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2024-07-26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精选12篇)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第1篇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市场因素

一、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形成

随着研究生整体规模发展, 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1981年, 全国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21人, 约占全国首批授予硕士学位的0.24%。随着我国研究生规模发展的增快, 教育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也开始增加。1989年, 我国共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559人, 大约是1981年的26倍之多。

1989-1998年, 教育学研究生呈稳步发展的趋势, 其招生规模逐步递升, 教育学硕士的招生从1989年552人, 上升到1998年的1 383人, 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1%左右, 在校的教育学研究生也从1989年的1 685人上升到1998年的3 913人, 年均增长率约为9.8%。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的人数也从1989年559人增长到1998年的813人。

1999-2005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 也带来了研究生整体规模的发展。在此期间, 教育学研究生的招生以年均31%的速度增长, 远远高于全国研究生的平均增长速度26%。2005年教育学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12 357人, 其中教育学硕士研究生11 352人, 比2004年招生人数增长了24.9%。高于全国同期硕士生招生增长率13.6%。截至2005年, 全国共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24 693人。就在校生数而言, 到2005年, 在校教育学研究生已接近3万人, 是1982年的120倍左右。特别是从1999年随着高校的扩招, 教育学研究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规模也急剧攀升, 在校研究生数从1999年的5 499人增加到2005年的29 855人, 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3%左右, 这样的发展速度, 乃为历史之罕见。毋庸置疑地是, 这种发展速度和规模与目前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息息相关。

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 社会的就业压力也在进一步扩大。2008年12月15日, 中国社科院举行“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与会专家指出:预计大学生今年毕业560万左右, 估计到年底的时候, 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如此背景下,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又受制于哪些因素呢?

二、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一) 就业空间狭窄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空间狭窄, 签约率低、对口签约率更低, 就业压力大, 就业满意度普遍不高, 许多毕业研究生宁愿待业也不就业, “结构性就业难”成为教育学毕业研究生的真实写照。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 学校是他们就业最集中的区域, 而学校一直也是吸纳硕士、博士毕业生的第一大用户。而在各级各类的学校中, 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当之无愧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要选择。在毕业生对高校的追逐热度不减的情况下, 高校、教育科研、教育培训等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却不增反降。特别是最近几年, 高校的进入门槛逐步提高, 同时, 随着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接近尾声, 普通高校的师资需求量逐渐减少, 再加上高校中需求教育学硕士毕业生的岗位原本就少, 使得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进高校显得难上加难;而在现有的中小学课程教学活动中, 并没有对应的教育学课程,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 尤其是中心城市的中小学对教师需求量逐年减少;各类职业学校主要培养具有操作性的人才, 对教育学毕业生的需求非常有限。机关事业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另一主要选择, 近几年人才相对饱和, 其对毕业生的需求正逐年下降。

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基本上是以专业是否对口而做出的, 目光大部分锁定在高校、科研、培训单位或者教育行政单位, 校外职场普遍对教育学硕士毕业生没有吸引力, 广大毕业生求安求稳心理没有根本突破。对企业、公司、创业等话题普遍反映冷淡。原因有二:一是研究生本人主观上不愿意到这些单位;二是这些单位的用人需求大多与“教育学”专业不对口, 对其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少。这两方面原因导致教育学专业毕业生长期涌向需求量越来越少的学校、事业单位和机关全民所有制领域, 就业空间越来越狭窄,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加剧。

(二) 年龄歧视

对用人单位来说, 年龄是他们招聘员工时的一个重要尺度;而对毕业生来说, 则是影响他们能否顺利就业的一个关键因素。几乎所有的招聘, 包括每年中央及各地的公务员招录中, 都对年龄作了具体的限制。对不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 28岁和30岁成了影响他们顺利就业的拦路虎。以现在的学制计算, 如毕业直接读研, 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在25-28岁之间, 如果是工作后再选择读研, 不少毕业生毕业时已超过30岁。而事实上是, 不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以前是中小学教师, 在工作若干年后才读研, 在就业时, 虽然知识增加了, 但年龄却成了影响他们就业的巨大障碍。

就业压力的增加, 使得越来越多的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时只能选择普通高校的辅导员和行政管理等岗位, 而这些岗位几乎无一例外地把应聘者的年龄限定在了28岁内, 稍微宽松点的也在30岁以内。同时, 不少中小学招聘教师时, 也都把年龄作为了一个重要条件, 考虑到女性在婚姻、家庭和生育中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不少中小学宁可选择年轻点的本科女生而不愿选择大龄的研究生女性。如此规定, 使得不少优秀的毕业生因年龄“不过关”而失去就业机会。

(三) 性别歧视

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和大量的访谈可知, 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 重庆市某高校某研究中心2007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中, 女生的比例占到了总人数的69.23%。事实上, 各个院校的教育学研究生女生的数量也普遍呈现出绝对地多于男生 (艾诗根, 2007) 。

女硕士生毕业时是结婚和生育的高峰期, 生理因素和传统社会分工使性别成为困扰女研究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用人单位又无一例外地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的, 挑选人才十分谨慎, 在录用女研究生时通常会有所顾忌。几乎在所有的招聘活动中, 均能发现“重男轻女”的影子。再以高校招聘辅导员和行政管理等岗位为例, 不少岗位都明确注明了只要男生。一个成绩优秀的女研究生竞争不过一个成绩平平的男研究生甚至是本科男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即使在某些招聘中, 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没有明确要求性别, 但在实际操作中, 性别毋庸置疑地已经成为女研究生求职就业中的首要的和最大的障碍。

(四) 第一学历歧视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 研究生就业市场中的各种就业歧视悄然而起。其中, 第一学历歧视就是当前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歧视现象。所谓第一学历歧视, 就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研究生的过程中, 除了对研究生的学历进行审查外, 还对毕业生在研究生教育之前的大学学历情况进行审查, 分出三六九等, 以区别对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学历层次区分。如规定第一学历必须是本科, 专科或者是专升本的则不予录用。2.第一学历类别区分。如规定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 其他类别, 如函授、自考、电大等则不予录用。有的用人单位规定第一学历必须是重点大学毕业, 等等。

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中, 第一学历为非全日制本科或者非本科的研究生占了相当一部分。再以重庆市某高校某研究中心2007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为例, 第一学历为非全日制本科的研究生几乎占到了总人数50%, 而且相当一部分在就业时受到了第一学历的歧视。实事求是地讲, 第一学历是对毕业生过去学习所付出的努力的一种印证, 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参考价值的。但是, 过分强调第一学历, 毫无道理的“一刀切”作法, 完全是用人单位基于买方市场的强势所采取的一种破坏社会公平的行为, 在主观上是对人的蔑视, 在客观上断送了那部分“出身”不好而研究生阶段非常优秀的同学的就业机会, 这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的话, 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正确人才观的形成和社会公平。

三、解决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 加强教育学学科和专业建设

加强教育学学科和专业建设是改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基础。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也是教育学这个学科和专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问题出在毕业生的就业上, 但是根子却是教育学学科和专业本身。所以, 对教育学学科和专业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是解决其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基础。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现象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但是, 在这些原因中, 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教育学学科和专业本身存在着与整个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不相适应, 或者说, 教育学学科和专业的调整和发展落后于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

当前,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亟须大批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 但现实的人力资本供给却与此需求结构不相吻合, 这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 也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遭遇种种就业问题的本质原因, 换句话说, 目前教育学学科和专业本身存在着与整个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不相适应, 是造成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市场种种歧视的根源。对此, 笔者认为在适度控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扩招规模的同时, 必须施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型教育与技能型教育的均衡分离。

研究型教育的培养模式主要为继续升学, 真正有志于学术研究, 以培养创新性的科研人员为目标。目前就业市场上对此类研究型人才的需求并不十分旺盛。鉴于此, 笔者认为, 应该适度缩小研究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培养重点应该向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倾斜。而对于具有学术潜力和扎根学术研究的研究生而言, 应该严格筛选、重点培养, 确保学术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以小批量小规模方式确保博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 再通过博士研究生层次的规范和训练, 初步成为一个专业知识深厚、人类知识广博的职业教育学者。

技能型教育的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有强烈就业需要的研究生, 定位于创业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业型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在教育贸易和教育服务市场中工作, 属于教育经营人才而非教师, 在课程设置上应增设教育理论与人力资源市场的知识, 将教育与人力资源理论紧密结合起来, 培养创业型人才;应用型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指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等基础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目前, 这种人才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才是社会所广泛需要的, 再加上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很强的实践经验, 所以笔者建议此类人才的培养应以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为主要对象, 以在职教育为主要形式, 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要目的, 且在数量上要有所增加。

(二) 毕业生个人调整求职策略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就业去向上, 必须改变以往的择业观念, 去掉精英意识, 以面向中小学和校外职业市场为突破口满足就业。

首先, 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必需改变以往拘泥于高校和科研系统, 俯视基础教育领域的择业观念。用专业知识服务于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科研岗位, 积极探索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结合的生长点, 充分体现出专业理论学者指导教育实践的有效力度。其次, 突破以往囿于学校系统求稳求安的心态, 结合自身专业特长, 在新兴的职业行列——教育经纪人、教育咨询师、教育经营者等之间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而精通外语、具备广告策划、产业开发、营销战略才能的人, 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自主创业自谋出路, 在生活与“教育事业”之间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平衡点, 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用亮点展示给社会。只有这样, 大规模地培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价值和意义才会得到人们的肯定, 教育学学科地位的存在价值也由于这些人为社会和自己所贡献的资源得到切实的彰显。同时,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 研究生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竞争力的培养。对所有毕业生来说, 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新劳动法的实施都要求他们必须重视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发展,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如此, 才能在就业市场中获得成功。

(三) 用人单位正确发挥就业主体作用

在就业过程中,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是平等的主体, 但是在目前的“双向选择”中, 两个主体并不平等, 用人单位的主导地位得到加强, 主动权在多数情况下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所以, 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必须正确发挥就业的主体作用, 摒弃各种求高、求奇、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第一学历歧视等错误的用人观念, 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合理接受人才, 协助政府、高校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具体来讲, 用人单位首先要认识到承担、消化就业压力是用人单位应尽的社会责任。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到本单位工作, 就像守法、纳税一样, 是每一家用人单位应尽的责任。在招聘新人时, 不搞应急式招聘, 更多的是应该考虑单位长远的发展, 长远的需要, 而不能只顾眼前的、暂时的利益。同时, 合理招聘是用人单位应持的基本招聘态度。用人单位的职责, 在于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来招聘大学生, 来对待今天的高等教育。任何一个谋求事业长远发展的用人单位, 都要把人力资源作为组织的战略资源, 把每一个人才作为事业发展的伙伴, 在这样的理念下, 用人单位必须认真、合理地对待校园招聘。比如, 对于到中小学应聘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 应该看到研究生三年来在学业、思想上的积累, 尤其是在教育学理论方面扎实的基本功, 而不应当简单地以“没有这门课程”拒绝毕业生, 甚至大搞年龄歧视、性别歧视等。唯有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进行招聘, 用人单位才能真正得到有发展潜力的员工, 也才能真正为毕业生就业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谢作诗, 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 2007, (4) .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第2篇

一、2010年的试题五个科目在各题型中的出题特点

2010年的试题,题型依旧是单选题、辨析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但是,各科在各题型中出题与有些不同,突出表现在教育研究方法的考查,从2007年开始统考至今,教育研究方法没有出过选择题,但是今年却出了7道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题。各个科目的具体出题情况如下:(1)单选题45题,20,教育学原理出了13道题,中国教育史10道题,外国教育史10道,教育心理学12道,教育研究方法没有出题。今年,教育学原理仍然出了13道,中外教育史各10道,教育心理学5道,教育研究方法7道题。(2)辨析题3道,2009年教育学原理出了1题,教育心理学出了1道,研究方法出了1道,中外教育史没出题。今年,教育学原理出了2道,教育心理学出了1道,其他科目没有出题。(3)简答题5道,2009年,教育学原理出了2道,中国教育史2道,研究方法1道,其他科目没有出题。今年,教育学原理出了1道,中国教育史1道,外国教育史1道,教育心理学1道,教育研究方法1道,五科在简答题达到了平衡。(4)论述题必答题2道,选做题2道,2009年,必答题教育学原理和外国教育史各有1道,选做题是教育心理学和研究方法,今年,必答题教育学原理1道,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比较题1道,教育心理学和研究方法是选做题。

可以看出,今年的出题虽然只是在选择题方面做了改变,但依旧打破了历年以来的出题规律,教育学原理分值大,四个题型都出,主观题占去绝大多数分值,中外教育史不出辨析题,在主观题中采取了2007年的出题方式,采用了中外比较的方法考查。而且,往年试题中,简答题部分从来没有出现过五科都出题的情况,今年五科一科一道题,达到了科目上的平衡。从今年的出题可以得知,各个题型的科目分配上,尽量保持平衡,中外教育史相比较的题依旧会出,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相应的也要尽量保持科目复习的平衡,不可顾此失彼。

二、对大纲内容的考查特点

从2007年教育学开始统考至今,经过三年的探索,考研(论坛) 大纲中的考查内容趋于稳定和成熟,相对应的,考试出题的题型、考查内容也越来越稳定和完善。从考题整体内容来看,难度适中,既强调基础,又注重能力,既考查细节,又关注知识的综合运用,这符合考试大纲的考试目标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这一特点,也必然会是以后出题的特点和规律,是参加未来考试的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具体来讲,单选题部分,偏重于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即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记忆情况。辨析题部分,考查知识掌握的准确性、相近知识和相近知识的区分点,对考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精确性有比较高的要求。简答题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等基础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命题的形式比较简单,答案的内容基本上是对所学知识的转述,难度不大。论述题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在知识判断、理解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的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这四个题型的排列顺序,也正是考题难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

三、以2010教育学真题为例,分析复习方法

(一)单选题:

今年的单选题大部分都是需要记忆的题目。只有少数题目需要记忆加理解。

如:15、汉代注重考察德行的科目是 。

35、皮亚杰用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是 。

这些题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记忆性的题目。

34、下列选项中,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 。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情况,属于记忆加理解的题目。

(二)辨析题:

今年的辨析题重点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准确性,也有对相近或相关知识点的区分的考查。

如:46、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47、课程即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

这些道题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准确性。

48、智力是创造力的充要条件。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相关知识的区分。

(三)简答题:

今年的简答题考查的比较简单,也符合简答题的出题特点。

如:49、简述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50、简述杨贤江“全人生的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51、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52、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53、列举列举教育研究假设的三种分类方式,并简述假设表述基本要求。

这些题考查的都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

(四)论述题:

在四道论述题中,必答部分,教育学原理以材料题的形式出题,第54题考查的是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第55题,是中国教育史与外国教育史比较题,是传统的常规问答形式。选做题部分,两道题都以材料题的形式出题,一道考查行为主义的题,一道以考查实验研究、行为研究相关知识为主的题,让考生分析材料中所包含的考查知识点,并能根据这些知识点,运用所学,写出自己的方案或看法。

舞蹈学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初探 第3篇

关键词:舞蹈学研究生 素质教育 创新

自国家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后, 素质教育理念已普遍被我国教育界所接受,加强素质教育的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和各级院校的高度重视。然而,研究生的素质培养究竟应以怎样的模式进行,如何结合舞蹈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积极地、创造性地推进素质教育,丰富舞蹈教育的内涵是舞蹈学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舞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的现状

首先从观念上,“研究生教育”可以有不同的定位:可以导向学术研究(即学术型研究生),也可以偏重于培养较高级的实用型人才(即专业型研究生),但不论是哪种培养定位,它都和本科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进入新世纪,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转变,全国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缓解了我国高级人才短缺的难题,同时也招致“就业难”“质量滑坡”的指责和非议。而近年来我国舞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才刚刚起步,人们对研究生教育的认识更是不够深刻,许多院校仍用本科生的教学模式来规划研究生教育,使得研究生教育较多停留在本科水平上,甚至在思想政治及心理上的关怀还不及本科教育,根本无法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生”这一命题。为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两个大方面做好工作。

二、德育教育是舞蹈学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首要

所谓德艺双馨,德字先行。舞蹈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就是把研究生造就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舞蹈人才。该目标规定了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仍是“德育为首”,即必须培养研究生高度的社会觉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的组织纪律。

(一)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目前,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在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上還存在偏差,对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很多人普遍认为,通过研究生考试的研究生们本身已经具备了很高的素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专心学习,在学术领域上再上一层楼,从而忽视了对研究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尤其是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生扩招,现在的研究生素质良莠不齐。在社会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有的研究生功利思想严重,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念。有的人甚至功利地认为考取研究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这种价值观、人生观的偏离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亟待我们去引导、去教育,从而推动研究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学术精神教育

研究生教育自产生之初便是以培养科研能力为目的。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尽管研究生的培养形式不断变化,培养类型不断丰富,但科研能力培养作为反映其根本性质并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属性,并不因为研究生教育的形式、类型而发生改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研究生心里只是想着取得一纸文凭而已,缺乏一定的学术精神,没有脚踏实地地投入到学术研究当中。具体表现为:(1)缺乏诚信意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事件层出不穷;(2)急功近利,只以毕业论文通过为学习目标,对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关注;(3)缺乏团队意识,生活纪律涣散,其中不少舞蹈学的硕士研究生热衷于做生意、打工等。因此,加强舞蹈学硕士研究生学术精神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并且势在必行。

三、培养开放的创新思维是舞蹈学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核心

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但在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舞台实践能力等各项能力的调查评价中,一半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的这些能力都处于“一般”水平。因此,正视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将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是我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

(一)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舞蹈培养模式往往单纯地把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而忽略了对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际上,研究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应以科学意识为先导,以科学的态度探索未知,坚持质疑精神的品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避免盲从。为此,我们应以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会”为起点,引导研究生主动思维,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勇气;鼓励研究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进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克服对导师的依赖和盲从。

(二)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和自我开发的潜力是衡量研究生综合素质的硬性指标。所谓创新能力主要是指新信息的获取能力、知识重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再认识能力。对舞蹈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则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科学研究能力。主要包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思辨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评价能力等等。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以学生开放的视野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2)实践能力。舞蹈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教学实践、演出实践、社会实践、田野调查等。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从而为舞蹈理论的研究提供新方法、新途径,使研究生的内在价值得到显化、外化。鉴于此,学校应立足课程设置、实践管理等方面建立一套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全面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研究生素质教育作为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要想切实提高,需要学校、教师从德育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抓起,为研究生的科学、全面发展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为这一目标不懈努力吧!

(责编 张晶晶)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第4篇

一、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

本研究选取了国内三所开设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高校,分别代表了师范院校、农林院校、理工院校。另外,也相应地查阅了其他高校的情况,通过分析和研究各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学的课程设置,发现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并没完全根据培养目标来相应地开设课程(如表1 所示)。

(一)课程结构

1.公共课与选修课比例不合理。通过分析各大高校的课程设置,发现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公共课很多,选修课则比较少,而且所谓的选修课也很难真正地实现选修。尤其是理工、农林类院校,教育学并不是学校的强势学科,实行的是小规模招生,加上师资有限,给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不多,导致最后是所有人都上一样的课。因为学校考虑到若不统一安排到一起上,则某些课无人选或只有个别人选。这样,不管是本科是否学教育,所选修的课程都是一样的。另一种情况是选修课虽然已达到一定比例,但是实质上只是将专业基础课从原有的必修课转到了选修课,并没真正多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

资料来源:相关学校研究生招生简章

2.通识课多,专业课少。现在部分院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和高等教育学等专业的公共课是一起上的,如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课程,这种情况存在于部分非师范类院校。其实针对本科学教育的学生来说,这些课程显然是重复开设,调动不了上课的积极性。而且在研究生阶段,原本就该对所学领域有比较深入的认识,那就该了解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管理学。再不停地学一些通识性的课程就有点像本科生培养模式了。

3.忽视应用性课程的开设。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很多会进入学校当教师,那么仅仅掌握些职业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教师的专业技能也应该得到相应的训练。而且考虑到此专业目前不太好就业的现状,要注重拓宽学生就业出路,应该开设就业指导课、创业课等课程,引导学生在找工作时有更广阔的视野,具备更好的应聘技巧甚至敢于自主创业。但是部分学校往往思想观念没转过来,认为研究生就该专注于学术,多出些论文、多参与课题,其他的事情就没那么重要了。

(二)课程内容

1.理工科与农林类院校未凸显学校特色,缺乏校本课程开设。这些学校拥有工程技术和专业背景,原本是可以通过教材开发、课程设置的与众不同培养出有自己学校特色的人才,不过还是很少有学校很好地利用这一点。这样模仿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不但体现不了学校特色,而且由于在师资配置上没有师范院校齐全,很难像师范院校那样将各种学科知识讲深讲透。

2.前沿性知识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介绍本学科领域研究的前沿成果和研究动态,这样学生能掌握本学科最新理念,而且在论文写作时,能选择本学科内有重要学术价值、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政治决策提供借鉴的问题作为选题。但是现在有些课程内容陈旧,很少开设国际比较教育、教育市场化改革等课程。

3.跨学科课程少,局限于教育课程。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要分析教育问题,一定离不开其他学科知识。但是在国内,跨学科课程虽引起了重视,但是受各种条件限制,而且培养方案缺乏系统规划,此类课程开设的少之又少。

综上可见,如此课程设置不利于复合型、实干型特色人才的培养,学生就算在各门课程考试中拿到高分,毕业时也依然很难适应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岗位的要求;到中小学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缺乏必要的实习训练,教学技能比不上师范类专业对口的学生;到辅导机构担任咨询、服务职务也基本上是边做边学;对于自主创业,也要靠家庭、朋友帮助及自己慢慢摸索。还有的学生进企业工作,所用完全跟学校学的课程沾不上边。

纵观国外的课程设置,比如美国,不难发现他们特别注重综合性课程的开设,课程设置不会局限于教育学,而是既有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及方法论等人文学科课程,也有行为学和自然科学等课程,还加入了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类课程,使得整个课程体系表现得比较完善而多样[2]。而且注重研讨课、实践课的开发,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妨效仿国外,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要有前瞻性的眼光,注意教育是要面向现代、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是更需要应用技能的,突破普通教育改革的思路,设置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

二、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路

(一)创新课程设置理念

对教师和学生都要进行一定的引导,使大家明白选修课程的重要性。鼓励教师投入到选修课程的开发,督促教师认真上好每堂选修课,而不是将课“摆”在那,教师却从不去上或者敷衍了事。对学生也要进行观念上的引导,将选修课程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认真对待。

(二)参考职业学校、企业、行业的意见

可从职业学校、职教集团调研开始,进行人才结构、人才需求状况、岗位知识技能要求等的调查,形成能力要求体系,从而确定课程结构并确定专业核心课程,最后依此完善培养方案。地方高校更要了解当地产业结构、教育区域发展情况,了解真实的人才需求信息,培养能有助于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人才。

(三)扩大选修课的比例

一方面要考虑到跨专业学生的情况,开设些基础性的教育理论选修课程。另一方面,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开设些经、史、哲、工商、管理等多样的课程,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进行选择。

(四)注重专业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对于本科阶段非教育类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可要求补修2—3 门本科基础课,课程的综合化要求以本专业为出发点,以共同问题把各门学科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课程体系[3]。可以结合其本科所学的专业,上课时讲授相关专题,比如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语文教学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教育这门学科的认识。开设的课程应有一定的逻辑,不要内容重叠。

(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跨校学分互认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为MOOCs在线课程、电子文档共享等网络学习方式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跨校、跨专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如此,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优质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喜好来选择学习,达到博采众长的目的。

(六)课程设置要着眼于个体职业生涯发展

首先可尝试开设教学技能课,培养学生的教学基本能力,通过微格教学、教学实习等方式,既锻炼学生的口才,又可丰富研究生阶段枯燥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日后进入教育领域做了准备。其次就是开设就业和创业指导课,虽然是研究生教育,但毕业后绝大多数学生是要进入职场的,只有极少部分会选择继续深造。因而,学校也应该注意到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出路”。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已经不是看到高学历的就青睐,而是更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学校可请校就业部的资深教师或者专家、优秀校友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多给学生进行就业和创业指导。多渠道完善学生的核心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匡,饶异伦,黄侃.国内外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2]王凡.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地质教育,2005,(4).

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调研报告 第5篇

由此,一系列研究生质量问题摆在研究者的面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任务、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才能推进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才能真正发挥硕士研究生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l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中所凸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原本存在的质量问题更加突出。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数量方面的增加,这种数量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产生质的进步准备了量的基础。但硕士研究生教育如果只顾规模的扩大,而不能保证质量,只能导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贬值。随着在校研究生和毕业研究生数的迅速增长,研究生质量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考研动机复杂生源质量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硕士生的生源呈现多样化趋势。生源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培养质量。

1.1.1越来越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本着逃避就业的心态,加入了考研大军。有些好范文选择考研是因为本科上了一个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好,希望考研可以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同时延缓了就业压力。

1.1.2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在职或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随着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青睐,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众多在职人员因为现有工作不如意,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及待遇。

1.1.3还有一些人盲目攀比学历考研动机具有过多功利性,硕士学位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学术有造诣的标志。

1.2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人们习惯上认为,经过层层选拔的研究生已经是“精英”了,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和身体等各方面都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准,并且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但事实上,一些研究生价值观念扭曲,功利心重,人文素养差,社会责任感低,缺乏科研实践能力,其含金量已经大打折扣。由于研究生教育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状况,研究生科研所达到的水平、程度等,就成为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而在目前的教育中,主要体现于对专业文化教育的重视,而忽视了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的高校没有提供足够的科研基金和科研实验的场所,以及所需的实验设备,科研工作只能处于理论研究的初步阶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培养出的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十分缺乏。

1.3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研究生学习态度和整体素质

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经历了一个高峰期,在校硕士生数和毕业硕士生数都随之迅速增长,硕士生的就业压力随之而来。市场经济的冲击,就业的压力,外部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读研究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找个好工作,所以对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敷衍了事。学校或专业不理想,就业形势不乐观等因素,使许多硕士生产生了消极心理,无心向学。随着市场经济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一些人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所沾染,滋长了急于求成、追名逐利的思想。有的研究生学习不刻苦,做论文没深度,就易避难,不愿到现场调查研究,怕苦怕累,这样必然导致硕士毕业生的质量下降。不好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都使得学生对研究生教育产生消极的看法。硕士生大部分时间忙于找工作,无心学习,导致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学生对学位论文急于求成,拼凑应付,研究生教育质量势必受到影响。

1.4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逐渐降低

进入市场经济后,用人单位的人才的消费观念增强,使得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高学历的学生,部分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可塑性不如本科生,在科研学术方面不如博士生。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制约了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市场的吸纳能力已大不如从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正呈下降趋势。

2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面对众多问题,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结合我国研究生培养特点,笔者提出“精选拔”、“重管理”、“严出口”的三步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2.1精选拔

精选拔,指的是在高等教育逐步走向规模化的同时,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考核及条件,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入口,其生源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但鉴于当前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普遍不足及应试教育的弊端,研究生选拔考试已越来越为专家学者所诟病。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门槛”,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具有学术研究潜质和研究志趣的人才。有学者提出,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应是由偏重知识、技能型向偏重能力、创新潜能等综合素质转轨。应当建立一套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前提,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人格、合作精神及有关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为参考,以突出能力和创新潜能为核心的考评系统”。考试的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有从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抓起,彻底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才能为提高我国研究生含金量提供基本保障。

2.2重管理

重管理,指的是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应本着“厚基础,宽知识”的原则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在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学研究与课程学习各占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半时问,在这个阶段,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领域知识与实验技术的学习,扩大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进人论文阶段做准备,并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基础。因此,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首先要合理构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重视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突出课程设置的前沿性;明确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个性化。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研究取向。谢安邦教授指出,研究生教学,其目标指向不仅在于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要凸显专业领域的研究,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在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处理上,则是以研究来组织教学。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教案式的规范化过程组织,而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灵活地、弹性化地组织教学活动。

2.3严出口

我国研究生长时期以来存在着“严进宽出”的现象,也就是存在着“只有考不上的研究生,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的问题,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严出口”指的是彻底改变“严进宽出”的现象,即抓好学位论文写作及论文答辩,提高治学水平。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研能力的体现,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直接影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对于学位论文的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好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加强论文写作过程的指导;建立成熟的论文答辩及授予制度,严格把关。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第6篇

[关键词]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 工程类 招生录取制度 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学位审核

[中图分类号] G6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5-0044-03

一、中美两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

1810年,德国的柏林大学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研究生教育。[1]此后,该模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模仿的样本,美国也不例外。由于历史原因,发生于1861年的美国南北战争可认为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仅有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为代表的少数高校开设了研究生课程,其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极小,本科教育仍占绝对优势。南北战争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各个领域都需要一些理论水平高、创造性强的高层次人才来解决面临的理论障碍及技术瓶颈,这给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1876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所以培养研究生为目标的高等学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成立,这标志着美国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开始。[2] [3]截至目前,美国共有3500多所高等学校,2 / 3以上可培养硕士研究生,1 / 3以上可培养博士研究生。相比于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要晚得多。1949年前,仅有极少数学校招收并培养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者不足300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开始真正起步并取得了较大发展,其共经历了启动期、挫折期、探索期、破坏期、恢复期、改革期和发展期等阶段。[4] [5]特别是2004年以后,硕士研究生逐年扩招,硕士研究生数量得到大幅提升。截止到2013年,我国共培养出300余万名硕士研究生,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大国。

二、中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比分析

本文以西华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为例,对中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对比分析。当然,无论从生源质量、研究生培养规模,还是从科研实力、学术地位等方面来看,这两所学校都差距巨大,并无可比性。但作为一个参考样本,他们本身又都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了中美两国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体制的差别。

下面从招生录取制度、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学位审核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招生录取制度

1.生源

美国:很多硕士研究生都非应届毕业生,他们有一定的工作阅历和经验,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技能,他们学习目标很明确,积极性高。美国高校鼓励跨专业申请研究生,录取时对专业限制不严格,只要面试小组认为你满足录取要求即可。这样容易出现跨学科思维,多学科融合,很容易出现新的创新思路。美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生源来源广泛,名校尤其如此。以密歇根大学为例,其共有来自11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这种跨国交流和融合对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极大帮助。

中国: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是应届毕业生,毫无工作经验,再加上本科阶段因应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放弃了很多专业课,根本不了解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差别和联系。中国高校很少鼓励跨专业报考硕士研究生,很多学校在招生简章上明确要求,报考者需具有相近专业背景。中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单一,对国际学生缺少吸引力,特别是对发达国家的留学生,仅少数985高校、211高校有国际生源,所占比例很小。

2.招生、录取方式

美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无需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只要有GRE成绩,在取得学士学位后,均有资格向心仪高校进行申请,且可同时向多所高校申请。申请时,必要的材料有:本科期间的所有必修课程的学习成绩、GRE成绩、相关领域教授推荐信2-3份、个人申请及陈述。[6] [7]非必要的材料有:能证明个人科研能力或创造力的各种科研经历、专利证书、获奖证书,各类特长证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证明等。高校在收到申请者材料后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获得面试资格,面试的组织在完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评委并非全是申请学校的专家,还有部分外校专家,面试环节对是否会被录取有重大影响。对于国际学生,也可网上申请。美国研究生招生不存在调剂,每个申请者都是主动申请的,并希望自己在这个领域有所提升,学习主动性高。由于经过了严格的面试环节,很少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面试环节是一个考查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

中国:除少部分保送名额外,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就工科类专业而言,外语、政治、数学必考,另加一门专业课,很多考生在本科阶段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凡与考试无关的课程,都认为是不重要的,这导致绝大多数学生未能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虽然近年来,部分高校也在加大面试环节比例,但跟满分500分的初试成绩比起来,面试环节对录取格局的改变程度有限。我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需要填报志愿的,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调剂现象,部分学生在未充分了解调剂学校或专业的基础上盲目服从调剂,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3.导师

美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半年内或一年内不选择导师,只进行专业基础课学习,他们认为系统化的专业基础学习对从事科研十分重要。在后期很多环节中,导师并不是一个人,而是由主导师和其他3-4名导师组成的指导委员会,负责对研究生进行考核。[8]

中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立即进行导师分配,因部分学生是调剂的,对导师的研究方向不了解或不感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以西华大学为例,导师一旦确定,无法更改,后续很多考核环节虽然也是通过小组考核方式,但导师起决定性作用,这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

(二)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

美国:硕士研究生可大致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两种。对于学术型硕士来说,硕士研究生只是一个过渡期,是本科阶段教育的延伸,是博士阶段教育的前期准备,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科研兴趣,为博士阶段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对于专业学位型硕士来说,更侧重于职业能力提升和专业技术的培养及应用,侧重于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

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硕士研究生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阶段,都试图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它要求硕士研究生都必须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必须撰写硕士学位论文,这导致各种抄袭事件不断发生,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近几年,很多高校也开始培养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加大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录取比例。但因各种原因,研究生仍然无法得到专业的、高层次的工程锻炼,两者仅存在名称上的区别。

2.学制

美国:硕士研究生的学制是弹性的,一般为1-3年。就工科而言,1.5-2年较为常见。学制长短跟所学专业有关,也与研究生自己选课规划有关,只要满足培养计划规定的各阶段学分和总学分即可。

中国:硕士研究生的学制几乎是固定的,均为3年。前几年,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部分专业曾探索过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改为两年,但未执行几届,因各种原因,又都改为3年。就工科类专业,目前国内的学制都是3年。

3.学分

美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以学分制考核,就工科类专业而言,要求毕业时获得32-36个学分。学分全部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学术活动等组成,其中专业基础占60%以上,具体学分分配和要求视各学校情况而定。每门课总成绩大于80分才能获得该课程相应的学分。每门课的成绩又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平时作业或讨论、期中考试或月考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所占比重一般仅为40%-50%,这就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积极参与该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否则很难获得相应学分。

中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以学分制考核,以西华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为例,其要求毕业时获得32个学分,其中英语占5学分,政治占4学分。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西华大学的特殊要求,中国所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都有类似课程。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基本由任课教师决定,有的甚至连期末考试都没有,更别提平时成绩和期中考试。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更注重了形式上的东西,开设了课程,获得了学分,未重视过程监管。

4.课程体系

美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十分重视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注重夯实基础,拓宽视野,鼓励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甚至校际选课(仅限于互相认可学分的高校之间)。入学后,学校会给出选课指南,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研究生可自由选课,甚至连毕业设计也仅仅是选课中的一门。很多课程都无固定教材,以教师自编的讲义为主,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个性化、启发式、开放式教学,经常开展互动式研讨会,每位研究生必须发言,教师根据参与情况及效果,都会有相应的分数等级,计入平时成绩。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做大量准备工作,而且积极参与每一次课堂教学,平时成绩太低导致总成绩低于80分,就无法取得该课程学分。几乎每门课程都有研讨会,在学期初都有研讨会的主题列表,列在课程表中。经过无数个这样的研讨会共同作用,学生即使未选修毕业设计课程,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已得到了很好锻炼。

中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十分细化,可选余地较小,正因为如此,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变得无法操作。几乎每门课程都必须指定教材,没有统一教材通常会被认为是不规范的表现。教学实施过程跟本科生并未有太大差别,很少有教师会组织研讨会。课程考核方式一般以报告的形式出现,有的甚至从网上下载几篇论文,稍微综合拼凑一下就应付过去。毕业设计作为最重要环节,从硕士二年级开始一直持续到毕业,占据整个研究生阶段2/3的时间。即便如此,学生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还是鲜有创新性。由于忽略了每门学位课的过程监管,学生学习缺乏系统性,毕业后缺乏后劲。

5.学位审核

美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入口容易,出口难”的政策,每个阶段都有考核,有淘汰,虽未硬性规定淘汰率,但每个阶段确有被淘汰者。如:学位课程考核,只要有一门学位课程得到C等级,不能取得硕士学位;综合考试及答辩,对硕士阶段所学课程进行综合考核,必要时加入答辩环节,如不通过,不能取得硕士学位;毕业答辩,这一项是针对选了毕业设计这门课程的同学,并非强制,毕业答辩不通过,不能取得硕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的比例仅为75%左右。

中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现“入口难,出口容易”的政策。民间流传一句话 “在中国,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学位课程的学习几乎无淘汰率,答辩环节也得过且过,答辩委员会成员多为导师的朋友和熟人,淘汰率极低。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硕士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的比例大于95%。这样的教育模式,不利于激发研究生的竞争意识,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创新环境。

三、改进我国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改革现有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制

目前,单一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带来的弊端已日益明显,改革现有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显得十分迫切。可部分借鉴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制度,加大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招生自主权,但并非完全放开。同时加大对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实时跟踪研究生培养质量,以此作为硕士点考核、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等依据。关于目前的硕士研究生扩招制度是否应该停止,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可以反过来思考一下,如果在现有的制度下,无法使得逐年增加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持或高于扩招前的水平,是否应该思考清楚后再继续扩招?

(二)修订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虽然很多高校已将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独立开来,但是否真正做到了实质性的独立?个人认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切忌混为一谈,这涉及培养目标及定位,并非简单地把课程名称修改一下就可以解决的。完善各自相应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真正落到实处,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加强硕士研究生的考核和过程监管,完善考核和淘汰机制

目前,国内的硕士研究生普遍认为,只要我能考上,就一定能毕业并拿到硕士学位,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未完善硕士研究生的考核和淘汰机制。应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考核和监督,细化考核指标,做到有章可循。必要时,可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针对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和淘汰机制。

四、结论

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培养大国。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弊端日益显现,离研究生教育强国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对我国而言,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如何在对比和分析中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还需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致谢:本文是作者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访学期间的成果,感谢西华大学公派出国留学计划的资金资助,也感谢密歇根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系的相关部门提供的帮助。

[ 注 释 ]

[1] 李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进程及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1995(4):77-82.

[2] 张巍,朱艳.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进程看其发展的特点及优势[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4):45-47.

[3] 吴杰,忤春.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及启示[J].决策管理,2007(17):58-59.

[4] 王惠.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透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86-91.

[5] 洪煜,钟秉林,赵应生,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有问题和改革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2(7):41-46.

[6] 孙刚成,王莹.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比分析——以四川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为例[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3):18-21,63.

[7] 常新华,Yadong Qi,张志强,等.中美研究生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8):119-124.

[8] 洪金水.中美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比较分析及借鉴[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6):82-83.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第7篇

国内关于影响硕士研究生课程评价因素的研究寥寥无几, 而国外关于课程评价的相关研究还是比较多的。如Martin E.Amin (2002) 认为影响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因素有“教师和学生相处的融洽程度、作业和反馈评价、作业量、帮助的有效性、课程的组织、语言和交流”[2];Crawford and Bradshaw (1988) 认为影响课程教学评价的因素有“课程内容知识、课程的计划和组织、教师教学的兴趣和帮助学生的意愿”[3];Gadzella (1988) 认为影响学生对课程评价最重要的四个因素有“课程内容的知识、课程灵活性、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及讲义的准备情况”[4];美国学生评价课程涉及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知识和专业水平、课本和其他阅读材料的实用性、课程目标和评分制度是否清晰地阐释、作业量、课程内容的条理性、课堂气氛的活跃性、教师板书和幻灯片内容的简洁性、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紧密性、教师评分的公正性、作业难度的适合性及设计的合理性、考试难度及设计、作业和考试是否及时批改[5]。

一、研究对象、问题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A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 包括教育技术学、历史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生物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和地理学科教学等六个专业。共发放问卷109份, 回收92份, 回收率为84.40%, 有效问卷91份, 有效率为98.91%。其中教育技术学发放8份问卷, 有效问卷8份, 有效率100%;历史学科教学发放11份问卷, 有效问卷11份, 有效率100%;思政学科教学发放16份问卷, 有效问卷13份, 有效率81.25%;生物学科教学发放17份问卷, 有效问卷16份, 有效率为94.12%;数学学科教学发放30份问卷, 有效问卷24份, 有效率80%;地理学科教学发放27份问卷, 有效问卷19份, 有效率70.37%。其中男生共24人, 女生共64人, 3人性别资料缺失。

(二) 研究问题

本文的调查问题主要涉及:一是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评价的各因素分布;二是不同性别、不同课程 (分为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两个维度) 和不同学科/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在课程评价的影响因素上是否呈现出差异性。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通过对国内外影响课程评价的因素作系统的文献梳理, 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根据现有研究, 本文将影响硕士研究生课程评价的因素分为:课堂计划与组织、课堂交流、师生互动、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学习收获、学生的努力与投入、课程难度、课业量、课程进度。

2. 问卷调查法:

本文借鉴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设计的《学生评价教学问卷》“SIRII”, 并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问卷由两大部分组成, 共28个问题, 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信息, 包括性别、年龄、专业等, 第二部分是有关课程评价, 分别是课程计划与组织、课堂交流、师生互动、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学习收获、学生的努力与投入、课程难度、课业量和课程进度, 总体评价。其中课程评价为因变量, 其余为自变量。本文采取分层抽样法, 对A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的6个专业进行问卷抽样调查, 并采用SPSS17.0处理数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评价的各因素

经数据分析可知, 学习收获是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评价最为显著的因素, 回归系数为0.740;课程计划与组织、课堂交流、师生互动、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以及学生努力与投入是影响课程评价较为显著的因素, 回归系数分别为0.554、0.562、0.558、0.599、0.604;课程难度、课业量和课程进度是影响课程评价较弱的因素, 回归系数分别为0.221、0.282、0.238。

(二) 影响不同性别、不同课程和不同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评价的因素

1. 学生性别与课程评价。

经数据分析可知, 学习收获是影响男生课程评价最为显著的因素, 回归系数为0.809;课程计划与组织、课堂交流、师生互动、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以及学生努力与投入是影响男生课程评价较为显著的因素, 回归系数分别为0.661、0.686、0.626、0.656、0.636;课程难度、课业量和课程进度是男生影响课程评价较弱的因素, 回归系数分别为0.171、0.202、0.259。

学习收获是影响女生课程评价最为显著的因素, 回归系数为0.708;课程计划与组织、课堂交流、师生互动、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以及学生努力与投入是影响女生课程评价较为显著的因素, 回归系数分别为0.488、0.498、0.541、0.579、0.587;课程难度、课业量和课程进度是影响女生课程评价较弱的因素, 回归系数分别为0.273、0.336、0.233。

综上所述, 男生与女生在课程评价上的相同点是, 学习收获的因素对不同性别学生的课程评价均有显著影响, 课程计划与组织、课堂交流、师生互动、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以及学生努力与投入的因素对不同性别学生的课程评价均有较为显著影响, 课程难度、课业量和课程进度的因素对不同性别学生的课程评价均影响较弱。不同之处是, 男生在课程计划与组织、课堂交流、师生互动、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以及学生努力与投入因素的回归系数相对高于女生, 即男生相对更为重视上述因素;而女生在课程难度和课业量的回归系数上相对高于男生, 即女生更为重视课程难度和课业量的因素。

2. 课程类别 (以公共课与专业课为分析维度) 与课程评价。

经数据分析可知, 学习收获和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是影响公共课课程评价最为显著的因素, 回归系数为0.786和0.705;课程计划与组织、课堂交流、师生互动以及学生努力与投入是影响课程评价较为显著的因素, 回归系数分别0.633、0.654、0.607、0.681;课程难度、课业量和课程进度是影响课程评价较弱的因素, 回归系数分别为0.205、0.305、0.338。

学习收获和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是影响专业课课程评价最为显著的因素, 回归系数为0.704;课程计划与组织、课堂交流、师生互动、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以及学生努力与投入是影响课程评价较为显著的因素, 回归系数分别0.524、0.489、0.553、0.528、0.511;课程难度、课业量和课程进度是影响课程评价较弱的因素, 回归系数分别为0.186、0.167、0.131。

综上而言, 影响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评价的因素大致相同, 但从回归系数的大小来看, 公共课程的回归系数相对高于专业课程, 即学生对公共课程的要求更高, 公共课程只有在各项因素上比专业课程更好, 才有可能得到与专业课程相同程度的评价。

3. 学科/专业与课程评价。

经数据分析可知, 学习收获的回归系数在各专业所有因素中均为最高, 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732、0.768、0.725、0.517、0.778、0.820, 即影响课程评价最显著的因素是学习收获。除历史专业外, 课程难度、课业量和课程进度在其他五个专业中的回归系数均为最低, 即这三个因素对课程评价的影响是最弱的。

除去影响最为显著的学习收获这一因素, 还有几个数据是值得注意的。

在教育技术学和数学学科教学专业中, 课程难度的回归系数为负, 回归系数分别为-0.280和-0.101, 即这两个专业在课程的难易程度上偏难, 使得学生在课程评价时受到消极的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课程进度这一因素的回归系数也为负数, 即该专业的某些课程进度有些快, 使得学生在课程评价时受到消极影响。历史学科专业中各因素的回归系数相对来说比较平均, 即各因素对学生的课程评价均存在一定的影响, 包括课程难度、课业量和课程进度。思政学科专业在课程计划与组织的回归系数为0.700, 相对其他专业来说是最高的, 即在六个专业中课程计划与组织对该专业学生课程评价的影响最为显著。地理学科专业在课堂交流、师生互动、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学生努力与投入和课程进度等五个因素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76、0.715、0.809、0.775、0.490, 均高于其他专业, 即这五个因素对该专业学生课程评价的影响相对更为显著。

总之, 学习收获是对课程评价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 而课程难度、课业量和课程进度是对课程评价影响最弱的因素, 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课程难度和课程进度以及数学学科专业在课程难度上须作一定的调整, 地理学科专业的学生对课程的要求相对高于其他专业。

三、建议

(一) 讨论

综上所述, 学习收获是影响课程评价最为显著的因素, 即学生在本课程中所获得的专业知识越多, 对今后学习的帮助价值越大, 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那么, 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就越高。

课程计划与组织、课堂交流、师生互动、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学生努力与投入是影响课程评价较为显著的五个因素。就课程计划与组织而言, 在本研究中指的是教师对本门课的目标解释得越清晰、对课程内容准备得越充分、对教学内容越熟悉、对课堂时间利用得越有效、对学生的学习越有帮助, 则学生对本课程的总体评价就越高;就课堂交流而言, 在本研究中指的是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越是清晰易懂、讲述课程内容所使用的例子越有效、善于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上课的热情越高, 则学生对本课程的总体评价就越高;就师生互动而言, 在本研究中指的是教师对学生提问的反应速度及时并有效、教师对学生非常尊重、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十分关注、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倾听并采纳, 则学生对本课程的总体评价就越高;就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而言, 在本研究中指的是教师对作业、考试和论文评分的公正性, 作业对本门课学习的帮助程度。

课程难度、课业量、课程进度这三个因素对学生课程评价的影响较弱, 即课程的难易程度、课业量的多少以及课程进度的快慢对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影响不大。

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A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 样本相对单一, 且由于研究方法所限, 本文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反映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评价的因素。

(二) 建议

1. 重视学生的学习收获, 使本门课对学生的长远学习有所帮助, 并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就A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而言, 对全日制教育硕士进行授课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学术型硕士导师, 而并非专门针对全日制教育的硕士导师。因此, 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并没有考虑到应用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差别, 而是采用学术型硕士相同的授课方式, 使得部分课程在应用性和实践性上存在不足, 学生多收获理论知识, 而较少收获到实践应用知识。

2. 重视课程的计划与组织, 重视课堂交流, 重视师生互动, 重视作业、考试和论文评分的公正性。就A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而言, A大学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上才刚刚起步, 因此, 在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的设置上还不够完善, 同时部分教师在课程计划与组织上存在一定问题, 教师在对作业、考试和论文等的检查和评价上也不够重视, 最终导致部分学生对课程持敷衍态度。

3. 要考虑到学生性别、不同课程和不同学科/专业等外部因素的不同, 在课程实施上区别对待, 以取得更好的课程效果。就A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而言, 由于公共课程是各个不同学科/专业的教育硕士一同上课, 教师在授课时难以考虑到各专业对课程需求的不同;在专业课程上, 有部分专业是不同年级的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硕士以及农硕一起上课, 则更显混乱, 没有考虑到不同年级、性质的硕士研究生在课程需求上的不同。

摘要: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扩大招生的历史背景下, 本文试图以A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调查对象, 分析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评价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 学习收获是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评价最为显著的因素, 课程难度、课业量和课程进度则是影响课程评价较弱的因素。

关键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评价

参考文献

[1][瑞典]胡森, [德]波斯特尔斯威特;江山野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168.

[2]MARTIN E.AMIN.Six Factors of Course and TeachingEvaluation in a Bilingual University in CentralAfrica Assessment&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2002, (3) .

[3]CRAWDFORD, P.L.&BRADSHAW, H.L.Perception of cha-racteristic s of effective university teachers:a scaling analysis.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Measurement, (1988) 8:1079-1085.

[4]GADZELLA, B.M.College student views on ratingsof an ideal professor.College and University, (1988) 44:89-96.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第8篇

一、关于应用型人才的界定

传统上关于人才划分的标准多种多样, 如人们根据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把人才划分为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就是指专门从事教学、科研等学术工作的人才, 而应用型人才则是指需要相当专业理论基础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人才;而根据学历层次的不同, 可把应用型人才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四个层次。就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而言, 目前还仅仅局限在军事、农业、工程等专业领域, 社会科学领域却鲜有人问津。社会科学领域仅有的应用类研究生的培养也往往局限于专业学位, 如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等。实际上, 尽管许多社会科学专业没有明确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 但在毕业生就业流向上已明显体现出应用型的特征,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更多地选择了应用型岗位, 就业形势表明原来的培养目标不再适应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过去, 我国在培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生的过程中, 主要是进行理论教学和学术探讨, 这样即使具有了较高的理论认识水平, 却难以解决现实中的具体实际问题。所以当面对一个具体的实践性问题时, 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往往无从下手, 或是出现其想法和做法与实际相差太远而无法实践的现象。这就客观地要求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由学术型转向应用型。这说明, 应用型人才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技术操作领域或服务行业了, 已经扩展到所有需要具有较强理论基础的专业实践领域。

当然, 要严格区分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是,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强调以掌握理论知识为基础, 以应用实践能力为重点, 关注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以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为重点。总体而言, 应用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有其不同于学术性人才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知识构建。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 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 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素质。与学术性人才需要深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同, 应用型人才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并重, 即不仅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而且也要有过硬的应用实践知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 既要注意知识的广度, 同时又要保证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

第二, 能力培养。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并经过实践锻炼后形成的。知识越专门化则越有利于具体能力的形成, 实践能力越强则越有利于更精细知识的获取。一般而言, 应用型研究生应当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具有向实践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特别强调具有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第三, 素质锻炼。素质是指一个人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综合。良好的素质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应注重所培养的人的综合素质, 即敬业、忠诚、自律、合作和宽容等, 这些素质的养成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目标需要由学术型转向应用型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潘懋元教授呼吁“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并开始招收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以来, 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和高等教育学科的快速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 高等教育学专业原本以培养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人员作为培养目标, 但在就业形势的驱使下不得不发生转变。

就高等教育学学科本身而言, 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1]但在实践中也容易发生偏重理论探讨的倾向, 特别是在学科不成熟阶段。一般而言, 在学科建立之初, 重点需要进行理论上突破, 所以理论人才非常紧缺, 那么研究生培养目标容易定位在学术型人才上。但随着学科不断发展和研究生大扩招, “要求高等教育的研究重心向行动研究转移”[2]。这要求研究生培养也必须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

从社会需求角度而言, 眼下硕士生毕业后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比例仅为10%左右, 而博士生毕业后从事科研与教学的也不过30%。[3]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经济社会的实际应用领域工作。从2002年, 即使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第一梯队”高校, 企业已是硕士生就业的主要去向。[4]就高等教育学科而言, 以往研究生毕业后一般都能够进入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而现在只有少数人能够进入高校, 而且所从事工作多数是行政服务类工作, 如教学秘书、科研秘书或辅导员之类。[5]这些岗位需要的人才是掌握一定高等教育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如果仍以“能从事教育研究工作、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和高等教育学科教学工作”[6]为培养目标, 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 但并不一定能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所以说,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 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必须随之变化。

从研究生入学动机看, 现在硕士生求学目的可谓越来越多样化, 其中不少人是因为本科毕业就业压力而来读研究生, 部分是为了能够获得进入大城市工作的机会, 还有的是读研究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对待, [7]而真正把学术作为自己追求的比重相当少。可以说, 以研究生学历作为提高就业资本的占绝大多数, 针对这种情况, 再按照学术型人才培养方案来推行的话就不切实际了。

从学位制度自身的发展来看, 我国硕士学位原先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 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教育层次而存在, 这是与我国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与事业部门尚不需要研究生层次人才以及高等学校的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的奇缺状况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逐渐上移至博士阶段, 从而使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处于一种尴尬地位。因此, 硕士研究生教育应该向过渡性学位发展, 即小部分是为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后备生源, 而绝大部分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

三、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尽管人们开始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转型具有了相当深的认识, 但要变成一种操作方案还是困难重重的。明确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 只是理论层面上的认识, 实践层面的操作则更为急迫。由于我国大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观念滞后, 培养方式陈旧, 在实际过程中基本都是用传统的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来培养硕士和博士等各类人才, 从而使得学术型人才理论深度不够, 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不强, 进而也制约了培养目标的实现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 有必要从实践层面着手, 以教学过程为出发点对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W教授, 不仅在理论上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 在实践中也进行了敢为人先的尝试。他在2008年9月赴美访学之后, 深受启发, 尝试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教学改革, 填补这一空白。笔者有幸成为W教授的学生, 亲身体验了整个改革过程。在这里, 笔者就W教授在《教育哲学》《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以及学术沙龙上的改革与尝试做一介绍, 以与学界同行共享。

(一) 理论性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教育哲学课为例

教育哲学课本身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 了解不同的教育哲学思想, 可以为我们认识教育问题提供参考, 从而尽可能全面地、历史地认识教育规律, 更好地解决实践中的教育问题。所以说教育哲学本身的学科知识是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而且也是有必要的。但是作为一门以哲学为基础的学科, 它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哲学基础, 具备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 但这些能力往往是学生所欠缺的, 也是学生希望在课堂中培养的能力。传统的教育哲学课堂往往是“教师讲、学生记”, 把教育哲学思想作为教条灌输给学生, 好一点会让学生讨论, 但是仍然是以“教材为中心”, 学生依旧是“接受”知识, 而非“探索”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在知识的传授方面比较有效, 但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却很难提高。所以W教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 摒弃了理论课传统的灌输模式, 把学生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 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哲学思维的殿堂, 进而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而非简单的接受者。

改革后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 采用“读书-讨论-汇报-点评”的方式解读经典原著。对于经典原著解读之前有一个预热过程, 即先从阅读当代教育哲学专著入手。当代的教育哲学专著主要采用了国内各具特色的三本书, 即王坤庆的《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其特色正如其副标题所言;张楚廷的《教育哲学》——这是一本实践反思的教育哲学;石中英的《教育哲学》——是一本具有后现代意识的教育哲学著作。该部分阅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教育哲学学习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脉络, 为后面的原著阅读做好铺垫。第二部分是对教育史上的经典著作进行解读, 也选择三本非常有代表性的书:柏拉图的《理想国》) ——该书是西方哲学的重要源头, 也是最早的教育哲学专著;卢梭的《爱弥儿》——代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时期的教育哲学论著;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代表现代社会走向成熟时期的教育哲学论著。当代的作品容易理解一些, 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对教育哲学有个宏观的认识, 也为今后课程讨论储备“粮食”, 所以阅读的时间比较短, 放在学期初。三本经典著作则按照难易程度依次为《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理想国》。

第二, 小组学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因为这是激发大家自主学习的一环, 需要小组进行有效的讨论并引导大家进行独立阅读。分组是根据学生阅读兴趣进行分组, 每个同学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阅读书目, 然后根据选择情况进行微调。略有遗憾的是, 为了使各个小组人员分配均衡, 所以在同学们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平衡, 这样个别同学就没能分在自己最初选择的小组里。这提示以后在原著选择上可以对学生呼声最高的著作进行精细阅读, 减少书目。从选组的情况看, 同学们还是倾向于选择三本经典著作, 其中尤以《理想国》的选择者最多, 看来“读原著”还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由于这门课没有年级和人员限制, 许多博士生也慕名前来听课, 无疑为课堂带来更多的学术气息。最后确定每个小组5~6名成员, 分别由1名博士生作为阅读指导, 1名硕士生作为小组负责人, 负责策划安排小组讨论。作为亲身体验者, 本人从小组讨论中受益颇多, 5~6名成员比较容易展开讨论, 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在有经验的博士生的指导下, 也使讨论更加深入。

第三, 专题报告。这部分可以说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点, 小组成员完全成为整堂课的主角, 老师也只是一名参与者。在小组学习之后, 每个成员都要就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发现的问题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给全班同学, 以此作为全班同学的讨论中心。

第四, 通过网络平台辅助教学。网络在整个课程改革过程中起着不小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日志和学生的学习日志上。每次课后, 老师及时把当天课程讨论中不完备的地方以博客的形式发布在网上, 供学生阅读和评论。同时, 学生也要按时发布自己的学习日志, 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这种方式, 在锻炼学生学术思维的同时, 也在无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自我反思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五,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集中体现在冲破以往评价标准单一化、不重视过程评价的藩篱, 实行过程评价和多样化评价。评价标准主要有三部分:平时课堂表现 (老师观察记录) 、教学日志的发布情况, 课程论文的水平等, 变“知识至上”为“能力至上”。总的来说, 以学生是否能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应用作为根本的评价标准。

(二) 应用型课程改革实践——以教育研究方法为例

教育研究方法本身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课程目标可定位为: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目的, 让学生掌握整个科研流程, 知道进行科研的基础方法, 并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真正掌握科研方法, 特别是为学生的科研论文写作服务。教学完全按照科研流程进行。

在教学内容上, 各部分教学内容环环相扣, 基本流程是以“提出问题-验证问题-研究设计-实地操作”的顺序开展教学。其目的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然后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以案例解剖为中心, 并选择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例作为教学案例。在这次教学过程中选定了同学们最为关心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问题”作为研究重点, 因为同学们都是该制度执行效果的实际感受者, 都有自己的切身经验和困惑, 这样大家学习起来就能够有的放矢。根据本课程的性质, 在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中, 重点锻炼大家对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的应用, 特别是让学生从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真切地体验科研过程, 而不是去灌输一些教条, 目的是为了避免科研训练中出现“空对空”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了以“实践-讨论-总结”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仍以小组学习为主。围绕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分为3个小组, 每组10人, 每组由1名小组长负责统筹。按照准备时间的长短, 以“文献组-访谈组-问卷组”的顺序分别作总结报告。

文献组:文献搜集作为整个研究的基础, 再加上资料数量庞杂, 所以每个成员各有分工, 分别对我国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发展的历史及意义、我国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实施情况、厦门大学各学院奖学金制度实施方案、欧美各国研究生奖学金资助方案等作为文献检索的出发点展开搜集。最后, 在作报告的时候, 要把自己查找文献的路径、方法、心得体会连同文献资料一起呈现给大家, 全班同学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老师尽量让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最后再对学生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做出补充。

访谈组:访谈法的运用不仅要求访谈者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还必须具有很好的交流能力。老师提出基本要领并做示范, 然后由同学试验设计访谈提纲, 确定访谈对象, 先从访谈学生开始, 以访谈3个学生作为标准, 这样是为了学生体验访谈技巧提高的过程。之后再开始高难度的访谈, 如对各个院系的领导和教师进行了访谈。这对硕士生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但收获也是最大的。在访谈的过程中, 同学们不仅解决了自己对奖学金制度的困惑, 了解了管理者、教师、学生对奖学金制度的反应, 而且还发现了奖学金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就这个问题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问卷组:可以说, 问卷组的任务在这三个小组中是最难的, 因为不仅要找到问题切入点, 而且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 要照顾到整个问卷的逻辑顺序和选项的严密程度, 任何一点差池都可能造成信息的失真, 影响到研究的准确性。就问卷问题, 老师特意组织我们在班里进行了两次大的“研讨会”, 每位同学都积极建言献策, 都是问卷编制的一分子。在问卷法教学中严格按照问卷编制、试测、纠正、实施的顺序进行, 每个步骤都让同学们实际操作, 直到对最后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 形成研究报告。

将科研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以科研来促进教学, 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教授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使我们每个人成为研究过程中的一分子, 体验整个科研过程。这样一方面使我们领略到了科研的美妙之处, 激发了我们自主学习、追求真理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促进了我们的团体合作能力、交流能力,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我们自己的话说, 这便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三)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 联络一些有知识背景且有一定学缘关系的知识分子, 围绕一定主题 (包括学术问题、社会问题、生活问题、人生问题等) 展开讨论, 各抒己见, 进而创生新思想、新知识的教学方式。[8]

传统的固定化与标准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普遍实行的大班上课, 很难使人在自我求知的欲望下轻松自由地探索, 因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目标很可能成为一种泡影。而采用学术沙龙的形式有助于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在沙龙活动中, 每个人都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 从不同视角阐发对问题的认识, 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思想和智慧的交流, 有利于研究生发现问题, 培养独特的创新思维品质和批判意识。同时由于学术沙龙不限参加者的身份, 有助于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人员互相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W教授在教学过程中, 就充分利用了传统学术沙龙的优势, 并对其进行“改造”, 使其更具有能力锻炼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 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其主要特征可概括如下:

第一,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师把沙龙的主战场完全交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策划的“主角”。在沙龙组织上,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学生自愿报名情况, 实行由研究生轮流担当主持人, 负责对整场沙龙进行组织规划, 导师只作为一般的参加者, 受学生的“调动”和“支配”。这就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统筹策划能力。

第二, 参与者的身份不受限制, 地位平等。沙龙是开放性的, 任何人都可以参加, 在对话的过程中, 不论你是老师还是学生, 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 发表的观点都可以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努力营造一种讨论、交流的环境, 给学生选择交往和内容的权利, 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 从而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从根本上说, 平等地对待研究生就是教师应该尊重他们在交流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让研究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的关系, 而这也正是W教授沙龙的亮点所在。

第三, 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每周的固定时间, 我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 既可以以论文报告的形式, 也可以以读书报告的形式, 更可以以专题讨论或者自由交流的形式展开。

第四, 议题广泛, 讨论热烈。在沙龙上, 任何一位参与者都可以提出讨论的主题。为了激发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老师还有意识地引入了竞争机制, 以参加者自荐的形式争取作报告的机会。讨论主题涉及教育、社会等热点。每个人都有话可说, 参与人数基本保持在15人左右, 可以很好地展开讨论。

学术沙龙作为第二课堂, 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倡导学生自主开展活动, 引导和促进学生树立科学精神, 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

任何改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 以上三种教学形式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第一,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次教学改革, 为我们沉闷的研究生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 也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但毕竟是改革和试验, 还有不少地方需要加以完善。比如, 在讨论过程中, 有时会出现冷场的现象, 这既与讨论主题的难易度有关, 也与教师启发诱导有关, 更与学生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有关, 因为许多同学并没有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 一味地等待老师把知识灌给自己。而且有些同学以应付的态度对待课程, 没有认真阅读资料, 自然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进行讨论。

第二, 改革的步子需要平稳。在这次改革过程中没有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实际, 步子迈得大了点。就我们院的研究生而言, 大部分都是跨学科考过来的, 理论基础不扎实, 而且原来的学科背景与新学科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 学生一时还很难进入状态, 因此整个教学过程都采有研讨式教学恐有些不妥, 因此, 对基础理论部分进行适当的传授式教学也是必要的。

第三, 对听课人数要适当控制。要保证教学质量, 就应该对课堂准入进行限制。虽然博士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我们的启发和帮助很大,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们把自己作为主体的锻炼机会。同时还要限制班级规模, 人数太多, 不适合展开充分的讨论, 也会对教学效果有所影响。

最后必须指出,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绝不可能通过一个报告、一门课程或一个实践环节简单来完成。这就要求高校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应用型研究生成长的特点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和调整, 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 注重研究生学习自主性、能动性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加快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确实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潘懋元, 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350.

[2]王洪才.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立、再造与转向[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4) :8.

[3][4]姜澎.研究生培养启动结构调整大学准备好了吗?[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edu/edu-jygg/news/2009/10-15/1912011.shtml, 2009-10-15.

[5]王洪才.研究生教育处在十字路口—以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 (5) :3.

[6]高耀明.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7, (4) :97.

[7]李素琴, 张晓明.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认知语境阐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6) :54.

浅析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改革 第9篇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高级层次。我国硕士研究生自第一批招生至2009年, 共培养约270万余人, 其中医学研究生22万余人。2000年以后, 随着我国硕士点的快速增加、博士点的不断发展, 研究生招生规模迅猛增长。从2001年到2011年的11年间, 研究生招生人数从17万, 猛增到49万, 这充分说明国家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长。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 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问题凸现出来。虽然对于医学硕士研究生来讲, 医学实践很重要, 但是就研究生培养过程来说, 课程教学仍是其重要环节。如何使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研究生教育, 如何使医学硕士研究生更有能力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如何使医学硕士研究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成长并全面发展, 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审视、改革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以课程和实践为依托促进教育发展, 培养高级创新型医学人才, 发挥研究生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应用的作用, 是医学研究生教育领域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现状分析

近年来, 医学科学研究飞速发展, 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人数迅猛增长, 但是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滞后、课程教学方法陈旧、课程内容老化、教学内容应用性较差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研究生课程教学未能及时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 尤其是一些学科领域中的热点和争议性的问题, 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等, 都很少能够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中。当然, 授课教材因编撰、印刷等过程的时间差问题具有更新缓慢、内容滞后等的天然属性, 但是一些课程的讲义一直沿用、少更新的现象, 却是必须改变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 与本科生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着部分的重复, 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不能得到体现。有些课程因教师队伍人才稀缺等原因, 只得因人设课, 教学大纲、培养目标不明确, 影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对授课形式没有要求, 也没有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因研究生人数较多, 授课形式多为大课授课, 在大课授课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后满堂灌输给研究生。课堂上讨论不足, 研讨会少见且常流于形式, 或讨论的问题也多是定论, 课堂教学无法调动、激发研究生熟悉前沿成果和掌握基本文献的积极性。研究生上课被动接受、缺乏思考, 不仅抑制个性化培养, 而且不利于知识的吸收和以后的应用及发展。研究生自身也常因忙于各种资格考试、临床实习, 很少有人能潜心阅读和思考。同时授课教师常常因科研压力、教学工作量等问题, 存在教学改革中投入精力少的情况。课堂之外, 教学评价不合理, 多是一场考试或一篇论文定分数、作总结。

三、改革方向

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在于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课程不仅是传承知识、拓宽基础的需要, 能够传授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专门化的研究生课程, 而且是实现这一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手段。

研究生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以教学为宗旨, 注重教学的每个环节, 重点关注研究生的学习效果、消化知识、吸收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研究生课程的质量取决于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要提高研究生课程的质量还必须关注研究生需要课程。

课程改革要坚持创新, 注重传承优良与探索发展相结合。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放眼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以社会需求、研究生发展为导向, 进行阶段性的及时调整和改革, 同时还应将研究生任课教师的培养、培训作为重点, 从而以教师发展推动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四、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教学的核心,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要从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整体目标出发, 为保证培养出的医学硕士研究生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必须重构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 以适应现代教育新理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变化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做到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 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鼓励教师多开设新的前沿方面的课程, 精选教学内容, 尽可能地介绍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思想, 适当地邀请各学科专业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 让研究生及时了解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前沿动态, 扩大研究生的视野, 提升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专业高度。

研究生的教学课程内容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 可以是存在争议的内容, 训练研究生质疑的能力和信心。应加强医学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程的学习, 这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并根据自身需要弥补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不足;应允许和实现部分特殊专业硕士研究生跨校选课, 扩大研究生知识面;实习的内容也应有一定的要求、比例和考核标准;教材的选择也应规范化, 鼓励积极引用国外原版优秀教材。

五、改革教学方式

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多开展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增加医学硕士研究生研讨课的数量, 注重传授获取知识、探索知识的技能, 而不仅是传授固有的知识, 而且应注重梳理知识体系, 而非知识点本身。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 把教学内容的主体放在研究生身上。启发研究生的思维, 适当引导和点评, 给研究生留有思维的空间, 注重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式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论题来调动研究生的情绪, 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 同时培养研究生基本的学术素养。好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增加研究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与演讲的机会并提高其能力, 而且要引导研究生在课后学会主动搜集、整理并消化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 充分发挥和调动研究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教师应根据研究生所关注的内容给予专业的指导, 更加注重学术创新思维的培养, 从而培养研究生独立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创造平台。

六、改革教学评价与考核

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不仅可以评价和影响课程教学的效果, 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正确拟定评价指标的原则应遵循指标系统既要全面又要抓主要矛盾, 不要漏掉主要指标而使其失去准确性, 但又不可过于细分, 要构建出阶段性需要的课程评价体系的原则。这对于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并确保研究生的教学培养质量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课程评价体系不仅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而且要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实时评价。我们采取过程式考核, 即全面考核每堂课、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 还在课程结束时对整体课程教学作详细的问卷调查, 最后通过合理分析评价结果并反馈给师生, 从而使研究生课程教学不断得以优化和完善。

七、结语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文件要求的未来十年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课程改革应从课程设置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医学硕士研究生自身能力的培养, 以期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川主编.简明高等教育[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6:3.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Education, ISCED) [R], 1997, 11.

[3]谭鑫.哈佛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特色及启示[J].科技信息, 2010, (17) :667-668.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第10篇

一、研究生管理的现状

1. 教育质量的几个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国连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以满足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000—2014年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年增加, 使高等教育资源的承受能力几近极限, 进而导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呈现下降趋势。在培养过程中,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研究生导师作用在逐渐弱化。由于导师把较多时间用于申请项目、课题研究、发表论文、行政职务或外部兼职上, 使得用于指导研究生的时间不足, 没有起到督促和指导的作用。

第二, 研究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部分研究生心态浮躁, 不能潜心研究学术, 沉迷于社交与网络;部分研究生仍停留在本科生的学习心态;少数研究生科研能力差, 对本领域研究现状知之甚少。

第三, 培养单位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依赖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中各要素质量的提高。

第四, 诚信与道德问题。

第五, 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差异不大。在培养过程中, 由于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导致二者培养计划相似度极大, 结果极大地影响了学术型研究生的创新性。

2. 国际上将ISO9000引入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

20世纪90年代, 国际上将ISO9000引入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英国率先使用ISO9000来保障高校教学质量。到1998年底, 英国已有26所大学按照ISO9000标准在高等学校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美国在1992年就已有220所高等院校 (包括哈佛等名校) 采用ISO9000标准。针对ISO9000在教育行业中应用的理论研究也在广泛展开, 许多国家制定了教育质量管理标准, ISO组织制定了ISO10015:1999《质量管理培训指南》、《ISO9001教育导则》 (2002年) 等。目前, ISO9000系列标准在国外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传播, 许多高等院校以及中等学校积极推广和应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1], 以ISO9000系列标准为基础建立教学管理体系, 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在保证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2,3]。因此, 在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研究生教学管理并形成优化的结构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水平在整体上将有所提高。

3. 研究方法。

硕士研究生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方法如图1所示。

二、研究生管理的实践

1. 实施内容。

现代管理模式体现出现代教育思想的整体最优化原则, 体现出更强的与社会同步发展的适宜性、管理思想的先进性、管理目标的超前性、管理手段的精确性、管理体制的规范性、管理环节的完整性、管理环境的协调性、管理人员的全员性等。我们在管理上导入ISO9000标准, 就是为了发挥管理的整合系统的最大潜能, 从管理中谋求更高的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 (1) 针对目前质量保证机制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分析现行的质量保证措施的利弊, 为构建质量保证体系提供现实依据。 (2) 分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形成的过程, 进行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找出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 (3) 借鉴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 针对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 提出构建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设想。

2. 实施基础和条件。

我国交通部应国际海事组织的要求, 规定航海院校必须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并接受认证, 来保证航海院校的教育质量。烟台大学海洋学院从2005年开始建立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体系经过9年运行, 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教学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特别是轮机航海的毕业生就业率居全校首位, 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因此有必要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全校推广, 尤其是在研究生管理上推广。

3. 研究结果。

在实践过程中, 取得了以下成果: (1) 探索新的学校质量管理模式, 促进学校培养人才目标的更好实现, 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使教学的理念由“重视结果”转变为“过程控制”。 (2) 使教学管理由“开环”到“闭环”的转变。 (3) 培养了具有现代意识、较高管理水平、较强研究能力的班子队伍与师资队伍。 (4) 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和质量追求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三、研究生参与管理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教育质量是学校管理者永恒的追求, 学校管理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 管理模式与教育教学质量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性、全面性、恒久性, 使本研究具备了较为广泛的现实意义和更为显著的价值意义。采用国际质量认证的方式是21世纪教育管理发展的趋势。新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在学院各学科专业实施, 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资源和提高办学效益起到一定的作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管理方案曾与省内兄弟院校进行过交流, 教育部专家来我院进行研究生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考察时, 对我们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肯定。本研究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管理有推广和指导价值。

四、结语

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到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小组经历了烟台大学海洋学院质量体系从无到有的九年建设过程, 熟悉了质量体系的运行管理。根据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以良好的前期工作为基础, 研究建设了质量体系并将进一步促进普通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紧密结合地方优势产业的人才需求, 符合国家教育要围绕企业培养经济建设所需创新型人才的总体要求, 特色明显。

参考文献

[1]王晗奕.基于ISO9000族标准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前沿, 2012, (18) :195-196.

[2]陆安超.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初探[J].经营管理者, 2013, (32) :338-339.

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特色教育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特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08-02

上海大学法律硕士从2008年开始招生,截至2013年7月,已有三届毕业生,分别于2011、2012和2013年毕业。学生就业情况与社会经济状况相关,与前两年相比,2013年学生整体就业下滑,在就业竞争中无明显优势。这与我们实行统一培养模式有关,每一届学生人数近百,实行大班授课,对所有学生实行同一化教育,培养模式单一,在培养时未结合学生本科所学专业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在国民经济繁荣的年份,学生就业不会有问题,整体经济不景气时,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凸现出来了。

一、法律硕士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上海大学法律硕士发展历史较短,学生培养处于不断摸索中,通过总结经验,完善方法,以期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学生。上海大学法学院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缺乏个性化职业规划导向

在2012级法律硕士实务课上,一名实务专家问同学们,将来毕业有何计划?80%以上的学生一脸茫然,没有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这是中国高校的常态,很多学生没有很好地规划自己,无明确的目标,在毕业找工作时,实行广撒网捕鱼式,在经济景气时,人才市场没有供过于求,学生就业不成问题,但一旦经济出现危机,市场紧缩,问题就凸显出来。有着明确的人生规划的学生,与那些在学校没有职业规划的学生相比,具备明显的优势。

职业规划于人生而言,好比大海航行中的灯塔,引领你朝着某个方向前进。而学生对职业规划重视不够,缘由何在?首先,在学校没有引起重视,未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学院无专人负责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新生入学后,无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引导,也没有请专家为在校生做职业规划讲座。其次,学生没有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对市场激烈竞争没有危机感。

学生选择就业时,首选公务员,相继参加各地公务员笔试。而企业每年招聘高峰都在年前,等公务员考试失败后,再找其他工作,为时晚矣。有的学生是兼顾公务员考试和其他工作机会,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可能同时还要撰写论文,完成学业,很难兼顾。如果有自己的职业规划,集中精力,有备而战,容易成功。学生在选择工作地点时,大部分首选留在上海,其次是除上海以外的一线城市。就读于外地学校的莘莘学子也希望在上海就业,因此,上海就业机会多,竞争也最激烈。学生根据自己的竞争实力,选择城市,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价偏高,如果父母没有能力支持,将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若选择回家乡,生活成本相对不高,工作待遇在同等条件下也较好,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支援了家乡建设。

(二)与实践人才需求脱节

法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法律实务部门的通用人才,换句话说,法律硕士生毕业去向是到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等实务部门从事法律职业工作。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要求是毕业生具有宽口径、复合型、外向型的知识与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管理、外语和计算机等方面专业知识,能够独立进行法律实务工作。①在培养过程中关于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上海大学法律硕士是依据上海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计划和规定招生和培养,学制三年,在培养时考虑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还不够,课程设置与现实脱节,学生入学前两年是专业课程安排,包含实践课程,以课堂讲课的方式进行,对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不明显。

除此之外,第二学年的实习,按照学生自主选择和学院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学生的实习单位。学院安排的实习单位为法院和检察院,学院和实习单位之间的合作未以任何书面形式确定下来,具有随机性。在学生实习期间,具体如何做,听从实习单位的安排,但是学生实习需要学会哪些本领,实习单位需要教给学生哪些能力,皆无明确的界定,学院与实习单位之间缺乏长效机制。学生自主选择实习,有些学生通过熟人,直接获取单位提供的实习鉴定材料,而未真正参与实习;有的通过投递简历,找到实习单位,做些行政事务性工作,实习结束了,对法律实务工作还是一无所知,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社会需要的法律人才除掌握法律知识之外,还要具有较强的法律实践能力,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法律问题,而我们在法律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更注重的是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律方法的学习等,对如何提高法律实践能力,如何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现实法律问题,在法律硕士培养过程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不尽相符,学生素质、能力也不符合公司企业的要求。

(三)与学术型混同培养

上海大学法学硕士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培养机制成熟,培养方案设置科学,培养目标明确,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得心应手,培养的学生具有高层次、高素质的法学职业培养体系。法律硕士从2008年开始招生,2011年第一届学生毕业,尚处于不断摸索中,虽然有很多其他高校的成功例子可供借鉴,但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法律硕士的培养机制不完善,体制尚不健全,在法律硕士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在某种程度上仿照了法学硕士,指导教师指导论文时,按照法学硕士的要求和标准来要求法律硕士;任课教师或按照法学硕士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佳。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基础不一样,培养目标也不相同,按照学术型的培养模式培养专业型研究生,显然混同了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培养目标,无法实现专业硕士法律实务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法律硕士(非法学)特色教育改革尝试

法律硕士(非法学)在培养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实现法律硕士的教育目标,我们做了一下特色教育教学改革尝试。

(一)重视职业规划教育

学校充分重视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从招生与就业专项费用中建立职业规划教育专项基金,用于各学院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系列活动支出。学院由专人负责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利用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在校内建立学生职业规划联系人制度,由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担任,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个性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学生在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时,结合本科专业和法律专业,将两种不同的知识背景融合起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并有目的有重点地围绕自己的职业规划开展学习,为自己将来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学校和学院聘请相关行业资深人力资源部经理,不定期举办职业规划讲座,从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寻找主讲人,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真正明白建立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及早地进行职业规划,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培养社会需要的栋梁人才。

(二)职业化

法律硕士以市场法律人才需求为导向,实行职业化教育,改变现有的培养思路,根据法律实务人才的需求方向确定法律职业方向,设置公司金融法务、刑事司法、知识产权、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政府法制六大方向,招生时优先选择有初步学业规划的学生,按照类别定向招生,分类培养教育,减少课堂式教学,延长专业实践的时间,专业实习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间,不短于一年,建立实习长效机制,通过制度规范实习,提高实习的质量和价值。课堂教学放在第一学年,实践课程由相应行业的单位负责,如检察实务类课程由检察院负责,审判实务类课程由法院负责等,由学院和相关单位以协议方式确认,学院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专业实践由原来的两个月延长到一年,按照门类和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确定实习的内容、学生实习需要学会的本领以及实习单位的责任,要求实习单位为每个学生配备带教老师,指导学生实践,协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专业实践,真正提升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来就业时,缩短适应时间,真正提高法律实践能力。

(三)特色化

走特色化道路,法律硕士设置公司金融法务、刑事司法、知识产权、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政府法制等六个特色方向限定选修课,与行业对接,实现法律硕士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法律实务人才需求相一致。学生根据喜好选择所学方向,一旦选择,不再更改。每个方向根据行业需要设置七门专业课程,课程设置非常慎重,与行业知识结构要求一致,不仅体现行业特色,而且能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为将来职业积累知识和技能。专业实践课要求学生选择与自己所学方向一致的行业实习,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四)国际化

走国际化路线,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好,学院在招生复试时,加试英语听力,同等条件下,英语口语表达流利者优先录取。学院创办法学实验班,通过考试,从学生中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实行全英文上课,使用原版教材,聘请国外法律专家担任教师。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听力、阅读和口语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多元化转变,开拓了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成为涉外法律专业人才。充分利用学校各类国际交流的机会,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提供的各种出国交流机会,使有意愿出国的法律硕士学生,争取出国交流,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涉外法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外语素质,而且要具备良好的法律人文素质,在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实务中,需要充分了解贸易国的法律背景,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在法律博弈中,才能稳操胜算。在国际贸易摩擦中,大批涉外法律精英加入,有利于我国企业真正走出去。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第12篇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教育过度,就业率,人才高消费

硕士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力量。但是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背景下, 研究生的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了不均衡, 我国硕士研究生出现了教育过度现象。

一、对教育过度的理解

教育过度 (Over-education) 又称过度教育、教育过量或过量教育[1]。其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由美国人Freeman提出。Freeman在1976年针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教育的空前蓬勃发展与大量高学历毕业生失业并存的“反常现象”写了一本《过度教育的美国人》 (The Overedueared Ameriean) , 书中提出“过度教育”一词。从此, “教育过度”逐渐被教育学界所接受并广为使用。

所谓教育过度, 从宏观上讲是指教育的发展速度超过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需要的一种相对过剩状态, 其本质上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一种非均衡状态;从微观上讲就是个人拥有的教育年限与他从事的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年限比较而言, 前者大于后者的状态。根据1985年教育经济学家亨利·莱文 (Henry M Levin) 等人的研究, 认为教育过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相对于历史上较高水平者而言, 受过教育者的经济地位下降;二是指受过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之期望;三是指工人拥有比他的工作要求更高的技能, 这些技能没有充分发挥[2]。我国学者王效仿等指出, 如果出现高等教育的教育过度, 至少在以下四方面表现出来: (1) 会出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公开失业的状况; (2) 当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3) 部分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提高学历层次, 即教育深化现象; (4) 在职者拥有超过其岗位所需的更高的教育技能[3]。

二、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过度的表现

(一) 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下降

近几年, 研究生就业形势成为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等问题存在于研究生的就业过程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研究生就业率在逐年下降。教育部学生管理司刘大为司长在《2006年直属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 研究生的就业率, 在比较高的水平上也略有下降, 2005年是部分省市研究生就业率下降, 2006年研究生、本科生就业率总体水平在下降, 尤其是部分重点高校, 教育部直属学校也在下降。在今后的几年内研究生就业过程中依然要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4]。2007年《大众日报》曾报道山东省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据统计, 2006年山东省硕士毕业生就业率比上年下降了0.48个百分点;2007年比2006年下降了0.78个百分点[5]。甘肃省学位办2008年对全省研究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发现, 2005—2007年, 甘肃省高校研究生就业率分别为92.1%、82.8%、73.2%, 就业率逐年下降, 而今年研究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6], 有些大学甚至出现了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就业率的情况。据调查, 2007年广东省硕士研究生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生, 截止2006年12月10日, 广东省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4.37%,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25%, 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5.57%[7]。江苏省2004年至2006年间研究生就业率降幅达1.95%, 并且2008年研究生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生甚至大专生[8]。据《新安晚报》报道, 安徽省2009年研究生就业率为84%, 本科生为86.4%, 而高职专科生为90.29%。可见,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 硕士研究生起薪下降

近十年来,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经历了一个高峰期, 研究生招生规模年递增的速度平均是26.9%[9]。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 市场提供岗位变化不大的前提下, 硕士研究生的起薪逐渐降低。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2003年硕士毕业生的月起薪为3012元, 而2005年硕士毕业生的月起薪降为2674元。另据北京地区2006届毕业研究生专场招聘会的报道, 大多数硕士毕业生的月起薪已经降到2000元[10]。目前, 广东一些单位压价严重, 硕士研究生月薪仅千元。这对很多苦读三年的硕士毕业生来说在心理上很难承受, 以致硕士毕业生们感叹读研白白浪费了三年的时间[11]。上海大学进行的调查显示, 大多数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预期月收入在3000—5000元之间。而这仅仅是预期, 事实上, 有多少硕士研究生的起薪已经滑到了3000元以下[12]。

(三) 硕士研究生人才高消费现象

人才高消费这一特征最能体现教育过度本身概念蕴含的意义, 即高学历劳动力不得不从事低学历者就可完成的工作, 就是所谓的“大材小用”。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连续扩大, 毕业硕士研究生的稀缺性正逐渐下降, 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高校研究生就业失衡现象日益突出, 毕业研究生中人才偏聘、低聘的现象也十分突出。现在许多硕士毕业生不得不俯身低就, 做一些与本身能力不适应的工作, 还有一些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抢饭碗”。据山东某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性质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硕士研究生进入机关事业、科研、高等院校、国有企业等单位工作的数额明显减少。据了解, 2008年山东省某市社会招考中学教师5名, 竟有200多名硕士生应聘, 这还不算前往的本科毕业生。北京某高校某学院招聘辅导员, 竟有200多名研究生求职, 其中有60多名著名大学的博士毕业生[13]。

三、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过度的影响

(一) 对社会的影响

1. 影响经济发展。

首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硕士研究生教育过度出现的高能低就、人才高消费现象, 集中反映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扰乱了市场自由竞争的正常秩序, 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 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其次, 大部分研究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初衷是希望以后能留在大城市就业, 不愿意去农村发展, 因此农村人才奇缺, 经济得不到发展。另外, 硕士研究生即使找到了工作, 但不是很理想, 也会由于缺乏积极的事业激情和工作热情, 个人生产力降低, 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2. 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及配置不当。

教育过度现状导致受过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劳动者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 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 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使得社会教育成本总量增大, 而教育过度使研究生教育占用的大量社会资源不能通过充分就业创造价值, 回收成本。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 研究生教育占用过多的社会资源, 必然导致其他层次的教育, 尤其是基础教育占用的社会资源减少, 从而导致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

(二) 对高校的影响

高校的主要使命和价值功能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种门类的高级专门人才, 以适应和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如果高校培养的硕士毕业生相当大一部分不能就业或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这不但会给社会、家庭增加沉重的负担, 同时也由于资源浪费使国家本来就十分有限的高教资源更加雪上加霜。人们也容易对高等教育的价值作用产生怀疑, 轻视对高等教育的投资, 从而影响高等教育价值功能的发挥。

(三) 对个体的影响

1. 个体收入。

教育过度的表现之一, 就是接受过同等教育的人, 现今的实际收入比以前下降。换句话说, 正是由于教育过度的存在, 使现今的硕士毕业生的实际收入比早先的相同学历者下降了。这种教育收益率下降的现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发生过。

2. 个体满足感。

研究表明, 工作挑战性和自主性的大小与职业的满足感呈正相关。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 得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就意味着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 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 就会使他们对工作产生不满情绪, 丧失工作热情, 有的甚至会从此一蹶不振。

3. 个体健康。

工业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 当工人对其工作很有兴趣, 认为很有价值, 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 取得成就和自尊时, 他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状况就会很好, 相反, 对职业岗位不满的压力可能导致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或恶化。因此, 一个受过过度教育的硕士研究生或是由于其技能未得到充分利用, 或是由于其期望值未能得到实现, 或是由于其职业极不稳定等等, 往往比常人承受的心理和精神压力更大, 从而损害其健康。

参考文献

[1]张香敏.教育过度产生的制度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 2004, (6) .

[2]仲泠然.我国过度教育现象的理论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3) .

[3]梁丽君.对我国高等教育过度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 (7) .

[4][9]贾春水, 熊忠东.研究生就业形势及策略[J].特区经济, 2008, (2) .

[5][7]郭学庆, 于晶.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16) .

[6]徐睿.甘肃:研究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下降一个导师带32人[EB/OL].http://www.cnr.cn/jy/yw/200902/t20090210-505227763.html.

[8]孟召臣.应重潜力而非薪金江苏省研究生就业渐入瓶颈[EB/OL].http://www.ce369.com/2008/0307/articl e-267.shtml.

[10]文东茅, 黄丽.再析高校毕业生就业之性别差异[J/OL].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 2004, (1) .

[11]杨明东.研究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其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08, (7) .

[12]周美丽.研究生就业, 春天在哪里[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8) .

上一篇:降糖作用下一篇:发展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