是以高等学校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灵魂,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文化旅游。”。徐凌以校园旅游的概念予以表述:“校园旅游是指以名牌大学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资源开发与利用,吸引旅游者前来参观、旅游和学习。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着重于旅游者精神层面、知识层面上的满足” 成梁等认为,高校校园旅游“融观光、娱乐、体验、寓教于乐等为一体”,是一种“综合性旅游项目或旅游服务活动”。深度游是指不同于传统的观光性旅游,它必须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某项主题旅游之中去,对某项专题或某一目的地进行深入的观察与了解。

本文以各位学者的观点和深度游的概念为基础,认为国内大学校园深度游是旅游者以国内大学校园为旅游目的地,区别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用心体验到学生的生活状态、校园的人文特色,从而深入了解校园的历史及文化的旅游方式。深度游与普通的校园旅游的区别在于,深度游的旅游者以中小学生为主体,更加注重个性化的体验。

二、国内大学校园深度游发展现状

(一)封闭的大学校园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学校就是读书求学之地,应该与外界完全隔绝,以保证学习环境的清净和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在国内,大学有自己圈定的领土,每一个大门都有保安把守,甚至要对每位进入大学校园的人进行身份验证。这虽然能够保证在校大学生的安全,却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使得大量的旅游资源被闲置下来,比如校史馆常年封锁。而大学本应作为学生从单纯的高中过渡到复杂的社会的桥梁,却被过度的保护起来,远远无法满足大学本身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职能。

(二)发展的不平衡性

我国由于历史及地理的原因,本身经济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性,进而导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我国一流的综合性高校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各大省会城市,因此高校旅游也经常被视为城市旅游的一部分。而家长们也大多希望孩子能够去著名高校旅游,从而树立远大理想,这就出现了大学校园深度游发展的不平衡性。以武汉大学为例,近几年来每到樱花盛开的时节,进入武汉大学观看樱花的游客超过百万,而偏远地区的大学就不会有人如此高的人气。

(三)旅游相关主体之间的矛盾

旅游者有期望感受大学氛围、体验名校生活的需求,但仍然存在有部分游客素质低下,扰乱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大学校园,一方面是希望可以借助开展校园旅游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另一方面出于管理方面的考虑不想过多的开放校园,所以又需要限制高校旅游的发展。作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对校园旅游给予重视。作为旅行社,仅有极少数将高校校园旅游作为发展城市旅游的一部分。以上旅游相关主体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旅游的发展。

(四)旅游线路单一

我国校园旅游的发展历史仅有几十年,并且由于上述三个原因,目前市场上关于大学校园旅游的产品过于单一,大多是走马观花式的“某某大学一日游”,仅仅是将校园内部分景点串联起来,远远达不到深度游的程度。对于深度游的主要旅游者中小学生而言,仅有学校与旅行社一起承办的夏令营和冬令营可以选择,而暑假和寒假期间,大学学生也已经放假,校园氛围大打折扣。

三、国内大学校园深度游模式构建

大学校园深度游最重要的特点是游客根据自己的需求,用心体验大学的生活状态、校园的人文特色,从而充分了解校园的历史及文化。因此本文从游客的需求出发,紧扣深度旅游的定义,突出校园旅游的个性化和特色点,构建以下深度游线路。

(一)拓展研学型

中小学生正是树立远大理想的关键时期,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思想也让拓展研学型深度游线路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作为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更有无数名牌大学汇集于此。中小学生可以感受到首都的现代化和国学的魅力。

线路设计:乘机赴北京,第一天游览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第二天参观中国科技馆,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长廊——国学课堂:第三天和第四天前往北京大学感受第一学府的文化氛围。参观未名湖、博雅塔、百年大讲堂、北大图书馆、校园纪念馆、英雄纪念碑、红楼。北京大学养生文化研究中心开展的国学课堂,在专家的带领下,从汉字正形出发,感受太极文化,拓展训练,学习国学经典,普及礼仪文化。

(二)体育健身型

大学中拥有完备的体育设施,操场、体育馆、专门的篮球馆、足球场、网球场,专业的教练,齐全的体育设备,以及各具特色的体育俱乐部、社团。不仅很好的满足了本校大学生的运动需求,更为发展体育健身类的校园深度游提供了成熟的条件。学生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国家也在倡导全民健身的理念,因此体育健身型的旅游模式具有良好的开发空间。2014年8月16—28日第二届青奥会在南京举办,南京高校作为青奥会比赛的重要场所,高校体育伴随着这一盛会蓬勃发展。“绿色奥运”“活力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为全世界具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平台,尽情体验着奥林匹克运动精神。

线路设计:第一天第二天参观南京市著名景点,领略城市的文化底蕴:夫子庙、中山陵、总统府、秦淮河、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第三天深入体验奥林匹克精神,游览青奥会三大比赛场馆(奥体中心区、人文风景区、大学城场馆区),观看体育项目,到绿化博览园和生态农业旅游区江心洲设计体育竞赛项目。

(三)探新猎奇型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自然科学,形成兴趣爱好的关键时期。大学校园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极大的满足学生们探新猎奇的需求。

中国地质大学不仅地学学科全国一流,而且校园风景宜人,有一批富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景点。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是国家4A级景区,是一所以地球起源与演化、生命起源与进化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科学博物馆。陈列面积5000平方米,开辟了地球奥秘、生命起源与进化、矿物、岩石、宝玉石、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综合展厅等9个陈列厅室,其规模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居全国大学博物馆前列。

线路设计:到宝玉石一条街观赏宝石,学习关于宝石的相关知识。参观华中地区最大的迁地保护木化石林。亲身体验亚洲最大的室内攀岩壁。走一遍贯穿南望山,连接学校南北两区的地下隧道。去拓展中心进行户外体能和技巧训练。

(四)节事活动型

大学活动多姿多彩,参与到学生会和各级社团依据自身兴趣爱好举办的各项活动中可以让中小学生提前感受大学的生活氛围,开阔眼界,打开思路。大学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毕业典礼、运动会、新年晚会的活动场地。校庆和开放日是中小学生全面了解大学的时机,这时往往有专门的接待人员和导游,以及对学校各专业的介绍。

目前我国的大学开放日的形式多以招生宣传为目的,主要有专题讲座、专业咨询会、开放实验室等形式,活动项目比较单调。本文借鉴国外大学开放日程序,给出国内大学开放日改进建议。外国大学开放日期间的活动丰富多彩,很多中小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体验、交流。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校园开放日会选择在中小学的假期举行,学校设立各种展区,给每个参观者发放精致的胸卡和表格,参观每个科普知识介绍点都可以盖章,只要集齐盖章就可以领取纪念品。现场活动可以起到普及科学、鼓励学生发明创新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建议国内大学在开放日时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开发富有特色的校园纪念品,可以给每个参观的游客发放具有特色的徽章、纪念册等,同时可以通过参与校园参观点举行的活动获得纪念品,以此吸引中小学生参观游览。

四、结语

本文结合目前大学校园游需求旺盛的背景,首先基于深度旅游的概念给出了“国内大学校园深度游”的定义。紧扣定义分析了国内大学校园深度游的现状,以中小学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构建了拓展研学型、体育健身型、探新猎奇型、节事活动型的国内大学校园深度游模式,对校园深度游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试论大学校园精神的构建 第8篇

关键词:校园精神,构建,作用

当前, 中国的大学正经历着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 与此同时,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大学不再是“研究高深学问、闪耀着理性与道德的殿堂”, 它逐渐沦落为功利的“市场经济的人才加工厂”, 大学的校园精神日渐缺失。因此, 加强对大学校园精神的培育和研究成为现阶段一项极其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校史、校训、校风、校标、校歌、校友等六个方面重点探讨了大学校园精神的构建, 它们对大学校园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校园精神的内涵

何谓大学校园精神?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过解读, 并达成共识, “大学校园精神是大学人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而成的, 反映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因此, “它是由各种无形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包括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心理素质等, 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外化为学校成员一致的和一贯的行为方式, 没有刻意压迫谁屈服与它, 但它弥漫于学校组织之中, 所有成员都自觉的感受到它的存在, 并受到它的影响。”校园精神一旦形成, 它将渗透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以其特有导向性、激励性、凝聚性和塑造性等功能推动着大学的发展。此外, 校园精神体现着校园人对自己学校办学理念的认同, 是学校为社会所认同的所在。一所高校首先被人感知, 且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它的校园精神。哈佛大学以“追求真理、独立思想、注重人文”的校园精神而闻名于世;日本早稻田大学100多年来靠“在野精神、进取精神、庶民精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年来校求学, 造就了众多深入民众, 以天下为己任的“模范国民”;北京大学的“民主自由精神”、清华的“实干精神”、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所有的名校无不以它恪守的校园精神而为世人所尊敬和向往。

二、大学校园精神的特征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存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如同大学发展的“两翼”, 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精神, 代表着“求是”, 它追求的“是什么”和“为什么是”。自1816年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以来, “科学精神”已深深地镌刻在现代大学的发展轨迹中, 探索科学真理、倡导科学精神、创新科学方法、始终贯穿于大学活动的全部。人文精神是代表着“求善”, 它追求“该怎么做”和“如何做”, 它体现了人类美好的情怀和做人的基本准则。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 是大学校园精神的最重要特征。

2.历史和时代同行

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到现代大学的形成这一历史发展演变可见, 大学无疑是时代的产物, 但同时大学也承载着历史。一个重视过往、重视历史、不忘过去的大学才是一所有未来、有希望的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传播和发展亦是在继承办学历史、办学传统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凸显着历史和时代同行的特质。

3.个性与共性相融合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学科优势, 这为培育个性特色鲜明的校园精神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但同时大学都具有共性: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和创新的领地。因此无论是新建大学塑造自己的校园精神, 或是老校提炼概括自己的校园精神, 都应体现个性与共性相融合的特点。

三、大学校园精神的构建

1.编制校史以史育人

校史即学校的历史, 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 是一所学校兴建、发展、壮大的历史, 是学校各方面工作成就浓缩的精华, 是一本生动的对外宣言书。校史文化与大校园精神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校史文化是校园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校园精神紧密联系, 且又特色鲜明。学校独有的发展历史无疑铸造了大学独特的校园精神特色。校史文化的内涵, 一是体现以往学校成员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二是体现学校的创业奋斗史;三是体现警示后人的教训史。这种历史穿透力将产生校史文化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 从而达到以史育人的目的。

记录、溯源校史的一个有效载体是建设校史馆, 通过校史馆的建设, 将学校创建、变迁、发展的映像一一记录和再现, 使学校珍贵的精神财富得以传承。中国工程院院士熊远著教授熊院士认为校史馆不只是简单地展示学校的历史和发展成就, 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文化。校史馆是高校的文化名片, 是学校良好社会效应的有利保证, 是高校乃至地方对外宣传的魅力文化名片, 能不断增强在校师生和各地校友的自信心与自豪感。面对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 目前许多大学将建设一个简洁大气、适应时代步伐、彰显办学特色的校史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并战略性地将校史馆作为宣传学校的窗口, 传承大学校园精神的阵地。

2.提炼校训彰显办学理念

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核心, 是办学思想和价值取向的集中概括, 它凝聚了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特色, 又承载着与时俱进的大学校园精神。校训不但是学生的座右铭, 也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点睛”之笔, 对于鞭策师生员工奋发向上、促进学生自我提升以及纯化学风, 具有巨大的自省和激励作用。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 它不仅是大学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浓缩, 更是一所大学对全校师生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的训示、号召和要求, 是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

3.加强校风建设塑造校园精神

校风是学术氛围和人文氛围的融合, 是孕育生成大学校园精神的“软”环境。校风建设实质上是校园精神的塑造。良好的校风对校园人具有三大作用, 一是深刻的感染力;二是强大的抵抗力;三是持久的激励作用。良好的校风包括良好的教风、学风。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 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 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 是人才的摇篮, 而全体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 理应在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只有在校园中形成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高效严谨、服务耐心的教风, 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养成。学风是指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的学风对校园精神的塑造与弘扬意义非凡。

《荀子·儒教》中说:“居楚而楚, 居越而越, 居夏而夏, 是非天性也, 积靡使然也。”因此, 北京大学之创新, 清华大学之严谨, 南开大学之笃实, 复旦大学之奉献, 南京大学之诚朴, 浙江大学之求是, 便是人们对于这些著名学府所特有校风的提炼与概括, 都彰显着这些大学独具魅力的学校风格。正是因为极富个性魅力的大学校风, 才使这些百年名校生命之树常绿。然而, 从学校校训的提出、到师生员工的普遍认同、进而积聚成为一种“精神力量”, 再到大学校风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渐进过程, 需要全体大学人的齐心协力, 任何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的思想和行为都有悖于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规律。

4.设计校标传播校园精神

校标, 作为校训和校风的重要载体, 是一种空间的艺术造型。好的校标既结合学校特征又富有思想内容, 使师生在可以感触的艺术形象中受到美的感染, 激发爱校热情。例如清华大学的校标秉承了“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古朴大方, 耐人寻味;又比如中国地质大学的校标形象生动, 体现了学校的优势与特色以及今后的方向。精美的校标能使学生增强“我以学校为荣”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激发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5.传唱校歌弘扬校园精神

校歌是反映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 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优良传统, 是学校优良校风及教风、学风的高度概括, 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宣言。校歌就是语言和音乐的完美结合, 是将校训和校风的内容用旋律、和声、节奏表达出来, 使之形象化和艺术化。两千多年前, 孔子创办私学, 诗与乐就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弦歌不辍就成为形容学校生活的一句传统用语。我国自近代新式学校出现以后, 就有创作校歌的传统, 从著名大学到普通院校, 大多都有自己的校歌。通过校歌的传唱, 一个学校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精神风貌无时无刻不在传递, 让校园人在有意无意中、自觉与不自觉地受到熏陶和同化。校歌激励着学生成长, 凝聚着校园精神,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6.重视校友资源传承校园精神

当今社会, 校友资源是学校最宝贵的社会资源, 它既是智力的又是人力的, 同时还是非常雄厚的财力资源。剑桥大学校长曾说过:“剑桥大学几百年来一直站在学术和现今教育的最前沿, 这是由剑桥人本身的品质以及剑桥众多拥护者的慷慨共同达成的, 剑桥的未来就在他们的支持当中。”教育部在高等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中增加了两个指标:一是学校毕业的知名校友有多少;二是社会各界在学校设立的奖学金有多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校友资源的重要性。校友是弘扬母校优良传统、传承母校办学理念的精神资源, 校友是校园精神的传播者, 校友的社会阅历、创业历程与人生体验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教材, 激励学弟学妹们刻苦学习, 奋发向上。可见, 校友形象是大学“校园精神”的基础, 直接影响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校友与母校荣辱与共, 校友的发展成长, 验证了学校教育培养的成败;校友的言行影响着母校“校园精神”的传播, 决定了母校在社会上的品牌影响力。

四、结语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每所高校都必须从本校实际出发, 编撰好学校的校史、确立学校的校训、校标和校歌, 努力形成优良的校风, 重视和培养具有个性特色的校友, 全方位构建大学校园精神并辐射社会。这种校园精神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之中, 成为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大学校园精神及其培育[J].南京:江苏高教, 2005, (3) .

[2]段作章, 大学校园精神的内涵探析[J].江苏:江苏高教, 2007, (2) .

[3]刘克选, 方明东.北大与清华 (上) [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1998.

大学校园文化构建 第9篇

关键词:润泽,音乐文化,主题

柏拉图说:“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的最深处, 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 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 使它也就因而美化。” (1) 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内容, 对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能动的作用。建立校园音乐文化主题, 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使他们在美的体验中陶冶情操、促进人文素养全面发展, 同时对建设和谐校园、创立良好校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润泽”音乐文化主题的提出

“润泽”指滋润, 不干枯;使滋润。 (2)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栽树》 (3) :“时时灌溉, 常令润泽。”表达了精心培育, 使之滋润、茁壮成长的用意。

当今大学生给人以轻松、悠闲的感觉, 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 实际上他们面临众多的压力和艰辛:学业压力, 英语四级是必过的关, 名目繁多的资格、等级和合格证书, 公务员等各类招考, 成绩不佳则面临无法毕业的窘境;情感多桀, 处于青春期, 对异性充满好奇和向往, 但缺乏成熟的认识, 常会在感情上遭遇挫折;就业严峻, 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由于专业需求和工作能力的差距, 导致难以找到合适或待遇较好的职业, 生活面临困境;交往难题, 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 人际关系复杂, 没有一定的手段和技巧, 就会产生许多的矛盾, 导致孤立……大学生处于现实与未来、憧憬与失望、积极与消极、欣喜与悲观等不同情绪的多重、反复交错变化的过程中, 内心充斥着各种复杂的想法与矛盾。

“润泽”音乐文化主题是运用音乐认识、宣传、宣泄、教育等功能, 在大学校园中通过具有导向性的、精心设置的专业音乐教育、公共音乐教育、音乐通识教育、音乐社团活动、音乐娱乐活动、音乐环境等等多种途径和手段, 将人类音乐宝库中饱涵愉快、积极、激励、凝聚、释放等美好情绪的优秀、经典的音乐作品作用于校园中的人 (本文主要指在校大学生) 。首先令他们得到生理上的满足, 从听觉感官中得到舒适、轻松、愉快的体验, 影响他们的情绪;继而在审美经验的积累中, 提高审美能力;再从音乐中品味人生、受到鼓舞, 迈向更高的思想、精神境界。使音乐无处不在地潜入他们的心理世界, 不知不觉地滋润他们的心灵, 陶冶情操, 即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润泽”音乐文化主题氛围的影响下,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校之间, 能够自然、轻松地接触、交流、了解, 构筑一种友好、信赖的关系, 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和谐共处。学生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平稳、良好、积极的心态, 从而达到校园中的个体努力进取、充满热情、崇尚创新;校园文化愉快、健康、正气、大气;校园铸就良好的学风、校风, 成为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有利空间。

二、“润泽”音乐文化的功能

音乐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 也是实现人类自身进步、完善人性的重要途径。音乐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丰富想象力、激发创造力等方面都表现出显著而有益的作用。

在大学校园中所建立的“润泽”音乐文化主题具体有如下功能:

(一) 润泽心理, 寻求愉悦平衡

音乐通过听觉作用于大脑, 对脑神经产生刺激, 使人体分泌有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酶等, 引起呼吸、血压、心跳及血液流量的变化, 对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有明显的作用, 使人放松心情、振作精神、得到充分休息, 获得最佳心境, 提高肌体的健康水平。

这种音响的运动可以激起人的心理反映, 使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压抑或无法实现的情绪、愿望、期待、理想, 通过音乐艺术创造的想象世界得到完成和满足, 使人心旷神怡, 产生愉悦的心理, 起到情感调节的作用,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音乐可以在增强人的想象力的同时,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史记·乐书》记载“故音乐者, 所以动荡血脉, 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4) 用音乐作为保健和治疗的手段, 可以起到缓解病人病痛、减轻心理压力、疏导心情的作用。

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写到:“情感思想都需要发扬宣泄。音乐的表现是最正常的康健的表现, 因为它是人类的普遍嗜好, 而同时它的命脉在和谐。音乐对人的情感不仅能‘发散’而且能‘净化’, 就因为它本身是和谐, 对人的心灵自然能产生和谐的影响。” (5) 音乐可以使人从有限的自然、物质世界超越出来, 摆脱物欲情欲, 脱离低级趣味, 获得无限的心灵自由。音乐教育及音乐活动在美的体验与创造中, 能促进心理平衡、身心健美, 使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得到和谐的调节及控制, 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旺盛的精力。

(二) 润泽关系, 增进沟通了解

古今中外, 许多国家、民族间矛盾通常以民间文化交流的形式进行疏导和释缓, 而文化交流中更以音乐为主导。通过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互通, 促进友好往来, 实现国家、民族间的理解与信任, 音乐成为和睦相处、增进友谊的纽带, 具有沟通、舒缓、释压的作用。

音乐文化作为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载体, 成为除语言外人们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音乐的抽象、含蓄、细腻、富于想象力等, 能够表达更加深层而婉约的情感内容, 使语言都为之逊色。例如, 在我国各少数民族, 人们以歌传情, 通过民歌、山歌等歌咏形式结交朋友、寻找伴侣、表达爱慕之情, 成为交往活动最有效、最普遍的方式。

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性, 易使人产生共鸣, 贝多芬说, “音乐语言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大学生在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时, 是对角色意识的认同和增强过程。例如学校的乐团, 作为一种群体的演奏形式, 集多种乐器和声部于一体, 人数众多, 组织复杂。要求参与者齐心协力、配合默契, 一方面要发挥个体演奏者的最佳水平, 不拖累乐队;同时又不能过分突出、表现自我, 要在共同目标下通力协作, 完成对作品的演绎。

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指出:“一个乐调可以在无数听者的心弦上引起交感共鸣。音乐使我们畅快, 四周许多人都同时在分享我的畅快。这里没有分别界限, 没有恩仇迎拒, 我们同是一个阳光煦育的兄弟姐妹, 我们皆大欢喜。要群众团结一气, 最有效的媒介只有音乐。” (6) 音乐活动给每位参与者营造心理相融、良好合作的气氛, 提高协同、合作能力, 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使大学生深刻体会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明确自我价值及其在集体中的地位。不仅有助于审美、创美能力的培养, 而且能激励参与者自尊、自爱, 提高人际交往、和谐共处、服务团体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 润泽人文, 推动和谐发展

孔子《论语》中“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7) 认为音乐是塑造完美的人的关键环节。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 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智慧、自由等人文特征都蕴含于不同历史、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音乐家所创作的优秀音乐作品中。

大学生在学习音乐时, 不仅是学习其艺术技巧, 更重要的是理解音乐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了解其传承的文化内涵。中外优秀音乐家通过音乐作品呈现出深刻思想和崇高魅力, 饱含深刻的人文精神。例如贝多芬的交响曲都充满着对“自由、平等、博爱”美好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社会、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音乐由感动至感化, 因为它的和谐浸润到整个身心, 成为固定的模型, 习惯成为自然, 身心的活动也就处处不违背和谐的原则。美育怡情养性, 使性情的和谐流露为行为的端正。唯有这样的修养结果, 善与美才能一致。” (8) 人文精神通过音乐教育和活动让学生慢慢地领悟, 在认识生活的同时, 教育他们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 给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 培养崇高的理想, 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使他们的思想得到熏陶和升华, 良好的人格在音乐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培养, 人文精神不断向更加完满的方向发展。

三、“润泽”音乐文化的构建

大学校园“润泽”音乐文化主题的建立并非轻而易举, 需要有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仅需要相关的理论支持, 还需要机制的保障、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投入和相应的设施设备的配套, 才能真正使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润泽”心田, 健康成长的乐园。主要工作如下:

(一) 主题研讨, 群策群力

1. 展开“润泽”音乐文化主题实施价值及可行性的讨论与论证。

由学校艺术教育主管领导、专家、专业教师及团工委、学生会等多部门成员组成课题组。通过多层面的交流, 明确该主题的价值。重点把握“润泽”音乐文化主题的基本理念、基础理论和实施目的, 考虑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笔者所在的杭州师范大学通过总结办学经验和分析办学实际, 认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是现代社会发展与高科技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明确提出了“文理渗透、艺体兼备, 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使艺术教育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抓手, 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和今后的工作中既能欣赏美、领略美, 也能创造美。

2. 整合专家和教师资源, 各取所长, 发挥优势。

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与观摩, 使主题得到宣传和推广, 增加对活动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帮助教师了解主题实施的手段和方法, 使教育者和建设者建立广泛的联系, 斟酌并实现多种资源的共享, 进一步提升该主题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定的课程、活动体系, 例如教材、网络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指导资料等。

以提高艺术素养, 开阔学生艺术眼界的“浙江人文大讲堂高校分讲堂”就设在杭师大, 学生常年能听到高水平的文化艺术学术讲座。请来的著名教授、作家、艺术家、著名主持人等, 为广大学生所喜爱。

3. 在试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校推广。

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 并处理好多种关系。可先从学校的某所具有艺术教育优良传统或艺术教育管理较好的学院先期进行试行。学校行政主管部门给予政策、制度的倾斜与支持, 后勤服务部门给予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上的保障与帮助;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 相互促进, 营造氛围, 积极推进。

杭州师范大学为深入开展大学生校园艺术活动, 专门成立了以副校长丁东澜为主任的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学校艺术教育研究院。强化制订了人文艺术教育的各项措施。注重在校园硬件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上呈现人文艺术教育特色。

(二) 主题深入, 课程贯穿

在观念与理论确定的基础上, 要想真正得以实现, 最主要的途径是各类音乐艺术教育课程的渗透。主要有音乐专业课程、公共选修课、通识课、专题讲座等。

1. 开设不同层次的音乐教育课程。

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素养、不同兴趣的学生, 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目的和计划的制定可以是多层面的:深入研究、提高技巧、初学入门、增长见识、培养兴趣、调节情绪、心理辅助等等。教学内容可以是传授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 使他们掌握基本的音乐审美方法;传授音乐审美技巧, 理解不同的音乐艺术创作手段, 培养他们理解、捕捉音乐美的能力;提高音乐表演技能, 促进审美情趣知能, 发掘音乐创造力等。

杭师大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学校在2000级培养方案中将《音乐基础与欣赏》等音乐艺术课程列为全校学生的限定性选修课, 受到学生的欢迎, 报名选修的学生十分踊跃。

2. 加强教师音乐艺术教学研究与交流。

通过校际、教师、学科之间或国内外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交流, 吸收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的艺术教学方法。重视音乐艺术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分析, 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推进音乐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音乐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与评价, 多开展教学观摩课活动, 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思考、提升的机会, 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杭师大大力弘扬艺术教育精神, 并筹资设立各类艺术奖励项目, 鼓励师生在艺术教育、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等方面的探索, 如:面向教师的“李叔同艺术成就奖”;面向本科生的“丰子恺文艺奖”等。

(三) 学生主体, 齐抓共管

除了通过各种以音乐教学为主的教育手段外, “润泽”音乐文化主题的建设可以依托各种与学生相关的组织。形成在学校党委、团工委统一领导下的多部门共同参与、全体学生踊跃参加、形式多样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此项活动的有效开展与普及, 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人和受益者。

1. 组织社团。

充分利用校、院级团工委、学工部、学生会等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和号召力, 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 组织好各类学生音乐艺术社团。学生社团为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激发创作创新灵感、提高艺术素养和发展个性提供了平台, 受到青年学生的普遍欢迎。例如:歌咏会、原创音乐联盟、采音艺术团、琴乐飘飘等。

2. 提供舞台。

通过联欢会、同学会、游园会、联谊会等形式, 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活动, 将集体与个体有机地联结起来,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供他们音乐表演、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 加强同学间的音乐审美交流。

3. 引入竞争。

通过校园音乐比赛、表演、才艺展示等活动能够起到推广、激励的作用, 有效地发挥“润泽”音乐文化主题的功能。例如, 杭师大初等教育学院开展的“六艺节”文艺演出、校园之星歌手大赛、原创音乐大赛、趣味音乐知识竞赛等, 校园音乐文化活动的形式内容五彩缤纷, 各类活动针对不同群体, 参与的学生多, 普及面广。2004年以来杭师大连续参加全国校园歌曲大赛获银奖1项, 铜奖2项, 并连续获优秀组织奖。

(四) 善用媒体, 校园传播

大学校园文化传播媒体是塑造“润泽”音乐文化的重要舞台。通过校园的网络、广播台、报刊、宣传栏等, 有目的、有步骤地建立格调高雅、蓬勃向上, 具有浓郁时代特点和充满青春活力的“润泽”音乐文化主题传播网。引导学生的音乐实践观念与行为, 使他们朝向积极健康的音乐审美价值趋向与信念, 促进校园音乐文化有序地发展。

1. 计算机网络媒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互联网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工具。“润泽”音乐文化主题应充分利用网络传播信息量大、传递快捷、互动性等特点, 打造健康、丰富、富于活力的音乐平台,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与活动, 开展网上互动与交流。

2. 报刊杂志、有线广播。例如, 杭师大校园广播站的专题

节目“世界不同国度的动感音乐”, 介绍了美国、法国、墨西哥、韩国等不同国家的具有地域性的、同时又有流行特点的音乐, 使同学们在愉悦的欣赏之余, 了解了世界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

(五) 联系社会, 生活渗透

在现今浓厚的市场经济氛围影响下, 社会的审美取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许多以赢利为目的、商业性的音乐形式、活动层出不穷。如“超女”“好男儿”等受到广大学生的热情追捧。学校聘请专家、评委、专业教师, 对这种音乐文化现象及时、客观地评价, 从艺术性、思想性等方面给予全面、积极的指导, 引导学生理性面对, 并朝向健康、高雅的主流音乐文化, 形成较高层次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

联系社会, 杭师大积极争取省市宣传、文化等部门及歌舞团、越剧院、京昆剧院等艺术团体的支持, 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央歌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京昆剧院等著名艺术团体都到学校来举行了演出。

四、结语

在当今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 就连牙塔里的学子们也都浸染在纷繁、浮躁的世风之中。成长的烦恼、即将踏上社会的迷惘、人生观的不确定、自立的无助、前途的未卜, 使他们在交织的矛盾冲突中少了安宁、祥和, 多了烦躁、不安。

“润泽”音乐文化主题通过和悦的音乐, 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艺术水平普遍提高, 抚慰他们躁动不安的心灵, 如一泓清泉, 流淌、滋润他们的心田, 带给他们美好的享受, 同时引发他们的思考, 端正品行, 自信、自爱、自尊, 并在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脱离世俗的羁绊, 直面人生, 满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始终充满洋溢的热情, 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I].

[2]新华词典[H].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3]北魏贾思著, 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S].中华书局, 2009.

[4]司马迁.史记精选[K].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8.

[5]朱光潜.无言之美[B].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服务型大学管理文化构建研究 第10篇

服务型大学管理文化则是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理念的影响下形成的。它坚持管理就是服务, 大学行政管理机构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大学发展进步的需要, 应为广大师生提供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满意的公共产品。它要求大学管理机构以“师生本位”为核心价值, 坚守大学管理的服务性和权力的有限性, 切实对大学的发展进步和学校广大教师、学生负责。

服务型大学管理文化既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管理文化经历了以韦伯的科层组织结构理论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主导下的和人本主义影响下的大学管理文化两个主要阶段。理性主义管理文化把人和组织假设为“经济人”和“工作组织”, 推崇“科学”和“效率”, 支撑独断型和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开启了一个以效率为核心的新时代”, “但它也把人性片面化为人类的生物性和生理的机械性, 造成人类道德和情感的真空, 播下了“价值失落”和“无意义世界”的种子, 将物欲的满足、财富与权力的占有视为全人类普遍共有的本性, 导致意志自由和个人物欲满足成为惟一的价值尺度”, 逐步被时代所抛弃。人本主义管理文化则先后提出了“社会人”、“健康人”、“复杂人”假设等, “认为大学管理要努力了解教职工的个性需要, 降低组织的僵化程度, 平均权力和丰富工作内容, 从而达到实现大学组织目标和满足教职工个体需要的双重目的”。它支撑着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和民主管理等人本主义大学管理文化理念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借鉴以上两种管理模式, “21世纪的大学管理文化将吸纳理性主义文化和人本主义文化的合理因素, 并加以超越, 在东方集体主义价值观基础上, 构建出一种追求普遍和谐的管理文化模式”。笔者认为, 服务型大学管理文化即为上述文化模式之一。

服务型大学管理模式体现当前构建以人为本、尊重知识、人才的要求, 必将以对人极大尊重和高效管理、完善服务提升师生爱校荣校的意识, 有效减少师生员工与管理部门的对立情绪, 形成人人参与创造, 参与管理的和谐校园, 促进教学、科研又好又快发展。

2 构建服务型大学管理文化的原则

2.1 坚持以“师生本位”为核心价值

建设高校服务型管理文化, 须坚持以“师生本位”为核心价值。一切管理活动都应围绕识人、用人、育人、留人展开, 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又要强调教师的育人功能, 以教师为本。牢固树立民主和服务观念, 重视师生的因素。坚持民主管理, 广开言路, 根据师生需要,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 形成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鼓励创新的教学制度, 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其安心于教研, 不断展现和提升传播和创造知识的价值;坚持管理育人, 创新学生自我管理的生活行为制度和科学的学生自我管理运行体系, 善待学生, 服务学生,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学习、经济、情感和就业等问题,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2.2 严守管理权力的有限性原则

在做好大学管理服务工作的同时, 不越界干涉教师法定范围内的科研活动, 创造自由宽松的外部治学环境。洪堡认为, 教育就要为人们创造自由地研究、学习的条件, 要切实尊重师和学生的研究、教学和学习自由的精神。要尊重并培育教育多元化大学理念, 兼容并蓄, 构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氛围, 鼓励不同的学术观点碰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尊重学生选择前提下, 为学生个性自由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让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

2.3 坚持管理服务学术的工作原则

行政管理人员要尊重知识、人才、学术和教师的教学、研究主体地位。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管理服务于学术和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理念, 学习学术知识, 了解学术动态, 为学校的学术发展铺路搭桥。积极探索总结管理经验, 研究管理模式, 理顺管理机制, 创新管理方式, 不以行政指令干涉教研, 以高效的管理推动学术发展, 争取各界对学校发展的支持, 推动学术交流、应用与推广, 加强教研基础设施建设, 为高校的教研工作创造好的内外部环境。

2.4 坚持对全体师生负责的工作原则

教职工和学生是高校的主人, 学校管理工作关系到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 大学的管理工作须坚持对全体师生负责, 既对上负责, 又对下负责。深入了解师生不同利益群体及群体内部的利益诉求, 缩小分歧, 扩大共识, 形成能体现、满足和保障师生员工共同利益的制度。坚持民主管理, 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学术委员会和教职工管委会建设, 提高教职工代表的参政议政素质, 保障教职工民主权利的行使。重视学生主体作用, 支持与鼓励学生参与校政和民主管理, 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的桥梁纽带和参政监督作用。

2.5 坚持务实高效廉洁创新的工作原则

高校管理工作须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 紧密围绕教研工作的实际, 不动摇, 不懈怠, 不折腾, 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养成雷厉风行、高效严谨的工作作风, 提高办事能力, 开展好管理服务活动;坚持廉洁自律, 树立国家和学校利益至上的宗旨, 排除在权力上的任何私有欲, 公正客观地处理好师生利益分配, 不利用职权为个人谋取私利;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 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面对复杂问题时, 不退缩、不等待, 不守旧、不推诿, 了解新情况, 处理新问题, 探索新方法, 走出新路子。

3 构建服务型大学管理文化的建议

(1) 大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和作风是管理文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关键力量。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有一个积累与凝练的过程, 高层管理者往往居主导地位。高校管理的理念、模式、方法的选择首先取决于高校管理者的观念和文化背景。富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高超的教育管理技巧的领导者的重视、思考和以身垂范是建设服务型大学管理文化的关键力量。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 使自己的行为成为载体, 切实发挥好文化建设过程中设计师、倡导者、培育者和变革者的领袖作用。

(2) 建设富有生命力和群众基础的服务型大学管理文化, 要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管理文化理念, 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予以融合、内化、提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既要以高教改革发展的背景为前提, 立足学校自身实际, 又不可固步自封, 要坚持走出去, 引进来, 认真研究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特点, 借鉴其经验, 又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3) 要进行科学民主制度设计, 发挥制度文化对管理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将校园文化建设, 特别是服务型大学管理文化建设纳入高校的中长期规划, 使之成为全校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和完善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及学术委员会等团体的职权和运行机制, 重视高校学生组织的作用, 鼓励学生参与监督学校的管理和发展, 充分发挥上述组织的桥梁、监督等功能。建立健全师生对管理部门的民主问询和评议制度, 建立高校重大事件例行通报制度, 推行师生对管理人员的民意测验制度, 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带来的部分管理人员忽视师生利益, 盲目追求政绩的作风。

(4) 在高校管理传统的基础上, 提炼大学“校训”, 发挥其导引、激励和教育功能。校训是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 是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缩, 是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概括, 有强大的凝聚和育人功能, 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发挥着核心作用。要重视理念的凝炼和升华, 使服务型管理文化的理念成为在校管理者的信念, 并身体力行。

(5) 要加强服务型大学管理文化载体建设。在高校师生中开展管理文化学习研讨和实践活动, 发挥媒介网络阵地的作用, 宣传、凝练、推广服务型管理文化, 使其深入人心, 并内化为高校管理者的自觉行为。

摘要:服务型大学管理文化坚持管理就是服务。大学行政管理机构应尽可能地为师生提供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满意的公共产品。它坚持以“师生本位”为核心价值, 坚持管理权力的有限性、管理服务学术、对全体师生负责和务实高效廉洁创新的工作原则。要求大学领导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 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文化理念, 进行科学民主制度设计, 凝练大学管理文化理念, 加强文化载体建设。

关键词:服务型大学,管理文化,构建,原则

参考文献

[1]王冀生.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 2005.

阳光体育背景下大学体育文化构建 第11篇

1“阳光体育”的精髓

阳光体育,全称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中央提出的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培养、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要求。我国学校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把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作为学校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让学生在阳光下、操场里、在户外享受大自然赋予生命的温暖与呵护,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以便更好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2在“阳光体育”影响下的高校体育文化内涵的延伸

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教学环境下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的高校文化之一,是大学生进行由学校组织发起的体育实践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统称,包括体育活动能力、体育精神与观念等[1]。在“阳光体育”运动精神的影响下,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内涵有了进一步的延伸。

2 . 1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

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实行学生素质教育铺设了丰厚的土壤,让高校学生在头脑中埋下“阳光体育运动”——健康的种子, 在阳光与土壤的共同孕育下茁壮成长,以便促进学生更好的完成高校的体育课程与运动实践过程。

2 . 2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

固有的大学体育课程的一部分是在室内完成教学过程,就需要依托一定的体育设施或器械来进行,同时也包括学生必备的服装等。在“阳光体育”的背景下,要求学校完善一部分体育设施,加强物质投入,修建户外露天场馆,维护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体育设备本身就是一种校园物质文化的体现。

2 . 3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实践行为文化

提到体育运动,就一定会有竞技的存在,这也正是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可以激发人类的斗志,挑战身体极限。体育文化的意义在于鼓励学生进行良性竞争,积极参与运动竞赛,增强其心理素质。与此同时,高校也完成了体育教学中知识传承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运动中找寻体育的内涵,在竞争中修正自身品行。校园体育文化需要大家共同行动起来营造“阳光体育”运动氛围。

3“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构建

“阳光体育”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文化需要进行多层次的搭建。通过高校体育部分课程内容的改革、完善校园制度管理、设置体育场馆、维护高校体育文化环境、鼓励学生自建体育社团、传播体育文化等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进,才能更完备的构建高校体育文化。

3 . 1借助“阳光体育”的精髓指导改革高校体育课程

课程始终是学校从事教育活动的根本,而体育课程的改革可以说是在“阳光体育”精髓的指引下完成的。引导高校在体育课程中融入现代体育教育最新理念,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提高其体育运动技能,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对学生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承和积累,提高教学成果。在“阳光中”完成体育课程, 让学生汲取“阳光体育”的养料、主动吸收知识。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丰富的课程内容是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重要方面,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顺应学生群体需求,改换教学思路, 加强对课程资源的研发,选择具有趣味性、参与性强的体育课程, 拓宽学生体育知识,增强体育能力,全面实现体育课的素质化进程。

3 . 2完善高校管理

大学院校的领导者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掌舵人,首先要重视“阳光体育”在大学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明确高校的治学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融入到高校的管理导向中[2]。管理者要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校园实践先行者,带头参与体育运动, 加强校园组织协调管理,划分高校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和监管者, 逐层落实,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教育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评估。例如,明确规定体育课外锻炼的要求,即保障全体学生每天锻炼1h,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3]。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能使体育文化的构建形成良好的执行环境,保证大学创新体育教育的顺利实现。

3 . 3设置标准体育场馆

为了建设安全、良好的运动环境,高校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 新增或改建校园体育场馆,按照“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思想进行搭建运动平台,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实施。设置标准体育场馆要侧重户外场馆的建造,例如:网球场地、篮球场地、足球绿地、高尔夫球场地等等,这样既能够满足体育课程的进行,又能够实现“阳光体育”运动。

完善和设置标准的体育场馆是高校构建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即便是运动设施本身也是一种意识文化的载体,能够体现着人们的道德情操、价值观等多种文化特质,会反射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对学生的阳光体育教育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3 . 4维护高校体育文化环境、鼓励学生自建体育社团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需要高校师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也要加强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利用校园内的小广播、教学楼内外布置,传播“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理念、世界体育资讯,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营造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号召学生站到“阳光下”参与体育锻炼,在高校里成立运动类社团组织、体育俱乐部、健身协会等团体。通过实践,实际上也是对学生素质能力的一种考验。

3 . 5把体育精神发扬光大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不仅要在校园范围中体现体育运动的意义,更要在校园内外都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例如,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到公园等场所徒步运动、各高校联谊开展游泳竞赛等,但是前提一定要保证学生生命安全,提前做好安全保护教育。学生在社团组织活动过程中相互渗透体育知识,有意识地影响锻炼人群,形成规模效应,发挥学生课外锻炼的独特效果,使学生掌握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现代化体育方式,从而辅助建立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让“阳光体育”运动伴随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以及参加工作后的各个人生阶段,只有这样,我国整体的大学体育文化才能够得到更为长远、有效的传播和构建。

4结语

上一篇: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下一篇:彩色线阵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