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活动课程范文

2024-09-10

高中活动课程范文(精选12篇)

高中活动课程 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课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议

2012年4月22日至24日, 河北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场研讨会在张家口市宣化一中召开, 来自全省各高中学校的与会代表二百多人聚集一堂, 分享了以宣化一中为代表的多个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经验, 观摩学习了三种指导课型和五个项目的学生活动现场,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

最直接参与者。新的课程计划能否成功, 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一个关键因素。塞勒认为, 课程是一个乐谱, 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 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 从而有不同的演奏, 效果也会大不一样, 这主要取决于他们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新的课程能不能推进, 有没有预期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对于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地位及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部分学校的认识还不很到位, 很少 (甚至没有) 给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 理由是耽误和影响教师的教学, 进而会影响学校的发展 (升学率) 。面对全新的课程改革, 专业发展水平低、对新课程理解不深入 (甚至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都不了解) 的教师会有高效能的课堂教学吗?没有高效能的教学, 学校能有多大的发展?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 教师技能、方法和策略的发展, 课程理解和认识的提高,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四、正确认识课改和教研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推进课程改革的问题或困难也更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 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关注是推进课程改革重要动因。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和其他先行高中课改省份的施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充分交流, 聆听了来自台湾的李坤崇教授的讲座和省教科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室专家的总结。现根据现场交流中所反映出来的省内一些高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 结合宣化一中及张家口市其他学校在该课程领域中的有效做法, 对综合实践活动刚起步或者待起步的

课程改革经验都证明, 教研对推进课程改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提到的教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包括学校内的校本教研和学校外教研机构的教学研究。校本教研对于多数学校都是一个薄弱环节, 往往形式多于内容, 效益不高。我认为, 做好校本教研的关健是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影响和限制学生学习的问题, 要在制度、内容、形式的创新上想办法, 如衡水中学的学科教研室的创建就是校本教研制度的一个创新。对于校外教研机构的教研, 我们教研室几年来, 也在积极主动的想办法找措施, 想尽可能多地为全市课程改革的推进做一些工作:组织新课程的培训;开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观摩;启动高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等一系列围绕推进课程改革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市课程改革的实施, 取得了一定效果。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教研部门要深刻理解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 正确对待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以积极的态度推进改革, 认真做好服务性工作, 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冯荣光】

高中学校, 提出以下建议。

一、打消顾虑, 解放思想, 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事物、新亮点, 是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大突破。但是, 由于本课程在八大学习领域中的突出地位, 其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三个部分, 共23学分, 占必修总学分的61.4%, 学分高, 课时多, 而与其他高考科目相比, 在高考中的实际体现却并不多, 以致很多高中学校领导在高考评价的逼迫重压下, 顾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挤占高考科目的学习时间, 冲击高考上线率。在这种思想的导向下, 多数学校没有遵照《高中课程方案》开设这门课程, 一些学校或者有名无实, 虽然课表上有这门课程的课时, 实际上却被高考科目瓜分殆尽。从宣化一中等学校在这次现场会上展现的教学成果看,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会影响高考成绩”的顾虑是没有根据的, 多余的。

宣化一中几年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常态化, 不仅没有冲击其他学科教学, 还促进了师生的转变。一是教师教学思想和教法的转变, 二是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这两个转变下, 学科教学从容地实现了教学重心的下移, 课堂成为头脑风暴的发源地、生命雀跃的场所;学生的学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在全市一次次的学科统考测评中都无一例外地独占鳌头。我们翻开学生的课题实验方案, 谁都会为学生们自如地运用基本科研方法展开的一系列实践研究而惊讶, 他们甚至比我们许多教师做课题研究还老道;和学生们一起经历课题选定的研究过程, 更会为他们在动手实践中的超乎想象的创造力而自叹弗如。而且, 一些学生的发明创造还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了他们智力的发展和提高。这一切, 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效果的明证。试想, 还有哪个学科能激发学生创生这么高的智慧?还有哪个学科能如此焕发学生的创造力?从宣化一中的实践中, 我真切感受到这一课程的开设, 的确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再从全球范围看, 发达国家类似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实践都早于我国。比如, 美国的STS课程、法国的“多样化途径”TPE课程、日本的综合学习实践等, 无一不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的课程。

鉴于此, 我们高中学校都应尽快打消顾虑, 走出误区, 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这一目标, 积极、主动、努力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制定适合校情的课程实施方案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重点

一门新课程在基层学校的落实, 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是今朝一纸号令, 明天就可以大张旗鼓推进、兴起的。高中学校在落实《高中课程方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之前, 学校领导班子务必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纲要》, 在充分领会课程指导思想、目标和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研究本校的具体情况, 针对学校的培养方向, 结合学生学情、师资状态和校内外课程资源状况, 制定富有校本特色、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课程实施方案”, 这样才能够让课程的实施在有组织管理、有纪律约束、有刚性课时、有教学内容的保障下, 有的放矢, 顺利开展。特别是学校关于课程评价的政策, 要在以学生表现和素质发展为依据的各类教学评价中, 对教师的评价给予高度重视, 要以年终绩效考核为契机, 运用评价手段, 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教状况的权重, 具体考量、评价教师在这门课程实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能力和教学成效, 从精神到物质奖励两个层面激发、鼓励全体教师勇于承担课程指导任务。

宣化一中在教师评价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不论是优秀教师的评选, 还是学科名师、骨干的申报, 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绩效都是必要条件。这样, 学校就成功营造了全员竞相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学的积极氛围, 推动了这一新兴课程的实施。

三、全员培训, 领导带头, 是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前提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形态及其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独特性质, 任课教师都十分陌生, 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因此, 教师培训成为该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其中校本培训是最能促进教师建构综合实践课程观、形成基本教学指导策略的有效方式。宣化一中的有关做法很值得借鉴。一是专家引领———“请进来”。他们请河北省教科所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室等机构的相关专家, 有计划、按步骤地对全体教师进行课程通识培训、指导策略培训以及省编地方教材的解读等一系列培训, 有效地更新了教师的课程理念, 为课程理解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二是教师学习———“走出去”。他们多次派教师到江苏、浙江等地的名校考察学习, 使教师深化了课程理解, 形成并巩固了课程理念, 消除了畏难情绪, 树立了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信心和勇气。三是课程实施“领导示范”。这是开启这门课程的金钥匙、组织保障和行动前提, 因为“命令是无法完成改革的” (Fullan, 1993年) , 只有校领导带头执教, 率先垂范, 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 才能带动教师全员参与, 形成新课程运行的大气候。起初, 宣化一中就是由学校四位校级领导率先带班执教, 接着通过课题招标、打破学生原有班级界限、形成研究团队的方式, 启动、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是学校党支部书记指导的《张家口风电的开发利用》这一课题的研究, 不仅学生们取得了丰厚成果, 还得到了市科委的肯定, 获得五万元课题研究资金的奖励。这不仅取得了社会效益, 还激发了全体学生进一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更激发了教师参与新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四是科学建构不同的指导课型。任何一门课程的实施都有其自身规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体验, 而学生因知识与技能、方法的欠缺, 必然致使其在课题研究中要遇到问题和困难。因此, 学生迫切需要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纠偏, 否则这门课程的实施就会虎头蛇尾, 草草收场, 不了了之。从宣化一中几年来的实践看, 该校开发的“主题生成课”、“开题汇报课”、“方法指导课”、“中期交流课”、“成果汇报课”在学生的课题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起到了引导学生学会课题筛选、学会研究方法、学会总结表达的目的, 而且能够及时跟进, 伴随课题研究的进程, 以课堂集中教学指导的方式, 依次呈现出来, 因此, 为课题研究的善始善终和深入开展打好了坚实基础。更值得一提的是, 该校十分重视选题指导, 从来不信马由缰地任由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 从而确保了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学生小组之间的交流分享, 也提高了教师跟进指导课题研究进程的针对性和效度。重视学生的实践研究, 还应注重开发适合本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课型, 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型指导, 才能进一步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取得研究成果。这毕竟是高中阶段的课题研究, 既要注重研究过程, 也要关注研究结果。

四、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及学科本位的课程观, 是课程运行的难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实现及其走向取决于人的因素, 即教师的因素。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师植根学科课堂, 积累了知识技能传授的丰富经验, 即使新课程改革强调三维目标, 但相比之下, 过程与方法的彰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仍相对薄弱;课堂教学一言堂的局面虽然有所改观, 但教师的话语霸权和左右学生的现象仍在一些课堂上司空见惯, 科学方法的实践体验少之甚少;加上高考的压力, 学生几乎整天沉溺题海, 疲于应对, 实践和体验基本与学生无缘, 主体性无法充分体现, 这种教师喋喋不休地讲授, 学生懒于动脑、疏于动手实践的状况, 早已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惯性。因此, 宣化一中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转变教师教学思想和学科本位观念, 经历了很长的艰难过程。课型刚刚建构时, 虽然校领导示范在前, 但教师依然沿袭学科教学的惯性, 总是要代替学生思考, 给学生规定研究计划, 甚至包办学生的调查问卷, 学生的主体性无法体现。于是, 教研组在每一个课型模式的应用上做文章, 一次又一次地组织公开课的集体评议, 引导教师在评价他人的学生实践活动指导的过程中, 反思、总结自己施教中的问题。经历了近一年的时间, 多数教师才真正转变了教学思想, 摆脱了学科本位的课程观, 学会了在不同课型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 这个让教师脱胎换骨的痛苦经历, 绝非寥寥数语所能概括。例如这次研讨会上展示的方法指导课———“珍稀生命之水的研究”, 指导教师在挣脱原有化学学科关于实验方法的学习过程中很费了一番力气, 对试讲时学生听来无趣的大篇幅讲解多次调整、取舍, 也得到了省教科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室专家的指导, 为这堂方法指导课找到了切入点, 设计好了学习线索, 于是才有了大会中的观摩课呈现的课堂状况:指导教师完全以一个合作者的角色和学生一起进入课程, 倾听、交流、点拨、指导;学生分组汇报初步设计方案, 教师深入到每个课题小组帮助学生查找方案制定中的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 直至面红耳赤地激烈辩论, 从而集思广益, 修正、补充、完善了本组的实验方案, 最终圆满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从这堂课的指导教师的转变,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了每一个老师的“凤凰涅槃”, 才能科学构建、有效实施各种课型, 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帮助学生体验人生, 关注社会, 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也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由一个“门外汉”逐步转变为“内行人”, 才能顺利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计划 第2篇

继续围绕学校在课程实践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展开细致而又深入的研究,逐步引导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走向常态,逐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全面推动这门课程在全校范围内的有序开展和全面探索。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育特色。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安排如下:

1、高一年级劳动与技术课以《劳动与技术》课本为依据设计教学,也可开发自编教材或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需将方案报学校教科室备案。每周一课时。

2、高

二、高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劳动与技术》课本为辅设计教学。每周一课时。

三、主要工作

(一)积极落实课程常规,夯实课程实施基础

1.理性分析我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校和教师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面的研究,落实课程计划。

2.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全面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发展。

3.完善教研组建设,优化师资配置的方式。积极推进学校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建设,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4.广泛征集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形成的优秀经验,并组织相关的评比活动(教师案例、课堂指导设计、计划总结等),逐渐丰富我校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6.继续开展教学实践周活动。

7.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

(二)组织多项教研活动,提升课程理解水平

1.继续开展“再学习课改理念,再反思课改行为”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体的研讨活动。进一步学习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管理》等文件精神,提高对课程改革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熟悉相关学段的课程信息,如课程的产生背景、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等,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专业水平,始终保持与新课程同行。

2.引导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养成,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

3.坚持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和不定期举办的主题沙龙研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4.引导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5.继续组织高中教师密切关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三)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1.进一步稳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式的课程实验,紧紧围绕影响课程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行行动研究,积累可行性经验,为整体推进课程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重点项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效渗透和融合,引导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创建课程与教学特色。

4.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

高中活动课程 第3篇

一.课外语文活动的意义

(一)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情操

通过课外语文活动的开展,如组织讨论、采访、辩论、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也可以组织有特长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校外的比赛,通过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让学生从活动中获益,从而明辨是非,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应改变过去只注重课堂教学,忽视能力与思维培养的错误观念。通过课外语文活动,比如播音、采访、表演、辩论、演讲、写作、朗诵等给学生提供技能训练的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锻炼学生的管理、组织与社会活动能力。如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与辩论赛,可以锻炼参赛学生临场应变、思维与表达的能力,组织比赛的同学可以提高组织、安排、合作、分工、筹划等方面的能力。

(三)立足课堂同时超越课堂

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对广泛地获取生活信息、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外活动中阅读、学习和课文相关的资料、书籍,参加与课文有关的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方法与知识去指导实践,可以对课堂知识的学习起到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比如,立足课堂又超越课堂的课本剧表演,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创新心理需要,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培养学生对角色心理、表演艺术等多方面的理解能力。

二.多方挖掘语文课外资源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并从中挖掘语文课程资源

校园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地,有效地利用教室、校园等场地,建立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校园环境,同时将这种环境当做语文课程资源之一加以利用,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例如:可以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评比栏”、“图书角”、“学习园地”,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作文书法等。由学校学生会、团委、政教处联合组织的语文课外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得对人、社会与自然的理性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另外,还可随意地举办影视欣赏撰写影评、对对联、猜谜语、知识竞赛、名著点评会、诗歌朗诵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校园环境中多种渠道学习语文、感受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运用网络媒体资源探索语文课程资源

网络资源具有良好的视听效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网络资源可以克服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因此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学生感受最深的是亲身体验的事情,但是书籍、网络、电影、电视等媒体对学生生活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广泛而及时的间接生活体验。互联网上瞬息万变的知识资源,是学生用之不尽的素材库。如可以运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搜索相关主题的散文或古典诗歌,让学生自行朗读录音、配以音乐或使用多媒体画面,在班上进行展示交流,同时实行评比,在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学生学习古典作品的兴趣。

(三)在社会实践与现实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广泛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组织具有家乡特色、地方文化的语文课外活动,从而培养高中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例如,让学生利用课外实地考察,撰写研究论文,最后再进行班级交流。从而让学生感受生活,增强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爱家乡、爱自然的情感。

三.结语

总之,课外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不单是学生学习语文方式的现代转换,同时也是语文教师教育方式的重大改变。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并从语文学科走入其他学科,创造性地进行多种语文课外活动,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高中活动课程 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

一、对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校本课程都是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来展开的,并且通常是短期的课程。这些类型的校本课程在形式上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而,导致有人认为校本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校本课程。这个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上述两种类型的课程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又存在着一些差异。

两者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每个学校都必须执行的课程,通常是通过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来实现的。因此,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实现依赖于校本的理念和技术。( 2) 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通过选编、改编、新编的形式展开的,它的课程范围主要来源于《课程计划》中的学校开发部分以及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说一部分的校本课程也是通过实践性的活动形式来展开的。( 3) 两者可以结合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设置实验方案》中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其具体内容的开发和选用可以有地方和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的自行决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与地方、学校的课时结合在一起,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安排。”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二者的权限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必修课程。而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开发的课程,可以是必修也可以是选修。( 2) 从设计上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旨在培养学生基本信息的能力,要求符合国家基本教育目标。而校本课程是学校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实况出发,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特色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开发的,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 3)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通过对学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发展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结合学校特色以及能力开发出的课程。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因此通常只选修课的形式展开。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必须要必修课的形式展开。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指导教师,便于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来呈现。

二、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

实现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整合,是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一部分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来展开。另外,学校开发的有关高中生物的课程也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资源。

( 一) 着力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类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课程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培养学生个性主要是通过活动来展开,因此校本课程可以依赖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开发。

1. 综合化校本课程。学校开发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点,而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让学生们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开展各种有关生物的不同类型实践活动。

2. 实践化校本课程。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设计应以学生们的生活情景为背景,让学生们通过访谈、实验、参观等各种各样的实际活动,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通过实践化校本课程的学习,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3. 活动化校本课程。让学生们积极参加实验、探究、考察的一系列的活动,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二) 努力实现高中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高中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开发项目、开展活动,这样校本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变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应该符合学校的特色及能力,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教育资源,才能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作用。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离不开学校教师的集体研究以及学生的自主选择,要集中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集体力量,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此外,校本课程的教研队伍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和实施的重要动力,有力地促进学生对综合活动的学习和实践参与。

3. 综合实践活动的社会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借鉴校本课程的开放性,以高中生物的知识为切入点,开展一些服务社区、研究社会的主题活动。

三、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

1. 求特色。无论是校本课程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都应该力求精益求精。学校精心打造高质量的课程,以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2. 求亮点。在开展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学校要积极发现亮点,并逐步放大,促进学校课程向规范有序、富有品质内涵、有活力的方向发展。

3. 求成果。学校要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做好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工作,不断充实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并逐步积累课程经验和成果。

4. 求影响。通过学校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促进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发展,促进学校发挥师范辐射作用。

高中活动课程 第5篇

数学竞赛活动实际是数学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它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通过竞赛,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竞赛活动,可以激发老师不断完善自我,全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有研究的教学,重视基础,重视学生的群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高中数学竞赛活动,到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都应作到以下方面。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觉意识

兴趣是一种带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喜欢这门学科,就会积极参与这门课的学习,就会在课堂上主动积极思维,课前、课中、课后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就变被动为主动,就会自觉地持久地坚持学习下去,充分发挥其潜力,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初中学生一进入高中学习,环境、老师、学习的习惯和方法都是全新的,不论他的基础如何,我们都努力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的做法是:热爱学生,作学生的知心朋友;老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学习;课堂上的语言艺术及课堂的表演艺术去维系学生的兴趣;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低起点的教学思路,使学生有成就感,以发展学生的兴趣;通过开展必要课外活动和课外兴趣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这些途径,在学生进校的较短时间内就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夯实基础,培养自学能力

1、传授知识,重视方法,夯实基础

知识基础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生有足够的知识面,二是要有足够深的知识层次;因竞赛试题内容广,层次深,有时还涉及到许多新科学、新科技领域以及数学、物理、生物的相互渗透的一些问题,这些知识需要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从而形成全面的知识网络。

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学习和积累书本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内涵、外延和实践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应用能力,形成最有效的合力,进而提高学生自悟、自省、自学及创新能力。

2、倡导自学,形成能力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一个人在学校学习获得知识只是基础的一部分,有大量的知识要通过阅读、广播、电视及人的交往中获得。学习的层次越高,自学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所以作为选拔优秀人才的数学竞赛必须要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从竞赛试题看,竞赛题的许多知识来源于课本,又远超出中学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与高考题接轨,这就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较多知识量和信息量的消化、吸收、储存和运用。这些知识无法通过课堂上讲授进行解决,必须通过学生自学来完成的。自学能力是数学竞赛选手独立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因为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能广泛猎取知识,见多识广。

三、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数学竞赛是智力的竞赛,不是知识的竞赛”,这是目前全国数学竞赛命题的指导思想。因此,数学竞赛中有很多内容是以高中数学为背景而解答则是一般中学生力所不能的,鉴于这一特点,我们着力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一般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演绎推理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统摄问题能力等,并在平时辅导中体现一些思维能力培养的专题训练,这些试题主要来源于历年高考、初赛试题、通过测试、讲评、讨论、个别辅导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中我们通过以下方法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一题多变、多解——发展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思维的敏捷性,一方面要求思维的感受力强,即敏感;另一方面要求思维速度要快,力争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对信息的处理。数学教学中,可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设障等训练方法来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一题多变既可以帮助学生认清概念和规律的特点,又可以在思考问题的方法上对学生有所启迪,克服思维的单一性和狭隘性,增强思维的灵活性,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一题多解,可以变学生的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拓宽学生眼界,达到一个信息输入,多个信息产出的功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若命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给出同一个条件,演变出许多题,而“解”却只有一个或是运用一个反应规律,解决不同形式的多道习题。

教学中,针对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只停留在习题表面的实际情况,而进行异中求同的多题一解训练将会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产生飞跃,这正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有效方法。

具有相同或相似解题方法的许多题目,只要对其中一个题目深入研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核心,找到共同的规律,达到真正理解和运用,类似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收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效果。

3、数形结合——发展思维的广阔性

数形结合其思想就是将复杂或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形象的图形在方法上互相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和补充。以此开阔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探索出一条合理而简洁的解题途径。可分为用数求解形的题目和利用形求解数的题目。

4、类比推理——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数学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联想和某些意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数学事物新意象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应突出激发学生创造、想象意识。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从而使问题在情境中得到解决,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取得最大收获。

四、提高素质,发挥潜能

高中活动课程 第6篇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界定

顾明远在《教育大辞典》中指出,课程资源包括:(1)目标资源。如通过社会调查,探明有效参与社会生活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了解他们所需的以及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2)教学活动资源。如调查并研究学生的兴趣、需求,制定能够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活动方案;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实习,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中的作用或在实践中的应用,使学生牢固掌握学习内容;加强各种教学活动的横向联系,做到互相渗透、相互补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指能够帮助、支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各种资源,包括“地方和社区的自然因素及其状况以及综合环境,地方和社区的社会因素及其历史与现实状况,地方或社区社会活动,社区和地方民族文化传统、学校传统,图书馆、博物馆、革命圣地、历史遗迹、政府与社会机构,学校劳动场所、全球化问题和国际背景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及来源分类

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大类。其中,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条件性课程资源的特点则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资源可以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是指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以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等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网络课程资源主要指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课程资源。

按照课程资源的来源,以突出人的价值为标准,可以划分为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家长中的课程资源以及社会人士中的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性质,可以划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存在的方式,可以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其课程资源无所不包,校内外的一切人、物、事,都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开发和运用。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案例

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背景和条件。下面,笔者就几所学校近年来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方面的做法进行简单介绍。

1.上海南汇中学构建了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框架体系。

例如,学科类(1)拓展型课程是针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命科学等学科课程而开发的一种拓展型课程,是整合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所界定的拓展Ⅰ、Ⅱ、Ⅲ的内容体系和学科发展动态而形成的一种学科内部的拓展型课程;学科类(2)拓展型课程是针对8个学习领域中的综合性或专题性问题,分别组建的以“天、地、人”为特色的拓展型课程。

又如,活动类(1)拓展型课程是以非学科内容为主的科技、体育、艺术、文化专题性的活动课程;活动类(2)拓展型课程是由学校文化活动、自我服务、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等模块或主题而组成的活动课程。而研究型课程是由8个学习领域和地方、学校文化特色所组成的综合性或专题性问题形成的学校“天、地、人”课程。

该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使得这所始建于1927年的老牌县级中学,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比如:在德育方面,构建了高中学生序列化德育体系;在课改方面,建设了以“天、地、人”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在课堂教学方面,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特色。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础,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成效的保障。

2.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节日开发课程资源,设计了一系列以少数民族文化体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例如,民族体育类课程有大象拔河、抛绣球、板鞋运动等,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歌舞类课程有少数民族歌舞、山歌等;民族手工艺课程有民族工艺品制作、民族美食制作等。这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增进了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理解,特别是对壮族文化的理解,从而树立了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同时也丰富了课程内容。

3.校园电视台是南宁市第三中学的特色学生社团,该社团将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作为社团活动的目标,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南宁三中还开发了《播音与主持》校本课程作为该社团的专业课及社团活动的延伸。该课程以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为授课方式,以《播音主持基础教程》为指导,向学生讲解发声基础知识,纠正学生在播音时出现的语音和语法偏差,引导学生练习写新闻稿件,并现场参与电视节目的录制,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

(一)提升校长和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是关键

每一所学校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可能存在差异,但教师是否具备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将直接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及课程的实施。如果校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具有一定的认识,对课程实施的意义认识透彻,那么在办学中就会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并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课程资源的开发。其实,身边的很多资源是可以被开发和利用的,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开发资源的意识。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才能开发出多样化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会变得丰富起来。

nlc202309091108

(二)创新学校管理模式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保障

传统的、封闭式的学校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不但使学生脱离社会生活,也使管理者和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缺乏了解,对走出校门感到恐惧,如担心遭到社区、企业单位的拒绝,担心学生走出校门后惹麻烦。有的教师认为,开发课程资源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只要上好课就可以了,能不做就不做。假如学校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多思考和创新的空间,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会出现新的局面,甚至直接影响校长、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始终贯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均衡的、灵活的、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和优秀的管理团队能够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反之,则会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甚至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加强基地建设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

1.学校要建设好校内实践基地。学校实践基地包括生物园、实验室、通用技术教室等,它们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还是可以利用的实践基地。学校应当制定一套校内实践基地的管理办法,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践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又可以提高校内功能室的使用效率,让这些固定资产发挥最大的育人效益。

2.学校应积极联系有关单位创办“协作型”实践基地。目前,城市里的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但普遍缺少实践场地,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已经成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途径。学校应当积极与校外单位联系,如与学校附近的农场、工厂等建立“协作型”实践基地。这一做法可以有效利用校外资源,节省学校的办学经费。“协作型”实践基地的构建投入资金相对较少,并且具有实践内容多样化、真实感强等优势,更有利于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学校应当努力推动校企合作建设实践基地。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与学校建立联系的社会价值以及对于提升自身品牌的重要意义,愿意与学校共同合作开发项目。为了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有的企业甚至主动与学校合作,为学校提供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和教育场所,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自然也就成为了学校的校外实践基地。

4.多种途径寻找适合课程实施的实践基地。在课程实施需要的特定环节,学校可以短期租用或借用某些场所作为实践基地。例如,秋季开学新生军训,学校可以借用部队的训练场,组织学生到部队接受军训。

5.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的职责是协调有关社会服务组织,承担政府委托的社会事务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项目,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学校可以利用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搭建“服务型”实践平台,成立社会实践中心或工作室,为社区居民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不仅可以给社会、企业等提供智力支持,还可以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服务社会、服务居民,从而提升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的计算机中心、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和网络管理中心,为社区做好计算机设备维修、网络搭建、系统平台开发等。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得到了锻炼,还可以帮助社区增加经济效益,密切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提高师生的工作能力,也体现了学校的优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学校必须不断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与基地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让这门课程充满活力,实现其独有的课程价值。

参考文献:

徐国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教材编写的创生思考》,综合实践活动网,2013.6.10.

康丽颖.现代校外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评论,2001(1).

王丙利.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探讨.黑龙江教育,2006(1.2).

(责编 欧孔群)

高中活动课程 第7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活动建议,修订

“活动建议”作为《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中相对于地理教学大纲新增的内容,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生活中的地理”重要理念的载体,也是改进地理传统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部分。“标准”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而“活动建议”作为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是达到“标准”的重要指南。“活动建议”不仅是编写教材中活动部分的指导,而且还是各省各县编写校本与乡土教材的指向标。

“活动建议”体现出了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两条:(1)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2)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一、“活动建议”的分类

“活动建议”中列出79条建议,主要参考李家清教授对地理实践活动的分类,再结合各教学活动的定义,笔者归纳统计出以下类型(如表1所示)。

经过统计后发现,“活动建议”中地理调查类、地理专题研究类、地理宣传展览交流类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类的活动占比例较大。能在室内进行的活动如地理设计创作类、地理专题研究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类、地理游戏类、地理宣传展览交流类、地理教具制作与应用类和地理视听阅读与写作类等类型的活动占74%,占有绝大比例。而地理野外考察类、地理调查类、地理观测类等室外活动类型占26%,比例较小。且每种类型再细分下去就会发现其中各细分类型的活动比例不均,有些单一,比如地理观测类中都是天文观测。

二、对“活动建议”的修订建议

1. 增加地理观测类活动的类型

对于地理观测类活动,4条有关地理观测的“活动建议”的内容都是天文观测,笔者认为有必要增添类型,应加入有关气象观测和经纬度观测的活动。例如:“建有气象站或者地理园的学校,在学习有关气象的内容如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时,可以组织学生对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云等有关天气的要素的观测。”

2. 通过参考大学相关地理专业的实习策划书,提高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可操作性

对于地理野外考察类活动,以下为“活动建议”中所举例子的代表:“有条件的学校,可对水井进行定点、定时观测,记录水位、水色等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和主要原因;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观测。”可以看出所举例子中第一条比第二条的建议要具体些,第二条常会因太笼统而被忽略,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此类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建议可以参考大学相关地理专业的地理野外考察的实习策划书,对于这类给学生感受强烈的地理实践活动,应当举出一些实例代表给一线地理教师,来增强其可操作性。

“针对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成立课外检测监测小组,制定计划,开展活动。”笔者认为这条“活动建议”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方面考虑得不太周全,既然是自然灾害,要学生去监测要考虑可行性的问题,学生进行这类活动时,如若发生事故,教师是负责不起的。

3. 增大地理室内实验的比例

79条活动建议中只有1条是关于地理室内实验类活动的,而地理实验在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和事物的观察与体验、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并且比起地理野外考察来说可操作性大幅度提高,所占用的课时也相对来说少得多。所以,针对地理室内实验的活动建议应再提出一些,如:“模拟大自然中沉积物的分选;验证太阳光的直射、斜射与气温高低变化的关系。”此类实验笔者认为应借鉴理科如物理学科,也应出一个实验手册来给教师进行此类地理实验提供参考,既可以节省教师的精力,也可以使地理实验更具规范性。

4. 增加竞赛类活动的类型,增加其生活实用性

关于地理竞赛类活动,4条有关竞赛的活动建议都是辩论赛或者演讲赛的形式,笔者认为,应该多增加有关于地理生活技能的竞赛,如:“计划到某地旅游,请尽可能选择出你认为经济实惠或便捷的路线。”

5. 减少关于文本教具的制作活动,增加制作模型与标本采集

对于地理教具制作与应用类活动,通过进一步分类后发现,这类教具制作活动缺少地理模型制作或者是标本采集的活动,可以适当增加类型,减少关于文本教具的制作活动。

综合以上对“活动建议”的分类,笔者发现,“活动建议”中的活动类型繁多,且每种活动类型都有典型的代表,但是在各个细化的类型上分布的均匀性有待加强。“生活化的地理”是我们地理课程改革的主题,而地理活动是使得学生的地理生活技能等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因而对“活动建议”一内容的修订也应受到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校本化视域下的高中活动课程实施 第8篇

( 1) 首先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展开的。 ( 2) 主张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 3) 情感、行为、认知统一的学生发展目标。 ( 4) 重视课程内容的生成性。

( 5) 提倡过程评价。

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高中教育基本普及的今天, 毕业后学生面对着升学、就业或者创业的选择, 而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做好准备迎接接踵而来的挑战。新课改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所有的学者都认识到了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带来的致命缺陷, 也在积极调整课程体系, 以更好地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服务。应试教育下, 尤其是高中教育阶段更是我国教育的敏感地带, 需要承受的关注是毋庸置疑的。高中教育应当转变教育理念, 将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设置为一大目标, 而不局限于应试, 这些正是新课改十分强调的。长期知识记诵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 而学生综合性能力的欠缺问题我们同样无法回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否良好实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自2001年, 国家下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以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一系列文件, 确定了增加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试图打破长久以来基础教育过程中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教育状况, 但实施效果并不好, 千年的文化氛围沉淀下, 从隋代科举制沿袭而来的应试教育制度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教育大局, 其发展势必会受到阻碍, 尤其是高中阶段, 其活动课程的开展更加困难重重, 实施现状也并不为人喜闻乐见。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到位; 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能力不过关; 课程资源偏少或没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 社会主流不认可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片面; 缺少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课程内容, 学生的态度敷衍; 教学评价基本和学科课程无差异, 导致很多评价成为无效评价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二、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原因分析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未被准确定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的确定实施已有十多年已久, 它属于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中的国家课程范畴, 并占有一定的课程比例, 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具体实施中, 这部分课程是由学校自主控制的, 而大部分学校为了迎合应试教育, 追求片面的升学率, 往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持观望或不支持态度, 从而导致学校课程系统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2. 任课教师欠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素质

大多数学校采用的由专兼职教师混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的形式, 其中还有不少敷衍了事的, 在有些不发达的农村学校, 师资缺乏的情况下只能安排年老体弱或教学能力、综合素质较低的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具有的自主性、综合性、研究性等特点对任课教师有相当高的要求, 现实反映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师资队伍着实让人担忧, 甚至可能会让这些尊重孩子们创造力的课程成为他们学科课程以外新的负担。

3. 课程资源被忽视, 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属国家课程, 这点上给予了该课程合理的地位, 但国家并未给出固定的教材。而实际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进一步的课程设计。由于大多数一线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 资源开发意识不强, 导致很多课程资源被荒废。

4. 社会主流不认可, 家长态度冷淡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一直是我们追求的一大目标, 也正是这样的社会环境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庞大造成了我国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家长对打着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旗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态度可想而知。对该课程的认识不够, 加上应试高考的学科课程压力, 使得家长对该课程的实施并不感兴趣, 更遑论谈支持。

5. 学生的配合度不高

由于课程资源的欠缺、利用不充分以及教师管理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力不足, 学生欠缺学习动机, 原本高中课程就比较紧张, 也就更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 并配合任课教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即使参与也大多持敷衍的态度, 按规定又必须完成该课程, 如此甚至会让学生无形中增加了学业压力。

6. 评价过于单一

一套正式的课程理论必然会有一系列相应的评价系统做支持, 但是由于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并不好, 尤其是高中这一阶段, 其相对应的评价系统发展的同样不容乐观。评价偏重单一甚至移植自于学科课程必然会成为阻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一大因素。

三、校本化实施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策略

新一轮课改对高中阶段的教育可以说有巨大的冲击力, “自主选课”的提法让笔者看到更多的是教育决策者对学生自主性培养的重视, 或者说看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久后的春天。校本化课程实施是首都师范大学的徐玉珍教授在研究中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解读时延伸出来的一个观念。按照校本化课程实施观的理解, 课程实施是在对国家课程精神的理解的前提下, 学校根据本校条件和学生情况, 自主开发和实施课程的过程。如何在校本化课程实施观基础上更好地实施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实现其价值, 笔者思索后, 探索性地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希望与教育从业者共同探讨。

1. 寻求环境的认可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国家是持支持态度, 这毋庸置疑, 如何争得社会家长学生的认可是该课程进一步实施的前提。事实上很多地区的以校为本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颇见成效, 不仅让学生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 更得到了一些认可。利用网络或者大众媒体的力量让更多的人看到活动课程的魅力, 定会消除社会及家长对高中活动课程的偏见, 从而获得环境支持。

2. 通过教学反思等途径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长期从事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事实上对该课程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也是造成了上文提到的在实施中的各种困境的原因之一。不管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还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角度, 教师必须努力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和行动能力。通过不断地教学反思、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形成相应的理论能力和行动能力。

3.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契合本校师生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像学科课程一样有本可循, 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 合理地开发利用本校身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该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不同的学校都有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 因地因时的利用资源不仅实现了高中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效率性, 而且使本校精神得到了发展建设, 长期发展下来可以形成学校的资源包。

4. 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式

不同于学科知识的传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追求的是新的课程实现方式, 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并且可以灵活的选择教学方式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以实现课程目标。靳玉勒教授 ( 山东教育科研, 2002) 总结了面对新课改教师在选择运用教学方式过程中应关注的五大特征: 提倡科学探索、关注学生体验、善于交流与合作、引导自主创新以及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这也正是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该做到的改变, 结合学校及本校学生的特点, 形成本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方式。

5. 形成师 - 师、师 - 生学习共同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合作探究, 而实际上我们课堂上的合作探究只能用形似来形容。社会转型期组织化生活方式的缺乏, 必然会影响我们的学生, 课堂合作意识淡薄, 合作学习无法进行。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式, 但现实是目前教师的合作也是相对缺乏的, 也就无从谈起培养学生的合作。所以在本校或校与校间建立师师、师生学习共同体, 共同探索, 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有利途径。

6. 建立本校评语库, 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我国的国情来看, 人口和资源问题也是我们不得不选择应试选拔的教育评价方式的重要原因。我们只能慢慢调整教育的步伐并引领社会的转型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差异评价、过程评价等评价方式更能为其有效实施锦上添花。笔者认为建立本校评语库, 考虑适当情境下灵活选取评价方式应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譬如小组合作学习时就要尽量选用团体评价辅以个人评价, 以凸显合作的特征。同时也充分发展了本校的资源库, 逐渐成为本校的特色。

摘要:活动课程是一种倡导学生主体性的独特的课程形态, 这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活动课程的发展是应教育现实需求而生的, 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育实践中过分关注书本, 过分关注系统知识的传授的情况。本文仅就高中活动课程内涵特征着手, 窥探高中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及面临的诸多困境, 从校本化课程实施观出发以期为高中活动课程的发展提出几点拙见。

关键词:校本化,高中活动课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参考文献

[1]徐玉珍.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J].教育研究, 2008.2

[2]文可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涵义、特点、功能[J].教育学院学报, 2001.4

[3]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J].教育科学, 2003.4

[4]蔡慧琴.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教师素养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5]刘淑红.20年来我国活动课程的改革厉程和发展趋向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高中活动课程 第9篇

1.克服困难,将一些学生探究实验搬到教室里进行。

由于学校的实验室数量严重不足,且实验室里没有多媒体教学设施,不利于开展教学,我就准备了八个水槽,放上试管架、试管等常用仪器和一些常用的试剂,放在教室的实验橱中备用,每次实验时,再根据实际需要增减仪器和试剂,而这些工作都让学生独立完成,包括仪器和试剂的选择,到实验室领、送用品和洗刷仪器等,时间久了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一切实验准备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使我们的探究实验得以顺利进行。有时,实验室里一时缺少一些用品,我就从家里带去,例如鸡蛋、纯毛线和腈纶线等。

2.不怕麻烦,将大部分简便易行的活动探究实验设计成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在两位实验教师的大力帮助下,我开设了大部分的学生活动探究实验,而且把一些“观察思考”也设计成了“活动探

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等。

(3)使学生正确建立概念。如,密度概念的教学:让学生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使学生认识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然后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再分别计算每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比较各自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可使学生“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这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

4.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进行

(1)提出问题。在探索性实验教学中,常常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前,教师联系前面引出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结合撬石头的实例,提出“用撬棒把大石头撬起,怎样撬才能更省力?”通过学生回答和教师指导得到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有某种关系。然后请学生们自己做实验探究规律。这样做可使学生明确探究的问题,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探究实验有良好的开端。

(2)猜想与假设。通过集体思考、相互讨论等方式去猜测问题可能的原因和答案。该环节是使学生思维发散最为活跃的阶段。而初中学生进行探索大多是在课内完成,这就决定了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目标应相对集中。教师要适时恰当地控制学生发散的思维,充分利用各种方式突出探究的主题和目的。要防止无目标地进行探究,以免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让学生做两个小实验:“请你们用手轻压桌面,手在桌面上滑动,然后用力重压桌面再做一次,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保持压力相同,使手分别在桌面上和桌面背面(较粗糙)滑动,体会两次感觉不什么不同。”学生就会猜想出:摩究”实验。例如本学年我实施了的学生探究实验有:钠的性质、过氧化钠的性质、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铵盐的性质、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镁与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乙醇的催化氧化性质和蛋白质的性质,等等。上述实验多是试管实验,操作比较简单,且比较安全,是适合学生分组实验的。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近距离地观察到了实验现象,增强了感性认识,培养了观察能力,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学生总是盼着上化学课。

3.循序渐进,引导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优选实验方案的意识和能力。

开始的实验探究多数是学生根据教师设计好的项目和步骤进行,注重操作和观察方法的培养,后来逐渐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优选实验方案。例如在实施“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的实验探究的前一天,我就布置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实现S4+和S6+的相互转化的实验探究方案,要求方案既要简便易行,又要效率高,还要考虑减少污染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设计了多种方案,交到了我的手中,我分类把学生的方案制作成PPT,在实验探究前,组织学生讨论各个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选定了用铜跟浓硫酸反应实现S6+到S4+的转化,同时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过品红试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时,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他们的猜想,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猜想显得很幼稚,也要挖掘其合理的因素予以鼓励。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本环节目的是为了检验猜想与假设的正确与否制定方案,所制定的方案应包括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及所用的实验器材。如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所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应控制电压、电阻两个量中的一个,研究电流跟另一个量的关系,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我们先控制电阻不变研究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需要哪些器材?这些器材应怎样连入电路?请同学们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初中物理探究实验大多数是通过实验去收集证据,为最终得出探究的结论找到事实、实例与证据。实验操作时,一般要求测出三组或三个以上数据或情况,以便从中看出隐含的关系或规律。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实验,教师巡视于各组之间,如发现个别学生有困难,在操作上或对仪器的使用上有错误,应及时作适当指导,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正确进行测量,以减小误差,防止不应有的事故。

(5)分析与论证。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归纳与分析,从而得出某些规律,找到某种关系。分析与论证的方法一般有:运用归纳得出结论、运用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运用比较法得出结论。

(6)评估。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过程有无失误、误差,测量结果是否可信。

(7)交流与合作。各实验小组将探究的过程和结论告诉同学和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完善探究方案,并对结论的实际意义进行探讨。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熊青平

(南昌市安义中学,江西南昌

摘要:当前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也在各地全面实行,在这一教育改革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化学实验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介绍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几点做法,包括:观察目的必须明确,观察计划要周密,全面地进行观察,观察与思考的结合。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培养观察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当今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许多国家把发展学生的能力看作是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事。现今我国的教育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但遗憾的是,目前中学里的教学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各种类型的考试和大量的练习严重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仍旧是高分低能,所以如何真正实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能力,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本文就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个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些探讨。

一、在化学实验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众所周知,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的知觉,而观察力则是一个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所形成的观察能力,是人们顺利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有心理学家认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比拥有大量的学术知识更为重要。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的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可见,观察是人们探索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前提,是获得一切知识的首要步骤,是一切创造发明的必要条件。

化学实验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观察

和溴水,来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实现S4+到S6+的转化的实验方案,并且讨论了吸收尾气二氧化硫的方法,我们实际采用了用浸有Na OH溶液的棉球塞在试管口部,将仪器迅速移到室外的方法。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设计实验方案和优化实验方案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也空前高涨。

4. 细致入微,适时调控学生的实验进程,及时予以方法上的指导,提高实验探究的效率。

学生实验时,教师要给学生限定时间,强调好注意事项,提前做好一些常见事故的处理工作,特别是防伤害、防火、防毒等问题,且教师要不断巡视各小组的实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和处理,发现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发现学生错误的实验操作要及时给予指正。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兴趣盎然的状态之中,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5. 追根寻源,引导学生进行探后归纳和总结。

实验探究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变化的本质,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使

仪器,对实验进行感知的过程。通过实验观察,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观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门捷列夫曾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实验中不知道应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记录什么,常常是只看热闹,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很难抓住关键的实验现象;有些学生在实验时,只注意明显突出的现象,而忽略了那些不太显著的现象或忽略操作过程;还有就是只观察不思考,没有仔细去比较、思考实验原因。如硫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由于观察不仔细,就无法比较二者现象的区别,更无法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硫在氧气里燃烧比空气里燃烧更旺的科学道理了。

在实验中物质的物理性状、实验中的实验现象、实验的装置和操作过程等,都是需要观察的。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是无法达到实验教学目的的。因此在化学实验课中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二、化学实验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几点做法

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1. 必须明确观察目的

要使学生在观察、感知的活动中获取经验信息,增长知识,必须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中学化学的每个实验都有相应的实验目的。有些是通过实验去验证或推测某些物质所具有的性质,有些是为了说明某种物质的制取,还有些是为了说明某个基本概念。目的不同,观察目的和重点也就不同。例如:对于化合物性质实验,观察的重点是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性质以及该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包括颜色变化、状态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气体的放出、能量的变化等,而对于一些物质的制取实验,则着重观察装置、实验操作以及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像高一化学新课程教材Na2CO3和Na HCO3性质的比较实验中,目的是要说明Na2CO3和Na HCO3的热稳定性,观察的重点应着重于试管壁上

学生充分感受过程和方法上的收获,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体验等。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对实验探究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寻求正确的实验方案,鼓励学生不要怕失败,树立继续探究的信心,直到成功。

6. 对实施实验探究活动的反思。

高中活动课程 第10篇

(一) 实验总体设计方案

因特网上存储着各个领域大量不断更新的信息, 是名副其实的信息资源宝库。本实验旨在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利用因特网高效查找所需信息, 避免学生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

通过本实验的设计, 培养学生利用因特网查找和下载所需信息的能力, 增强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获取信息的兴趣和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意识。

1.活动方案的选材:《信息获取》

2.所需时间:两课时

3.实验方法:问卷调查、行动研究

4.完成实验研究后需要解答的问题

(1) 目前, 协作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典型问题?

(2) 如何利用协作学习活动进行更有效的教学?

5.设计

在教学之前为了对实验对象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笔者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问题讨论、角色扮演、资料收集、作品设计和评价这几种具体的协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此次行动研究以之前提及的理论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 然后实施教学, 再通过观察、反思和分析, 对之前设计的协作学习活动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使教师清楚在组织协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 实验对象前测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协作学习活动的理解, 笔者针对学生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采用的是现场发卷填写当场收回的形式。发放问卷64份, 回收64份, 回收率达到100%。

通过对实验对象的调查分析, 发现大多数学习者比较熟悉并乐于进行协作学习活动, 而且多数习惯于人数较少的协作小组, 以2—4人为最佳。在被问及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怎么解决时, 53.13%的学生选择了与同学讨论, 29.69%选择了独立思考, 10.94%选择了请教教师, 还有6.25%选择了其他方式, 包括上网查阅资料和浏览相关书籍。在面对协作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学习问题时, 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先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在汇报学习成果时, 82.81%的学生选择了“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 其他成员可补充”的方式, 并表示汇报结束后得到老师的表扬会非常高兴。

鉴于以上调查结果, 笔者设计了一次协作学习活动, 实施过程中采用行动研究的实验方法。

(三) 行动研究的实施

1.行动研究简介

行动研究是指由实际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共同合作,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努力进行研究, 使研究成果为实际从业人员所理解、掌握和应用。其一般模式是: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这四个步骤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即研究者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 制定行动研究计划, 实施行动研究, 然后收集、分析其过程中的信息, 之后进行反思总结, 调整计划, 再行动、观察、反思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2.第一轮行动研究

(1) 研究计划

①研究目标:本轮行动研究依据问题讨论、角色扮演、资料收集、作品设计与评价等协作学习活动来进行课堂教学, 而前三种类型又通常是交叉进行、混合使用的。通过仔细观察这三种协作学习类型, 发现其中可能存在讨论时间、小组成员积极性、角色分工等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对计划进行改进, 为第二轮的行动研究打好基础。

②研究对象:高一 (10) 班。

③教材:《信息技术基础》。

④教学设计。

(2) 教学观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笔者仔细观察了学生在问题讨论、角色扮演、资源收集过程中的各种行为, 且认真做好了课堂记录, 便于课后对教学过程作反思。

(3) 自我反思

在第一轮行动研究的过程中, 整节课的气氛都比较活跃, 显示出了中学生的朝气蓬勃, 学生沉浸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问题讨论”主要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所讨论的问题, 甚至远离小组讨论区。所以, 在协作学习过程中要制定组内成员相互评价表, 使其相互监督, 要加强教师的监督或指定某些学生扮演监督员。

②“角色扮演”主要存在的问题:小组分工时, 组员基本上都是拈轻怕重, 更有甚者将任务完全推给组长, 抱有“事不关己”的态度。所以, 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必须具体明确, 要求制定并完成细化的小组分工表格。

③“资料收集”主要存在的问题:学习过程中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得不到妥善处理, 通常只是简单的资料堆砌然后上传, 不能够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和讨论。在协作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指导。

(4) 改进措施

针对第一轮行动研究暴露出的问题, 在进行第二轮行动研究之前笔者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①细化协作小组的组内分工, 制定组内成员相互评价表, 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活动, 并调动其积极性。

②加强教师对讨论环节的监督, 或指定某几位学生担任监督者的角色。

③加强教师的帮助、指导作用, 教学生如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

3.第二轮行动研究

(1) 研究计划

①研究目标:根据第一轮行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真对问题讨论、角色扮演、资源收集这三个环节进行了教案设计, 再次实施教学, 以期改正第一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着重观察课程结尾的作品展示与评价过程, 以期完善补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

②研究对象:高一 (10) 班。

③教材:《信息技术基础》。

④教学设计。

(2) 教学观察

经过第一轮的实践, 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协作学习活动, 能够较快地接受学习任务, 有较高的协作意识, 并且有良好的学习秩序。在此过程中笔者仍然仔细观察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 认真做好了课堂记录。总体而言, 本轮研究的整体效果基本上达到了预期, 协作学习活动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都比上一轮理想很多。

(3) 自我反思

本轮研究是在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经验基础上, 制作了小组分工表格, 明确每个组员的任务, 减少了“事不关己”的现象。由于有教师的实时监督, 杜绝了离题讨论的现象。督促小组成员填写相互评价表, 加强了过程性评价, 提高了协作学习的积极性。但看似完整的过程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①课堂时间分配问题:协作学习活动的实施比单纯的讲授法教学需要更长时间, 所以, 时间分配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在选择讨论问题时要突出主要问题, 教师要监督控制学生的讨论进程, 以免浪费时间。

②作品评价问题:事先做好作品评价标准, 避免在评价时无据可依, 抓不住重点。

③教师监督指导问题:一个教师同时兼顾不了太多协作学习小组, 以至于有些小组有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在不能增加教师人数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让学生中的“强者”指导“弱者”。

二、研究结论

本研究进行之后, 提出了几点实施协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1) 在协作学习活动之初构建问题情境时,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最好选择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主题来构建问题情境, 而且师生全体参与也体现了协作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2) 在组织协作小组时, 采取一定的分组策略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最好指导学生进行分组, 一般不支持学生自由组合, 而教师在分组时要遵守优势互补的原则, 依据学生的成绩、认知能力、认知风格、性别、特长等因素, 将全班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2-4人的协作学习小组。

(3) 协作学习活动中, 教师最好利用任务驱动、启发式教学、联系生活教学等方法。因为协作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从接受任务到小组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 而且在小组协作研究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式指导。本研究发现, 通过对生活的模拟来布置学习任务, 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学习兴趣更浓厚。

(4) 如何更有效地控制问题讨论环节, 是每个教师都比较困惑的问题。通过本研究的实施, 笔者认为指定监督员和组内成员互评双管齐下可以达到控制的目的。教师要达到对每个小组的控制是不现实的, 所以, 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监督员来充当教师的角色是可行的, 组内成员之间互评是为了防止某些不自觉的组员脱离组织、推卸责任。

(5) 组内成员的分工是协作学习活动成功进行的保障。只有每个小组成员都认真参与协作学习才能算是成功的。由于有消极成员的存在, 所以, 只能用细化分工的形式来督促其完成任务, 在确定学习任务和角色扮演之后要制作一份详细的成员分工表来细化每个组员的工作和职责, 以保证在作品设计阶段每个组员都各司其职。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而协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深入探究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协作学习活动。基于行动研究的实验方法, 将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 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高中活动课程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思考

一、背景分析

2011年全国基础教育会议期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做出了如下阐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由此看来,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并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实施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1)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4)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5)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6)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没有任何现成的问题和答案的前提下,由学生自主选题,并根据问题亲自参与展开探究活动,通过实践,得出直接的经验、知识体系。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的现状

(1)升学率还是学校追求的终极目标。目前,在升学的压力下,许多学校提出:办让家长满意的学校、办让社会满意的学校。但从来没有听说过办让学生满意的学校,可以看出衡量一所学校办得好坏是看这所学校的升学率,学校要生存不得不放弃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学科,学校要发展不得不追求升学率。

(2)教学过程脱离生活。教育家陶行知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讓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进生活、贴近自然,从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主动探究,寻求解决的办法。但在现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校园是唯一的教育场所,因为高考,教学内容绝大部分受限于高考科目;因为高考,学生不得不在书山学海中拼搏;因为高考,学生的许多课外实践活动被取消。

(3)教育教学理念固化。①从众心理、懒于创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别人怎么做,自己怎么做,随波逐流,因为这样虽然不会有所创新,但不会出错,更不会遭到质疑。②完成任务、紧盯课本。教学任务的繁重导致教师只能按部就班、理清重难点,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拓展课本外的知识。③定势思维、难于突破。经验取代理性,重复取代创新,教学方法靠经验,教学效果靠重复,效果不好把责任归到学生身上,很少有人去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

(4)教学资源不均衡。办学条件稍好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较好,但以形式为主,内容空洞;条件稍差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多没有开展,造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小学到高中存在走过场的局面,在学生需要通过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的时候,绝大部分学校是不能满足的。

四、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思考

(1)加强培训。培训可以提高学校领导的管理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许多学校领导、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靠经验,根本不思考新课改下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培训,促使学校领导、教师转变观念。领导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人,教师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人。

(2)发动全体教师共同研究。在课程实施中,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有些疑问不是那一学科的教师都能解释清楚,而这些问题学生最感兴趣。发动所有教师参与,扩大范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素质提升。

(3)科学合理的利用本土资源。合理利用本土资源有利于学生就地取材进行实践。本土资源是教师、学生赖于生存的环境,而且是学生永远学不完的教材,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可以获得第一手材料,使学生思维和视野开阔起来,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实施需要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教师不断思索、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是新课改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综合实践课程标准》

[2]刘喜生.教育改革,难在何处.《教书育人》.2010.11

高中活动课程 第12篇

一、活动探究课的实施

. 000活动探究课的实施是一系统过程, 它包含选题、设计方案、评价优选方案、实验操作、结论分析。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7每4一环节, 才能真正有效、高效地达到活动探究的目的, 而不. 788至于流于形式。

1.选 题方面 的实 施00

一是做好课本上的活动探究实验。做好这些实验不仅有7利4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整合知识, 形成技能。如金属钠性质探究中类比金属铁的性质, 这样就对金属的通性进行了整合。又如氯气性质探究可整合非金属单质的性质。这样对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形成有巨大的帮助作用。二是可以做一些贴近生活的STS实验进行活动探究。这些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问题, 学以致用, 体会“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2.方 案 的 设 计 和评价 方面 的实 施

如果让学生自己设计和评价则在时间、范围、方向、评价优选等方面难以控制, 最终方案众多、可操作性无法确定导致探究无法实现。而先在小组内交流合作可以快速设计和评价出优选方案,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在组与组之间进行指导, 做到事半功倍。小组内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意见进行交流。意见不同也可以在小组内得到统一, 同时达到活动交流的目的。然后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研讨, 最后全班就有了相对优化统一的方案。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交流合作中, 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同时得到锻炼提升。

3.操 作 与分 割 方面 的实 施

先分割后统一, 即将实验方案分割成若干小实验, 再分配给学习小组进行活动探究。每两个小组探究同一内容, 探究结束后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 自己没有探究的部分通过别的小组探究交流得到掌握。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而且可以进行充分探究, 提高学习效率。如果不分割则时间来不及、探究不充分、药品浪费严重、学习效率低下、活动探究流于形式。如:二氧化硫性质探究。两个小组探究它的物理性质;两个小组探究它的漂白性;两个小组探究它的氧化性;两个小组探究它的还原性;两个小组探究酸雨的形成。最后每个小组公开交流探究成果, 没有探究的小组在此获得知识。这样每个学生都积极深入参与活动探究, 提高学习效率。

二、活动探究课与传统实验课相比的不同之处

1.活动 探 究 课 更 突 出 学生的 主体 性

传统实验教材都有设计好的实验用品、步骤、记录、结论, 学生不用花多少时间, 就可以按部就班实验, 主体性大打折扣。活动探究课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实验方案要自主设计、自主评价、优选方案, 实验操作小组独立完成, 实验观察、记录自主完成, 数据的处理、分析、推理等都由学生完成。老师只做指导,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 变被动实验为主动探究, 变完成实验填空为全程参与。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 变革实验课堂教学理念。

2.活 动 探 究 课 更 强 调 实 验 的 探 究 性

传统实验课大多是验证性实验, 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的只是摆弄仪器、药品的好奇。这样的课堂收效低, 久而久之学习化学兴趣就没了。而活动探究课的每一环节都由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老师只做指点帮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探索。如金属钠性质探究, 可以根据金属铁的性质应用类比的方法: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操作、结论对比, 每一步都富有探究性。这样学生参与度高, 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大增, 课堂变得有挑战性、探究性, 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活 动 探 究 课是 开 放 性 实 验 课

首先, 活动探究课内容是开放的。它可以是书上的实验内容, 也可以是和学习生活有关的内容, 还可以是社会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包罗万象, 五花八门。同时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这样学生探究热情极高, 当然参与度也高。

其次, 活动探究课的思路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探究实验的主体是基础、个性不同的学生, 他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思路自然开放。

再次, 探究活动的场地是开放的, 可以是课堂、实验室、课外场所等。

4.活 动 探 究 课 具 有实现 合 作 交 流 的 情 感 性

活动探究是小组分工合作进行的:组内合作、交流;组与组之间也是合作、交流的。这样学生丰富了对问题的认识, 进一步加深了对事物的理解。交流与合作使学生之间共享了信息、资源,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同时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培养了交际能力。

因此, 在活动探究的参与和体验中, 应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而不是像传统的实验课那样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 发展能力。

三、新课程背景下对活动探究课的反思

1.反 思 活动 探 究 是 否 流 于 形 式

新课程背景 下的活动 探究课强 调学生的 参与和体 验 , 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但一些教师不明确这点, 只注重形式, 使得活动探究有名无实。如:醋酸性质探究。有些教师自己把方案设计好, 然后将学生分成几组各做不同的实验, 最后提问交流记录现象。这样虽然学生分了组, 也进行了交流, 但是学生依然在做传统实验, 没有参与到方案设计的思考、方案评价的争执、意见统一的过程、操作过程的合作、不同现象的求证、结论评价的交流研讨中。这样的实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动探究 , 它只有活 动的形式 , 学生被动 探究 , 没有突出 其主体性。因而教师要首先反思, 领会活动探究课的特征, 这样才能把握方向, 真正落实活动探究,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反 思 教 师 的 角 色 是 否 转 换 到 位

在传统实验课堂上教师就是管理者, 认为管理好课堂, 学生的实验就会成功, 教学任务就能完成。为此总是在课前强调:要如何做, 不能怎么做, 要注意什么, 要小心什么, 等等。这样的框框条条扼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意识。而活动探究课堂要求教师转换角色, 不当警察而是到学生中, 充分信任学生, 发挥学生天性, 减少对他们的约束。同时以平等的心态参与到活动探究中, 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 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从而促使活动探究有效、高效地进行。

3.反 思 学 生的 知 和 行 是 否 统一

只有学生的知和行统一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在活动课堂中学生不仅要亲自动手参与行动, 更要在行动中深入思考。单纯的行为参与并不能促进高层思维认知力的发展, 当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时学习变得快乐、有趣, 而且赋予成功体验的活动, 学生自然愿意参与其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要反思:有无信任和尊重学生;有无在深入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创设生动、开放的学习情境和活动空间;有无使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和收获;有无努力将方案、观察、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思维的引导下进行探究;有无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维, 在方案的引导下进行活动, 等等。

总之, 活动探究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实验课。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它的优越性, 认真组织实施, 并不断反思, 改进, 它的有效性、高效性将会持续不断地展现在教学成果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互联网环境论文下一篇:畜禽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