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教育范文

2024-06-07

陶冶教育范文(精选12篇)

陶冶教育 第1篇

关键词:管乐队训练,素质教育,作用

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今天, 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音乐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应以有效的、多样的形式展开。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艺活动, 已经成为时下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忽视、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和实施手段。其中有学校开展一些课外音乐兴趣小组活动, 很受学生欢迎。当然, 学校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目的, 不是苛求培养出所谓的“天才”、“明星”, 而是希望通过这种途径和形式, 营造更加健康向上的“艺术环境”和“艺术氛围”;增加学生的艺术“细胞”;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人格, 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完整的、健康的、活泼的, 更加积极向上的一代新人。

管乐器因其具有色彩丰富、表现力强、节奏鲜明及感染力强的特点而深受学生喜爱。再者, 其气势恢宏、音域宽广、音响雄厚、音色明亮辉煌、穿透力强, 不但能够烘托出热闹喜庆的场面, 而且可以展示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在学校的各种重大活动如:庆典活动、大型晚会、运动会开幕式等场合会起到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因此各个学校都相当推崇备至。

当前, 许多高校和中小学都有自己的管乐团, 只是因为在队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几个方面的素质不尽相同, 整体效果便有很大差异。下面我谈谈在指导本校学生管乐队过程中的体会和看法。

一、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现在的孩子个性极其鲜明, 他们好奇心强、贪玩好动、爱热闹、喜刺激, 善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各种管乐器奇特的构造, 怪异的外表, 亮丽的色彩, 加上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 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激发了他们学习管乐器的欲望。乐器学习, 将成为孩子张扬个性、抒发心声的工具。

以同一类乐器为学习小组。在初步训练阶段, 经过老师讲解、示范等指导后, 队员们会在学习中互相比较、相互交流。大家一起吹, 一起闹, 在“笑”中纠正方法, 在“闹”中提高技艺, 在自觉不自觉中营造一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愉快的学习氛围。队员们在训练时全身心地融入音乐中, 身心都受到熏陶、洗涤, 是一种难得的美感享受, 更是一种凝聚力的完美体现。

二、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器乐训练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在学习的入门阶段, 从做口型、训练呼吸到练习吹奏, 既训练了视唱练耳, 掌握了音乐知识, 又通过把每件乐器仅有几个代表音高的按键, 进行一遍一遍的反复练吹, 耐心倾听, 仔细揣摩, 锻炼了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能力。

“练习视奏”过程更是队员识谱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队员们由一个小节到一个乐句乃至一个乐段最后至全曲, 由慢到快、由易到难, 逐步按乐谱提示的节奏、速度、力度、表情、技巧等要求练习。在反复的练习当中认识音符, 掌握节奏, 聆听音准, 同时锻炼多种感觉器官的协调能力, 音乐技艺技能得到提高。

“合奏训练”是器乐学习的深化阶段, 器乐合奏曲是多种乐器代表的多声部的交织体, 队员们在乐队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全身心投入演奏。要求准确演奏好节奏、节拍、音准;要求准确掌握音乐速度、力度、音色的对比, 并训练学生在演奏好自己声部的同时, 倾听多层次中各个声部旋律, 倾听各种乐器的音色和各个声部互相交替时音色个性融合的协调、统一。

比如我在排练《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这首乐曲时, 通过各种乐器形成的高低两个声部之间的对话, 将少先队员为四化奋斗的决心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排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时在多种乐器音色的陪衬下, 小号挺拔、嘹亮、辉煌的主奏, 长号、萨克斯等乐器低沉、雄厚的衬托, 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在危亡时刻发出的吼声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通过大量乐曲的合奏训练, 让队员感受深刻, 受益匪浅。可以说“合奏训练”的过程是音乐知识、技能巩固和提高的过程, 更是理解、感受、表现、创造音乐形象的过程, 自觉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能力。

三、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合奏是器乐表演艺术的最高表现境界和最完美的表现形式。在合奏过程中哪怕某一个队员慢了半拍或者快了一拍、半拍, 或力度不到位, 都会直接影响合奏的效果和质量。所以每次合奏前, 队员们都必须仔细熟悉乐谱、了解自己所担任的声部、明确自己在合奏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应该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哪个乐段担任主奏或伴奏、知道什么时候进入或退出、懂得怎样融入整个乐曲当中。学会协调统一、配合默契, 能体会集体合作对创造美妙音响效果的重要性。整个合奏过程培养了队员们自信、自律、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学生明白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管乐队合奏对培养学生的表现调控能力、身体协调能力, 以及开发智力, 锻炼身体, 提高素养, 培养情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陶冶教育 第2篇

陶冶净化孩子心灵

——开展“弟子规”班级特色建设

一、背景与设想:

《弟子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气呵成,是青少年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而一年级孩子自我意识尚未成熟,思想单纯,可塑性大,可接受性强,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通过开展学习《弟子规》活动,可以扩展孩子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心智,全面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格素质,为孩子们修身养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目的:

1、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学生能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校风。

2、通过诵读《弟子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形成文章——文化——文明的校园环境。

3、通过诵读《弟子规》,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

三、活动内容及过程

第一阶段(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理解记忆阶段

1、把《弟子规》学习明确列入教学计划,并作为德育工作主要内容开展实施。

2、利用好早读、班会、课余时间,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做到准确朗读、熟记于心。

3、回家以家庭作业形式布置诵读内容。建议家长在家创造良好的诵读环境,陪孩子读几分钟经典,与孩子进行诵读比赛,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分享诵读经典的乐趣。

4、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用诵读、接龙、讲故事、比记忆等方式促进理解。

5、注重班级文化的布置。在班级墙面上书写、张贴经典语句,使孩子们一走进教室,就融入古诗文的浓浓氛围之中,激发他们诵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第二阶段(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行动内化阶段

1、复习巩固《弟子规》内容。

2、通过《弟子规》的学习和系列活动,减少班级中不文明的现象,为学生创设一个文明、有序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理修养,让《弟子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伴随一生。

第三阶段(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习惯形成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以后,对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树立起榜样,以此来促进学生将所学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四、具体措施:

1、努力营造家庭环境

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很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所以我利用家长会、家访或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与家长谈心,并要求家长在教孩子吟诵《弟子规》的同时,更多的是教孩子要付诸于实际行动。比如首先,《弟子规》开篇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要从行为上敬重父母,以示对父母的恭敬心。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以身作则,孝敬自己的老人,用实际行动来感染孩子。其次,从小事中去督促孩子,比如亲人生病了,可以用“亲有疾,药先尝”来教育孩子要照顾亲人。让孩子拥有一颗善良和关爱他人的心。最后要多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勤勉学习,生活规律等。身体力行地将《弟子规》的教导融进生活中。

2、教育活动促进道德

在平时的教学和活动中,处处以《弟子规》来严格要求学生。

第一、有计划地多读,用近一学年的时间,有计划读完《弟子规》的五个部分的内容。学生诵读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学生在诵读中学习做人。

第二、《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但离学生的生活甚远,有些语言难以理解。因此,读经诵典不能停留在“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层面,而是引领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逐步去内化、感悟。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运用多种渠道、方法,促使孩子不断感悟、内化。比如环境渲染: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成长乐园等宣传载体,营造浓郁的国学育人氛围,宣讲《弟子规》,使学生置身与国学经典,无时无刻都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其次故事启迪。将难以理解的国学语言融入学生最喜欢听的故事中,从中让学生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再者在主题活动中实践,开展“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礼仪伴我行”等主题活动,为学生的实践创造机遇,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比、学、赶、帮,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礼仪、文明、卫生习惯,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待人的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行为举止。

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小学生是儿童学习的起步阶段,从小学习国学,学习《弟子规》里面的深刻的做人道理,对其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共同努力,为孩子美好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认真抓好制度建设。

每位值日班长做好“一日一语”的宣传语工作,班长、组长落实弟子规具体实施情况并做好具体反馈工作,加强家校联合,让家长配合并监督学生在家完成弟子规量化表实施情况,实现家校联合。

2、建立激励机制。

激发师生学习、实践《弟子规》的兴趣和热情,我们注重把师生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的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之一。召开践行《弟子规》情况汇报交流会,对在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师生个人和班级团体进行表彰。

3、搭建平台,营造氛围,为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推波助澜。对教室黑板、宣传栏进行更新,凸显《弟子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

(二)形式多样,培养情趣,切实提高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效果。为了使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在我班扎实有序地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我班结合实际,创造各种条件,从小处、实处着手,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并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等紧密结合,切切实实走进学生的生活,促进学习实践活动效果的提高。

1、利用语文课前一分钟时间、早读或班队会课与其他零星时间,组织与指导学生诵读,牢记于脑。

2、誊写《弟子规》,铭刻于心。将《弟子规》和书法课相结合,让每个学生用专门的本子用楷字抄录要诵读的内容,写在练字本中。这样既练习书法,又使学生在静心宁气中,陶情修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圣贤的教诲,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围绕诵读力行《弟子规》这个主题,通过写实践感言、心得体会等形式,拾获记录学习、实践《弟子规》的各种收获。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只有读得精心,学得深入,亲身力行,才能写得精彩。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陶冶教育初探 第3篇

一、对高中生进行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

①具有自主意识与自觉性;

②具有民主意识与相互平等性;

③富含生命活力;

④具有隐蔽性与内敛性。

二、对高中生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陶冶教育对应试教育有着颠覆性意义,它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重视心灵教育,以教书育人的态度培养学生。

(一)对高中生进行陶冶教育,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操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陶冶教育主要是把学生的情感活动进行发展与沉淀,使学生达到一个稳定持久的发展状态,通过自我意识与观察力感受身边的事物。所以说,学生自身情感的发展状态是一种拥有健全人格所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情操的培养是对一个人来说一生的培养,是教育家、哲学家在追求的最理想的教育思想。毕达哥拉斯认为经过音乐的洗礼,人的感情会变得平顺,在情绪上也处于稳定的一种状态,坚定人们的意志,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对他的《理想国》中,营造了一种由艺术形象所组成的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让人们从视觉与听觉上得到感受,不自觉的受到熏陶,把优美与理智完美的结合。

从周代起,人们普遍遵从孔子所强调的“不学礼,无以立”的思想,开始注重“化民成俗”。最终达到高度的人生境界,如同《论语》中所强调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所以在高中语文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结合语文教学中所具有的人文特点与工具性,在文章的选择上,采用声情并茂、语段优美的篇章,在对学生的情操陶冶上有着极好的效果。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对自我的掌控,培养理智与认识,淡化功利,培养高雅的人生情趣,树立完善的人格意识。

(二)对高中生进行陶冶教育,有利于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采用审美的态度去看待人生,在这种丰富的情感状态下,遇到的事情就会变得有价值,变成一种人生体验,丰富个人经历,提升个人内涵。且有了审美的态度,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观察事物,进行自我洗礼,发现新生。让学生受到熏陶后,培养自己,提高自己的审美与审美情趣,形成敏锐的欣赏美的能力。

(三)对高中生进行陶冶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具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自我的情感与价值观来进行考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所以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对自我情感与人生价值观上都要格外重视。高中生正处于对人生态度与价值观的认知阶段,及时地进行陶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能保证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例如对高中课文中的《鸿门宴》进行讲述时,让学生充分发挥对价值观的不同见解,进行相互的交流,在学生进行辩论的过程中得到价值观教育。

(四)对高中生进行陶冶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健康的情感状态

爱作为一种正确、健康的个人情感状态,存在人与人之间,它是一种对人生的体验。在对高中生进行陶冶教育时,应当正确的教导学生,让学生拥有一颗爱心,并赋予爱所具有的能力与对事物观察的敏感度,通过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进行揣摩与实践。教师要利用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让学生学会爱护自己与关爱他人。印度哲学家泰戈尔说:“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然而,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小皇帝”与“小公主”,他们在家长的百般呵护下成长,面对爱视而不见,感受不到爱的存在,对爱没有清楚的认知。所以,教师在进行陶冶教育时要从实际出发,用自身的大爱去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爱的能力,在爱自己的同时关爱他人。

(五)对高中生进行陶冶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进行自然景物教学时,要注意面对课文中所描述的环境进行再现,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面对自然的情感,感受到自然的理性含义,利用可用资源对学生进行陶冶教育,让学生融入作者的独特感情中,以作者的视角去感受,融入令人陶醉的自然中。

随着语文教育的全面提升,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共同努力方向。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丰富学生内涵,以人生养育人,从而促进高中生能够提高品行历练,追求学业上的进步,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陶冶情感激发热情 第4篇

关键词:陶冶情感,激发情感,丰富情感

古往今来, “诗言志, 文表情, 太凡凝结作者创作苦心的文章, 无一不是表现作者独具匠心的人生追求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审美情趣。然而很难想象, 一个对生活失去理想、失去信心, 失走情感的人, 会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作文教学有其自身的情感特点, 因此, 我要用作文教学艺术, 想方设法拨动学生的情感, 写出作文教学的新篇章。作文的升华可从以下四点抓起:

一、细致观察, 丰富情感

“只有在深刻地、全面认识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把所感知的现象的各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会有认识和感受的系统性, 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有条理”。教育学家赞柯夫曾经指出。平时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往往听而不闻, 视而不见, 没有进行细致的观察, 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不懂得如何去观察, 如何认识事物。因此, 教师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进行细致的观察, 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认识事物。

为了指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 在课堂上我让一名男生到讲台前, 让同学们进行详细观察。观察他的服装、颜色、鞋子、脸型、头发、鼻子、耳朵各自的特点, 告诉同学观察要专心地用眼、耳、鼻、口、手等感官去看、听、闻、问、尝、摸。这就要真正地接触事物, 了解它的全面情况, 掌握它的各自特点, 为作文奠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 在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很多, 人们注意的往往是一些对自己有触动的事情, 而忽略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在观察中, 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的生活情趣和对生活的感受更加深刻而敏感, 让他们的心灵与事物搭起一座情感的桥梁, 从而通向“为文始佳”的目的。

二、亲身体验, 陶冶情感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 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情感是伴随着认识, 活动而产生的。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说明了情感对人的认识和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小学生要带着情感认识周围的世界, 必须走进大自然, 亲身体验。每当他们抱大自然的“书”读上, 就会感到心灵的愉悦, 情感的升华。那灿烂的阳光, 雪白的花瓣, 忙碌的蜜蜂, 颤动的树枝和悠闲的小蝴蝶…, 在学生眼里就会留下一片新意, 同时也会在倾刻间触动他们的思维, 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三、创设情景, 激发情感

创设情景把作文训练同阅读, 美术、音乐等学科有机的联系起来, 在带动学生情感的前提下, 让他们猎取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内容。因此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可用语言或借助电教手段, 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意境中去感受, 去联想, 从而使学生入境生情, 浮想联翩, 继而妙笔生花。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 在教学中, 我用手指着没写字的黑板说:“请大家看黑板”, 同学们纳闷着, 我又说:“你们看到吗?我似乎看到:一座连一座的高楼, 大雪纷飞, 屋顶一片雪白, 街旁的小树枝条, 被冰雪压弯了, 地上是厚厚的雪, 多冷的天气啊!新年的第一天凌晨, 太阳升起来了。睢, 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 有谁坐在那里?说着, 我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语调低沉, 慢速, 重音落在“通红”、“微笑”, 太阳“幸福”等, 朗读结束了。学生都一动不动地坐着, 双眼还盯着黑板, 有的热泪盈眶, 有的深有触动。学生显然获得情绪的体验, 把这幅悲惨的生活画面烙在心里头, 孕育着正义的同情心理。最后, 我让学生动笔写一篇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一封信。情感拨动了写作的笔头,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阅读教学, 升华情感

语文阅读教学, 主要在于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打好基础。在阅读教学中, 除识字训练外, 还要注意词和句的理解和训练, 同时要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 特别是朗读和说话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 实际上是落实说话教学目的要求的直接手段, 所以, 在阅读教学中, 要重视讲透、字、词、句的念义, 使学生学习、字、词、句与读写 (说话) 训练结合起来, 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思维, 尤其是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或与学生生活实践有关连的词句, 讲透词句含义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还可以为学生的说话积累词语, 提供规范的语言。

用诗词陶冶自己 第5篇

将进酒 作者: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按】汉乐府诗题,属《鼓吹曲·铙歌》

【会须】应该

【岑、丹】岑勋(南阳人,颜真卿书《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作者)、元丹丘(李在安陆结识的道友)

【钟鼓馔玉】富贵人家饭时鸣钟列鼎。《煌煌京洛行》“挥金留客坐,馔玉待钟鸣”

《行路难》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解】:

1、珍馐:名贵的菜肴。

2、垂钓坐溪上: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3、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 人生(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韵译】: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唐诗《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括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皎皎如月,何时可掇?)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十年前的旧事一幕幕:烽火连天鏖(áo)战苦,扬州一带遭荼(tú)毒。往事怎忍再回顾?拓跋焘(dào)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谁能派人来探问:廉颇将军虽年老,还能否多吃食物?

范仲淹 《苏幕遮 》

原文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

注释

① 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思念家乡,心情颓丧。②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

③旅思(sì):旅居在外的愁思。思,心绪,愁思。④追旅思:往事的追忆引起了羁旅的愁怀。

译文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思念家乡黯然销魂,羁旅的愁思缠绕不休。只有在梦中得到暂时的慰藉。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诗词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定**》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译文]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让诗歌陶冶灵魂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诗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是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抑扬顿挫的节奏,清新优雅的意境,以及脍炙人口的佳句,和朗朗上口的格式,使得诗歌很受学生的喜爱。诗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教师务必要重视起诗歌教学,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教会学生如何审美。

一、加强朗读,体验情感熏陶美

语言是表现诗歌特征、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点,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就能弄清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从而能够对作者所流露出的各种情感感同身受。我国的汉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诗人对于汉字的运用可谓是掌控自如,信手拈来,显示出高超的文学修养,他们往往只用一个字,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因此,古诗词的一大特点,就是高度的凝练美,起到“留白”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去感受诗歌的意境。对于小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用近义词进行替换,然后多朗读几遍,去反复比较因字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意境。用字不同,表达的情感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最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因为这个“绿”字,可谓是神来之笔,使得这两句诗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名篇。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绿”字换成“过”“吹”“经”“满”等进行对比,反复诵读,比较出不同的艺术效果。经过比较可发现,只有“绿”字才能将春风给江南岸带来的变化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

二、动笔绘图,感受诗歌描绘美

美需要自己去感受,但是在感受到了美之后,还需要将美表现出来。学生在感受到了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和美丽情境以后,下面一步就是学会去描绘出自己心中的诗歌景象。小学生由于年龄尚浅,绘画仍然是一项非常适合他们的教学手段,通过绘画,学生可以将诗人用文字描写的抽象的场景转化为直观的画面。例如,在学习了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之后,那只美丽的白鹅在湖中浮游的场景,无疑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一项任务:“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你心中的白鹅戏水的场景。”学生根据第一句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画出神态高昂的鹅,紧接着“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学生画出鹅在湖水中划水的动作,然后就可以给学生以启示,让学生注意到这首诗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鲜艳的色彩对比,红、白、绿、青等颜色交相映衬,构建成一副鲜艳的图画。另外,教师还可以为这幅画补充一些场景,例如蔚蓝的蓝天、淡淡的白云,让诗歌的场景变得更加丰富一些。绘画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

三、陶冶情操,享受诗歌意境美

现代教育崇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主张德、智、体、美全方位共同发展,其中美育是指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与心理,以美好的事物去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唤醒他们内心美好的一面,例如童心、童趣与同情心、善良等。俗话说“从小看到大。”人的性格与品质,往往都是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形成,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美育也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古典诗词中蕴含了优美的意境,是用来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素材。学生在用诗歌陶冶自己情操的时候,也让自己融入到了诗歌所描写的优美意境之中,情景交融,情与景交相辉映,充分感受诗人所流露出的情感。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开头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构建出了一副壮美的黄河远眺之境,成为千百年来无数人所赞赏的经典景象。登高望远,张目远眺,顿感空间上的开阔,宇宙的广袤无垠,许多道理也就自然而然的彻悟了。跟随着诗人登楼的脚步,学生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心灵得到了升华,美育的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

四、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欣赏美

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诗人所描写的情境进行合理的发挥和想象。想象是艺术的根本,是文学的生命力,没有了想象,诗歌就会失去应有的活力与生命力,自由浪漫的诗歌就会异化成生搬硬套的八股文。不仅是诗歌本身,而且对于诗歌的审美来说,想象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诗歌审美的过程,其实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融入了想象的诗歌审美,才能让学生对诗歌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感诗人之所感,想诗人之所想。例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写了一个壮观奇幻的场景:红日照耀下的香炉峰高耸入天,稳立大地,紫红色的烟雾缭绕在周围,李白的诗歌风格是豪放飘逸的,在创作时,李白往往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和想象,这也就需要学生在鉴赏时也展开想象的翅膀,跟上诗人的节奏,将一条倾泻而下的飞珠泼玉的瀑布想象出来,感受诗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于自然界玄妙的创造力的大胆想象与赞叹。试想如果没有了想象,那么也就无法体会到诗歌的绝妙之处了。

总而言之,诗歌审美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应该把美学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中,教会学生正确审美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了解到古代仁人志士的广阔的人文情怀。因此,美育的发展目标,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沈健.也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15(2).

[2]张德玲.坚持三步走,提高阅读能力不用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

[3]张萍.古诗词活动中的审美教育[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1).

培育海洋意识陶冶爱国情怀 第7篇

一、历史学科实施“三海”教育的理念

“三海”教育指海患教育、海权教育和海防教育。上海市海洋大学附属大团高级中学依托社会资源,积极开展海洋教育特色。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之一,这些年我们利用学科优势,结合学校海洋教育的总体规划,主动积极地对学生开展了“三海”教育。

海患教育是要让学生知晓历史上在海上发生的人为灾难,特别是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采取的海上侵略行径;同时让学生对现实中来自海上的威胁保持警惕。在这方面,历史教科书已有一些相关教育内容,如,甲午海战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抗击八国联军失败后列强军舰长驱直入等。但如何从“海洋安危关乎中华安危”的角度来认识屈辱历史,尤其是如何看待今天的海洋风云和海洋安全,还有待教师打开思路,加以正确引导。

海权教育是要让学生理解海洋主权、岛礁归属的历史和现实依据,尤其是“二战”以来《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联合国海洋公约法》等法律文件从国际法层面赋予中国的海洋权益;同时让学生对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主权海域以及其它相应海洋权益,特别是“二战”有关文本所规定的历史性权利有坚定的认同感。[1]这方面,历史教科书已有一定涉及,教师还需要多方引证,强化指导。

海防教育是要让学生认识海防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80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5400多个岛屿和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国家来说,对青少年加强海防教育至关重要;同时让学生对建设一支强大海军、成就一个海洋强国以保障我国的海洋安全,以及对正在进行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构筑光荣的“中国梦”。而在这方面,历史教科书提供的材料比较有限,给予教师充分发挥的余地。

“三海”教育不仅培育了学生的海洋意识,也陶冶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海洋世界里,学生将不仅与科学结伴同行,更与祖国发展和梦想实现紧密相连。

二、历史学科开展“三海”教育的实践

(一)结合基础型课程开展“三海”教育

在历史基础型课程中开展“三海”教育,前提是不改变正常的教学轨迹,即不改变既定的教学立意和教学程序,教育活动只是有机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小、快、灵”的特点与风格。这种穿插方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点状穿插,一类是网状穿插。区别只在“一”与“多”,即前者是围绕一个知识点来进行,后者是通过多个知识点的汇合来完成。相对而言,点状穿插更轻巧些,点到为止;而网状穿插更厚重些,效果更佳。使用哪种穿插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孰“轻”孰“重”也需量力而行。

以点状穿插为来看,比如“甲午战争”一课,教师认为可用点状穿插方式适时地开展“海防”教育,于是向学生出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技艺纯熟,行阵整齐。(李鸿章1894年初第二次检阅奏报)

材料二:中国海军不免涂饰耳,此精神不如人也。(《申报》1894年7月16日)

材料三:尽管从吨位和大炮门数上说中国胜于日本,但在编制、纪律和训练上日本大大优于中国。(英国海军情报处致外交部的函文)

材料四:(福龙号)鱼雷艇全速冲向(西京丸)舰首,发射出一枚鱼雷……本舰已无法躲避……谁知鱼雷竟然从舰底穿过——注:清军没给鱼雷定深。(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中将的《回忆录》)

材料五:预量码数,设置浮标,遵标行驶。码数已知,放固易中。(弘治、张鑫典、孙大超编著:《盛世之毁》,华文出版社2004年版)

材料反映的是一个“装备与准备”的问题。师生就此展开对话:

师:材料一、二对中国海军的认识有何分歧?哪个更可信?

生:材料一认为海军技艺纯熟,材料二则认为虚有其表。仅就这两段材料还无法判断哪个更可信。

师:如果结合材料三和四,那么材料一、二哪个更可信?结论能否确定?

生:材料二更可信,因为有中方、中间方和日方三方证据加以印证,结论能够确定。

师:那么李鸿章看到的“纯熟”“整齐”,从材料五看,原因是什么?

生:李鸿章是上司,部下让他看到的是作弊的结果。

师:弄虚作假,终酿苦果。更重要的是,这反映了我们虽有装备却无准备,至少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充分重视和巩固海防。

再以网状穿插来看,教师曾借助某个特定的教学背景和学生有过一段对话,探讨的是“海患”问题:

师:新航路开辟以来,我国遭到了来自海上的哪些侵犯?

生:1553年葡萄牙以欺骗的方式占据了我国的澳门。

生:1624年荷兰趁明末农民战争之际,侵占了我国的台湾。

师:近代以来又有哪些侵犯呢?

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把兵舰开到南京城下,逼迫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生:1856年英法等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进一步割地赔款。

生:1894年日本通过甲午海战,从清政府手里抢走了辽东半岛和台湾岛。

生:19世纪末,西方列强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师:由此可见,古往“近”来,辽阔的海洋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的天然屏障,还成了伤心之地!历史已经给出结论:海洋安危关乎中华安危。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二)开设拓展型课程进行“三海”教育

在历史拓展课上,教师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组织专题考察等,对学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三海”教育。

1. 关于开设专题讲座。

主要是“海上风云——历史海战分析”讲座(已列入学校海洋特色课程系列),其涵盖面大、故事性强,能切实起到吸引学生和教育学生的作用。比如,对甲午海战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教师首先从海防观念说起,认为光绪、李鸿章为北洋海军制定的“拱卫京畿,确保渤海门户”方针,其保卫对象只局限于我国陆地国土,正是这种落后的海防意识最终导致中国的有海无防、有防不固。这一战给我们留下很多沉重的话题,其中“不争制海权,其结果是陆权也丧失”尤为深刻,必须吸取教训,牢牢树立起现代海洋国防意识。[2]教师还针对海军建设作了具体分析,谈到了“硬实力”与“软实力”的问题。“硬实力”方面:北洋海军自组建后就走下坡路,清廷于1891年批准了户部关于停购外洋军火两年的奏请,使北洋海军再未购置一艘军舰,再无更新一门火炮。而与此相反,日本为了入侵中国,不惜投入大量经费加紧整军备战。“软实力”方面:其一,1886年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军访问日本时,日本军人登舰参观后发现北洋水兵竟然在主炮上晾晒衣裤,炮管里也是一摸一把灰;其二,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因军舰沉没落入海中被自己的家犬救起又自沉,事迹感人。但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为什么还能把私家犬带到军舰上?这两则故事反映出什么问题呢?学生心里当然清楚,这就是缺乏“软实力”的表现。这样一支既无“硬实力”又无“软实力”的军队,怎么可能打赢战争呢?这些内容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既有故事性又具思辨性,对学生产生了相当的吸引力,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教育力,尤其是在加强学生海洋忧患和海洋国防教育方面,更具有研究与思考的价值。

2. 关于组织专题考察。

专题考察不同于学校层面的考察。学校组织学生走访东海大桥、上海海洋大学、中国航海博物馆等,让学生感受到了海洋世界的魅力,体验到了航海文明的发展。但教师组织的专题考察,意在挖掘本校及社会海洋科普场馆中的人文资源,帮助学生增强人文意识。更重要的是,“三海”教育中的“海权”教育在科普场馆中也有一定体现,其教育效果要比坐在教室里听好得多。比如,学校科普馆有关于我国海权的大幅宣传画和示意图,站在它们面前,教师向学生讲述:“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但现在实际控制的还不到一半,有一半左右与8个邻国存在争议。在黄海和东海,日本和韩国都主张以等距线为原则,日本认为钓鱼岛是他们的海洋国土,韩国则认为苏岩岛是他们的海洋国土;在南海,越南占据了21个岛礁,菲律宾占了8个,马来西亚占了3个,文莱和印度尼西亚也都提出划界争议……”[3]当教师向学生呈现这一系列具体的数据时,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海洋意识猛然觉醒,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在中小学推广和普及海洋科学知识,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基础性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海洋人文意识、国家意识也是时代的呼唤和社会的要求。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要始终把培育学生的海洋意识、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怀纳入学科德育的范畴,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摘要:培育学生的海洋人文意识、文化传承意识,是历史学科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尤其是当海洋教育、皮影戏传承教育成为学校的课题与特色,历史学科如何主动适应、积极作为,在学校的探索方阵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出自觉的贡献?钱洪海老师认识到“学生的海洋意识不仅表现为科学意识,也传达出人文意识、国家意识”,从而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严红敏老师结合学科内容,带领学生走访皮影馆、创作皮影戏,并坚信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文化传承意识。这些都是真实而积极的教育行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海洋发展战略课题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R].2013.

[2]殷敦平.树立现代海洋国土意识[J].政治教育,1994(2).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索 第8篇

一、倡导“诗意语文”, 追求诗意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许多语文教师已经对语文教育的陶冶功能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 把构建诗意语文, 诗意课堂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之一, 在教学中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 同时也侧重陶冶学生的情操, 鼓励学生精神的养成。在诗意语文教学理念的指引下,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大胆尝试, 立足语文教学目标, 依托语文教材丰富的内容, 营造有特色的诗意语文的课堂。语文课程具有价值引领, 文化传承的作用, 纵观目前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语文教育正在趋于传统回归, 而小学阶段对于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因此, 小学语文教育正在逐步趋向于一种文化教育, 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是一种文化情怀, 是对生活的一种诗意领悟。因此,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单纯依靠“教”这种方式, 已经不适应语文教学的需要, 而应该上升到“陶冶”的高度。

二、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1. 形真

形象是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外在要求。小学生也是通过直观的形象去感知世界, 认识世界。而小学语文教材在文章选择上, 也侧重于选择一些形象鲜明的教学内容。但是语言文字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如何让抽象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 这就依靠教师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教师通过对语言描述的形象的解读, 让学生去深切的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 让学生受到一种陶冶。

2. 情深

小学语文教学的陶冶性教学, 要求语文教学能够打动学生。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用真实情感打动学生。语文教师在教学时, 只有用好一个“情”字, 才能真正把握语文教学内容的主旨, 能够把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发掘出来。同时, 教师能够恰当地表达课文蕴含的情感主旨, 也让学生能够领悟得透彻。在教学目标中, 其中一方面教学目标就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当教师融入课文的场景, 才有利于学生真实情感的融入。

3. 审美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种审美教学, 蕴含着美的形象和意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把文章体现的美的意蕴传达给学生, 让学生能体会到美, 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具备发现美的能力。教师在陶冶性教学模式下, 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爱好, 提升学生审美的能力, 这是陶冶性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

三、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方法

1. 情美交织的情境法

在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中, 情境法是语文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以既定教学目标为指导, 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 通过构建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 提高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显著的特点, 诸如画面形象、情境逼真, 通过学生切身的体验, 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把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都调动起来, 促使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 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情境法是陶冶性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 提升能力, 感受语文学科的美, 体验生活的美, 能够毫无保留地展现语文学科的魅力。

2. 提高素养

( 1) 语文素养。构建陶冶性教学模式, 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语言表达水平以及板书书写水平和对教材解读的能力, 教师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等等。语文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对于构建陶冶性语文课堂的作用非常明显, 尤其是对于可塑性极强和模仿能力较强的小学生而言, 素养高的语文教师, 给学生提供了榜样的力量。

( 2) 文化素养。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是通过语言媒介, 与文化构成的统一体。在陶冶性教学模式下, 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 教师要把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学生。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 既要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的养成, 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加强学生文化素养养成的方式有许多种, 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 让学生认识中国的对联文化, 认识中国的成语文化等等, 语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聆听中国的民族音乐, 诸如《春江花月夜》, 或者是《高山流水》, 虽然在聆听的过程中, 学生不一定达到领悟的高度, 但是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定有所感悟。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陶冶性教学模式的时候, 应该努力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更多的去学习和领悟。

3. 小学语文陶冶性经典诵读教学探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以及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小学校园兴起了诵读经典的热潮。在继承传统国学经典中, 古代蒙学读物受到小学的欢迎, 这些读物具有较强的文化陶冶功能, 同时内容简单, 思想积极向上, 适合儿童精神和语言的养成。针对小学语文课堂, 教师可以把《三字经》《弟子规》等一些传统国学经典读物利用课上课下的时间传达给学生, 旨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陶冶学生的情操。

同时,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蒙学经典。比如, 可以利用早读或者利用课前的一段时间, 见缝插针。诵读时,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声音洪亮, 感情充沛,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诵读方式和方法, 真正能从经典诵读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 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启发。同时, 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到诵读中去, 这样也可以起到榜样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陶冶性教学模式的形成,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导致的语文教学人文性和文化性流失的问题, 已经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也应该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念, 加强对小学生语文修养的培养, 加强学生情感的养成, 让语文课堂是充满诗意的课堂。

摘要:陶冶性教学符合语文课程教学理念, 把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巧妙地融为一体,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同时, 既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也是一种育人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诗意语文

参考文献

[1]钟小雨.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运用绘本陶冶幼儿情操 第9篇

本文重点论述如何利用绘本陶冶幼儿的情操, 使其在阅读中受益, 在阅读中情感得到升华, 让幼儿在绘本阅读、欣赏故事的同时, 欢笑和满足洒满绘本阅读之路。

一、巧借绘本, 让幼儿体味到爱的美好

绘本不仅仅在于让幼儿对画面感兴趣, 重要的是通过阅读绘本, 让幼儿体验出绘本中所蕴含的思想方面的内容, 让幼儿从中受到启迪和感染。

如《妈妈抱抱我》, 通过观察鸡妈妈、狗妈妈、大象妈妈等动物是怎样保自己的宝宝的, 尤其是教师和幼儿一起体味出鸡妈妈张开宽大的翅膀时, 把自己的宝宝护在自己的身体下, 除了是抱宝宝的方式, 还有就是鸡妈妈看到有“敌人”攻击鸡宝宝时, 鸡妈妈会“拼命”保护自己的宝宝, 用自己的身体———翅膀遮挡住自己的宝宝, 把宝宝藏起来。这种爱是无私的, 会使幼儿的幼小心灵受到震撼。而狗妈妈用自己的特殊的爱的方式———舔着宝宝的身体的每一寸肌肤, 让宝宝感受到妈妈的爱的甜蜜……再以“你妈妈是怎么爱你的”“妈妈常抱抱你们吗”等问题, 引发幼儿的甜美回忆, 天下没有不爱宝宝的妈妈, 妈妈永远爱自己的孩子。让幼儿通过听故事、看图片、分析和体验绘本的内涵和思想意义的升华, 幼儿真正受到启发和感染, 让他们体验人间的爱、人间的真、善和美。

二、游戏教学, 诱导幼儿参与其中, 体验交往的快乐

人际交往是人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重要能力之一, 否则,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如果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没有一定的交往能力, 终究被历史所淘汰。在阅读绘本中, 对绘本进行教学时, 巧设游戏法, 让幼儿通过游戏, 融于绘本中, 和绘本中的人物“对话”和“交流”, 和身边的小朋友扮演角色, 模仿绘本中的人物, 创造性地利用绘本进行交往活动, 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教育和培养。并且在表演及体验与交往的过程中, 幼儿不再是孤立的, 而是有了伙伴们的互动, 共享对绘本的不同理解。

如, 欣赏《恐龙竞技场》后, 设计一个游戏, 表演出这个绘本的情节和主要内容。于是幼儿个个不约而同地扮演恐龙, 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一位突发奇想:“咱们都是恐龙。”话音一落, 幼儿热烈地鼓掌, 掌声:“好好, 我们都是恐龙。”赞同声响彻教室, 幼儿脸上幸福、快乐之感油然而生。

三、利用绘本, 丰富幼儿生活体验

绘本是真实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再现。巧借绘本, 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 使幼儿得到社会性发展是绘本教学陶冶情操的又一举措。

如《小白尿床了》, 在这个绘本中, 并没有直接教幼儿怎么不尿床。于是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并给出答案。于是幼儿的“宝贵经验”:晚上睡觉前少喝水、晚上晚睡觉、妈妈提醒夜里起来尿尿等一一道出, 这些显然是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 虽然有些浅显, 但毕竟是幼儿最直接的经验和生活体验, 这份体验是无价之宝。

又如, 在欣赏《马戏团的女小丑》时, 这个绘本的主题是幼儿难以提升和总结的。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小丑”这个很滑稽的角色一般都是男人表演居多, 而这个绘本中马戏团的小丑是女的扮演的, 那么, 你能说出这个绘本的主要内容和所揭示的主题吗?虽然幼儿对这个绘本所传达的“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也能做”的主题高度概括有点难度, 幼儿似乎无法理解, 幼儿的“女的也能做男的做的事”的理解虽差强人意, 但也升华了教学的主题, 有个戏剧艺术天才竟然哼唱起黄梅戏“谁说女子不如男”, 将这节课, 将对绘本的教学和欣赏推向了高潮, 幼儿收到丰富的营养大餐。

绘本教学, 不仅在于看懂动漫性质的画面, 聆听美妙的音乐, 更应该引导幼儿从绘本明快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里, 感悟出幼儿对绘本的真实理解和真实感受, 在欣赏图片、听故事的过程中, 同时让幼儿走进绘本世界, 走进绘本的人物的内心世界, 感受绘本的美的艺术享受, 体验绘本的美的升华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从而陶冶幼儿的情操, 让幼儿欣赏、感受到绘本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中有情, 实现绘本教学艺术、美术、思想的完美结合, 给幼儿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情感上的陶冶和升华。

参考文献

语文:让学生在“陶冶”中成长 第10篇

一、语文作品中的“陶冶”元素

语文教学之所以能够陶冶人,首先是因为语文教材中富含陶冶元素。依据内容的不同,课文中蕴含的陶冶元素主要有这样一些方面:

1.形象之美陶冶人。笔者所说的“形象”,外延比我们习惯所指的“人物形象”更宽泛,它包括文字作品中所描述的自然物、 人造物以及人自身,这些物之形态、诸物融合而成的景观以及人之风貌等,我们合称其为“形象”。我们的语文教材主要是由一系列范文按照一定序列编排而成的,语文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范文进而提升语文素养。 如,读着《九寨沟》中“每当天气晴朗时, 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 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你不能不感受到五彩池的神奇瑰丽之美、九寨沟的巧夺天工之美……此类“形象”触目皆是,无一不给读者以美的陶冶。

2.情感之美陶冶人。“形象不是无情物”。 从言语作品创作的行为动因看,写作源于作者内在的表达欲望,因为内“感”于情,所以外“发”于言,“情动而辞发”当能说明此理;从言语作品创作的效果追求看,没有情感的形象是无血之躯,不成其为形象,故无人想读,那么创作这种言说行为终究失去了言说的意义。大凡作者创作言语作品,叙述或描摹形象,总是要以喜怒哀乐的情绪去浸润它,去活化它;或者本意就是通过作品形象抒发切身之情感,进而使形象承载写作者的生命激情,或让形象传递它自己的感情, 从而能够感染人、感召人、感化人。这种情感对于人的陶冶比形象更进一层。如,读着 《第一次抱母亲》中“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了下来”,你能不感受到这位伟大母亲在享受“子爱”之情时 “喜极而泣”的幸福吗?

3.思想之美陶冶人。“思想”与“感情” 常常连用,构成“思想感情”一词。但这并非表示思想与感情是同一回事,也并非表示两者并提,而是偏义用法,即侧重在“感情” 意义上使用此词。对于言语作品,阅读者只有既体味了它的感情,又领会了它的思想, 才可以算得上是完整地把握了它,才算得上是达成阅读目标。如,读《少年王冕》,读到 “古人说‘人在图画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随后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你应该能从中得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启迪。

4.言语之美陶冶人。言语与其所反映的内容之美是融为一体的,但言语并非被动适应或受制内容,恰恰相反,言语本身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这种独立性和能动性,乃是作者运用语言规律、驾驭语言文字、在语言形式变化方面显示出来的娴熟程度和个人风格。很多时候,我们总在特别优美或特别有个性的语言文字的引领下饶有兴致地进入阅读状态,原因就在这里。这就表明,好的作品,语言文字本身也足以给人以美的陶冶。 如,读着《沉香救母》,读到“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你一定会敏锐觉察这个条件复句以及其中4个成语用得有多精当,内涵有多丰富。

二、语文教学中的“陶冶”策略

确认语文教材中的精美选文大多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乃至人文素养陶冶的极好材料,那么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进行这样的陶冶呢?我们在实践中所作的探索是:

1. 在放飞想象中陶冶。知觉语言文字的声音、破译语言文字的密码之后,真正的阅读理解是从把握语言文字所陈述所描摹的形象开始的;把握形象需要借助表象、想象等心理过程,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可视” 的画面和“可听”的声音,产生如见其形、 如睹其色、如闻其声、如观其变的效果。当阅读者面对语言文字时即刻有这样“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教学之中可以引导学生打开想象的闸门,走进想象的世界,让文本描述的美好情境转化为学生心中的美好情境。 如,教学《庐山的云雾》,其中“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引导学生边轻轻诵读边眯眼想象,他们脑海里忽而轻烟忽而银河忽而白马忽而冰山地迅速变幻着,庐山云雾那瞬息万变的神秘美妙便“跃然”于“脑际”,使其陶醉于这样的神秘美妙的境界中。

2. 在移情体验中陶冶。移情,亦称同理心,或称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是指把自己的情感移到感知对象身上,觉得对象也有同样的情感,或自己走进了对象所在的场景, 真切感受到对象的情绪和想法,具有了与对象同样情感,同样的思想立场。就阅读活动而言,正因人有移情能力,所以在阅读他人言语作品时,方能感同身受,体味作者或作品形象所传递的思想情感,方能由此确切把握言语作品表现的主题、蕴含的意义,从而方能受到感染、得到启迪、获得教益。如, 教学《槐乡五月》,带领学生阅读“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时,可让学生设想:你现在就是一个槐乡孩子,你的同桌就是走进槐乡的小朋友,你会怎样做呢?请按照这句话的意思,并联系下文内容,描述你待客的动作、 语言、表情等。这样的引导便能激起学生主动以“我”的身份走进槐乡,又以“我”的情感去表现出“好客”的生动情形。

3. 在经历思辨中陶冶。思辨,拆解之, 就是思考与辨析。所谓思考,是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是指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进行辨别解析。人, 是情感性动物,更是思辨性动物,情感与思辨,是人之为人特有的能力和品质。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进行移情体验,生成情感,发展情感,进而受到情感的陶冶;但阅读言语作品,如果仅仅在情感层面受到触动,还是肤浅的,必须在情感体验基础上,升华出对意旨、思想的开悟,从中汲取“理”的滋养, 才能借由阅读历程走向理性,走向圆通,走向博大。如,教学《最大的麦穗》时,让学生发现“人生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一结论不难,但绝不能满足于找到结论,重要的是应该引导学生回溯前文,从导致苏格拉底弟子找麦穗不同结果之具体行为表现上归纳原因,理出“逻辑推演”轨迹,继而顺理成章地导出课文结尾向读者揭示的深刻哲理。 这样,学生便经历了思辨历程,得到了“理” 的陶冶。

4. 在吟诵咀嚼中陶冶。吟诵,包含“吟咏”、“诵读”两层意思,吟咏含有咏叹意味,诵读是指出声读书;我们习惯将有声无声之读书统称为吟诵。阅读,是知觉文本获取意义,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把握文本“实质”的认识过程,其中有情感过程的紧紧伴随。因而,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文本,在吟诵中咀嚼语言文字,从作品中受到优美言语的陶冶。如,教学《我们爱你啊, 中国》,类似“我们爱你——//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 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的语句,教学时, 可以用心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着变换节奏、语调——或由低轻缓慢逐步转向高亢迅速地读,咀嚼出感情愈来愈激动的意味,或由高亢迅速逐步转向低轻缓慢地读,品咂出感情愈来愈深沉的效果。 通过反复吟诵咀嚼,那优美、丰富的语言文字和那整齐匀称的语言结构便饱蘸着深挚的爱国之情陶冶着学生的心灵。

摘要:教育,是陶冶。语文教学更有陶冶意味。首先,语文作品富含陶冶元素,能以形象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和言语之美陶冶人;其次,语文教学宜用陶冶策略,在放飞想象、移情体验、经历思辨和吟诵咀嚼中实现陶冶。

论音乐的“行动陶冶” 第11篇

关键词:内在旋律 行动陶冶 纯粹行动 视听创造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 内在旋律的启迪

音乐素来有“艺术之冠”的美誉,人类很早就已注意到音乐在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据西汉《乐记》理论的记载,音乐可以陶冶情操,鼓舞斗志,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协调人际间的关系,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对音乐功能的认识可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对国民教育实施的各项举措,也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的提高。音乐的本质功能,即在于音乐陶冶。

音乐陶冶,是陶冶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中都有音乐。在此,音乐指声音和形象的内在旋律,它在心灵和心智的生命形态中得到整合。音乐陶冶,就是对生命内在旋律的启迪和创造,而非表面层次的音乐表演和欣赏。

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音乐可分为创作、表演、欣赏三个环节。这是对音乐作为一类艺术形态而言的,与音乐无关。美学的框架本身对陶冶教育并没有意义。

但是,音乐欣赏是存在的。从作品出发的外在陶冶,是引发内在陶冶的契机。一般认为,对于非专业的人士而言,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音乐欣赏来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生动、和谐、温润或崇高。

作为音乐形态存在的创作、表演、欣赏三个环节,在音乐陶冶中总是同构的。音乐欣赏中本身已经包含着创作和表演的行为。在有效的音乐欣赏时,人变成了一个精神和情感交流的宇宙。

人是一个有心灵和情感的乐器,唯有人自己才能够弹奏这个乐器。

二 音乐陶冶作为纯粹的行动

音乐陶冶作为一种“行动”,可以无处不在。只要有美的倾听,就有陶冶。对自然万物的倾听,也是一种内在的陶冶。在学校的教育当中,音乐陶冶通过课程教学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复杂的是这个过程的陶冶是否真的有效。音乐欣赏(音乐视听)在音乐专业或非专业的教育活动中,力求全面化、系统化、专业化,但这也只是一个梦想。音乐欣赏或视听课程在音乐的整个教育体系中,与其它各学科牵连最为广泛,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系统。但对于每个人而言,获得陶冶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则很难预料到。陶冶的最大障碍,其实就是人的障碍和教育的障碍。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以期实现音乐知识的传播和对人发生审美文化的功用,这是一种理想。教师所能做的,只能是通过音乐视听这样内容的课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音乐感知、音乐情感体验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上,达到一定的感性及理性高度,尽管这个高度也是模糊的。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手段力求通过音乐媒介手段来扩展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想象力,以期实现学生自发的、深广而有效的审美参与。审美参与是视听的行动和行动的内化。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在“行动陶冶”中同时出场,这样教育的陶冶才可能有效。

那么,撇开教学过程的程式化,什么才是最有可能的音乐陶冶呢?那就是人身心参与的“纯粹行动”。美国享誉世界的学者鲁·阿恩海姆说:“极端地说,音乐的全部成分就是纯粹行动。人们不得不求助于眼睛这一辅助渠道,来发现演奏者和歌唱者在时间中的持存。一个音乐主题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个发生。一般地说,这与听觉经验是一致的,后者单单告诉事物的所作所为,而对事物是什么却保持沉默。一只鸟、一台钟、一个人只有在啼鸣、运行、说话、哭泣或咳嗽时才具有听觉意义上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唯有以这些状语所表示的性质为特征,亦唯有当这些性质存在时它们才存在……在纯粹音响的世界里,因果关系仅限于序列的延续:一件事情以一种线性的方式跟随在另一件事情的后面。在一件音乐作品、一部小说和一场舞蹈中,观者参与了对一个情景、一个建构的探讨和揭示之中,或者参与到对一结构的解析、一问题的解决中去。从本质上说来它们是纯粹行动。”音乐教学过程如果上升为教育的陶冶,那么它需要在身心的内在声律中,即在纯粹的行动中方能抵达人性真、善、美的层面。真、善、美的理想范畴,是一种高贵的普世价值,这种价值的播扬,也只有在陶冶的行动中才会有效。对于生命体来说,普世价值总是在内化的音乐旋律中生发的。

真正有效的音乐教育,不是背书,不是唱谱,也不是论证,而是把音乐这一门类艺术变为音乐行动。从人的角度看,只有个人参与的音乐,才与个人有关。我们音乐教育的过程,就是要让每一个人行动起来,成为一个行动的人。音乐的教学不是以老师为出发点传授音乐的,而是老师和学生在行动中彼此陶冶,共同造就音乐的。

三 音乐陶冶与审美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音乐欣赏的解释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介绍有关背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这种审美活动就是从听众欣赏的过程来分析的,大抵可理解为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综合体,由相互交织,难以分离的四种因素组成。即审美认知、审美创造、审美判断、审美享受。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种主观能动的感知及认识活动。

其中,审美认知又分为三个阶段:1、感知音响及音乐的具体外型;2、理解体验音乐的情感内涵;3、探求音乐内景。审美创造指的是受众体在聆听音乐时所产生的二度创作,即听众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通过联想、回忆、波动等内心活动给作品带来的丰富补充。审美判断则是在审美认知的基础上,对作品形式及内容是否合乎真、善、美等美学范畴的标准来作出判断的。而这标准是与每个人对音乐的接受、认同、欣赏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的。在经过以上三种审美生发的过程后,音乐就成为了一种审美享受,达到蔡元培先生所说的功效:“音乐者,合多数声音,为有法之组织,以悦耳而移情者也……故音乐者,以有节奏之变动为系统,而又不消滞于迹象者也。其在生理上有节宣呼吸,动荡血脉之功。而在心理上,则人生之通式,社会之变态,宇宙之大观皆缘是领会之。此其所以感人深,而移风易俗易也。”

从本质概念上理解,音乐欣赏并不一定是审美活动,但音乐审美,肯定是音乐欣赏。从欣赏的试听阶段,上升到审美阶段的音乐陶冶教育,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受众主体的艺术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把音乐与人的成长会通到精神构建的层次,从而实现“以美育代宗教”的目的。就音乐而言,“以美育代宗教”的理想,不是寻找作为艺术的音乐,而是创造音乐与人类高贵情感和人文关怀的联系。除此之外,所谓的艺术并不存在,音乐也不存在。当音乐失去了人,音乐就失去了所谓的本质。

四 从“讲授”到视听创造

世界上没有“音乐本质”这种东西,有的只是人内在的美的旋律。

哪里有人性的光辉,哪里就有音乐的创造。音乐的教育,是自我的人性教育。

音乐陶冶不是真理传授,不是知识灌水。但传统的《音乐欣赏》之类的课程教学,常常以教师讲解、传授、分析、定性、结论为主,聆听只是辅助性的,从而形成了一种“讲多于听”的教学模式。这种与美育相去甚远的教学行为,一般都体现在“整体——局部——整体”的框架当中。也就是教师综合让学生完整听一遍音乐作品,初步感受一下作品的意境、风格等,继而再分段聆听、讲解、分析,最后在学生已了解作品背景以及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又重新完整播放音乐,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去了解音乐,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印象。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却始终摆脱不了“老师教,学生学”的被动上课模式,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由于授课时间较短,辐射到的音乐作品量也不可能太多,涉及面也不会太广,它更接近于一种对部分音乐作品分析介绍的审美普及教育。

而试听创造的“行动陶冶”则不同。这种“行动陶冶”把音乐欣赏和审美变成了主体创造的生命活动。

首先,它是一种“听多于讲”的教学模式。因为在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不同审美对象(主体)的感受既有共性上的差异,又有个性上的区别,即所谓的普遍性和超越性。这里的普遍性,指的是不同的审美主体对作品的共同感受力和带有普遍性的影响,它一般不会脱离作品所表现的那个大的文化范围。超越性是指审美判断与审美主体之间的“误读”,审美活动不受审美主体利害关系的影响,表现为一种超功利性的纯粹欣赏。由于欣赏者在社会文化背景及性格修养等方面的差异,同一作品在不同审美主体内心产生的波动、感受和理解可以说是不可能相同的。甚至同一作品在同一个主体不同心理状况和不同环境中,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所以,不能用同样的摸式和标准去衡量和限定作品的诗性特征。事实上,纯粹音乐只提供了一个审美的出发原点,不可能直接指向终极阐释。即便是“文革”音乐,随着岁月的变幻,原先的主题指向也逐渐消解,渐渐突显出纯粹音乐的声律牧歌。

其次,音乐课程的陶冶教育,也不仅仅只是一种审美训练和情感体验,它还是一种声律运动的智力体操。“行动陶冶”的人,是创作的参与者、人格的比附者、情操的传递者、智慧的惺惺相惜者。抽象思维的能力、概括的能力,是能够通过对大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类型、不同体裁及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交流和重新创作来实现的,也能够用专业基本技法作为基础语言符号,通过再生、组合、创造来表达个人领悟的音乐思想和灵魂风貌的。由此,通过音乐的行动陶冶,便获得了对自然、人生和生活的理解。

五 音乐陶冶在于养成“歌者”

音乐陶冶教育,本质上是培养歌者。《乐记》上说:“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这里说的歌者,不仅指舞台上唱歌的人。在漫长的历史中,歌者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那种舞台的,也没有声光电制造的迷离舞台梦幻。历史中的歌者,即生活中的歌者,他们的“舞台”只有两个,一个是生活的现场,另一个是自然万物的现场。歌者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深壑平畴都在歌唱。这种歌唱不仅仅是声音的旋律在歌唱,更重要的是人在与万物、与生活的对话中,释放生命的存在之重,控制生命的漂浮之轻,将个人的存在赋予诗性的语义。这样的歌者甚至无需“歌”,无需“乐”,无需“舞”,他们的存在如琴之“静”,埙之“虚”,鼓之“空”,日之“热”,月之“明”,星之“洁”,无声而声动天地,无乐而时光轰鸣。孔子就是这样的歌者。《论语》上说,夫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就是歌者之“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的教育理想,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歌者,而非现如今的所谓学者。他常常带着学子或出游洙泗之滨,或周游列国,《论语·先进第十一》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就是一位歌者培养歌者的教育。现如今,这种教育已经不复存在。没有歌者的时代,也就没有了仁义礼智信。

参考文献:

[1] [美]鲁·阿恩海姆,郭小平、瞿灿译:《艺术心理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3]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

用音乐来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第12篇

一、以审美为核心, 用音乐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以审美为核心, 是高中音乐课标的中心, 而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则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艺术不能容忍说教, 审美不能依靠灌输, 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建立这种良好地教与学的关系, 把情感的纽带抛向学生, 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民歌是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的主体。它以其浓厚的生活底蕴哺育着中华儿女, 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 也是世界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品。但现在大部分学生因为对民歌不熟悉、不了解, 认为它“老土”, 所以采取了一种抵触的情绪。如何通过我们的音乐教学, 使他们能了解民歌、喜爱民歌, 并懂得宏扬我们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 是我们音乐教师碰到的一个难题, 所以教学手段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我教学《走进西藏》, 我采用感悟民歌———赏析一组新藏族民歌的整个过程, 唯有音乐在回旋, 伴随着音乐, 学生们都用心在聆听, 音乐弥漫在整个教室, 整个空间。当欣赏到《阿姐鼓》时, 歌曲由来的深沉的历史故事, 使学生们渐入佳境, 师生共同沉浸在音乐情境氛围之中。“音乐是心灵的语言”, 心灵的语言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用心沟通。静穆中, 音乐融及灵魂, 在人的精神上空升腾、泛化, 这种师生表面的“静”, 深层的“动”———内心深处的感动, 让学生感到了欣赏音乐的最高境界。这时, 再通过进一步地分析、演唱、畅谈等一系列师生互动, 学生对藏族民歌为什么具有这种高亢嘹亮、跌宕起伏, 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 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最后的课堂小结时, 他们由衷地说:“原来民歌也这么好听啊!”正如同学们在课后感想中说的:“当听到要欣赏民歌时, 我的心情起初是阴郁的。民歌是一种与流行元素格格不入的音乐, 但随着课的不断深入, 却给了我震撼, 音乐把我们引进了美丽的西藏:蔚蓝的天空, 延绵万里的高原, 碧绿宽广的草原……这是音乐的魅力吗?我体会到了西藏游牧族的豪爽, 我仿佛矗立在珠穆朗玛峰顶端俯瞰四周, 我要赞美其伟大的感情油然而生!”

音乐教学应是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与体验。可以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学。

二、通过音乐作品欣赏,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在浩翰的音乐曲库中, 爱国主义主题始终占据重要一席。一个真正优秀的爱国主义音乐家, 应该是个把根深深扎在祖国的土壤的人, 祖国的命运牵连着他毕生的情愫。而一个音乐教师也应该通过音乐把学生引入爱国的情景之中。

在音乐教学中我较注意情景引入, 充分发挥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在《我爱中华》一课中, 我首先播放《我的祖国》这首歌曲, 向学生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 在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对祖国真挚的爱和那可歌可泣的事迹。再以图片展现一个个激烈的战斗场面。使学生对当时的英雄有所了解, 然后通过对音乐作品人物背景的分析和欣赏, 使学生感受到英雄人物博大的胸怀和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 明白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在音乐课中熏陶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审美实践与审美体验是相辅相成的, 在进行音乐实践活动中, 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 在不断的体验中感受、领会、发掘音乐的情感内容, 得到美的熏陶与精神的升华。所以身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诱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感受的体验, 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学《步伐之歌 (之一) --礼仪性进行曲》一课中, 我首先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接着向学生介绍国歌的由来, 再向学生讲清楚歌曲的歌词是用自由体新诗的句式, 热情奔放地召唤人们起来战斗, 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音乐以自由乐段形式, 在G大调主和弦单的基础上, 动机式地环环相扣衍展抒发, 六个乐句一气呵成, 末句又加以变化重复, 更显示中国人民坚忍不拔的抗敌气概。最后, 启发学生回顾奥运会期间, 中国运动员夺得冠军, 上台领奖时, 听到代表祖国尊严的国歌, 看到五星红旗在领奖大厅冉冉升起时, 所产生的民族自豪感, 从而认识国歌的意义。学生通过学唱国歌, 认识到社会主义江山和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几代人浴血奋战换来的, 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热情, 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

四、引发联想, 树立理想, 培养创造精神

凡是审美活动, 都必须通过生动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 使人产生美感, 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进行有效的启发, 以引起学生对丰富生活的联想, 促使学生自觉、自动地观察事物, 在音乐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如:在学习民族管弦乐和民族乐器后, 我拿出夕阳下新月初升的江边景色画, 要求学生利用所学民族乐器及知识, 分组讨论这一幅画的音乐是如何创作表现。然后我又鼓励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 树立长大以后用优美的旋律唱 (奏) 祖国的理想, 学生纷纷畅所欲言, 用古筝表现江面上微波粼粼, 用箫表现飘逸的钟声, 当学生讨论完毕后, 我提示学生:我国有一首古老的曲子与这幅画的描写很相象, 叫《春江花月夜》, 从而使学生对这首音乐作品产生深厚兴趣。

“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 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由于我的音乐课中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生思想和审美素质普遍提高, 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 积极性不断提高。

事实上, 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 无声的人格品质的熏陶, 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殿堂;进而以声感人, 以情动人, 在审美中实现情操的提升。以上做法是确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教学》2004年10月;

[2]、《中小学音乐教学》2004年12月;

上一篇:云县农机化下一篇:危机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