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范文

2024-06-10

针灸治疗范文(精选12篇)

针灸治疗 第1篇

面瘫又称歪嘴风、口僻, 是指口眼向一侧的一种症状。临床上以发病突然, 一侧或两侧面部神情呆板、麻木, 患侧额部平坦, 目睁闭合困难, 露睛流泪, 口角向一侧歪斜, 伸舌多偏向一侧, 口角流涎, 漏食漏水。针灸治疗面瘫效果确切, 操作简便, 副作用少。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面瘫患者85例, 男38例, 女47例, 年龄最小15岁, 最大59岁, 其中50岁以下68例, 50岁以上17例。

1.2 治疗方法

1.2.1 辨证施治 面瘫的辨证, 主要通过病期及兼证进行。本病以患侧面颊平坦、皱纹消失, 目张不合、露睛流泪、引口移颊症为主。临床上有寒、热、虚证之不同, 寒者多由感受风寒之邪所致, 面部引口移颊, 肤色不变, 兼见头项痛, 恶风寒, 舌红苔薄白等证。热者因感受风热之邪所致, 病多以耳部疱疹为首发症状, 逐渐出现口眼斜, 并兼有面部肿胀, 耳鸣重听, 口苦, 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等证。虚证多为面瘫日久不愈, 出现面颊筋惕肉瞤, 抽搐, 兼见心烦, 心悸失眠, 舌红少苔, 脉弦细等。治疗本病以疏风通络, 活血辨证为主, 兼疏风散邪, 清热解毒, 养血润燥。

1.2 针灸对症治疗 主穴:地仓、颊车、合谷。配穴:局部取穴还可以加阳白、太阳、翳风;风邪侵袭加风门, 风池;肝风内动加肝俞、行间;肝气郁结加太冲;气血双亏足三里、脾俞、胃俞。

操作:地仓向颊车方向透刺0.8~1.2寸, 合谷针刺对侧穴位。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 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 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 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 合谷行平补平泻法, 足三里施行补法。

方义:风邪侵袭面部, 风中面部经络, 气血阻滞, 面部筋脉失养, 纵缓不收所致, 取阳白、太阳、地仓、颊车疏通局部经气, 温经散寒, 濡润筋肉;翳风疏散风寒之邪;“面口合谷收”, 取合谷为远部取穴之一。风邪侵袭加风门, 风池以疏散风邪;肝风内动加肝俞、行间清泄肝阳;肝气郁结加太冲疏肝理气;气血双亏不足三里、脾俞、胃俞调理脾胃, 补益气血。

2疗效观察与结果2.1

疗效标准 痊愈, 症状完全消失, 面肌功能恢复正常。外观动态与静态完全与健侧相同;显效:症状基本消失, 外观大致正常, 鼓腮稍差。

2.2 结果 病程与疗效的关系:从治愈的85例中, 发病10 d内治愈者71例, 占83%, 发病10 d以上者治愈14例, 占17%, 显示病程短, 疗效好。

3讨论

本症多由风邪入中面部, 痰浊阻滞经络所致, 可按中风辨证治疗。《灵枢·经筋》记载本症为“口僻”:“足阳明之筋……卒口僻, 急者目不合。”《医学纲目》曰:“风半身不遂者, 必口眼斜;亦有无半身不遂而斜者。”《证治要诀》卷一:“中风之证, 卒然晕倒不知人, 或痰涎壅盛, 咽喉作响, 或口眼斜, 手足瘫缓, 或半身不遂, 或舌强不语。”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20~50岁者居多, 面部左右两侧的发病率大致相等, 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尤以冬春季发病较多。临床上以发病突然, 一侧或两侧面部神情呆板、麻木, 患侧额部平坦, 目睁闭合困难, 露睛流泪, 口角向一侧歪斜, 伸舌多偏向一侧, 口角流涎, 漏食漏水。

临床上根据起病急骤, 或有面部受凉、风吹病史, 部分患者起病后有耳后疼痛, 颜面部不舒及口眼斜等特征性表现, 诊断多不困难, 但应注意与中风病面瘫的鉴别。从病因上分析, 本病多因感受风邪所致, 而中风多为肝风内动所致。就症状特点分析, 中风除面瘫外, 多同时有肢体偏瘫, 甚或有神志昏迷之症, 而本病则以口眼斜为主, 既无偏瘫, 也不会发生神昏之变。就预后状态而言, 面瘫虽发病急, 但若及时治疗, 大多于1~2个月可以恢复正常, 中风病的面瘫、肢瘫, 有的患者可以恢复正常, 然确有不少患者尽管经过系统的中、西医治疗, 仍然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此与单纯的面瘫有明显的区别。

针灸治疗本病, 效果良好, 多于一个月左右即明确恢复, 初期勿急于求成。以针灸治疗为主, 可以配合热敷、理疗及按摩, 注意患侧眼睛。平时注意起居, 头面谨避风寒。伴有肢体或其他症状, 或症情日久反剧者, 需详审病因。

针灸如何治疗紧张 第2篇

有一种情况则为身体肌肉紧张及心理紧张造成的失眠。诊断后做针灸,主要为肾俞穴、关元穴,并进行腰部的按摩调理。

问题是太累了,一是身体累,二是心累。背部甚至全身肌肉都很紧,做了针灸后腰部得到松弛,感觉很舒服就睡得好了。”身体疲劳,先给失眠埋下了“病根”,再加上有了心理障碍——总觉得睡不好,总给自己不好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这种不能安睡的暗示越来越强烈,造成了恶性循环的后果。

“我们主要针肾俞穴、关元穴,调肾、调紧张情绪,再进行理疗,气血一活,就会感觉到很舒畅。这跟我们很累以后去做推拿按摩就觉得很轻松是类似的。”

“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失眠有紧张性的,有药物依赖的,或因更年期造成的,只要针对病因来治疗,就可以做到针到病除,药到病除。而针灸对调节紧张度方面很不错,但对于亚健康、湿寒等方面,则会慢一些。”

如今失眠患者不少,尤其是一些生活无规律的人群。这类人群要调节失眠,就要把生活规律改过来,避免造成精神的张状态,再通过针灸调节紧张度,然后通过心理调解,就可以缓解失眠。

针灸去皱效果怎样

针灸除皱依据的是脏腑经络学说,将局部与全身取穴结合起来。局部取穴是指在易出现皱纹处就近取穴,通过穴位刺激,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改善皮肤的营养供给,调节皮脂腺的分泌,进而达到消除面部皱纹、避免皮肤松弛的目的。

最近,在肉毒素除皱频出毁容事故的影响下,不少想除皱的人转而向传统的针灸除皱方法求助。这是我国古来有之的美容方式,除皱效果稳定持久。

针灸除皱依据的是脏腑经络学说,将局部与全身取穴结合起来。局部取穴是指在易出现皱纹处就近取穴,通过穴位刺激,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改善皮肤的营养供给,调节皮脂腺的分泌,进而达到消除面部皱纹、避免皮肤松弛的目的。全身取穴则着眼于平衡脏腑,调节全身各系统的功能,以达到除皱的目的。不同体质的人,取穴位置有所不同:脾胃虚弱者常配合脾俞、胃俞等穴位,肾虚者常配合关元、肾俞等穴位。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除皱也并非万能,毕竟衰老是人体不可抗拒的规律。一般来说,针灸除皱最适合50岁以下皱纹早现者,特别是因患各种慢性疾病而出现早衰者。

接受针灸除皱,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的针灸科。因为他们不仅针灸器具消毒严格,可有效预防感染及各种传染病,而且医师手法娴熟,疗程设置科学。通常针灸除皱以20次为1个疗程,第一个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第二个疗程每周2次,第三个疗程每周1次。在针灸除皱时,医生通常会配合面部皮肤按摩或耳部穴位贴压疗法,以消除面部细小的皱纹。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在经期、妊娠期、饥饿以及过度劳累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接受针灸除皱美容。如果患有某种慢性疾病,最好能在接受针灸除皱的同时,积极治病,因为各种慢性疾病往往是面部皱纹产生的“催化剂”。

针灸去皱的操作方法

针灸治疗中风探微 第3篇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432-01

笔者对中风一证按其发生、发展辨证施治,采用针灸治疗积累了一点经验,现简述如下:

先兆期

中风之前常出现先驱症状,如头胀痛,步履漂浮,倦怠易怒,甚至指端不时麻木,语言不利,头晕目眩,为中风先兆。笔者自拟“平肝潜阳方”治之,取百会、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三阴交、太冲穴?毫针刺,用泻发,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一次,每日一次,一般3—5次便能显效。若证属年老气虚,则灸 百会、风池、肩井、曲池、风市、足三里、绝骨、足临泣穴,常收到较好的预防作用;若平素高血压,可常交替针刺血海、足三里、曲池、太冲、印堂、风市等穴,可预防中风发生。

卒中期

中脏腑按其证型有闭脱之分。闭者宜开,脱者宜固。闭症多表现为神志不清,;两手固握,牙关禁闭,面赤气粗等症。笔者自拟“开窍熄风方”取水沟、十二井、太冲、丰隆、百会、风池等穴位,毫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对十二井穴则点刺出血,每日针1~2次,以平肝熄风,清火豁痰,开窍启闭。通过通调人体机体产生调整作用。若见脱证多表为目合,口张、手撒、遗溺、息微等,笔者自制“回阴固脱方”,取关元、气海、神阙,用大艾柱灸之,不拘壮数,以汗收,肢温,脉起为度,以回阳固脱。笔者认为任脉为阴脉之海,“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元阳外脱必从阴救阳,灸上三穴,以回重绝之阳,使阳气恢复,固卫有权:对汗多者加合谷、阴郄灸之;脉微欲绝配针内关、太渊:四肢厥冷加足三里,温针。若见中经络,多以口眼歪斜,舌强不语,半身不遂为主症,笔者自拟“疏经活络方”取风池、肩髎、手三里、外关、风市、阳陵泉、昆仑等穴治偏瘫为主。舌强不语,加哑门、廉泉、通里、关冲;或取廉泉透海泉、金津、玉液;口眼歪斜?加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或听会透翳风、太阳透颧髎。笔者認为半身不遂之证,宜用毫针刺,施以补法,可加灸;口眼歪斜者宜用透穴针法,施以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舌强不语之症,除哑门不宜深刺,和强刺激外,其余诸穴均可深刺和施以泻法,尤其是廉泉、金津、玉液等穴,更应深刺、强刺,才能奏效。

恢复期

针灸治疗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均来自我部门诊, 男43例, 女25例, 年龄21岁~65岁;病程2周~11年不等;左侧腰痛者27例, 右侧腰痛者25例, 左右两侧均疼痛16例。以上病例, 第三腰椎横突尖端处可触及活动的肌肉痉挛结节 (于臀中肌的后缘及臀大肌的前缘相互交接处可触及隆起的索条状物, 并有明显触压痛) , 在臀大肌的前缘可触及紧张痉挛的臀中肌, 局部压痛明显, 36例股内收肌现痉挛紧张。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30号2.5寸毫针从痛点处进针尖指向痛点处, 进针约1.2~1.5寸 (深浅因个体而异) 达病区, 针刺下有抵触感时 (说明针尖已触到第三横突的尖部) , 将针稍退为宜, 然后捻针柄以提高针感, 已有酸、麻、胀、窜等“得气”征时, 针尖触及第三腰椎横突尖端最好, 如针尖抵触感消失, 说明针尖已经超过第三横突, 应及时回抽些, 以免不小心进入腹腔, 尤以瘦弱者为慎。得气后, 用上海商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实验工厂生产的G6805-1针灸治疗仪通电治疗, 电刺激以个体耐受为宜, 可留针10 min~15 min, 每日1次, 7次为1个疗程。

对照组采用30号2.5寸毫针从痛点处进针尖指向痛点处, 进针约1.2~1.5寸 (深浅因个体而异) 达病区, 针刺下有抵触感时 (说明针尖已触到第三横突的尖部) , 将针稍退为宜, 得气感后, 握住针柄快速做顺反时针拧针4~6次, 手有针尖“抵触”及肌纤维从针尖滑过的感觉, 后留针10 min~15 min, 操作完毕后起针, 每日1次, 7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1~2个疗程内, 局部疼痛消失, 弯腰等腰部活动自如, 局部压痛及牵涉痛消失, 6个月无复发。有效:经1~2个疗程治疗, 局部疼痛减轻或消失, 但有时仍可触及活动的肌肉痉挛结节, 劳动后仍有疼痛不适感, 但不影响正常活动。无效:经2个疗程治疗, 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属中医学“腰痛”、“痹证”的范畴, 不通则痛, 从而出现痹痛的症状。西医认为,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腰痛或腰臀痛疾, 过长的第三腰椎横突受到反复牵拉损伤而引起的局限性压痛, 易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容易受损伤而引起该处附着肌肉撕裂, 出血、瘢痕粘连、筋膜增厚挛缩, 使血管神经束受摩擦、刺激和压迫, 而出现血肿粘连, 瘢痕挛缩, 筋膜变厚等, 致使腰神经后外侧支在穿过病变部位时受到压迫, 而出现一系列综合征。针灸采用选阿是穴处进针至骨端, 平时用手法很难达到松解使局部肌肉放松的作用[1], 通过针灸治疗仪脉冲的作用和刺激, 不仅能舒筋通络, 活血散瘀, 消肿止痛, 同时可起到松解粘连痉挛的肌肉, 起局部按摩, 促进炎症吸收, 使局部血液循环增强, 组织营养增加, 防止粘连再次发生的作用, 促进疾病的康复,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68例来我部门诊病例按来就诊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 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结论 针灸加针灸治疗仪治疗腰椎第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

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针灸,针灸治疗仪,疗效

参考文献

针灸治疗中风病论文 第5篇

针灸治疗中风病论文【1】

【摘要】 目的 中风病为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

临证治疗中风病倡导分期辨证论治,力推醒脑开窍针刺法;急性期、亚急性期倡导醒脑开窍针刺法,巧合头、耳、体针施治。

稳定期、恢复期阴阳两经结合,体针电针醒脑开窍针刺法并施。

在恢复期中,临床上多有肢体痉挛症状明显者,又称为痉挛期。

此期以“关刺法”及“轻刺法”、“缓刺法”为主,配合耳针、醒脑开窍针法。

后遗症期醒脑开窍针法,体针并用电针,配合背俞穴铺灸。

规范针刺操作,强调针刺效应。

【关键词】 中风 针灸疗法

1 方法

1.1 开窍针刺法

倡导分期辨证论治,力推醒脑开窍针刺法:

中风病的针刺治疗,由来已久,历代名家对该病均进行过深究精探,总结出了许多成熟的经验,指导并参与临证治疗。

笔者在临证中将中风病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2小时~10天)、稳定期(11~20天)、恢复期(21~90天)、后遗症期(91天~12个月)。

各期针灸治疗有别。

急性期、亚急性期力倡醒脑开窍针刺法,巧合头、耳、体针施治:对缺血性中风针刺介入越早越好,极力倡导醒脑开窍针刺法,[1],以头针体针为主。

取穴以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

辅穴:极泉、尺泽、委中、合谷。

行醒脑开窍针刺法。

稳定期、恢复期阴阳两经结合,体针电针醒脑开窍针刺法并施:中风之为病,多因体内阴液不足,水不涵木,风阳内动所致,阴阳失衡为其本质。

单纯选取阳经诸穴,未免过于片面。

根据“阴阳互根”、“阴阳互生”的理论当为阴阳两经结合,二者兼顾,方为周全。

此外根据“阳缓而阴急”、“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从整体观出发,阴阳两经结合,合于理论,利于临床。

在恢复期中,临床上多有肢体痉挛症状明显者,又称为痉挛期。

此期针刺治疗尤为重要:痉挛期时患者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临床又形象地称之为“硬瘫”。

在此期进行针刺治疗时,如果针刺过深或手法过重,经常会引发局部肌肉抽搐,导致滞针、弯针甚至断针,如果操作不当,不仅会使患者遭受痛苦,本能地拒绝针刺治疗,长此以往,还会使患者痉挛的程度进一步加重,从而影响患者的恢复进程。

结合多年临床体会,对痉挛期的针刺方法以“关刺法”及“轻刺法”“缓刺法”为主,配合耳针、醒脑开窍针法运用于临床,疗效较佳。

后遗症期醒脑开窍针法,体针并用电针,配合背俞穴铺灸:对中风后遗症及并发症是针灸治疗最多、最无争议的病症,但寻找到对于某些症状的特效的穴位和针灸方法,仍然是针灸临床医生孜孜以求的目标。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后遗症期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法,体针并用电针,配合背俞穴药物铺灸,疗效显著。

规范针刺操作,强调针刺效应。

2 讨论

针刺治疗以其手段的多样性长期运用于临床,体针结合各种微针疗法广泛地适用于临证治疗。

但多年来,针刺治疗以其较为散乱的个体化操作,使其临证应用缺乏规范的为业界认可的标准。

同为一个穴位,在治疗同一种疾病时,不同医生很可能采取的操作方式会有所差异,故临证治疗时较为繁杂,虽有各自的见解,但会使初学者感到茫然,从一定角度束缚了针灸治疗的普及性。

在针刺施术时,除了进针的方向、深度、角度、刺激量等具体要素外,对于腧穴的具体操作细节,尤其是操作的持续时间、达成的针刺效应等,均有严格的规定,每次针刺操作仅以得气作为最终目的是远远不够的。

对此,笔者强调,要从电生理学角度而言,针刺操作时,只有其刺激量达到相应程度直至产生动作电位时,才能够对疾病产生突出的治疗作用。

总之,针灸治疗中风病为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中风病已为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

中风病治疗、康复效果的优劣,临床实为参差不齐,要在临床上最大限度的达到康复目的,是爱好针灸事业人的最大追求。

参考文献

[1]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62-267.

针灸治疗老年中风病的研究【2】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针灸治疗老年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月~10月我院诊治的老年中风病患者共59例,采用针灸进行综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9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痊愈16例,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22%。

结论:针灸疗法治疗老年中风病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特别是临床疗效显著,且疗程较短,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针灸;老年中风;临床疗效

中风导致偏瘫是神经科常见病,是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之一。

针灸治疗痤疮临床效果观察 第6篇

【关键词】痤疮;针灸;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50-01

痤疮是临床上与皮脂代谢有关的皮脂腺和毛囊发生慢性炎症的一种病变,该病主要发生于青春期男女和中年妇女,中医学上称为“肺风粉刺”,临床表现主要是为以面部、胸背部皮肤出现丘疹、粉刺、结节和脓包为主的皮肤组织损伤。虽然目前现代的西医治疗方法较多,但是其副作用大且较易复发,祖国中医学认为痤疮多由肺胃蕴热、上熏面部、血热瘀阻所形成[1]。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探讨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现将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31例,年龄14~36岁,平均年龄21.4岁,病程时长为7个月~12年,痤疮分型主要为结节型28例、化脓型24例、混合型8例;观察组患者男31例,女29例,年龄15~37岁,平均年龄22.3岁,病程时长为6个月~11年,痤疮分型主要为结节型27例、化脓型26例、混合型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时长和痤疮分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进行治疗,中药包括地骨皮15g、桑白皮20g、白花蛇舌草20g、牡丹皮15g、败酱草15g、夏枯草20g,女性患者则多加生甘草10g和鸡血藤12g,中药煎煮两次,并将药液混合一起,共约400ml,2次/d,200ml/次,连續服用10d。观察组患者采取耳针和体针针灸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耳针针灸:首先使用75%酒精棉球对耳廓进行消毒,再把剪好的王不留行仔放置入小胶布上,并贴压在心肺肾、皮质下、内分泌和神门;并叮嘱患者自行每天按压3~5次,按压时间为每次5~10min,按压力度需适中,以防因皮肤损伤而引起的感染,每隔一日更换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②体针取穴:患者取俯卧位,使背部暴露,给予常规消毒后,毫针刺行泻法进行针灸治疗,以局部酸胀为宜,体针针灸穴位主要为大椎、肺俞、膈腧、曲池、灵台、合谷。所有患者若出现小脓头则采用美容探针进行挑除,并使用庆大霉素注射液涂抹局部。

1.3临床效果评价标准:所有患者临床评价标准包括①痊愈: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原有部位的痤疮均完全消失,皮肤恢复光泽,皮下未见硬结,且3个月内未见新疮出现;②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原有部位的痤疮均大部分消失,且3个月内未见新疮出现;③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原有部位的痤疮大部分消失,仅见少许新疮出现。④无效: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未见改变且加重。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患者临床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有效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较前改善,观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痤疮多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女性以及中年妇女,且以女性患者居多,可能原因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内分泌失调使得皮脂腺分泌增多、毛囊角化过多,瘀滞于皮肤而引起毛囊内的细菌和微生物感染而导致皮肤损伤,另外该病还可能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2,3]。祖国中医学认为痤疮主要病机为毒、湿、热和郁,该病源起于火,肺胃湿热似火、肝郁化火、情绪不舒、心中郁火以及火性上炎等发为痤疮。痤疮作为临床上一种慢性且多次复发的损伤性病变,究其原因为气血失调、肝腑功能紊乱,且多数痤疮患者均为气血不足、脾虚肝旺的体质,所以病情常反复发作,经久难治[4]。

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显示,经过有效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较前改善,观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痤疮临床效果明显,且具有价廉、有效、副作用少和不易复发等特点,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新普,童亚男,薛丹,等.针灸调体治疗阴虚内热型痤疮的临床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6):1388-1393.

[2]黎波,柴华,杜元灏,等.针灸治疗痤疮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针灸.2009(3):247-251.

[3]宋淑荣.针灸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22(9):121-122.

针灸治疗寻常性痤疮 第7篇

1 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肺经积热, 阻于肌肤所致。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指出:"肺风粉刺, 由肺经血热而生。"或因肺部感受风邪, 郁而化热, 气血失调, 郁阻肌肤, 或炽热为生, 向上熏蒸于肺, 蕴阻肌肤, 或过食辛辣油腻之品, 化生湿热, 结于肠内, 不能下达, 上雍于胸面, 或脾失健运, 水湿内停, 日久成痰, 郁而化热, 阻滞经络而成瘀, 痰瘀相合, 凝滞肌肤而发。

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其中内分泌因素皮脂的作用、毛囊内微生物是发病的主要因素, 同时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皮脂腺的发育和皮脂的分泌直接受雄激素的支配, 青春期雄激素的产生增加, 使皮脂腺增大, 皮脂分泌增多。如果皮脂不能通畅地排出而淤积毛囊口, 则形成粉刺。毛囊内正常寄生有痤疮丙酸杆菌, 当毛囊内发生皮脂淤滞时, 其中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酶能分解皮脂, 产生的游离脂酸可刺激毛囊引起炎症反应。另外, 皮肤的脂肪酶也可将皮脂分解而产生脂肪酸。其他因素, 如碘化物、溴化物、肾上腺皮质激素、苯妥英钠等药物, 某些化妆品、精神紧张锌缺乏等也可产生或加重痤疮。

2 临床表现

多在青春期发病, 男性多于女性, 但女性发病年龄常较男性要早, 最早可出现在月经初潮前半年至一年。损害好发面部, 尤其是双部。前额部, 也可发生于胸部、背部及肩部。初起为粉刺, 有白头粉刺与黑头粉刺两种。白头粉刺为皮色丘疹, 大小如针头, 毛囊开口不明显, 不易挤出脂栓。黑头粉刺的丘疹中央为明显扩大的毛孔, 脂栓阻塞于毛囊口, 表面呈黑色, 能挤出黄白色半透明脂栓。粉刺可发展为炎性丘疹、脓丘疹、甚至为脓疱、结节及囊肿等。炎性丘疹一般为米粒至绿豆大小, 如继发化脓感染, 丘疹中心出现脓头而成为丘疹或脓疱。如果炎症继续扩大及深入, 则可形成紫红或暗红色的结节, 略高出皮面呈半球形, 亦可较深而仅能扪及, 以后可逐渐吸收。有的可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肿, 呈正常皮色或暗红色高出皮面的半球形, 触之有波动感。本病多无自觉症状, 当继发细菌感染时皮损红肿显著, 有明显压痛, 临床上常几种损害同时存在, 但往往以其中一二种为主, 可急慢性交替, 反复发作, 时轻时重, 迁延多年, 女性常在每次月经前呈周期性的加重。结节性痤疮及囊肿多见于男性, 不易消退, 愈后遗留萎缩性或增生性的疤痕, 影响外貌。

3 类型

3.1 丘疹性痤疮:

皮损以炎性丘疹为主。

3.2 脓疱性痤疮:

以炎性与脓疮性丘疹为主, 脓疮多发生于丘疹顶端, 破溃后可流出粘稠脓液。

3.3 囊肿性痤疮:

:炎症之后逐渐形成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 常继发感染, 化脓破溃, 形成窦道、疤痕。

3.4 结节性痤疮:

痤疮反复感染, 毛囊壁增生肥厚, 形成黄豆至指头大小的结节, 呈淡红色或暗红色。有的渐渐被吸收, 有的化脓破溃而形成显著的疤痕。

3.5 萎缩性痤疮:

炎症破坏了腺体形成凹坑状萎缩性疤痕。

3.6 聚合性痤疮:

损害呈多形性, 有很多的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疤痕等集簇发生。

4 鉴别诊断

患者多为青年男女, 好发于颜面, 上胸及背部, 基本损害为粉刺, 丘疹或脓疱, 对称分布, 不难诊断。与下疾病鉴别:

1、酒渣鼻:

发病年龄比痤疮晚, 在30-50岁之间, 而尤以中年女性多见, 好发于颜面中部, 损害为弥漫性红斑、丘疹、脓疱、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

2、职业性痤疮:

常发生在与焦油、机油、石油、石蜡等接触的工人, 可出现痤疮样皮炎, 损害较密集, 可伴毛囊角化, 同工种的工人有相同的表现。除面部外, 亦可见于手背, 前臂等接触部位。

3、颜面播散性栗粒狼疮:

成年人多见, 损害为棕黄色或暗红色半球状或略扁平的丘疹, 对称分布于眼睑部及鼻唇沟, 在下眼睑往往融合成堤状。

5 辨证分型

5.1 肺经风热:

颜面部以散在的红色丘疹为主, 可有脓疱, 舌红苔薄黄, 脉数

5.2 脾胃湿热:

颜面皮肤油腻不适, 皮损有丘疱疹, 脓疱结节、便秘、苔黄腻, 脉濡或滑数。

5.3 冲任不调:

月经前后加重, 可伴有月经不调和痛经, 舌黯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5.4 血淤痰凝:

颜面部以结节、囊肿为主, 可伴有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窦道, 瘢痕等多形损害, 舌暗红或紫暗, 脉弦滑。

6 治疗

6.1 肺经风热:

治则:清热宣肺, 宣通局部气血。

取穴:面部皮损部位, 大渊, 双侧0.5寸, 尺泽双侧1.0寸, 曲池双侧1.0寸, 合谷双0.5寸, 足三里双侧1.0寸, 太冲双侧0.5寸, 背部大椎, 肺俞双侧点刺拔火罐。

6.2 脾胃湿热:

治则:健脾利湿, 泻阳明之热

取穴:面部皮损部位, 阴陵泉双1.0寸, 足三里双侧1.0寸, 三阴交双1.0寸, 曲池双1.0寸, 合谷双0.5寸, 背部脾俞、胃俞、大椎点刺拔火罐。

6.3 冲任不调:

治则:疏肝理气, 调理月经。

取穴:面部皮损部位, 天枢双侧1.0寸, 中脘双侧1.0寸, 关元1.0寸, 中极1.0寸, 太冲双1.0寸同, 足三里双1.0时, 三阴交双侧1.0寸。

6.4 血淤痰凝:

治则:活血化瘀, 温经散寒祛痰。

取穴:面部皮损部位, 血海双侧1.0寸, 丰隆双侧1.0寸, 足三里双侧, 天枢双1.0寸, 大横双侧1.0寸, 背部、肺俞、膈俞、肝俞、胃俞、脾俞点刺拔火罐。

操作手法:面部皮损局部常规消毒, 用美容针在局部行多针围刺, 直达病所, 针与针间距保持5厘米左右, 针刺毫针数以将病灶包围为宜, 不施手法, 其余穴位用泻法。留针30分钟, 每日1次, 10次为1疗程, 30次为一个治疗周期。

7 护理与预防

7.1少吃含脂高, 含糖高, 刺激性强, 水生贝壳类食物, 少饮可乐、茶、咖啡及含酒精的饮料。

7.2常用温热水和硼酸皂或硫磺皂清洗面部。根据面部出油脂的多少, 一日洗2~3次。

7.3不要用手挤捏粉刺, 可使用痤疮针压出。最好上医院美容科或治疗美容院, 由美容医师操作。

7.4不要随便使用外用药物, 尤期是不要用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药物。

7.5治疗期间, 不要用油性化妆品以及含有粉质的化妆品, 如粉底霜等, 以免堵塞毛孔加重病性。

7.6工作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解除思想顾虑, 保持情绪稳定。保证睡眠, 放松面部肌肉和给予皮肤自我修复的时间。

8 临床资料

8.1 本组病例

2 000例, 女1 000例, 男1 000例, 年龄在20~30岁之间。其中20~25岁之间为1600例, 在26~30岁之间为400例。痤疮多发于面部的双颊、前额、颌部的丘疹性和脓疱性痤疮, 初起有白头粉刺与黑头粉刺, 伴有结节、疤痕、囊肿等。胸部, 背部有红色小丘疹。

8.2 治疗结果

2000例治疗效果很好, 面部丘疹和脓疱痤疮全部消退, 疤痕逐渐长平, 面色红润光滑。

8.3 典型病例

贾**, 女, 25岁, 清华大学的学生, 因月经不调, 月经初潮时, 面部长痤疮, 经过多年治疗, 效果不显著。来就诊时面部红色丘疹伴有囊肿、脓疱、结节、疤痕集簇多处, 经过针灸调理月经, 清热宣肺、调理脾胃, 治疗30次全愈, 面部除了有少许凹坑, 其他丘疹全部消退。五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9 针灸祛痘临床体会

9.1 针灸祛痘原理

通过针炙调理肺经清热宣肺, 调理脾胃, 清理胃肠, 健脾利湿, 直刺面部皮损部位, 疏风泄热, 宣通局部气血的作用, 激活面部死细胞, 加强新陈代谢, 促使死细胞脱落, 新细胞再生, 使皮脂腺的发育和皮脂的分泌的功能正常, 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的功能, 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9.2 针灸祛痘益处

针灸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8年1月—2010年3月共收治痤疮患者20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即针灸组120例, 其中男48例, 女72例;年龄最小15岁, 最大32岁;就诊前病程最短5个月, 最长10年。对照组即西药组80例, 其中男34例, 女46例;年龄最小13岁, 最大30岁;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12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主穴:曲池、合谷、气海、血海、天枢、太冲及皮损局部穴位。配穴: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尺泽、内庭等穴位。

患者取侧卧位, 75%的酒精常规消毒穴位, 胸腹及四肢用1.5寸毫针针刺, 面部用1寸毫针针刺。毫针刺行泻法, 采用提插捻转等手法进行补泻, 实症用泻法, 虚证用补法, 局部酸麻胀感为度, 留针30min, 每隔10min行1次。隔日1次, 10次为1疗程, 连续治疗4个疗程。热象明显者予大椎穴点刺出血。操作:常规用75%的酒精消毒需要点刺穴位的皮肤后, 三棱针点刺出血, 拔罐后留罐10min左右, 出血1~2mL。1个疗程放血1~2次。

1.2.2 对照组

口服甲硝唑片和四环素片进行治疗。甲硝唑片0.2g, 每日3次;四环素片0.3g, 每日3次, 服用2周后加量为0.5g, 每日3次;共服2个月。面部潮红者可加用氯喹0.2g, 每日3次, 服用两周后改为0.3g, 每日1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寻常座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判定[2]。治愈:皮损消退率大于95%, 或仅留少许色素沉着斑, 或粒性大小隐性瘢痕, 无新疹出现。显效:皮损消退率大于70%, 症状明显好转, 无新发皮损出现。有效:皮损消退率大于50%而小于70%, 症状改善。无效:皮损消退率小于50%, 或症状加重, 连续治疗4周以上仍有新发皮损出现。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34例, 显效36例, 有效43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94.17%。对照组:治愈16例, 显效21例, 有效29例, 无效14例, 总有效率82.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痤疮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痤疮的发病主要与皮脂分泌增多、毛囊口上皮过度角化、雄性激素、痤疮丙酸杆菌及遗传因素有关。痤疮丙酸杆菌可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 刺激毛囊产生炎症反应和一系列临床表现[3]。中医学认为, 热、毒、湿、郁为痤疮的主要病机, 本病由于肺胃郁热, 上蒸颜面, 或因风热外侵, 或因饮食偏嗜, 过食辛辣肥甘, 脾胃湿热, 蕴久成毒, 热毒上攻, 溢于肌表而发病, 故治疗以疏风清热, 疏通气血为原则。中医上现在尝试针灸治疗方法, 曲池为手足阳明经之合穴, 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 与肺经相表里, 两穴相配走表, 散风清热, 调合气血, 故针刺曲池疏散风热。合谷属大肠经, 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 刺之可清泻阳明之热, 理肺气, 清热祛邪。且肺与大肠相表里, 泻合谷可清肺热。天枢为足阳明胃经之穴, 又为大肠募穴, 取之以通腑泻热, 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 故针刺天枢可调肠清利肺。血海为脾经之穴主治皮肤病, 刺之清泻热毒。气海为任脉之穴位, 男子生气之海, 刺之有益气调经, 针刺以补法行气血, 气血行。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输穴、原穴, 为多气多血之穴, 泻之可清肝泻热, 调理下焦。肝热得清, 则肺热得除, 面部毒邪则以祛。足阳明胃经循于面部, 故针刺面部局部可疏通局部气血, 使肌肤疏泄功能得以调畅, 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疲, 化痰祛湿之功。此外, 据报道刺激大椎穴可使整个炎症过程向有利于人体的方向发展, 具有明显的抗炎消炎作用[4]。因此通过点刺大椎、肺俞、膈俞加拔罐放血以激发阳经之精气, 疏通壅滞的气血, 清泄血中瘀热, 调节内分泌功能, 抗菌消炎。

针灸治疗主要起到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 通过对机体激素水平的调节抑制皮脂腺的过度分泌, 改善血液循环而实现对炎症性痤疮的治疗, 针灸还具有抗炎作用。针灸对人体内在的综合调整作用, 如控制皮脂腺活动, 减少皮脂腺产生, 使异常菌化的毛囊得以修复, 且对性激素有调节作用;外用面膜活血化瘀药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抑制结节组织再生、软化或缩小痤疮所在的瘢痕组织。西医对于痊疮的治疗目前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 其治疗座疮易耐药、易反复、疗效较差且较容易留下瘫痕。

综上所述, 针灸治疗痤疮疗效较好, 且针灸安全可靠, 毒副作用少, 价格便宜, 治疗痤疮有一定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国香.针灸治疗寻常型痤疮[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15) :183-184.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292.

[3]张信江.皮肤性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56.

奶牛瘫痪的针灸治疗体会 第9篇

1 治疗病例

1.1 奶牛生产瘫痪

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 其特性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 产后3 d内高发。

(1) 病因。奶牛生产瘫痪是血钙、血糖急剧下降所致, 时常并发镁降低, 镁在钙代谢途径的许多环节中具有调节作用。该病是由于大脑皮质缺氧, 兴奋性降低而突发的一种神经性疾病。低血钙只是脑缺氧的一种伴行症。

(2) 病例介绍。2011年3月3日早上, 耳号为085364的奶牛产后出现明显神经症状, 头左侧弯曲, 眼睛充血, 不能站立。采取针刺治疗, 针天门、丹田、耳尖、山根、百会穴位, 10 min后头能伸直, 又针蹄头、后三里、阳陵穴、归尾穴、尾归穴, 1 h后观察, 患牛已能站立。

1.2 牛产后截瘫

牛产后截瘫是指牛在分娩过程中后躯神经受损, 或由于钙、磷、维生素D摄入不足而导致的产后后躯不能站立。

(1) 病因。牛产后截瘫的常见原因是难产时间过长, 助产时强力拉出胎儿使坐骨神经、闭孔神经受到压迫和挫伤引起麻痹, 或者关节、韧带、肌肉受到损伤, 因而母畜不能站立。这些损伤发生在分娩过程中, 但产后才表现瘫痪症状。

(2) 病例介绍。2011年3月份, 在张家口某牧场产房中的1头母牛因助产时间过长, 在产房内瘫痪2 d。前肢有力, 后肢不能站起, 精神食欲尚可。试用针刺治疗, 当天晚上针山根、尾尖, 稍有兴奋感。百会留针, 又针足三里、阳陵穴, 运针后针感明显, 患牛强烈挣扎要站起, 第2天早上又针以上穴位, 下午已能站起, 可自由采食。

奶牛产后截瘫与生产瘫痪的区别是除后肢不能站立以外, 病牛的其他情况, 如精神、食欲、粪尿、各种反射等均无异常。

2 针灸作用机理

(1) 针灸对机体有双向调整作用, 一是使兴奋的机体受到抑制, 抑制的机体得到兴奋, 以达到机体的平衡状态。如山根穴有三叉神经分布, 针刺能加强大脑皮质保护性阻抑。

(2) 针灸能调整机体内分泌功能。如针刺耳尖、尾尖等穴位, 其末梢神经分布较多, 感觉敏锐, 传导力强, 对激发和调整身体内部神经调节机能与管制机能有极显著作用。

3 针灸“得气”与疗效

得气亦称针感, 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产生的经气感应。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描述:“轻滑慢而未来, 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 如鱼吞钓饵之浮沉;气未至也, 如闲处幽堂之深遂。”《金针赋》中说:“气速效速, 气迟效迟。”在临床中认为, 得气迅速时效果好, 反之则差, 若不得气时就可能无效。兽医学上由于针具粗大, 本身很难通过针具体会得气与否, 一般以畜体对针刺的应答与反应来判断得气的速度。以上两个病例都出现了“得气”反应, 前者针刺后患牛神经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后者针刺足三里, 患牛强烈挣扎, 两个病例针刺后都能站起, 也印证了“气速效速”这一结论。笔者将临床上遇到的针炙穴位用法进行了总结, 见表1。

4 体会

针灸治疗膝关节疼痛 第10篇

1艾灸治疗膝关节疼痛

艾灸治疗膝关节疼痛, 但是如果针灸同步, 治疗效果会好很多。尤其是针灸后在针灸针上套自贴式艾粉灸, 常常会有化脓灸的现象发生, 这样对于寒邪的外泄起着很好的治疗作用。

治则:祛邪通络、分别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补肝肾、调气血为主。

取穴:局部取穴、辨证取穴。应以内膝眼、膝眼、百虫窝、鹤顶、为主穴, 辅穴看疼痛顺着那条经络传导, 就在那条经络施灸。这个就要因人而异, 有的传导压迫胆经, 就在阳陵泉和和悬钟处艾灸。有的传导压迫胃经就在足三里和解溪上艾灸。

灸法:可以艾条温和灸、药灸、艾柱直接灸、隔姜灸、热熨灸、针灸同步治疗等等。

典型病例:女, 58岁, 患膝关节疼痛多年, 最近不能下蹲, 膝关节不能弯曲, 每天疼痛, 曾经贴伤湿止痛膏无效, 上下楼很费劲。

检查, 内外膝眼有压痛行走困难, 同时伴有腰痛。

治疗方法:在压痛点行针灸治疗, 针灸膝眼、内膝眼、百虫窝、鹤顶、足三里、肾俞、次髎穴。在膝眼和内膝眼、鹤顶穴位上, 每个针灸针上套一个自贴式艾粉灸, 每次针灸套2状, 达到化脓灸的程度。5~6次后, 患者自述好了很多, 可以下蹲了, 也不再疼痛了。

灸法具有祛寒湿, 通经络的温热效应, 其作用是其他疗法所不能替代的。它取穴不同, 治疗方法也不同, 施灸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艾条灸、艾柱灸、隔姜灸、隔蒜灸、隔药灸、化脓灸、灯火灸、温针灸等等种类繁多, 应用得法都有疗效。化脓灸和温和灸都有疗效, 但前者较后者更为明显。如果针灸同步, 则疗效更佳, 可是鉴于多数人不会针灸, 那么, 化脓灸也是治疗膝关节疼痛的首选。

2九针配合温灸治疗

取穴:局部阿是穴、内膝眼、血海、鹤顶、梁丘、犊鼻、膝阳关、阳陵泉、足三里。配穴:根据舌脉及兼症分型配穴, 风重者配风市、风池、风门等穴;热重者加大椎、曲池、合谷等穴;湿重者加阴陵泉、三阴交;气滞血淤者加膈俞等。操作:以毫针为主。选拔赛28号1.5寸~2寸消毒毫针直刺入穴位, 进针1寸~1.5寸, 进针后行捻转提插, 得气后再行手法补泻。实者泻之, 虚者补之, 采用捻转提插相结合的复式补泻手法, 重插轻提、小幅度高频率捻转为补, 重提轻插反之为泻。留针15 min, 而后用药艾条在距穴位约5分处行温和灸。每穴灸10~15 min, 每日治疗一次, 10次为一疗程, 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另根据患者的兼症可配用其他针具。如关节以冷痛为主, 表现为阳虚者每三次针灸后加一次火针 (用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后点刺3个~5个穴位) ;如病程较长, 疼痛较重, 表现以气滞血瘀为主者, 首次应选用锋钩针钩刺3~5穴, 每疗程用此法2~3次;用锋钩针、火针的所选穴位与毫针相同。

3针灸治疗膝关节痛

方法一 小骨空贴压法 取4×4 cm胶布, 中置一粒磁珠或王不留行子备用。在患侧小骨空穴 (位于小指背侧第一指关节之中央) 附近用火柴棒或特制的按压棒按压, 找到压痛点后, 将磁珠或王不留行子贴在上面, 然后用手按压, 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 时间约1~2 min。按压时嘱患者活动患膝。本法对膝关节疼痛、畏寒效果最为明显。

方法二 交经巨刺法 根据患膝疼痛位置的不同, 取对侧肘部之曲池、尺泽、天井、小海等穴。得气后, 施以提插捻转泻法, 至患处疼痛减轻或消失为止, 并留针30 min。

方法三 针刺内关法 取患侧内关穴, 进针得气后, 持续缓缓捻针, 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膝或以手按压患处, 疼痛减轻或消失后, 留针20 min。

4刺络拔罐加温针灸治疗膝关节内侧痛症

取穴:阿是穴、阴陵泉、膝关、曲泉、阴谷。

方法:在膝关节内侧按压寻找最痛点, 即阿是穴, 梅花针叩刺, 拔罐5 min。叩刺拔罐隔日操作1次。取罐后在阿是穴三根针齐刺法刺入, 针刺阴陵泉、膝关、曲泉、阴谷穴, 得气后均施行针刺补法, 留针时用艾条剪成长约2 cm左右, 插在针柄上, 点燃施灸, 烧尽后将针取出, 1次/d, 10 d 1个疗程, 休息1周后行第2个疗程。

5讨论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研究概况 第11篇

【关键词】 耳鸣耳聋;针灸治疗;研究概况

【中图分类号】R246.8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4-0060-03

耳鸣( Tinnitus ),是指无外界声源刺激,病人自觉耳中有鸣响声的表现,或有鸣响的听觉功能障碍[1]。神经性耳鸣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亦为目前最难医治的听力疾患之一,据统计分析[2-3],不同人群耳鸣的发病率为17%~30.3%,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可达28%,耳疾患者中耳鸣的发生率为85%,成年患者中的5%有长期顽固性耳鸣症状,且常伴有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甚至一部分患者因无法忍受长期耳鸣有自杀的倾向,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西药治疗主要包括抗惊厥药、血管扩张药、苯二氮卓类药、神经营养药、改善循环药物及合成的前列腺素E1等几方面[4]。根据近年的研究资料来看[5],西医临床采用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药物配合高压氧、微波及心理疏导等综合治疗,总有效率达87.5%。中医对耳鸣耳聋的治疗方法多样且疗效较好,有报道[6]电针治疗耳鸣有效率高达95.5%,其中主要有针灸治疗和综合治疗。针灸治疗包扩单纯针刺治疗、穴位注射、电针治疗、温针治疗、耳穴埋籽、埋线治疗、苇管灸等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查找 通过中国知网以“耳鸣耳聋”、针灸”、“效应机制”为主题词进行检索。

1.2 纳入标准 ①文献类型:包括临床疗效观察、基础研究和机制研究;②干预措施:针灸治疗(包括普通针刺、电针、温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或针灸结合其他治疗方法(针药结合);③疾病范围:耳鸣耳聋可以是一个单独出现的病症, 也可以是耳聋与耳鸣伴发出现的疾病,对于有可能诱导形成耳鸣耳聋的疾病或耳鸣耳聋并发症的针灸防治应给予纳入。

1.3 排除标准 文章内容缺乏真实性或重复报道或年代久远,缺乏参考价值的应排除。

2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的研究回顾

2.1 《黄帝内经》对耳鸣耳聋的治疗原则 笔者将《黄帝内经》中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的原则总结为“辨病辨经辨证”[7]。《黄帝内经》在论治耳鸣耳聋时,或直接从病论,从病论者可局部取穴;或从经论,从经论者可循经取穴;或从证论(相关脏腑论),从证论者可对证取穴。

其中从经论者诸多,后世医家亦多从经来解释各脏腑与耳窍有关病症,故针刺在临床取穴时,应辨病辨经辨证相结合,而重在辨经,以便取得更佳疗效。

2.2 《针灸甲乙经》对耳鸣耳聋的治疗原则 《针灸甲乙经》治疗耳鸣耳聋通常采用局部取穴与远道取穴相结合的方法,局部取穴主要选用患侧耳廓周围穴位;远道取穴则选用以经脉循行过程中入耳的经脉为主的穴位,特别是上肢肘关节以下的特定穴。《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第五》曰:“耳痛聋鸣,上关主之,刺不可深。”指出主张耳廓旁穴位不可深刺[8]。

2.3 《针灸大成》对耳鸣耳聋的经穴考辨

2.3.1 “入耳中”是治疗耳鸣、耳聋取穴依据 研究结果断显示[9]《针灸大成》所载治疗耳鸣、耳聋经穴集中在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这些经脉的共同特点是循行“入耳中”。

2.3.2 针刺宜深入病灶 《针灸大成》中认为耳鸣、耳聋病位不在耳廓及耳周,而在深层的耳中,提示耳周经穴不但要重点针刺,更要深刺。

2.3.3 治疗耳鸣、耳聋,井穴作用凸显 井穴位于四肢末端,为经气始生始发之源,阴阳交接之处,是经络根结理论中的“根”。《针灸大成》设专章节论述井穴,且放在经穴讨论的最前面,其意义在于突出和强调井穴在全身经穴中的重要地位[9]。

对古代经典的研究分析,发现《针灸甲乙经》主张耳廓旁穴位不可深,而《针灸大成》认为耳鸣耳聋病位在耳廓深层的耳中,提示耳周穴位宜深刺。

3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针刺方法

在中医学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由于个体差异及耳鸣耳聋分型及病变程度的不同,研究所采用的针灸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如图1所示,通过对文献的总结,在临床观察的20篇文献当中,针药结合或针灸配合其他疗法为7次[5,19,20,23-26],占35%;单纯针刺的方法为3次[10-12],占15%;穴位注射为3次[13-15],占15%;电针为3次[6,16,17],占15%;温针为2次[18,27],占10%;穴位埋线为2次[21-22],占10%。由此可以看出,在针刺防治耳鸣耳聋的过程中,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4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的文献分析

通过对所研究文献类型的分析,可把其区分为基础研究、疗效观察和效应机制研究。从图2,可看出在30篇文献中,疗效观察20篇[5,6,10-27],占67 %;基础研究7篇[1-4,7-9],占13%;效应机制研究3篇[28-30],占10%;说明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的研究程度不够深入,大部分研究还停留在疗效观察上,表明了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的效应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选穴配穴体现了辨证论治原则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通过对所研究文献中穴位类型的分析,在27篇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的文献中,选用常规治疗体穴有18个(图3),分别分布于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以及董氏奇穴。选用常规治疗的主穴及次数为听宫15次、翳风13次、听会12次、耳门10次、风池7次、颈部夹脊穴4次、百会3次、合谷3次、完骨2次、四神聪2次、中渚2次、太冲2次、太溪2次、率谷1次、外关1次、内关1次、风市1次、肾关1次,其中以足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四个穴位出现频次最高。表明针灸防治耳鸣耳聋主要从调整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入手,符合中医经络学中的经脉循行规律,这些经脉的共同特点是循行“入耳中”,由此得出经络循行“入耳中”是治疗耳鸣、耳聋取穴依据,以局部腧穴为主,配合远端取穴治疗,为进一步开展的针灸防治耳鸣耳聋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5 小结与展望

综上分析,针灸治疗已经成为治疗耳鸣耳聋的主要治疗方法,且疗效确切。其治疗方法多元化,主要有:单纯针刺治疗、穴位注射、电针治疗、温针治疗、耳穴埋籽埋线、苇管灸治疗等多种疗法,具有疗效肯定、经济、便捷、副作用小优点。在针刺方法的选用上,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的研究中针刺方法主要为普通毫针针刺。在穴位的选择上,主要以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四个穴位使用频率最高。在研究类型和深度上,目前关于耳鸣耳聋的研究大部分还局限在临床疗效观察上,研究深度尚不足。关于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疗效机制的关报道研究内容较少,难以说明针灸疗法治疗耳鸣耳聋的作用机制,这无疑将是今后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研究的重点。同时同类型研究重复较多,缺乏大规模、综合性、设计严谨的临床研究,研究内容单一,研究水平也需进一步提高。

今后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的研究将不再是单纯的疗效观察,而是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研究的拓展。而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的效应机制研究也将会得到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贺璐,王国鹏,彭哲.耳鸣临床应用指南[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2):116-139.

[2]徐霞,卜行宽.耳鸣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5,2(3):136-139.

[3] Holmes S,Padgham ND. Review paper:more than ringing in the ears: a review of tinnitus and its psychosocial impact [J].JClin Nurs,2009,18(21):2927-2937.

[4]王洪鹏,陈鸿雁.耳鸣治疗的研究近况[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604-1606.

[5]刘联合,程晋甫,苏宏,等.神经性耳鸣120例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34-35.

[6]董媛.电针结合中药治疗突发性耳鸣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56.

[7]许辛寅,江钢辉,沈创鹏.浅谈《黄帝内经》对耳鸣耳聋的针灸治疗原则[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2): 1361-1362.

[8]徐彦龙.《针灸甲乙经》治疗耳鸣耳聋的特点分析[J] .上海针灸杂志,2008,2,(27):49-50.

[9]戴俭宇,陈以国,苏妆.《针灸大成》中治疗耳鸣耳聋经穴考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817-819.

[10]王海荣.针刺颈椎夹脊穴治疗耳鸣35例[J].四川中医,2008,26 (3):123.

[11]张永臣.针刺特定穴治疗神经性耳鸣40例针灸临床杂志[J]. 2010,26( 6) :47.

[12]王军.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66):135-136.

[13]赵惠智,张蕾,邹芙蓉.浅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 26(7):823-824.

[14]张丕华,陈明,张星煌.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12(12):161-162 .

[15]周枫, 吴萍,王黎.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68 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6,38(5):57-58.

[16]李绍荣,方永江,韩励兵.“泻南补北法”电针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8 ):104.

[17]王兵,刘家瑛.电针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7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3):68-69.

[18]陈熠路.温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2):61-62.

[19]季杰,方晓丽.温通针法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5):353-355.

[20]江凌晓, 凌月仙, 蔡桂君.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J] .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 3( 3) :170.

[21]严满红.耳穴埋籽治疗耳鸣耳聋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6):113-115.

[22] 周歆,阮经文.颈夹脊穴埋线配合耳周局部穴电针治疗神经性耳鸣近、远期疗效分析[J]. 中国针灸,2015,35(1):32-35.

[23]谯凤英,赵铭辉,沈金城.中医药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2(4):188.

[24]邱德明.创研激光经络穴位疗法治疗耳鸣症[J]. 医学研究,2006,35( 8): 41.

[25]李石良,柏杨,李辉.针刺与连续多点脉冲刺激治疗主观性耳鸣的初步评价-附98例病例报告[J].中国针灸,2006,26(12):859 -862.

[26]张林灿.针灸结合闪罐疗法治疗耳鸣 60例临床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2015,25(8):786-787.

[27]胡丽萍,陈弘,施晓兰.苇管灸治疗耳疾的病案浅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8):28-30.

[28] Charles P. Mercado,Stephanie Byrum,Marjorie L. Beggs,et al. Impact of Elevated Plasma Serotonin on Global Gene Expression of Murine Megakaryocytes[J]. PLOS ONE,2013,8(8) : 72580.

[29]陈平,周津徽.影响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1) :43-45.

[30]邹春花,毕言萍,亓秀英.针药合用对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5):581-857.

针灸治疗闭经验案一则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现年35岁, 已育有一女。2012年5月, 因家事问题而烦恼, 情志不舒, 胸闷易怒, 月事开始不来潮。按以往的月事周期, 5月15~16日就该到了, 过了4个月, 月事还是不来。其中, 6月上旬, 有小腹痛伴乳房胀痛的症状, 持续1~2天, 好像要来月经一样, 据以往的经验, 这是经前的反应, 应该来月经, 但结果没有来潮;7月下旬, 有小腹胀痛和腰背酸痛的反应, 持续了十几天, 时间此较长, 亦以为月事要来了, 但还是没有来;最近, 因又有小腹胀痛和乳房胀痛了5~6d, 疼痛过后了, 仍然没有月事来潮。4个月来, 自觉没有任何怀孕迹象, 妊娠试验阴性。于是决定找医生诊治。于2012年9月16日就诊。根据患者脉沉弦, 舌质暗, 苔薄白, 手指端凉, 4个月不来月经, 诊断为闭经, 属气滞淤血型。

1.2 治疗方法

(1) 穴位选择:气海、关元、中极、曲骨、子宫、提托、合谷、内关、太冲、三阴交, 阴陵泉、血海。另外, 准备艾节4~5段和火罐4~5个。 (2) 针灸方法:采用太极牌无菌毫针。先针刺近子宫小腹部穴位, 再针刺远隔部位即手足穴位, 最后在主要穴位针柄上套上艾节, 点燃进行温针灸及起针后拔罐。小腹部穴位气海、关元、中极、曲骨, 用0.3mm×60mm毫针, 各进针约25~50mm;子宫、提托用0.3mm×40mm毫针, 各针刺20~30mm;远隔部位穴合谷、太冲、内关用0.3mm×30mm毫针, 各针刺15~25mm;三阴交、血海, 用0.3mm×50mm毫针, 各针刺25~40mm;阴陵泉, 用0.3mm×60mm毫针, 针刺25~50mm。以上合谷、太冲、内关、三阴交用指切法进针, 其他穴位用挟持法进针。针刺到一定深度时, 即边进针边运针, 平补平泻, 患者感到针下有强烈酸胀麻重感并难以忍受时, 即停止运针并留针, 留针30min。穴位毫针插完后, 在关元、子宫、三阴交、血海等穴的针柄上, 套上长与宽各1.5cm的艾节, 并点燃进行温针灸, 直至艾节燃完为止;没有套上艾节的穴位, 每10min运针1次, 每次3~5s;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起针后, 再拨火罐10min, 以促进气血流通, 冲、任血运, 月事到来。艾节燃烧时, 注意看护, 以免烫伤皮肤。

2 治疗结果

经过上述的针灸治疗1次后, 患者第2天就来月经。初初量少, 以后逐渐增多, 笫2、3天为较多, 第4天开始减少, 第7天结束。经色暗有块, 块下后小腹、乳房胀痛减轻, 遂至疼痛完全消失。经过上述治疗后, 直至现在, 月事周期等正常。

3 讨论

闭经, 中医称为“月事不来”、“月水不通”、“不月”等, 因肾气虚弱, 或多产坠胎, 房劳过度或情志不舒, 气滞血瘀等原因所致[1]。患者1年半前, 为公司榨蔗汁、卖饮料, 工作十分紧张, 时间又长, 在此环境下亦曾发生过闭经1个周期。本次为情志抑郁, 肝气郁结, 气滞血瘀所致。因肝经气郁, 气血瘀滞, 不通则痛, 故乳房胀痛;肝经绕阴器, 肝藏血并能调节血量, 因气机郁滞, 淤血内阻, 故少腹胀痛;任、冲瘀阻, 胞脉瘀塞, 经水阻隔不行, 故经闭。因此, 根据病因病机, 以行气解郁, 活血祛瘀为基本治则, 笔者采用以下的治疗措施, 促使经血下行, 闭经得以结束。

3.1 近部选穴

子宫主要功能是行经和孕育胎儿, 为奇恒之府, 属阴器。因为闭经部位在子宫, 而子宫在小腹下面。冲、任、督起于胞中, 一源三歧。《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脉之本》说:冲为五脏六腑之血海, 故经言“太冲脉盛, 则月事以时下, 此可见冲脉为月经之本也”;任为阴脉之海;同时任为妇女任养之本, 故“任主胞胎”, 因此, 只有任脉之气通, 才能月经来潮和孕育的正常[2]。而小腹上穴位, 对子宫最为接近的, 有任脉上的气海、关元、中极、曲骨及奇穴的子宫、提托等穴。但十二经对子宫并没有分布特定的穴位, 故针灸上述的穴位, 对子宫来讲是属于近部选穴。根据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理论, 故针刺上述穴位, 对闭经治疗, 促进月经来潮, 具有重要意义。其中, 中极、曲骨具有调理冲任和疏通下焦的作用;气海即元气在此聚集大如海之意, 气为血帅, 故可促进下焦血运和宫血下行;关元又名丹田, 《难经·六十六难》有脐下肾间动气者丹田也, 丹田者, 人之根本也, 精神之所藏, 五气之根元[3]之说, 同时, 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 具有培肾固本、补益精髓、增强经气、调理任冲之功效;另外, 关元其穴下近子宫并布有腹壁浅动、静脉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血脉丰富, 故针灸特别有利于气血疏通、胞宫盈血和月事来潮;子宫、提托穴下靠近输卵管, 针刺有利于促进冲任脉通、经水下行的作用。

3.2 调和气血

根据《证治要诀·妇人门》“欲调其血, 先调其气”的古训, 故首先应选取对经气、经血最为有效的穴位针灸, 以行气活血, 促进任冲脉通和月事的到来。调气血的穴位除气海、关元外, 其他如合谷、太冲、三阴交、阴陵泉、血海、足三里、内关等多为旺气旺血之经穴。其中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 属阳经, 为多气多血之经脉;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原穴, 属阴经, 少气多血, 故有血穴之称。合谷、太冲两穴相配为著名之“四关”穴。原穴为通行三焦原气之要穴, 故“四关”穴为气血通行之要塞。气行血行, 合谷属阳、主气, 太冲属阴、主血, 一阳一阴, 一气一血, 阴阳相配, 气血相调, 气血和, 则月经自行[4]。三阴交、阴陵泉、血海为脾经要穴。其中三阴交为足厥阴、太阴、少阴经交会穴, 针灸可疏调肝脾肾, 使肝气条达, 舒肝解郁;脾主运化, 脾气健运, 血循常道;肾主藏精, 精能生血, 血能化精, 精血同源而互相资生, 为月经的基础物质。同时肾又能化气为肾气, 肾气充盛, 月事以时下。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合穴。经气充盛, 由此入深, 汇合于脏腑, 行气活血, 促进血运。同时针刺激发经气, 调节脏腑气血, 促进任、冲脉通和月经到来;血海其意为足太阴脾经所生之气血在此集聚、充斥, 范围巨大如海, 故名血海, 为足太阴经重要穴位[5], 可促进胞脉气血充盛, 经候以时;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 手厥阴心包经出于心包, 连络心系, 为心系的主要经络。心主血行血, 故针刺能增强心气及扩张血管, 促进心血畅流入胞脉。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 故有利于宫血满盈及经血来潮;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 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为水谷之海, 主运化, 化水谷精微而为赤 (血) , 促进任冲脉通, 气血充盈, 经水自下。

3.3 温针灸

《灵枢·官能》有“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的记载。本患者苔白, 手指端凉, 有兼挟寒邪之象, 故症情有比较复杂的一面, 为促进行气活血, 温经散寒, 故加以温针灸并以拔罐, 以提高疗效。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同时进行的一种疗法。针刺是通过腧穴的功能, 疏通经气, 调节脏腑气血平衡, 以达到治病的目。而温针灸的艾性温, 味芳香, 善通十二经脉, 具有理气血及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本草汇言》有“暖血温经, 调经脉, 壮子宫”的记载, 通过温热刺激激发经气, 增加子宫气血, 同时还可使局部皮肤充血, 毛细管扩张, 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有利于促进任脉通、冲脉旺、经血下行作用。拔罐作用有与灸法有相似之处[6], 既温针灸又拔罐, 起疗效迭加效应, 达到活以气血、通以经脉、行以经血和消以闭经的功效。

关键词:针灸,闭经

参考文献

[1]王玲玲.针灸学临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1:202-204.

[2]罗元恺, 曾敬光.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10-16.

[3]江瑜, 崔瑾.艾灸关元、神厥穴对中期妊娠引产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及血清雌二醇、孕酮的影晌[J].中国针灸, 2011, 31 (9) :769-772.

[4]李成宏, 王玉中, 郭新侠.针四关穴为主治疗原法性痛经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 2008, 28 (3) :187-190.

[5]秦亮.温和灸血海穴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J].中国针灸, 2011, 31 (9) :849.

上一篇:福州气温变化研究下一篇:施工验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