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制图教学范文

2024-06-27

园林制图教学范文(精选12篇)

园林制图教学 第1篇

关键词:高职,园林制图,教学改革

1以工作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 发展职业能力。课程理论知识的选取, 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 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因本课程是《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施工图绘制》等课程的基础课, 内容的选择充分考虑能为这些课程作铺垫,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完成相关课程的识图与制图能力。

1.1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专家、专业教师、园林建设行业一线专家, 共同制定用于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教学实施的岗位能力标准, 把岗位能力标准融入课程中, 建立课程标准。本课程根据行业、企业专家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行的职业能力分析, 紧密结合龙岩及周边城市园林行业的主流施工技术, 胜任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员、园林工程施工员、园林工程监理员岗位的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及园林施工员、园林规划设计员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包含:制图基本知识与方法、工程图图示法、设计图和施工图。

1.2 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

课程项目化的教学内容则是与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行动化的学习任务[2]。在教学内容组织方面, 要打破思维定势, 围绕职业能力的实现, 以满足理解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 将学科性课程中有关的理论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分配渗透到各项目中去, 不要求学生立即掌握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所有知识, 而是可以在项目的逐个完成过程中来掌握这些知识。园林制图课程可按照园林行业相关工作: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等工作中所涉及到的识图与制图相关知识为依据来安排学习任务, 主要分为5大项:园林平面图的绘制、园林种植设计图的绘制、园林竖向设计图的绘制、园林效果图的绘制、园林施工图的绘制 (主要为剖面图、断面图及立面图) 。将要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知识穿插在这些任务中进行学习, 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园林工程形体的图示方法、园林组成要素的表现技法、园林设计图的绘制、园林效果图的绘制、园林工程施工图的绘制时实例都来自工程实际, 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并使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学习, 边做边学,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2改革教学方式手段

园林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工程图纸, 识图和绘图的技能是学生上岗就业必备的专业技能。因此, 除一定的理论知识传授外, 学生绘图与识图能力的训练是园林制图课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但很多院校的实践教学采用学生抄绘图纸的方式, 教学方式过于简单, 不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实践教学方式, 使课程授课形式更加丰富, 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1 启发式教学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爱因斯坦曾说:“我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起源于好奇心”[3]。在教学组织上就要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授课方式, 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眼球,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园林制图教学实践证明, 想要成功的愿望会成为学生兴趣状态保持下去和学习的动力。因此,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渴望和注重成功的心理, 经常对学生的优秀作业、园林制图作品进行评比展示, 使学生有成功感和一定的满足感,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他们能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2.2 任务驱动式教学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的“任务”布置给学生, 并对实现任务的手段要求、主要方法给以简单的提示。其教学组织过程为“任务提出—任务分析—相关知识讲授—任务实施—讲评任务完成情况—综合实训”。实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 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并使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学习, 边做边学, 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学习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提高教学效果, 并可以使学生了解专业相关工作任务, 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 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胜任工作岗位。

2.3 应用图形软件辅助教学

园林制图课程的抽象性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所以教学过程中, 需要借助大量的模型、图片及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多种问题。首选借助SketchUP软件快速建模的优势, 在与学生互动的同时, 分析并修改各种模型的可能性, 方便、快捷、同步、直观, 为课程的实时讲解分析带来很大便利, 可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多种园林制图软件的课上应用不但优化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而且让学生更直观的地感受到了这几种园林人士必备的制图软件的魅力, 进而引发学生主动的去学习运用该类软件[4]。

总之, 高职《园林制图》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 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以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忠福.浅谈高职高专园林制图课程设置现状和改革方向[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 22 (02) .

[2]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大学 (研究与评价) , 2009 (03) .

[3]李素英.园林制图教学中启发性教育原则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10, 12 (03) .

园林制图说课 第2篇

一、自我介绍: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园林制图》,主要从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过程设计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二、首先我们看一下对于园林专业来说,制图这门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目标

1、从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高职园林专业培养目标应根据园林产业岗位群细分为“六大员”,即园 林设计(制图)员、园林施工管(监)理员、园林预(决)算员、园林企业管理(营销)员、园林种植(养护)员、盆景(插花)员,以胜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栽培和工程养护等第一线园林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岗位。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园林制图》这门课是园林专业技术人员面对将来所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能力。

2、从园林专业学生所必学的课程来看,无论是设计方向还是施工方向,识图和制图是最近本的要求,《园林制图》这门课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能看出来《园林制图》这门课对园林工程技术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至关重要,是园林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强调识图能力和制图能力的培养。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对工程语言的学习可为后续课程理论与设计提供支撑。

同时,从岗位要求和后续课程需求,我们能看出《园林制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

A、试图能力的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B、掌握国标——绘图按规范绘制、查阅并运用各种设计手册和工具书

C、尺规作图与手工绘图能力的培养——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下面我们看我说课的第二个部分,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1、根据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张ppt当中这种课程知识体系

课程内容总体分为四部分内容,知识范围涵盖本专业对制图这门课要求的相应知识,每部分都有其明确的能力目标;

我们可以简单的看一下,(按幻灯片讲解),其中我把园林素材的表现这部分内容提前,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对园林专业特别重要,属于简单易懂,理解很容易但需要大量练习才能掌握,所以将其提前,布置相应的练习贯穿于本学期,使其加强掌握。

我提炼这样的课程知识体系,是本着“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准绳、“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主”的原则、“讲练结合,相互交流,自主学”的理念和思路进行整理设计的2、教学设计

从这张课程构架体系示意图(幻灯片第11页)当中能够看出前三部分是由知识向技能转变的,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以典型形体和组合体、简单园林建筑单体、小园林空间等为例来进行讲解,是学生对园林专业图有个初识或印象

后面就是有技能向能力转变,在各个部分分开讲的同时也注意一个连贯性,尽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某一项目的园林规划设计图纸,让学生对园林专业图有个整体的概念和理解。

同时设计了四个技能实训项目(如幻灯片),各部分简单介绍;

3、本门课的考核:

考核内容以正确识图、读图为主。

考核目的上,由传统的以“学生成绩评判”为主,改革为目前的以“引导学习、项目作业和成绩评判”为主。

考核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

(1)平时考核:平时考勤、平时作业、项目作业考核

(2)期末考核:课程完成后的全面考核(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

四、下面我们看看本门课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重点:

1、建筑、园林工程图纸的识读

2、园林工程图纸的绘制

难点:

1、投影作图(空间思维能力)

2、园林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

3、建筑构造的细部处理(投影表达的示意图)

解决办法:

1、教法:

以工学结合为基础多中教学手段并用(介绍我所用到的教学方法(p17——24页ppt))

2、学法:加强课堂练习、工学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治学严谨学生学风过硬、规范作业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工作作风、讲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风基础;

五、教学过程设计

《园林制图》作为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识读和绘制园林图的实操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专业理论“必需”、“够用”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以适应社会需求。目前传统的高职《园林制图》课程内容以工程制图理论为框架,画法几何学及投影作图为主,重理论而轻实践,强调系统性而忽视应用性。由于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在校培养时间缩短,造成了学生掌握比较吃力,导致一部分学生难以学以致用。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几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在此对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方法做几点探讨。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内容

正确认识教育与社会需求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从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看,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不是要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而是具有生产一线的技能型的生产和管理人才,理论深度就是“必需、够用”。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删减与增加,减少难懂、无用内容的比率,使内容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好懂易学,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贴合实际。

1.1 突出制图的实用性,适当删减理论知识的内容 《园林制图》的内容应包括 “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原理”及“园林制图”三大部分。“制图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制图规范、制图工具的使用、几何作图和徒手练习等,对于制图规范中与本专业相关的图幅、线型、尺寸标注等要强调并在实践中严格要求,而几何作图中的某些图样如抛物线的绘制等可删除。徒手练习部分应将后面章节的园林要素绘制画法提前讲授,如植物、水体等的平、立面绘制方法,让学生感受此课程在专业中的重要性。“投影作图”部分,在园林制图中需要掌握的是绘制园林施工图、园林平面图、园林效果图等。而传统的教学却详尽的介绍了正投影、轴测、标高及透视投影四种投影作图方法,且偏向工程和机械制图,理论性强且较难掌握,耗时量大,成效小,对于此部分内容应大胆删减。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教学和探讨,认为投影作图部分应结合园林专业的特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直接讲授园林景观等要素的投影作图方法,如园桌园凳、园林亭、花架、花坛等,要求学生掌握其三视图的画法,选用不同种类的轴测或透视投影绘制效果图。“园林制图”包括园林平面图、竖向图、种植图、园林建筑图、施工图、效果图等,种类多且要求不一,短时间内很难掌握,这就要分类分级、有主有次地讲。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如园林平面图,其中园林要素的表示方法、图例说明、尺寸和坐标网标注、比例及标题栏注写、图面布局等都要重点讲授并在实践中严格要求。对于该图种不仅要熟练读图,更要准确、熟练绘图。

1.2 突出专业特色,强调徒手表现技能 园林制图不同于机械制图和建筑制图,园

林制图要表现的花草树木、山石、水体、建筑等,每种要素画法都不一样,甚至同一要素内又有不同的类型,如何在图纸上很好地协调统一,需要徒手画来完成。徒手画讲究线条放松自然、流畅美观,结合园林专业适当增加徒手绘图内容,重点掌握各类造园要素的表现技法,以表达园林艺术效果。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改革

传统制图教学,全部内容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课下完成作业,教与学是对立的,教学效果较差。对于园林制图课来说,没有可以遵循的定理、定律,“满堂灌”的教学结果往往是课上学生似乎都能听明白,但完成作业时又无从下手。因此,在制图课的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1 针对高职生学习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 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备课中尽量使内容浅显易懂,特别是重点难点,讲课中力求深入浅出,除了课堂上的练习外,课外也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要使学生听得懂学得会,注意教学中的引导,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

2.2 增强实物教学,多媒体等先进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园林制图课的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而空间想象力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共同完成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而形象思维能力因为接触的园林实物较少而比较薄弱,这也是影响园林制图教学的一大障碍。为此,在上课时可采用模具或自制的模具予以补充。如工程施工图中园路的剖、断面图,可采用泡沫塑料仿照实物层切削、染色,教学内容生动且直观,易于被学生理解。另外,学生从物到图,再从图到物,反复多次,有利于培养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对于不易制作实物的,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画面兼有图、文、声、像,使抽象而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2.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加强实践性环节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是一项重要任务。《园林制图》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眼高手低。因此,实践教学是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有力措施和必要保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体现在课堂与课下的小作业、作业讲评、综合实训三方面。

课堂与课下的小作业主要用以反映学生对本节或本堂课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要选一些典型的题来做,如课上的三视图绘图,课下的仿宋字训练每周一张,园林平、立面图临摹每周一张,以便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质量。

作业讲评用以反映学生对某知识块的掌握程度,作业一般在课下完成。如“坡屋顶的三视图绘制”,“园林平、立面图、透视图的临摹”。作业讲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出本次作业的优点与不足,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二是对那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及时引导,增强信心,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综合实训主要用以反映学生的整体制图水平,一般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实训时间为一周,内容为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外习题和综合环节训练。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到公园或园林现场进行实地测绘,如“校内茶水房立面图绘制”、“郑东新区郑州之林廊架及周围环境的绘制”,具体包括园林各个要素的绘制,如建筑,植物,水体等,将绘制结果反映到图纸上,做出相应的总平面图,总立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轴测图、透视图(鸟瞰图),同时还要求学生绘制图纸的时候注意整个图面的构图,使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实训报告主要以图样的形式表达,有铅笔、钢笔线条图、钢笔淡彩等,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选用,但要求一人一份。主要检查学生对线型、字体、图幅、标题栏、比例、尺寸标注等制图规范内容是否正确掌握,对绘图方法和绘图工具是否正确使用,图面是否整洁干净、图面布局是否合理、色彩搭配是否协调等。实训期间教师要分阶段亲自指导,对于技术问题,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导与启发,一般采用提问及解答或教师亲自演示的方式,及时清楚学生在制图中疑问,让学生在教学实训周彻底解决问题。结语

园林制图教学 第3篇

关键词:SketchUp 园林制图 任务驱动

为了满足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重新编写出版了国内首套任务驱动型的园林专业教材。其中,作为学生园林测绘和设计能力培养的基础课程《园林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打破了以往传统园林制图教材的课程体系,用任务推进和模块组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使得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边学边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也提出了一个教学难点,就是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SketchUp软件正是提供了一个适当的途径,帮助学生解决其在设计初步、画法几何以及效果图表现等课程任务学习中的难点。

一、SketchUp用于任务驱动型园林制图教学的特点

SketchUp软件是@last software公司开发的一款专门针对设计创作过程的专业设计软件,近年来在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任务驱动型园林制图教学中,尤其强调在任务分析和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和空间想象的能力,而利用SketchUp软件简便易学的三维特性,可以轻松完成二维和三维之间的双向切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画法几何原理,完成方案设计的构思、剖断立面的分析和手绘效果图的绘制。

1.SketchUp在任务驱动型园林制图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直接面向设计过程。任务驱动型园林制图的教学过程是通过布置任务、构思设计、绘制草图、确定方案来完成的,而SketchUp软件的定位就是面向设计创作过程,其优点是提供了强大的实时显示工具,而这种实时处理的画面与最终渲染效果完全一致,这极大节省了漫长的渲染等待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SketchUp提供了多种模型显示方式(如线框模式、着色模式、X射线模式等)和表现风格(如马克笔、素描、钢笔、油画风格等),提供给了学生不同的方案设计表现形式和技巧。

(2)易学易用。SketchUp的官方网站将其比喻为电子设计中的“铅笔”,这足以证明其功能操作的简便和易学易用,这与其他相似3D设计软件的复杂操作性相比,具有了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优势就更加明显了。例如,画法几何和轴测图画法的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简单模型来辅助绘制,不仅可以提高绘图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且也能增加学习的趣味,使学生乐在其中。

(3)剖面生成和教学演示功能。SketchUp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实时剖面显示功能,可以清晰地表达空间关系,准确地反映复杂空间结构,还可以结合页面功能生成剖面动画,将模型空间的内部关系进行动态演示,这在画法几何和建筑园林剖切面的教学演示中非常方便,给学生以直观感受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4)软件兼容性较好。SketchUp软件与其他软件有很好兼容性,可以与AutoCAD实施二维到三维的双向切换,可以与3DMAX完成实时数据共享,此外,建立的模型还可以提供给Piranes等渲染器来完成效果图的绘制。

2.SketchUp在任务驱动型园林制图教学中应用的不足

(1)后期仿真效果图表现较弱。SketchUp软件主要针对的是设计过程,因此,它对于工程制图和仿真效果图的表现相对较弱,需要将建立的模型导出成图片,并利用Photoshop等后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

(2)曲线建模能力较弱。SketchUp软件的绘图工具只有六个,分别是直线工具、圆弧工具、徒手画笔工具、矩形工具、圆工具和多边形工具,其曲线建模能力较弱,因此,在建立多曲线或异形曲线建模时,往往需要现在AutoCAD软件中绘制好轮廓线,再倒入到SketchUp中进一步绘制。

(3)渲染功能较弱。SketchUp软件本身的渲染功能相对较弱,一般需要通过集成VRay渲染器或结合Piranes软件使用。

二、SketchUp用于任务驱动型园林制图教学的实践

1.实现教学真正互动

任务驱动型教材在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实施过程中,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参与和主动探知,对于绘制图形正确与否的问题上,除了寻求老师帮助以外,更好的方式就是寻求自我验证。例如在三面投影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先行快速完成对所要绘制立体图形的三维建模,在了解并分析三面投影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完成三面投影的绘制。不仅提高了学生绘制图形的准确率,在练习过程中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从而使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知,这也正应和了任务驱动教学的初衷,实现了教学的真正互动。

2.快速灵活建立模型

在园林制图教学中,我们引入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实体模型单一的演示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制作虚拟三维模型对一般教师而言具有很大的难度,而且制作完成的模型无法进行二次修改和编辑,灵活性较差。运用SketchUp简单易操作的特点,可以快速建立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演示模型,并且可以在演示过程中,对模型进行实时修改,不管是点线面投影、投影体系介绍,还是投影图的画法,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使教学过程多实例,比较灵活,易于接受,变化丰富。

3.辅助效果图绘制

传统的手绘透视效果图是先通过视线法、量点法、距点法和一、二点透视法等来勾勒视图轮廓,再通过马克笔和钢笔的结合来完成效果图的绘制,其作图过程相对复杂,作图难度也相当大,这与手绘效果图快速表现、过程交流的目的大相径庭。现在,可以直接利用SketchUp软件快速建立透视模型,并以线稿形式输出作为底图,再结合手绘工具来完成绘制,这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教学时间。

三、结语

在任务驱动型系列教材中,园林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属于低年级基础性课程,在该课程中引入SketchUp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可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今后园林综合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实践中,不仅仅只停留在二维平面方案的讨论和分析,而更多地关注三维空间、功能要求、空间形态等要素的分析,从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实践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设计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马亮,王芬,等.SketchUp Pro8.0完全自主学习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园林制图教学 第4篇

《园林制图》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园林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培养园林专业学生阅读和绘制园林工程图的基本技能, 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不可缺少的基础技能课程。有关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已经有不少, 近年来, 我院在《园林制图》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 重点建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课程, 探索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课程分析

《园林制图》是园林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技术课, 同时又是一门核心课程, 主要培养园林技术人员从事专业工作不可缺少的基本读图和制图技能。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国家有关制图规范及标准;学会阅读园林工程图和绘制园林设计图的基本技能;取得园林制图员 (高级) 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构思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园林制图》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后续课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等奠定基础, 并可为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提供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完成《园林制图》课程的学习, 可使学生通过园林制图员 (高级) 职业资格认证, 还可为通过其他园林职业资格认证鉴定起到支撑作用。

课程设计理念及教学内容选择

《园林制图》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以岗位和工作任务要求为导向, 以职业技能鉴定为依据, 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化课程开发与设计, 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工作在《园林制图》教学中融合起来,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根据园林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园林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应以职业技能鉴定为依据, 以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目的, 选取《园林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在结构上, 以工作过程为依托, 结合园林类专业对制图技能的要求, 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整体设计。据此确定以10个典型工作项目为课程教学内容, 即:制图基本技能、园林总体规划图的阅读和绘制、土方工程施工图的阅读和绘制、假山工程施工图的阅读和绘制、理水工程施工图的阅读和绘制、种植工程施工图的阅读和绘制、园路工程施工图的阅读和绘制、园林小品施工图的阅读和绘制、园林建筑施工图的阅读和绘制和园林效果图的绘制。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实验教学对于大学生, 特别是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上述10个项目任务中不难发现, 没有传统的制图理论如投影知识等章节。并不是不需要基础理论知识, 而是将制图理论分散到各个项目任务中, 使理论知识教学围绕制图技能展开, 通过举例阐明概念, 将基础理论融入项目中。如结合园林总体规划图介绍基础投影知识;结合土方工程施工图项目介绍标高投影理论知识;结合园路工程施工图介绍基断面图知识, 等等。随着各个项目任务的完成, 使学生渐渐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使复杂的理论问题简单化, 可以真正体现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高职园林专业特色。

在教学载体选择方面, 要突出对学生园林职业技能的培养, 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可选用典型的园林工程案例或园林工程标准图为课程教学载体, 尤其应选择校园内或市区的典型园林工程进行教学, 这样既方便现场教学, 又有利于对学生园林职业技能的培养, 可使《园林制图》课程教学具备地方特色。

课程教学实践

工作实境教学工作实境教学可使《园林制图》的学习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完全吻合,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因此, 本课程的全部教学都在园林制图实训室 (制图工作室) 或典型园林工程现场进行。通常园林工程图的识读教学多采用现场教学, 而工程图绘制教学则在制图实训室进行。其中, 结合园林工程进行现场识图教学, 可选择校园内或市区的典型园林工程进行, 或通过动态模拟、动画技术、二维图形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空间分析能力, 创造丰富的教学场景, 以改变感觉抽象、兴趣不高的教学难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选用典型的园林工程案例或园林工程标准图为载体, 下达读图或绘图项目任务。采取“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实施课程教学。在课程实施中, 教师根据学生操作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和监控, 让学生“在学中做”或“在做中学”, 最后讨论及考核评定。随着读图或绘图项目任务的完成, 相应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做”中完成, 使“教、学、做”与项目任务完美融合,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以例代理”的教学制图理论教学如投影知识一直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为此, 我院将理论知识点的教学围绕制图技能展开, 采用“以例代理”的教学方法, 通过举例阐明概念, 将基础理论融入项目任务中, 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真正体现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高职园林专业特色。在课程初始阶段, 学生先学后做, 即“在学中做”。教师采用“以例代理”的教学方法, 将与该项目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点的教学围绕读图技能展开。特别注意将国家有关制图规范及标准内容融入制图项目任务案例中。因为实施国家标准能简化制图, 减少绘图工作量, 提高图样清晰度。只有掌握了国家标准, 才能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和技能的提高, 课程后阶段的项目任务渐渐使学生“在做中学”, 随着项目任务的完成, 学生既可以掌握与该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 也可以学会相关读图制图技能, 实现“教、学、做”的完美融合。

引入园林制图员 (高级) 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考核与评估是教学系统中最敏感的环节, 对教学双方都起着“指挥棒”作用, 影响教学的全过程。《园林制图》课程的评价标准要立足社会需求, 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接轨, 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评价主体不仅有教师, 还有学生和行业。评价过程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环节, 更要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 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行业评价以社会资格认证评价为主, 即将园林制图员 (高级) 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作为评价项目完成质量及实施教学考核的依据, 使《园林制图》课程的教学要求与行业要求保持一致,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施“双证制”, 可使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程教学实例种植工程施工图是在规划方案的基础上, 以植物配植为主的设计图样。为此, 我院下达了“种植工程施工图的阅读和绘制项目任务” (如表1所示) 。为方便现场教学, 选择校园内典型园林工程进行教学。首先下发校园内典型园林的种植工程施工图, 学生人手1份。教师结合校内园林现场进行园林种植工程施工图识读教学, 将相关理论知识围绕种植工程施工图识读技能展开, 帮助学生完成园林种植工程施工图识读任务。回到制图实训室, 采取示范教学法进行施工图绘制技能教学, 并将国家有关种植工程图制图规范及标准内容融入种植图绘制项目任务教学中。在学生绘图过程中, 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 并应特别注重园林构景要素的徒手绘画技能训练。徒手绘图具有捕获、整合和归纳各种设计因素、帮助思考、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的作用, 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1周后种植工程施工图绘制任务基本完成, 进行项目评价与考核。评价过程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对项目的具体操作、现场实践等环节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水平, 达到评价教学的效果。

总结

在《园林制图》课程教学中, 应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起来, 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探索以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其做法要点有: (1) 根据园林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园林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以职业技能鉴定为依据, 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选取10个典型园林制图项目为课程教学内容, 使课程内容具有职业针对性; (2) 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 让学生“在学中做”或“在做中学”, 使“教、学、做”与项目任务完美融合,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制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选用典型的园林工程案例或园林工程标准图为载体实施工作实境教学。尤其要选择校园内或市区的典型园林工程实施教学, 以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既方便现场教学,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园林职业技能, 使教学具有地方特色; (4) 可采取“以例代理”的教学方法, 将理论知识点的教学围绕制图技能展开, 通过举例阐明概念, 将基础理论融入项目任务中, 真正体现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高职园林专业特色; (5) 严格遵守制图国家标准与规范, 培养学生的标准化意识和执行标准的能力, 注重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园林构景要素徒手绘画训练,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专业技能; (6) 可将园林制图员 (高级) 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作为评价项目完成质量及实施教学考核的依据, 使《园林制图》课程教学要求与行业要求保持一致,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瑾.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6) :203-204.

[2]郑长兰.关于《机械制图》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4) :90.

[3]韩伟.基于工作过程的《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4) :79-80.

[4]赵耐丽, 关文芳.工程识图与CAD教学改革与实践[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 :89-90.

[5]廖继红.从电子设计竞赛谈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07, (2) :132-133.

[6]刘亚朋, 王爱兵.多媒体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探索, 2007, (12) :131-132.

[7]张洪星, 褚建立.高职高专《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方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7, (2) :119-120.

园林制图实训报告 第5篇

实训目的:1.了解图幅、图标、图线的绘制和常用绘制工具;2.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

具体画法3.掌握制图的基本规格

实训设备:书本、绘图纸、铅笔、橡皮、工具尺 实训原理:园林制图中的建筑及其有关工程图的绘制,均应遵守《房屋建筑统一标准》GB/T50001-2001等六项标准中的有关规定作图。

实训内容:1.图幅、图标、图线的绘制:A0,A1,A2,A3,A4的尺寸表及代号;图线的

种类及线型;常用的符号

2.常用的绘图工具:制图工具盒绘图仪器

3.各种几何图形的具体画法

3-4周

实训目的:1.投影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点、线、面三面的投影和轴测投影 实训设备:书本、绘图纸、铅笔、橡皮、工具尺

实训原理:投影的基本概念及点线面的三面投影规律作图

实训内容:1.投影的概念;2.工程上常用的四种图示法:透视投影;轴测图;正投影;

标高投影;3.形体的三面正投影:三面投影图的形成;三面投影图的展开; 三面投影图的规律;三面投影图的位置对应关系4.点的投影及规律;5.直 线的投影及规律;6.平面的投影

6-7周

实训目的:1.了解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基本知识;2.掌握剖面图、断面图的画法 实训设备:书本、绘图纸、铅笔、橡皮、工具尺

实训原理:根据剖面图、断面图的剖切方法等基本形式和作图要求作图

实训内容:1.剖面图的概念;2.剖面图的分类:全剖切,阶梯剖切,半剖切;3.剖面图

的画法;4.断面图的概念;5.断面图与剖面图的区别;6.断面图的画法 9-10周

实训目的:1.掌握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和画法2.建筑局部透视效果绘制

3.建筑识图

实训设备:书本、绘图纸、铅笔、橡皮、工具尺 实训原理:透视基本原理

实训内容:1.一点透视的概念;2.一点透视的规律;3.一点透视的画法;4.一点透视在 园林作图中的应用;5.两点透视的概念;6.两点透视的规律;7.两点透视的 画法;8.两点透视在建筑中的运用;9.建筑施工图的相关概念和组成

11-12周

实训目的:实训设备:书本、做图纸、铅笔、橡皮、工具尺 实训原理: 实训内容

13-14周 实训目的:

园林制图教学 第6篇

【关键词】制图实践 机械制图 应用

一、引言

在机械设计中,图纸是“流通语言”,机械专业人员通过手中的图纸来将他们的思想反映出来。而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主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读图、画图,以及所需要的空间想象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讲述的教学方式,然后又以考核的形式来反映学生的接受能力,其弊端是由于缺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导致课堂气氛显得沉闷,学生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倾向。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力度不断加深的形势下,我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开始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并且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在授课中多采用讲解与音频、视频相结合的方式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比不上普通高中学生,如果教师多给予学生关怀和指导,他们还是能够学好的。机械制图课程本身难度比较大,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该思考采用多样的教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问题,我利用教学工具在课堂上给学生做演示,有时也会布置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小零件。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实现从平面思维到空间思维的过渡,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随着课程学习的推进,机械制图内容难度越来越大,学生渐渐感到很吃力,学习主动性会逐渐下降。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我采取口述与音频、视频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例如在给学生讲解齿轮的画法时,齿轮的啮合关系仅仅靠口述是无法让学生理解的,于是我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齿轮传动时的视频和音频,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我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讨论,比如讨论齿轮的优点,结构是什么样的等。当然,在授课的时候,我也没有完全借助视频和音频,在一些地方还得用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制图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重点难点等地方。

三、对学生开展测绘零件图和装配图训练,提高其实践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讲解,当学生对投影原理和视图有了一定的理解的时候,课程安排的下一步计划就是测绘零件。零件由简单到相对复杂,从测绘一级减速器中的零件,逐渐引入尺寸标注、其他视图表达等,直至测绘完整的零件图。测绘是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最有效的途径,但是相对来讲,对学生的要求,特别是精准度要求极高。学生掌握了测绘技能,实际上就更接近工程本身,能够学习更多零件的形状、大小的图样表达方法。

教师授课过程中只有讲究教学策略,才有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在教学生测绘的时候,我采用的是阶梯教学法,也就是先从一些基础性的、比较简单的测绘做起,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在学生适应了一段时间后,再要求每位学生测绘出一台一级减速器所有零件的零件图,这一阶段由学生独立完成。

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既有测绘技术好的学生,也有基础稍差的学生,目的是以优带差,互补互进。当所有学生基本上都会测绘一级减速器零件图后,我对他们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让他们尝试着把各个零件依照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组装起来。这个环节对于学生练习组装配图具有相当大的意义,可以让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在分组讨论中,我要求学生展开合作,认识零件与零件的相互位置关系、连接形式及其视图特点等。当然,我也注意参与学生互动。在课堂中,我的角色更近似于活动的参与者。如此一来,学生在参与测绘零件图和装配图训练一段时间后,实践能力大大提高了。

四、重视项目教学法在制图实践中的应用

在机械制图授课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的目的是将学生作为实践的中心,以新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喜爱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例如,在给学生讲解“零件图的标注”一节时,我分别给学生发了一张比较简单的视图,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标注。学生在标注的过程中可以熟悉标注流程,体验各种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學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会对一些比较棘手的难题感到困惑,而教师又不可能顾及每位学生。这就需要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共同面对难题。学生在小组中互相沟通交流,团队合作意识将会得到很好的培养。例如在“视图的尺寸标注”这一节中,由于零件标注复杂,画图过程也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可以将视图分割为多个小部分,分发给各组学生,让大家共同完成整个零件图的绘制。项目教学法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实践操作的平台,也更注重学生思维模式的训练。例如,学生如果有想法,则可以根据他们脑海中的想象来制作模型,然后再进行切割,对比自己所制造的模型和描述的切割图有何异同。如此一来,学生既能够动手又能够动脑。当然,教师也要注重项目的总结和交流,让学生学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五、结束语

制图实践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必须从实际出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与课堂实际环境酌情考虑。除此之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特别是在专业讲解方面,需要具备广阔的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进一步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唯有如此,才能满足学生对制图知识的需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园林制图教学 第7篇

除了传授知识, 还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园林制图》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园林图的图示方法和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训练学生徒手绘制园林图纸的技能, 使学生能手工绘制出高质量的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园林工程图;另一方面它还将良好素质培养和思想品德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a.端正态度, 严肃认真。b.专心听讲, 及时复习。c.循序渐进, 借助直观。d.多作实训, 一丝不苟。e.严格要求, 耐心细致。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园林制图》与CAD辅助作图能力是分开两门课程, 存在着只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脱节的现象, 使学生不能熟练地将电脑绘图能力运用到绘图中, 各门课程割裂现象严重, 学生专业能力不能综合应用, 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近年来, 我们严格遵循着“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 以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内容, 以技能训练为主线, 实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使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 根据就业岗位 (群) 进行课程定位

我院园林技术专业自2004年开设以来, 通过到多家园林企业调研, 分析多年来专业毕业生的跟踪信息, 确定园林技术专业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三个: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针对这三个职业岗位群, 通过专家委员会, 进行职业能力分析, 确定其包含的实际工作任务, 通过对这些实际工作任务的分析整合为22项典型工作任务。对22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 确定了19项行动领域, 并打破原有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按照以工作过程导向进行课程的解构与重构, 将19项行动领域转化为19个学习领域。

依据园林的三个就业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在充分考虑植物生命周期, 园林项目实施过程的完整性、任务的难易程度、流程的合理组织、学时的合理分配和教学组织的可操作性前提下, 根据认知及职业能力形成规律, 按行动领域所承载的知识、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能力培养的递进关系, 确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园林制图》学习领域是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园林制图》课程是在学习《园林测量》、《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基础上开设的, 学习该门课程掌握识读与绘图技术后就可完全用于《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设计综合实训》、《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之中, 又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工作。

2 教学内容构建

根据基于生产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 本课程针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教学内容的选取, 符合园林制图与CAD绘图反复练习的特点, 将园林制图的典型工作训练转化为9个学习情境,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 取得了良好效果。

2.1 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 设计以工作任务为导向

根据基于生产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 以工作训练为载体实施教学, 情境与任务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 能形成系列,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 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课堂教学中不是单独地强调难点和重点, 根据教学内容, 将一些知识点整合为块, 将园林制图的典型工作训练转化为6个学习情境, 24个子任务,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 取得了良好效果。

2.2 强调园林知识的地区性、适用性

以工作训练为载体实施教学, 任务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 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课堂教学中不是单独地强调难点和重点, 根据教学内容, 将一些知识点整合为各种模块, 摸索并形成了一套先进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如:

2.2.1 引入本地实例

利用园林制图课程体系中应用型课程的特点, 首先以金华的工程实例作引子, 图纸的选择均以校企合作的实施项目为主, 路程近, 图纸与现场结合使图纸形象化, 使学生在研究实例的过程中逐一掌握实例中融入的知识点, 更易让学生接受与理解。其次, 利用多媒体教室与绘图室实现演示与实践结合。最后,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 结合所在区域园林材料资源、行业规范、城市绿化条例及社会技术水平, 对学生将来在本地域工作更有意义。

2.2.2 融入设计引导教学

根据园林制图课程体系中创新型课程的特点, 教师精心设计课程的学习训练。对于给定的训练, 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空间尺度概念,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及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教学中, 教师结合主要绿地项目强化训练, 对园林市场分析, 结合企业实际项目, 进行场地分析, 赏析主题及构思, 实地测量, 分析尺寸与人的关系, 培养学生尺度与比例的概念, 培养综合设计的素养。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的实施, 根据实践程度不同划分。因此我们施行了“案例分析-模拟训练-顶岗实训”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使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训结合, 进行工学交替, 并聘请园林设计行业的工程师授课, 指导学生参与绘图与放样, 使学生能很快胜任工作岗位。在教学过程中具体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3.1 典型案例分析

《园林制图》的识读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直接分析几年来参加园林建设工程的案例和利用互联网下载的典型园林工程设计成套图纸并了解园林建设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动态。通过直接分析研讨, 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然后教师讲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境。锻炼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仿真模拟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典型案例分析后, 到现实场景或虚拟场景。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 首先用Auto CAD进行工程设计和制图, 然后根据施工图纸制作工程模型, 检验识读图效果。每年定期举行绘图技能大赛和优秀作品展。通过大赛和作品展, 检验学生的制图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激情。

3.3 项目顶岗实训

利用企业综合实训的机会, 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 让学生直接进入园林建设企业顶岗实训, 参与园林制图过程。通过顶岗参加园林建设项目, 使学生了解从施工设计、现场定点放线到组织施工及后期工程养护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提高了学生从事园林建设各专项工程的职业能力。

4 结论

根据园林建设对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分析, 确定《园林制图》课程在就业岗位 (群) 中的位置, 科学遴选组织教学内容和体系结构, 并以技能训练为主线, 采取工学结合, 施行“案例分析-模拟训练-顶岗实训”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可以促进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融合;促进制图语言以及规范讲解和工程案例结合;促进虚拟场景教学与工程项目顶岗实训结合。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目的。通过《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指导思想。

摘要:重新组织《园林制图》课程的知识模块, 通过对每一个模块知识点的系统分析, 例以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能承载这些知识点的典型性项目。合理设计每一个学习性任务, 以做的方式完成教学, 最终为园林建设企业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园林制图,项目化教学,岗位能力,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焦会玲.提高《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5) .

[2]杨德威.园林工程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林业教育, 2007, (5) .

[3]孙达丽.职业分析在高职园林与绿化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应用[J].丽水学院学报, 2004, (5) .

园林制图教学 第8篇

园林制图课程的设立是依据不同学校的专业模块及需要, 因此专业模块及需要不同, 课程设置则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 有部分学校的园林制图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主要是几何画法的应用, 制图的一些基本常识及专业性较强的施工图、地形图制图等三类。有的学校则再此基础上增加为四大类, 除此三类外还增加了计算机绘图。在学生就业方面, 绝大多数园林单位及用人单位都需要实践能力强、文化素质高, 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性人才。然而, 现在好多学校的毕业生并不能做到兼顾, 反而是手动能力不强, 表达能力相对较差, 面对此问题, 园林及园林相关专业在进行课程内容及环节设置的时候进行了科目的分离, 基本理论作为课程的基础进行先期的学习, 近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课程的开设, 提出了实践环节的新要求, 那就是要培养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针对此目标, 我们对园林制图课程实践环节教学进行有益尝试和探索,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益尝试和探索

2.1 展示教学法

园林制图课程主要内容是关于园林的设计, 但是这些内容仅仅靠教师口头表述和讲解, 只能让学生学习到一些固定的知识点, 很难让学生把抽象的语言转化成具体的示范。教师要准确运用制图工具等培养学生手动的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延伸, 多样化教学手段, 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只有做到正确示范才能让学生了解到问题的关键, 避免操作的不规范, 从而使学生养成不良的操作习惯, 对今后实践起到反作用。教师在进行正确的示范式教学后, 学生要与自身进行比较, 发现自身不足, 从而进一步改正。最后, 通过反复练习形成自身素质能力, 这样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得到职业素质的提升。

2.2 启发教学法

启发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 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的乐趣, 创新的快乐, 园林制图课程实践环节要充分利用这种启发式教学法, 让学生真正发挥自我所长, 激发能力潜力。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专业性很强的内容则会让学生感觉到知识的乏味, 相反, 要是能够通过实际事例对专业知识、园林图形进行具体分析讲解, 则可以让学生通过眼睛、耳朵形成多角度接受途径, 最终形成直观的立体模型, 更好的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课堂上知识点的进一步分析和学习, 再加上学生后期的交流与分析, 则可以进一步强化课程的实践效果。

2.3 实地教学法

实地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 多方位多角度感受到园林制图的魅力。实地教学法可以将书本上枯燥的文字和符号, 通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展示在学生眼前, 容易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因此, 实地教学法是可以通过实践对课本知识进行灵活运用的一个方法, 也是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点的方法, 教师可以借助实地, 结合知识点进行形象具体的讲解,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 通过合理的创新和想象, 最终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提高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4 项目教学法

教师通过对具体典型项目的分析和讲解,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枯燥的知识, 通过主动思考提出合理问题并加以解决, 从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点的能力。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小项目, 例如街心花园, 通过构图角度、构图思路等方面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实施问题分解和工作布置, 真实地实践自己的角色, 让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通过协同合作完成项目的构建。

2.5 模拟教学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对于园林制图实践环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它可以通过立体模拟, 充分发挥想象力, 加上教师进行的必要协助、辅导等, 最终形成三维立体图形, 各方面充分得到展示。针对模拟教学, 教师一定要进行指导, 不能放任自流, 无所谓原理地一味创新, 否则, 学生就只能是一事无成, 模拟教学法是最为直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可以通过动手发现自身不足, 园林制图的特点以及注意事项, 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更好地吸收所学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素英.系统性方法应用于园林制图课程教学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 2010

园林制图教学 第9篇

1 高职学生和本课程的特点

1.1 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生大部分来自对口生,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来引导学生, 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能够听得懂, 学得会[1]。但是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强, 教师应根据此特点正确引导,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几年的教学, 我把高职学生按学习态度分为4种:

一是“兴趣派”二是“学分派”三是“中间派”四是“无聊派”。我的对策:就是重点盯住第4种学生。开展课堂教学前, 分个找他们谈心, 以诚相待, 把每个人的脉把准, 然后区别对待。

全力团结第3种学生, 因为他们是多数派, 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群体, 他们只是学习目的不明确, 自觉性不够强, 学习兴趣不浓厚, 所以可以用良好的课堂设计来带动、启发、改造他们。

激励支持“兴趣派”和“学分派”。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通过课堂教学来启发学生, 激励表扬, 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求知, 能够真正感受到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开拓思维的乐趣。

1.2《园林制图》课程的特点

《园林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园林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园林制图课程的学习, 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因此园林制图课程的难学、难教是学生和教师普遍承认的事实;同时, 一部好的园林设计作品不仅应该满足尺寸标注准确、布局合理、幅面干净、字体顿挫有力等要求, 还应用效果图及文字说明将其设计理念展示出来, 使人们认同该设计方案。由此可见, 学生知识掌握得好坏, 不仅要由知识的多少来决定, 还要由笔头上的工夫, 即描绘出来的图样水平的高低来决定。即实践性强是该课最大的特点[1]。

2 园林制图课程教学过程实施

2.1 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为达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训练目标, 在现有师资和实训环境条件下, 根据市场调研岗位需求、专家建议、行企业建议及毕业生的反馈, 从职业工作出发, 采取由简单到复杂, 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

2.1.1 围绕绘图能力目标, 以绘图员岗位工作过程作为教学的主干线。注重对学生岗位能力方面的培养, 在选取教学内容时, 做到理论更加基础、内容更加实用、技能更加接近职业需要, 突出本课程的应用性。

2.1.2 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讲授投影、剖断面图及透视图单元时, 提供了大量例题供学生练习, 这些例题均来源于实际的园林工程, 这样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 学生毕业后可较快适用工作环境。

2.1.3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识图与制图, 特别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该课程内容种类较多, 要求不一, 且多数学生的空间的想象能力有待提高, 所以短时间内学生很难掌握知识要点。因此实训内容的选取, 应由简单逐步过渡到复杂, 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创新能力。

2.2 合理选用教学方法

《园林制图》是一门相对枯燥的课程,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就要针对不同内容,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需要, 选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2.2.1 案例教学法:

在轴测投影、剖断面图和透视图等教学内容中均采用此方法。如:在轴测投影中, 可选取一些简单的工程实例图纸, 进行实例分析, 并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实例进行读图、绘制轴测效果图。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绘制的图纸和正确答案进行对比, 找出自己掌握不扎实的部分, 进行重复练习。

2.2.2 讲练法:

制图课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高深的理论和牢记繁琐的公式, 而是学会识图和绘图。因此只听讲不练习, 时间一长就会淡化甚至遗忘[2], 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用此方法, 如:在讲述点、线、面的三面投影时, 把点、线、面的空间的和展开图中的三面投影分别进行对比讲解, 然后让学生画出展开图的三面投影。

2.2.3 演示法:

以讲述尺寸标注为例, 首先教师对尺寸标注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 然后对亭子的平立面进行具体尺寸标注。随后让学生对习题册中的工程实例进行尺寸标注。

2.2.4 任务驱动法:

以剖断面图为例, 学生在具有一些剖断图的基础知识上, 教师选择一个亭子的平、立面图纸, 让学生进行剖切符号标注, 并绘制出该图的剖断面图。

2.2.5“行知”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演示、课程抄绘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标准和绘图基本步骤, 为课程设计打基础, 提高向“成品”学习的能力。

2.3 合理加强实践环节

《园林制图》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践和综合实践。绘图基本功的提高, 需通过练习大量习题来掌握, 而绘图技能和技巧则要通过反复绘图来提高, 二者缺一不可。它们是巩固基本理论知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此,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

2.3.1. 课内实践精选题目。

制图课大部分习题集是和教材配套的, 题量大, 专业性不强, 针对性差。为此, 我们在精简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本着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原则, 结合工程实例精选习题和实践内容。在选择习题时, 注意选择一些工程中用得较多的实例, 并且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如轴测投影的绘制, 学生可选用不同的轴间角度, 这样同一景物可画出不同的轴测效果图。通过比较, 可使学生掌握绘制理想轴测效果图的方法和技巧。

2.3.2 综合实践选优展评。

教师可将班上绘制较好的综合实践作业进行展评, 增强这些学生的自信心, 可激励其他学生的上进心, 提高学生绘图兴趣。同时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需要, 展评一些往届学生的优秀作业或近几年知名公司优秀的工程图例, 开拓学生的眼界, 扩大思维格局, 让学生理解制图课的在专业课中的作用,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3]。

2.4 合理安排课程考核

要保证课程考核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必须建立系统性考核机制。所谓系统性考核, 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多方面、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其着重于对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各种能力的形成进行监督和评价。笔者的做法是:把课程总成绩分为平时成绩、课内实践、综合实践、期末考试成绩4部分, 考核分值比例划分如下:

通过几年的实践, 系统性课程考核机制的运行, 减少了“一考定成绩”的弊病, 使学生的课程成绩更能反映其实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促使广大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4]。

3 小结

总之, 工程图样是施工的依据, 图上的一丝差错都会给工程造成损失。因此, 高职《园林制图》课程的教学要与时俱进, 因材施教, 在学习时应严格遵守国家制图标准,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为将来专业课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从高职学生和《园林制图》课程的特点入手, 围绕教学能力目标合理选取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注重系统性考核等方面, 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旨在提高高职《园林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园林制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

参考文献

[1]李高锋.高职《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专业教育研究, 2007 (8)

[2]段大娟, 张涛, 杜鸿云.《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12)

[3]高凤娟.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丽水学院学报, 2010 (4)

园林制图教学 第10篇

一、课程基本信息

《园林计算机制图》即《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园林识图与制图》、《园林手绘表现技法》、《园林艺术》和《园林植物》;后续课程为《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和《园林工程技术》。

二、课程定位

《园林计算机制图》是园林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 是一门培养并强化学生操作能力的职业技能课, 课程面向的岗位有绘图员、中小型绿地设计岗位。

三、课程目标设计

1.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能根据设计要求, 运用绘图软件 (Auto CAD、Photoshop和3DSMax) 绘制设计图、施工图和效果图, 达到绘图员和景观设计师的能力。

2. 能力目标。

能掌握Auto CAD、Photoshop和3DSMax软件绘图的方法和步骤;能够运用Auto CAD软件进行园林建筑小品图、园林规划设计平面图与分项平面图绘制;能够运用Photoshop软件绘制园林彩平图, 对园林效果图进行后期效果制作;能够运用3DSMax软件进行三维建模以及渲染输出;能够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园林文本的设计包装制作。

3. 知识目标。

掌握Auto CAD软件的工具、图层、块、文字、尺寸标注等基本操作方法以及绘图规范;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工具、图层、图像调整、滤镜等基本操作方法;掌握3ds max软件的建模方法、材质贴图、摄影机、灯光、渲染输出等基本操作方法;掌握Auto CAD、Photoshop、3ds max软件之间的数据转换和信息处理;掌握绘制各类图纸的基本流程。

4. 素质目标。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表达能力, 独立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四、课程内容设计

五、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将这门课程分为五个大项目, 每个大项目里面又分为两个子项目, 子项目一主要是由教师详细讲解操作, 学生在课堂完成, 子项目二主要是由教师简单介绍绘图方法, 学生课后完成, 达到反复训练的目的。每个子项目里面再分成若干个学习任务, 将任务分解在不同的学习单元内完成。

六、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情况 (10%) :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等情况进行评定;单项实训 (40%) :对学生在各阶段完成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定, 每完成一个子项目, 每位学生需要交一张与之相对应的图纸作为对成绩的评定;综合实训 (50%) :通过逐个项目的进行, 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根据要求绘制出园林设计图纸, 对综合实训结果进行评定。

七、特色与创新

1. 课程特色。

本课程设计打破“先理论后实践”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 转变为以工作过程中需要的用计算机绘制各类图纸的流程来组织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任务过程中来学习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命令操作以及训练其职业岗位的能力。

2. 教学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 采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个过程是由项目情境设计引出项目、任务情境设计引出任务。在单元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入任务、任务分析、任务实施、成果展示、任务完成效果评价”来组织具体任务, 从而实现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邢黎峰.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贾宁, 邢黎峰.园林计算机复制设计教学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08) .

[3]李少博.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改革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 (现代园林) , 2010, (04) .

机械制图教学探讨 第11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求知欲学法指导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不仅与后续的专业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使用与维修等方面应用广泛。目前,机械制图的教学现状堪忧,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无法达到课程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职生源总体素质下滑,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厌学情绪严重,而教师的教学变格不大,导致教师教学与学生现状不相适应,造成教学困难。因此,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是每位机械制图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机械制图教学作初步探讨。

一、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取得良好教学质量的前提。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年龄一般是16~17岁,基础较差、信心和毅力不足。要使这些学生学好制图,首先应使他们愿意去学、有兴趣去学。从教育学上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愈大,自信心、求知欲愈强,学习效果愈好,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求知欲即来自其内心倾向,包括兴趣、情感、意志、信念等。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特点注意引导学生情感、培养兴趣,增强其学习责任感,进而激发求知欲。

第一,用演示引人注目,给人新知的直观教材引起学生求知欲。例如,在讲述该课程的学习目的时,可将一个单级减速器和绘制的一套零件图和装配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向学生指出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培养他们一方面能根据这个减速器画出这些图纸,即要懂得绘图,另一方面能通过看这些图纸,想出这个减速器的形体结构,弄清各种技术要求,即懂得看图。由此吸引学生向往拥有这种技能,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第二,通过指出将学新知识的重要价值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教学起始时,教师可着重介绍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不但介绍本课程与后续专业的密切联系,而且介绍制图在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最后可特别强调毕业后学生将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只要看错或画错一丁点图样,都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这样,学生在明白了本课程的重要性后,一般会增强责任感下决心学好制图。

第三,现成的教具,模型的制作,夸张、幽默的语言常能增加学习乐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作教具,常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乐趣。例如,在讲授三投影面体系时,以教室一角作为教具,地面为水平面,黑板为正立面,学生右侧的墙为侧立面,这样不但直观易记,而且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讲授球的切割体时,可拿出一个小西瓜放在讲台上,在课堂上边讲边切割。同时,让学生用橡皮泥、硬纸皮等制作模型,不仅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且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自主学习。

二、 加强学法指导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第一,根据课程内容特点,指导学习方法。机械制图的最大特点,一是国家标准多,规定多;二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且实践性很强。因此,其总的学习方法是:(1)在阅读和绘制图样的实践中逐步熟悉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并严格遵守;(2)掌握正确的画图和看图方法,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在学习中除了听课和复习,理解并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外,还应按计划完成各项作业与练习,从将空间物体表达成平面图形,由平面图形想象成空间物体的反复训练中,掌握空间物体和平面图形的转化规律,通过反复的绘图和看图实践逐步培养空间想像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第二,根据每章节内容特点指导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基本知识,训练哪些基本技能。例如图线这一节在用传统的方法讲解完后学生会觉得内容很多,很难记,并且教材上的图线应用举例图示根本看不懂,很难学,这时教师只需指出这一节要记住的基本知识是最常用的五种图线的名称和线型,即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细点划线、波浪线,基本技能是按要求画这五种图线,图线的各种应用在以后的学习中用到一个记一个。

第三,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机械制图的许多标准、要求和画法规定需要记忆,这一类知识不应死记硬背,而应该在绘图实践中进行记忆,在多次的实践应用中自然能记住。在机械制图中还常要记住一些图形特征和它们反映的空间实物形状,许多学生认为很难记,这种记图方法实际上是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只有在分析、理解了图与物之间的投影关系后,才能较好地记住图与物之间的特征与联系。

三、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发现学习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根据机械制图内容特点,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 讲练结合法

讲练结合的授课方法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将每个课题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讲解—课堂练习—评述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讲解,教师必须积极认真备课,理顺教材,抓住重点,简明扼要地讲授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然后再举一个较为典型的例题进行示范,说明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这一环节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这一环节大约占课堂时间的一半。第二个环节是练习,即教师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精选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要求基本独立完成,但遇到疑难时可相互讨论或请教教师,在这期间,教师必须积极巡查,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并采用启发、诱导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课堂练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得以深化和巩固,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技能、技巧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三个环节是评述,即具有针对性的讲解,是教师根据课堂练习中反馈回来的信息针对最多学生没有深切理解和掌握的那部分内容进一步讲解说明,使学生对新学知识感到疑难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同时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总结,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二) 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互相启发弄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的一般过程为:教师提出问题启动讨论—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全班交流—教师总结提高。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小组讨论法特别适用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类内容教学。如零件表达方案的确定、零件图尺寸标注等,这类内容特点为信息量大,解决问题要兼顾多种原则,方案多样性,需择优选用,等等,因此具有讨论价值。

(三) 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通过图、文、声、影像来直观、形象、动态地表达抽象的教学内容。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技能训练,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必须坚持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所谓适时,即应遵循认知规律,使学生先掌握相关知识作铺垫,再运用多媒体教学。所谓适度即从学生可接受性入手控制合适的“度”,过多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则会影响学生绘图和看图能力的培养。所谓适当,即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主要用在精彩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重、难点处;用在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处。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有些内容用传统的方法教学,许多学生难以接受,形成教学困难,如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看图;剖视图;零件的工艺结构等,要想突破这些重难点,最好的办法是将其制成CAI课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 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就是教师把抽象的问题寓于具体、直观的事例中,利用直观思维来引导、启发学生去联想、探索,从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机械制图的主要内容就是说明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其本身就与空间实物直接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更应重视直观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与本课程配套的挂图、模型等教具,注意通过直观事例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让他们在观察中不断发现问题,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这一节,是全课程的重点、难点,笔者选用了直观教学法。借助三投影面体系模型和一个机件模型向学生演示三视图的形成过程。首先将三投影面体系模型置于讲台上,直观地介绍三投影面的建立及各种名称、代号,再将机件模型置于三投影面体系模型中,让学生把自己的视线看成投影线,按正投影原理想出物体图形。教师将由物体的前方向后方投射所得到的图形即主视图画在正投影面相应的位置上;将由物体的上方向下方投射所得的图形即俯视图画在水平投影面上;再将由物体的左方向右方投射所得的图形即左视图画在侧面投影上,最后将水平投影面、侧立投影面模型展开,使其和正立面摊成一个平面,在同一平面上的三个视图即为物体的三视图。

通过演示机件的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寻找分析等,不难发现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即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并齐;俯、左视图宽相等;也极容易掌握三视图的方位关系,即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左、右方位;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左、右方位;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前、后方位。

【参考文献】

[1]王幼龙.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陈敏.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教育[J].考试周刊,2007(51)

[4]秦健.制图教学中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8(2)

[5]贾大明.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J].职业教育研究,2005(8)

[6]彭志强.论机械制图的学法指导[J].职业技术教育,2000(5)

【作者简介】韦伟勇(1967- ),男,广西藤县人,广西桂东机电工程学校讲师。

园林制图教学 第12篇

作为手绘效果图快速表现, 马克笔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主要表现工具之一。设计手绘图是设计师研究视觉形态与实现功能目标完美结合的表现形式, 是设计师记录和表达设计思维的一种特殊语言。因此在上色之前要对颜色以及用笔做到心中有数, 一旦落笔也不可忧郁, 下笔定要准确、利落、注意运笔的连贯、一气呵成。

另外, 在表现大面积色彩时要注意排笔的均匀, 或是用笔的概括在使用时, 是要根据它的特性发挥其特点, 更有效地去表现整个画面。

1 马克笔技法

马克笔表现技法的具体运用, 最讲究的就是马克笔的笔触, 它的运笔一般分为点笔、线笔、排笔、叠笔、乱笔等。

点笔多用于一组笔触运用后的点睛之处;线笔可分为曲直、粗细、长短等变化;排笔指重复用笔的排列, 多用于大面积色彩的平铺;叠笔指笔触的叠加, 体现色彩的层次与变化;乱笔多用于画面或笔触收尾所用, 形态往往随作者的心情所定, 也属于慷慨激昂之处, 但要求作者要有一定的对画面理解与感受。

2 马克笔表现应用技巧

2.1 同类色彩叠加技巧

马克笔中冷色与暖色系列按照排序都有相对比较接近的颜色, 编号也是比较靠近的, 画受光物体的亮面色彩时, 先选择同类颜色中稍浅些的颜色, 在物体受光边缘处留白, 然后再用同类稍微重一点的色彩画一部分叠加在浅色上, 便在物体同一受光面表现出三个层次。用笔有规律, 同一个方向基本成平行排列状态;物体背光处, 用稍有对比的同类重颜色。物体投影明暗交界处, 可用同类重色叠加重复数笔。

2.2 物体亮部及高光处理

物体受光亮部要留白, 高光处要提白或点高光, 可以强化物体受光状态, 使画面生动, 强化结构关系。

2.3 物体暗部及投影处理

物体暗部和投影处的色彩要尽可能统一, 尤其是投影处可再重一些。画面整体的色彩关系主要靠受光处的不同色相的对比和冷暖关系加上亮部留白等构成丰富的色彩效果。整体画面的暗部结构起到统一和谐的作用, 即使有对比也是微妙的对比, 切记暗部不要有太强的冷暖对比。

2.4 高纯度颜色应用规律

画面中不可能不用纯颜色, 但要慎重, 用好了画面丰富生动, 反之则杂乱无序。当画面结构形象复杂时, 投影关系也随之复杂, 此种情况下纯色要尽量少用, 且面积不要过大、色相过多。相反, 画面结构、结构关系单一时, 可用丰富的色彩调解画面。

3 马克笔作图步骤及一般规律

马克笔作图步骤:首先, 草图策划阶段, 包括构思阶段、草稿阶段、色稿阶段。其次正稿绘制阶段, 包括线稿阶段、着色阶段。画面调整阶段, 包括深入刻画、色彩调和、空间层次处理。最后, 收尾处理阶段, 包括勾勒处理、高光处理、落款签名。

马克笔技法应用的注意事项:用笔要随形体走, 方可表现形体结构感;用笔用色要概括, 应注意笔触之间的排列和秩序, 以体现笔触本身的美感, 不可零乱无序;不要把形体画的太满, 要敢于“留白”;用色不能杂乱, 用最少的颜色尽量画出丰富的感觉;画面不可以太灰, 要有阴暗和虚实的对比关系。

4 园林平面制图植物景观元素的马克笔表现

植物是景观平面制图中最重要的表达元素。用马克笔表现植物, 要先对植物的形态有所了解, 要有概括的洞察力, 不可太强调树冠的明暗关系, 应着重对它的轮廓有所取舍;也不可画的太满, 树冠中要有留白, 让它有所透。树枝的画法原则是上细下粗, 既要有疏密变化也要有删繁就简。表现近景植物一般调子较深, 其树冠用最深的绿色马克笔, 明度不要有太大变化, 基本是剪影形式的, 以黑线示意性表达树梢和树叶。表现中景植物以体现姿态为主, 不要过分注重体积感的表达, 轮廓部分要点以笔触, 有虚实变化, 主干分出大致明暗, 着重与真实自然。表现远景植物一般是成片的画, 不用一株株的逐棵表达, 尽量减弱对比, 虚化主题, 以拉远前后关系。

摘要:设计手绘图是设计师研究视觉形态与实现功能目标完美结合的表现形式, 是设计师记录和表达设计思维的一种特殊语言。熟悉马克笔的绘图技巧对于园林平面图纸内容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马克笔,手绘,技巧,平面制图

参考文献

[1]杨涛.建筑画表现技法:马克笔的运用[J].河北企业, 2007 (10) .

[2]蒲天村.对植物色彩艺术的研究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20) .

[3]夏克梁.麦克笔建筑表现与探析[J].2007.

上一篇:三控下一篇:会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