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应用能力

2024-06-03

施工技术应用能力(精选12篇)

施工技术应用能力 第1篇

1 理论知识掌握能力教学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建筑工程不同项目的施工工艺原理以及质量检验的要求, 这门课程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由于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为了切实解决生产和施工过程中所碰到的实际问题的, 所以其和实际的生产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板书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来逼迫学生掌握这门课程当中所阐述的理论内容有着一定的难度。建筑工程当中的分项工程种类非常多, 同时其施工的具体方法也比较变化多端, 每一个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都是很长的理论, 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板书教学的基础上, 还要在课堂当中加入多媒体, 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了解到施工工艺的具体情况, 这样一来, 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就更加的透彻也更加的深入, 此外,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各项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方法也能更好的掌握。

同时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的相当部分内容过于陈旧不能及时更新施工一线在技术应用方法的新成果和新方法。二是引用一些规范、标准时不注明版本和出处。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标准应分为国家、行业、地方性和企业四个级别其要求必然不同徜若教材引用中能注明其版本和出处无论是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能做到有的放矢。

对于教材的现状情况, 现有教材不能满足我们的教学建议大家应该多开发校本教材特别是在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时, 可以仿效一些国际名校的作法, 比如“合页教材’、“无教材”式教学等在课堂中给学生多讲一些新方法新工艺, 同时建议大家在讲到规范和标准时应以国家级为准并以国家级规范和标准为“教材”使学生在在校期间就对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内容非常熟悉, 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规范和标准的能力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需求。

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状况进行全面的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学生才能学到社会需要的知识。

2 技能操作实践能力的教学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和生产生活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土建施工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进行实验操作或者是到真正的建筑工地上去学习都可以十分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灵活运用, 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让学生亲自完成施工项目。

在实验操作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让学生亲自完成一些施工项目的操作, 比如轻型井点的基坑降水排水模拟项目或者是不同墙体砌筑和质量验收工程等在实验当中, 每一个操作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亲自建设了一个完整的操作流程, 这样也就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此外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也融入到了真正的实践当中, 这样一来也使得学生独立解决分项工程建设中所遇难题的能力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2.2 指导学生跟踪观察整个工程。

在学生进行建筑工地现场实训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需要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的跟踪和观察, 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比如说在观察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的时候, 学生通过现场施工人员的详细讲解, 可以有效的加深对于各项工程施工技术的全面了解, 同时对各项工程之间所存在的一些硬性的要求也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这样一方面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同时在实践经验方面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这种经历为学生日后从事该项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2.3 识图建筑施工图纸能力的教学分析。

建筑设计施工图纸、建筑结构图纸和一些与之相配套的图纸在施工中时不可或缺的, 而读懂这些图就需要经过一些专业课程的训练。在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实际的工程案例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 这样也就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施工图纸分析和绘制的能力。比如按照工程资料和施工图纸上的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施工平面设计图的绘制,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 进行钢筋下料等工作。这样一来一方面对学生对图纸的理解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也能够借助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组织课程的规划, 按照学生自己的设计图纸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验, 这样就可以对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全面的判断和评估。这些内容都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读图绘图能力的重要方式。

2.4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归档能力的教学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工程技术和质量的文件。它包括工程准备阶段的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文件、工程竣工验收文件和声像、缩微、电子档案等内容。而对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具备对施工文件资料的归档整理记录的能力。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中, 应该把施工结束的各种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过程需要用填写记录的施工表单及施工质量验收表单同时加以介绍, 根据施工文件的特点要求学生规范填写各种表单内容。这样《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理论设置更为系统, 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日后从事土建施工技术工作具体事务的认知, 了解施工建设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和科学性, 从而既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也为建筑工程结束后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提供了方便, 同时培养了学生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填写、记录、整理的能力要求。

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培养土建施工技术人员最主要的专业技术课。《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设置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因此, 为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要求的教学目标, 进行这样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分析, 以此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杰.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J].价值工程, 2011 (4) .

[2]林中郁, 韦立发.建筑施工技术的现况与发展探讨[J].现代物业 (上旬刊) .2012 (5) .

[3]窦红, 齐超.试论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6) .

施工技术应用能力 第2篇

——在老东山隧道现场观摩会暨隧道施工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今天能借观摩会的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隧道施工管理技术。

老东山隧道全长7578m,为广昆铁路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其施工难度和风险目前正逐步被各方所认可。经过三年的努力,广昆铁路一标老东山隧道保持了稳定的施工生产态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面对现实,找准问题,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老东山隧道位于三个断层的夹持地带,地质变化频繁、地下水丰富且不可控、围岩风化差异明显,主要施工难题是:围岩地质判识、初支变形开裂整治、突水突泥处理及安全预防与减灾。上述难题对隧道安全施工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架子队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工期、施工成本、效益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尤其是老东山隧道的施工安全,关系到项目的存亡,企业的信誉,稍有闪失,就会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自2009年以来,受异常复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先后遭遇塌方1次、突水涌泥3次、变形、开裂30余次。频繁的变形开裂、涌水突泥处理、超常规的支护参数动态调整及大量的超前地质探测、预报作业,严重制约了老东山隧道的正常施工。开工三年来,停工累计达到508天,占到总日历天数1130天的45%,劳务人员累计替换220人以上。变形开裂几乎贯穿了整个施工过程,为了控制变形,所有能够想到的办法都在尝试,施工工序不断出现严重失衡,“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优

势不断被弱化,致使隧道的施工组织极为困难,施工中计划往往赶不上方案的调整,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由于我们提前认识到老东山隧道面对的现实和难题,虽然施工中遇到不少困难,但在项目部勇挑重担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确保了隧道安全平稳推进。

二、转变思路,超前谋势,实现安全质量可控

由于老东山隧道地质多变且无明显的规律,隐伏的各种可能造成初支变形开裂的不利因素就象悬挂在头上的利剑,一旦爆发随时会对施工带来安全威胁,如何解决好隧道安全施工,成为摆在项目部面前最棘手的问题。安全问题不解决,保证工期的目标和效益便无从谈起,为此,确保安全是老东山隧道施工的重中之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制定一套可行可靠的预防、预报、预警的保障措施。

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形开裂、突水涌泥以及坍塌现象,昆明铁路局和参建四方以及我公司的相关领导都高度重视,包括昆明铁路局吴副局长、韩副局长在内的相关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同时吴副局长要求在施工现场成立督察小组,长驻工地解决问题;建设指挥部先后3次组织铁道部、鉴定中心和昆明局内部专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理方案;我公司的宋总、和副总和王副总等内部专家先后五次到现场参与方案的制定;我们广泛吸纳各方提出的宝贵意见,在设计与实际地质偏差巨大、变更设计参数相对固定、各方面都极为困难的条件下,顶着资金紧张和面临巨大投入潜亏的风险,按照动态施工的理念、先声夺人地采取强硬支护手段,积极推行试验段的方式,大胆创新,有效抑制了变形开裂的发生;截至目前,老东山隧道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现场安全质量全面可控。我们把“以人为本,安全重于泰山,责任高于一切”的管理理念贯彻于施工过程中,为老东山隧道施工综合管理确立了精准的工作定位。

1、强化全员安全意识,配强生产要素,重抓落实到位

数有智慧、有奉献精神、责任心强的技术管理干部精心工作和共同努力下,克尽职守,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业主和铁道部的施工管理要求,规范施工,不折不扣地抓安全落实,抓质量落实,确保业主满意。在他们的带动下,不论是部门管理,还是现场组织施工、技术资料的签认都能及时完成,务实见效。同时也培养造就出多个在业主、集团公司都被称赞的业务能手和管理能手。成就了项目自上而下形成的困难面前不弯腰、问题面前不甩手,诚实守信干实事的团队作风。项目部在连续五次荣获全线信誉评价第一的同时,也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称赞。每当隧道遇到险情,遇到涌水,指挥部所有干部、职工与民工,冒着对生命的威胁团结一心,一起抢设备、抬钢管、码沙袋,堵水排水。我们在用实际行动捍卫企业的信誉。

三、正视前进中的困难,打好老东山隧道剩余施工任务的攻坚战 老东山隧道施工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到今天能依然保持紧张有序的施工态势,成绩来之不易,是各级领导理解和支持的结果,是在座的各位同行热情关心和帮助的结果,是坚守在老东山隧道的全体员工团结奋斗的结果。去年苦乐参半,今年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老东山隧道正在艰难中前行,剩余地段将要穿越官村至白云寺F2断层,根据前期的施工经验判断,剩余任务可能面临的困难将更大、情况将更加复杂;一旦判识错误或处理不当,其危害性远大于已施工地段,处理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容不得丝毫松懈。

首先,要继续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努力抓好方案、工序、监控、操作等关键环节,确保万无一失,制度要求“宁严勿松”;二是继续贯彻“方案不失误、工序不失衡、量测不造假”的施工原则,做精做细物探和钻探工作,认真分析每循环的地质变化情况,不放过每一个疑点,从细节规避施工风险;三是强化技术质量管理措施,施工中质量“宁强勿弱”;四是稳扎稳打,确保安全,工程进度“宁稳勿抢”。五是认真做好维护稳定工

作,为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施工技术应用能力 第3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模拟平台;理论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1.前言

(1)进入到21世纪,综观整个世界,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没有卷入在信息化浪潮之中。201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制定和实施《规划》,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力和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2)当前各建筑工程类学校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建筑施工实习困难,一方面施工工地由于多种原因不愿意接受学生。另一方面到工地实习时还常常受到恶劣天气、工期、场地等因素的制约,无法完成实习作业。这些似乎难以逾越的困境有没有克服的办法哪。我们认为,可以借助于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优势,破解上述难题。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刘兰娟教授说过:“只有创造一个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师生互动的e-Learning学习环境,才能适应21世纪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为此理念,长春建筑学院成立了“构建建筑施工实习平台,提高学生两个能力”课题组,进行研制相应软件和应用的研究和实践。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其一,克服并解决学生缺少实习场地和受季节等限制问题;其二,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工程师)教师队伍的作用。对学生来说,完成了实践课程,同时又提高了两个能力。对学院来说只投入一次研究费用,就可以多年受益,节约了部分实习经费。课题研究的特色在模拟平台研制方面将施工方面知识与施工过程用动画或视频的形式得以体现,学生在电脑上操作、有兴趣、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并与教师互动,提高实践效率和效果。这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暂且称其为信息化教学模式。

2.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

2.1课题组紧紧围绕学校培养应用型建筑人才的教学目标,确定课题的目标和平台的功能和主题。然后,优选多媒体集成软件及辅助工具。课题组选择以方正奥思多媒体创作工具为基础,以Flash为辅助。同时收集、制作、整理各种素材。构建及应用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为的就是克服传统实习中常常遇到的制约,从此学生实习实现了全天候、全过程、随时随地进行建筑施工“实习”。课题组中具体创建建筑施工模拟平台时,先是中设计其模块结构。除了创建序幕页、结尾页和目录页以外,按照建筑施工实习内容共创建了九个一级模块和43个二级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含有20~40个前景页。编制各个前景页,创建各种对象并设置属性。多数前景页中含有文字、文本、图片、视频、动画、或游戏等媒体对象,并按照媒体对象的特点及实习需要设计属性,包括呈现时间属性、动态过度效果属性、外观属性、动作属性等。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中共选用了近600幅照片、80部录象、40个动画和少量的操作游戏。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建筑施工内容。为了使用该平台时易于实现互动,还设计了共用的镜框页和背景页。在镜框页中设置了便于使用的“上一页”、“下一页”、“暂停”、“继续”、“大声”、“小声”按钮。还设计了总导航航标,学生可以随时回到目录页面。使用前还要进行调试、媒体整理和试用。

2.2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的模块化结构。

2.2.1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由9个一级模块组成:(1)基坑工程(2)基础工程(3)工程材料(4)主体工程(5)施工方法(6)施工组织(7)建筑装饰(8)竣工验收(9)课程设计

2.2.2二级模块由49个子模块组成:

(1)基坑开挖的基本原则;开挖准备;基坑开挖方法;支护结构的设计原则与方法边坡支护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2)条形基础;桩基础;伐板基础;箱形基础;联合基础

(3)水泥材料;各种钢材;粗细骨料;装饰材料

(4)结构(框架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柱;墙;梁;楼板;屋面;世界博览会建筑(80项);中央电视台主楼结构;首都机场第三航站楼

(5)流水施工法;滑升模板施工方法;空间网格结构施工方法;结构吊装施工方法

(6)模板组装;钢筋的绑扎;混凝土浇注;滑升;纠偏;调平装置;模板的拆除

(7)建筑装饰的概念;装修设计的基本要求;幕墙的安装(动画);装修风格;装修设计的10大禁忌

(8)工程验收标准;工程验收程序;验收相关资料;美国世界贸易大厦破坏原因分析

(9)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体工程设计内容;单体工程设计任务书;单体工程设计范例

2.2.3在目录页,为了帮助师生在使用或进一步开发时遇到难题,还创建了帮助模块,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2.2.4在模块等结构中,可以看到,既有建筑施工常见等媒体信息资料,也有研制者自己的媒体信息资料,如作者拍摄的中央电视台新址52层高的屋顶钢结构等系列照片不仅新颖,而且空前绝后。

3.构建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的技术要点、应用及效果

3.1构建该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主要有两个技术要点。

(1)一是模拟平台中动画技术的制作。二是实现灵活互动,易于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解决第一个难点,一是除了发动课题组成员广泛收集相关动画以外,主要是用Flash软件制做;做形状补间动画和位置补间动画。对于绑钢筋、垒砖性等性质等工程过程依靠看看录像进行,了解其工程性质、施工方法步骤机及安全注意事项。

(2)解决第二个技术难点则是应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超媒体技术。通过设置专门的“按钮”,或者为某一个媒体对象如图片、视频、文字或鼠标指针设置动作响应。为了制作互动,专门在镜框页中设置了7个按钮。

3.2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1)2011年9月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制作完成,先在本校2010级(40人)试点班试用,并根据学生的意见做了局部改进。2012年8月该平台在本校2011级(300人)铺开使用,同时在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3所大学的部分学生使用。教师使用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指导学生实习,同时学生利用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自主学习。2011年试点班的40个同学中有26名分别应聘到了国家名企,如中建一局、二局、八局及中冶各公司。2012级使用该平台的同学实习报告的水平明显提升,优秀率比往年提高了30%。截至到10月初,已经有50%以上到应届毕业生签约了个人理想的公司。

(2)学院在实习的过程中,还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专题讲座和实地参观。最后再由学生撰写实习报告书。应该强调说明的是,利用该平台指导学生实习的教师都是经过选拔、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它们均兼有高级工程师、注册结构师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他们在指导学生使用该平台进行建筑施工实习的过程中,借助于建筑施工模拟平台中的大量图片、视频、动画和文字等媒体,结合个人的实际经验和新技术将建筑等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进而引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他们经过两期的应用实践以后,深感应用该平台进行实习指导不仅效率高、特别便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该说,双师型教师的指导、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的应用和工程实地参观三者缺一不可,它们互相补充,共同作用,最终起到了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3)从经济的角度看,我院2012级这样的“三合一”实习,还为学校节约实习经费4.5万元。

(4)另外的3所大学的应用实践也说明,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对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提高建筑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用是确切的。

4.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的优点

4.1研制的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实现了全天候、全工期、全场景建筑施工实习,弥补了实体实习常常遇到天气制约、季节制约、场地制约和工期制约的影响。既体现了集成软件的先进性,也体现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实用性。

4.2有机整合文字、图片、语言、视频、动画于一身,进退自如。既能够适应人们的认识规律的顺序逻辑,也能够自主便捷地了解建筑施工实习的学习内容,“观看”建筑施工实习相关的“场景”,坐在教室中,就可以“看”到各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全工程,具有很高的时效性。

4.3依托这个平台,教师授课可以从课上讲到课下,学生学习可以从课上学到课外。平台将教师和学生连在一起,也将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宿舍和建筑施工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可以跨越时空,随时随地使用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进入引人入胜的工程“场景”,从而创造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具有较好的教育性。

4.4教师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意见和建筑施工实习的需要,随时对该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的内容或形式便捷快速地进一步加工和完善,作到即需即改,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5.结束语

施工技术应用能力 第4篇

电网建设事关国家经济正常平稳发展。作为国家利税大户的电力工程施工企业更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排头兵。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大型电力设施建设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成为助推我国经济更快发展的新引擎。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一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缓慢, 部分企业甚至已经出现下滑的势头。长期以往, 必将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加强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企业经济能力, 保障电力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已经成为电力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1 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企业技术经济能力不高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 我国输变电线路工程建设情况火爆异常。向家坝至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锦屏至苏南±800k V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l000k V晋东南至南阳至荆门输电线路工程、l000k V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输电线路工程等一批重大输变电线路工程项目相继上马并迅速推进。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企业施工产值呈直线上升趋势。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隐藏的危机。当前我国电力设施建设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十字路口。国家特高压主网架主体基本建立, 今后一段时间里能够实施的输变电线路工程数量、规模有限, 难以为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企业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再加上工程施工造价高昂、市场尚未完善、工程审计不规范、人力物力成本不断上涨和施工企业自身管理存在问题等原因, 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普遍不乐观。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利润率不高

作为输变电线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大规模实施的时间不是很长, 发展提升的空间还比较大, 和常规输变电线路工程相比, 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单位工程量施工费用极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特高压输电线路本体结构的独特性质使得工程单位工程量大, 直接导致施工费用翻了几番。二是因为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要求高, 必须使用专业施工工器具, 而这些工器具反复利用性差, 致使单位工程量工器具使用成本上升。三是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要求高, 施工工艺繁琐复杂, 施工周期较长, 工作效率不高。

1.2 部分输变电线路工程工程施工合同有失公正

当前, 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的现象在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合同中普遍存在。许多施工合同文本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发包方拟制的, 在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上对发包方有着很大程度的倾斜, 对于承包方来说非常不利。特别是对发包方违约、赔偿等方面的内容缺乏明确约定, 或者虽然有约定但缺乏可执行性, 实际工作中发生问题难以按照合同执行。整个合同有失公平, 使得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 对于整个工程的正常推进非常不利。另外, 当前电力设施行业竞争十分激烈, 使得施工方在与业主的互动过程中始终处于较为被动地位。业主在处理工程建设相关问题过程中表现得较为强势, 常常会提出苛刻和不平等的条件, 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 使施工方利益受损。此外, 在现行的审计制度下, 对施工企业进行审计时, 往往只是把工程竣工结算中的高估和冒列作为审计重点, 而忽视了因设计方、工程发包方原因而增加的施工费用。甚至有些设计单位只关注费用核减而无视费用调增, 直接导致施工企业利益受到损害。

1.3 人工、材料、机械的持续上涨导致施工投入持续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其中, 建筑行业职工收入年均上涨幅度达到10%左右, 在这种环境下, 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预算中人工费比例达到了16%左右。而发达国家人工费比例一般为50%。二者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由此可见,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我国建筑行业特别是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企业费用还会继续上涨, 而输变电线路工程的特殊性又使得机械化施工推广困难, 进而导致工程施工对于人工依赖性较高, 致使施工企业人工费用难以降低, 从而给施工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与此同时, 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建筑材料价格也随着市场行情不断上涨, 加剧了施工企业经济压力。由于工程投资预算编制所使用的定额实效性较差, 往往落后与市场变化很大一段距离, 而在编制预算时难以对材料市场价格涨幅做出准确预估, 使得这部分因为市场价格变动导致增加的费用部分不能被纳入预算, 而是由施工企业承担, 被动性的计价方式侵占了施工企业利润。

1.4 施工企业自身技术经济防控能力较差

部分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企业缺乏技术经济分析意识, 单纯认为只要产值上去了, 只要保障好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就能把企业经营好, 没有对企业施工成本和取得的利润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从而导致输变电线路施工企业长期存在高产值低利润的问题。

2 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企业技术经济重点

根据输变电线路工程建设进度, 施工企业技术经济重点可划分为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决算阶段三个阶段。

2.1 在项目招投标阶段, 企业要做好技术经济工作, 首先对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进行全面详细地把握和理解, 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细致周密的调查, 做好各项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正确选择施工组织方案, 仔细校核和分析招标工程量、做好工程成本、施工投资和利润的测算工作。只有经过上述工作, 从技术与经济的角度, 深入分析, 认真比对, 切实掌握工程实际情况和成本预算, 再通过灵活使用不平衡报价法、突然降价法等招投标技巧, 施工企业才能在项目招标阶段最大程度保证工程施工阶段和竣工决算阶段的经济利益。

2.2 施工阶段是工程具体实施建设阶段, 也是施工企业技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施工阶段, 施工企业要着重做好技术经济的分析控制、将设计变更与技术经济相结合, 落实工程索赔。通过建立并实施科学高效、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施工企业合法利益。

2.3 在竣工结算阶段, 对工程全过程收集的信息进行整合, 在此基础上, 与项目发包单位充分沟通, 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决算阶段发生的问题, 要切实保证相关数据、信息、单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以便必要时作为法律诉讼的依据。

3 提高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企业技术经济能力的方法

首先, 要提高技术经济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技术经济人员是企业开展技术经济工作的关键。由于技术经济工作的复杂程度和特殊性, 技术经济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业务能力, 既要能够面临经济诱惑不动摇, 又能够机动灵活地协调各方面关系, 常驻施工现场, 切实保障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其次, 提高认识, 加强技术经济管理体系建设。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技术经济工作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到技术经济和企业经济效益与长期健康发展之间的重要联系。要从企业的顶层设计着手, 从指导思想到具体措施、从资金保障到人才支持, 建立并不断完善技术经济管理体系, 让技术经济工作贯穿每个输变电线路工程工程项目的始终。

4 结束语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 提高技术经济能力, 努力向着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电力建设事业飞速发展的高要求。

摘要: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是电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施工企业受内外部因素影响, 技术经济能力薄弱。文章分析了施工企业经济技术薄弱原因, 强调了施工企业加强技术经济的工作重点, 提出做好施工企业技术经济工作若干建议。

关键词:输变电,施工企业,技术经济

参考文献

浅谈施工企业管理能力再提高 第5篇

一、管理与创新是推进施工企业发展的源泉

(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企业的发展模式就是将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管理的战略基点。能不能使企业成为负责任的、有长远眼光的创新主体,企业有没有自主创新的意愿和能力,是自主创新成败的关键。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为发明创造者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发明创造者申请专利,同时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二)以信息化为动力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促进管理创新,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信息化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怎样实现信息化?一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的信息化,二是人的信息化。如:海尔的“市场链”就是以“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管理模式为基础,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行,实施“三个零”(质量零缺陷、服务零距离、运营零成本)目标的业务流程再造。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人们消除彼此在认识上、知识上和语言上的障碍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是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一)创建人本管理的新模式

1、重视员工。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必须具有某种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资源基础和源泉是企业的员工,是企业可以利用并且必须赖以生存的各种人力资源。旧有的那种视人为工具的观念必须被抛弃,企业必须考虑如何与自己的员工共同发展,必须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

2、激励员工。为了鼓励员工创造佳绩并建立忠诚感,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制定一系列旨在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人力资源政策。具体措施有:满足员工的情感需求;实施民主管理;改革分配方式;加强与员工的有效沟通等等。

(二)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要广纳人才,爱惜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充分理解追求是科技人员在创新和发明上最迫切的需求,成功追求本身对他们就是最大的激励、最大的快乐、最大的满足。

(三)为科研人员搭建创新的平台

企业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使企业的发展具有长久的动力。防止企业产值增加了,研发投入却没有相应提高的现象发生。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在鼓励成功创业的同时宽容失败的机制,给人才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

三、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创建企业文化的灵魂

(一)提高适应市场变化能力

企业管理者要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做到头脑清醒,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牺牲政治利益,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受损害。要始终把握科技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把握好企业发展定位,将企业发展战略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始终保持企业健康、快速、持续地发展。

(二)提高驾驭市场能力

企业管理者是在充满风险的市场竞争中必须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面对复杂的市场经营环境,敢冒风险,要善于把握市场趋势,打破旧的市场格局,不断创造新的市场。要不断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注意把握市场脉搏,培养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

(三)提高决策管理能力

企业管理者应利用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和借鉴成功企业决策和管理的优秀成果,剖析企业当前存在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据市场经济法则,注重企业执行力建设,融合先进的管理文化,抓住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成本核算、资金运作等管理重点,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果,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企业高质量运行、高速度推进、高效益发展。

(四)提高民主管理能力

企业管理者要继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保证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挖掘每个职工的内在潜能。大胆使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提升民主管理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宽广的胸怀积极鼓励、支持职工的各种创造性劳动,集纳群体智慧以取得企业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

(五)提高廉洁自律能力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管理者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根据其业绩而付与的报酬就是企业管理者的价值所在。在企业管理者薪酬制度不到位或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要自觉强化道德法规约束,具备廉洁自律的能力。要增强责任感,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为企业谋发展、求效益。

施工技术应用能力 第6篇

【关键词】项目核算;会计转型;项目策划;成本分析

对施工企业而言,要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提升项目核算能力是关键。项目核算是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提升项目核算能力,实现会计转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尽快转变观念。目前,对施工企业内部管理而言,财务信息化工具所提供的核算信息是滞后的,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停留在以事后核算为主的财务会计阶段。同时,由于过去重干轻算的思想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项目核算的事前预算及过程控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没有将项目核算工作纳入财务管理的工作范畴,导致财务管理在增收节支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事前及事中控制的作用。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会计的事后核算工作必将朝着简单化、低端化方向发展。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刘俊勇教授曾断言:“未来十年内,会计行业的人才结构将发生巨大的转变。中初级财务会计人员将被管理会计师等高端财会人才取代。”对施工企业财务人员来说,需要从思想上把项目成本管理由单纯的财务会计核算转变为项目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使项目核算由“事后反映”向“事前策划预测、事中监督控制、事后评价提升”转变,不断提高项目核算能力。

其次,必须尽快提升财务人员管理素质。目前,绝大部分财务人员工作重点是事后核算,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要提升项目核算能力,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财务人员必须尽快改变单一的知识结构,提高管理素质,积极参预项目管理,了解并参与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合同管理、造价管理、现场施工管理、物资管理、分包管理等工作内容,使自己的业务能力满足项目核算工作要求。

第三,必须尽快提高财务人员“事前策划预测、事中监督控制”能力,即要提升项目策划能力及成本分析能力。

进行项目策划的目的是找准项目的“风险点”和“创效点”。项目策划,要重点围绕项目收入、成本和效益开展项目成本策划,以便及时准确地找出项目经营风险点和效益关键点,使项目全体人员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策划内容要细致全面。策划内容应包含工程项目管理目标,项目风险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人员配置,现场临时设施与办公设备配置,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用油、用电、租赁设备,施工总平面部署,施工进度控制,分包录用,物资进场,施工机械、工具配置,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与环境保护,信息沟通等。要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各种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合理安排工期,避免冬雨季施工。要提前预制,避免人员闲置。要划清分包界面,备案分包关键人员,避免出现漏洞。要做好外雇工使用计划,及时雇佣和清退外雇工,保证出勤率,节省劳务成本。对于实测实量项目、效能监察重点,要留好证据,做好标记,保证应收尽收。要优化材料采购与运输,合并试化验项目,确定不同类别措施料回收比例,节约材料费用。

要抓住策划各阶段工作重点。策划前期,在工程概算编制过程中,项目部要加大勘测力度,掌握第一手资料,主动与设计方充分沟通,扩大概算外延,规避经营风险。出图后,要立即组织图纸会审,及时发现问题,争取做到能在设计交底中解决的问题决不拖到施工过程中解决。同时要掌握工程特点,精心策划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研究施工方案。策划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策划部署灵活有效地执行,充分运用项目网络图,按照关键线路组织施工,认真组织各种交底、记录和过程认证工作。策划实施后期,要收集过程中挖潜增效的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互相交流,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策划水平,提高核算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项目成本分析是提升项目核算能力的关键。对施工成本的过程管控是项目核算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成本分析是成本管控的重要手段。依据各种核算资料,将人工工日、机械费用、材料用量和费用、暂设费用、运输费、小型机具费用等各项要素的实际消耗与核算基准进行及时对比分析,深入研究,查找节超原因,与项目经理共同研究制定相应措施。应当增加收入的,及时调整核算基准,并列入工程造价结算内容;属于节约或浪费的,提出奖惩决定。通过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整改提升,切实提高项目过程管控能力。

在项目成本分析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分析的及时性,在每个分部工程完工、整个工程竣工、项目造价审结完毕时都要进行及时的核算分析,否则分析就失去了时效性;二是分析内容的全面性,对项目策划、施工组织、技术方案、物资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的运行情况都要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找出各要素對成本产生的影响,从而明确项目盈在哪里、亏在何处;三是分析方法的实用性,要做到“三个并重”,即直接成本与全成本分析并重、核算基准、预结算收入、实际结算收入三个对比分析的标准并重、实物量分析与价值量分析并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分析的针对性、实用性,及时提供有利于提高项目效益的决策信息,提升项目核算能力,从而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参考文献:

张寅.生产成本控制.[J].《项目管理中的财务控制》.2012-2.第248页.

作者简介:

施工技术应用能力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施工过程,职业能力,培养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就在于它的职业性特点, 但是, 多年来,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一直走不出“学科式”的教学模式, 职业性特点并不明显。这源于不管是高等职业教育, 还是普通高等教育, 其专业都是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所产生的问题在于:按照理论知识的学科归属划分学科的, 通常情况下, 掌握学科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目标。根据所学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 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完成什么样的工作任务, 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 这些并不是首要的目标。

要改变现状,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 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进而为社会所认可,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无法替代的教育方式, 就必须把职业岗位 (群) 所应要求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 教学过程的一切工作环节都应围绕这个中心任务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按照教学化的方式处理典型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课程。

1 职业能力分析

所谓职业能力, 通常情况下就是指个人通过学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相应的结果, 凭借这种能力, 能够使人承担起社会、职业、个人等方面的责任。简单说来, 职业能力就是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要具备的某种能力。一般情况下, 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共同组成职业能力。所谓专业能力是指通过利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 结合实际情况, 按照工作目标, 独立解决和完成相应的问题和任务, 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对于社会能力来说, 是指建立和形成社会关系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 社会能力主要包括: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和照顾, 以及和谐共处、荣辱与共的关系, 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社会责任感;对于方法能力来说, 主要是指有计划、有目的, 按照目标和程序对问题和工作任务进行处理的能力, 以及总结、归纳、修正、创新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对于这三种能力来说, 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通常情况下, 如果方法能力较强, 那么就可以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在方法能力方面, 不同的专业领域具有共通性, 这种能力是跨专业的能力素养。如果具备专业能力, 那么就为方法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同时提供了一个技术支持平台, 进而明确了施展对象, 包括专业内在的各元素通过向方法能力进行渗透,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巩固和强化方法能力提供了营养。对于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来说, 往往是针对个体, 而社会能力则是群体性的, 必须以群体为基础, 通常情况下是更高层面的背景能力, 是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职业教育来说, 其目标就是使全面发展学生在职业能力上的三个方面。

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及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2.1 岗位工作过程分解和工作任务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施工任务承揽———施工准备———基础工程施工———上部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屋面工程施工———竣工验收———资料整理与归档———工程结算———回访与维修。

按照这一施工工作过程可将工作任务分解为:参加图纸会审;进行图纸交底;编制施工方案;编写施工进度计划;编写开工报告;施工技术交底;组织工程施工;指导工程施工;检查工程质量;填写施工日志;钢筋配料审核;绘制竣工图;办理工程签证;参加工程验收;另外还包括协助工程放线和标高引测;协助对工程分包商的监督与管理等。

2.2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按照工作任务的要求可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归纳为:对房屋建筑、结构和设备施工图、竣工图的识读与绘制能力;选用、检验和贮存保管常用建筑材料及制品的能力;测设建筑施工定位、放线及简单地形图的能力;管理施工现场的能力 (外业) ;施工内业技术、资料、核算等的工作能力;编制单位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能力;土建工程清单计价、竣工结算和投标书编制能力;在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初步能力;土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能力等。这些都属于专业方面的能力。

3 基于施工过程培养职业能力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相联系, 但是对于进入大学开始专业学习且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 他要获得职业能力, 最终还是要回到“学习领域”。这就需要“学习领域”的课程包括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设置, 学习情境的设计符合基于工作过程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 需要实现三个对接。

3.1 工作过程与课程体系对接

按“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通过对工作过程及岗位工作任务系统分析, 把分析的结果转化为课程, 从而确定课程的体系结构, 划分课程模块, 排列课程顺序。按照“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要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符合教学规律, 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以任务为参照点, 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

3.2 职业能力与课程内容对接

通过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 在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岗位职业能力, 在课程中, 全面贯彻落实分析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 对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建议学时等进行明确。

课程内容的选取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 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同时确保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内容的选取还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3.3 工作任务与学习情境对接

在对教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教师通过设计相应的学习情境, 进而将典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这些学习情境通常情况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 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 教师是以学习“组织者”角色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其次, 在学习情境中, 学生能够通过主动完成工作任务, 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重构专业理论知识,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己的职业能力。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施工过程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就是在积极探索课程体系开发的同时, 以施工过程为导向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按照“岗位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建设+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 构建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此增强学生的工作适应性, 社会适应性, 使学生毕业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赵琼梅, 左晓琴.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构成与评价[J].教育与职业, 2011 (10) .

[2]李兴怀.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 2010 (8) .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评价研究 第8篇

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工作正在逐渐从项目现场安全管理向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能力管理进行转变, 由定性评价向定量评价转变。2004年2月国家开始实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2004年7月颁布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 对于工程项目以及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又从监管的角度进行了新的规定。2010年住建部又推行了行业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JGJ/T77—2010) 已于当年实施, 对于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业绩以及综合安全生产能力的定量化评价进行了有益的和开拓性的探索。2012年7月住建部颁布实施的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2011) 为我国建筑业项目现场安全状况的定量化评价打下了基础。

但是, 这些标准和条例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适用性, 对于施工企业的安全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对于施工企业的动态安全评价[1], 定量地、动态地评价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是监督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国内的一些学者提倡使用基于层次分析法 (AHP) 的一些数学模型方法来进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定量化评价[2], 也有学者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对于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综合评价[3,4,5,6]。这些评价方法虽然在理论上较为合理和完善, 但是在实践中较难发挥作用。首先, 模糊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没有以往的历史数据作为基础, 而是融合了过多的主观因素, 不能真实反映客观现状;其次, 这些方法的评价过程动态性体现不明显, 没有结合历史数据反映企业当前的安全生产状况, 不能在施工企业中贯彻“安全的持续性”的思想。

针对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定量动态评价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文建立了一套适合于在实践中应用的施工企业安全生能力综合评价体系。体系中具体的评价内容是结合了武汉市施工安全监督站 (以下简称武汉市安监站) 的实际监督管理模式所确定的, 在应用到其他城市时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体系中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能够较好的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并推广。经过专家鉴定和实践检验, 该体系能够满足在实践中对于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进行定量动态评价的需求。

2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综合评价内容

武汉市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主要是建立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的基础之上, 并结合了调研人员在天津、北京两地所进行的关于该标准实际运行情况的调研结果, 以及一些公开发表的关于该标准实施的讨论[1,7,8,9], 并结合武汉市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一些指标的合并、删减和修正。最终确定的武汉市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限于篇幅, 更加细节性的检查条目没有在此列出。

3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综合评价体系

武汉市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综合评价体系运行框架如图2所示, 其中描述了体系的运行机制、采用的数学方法以及进行实际评价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通过这种适合武汉市实际情况的模式, 武汉市安监站能够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进行真实、定量、动态的评价。

该评价体系的实际运行步骤描述如下。安全管理行为评分 (M) 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评分 (A1) 、机构人员与设备设施管理评分 (A2) 、以及安全技术管理评分 (A3) 三张表组成, 这三张表所采用的内部评分方法是一致的, 下面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评分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评分表分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A11) 、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 (A1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A13) 、安全检查制度 (A14) 、以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A15) 五个一级条目, 这五个一级条目的得分是通过AHP法汇总来计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得分的。每个一级条目中又包含若干二级具体的评分条目。评分与计算步骤如下:

(1) 考虑到监督评价人员的工作习惯方法, 将延续 (JGJ59-2011) 的评分方法, 在每个一级条目中, 各个二级条目的得分是通过监督检查后扣减相应分数得到的;

(2) 将扣分相加得到该一级条目下各个二级条目的扣减分数之和;

(3) 用该一级条目应得分 (满分, 依据AHP法确定的权重得到) 减去扣减分数之和便得到该一级条目实得分 (A11、A12、A13、A14、A15) ;

(4) 计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得分:A1=A11+A12+A13+A14+A15;

(5) 同理计算A2、A3;

(6) 汇总得到安全管理行为得分:M=A1×0.25+A2×0.35+A3×0.40。其中0.25、0.35、0.40为通过AHP法确定并经过最终调整的三张表各自的权重;

(7) 安全生产业绩评分 (P) 由日常监督检查、大检查与专项检查中在施工项目现场的检查得分和特殊奖惩事项得分 (加分或者扣分) 两项组成。得到施工项目现场检查得分后, 再依据企业的特殊奖惩事项得分进行加分或者扣分, 然后得到安全生产业绩评分 (P) ;

(8) 考虑到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的动态性, 采用一次指数平滑法将历史各期的数据与当期数据结合起来, 得到企业安全管理行为得分和安全生产业绩得分的当期调整后得分值;

(9) 依据这两个当期调整后得分值与通过AHP方法计算得到的权重计算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得分:undefined, 其中0.35、0.65为通过AHP法确定并经过最终调整的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行为和安全生产业绩各自的权重;

(10) 最后再通过模糊运算构建运算式进行调整以得到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最终得分CF。

上述步骤中所用到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将在下一节中较为详细的进行描述。

4评价体系数学模型应用

4.1 层次分析法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施工安全生产能力评价体系各个影响指标的权重, 从而可以定量化进行安全评价。图1所示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评价体系层次结构图, 可以作为层次分析法问卷设计的基础。研究人员根据层次分析结构, 设计了一份包括32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按照AHP方法的要求, 问题涉及指标体系层次结构中因素的两两对比。评价方法采用九标度 (1, 3, 5, 7, 9) 方法。调查对象包括监督人员、施工企业人员、监理公司人员。武汉市安监站根据其掌握资料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填写。问卷调查最后共回收问卷94份, 经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并进行了微调取整的最终权重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 图1所列的权重均为某指标对于其上层指标的权重, 并且各层所有指标权重之和为1。

4.2 一次指数平滑法

本研究采用一次指数平滑法来解决检查评分的持续影响性问题并消除检查评分的随机性, 从而可以动态性进行安全评价。本研究借鉴了一次指数平滑法的思想, 即考虑过去历史评分数据的影响,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 距离现在越远的数据对于现实的影响越小, 赋予其逐渐收敛为零的权重。但是在公式设计上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改变。因为实际情况是针对于施工企业的安全评价, 所以为了保持评价的公平与公正, 需要对于每个企业采用相同的α值, 在实际应用中, 企业安全管理行为取α=0.4;企业安全生产业绩取α=0.2。公式即为:

企业安全管理行为:undefined;

企业安全生产业绩:undefined;

式中, Mt和Pt分别为企业安全管理行为评分和安全生产业绩评分的第t期实际值, undefined和undefined分别为企业安全管理行为评分和安全生产业绩评分的第t期调整值, α为平滑常数, 取值如上所述。

4.3 模糊运算方法

经过上述的计算可以得到企业安全管理行为和安全生产业绩的当期调整后得分值, 从而可以计算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得分。但是, 依据AHP法确定的权重计算得到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初始得分可能出现与“先定性, 后定量”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指导思想不符合的情况, 故而还需利用模糊运算进行一定的调整。进行调整所依据的“定性”原则如表1所示。

表1中, 安全生产能力评价为优良的分数时, 分数可取得的区间为[80, 100]分;为合格时, 分数可取得的区间为[70, 80) 分;为不合格时, 分数可取得的区间为[0, 70) 分。为了使得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的评价满足实际操作条件, 由安全管理行为和安全生产业绩计算得出的安全生产能力最终得分必需符合如下条件/原则:

(1) 对应安全生产能力汇总评价表, 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行为和安全生产业绩的得分值就可以知道其安全生产能力的评价等级, 安全生产能力得分值必需符合表中的逻辑, 即结果必需满足在所对应的区间里, 不得产生结果跨越区间的情况。

(2) 同时, 因为原始分不同 (例如两个施工企业得分都是合格) ,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得分也有高低不同, 而且如果某企业的两项原始分都比另一个企业的两项原始分高, 则该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得分必然比另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得分高。

根据这两条原则, 可以制定如下的结合模糊运算 (最大或最小化) 的调整方法。

C值仍然按照如上的算式进行计算, undefined, 但在计算CF时, 需要进行如下调整 (这里, CF代表经过调整后得到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最终得分) :

当M, P的取值符合上表中的①类情况时, CF=C;

当M, P的取值符合上表中的②类情况时, CF=min{80- (100-C) /A, C};

当M, P的取值符合上表中的③类情况时, CF=min{70- (100-C) /A, C};

式中, A为一个适合大的数, 根据undefined实际情况的打分需要精确到的数位进行调整。例如, 若M, P的实际打分精确到整数位时, 加权后C精确到百分位, 80- (100-C) /A只需精确到千分位即可, 则A取1 000即可。依此类推。

经过证明, 该调整公式能够完全满足表1的定性评价要求和上述两条原则。

5结论

经过专家鉴定和实践检验, 本研究项目实现了对于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进行统一的、全面的、定量的、动态的评价。该评价体系符合武汉市实际运行情况, 可以为武汉市安监站实施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评价、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改善施工企业总体安全绩效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 该成果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益的推广, 从而实现对于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的定量动态评价。

摘要:根据武汉市施工安全监督站的实际监督管理模式, 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为基础, 并结合一系列的数学计算模型, 本文建立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能够对施工企业进行定量的、动态的安全评价, 具有良好的实践应用价值, 并可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施工企业,安全评价,层次分析法,一次指数平滑法,模糊运算

参考文献

[1]杜星凌, 胡曙海.实施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过程中的难点与对策[J].建筑安全, 2005, (9) .

[2]张飞涟, 张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J].基建优化, 2006, (3) .

[3]台双良, 张守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模糊综合评价[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3, (11) .

[4]李宏, 闫建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评价方法分析[J].施工技术, 2006, (12) .

[5]丁传波, 关柯, 李恩辕.施工企业安全评价研究[J].建筑技术, 2004, (3) .

[6]丁传波, 关柯, 李恩辕.施工企业安全评价研究 (续) [J].建筑技术, 2004, (4) .

[7]吉北.加大安全治本力度强化企业自我管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初稿) 》研讨会侧记[J].建筑安全, 2003, (8) .

[8]侯海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操作实务[J].建筑安全, 2005, (11) .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市场营销能力探讨 第9篇

按照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全面推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建设。

理。这些不正确的认识, 直接影响到企业营销能力的建设, 制约了企业营销工作效率的提高。

一、建筑施工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

产生效益。”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营销处问题于销售 (招投标) 阶段,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

(一) 传统的营销观念

还存在诸多问题。同时, 由于缺乏对适用于建筑企业营销理论的研究和传播, 相对于其他行业, 建筑企业的营销观念比较陈旧, 经营手段比较单一, 营销功能不完善, 营销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那么, 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建设。本文针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特点。在此基础上, 提出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制定自己的营销竞争战略, 从而

动负债, 以便于降低资金成本。

二是要考虑借入资金的来源结构。随着资本市场的放开, 企业的举债方式已由单一的向银行借款, 发展到多渠道筹资, 企业可根据借款的多少、使用时间的长短、可承担利率的大小, 分别选择向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或向资金市场拆借, 还可以引进外资。

(三)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提高资金利用率

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资金后, 下一步就是怎样管理好资金。这就要求:在做投资决策时, 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 以保证资金的快速周转。在资金的筹措上, 也应以需求为依据, 举债过多或过早都会使资金闲置, 增加利息负担, 造成资金浪费;举债不足或延迟又会影响企业经营, 使企业丧失良好的经营机会。企业管理还应在产品结构、质量、经营、工作效率等方面切实统筹规划, 实现企业管理最佳状态, 提高资金利用率。

(四) 树立风险意识, 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风险机制

企业的财务风险机制就将风险机制引入企业, 使企业经营者在激烈的竞争中, 承担风险责任, 行使其控制财务风险的权利, 并获得风险经营收益。对于风险承担者: (1) 要求其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 从法律与经济上明确其职责, 引导经营者居安思危、认真筹划, 不断改善企业财务运行状况。 (2) 要给予风险承担者一定的投资决策权、资金筹措权、资金分配权, 使决策者行使权力的同时, 充分考虑日益变化的企业内外环境, 慎重考虑资金的筹措、使用、分配活动。 (3) 要使风险承担者享受风险报酬, 责、权、利分明, 调动其积极性。另外, 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风险机制, 还要求企业区分风险的责任, 确定企业补偿风险损失的渠道。企业应存有可以支付一般意外和危机的一定数量的资金, 以备紧急情况下可以随时支付。

(五) 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 制定负债财务计划。

根据企业一定资产数额, 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 (二) 传统的营销组织

生产部门与市场开发部门不统一, 传统的职能式组织结构将生产活动与营销活动人为割裂, 经营部门只追求新签合同额, 不对项目的实施与成本负责, 生产部门只追求完成产值和任务, 不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与顾客的沟通, 不关心潜在的市场与客户。公司总部、办事处和项目部之间的协作关系不畅, 市场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如何将区域营销的市场广度优势和项目营销的市场深度优势有

很多大型国有控股的建筑施工企业都成立于计划经济时代, 在对营销工作的认识和营销理念上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将营销简单理解为投标, 缺乏中长期战略和持续经营的观念, 只重视新市场的开发, 而忽视既有市场的稳固与拓展, 将公关等同于营销, 认为营销就是请客送礼和拉关系, 公关活动庸俗化, 缺乏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客户关系管

债。同时, 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 经营不善, 到了债务偿还日无法偿还, 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 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 就必须从加强管理, 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 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 尽力缩短生产周期, 提高产销率, 降低应收账款, 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 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 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 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 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不低于1∶1, 流动比率保持在2∶1左右的安全区域。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还要注意, 在借入资金中, 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 使其结构趋于合理, 并要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

综上所述, 负债经营是企业筹措资金重要手段, 是现代企业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进行负债经营, 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性, 同时也应十分重视其风险性。负债经营既是一项财务策略, 又是一种经营战略, 需要企业家具备勇于开拓、敢于承担风险的现代经营意识。企业必须作好科学的、全面的预测和分析, 既运用理论指标, 又结合科学经验, 合理控制负债规模、配置财务结构, 适时适度举债, 积极发挥企业潜力, 努力提高赢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降低财务风险, 从而使负债经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参考文献:

【1】宫兆辉《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与防范》辽宁财专学报2000 (5)

【2】胡玉玲《控制负债经营的对策》特区财会2003 (12)

【3】赵德武《财务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 第1版

【4】丁国安《负债经营及风险防范》财务会计2000 (7) 第1版

【5】徐一千《负债融资、偿债能力与筹资风险分析》上海会计2001 (5) 第1版

(作者单位:昆明二建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机结合, 如何减少总部、子公司以及分公司之间的市场重叠与内耗, 成为急需解决的组织结构问题。

(三) 粗放式营销手段

市场细分和市场调研不够, 缺乏有针对性的营销措施和营销策略, 缺乏对营销效果进行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只能凭感觉判断;缺乏营销系统的建设, 网络不够健全和稳定, 渠道不够畅通, 全方位的立体营销层次没有形成, 缺乏全员参与的营销意识和激励机制。

二、建筑施工企业市场营销的特点

(一) 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

大部分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 始终处在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之间寻求市场的平衡点。而我国的建筑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却长期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特点, 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用工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 导致了建筑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到产业工人的行列。由于建筑行业的就业门槛低, 需求量大, 使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及从业人员急剧增加, 施工行业整体生产能力过剩, 同时建筑施工企业为生存和眼前利益进行恶性竞争, 压低报价, 导致施工企业利润逐年降低, 甚至零利润承接工程, 企业不得不靠逐步扩大规模来维持生存, 这些都造成了建筑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 也决定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建筑企业的营销工作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二) 生产与营销的一体化

建筑产品作为不动产, 直接面对顾客的现场生产方式与其他商品的工厂化封闭生产明显不同, 其固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决定了生产与营销的一体化, 即市场营销不仅存在于项目开工前的阶段, 而且贯穿于现场生产全过程。这是因为与工业产品不同, 顾客购买商品以后, 只是针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验, 并通过这些去区分产品的优劣, 而施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生产的每个细节都完全地呈现在业主或潜在的顾客面前, 每一项工作都要接受业主、监理、设计单位、政府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因此, 业主及潜在顾客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认识不仅从他的产品, 而且从他的生产过程所反映出的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生产能力、服务水平等全面进行评判。所以, 施工企业必须做好生产的组织设计与技术管理, 严把质量关、注重信誉、树立形象、建立与顾客的非正式关系, 把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视为营销工作的一部分。

(三) 营销工作系统化、复杂化

一项建筑工程的营销工作由很多环节构成, 开工前期阶段一般包括获取信息、信息跟踪、公关、考察、报名、资审、投标、开标、合同谈判、签订合同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 犹如一根链条, 对每一个环节都有细致、严格的要求, 每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少。因此, 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 不是仅靠专业的营销人员能独立完成的, 它需要有技术系统、生产系统、造价管理系统、物资系统、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共同参与和有机的配合才能完成, 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导致营销工作的失败。因此, 要充分认识建筑施工企业营销工作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科学地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才能避免营销工作出现失误。

(四) 差异化营销的特点

工程项目的单件性特征, 体现了客户的个性化和特殊化的需求, 这就要求针对不同顾客和不同项目进行差异化营销。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客户的需求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企业要知道不同客户的需求是什么,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明显的和隐含的个性化需求为目的, 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比如, 公共建筑追求的是先进的技术、高标准, 高质量、完美的外观;住宅建筑追求的是可靠的质量和较低的价格;道路桥梁市场、市政工程市场等细分市场也都存在着各自的市场潜规则和不同的客户需求。因此, 施工企业必须研究和采用不同的营销策略, 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划、进行有计划的施工组织和施工生产。

三、创新建筑施工企业的营销竞争策略

通过了解建筑施工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营销的特点可知, 当前建筑企业的产品同质化、管理同质化趋向已越来越明显, 众多施工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的手段、方法也越来越接近, 但最终的营销成败还是取决丁企业竞争策略的选择和自身综合实力的高低。因此, 企业要确定自己所在行业竞争中的位置, 结合自己的目标、资源、环境等具体情况, 以及目标市场的位置来制订市场竞争策略。

(一) 成本领先竞争策略

成本领先策略也称为“以廉取胜”策略, 其核心是以较低的生产经营成本或费用获胜, 宗旨在于通过为企收建立低成本优势, 从而谋求成本领先地位, 应付企业面对的各种竞争压力。其一, 要做好成本测算, 科学确定投标报价。应科学编制各种类型项目、各经营区域实际消耗的工、料、机等控制内部成本企业定额, 使企业营销成本测算更具科学性。其二, 要通过强化一次经营, 提高现场成本控制水平, 在签证、索赔、收款和结算等环节搞好策划与实施, 积极寻求变更, 在变化中获利, 在变中变不利为有利, 打造项目制造过程控制成本领先优势, 以支撑一次经营的报价竞争。其三, 要搞好成本策划, 依据成本分析情况, 提高报价和竞标策划水平, 了解竞争对手竞标策略, 按保守型、温和型和冒险型分别设计自己的报价方案, 提高企收成本策划竞争水平。

(二) 延伸服务竞争策略

建筑市场属于买方市场, 工程项目的投标竞争异常激烈, 且建筑产品的营销与工业企业的产品营销特征不同, 先订单, 后生产, 无法预先选择有形的建筑产品, 也无法预先检测工程的质量。因此, 更需要服务的方式去推广企业的整体实力。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 要树立服务业主的理念, 加强标前、施工和后期三个阶段的全过程服务意识非常关键。其一, 营销工作必须介入对业主前期的服务, 了解业主的心理, 并引导业主的需求, 培育业主的个性化需求, 提供竞争对手不可替代的服务, 比如利用我们自身的技术专长, 协助业主做好前期的招标设计、施工设计咨询服务等。其二, 施工阶段, 要提供业主个体的人性化服务, 增强与业主个体的情感沟通及其需求的适度满足;提供与业主的双赢式服务, 比如利用企收自身的宣传平台为业主推广社会形象, 利用自身的社会品牌影响力协助业主拓展商品房的销售渠道。其三, 交付保修期间, 要组织好对业主和用户的回访和保修服务, 增强其使用的安全感和心理认同感。

(三) 联盟竞争策略

确定合作联盟竞争策略。首先, 要明确三个目的: (1) 利用别人的优势资源解决自身资源短缺的问题; (2) 利用别人的经验和能力, 解决自身某一方面能力的不足; (3) 优势互补, 实现双赢。要主动从竞争走向整合, 整合各种商业和社会资源, 变封闭式粗放经营为开放式经营;用标准化的利润控制模式和商业合作模式, 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以优势联合和风险分担为前提, 以合约控制为主要措施, 与建设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与同行业相关单位形成战略同盟关系。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双方默契配合共同打造品牌项目。建设单位要寻找优良的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也要寻找有资金保证守信誊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不断向建设单位反馈意见, 以不断改进完善产品结构、设计及投资方向。与竞争对手、与建设单位、与开发商、与联营单位、与分包商实现“共赢”。

(四) 多元化营销策略

浅析电子商务发展对会计的影响趋势

赵跃

要: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 把各行各业带入了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中, 网络化信息系统建设成为企业从事电子商务活动不可缺

少的元素。网络交易模式促进会计环境的变化的同时, 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对网络交易平台的重视, 从政策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支持与鼓励。然而,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产生的会计问题及影响渐而明显。本文针对电子商务发展对会计的影响趋势进行分析, 供以共同交流。

关键词:电子商务会计假设影响

一、电子商务发展对会计的影响综述

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将给社会带来新的产物, 电子商务在社会的进步中发展, 是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贸易方式。电子商务的运作形式即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业交易活动, 也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商业交易活动。交易范围可以宽展到全球性, 并且公开性及无中介性等特点。其运作途径和操作手段都来自网络因特互联网, 从更广阔的角度来认清电子商务的影响范围, 其运作模式不仅仅是互联网上的一种交易形式, 是体现着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与交易范围的无界限, 而且这一种交易形式的出现对人类社会各行各业进行了一次巨大的改革, 比宏观思维、文化、教育、生活, 甚至政治等都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不管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是交易的买卖活动, 在网络技术发展中电子商务成为它们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也正是全人类进入了互联网经济信息时代的见证。出于以上诛多有利特点, 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着世界范围的经济贸易发展, 给我国带来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然而新产物的出现, 必定会给已有的法律或者管理模式有所不同, 甚至发生冲突。例如在劳务方式、交易的支付方式、会计管理、法律制度等, 从理论或者实践运作中并不能相适应。又如, 从电子商务发展对会计的影响趋势看来, 动摇了会计的理论与及基本原则、财务报告等, 都有一定的不相符, 为了迎合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 必须对会计建立于工业经济基础上的网络体系, 在其变化无常的经济政治与及社会文化环境中, 在其动摇的变化环境中确保会计的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 对会计发展与及制约的边界必须明确。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主体的影响

会计主体要求在对企业在每一项目的经营过程进行针对

多元化营销策略。纵向多元化, 也就是以建筑施工为中心, 向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发展。例如, 大多数国际承包商拥有为业主提供融资、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等一揽子服务的能力, 有的国内施工企业也涉足建材生产、加工制造、设备租赁、房地产开发等相关产业领域。横向多元化, 通过合作经营或投资涉足其他行业, 达到分散经营风险的目的。例如, 法国的VINCI公司不仅在能源、交通、房屋等建筑领域拥有世界一流的能力, 而且是欧洲最大的停车场经营者, 此外还拥有数家机场的股份, 以及几条隧道和高速公路的经营权。

四、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建设

加强施工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建设, 性地记录支出与收入情况, 从会计中体现经营的效益, 要求企业即有稳定性和独立性, 而且有一定的物理空间。根据可以控制资源和有能力承担责任的经营单位决定会计主体, 或者根据个人或者集团或者组织性的经济利益范围决定会计主体。然而, 在这个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里, 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上文所述的各种优势, 在其基础上产生不少虚拟企业。传统会计在这种网络的产物中不能再适用于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虚拟企业因为追求变化无常的市场需求, 制造商联合供应商、经销商、顾客, 共同、及时地开发、生产、销售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的企业组织。或许在这种虚拟企业的出现到消失只是追求某一批交易或者某种利益, 并不稳定长期经营。也因为目前并没有完善的法律给予保证, 这种网络虚拟企业的法人都有可能没有法人资格, 只是通过一些网络机构的备案, 并不足以信任。就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 可见网络上出现的各种企业机构的不稳定性和变化无常性, 其经营范围不同, 支出与收入账目难以查证。为此, 在会计的信息中得不到很明显的财务报告情况, 正是影响着会计主体的因素。然而, 当发现存在这种漏洞的同时, 国家相关部门针对类似的网络虚拟公司进行一定策划管制, 比如严格管理网站建设备案手续, 施行实名制度, 没有相关手续严格备案的网络一律不准开放。国家中央领导亲临中国最大的网络交易平台阿里巴阿和陶宝网, 从而可见国家相关部门对其重视程度和严格管理, 减少电子商务对会计主体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带动了电子商务在信息时代中的发展。

三、电子商务对持续经营的影响

会计原则性和会计方法都由之前规定或者公式进行的, 在企业持续性经营中一直取得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往年的规模和

就要做好以下各项工作。其一, 改变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 企业的市场营销是一项复杂化、系统化工程, 不仅要注重前期市场的开发, 更要注重施工过程和后期修缮的延伸服务。严格履约、信守承诺, 努力提高企业的品牌和社会公众形象。其二, 改变传统的营销手段, 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 真正树立营销工作的“龙头地位”, 采取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提高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和营销工作的效率, 真正树立全员化市场营销的理念, 做好企业的生产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三, 加强公关工作, 重点对市场游戏规则和竞争对手进行研究, 拓宽营销渠道和信息渠道, 努力提高投标报价水平。最后, 要给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做好市场研

究和市场分析, 及时了解、研究国家、主管部委关于市场管理、招投标管理的新政策、新法规, 制定新的投标报价策略, 制定正确的营销和发展策略。

总之, 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有效地加强市场营销能力建设, 能够扩大营销业绩, 提高市场占有率, 同时进一步提高企业品牌和社会公众形象。从而使建筑施工企业获得市场营销的长期竞争优势。

摘要:市场营销是建筑施工企业从市场获取项目订单的重要途径, 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施工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施工企业营销的特点, 提出了施工企业如何采取营销竞争策略和加强市场营销能力, 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竞争战略,营销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长征建筑业营销[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 (1)

施工技术应用能力 第10篇

1.1 企业自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劳务队伍进场考核不严格。

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各项管理不规范, 公司对劳务队伍的使用没有严格规定, 对劳务作业队伍的资质审查不严格, 劳务队伍没有很好的履约信誉, 良莠不齐, 从而将一些“无赖”或“皮包公司”引进公司进行施工, 为项目劳务管理埋下隐患。

(2) 合同管理不规范。

同一劳务队在同一天签订有几份形式一致、单价内容不同的合同存在。此外合同中不明确合作终止时间, 对合同过期或终止后没有及时进行合同的续签或者办理相关终止手续, 当合同约定工作内容变更后没有及时签订补充变更协议, 合同无延续性, 退场又无相关清退签证, 造成诉讼不利。如王某劳务合同签订的劳务合作内容中仅标注了“土方”单价, 约定单价包括“土方单价以压实方计量, 单价为综合单价, 其工作内容包括挖、装、运、整平、洒水、碾压、边坡整修、刷边坡、边沟整修等”, 废方单价为15元/m3, 这个单位为约定废弃石方单价, 然而当石方变更为土方时, 双方并没有进行及时的合同补正, 造成诉讼纠纷的发生。

对合同条款不能从法律的角度进行认真仔细的斟酌, 没有根据工程实际进行相关细目的约定, 条款前后不一致、条款与单价表中内容不一致:合同条款约定“结算方式分为计件和计时两种, 均以工程内容、数量表中所列单价以及实结工程量为最终结算依据。”, 然而在合同附件《工程量及细目一览表》中却仅仅约定“路基土方”、“废方”、“填方”等土方单价内容, 而对涉及诉讼标底额度相对较大的“掏砂洞处理”、“基坑开挖”、“三七灰土”、“回填砂砾”等内容均没有约定单价及结算办法。

(3) 结算过程不严谨。

为各个劳务队伍进行结算的过程中使用各类单据不统一。结算中所有单据签字不全, 尤其是劳务队伍代表签字不全。该问题在王某案件中显得尤为突出, 其结算单共8页, 无一页有王某本人的签字;李某结算过程中由于未对代扣代缴税款及代扣其他劳务队伍费用等进行签认, 造成其本人在诉讼过程中对代扣事宜不予认可, 产生了扣款纠纷。

结算依据与合同约定不符, 结算中对图纸滥用。此外, 土方计算过程中对系数的折扣产生的数量差值, 《路基土石方工程批复表》所标注的普通土填方量为虚方, 签订的劳务合作协议中也明确标明, “土方按照压实方进行收方结算”, 结算时换算成压实方必须除1.16的系数。这既是国家交通主管部门规章所规定的行业规范, 也是基本土方换算公式和常识, 但正因为结算人员忽视了合同产生的隐患, 无论是结算还是土石方数量计算过程中都没有进行特殊说明。

实际结算内容与合同约定内容不一致, 合同结算的相关工作内容有的多达几十项, 而合同中仅仅约定了填土方的相关单价, 其余结算内容均无可参照的单价, 为后期诉讼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4) 对劳务队伍管理没有做到痕迹化

企业对劳务队伍日常考核不严格。履约过程中, 劳务队不能够按照合同约定提供足够数量的人员、设备, 然而从未找到一份相关履约的记录, 即便是劳务队现场被清退, 也没有任何记录能够证明是由于其违约造成的。

(5) 原始资料保存未被重视。包括管理过程中的原始资料积累和案件诉讼过程中的原始资料积累。

1.2 劳务纠纷案件代理过程中聘请法律顾问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 就单一案件而言, 律师更换频繁, 造成案件审理思路不连贯, 律师思路对案件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案件在审理过程中, 由于公司是初次涉及到经济纠纷案件, 从律师方面得到的讯息自我感觉相对良好, 便疏忽大意, 提交证据随意, 造成一审诉讼败诉,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案件产生, 为公司造成了不良后果。同时由于律师的频繁更换导致案件审理思路的不连贯。这些律师往往只能够从法律的角度去挖掘案件的突破点, 由于他们对公路工程技术的不了解, 造成他们无法与公司技术人员就案件的实质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对提交的证据上往往不能够深入进行研究, 导致在提交一些证据的时候缺乏对证据内涵的深入挖掘, 从而忽略某些可能扭转案件局势的切入点。

(2) 缺乏案件结束后的总结

公司缺少对单一案件材料的积累、汇总、总结。公司参与案件审理的相关人员和律师更换了多次, 对各级法院提交了哪些相关证据、对方提交了哪些证据、都做出了哪些裁决公司都没有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诉讼档案。不能为下一个案件不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往往另一个案件开始, 或者办案人员变更, 所有一切工作都从头开始, 包括经验的积累也是从头开始。

1.3 劳务纠纷处理过程中关于鉴定方面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说到劳务纠纷, 不得不说的一个方面就是审判过程中工程鉴定问题。同样是鉴定, 用于这两个案件可以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某案件审理初期, 就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完成土方量进行了鉴定, 依照鉴定报告, 法院判该公司败诉;其后又委托另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完成段落内的所有工程数量进行了鉴定, 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然判决该公司败诉;在中院审判过程中, 该公司才依据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其鉴定报告从实体到内容、形式上的不符合, 不主张进行鉴定, 后市中级人民法院出于无奈又以法院的名义进行委托进行了第三次工程造价的鉴定并以此作为判案的依据再次判决该公司败诉;在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期间由于该公司依然坚持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 最终以案件结算证据确凿, 无需鉴定为由判该公司胜诉。

2 劳务合同诉讼中凸显的几个问题

该公司在近几年国家用工模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粗放式的管理、对劳务队伍资质没有足够重视等原因, 也相继遇到了其他一些劳务合同诉讼案件, 这些劳务合同诉讼归结到最后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可以总结为:

一类是劳务队伍包工头录用民工直接诉企业的情形, 一般都是由于劳务代表长期拖欠民工工资不支付造成的;另一类项目劳务作业人员工伤赔偿一案却是由于项目劳务队录用人员工伤导致的赔偿, 聘请的劳务队伍均为无资质队伍, 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其自身没有聘用劳动用工的权利, 劳务队在使用民工过程中一旦造成伤害, 将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现有大多数劳务队均为无资质队伍, 根据国家新颁布的《劳动法》相关规定, 以上用工形式就认可为企业招募用工, 必须由企业直接进行作业人员工资的支付, 仅这一项违规, 项目部就要承担行政罚款, 而且后续这样形式的处罚和诉讼都陆续会增多。

此外劳务作业人员在企业范围内工作中受工伤的事故是经常发生的, 无论是多么有实力的劳务队伍, 只要没有资质在施工企业用工, 劳动关系纠缠不清, 受到伤害, 均应视为企业用工产生工伤, 且按国家相关工伤有关规定进行赔偿, 严重的将承担该作业人员今后一生的赡养费用以及受伤害人员的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等一系列费用, 这种赔偿数额也将是巨大的, 然而当这种赔付数额巨大时往往劳务队代表都不能做到承担全部的费用, 归根结底, 必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根据施工企业的工作性质, 以劳务队为主聘用作业人员的这种用工形式势必将在公路施工企业留存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那么这种由于工伤造成的劳务诉讼也将会是今后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的诉讼形式。

3 现有劳务用工管理中需要改进的几个方面

结合本人对所参与这些诉讼的总结, 笔者认为公路施工企业在劳务用工管理体系建立方面应该提高的几个方面主要有:

3.1 建立企业劳务用工体系

(1) 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宏观的劳务用工系统, 建立完善的劳动用工日常考核评价体系, 在企业现有红黑名单制基础上形成一个宏观调控的系统, 形成能够辐射到外单位的一种预警体系。当一个劳务队伍在外界或内部某一单位发生诉讼纠纷时, 能够为内部其他用工单位起到预警作用, 从而防范该劳务队在本单位发生诉讼的可能。

(2) 大多数公路施工企业现阶段仍然采用许多无资质的施工队伍参与施工, 由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定所有用工人员的工资必须由有资质单位承担, 因此一旦产生工资纠纷, 劳动仲裁部门有权利直接对公司进行处罚并支付民工工资。因此, 劳务队资质、授权书、劳务队用工协议是公司不受民工工资困扰的前提保障, 推荐尽快实施。

同时建立系统的“保障机制”, 在劳务队伍进场时, 收取部分履约金抵押, 防止部分劳务队代表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亏损时, 携卷工程款失踪的事件时有发生。

(3) 建议建立合理的用工及工资发放体系: (1) 每月由劳务队代表向项目部报送用工人员名单, 若有新增人员则相应报送相关用工协议及人员身份证件复印件, 由合约部门建立用工档案; (2) 由劳务队代表每月进行考勤及工作量考核, 月底由劳务队代表进行工资分配并制作工资发放表, 报送项目部合约部门; (3) 经项目部合约部门对工资发放表进行审核交财务部门进行民工工资发放;发放过程中由财务部门对照用工人员身份证件进行核实、签字领工资。这样做虽然增加了项目部一定的工作量, 但是确保公司不违背国家《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也能够大大降低由于劳务代表信誉差引发的法律风险, 保障了企业、用工人员等几方面的利益。

(4) 对劳务队伍的管理中公司的管理行为进行闭合, 合同的评审、签订、修订、相关记录的保存到合同终止的承诺整个过程形成一个闭合的管理流程。

3.2 应健全企业的档案管理

(1) 建立劳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设立专门的部门对以上这些资料进行交接、归档;企业现有档案室均保留了党务、行政文件、人事档案资料、财务账务等资料和部分项目的竣工验收资料, 唯独没有保留相关的结算资料, 在实际操作中档案管理人员由于对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的欠缺, 造成对工程资料归类不清等现象。因此应当在企业内部工程部门建立工程资料管理档案室, 将项目投标—策划—实施—竣工—后期维护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资料分项目、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规范整理, 这一工作不仅是为今后产生诉讼时查询证据方便, 更为今后企业进行技术总结奠定基础。

(2) 劳务资料存档的范围应当扩大到劳务队与民工签订的用工协议以及为民工发放工资的工资表原件, 从而防备劳务队代表恶意拖欠工资造成的民工诉讼案件的发生。这一点与用工体系的建立意见相同, 在此不在赘述。

3.3 应完善公司的结算管理

(1) 统一结算单据形式、内容;必须按照财务管理相关要求采用复写纸复写, 从而确保结算单各联之间能够相互应证、一致。现阶段各企业结算单的主要形式有:有的项目是采用计算机打印内容;有的项目是采用自带复写单据;有的项目是企业印刷好的统一格式进行复写。这以上几种结算中计算机打印内容, 没有手写痕迹, 容易在计算数量等内容上进行造假;自带复写单据后几联上复写力度不足, 内容保留时间不长, 每页背后均没有复写印迹。以上几种结算单形式推荐使用企业统一印刷, 复写纸复写方式;不推荐使用自带复写单据;应杜绝采用计算机打印内容结算方式。

(2) 应该按每一劳务队退场后统一由公司对劳务合同、全部结算单据、中期支付确认书、终结确认书、民工工资表等内容一并进行归档, 建立企业级劳务结算档案。

3.4 企业普及法律意识

(1) 企业后期的法律诉讼是对已经发生的风险降低损失程度的一种弥补措施,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诉讼问题, 应当从项目管理的环节入手来降低发生法律诉讼的可能性, 因此企业应当对项目施工的主要负责人、合同管理、结算人员、财务人员等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 提高他们自身的法律意识, 让他们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自己注意减少法律诉讼的风险。

(2) 建立一整套法律责任追究制:包括劳务队对产生诉讼的担保责任追究制;企业管理人员诉讼责任追究制;办案人员失误造成损失责任追究制;律师承担诉讼时的风险代理制等, 以期将企业损失降低到最小。

(3) 建议将各类法律案件统一交由企业专门机构从诉讼初期就插手进行管理, 通过统一商讨对案件证据的提交、答辩状的回复、代理人的选择等各个环节进行监控落实, 确保每个环节不要产生疏漏, 将企业应诉水平提高到一个统一的高度, 从而确保不要丢失任何一个案件的胜诉几率。

参考文献

[1]马海红.劳动争议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研究[D].燕山大学, 2010.

[2]陈玉萍, 朱世龙.浅谈解决劳资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之集体谈判[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 2010.

[3]杨婉婷.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A].当代法学论坛 (二○一○年第3辑) [C], 2010.

施工技术应用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道路施工;水稳施工技术;应用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道路堵塞情况越发的严重,随着交通运输量日益增长的我国,对于道路而言,车辆的承载力也在随之不断地加大,相应地对道路的标准要求也就日渐提升。为了能够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对道路结构层标准也做了改善,开始在道路基层中引入水泥稳定碎石。实践证明,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半刚性材料,便于原材料和混合料的加工,易于机械摊铺操作,是目前我国公路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基层结构形式。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拉强度低,易导致基层开裂并致使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因此,了解和掌握其施工特点是很有必要的。

1水泥稳定碎石作用原理

水泥稳定碎石应用于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整体性、稳定性、耐久性和抗冻性、承载力高及与面层结合好的技术特点,且料源广泛,可就地取材。那么水泥稳定碎石其实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它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水稳水泥用量一般为混合料3%~7%,7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1.5%~4.0%)MPa,较其他路基材料高。水稳成活后遇雨不泥泞,表面坚实,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

2材料要求

水稳材料主要由粒料和灰浆体积组成。粒料为级配碎石,灰浆体积包括水和胶凝材料,胶凝材料由水泥和混合材料组成。(1)水泥:水泥可采用安定性合格的普通硅酸盐425#,要保证初凝时间在3h以上,终凝时间在6h以上。水泥进场时,必须要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须对品种、出厂日期、标号等进行验收检查,并及时取样进行主要品质如水泥胶砂强度、凝结时间等验证试验,水泥品质必须满足国家标准规定。(2)集料:应用人工集配碎石,城市主干道用做底基层时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用做基层时,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0mm。(3)水:按照规范要求,施工中采用饮用水。可从水源中取水进行试验,制成的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与蒸馏水制成的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比,低于90%者,不宜用于水稳施工。(4)混合材料。主要分为活性和非活性。可与水泥中析出的氧化钙作用的粉煤灰等物质即为活性材料。不具有活性或活性甚低的人工或天然的矿物材料则为非活性材料,非材料的细度和不含有害的成分是对活性材料的品质要求。

3施工控制

(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生产控制。配料准确是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内在质量的关键环节。正式生产前,先调试拌合机,绘出各种材料在一定料门开度下的转速流量曲线,再根据混合料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配料皮带的转速。另外,每个集料斗均应有专人负责挑拣超大尺寸颗粒及杂草等,并将过湿成团的细粒料捣碎,以免影响正常出料。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均匀性是影响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强度的关键因素。能否拌和均匀,一要调整好厂拌设备搅拌机叶片的数量、倾角和混合料的含水量;二要控制好混合料的跌落高度、运输、摊铺。

(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运输控制。运输车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拌和和摊铺系统的运行质量与否,因此,在与拌合机配合时,为了避免落距太大造成离析,运料车必须方便地进入到拌合机卸料斗下面且要高度合适;送料时,必须能保证运料顺利使摊铺机连续摊铺,而且运输车宜采用料斗升降性能好、底盘高度和“后马槽”长度合适的20t的自卸卡车。为了减少水分散发,运输过程中必须采用篷布覆盖。拌和的混合料运送时间应不宜超过45min,要及时运送到现场。

(3)摊铺。摊铺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重要环节。它是碾压工序的基础,只有摊铺出平整的表面,才有可能在压实后得到平整的表面。在摊铺前应先湿润下基层。在摊铺混合料前,还应先通过试验确定松铺系数。摊铺机宜连续摊铺,应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约5m~10m同步往前摊铺混合料,并一起进行碾压。纵缝必须垂直相撞,不应斜接。摊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合料的离析现象,摊铺离析有可能是在拌和过程中拌和不均或运输过程中混合料发生离析而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摊铺过程的原因引起的。离析主要包括离析带和局部离析两种类型。离析带主要出现在摊铺机螺旋转轴接头位置及摊铺两侧;局部离析主要出现在拢料时。对于摊铺过程中出现的离析现象,要及时铲除,换料回填。

(4)碾压。混合料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缓慢进行。压路机碾压长度以与摊铺机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应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5)养生及交通管制。养生是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的关键环节,因为养生期间的湿度及龄期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影响相当大。因此,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既要立即开始进行养生,不应延误。每天根据气候情况,确定洒水机每天的洒水次数,以确保养生期间稳定土表面潮湿,严禁出现时干时湿的现象。养生期至少要在7d以上。同时,还要保护基层免遭施工车辆破坏,采取封锁交通的处理措施,除洒水车外其他车辆禁止通行。在平交道口,为了便于车辆通行,保护基层,基层表面覆盖土工布,再在其上覆盖15cm左右的土层。

4结束语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能力的培养 第12篇

关键词:教学实践,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 目前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故对实践性环节更是重视,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被安排在一年级学习, 除了该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外, 还要在假期去生产单位实习, 而学生能不能读懂建筑工程施工图直接影响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实习与学业, 当然更会影响他们以后能不能顺利就业。

1 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一套完整的建筑工程施工图通常由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三大部分组成, 要想在建筑业里很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首先应该能读懂这些图, 而要读懂这些图没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无法实现的。对于建筑专业主要涉及二维想象三维即读图的能力, 二维想象三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看懂图, 能否理解设计的意图。现在应用最广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的识图就是从平面到空间的一个认识过程, 是空间抽象思维的过程。在空间想象能力的具体培养上除了充分利用学生在制图课里学过的投影概念、投影规律外, 还特别注意教给学生一些思维的方法, 在空间想象能力培养上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录制一些典型建筑物及建筑的构造组成的实物录像来辅助讲解工程图的识读, 使学生进入到真实的环境中, 这对培养空间想象力是非常有益的。

2 自学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倡导终身学习。工程师用来交流的技术语言——“工程图纸”的表达方式也会作经常改革与完善, 如我国推出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方法 (简称平法) 。“平法”被认为是结构设计领域的一次改革, 可提高效率两倍以上, 它使我国结构设计人员不合理配置的情况得到改善。而现在学校里教学如果不靠自学难以想象能去教学生识图。而图纸这一工程界语言的“语法”一定会随着社会发展、建筑科技的进步更加丰富。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现在和将来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可以使他们终身收益。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自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 有目的、有步骤组织学生在已往具有知识基础上, 通过阅读、答疑、相互讨论等形式去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力的过程。

3 读图能力的培养

1) 组合体读图能力培养在建筑制图里已经有所涉及。要善于利用对点、线、面、基本形体投影特性的复习, 达到较深刻理解建施图中平、立、剖面图及节点大样图的目的。

2) 建筑工程施工图读图能力培养。工程施工图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学生的读图能力最终是由识读建筑施工图 (简称建施图) , 结构施工图 (简称结施图) , 设备施工图 (简称设施图) 的能力来体现的,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除了知道一套建筑工程施工图的组成后还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加以培养。

(1) 掌握施工图阅读的顺序。先建施图后结施图再设备施工图。要理解和把握一套图纸只有首先阅读建施图再去阅读结施图最后阅读设备施工图, 才能把一套图纸看懂。先基本图再详图:对于建施图来说, 要先阅读比例缩得比较小的总平面图、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 再阅读建筑详图。先粗后细:将一套施工图粗略地翻阅几遍, 然后再仔细看, 粗看时做到对整个工程有一个轮廓的了解, 细看做到掌握工程做法及全部内容。先一般后特殊:即先看工程中一般的部位和一般的要求, 再看特殊部位和特殊要求。在绝大多数工程中, 属于“一般”的部位和一般的要求的内容是大量的;而属于“特殊”部位和特殊要求的内容是少量的。而且“特殊”的东西是以“一般”的东西为基础为前导的。“一般”的内容了解和掌握了, 再去了解和掌握特殊的内容, 相对来讲要方便得多, 容易得多了, 反之则事倍功半。总体了解, 先看总说明, 再看图形。顺序识图:建筑工程中的不同部分在施工顺序上是有先后的, 按照施工的先后来阅读施工图, 有利于将识图与施工操作结合起来。

(2) 阅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基本方法。阅读施工图, 要顺着一定的次序分清先后进行阅读。阅读前面内容遇到难以搞清的内容时, 可以暂时将问题搁置一下, 继续看后面的内容, 往往在识读了后面的有关内容后, 不仅前面遗留的问题会比较容易得到解决, 而且可深化对前面有关内容的理解, 这样的阅读称为交叉阅读。因此业内人士经常会说:“图对图”才能理解图纸, 才能发现图纸的问题。

4 审图能力的培养

4.1 审图要领的训练与培养

在教学时我们希望学生能经常注意施工图上的这些问题:设计依据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尤其是工程地质水文条件与设计有无出入;设计上的一些特殊要求, 施工有无可能实现, 或需作何修改;设计采用的工程技术、材料是否先进;设计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对材料的特殊要求以及解决的可能途径;建筑、结构、设备安装之间及各种管线交叉有无矛盾, 各专业图纸之间的尺寸标高等是否相符;预埋件、预留孔洞、大样图和采用标准构配件图的型号是否准确;图纸说明、规定是否齐全、明确, 图面尺寸、轴线、标高等有无差错。通过预审要求施工人员应搞清房屋建筑、结构和安装图的设计要求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4.2 图纸会审纪要编写的培养

工程图纸会审纪要应写明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审核内容。按照建施、结施、水暖卫电气施工图图号, 逐项逐条依据会审记录写明会审中确定的图纸设计更改内容。纪要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签署盖章后即便生效, 作为图纸设计的重要技术补充说明和设计变更的依据。同时作为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的技术性文件。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核心”已经普遍成为许多中职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实践实训环节, 应顺应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而设立。这个环节能力培养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后面一个环节——毕业实习环节, 也影响到日后能否顺利就业, 就业后是否马上能顶岗, 因此在施工图识图教学时重视并紧紧围绕学生能力的培养,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陆叔华.建筑制图与识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吴舒琛, 王献文.土木工程识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上一篇:研究的乐趣下一篇:隐性乳房炎病因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