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传播的交互性

2024-05-15

网络新闻传播的交互性(精选10篇)

网络新闻传播的交互性 第1篇

一、社交媒体全面进入视频时代

微信 (We Chat) 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自问世以来, 以其方便、快捷、私密的特点成为普及度最高的通讯应用兼社交媒体。2014年10月1日, 微信6.0版本上线, 增添了小视频功能, 实现从图文传播到动态影像传播的跨界, 标志着社交媒体全面进入视频时代。

微信小视频这一功能的应用反映了社会大众对交互性媒介内容、动态影像传播形式的需求, 正如西方传播理论“对话新闻学”语境下不再把新闻视作以文字为核心的印刷媒介的“单向度”生产, 而是以电子媒体和数字媒体为主体的新型媒介在这个“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使新闻生产成为双向沟通乃至于“多音齐鸣”的社交行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6~8秒的视频随时随地分享新闻, 充当发言人。新闻的多义性、开放性, 传播的交互性愈发成为媒体竞争生存的核心力。

二、对动态影像和交互性的社会需求与技术支持

从20世纪50年代可接入观众来电的广播节目 (call-in) 起, 听众由原来沉默的“被动受众”变成了能够发声的“主动参与者”, 新闻生产便开始演变为双向乃至于多向的互动模式。现今新媒体与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 使普通民众真正成为了新闻生产的主体。

(一) 数字媒体改变阅读习惯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 中国网民中79.6%是智能终端设备的主要使用者。且根据苹果应用商店的数据显示, 新闻杂志类APP居于应用下载量榜首, 且七成以上是重度使用者。曾经的“twitter革命”、“微博议政”都是新闻传媒实践中对交互性的需求体现以及成果展示, 催生了“互动新闻” (Interactive Journalism) 。

在新媒体领域内, 以动态图像、视频为传播主体, 可视化程度高的移动应用更是受到大众的热烈追捧。例如, LINE、微视频、Instagram、苹果日报“动新闻”、秒拍、美拍等, 拥有超大用户群。以此说明了受众对动态影像媒介内容的偏向。

(二) 技术支持引领媒体变革

一方面,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乃至部分可穿戴设备完美地融入了普通大众的生活, 为用户提供了便携性、移动性、个性化, 且支持用户碎片化浏览。微信6.0更是在集成了“图, 文, 音, 视, 动画”五大多媒体内容的基础上, 以其社交功能增添了媒介互动性;另一方面,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 3G/4G/Wi-Fi全网覆盖时代到来, 大众对动态影像消息的浏览不再望而却步。视像表达以及社交功能使静新闻变成“动新闻”, 将传统意义的新闻读者变为观众, 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和可视性。

三、数字新闻与传统媒体的结合

动态影像的真实性突出了新闻的价值, 使内容还原于真实, 使消息传递更快捷。视频成为一种被大众接受认可并利用的信息载体, 实现了场景的再现, 区别静态内容中有可能被加工的“真实场景”。

随着网络视频的流行, 不仅是自媒体, 主流媒体也在数字视频方面增大投入。交互式视频已成为数字新闻报道的渠道之一。《华尔街日报》推出了把网页嵌入视频的交互式视频WSJ:Interactive。借助Touch Cast的技术, 在视频中插入网页、视频、图表、相关记者的Twitter主页等内容。用户不用暂停或退出视频, 就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点选内容, 以便深入了解。

正如在系列电影《哈利波特》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报纸, 刊登着会说话的寻人启事、动态的派对场面等等, 这些科幻想象在微信6.0时代逐渐接近了现实。这样的“新闻纸”并非空想, 在英国已有研究人员试图通过电容式触摸技术来实现这一设想。英国剑桥Novalia公司, 与中央兰开夏大学、邓迪大学、萨里大学合作, 正在向新闻行业推广数字化的新型纸张的概念。利用导电墨水实现电容式触控, 在新闻纸上印刷了“按钮”, 可以播放内容的音视频, 分享到Facebook、打分、投票。它也可以用于收集点击量、关注时长和等待信息等, 供出版者和营销人员进行分析、印刷交互式广告等。这与《哈利波特》电影中的神奇报纸几乎一致。

四、交互式新闻纸的发展优势

(一) 电子技术——成本优势

交互式新闻纸这个“金矿”能不能逐渐取代传统纸张?成本是个重要问题。虽然常规印刷的成本在逐年攀升, 已经为传统媒体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但交互式新闻纸将具备“一劳永逸的特征”, 无论是在新闻的时效性, 还是获取的信息量, 以及信息传递成本和价格等方面, 电子传媒都具有明显优势。

(二) 用户信息——广告利润

正如英国产品设计研究员把该项目评价为“新闻界的金矿”, 其不仅改变了报纸叙述的方法, 让新闻交互性再次升级, 也为纸媒提供了一条新的生命线——物联网中开辟的新天地——交互式新闻纸可以统计用户的点击量和成交时间, 这为后台提供了精准的分析数据, 对用户信息以及用户行为的研究将更加简单。广告主与用户的关系将更亲密, 类似于点对点兜售。例如, 微信6.0版本后利用公众号对微信用户的广告投放正是这一设想的实践。

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 第2篇

如电脑性能、网络连接速度、浏览器页面大小、分辨率、色彩、字体、字号等。这些因素影响到接收者能够接收哪些信息,接收信息的质量。

电脑使用习惯

如信息接收者是偏好使用键盘还是鼠标,他上网的地点主要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这些因素都会对信息接收发生作用。

(2)层次结构的效率

在层次结构中,信息发送者会希望所有信息都能被接收者接触到、接收到。但是,由于网络阅读是一种高成本的、快餐式的阅读,要做到每一个接收者接收到所有信息是很困难的,在一些大型的网站,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信息发送者的目标,最终是让接收者以最小的代价接收尽可能多的信息,也就是提高层次结构的效率。

层次结构的层次级数与每一层信息的数量的关系,是决定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层数越多,则到达末端信息所经过的路径也越复杂,但这并不符合一些人的阅读习惯。在高层次的页面放的信息数量多,则信息的曝光率较大,但这不意味着所有这些信息都会被接收,也不表明这样的信息传递效率最高。因为这种情况下,接收者要在一定数量的信息中做出选择,选择同样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在首页等高层页面放的数量较少,位于这些页面的信息被接收的可能性较大,但位于低层页面的信息则可能就会陷入无人理睬的境地。合理的分配,才能够带来较好的效率。实际上,这种效率仍然与信息接收者的接收心理与行为结构有关。

层次树结构依附的信息发布主体是网站,因此它是一种点到面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样,它所提供的是多通道出口。

(二)信息流动结构

从信息发布者的角度看,他们发布信息的目的,是希望它能进一步的流动,以达到广为传播的目的。信息能否流动,流向如何,取决于以下因素:

信息本身价值

一条信息越是与信息接收者的价值判断与取向相吻合,就越有可能得到接收者的认可与提升。提升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网络使之流动,继续广为传播。

由于大多数人对于信息的判断标准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一些信息会同时被很多人提升,它们在网络的流向更加多元,流量也更大。

信息所处的发布结构

正如前面所指出的,信息所处的发布结构,直接影响到一条信息能否被人们接收,同样,它也会影响到信息能否顺利地进入流动。一般而言,在直线式的发布结构中,信息流动的动力较小,而在队列式与层次式的发布结构中,由于接收者数量更多,面更广,因此,流动的动力较强。

信息发布者的质素

信息发布者的形象定位,它的知名度、访问量、可信度,以及它的整体风格等,都会影响到他所发布的信息能否广为传播。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网站上命运完全不一样,这里面,就有信息发布者的质素的作用。

信息接收者的过滤

信息接收者的过滤,不仅是价值判断的过程,还有其他内因参与作用,例如个人当下的心境、需求、兴趣等。

信息的流动,实际上就是信息在网络中的不断复制过程。信息的流动结构也就是信息的复制与传播途径。从手段上看,它是网络的各种应用技术的组合。主要包括:

WWW网站;

电子邮件;

FTP;

聊天室与BBS;

ICQ。

从技术上看,不同的途径,都存在着推动或阻止信息流动的可能。

例如,WWW网站,促进流动的方式是转发,使信息进入自己的信息资源系统中。而阻止的方式是删除某些信息。

在网络中,信息的流动通常是一个网状渗透型结构。它沿着网络的物理结构渗透,在这个渗透过程,信息本身不断复制繁殖,形成分流,最终呈几何级数的增长。而复制是在进入到新一轮的发布过程同时完成的,即以直线式、队列式和层次式等方式进行再次发布,开始它的下一个生命周期。因此,信息的发布结构会不断地对于信息的流动起作用。

互联网本身的网状物理结构,使信息流动的路径变得多样化。从物理结构上来说,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联接方式可以极为丰富。如果一条信息自身具备流动的能量,那么要切断它的流动途径,是极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有人认为网络里不再存在“把关人”的理由。但是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是指媒体的把关功能。从网络信息的流动结构来看,不可把握与控制的是信息流动的方向,但是正如上面指出,每一次信息的扩散,都是一次信息的复制。而这个复制是由人来操纵的。这个操纵就是一次把关。对于媒体来说,也不例外。所以不能否认媒体的把关功能。但是另一方面,虽然每个个别主体可以在信息流动的过程中起作用,从总体看,信息流动的确不是由任何个别主体所能完全控制的。

信息的流动过程虽然是以复制为基本方式,但是,在复制过程中,存在着信息衰减、变形的可能性。

信息衰减指用片断、局部的方式对信息加以复制。这种简化通常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

网络新闻传播的生机与责任 第3篇

摘 要:随着互联网迅速不断地发展,网络新闻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分析我国当前网络传播的态势入手,聚焦于网络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要想使中国网络新闻传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需要国家、社会及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树立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在重视自律与技术手段在网络管理中的作用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法律框架的指导作用并强调法律建设和道德建设并重的重要性。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责任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23-02

分析中国当前网络传播的态势,从新闻自由的层面上来看,目前我国的网络新闻传播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生存之本: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受到质疑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大众传媒应该具有社会的公信度,网络新闻的传播因为比传统媒体有更大的自由度与开放性,所以遭遇到的对真实性的挑战也更为严峻。2007年的“陕西野生华南虎”、2008年的“平江野生华南虎”事件,成为令人不齿的假新闻。这些由地方行政机构、投资商与大众传媒合谋的假新闻事件,严重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声誉。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两位学者托马斯J·约翰逊与芭芭拉K·凯在他们的一项研究《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信息可信度的比较》中指出:“互联网为任何人发表其意见开辟了一个无拘无束、不受限制的空间,这一事实可能会削弱它作为有信度的信源价值。传统的信息源正是在受到来自职业的与社会的双重压力下才得以向社会提供精确的、不带偏见的信息,而任何一个网上信息都不会受此约束。”[1]在对上海网民的一项调查表明,受众认为网络新闻最大的缺点是“可信度低”,对其真实性持否定性评价的比例为56.6%。正是因为对真实性的质疑,所以整体网络新闻的可信度都会受到影响。

此外,网络新闻与广告难以区分也损害了受众的信赖感,哈贝马斯指出:“随着商业化和交往网络的密集,随着资本的不断投入和宣传机构组织程度的提高,交往渠道增强了,进入公共交往的机会则面临着日趋加强的选择压力。这样,一种新的影响范畴就产生了,即传媒力量。其意旨在于通过各种讨论主题和文集既赢得影响,也以尽可能隐秘的策略性意图控制各种交往渠道。”[2]在商业化的左右下,网络新闻广告化的现象日趋严重。许多网络媒体除了采取电子邮件及旗帜广告等常见的网络广告形式以外,还将与新闻内容相关的广告放到与新闻临近的位置,甚至将广告嵌入文章内部建立链接。对读者来说,无法分清他们所阅读的到底是公正平衡的专业新闻报道还是带有商业倾向的广告信息,网民对网络新闻的信赖感在逐步降低。

二、发展之源:网络新闻的品牌效应与传播优势不够显著

作为一种新兴大众媒体,网络具有全球传播、信息丰富、实时性、形态多样、直观、快速等特点,网络媒体容量大、全天候的滚动新闻、报道面广,互动性强,总之,互联网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无比宽泛的信息空间和言论空间,但是就现阶段来说,网络媒体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

1.从内容上看,网络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权威的原创新闻信息。不能发布原创新闻是网络媒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同时由于大多数网站没有整合信息的能力,只顾转贴,而缺少把关,这样一方面易引起知识产权的纠纷,另一方面给一些虚假的、有害的信息以可乘之机。网络新闻传播开放式的传播格局,使网络的新闻信息复杂化。网民不但可以通过BBS、邮件等渠道传播各种信息,而且还可利用一些简单的技术,模仿专业网站进行新闻发布,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由此看来,网络存在新闻传播最大快捷与真实可靠间的矛盾。

2.从技术上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电视的覆盖率已达到92%以上,而就网络媒体自身发展而言,却存在诸多障碍,财力不足是主要问题。中国目前拥有电脑的个人和家庭数目与13亿人口相比尚不成气候,上网的则更少。此外,网络的安全性也不能得到有效保证。防火墙技术不成熟,价格也未能达到普及程度。病毒的爆发和黑客的侵入都可以造成系统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后果,这种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使它不可能成为权威性和支柱性的媒体。

3.从传播者角度来说,网络传播主体多元化,大部分网络上流传的信息,来自于四面八方的来源,如朋友,免费的电子邮报,或线上电子报等等 。网络的产生已经使得『可信度』的概念与重要性变得模糊。媒体高度的竞争压力,使新闻处理过程被一再简化,审核环节的减少,无疑会加大新闻发布出现纰漏的机率。网络新闻传播还要不要设置“把关人”?如需要设置,“把关人”的角色又将如何定位?

4.从受众的角度来讲,网络受众所得到的信息是由自己去获取的,得到的信息的多少与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而网络新闻的浩瀚与有限高质存在突出矛盾,应当考虑限制网络的新闻信息量问题:淹没了受众主体,如何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三、后顾之忧:网络新闻涉及的法律和道德问题不容忽视

1.要严厉地打击利用网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造谣惑众的行动。目前,网络新闻还没有完善的法律约束和监督,利用失真的新闻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已成为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为此,在技术方面,要能够准确知道网上信息发布地址和人员的问题,使传播有害信息的人无处可遁。在法律方面,也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追究散布虚假信息的网站和个人的法律责任。来自专家的共识指出,政府机构也应进一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主流媒体要健全准确高效的新闻发布机制,尽可能做到公开、透明、详实,“流言止于公开,谣言止于透明”,这样也可避免政府和主流媒体报道滞后的被动局面出现,从而也有助于网络新闻信息的净化。

2.目前网络新闻的传播中,不规范的转载行为十分严重,类似著作权纠纷的法律案件不断发生,所以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规范化管理还有待尽快加强。

3.网站要增强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加强网络新闻业界的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的建设,同时,大力加强对网络新闻传播规律和网络新闻人才的培养。在互联网这个特殊的世界里,因为个别网络经营者受利益的驱动、经济的诱惑,以及一些网民的道德价值观的不同、思想文化的差异,网络上愚昧、腐朽、低俗的文化开始传播和蔓延。从业人员应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在传播平台上的各种信息作有效地引导与控制,只有如此,方能尽快提升网络新闻的品质,优化其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目前网络新闻传播中还有不少问题和不足,要想使中国网络新闻传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不断发展强大,还需要国家、社会及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为网络新闻的有序操作提供一个规范化管理的平台,在重视自律与技术手段在网络管理中的作用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法律框架的指导作用并强调法律建设和道德建设并重的重要性。网民们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监督网络文化中的不雅低俗文化的传播和蔓延,向网络上的邪恶、愚昧、腐朽、私欲作斗争,做网络文明传播的使者,支持网络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美] 托马斯J·约翰逊 芭芭拉K·凯,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信息可信度的比较[J].国际新闻界,1999,5

[2]于尔根·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5,224.

网络广告传播的交互性研究 第4篇

交互 (Interaction) 本身是个计算机技术用语, 在计算机中意思为参与活动的对象可以相互交流、双方面互动。例如, 当计算机播放某多媒体程序的时候, 编程人员可以发出指令控制该程序的运行, 而不是程序单方面执行下去, 程序在接收到编程人员相应的指令后而相应地做出反应, 这一过程及行为, 我们称之为交互。

网络传播领域的交互性, 被认为是网络作为媒体关键的特性之一。Morris和Ogan (1996) 、Rafaeli和Sudweeks (1997) 发现网络交互性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交互层次。

什么是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呢?在笔者看来, 首先, 网络传播的交互性表明用户 (受众) 已经有可能控制用何种顺序来获得信息。在这里, 指的是与内容相关的不断增长的交互性。网络媒体中的信息量十分巨大, 但这些信息并非像广播、电视那样线性排列。在大众传播中, 受众想要了解某个信息, 必须在特定的时间, 采用特定的接受方式才能获得特定的信息。而在网络传播中, 信息的提供方式是线性和并列式相互交叉的排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喜好、意愿等来选择信息。

同时, 传播的交互性还可以用来描述在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日益增长的交互性关系, 这与反馈有关。在网络传播中, 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是不固定的、是随时互换的, 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因为反馈的存在而变得双向。反馈的及时和便利, 使得网络传播的传者和受者之间区隔的界限变得模糊。

另外, 网络传播的交互也是一种资源, 网络传播还通过交互性产生内容。首先, 这种交互性会产生群体智慧。比如维基百科, 它是内容开放的在线的百科全书。它允许任何人通过因特网连接和万维网浏览器在这里创建和修改内容, 而最终被确定下来的内容都是经过人们反复讨论的结果。维基百科上内容的完善性、正确性或可靠性是一种传播交互的结果, 是一种群体智慧。时下十分流行的猪八戒威客网, 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一个百万级的创意人才蓄水库, 致力于为全球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智慧支持和创意服务。在这个网站, 用户可以发布任务, 由其他的用户帮助你来完成任务, 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等搜索任务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其次, 这种交互性还产生内容。传统媒体中, 传者的诉求强制性地吸引受者, 而受者的诉求只能通过有限的渠道, 间接地、片面地诉诸传者。而在网络媒体中, 这种交互性使得传者和受者在诉求空间上对等。这种对等性的交互是内容产生的源泉, 传者和受者可以通过网络来相互诉求。

网络广告的交互性传播学分析

在现代社会中, 广告充斥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人们的生活和商业组织、大众传媒等有关的组织机构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根据CNNIC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09年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 较2008年增长28.9%, 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 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

2010年4月9日, 艾瑞咨询公司发布2009年~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报告, 报告显示, 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207.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0%, 2010年将突破300亿元人民币。报告还显示, 2009年, 互联网成为广告收入唯一增长的媒体, 全球网络广告规模达到540.7亿美元, 占全球广告总体市场份额的12.4%, 同比增长2.3个百分比。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网络广告的市场发展迅速, 作用也越来越大。而从传播模式来看, 网络作为广告传播的媒介与传统媒体的本质区别在于由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传播, 由信息提供方“推”信息转为信息提供方“推”信息和信息接收方“拉”信息这样一种“推拉结合”的方式, 由受众的被动接受行为转到受众的被动接受和主动选择甚至寻找相结合的行为, 即是一种非强制化的交互性的传播模式。

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交互性增强、反馈作用凸显。在网络媒体中, 广告的目标到达点面结合, 实现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共时空性。而受者具有话语权和言说空间, 具有反馈的主观意愿。同时, 受众也占有反馈渠道, 传者接收受者的反馈便捷准确。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中, 广告信息的发布方处于强势和主动的地位, 而受众处于被动的地位。传统广告中, 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内容不具有选择性, 无法躲避广告。同时, 如果对某一广告感兴趣, 人们也无法依靠传统对其做更为细致全面的了解。

但在网络上, 具有小众传播和受众细分意义的“点面结合”传播取代了在传统媒体中广泛运用的规模传播, 网络是一种兼具人际和大众传播优势的模式, 受众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得到空前释放。

网络广告是顺势拉进型的, 是受众而不是广告主扮演交互过程中的主动角色。一方面, 点击的主动权在受众手中, 广告接收的强制性被削弱。另一方面, 对信息的选择权也在受众手中。网络广告的交互性弥补了传统媒体中信息的发送和反馈单向流通、相互隔离、有时差的缺点, 使发送者和接收者能实现即时的双向沟通。这样, 就广告信息发布方来说, 可以随时根据接收者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它所发送的信息, 使之能更好地满足需求。

载体更加丰富、开放, 多种形态的载体相互组合;渠道使得交互的便利性大大增加。网络广告主要采用交互式的超文本和多媒体格式文件为载体。超文本结构, 有文字文本、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影视文本等, 超文本实现了一种或者多种文本的组合, 打破了传统广告一维的线性文本结构。超文本结构方式决定了不同文本之间本身就是交互性的。传者可以通过这种超文本结构,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既有声有色、图文并茂, 又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传播广告内容。受者可以通过层层的交互式点击对广告所介绍的产品作详尽、全面的了解甚至体验。

在渠道上, 网络的移动性, 特别是移动网络终端的快速发展, 以及网络无缝接入的快速发展, 使得交互的便利性大大增强。

网络广告交互性的利弊分析

网络集合了许多传播类型的优势, 然而网络作为媒介, 其本身也是有局限的。网络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类型, 一开始就受到了很多关注。网络广告的交互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它的优势, 但优势的背后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 人们在浏览网页的时候, 除非广告信息具有相关性或吸引力, 否则很少有人点击广告。对于广告选择的主动权就在受众自己手里。受众主动性的提高意味着广告发布方的主动性减弱。这对于广告说服性的传播活动来说, 其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在传统媒体中, 广告主可以通过有效的媒介组合和一定数量的媒介占有, 就能对受众形成信息包围。而网络广告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主要掌握在受众手里, 网络交互性的基础是传播的双向性。如果人们选择不点击查看广告, 也就无法建立传播关系, 那么网络广告交互性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次, 网络广告交互性的双向传播和交流是其重要的优势之一。但“没人知道你在互联网上是一条狗”, 网络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广告效果。现在网络广告效果评估多是按照点击率来衡量的, 但点击率衡量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广告主并不能确切地知道谁在点击, 也无法识别主动受众和被动受众。

再次, 网络广告采用交互式的超文本架构和多媒体格式文件为载体的信息内涵, 这种信息内涵的交互式展开和传播, 在更好地宣传产品或服务的同时, 也同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告的效果。人们通过交互式的层层点击, 可以彻底地了解广告所宣传产品的各方面信息, 但是了解得越多、越繁复, 是否受众对该产品的兴趣就越大或者购买欲就越强呢?这两者之间似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 网络广告信息表达得过于清晰全面反而会导致诱导力的下降和诉求点的迷失。网络的交互特征给予了受众全面了解信息的可能性, 但同时又剥夺了受众的期待心理和广告的暗示诱导方式,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广告的魅力和效果。

网络广告的优势是建立在技术优势之上的,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往往过于强调技术给网络广告带来的优势, 强调网络广告优于传统媒体的种种长处。但是人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广告的目标都是一致的。网络广告的交互性展现了网络广告的特点和优势, 同时我们也要认清网络广告交互性所带来的缺陷, 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网络广告的使用方法, 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83268.htm-fr=ala0_1_1

[2].陈跃刚、吴艳:《基于互联网交互性的广告理论》, 《江苏商论》, 2006 (8) 。

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 第5篇

2.队列式

通过BBS等发布信息,通常信息发布的结构呈现出“队列式”特点。即,信息是按一定原则,如发贴时间顺序等,来依次排列的。虽然不同BBS决定贴子的次序的原则是不相同的,但总体来看,信息间的关系是线性的,有先后顺序之分。受众的接收与阅读过程一般也是线性的。越是靠前的信息,通常被接收的可能性越大。

在队列式的信息发布结构中,排队的原则,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目前BBS信息排列原则主要有:

时间原则:最新发布的贴子靠前排列;或最新被点击过或回复的贴子靠前排列;

关注度原则:点击量最多的贴子靠前排列。但这种原则通常只用于“热贴推荐”这样的特殊部分。

无论是时间原则还是关注度原则,都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新闻价值的衡量标准,即新的信息价值更大,能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信息价值更大。这些原则符合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新闻消费习惯,因而在实践中,也较为行之有效。

但是,由于人们在一次上网过程中能阅读的信息数量通常有限,而有些BBS信息更新频率较快,因此,队列式结构最大的问题是,造成一些信息的“淹没”。这种淹没,有些并不是在理性原则下的选择与过滤,而纯粹是偶然因素所致。

对于个别的信息发布者来说,最简单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增加同一条信息发布的次数,以提高其曝光率。

另一个方面,一个页面中所能显示的信息的数量也是可以调整的指标。加大一个页面的信息数量,也可以提高信息的曝光率。

信息的标题也是引起关注特别是引起点击的一个重要因素。

队列式的信息发布结构实际上是多对多的信息传递模式,它提供了多通道的出口,因此,对于推动信息的进一步流动,比直线式信息发布结构更为有力。但前提是,信息能够被接收下来。

3.层次式

通过WWW网站或FTP服务器来进行信息发布,信息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层次树的结构。即信息被发布者人为地分成若干层,不同信息处于不同的层次上。位于高层的信息,被人们接收到的可能性较大,而位于低层的信息,被人们接收的可能性较小。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层次树的层次高低,与信息被人们注意到以及接收到的可能性是呈正相关的关系。

但是,这种由信息发布者所决定的层次结构,并非不可改变。一旦接收者利用某些手段,例如,直接将低层信息加入收藏夹,从而越过高层信息直接进入低层信息的阅读,那么,固有的结构就不再成为一种限制手段。

层次结构是最能体现信息发送者的主观意志的一种信息发布结构。但是,主观意愿能否被受众所认同,却是此种结构能否顺利完成其信息发布任务的一个重要因素。层次结构的构建,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层次结构与接收者信息接收结构的同构程度

层次结构体现了信息发送者的.认知结构,他们对信息重要性的判断,他们对信息接收习惯的理解。但是,如果这种结构与信息接收者的信息接收结构不能同构,那么,信息的接收过程就不能达到最理想状态。

但是,这两种结构完全达到同构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信息接收者常常是“多数”人,这些人彼此的认知习惯可能是非常不同的。但是,信息的发送者要做到,自己设计的层次结构与自己所面向的多数接收者的一般认知心理与习惯尽量接近。

从网络信息接收的角度来看,接收者的信息接收结构包括:

信息价值判断标准

发送者与接收者在信息价值判断方面的偏差,直接导致接收者兴趣的衰减,以及对传播者信任度的降低。

信息分类标准

信息发布者的信息分类,如果与接收者信息分类不一致,就会影响接收者查找某个特定信息的成本。例如,接收者认为某条新闻应该属于财经新闻,但是,无论他花多长时间,在这个新闻类别下都无法找到它,因为发送者将该新闻放在了科技新闻类别下,这就带来了高成本、低收益。

信息的标题

标题是信息接收的第一层次,标题能否与接收者的心理诉求相吻合,直接影响到接收者是否点击标题,进行进一步阅读。

个人兴趣点

信息接收者如果有些特殊的兴趣点没有在首页或高层页面中得到满足,就会影响他对整个网站信息的兴趣。

信息阅读习惯

网络新闻传播的交互性 第6篇

一、澎湃新闻特点分析

作为网络原生媒体的澎湃新闻, 充分的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网络新闻的内容海量并且多样, 受众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主动的在其中找到各种信息。同时, 一旦有最新事件发生, 相关的报道可以做到即时上网、及时刷新。另外, 在传受关系上具有交互性, 媒体与受众之间可以随时进行沟通与交流。

澎湃新闻的APP界面简洁大方, 每条新闻都采取在一张大图片下面配上标题的形式。同样的, 网页版的页面也干净简单, 避免分散读者注意力。澎湃新闻将每天的新闻分为时事、经济、思想、生活和热追问五大部分, 并会精心选择出一些重要性强、关注度高的内容放在首页。每天都会针对重大事件发表一篇社论, 这些都凸显出了澎湃对于时政与思想的重视。

二、澎湃新闻的优势

首先, 澎湃新闻具有明确的受众定位, 即时政爱好者。其次, 澎湃新闻拥有《东方早报》的采编团队, 另外还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再者, 与传统媒体不同, 澎湃新闻的编辑记者对互动有极大热情, 积极进行与的受众新闻事件讨论和思想的碰撞, 这是一个重要的创新。

在内容的海量与多样方面, 澎湃新闻中包括几乎所有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 同时针对同一起事件, 相关的报道丰富且全面。内容虽然丰富, 却不乏重点。澎湃的内容以时政为主, 并且注重深度报道, 不同于其他媒体多偏向于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的现状。

具体针对澎湃新闻中传受关系的交互性, 《关于澎湃》一文指出, “除了注重内容, 澎湃新闻也注重与读者的交流。裘新将澎湃新闻定位为‘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 通过与读者的互动, 分辨真相和谣言, 并将核实结果实时更新。因此, 在澎湃新闻的网站文章页, 除了有评论框用来跟帖, 还有一个问答框用来由用户提问, 其他用户做出回答。”具体体现在澎湃新闻中热追问这一部分, 主要形式是提炼出一个新闻事件中比较热门的追问, 来让其他受众对此进行讨论。除了这些热门的追问, 受众还可以针对任何一个新闻事件来进行评论或追问, 同时可以直观地看到针对不同事件评论及追问的数量和内容。

三、结合具体案例分析

北京时间4月13日凌晨, 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宣布竞选美国总统。

澎湃新闻于4月12日在“希拉里:是竞选, 还是加冕礼?”一文中提前透露希拉里将竞选美国总统的消息, 并回顾她2008年的竞选以及这次参选的准备。4月13日, 为澎湃新闻报道希拉里竞选的相关报道最多的一天, 发表了“美国明年迎首位女总统?希拉里在推特上正式宣布将进军白宫”等八篇有关希拉里竞选总统的报道, 以及一篇名为“希拉里的‘美国梦’”的社论。之后的几天也有相关的报道陆续登出, 但数量上有所减少。

(一) 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分析

相关报道的形式多种多样, 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少部分纯文字报道, 大部分报道是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在“希拉里竞选总统视频:我想要成为美国人民的捍卫者”一文中采取了视频加文字加图片的形式。而“关于希拉里的前情提要:一条未完待续的时间轴”则是运用了HTML5的形式加以表现。多样的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受众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 让受众对此事件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报道内容从希拉里的竞选视频, 到通过希拉里的阅读书单看她是否会成为一个亲民总统, 再到国外网友对希拉里参加大选的吐槽等, 向受众展示与希拉里竞选总统相关的方方面面, 让人们对此事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报道“让大数据分析师告诉你, 希拉里距离白宫有多远”中引用许多的数据分析, 让报道更有说服力。

澎湃新闻在关于希拉里参加大选的事件中, 除了澎湃新闻记者采写的报道外, 还适当引用其他媒体。例如, 《经济学人》、外交部网站等的优秀报道, 来丰富自身的内容。

(二) 传受关系的交互性分析

在“美国明年迎首位女总统?希拉里在推特上正式宣布将进军白宫”报道中, 到目前为止, 共有231条评论和5条追问。评论中, 网友们评论本篇报道或回复他人评论来对此新闻的内容和报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在追问中, 共提出了三个问题, 其中有两个问题各有一条回复。

首先, 可以通过评论和追问的数量来直观的了解受众针对这一事件的关注程度。其次, 除了传播者与受众能够实现互动外, 受众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的评论与回复, 满足了网友构建自己社交圈的需要, 拓展了人际关系。受众还可以将自己认为优秀的报道分享给他人, 实现信息的二次传播。最后, 一方面受众借助媒体可以解决疑难、获取自己想要得知的信息;另一方面, 媒体也可以根据受众提出的评论完善内容、弥补缺陷, 并可以找到受众大多关注的问题组织深入的探讨。

四、结语

澎湃新闻上线当天, 从午夜到凌晨, 澎湃都成为微博微信上刷屏的内容。如今, 澎湃新闻已经拥有大量的关注度。由此可见, 到目前为止澎湃新闻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因此, 通过分析澎湃新闻, 可以大概了解到当前网络新闻传播的大致走向。网络新闻利用海量多样的内容、信息迅速及时地发布与传受者之间的互动等几大优势, 不断地发展壮大, 并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参考文献

[1]邱兵.我心澎湃如昨[N].东方早报, 2014.

[2]朱春阳, 张亮宇.澎湃新闻:时政类报纸新媒体融合的上海模式[J].中国报业, 2014.

网络新闻传播的交互性 第7篇

一、传播模式研究发展综述

在传播学研究领域, 用“模式”来说明问题非常普遍, 其大多数研究成果, 都以“模式”的形态出现, 这主要是因为:传播的各种规律深藏于各种关系之中, 无法看见却可用“模式”表现。可以说, “模式”方法在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模式”的导入, 使传播学“结构、过程研究”不断取得进展。美国传播学者D·伯洛从理论上对传播“过程”和“结构”特征这样总结:“传播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无始无终, 没有界限;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 即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1]

(一) 传统传播模式

传统传播学研究领域, 有学者曾整理分析各种模式, 已数以百计, 根据传播的基本结构和过程、以及目前经常参考提及的, 传播模式主要有两类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和社会系统模式。

1. 线性模式

线性模式包括5W模式和申农-韦弗模式。[2]由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第一次较为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 将传播过程解构出5个要素: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申农-韦弗模式又称信息论模式, 该模式原本是反映通信过程模式。无论是5W模式, 还是申农-韦弗模式, 都将传播过程看成是一种单向传送信息、呈直线形态的过程。

2. 控制论和社会系统模式

控制论模式在线性传播模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由“单向直线性”为“双向直线性”, 引入反馈机制反映现实的传播过程;社会系统模式, 解决了传播条件问题。[3]在这里, 已经出现了“系统”的概念, 但是这里的系统模式, 仍然是线性结构, 只不过将外部条件作为研究的要素加入模式建构之中。作为构成信息科学理论基础之一的系统论主张:整个世界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系统组成, 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相互依存性、自我调节性等特点。这对于我们研究传播模式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二) 新环境下的传播模式

数字网络技术、特别是Web2.0技术为新环境赋予传统传播模式新的内容。“Web 2.0”这一概念由Tim O’Reilly在2004年正式提出, 他认为“w eb 2.0对电脑工业来说是一种商业革命, 起因于开始把网际网路当成交易平台, 并企图去理解在新的平台上通往成功的规则”;IBM公司的社群网络分析师Dario de Judicibus提出了另外的定义:“Web 2.0是一个架构在知识上的环境, 人与人之间互动而产生出的内容, 经由在服务导向的架构中的程式, 在这个环境被发布, 管理和使用。”[4]换言之, Web 2.0就是一种新的互联网方式, 通过Web 2.0网络应用技术促进了网络上人与人间的信息交换和协同合作, 其模式更加以用户为中心, Web 2.0技术的核心概念就是“交互”。基于Web 2.0新环境的传播模式的特点转变笔者归纳出以下两点。

1. 传播的要素:传者与受者的“交互”

在传统传播学研究中, 给出了传播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传者、受者、信息。在此基础上的模式研究中, 对传播过程中的传者、受者的概念给出了很明确的界定, 无论是线性模式, 还是控制论和社会系统模式, 其中的传者就是传者, 受者就是受者, 即使控制论中的反馈机制, 也主要说明的是受者对传者的信息反馈, 并不是主动传播, 仍然是“被传播”, 两者的角色和地位并没有发生变化, 从信息的角度, 传播模式都属于单向传播模式。

而基于Web2.0技术应用, 颠覆了这一格局模式, 交互式成为在网络媒介背景下的传播模式的显著特征, 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不再固定不变, 即传者 (信息源) 从专指定义变成了泛指, 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或组织都可以成为传播者, 都可以获得一定能够范围的话语权, 自主创造、发布信息, 同时对传播的内容又相互的影响和控制, 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区分逐渐模糊, 甚至消失, 传者可以成为受者, 而受者也可以成为传者, 从信息的角度, 真正实现了“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传播”。

2. 传播的条件:非线性传播的系统概念

在传统传播模式研究中,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基本上解决了传播的要素 (内部结构) 问题, 发展至社会系统模式, 则解决了传播条件 (外部结构) 问题。社会系统模式构建的是线性状态的框架, 如赖利夫妇模式。后来的诸多系统模式成果, 都是基于“单向传播”的视野, 在线性的结构下构建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

而基于Web2.0技术应用, 线性传播向非线性传播转变, 传播过程真正实现了“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传播”, 传统的线性结构下的系统模式须适应新的传播环境的变化, 建立非线性传播的系统模式。

以Web2.0技术为核心的交互式网络信息平台使非线性传播系统模式的实现成为可能;将系统的概念引入交互式网络信息平台, 构建网络交互式平台系统, 实现基于网络交互式平台系统的传播模式。

二、网络交互式平台系统构建

(一) 网络交互式平台系统的价值

1. 平台的思想

平台是基础。平台在这里的所指已不仅仅是物理平台的概念, 而可以解释为:“泛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 将外部环境对传播模式的影响放在首位, 同时用平台的概念诠释出非线性结构外在特征。

2. 系统的思想

系统是方法。系统在这里不再单纯的所指构成的条件, 而是更多的表达一种基于平台思想的思维方法。在平台之上, 不再孤立的看待各个要素和主体, 而是考虑各要素和主体之间、以及其与外部的相关联系, 把整个平台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3. 共聚的思想

共聚是定位。一个构成有机联系整体的平台系统的构建, 不是“集成”式发展, 而是“共聚”式发展。“集成”与“共聚”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彼此的消溶为代价的融合, 而后者则是保持各主体活力为前提的汇聚, 强调的是平台系统各要素间的平等关系。

4. 协同的思想

协同是目标。各要素之间建立平等关系的平台系统, 形成的是协同的运行机制, 平台系统中的各要素的活动都融入到整个平台系统的运作中, 各个主体主动加强彼此之间的协

(二) 网络交互式平台系统构造

根据以上的分析, 笔者建构出网络交互式平台系统, 系统由三个子平台构成:支持平台、传播平台、营销平台。

1. 支持平台

支持平台构成整个网络交互式平台的物质基础。支持平台的构造, 是对基于Web 2.0技术的交互式网络信息平台概念的重大扩展, 交互式已不局限于信息的交互;支持平台具有开放性, 可以将所有基于网络交互式平台传播模式的影响因素纳入进来, 体现出传播过程中的经济性、政治性、社会性与文化性。因此支持平台是构成整个平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成支持平台的要素, 主要包括:客户、受众及用户、所有权者、利益集团、资源、社会组织、管理者、话题、舆论等。具体说明见表1。

2. 传播平台

传播平台是网络交互式平台系统实现“交互”功能的子平台, 传播平台主要构成要素就是媒介和媒介组织, 包括传统媒介和媒介组织, 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以及新媒体, 如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移动互联、社会化网络媒体等。而“媒介融合”即是传播平台建构的核心内容。

媒介融合的价值在于:消费者可以用无所不能的终端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 获取各自所需的服务。传播平台的整合功能以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6]

一切皆有可能成为媒介, 成为传播信息的渠道和载体;

信息内容的碎片化和碎片化的消费者。新媒介的不断开发和传统媒介的大肆扩容, 导致信息过剩传播, 媒介信息内容和消费者的分化聚合处于无序和无规则状态, 整个传播体系则处于一种更加失衡的状态;

信息过剩问题。在浩瀚的过剩信息海洋中, 人们对信息始终只能保持在一种浏览状态, 而非深度记忆和关注思考, “受众关注”已成为稀缺资源;

跨媒介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在媒介间恶性竞争的情况下, 低端、全业务式的跨媒介功能的开发和大量应用, 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共享和整合, 协同与竞合, 成为媒介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理性目标和必然选择。

3. 营销平台

营销平台位于整个平台系统的核心, 支持平台和传播平台构成对营销平台的支撑, 反映的是整个网络交互式平台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传播思想。营销平台是整个平台系统运作效果的最终体现。

营销平台发挥的是整合营销传播的功能, 营销平台的要素包括:广告、公关、促销、活动推广、视频游戏、社交媒体等一切有关顾客与品牌接触的所有传播渠道。营销平台强调各要素的整合, 网络交互式平台系统的营销平台表达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4C观念得以付诸实现。这里的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主要是指围绕网络商务信息流所进行的营销传播整合。

目前, 整合营销传播仍然主要在营销传播手段方面的整合, 未来将扩展整合的范围, 实现企业组织内部部门之间、企业组织之间的整合, 使整合营销传播上升到更高的阶段。而营销平台概念的建立, 有助于相关的研究的开展。[7]

三、基于网络交互式平台系统的传播模式实现

网络交互式平台系统的结构突出了子平台间“物质———媒介———消费者”的交互关系的特点, 突破了以往线性传播模式。子平台之间的交互关系主要有三种类型:子平台内部的网络交互、子平台间的网络交互、传播平台与营销平台融合的特殊网络交互。

(一) 子平台内部的网络交互

本文的第二部分对子平台构造的阐述中对各子平台内部的网络交互特点已做了说明。在这里做一归纳。

1. 支持平台:构造物质基础的网络交互

支持平台中的要素反映的是对传播产生影响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要素。媒介不同于其他产业就在于它依赖于技术的同时, 与经济和政治密切相关, 以及它“在公共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和公共领域有着本质联系”。这一切的特质均来自支持平台的“物质基础”。

2. 传播平台:构造媒介的网络交互

传播平台中各媒介要素的网络交互, 最终实现“媒介融合”的目标, 媒介融合所诞生的新媒体, 具有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的特点, 消费者可以用无所不能的终端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 获取各自所需的服务。

3. 营销平台:构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网络交互

营销平台通过发挥整合营销传播功能, 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4C观念付诸实现, 完成消费者在整个价值链中的角色转换。

(二) 子平台间的网络交互

子平台间的网络交互包括:支持平台与传播平台间的网络交互、支持平台与营销平台间的网络交互、支持平台和传播平台共同作为支撑平台与营销平台的网络交互, 子平台间的网络交互中, 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在平台系统内的“三流合一”, 使整个平台系统实现了良性运作。[8]

(三) 传播平台与营销平台融合的特殊网络交互

传播平台与营销平台的关系在于“媒介——消费者”, 随着Web2.0技术的应用, 消费者已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 也是信息的创造者、制作者和发布者, 每个参与其中的人或组织都成为“自媒体”, 因此传播平台与营销平台的融合产生了特殊的网络交互状态, 在传播平台与营销平台之间的关系没有用箭头相连以示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在传播平台与营销平台的特殊网络交互中, 须关注两个主要问题。

1. 消费者的媒介使用状态

当今的消费者同时使用一种以上的媒介已成为常态, 媒介消费习惯发生改变, 也同时改变了消费者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只使用一种媒介的传统消费方式, 在当前消费者自组织传播的环境下, 企业和营销者只能努力去参与、对话和监控, 已很难单方面的控制企业或品牌相关信息的传播, 尤其是在社交网络上。

2. 新媒体的发展与融合

基于Web2.0网络技术的新媒体的发展和融合问题。新媒体的概念也是动态的发展。重点关注基于网络社区和虚拟空间社区这一新媒体形式的整合营销传播模式, 搜索引擎媒体化背景下的搜索门户与垂直网站等网络媒体的整合营销传播模式。

四、结语

网络交互式平台系统的子平台构造以及子平台内部、之间的交互关系实现了在Web 2.0新环境下基于网络交互式平台系统的传播模式。网络交互式平台系统本身是个动态的系统, 它总是处在发展中。传播模式也因此由线性结构发展为非线性结构, 也处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中。但是它是具有实际的意义, 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 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科技) ”里面的“Information (信息) ”, 而不是“Technology (科技) ”。而Web2.0是能够通过参与者的互动, 使好的产品和服务信息通过一小部分使用者迅速扩大到更广泛的范围。

参考文献

[1]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29-42.

[2]Werner J.Severin.传播理论, 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 主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40-58.

[3]张金海.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140-150.

[4]祁金华.Web2.0环境下企业级产品信息传播方式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 2010 (2) :40-41.

[5]李纲, 林翔.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2 (6) :33-35.

[6]王晨.走科学发展之路, 推我国网媒建设迈新台阶[EB/OL] (.2010-10-27) [2010-10-28].http://news.sohu.com/20101028/n276679534.shtml.

[7]初广志.美国整合营销传播新动向[J].广告主, 2010 (5) :56-57.

网络新闻传播的交互性 第8篇

“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包括网络定时播放行为和网络同步直播行为两种形式。其是指用户不能任意选择所希望收看作品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只能在网络服务提供者事先安排的特定时间获取特定的作品内容。这种网络传播模式中, 网络用户只能在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的预定时间在线观看播放的节目内容, 没有个人选择的余地。

2 对“非交互式”网络传播问题的提出

2.1 相关司法案例

2008年的“宁波成功多媒体通信有限公司诉北京时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著作权纠纷案”, 一审法院经过审理后判决, 被告定时播放电视剧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二审法院亦认为, 即使被告网站的播放方式系定时定集播放, 被告未经许可的在线播放行为亦侵犯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维持了原审判决。

2.2 对法院司法判决中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

法院依据《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项第十二款的规定, 均认定被告的“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侵犯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笔者认为此判决依据存在缺陷, 依据此规定, 信息网络传播权, 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由此可知, 构成信息网络传播模式的重要条件是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 但通过网络定时播放行为和网络同步直播行为播放的作品特点即公众不能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法院所进行判决的依据存在明显的缺陷。

3 关于“非交互式”网络传播权法律属性的不同学说

3.1 应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在安乐影片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原告”) 诉北京时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一案中, 法院认为被告侵犯了原告对该影片享有的著作权中的“通过有线和无线方式按照事先安排之时间表向公众传播、提供作品的定时在线播放的权利”, 依法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即所谓的“应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笔者认法律适用应准确, 而《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7项规定的“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并非是一项明确的专有权, 此为“兜底条款”, 对此兜底条款的应用必须十分谨慎, 否则有违法律适用的明确性原则。

3.2 广播权

有学者认为“非交互式”网络传播权属于广播权调整的范围对“广播”或“传播”的定义都可以包含通过网络进行的“非交互式”传播。首先, 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1项规定:“广播权, 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 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 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作品的权利。”其次, 虽然《伯尔尼公约》没有对“广播” (broadcasting) 进行定义, 但相关的国际公约均将其界定为“以无线方式进行的传播”, 我国《著作权法》此处使用了与《伯尔尼公约》完全相同的术语, 在解释上当然应与《伯尔尼公约》保持一致。笔者认为依据我国《著作权法》对广播权的规定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广播权是指通过无线的方式直接传播作品或者通过有线接收作品无线方式进行转播的模式;第二种情况, 有线传播是指, 通过无线接收, 进行有线转播的广播模式;第三种情况, 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也是指最终以无线方式进行的传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广播权所规制的传播模式不包括服务商通过有线方式接收作品以有线模式转播和服务商进行的有线直播行为, 所以广播权所规制的“非交互式网络传播”的传播方式并不全面。

3.3 表演权

部分参与立法者认为“使用有线广播传送作品的表演属于机械表演”, 因此未经许可直接通过有线系统播放作品, 虽然不侵犯“广播权”, 却侵犯“表演权”。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不能成立的的, 笔者认为有此种观点的学者依据的是我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 即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下列权利: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 并获得报酬;表演权属于邻接权, 其保护的对象是知识作品的传播者表演者的权利。而电影作品的著作权人是独立于演员的制片人, 并不是表演者, 电影作品因此得不到保护, 显然认为“非交互式”网络传播权的属性为表演权也不正确。

综上所述, 各种学说均不能很好的解决其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对“非交互式”网络传播权法律属性问题的解决途径应是完善现有的法律规定, 以期将“非交互式”网络传播权纳入其中, 出现争议时, 能够有法可依, 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利。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相关的法律规定, 从中得到启示。

4 国外相关法律规定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第8条规定“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作者应享有专有权, 以授权将其作品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传播, 包括将其作品向公众提供, 使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可获得这些作品”。德国通过规定“广播权”的方式将“非交互式”网络传播包含。德国《著作权法》第21条规定:“广播”是指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卫星广播、有线广播, 以及其他类似技术方式, 使公众可以接触作品的行为。日本《著作权法》第23条第1款规定:作者享有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专有权利 (包括在“交互式”传播的情形下, 使得其作品可以被传播) 。意大利《著作权法》第16条第 (1) 款使用了以“任何远程手段进行的传播”的术语, 同时以非穷尽性的方式列举了各种传播行为, 其中包括通过电报、电话、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类似媒体进行的传播, 也包括使公众在其个人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交互式”传播。

通过对上述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一般来讲都将“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包括在权利束的一个分支内, 只是各国的权利束不同。例如德国的“广播权”、意大利的“任何远程手段进行的传播”;日本的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专有权利, 将“非交互式”的直接有线广播和网络直播纳入控制范围。

5 如何完善传播权的保护体系

5.1 分析现行法规存在缺陷的原因

从我国《著作权法》现行对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看出, 广播权的规定遵照了《伯尔尼公约》的相关规定, 不能涵盖“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 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定义却照搬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中向公众传播权中的一部分内容, 也不能将“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包括其中。因此, 使“非交互式”网络传播的行为进入了法律空白状态。认为应完善法律规定, 使“非交互式”网络传播的行为得到规制。

5.2 如何完善法律规定

首先, 依据版权法中的技术中立原则即“实质性非侵权用途”标准, 可知, 判断行为的法律性质不是侵权人采取了何种手段, 而应该是根据其的行为目的和所造成的侵权后果判断其是否应当承担责任。所以“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应属《著作权法》的调整范围内。其次, “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有类似于广播的性质, 部分赞同完善广播权的观点, 例如:依靠“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播放的作品类似于电视广播作品, 用户不能选择节目播放的时间;同时“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也有类似线信息网络传播的性质, 因为“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播放的作品用户依靠有线网络方式接收作品。最后, 笔者认为第一, 著作作权法研究的是对侵权行为的行为目的和后果, 而不论其采取的是何种手段。第二, 纵观国外的先进立法, 也是有些国家将“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规定在广播权的范围内, 有些国家将其规定在类似于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范围内, 其最终目的都是使这种传播行为得到规制。第三, 正如上述, “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既有广播行为的特性, 也有有线网络传播行为的特性, 不能以偏概全。

笔者认为规制“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 一是扩张“广播权”的定义;纵观国外立法, 存在部分国家在广播权的规定方面作修改。从我国广播权的定义可知, 我国是承认“有线广播”的, 但是有线广播的方式仅限于无线接收有线转播的作品, 可以将广播权做进一步的修改, 将直接的有线传播方式包括在内。扩张“广播”和“广播权”外延。二是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定义;将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可获得这些作品的形式, 作为其中一种形式。例如修改成“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包括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参考文献

[1]饶传平.网络法律制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

[2]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3]汤宗舜.著作权法原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

[4]刘军华.论通过计算机网络定时播放作品行为的权利属性与侵权之法律适用[J].东方法学, 2009, (01) .

[5]焦和平.论我国《著作权法》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完善[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6) .

网络新闻传播实效的提升 第9篇

网络新闻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新闻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 狭义的网络新闻是指通过网络媒体所传播的新闻类信息。本文中的网络新闻仅限狭义方面的概念。

一、网络新闻传播的实效性

网络新闻传播的实效性是指对网络新闻传播的质量要求, 即要讲究新闻的正确、有效。根据江泽民同志1989年在中宣部举办的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提纲——《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 新闻传播的实效性, 具体说来是指“最迅速、最广泛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 并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能够广泛反映群众意见、意志、呼声、愿望;能够及时传播国内国际各种信息, 直接影响群众思想、行为和政治方向, 引导、激励、动员、组织群众为认识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

新闻传播的实效性取决于新闻信息的知晓度、理解度和接受度。知晓度是指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获取量, 主要取决于新闻传播媒介的覆盖面, 其次取决于受众对该新闻信息的兴趣和关注;理解度是指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理解程度, 它既取决于受众的知识背景、文化层次, 也取决于新闻信息的具体内容是否贴近实际、是否具备应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接受度是指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认同与否, 这同样取决于受众与新闻信息这两个要素, 在对接触到的新闻信息产生一定理解的基础上, 经过积累转化, 受众才有可能对某一新闻产生认同感。

三、网络新闻传播实效性的提升

新闻传播负担的最为主要的工作是舆论监督, 是为了反映人民所关注的经济、社会等问题, 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服务群众, 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实际操作中必须认真处理好现象与本质、政府与人民、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然而, 当前网络新闻传播存在一定的信息失衡现象, 如为了吸引读者, 增加点击量, 部分网络媒体一味地报喜不报忧, 结果是受众对网络媒体甚至是整个新闻媒体失去信任, 或者只求“新、奇、特”, 以各种猎奇、八卦来吸引读者, 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新闻工作者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始终坚持国家既定的宣传纪律, 合理处理国家宣传的规章制度与受众心理需求之间的矛盾, 选择合适的新闻内容、按照一定的宣传程序, 尽可能地在不违反国家宣传纪律的情况下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真正发挥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作用, 这些原则体现在网络新闻媒介上就要求网络新闻传播提升传播的实效性。经过调查和分析, 笔者认为提升网络新闻传播的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准确把握舆论导向, 保证新闻观点的正确性

党的十五大提出:“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依据这一原则, 提高新闻传播实效性应该准确把握舆论导向, 保证新闻观点的正确性, 也就是说, 在实际操作中新闻工作者要立足于全局, 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做到新闻信息来源准确、新闻感敏锐、新闻视角灵活、新闻宣传有效。

2. 贴近现实,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提高新闻信息质量

提升新闻传播实效性的根本在于提高新闻信息的质量, 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贴近现实、实事求是。新闻信息之所以能够传播, 是因为受众有需要, 因此新闻传播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丁柏铨曾说过“新闻传播媒体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 如果漠视受众关注的热点、难点, 一味自说自话, 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 必然导致信誉扫地。”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贴近实际、深入群众, 多多挖掘大众感兴趣的新闻信息, 切实提高新闻信息的质量, 抓住大众最为关注的新闻点。

3. 研究受众的心理需求, 把握好新闻传播的尺度

新闻传播也存在一个度的把握, 即通过研究受众的心理需求, 把握好新闻信息的现象与本质、真实与虚假、善与恶等, 这些尺度直接影响新闻传播的实效性。有些新闻事件并没有什么影响力, 关注者也不多, 对于这种新闻信息只需点到为止, 比如某小区抓住小偷, 这类新闻信息具备地区性, 受众并不多, 因此实际宣传中只需点到为止, 而有的新闻不仅要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 还需要详细报道事件的前因后果及相关细节, 比如甬温线动车事故, 在实际报道中就不能只是点到为止, 还应该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相应的处理情况做出详细的报道。

准确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 把握好新闻传播的尺度, 这是一个需要新闻工作者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阅历且长期积累的过程。

4. 改善新闻宣传的内容、形式和技巧, 加强新闻报道的艺术性

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和技巧, 应该根据不同的背景、受众和传播主题而变化。网络新闻传播在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的同时, 不能过于虚化事实、刻意引起轰动性, 这就忽略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正确性原则。好的新闻宣传应该是集真实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 在内容上, 新闻工作者可以选取受众关注的角度来采编新闻;在形式上, 应该摒弃教条式的报道, 如网络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多样化的新闻宣传形式, 让受众体会到立体的、多维的新闻报道。

无论是哪种传播形式, 新闻宣传的真正作用都在于引导和教育。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提升新闻传播的实效性, 获得受众的信赖和拥护, 是网络新闻媒介立足于新闻界, 并在这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新闻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01.

[2]李禹廷.从现存问题谈网络新闻的完善与发展[J].当代传播, 2003.5.

[3]栾轶玫.论受众多元需求的角度探讨网络新闻编辑规律[J].现代传播, 2002.3.

论网络新闻的传播特点 第10篇

著名网络传播研究学者闵大洪指出:“网络新闻是指通过因特网 (Internet) 发布、传播的新闻, 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 (WWW) 网站、新闻组 (Usenet News) 、邮件列表 (Mailing list) 、公告板 (BBS) 、网络寻呼 (ICQ) 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 其发布者 (指首发) 、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任何个人。”网络传播学者钟瑛也提出:“网络新闻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新近发生的、为受众所关注的信息。”但这两个定义都有其狭隘的一面。

杜骏飞教授在闵大洪定义的基础上, 提出了目前国内最新的网络新闻定义, 即“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Internet的新闻信息——具体来说, 它是任何传送者通过Internet发布或再发布, 而任何接受者通过Internet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它并不排除网络新闻可以是广播、电视、报纸等其他传统媒介, 乃至任何非媒介机构 (媒体) 的个体依托Internet而发布的新闻”。应该说, 这一最新的定义是较为全面的, 它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网络新闻的基本特征:即基于Internet (媒介) 的新闻信息 (传播内容) , 同时它也兼顾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另外两大要素, 即传者和受者。因此, 从传播过程来考察, 应该说这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义。

1969年, 全球第一个计算机网络 (即ARPA网) 诞生, 这被认为是互联网 (Internet) 的诞生。随后, 互联网得到了飞速发展, 并承担起了新闻信息发布和传输的手段。1987年, 世界上第一家网络报纸——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创立, 标志着网络媒体的诞生。1994年, 互联网作为一种革命性媒介和新闻信息载体开始崭露头角, 从这时起, 一些通讯社、电视台和报纸, 如美联社、路透社、CNN等都抢先登陆互联网, 在网上提供新闻和经济信息服务。网络新闻初具规模, 影响也越来越大。

1994年4月20日, 中国互联网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络。1995年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国际节点, 实现与互联网的互联和与国内公用数据网 (China DDN) 的互联。1995年5月17日邮电部宣布将中国公共计算机互联网 (China Net) 向国内开放, 提供所有互联网服务, 使得中国的互联网进入商业化阶段。与此同时, 我国的传统新闻媒体也开始进军网络传播领域, 呈现出风起云涌的发展之势。

“第四媒体新闻”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研究网络新闻十几年的发展轨迹, 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新闻传播的几大特点。

一交互性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是媒体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多向性、互动性传播。这是网络媒体的特性和优势。

一些学者认为, 网络新闻传播的交互性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方面指用户在网络上获得信息时, 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权, 即他们可以自己控制何时以何种方式获得何种信息。另一方面, 指信息的提供者 (网络媒体) 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指用户的反馈。”以往的传统新闻媒体传播基本上都是单向的, 为提高媒体质量, 增加读者参与性, 许多报纸杂志也开辟读者来信专栏, 广播电台开办听众点播节目, 电视台推出游戏类节目、谈话类节目等。虽然受众也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和立场对接受的新闻信息提出不同的观点, 但这种反馈渠道并不很畅通, 发挥的作用都比较有限。

目前, 新闻网站均在每则新闻之后设置“发表评论”的链接, 给读者一个交流的平台, 使他们能够直接参与到新闻报道之中。我国的网络新闻传播充分认识到交互性的重要性, 不仅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 还做到了受众对受众的传播、传者与传者间的全方位的信息交互传播, 创造出全新的新闻传播关系模式网络论坛、讨论区、留言板、电子邮件等, 吸引着大量网民积极参与传播信息、评论新闻、讨论新闻话题等活动, 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网络媒体借助统计软件可以对读者的各项状况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与掌握, 一天中各个时段的访问流量、一个时间段的读者访问总量及读者所在国家和地区, 都可以呈现给媒体经营与管理层, 这对及时有效地调整传播方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快捷的信息反馈使得媒介也能迅速了解读者对网络新闻的意见, 迫使媒介的网络新闻服务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及时性与海量性

新闻是“极度易碎品”, 时效性对于新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新闻要经过审稿、编辑、排版、印刷等几个环节才可以让读者看到发生的新闻, 而相对来说时效性较强的广播电视媒介也得经过录制、审核、制作、播出才能使新闻事件被受众了解。而网络新闻则克服了以上种种环节, 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网络新闻记者直接在电脑上制作, 运用最新的网络信息传送和接收设备, 突破时空限制, 能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对随时随地发生的各类重大事件做出同步的现场报道, 极大地缩短了新闻制作、发布的周期, 大大提高了各类综合新闻的时效性。如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 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 在各种常规通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 地震灾区的网络新闻记者通过网络向外界发送消息, 2点34分, 新华网、新浪网就在头条发出汶川地震的消息, 时效性之强是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 新闻网站对网络新闻的时效性追求, 也可能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追求速度了, 这时的及时性就意味着可以争取到头条, 同时对新闻网站做出有倾向性、有目的、有冲击力的报道也是功不可没。尤其是对于那些突发事件, 更是新闻网站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或许现在还应该在那句“死得不能再死的是昨天的报纸, 或是一小时前的广播电视新闻”后加上一句“或是几分钟前的网络新闻”。

网络新闻的超强及时性使得网络媒介可实行全天24小时发稿, 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网站和新浪网等门户网站实行全天候发稿已有十几年时间。网络媒体的每日发稿量 (包括条数和篇幅) 远远大于传统媒体, 如新浪网仅新闻频道首页的新闻链接总量就高达800多条, 各栏目还源源不断地滚动播出新闻, 发稿量可见一斑。点击打开任何一条网络新闻网页, 呈现给读者的除该新闻的内容之外, 还有关键词、相关新闻和新闻专题等链接, 广为集纳追踪报道和相关信息, 全面报道事件始末, 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外延和背景资料, 让读者充分享受新闻盛筵。由此可见网络媒体简直就是一个浩瀚的新闻数据库。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传统媒体版面的信息量是完全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受众的需要的, 而网络新闻一条链接就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网络新闻的超链接方式使网络新闻的内容具有无限的扩展性与丰富性。只要是有帮助的信息, 便可以放在互联网上, 而不会受到别的限制。信息空间完全不受三维空间的限制, 阅读者可以选择激活某一构想的引申部分, 也可以完全不理睬。整个文字结构仿佛是一个复杂的分子模型, 大量信息可以被重新组合。

三易检性

网络新闻海量信息的持久性决定了它的易检性, 它使得网络新闻具备了过刊查询和资料检索功能。广播、电视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 一旦错过时间, 通常就很难再听到、看到同一内容;想查看报纸以前的报道, 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网络新闻突破了这种时间限制, 网民在网上可以随时按日期查看一家网络媒体的旧闻, 也可以很方便地输入关键词进行资料检索。如新华网在首页就专门辟出“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和“搜索”两个版块。

四易读性与趣味性

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曾于1944年提出了一个选择或然率公式来解释受众对媒介的选择概率。这个公式就是“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就是传播媒介给受众的信息与受众获取信息的容易程度决定了受众对传媒的选择。网络新闻传播的实现也是如此, 如今, 易读性和趣味性成为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增大受众选择概率的必然因素。

所谓易读性, 是指受众在阅读和理解一段文字时能顺利理解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意思。网络新闻遵循了三个“宜短”原则, 即“文章宜短”“段落宜短”“句子宜短”, 使网络新闻中人们对语言的支配, 变得自由宽容了许多。

增加网络新闻被受众选择的概率只有易读性还不够, 于是趣味性就被增加进来, 成为网络新闻吸引眼球的另一重要法宝。在快节奏的现实生活中, 扫描式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如果新闻中没有醒目的关键词, 没有清晰的提示与标识, 没有引人注意的种种细节, 就难以抓住读者飞速运行的眼球。

网络新闻融合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 视频等多种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表现手段, 以超文本、超媒体方式组织、表现新闻信息, 用户阅读新闻内容时可方便地进行跳转。尤其在静态视觉信息中增加了动画和视频图像、文字等大量的动态信息, 全面刺激着受众的视觉感官。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网络新闻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 趣味性表现无遗。

五全球性

互联网的全球互联决定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全球性。传统媒介中一些知名的大公司也不敢说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能接受到公司的新闻信息。因为毕竟这些传统的媒介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国家的控制, 但是网络新闻就不一样, 任何国家的传播者只要将电脑接入互联网就能将想发布的信息放在网上, “网络传播无国界”, 网络新闻在传播空间理论上没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世界上任何一个网站登载的内容, 都可供全球网民访问、浏览和下载。同样, 世界上任何一个具备上网条件的地方, 均可轻松浏览全球的新闻网站。全球性, 使一些网络媒体“走出国门”的同时, 也提升了全球影响力。

网络新闻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有许多问题摆在新闻工作者的面前, 各个方面需要大量研究, 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 中国承诺开放ICP领域, 网络新闻将面临史上最多的机遇与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我国的网络新闻媒体应当发挥自身优势, 进一步加强管理, 营造良好的传播氛围, 强化自身的新闻传播能力, 从而能在将来的网络新闻大战中处于不败之地。

摘要:网络新闻, 顾名思义就是以互联网作为媒介而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 是指传播基于Internet的新闻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网络新闻也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 其影响已经深入到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成为与报纸、广播、电视并驾齐驱的第四新闻传播媒体。网络新闻的高速发展是其他传统媒体所未曾经历的, 但是, 网络新闻的传播尚处于发展阶段, 除了具有自身特点外, 还具有其局限性。所以, 我们要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网络新闻传播的自身优势, 引导网络新闻传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特点

参考文献

[1]蒋晓丽、王炎龙、杨琴.网络新闻编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1:25

[3]杜骏飞.网络新闻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44

[4]〔美〕Elliot King.是否重新定义?——关于网上媒体的交互性[J].国际新闻界, 1999 (4)

上一篇:高校德育生态问题论文下一篇: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