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教育论文

2024-06-10

陶瓷艺术教育论文(精选12篇)

陶瓷艺术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陶瓷艺术教育,现代,传统,审美,现代

引言

现代艺术审美中含有多少中国传统的审美内容、审美标准,这是一个被忽视但又非常重要的问题。审美教育是人类为了精神领域的特殊需求而投入的一项文化工程,时代的不同,这项工作的形式和规模都可能会存在不同的差异。国内重视审美教育同素质教育的普及工作紧密相联,要求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就是扩大了美术类专业教育的招生比例和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增添了一大批美术类办学点。今天,这些新增加的教学单位基本上都开设了陶瓷艺术类型的课程,运用现代审美知识的内容传授陶瓷艺术的创作理论和制作方法,客观评价这些年办学教育的结果,问题恰恰反映在现代审美艺术教学的内容上。

1 新旧陶瓷艺术教育概况的辨析

本文暂不研讨现代和传统审美各自的艺术水准,旨在强调如何选用及其应用后的教育效果和延及的积极、消积因素。翻开时下陶瓷艺术类的刊物杂志,扑面而来者多数为林林种种的现代审美造型样式,十余年之前我们曾经视之为现代意识、现代审美风尚促成的自然局面。然而,随着笔者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认知的日益加深,同时也经过近些年在专业教学、专业管理中的观测和研究,发现原本这就是我们近现代陶瓷艺术教育培养的目标和熏陶的审美倾向。时下培养陶瓷艺术设计师,他们接受现代审美的教育,熟悉现代设计的风格、内容,而对于中国本土的传统艺术审美的内容、思维和审美方式却接触甚少,传统的审美素养与现代审美的学习方向好似行进在两个平行的知识层面上,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便是当下在岗设计师普遍存在知识障碍和思维困顿的缘故,这些设计师们之所以还能被称为中国设计师,也就因他们土生土长在这片曾经饱含优秀传统艺术形式、内容和语言的土地之上。基于这样难于乐观的现状,迫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现代陶瓷艺术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仔细研究传统与现代审美的区别,教育的区别所在。

教育就是塑造,强化素质的要求是塑造精英式教育的目标,塑造有针对性的可用之才,倘若专业教育的方向产生偏移则很可能会影响或耽误一代甚至更多的人。现代陶瓷艺术教育是特定背景下促进的产物,因介入现代审美的观念,反映中国传统陶瓷体裁、内容的优秀作品和陶艺家愈来愈不多见了。中国陶瓷艺术和陶瓷艺术教育曾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产生了注目的光辉成就,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教育曾具备了与时代匹配的培养模式,流行了数千年的师父带徒弟、父亲教儿子的教学模式。数千年的教育成效不仅延续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形式、内容和艺术魅力,更是保证了中国陶瓷艺术发扬光大、稳步健进的势头。进入近现代社会,由于社会需求剧增,生产能力低下和原本教学体系的落后,中国现代陶瓷艺术教育全面引进了西式的教学模式,至今仍在接受西方现代审美教学内容的熏陶,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因此被深深地植入到现代审美的土壤之中,严重远离了中国传统的知识结构,以至时下民众对陶瓷艺术的概念也被锁定在现代观念、形式的范围内。近二十余年来,从中国的陶瓷艺术教育发展的结果分析,我们并没有选择最符合科学的发展和继承的教育方向,这些年我们培养的学生几乎都进入了“中为洋用”的学识境地。

2 导入现代陶瓷艺术教育的现代审美

同传统审美原理一样,现代审美指当代人在一定时期,特定社会范围内所形成的对美认识和评价的标准。现代审美的评判指标可以从强调抽象化、强调个性化、强调冲击和强调民族化四个方面分析。抽象化外形接近几何形态、形体的造型,追求简洁或简约的手法,保证了抽象化造型的风格和外貌特征,概括到线条、块面的流畅,色彩的明快,装饰的简练,符合现代生活中,大众群体在快节奏、高效率的背景下对艺术形象的初步要求;个性化是现代陶瓷艺术审美中被追逐最明显,效果却是最欠的一类,它要求艺术家具备一定的实力修为,进入一定的艺术境界之后表现出的独特之处,强调每个艺术家对世界和人生的不同的特殊的领悟,领悟不当则可能为个人利欲目标而彰显低级趣味,也有可能扬丑显恶,践踏道德规范,正确的个性审美,应该体现现代设计中健康向上的内容,突出对现代科学美和技术美的赞颂、对现代质材美的崇尚、以创作表现、抽象特征为荣的现代装饰、体现审美中自我意识的存在、展示设计中的情趣意味;强冲击是现代人为寻求冲激、追求深刻印象、感受的特有产物和目标,是审美中针对人性情感和心灵需求而专题设计的震撼元素。当代艺术审美提供大众在视觉与听觉,甚至味觉等方面强刺激和强冲击的感知、感受,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罕有的审美现象,更符合现代人崇尚的人性猎奇、尝鲜的心理嗜好。理论上分析,现代审美风气具有多方向,同时发展的趋向,流行特征明显,属于相对稳定和待成熟的阶段。在短暂的时期之内,我们不断的在推介新的审美内容和形式。众多昙花一现的“时髦”和“酷毙”之事陆续被世人放弃、倦乏,仿佛缺乏稳定或成熟的审美形式,传统文化中涵盖的审美意识、情趣和手法经历了千百年的验证,具有相对稳定的理论基础,由于内容较多,不是短时间内能掌握好的。在中国,现代艺术审美中体现的民族化往往是被忽视或含量太少的状态,愈是现代感强烈的作品愈加趋向纯粹的抽象形态民族化的含量愈加稀少,现代艺术教育已经把学生导入现代审美的领域,相形之下,民族化的教育工作做得不仅量少,在课题研究方面同样表现的非常浅薄,这点正是本文阐述的欠缺内容和关注点。

正因为当今艺术教育中对现代审美的选择,导致本土传统审美教育、宣传遭到边缘化的搁置,了解少的知识自然不习惯使用。现代艺术审美的发展和主流的进步性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如果过度忽视本国传统的审美教育,把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全部投入现代审美教育的范围则近乎于草率和极端的决策,实际上是放弃了本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认知观,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正常需求。历史上,无数次中国文化吸收外域文化都有着本末清晰的划分,用本土文化接纳和消化外域文化。今天我们面临的文化教育是超越了本末倒置状况的选择,从艺术设计教育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中国现代艺术是近代艺术革命性的产物,现代艺术审美教育凌驾于本国传统的审美教育之上,被接纳和被消化者变成了本土文化、本土的艺术审美教育。根据这个观点不难理解现行艺术教育的发展情况,容易理解现代艺术审美教育促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的原因。对于现代艺术教育,评价褒贬不一,“客观和乐观”的人士肯定:现代艺术审美教育促进了现代设计理念中审美观念的提升,现代设计引导人们在生活上进入了更高的境界,这个观点道出了现代艺术教育发展中的积极方面,同时也遮掩和回避了消极方面的本质问题,一个逐渐脱离传统、丢失本土艺术特色的国度正在步步远离自己的母体,转而追随外域艺术形式之后,这种审美教育的决择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我们近代审美教育将尾随其它民族之后,做忠实的学习者,在专业学习和创作中限制或尽量少接触传统审美的内容,具有非常国粹艺术含量的陶瓷艺术教育也没有例外。

现代陶瓷艺术审美理论主要来源于现代美术教育理论,来源于校园内专业教育的传播和指导工作的延续,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是借用了西方的教学模式和审美法则而构筑的教学内容。现代审美是相对于传统审美在时空概念上的划分:昨天是今天的传统,后天又会是明天的现代,破旧立新是现代审美的前提要求。曾经有段时间,隔阂长期阻碍着中国人了解西方的现代审美观念、审美形式,突然有一天的解禁,吸引艺术家们投入了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们很容易地犯了另一个极端的错误,我们几乎全盘肯定了所见的新鲜事物,传统审美教育模式是在这种特殊的政治背景下逐渐暗淡下来的。异样的艺术效果是现代审美后最大的视觉魅力,陶瓷艺术教育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选择了如何转型,使专业基础、专业设计同新型的审美观念相匹配,转换为现代陶瓷设计的教育模式。

3 客观认识现代审美与陶瓷艺术教育

现代教育引导、制约着现代审美的风尚,以陶瓷艺术教育为例,学生的作业、作品反映着课堂教学的取向,含有传统的教学内容或纯粹现代审美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将注定学生最终拥有怎样的知识面和相关的创作能力。我们注意到,近年来许多知名学者相继提出了对现代艺术教育的看法和担忧。张道一先生在2005年绍兴文理学院的学术大会上曾对“失去”的传统设计课程“图案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设计艺术的唯一途径是‘图案’,确切地说,图案的‘写生便化’和‘几何形构成法则’……可以肯定地说:图案不但没有过时,相反还要加强,恢复它原来的作为重要基础的地位。我以为‘归去来兮’将是设计艺术学科建设的一个关键”。中国现今陶瓷艺术设计教育走的几乎是去传统化的路线,时下许多中青年教师对传统美术非常陌生,长时间接触现代艺术审美,都习惯于现代观念、现代手法的专业创作,近二十余年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仿西方观念的艺术家”,其中涌现了一批熟练掌握西方艺术创作方法的专业高手。反而缺少有影响的“中国本土艺术家”,这种现实的状况已经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从事艺术工作,尤其是艺术教育事业,涉及职业道德和人性的良知,采取回避、纵容的态度都是不负责任的。

适应环境,适应新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中固有的应变能力,尤其在上两个世纪,这种的演变、移植的现象非常突出,从进化论的角度分析,替换更新落后的文化艺术,加速地域性文化的发展。这些类似于政权更换的现象,出现了多元文化碰撞、势力文化侵略和流行文化覆盖等不同的文化演变形式。历史上,每一次文化交流的结果并非一定是拾阶而上的发展,许多落后民族、部落占领、统治先进民族、地域的经历都曾导致过历史上在文化艺术上开倒车的经历。历史经验提醒我们,随意放弃、否定一种有积淀的文化、艺术都有可能带来危害,沿着辩证的发展观、发展进程,我们期望文化艺术的提高走稳健发展的道路,而不是采用简单操作--覆盖性的更换。现代审美确实拥有明显的积极因素,它们提高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他毕竟外域文化的成果,我们真的需要依靠别人的艺术成果,真的要放弃自己的艺术语言、艺术形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教学实验,我们从结果中找到了直接的答案,移植的教育模式不可能代替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的陶瓷艺术教育就是这样的范例。

事物都有其相特例的表现,国内少量的老牌院校还是保留了一点传统陶艺的课程,可能是特殊的地理条件或长期教学环境的影响,例如在景德镇陶瓷学院至今还坚持在传授青花、古彩、粉彩等少数几门传统技艺的创作课程。尽管如此,我国现代陶瓷艺术教育最终也没有改变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现代审美的创作思维、内容和表现方法,溯其根源还是我们在传统审美教育导向和力度上作为太少的结果。当陶瓷古国的后人忘却了祖宗的造瓷之道,不以为奇,转而邯郸学步,看似华丽、优雅,最后却只能爬行回家,前车之鉴,经典的教训。

4 结论

两类审美艺术教学内容的选择,十分接近乌龟与兔子的寓言故事,赛跑的最佳结果不应是哪一方通过拼搏或取巧取得了最终胜利,理想的方式应该是龟与兔如何合作互补,超越单个个体不可能获得的成绩,既突破了极限纪录,又取得多方面的实际效益,现代审美教育和传统审美教育的决择何尝不能有如此的结合?两种审美教育的揉合本应参考其中的“效益理论”,任何单向式的选择都会存在明显的缺陷。现代与传统审美教育相结合,应该成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指导思想,尤其是中国的艺术设计师,必须把缺欠、不足的那部分知识补上。有了这个指导思想,有目标的修缮现有的审美理论,这才是理性的顺应艺术历史发展规律,合乎中国现代审美教育的要求。也只有如此,我们的现代陶瓷艺术设计教育也就不再有涉嫌培养大批“去中国化”的设计师,尤其是仅仅了解现代审美的陶瓷艺术大师。

参考文献

[1]吴国强.感悟美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11月

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第2篇

16、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教学意图:

举世闻名的陶瓷,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如今陶瓷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学生对于陶瓷的发展历史和怎么鉴赏瓷器确实知之甚少,作为中国人必然要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可能也是编书者的意图所在,所以我结合学生对陶瓷了解的已知知识和陶瓷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感知、触动、表达、思考、参与中浸润中国瓷器之美!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陶器与瓷器的区别,感受陶瓷艺术在中国大地上的成长与涅槃,并探寻欣赏瓷器的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技能目标:通过动手绘制青花图案感知蓝白青花的梦幻迷离素雅之美。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和探究中国瓷器的情感,从而形成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习惯!。教学重点:

1. 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 了解瓷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三个阶段

① 青瓷的出现

② 青花瓷的出现

③彩瓷的出现

3. 欣赏瓷器基本的方法。教学难点:

1.了解瓷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三个阶段

① 青瓷的出现

② 青花瓷的出现

③彩瓷的出现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手绘瓷器发展年历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歌曲《青花瓷》导入(4分)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好吗? Ppt:播放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看完视频后: 师:真美啊!什么美啊? 生:

教师:周杰伦歌唱得美,青花瓷更美!2008年春晚的这首歌将青花瓷的美浸透到每个中国人的心!而中国瓷器的美早已震撼了世界!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的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这是一件制作于14世纪早期的元代青花故事纹瓷罐,创造了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价格。

Ppt:播放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师:为什么看似这么普通的一件瓷器会卖出2.3亿的天价呢? 生1: 生2:

Ppt:埃斯凯纳齐图片。

师:埃斯凯纳齐一位72岁的老人,他就是2005年以约合人民币2.3亿元买下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的那位震惊全球的顶级古董商。他认为中国艺术品是全球最好的,中国艺术品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最好的。因为全世界只有中国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他从来没有间断过。它一直在演变,在发展。中国艺术涉及到广泛的门类和领域,他说比如你们有瓷器,也有文房四宝,有绘画也有漆画,每一种艺术都能做到如此精湛。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推开来探寻古代陶瓷艺术这扇大门,去看一看青花鬼谷子下山为什么值2.3亿。

板书:

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设计理念:之所以没写珍爱俩字,原因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瓷器发展历史的了解,最好让孩子们由衷的感叹中国不愧是瓷器的故乡,国宝一定要珍爱!

二、新知识学习阶段 Ppt:

环节1: 提问:

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灯(贯耳瓶)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三.讲授新课:(出示课题)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烧制的温度不同;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2.瓷器的发展

艺术陶瓷的收藏 第3篇

陈设艺术陶瓷用于家庭的柜中展示、壁间点缀、架上陈列、案头摆列,既可朝夕相对,又能陶冶性情。

我国的陈设艺术陶瓷分陶和瓷两大类。陶主要产地有以紫砂茶壶和花盆著称的陶都宜兴;有以陶塑人物和动物造型见长的广东石湾;还有生产唐三彩的河南洛阳、生产黑釉陶罐的山西浑源,生产刻花陶器的四川荣昌等。瓷主要产地有以生产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传统名瓷的瓷都景德镇;有以釉下五彩装饰美术陶瓷而闻名的湖南醴陵;还有生产雨点釉和发展刻瓷艺术的山东淄博,生产花釉和象牙瓷的河北邯郸,生产白瓷的福建德化,生产青瓷的浙江龙泉,以及生产釉上彩花瓷的廣东潮州等。

由于陈设艺术瓷种类多而杂,不少人采用定向收集方式,如广东有位专门收集彩盘的收藏家,现已拥有陶瓷彩盘3000多种。北京一位收藏家则着重收集各种艺术小壶,并在自家屋内布置了一个“千壶馆”。香港制饼商人胡锦超先生,年逾花甲.他的特点是专门收集石湾陶器,而且只收藏人物雕塑。前不久,他将十多年来收藏的部分神态各异的人物雕塑共238件奉献给香港艺术馆,他说,让大家一道去欣赏这些陶瓷宝贝吧!在国外,收藏陶瓷亦很盛行。如英国王室喜欢收藏瓷质餐具。许多西方国家风行收藏彩盘,美国就有五万多陶瓷彩盘收藏者,他们特别对我国传统仕女题材的彩盘表现极大的兴趣。1985年至1987年,景德镇宇宙瓷厂设计、生产的《红楼梦》十二金钗系列彩盘,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紧紧捕捉古代女性的动态美,表现宝钗“冷冷的美”,巧姐“恬静的美”,凤姐“泼辣的美”,探春的“高雅的美”,画面远近景结合,庄重而静谧,色彩深沉,意境深远。出口到美国市场,在彩盘爱好者中反映极佳,争相购买。时至今日,当时仅500元人民币一套的《红楼梦》彩盘,现在国内要卖到2000元以上。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般工薪阶层都具备收藏陈设艺术陶瓷的条件,但收藏是一门学问,收藏爱好者一定要加强修养,提高识别眼光。

首先。应量力而行,经济不十分富裕的,可以购买小彩盘、小花瓶。小异形壶,以及陈设与实用兼而有之的文具、茶具等,这类陶瓷的设计,如能达到形象美、情趣好、内涵深三个要求,就是较高的陶瓷艺术作品,陈设在壁间、案头。能给人赏心悦目、勃勃生机、余味无穷之感,或者还能给人一点思考、一点遐想、一点启迪。

其次,陈设艺术瓷作为商品,价格自然也受供需关系的影响,并非价钱越高越好,这就需要比较,认真鉴别。比如釉下彩和青花,画功是否熟练、清晰,色泽是否莹润、透明,注意有人拿釉上冒充釉下,以假乱真;釉下装饰注重工笔式写意,必须是手工绘制,不是印花、贴花,而且颜色要光亮。

再就是,对陈设艺术陶瓷的选购,既要看整体效果。也要仔细察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面是否光洁,色度有无异样。比如颜色釉必须“明如镜”,釉色纯正叫得出色釉的名称来。还要注意器身不能有黑点、气泡、砂点、脱釉等明显缺陷。

最后,选购陈设艺术陶瓷要在白天光线好的地方,灯光往往会出误差,对瓷质可轻轻弹叩,听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沙哑声是有裂纹的,再好看也不值钱。有裂纹的陶器不易保存。

传统陶瓷艺术探微 第4篇

一、传统陶艺的概念

一般指年代较久, 使用传统技法来从事创作的陶瓷器, 此种陶瓷器与官方的需求有相当程度的关系, 同时在用途上大多以生活使用为主, 若以釉彩来分类约可分为釉上彩与釉下彩。釉下彩-青花 (青花是一种釉下彩, 就是在坯体完成干燥后, 在表面上上用蓝色的色料 (例如氧化钴) 画上各式图案。之后再淋上透明釉, 即可进行釉烧。因为蓝色的色料是用在透明釉之下, 所以名为“釉下彩”, 此种方式通常色料的烧成温度不能与透明釉相差太大) 、釉里红等。釉上彩-粉彩 (明朝年间研发出来的明“五彩”, 对陶艺色彩的表现更上一层楼。在坯体上先施用一层色釉 (通常为白色) 后, 先釉烧一次, 再以有颜色的釉药绘上各种花纹图案, 以低温烧第二次, 通常第一次釉烧的底色烧成温度较色釉为高, 由于色彩在底釉上, 所以称为釉上彩。因为需要釉烧两次或是多次, 故亦称为“二次烧”。) 、康彩等。在经验上, 在进行多次烧时, 应从最高温烧到最低温, 以确保发色准确。

二、传统陶瓷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陶瓷生产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远在六七千年以前, 中国人就发明了陶器。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来的, 它和陶器有着本质的区别。制造瓷器要用比较纯净的瓷土作原料;要经过1100℃以上高温的焙烧;还要在器物的表面涂上釉料, 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 才能生产出瓷器。中国瓷器的发明, 如果从生产原始瓷器的商代算起, 大约有三千年的历史了。中国的制瓷技术从东汉以后发展很快, 到了唐代有了很大的提高。唐代浙江越窑的青瓷和河北邢窑的白瓷, 都是非常名贵的瓷器。著名的唐三彩是一种带有多种颜色的陶器, 因为它常常采用绿、蓝、黄、白、赫、褐等多种彩釉色, 一般以黄、绿、赭三色为主, 所以称为唐三彩。唐三彩马、人物和骆驼, 是制造得非常出色的艺术品。宋代, 是中国的制瓷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 出现了许多名窑和新品种。河北定窑的白瓷, 曾经被作为宫廷用的瓷器。定窑的工人们还发明了在瓷器上刻花、印花、彩绘等技术。河南钧窑烧出了著名的紫红色釉的瓷器, 特别是一种叫“窑变”的产品, 红、紫、蓝、白等釉色互相渗化, 相映成辉, 是瓷器中的珍宝。浙江龙泉窑的青瓷, 的特点。住宅的立面造型简单、朴素。美观的船篷状外形。完全是建筑和结构一致的手法, 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今后的住宅建造中, 要吸取外来先进的建筑经验的同时, 还要考虑到本民族的自身特点, 吸取精华、取其糟粕, 这样才可能进步并逐渐形成新的民族风格。

但是船型屋有优点也有缺点, 由于用茅竹扎建, 三年就要换茅一次;梁柱易被虫蛀, 八年换一次。建房的时候备料时间长, 要经过长时间的采摘、晾晒等前期准备工作, 采藤即需七到十天的时间。房子屋顶低矮, 易于火烧, 另外光线、通风等条件也不是很好, 建造施工不便利。故应加以改造, 保留其民族风格, 改晶莹翠绿, 从宋代起就远销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元代以后, 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迅速发展起来, 明, 清时期, 成为中国的制瓷中心, 后来, 被称为中国的“瓷都”。青花瓷、粉彩瓷、青花玲珑瓷、薄胎瓷是景德镇的四大名瓷, 它们的精美轻巧是举世闻名的。在欧洲, 一件小的景德镇瓷器可以被当作珍宝, 成为帝王们互相赠送的礼物。除此以外, 后来发展起来的湖南醴陵、河北唐山、江苏宜兴、山东淄博等地的陶瓷, 也都以它们各自的特点闻名世界。

三、“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隔阂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如今的各个艺术领域都是一个争不完的话题, 陶艺也不便外。古陶的发展, 好似一出精妙绝伦的大戏, 波澜万千。当史前陶塑还令人捉摸不定不透时, 原始青瓷的神秘、威严, 就已经展现在人们眼前, 当黄土地下声势浩大的秦代兵马佣、南朝怪诞的砖室壁画和斑斓潇洒的唐三彩接踵而至, 更让人产生一个又一个奇妙的联想。时至当代, 受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 陶艺才从庞大的陶瓷家族中更加凸现其艺术特质, 从而从陶瓷母体中蜕变出这种新艺术形式……然而起步较晚的中国现代陶艺上承数千年文化的滋养, 固然有其浓厚老到的一面, 却因长时间抱残守缺, 陷入传统的巢穴而不能自拔, 于是作茧自缚。陶艺家们各自为政, 热衷于小圈子文化, 陶艺作品仅走拍卖和展示的窄胡同, 使之成为单一的陈设、收藏乃至个人玩赏品。传统的动作方式令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没有拉开距离。物竟天择, 中国现代陶艺的确举步维艰。现代陶艺界大体可分为两部分, 而分别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一部分是工匠型, 他们身怀绝技, 深谙陶瓷工艺, 有丰富的制作经验, 但没能接受过现代艺术的系统教育;另一部分是艺术家, 有活跃的艺术思想和造型能力, 却缺乏对陶瓷工艺及材质性能的深入了解, 他们解决了造型问题, 却没有很好地解决表现现象的工艺手段, 两者都存在先天不足。这种隔阂是可以通过观念转变而化解开的, 它的存在也是当代陶艺不断发展的动力。中国是一个具有8000年烧造史的陶艺大国。历代陶工们所创造的精美绝伦的陶瓷珍品已成为人类文化中一份独特而宝贵的遗产。传统陶艺凝聚着华夏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和超卓的文化品格。中国陶瓷文化的丰厚传统, 正是现代陶艺家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而中国现代陶艺也只有立足于本土的文化基盘之上, 才有可能再造一个陶艺大国的辉煌。

四、展望未来, 再创陶艺辉煌

创新, 是一切事物的生命。陶瓷行业需要文化艺术领域和体制的创新。重视陶瓷文化的开发, 邀请一流的书画家参与陶瓷艺术的创作, 是提升21世纪陶瓷艺术品位和开发陶瓷艺术市场新领域的重要措施。过去, 陶瓷文化的研究、陶瓷文学的创作远远落后于陶瓷自身的创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陶瓷的大发展。走进新世纪, 陶瓷艺术的发展不仅要求我们去研究陶瓷的历史文化现象, 还要开拓陶瓷和文学相关联的新领域。如邀请各地知名作家创作陶瓷题材的作品, 借文学的形式来提高陶瓷的文化品位。同时, 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基点, 鼓励艺术家和文人积极直接参与陶瓷艺术创作。艺术家、文人的直接参与, 必将对提高陶瓷艺术的艺术水准和审美品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江洋.试析中国现代陶艺中的传统沉积[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 (3) .

[2]童光侠.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瓷文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 (3) .

陶瓷艺术作文 第5篇

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各种器物。

瓷器源于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即生产出原始青瓷,到了明清两代,中国的陶瓷艺术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陶瓷是我国的国粹,国外认识中国就首先通过陶瓷来认识的,中国的英文CHINA就是陶瓷的意思。

一般来说,陶瓷可以分为陶类和瓷类,陶一般是用陶土做成。烧制陶器的温度大体在900—1050摄氏度之间。陶器质地比较疏松,有不少孔隙,因而有较强的吸水性,一般的陶器表面无釉,主要用于日用器具、建筑卫生装饰用品。瓷是用瓷土烧制的器具,半透明,瓷质细腻,基本上不吸水,主要用于日用餐茶具,陈设瓷及部份工业瓷。

古代的陶瓷一般用于家庭和宫中使用,后来更多的是作为装饰观赏用,有的成了艺术极品。

黄琼陶瓷艺术 第6篇

自幼酷爱美术,师从著名陶瓷美术家张景寿先生,得到老画家的精心指教,花鸟画承袭了导师的真传。后经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深造,又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艺术理论知识,从而将艺术理论与三十多年从艺实践相结合,使作品既继承了传统瓷画技法,又具有鲜明的时代艺术特色,作品风格独特,新颖典雅,艺术表现力耐人寻味。

从艺三十多年来,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陶瓷美术展,其中部分作品获奖,另有作品《富贵图》青花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细语》青花斗彩瓶被江西省博物馆收藏,《荷趣》被江西工艺美术馆收藏,《月夜》和《蝶恋花》入选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晨曦》被首届“世界华人协会景德镇陶瓷艺林评赏赛收藏”,《春》被日本高岛屋株式会社收藏。早在1981年,就随“江西省工艺美术景德镇陶瓷展”赴日本东京、大阪、京都、横滨作陶瓷美术绘画技艺表演,受到了日本各新闻媒体的报道。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作品《和平》《安居图》被外交部选送给香港特区政府作为礼品瓷。在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又代表江西省、景德镇市在“江西瓷园”作陶瓷绘画表演,赢得了中外游客的赞誉,为瓷都争得了荣誉,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0年为景德镇市委、市人民政府祝贺“江西省第九次妇女代表大会”创作设计了纪念礼品瓷盘。另有作品分别入选《当代大师陶瓷美术家、教授陶瓷精品选集》、《当代名人名作精品陶瓷选集》、《瓷都景德镇》、《景德镇陶瓷》百期珍藏版、《第二届江西省陶瓷艺术作品展》珍藏版、《当代景德镇艺术陶瓷作品集》、《景德镇女陶艺家作品选》等书籍。

陶瓷绘画艺术意境赏析 第7篇

古典陶瓷艺术是我国众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绘画中积淀的浓厚的审美内涵是通过营造耐人寻味的意境体现的。可以说营造意境是陶瓷绘画创作的主要内容, 陶瓷绘画意境的表达与中国绘画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改进国画技法使之成为陶瓷绘画创作的独特技法。

二、意境的含义

意境即画家通过景物绘画表达思想的形式, 包含情感和景物两个方面。在绘画中情感与景物是相统一的整体, 可以以景喻人、以景传情, 同时景物因人得思想而丰满、生动。因此有“能写真景物, 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的说法。境界被当作艺术美的基础, 即若是艺术达到了情景合一的境界, 韵味也就出来了。营造意境作为陶瓷绘画的重要内容, 必须达到绘画的情景合一、意境相融的境界。

三、意境的体现

艺术意境是画作中的一种内涵或情趣, 其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从绘画的线条、构图和题材三个方面体现的。

线作为造型的基础, 对我国造型艺术表达有重要作用, 是其艺术内涵的基本表达方式。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 线的合理运用是值得重视的。原因是:一方面线可以塑造形体, 用线来描绘出所画之物的质感和人物的形象气质;另一方面通过线表达画作的意境, 传达画家精神境界和艺术思想;最后线所具有的独立性特点可以表现画家的认识观。

构图是画家对所要绘画的对象的整体把握, 依据所要体现的思想内涵, 把景物有机组合起来, 形成完整的画面。人们是通过视觉来对陶瓷艺术进行赏析的, 因此画面的构图会成为人们对画作的第一印象, 之后才会注意到画家的绘画技法以及一副画作的艺术水平, 从而体会到画家所要表达的内容。以此可看出构图对绘画的重要意义。构图是画家艺术追求和生活体会的表现方式。在陶瓷绘画创作中, 通常要求构图要朴素而富于韵律感, 是之与观画者产生共鸣。绘画构图的方法, 第一是要选出符合主题思想的主体, 作用是构建起整个画面的空间, 并具有层次感。主体可以是单一的, 也能是多个一起。主体作为画面的支撑点, 应在画面中体现其重要性, 这就要求其位置不能处于中心或太偏的位置。

意境最重要的表现方式是题材的选取。观画者可以从题材中较为明晰的理解画家内涵, 体会画家的艺术灵魂。陶瓷绘画常见的题材有人物、山水等。这些景物并不是自然景物的真是描绘。如国画技法一样, 画家会因为主观的思想对自然景物进行取舍、凝练甚至变形再创造。因此, 借代、拟人等文学手法也被应用于陶瓷绘画艺术创作。

四、意境美的表达方法

对于古代陶瓷绘画, 其最看重的一个方面, 是绘画的意境美, 为此大部分画家在创作过程中, 会特别注意留下空白。在我国现代的陶瓷绘画形式中, 喜欢把画面设计得很满, 把层叠的山峦、飞泻的瀑布、怒放的百花组合在一幅画中。这不仅表达不出意境美, 反而给人拥挤的感觉, 是绘画艺术的败笔。要想一副画作能够给人强烈的视觉感染感受, 陶瓷绘画的留白就是其中一种方法。《老子》中有一句话是“知其白, 守其黑”, 这可以解释画家留白的原因。黑与白可以在画面上形成突出的对比, 白明亮而醒目, 黑隐晦深邃, 白是虚像, 黑是实像。因此景物淡极则白, 浓极则黑, 景物稀疏处显得白, 浓密处显得黑。画家通过黑与白的处理表达出画作的独特意境, 形成陶瓷绘画艺术。

陶瓷绘画中, 画家另一种表达意境美的方法是题材的选取。本文通过对程元璋的一幅古雅彩《昭君出塞》进行赏析诠释题材选择对表达画作意境美的重要性。在《昭君出塞》中, 画家之勾勒了昭君一袭红色皮裘嫁衣的形象和几支红梅, 但画家所要表达的是昭君远嫁匈奴, 身负民族和平重任的深远意义。以红腊梅的高洁形象衬托昭君的民族大义、爱国精神, 同时抒发画家对这位传奇女子的敬仰、钦佩之情。了了几笔的简单画作却如此意味悠长, 足可体现绘画水平及艺术造诣, 具有极高的绘画艺术价值。著名陶瓷画家李菊生教授创作的一幅《大鸡图》亦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画作中只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公鸡和虚画的几枝柳条, 却能形象表达出希望普天下老百姓年年丰收吉祥的美好愿望。具有意境美的陶瓷绘画作品, 通常都能有“语语明白如画, 而画外有无穷之意”。

五、结束语

古典陶瓷绘画艺术营造意境含蕴深远和发人深思。优秀的陶瓷绘画作品能使鉴赏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从而领略到陶瓷绘画创作者意境营造的内涵。我国现在流行陶瓷绘画且陶瓷技艺较为成熟, 更应注重对陶瓷绘画意境营造的研究, 因为其可为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指明方向, 通过提高陶瓷绘画的境界来引导陶瓷绘画创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思想内涵, 从而达到陶瓷绘画艺术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振清, 孙忠良.陶瓷绘画内涵分析[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1, 38 (02) .

[2]李青.浅论陶瓷山水画与陶艺家艺术修养[J].中国陶瓷, 2010, 13 (07) :.

海晨陶瓷艺术家 第8篇

清凉系列

设计师在看到千峰翠色的竹林时, 忆起了儿时坐在嘎吱作响的竹凳上, 用蒲扇悠闲挥去炎夏的暑热。因此, 结合了竹子与瓷器, 将这幅画面演变成了“清凉系列”的桌凳。

白色系列 花马和羊

白色系列带来清清爽爽的颜色, 疏疏离离的笔触, 淡雅轻柔的意境, 希望能给生活在这繁忙都市的人们带去一份安详柔和的心境, 慢守岁月的静好。

几何闻香海洋&经典

我国现代陶瓷制作艺术研究 第9篇

当我们开始亲手创作陶瓷时, 我才慢慢的对陶瓷有了深一步的认识, 慢慢的阅读她内在的品质。陶瓷源于最普遍存在的泥土。一般人认为脚下踩的泥土是最贫贱的;含有很多细菌, 是最脏的;到了阴雨天, 泥泞不堪, 也是最讨厌人的。没有多少人愿意用手碰触它, 更不用说亲手制作一件泥坯了。他们说自己对晶莹剔透的陶瓷之器热爱无比, 却不愿承认陶瓷的母亲——泥土, 这难道是真正的热爱吗?泥土是有性灵的, 她有宽容博大的母性之美, 不仅陶瓷由泥土产生, 我们又何不是根植泥土之中呢?女娲用泥造人虽然说是传说, 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一件可以离开泥土呢。能说我们的根不是在泥土之中吗?

在用土做陶做瓷时, 正如女娲创造人类一样, 要待之以温和, 决不可粗鲁的摔打, 决不可用力过大, 决不可急躁求成。要以平和之心去感受创作的过程, 才能体味其中的乐趣, 这样做出的陶瓷才有灵性, 才有人性。每次陶艺课上, 创作陶瓷时, 都是一心专注于手中的泥坯, 脑中所想的是要创作的造型, 忘却人世间的功过得失、烦恼喜忧 (白日所学的知识) , 不计较未来之事 (即将要做的堆积的作业) , 不考虑窗外的世俗荣辱 (其他同学为学习、为社团的忙碌) 。这不是一种超脱物外的美吗?

我记得一次做陶马, 因为一直不能真切的描绘马的外形而苦恼, 做出来的马儿, 似是非是, 心下哀叹, 意欲毁去重塑。而老师却鼓励我说:“不错啊, 做的挺好的。”看到自己烧成的作品, 心下暗叹, 幸好老师指教, 没有毁掉它。拿在手里仔细品味欣赏, 自己的马儿似正低头沉思, 又如长途跋涉后卧槽小憩。虽然上面留下隐隐可见的手印, 比起见到的真马来还是别有一番趣味和美感的。心里也多少有点儿成就感, 多少有点儿自豪。摆放在桌子上, 时而瞟一眼, 无事时仔细品味之, 不能不说是一件趣事。至于其他人的评价, 说其美的如遇知己一样, 和他探讨一番;说其坏的, 也就由他去吧。

由这件事我懂得, 做陶瓷, 并不必刻意追求像某种实物, 心有所及、手有所能、物有所至, 只要认认真真亲手做出来的, 不说能够满足大众审美, 至少对自己来说都是美的。何必较真追求那一丝一缕呢?再往深里思考些, 不仅是做陶瓷如此, 做学问、做研究做任何事不都这样吗?你所做的, 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期望, 只要自己看着“顺眼”, 就可以说不枉费光阴了。还细考虑一下, 人的这一辈子不也是如此吗。亦不必苦苦累累的较真一辈子, 只要合自己意则好。

还记得又一次拉出的瓷坯, 瓶口高低有些不对称, 心有不甘, 一心要将它修得对称些。用刀子削啊削, 一不小心用力过猛把整个瓶口削出一个大缺口, 比起原来的, 显然, 更不对称了。这件事又让我对于美多了一番感悟。谈到女子面容时, 洁净无瑕当然可以说是美的, 可若是在某一处多了一颗适合的痣, 不是更美了吗?对于事物器件, 也是一样, 对称是美的, 不对称有时会更美。像太阳系的行星, 其椭圆轨道不比想象出来的圆轨道更美吗?再说了, 宇宙还不对称呢。还有呢, 有很多人对于因窑变而产生的“瓷器怪胎”比毫无瑕疵可挑的正常瓷器爱之更甚。其实, 做事情不也是一样吗。做事情, 过于追求完美, 可能会使结果更糟糕。

制作陶瓷的过程就是感悟陶瓷的艺术魅力的时刻, 只有对我国的陶瓷艺术与陶瓷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才能创造出更多优秀的陶瓷作品来。我们从学习制作陶瓷的点滴出发, 探索陶瓷的艺术魅力为将来更好地创造出美丽的作品而奠定良好的基础。

艺术陶瓷也可以称之为陶瓷艺术, 为陶艺和瓷器艺术的总称。从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彩陶、粗犷质朴的品格, 唐宋陶瓷突飞猛进的发展, 五彩缤纷的色釉、釉下彩, 白釉的烧造成功, 刻画花等多种装饰方法的出现, 为后来艺术陶瓷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陶瓷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陶瓷译成英文为china, 与中国的英译相同, 西方人认识中国就是从认识陶瓷开始的。古陶瓷作为文物是价值连城, 就是明清的陶瓷也是价格不菲, 成为收藏的热点。对古陶瓷, 一般人难以识别, 市场上多为赝品。如果不玩家, 大可不必去冒充收藏家, 可以直接去买一个现代的陶瓷艺术品, 放在家里的博古架上, 一样可以显示风雅与品位。

中国陶瓷艺术是传统文化精华的组成部分, 只有利用传统的精神, 结合时代的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 自然地形成陶瓷本身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有的艺术表现特质, 让人们在文化的大背景下去体味艺术最为本体的东西——强烈的创造意识与能力, 才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才会使艺术品更具有欣赏和投资价值。

摘要:陶瓷艺术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 现代陶瓷艺术是在继承传统陶瓷工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我们从中国固有的陶瓷艺术形式出发探讨现代陶瓷与陶瓷艺术的发展脉络, 进行陶瓷艺术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现代,陶瓷艺术,研究

参考文献

[1]郝欣, 于成龙.从现代生活方式谈现代陶瓷艺术设计[J].江苏陶瓷.2006 (02)

[2]倪建军.浅析紫砂陶艺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陶瓷.2002 (06)

[3]刘莹.纵论紫砂花塑器[J].江苏陶瓷.2007 (S1)

[4]陈响.陶瓷雕塑艺术的几点思考[J].佛山陶瓷.2007 (07)

[5]刘文斌, 陈望平.笔墨当随时代—艺术瓷创新探析[J].中国陶瓷.2005 (06)

陶瓷艺术教育论文 第10篇

一、陶瓷雕塑发展历程

陶瓷雕塑是我国历史上产生的最早的传统制作工艺之一。它最早发源于距今五千多年以上的黄河流域,而它的实物由河南渑池仰韶村出土的陶塑鸟和人首蛇身的壶盖等,也因此将该时期称为仰韶文化时期。而后在辽宁的红山发现了裸体的孕妇陶塑像,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在人体造型艺术上的高度造诣,暗示了我们的祖先们也是非常重视女性的。

我国古代原始社会的陶塑大多有堆雕塑、捏雕塑、泥模具等制作方法,更不可思议的是更有彩饰的陶塑制作,足可见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手是有多巧,思想的丰富以及技术的精湛。

接下来夏代的陶塑著名的有爵、觚、角这些礼器;商代最为著名的是动物陶塑,例如陶龟、羊、蛤蟆等,工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周朝的陶塑有了新的创新,甚至用在建筑装饰上,使建筑变得更有美感;春秋战国时期最有名的要数陶俑了,它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占主导地位。

秦始皇兵马俑充分证明古代的高超工艺和创新技术。通过专业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表明秦始皇兵马俑是用手捏和泥模结合、分段进行制作,在成型之后又在表面进行彩料装饰的制作工艺精湛的优秀作品。

到了汉代,陶塑有着其鲜明的风格,主要以写实为主。目前出土的汉代作品的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人民可以通过他们的表情状态穿着等了解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工作类别等等。例如四川成都市天迥山墓出土的说唱俑,它的面目神情等刻画的都非常成功,给人一种神气感,非常吸引人。

隋朝作为陶塑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朝代之一,它的瓷雕白釉黑彩武士俑标志了烧窑和制作技术的巨大进步。

唐朝是陶塑文化最鼎盛的时期,现如今出土的陶塑作品中,唐朝的陶塑是为数最多的,无论是表现的范围,造型的完美抑或是工艺的成熟,都是一个无法达到的高度。唐朝最出名的要数唐三彩了,“三彩”艺术的产生及应用深切推动了陶塑的制作与发展。

两宋时期的陶塑艺术最大的改变是增加了石刻和泥塑两种艺术的融入,使得陶塑艺术更加博彩,为人们所喜爱。宋朝时期陶塑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刻线的技术来勾划出人物的神情以及一些细小的方面,刻线技术的提高让当时的陶瓷艺术别具一格。

元朝时期的政府是最重视手工艺的生产的,因此自然而然陶瓷雕塑的产量以及品种也就随之增加了。

明代时期的陶瓷作品很好地延续了宋代刻线的技术,它将陶塑艺术推到了最高的巅峰。无论是欧洲抑或是美国等博物馆都珍藏了此段时期的很多精彩作品,它不仅气势磅礴而且粗中有细。瓷雕加彩也随之成为了景德镇的一个新的品种,清代的陶瓷艺术不单单只有中国风,而且讲求多元化发展,很好的融合西方雕刻艺术的风格,这使得清朝的陶瓷艺术作品更加栩栩如生。

二、陶瓷雕塑艺术特点

雕塑主要以其造型艺术来展现它的艺术之美,雕塑吸收了色彩学、美术学、建筑学、材料学等各学科的特点于一身,同时陶瓷雕塑也同时具备陶瓷学和陶瓷文化学科的特点。陶瓷雕塑的材质由冷到热、从软到硬,从形体要意象。在设计陶瓷雕塑时,需要从最基础的造型上的构思,题材的升华,加以绘画知识,建筑学知识,最后经过烧制修改,完成一幅绝美的作品。除此之外,意象性也是古代雕塑的另一大显著的特点。意象性的最大特点就是神似形不似,雕塑家们把其注意力都放在“神韵”上。所以,如果拿西方的雕塑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的雕塑作品,那便会觉得中国古代雕塑作品一文不值。从意象性衍变出的另一个艺术特点便是雕塑语言精炼。何谓雕塑语言精炼,就是中国的雕塑作品并不是像西方那样,从形到神都刻画的一模一样,而是作者凭借着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感觉,用比较少的刻画来描绘出原事物,这样的作品给人一种以少胜多,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的艺术享受。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雕塑普遍运用的手法就是夸张。夸张的来描绘出人或者物的神韵。中国古代雕塑作品还能体现出中国古代的哲学精神。不同的哲学家雕刻出来的作品是有着不同的哲学风格的。例如道家就崇尚与自然融为一体,所以他们在艺术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飘逸,淳朴。

以上种种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并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是互相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的。怎样才能体现出一个雕刻作品的价值呢?就是看这个作品是否有着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特点,虽然特点并不一定是优点,但是有特点的作品才有他的价值!

三、陶瓷雕塑展现的艺术精神

中国古代陶瓷是一门传统的造型艺术,它通过实物将古人的精神、宗教、情感、文化表现给世人。在创作中秉承的一种艺术精神及是神似胜过形似。我国古人更加讲求神韵,这是一种独特的美学特征,是我国占代儒学、道学的一种关于美的不同体会。在儒道的这种“物我皆忘”的观念影响下,中国的陶瓷雕塑艺术无论在造型上抑或是在语言上都讲求写意与传神,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有东方审美观点的中国陶瓷雕塑艺术。

中国陶瓷雕塑的精神是随着历史的改变而改变的,陶瓷雕塑艺术根据历史的发展主要体现的艺术精神分别为礼、乐、和、气、理,这几点一脉相承,每一点都有着其不同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的最基本元素即是道、无、气、理,这几点同时也是陶瓷雕塑的艺术精神所表现的。陶瓷雕塑的艺术精神与我国古代绘画、书法、玉石、青铜等有着相同之处,同时也有其独特的艺术精神内涵。希望现代的陶艺家们依旧能够在抒发个人对艺术理解的同时,不忘回归传统,将我们传统的精神发扬下去,并在摸索中寻求最符合本时代特征的陶瓷雕塑艺术。

我国古代陶瓷雕塑体现的另一艺术精神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的精神。陶瓷雕塑的制作过程是非常复杂和繁琐的,一个环节出现一点点的纰漏,作品都会变得不完美,唯有最完美的作品,才会被保留下来。通过对陶瓷雕塑的发展历程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制作工艺越来越复杂,可见古人的手工艺发展越来越完备。

四、总结

中国陶瓷雕塑艺术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不同时代的人有着这个时代独特的精神面貌。研究我国古代陶瓷雕塑艺术精神即是探究我国传统的艺术精神文化,这一点是有非常高的现实意义的。希望通过本文的浅要探究,能够使读者对于陶瓷雕塑有着不一样的体会,更深层次的精神领悟。同时也希望我国的陶瓷雕塑艺术能够越发发扬光大,为世界人们所惊叹。

参考文献

[1]王永亮;论中国传统雕塑性陶艺与现代雕塑性陶艺艺术表现之比较[D];景德镇陶瓷学院; 2009年

[2]彭涛;对明末清初景德镇陶瓷发展史的再认识——试论“转变期”或“过渡期”提法的局限性[J];东南文化;2011年04期

[3]王瑶;浅析中国古代雕塑的绘画性艺术特点[J];雕塑;2008年03期

[4]张忠娟;论“随类赋彩”的意象性特征[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11期

李星初陶瓷艺术 第11篇

师从陶瓷名家吴惠明先生,深受老师严格教诲,另深得何叔水大师亲自指点。作品以仙、佛人物、花鸟见长,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深受广大陶瓷爱好者好评、收藏。

冯健陶瓷艺术作品

冯健

笔名:良辰职业画家电话:18779806639

18979833448 0798-8284484

地址:景德镇火车站大师汇

通站路40号“良辰山馆”

郭晋 江西赣州人,国画世家,毕业于陶瓷学院,学士学位。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江西省中级技师,就职于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设计工作。江西省陶瓷研究所重点培养人才,景德镇陶瓷学会会员,景德镇文艺协会会员。作品主要特点以颜色釉风景综合装饰为主,作品曾参加:2009年作品《丝绸之路》编入《辉煌60年作品集》,作品曾在北京大剧院展出。2010年作品《茶马古道》编入《首届上海世界博览会陶瓷成就成果展作品集》作品曾在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出。2010年9月份作品《鄱阳群仙沐浴图》编入“生态中国·绿色江西”《首届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作品集,2011年作品《驼铃》被江西省工艺美术馆收藏,2011年11月作品窑变色釉《醉秋山林》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十三届大师创新艺术评比博览会金奖,2012年3月作品高温颜色釉瓷板《牧羊曲》荣获第十届全国工艺品旅游品、礼品博览会“中艺杯”金奖。2011年1月份其作品被山东省威海电视台做专题报导,2012年广东卫视新闻栏目对其人其作进行专题采访。

刘岱

高级工艺美术师

青年陶艺家

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电话:13133892125(刘)13097232680(余) 网址:ld.123jdz.com

地址:景德镇瓷城二楼F6

周小晖

江西省工艺美术师电话:13117987282 QQ:296913607

张波青

江西省工艺美术师

电话:13317986526 QQ:963976301

冯云峰 江西高岭人,江西省高级技师,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以粉彩新彩花鸟为主,擅长走兽山水,自幼酷爱美术。画风清新、秀雅、传统功力深厚,注重写实,有时代气息,对传统画理画法揣摩湛深,对近代诸家广采博收,学而不泥古,力求独辟蹊径,作品用笔灵动,构图严谨,用色浑厚,意境清新,别具一格。其作品极具收藏价值,深受海内外人士的收藏和青睐。

电话:13879860469

陶瓷装饰—独具魅力的艺术语言 第12篇

关键词:陶瓷装饰艺术语言,中国绘画,现代陶瓷装饰,特点及原则

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陶瓷艺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装饰和器皿紧密结合、相互衬托的原则,并随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发展,

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貌的工艺绘画形式。时至今日科技的发达、信息的畅通、国际化的交流、各种不同背景的文化、审美相互影响交融,尤其是在中西方艺术交流增强的今天,如何看待陶瓷装饰艺术语言?是关系到陶瓷装饰艺术能否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问题。笔者在此仅就陈设艺术瓷方面的艺术装饰语言问题阐述个人的几点看法。

什么是陶瓷装饰艺术语言?它具有怎样的特点?笔者认为:陶瓷产品是一种立体形的器皿。其功能首先是实用,然后是装饰赏玩,因此在造型、装饰美化上也基本遵循这一要求。在艺术装饰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首先,陶瓷装饰应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绘画性艺术品创作。由于它的平面构成是在立体的陶瓷器皿上完成,起到美化器皿、表达情致的作用。因器物的形状或特定部位的局限,所以对绘画、装饰的题材、形式有特定的要求或限制。同时还要求装饰性绘画从器物的各个角度对其立体的器型及附属的纹饰进行审美鉴赏。装饰绘画与陶瓷器物要完美统一,画面和器型和谐一体,相得益彰。只有这样的陶瓷艺术作品,才算是成功的。因此,陶瓷装饰艺术是受到陶瓷材料、工艺要求限制。同时是以绘画形式来完成的一种有局限性的艺术创作过程,而这一创作中体现陶瓷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就是陶瓷独特的装饰艺术语言。

追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产品,我们可以发现在其装饰的形式上显示出下面两大特征:其一是适合陶瓷器皿特征的图案纹式类装饰,另一类是以绘画雕刻在陶瓷器物上进行工艺转换的装饰形式,而这两种形式的装饰几乎与人类的绘画艺术同步出现,至少在我们的国家是如此。图案纹饰的装饰形式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我们从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器物上可以发现许多。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把生活中的许多自然现象加以艺术升华并在陶器上进行装饰,其中有:波折纹、圆圈纹、编织纹,这些纹式以二方连续形式绘写或刻划在陶瓷器物上。到殷商时期的陶瓷器物的美化装饰纹式几乎与青铜器上的纹式相类,最多见的是饕餮纹、云雷纹、回纹等。直到宋代的陶瓷装饰所采用的刻划花形式、元代青花装饰、明清时期的粉彩、古彩彩绘装饰均保持图案纹样装饰的特色,而且图案形式逾趋繁缛绮丽,绘写手法亦更加工致、细腻。

绘画形式的装饰在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就可以发现,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彩陶器物上就发现了人面纹、网纹陶盆、鱼纹、蛙纹陶盆陶罐等,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判断这是绘画类装饰的雏形,到了唐宋元明清直至现代,绘画类装饰形式一直延续不断而且形成主流装饰。这类装饰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写意绘画和工笔描绘。这两类形式的特征可以说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在陶瓷装饰上的再现。我们从具体古陶瓷实物上可以考究这一现象,如唐代长沙窑出土的釉下彩绘花鸟装饰的陶瓷器物,其画面生动、笔法流畅、技法娴熟,而唐代的绘画艺术尤其是山水、人物绘画已相当成熟,水平极高。到了宋代中国花鸟画摹写逼真、笔法细腻、构图大气是中国工笔花鸟画的高峰。这一绘画风格无疑影响着当时的陶瓷绘画装饰。宋代陶瓷刻划花的笔法流利,图纹细致,追求形似。宋代的工笔花鸟(包括院体画)对明、清时期的粉彩、古彩、红绿彩的陶瓷绘画装饰影响巨大,可以说为其发展奠定了艺术基础。与此同时出现的“重神似”“写性情”的中国写意水墨画也成熟地走向高峰。尤其是元、明、清三代的文人画的兴盛则直接影响了这一历史时期的陶瓷绘画装饰,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传世陶瓷器物中得到验证。元、明、清三朝的青花绘画装饰尤其是民间青花的绘画,那灵动的笔调、率性的点划、洒脱大气的构图无不显现中国写意画的特征。据说清代著名写意画家八大山人的水墨画都受到景德镇民间青花艺术的启发。到了近代许多陶瓷艺术家也有不少书画家则直接以画入瓷进行装饰绘画,如陶瓷浅绛彩的山水、花鸟、人物,其特点与中国绘画极为相类。尤其是近现代景德镇的珠山八友的陶瓷绘画则是以中国文人画的形式完美地结合陶瓷工艺要求或装饰原则进行陶瓷绘画装饰,其完美的融合,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开启了近现代陶瓷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其影响和成就都是巨大的。纵观陶瓷艺术装饰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陶瓷艺术装饰形式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均是中国画艺术在陶瓷装饰上的显现。换句话说是中国绘画艺术对陶瓷装饰语言的影响巨大。其以线为主导带动面和色相互作用的风格非常鲜明。虽然陶瓷绘画装饰随中国画的发展而进步,但是由于两者在载体方面的差异,从而具有两种不同的艺术特质,其陶瓷绘画还受到其工艺的限制,因而又属两种不同艺术范畴。中国画的载体是平面型的纸、绢,使用植物性矿物原料提炼的墨和色。而陶瓷绘画装饰的载体是立体的陶瓷坯体或器物,它以氧化物为着色剂且须经高温烧炼而成。其装饰的目的主要是美化器物,因此须服从载体的形状特征的要求,所以陶瓷装饰艺术语言只有借助陶瓷器皿并和装饰绘画有机而完美的融合,才能体现陶瓷装饰艺术的美。因此陶瓷装饰要求:它在内容题材上不管是图案纹饰类,还是绘画刻划类,也不管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走兽,在艺术构思、布局谋划上,首先要考虑到画面、纹式的装饰如何巧妙地与形态各异的主题器型完美地结合,起到了以画美器,以器托画的效果。因而,陶瓷装饰艺术是一种以特定陶瓷绘画技法与特殊工艺手段、工艺材料完美统一的特殊艺术语言。这种特殊几乎与中国绘画同步发展并在历代陶艺家的实践探索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随着社会文明和科技的发展,陶瓷艺术装饰也随之进步而发展。不少陶瓷艺术家为了更好地反映现代生活,美化现代生活,在装饰艺术语言寻求新的形式,探索新的表现手法,现代陶瓷艺术装饰涌现了不少新形式和新技法。甚至许多国画家也涉猎陶瓷艺术装饰。他们广泛涉猎既为陶瓷艺术装饰带来了新的空气,当然也使不少人忽略了陶瓷装饰艺术自身的特殊性,把陶瓷装饰艺术变成了瓷上国画,这不能说是对这一种特殊艺术语言的误读。怎样看待陶瓷装饰艺术语言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笔者认为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人们消费和审美观点的改变

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文化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趋于时尚化、潮流化、多元化,因而消费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短,变化快,如服装、建筑、电子产品在设计制造、包装等方面日新月异,变更风貌以趋同现代社会的时尚化、多元化的消费和审美观,因而与人们日常家居生活、美化家居环境密切相关的陶瓷艺术品在装饰艺术语言上也要改变传统风味,与时代消费观念、审美观念相协调,不断探索求新,需求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同步的艺术语言。

2)陶瓷造型风格的改变

因为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的改变,对陶瓷艺术品的审美取向日趋多元,以及对陶瓷艺术品在美化家居环境上的功能和要求更加复杂,所以现代陶瓷器皿的造型设计必然会摒弃传统的固有造型程式而追求简练、美观大方和多元化的风格。陶瓷器皿造型风格的改变势必要突破原有的装饰艺术的形式,装饰艺术语言和手法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当然,装饰语言和陶瓷器型能否完美统一依然是标准。

3)科技进步下的材质和工艺的革新和发展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陶瓷材料、工艺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新型的陶瓷材料层出不穷,泥土釉料、彩绘原料、工艺技术、窑炉设备的更新变化,革新改造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许多过去不可想象的艺术语言在今天的科技条件下完全可以实现,如现代陶瓷上的综合装饰艺术的应用。陶艺家们借助新的泥料、釉料和稳定窑炉烧炼气氛的物质基础,在陶瓷坯胎上采用多种工艺技法进行装饰,有的还借助玻璃、金属等非陶瓷材料为辅助手段进行装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新的综合装饰上我们完全可以看到科技进步,让艺术家们可以凭借新材料、新工艺去完成自己的艺术想象,创造各种风格的陶瓷艺术品。

4)日益开放的文化交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日益开放的文化交流使各种文化、艺术理念和思想观念不断地涌入,而这种文化冲撞,理念和思想的影响无疑为创新的陶艺家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思想理念的支撑。西方的不少艺术理念、艺术实践也影响着他的创作,如现代陶艺艺术创作实践就是一种全新的装饰艺术语言,陶艺家们以一种全新的思想理念去创作陶艺。他们的作品抽象、夸张、现代甚至是完全个性情感的宣泄,其艺术语言的表达传统的观念格格不入,有些作品的艺术表现甚至是荒诞和怪异,虽然这种艺术表现让传统的人们难以适应,甚至反感。但我们并不能否定它存在的价值。它的存在无非是文化认知差异下的多元化存在,也正是这种多元化存在才使陶瓷装饰语言日趋多元,具有了活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现时代的陶瓷艺术装饰语言将是多元化的,也是新的创作理念和传统艺术的表现并存的时代。科技进步、文化开放交流必然会让各种新形式的装饰艺术语言竞相共存。同时传统的装饰艺术也会与时俱进地革新创造、不断完善。在保持装饰纹饰同器皿和谐统一的条件下进行各种形式的装饰,只会促进陶瓷艺术语言丰富和发展。当然我不赞成那种把陶瓷载体当成宣纸、画布、照片进行所谓陶瓷艺术装饰。因为它违背了陶瓷艺术装饰的特定要求:绘画装饰只有和陶瓷器型完美融合,并能够多角度呈现艺术效果才是成功的陶瓷艺术品。因此,陶瓷艺术装饰语言永远值得我们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

[2]叶民.中国陶瓷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店出版社,2006年

上一篇:中医鸡尾酒疗法下一篇:低年级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