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教育新思路

2024-06-27

会计教育新思路(精选10篇)

会计教育新思路 第1篇

中职会计教育, 顾名思义, 是为了培养中等技能会计人才, 面向大多数企业以及金融机构一定层级的职业教育。既然是中职教育, 那么就要有准确的定位, 只有找好定位, 才可能真正发挥出中职教育的作用。中职会计教育培养的技能层次侧重于应用, 着眼于职业, 针对于大多数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普通职位。中职会计教育的初衷不是为了培养高端的金融人才, 刻意拔高教育层次未必可以带来教育质量的飞跃, 而更大可能则是由于教育理念脱离了合理的软硬件环境, 变成了脱离实际的“教育大跃进”, 其对会计教育带来的危害远远背离了其所向往的目的。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 教育机构也具有相关的行政级别, 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 于是出于争取最大程度的政治地位的动机, 某些中职院校开始争取提升办学层次。这样一来, 其实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提升行政级别竞赛的附属物, 其质量就不足挂齿了。这样的局面同样对会计中职教育有着相当的冲击, 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投入足够的注意力, 并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 使会计中职教育真正担负起其本应具有的职能。

2 灌输会计职业价值观念

会计职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会计职业的兴起, 与资本流通的规模和速度的变迁息息相关, 会计职业也就担负着维护金融秩序, 保障资本健康流通的历史使命。前总理朱镕基给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为“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原则, 不做假账”, 体现出这位教授出身的总理对于会计职业价值观的重视。中职会计是会计人才的主体, 在经济金融秩序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会计的职业价值观是中职教育当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 职业价值观的教育通常被放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 作为业务色彩不浓厚的职业价值观课程通常让位于在应试中以及就业中更重要的业务课程。正如大学中的思想品德课一样, 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这是一种极端危险的情形, 照此下去, 中职会计教育无法健康发展, 只可能造就出懂得会计业务但是职业道德缺失的会计从业者, 这对于国民经济带来的不是促进作用, 而是危害。笔者以为, 中职会计教育中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应与严格的校规相结合, 在学校的校规中就要贯穿诚信为本的理念, 对于相关校规的违背可以有一票否决的处理方式, 这样才会使学生理解触碰价值观红线的后果。让价值观红线转变成学生的心理底线, 这需要教育者做很多的工作。要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暗示, 不断提醒, 不断预演, 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职业价值观念的教育。

3 突破传统应试教育

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扩张给我国教育格局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未必都是积极的。表面上大学生人数增加了, 大众整体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了, 但是就微观而言, 依然存在着应试教育导向、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缺陷。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完全起到其本应具有的为社会提供高层次人才的作用。一方面企业求贤若渴, 一方面大学生求职无门, 如此形成一个貌似无解的恶性循环。会计高等教育自然也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之下, 很多会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无法承担与其教育层次相当的会计职务。大学的相当时间被用来准备各种考试, 四年教育涉足几十门课, 但是涉足岗位之后, 发觉还要从头学起。应该说这样的情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笔者认为中职教育可以发挥其侧重于业务技能训练的长处, 成为应对应试教育的突破口。这样的观点带有一定的历史使命感, 毕竟改变中国会计教育, 乃至整个教育的现状, 不是一个中职会计教育所能做到的。但是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个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生死攸关的教育层次, 中职会计教育应该承担起这样的历史使命, 为我国的会计教育走出一条更好的路子。

4 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的技能型教育, 一般学制较短, 侧重于业务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进入职业角色。虽然中等职业会计教育的初衷与定位是为企业与金融机构培养中等层次的会计人才, 但是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识就要永远止步于中等层次。中职教育只是一个层次, 是会计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然启下, 那么就意味着中职会计教育要起着提升初等会计教育的作用;既然承上, 那么就意味着中职会计教育还扮演着向更高层次会计教育延伸的重任。中职会计教育向上延伸, 不仅是出于对于学生个人价值提升的要求, 更是为了适应整个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迅速, 已经稳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宝座, 这样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在微观层次上, 必然体现为更小经济体层次与规模的提升, 而这种变化必然对接受过中等会计职业教育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两种需求必然需要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 突破中等会计教育层次, 向更高层次发展。虽然方向是更高层次, 但是这样的理念和准备是要在中等会计职业教育层次来做的。中等会计职业教育中应该贯彻终身教育的理念, 要让学生理解中等会计职业教育只是一个阶段、一个层次, 而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终点。在中等层次的会计教育结束之后, 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 不断学习。使对业务的学习贯穿整个生命, 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这样中职会计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出作用。

摘要:中职会计教育是我国会计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为我国众多企业与金融机构提供智力支持的任务, 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会计教育层次和职业价值观阐述中职会计教育的定位, 提出中职会计教育发展要突破传统应试教育, 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关键词:会计教育层次,职业价值观,中职会计教育

参考文献

[1]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陈清阵.关于中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4) .

会计教育新思路 第2篇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项目中,关于“财政补助收入”科目说法错误的是()。A.期末结账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B.本科目应当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明细科目;两个明细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的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C.在“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

D.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

A

B

C

D

答案解析:本科目应当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明细科目;两个明细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的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在“基本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在“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篇幅长达近5万字,包括()个部分内容。A.3

B.4 C.5 D.6

A

B

C

D

答案解析: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篇幅长达近5万字,包括五部分内容:总说明、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会计报表格式、财务报表编制说明等。

3.下列项目中,关于“无形资产”科目,说法错误的是()。A.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原价

B.本科目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类别、项目等进行明细核算

C.事业单位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应用软件,不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D.无形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

A

B

C

D

答案解析:事业单位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应用软件,应当作为无形资产核算。4.下列项目中,关于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本年数”栏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说法错误的是()。A.“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初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余额

B.“本年财政补助收入”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度从上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金额

C.“本年归集调入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度取得主管部门归集调入的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资金或额度金额 D.“调整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因本年发生需要调整以前年度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事项,而对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调整金额

A

B

C

D

答案解析:“本年财政补助收入”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度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金额。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填列。5.下列项目中,关于经营收入科目说法错误的是()。A.期末,将本科目本期发生额转入经营结余,借记本科目,贷记“经营结余”科目

B.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中开展的非独立核算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C.本科目应当按照经营活动类别、项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相关科目等进行明细核算

D.经营收入应当在提供服务或发出存货,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按照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确认收入

A

B

C

D

答案解析: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6.下列项目中,关于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净资产类科目的对比,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净资产类科目中增设了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 B.对比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净资产类科目中增设了固定基金项目科目 C.对比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净资产类科目中增设了财政补助结转科目 D.对比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净资产类科目中取消了结余分配科目

A

B

C

D

答案解析:对比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净资产类科目中取消了固定基金项目科目。7.下列项目中,关于“长期借款”科目说法错误的是()。A.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本金 B.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借款

C.本科目应当按照贷款单位和贷款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对于基建项目借款,还应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D.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专门借款利息,属于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支付的,计入当期支出但不计入工程成本

A

B

C

D

答案解析: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专门借款利息,分别以下情况处理:

1.属于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支付的,计入工程成本,按照支付的利息,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属于工程项目完工交付使用后支付的,计入当期支出但不计入工程成本,按照支付的利息,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8.下列项目中,关于将 “固定资产”科目、“无形资产”科目的原账余额转入新账,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存货”科目 B.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 C.新制度设置了“无形资产”科目,核算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

D.事业单位按新制度规定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应当自2013年1月1日起设置和启用“累计摊销”科目

A

B

C

D

答案解析:新制度设置了“无形资产”科目,核算无形资产的原价。原账中“无形资产”科目余额反映的是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9.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划分的类别数是()。A.四类

B.五类 C.六类

D.七类

A

B

C

D

答案解析: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10.下列项目中,说法错误的是()。A.新制度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B.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于基建投资,在按照基建会计核算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定期并入单位会计“大账” C.借鉴会计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规定对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收入、支出分类列示,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原来的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项目

D.新制度重新界定了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口径,要求在“事业支出”科目下单独对财政补助支出进行明细核算,增设了“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两个净资产科目

A

B

C

D

答案解析:借鉴会计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规定对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分类列示,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原来的收入、支出项目。

11.下列项目中,关于“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说法错误的是()。A.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

B.本科目应当设置“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C.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

D.非流动资产基金应当在取得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或发生相关支出时予以确认

A

B

C

D

答案解析: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12.下列项目中,关于“其他支出”科目说法错误的是()。A.期末结账后,本科目应为借方余额

B.支付银行借款利息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C.本科目应当按照其他支出的类别、《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相关科目等进行明细核算

D.期末,将本科目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支出结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借记“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贷记本科目下各专项资金支出明细科目

A

B

C

D

答案解析:期末结账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13.下列项目中,关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主要账务处理,说法错误的是()。A.按规定支用额度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B.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C.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收到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根据通知书所列数额,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D.因购货退回等发生国库授权支付额度退回的,属于本年度支付的款项,按照退回金额,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存货”等有关科目 A

B

C

D

答案解析:因购货退回等发生国库授权支付额度退回的,属于以前年度支付的款项,按照退回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存货”等有关科目;属于本年度支付的款项,按照退回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事业支出”、“存货”等有关科目。14.下列项目中,关于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编制说明,说法错误的是()。A.本表反映事业单位某一会计年度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

B.本表“上年数”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上年度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本年数”栏内数字填列

C.“本年财政补助收入”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度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金额 D.“本年财政补助支出”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度向同级财政部门支出的金额

A

B

C

D

答案解析:“本年财政补助支出”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度发生的财政补助支出金额。15.下列项目中,关于“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说法错误的是()。A.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待处置资产的价值及处置损溢

B.本科目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处置完毕的各种资产净溢余

C.事业单位处置资产一般应当先记入本科目,按规定报经批准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年度终了结账前一般应处理完毕

D.对于在处置过程中取得相关收入、发生相关费用的处置项目,本科目还应设置“处置资产价值”、“处置净收入”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A

B

C

D

答案解析:本科目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处置完毕的各种资产价值及净损失;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尚未处置完毕的各种资产净溢余。年度终了报经批准处理后,本科目一般应无余额。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项目中,关于“事业结余”科目说法正确的有()。A.年末结账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B.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一定期间除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以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C.本科目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发生的事业亏损;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事业结余

D.期末,将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收入结转入本科目,借记“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科目下各非专项资金收入明细科目,贷记本科目

A B

C

D

E

答案解析:本科目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事业结余;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发生的事业亏损。

2.下列项目中,属于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本原则的有()。A.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原则 B.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C.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 D.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相协调的原则 A

B

C

D

E

答案解析:为了达到修订效果,在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原则;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原则;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相协调的原则。3.事业单位设置的会计要素的类别数是()。A.4类

B.5类 C.6类

D.7类

A

B

C

D

E

答案解析: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共五类。4.下列项目中,关于“存货”科目说法正确的有()。A.存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入账

B.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存货的实际成本

C.事业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应当在购进时直接通过存货科目核算

D.对外捐赠、无偿调出存货,转入待处置资产时,按照存货的账面余额,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存货”科目

A

B

C

D

E

答案解析:事业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可以在购进时直接列作支出,不通过“存货”科目核算。5.下列项目中,关于“应缴国库款”科目,说法正确的有()。A.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国库的款项 B.本科目应当按照应缴国库的各款项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C.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应缴入国库但尚未缴纳的款项

D.按规定计算确定或实际取得应缴国库的款项时,借记有关科目(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贷记本科目 A

B

C

D

E

答案解析: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国库的款项,本科目应当按照应缴国库的各款项类别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应缴入国库但尚未缴纳的款项,按规定计算确定或实际取得应缴国库的款项时,借记有关科目(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贷记本科目。6.下列项目中,关于购入的固定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A.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

B.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C.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安装完工交付使用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D.购入固定资产扣留质量保证金的,应当在取得固定资产时,按照确定的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不需安装]或“在建工程”科目[需要安装],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科目 A

B

C

D

E

答案解析:购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调试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

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同时,按照实际支付金额,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安装完工交付使用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购入固定资产扣留质量保证金的,应当在取得固定资产时,按照确定的成本,借记本科目[不需安装]或“在建工程”科目[需要安装],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科目。

7.下列项目中,关于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说法正确的有()。A.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 B.事业单位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C.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下月起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应摊销

D.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相关合同或单位申请书也没有规定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5年的期限摊销 A

B

C

D

E

答案解析:事业单位应当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摊销是指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摊销金额进行系统分摊。有关说明如下:

(一)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如下原则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法律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按照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作为摊销年限;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按照相关合同或单位申请书中的受益年限作为摊销年限;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相关合同或单位申请书也没有规定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摊销。

(二)事业单位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三)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注:即无形资产残值为零)

(四)事业单位应当自无形资产取得当月起,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即: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应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摊销)

8.下列项目中,属于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的相关工作的有()。A.按照新制度设立2013年1月1日的新账 B.根据原账编制2012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

C.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3年1月1日期初资产负债表

D.将2012年12月31日原账科目余额按照本规定进行调整,按调整后的科目余额编制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A B

C

D

E

答案解析: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相关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原账编制2012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2.按照新制度设立2013年1月1日的新账。

3.将2012年12月31日原账科目余额按照本规定进行调整(包括新旧结转调整和基建并账调整),按调整后的科目余额编制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上述“原账中各会计科目”指原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以及参照财政部印发的相关补充规定增设的会计科目。4.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3年1月1日期初资产负债表。9.下列项目中,属于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的披露项目的有()。A.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B.本年上缴财政补助收入 C.本年财政补助支出 D.年末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A

B

C

D

E

答案解析:本表由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调整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本年归集调入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本年上缴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本年财政补助收入、本年财政补助支出、年末财政补助结转结余,7项组成。

10.下列项目中,关于长期债券投资的主要账务处理,说法正确的有()。A.长期债券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作为投资成本

B.以货币资金购入的长期债券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购买价款以及税金、相关税费,但不含手续费等)作为投资成本,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C.以货币资金购入的长期债券投资,按照投资成本金额,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 D.长期债券投资持有期间收到利息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收入——投资收益”科目 A B

C

D

E

答案解析:长期债券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作为投资成本。

以货币资金购入的长期债券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购买价款以及税金、手续费等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按照投资成本金额,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

长期债券投资持有期间收到利息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收入——投资收益”科目。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财政专户的款项,应当按照应缴财政专户的各款项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答案解析:“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财政专户的款项,应当按照应缴财政专户的各款项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2.存货在发出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方法确定后,可依据单位实际情况,随意进行变更。()

答案解析:存货在发出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3.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答案解析: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4.资产负债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本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数字填列。()

答案解析:资产负债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本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数字填列。

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答案解析:上级补助收入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6.现金收入业务较多、单独设有收款部门的事业单位,收款部门的收款员应当将每天所收现金连同收款凭据等一并交财务部门核收记账;或者将每天所收现金直接送存开户银行后,将收款凭据及向银行送存现金的凭证等一并交财务部门核收记账。()

答案解析:

现金收入业务较多、单独设有收款部门的事业单位,收款部门的收款员应当将每天所收现金连同收款凭据等一并交财务部门核收记账;或者将每天所收现金直接送存开户银行后,将收款凭据及向银行送存现金的凭证等一并交财务部门核收记账。

7.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事业单位带来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的,应当按规定报经批准后将该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予以核销。()

答案解析: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事业单位带来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的,应当按规定报经批准后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核销。

8.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支出和结转结余情况,以及年末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分配情况。本表“上年数”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上年度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本年数”栏内数字填列。()

答案解析: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反映事业单位某一会计年度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本表“上年数”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上年度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本年数”栏内数字填列。

9.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名义金额确定入账价值;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无法可靠取得的,按照市场价格入账。()

答案解析: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入账价值;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无法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入账。10.因发生后续支出而增加无形资产成本的,应当按照重新确定的无形资产成本,重新计算摊销额。()

答案解析:因发生后续支出而增加无形资产成本的,应当按照重新确定的无形资产成本,重新计算摊销额。

11.处置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应当冲销该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

答案解析:处置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应当冲销该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

12.事业单位一般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答案解析:事业单位一般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13.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要通过“其他收入”科目核算。()

答案解析: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不通过“其他收入”科目核算。接受固定资产捐赠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14.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事业单位带来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的,应当按规定报经批准后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核销。()

答案解析: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事业单位带来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的,应当按规定报经批准后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核销。

15.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除应缴税费、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之外的其他各项偿还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应付及暂收款项,如存入保证金等。()

答案解析: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除应缴税费、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之外的其他各项偿还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应付及暂收款项,如存入保证金等。

考试未通过,得分:54分。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返回章节列表 重新进行限时考试

网上书店 | 法规法库 | 学习卡 | 联系我们 | 支付方式

24小时客服咨询电话:400-000-5300、400-006-5305、010-88595305、88595595、800-733-0205

传真:010-88468577 E-mail:xh@kj2100.com

Copyright @ 2013北京南瑞利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022号

高校省情教育新思路的探讨 第3篇

关键词:省情教育 贵州省情 思想理论

一、 高校开设省情课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一)省情教育能提高全省大学生对省情的认识水平、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热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基本内容。人们的爱乡之情不是自发产生的, 它基于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只有将本省的历史文化、环境和资源、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展现在人们面前, 才能加深大学生对本省的认识和了解, 培养大学生的爱乡热情。大学生从省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中, 看到优势和不足、问题与希望, 就会产生荣誉感、自信心以及紧迫感、责任感。

(二)省情教育是国情教育地方化的具体实践

本省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等都会给大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都能激发他们的乡土之情, 进而引伸到对祖国的热爱。了解、掌握基本的省情, 特别是基本的优势省情, 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 得以充分感受家乡壮丽的河山、丰富的资源、优美的环境、蓬勃发展的经济, 会更直观、更直接认识和理解国情, 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省情意识。

(三)省情教育是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地方化的具体实践

本省的方针政策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为实现本省经济社会建设、改革开放大发展的战略部署, 是省委、省政府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紧密贯彻中央精神所制定的战略决策。因而省情是党的基本路线地方化的具体体现, 高校开展省情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更深刻、更具体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它的重大意义, 能够引导高校大学生在参与本省经济社会建设的互动实践中, 更加深刻体会、理解党的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深刻内涵, 增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

二、贵州省高校贵州省情多媒体教学现状

(一)教师的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待提高

据调查,教师在教学中出现设备或软件故障时,仅有18%的老师认为能及时处理问题。从调查情况看,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偏低,多数教师希望通过相关的培训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无论怎样先进,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掌握多媒体技术的人去使用,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也只能是废铁一堆。因此, 对教师多媒体使用的培训力度应加强。

(二)贵州省情课程的现有课件单一

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贵州省情课程课件上课的教师寥寥无几。被调查教师中,只有 32%的教师会自己制作课件。其他课程的课件在市场上、互联网上颇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擒来,一些教材也配套带有课件。但是,贵州省情这门课程只在贵州开设,并且开设的时间不长,所以相关的课件很少。其中,贵州省情课程的课件部分制作得有点粗糙,相关图片和视频还是太少。另一个是教学的视频做得很好,但是,是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的张涤教师的教学视频,任课教师直接将它拿来上课,显然是不太合适的,必须将它进行剪接,将精彩的视频资料和自己的课件配合教学就非常完美。

(三) 教师的多媒体教学组织水平影响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就是指在确定时间、地点、场合下所进行的教者向学习者传授知识、经验、方法、能力并指导其进行学习的活动过程。狭义的教学简单说来,就是教师“教学生学”。作为教师来讲,教授过程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作为学生来讲,知识是重要的,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教与学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教,是教学中的主要矛盾方面;教学设计控制着教学节奏、教学方向、教学过程,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是教学中的次要方面,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在被动一方。但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要通过学生来完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辅助的教学手段可以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求教、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三、进行省情教育的新思路

(一)明确省情教育的内容是前提

知识的欠缺会使我们的教育捉襟见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加强省情的学习,充分认识省情的基本内容。省情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我省的自然环境变迁、开发和发展过程,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教育和科技等的状况,我省历史发展的规律、特点、经验和教训以及对当代的影响,我省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综合性特点、整体实力、优势与不足,我省各地区的基本情况,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所居的位次,我省未来发展前景等。

(二)挖掘教材中的省情教育结合点是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是连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信息纽带,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基本要素。就实质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有着鲜明目的性的教育活动,与此相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又是蕴含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载体。课题资源的丰富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先决条件。因此,要将我省丰富的省情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资源,首先要尽力挖掘教材中的省情教育结合点。

(三)坚持正确的方法是保证

一是将省情教育与国情教育、世情教育结合起来,用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观点分析省情。省情在历史的演变中呈现,因历史的变迁发展而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不能割断历史孤立地分析省情。省情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省情,绝不能将之僵硬化和封闭化。省情的变化也是国情和世情变化的缩影和反映,因而应实现省情教育和国情教育、世情教育有机结合和相互补充。二是要掌握和提高教学的艺术。省情教育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教学中如果采取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能将课堂教学与高质量的本土化课程资源的有机结合,创设贴近实际、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呈现出师生互动、互相激励的气氛,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汤会琳,李近华.贵州省情教育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潘立勇,薛会生.略论省情教育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J].社会科学论坛,2006(5).

浅谈新时期幼儿审美教育新思路 第4篇

一、采用幼儿故事教学, 加强语言审美教育

喜欢听故事, 是孩子们的天性。幼儿故事的语言通常是浅显易懂, 内容丰富多彩, 能与孩子们的心灵产生激烈的碰撞, 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强烈共鸣。故事是美的, 因此以故事为主线的幼儿审美教育也能有效触动孩子爱美的心灵。

例如, 教师在教学《小蜗牛》这个故事时, 不应局限于故事原本的几个简短的语句, 而应适当穿插一些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展开联想。比如小蜗牛说:“小树林里的小树长满了叶子, 碧绿碧绿的, 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此时, 我们可以将这一句换成另一种更具想象力的描述, 给孩子们营造出生动优美的意境:“夏天, 树林里的各种小草都用绿油油的叶子给地面铺上了柔软的地毯, 在这些小草中间, 冒出了一个个红色的小草莓, 把绿色的地毯装点得更加漂亮, 你们还可以看见什么呢?”由此启发幼儿联想。所以, 教师应努力在审美教育的探索过程中, 用心思考, 不断改进, 努力开辟一条幼儿语言审美教育的新思路。

二、把握幼儿感知特点, 实施音乐审美教育

音乐教育让幼儿收获的不只是知识, 更多的是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快乐, 这种愉悦感是一种高级的审美快乐, 是幼儿在平时生活中很好能够感受到的“超然”快感。幼儿教师在音乐教育中要注重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气氛, 让幼儿能放飞天性, 在音乐活动中自由想象, 开拓思维, 充满自信地活动。同时, 教师要注重在音乐活动中充满激情,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不断发现幼儿身上的亮点并给予鼓励, 让幼儿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但是, 教师在音乐活动中要避免仅靠活动的形式和活动的趣味来吸引幼儿的兴趣,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而是要以音乐的本质内涵, 音乐美的力量来吸引幼儿, 打动幼儿的内心。只有内在和形式两者并重, 幼儿在音乐教育中才能最大化地得到提高。教师可以尽量在音乐教育中运用“我和音乐一起玩”的教学形式。

例如, 笔者曾在欣赏音乐《拨弦》时, 我刻意安排幼儿一起玩“熊和石头人”的游戏, 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很好地感受到了音乐的变化, 同时整个音乐活动生机盎然, 幼儿们表现得十分快乐。

三、通过艺术作品欣赏, 激发幼儿个性化审美表现

在对幼儿开展艺术作品欣赏时, 要让幼儿的学习发生在有准备的环境中, 也就是在具有丰富的教育教材环境中, 这样在环境的刺激下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开拓思维, 主动探究, 为幼儿个性审美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方面,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一个个性化的发挥空间, 给他们提供一些合适的材料, 如树叶、贝壳、小木棍、麻绳、沙子、小石子等, 为幼儿创作出富有个性又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奠定基础。另一方面, 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 大胆创新, 用不同的艺术形式, 选用不同的材料, 通过各种途径, 进行艺术的表现活动。

例如, 在生态艺术教学“装饰笔筒”的主题活动中, 笔者就准备了一些易取得的材料, 如粗细不一的麻绳、干花、形态各异的小贝壳、不同花纹的小石子、小竹棒等, 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地选择材料制作。于是, 幼儿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创作, 有的用麻绳在笔筒上均匀缠绕造型, 有的挑选粗细不同的麻绳在笔筒上进行造型创作……在幼儿造型创作过程中, 通过他们的线条搭配和点缀极大地提升了装饰美感, 同时, 幼儿创作的作品都各具特色、充满个性, 创造性地表现出生态作品的艺术美, 满足了幼儿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欲望。

综上所述, 审美是一种个性化特征较为突出的过程, 幼儿教育要通过审美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培养其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与创造性, 注重求异思维的形成。通过审美创造意识的强化与成果的不断积累, 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向善意识, 而且对他们今后将审美创造转化为科技创造都具有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前苏联) 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凌继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新思路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新思路;措施

创新是人们不断丰富自身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看法和行为的活动过程,创新教育是指那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型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极为重视的是有没有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没有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最后学生有没有获得创新的能力,是体现“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新的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离不开创新教育思想。

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创新

教学目标是体现教育理念的最主要的指标之一,包括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的内容,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内容和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相关内容。走创新教育之路,小学语文在教学目标上就应该做出调整。传统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考察学生能力、技巧的掌握程度,忽视学生情感上的诉求。创新教育需要学校在设定教学目标上更倾向于对学生情感上的关注,更多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例如,老师在教三年级学生《秋天的雨》这一课的内容时,不要只是关注学生对《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课文中出现的类似“钥匙”、“缤纷”、“扇子”这些生词的掌握上,而是转向关注学生在这一课中的感受,类似对秋天的雨的一些想法,自己记忆中的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和作者感受到的有区别吗?等等。

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创新

小学语文最基本的教学内容的组成成分无疑就是小学语文课本了,课本是老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运用到的最平常的教学内容,而且,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也多是单一的训练形式,像小学语文中经常出现的造句的内容,基本都是给定学生一个或两个词仍学生进行扩写。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件,但是,如果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过分局限于当前的课本,训练方式过分拘泥于当前的阅读和写作的练习方式,毫无疑问会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带来很大的阻碍,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对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应该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例如,在三年级语文学习中,有涉及古诗的学习,如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传统教学中可能更多的是老师先朗读一遍,然后再翻译一遍,再让学生朗读一遍,这个方式很程序化,创新教育下的教学内容应该更多的考察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理解诗句中的内容,然后,老师在进行点拨。同时,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教材”时,老师可以就地取材,从生活中发现教学的元素,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好的示范。

三、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离不开创新的教育方式。单一、古板的“口传”式教学法不仅使教学课堂枯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不到快乐,从而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口传”式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为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角色,他们只需要听老师讲课,然后做好相应的笔记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过程很少,大部分时候是一个记忆的过程,而思考恰恰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第一步,所以,在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中,必须做到创新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三年级的教学中,有这样的一篇文章《小摄影师》,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关于高尔基的一个小故事,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带领学生去阅读这篇课文,然后得出一些体会,创新教育下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在讲授这一课的前两天布置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回家之后,利用自己家的相机或者是爸爸妈妈的手机,进行简单的他们所能理解到的摄影方式的摄影过程,然后,再用一段或一篇较为简短的文字将自己在摄影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写下来,在讲授《小摄影师》这一课之前,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短小的演讲活动,活动内容即为学生在摄影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悟,或者是对摄影的一些理解。

四、小学语文教学考评的创新

教学考评是学校教学目标的一个反应,教学考评注重学生技能的考评,那么,这个学校的教学目标设定的也一定是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方面的要求。而教学考评的方式可以直接作用于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考评中侧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必定是侧重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所以,教学内容选择教材即可,而教学方式运用“口传”式教学也足以应对,这就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就必须从创新教学考评方式开始。

例如,传统的小学语文的教学考评的方式,大多是在期中和期末为学生制定考试计划,以学生试卷的实际得分为主,创新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考评不仅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运用能力,所以,对于教学评价要从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考察,同时,完善语文教学考评的制度。

五、结语

创新教育理念是符合新时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的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做到创新的最大保障是将创新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将创新教育的思想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从而实现学生与学校、与教育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潘凤鸣、程超、齐建辉、张洪菊.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战线.2010,12(15):121.

[2]王可.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生命——创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12(6):86.

会计教育新思路 第6篇

在这样社会大背景下, 高校的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被迫延伸, 创业教育大众化和尖端化已成为重要的趋势。【2】高校不能再把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局限在一些创业大赛, 或是创业讲座等小范围开展的活动。创业教育必须走出狭隘, 进入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层面, 面向所有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值得庆幸的是, 随着世界范围的科技发展和技术创业成功的影响, 我们国家和学校对科技创新也是开始重视, 逐步认识到作为技术创业主体的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必将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群体, 接受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系统学习, 学会把工程技术和服务的创新转化为可以被市场接受的产品。现实的问题是, 高校由于种种原因,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上, 反应滞后于社会的要求, 不管是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还是创业结合专业的实践, 都不能满足国家当前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在此重要的背景下, 高校必须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重新定位, 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大框架, 以培养出适应社会改革发展要求的人才, 助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一、工程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的“塔式”定位

创业教育产生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而人们也必将在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和改进。人们发现, 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 如果没有对创业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的铺垫, 单纯技能训练很难获得成功, 而这种表面的理解必然会忽视高校创业教育所具有的培养更高素质人才的使命感。【3】幸运的是, 现在人们对高校的创业教育的理解已经不是单纯的原始基本技能的训练, 而逐渐发展为包含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培养的一个教育理念和模式。因此, 创业教育绝对不是国家赋予大学的临时工作, 而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应有之义。所以,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条件从纵向的角度对创业教育进行“塔式”的分层定位。

所谓的“塔式”定位就是把创业教育进行金字塔式的分层。“塔基”体现了创业教育的普适性原则, 是对所有学生进行基本的创业教育知识和素质的普及。“塔身”是在第一层级基础上的提升和发展, 通过实践的训练, 使一部分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工程专业, 强化自身的创业知识、技能及品质。“塔尖”则是培养新型企业创办者, 是创业教育尖端化的体现。“塔式”结构不仅可以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基本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还可以把创新创业教育带离纯理论的授课, 使课程与创业教育活动以及创业实践进行融合, 创新与专业教育互相融合, 这样的融合如果与社会需求相符,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走上创业的道路。

(一) 第一层级——“塔基”:培养具有良好创业基本素质的岗位就业者

“塔基”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的创业基本素质的岗位的就业者, 它是创业教育普适性原则的体现, 是对所有学生进行基本的创新创业知识和素质的教育, 以实现创业教育最基本的目标, 也是最主要的目标。为了实现创业教育这一大众化的基础目标, 高校需要把创业教育理念和精神贯彻到整个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 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体系, 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升学、就业和创业, 在知识能力和心理预期上做好相关准备, 把学生培养成有一定素质的社会公民, 并使之成为一个良好的岗位就业者。【4】在这个融合的体系中, 我们要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创新创业素质, 形成稳定的健康的人格特征, 引导和培育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职业价值观, 提升其对社会的责任感, 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 第二层级——“塔身”:培养工作岗位上的勇敢创新者

培养工作岗位上的勇敢创新者, 要求学校结合学生所学的工程专业, 对学生创业的知识、技能和品质三个方面进行有力的实践强化。此层级培养目标是在第一层级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也是实现下面高层级目标的前提和基础。【5】要达到这个阶段的目标, 高校需要考虑通过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 在第一层级基础上, 通过创业知识的集中强化学习能力锻炼, 培养学生持续性自主性的学习能力, 以及岗位的特长和成就事业的强烈动机, 体现了创业教育的尖端化的部分要求。这样, 经过培养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 能发挥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大胆创新, 促进新事物的出现, 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各类资源进行创业活动。

(三) 第三层级——“塔尖”:培养新型企业的创办者

培养企业创办者可以说是创业教育的终极追求和最高理想。有了“塔基”和“塔身”的坚实基础, 最高层级“塔尖”的目标才不会变成无源之水, 无根之木。这一层级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专门的工程领域的一些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 还要对企业的一些业务流程足够熟悉和了解, 学校要创造条件帮助这很少部分的具有创业实践诉求的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可以说, 体现了高校创业教育尖端化的“塔尖”, 它无须把大多数学生都培养成为新企业的创始人, 而是需要为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适宜的私人订制般的培养方案, 利用种种机会大力提升他们的创业综合素质, 使这部分学生在机会成熟之时, 能够进入创业的实战。例如, 为社会提供新技术的服务, 依托开发的新产品创办新型企业等。这不仅能够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也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自己得到了发展, 也为他人的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新时代企业家。【6】

二、工程类大学生“塔式”创业教育的重点及要求

在对“塔式”的创业教育目标进行具体的划分后, 我们把此策略落实于高校工程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 其重点及要求在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综合化的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知识结构得以优化, 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方面的理论素质;二是考虑到工程类大学生对于技术实践的特殊需求, 需要发展和创造有价值的专业和创业实践学习机会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使学生有能力面对技术和市场高度复杂化的现实;三是需要把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在不同层面上融合起来, 使之相互促进。

(一) 优化知识结构

创业教育的知识是非常综合化的, 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在形成学生三观关键时期的大学, 知识结构的优化将直接决定学生人生发展取向的不同。工程类的大学生的专业性非常强, 毕业后可以直接地为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加强对工程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素质的培养可以使他们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精于专业理论和实践又懂创业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这样他们不仅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的工作, 更能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技能特点, 整合外界资源,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进行创业活动。

创业教育是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传递给学生的不再是传统概念范畴中“某种商业行为”的表达, 而是一种独特的思维和行动模式。工程类大学生在科技型创业中可谓得天独厚, 优势明显。但是, 正是可能他们对自我掌握的工程技术的巨大信心会带来创新价值的高估, 而对所将要面对的市场风险有所低估这将给他们的创业带来不确定的风险。因此, 学校有必要, 进行对工程类大学生的创业概念的认知和相关知识的培养, 优化其知识结构, 改变他们的薄弱环节, 让他们有知识, 有能力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创业, 并且在这样信息迅猛发展的世界中快速找到自己的专业技术与市场有效对接的机会。

(二) 强化综合实践能力

工程类大学生创业有着其特殊的方面, 因为他们的创业是需要把技术或服务进行商业化, 需要从对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到投入去实施运行的整个流程比较熟悉, 他们不仅需要比较好的专业知识积累, 更需要在现实中得到专业技能方面的实践锻炼, 发展高深的专业能力。产品从生产到进入市场需要的一些知识技能与开发研究一个新产品的知识技能各不相同。不管是技术还是市场都是高度复杂化的, 从开发技术产品或服务到把产品或服务送进消费者的口袋, 是个了不起的巨大跨越。【7】所以说, 在创业教育实践推动的过程中, 对学生创业和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性学习是非常需要重点关注的。现实中, 许多学校由于认识和条件的限制, 这一类实践的学习机会提供的比较少, 学生通过实践性的学习获取的可以帮助他们在自主创业或者是在工作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的综合性实践知识及能力就非常有限。【8】学校应该创造不同的机会, 主动从学校走出去, 深入企业联系企业, 把自己送出去和把企业请进来, 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以及企业的合作机制, 形成一个整体的推动机制, 而不是单一的依靠学校进行。学校与社会合作的层面越多, 创业教育的资源就会越加丰富, 我们不仅要“自循环”, 更要借助“他循环”, 顺势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

(三) 融合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

创业教育广泛来说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也是通识教育的一种, 它可以应用在许多不同学科的各个领域, 将原来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学科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9】创业教育要发挥它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必须先在不同的学科中, 找准位置, 主动结合专业教育来发挥作用。工程类大学生的创业有着其特殊性, 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不错的专业理论背景知识, 还需要学校能够提供实践机会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实践锻炼来让学生体验并发展形成相关专业能力, 同时还要发展学生本身的语言表达交流, 团体协作共事能力, 业务技能等方面的能力。现实过程中, 创业教育的课程是独立的, 零散的, 师资来源也颇为复杂, 质量很难保证。基于此, 创业教育是浮在表面的, 与专业教育没有真正地互相融合和渗透。学校更重视的是创业竞赛类的事务, 偏重在实践项目的孵化操作, 对于普适性的创业教育课程, 根本没有把创业教育放到素质教育大框架中去整合, 因此, 在制定各专业的教育计划时, 创业教育就不会被考虑在内。有研究认为, 把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 二者可以互相促进, 创业教育不能脱离专业教育孤立地进行, 因此创业教育必须紧密地依赖各类专业的学科知识教育和专业能力的教育。因此, 创业创新能力的造就必然不能于学科课程之外获得, 而是利用学科教育教学过程进行重构。【10】因此, 工程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必须紧密地结合工程专业的学科课程知识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工程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塔式”策略的实践路径

在“塔式”策略的建构过程中, 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必须把握:塔基、塔身和塔尖这三个层面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 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塔基中对所有学生基本创业知识和素质的培养形成塔身和塔尖的基础。塔基培养的成功才是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最重要的目标, 也最具价值和意义。塔身和塔尖需要依赖塔基提供的学生基本创业素质的支持, 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有空间去遴选优秀的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培养, 对其中有诉求有能力及有合适机会者, 用最优秀的导师团队, 给予量身定制化的指导和培养, 使他们踏上新技术或新服务的创业之路。

(一) “塔基”:通过三维课程融合培养全体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

“塔基”是面向所有的大学生, 包括所有的工程类学生, 其践行的是普及性原则, 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跨学科综合课程知识的学习。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虽然多数时候被忽视, 但高校仍需努力把其归放到现有的通识和专业教育体系中, 进行三维的一体的深度融合。虽然近些年我国从国外借鉴和模仿了一些创业教育课程的模式,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高校的办学的模式的不同, 国外创业教育课程和我们大多数的专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课程体系是完全不同的, 因而缺乏理想的实施效果。我们要解决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流于表面和形式化的问题, 最好的途径是从现有课程体系中去寻找挖掘、融入或开发创业教育的内容。

一方面, 通过学科融合的通识教育体系来推进创业教育, 把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合到通识教育体系中, 通过不同的课程, 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 帮助学生形成创业的心理品质。我们可以从这两个维度切入, 一是全校公选课, 二是各专业公共必修课, 从这两个角度创造出满足大多数学生需要的创业教育通识课程体系, 使全体学生得以受益。这就需要在公选课的体系中设立创业教育模块, 开设的课程以介绍基本的创业知识为主;在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里体现创业教育的元素, 以思想政治类的课程为例, 要在其中寻找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二者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共同之处, 来处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使之能够与创业教育进行有效对接。

另一方面, 我们要与专业教育课程相结合, 在其中发掘出工程类专业中的创新性和创造性的教育内容, 在其中渗透相关的创业教育的精神和理念, 丰富和创新与创业意识培养专业知识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专业和业务的结合, 引导学生在他们自己的专业背景去寻求商业机会和渠道。

(二) “塔身”:通过“E-CDIO”培养学生工程创业的实践技能

对于“塔身”, 在塔基培养的基础上, 对30%左右的学生实施创新创业培训, 在CDIO的模式中融合创业教育, 建立创业教育培训新体系“E-CDIO”, 使这些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技能。CDIO是一套相对成熟的工程教育模式, 它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经济发达国家由于产业升级调整, 对创新型工程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的背景而产生的。CDIO中文的含义是:C构思——D设计——I实现——O运作, 它从设计到运行周期工程产品为载体, 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方式在实践中学习, 系统联系课程之间的关系获取本专业的工程技术能力。2009年10月CDIO国际合作组织将“工程创业”单列出来, 内容主要有: (1) 社会和行业企业背景的了解; (2) CDIO专业技能的掌握; (3) 创业的相关技能的掌握, 例如公司的创立, 业务开发、公司资本及财务、产品营销、与新技术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创建团队等等。【11】

“E-CDIO”就是兼顾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 借助工程教育过程中的项目优势进行系统完整的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把相关知识和经验通过“项目”这个纽带进行联系, 形成一个新型的“专业——创业”训练模式。E-CDIO非常明显地突出了工程类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点, 其训练过程兼顾专业教育及创业教育的要求, 着重专业实践和创业实践经验技能的系统化, 因而, E-CDIO模式可以帮助工程类的大学生对其专业技能和创业技能进行优化组合, 最终实现技术到商业产品的目标。E-CDIO模式实施的关键点在于, 以项目训练为载体, 遴选优秀的师生参与, 单独组成班级, 利用塔基的课程进行理论支持, 利用工作情境仿真和企业学习为实践支持, 以项目为支撑, 组建团队, 并在团队中进行分工协作, 按照专业配备优秀教师担任学业导师, 再配备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导师, 一般由企业人员担当, 通过如此的综合实践训练, 学生脑海中对成功的创业者和有效率的企业管理运营实践都能够产生当下而直观的认识。

(三) “塔尖”:通过个性化的培育帮助学生自主创业

把学生培养成企业的创立者, 可以说是创业教育终极目标和追求, 这也是树立在创业教育大众化基础上的尖端化的追求。因此, “塔尖”就是对工程技术创业实施者的培养, 将工程技术和服务的创新转化为市场上的产品和商品。塔尖的目标不是无根之木, 不是空中楼阁, 它是在“塔基”和“塔身”目标实现的基础上, 通过技术创业者个人的创业意识的萌发和社会的机会和资源得以良好互动, 从而实现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岗位就业方式。对于工程类大学生的“塔尖”的培养, 就是要让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左右有着强烈的创业实践诉求以及有着创业机会和较好创业条件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培养, 使他们踏上能够为社会提供新产品或为新产品提供有效服务的自主化创业道路。在这方面, 我国的许多高校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以参考。例如, 温州大学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创新实验区”通过构筑具有转化和提升以及孵化功能的“专业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三级联动的创业教育作为实践载体, 来为学生免费提供相对规范的创业实践场所, 并大力鼓励学生各自发挥专业的优势来成立创业工作室。再如, 上海财经大学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区的创业孵化器, 为在校学生提供创办企业提供孵化服务。再如, 清华大学学生创业昆山基地, 每年创业大赛获奖团队会赴昆山实地考察, 开展企业参观学习, 创业见习和项目对接活动, 支持团队入园。【12】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涌现出诸多的优秀项目团队, 这些就是创业教育尖端化的体现, 也是高校创业教育尖端化的现实体现。

四、结语

总之, 高校的创业教育要想做的更有实效, 就要深刻理解创业教育大众化和尖端化的要求对我们提出的挑战, 以及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要求, 因此“塔式”策略颇为重要。高校不可能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企业的创办者, 而是要把创业教育课程变成相对成熟的课程体系, 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 同时结合不同的专业, 使有志于创业的学生, 能多些准备, 少些盲目。高校创业教育不仅要关注少数人的“创业活动”, 更要关注多数人的“创业教育”。所以在“塔基”层面要拓宽大多数学生的知识面, 传递创新创业知识和理念, 然后于“塔身”层面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使各种不同类别的专业、各种不同特长的学生能够可以在其中受到良好的创业教育。

最后, 于“塔尖”处, 通过创业的实践活动, 把创业落实到实处。因此, 我们在理清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 厘清社会和市场真正的需求以及我们创业教育发展的真实状况, 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需要结合区域特点对创业教育的目标进行准确地定位, 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及特点进行创业教育。因此, 也衷心希望高校能够通过卓有成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和社会产生巨大合力, 促使不同的创业活动和新企业的产生, 为我们国家带来新一轮的创新创业浪潮, 成长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高速增长增添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克强一周三次提创新创业, 以破解就业难题[EB/OL].[2015-07-18]http://www.gov.cn/xinwen/2015-07/18/content_2899433.htm.

[2]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9:35.

[3]张秀娥, 田志伟.高校大创业教育观与创业型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7) :135-137.

[4][6]夏人青, 罗志敏.论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创业教育目标——兼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J].复旦教育论坛, 2010 (6) :56-60.

[5]黄兆信, 曾尔雷, 施永川.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 (12) :46-52.

[7]白逸仙.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1:173-175.

[8]吕华芹.基于E-CDIO的工程类大学生新型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 (2) :9-14.

[9]武世兴, 杨亚鸿.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考夫曼创业基金会关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4) :88-92.

[10]曹鸿涛, 赵文蕾.四维融合模型: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7) :64-67.

[11]艾伦.技术创业:科学家和工程类大学生的创业指南[M].李政,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3-68.

会计教育新思路 第7篇

一、我国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1.授课方式单一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学的桎梏, 我国高中教育普遍都处于较为功利的教学。加之美术教学本来就属于比较边缘化的学科,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大多学教师都是报以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并且通过研究发现, 现目前从事美术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十分缺乏, 许多条件较次的学校甚至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所以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往往都是由美术素养不高的教师代完成, 其教学的质量我们可想而知。此外, 由于教师, 美术素养的缺失, 因此在教学中无可奈何的只有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 这样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几乎抹杀了高中学生仅有的绘画兴趣, 这显然不利于我国人民审美素养的提高。

2.过度宣扬西方的绘画艺术

众所周知, 我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譬如我国的传统的绘画如山水画都是比较注重写意的, 而西方绘画却与之不同他们的传统绘画如宫廷画都是比较注意写实的有的作品简直细致入微。当然我们部门片面的评判两者的优劣, 只有辩证的去欣赏不同艺术的美感。但是现目前由于我国长年的积贫积弱从而在心理层面形成了一种可怕的小民思想, 在这样的思想左右下, 如今的中国人普遍都媚外的心理, 甚是可悲的是在美术教学中, 许多教学者也抱有这样的思想, 对西方艺术推崇备至, 而对我国传统艺术嗤之以鼻。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养成, 在某种层面上甚至会致使学生审美观的扭曲。

二、高中美术教育思路

1.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诚然没有学习热情的学生就如沉睡的狮子一样, 是没有精力去猎取”知识”的。所以任何教学开展的必要前提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高中美术教学也别无二致。因此在美术教学开展前, 首先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是在培养兴趣的同时, 我们也必须符合学生的审美能力, 因为的审美能力是逐渐培养起来的, 诚然, 教师作为一个成年人其审美能力已经受到了长时间的历练, 因此也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可是就高中生而言, 其审美能力还处于被待被开发的阶段, 此时学生的审美能力普遍是不强的, 因此教学中要循循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不能妄图学生一开始就可以欣赏莫奈、德加、梵高等现实主义的画, 更不能奢求学生理解毕加索等人的抽象主义绘画。在教学的伊始, 教师应该给学生欣赏较为古典优美的画, 如我国著名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徐扬的《南巡图》、抑或是西方宫廷画系列譬如“圣母”系列。总而言之, 就是要使用在学生审美能力之内的作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艺术的诞生源于灵感, 而灵感的诞生源于积累又源于生活同时还源于轻松的生活环境。就好比我国璀璨的文人山水画, 哪一副不是来自作者恬静放旷的胸襟, 哪一副不是源于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当然你也许会举巴黎现代主义绘画的那帮人如莫奈、德加他们穷困的例子子来反驳我, 但是我并不想狡辩, 莫奈、梵高这类远离沙龙的画家的确过的比较窘困, 但是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他们都有一颗随遇而安的心。因此他们才会遗留那么多隽永的作品, 所以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是有利于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 也有助于激发出学生的艺术灵感的, 因为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会很好的认识美, 和创造美。

3.学会辩证的审美

什么是美, 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定义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心中美的涵义都不一样, 所以人类的绘画史甚至于艺术史才会是一直进步的。那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那么就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因此在美术作品赏析教学时, 教师要尽量增大作品的跨度, 不能将目光拘于一隅。譬如, 在讲中国传统的绘画时, 既要包含人物画、又必须得有山水画, 要有明清时的秀丽温婉当然也少不了秦汉是的粗野放达和唐朝的开明繁荣, 既要有表现市侩的《清明上河图》, 又必须包含仙人乘鸾跨凤的《洛神赋》。一言以蔽之,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最主要的是教导学生欣赏美, 因此审美的角度要尽可能的广阔, 这样学生看到的才是泰山而非障目之叶。

4.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从本质上讲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欣赏美是将美由外到内的汲取, 而创造美则是将美由里及外的输出过程。因此在高中美术教育中, 培养学生美感输出、表达能力是教学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在现实高中美术教育中, 教师不甚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仅仅将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作为教学的关键。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在高中美术教学中, 绘画技巧的传授至关重要, 但相比之下提高学生创作能力的关键还是要放在提升其领悟能力上。而领悟能力的来源通常是对自然及生活的体味, 由此可见美术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形式, 更不能将学生的灵魂束缚在教室之中, 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到教室外去观察去领悟美感从而进行有益的创作。

综上所述, 我国高中美术教育课时安排较少且教学方法欠妥, 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学生素质, 就需要构建美术教育高效课堂。而构建高效课堂首先就需要培养学生兴趣, 其次则是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最后促进学生审美关照能力的发展, 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鹏.浅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J].祖国:教育版, 2013.

[2]李明.打造高中美术教育高效课堂的策略[J].中学时代:理论版, 2014.

[3]种美.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 2015.

会计教育新思路 第8篇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贫困生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 消极心理学关注人类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 而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有一种积极力量, 希望得到幸福、希望、信心、快乐, 心理学的历史使命应该是激发人的积极情绪, 使人体验快乐与成功, 只有积极力量得到培育, 人性的消极方面才会被消除或减弱, 心理学不仅要帮助逆境中的人们求得生存与发展, 更要帮助处于正常境遇下的人们学会建立高质量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 使生命过得更有意义。积极心理学的宗旨是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 将个体的人格优势体现到整个生命过程中, 帮助人们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使“积极”成为心理学研究中新的价值取向。目前高校心理教育有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 消极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 积极目标是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 强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那些具有情绪困扰、行为失调以及适应困难的学生, 同样在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教育上也存在过于注意其消极心态, 对其潜在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发塑造不足的问题。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视野,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把积极心理因素作为开展教育的心理依据, 注重贫困生的发展潜能、独立意识、自我意识、进取心等的培养, 积极探索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 也称为“造血工程”, 除了从政策上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免工作体系, 扩大贫困生经济救助的渠道和工作力度外, 还要认真研究和解读贫困生的心理状态和内心世界, 去探寻、抚慰他们心灵的隐痛, 建立外部救助与内在关怀相结合的关怀体系, 在帮助贫困大学生经济上脱贫的同时, 也摆脱 “心理脱贫”, 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应对环境, 融入社会。

二、积极探索高校贫困生教育的新思路

(一) 加强专业技能训练, 提高贫困生的专业竞争能力

经济上的资助只能解决贫困生短期的困难, 要想使贫困生解脱贫困链的束缚, 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是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造血”的方式来提高贫困生的竞争能力和生存技巧。要搭建专业技能训练平台, 提高贫困生进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具体体现在加强贫困生英语使用能力、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 同时为贫困生开展各类科技学术竞赛活动提供场地和经费资助, 积极开展课内外的创新实践活动, 通过学习小组、社团活动、课题研究等多样途径的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贫困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还可以成立类似公司形式的贫困生自助团体, 提高贫困生的创业能力, 如鼓励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组成电子维修小组, 为百姓服务, 鼓励生物专业的学生为当地农业服务等, 使贫困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 敢于肯定自己的才能, 并不断寻找机会将自己的才能展示出来。为他们以后自主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提高贫困生就业能力

学校应有意识地帮助贫困生确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通过创设职业指导机构, 帮助每一个贫困生建立职业前期档案, 包括学生的专业情况、兴趣、特长、职业倾向等内容。采取科学方法对其职业倾向做初步的测量和定性分析, 再针对性地加以辅导。同时为学生报告社会中各行业和职业的发展情况和发展前景, 包括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 使贫困生及时全面地了解社会职业行情, 反思自己面对未来职业生涯中的长处和短处, 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内容, 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全面提升个人能力, 挖掘其潜能, 缩小或消除他们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差异, 使他们能公平地面对社会的竞争和挑战。

(三) 组建互助小组, 增强贫困生的沟通能力

组建发展小组, 以促进小组和成员成长为目的, 通过建立成员之间的相互共识, 鼓励每一位成员参与团体活动, 使团体达到自决和自觉的程度。通过这方面的团队活动, 成员应该可以增强学习能力, 自己更有创造力,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障碍时也有更大的承受力, 从而提高竞争力, 增强贫困大学生面对未来双向择业的信心, 因此团体的主题可以定义得广泛一些, 如:如何发现自我, 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 规划职业生涯等。首先引导成员正确认识自我, 能逐渐正确认识并勇敢面对经济条件差异以及群体地位变化等客观事实, 同时, 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时针对他们当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障碍, 帮助成员从熟悉信任的团体伙伴开始, 学习和掌握与人正常交往的技巧。贫困大学生应对生活困难的最主要动力是他人的理解与支持, 应该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被理解、被接受、被尊重的机会, 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让他们与更多的圈子之外同学进行互动与交流, 这样能够舒解他们的压力, 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悦纳感。同时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 在校园里提倡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建立一种民主、文明、平等、相互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贫困生有同等机会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获得各种锻炼, 并鼓励其他同学走近贫困生, 了解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人格, 增强贫困生的归属感, 使贫困生在宽松的人际环境中学习、生活, 体现学校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

(四) 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提高贫困生的抗挫能力

高校要以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 初步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互助、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 注重心理素质培养, 强化适应能力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 特别是要加强贫困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挫折的容忍力, 认识到挫折是生活的挑战, 成功的机遇, 在挫折面前不能气馁, 要开拓进取, 自强不息, 顽强拼搏。通过树立和宣传逆境成才的典型来激励他们正视贫困, 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勇敢地面对现实, 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 看到自己积极优秀的方面, 看到存在的问题, 以此找回真实的自我并建构新的自我。要树立积极的价值观, 增强自尊、自主、自强的主体意识, 懂得真正的贫困是知识的缺乏, 而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巨大的财富。要珍惜大学时光, 利用现有条件去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 以贫困磨炼意志, 消除贫困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让人格朝完善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希永.实施积极心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4) .

[2]周东明.论积极心理学与幸福的教育[J].中国德育, 2008, (1) .

[3]贺金莲.提能:高校贫困生解脱“贫困链”束缚的有效途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4]庞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缺失问题与关怀体系建设[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会计教育新思路 第9篇

1 新时期民族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1.1 宗教观念和迷信活动的影响

1.1.1 宗教多元化。

从斯普兰格对价值观的分类来看, 将人的价值观分为经济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构成的多元一体的统一国家, 随着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一个国家内部的文化多元化的态势会更加明显。对于民族院校的学生来讲, 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 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理念不可避免地带进校园, 不同的思想信仰相互冲突和磨合, 更加促进了信仰的多元化。宗教信仰是人们追求精神需要并获得满足的一种形式, 而且在一些民族地区, 宗教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哲学、文学、医学、艺术、科技等都成为宗教文化的附属, 致使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弄不清这样一些问题:宗教的精神追求与哲学的、政治的、美学的精神追求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宗教道德与世俗道德有什么本质不同?

1.1.2 封建迷信活动蔓延, 毒害青少年和危害社会稳定。

解放以来我国加强科学宣传教育, 相信科学的人越来越多, 迷信活动没有多大市场。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活动弱点所诱发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意识, 同国外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内外呼应, 为西方敌对势力渗透、颠覆摇旗呐喊, 又为封建阶级的腐朽思想提供沉渣泛起的思想条件。在民族地区, 一是迷信活动区域泛化, 从农村、乡镇到民族地区的省城;二是迷信活动人数众多, 不仅有农民、乡村干部, 也有国家干部包括离退休人员;三是活动的内容五花八门, 几乎涵盖了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老病死, 衣食住行。老一辈相信鬼神达到如此的痴迷程度, 怎能不对年青一代产生影响呢?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竟在作文中写到他亲眼见到鬼。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初次上大学, 甚至是暑假回校, 多要择好黄道吉日, 才能出行。可见, 封建迷信对青年学生的危害一点也不能低估。

1.2 拜金主义严重和人情的冷漠

1.2.1 价值判断拜金化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容易诱发个人主义, 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容易诱发拜金主义, 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容易造成人们对精神价值追求的淡化。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势必强化物质利益观念, 增强对货币的向往, 思想和行为的功利性逐渐增强。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受此影响, 认为有钱是男子汉, 没钱是汉子难。不相信共产主义而相信命运, 还表现出“远离政治”, 信念淡漠的倾向。

1.2.2 人情冷漠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市场经济强调追求功利, 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疏远, 人情、亲情的淡薄。利益成为一些人交往的动力, 在一定程度上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帮助, 见死不救、见义不为, 腐蚀着互助友爱、见义勇为的淳厚民风。在人情关系上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两种偏见, 一是只认民族不认是非, 表现出对其他民族的冷漠;二是对一切人包括本民族也没有亲切感, 正如一些少数民族学生所说, 黄牛过河各顾各。

1.3 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色彩较浓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意识形态灌输培养了普遍流行的高度政治化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念。这一价值观念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足。目前, 尤其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和影响下, 人们大多不再虔诚地为“远大”理想奉献满腔热情, 而更多地倾心于自我塑造、自我完善, 个人及群体的追求都日趋实际和功利化。他们的价值目标从理想化转向具体现实, 如:找份理想的工作、出国、赚钱, 把理想追求与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 转向实惠实用的现实主义, 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从注重知识的价值到注重金钱的价值, 认为知识与金钱都是必需的。

2 构建价值体系, 强化教育的时效性

2.1 深入学习价值理论, 强调爱国主义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校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必须遵循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 结合时代的特征建立符合民族院校特点的价值观理论体系。学校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使之深深根植于优秀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上。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 形成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高尚情感, 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加强民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需要, 是促进民族团结, 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因此, 要帮助各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共同理想;要教育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 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地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感, 培养造就新一代坚定的爱国者。

2.2 加强法制建设, 规范价值观的形成

加强法制建设, 为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提供重要保证。价值观是有层次的, 既有关涉“终极关怀”的人生价值观, 又有维持社会共同生活的一些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取向, 法律能使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取向明晰化、规范化、权威化, 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模式。因此法制环境在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加强法制建设, 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用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仅凭单纯的思想教育而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纪律作保证是不够的, 对于少数违纪学生, 必须严格校纪校规, 对个别的“害群之马”要采取强制措施, 果断处理, 因为纪律处理也是一种教育。如重庆科技学院2006年2月同时开除27名在新学期补考中作弊的大学生。对欺诈、背信等利己主义行为不严厉打击, 平等、信任等价值观就建立不起来。运用一系列的措施表明国家提倡、支持、鼓励什么, 反对、抵制、惩处什么, 促使个人去选择和接受社会大力提倡宣传的价值观念, 摈弃社会鄙视和唾弃的价值观念, 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3 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光荣责任和义务。当前,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 意义重大。国际敌对势力总想从民族宗教问题打开缺口, 对我国进行分裂破坏活动。我们要看到, 国际敌对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恐怖主义势力相互勾结, 企图内外夹击。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孤立这些极端势力。唐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共推赤心, 永保盟好”, 一直到清朝各民族之间团结和睦, 共同创造了中国繁荣昌盛的历史就是最好的佐证。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角度看问题, 加强民族团结也是很重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 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另外, 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要与民族文化结合。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 在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 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优势, 并适时地、积极地加以引导, 就会使爱国主义教育更有说服力。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姿, 由于各民族经历了各自不同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 因此各个民族形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文化。将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才能使广大汉族同学更多、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 也才能更好地促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文化交流, 从而振奋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团结, 凝聚民族力量。

摘要:本文分析阐述了新时期民族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思路:构建良好的价值体系, 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时效性。

关键词:民族院校,民族和谐,大学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万明钢.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195.

[2]茆琛.重庆科技学院开除27名考试作弊学生[EB/OL].新华网, 2006-02-25.

会计教育新思路 第10篇

国家梦、民族梦就是中国梦, 是中国几千年来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凝聚的灿烂中华民族文明。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不能提升认识, 树立远大的梦想, 就不能与中国梦相融合, 因此, 以 “中国梦”为出发点, 展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梦视阈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

( 一) 理想意识淡漠, 方向感不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随着东西方价值理念相互融合,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西方价值理念在我国的不适应性, 特别是受到潜在的消极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影响, 有的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动摇, 甚至怀疑改革开放的成果, 渐渐失去了社会主义理想价值观的信心, 而且还会萌发一切虚幻的念想, 导致失去明确的理想信念, 迷失未来发展的方向。

( 二) 信息社会负面影响的害处。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全球化时代,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给人们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不过不良信息的传播, 也使人们深受其害。校园网络的普及, 使更多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来玩游戏、进社交聊天室交友的同时, 负面信息也渗透到大学生的意识当中。有的大学生接受了偏激、低趣味、反动的信息之后, 就会走上犯罪违法的不归路。互联网上信息参差不齐的大环境下, 大学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难以形成合理而科学人生信念。

( 三) 多样化的价值观, 与社会价值观产生 “代沟”。现在大学生都是九零后的独生子女, 从小就是温室里的花朵, 考上大学之后就只顾享受物质生活, 讲求穿好的、用贵的、吃好的, 而将从小树立的信念、梦想很快忘记, 即使没有忘记也疏于自我管理和追求梦想。一部分大学生在接收到社会转型价值理念的各种思想后, 就会注重享受、不思进取、自私、金钱至上、忽视义务重视权利、注重索取, 忽视奉献、进取、拼搏的可贵的品质。部分学生则是除了上课时间就整日待在宿舍中, 上网玩游戏、看电影, 不想出门参与到社会当中去, 与社会相脱节, 处在 “贫穷”的精神世界当中, 个人理想信念当然也不切实际。

二、中国梦视阈下展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

( 一) 强化思政教育主阵地建设, 用中国梦用来武装大学生头脑。展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是各大高校思政理论课, 所以在思政课中应当 “渗透”中国梦。详细而言, 就是各大高校应当加大力度来建设大学生思政体系, 使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加大力度来革新思政教学, 探寻能够满足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追求的、优化开展中国梦思政教学的路径和方式, 从而真正使中国梦注入到大学生的脑子当中。其次, 各大高校要强化大学生思政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使老师团体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老师真生能够树立远大目标, 真正成为践行和信仰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先进工作者, 老师应当在言行举止上为学生做好的榜样, 用科学、合理、多样化的思政教育来燃起大学生的青春梦。

( 二) 强化党情、国情教育, 使思政教学内容丰富。党情、国情教育是展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辅助渠道, 该种教育和宣传的方法需要呈现出多元化, 相关老师不但可以在课堂上展开教学, 还可以将理论内容渗透到实践生活当中去, 强化党的历史、党情和国情的教育, 使学生通过学习客观真实的史料, 使学生分辨 “正”、“负”价值取向的辨识能力得到提升。另外老师应将校园网充分运用起来, 使网络中覆盖大学生信念理想教育, 构建网络思政交流和教育的平台, 加大力度展开大学生信念理想教育, 并与重大时政事件相结合, 激励学生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与此同时应当充分运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 能够借助于此来提升其辨识是非对错的能力, 使学生抗击网络冲击力的能力提升。

( 三) 展开形式多样的理想实践性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在学生学习了大量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基础上, 在社会和校园实践当中去, 真正践行理想信念教育, 这就要求各大高校创建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实践平台, 并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进行社会实践, 通过各种活动来使学生深入了解和认知我国的国情、社会发展状况, 高校老师应当以此为契机来指导学生树立精准的信念和价值理念。而想要做好这一工作, 思政老师应以中国梦有关理论为依据, 使大学生深入到各种以中国梦为中心的实践当中去, 在实践中让学生了解社会、认知自己, 将理想和现实生活相结合, 为正确理想信念的树立而努力。比如, 各个高等院校应当在摸清学生本身的特征前提下, 有方向的组织大学生援建、勤工俭学、支教、社会服务、大型地方性志愿服务等活动, 大学生在实践的磨砺中, 能够使学生顽强不息、不怕艰难的精神得到培养, 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 并且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中逐渐丰富起来, 进而为大学生的青春梦与中国梦融合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之, 在中国梦视阈下展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够实现的, 而是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相联合, 为学生搭建理想信念教育平台, 真正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建立在中国梦的基础上, 使学生的青春梦融入到社会当中, 这样才能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志锋.“中国梦”视阈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5) :4-7+16.

[2]李小玲.“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浅析[J].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5 (05) :86-88.

[3], 李捷, 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看中国梦[J], 中共党史研究, 2014 (06) :45-46

上一篇:生产履历下一篇:央行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