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竞赛范文

2024-08-04

机械设计竞赛范文(精选4篇)

机械设计竞赛 第1篇

1 学科竞赛教学模式概述

当今社会对实用型的创新人才需求旺盛, 但很多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 教育思想的陈旧、教育结构的不合理都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 在此形式下, 学科竞赛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学科竞赛教学模式是在结合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以竞赛的形式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1]。和普通课堂教学相比, 学科竞赛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目前适合我国机械类大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有: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大学生工程训练竞赛、新苗计划大赛等, 在这些竞赛的实施过程中充分验证了学科竞赛教学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所起的作用。

2 开展学科竞赛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1) 为学生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机械类学科竞赛的竞赛题目往往带有项目背景, 从课程内容上, 大多涉及多学科课程;从人员来说, 学生是参加竞赛的主体, 这种主人翁的感觉能充分激发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潜力与热情, 而在资料查找、对问题的分析和综合等参赛过程, 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2) 为提高机械类的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选修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 但这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起的作用不大, 寄希望于通过学习选修课程来获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做法是不现实的。而学科竞赛从形式和内容都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活动促进了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相关学科的改革和发展, 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经验的积累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科竞赛水平的提高, 于是形成了不同学科的良性互动、教学改革和学科竞赛的良性互动。学科竞赛应紧密结合机械类课程的教学环节和内容展开, 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总结整理和实践运用。学科竞赛的结果能够大致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教学体系设置的合理性程度, 通过竞赛评价和总结讨论可以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为教学和教改提供重要参考[2]。

(3) 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基础。

学科竞赛往往结合了机械专业的特色和机械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机械类大学生最具影响力的赛事, 从2004年至今, 每两年举办一次。每届大赛都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如2014年该赛事的主题为“幻·梦课堂”;内容为“教室用设备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这些内容和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状态密切相关, 这远比抽象的理论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 引起他们更深层次、更大宽度的思考, 进而催生大学生对渊博知识的渴求, 形成具有竞争意识而又团结协作的拥有共同价值取向和进取精神的良好氛围。通过竞赛可以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拓展了学生的应用知识, 提高了他们的应用能力。高校机械类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竞赛辅导工作, 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勇敢的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 通过大胆尝试, 不断收获成功, 在不断的失败和成功中得到成长。

3 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的构建及评价

(1) 以提高机械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 构建学科竞赛模式。

(1) 开展实践教学, 促进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的形成。

学科竞赛模式的教育导向重在推动实践教学的开展, 借以提高机械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因此, 针对这种以竞赛贯穿教学始终的教学方式, 相关的培训计划和课程体系需要进行修订和调整, 使之适应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可以延长课外的学时, 减少课内的学时, 以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创新设计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增加诸如机械设计、综合能力培养、工程性图纸设计实践活动等创新性活动;开展创新科研方法的探究;以及撰写一些学术研究和研究报告, 如专利的申请等。还可以直接选用学科竞赛的参赛题目作为课程设计、专业设计、毕业设计题目, 从而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

(2) 完成教学的主体变化, 构建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把学生简单地看成知识的接受者, 使其学习兴趣不能被有效激发, 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科竞赛每个项目组虽然有指导老师, 但是从竞赛选题, 方案设计, 技术设计, 样机试制、调试, 到技术文件的编制, 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 充分调动了他们对学习和科研创新的浓厚兴趣。通过学科竞赛, 促进了教学过程向自主性发展, 向实践性学习跨越, 在实践中探索, 并逐渐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 学生主动的查阅资料、阅读文献、广泛涉猎, 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尝试, 不断获取知识、获得成功, 真正感觉到了学习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成就感, 这又促进了学科竞赛模式教学的顺利完成。

(3) 改革试验教学, 构建开放式学科竞赛实验室教学管理模式。

机械类大学生的试验教学也要适应学科竞赛教学模式的需要, 促进课外兴趣型实验室和课内教学型实验室向机动性发展, 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 逐渐完成学科竞赛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构建。学科竞赛实验室的设置, 要求实验室的场地、加工机床、切割机等硬件设施能够适应学科竞赛的特点、满足学科竞赛教学的需要, 能够适合竞赛期间的参赛作品的设计、加工、调试对场地的需要;并且要针对学科竞赛实验室教学的特点, 完善和改进管理工作,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开放式实验室值班管理制度、实验安全操作规程等相关制度, 积极做好实验安全工作, 为机械类大学生的学科竞赛、课外活动、科技创新等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这样的创新实验室, 改变了以往固定的机械设备的限制, 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 通过灵活的题目设置, 学生能够很方便的利用实验室的设备条件, 展开构思,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独立思考或团队协作、小组竞赛等形式完成。在这样的环境下, 学生还可以利用虚拟技术构建仿真实验室, 以此来突破实验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充分的开展创新构想和创新交流。

(4) 实施实践教学, 为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提供创新平台。

我国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 积累了很多的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这些教育方法、理念经过了教育实践的检验, 取得了重要的教育成果, 因此, 把这些新理念和新方法引入到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教学之中, 无疑会提高学科竞赛的水平, 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和学生的参与热情, 进一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比如, 设计型的课堂组织方式、开放型的应用题型设置、小组课堂的评价机制等实践教学成果, 都为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提供了创新平台[3]。

(5) 完善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机制。

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需要得到政策的保障、学校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学科竞赛的制度支持等等, 有了这些保障, 学科竞赛教学模式才能伸展创新教学的手脚, 最大地发挥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热情和主动性。保障机制是学科竞赛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 对于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的创新项目, 只有学校提供经费保障, 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专利保护, 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的积极参与热情, 完善和巩固学科竞赛的教育成果,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 改革学科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和制约机制。

评价和奖励机制是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教学模式的有效保障。学科竞赛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为手段, 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传统的以教学成绩为评价标准的课堂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科竞赛教学的需要。因此, 教学成绩、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德育考核、师生关系、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方案的设计、课题研究的参与过程、关键技术的分析与实现、竞赛成绩等均需纳入评价考核的范围, 其中创新设计、创新参与和创新成果在整体评价中占有重要比重。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的实用性, 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 使教育和实践做到有机的结合。评价单位也要改变传统的学校评价的单一评价制度, 形成以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综合性评价体系[4]。

学科竞赛教学中的激励机制体现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从物质上来说, 学校设立专项竞赛奖励基金, 给予竞赛获奖同学和表现突出者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 可以把竞赛得奖和获得专利作为评定奖学金和保送研究生的加分条件。学科竞赛的奖励机制也要把辅导教师纳入其中, 因为他们在竞赛的指导中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劳动, 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对于指导教师, 一方面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另一方面, 把竞赛奖励和成果奖励、专利等与其职称评定和聘任直接挂钩、与其评优评模挂钩、与其职务晋升挂钩, 并纳入学院年度考核中, 这些具体措施是对指导教师所做工作的充分肯定, 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科竞赛教学的积极性。

(2) 大学生学科竞赛的训练组织。

(1) 建立竞赛网站, 加强网络宣传。

鉴于网络的窗口作用和平台作用, 学科竞赛网站对于学科竞赛教学模式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网络的加入无疑给学科竞赛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网络便于对竞赛种类、竞赛内容、竞赛时间、往届竞赛的介绍、竞赛的主题、竞赛的意义、团队情况、学生作品展示、指导教师的介绍、竞赛的研究方向和思路等作出积极的宣传, 使互动交流的种类更齐全、内容更丰富、学生的参与更为积极, 信息的披露更及时、准确, 因此, 学科竞赛网站将成为学科竞赛教学模式的重要窗口。

(2) 开设训练课, 加强竞赛技巧训练。

参与学科竞赛, 选手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 还需具备对信息的处理技巧、论文的撰写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了解参赛程序等。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 来自各个领域的大量信息使有些参赛选手无所适从, 只有对选手进行相关的训练才能加强其甄别能力, 学会获取对竞赛有益的信息;每个参赛团队都是一个整体, 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能力和技巧, 需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 才能把团队的能量发挥的最好;在竞赛最后是以科技论文的形式提交成果的, 论文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科竞赛的成绩。因此, 参与学科竞赛需要开设训练课, 对竞赛程序、论文撰写等关键环节进行培训[5]。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机械类院校开展学科竞赛教学是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学科竞赛教学能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只有结合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试验教学、彻底完成学生的主体变化、搭建创新平台, 才能真正的把学科竞赛教学落到实处。

摘要:高等院校机械专业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需要不断加强课程的修订和完善。但在实际教学中, 大部分院校对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缺乏共识, 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本文通过学科竞赛教育模式在高等院校机械专业的应用, 探索性地提出了开展实践教学、改革试验教学、完成教学的主体变化、创建学科竞赛创新平台等管理方法和措施, 探讨了一种较为科学的、取得实践检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开展模式,评价探讨

参考文献

[1]潘岚, 饶宾期.完善机制—推动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持续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3) :140-141.

[2]闫舒静, 张兴会, 李辉, 等.“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学科竞赛”互动模式的创建与实践[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2) :2-5.

[3]刘允, 张雅芳.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 2010 (4) :31-34.

[4]黎建辉, 刘超良.高校学科竞赛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5) :119-121.

机械设计竞赛 第2篇

汽车落水逃生车门说明书

设计者:林小平,郑龙,张振国

(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学院,)

作品内容简介

通过在现有车门的结构上融入我们设计的“压强平衡装置”——在车辆落水后,平衡车内外压强,减小作用在车门上的压力,辅助车门脱离车架;“断轴结构”——使车门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与车架实现分离,为车门上浮做好准备;及有机结合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系统”——弥补车乘人员在紧张状况下的反应迟缓的致命缺陷,及时感知车辆落水的意外的发生,并将触发信号传至MCU,使逃生功能启动;“气囊弹射装置”——使用现有几近成熟的气囊弹射技术,令脱离车架束缚的车门具有浮力,使得我们的作品不仅可以辅助车乘人员逃离车体,还能为不会游泳的人创造更大的逃生成功几率:于是形成了我们的作品——汽车落水逃生车门。它实现车辆落水后“传感探知”、“平衡压强”、“打开断轴”、“弹出气囊”四个工作步骤,从而使得车乘人员可以拉着已经弹开气囊具有浮力的逃生车门上浮水面,进行逃生,这就将传统的阻碍车乘人员逃生的车门转变为协助车乘人员成功逃生的自救工具。

联系人:林小平

联系电话:*** EMAIL:linxiaoping26@126.com 研制背景及意义

近几年,平均每年发生1.1万起汽车落水事故,发生这类事故时最大的危险是当事者由于惊吓而丧失行动能力①,并且车辆落水事故呈现上升趋势,而且此类事故中一旦车辆完全落入水中,其造成死亡率极高。例:2009年4月11日晚19时20分许,浙江金华一辆汽车冲入水库,致4人死亡1人失踪,截至第二天下午14时,1 汽车落水逃生车门装置

失踪者尸体已经打捞上岸,事故车上5 名司乘人员全部遇难。因此,此类事故给车乘人员人身财产造成极大伤害,如图1所示,人们无奈地看着汽车落水却无能为力。

图1 无奈地看着汽车下沉

因此,在汽车安全领域,人们急需一种可以在汽车落水后协助人们克服外界水压抵住车门的问题、帮助人们逃离车体的逃生装置,而我们的作品就是为此而设计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

2.1:利用现代电子科技技术在短时间内传感探知车辆落水事故的发生,并将触发信号传至MCU,发出使逃生车门开始运作的信号。

2.2:在车辆落水后,平衡车内外压强,减小作用在车门上的压力,辅助车门脱离车架。

2.3:使车门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与车架实现分离,为车门上浮做好准备。2.4:使用现有几近成熟的气囊弹射技术,使得脱离车架束缚的车门具有浮力,协助不会游泳的人上浮逃生。3 设计方案 3.1 电子部分

我组作品的“传感器系统”组成为四个压力传感器(如图2所示)及一个湿度传感器(如图3所示),压力传感器安装于车辆四个悬架处,用于检测悬架所受的力 2 汽车落水逃生车门装置 的大小,湿度传感器安装于车身前端,是用于检测车前端湿度的大小变化情况,当四个压力传感器有2个以上探测到悬架所受的力在瞬间非正常急剧减小并且湿度传感器探测到车身前部的湿度非正常增大到一定值时做出判断——车辆处于落水状态,将此信号发送到MCU,MCU发出指令控制电机打开断轴和压强平衡装置,为车乘人员的成功逃生做好准备。

图2 压力传感器 图3 湿度传感器

3.2 机械部分

3.2.1压强平衡装置

由滑动板、滑动板光杆基座、滑动板连杆、长滑动板连杆,光杆,光杆连接件滑动板部分;由丝杆、丝杆滑块、滑动板连接基座、带轮、电机等组成电机拖动部分。零件装配如图4所示,实物装配效果如图5所示。

图4 压强平衡装置SolidWorks装配图

汽车落水逃生车门装置

图5 压强平衡装置实物装配图

3.2.2断轴结构

断轴包括固定部分和滑动部分,轨道、滑动轴、连接轴部分安装在车架上,车门连接件安装在车门上,零件装配如图6所示,实物装配效果如图7所示。电机可以驱动滑动轴向上运动,使连接轴部分解除断轴车门部分和断轴车架部分之间的相互束缚,实现车门与车架的分离。

图6 断轴仿真SolidWorks装配图

汽车落水逃生车门装置

图7 断轴实物装配图

3.2.3气囊弹射装置

气囊即为现有技术成熟的气囊结构,气囊效果图如图8所示。

图8 气囊装置 理论设计计算

汽车落水逃生车门装置

4.1滑动杆连接部分及断轴连接轴部分连接轴部件校核,使用公式:

WZd332,IZd464;

WZ:抗弯截面系数;IZ:惯性矩;d:校核轴的直径

maxMFL[]WZ()()[], FWZWZLF:外界所施加最大力

[]d332;

L对连接轴弯曲应力的分析计算及实物模型的试验,当主要受力部件采用钢或合金等刚强度材料并且校核轴直径在12mm以上,并且采用多对轴同时使用时,校核轴的总体弯曲强度可以达到使用要求。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5.1传感器系统:

5.1.1、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原理:利用压力大小的改变来改变传感器内部的滑阻的的阻值的大小以输出不同大小的信号电压,根据相应参数计算出压力大小

5.1.2、湿度传感器原理:①:湿敏电阻式湿度传感器,其特点是在基片上覆盖一层用感湿材料制成的膜,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吸附在感湿膜上时,元件的电阻率和电阻值都发生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即可测量湿度;②湿敏电容式湿度传感器:一般是用高分子薄膜电容制成的,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聚苯乙烯、聚酰亚胺、酷酸醋酸纤维等。当环境湿度发生改变时,湿敏电容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使其电容量也发生变化,其电容变化量与相对湿度成正比。其技术成熟,应用广泛。

5.2压强平衡装置:

在现有车门的主面板上融入一块滑动板,在不使用时,该滑动板嵌在车门面板之中,使得我组的逃生车门与普通车门无异,如图9所示;在使用时,电机启动带动带轮1转动,带轮1与带轮2通过单面齿带连接,带轮2获得动力后带动主丝 6 汽车落水逃生车门装置

杆转动,丝杆滑块进行轴向运动,通过滑动板连接杆带动滑动板在光杆轨道上进行轴向运动,在此过程之中滑动板会与车门主体形成一定横向和纵向错位,从而使得落水后的车辆的车门可以与外界有一个柔性的连接口,如图10所示。外界的水流可以从该开口处流入车内,并且由于滑动板的纵向错位不会很大,还可以起到减缓水流速度的作用。

图9 处于未启动逃生功能状态的车门

图10 滑动板形成的错位开口

5.3断轴结构

当MCU发出电机转动的指令后,电机转动,进而带动短丝杆转动,丝杆滑块进行丝杆轴向运动,并且带动双断轴连接板带动两副断轴中的滑动轴部分向上或向下运动:向上运动——断轴由闭合向打开转化,车门与车架由连接状态转为分离 7 汽车落水逃生车门装置

状态;向下运动——断轴由打开向闭合转化,车门与车架由分离状态转为连接状态;断轴闭合状态与打开状态如图11和图12所示。

经过我们的试验发现该结构简单,运行高效,可以在1~2秒内完成该动作,若采用更高速的电机,反应可以更加迅速。

图11 处于闭合状态的断轴 图12 处于打开状态的断轴

5.4气囊弹射装置

该结构为我们作品的一个功能实现部分,采用现有几近成熟的气囊弹射技术,理论上该部分功能实现可行性大,但由于经费有限,且市场上无我们所需尺寸的适合我们模型的气囊,因此未将气囊结构在我组作品中予以体现。

作品实物整体效果如图

13、图14所示。

汽车落水逃生车门装置

图13 作品整体图1

图14 作品整体图2 创新点及应用

6.1压强平衡装置采用光杆导轨,四根滑动板连接杆由于上端一对光杆长度比下端的一对光杆长度稍长,使得光杆最后的运行轨迹是与竖直方向成17°的倾角,如图15所示。

汽车落水逃生车门装置

图15 滑动板与车门面板所在的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

对作用在滑动板上水的压力F进行受力分析F可分解为F1和F2,如图16所示,F1方向垂直于车门面板,作用效果为对于滑动轨道产生摩擦力;

F2方向与滑动板运动轨迹方向一致,所以我们的作品可以利用本来阻碍车门打开的外界水的压力分解出分力来间接辅助打开车门,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图16

滑动板具有一定的倾角

6.2断轴结构:在逃生功能未启动时,使得车门与车架保持连接;在逃生功能启动时,迅速打开断轴,使得车门与车架分离,为车乘人员的成功逃生提供保障。

6.3气囊装置:在车门内部安装气囊装置,在车门与车架分离后,气囊打开,使车门具有浮力,让本来是阻碍车乘人员逃生的车门变为协助车乘人员逃生的救生工具。汽车落水逃生车门装置

6.4应用: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量1379万辆,而据普华永道估计,2010年的全球汽车产量约为6500万辆,并且中国的汽车产量仍将上升,而汽车安全技术是“和谐社会、品质生活”理念下必须大力发展的汽车技术,因此,一旦我们的技术通过实验阶段,达到工业应用阶段应用到汽车生产制造之中后,其巨大的市场空间所产生的市场效益将非常可观。7 创新保护

为保护我们作品的创新成果,我们将我组的作品进行了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220196047.7,专利名称:一种可以上浮的车门装置,如图17所示的费用减缓通知书和如图18所示的专利受理通知书

图17

费用减缓通知书 图18 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

参考文献

[1]逯跃川.《汽车落水》.ppt 百度文库—生活娱乐—健康;

http://wenku.baidu.com/view/7defd422bcd126fff7050b65.html 2010-04-29

机械设计竞赛 第3篇

一、高职机械自动化专业教学现状

1. 教学内容重理论, 教学模式落后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 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 忽视实践, 偏重于理论学习。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门数多, 面面俱到, 要求学生什么都要掌握, 实际上很多内容根本不实用。再加上学生的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 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 未能很好掌握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走上工作岗位以后, 一切要从头学起。

近几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师观念的不断转变, 广大教师开始采用项目驱动法、案例引导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但鉴于条件的限制, 没有理实一体化的教室, 教学模式仍然是“填鸭式”的, “一支粉笔一张嘴”, 课堂的主体仍然是老师, 学生的参与力度很小。此外, 很多教师由于缺少企业的工作经历, 在案例的选取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案例往往不是来自于企业生产的典型产品。再加上部分教师本身不了解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动态, 根本不能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2. 考核方式不科学

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仍采用“期末成绩 (70%) +平时成绩 (30%) ”的方法, 学生一卷定成绩。这对于以培养一线高端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来说, 既不科学, 也不合理。目前虽有不少院校在考核方式上已经开始尝试开卷、答辩、课程设计、大作业、小论文等不同方式, 但是对于如何加强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考核还存在欠缺。

3. 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是由学校和企业根据岗位技能标准共同制定的, 将新形势下制造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最新技能要求融入比赛, 以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竞赛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往往也是由企业提供的, 考虑到大部分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比较缺乏, 在平时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与技能竞赛时使用的差别比较大, 这直接导致学生进入赛场要用很长的时间来熟悉新设备。此外, 由于学校与企业没有共同的利益点, 学校与企业很少开展深层次合作, 如课题调研、项目攻关、员工培训等。企业技术人员也没有深入学校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师资等方面援助, 有些甚至只是挂个名而已, 最终导致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

二、机械自动化专业相关技能竞赛项目分析

近几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机械自动化专业相关项目见表1。

此外, 各地方也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专业技能竞赛, 如重庆职业技能大赛机械工程设计CAD竞赛,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等。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以及各地方性的竞赛内容不难看出, 侧重于考查学生的以下能力: (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 (2) 工艺工装的选择、安装、调试; (3) 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设备的编程及操作; (4) CAD/CAM软件的应用; (5) 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现场技术管理; (6) 保养、维修、管理机电设备的基本能力; (7) 创新设计能力和自学能力。从表1可以看出, 技能竞赛不单单只是考查学生对机床等设备的操作技能, 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三、职业技能竞赛对机械自动化专业改革的启示

1. 优化课程结构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非常重视职业技能竞赛对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近年来, 机械自动化专业针对竞赛项目和内容, 按照岗位职业标准, 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内容, 调整课程结构, 构建完成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企业典型产品为载体、以实践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例如, 我们整合“机械制图”“AUTOCAD机械设计”与“UG机械设计”这三门课程为一门精品课程“产品的数字化设计”。用直观的三维模型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更多地是主动参与产品的设计过程, 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图、读图、绘图、创新能力, 保证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的持续发展能力。而针对竞赛项目中的加工工艺编制内容, 我们将“数控加工工艺”与“UG”两门课程整合为“UG自动编程”, 学生变被动灌输为主动上机操作, 在完成每个编程项目的同时掌握了加工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概念与原理。

2. 加强教师能力建设

首先, 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技能等多方面给予全程的指导和帮助;同时, 要求青年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必须下车间或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真刀真枪”的实践, 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次, 从2013年起, 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指导技能竞赛, 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参加竞赛。通过这种方式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机械制造行业的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实现以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 通过竞赛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提高其就业能力。

3. 改革考核方式

技能大赛规范了对专业教学的评价标准, 促进了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接轨, 有助于进一步改革课程的考核模式。从2013年开始, 我院机械自动化专业针对岗位技能课, 期末考试都采用“对接”的方式进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即本门课程由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命制期末考试题目, 达到一定分数的学生可以办理对应的职业工种证书。例如, “UG机械设计”课程与机电设计工程师职业工种对接, 考试内容涵盖了从事该工种所必须具备的所有知识和技能。这一方面促进任课教师熟知该工种的理论知识, 并掌握UG产品设计的实践技能, 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善于独立思考, 强化技能、方法训练等。

4. 拓宽校企合作渠道

依托技能竞赛, 搭建企业与专业的合作育人平台。我院机械自动化专业长期选派教师到展运重庆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挂职锻炼, 直接了解企业对学生的技术要求, 以便于他们在教学中把这些技术环节传授给学生, 完成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课程内容、教学标准、考核方式的研讨, 将教育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标准尽量保持一致。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校园, 通过企业文化宣讲、上墙、进课堂等形式,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与诚信、讲求纪律与效率的意识, 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 利用学院丰富的教师资源, 为企业的生产、科研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持。通过技能大赛, 进一步促进了与企业的合作交流, 推动了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机械自动化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职业技能竞赛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职业性、导向性、前沿性和合作性等愈加明显, 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各职业院校要以竞赛为抓手, 围绕岗位职业标准, 重构课程内容, 改革教学模式, 拓宽校企合作渠道, 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连勇, 刘冬, 王炜波.开展技能竞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9) .

[2]吴连香.基于技能大赛的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初中物理竞赛-机械运动习题 第4篇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

1.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若两船同时以相同速度去打捞。则()

A.甲船先到B.乙船先到

C.两船同时到D.无法判断谁先到

2.A、B两辆车分别以速度v0、1/2 v0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车在前,B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2 v0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

A.甲先被击中B.乙先被击中

C.两人同时被击中 D.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

3.驾驶员每天准时从单位开车出来,于7:00到达教授家接教授去单位,7:20到达单位。某天,教授为了早点到单位,比平时提前离家步行去单位。走了一段时间后遇到来接他的汽车,上车后汽车掉头并于7:10到达单位。设教授和汽车速度不变,且速度之比为1:9,教授上车及汽车掉头时间不计。则当天教授离家时间为()

A.5:50B.6:10C.6:30D.6:50

4.车站的自动扶梯用1分钟可将一个人送上去,若自动扶梯不动, 若此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0.75分钟,那么人沿静止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

A.1分钟  B.2分钟  C.3分钟  D.3.5分钟

5.相距4500m的甲乙两车站之间是一条笔直的公路,每隔半分钟有一辆货车从甲站出发以10m/s的速度匀速度开赴乙站,共开出50辆;当第一辆货车开出的同时有一辆客车从乙站出发匀速开赴甲站.若客车速度是货车速度的2倍,关于客车途中共遇到几辆货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8辆B.7辆C.6辆D.5辆

6.火车以20m/s的速度沿某一段直线轨道驶向道口,为厂提醒看守道口的工作人员,司机在距道口940m处开始鸣响汽笛,每次笛声持续1s,停5s,然后再次拉响汽笛。当道口工怍人员听到第三次笛声结束时,火车距道口的距离为________ m.道口工作人员昕到火车司机前后两次拉响汽笛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s。(已知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7.相距3750m的甲.乙两车站之间有一条笔直的公路,每隔2分钟有一辆摩托车由甲站出发以20m/s的速度匀速开往乙站,每一辆摩托车在抵达乙站后都立即掉头以10m/s的速度匀速开回甲站。这样往返的车辆共有48辆;若于第一辆摩托车开出的同时,有一辆汽车由甲站出发匀速开始乙站,速度为15m/s,那么汽车抵达乙站前最后将与从甲站开出的第 _________辆摩托车迎面相遇,相遇处距乙站__________m。

8.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km处相遇。他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原地,途中又在距A地42km处相遇。那么A、B两地的距离为_________m;两次相遇地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m。

9.一艘航空母舰停在港口,用超声波搜寻海底,发现有一艘潜艇向己方驶来(假设为匀速直线运动),第一次发射超声波18s后收到回波,收到回波286s后发射第二次超声波,又经过10s后收到回波。那么潜水艇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时潜艇航行的距离是__________m;速度是_________m/s(超声波在海水中的平均速度为1500m/s)

上一篇:高职物流经济地理教学下一篇:重度妊高征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