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走进语文课堂

2024-05-13

远程教育走进语文课堂(精选12篇)

远程教育走进语文课堂 第1篇

近年来,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赏识教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做法和感悟, 希望与同仁一起分享, 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要真正让赏识教育走进语文课堂, 教师必须树立两个观念

1. 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

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前提。威廉·詹姆斯教授指出:“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 就是希望得到赞赏。”在赏识教育中,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 学生才会有安全感, 才会对学习充满信心, 才会激发思维, 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课堂学习, 并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为教学活动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微笑、点头、期望、赞许等亲切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使学生感受到赏识的温暖, 无形中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赏识中思考, 在思考中探索、创新,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达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要树立每个学生都是成功者的理念

只有相信每个学生都与众不同, 都会获得成功, 教师才能发自内心地去赏识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力量, 教师信任感越强, 学生的成才欲望就越大。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教师最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 而是唤醒学生的自信, 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的信任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副良药, 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有效途径。无论是哪个层次、哪种类型的学生, 无论他的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如何, 教师都要真正做到赞美他、尊重他、赏识他, 努力搜寻他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 发现他们的进步,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教师要坚决摒弃“恨铁不成钢”的传统思想, 积极利用真诚的赞赏与鼓励, 要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快乐, 要让学生从答对一个问题、完成好一次作业、取得一次进步中获得成功感, 唤醒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

二、语文课堂中赏识教育的具体应用

“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悦己者容。”古人此言, 道破了一个秘密———激发一个人的所有力量和智慧的武器其实就是赏识。因为得到赏识, 所以赴汤蹈火也心甘情愿;因为被赏识, 所以淡妆浓抹乐在其中。我则乐于将“生为知己者学”视为这句话的教师版。以下是我在语文课堂中积极利用赏识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几种做法。

1. 让学生多参与课堂评价

一次在语文课上, 两个学生在黑板上默写了一首诗, 女生的字娟秀端庄, 可男生的字潦草模糊, 这令我很无语。于是我对一个男生说:“请你公正地评价两位同学的字。”希望借他的话鞭策一下那个字迹潦草的男生。谁知, 该学生沉吟片刻, 竟然说:“女同学的字写得很漂亮, 男同学的写得潇洒。”全体学生掌声雷动, 我若有所思。是呀, 那个男生的字固然没有看头, 但他那写字的姿势却很有“范儿”呢, 我不会欣赏, 学生却并未忽略。幸亏有那个学生的提醒, 否则接下来的课堂里, 字写不好的男生就不会继续他阳光般灿烂的笑容了, 课堂上就会少了一个快乐又投入的学生了。学生的赏识中的善意常常比教师期待的更多, 对于同学的宽容其实也流露了他们对师长宽容自己的渴望。

2. 通过团队合作讨论问题

学生的课堂发言不活跃, 课堂便会死气沉沉。我用了很多办法去激励课堂发言, 有物质奖励, 诸如钢笔、橡皮、涂改液之类;有精神奖励, 比如弄个一周发言排行榜, 并用“校训通”让家长分享榜单等, 效果皆不持久。后来, 我把全班学生设置为若干个团队, 每一个成员都有一定的角色分工, 当需要讨论的问题出现的时候, 团队合作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担任发言人角色的学生不仅在讨论中学到了知识, 同组成员对他的期待更是化作无形的力量, 让他在与全班同学的交流中不负众望, 在与别的团队的较量中脱颖而出。这一切, 皆因有了一个小小的团队对他的赏识。只要发言人常换常新, 就不担心学生感受不到赏识的力量了。

3. 开展有创意的评分制活动

A学生在慷慨陈词, B学生却爱听不听, 这样的场面在课堂中是司空见惯的, 类似于B学生这样的行为对发言者的积极性具有极大的杀伤力。怎样将这种场面从课堂里删除掉呢?除了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我还请所有的倾听者担任评委, 发言者发言完毕, 倾听者当场亮分。操作的办法是:5分制, 每个手指各代表1分。声音响亮、语速适中、站位适当、简洁流畅、富有创意、礼仪周到等皆可以作为评分的标准, 视不同情况和需要而定。“我的发言完毕, 谢谢!”话音刚落, 所有学生都高高扬起手, 有的伸出4个手指, 有的伸出5个手指, 有的紧握拳头表示要发言者加油。此时, 不论高分低分都是真诚的鼓励, 不管发言者还是倾听者, 都是课堂的热情参与者。你看, 学生的笑容有多么阳光, 他们沉浸在互动中, 陶醉在欣赏里, 栖息在共同给予的快乐里。

4. 利用教室开设“微博”空间

有些孩子, 有一支生花妙笔, 如果把他们的文字一一念给大家听, 时间是不允许的, 但是, 如果仅仅点名表扬一句, 这种赏识只是隔靴搔痒而已。我想到了让大家一起来赏识他们, 可以粘贴他们的作品。我让每个学生都创办个人“微博”。一个个形状各异、色彩明快的个性独特的“微博”在教室里开张了。“微博”既充分利用了教室的墙壁空间, 又美化了教室, 更重要的是粘贴的随笔、作文等都有一个评论空间, 学生阅读别人的作品, 心里的感受和感动都可以书写在留言板上。一次年级篮球赛的赛前赛后粘贴的习作,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留言比习作本身字数还要多。课间时, 学生常常三五成群地围着那些“微博”品评一番。那些留言上的中肯评价和热情赞赏之详尽和感染力之强, 确实是我们这些繁务缠身的教师所预想不到的。展示完毕的习作和留言, 学生又可以取下小心地保存起来, 想看了再翻开, 依然可以感受到相互鼓励的温馨。较之教师在期末的报告手册里那些僵化的评语, 这样的赏识会更加值得回味与珍藏吧。

总而言之, 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赏识教育无疑是沟通师生情感的重要纽带, 是和谐语文课堂气氛的调味品, 是开启学生学习潜能的一把“金钥匙”。语文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利用各种机会表扬、鼓励、肯定学生,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帮助他们获得自我价值感, 促使他们积极向上, 走向成功。

远程教育走进语文课堂 第2篇

应试教育以考试分数来衡量教育成果,它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语文教学陷入“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困境。要走出困境,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育必须遵循主体和谐民主的原则。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健全完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一)诵读、乐说、细品、仿写交融运用,激发学生参与。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它关注的不再是学生是否参与,而在于学生如何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运用灵活创造性的措施,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全过程地参与,每个学生参与。

1、诵读。语文教学宜“诵读为先”。朱熹曾说:“凡读书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叶老也说过:“学生读的好,才能写得好。”诵读的确重要。在诗词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畅游在中华古诗词的海洋里,尽情融合凝聚在诗中的意境、智慧、风骨,以加深学生文化蕴含,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审美的意识。文章不是无情物,它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并以这感染读者。诵读时,应引导学生披文以人情,沿波深源,启迪学生之情感与作品之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走出课文的艺术之宫,对琳琅满目的语言珍宝品味鉴赏,寻幽探胜,受课文多姿多彩的美的魅力感染,灵性为之开窍。人情入境人理地汲取文章中的丰富营养,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顿悟,实现主体接受的最优化。

2、乐说。为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能力,养成参与习惯,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的“说”。起初让学生由敢说、大声说、人人说发展到深层次的正确说,愉快地说。对学生的“说”采取容忍激励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开展“五分钟演说”,“说自己,评同学”等活动。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鼓励学生在课上“想说就说”。免去了举手须经老师同意后才发言的规矩。实践证明,经过长期锻炼,学生们由怕说到敢说,进而会说、说对、说得好、乐于说。“说”表现了思维,“说”本身就是一种参与,实现了主体接受的自主独立性。

3、细品。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文质优美。要使学生陶醉于作品的优美意境之中。获得愉快,美感,情趣,就得对美文佳句细细品味。中学语文课本中如《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描绘了祖国山河的优美壮丽景色,学生美读品味,可以激发爱自然,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当然教读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细品教材中的传神之处,点睛之笔。执教《荔枝蜜》,我紧抓结尾句“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揣摩研讨,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建设美好生活的愿望,领悟作者积极健康的生活真谛,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细品。使主体接受创造性得以实现。

4、仿写。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模仿性又是作文教学显著的特征之一。朱熹曾指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诚然,模仿决不是意味着鼓励学生抄袭或简单的摹写,而应是“似范其貌,实取其神”。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美文章,让学生模仿并创造性地想象,在内心情感的驱动下,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对以往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表达美,创造美。仿写是进行美的教育和培养美的创造能力的重要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及主观能动性。

(二)重视学路,合作互动,促使主体参与。

现代教学十分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教学效果明显与否,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程度。教学时。我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难点的突破。都包孕着学生思考、创造。课堂上师生互动。相互启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教学内容符合求知实际。主体接受因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之特点。因而学法指导极为重要。教师应重视学路,顺应学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把暴露的教学矛盾视为最可贵的教学机遇,在“山穷水尽”处共同探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

二、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思想家王守仁也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可见古人重视“乐学”,强调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欢悦中思维。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需坚持两个原则:

(一)民主平等

现代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看作学习活动的主体,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学时,教师应把学生看作与自己人格平等的朋友和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应尊重他们的人格情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观点。学生可与老师争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对学生探索中出现的错误,不能求全责备,要构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语文教学应成为一个多元的`主体交叉的对话空间。所有的人在此对话空间中皆是自主、平等、独立、友善的。

(二)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公平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尽管每个学生在时间、课程、设备、师资、学习生活上是平等的,但各自的内因不尽相同,势必造成学习结果的不平等。素质教育不是扩大这种不平等,相反正是弥补差异,使每个学生达到基本的素质要求。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心中有人人,人人在心中”。设置问题要有梯度,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思考,使他们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后进生的身信心不足,教师要多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把他们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力推向前台,使他们产生成功意识,得到成功的体验。教师寓教于乐,使学生学有所乐,这正是素质教育所企盼的。

三、科学训练,开启思维,促进发展

启发学生思维,发展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实现此目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主体训练之模式,让学生去阅读、去讨论、去动手练习,教师重在点拨引导,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和。

(一)传授基础知识,重在启发提示。

例如:讲授“嗟来之食”成语时,并不将成语之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推断它的意义,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实。讨论时有同学说:“‘嗟来之食’就是不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的食物。”针对此答案,我就势反问:“我们每天吃的饭都是妈妈亲手做的,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按刚才这个同学解释,我们的一日三餐都是‘嗟来之食’了。”这样一提示,学生顿觉回答得不对,就改口说:“是施舍的意思,”我立即赞许道:“施舍这个词用得好,”问题到这个地步,我继续反问:“什么样的施舍?你满怀同情和怜悯递给乞讨者一碗饭,这种施舍能否叫‘嗟来之食’?”受我的启发学生顿悟,找到了答案:“嗟来之食――带有侮辱性的施舍。”事实证明,通过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学习的知识扎实、可靠,用起来得心应手,举一反二。

(二)课文的理解与分析,旨在思维创新。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学中除了找准知识重点之外,我还努力找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思维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执教《石壕吏》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们说说,谁在泣幽咽?”此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学生打开了思维的闸门。有同学说:“定是乳下孙受了惊吓,因长时间哭叫而无力在泣幽咽。”有的说:“或许是‘出人无完裙’的儿媳,想到今后无法生活而泣。”有的说:“是逾墙逃走。深夜潜回家的老翁,想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遭遇,老泪纵横,幽咽而泣!”还有的同学说:“我理解为别的几家有人在‘泣幽咽’。”对老翁一家来说。安史之乱带来的深重灾难,已经使他们欲泣无泪,欲哭无声了。我们鉴赏这首诗不应只停留在老翁一家人的不幸遭遇这个“点”上。应由此联想到当时社会生活的那个“面”。这样才更准确地认识诗歌的主旨,才更准确地理解杜甫的诗为什么被誉为“诗史”。学生们富有创见的想象,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审美价值。

(三)写作训练,注重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点拨法强调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自然离不开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传统的语文教学对任何问题都以一个标准答案来评判,抑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尤其是写作过程中那种过细死板的指导,死扣命题的审题,都在无形中使学生的思维单一、呆滞和迟钝。为克服写作训练的弊病,开发学生思维,拟定作文题目既不能太窄。又不能过于笼统,像《我的老师》类似的题目,学生写起来无非是老师带病上课,雨夜家访等内容,很难写出新意来。不妨将之改为《老师的……》,这样所写的东西很多,如老师的眼睛、笑容、皱纹、教鞭、生日、星期天……经过点拨,学生多角度思考,老师的形象就写活了。此外。我还加强学生审题立意时拓展思维的练习,要求学生写出人所未想。人所未思的内容。意蕴引导学生从老师的工作、生活、家庭等全方位去思考,促进学生浮想联翩,心领神会而自动腾飞。写出来的作品很有分量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让审美教育走进语文课堂 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 健康人格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能力教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培养自己具有美的心灵,美是自我教育的的重要手段。”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极大。我们要培养“真、善、美合一”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人才,语文教学应该大力贯彻审美教育,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优美的感情、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

高中语文教学是一种鉴赏美的事业。《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能够引起学生感情的激荡与共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深厚的精神底蕴。

高中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把蕴藏在文本中的种种美挖掘出来,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终极目的,这对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以下谈谈我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给学生美的体悟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挖掘出人物的美。如善良的窦娥被绑赴刑场,满腔冤愤爆发成似乎荒唐其实具有艺术真实的三大誓愿,她的这种人格美震憾了多少人的心灵。《边城》中的翠翠,作者把少女朦胧的感情与湘西特有的景致联系在一起,通过情与景融合把湘西的那种人情美刻画得淋漓尽致。还有在《祝福》中祥林嫂在祝福之夜倒毙在鲁家门前的雪地上,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思想家在如何解剖我们民族的劣根性,对民族的“奴性”与知识分子“软弱”的批判,以及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抨击都通过祥林嫂这个人物表现出来。这也是作家悲剧美思想的再现。

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些形象让学生从中发现人物形象所孕育的美感。真正体验到文学作品中美无处不在。只要认真阅读,深入挖掘,就可以发现人物美,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对作品中的人物美,每个人观照的方式、角度都可能不一致,我们就不能制定唯一的答案。我们必须善于用文学理论去引导学生发现什么是作品的美,什么是人物的美。它的美必须具有时代的典型意义,能激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唾弃。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认知和情感总是相伴而生并相互作用的。知识只有借助情感这个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和内化。新课标语文教材中增加了许多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精品,有催人泪下的剧本小说。这些名作名篇都洋溢着作者鲜明的情感美。教师若能深入地展示出其中蕴含的情感美,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二、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给学生美的感受

语文课堂教学手段的美化,形式多种多样,能给学生美的感受。如导语、板书设计、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探究、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课本剧的表演等等,只要使用得当,都能营造美的教学氛围,产生课堂的美学效果。如教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就可以给学生播放背景画面和音乐,再现康桥的美丽景色,理解作者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在教授《边城》时就可以运用影视片教学,或者运用资料图片再现湘西凤凰城的美丽风光,让学生对作品的形象美、人情美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又如在教学《项链》时就可表演课本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亲身体验中达到对作品人物形象的认识,从而揭示作品的情节美和主题美。

如我在执教《石钟山记》一文时,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本书叫《字说》,他认为每一个汉字都可以从字形上求得该字的含义。有一次,苏东坡见到王安石就打趣道:“荆公先生,我的名字中的‘坡’字该如何理解?”王安石道:“坡者,土之皮也!”苏东坡又问:“那么‘滑’字呢?该不是水之骨吧?”王安石无言以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只从表面上去理解。想一想,我们今天要学的《石钟山记》对石钟山的命名是否也可以从表层上去理解呢?通过这一导语,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较好地揭示了《石钟山记》一文美的内涵。

同样,精妙独到的板书设计也能创设一种课堂教学美的佳境。优秀的板书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是教与学的媒介,它可以将一篇课文美的内蕴浓缩定格在有限的黑板上。如《项链》一文,可以将小说的情节:无项链、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假项链设计成一条项链,其中的每一个链环代表一个情节,而链环与链环之间的空隙,则代表情节的变化来体现小说一波三折的情节特点。链环与链环之间用一条虚线串连,表明这是一条无形的绳索。坠设计成心型,上书“虚荣”二字。这样的板书设计,不仅浓缩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产生了画龙点睛的美感效果;不仅让学生体味到课文情节构思之美,而且能让学生过目不忘。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更是给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表现美的广阔空间。运用各种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挖掘作品中的审美因素,创造一种能再现作品所描绘的审美情境,以诱导学生在阅读中身临其境地去领悟、去鉴赏。它融声、像、文于一体,更便于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牵动学生的思维,达到了真正表现美的目的。如我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把清华园的月色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被清华园的月色、荷花的美艳、周围的景物所折服,真正感悟到散文情与景融合在一起的文体特点和通感的修辞手法,理解作品的“淡淡的忧愁”的主题。

总而言之,美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材“无山不含玉,无水不藏金”,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发掘教材中蕴涵的各种美,积极运用各种手段创造课堂教学美,让学生感受美、熏染美,采摘美的花朵,形成人格美,最终达到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终极目的。

让“三生教育”走进语文课堂 第4篇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增强实施“三生教育”的能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要想在课堂上成功地实施“三生教育”, 首先必须提高包括业务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 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 而且还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三生教育”的内容和意义。须知学校是开展“三生教育”的主战场和重要力量, “三生教育”是通过整合全社会的力量激发学生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 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标过程。目前, 部分教师对“三生教育”的内容和意义认识不够全面, 有的则把“三生教育”片面化、孤立化、简单化, 把“三生教育”与课堂教学相剥离, 以至于有的教师的教学行为、过程和目的与“三生教育”相违背……这些教师的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方法简单, 教学内容片面而离散, 教学目标含混不清等问题, 因而就谈不上“三生教育”在课堂中的渗透了。

因此, 教师必须博览群书、熟读精思、善于学习和研究, 除了熟练掌握和自己教学业务相关的知识外, 还应当理解和熟悉“三生教育”方面的内容, 让自己真正成为“源头活水”在课堂上如鱼得水, 潜移默化地把“三生教育”渗透到教学实践当中来。

二、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 灵活生动地开展“三生教育”

现行的语文教材, 课文编排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所选课文意蕴深刻, 耐人寻味。有不少的篇目可用来作为“三生教育”的材料, 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为例, 有帮助学生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和善待生命的课文, 《蝉》、《贝壳》、《再塑生命》、《生命、生命》等课文;有启迪学生心智、让学生正确面对困境、挑战自我、增强生存能力的《丑小鸭》、《爸爸的花儿落了》、《紫藤萝瀑布》等课文;有让学生领悟生活之美, 揭示人生的真谛、体悟幸福的《金色花》、《散步》和《社戏》等课文。

以《丑小鸭》这篇童话作品为例, 语文教师可以把丑小鸭从追求梦想到历经磨难直至享受幸福这一过程启迪学生如何去面对生命的残缺和遗憾———生在养鸭场;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考验———遭遇一系列磨难;继而去思考怎样乐观勇敢地开创生活、享受幸福——变成白天鹅。最终让学生学会乐观积极地面对和思考人生最大的一个课题:苦难。

三、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彰显“三生教育”的精神

“三生教育”站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高度, 从人文关怀的高度出发, 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 关注个体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基本问题, 因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教育宗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剪裁、教学手段的取舍, 还是教学目标的确定都必须鲜明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 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再塑生命》一文时,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 以读感情、读明理, 全面感知文本内容, 了解海伦在萨莉文老师的关爱和指点下直面苦难, 创造人生的感人事迹, 继而引导学生思考生命, 体悟生存之道, 懂得感恩生活, 创造生活, 培养学生坚定、勇敢而又乐观的心灵品质。小到一个问题的设置, 大到对文本主旨和内涵的评析探究都以学生为主, 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那么“三生教育”也就真正融入语文教学了。

让朗读走进语文课堂 第5篇

甘肃省临泽县城关小学 陈翠玲

小学语文课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是落实大纲要求的极佳载体。那么,如何开启朗读训练这扇大门,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一、范读引路,激发兴趣

朗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我想这“口授”就是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教师的示范,形成课文所需的情感氛围,使学生进入意境,受到熏陶,感受语言的魅力所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有滋有味的朗读一定能将学生带入课文意境。

1.范读

范读是最好的方法。教师通过范读,或者听录音朗读,把文中包含的深情朗读出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范本。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的朗读水平就能有所提高。教师范读本身也是对学生“授之以法”,对他们同样可以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和感染的作用。

2.领读

通过范读后,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一句一句领读。这样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到的学生,他的朗读水平得到老师的肯定,喜形于色,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朗读的兴趣。对其他同学来说也是很好的促进,大家都十分专注地跟读,因为如果表现出色,也会当选为小老师领读。

二、掌握技巧,传授方法

当大部分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时,教师要趁势交给学生读书的“金钥匙”。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传授方法时不能操之过急,起点要低,要逐步引导,循循善诱。

1.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要求学生朗读时做到一个“准”字",即:不读错、不添字、不漏字,发音清楚、响亮、不拖音。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和重音,这非常重要,试想一下,学生如果一口气把课文读完,语调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那就谈不上是朗读了。

2.抓住关键词语朗读

读好关键词语能帮助学生体会句子包含的意思和情感。如:教学《笋芽儿》“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一句,我引导学生:“低声呼唤”时是怎样的表情?自己做一做。该怎样把它表达出来呢?学生马上意识到该轻轻

地读。“沉睡”是什么意思?你睡的很香时希望别人怎样把你叫醒?学生意识到要亲切的呼唤。通过对关键词“低声呼唤、沉睡”的点拨,学生的脸上马上出现了亲切的表情,读的语气温和。“熟能生巧”,随着朗读文本数量的积累,学生逐渐学会自己捕捉文中的关键词语,语感在悄悄地形成,这样就可放手让学生自由美读了。

3.换位联想朗读感悟

新课程的课文贴近生活,朗读训练时把自己换成文中的一个角色,试着入情入境,就能感悟出读书的语气、表情来。如:读《胖乎乎的小手》一文,妈妈下班回来,看见画,笑着说:“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读这句话时,想一想,你自己帮妈妈干完了活,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是不是眼睛笑眯眯的,嘴巴合不拢。听了妈妈表扬你的话,心里是不是美滋滋的?想好以后,再来读这句话时,就会笑容满面的读出夸奖、喜爱的语气来。

三、反复诵读,体验快乐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到位,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引起学生朗读兴趣,带领学生感受朗读乐趣。

1.分角色朗读

即让学生读课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如《春雨的色彩》一课,让学生戴上头饰,变成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各自朗读它们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语句,这样,学生把自己当成是课文里的一员去感受,去理解,就能读得入情入境。

2.表演式朗读

表演式朗读有种:(1)分角色表演式朗读。

即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演一演。学生走进课文,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形象贴切的表演,把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春雨的色彩》、《美丽的小路》、《丑公主》、《三个儿子》等生动有趣的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朗读方式,让学生体验快乐。

(2)表演再现不同角色的形象朗读

如《三个儿子》一课,对话多,可通过表演再现不同角色的形象:两个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的,这两个妈妈的儿子是怎样表现的,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儿子是怎样帮助妈妈的。在表演中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帮助学生理解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3.比赛式朗读

比赛式朗读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教学中同一篇课文我们可以进行同桌赛读、男女赛读、小组赛读、师生赛读。让朗读小能手展示自己的魅力,带领大家共同提高。

4.想象式朗读

根据课文内容,边朗读边想象,把文字变成一幅幅活的画。如学生朗读《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时,我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结果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到一个小孩在菜园旁边追黄蝶;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到春天到了;还有一个学生说,我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菜花中飞舞的蝴蝶……想象式朗读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丰富的想像能力。

5.配乐朗读

朗读课文时,用合适的音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以情激情,感染学生。新课程的课文录音带里都伴随着合适的音乐,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把它利用起来。比如学习古诗,我们就可以为古诗配上合适的音乐,引导学生像古人一样吟诗,尝一尝当诗人的滋味。

让素质教育走进初中语文课堂 第6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加特长的教育,应体现在包括音、体、美、劳技在内的各科教学活动中和学校各项活动中,进而,为初中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 使初中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1]。在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或者反面效应。初中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作用,让素质教育走进语文课堂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建立素质教育观念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

对于新世纪的教育而言,改变传统的旧的教育观念是语文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改变以往狭隘的人才观念。传统的人才观念是认为只有上了大学,成为了学者、专家才是真正的“人才”,长期狭隘的人才观念,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本意,把基础教育变成了培养“专家”、“学者”等优秀人才的淘汰制教育。因此,教师要树立公平观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既要为高中学校输送人才,又要为社会输送有素质、有涵养的劳动力。

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分取人的眼光。不能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唯一指标。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具备全面的眼光,既重视智育,也不能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育,要牢记叶圣陶先生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因此,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建立素质教育观念是进行学科素质教育的关键,基础教育的每一门学科都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任课教师要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建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把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放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来。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尚君说过,教师的素质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成果。素质教育与教师个人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课前要精心优化和设计安排一节课45分钟的教学活动。既要使课堂教学活动趣味盎然,生动再现作品蕴藏的思想美、艺术美,又要从琐屑的讲解、分析、训练中解放出来,提纲挈领,巧作点拨,以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2]。教师合理地安排一节课的结构,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是一个教师良好个人素质的体现。语文课本应该是一门最具有魅力的课,为什么长期以来不受学生欢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上课千篇一律,照本宣科。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结合教师独特的个性,才能将语文的魅力挖掘出来。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形成鲜明的教学个性,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课堂,在努力形成素质教育观念的同时,用自身的素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和领悟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指出:“活动课程在实施全面发展中同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体功能,对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3]语文活动包含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

校内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征文、作文比赛、书法大赛;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记日记的习惯;成立文学社团;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校内演讲、诗歌朗诵活动等等。

校外活动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如果学生仅仅被关在家里或者学校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什么“国家荣辱,科技兴国、国内外大事”等一概与他无关,那么又怎样培养学生的“是非观”,“荣辱观”,又怎么能培养学生民主、合作、竞争等一系列现代意识呢?而语文校外活动正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去工厂、农村、公司、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不同地方,去采访不同的人群;组织学生收集不同的民风习俗,民间传说;让学生走出校园从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等各种渠道收集各种文化现象等等。语文活动有着多方面的功能,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精神方面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4]。

四、结语

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说过:“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初中语文的素质教育就应该从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入手,使学生在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各种素质。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艰难的工程,但又是不能阻挡的时代潮流,我们唯有投身其中,孜孜以求之。

参考文献

[1] 林光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教育评论,2010(10).

[2] 吴予.把握初中语文新大纲和教材特点,实施素质教育[J].学科教育,2011(09).

[3] 曾后育.让语文课堂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J].现代阅读,2012(10).

[4] 王燕北,王德玮.初中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浅探[J].教育探索,2007(02).

远程教育走进语文课堂 第7篇

1 利用教材和美文, 挖掘丰富的心理教育“素材”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欣赏作品, 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 辨别真假、善恶、美丑, 逐步提高欣赏能力, 在体味“美”的同时, 让学生悟出生活的哲理, 受到感染, 从而内化为一种人格品质。

1.1 介绍作家, 树立人生榜样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家名篇, 这些名家的人格为后世景仰。在教学中介绍一些作者时, 可以针对学生实际, 有重点地介绍这些作家的人生经历、情感历程、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知识, 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 受到教育。如蒲松龄面对落第却发愤创作, 曹雪芹处境艰难仍不辍笔耕, 苏东坡屡遭贬谪却乐天超脱, 等等, 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的生动材料。

1.2 挖掘主题, 进行爱国教育

在语文的宝库中, 一代代爱国志士用血和泪铸成的篇章绚丽夺目。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的“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春望》, 这些优秀的诗篇让学生感受到人格的力量, 从而在大是大非面前有了正确的抉择。

1.3 课外延伸, 完善自身人格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 提高阅读能力, 必须拓展教材, 丰富第二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东西越多, 掌握课内基础知识就越容易。”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 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 列出书目, 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 引导学生去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 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激发阅读兴趣。在指导课外阅读时,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引导他们展开讨论、交流阅读感受。这样,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就能收到实效, 学会自己教育自己, 逐步完善自身的人格。

2 联系学生实际, 在语文训练中渗透心理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必须从心理上去了解学生。作文、周记、日记等都是教师了解学生思想、心理状况的重要窗口。而及时了解学生情感发展的脉搏, 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更有助于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就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为心理保健筑起一道有效的“防线”。

2.1 作文书写人生

作文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作文与做人是相通的, 从育人的角度而言, 作文求真, 更能唤起学生对生活与社会的责任感, 能陶治其坦荡的胸怀、纯洁的情操。因此, 在命题、指导、批改过程中, 我们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实际, 说真话, 抒真情, 把作文和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在话题作文教学中, 拟些如“环保、奥运、宽容、交友、诚信、上网”等贴近现实或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由于这些话题学生较为熟悉, 所以往往能把真实感受说出来, 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理状况, 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2.2 日记感悟人生

指导学生写好周记或日记。日记与一般命题作文不同, 日记更侧重的是学生心路历程的记录, 它是即时的、随意的, 又是真切的、现实的。学生产生的学习焦虑, 心理躁动往往都是莫名的、杂乱的, 如不及时加以自我梳理, 常常会引起极端的行为。写日记会把学生心理的无序活动凝结在文字上, 这一过程的本身就起了平衡情绪的作用。如能再回过头来对这些文字进行理性的思考, 学生们就会发现自己的一切担心和忧愁是大可不必的, 心境也就会趋于平和。我们语文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如何把日记写真、写实, 更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对写出的日记作再思考, 去求善、求美, 把作文与做人紧紧地结合起来。教师可透过周记或日记这扇“窗口”, 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 帮助他们认识自己, 超越自己, 增强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主、开拓创新的人格。

3 开展活动, 加强多样的心理“营养”

3.1 课前三分钟演讲

演讲能倾诉情感、展示才识。语文课前, 让学生轮流上讲台作三分钟的演讲。可分别以“理解、尊重、宽容、挫折、乐观、竞争、自信、自卑、嫉妒”等话题, 组织学生展开演讲, 学生们或进行道理阐述, 或运用正反事例进行论证。这样, 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另一方面, 对其良好的品质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2 搜集格言、警句、名人名言

格言警句有言简意赅的特点, 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体现着丰富的哲理。组织学生熟读、背诵名言警句,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和理解感受, 这如同对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注入了丰富的营养。阅读摘抄这些名言警句, 既能启迪智能, 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意志、人格的教育。

3.3 开展“朗诵、辩论、答记者问、即席采访”等活动

要在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 凸现学生的自我意识, 诱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也可以开展“成语接龙、美文摘抄、书法比赛”等, 展示他们的自我价值, 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可以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 创作小品、相声、舞蹈、课本剧等, 使他们的审美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事实表明, 这些活动不但能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 而且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综合心理素质。

由此可见,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充分开发其心理潜能, 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语文学科教学中, 教师要把整体育人视为语文教学的目的, 把教学过程视为育人过程、心理教育的过程, 全方位、全过程地渗透心理教育。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 使语文教学成为有活力、有灵性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余乾坤.语文课堂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5 (1) .

远程教育走进语文课堂 第8篇

不满之一:导入课题, 漫不经心。

师:同学们, 疾风知劲草, 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短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灵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

生:船长。 (既听不出语调的高低, 又体会不到情感的成分。)

师:这可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船长, 当我们称呼他是应该怀着怎样一份情感?同学们, 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来, 重新读!

生:船长。 (勉强提高了音量, 却跟情感无关。)

这样平淡无奇的开头, 奠定了学生学习整篇文章的基调, 学生整堂课的学习都是漫不经心的, 其效果可想而知。

不满之二:沉船时刻, 漠不关心。

师:“诺曼底”号客轮为什么会遭到“玛丽”号的猛烈撞击?撞击后, 当时船上的场面怎么样?

生:薄雾笼罩着大海。突然, 沉沉夜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那是正在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巨轮, 它直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来。只听一声巨响, “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 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 男人、女人、孩子, 半裸着身子, 奔跑着, 呼喊着, 哭泣着, 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读课文的语句, 回答撞击的原因, 描述船上混乱的场面。找得比较正确。)

师:在这段话中, 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当时情况的危急?

生:抓住“可怕的震荡”, “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 “奔跑着, 呼喊着, 哭泣着”等词句来体会情况的危急与混乱。 (理解词句也比较到位。)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危急与混乱。

生:读课文。 (但怎么读都感受不到气氛的紧张, 也谈不上心里的恐惧。)

不满之三:船长牺牲, 无动于衷。

师:船长哈尔威巍然屹立在舰桥上, ……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同学们, 如果你就是被船长救起的一员, 此时此刻, 你想对船长说什么呢?

生: (一阵沉默后有一人回答) 船长, 你真伟大。 (赞美与敬佩的语调很不明显。)

师:快, 时间很紧迫, 要说要喊的赶紧啊!

(大家都沉默了。)

以上就是我初教《船长》时几个最不理想的片段, 不愤不悱, 不启不发, 感到不痛不痒的, 心里特郁闷。失败之余我不断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我教学设计的原因?还是学生的情商不够高?我百思不得其解。

课后我跟学生作交流, 才发现由于文本内容实际与学生生活距离较大, 学生缺乏切身的体验, 因此品味文本语言时, 学生的感悟往往停留在文本的表面。难怪学生的漠然。于是, 我决定借班再次执教《船长》, 这次我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为学生丰富经验, 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走进人物灵魂深处。

片段一: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师: (用CAI课件放映录像:在《我心永恒》的音乐声中, 一艘大型客船 (“诺曼底”号) 在蓝色海洋上行驶, 夕阳西下, 风平浪静。) 同学们, 我们已经坐上了“诺曼底”号客轮, 轮船将从南安普敦开往斯恩西岛。希望大家有一个愉快的旅程。……坐上轮船, 你最想认识的是谁?

生:有的说朋友, 有的说船长。

师: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读——《船长》。 (学生语调里有兴奋, 有惊喜, 有期望。)

这样的开头, 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拨动着学生的心弦, 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了学生,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课文的学习中。

片段二:亲历海难, 生死攸关。

师: (用CAI课件放映《泰坦尼克号》沉船的录像片段。) 同学们, 很不幸, “诺曼底”号发生了意外, 此时, 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生:有的说逃命, 有的说找妈妈爸爸, 有的说喊救命, 有的说大哭……

师:所以, 顷刻间——

生: (读课文句子, 读出了紧张与恐惧。)

师:面对这混乱的场面, 船长下达了第一次命令—— (多媒体出示船长命令的语句。) 他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生: (反复读命令, 体会船长想的是什么。)

师:可是, 人们一下子安静下来了吗?没有!读——

生:读课文有关句子, “一窝蜂拥了上来”“拼命维持秩序”“简直像疯了似的, 乱得不可开交”强调了出来, 教室的气氛也分外紧张。

师:黑暗中传来了一阵对话, (将对话重组后, 多媒体出示。)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被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奥克勒大副!”

大副回答:“到!”

“还能坚持多少分钟?”

“20分钟。”

“够了。”

“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 你的手枪在吗?”

“在, 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 你就开枪打死他!”

生:分角色对话, 简短而有力, 干脆利落, 体现了船长的果断与指挥才能及他的做人之道。

师:于是, 混乱的场面还继续吗? (没有。) 读——

生: (读课文有关语句。突出了“伟大的灵魂”等词句, 语调里透出敬仰与沉稳。)

学生似乎亲身经历了一场海难, 身临其境, 方能加深内心体验, 方能感受船长的沉着冷静, 方能走进人物的灵魂深处。

片段三:面对雕像, 悲情恸哭。

师:我们都获救了, 可是船长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伴随着《英雄的黎明》这悲壮的乐曲缓缓响起, 在一艘轮船的舰桥上, 船长黑色的身影徐徐下沉。) 同学们, 此时此刻, 作为被船长救起的一员, 你想对船长说什么就赶快说吧!

生: (激动地喊。) 船长, 快游过来!我把救生圈给您!

生: (哽咽着说。) 船长, 您别离开我们!我们还没有报答您的救命之恩呢! (哭)

生: (眼含泪光说。) 船长, 您是真正的英雄, 您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人!

……

师:来, 同学们, 让我们全体起立, 一起读—— (PPT放音乐, 声情并茂配乐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学生面色凝重, 群情激昂。)

师:我们敬爱的哈尔威船长用自己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伟大人格魅力为我们树起了一座雄伟的丰碑。老师真心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像哈尔威船长那样用自己的正直与善良, 用自己的无私与真诚, 在人生的历程中也筑起一座高高耸立的丰碑, 真正成为太阳底下堂堂正正的人!让我们再次读课题——

生: (深情地读) 船长! (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让电影走进语文课堂 第9篇

我们的世界充斥着影视作品。语文课堂要放电影, 放什么电影呢?笔者认为, 所放影片要依托课文, 脱离课文的影片犹如无本之木。放映的电影要遵循与课文内容相似、主题相近的原则。

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文学的叙事, 电影在造型中叙事, 如198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孙道临导演的《雷雨》就是根据曹禺原著改编的;198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岑范导演的《阿Q正传》就是根据鲁迅原著改编的;1954年英国、意大利合作拍摄、劳伦斯·哈维、苏珊·仙托主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根据莎士比亚原著改编的。这些都是很好的的教学电影,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都可以组织学生观赏。

不是每一篇课文都能改编成电影, 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需要改编成电影。电影是吸收、借鉴小说、诗歌、散文及戏剧的表现手法与精神, 渗透矛盾冲突、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诗的意象意境的综合艺术。选入教材的绝大部分课文是难以进行剧本改编的:诗歌缺乏矛盾冲突和情节结构, 写景散文缺乏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电影能再现原著的形, 也能再现课文的神。课堂放映的电影要契合课文的主题。在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中, 作者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双腿残废, 当辉煌的成功就要走近他时, 他至爱的母亲却永远地合上了疲惫的双眼;对照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 作者感悟到“我残疾但不能颓废”, 应该像地坛那样, 让生命张扬出活力;对照母亲苦难坚强的一生, 作者明白了自己应该像母亲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 让“坎坷”灿烂。因为史铁生的经历没有被改编成电影, 所以没有一部电影能够再现课文内容。

电影与语文教学都是艺术。前者是视听的艺术, 后者是感悟思维的艺术。当电影走进语文课堂时, 学生就在视听享受的过程中进行感悟, 这样的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文是“斑”, 电影是“豹”。电影走进课堂, 就是将课文节选这个局部放在电影全篇这个整体里观照。在进行文学作品鉴赏的教学时, 我们提倡读原著。但在现阶段的教育形势下, 一方面, 学生的精力有限, 各科学习任务量大, 读原著成了奢侈;另一方面, 就算学生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也不可能读到选作教材篇目的所有原著。电影在这样的情势下走进了课堂。虽然在课堂上教师对全部剧情进行了介绍, 但留给学生的只是一个模糊粗略的印象, 时间一久, 学生连这点印象都没有了, 电影让学生更鲜活地了解了故事情节。人教版必修四第3课《哈姆莱特 (节选) 》, 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忧郁和延宕是世界文学领域对哈姆莱特比较一致的评价, 没看过全剧是无法理解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的。课文节选部分的体现不充分的, 在不了解前情的情况下分析出来的哈姆莱特是单薄的。

电影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个课堂。以文本教学为主的课堂将重点放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 较多地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电影的课堂将教学目标中涉及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部分摆在突出的位置。《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 作者弗罗姆理性地阐述了母爱和父爱的特点:母爱是“无条件的”, “母亲是我们的故乡, 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文中也谈到两种爱: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这篇文章的教学, 不仅要让学生筛选出重要信息, 更要让学生感受理解到父母对子女或显或隐的爱以及正确面对学生时代的爱。课文上完, 我播放了电影《山楂树之恋》, 让学生通过电影理解:静秋母亲对静秋的严格要求是因为爱;静秋与老三的山楂树之恋美在热烈而理智、纯净却成熟。电影中蕴藏着丰富的感性、理性材料, 教师要在影片解读中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体验和理性分析中, 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让对联走进语文课堂 第10篇

把对联引入语文教学, 既体现教学中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又体现了师生之间思维的能动性和语言凝练性, 把语文教学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用对联抛砖引玉, 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 新异的刺激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 引用对联创设情境, 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参与欲望。

如我在教读《醉翁亭记》时, 我用多媒体手段, 首先向学生展示了现在醉翁亭上的一副对联:“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翁去八百载醉香犹在”, 然后导入新课。接着, 我针对对联提出一些问题,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对此联进行赏析, 让学生在古今对照中去品味醉翁亭的文化底蕴:

(1) 上联中的“山”是什么山? (2) “山行六七里”是什么意思? (3) “亭”指什么亭?为什么可以写成亭影? (4) 从哪里可以看出“不孤”?

一石激起千层浪, 全班同学学习兴趣陡然提升, 积极进入文本, 认真思考, 踊跃发言, 对以上问题热烈讨论, 逐一解答。通过师生互动赏析这一副对联, 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巩固, 使整堂课高潮迭起,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可见, 用对联导入新课, 别具一格, 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对联分析课文, 言简意赅, 提高学生表达和概括的能力

对联形式简短, 语言精炼。其作为一种语言艺术, 有其高度的概括特征, 它以最精炼的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 因而拟写对联就是炼字炼意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 如果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对联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归纳总结文章主题等等, 更能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简洁概括的能力。

我在教授《范进中举》时, 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 知道了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的表现, 以及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后的结交示好, 于是我让学生用对联的形式评价:趋炎附势胡屠户;攀高结贵张乡绅。这副对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胡屠户、张乡绅对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态度, 使学生对文章里的人物有了鲜明的认识。

再如, 我在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一文后, 有的学生非常同情孔乙己的遭遇, 有的则认为孔乙己的悲剧在意料之中, 是他的性格使然, 于是我趁机让学生用对联的形式评价孔乙己, 学生概括为“满口之乎者也, 自命不凡终被笑;一生好吃懒做, 偶为偷窃定遭难”。这副对联高度地概括了孔乙己悲剧的具体表现, 而且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了一个升华的作用。

可见, 如果把对联引入语文教学中, 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活跃学生的思维, 加快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更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简洁概括的能力。

三、用对联实施迁移, 触类旁通, 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怕学, 老师怕教”, 历来是文言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其实文言文复习, 更是热锅炒冷饭———里冷外热, “老师烦, 学生厌”。如果适度将对联入课, 进行文言文的迁移训练, 不仅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更能使学生触类旁通,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改过去古文复习沉闷被动的课堂气氛。

为培养学生运用课本所学的知识拓展教学内容的能力, 我根据课文的内容, 引导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归并, 使新旧知识融合, 相互渗透, 从知识的单一性过渡到综合性, 做到知识的串线结网。如《孙权劝学》《伤仲永》《送东阳马生序》等文, 都是劝学、求学方面的, 我就让学生收集有关的读书、劝学方面的对联。这其中较好的有苏轼的“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陆游的“万卷古今消永昼, 一窗昏晓送流年”, 孙中山先生的“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短短几行, 寥寥数语, 道尽古人刻苦求学之志, 更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又如我在复习古诗词时, 我根据曹操的《观沧海》设计了“东临碣石观沧海”的上联, 要求学生用所学古诗词的内容对出下联, 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分别用苏轼《江城子》、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花木兰》, 写出“西望星空射天狼”“西下夜朗寄愁心”“西剪窗烛话巴山”“西市鞍鞯赴战场”等下联。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把对联艺术有选择地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 有趣、实用, 深受学生欢迎, 同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大力倡导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强化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把对联艺术引进语文的课堂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语文教学的领域, 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笔者认为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 (下)

远程教育走进语文课堂 第11篇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都以“ 介绍作者、时代背景———教认生字新词———划分段落———归纳主题———总结写法”五步式为基本特征, 以教材和课堂讲授、老师独占讲台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体现,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 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我们应该明确,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已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不是停留在静态的理解和思考上, 而已开始应用于动态的实际操作和运行中。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用创新的方法来实施素质教育, 在此浅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爱是行动的源泉, 爱可以推动人去进行他所从事的任何事业。”教师应用深厚、博大、无私、理智、科学、严格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 才能激起学生对老师的爱戴和依赖, 从而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课前唱唱歌曲, 猜猜谜语, 课堂上师生共同活动, 运用演、讲、唱、画等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有了独到的见解时, 老师应及时鼓励学生, 当学生回答错了也不责怪他们。这样无疑会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在这种气氛中敢想、敢说, 易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课堂学习方法的转变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法, 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选择, 独立思考, 采取不同方法获

取知识, 得到发展。而素质教育也反对强迫、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要求从人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尊重人的自由选择, 充分展现人的无限潜能。将素质教育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可使得每个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成长。如在识字教学中, 我改变了以往就字认字的做法, 而是引导学生看字形、想字义、悟字理, 用生字编故事, 让他们通过合理丰富的想象感悟汉字的造字规律, 揭示汉字符号蕴涵的字理。结果学生不仅能又快又牢地记忆生字, 还充分发挥其创造能力。例如:“坐”字可以这样记忆:“两个人坐在土上。”再如“吃”字, 学生常常写成“口气”字, 所以我常常提醒他们有刺卡住喉咙, 吃不下了。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也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三、情境性课堂感化

完美的教学, 它应该是情与理的交响, 真情与智慧的交融, 心灵和心灵的沉吟、感召和唤醒。这里的“情”, 是真情、深情、热情、激情、诗情、性情等, 而理呢, 它是思考、批判、明辨、智慧、哲理、包容等, 课堂中, 惟有涌动着饱满的热情、飞扬的激情、绚烂的性情、蕴藉的深情、流淌的诗情, 教学才可能唤醒孩子们心中的热爱与柔情、眷恋与期待、圣洁与庄严。例如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 用自己充沛的情感, 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采用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 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情感背景。授课前, 将周总理画像贴在教室中央; 剪了四十多幅周总理生平图片, 贴在教室四周; 借来周总理故事书籍三十多册, 分给学生传阅, 并举办了“周爷爷故事会”, 讲述了周总理生前感人故事。整个教室庄严、肃穆、看得出学生心情是沉痛的。新的一课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开始了, 当我讲述了课文内容之后, 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时, 同学们早以泣不成声, 看得出同学们通过看图片、讲故事, 早已被总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伟大人格和精神所深深感动。

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 丰富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 经常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自编故事来表演, 而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往往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对话来。对此, 我总是大力表扬, 肯定他们的创新成果, 使他们敢于表演, 乐于表演。例如, 在教《将相和》中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时, 为了着力刻划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的诚恳。课前, 我给学生布置一道作业,“课文里没有写廉颇和蔺相如见面时的对话和动作,根据插图, 设计出对话和动作, 通过表演, 表现出廉颇知错就改和蔺相如宽广胸怀的特点, 语言要符合身份和时代背景。”上课表演时, 学生的创造性发挥的淋漓尽致。精彩的表演, 不但使学生拍手叫好, 而且形象地表现出故事中内含的意义。树立他人形象, 陶治自己的情操, 这比老师绞尽脑汁呆板地讲解要强许多倍。

五、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运用

创造力是能力体系中的核心。我们面对的大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不能灵活地去面对各种挑战。未来的社会, 将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一个人如果从小不培养独立能力及各种综合素质, 成才将是一句空话。所以, 我们在素质教育中, 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放在重要位置。小学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 小学生在他们身体迅速成长的时候, 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 去认识世界, 体验生活, 学习本领。在生活和学习中, 他们总喜欢亲眼看一看, 亲耳听一听, 亲手摸一摸, 亲身试一试。这就要求学生灵活多样地掌握知识, 运用知识, 重组知识, 通过变化和重组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带来“附加量。”同时也要求课堂教学的形式不是封闭的, 而是开放的。今天的教育决定着明天的世界。只有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 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才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我们探索创新教育的特点、规律、内容、要求、方法等就是为素质教育引进一渠活水, 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 学会生存, 学会合作, 学会创造。

让趣味走进语文课堂 第12篇

一、教师要不断“积淀”, 扩大视野

一个想教好语文的人, 必然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读书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增强课堂应变能力, 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 教学面貌会大大改观。读书使教学的眼界进一步开阔。我们的教学实际包含两个过程: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如果教师之前不学习, 缺乏感性和理性认识, 图方便, 到“教参”中“牵羊”, 学生得到的只是搬来的枯燥、乏味的答案。如果教师能将之前学习的流程、感受、规律一并教给学生, 引导他们一步步地尝试, 那么学生就能生动有趣地获得知识, 形成能力。

现在, 尤其多媒体更为我们教师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教师更应从中吸取营养, 设计教案, 并应用多媒体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 增加学生的视听享受,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法和学法, 引导学生步入优美的语文之境

我认为教师要强化“用方法”“教方法”的意识。不要一提“方法”就想到“花招”, 花拳秀腿我们不赞成, 要切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方法应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不教”, 突出主体训练。以下是几种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好方法:

1. 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就是在阅读教学时, 有分角色对话的地方, 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通过文章中角色语言的有感情地朗读, 把原文中人物或动植物对话的情境带到课堂上来的活动。在分角色的朗读过程中, 学生把自己当作文中的某一个角色来直观感受, 既有趣开心, 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能传授给学生知识,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教授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时, 教师可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角色, 通过对小柳树骄傲自满、洋洋自得的语言的朗读和小枣树谦虚沉着、不亢不卑的语言的朗读, 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将两个角色不同的语气表达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通过角色相反的个性对比, 刻画出了小柳树自高自大的形象, 同时小枣树那种谦虚、不亢不卑的作风得到了学生的认同, 教育了全班学生。这是最直接、最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了。

2. 配以道具

利用道具来模仿文章中的角色是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情了。因为小孩子最喜欢扮演, 如想扮演电视里的小红军打敌人、扮演警察抓贼等。面对道具的稀奇感, 每一位学生都想玩一玩、戴一戴、穿一穿, 感受感受这个角色, 体验扮演角色时的乐趣, 享受表演时高兴、欢乐的心情。以课文《坐井观天》为例,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道具:青蛙、小鸟。上课时, 板书课题便引出文中两个角色———青蛙、小鸟, 接着问学生:“青蛙和小鸟说了些什么?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好!下面有谁想模仿青蛙和小鸟来说说?”于是, 就请出两位同学戴上道具分别扮演这两个角色, 拿着书面对面地有感情的朗读起课文来。一次绘声绘色的表演, 引来了教室里的情境效应, 引起了学生更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因为文章较短, 此时还可以让两位学生来表演, 最后再让大家来对话, 让学生自己谈谈对话后的感受。一节课下来既激发了学生的情趣, 学好了课文, 又训练了他们听、说、读的能力。通过利用道具扮演的有趣教学活动, 文章中生硬的词句变成了形象的身势语, 帮助了学生理解文章, 记忆语言文字和其他语文知识。同时, 符合孩子天真无邪的个性, 满足孩子喜爱扮演的童心, 从而激活他们热爱读书的强烈欲望。

3. 做游戏兼学文

游戏以它覆盖面广、趣味性更强的优点进入课堂, 受到了学生的喜欢, 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情绪放松、改变师生互动状态的最好礼物。因为一个班里几十个学生, 要同时让他们得到情绪的放松或者激起他们兴趣的热情谈何容易!有经验的老师都体会过, 在课堂上的游戏就像一块磁力很强的磁石, 就不怕学生不被迷倒。只要教师抓住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一点, 便可以随机应变地设计游戏课堂教学了。像这样既给学生传授了知识, 又增加了课堂趣味, 真可谓两全其美。

4. 在实践中创新

创新学习与实践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 应向生活延伸, 向社会拓展。教师要善于寻找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融通点, 让学生心灵与课文产生共鸣, 与周围的事物息息相通, 给课堂注入活力。例如, 《找春天》是二年级口语交际课, 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文图意, 初步感知春天的特点。然后, 我再带学生到学校旁边的公园去“找春天”。孩子们在公园里欣喜地发现了嫩绿的柳枝、泛青的小草、池中的蛙鸣、归来的燕子以及各种各样绽放的花等。回到教室结合课文, 学生一个个兴趣盎然, 此时他们观察到的实物很自然地跟课文联系在一起。我让学生自由分小组互相交流, 谈论春天的景物和特点,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春天的景物反应是多样的, 教师应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当学生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春天时, 我巧妙地引导:“春天这么美好, 你想到什么?”这样就把谈话引向高潮。有的学生说:“我想照相, 把美好的春天留住。”有的学生说:“春天万物生长, 百花吐艳, 到处像美丽的大花园。”有的学生说:“我们就像春天的花朵, 是祖国的希望。所以, 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 学好本领……”这些来自生活实践中的学习, 教师只是个组织者和引导着, 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放飞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智慧火种被点燃, 创新灵感被激活, 条理、灵活、敏捷等优良品质得到了锻炼。

上一篇:实质内涵下一篇:教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