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语文教学

2024-06-30

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精选12篇)

新课程下语文教学 第1篇

一、第一部曲“创设情景”

创设情景, 即怎样上好化学新授课。主要抓住以下三点:

(一) 创设问题情景

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有关的实验、模型、图表、习题、文字材料等, 创设一种情景, 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强烈的认知冲突, 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探索问题的欲望。

(二) 理出“讲的路子”

首先, 明确讲什么的问题, 要求做到“六讲”, 即讲重点、讲难点、讲关键、讲规律、讲疑点、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 解决怎样讲。要抓住时机, 即讲在学生不会之时。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 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心理, 这时进行点拨就是最佳时机;还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到“动脑、动口、动手”, 学生之间互相研究、互相讨论、互相启发, 在此基础上, 学生不会的问题就是教师所要讲的问题;第三, 课堂语言要准确、简练, 并富于节奏美。

(三) 落实“当堂知识”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 在最初的认知过程中, 人的遗忘幅度较大, 因此, 对新学知识应及时予以强化, 每节课都要留出5~10分钟的时间,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现, 并以练习进行巩固。

二、第二部曲“引导思考”

引导思考, 即怎样上好化学习题课。应注意三点:

(一) 体现“化学习题课的核心是思维教学”的观点

习题课要从始至终采用一题多变的方法使问题演变自然, 学生思维活跃, 又不断开拓;同时, 教师的点拨与学生思维同步。学生的思维处在活跃状态中, 获取的知识记得牢, 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 在习题课上, 师生对问题的探究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这样处理问题, 能复习旧知识, 巩固新知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习题课的基本特征, 习题课应从始至终围绕这个特征组织教学。

(三) 习题课是一种训练学生独立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课型

教师根据每个例题或习题所提供的情景,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结合每个问题, 从多侧面、多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 要求学生精确、简要地表述一系列的条件和结论,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给学生以施展才华和发展智慧的机会。

三、第三部曲“深思总结”

深思总结, 即怎样上好化学复习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明确复习课的目的

复习的目的是将学过的知识系统化, 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掌握化学基本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设置有新意的复习题, 强化对学过知识的记忆

复习课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 要有新意, 升华所学知识, 使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技能得以强化。重点内容, 教师下功夫挖掘知识规律、知识生长点和扩展点、可能出错点。力争在这些点上讲透, 让学生学活。

(三) 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掌握、理解知识, 纠正错误, 突出重点

通过复习, 使知识系统化, 以便学生掌握得更全面、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准确, 还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 遗留的问题得到解决, 常见的错误得到纠正。复习课要突出重点, 选用的例题、练习题要围绕重点选择, 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注意转化思想和方法的复习。

(四) 复习课选的例题和练习题, 应具有针对性、典型性、灵活性和综合性

根据这“四性”设计一组题目, 用到的知识、技巧较多, 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教师的指导与点拨, 学生边分析边操作。这样做, 学生练得有味, 兴趣会更浓。

(五)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是完成复习任务的保证

现代教育观认为, 复习应以学生的思维过程为主。为此, 教师一定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其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不失时机地给以指导。复杂的题目, 先让学生动脑思考, 动手做一做, 互相讨论, 提出疑点, 教师通过点拨, 帮助学生不断地分析、解决问题。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第2篇

一、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长期以来,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热情不高,兴趣也不浓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应试教育不无关系。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不愿意去探究教学方法,不想转变教育观念,也没心情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只是讲道理,要求学生记忆学习要点和考试的考点,不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培养。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一定要钻研业务,研究学生,提升自己的素质。新课程改革明确规定,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学生的死记硬背,使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自主收集和处理信息、小组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所以,教师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来教学,真正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放在首要位置。

二、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并促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实现主动探究,以便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得到提高和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创新活动实现个性的发展,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实现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并且能不断探究和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如设计新颖有效的导入语,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教育质量等。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时,教师要设计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点,以使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如在教学《老人与海》时,个别学生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观点,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大海的音乐和图片视频,使学生融入其中来感受情感,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摒弃以往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

新课程下语文教学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模式创新;实施对策

新课程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我们要不断探求创新型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应该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创新学习,主动建构,拓宽、加深现有的教学内容,是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在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创新型高中语文教学基本模式的构建和创新型高中语文教学基本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索,与同仁共勉。

一、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1.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定势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学习,教师和学生是灌输者与被灌输者的关系,学生只能够被动学习,无法有效地将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2.教材内容较固定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多少年几乎不变,即使有小幅度的调整,也是微乎其微,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够学到固定模式的技能和知识,无法从本质上理解高中语文知识,更不能应用高中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无法及时了解高中语文理论中存在的争议和最新的问题解决方法。

3.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和传统

高中语文教学通常是通过黑板和一些简单的电化教学工具,如录音机、幻灯或多媒体,运用这种教学手段无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影响了教学效果,无法与现有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无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语文人才。

4.没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

目前高中语文课通常就是所说的诵读、作品欣赏、文言文教学和写作训练等教学,不能让学生形成较灵活的学习方法和较宽广的知识面等。

二、创新型高中语文教学基本模式的构建

1.引导学生学会设定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目标的设定能够充分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出来,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应当能够明确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全方位地综合发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进而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2.让学生学会质疑,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认知冲突的设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学生在观察、动手和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学到很多新的知识。教师和学生应当共同总结这些发展的问题,对学生学到的知识进行升华。

3.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学会创新学习

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在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能够有目的地对问题进行学习和探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又要采用创新方法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模式进行引导。

4.进行学校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变一把尺子为多把尺子,进行多元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

教学评价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的能力,在学生之间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因此,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采用定时评价的方法对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5.引导学生积极内化,让学生学会主动建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法保证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与发生过程相符合。教师应当以旧知识的增长点为基础找到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这种新的认知结构,可以采用迁移重组的方法对学生新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行深化,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内化。

三、高中语文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1.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技巧

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认知冲突的设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在听课时分析问题,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学到很多新的知识。最后教师和学生应当共同总结这些发展的问题,对学生学到的知识进行升华。

2.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能够有目的地对问题进行学习和探求。教师既要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又要采用创新性的方法完善学生的探究学习模式进行引导,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进行多元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发展

教学评价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的能力,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因此,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采用定时评价的方法对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4.结合高中语文课程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一,启发式提问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提出问题,使学生从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到高中语文知识,学会用高中语文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第二,讨论式教学。对于教学过程中难懂的知识和高中语文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几种解决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资料的查阅选择最有效的解决方法。第三,案例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提高能力。第四,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综合测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能够较全面地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应当弥补现有考试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平衡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

5.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教学

应当以完善的高中语文教学设施为基础进行现代化教学,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6.拓宽、加深现有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下语文教学 第4篇

一、转变思想, 更新观念

多年来, 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学理念, 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现实。从两千年前问世的《学记》突出了学, 孟子提倡“自得”, 荀子的——闻、见、知、行, 《中庸》的学、问、思、辩, 从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到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法, 以及当代国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卢仲衡、魏书生、钱梦龙等各自创立的教学法, 虽然都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有些东西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所以,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现代的教育改革开始关注课程与教学层面的革新, 致力于把教育改革的理念落实到课程与教学、课堂与师生活动的微观层面, 而不再是以往单纯的教育体制改革。一句话, 现代的教育改革改进了课堂, 走到了教学第一线, 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现代社会的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谁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谁就会赢得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优先权。

作为一线教师, 把握新课程理念, 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改变教育策略, 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二、开放的课堂, 平等地交流

新课标中指出:“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做事”作为世界教育的共同追求, 可见自主、合作、探究的重要性。过去死板的、一问一答式的, 学生枯坐冷板凳, 教师喋喋不休地讲、不断地提出设疑问题, 学生苦苦地、被动地跟着想答案, 有的学生干脆你讲你的、我干坐着的千课一貌 (一个模式) 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新课程要求把课堂变成学生获得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拥有自学能力的地方。要重新认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和地位, 那就是:教材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是对话关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教材的组织者、引导者。例如,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一组以爱国与思乡为主题的诗歌, 蕴涵着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情感。过去的做法是讲讲文学常识、作者简介之类的东西, 然后具体讲讲每句诗歌的含义, 之后就是让学生熟背下来。现在的教法是, 利用现代视频教学手段, 把相关资料找全, 在具体的诗意氛围中, 随着图像的变化、激情的朗读, 让学生领略其意境, 感受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 欣赏凝炼的诗歌语言, 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这样就把诗歌中所抒发的强烈爱国思想之情, 发挥得淋漓尽致。把时间留给学生, 把思考空间还给学生, 像洋思中学那样“先学后教”, 像杜郎口中学那样实现“动态的课堂, 情感的课堂。”

新课标中还指出:“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在这里, 笔者还想加上一句话:语文课堂教学还应重视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即通常所说的作者、读者、教者融为一体, 语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实现开放性, 平等性。其次, 还应培养学生敢提问题、会提问题的能力。有人评价中国学生“解题能力强”, 但“不会提问题”。这就是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的结果, 也就是今天进行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所在。

三、在实践中感悟, 在反思中成长

新课改的关键内容之一是必须摒弃原来师道尊严式的师生关系, 重新构建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 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 这种劳动的成功, 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可见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地位的重要性, 只有确立了各自的角色、目标和任务, 才能演出一场“好戏”。

现在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在沟通与“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要把自己的激情与灵感, 知识和经验与课程融汇贯通, 与学生进行灵活的课堂交往。教师的角色应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化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领者, 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沟通与“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发现矛盾, 而不是拿出真理, 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新的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体验成功、表现自己的地方。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兴趣、没有积极性, 得不到成功的喜悦感, 他们就不可能在教学中有大的收获。没有成功感, 就会增添学生的消极因素。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压抑、焦虑的消极情绪中, 就很难体验到成功和快乐, 就容易造成心灵上的伤害, 试想, 这样的学生还会有学习动力吗?

表现的欲望几乎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如一名男生, 由于性格内向, 学习成绩又差, 三个学期过去了, 从来没有得到过教师的一次表扬或课堂提问。他每天都神情沮丧, 闷闷不乐。后来, 在科技小制作方面, 他制了一个不用手抓的“垃圾捡拾器”, 在县里都获了奖, 为学校和班级争了光。从此, 大家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他也变得活泼起来, 因为他终于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可见, 只要给学生以更多的表现机会, 他们就会得到较好的发展。

新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感悟祖国语言伟大魅力的地方。语文课标中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师不但要实现从让学生获得知识到让学生拥有能力的转变, 还要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要上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课, 更要上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

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创新 第5篇

嘉兴市秀城区教研室

王晓红

“新课程动了教师的奶酪了”,“传统型的教师该下岗了”。经过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后,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议论,其中担忧和困惑多于满腔热忱和殷切盼望。许多老师在新课程面前觉得茫然,课到底该怎样上,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呢?这种茫然揭示了一个问题——教师怎样将更新了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理念和行为之间必须架设一座桥梁,而这座桥梁需要教师自己来架设,也只能是在自身不断地领会、内化和实践、反思中构建起来。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瓶颈”,经过几年的改革,正在逐步改变“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那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加快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步伐,使新课程下的教学创新突破“瓶颈”?笔者建议不妨把以下三种策略,作为架设“桥梁”的材料。

一、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创新的生长点。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搞)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不仅扩大了阅读教学内容的外延,还提高了阅读教学过程的新方法。这种现代课程理念,打破了传统课程下,阅读教学模式单

一、教学过程程式化的框架。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新课程下的课就应该每一节课都要进行师生对话、生生交流、小组讨论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如果这样岂不是又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有许多弊病,但也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应该注意继承和发展,创新不是抛弃传统、隔断历史,而是对传统弱点的一种合理扬弃,是继往开来。人们经常用“满堂灌”来批评传统的阅读教学,但也有“灌”得十分精彩的,我听过一节《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优质课,执教老师在课上没有提一个问题,而是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饱满的情感,深情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当他最后一遍朗读课文时,学生含着眼泪跟着读,声音由杂乱变为整齐,由小声压抑变为大声激越,整堂课在听课老师热烈掌声中结束,他的“灌”不是强迫的,而是把准了文本情感的脉搏,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他们的交流是情感的流动,是人性的共鸣。这种体现语文以丰富人性的阅读教学课,无论它的形式多么传统,都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我们反对的是用冷漠的知识分析、肢解完整的文本感情,压抑学生的个性和潜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所以,人文精神的弘扬是我们阅读教学继续和创新的生长点。阅读教学的精神贯注、文化熏陶是影响终身的。我们注重的是“神似”,而不是“形似”。这个神就是语文精神中丰富的人性。

二、运用多元解读法,寻找阅读教学创新的增长点。

新课程的理论支柱之一就是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的阅读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目标、内容上,还是在教法和学法上都应该是多元的。首先,对文本内容的解读是多元的,因为“读者是作品的最后完成者”,我们应当鼓励学生“见仁见智”地从文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特殊感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合理的假设推理,甚至是想象。例如:我在教授《雷雨》时,引导学生对周朴园从阶级性、人性和社会性等的不同角度去进行评价,在涉及到个人情感时,允许保留他们对周朴园的不同看法。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也应该是多元的,我们不光要多角度地理解文本意义,同时要结合自己的教学个性和学习个性来探索不同的阅读课型,例如,诵读、品读、析读、探读、研读等课型,也可以打破这些课型的“常式”,根据具体的学情来设计课型的“变式”,例如:新教材中《散步》一课,既可以上成诵读课,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亲情的咏叹,也可以上成探读课,让学生捕捉词语传达的语言信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脉络,同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亲情的理解。课堂教学是生存的,阅读教学是师生对于文本的一种心智活动。文本原体不可能机械地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要通过师生双方互相融合、互为扬弃、互动发展来完成,阅读教学活动是一种生命活动,它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把握了这一点,才是找到了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增长点。

三、回归生活,寻找阅读教学创新的伸展点。

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程标准建议: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以本为本”的教科书垄断地位,对于课本和教参,我们除了使用它以外,还要学会建设它,甚至也可以批判它,我们还应该把自身的语文素养(包括对人生和作品的特殊感悟)融入阅读教学中,来引导学生步入文学殿堂,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一种独立、自我有别于他人的阅读体验。例如:我在教舒婷的《致橡树》时,给学生提供了《双桅船》、《神女峰》和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等诗歌材料,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与《双桅船》相比,感悟女性的独立精神。与《神女峰》相比,感悟反叛和批判精神,与《我愿意„„》相比,感悟无私的崇高精神。这样的拓展除了教师的阅读经验、人生感悟外,还可以是学生的,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他们的阅读情绪,经常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各种媒体收集材料,在教学中形成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共享共进。同时,也要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的空间概念,延伸阅读的空间,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生活有多广阔,阅读的空间就应该有多广,语文课堂应该向社会生活延伸,可以通过一些古文化寻源活动、调查访谈活动等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在学会读文本的同时,也学会读人,读社会,读生活。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思想、个性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高中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重视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视。新课标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注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这是作为教师应该研究的永恒课题。我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希望对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目的是语文教学的方向,是一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学目的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订,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重点。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阅读品位和对信息的搜集及整理能力、鉴赏和探究的能力等等。明确了这些目标,我们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了解记叙散文的含义和特点,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对文章的关键词句做到充分的了解。能力目标: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文章的结构特点,掌握写作特点,概括表现手法。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有的放矢地进行问责的阅读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便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二、构建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在实践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打破原有的“满堂灌”教学,就应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合作学习氛围。教师始终是合作的指导者、组织者、共同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走下讲台,学生只有在打破师生明显界线的情况下,才能和教师倾心交谈,增强小组合作的信心。这样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参与学生的讨论,才能真正创设一个平等的交流环境。

因材施教也就是个性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活动的安排。例如,在教学中,我经常和学生谈心聊天,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课外阅读情况,了解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心理需求,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情况,然后再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这是一名教师责任心的体现,也是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标志。

语文学习的根基就是基础知识,只有根基得到了夯实,今后的语文学习才会得到保障。不过,仅仅有根基还是不行的,要想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方法不断地引导。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课本作为目标,将文字所涉及的知识点作为出发点,不断地挖掘相关知识点的答题模式与方法。以诗歌鉴赏作为例子,选取了一篇必修文章《沁园春·长沙》,教师试着这样去做,这首词的前一部分运用了比较典型的风景描写,这在本文的教学中属于重中之重,因此,根据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模式,提出问题:“这首诗中描写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景色的?”通过采用这样一种有针对性的训练模式,能够让学生对于情景类诗歌的答题方法充分地掌握,并且,还应在这一基础上,挑选难度不大但具有代表意义的同一类型的题目在实际课堂中训练,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常见类型的诗歌鉴赏方法,同时还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诗歌鉴赏水平。

三、小组合作形式已经成为新课改下各个学校广泛采用的学习方法之一,小组合作不仅仅锻炼了个人的自学能力,更加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小组合作既是一种能力,归纳整理、查漏补缺,又是课堂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再给予点拨,使之完美。这样,语文课不仅让学生的知识得到了积累和丰富,合作的效率也会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学习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快乐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互帮互学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学生要做到主动获取信息,敢质疑、敢负责、敢表达,选聘固定组长或轮换担任组长,小组长负责组织课堂探究,确定提出问题和展示问题的学生。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很多语文知识不是教师口干舌燥地讲学生就能理解并记住的,这需要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逐渐领悟、操练才能获得,所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能把枯燥无味的语文教学形式转变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未尝不是件好事。

四、设置有针对性的能力训练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变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为了使训练更加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例如,《晏子使楚》一文的教学,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本文中文字形式相同而古今词义不同的情况你能找出几个来?提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古今词的意义,但在形式上却转向操作能力的要求,这就使学生求同思维和归纳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语文课堂必须向着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方向去推进,而且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也离不开教师角色的转变,更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努力践行新课改的思想,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作为自己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万明华.有效的语文教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12).

[2]张彩云.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07).

[3]徐世曾.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与培养[J].教育咨询,2009(09).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第7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师生关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这几句话出自韩愈的《师说》,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在求学时代, 我就佩服韩老先生的这一真知灼见, 毕业当了教师后, 我便总想着如何去践行这一古训。

所以, 这句古训一直是我进行语文教学的座右铭, 更是我从事教学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古人尚且参透了为师的道理, 我身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同样深知:这个时代的语文教学呼唤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呼唤推陈出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鲜、高效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 我努力探索着, 践行着我所崇尚的古训。

一、将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学会学习

每节语文课我都努力尝试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他们在自主学习、探求知识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我告诉他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要敢于说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和想法, 不要顺从老师所给的思维定式, 要善于把自己最切身的体会与同伴们分享。学生每每得到这个特许, 语文课便能大胆质疑, 畅所欲言, 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快速地领会所学。

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少讲解, 多教学习方法, 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能够自学。在我设计的学案中不会出现一篇课文中的系统的知识点, 而是给出一些学习的提示性过程, 让学生按教给的方法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找出知识点, 归纳总结后我再给以适当的指正和补充。就拿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来说, 大部分教师都会把重要的字词列出来让学生认、写、记, 学生学到的是现成的知识, 自然省事不少, 可却不能使其印象深刻。我则在学案预习安排中给出这样的提示: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一遍, 对你不认识的生字词, 看课下注释中有的, 就将拼音注在原文中, 解释画在注释中, 如果注释中没有, 就自己查找字 (词) 典后将拼音注在原文中, 解释记在这个词的旁边。然后把你们整理好的这些字词连同拼音及注释写在学案 (笔记) 上, 大声连读两遍, 再认真书写两遍, 最后由小组长在组内进行听写和解词提问。这一切都是在课前预习时完成, 不用担心影响课程进度和耽误课堂学习效率, 上课时再由教师挑重点进行听写或随机提问, 这样学生一般都会把握得很好, 而且有时比教师列出来的知识点还全面, 还有针对性。当然, 做好这一点需要教师充分信任学生, 正因为我相信“弟子不必不如师”, 也就放心地让他们自己去做了, 结果他们做的很好。

二、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 培养其自信心

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尽情表演的舞台, 让学生尝试做课堂的导演 (小老师) 。每当要开始一篇新课文或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之前, 我总会征求学生的意见, 问他们能不能自己备下这节课, 自己给同学讲, 一旦他们领了任务, 有困难需要提供各种教参或资料时我会高兴地为他们服务, 解决这些后顾之忧的同时, 我也鼓励学生一定要敢于上台, 乐于做同学们的小老师, 为全体同学的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挥自己的光热, 学生在我的帮助和带动下真的有模有样地上起课来,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最近我给来我校研讨指导的大坝中学的语文老师上了一节作文实践课, 课堂的前25分钟都是由学生向大家讲解, 我的“小文” (讲课小老师) 居然能在我以前作文课的基础上创新出一个环节———请同学们为我们的作文创作补充几点你的小意见, 这是以前我没想到的。别看这个环节小得不起眼, 可就是这个环节竟然让许多学生侃侃而谈, 说出了不少自己归纳出的作文小窍门及注意事项, 有些是我以前都没讲到的, 我便对他们戏谑道:“如今真的是‘弟子不必不如师’了啊!”

三、教师要敢于承认错误,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常在语文课堂上将有意或无意出现的错误及失误, 光明正大地摆在黑板上让学生观摩、研讨, 以引起注意。学生不但不觉得老师无知, 还格外敬重我, 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个诚实、不自以为是的老师, 也潜移默化地受了影响, 进而构建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岳阳楼记》时, 我将“若夫霪雨霏霏”的“霪”字少写了一个爪字头。上课时, 学生一拿起学案就发现了, 几乎有一半学生异口同声地指出了我的错误。我毫不掩饰, 大方地将一正一误两个字都写在了黑板上, 让学生分析比较, 认真识记, 反复书写, 同时开玩笑地对他们说, “你们看我这岁数大了, 总是丢三落四的, 你们可别学我呀!”学生一起反驳道:“谁敢说你岁数大, 我们跟谁急, 在我们心中你永远年轻。”很普通的一句话, 但我真的就这样轻易地得到同学的信赖了。我也相信这个“霪”字学生一生都再也不会写错了。像这样的课堂环节在我的语文课上不止一次地发生过, 学生不但没因此而瞧不起我这个马虎老师, 而且越来越愿意和我接近, 向我坦露心扉了。因此, 我让学生记住一句话———“师不必贤于弟子”, 要敢于质疑老师, 敢于指出并纠正老师的错误, 我的学生做到了, 每节课都做得特别好。

四、教师要俯下身来, 虚心向学生请教

我还会在语文课上随机向学生请教问题, 每当这时学生都会睁大眼睛用怀疑的神情看着我, 好像在说, “老师, 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我就会毫不掩饰地说, “我真没听说过。”学生在给我讲明的同时, 真是又细心又虔诚, 我相信那一刻老师不但没威信扫地, 而是越来越受学生爱戴了。

比如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到“明道”一词, 我评改时就因为不明“明道”为何物, 居然将这个词所在句列在病句之列。作文发下后, 她找到我, 给我重新读了那句话, 并问我为何是病句, 我说:“明道是什么玩意儿?”她听后哈哈大笑, 说:“老师, 你连明道都不认识呀, 他是明星呀!”我也哈哈一笑说“你们小孩子喜欢的明星我怎么会认识呢, 这不是为难我呢吗?”说归说, 我还是细心请教了王雪“老师”, 详细了解了“明道”之人, 其他同学知道这件事也“笑话”我, 可我就是不怕打击地告诉他们, “以后把你们知道的事多给我讲讲, 省得我赶不上形势了, ”学生爽快地答应了。不仅是了解新鲜事物这样的事我要请教他们, 就连一些新兴科技我玩不了的时候也经常要找学生帮忙, 最近买了部自认还算高级的手机, 那种带导航和后台的智能手机, 有好多功能我用不了时都是向班中一个“手机玩家”请教的, 别看他平时学习一塌糊涂, 可摆弄起这些新玩意儿来却认认真真, 有模有样的, 宛如一个实验室的科研高手, 搞得我一味地自叹不如, 于是, 我又跟他们重复那句话“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了。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程教学的探索 第8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跨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对中学物理教学是崭新的, 它在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在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 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 促进学生发展。

物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是上好物理课的关键, 而有效性的确立除了教学形式上的有效性和教学内容上的有效性之外, 更应力求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真正在教学中增加知识, 培养能力。对此, 应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在教学中, 有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喜欢某一学科, 相应的与该学科任课教师关系就较好, 换句话说, 学生喜欢某一位教师, 相应的也喜欢这位教师所教授的课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因此,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热爱自己的事业, 要以高度

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影响学生、感化学生, 这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2. 真诚、不带一丝杂念地爱护学生。

教师要转变观念, 从师道尊严的威严中走出来,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3. 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师对教学工作一丝不苟, 严肃认真, 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方法和手段, 争取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教学观认为, 教育学是个开放的系统, 促进学生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那么, 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教学要具有适应性。

教学策划要以学生为本, 在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 做到循序渐进。

2. 教学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教学中我们要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 帮助、启发, 引导学生取得成功, 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

3. 活动要渗透探究性。

探究性学习是引导学生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探究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精心设置疑难,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大胆创新,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 教师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 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提高知识修养和教学水平, 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和启发, 让学生增强对物理课程的兴趣。

三、进行挫折教育, 培养探索精神

纵观物理学发展史, 不难看到, 科学知识和方法总是相互促进, 从而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的。不管是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牛顿, 还是现代物理学的奠基者爱因斯坦, 在创立他们的理论前都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 甚至经历了数代人的努力后才取得宝贵成果的。在教学过程中, 将物理学史上众多刻苦钻研并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的事例, 融汇到物理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领略科学家们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 学习他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毅力, 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畏艰险的意志品质。这样, 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是很有好处的。

四、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因为评价具有导向功能、判断功能和激励功能, 对物理课程教学过程有很重要的意义, 能促进师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 对物理课程的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评价要侧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精神状态以及思维能力都是很重要的。

2. 评价方式应采取观察、评议、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

新课程下教学的改革 第9篇

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呢?以下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重新认识

基础教育的目标肩负双重任务, 为更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和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但长期以来受社会价值观、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 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将注意力集中到“为更高一级输送人才”了, 过多关注教育的“选拔功能”, 为少数能进入更高一级学校的学生而放弃多数成为社会劳动者的学生。

我认为, 教育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对知识充满渴望和兴趣并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学科目的应该是发展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让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并培养其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教学内容应按照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合理地架设, 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注重知识的基础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贴近社会生活, 挖掘本学科对广大非领域人士今后生活的功用;注重知识的发展性, 关注科技动向, 并在教学内容上予以不定期的更新。

二.营造开展创新教育的土壤和环境

我个人认为:创造力人皆有之。中学教学迫切需要一种鼓励创新, 允许失败的教育民主氛围, 一种轻松活泼的具有心理安全感的教学气氛。师生关系是实施教育的基础, 是教育环境的集中反映。教师首先应当转换“师道尊严”的传统心态, 尊重和平等地对待学生, 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其次, 教师要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激发者和指导者;学生则由信息的接受者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和信息的处理者。

教师也要告诉学生要淡化课本权威和定律权威, 鼓励学生自由思考, 自主发现, 培养学生质疑提问和批评、争议的习惯;其次要克服思维的求同性, 鼓励个性的独创, 允许思维多元化的合理存在, 宽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培养敢为人先的勇气。

三.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中学教学历来强调“双基”, 这是不够的。现代教学论认为“强调发展、突出能力”, “学习知识、突出结构”, “教会学习、授以方法”。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就应该由原来的“接受———理解———巩固———解题”转变为“注重科学探究, 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和现代化”坚持探究式学习模式为主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告诉学生课题, 让学生通过因特网, 在活动中探究, 重视情感体验、培养创新意识, 在合作中学习, 在交流中分享, 在互动中深化。

新课改下的高中课堂针对课本的基本思想、实验方法和知识规律, 坚持以问题为中心, 以探究为方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交叉开展教学。多设计探索的情景, 让学生弄清研究的对象、提出研究的问题、设想研究的方法、猜想研究的结论、实验研究的过程、收集研究的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和规律。诺贝尔奖等科学成就的获得首先需要提出问题, 而提出问题需要好奇心, “好奇心是科学发展的种子”, 作为教师的我们, 要保护并褒扬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其大胆质疑并提出问题。学生是区别于工厂产品的有思想的个体, 我们要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其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领略到学习研究的乐趣, 收获认识自然的成就感。从长远眼光看, 这种探究式的学习习惯会有效地运用于其人生之中, 让学生终生受益。当然, 这也需要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高考做适当的调整,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人性化和科学化, 让学生在快乐成长中享受这门学科的乐趣、这门学科对生活的帮助, 并最终愿意成为科学工作者献身于科学研究。

四.加大实践的探索和设计, 改进和加强实践教学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 第10篇

我以为, 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 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 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 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 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 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 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需要与时俱进, 但绝不可抛弃!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因此, 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 尽力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 习惯好。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 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2. 热情高。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

3. 会读书。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4. 结合实际, 体现资源的开放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无论是内容、组织形式还是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及体验的联系方面, 农村孩子不比城里的孩子弱:在对大自然的感悟方面也比城里的孩子丰富。实际上, 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生活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 开化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节日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实践, 把社会实践融入语文学习。这需要教师转变观念, 拓宽视野, 培养识别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眼力。

尤其是要在读书中, 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即基本的感悟语言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 才可能学好语文, 语感的培养, 当然首先靠读, 但教师的引导, 进行一些有意识的训练也是必要的。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方式。诚然, 光靠这种方法来训练远远不够, 还要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方法, 如读议古诗和课文的重点段落,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联想、想象等。

新课程下语文如何备课 第11篇

一、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

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即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可理解为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备课中应考虑两项内容:一是本课的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这里主要考虑的是“保底”问题,许多教师怕新课程的“放”,担心的是失去语文的“命根”,足见“保底”的重要性。一篇课文的学习,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如何定位,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读提示、课后练习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决定。二是考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如每天写一张字、每天记录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预习课文)、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等开放性、隐蔽性、长期性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改变课堂结构:化教师讲授为学生学习活动

备课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的方法有三。一是常规法,即把传统的字词教学、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课后思考题处理为学习交流活动,直截了当地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位置。如原教材第六册《白色鸟》一课可安排以下六个学习活动:以四人为一组,先后交流“生难字词”、“我所了解的文革”、“两少年所做的七件事及其场景”、“对以‘白色鸟’为题的理解”、“对穿插写外婆的理解”、“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等活动,充分使学生自主、独立、交流学习。二是挖掘教材或练习内涵,灵活设计活动,尽可能地寻找学生活动的载体。如根据课文、课题设计“家乡物候调查”、“社区生物调查报告”、“诗歌朗诵会”、“小说剧如《变色龙》创作与表演”、“某人物形象浅析”、“新闻与人物采访及写作”、“编写现代作家作品一览表”、“说明文文体知识卡片”、“文言文关键实词一览表”、“重要语段的选择及命题设计”、“课外优秀文章赏析”、“中考作文题命题设计”、“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研讨会”等。第三,咬文嚼字,多向思维,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充分安排学生质疑的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思考问题,促进新知识的生成。

三、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落实合作和网状学习

要保证学习活动不流于形式,保证课堂学习交流的效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工作非常重要。一要合理分工,以实现合作,尤其是学习内容较丰富的学习活动。如中考字词复习课,三四节课(三四天内)要完成搜集整理工作,必须讲分工合作。经分析,六册课本三十六个单元,一个班五十个学生,可安排指定一人归纳整理一个单元的生难字词、词语,然后拿到班上来合作交流,进而形成每个学生的初中语文生难字词库。二是活动安排要有层次。新课程小组学习的学习形式是很好的学习方式,从小组学习的层次看,第一层次为若干人(四人组可能最为实用),保证每一个学生的交流;第二层次为小组推出的代表向全班交流,目的是纠正交流中的偏颇,强化正确的信息及激励学生成长;第三层次视情况需要与否安排教师的讲评,进一步强化正确的信息。有这三个梯度,交流基本实现了“网状”式的覆盖,既保证了每一个学生的交流学习,又保证了这种交流学习的效果。

四、课前预案与课中记录:调适及课后反思

新课程下历史教学应关注新史观 第12篇

一、中学历史老师史观有待更新

长期以来, 中学历史教师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模式:依据“一个纲” (历史教学大纲和由此制定的考纲) , 抓住“两个本” (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基本的历史能力) , 训练“三类题” (选择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 , 着力“四环节” (听讲解、记笔记、下题海、上考山) , 吃透“五本书”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因为《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 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趋势, 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对历史问题的阐述, 教学大纲只遵循一种理论。大纲指导下的历史教科书, 所选的内容必须是史学界公认的、已形成定论的、稳妥的知识和观点。一直以来,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则是贯彻大纲精神的“最强音”, 是中学生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不二法门”, 而高考也以此教材为命制试题的“源头活水”。这样, 一个大纲、一套教材、一种声音使得中学历史老师只需“埋头拉车”, 以至于许多老师不想也不会“抬头看路”。按照著名课程专家钟启泉的说法, 目前我国师范生在大学接受的教师教育, 与社会发展实际至少落后50年。这其中当然包括史学观念方面, 中学教师在史学观念方面的落伍是普遍的, 我们应正视和面对这一问题。中学教师不关心高校学者在干什么, 高校学者也缺乏有效的渠道向中学普及新的研究成果, 中学历史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封闭性, 中学教师的史学观念严重滞后于学术研究成果。因此, 我们要重视史学理论的再学习, 提高转变史学观念的自觉性。

近年来,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有鲜明时代性的历史新课标和历史教科书, 在吸纳新的学术成果和新的史学观念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新课标“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原则, 革新了课程内容, 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新教材达到了“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新世纪的历史教科书, 而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教科书”。出现了一个课标多个版本的中学历史教材的状况, 历史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学情”和“教情”自主开发教材。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 历史老师们注重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结合, 关注了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但仍然忽视对新史学观念的吸纳。例如, 讲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史, 新课程强调的是从文明史的角度宏观把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征。而笔者在听课中发现, 一些教师仍花很大的精力帮助学生分析战国时期中国如何实现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飞跃的, 这就偏离新课程的要求了。还有, 尽管新教科书中绝少提及社会形态的语汇, 但“奴隶社会”、“封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专政”等过时的称谓仍充斥于课堂和各种教辅资料中。“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史学观念, 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二者缺一不可。忽视史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 如同新瓶装陈酒, 只能是形式上的刷新和变更, 教学内涵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新史观

目前我国高考命题正在经历一个新旧史学观念的转型时期:时代出现了新理念, 而我们却装满了旧观念;国家颁布了新课标, 而我们却仍使用旧教材;高考奏响了新旋律, 而我们却仍在弹奏旧腔调。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新史观:即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只有这样, 高中历史教学才能适应当前的高考趋势。

1. 依“标”据“本”, 充分用好教材。

目前使用的高中历史新教材已经淡化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不再过多涉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概念, 按照文明史观构建了新的学科体系,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的史学观。在一些具体问题上, 也多是运用新史观来阐释的, 如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理解上, 新教材摒弃了“封建社会由胜转衰”的说法, 而认为这是农业文明发展的高峰时期, 也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夜;将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改革置于工业文明下来认识;关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也多从近代国家政体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方面阐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中, 都渗透了新史观, 多次提到“要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等。从目前各种版本教科书的内容来看, 都注意了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和阐释历史。高中历史三个必修模块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六个选修模块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文明史的相关问题。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教材提出的新史观, 根据人类历史的发展, 指导学生运用新史观来评价、认识相关历史事件。

2. 整合新教材, 构建新史观学科体系。

历史课程标准使用了模块专题体例, 一改以往的通史体系, 时空跨越大, 内容跳跃性大, 时序性差, 古今中外历史融于一体, 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加上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严重不足, 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也难以一下适应。尽管模块专题体例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这一体例或者改变这一体例。新教材是为了避免与初中历史课程重复, 为了适应高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与高中教育、教学需要而编写的, 这一考虑无疑是正确的, 一味地指责、排挤这种体系, 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 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如何整合教材, 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

目前, 课程标准弱化学科体系和体系凌乱的状况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运用新史观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 构建起体现历史发展进程的课程体系已被多数业内人士所认同。新课程增加了历史新知识, 特别是补充了大量贴近现实生活、反映社会发展和人类优秀成果的内容, 更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题体例从一个特定的视角, 运用新的史学观对历史事件、历史和历史人物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索, 有利于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线索, 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探索和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规律, 增加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文明史观, 打破必修模块的划分, 按照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兴起、工业文明的扩展的顺序, 对课标和专题内容进行整合, 从而构建起体现时序特点的课程体系, 这对于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课程标准, 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三、在高考复习中渗透新史观

新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具有课改“风向标”意义的高考试题也在改革。早在新课程改革启动伊始, 高考命题专家就明确提出要“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 构建学科体系, 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 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部分实施新课改省市的高考历史试题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的改变, 那种设置新情境、考查新目标、具有开放性的试题成为高考改革的新亮点。其中, 对于新史观的考查也逐渐凸显出来, 特别是对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化史观等新史观的考查, 体现这些史观的试题在大纲高考中频频出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 (新课标历史) , 也是按照文明史观, 重新构建了学科体系和考试内容。有鉴于此, 在高考复习中, 应按照新的史观来确定考点和重点, 并按照文明史观来审视、阐释、说明相关的重大历史问题。

比如, 2008年新高考命题渗透了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 体现了多元化视角。试题命制以文明史观为主基调, 兼顾整体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 同时也适当地利用传统的革命史范式, 在选择题中, 关于新史观为命题指导思想的题目非常多。如广东第9、10题;海南第11、15、16、17题;山东第10题;宁夏第29、30、32、35题;江苏第6、7、8、14题;全国文综卷Ⅰ第13、14、16、20、37题, 特别是15题对“科技是把双刃剑”理解的考核, 选材之别致, 让人惊呼, 堪称杰作。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将中国放到世界大背景下考查, 中国与世界文明交融与碰撞的特点。

此外, 主观题部分体现新史观的试题也是比比皆是。山东第27题从文明史观角度、全球史观角度下考查中外家庭伦理观念的变化;第28题从现代化史观全球化角度考查近现代中国的现代化 (工业化) 问题, 体现了近现代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的历史现象。如广东第27题谈到近现代西方人眼中“中国形象”的变化认识, 从文明史观角度, 将中国置入世界大背景考查, 也体现了全球史观的考查的特征。再如江苏第23题,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查中外现代化经济模式, 同样体现了现代化史观的考查特点等。

参考文献

[1]袁兆桐, 田家伟.文明史观与高中新课程教学[J].历史教学, 2009, (1) .

[2]袁兆桐, 郑志伟.史学观念的更新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8, (12) .

上一篇:农业传统知识下一篇:电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