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图兰朵》

2024-07-26

歌剧《图兰朵》(精选6篇)

歌剧《图兰朵》 第1篇

1.对歌剧、歌剧音乐感兴趣, 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 领略歌剧魅力。

2.了解什么是歌剧艺术, 初识歌剧中的声乐部分:咏叹调和宣叙调、重唱及合唱等。

3.学生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 有能力创编或改编自己喜爱的小歌剧或音乐剧。

[教学重点]

初识歌剧这种艺术体裁;能够理解歌剧中的声乐样式。

[教学难点]

对歌剧及其音乐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与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歌剧片段

欣赏歌剧音乐片断, 共同走进歌剧艺术, 感受歌剧艺术的无穷魅力。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 引发兴趣, 使学生产生好奇。)

二、师生交流、学情反馈

请同学们谈谈对歌剧的最初印象, 通过交流, 教师掌握学生的原有知识程度, 并简要介绍歌剧知识。

1.16世纪萌芽于意大利, 17世纪逐渐兴盛于欧洲。

2. 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三、新授课

1. 导入新课:

教师设疑:你知道这部歌剧吗?

(1) 故事来源于古老的中国。

(2) 选用了一首我国民歌作为歌剧音乐的主要素材。

(3) 用三个谜语决定剧中男女主人公的命运。

2. 引入本课重点欣赏剧目: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

(1) 演唱《茉莉花》, 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欣赏剧中的《茉莉花》唱段;倾听中国民歌在西洋歌曲中的重新演绎, 比较二者的不同。 (2) 讲述这个古老的传说。

(3) 简要介绍作者普契尼及歌剧《图兰朵》的重要历史地位。

四、歌剧经典唱段赏析

1. 欣赏柳儿的咏叹调《主人, 请听我讲!》。

2. 欣赏卡拉夫的著名唱段《今夜无人入睡》, (学生比较熟悉这个唱段) 进一步激发学生欣赏歌剧音乐的兴趣。

3. 欣赏卡拉夫猜谜时惊心动魄的演唱, 破解谜题。

教师先给出谜面, 学生猜谜, 欣赏演唱, 使他们牢记全剧重要的故事情节,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 欣赏歌剧《图兰朵》终场合唱, 感受歌剧中合唱艺术的宏大气势,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使他们获得美的享受。

5. 在欣赏过程中, 穿插讲解歌剧中的声乐样式:咏叹调和宣叙调、重唱及合唱等相关音乐知识。

(1) 咏叹调:可以是主人公在特定情景中思想感情的表达, 也可是主人公的内心感受的表白, 善于抒情, 通常为独唱。

(2) 宣叙调:宣叙调又称朗诵调, 是类似一种语言的叙述, 就是将对白的陈述变成了歌唱的形式, 它是与咏叹调相对的。

(3) 重唱:分为二重唱、三重唱等等。重唱在歌剧中可以使几个人用各自的特性音调歌唱, 或表现同一内容, 或表现完全不同的内容, 造成生动的戏剧性和立体化的效果。

(4) 合唱:往往能造成戏剧的高潮, 烘托出宏伟热烈的气氛。

五、课堂知识拓展

分成四组, 用最熟悉的题材创作一段音乐歌剧片段。

(设计意图:为了启发学生用他们自己熟悉的音乐和故事, 激发学生的潜能, 主动去参与创作。以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教师小结

歌剧图兰朵观后感 第2篇

原想在张艺谋极具夸张奢华的太庙版本之后,后来者会吸取一些个教训,回归现实主义,寻求真实的原貌以期更完美的演绎普契尼的杰作。不想本剧演员的造型和服饰比之于张艺谋的版本真是有过之而不及,只不过不再是夸张和奢华,而是在奇思异想下出的怪招。刽子手的造型让人联想到远古时期的巫师,而他的侍卫则更像是日本的武士,最让人觉得搞笑的是平、彭、庞的造型,那裸露的胸部在挤压下变得丰满,让我的儿子看了哈哈大笑。这是古代的中国吗?

此外,在舞台上直接演绎砍头,在儿童的围观下赤裸裸的展示被砍的血淋淋的头颅,甚至于让儿童玩耍这头颅,真让人看得目瞪口呆。以前看张艺谋的版本曾指责他不该把刽子手设计成一个少年,现在看来,张艺谋的处理真不算什么,胆大的人多着呢。这是我看到的最为血腥的版本了,真是非常的遗憾。

关于女主演Luana De Vol,让人不甚唏嘘。难道歌剧女演员一定得等到青春年华完全消逝之后,才能成为主演,才算熬到了头?我看过的歌剧dvd也不算少了,至今只有两部歌剧的演员让人觉得与剧中人物的相近,一部是A. Gheorghiu饰演的 LA TRAVIATA(茶花女),另一部是黄英饰演的蝴蝶夫人。

谈歌剧《图兰朵》公主的咏叹调 第3篇

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76-1

一、歌剧《图兰多》创作背景

歌曲《图兰朵》的故事始见于17世纪波斯无名氏的东方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大约在1910年前后,普契尼的一位喜欢旅游的朋友给他带回来了一首歌,这首歌便是中国民歌《茉莉花》。普契尼听到这首曲子后大为激动,这支曲子既然来自古老的中国,那么用在一部与中国相关的歌剧中,是最相得益彰的。

于是选择了戈齐(CarloGozzi)的寓言故事《图兰朵》作为脚本。《图兰朵》是一部以古代中国为背景杜撰出来的传奇故事。主要讲元代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朵,时刻牢记着祖母年轻时受入侵鞑靼王掳拐,并含辱死去而产生仇恨,她发誓要杀尽异国王子,以王子们的首级来祭奠祖母的亡魂。于是,图兰朵设下了猜谜征婚的陷阱,猜中者可当驸马,猜不中就处死。几位前来征婚的邻国王子先后死于刀下。一天,紫禁城皇宫大殿下,被废黜的突厥老国王与失散多年的儿子卡拉夫在人群中相逢。老国王的侍女柳儿爱上了卡拉夫,而卡拉夫被图兰朵的美貌所吸引,决心去征服她。卡拉夫轻而易举地猜中了公主的三个谜。但图兰朵不甘心失败,抓获了老国王和柳儿。柳儿被严刑拷打,告诉公主卡拉夫的名字叫“爱情”后饮刃自刎。第二天,卡拉夫用爱融化了图兰朵冰冷的心,最终图兰朵投入到卡拉夫的怀抱。

这部歌剧的剧本是西莫尼和阿米尼合写,他们参照了戈齐的寓言剧和席勒的戏剧脚本。普契尼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剧本的编写,但他对剧情和主题作了许多提示。1921年,普契尼开始了对这部歌剧的创作。但不久,他被诊断出患有喉癌。1924年11月29日,当此歌剧还差尾声没写完时,普契尼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剩下的部分由普契尼的学生,被认为和普契尼创作风格相似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阿尔方诺,根据普契尼留下的手稿和素材完成。1926年4月25日,在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在著名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指挥棒下,《图兰朵》举行了隆重的首演。

二、“宫殿里传出”曲式分析与演唱情感

本曲是图兰朵在第二幕唱的咏叹调,面对为了赢得爱情而执意要去猜谜的卡拉夫王子,图兰朵向他讲明猜谜只是一个幌子,复仇才是真实目的。咏叹调充满了东方情调,其中的民族调式与西方大、小调式体系混合使用,和声功能相当模糊,恰似复杂、难以捉摸。普契尼受真实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凭着睿智的头脑、精深的艺术修养和对社会生活的细心观察,如何正确把握其咏叹调的情感处理,发挥演唱者的歌唱技术,展示其中的艺术魅力呢?第一部分为前18小节,用极慢(MoltoLento)的速度讲述一个古老的传说,力度变化为p—f—p。前8小节大体上以半音方式下行,旋律接近宣叙调,图兰朵用威严的口气唱出“她祖母遭入侵的鞑靼人俘虏凌辱后悲惨地死去”,这里是痛苦的回忆。第9小节突然在高音区上行四度开始,旋律跳动大,强调单音的力度和保持,描写主人公的愤恨之情,“说她是为了替祖母报仇,才以这主意使外来的求婚者赴死”。第13—18小节,旋律再次回归平和,表现出刻骨铭心的痛楚“没有人能占有她”。演唱时,歌者应充分把握情绪的变化、速度的准确和力度的对比,控制好气息和音量,突出第9—12小节的戏剧效果,用胸声和头声混合的音色,强有力地唱出“外邦人试试看”,以正确表达主人公的愤怒与怨恨。

这首咏叹调突出表现原本傲慢、残酷、官气十足的图兰朵公主作为一个女人,在人性的最深层,她仍然具有向往爱情的潜意识。因此,在勇敢、睿智、火热、真挚、敢于为爱而牺牲生命的人们面前,图兰朵的良知得以复苏,爱情的火花最终被点燃。

三、结语

西方歌剧艺术的表演特点主要还是承继了西方戏剧的传统美学观,讲究舞台上的真实再现和逼真的模仿。在舞台上歌剧演员首先关心的是自己的声音状态,有了良好的声音,剩下的就是用最接近生活中的自然行为来配合剧中角色的演唱,力求让观众浑然不觉地沉醉于他们用歌声营造的戏剧场景之中,去体验与剧中人物相同的感受。总的来说,强调“模仿”,强调“真实”的美学思维,同样是以歌唱为中心的歌剧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舞台行为时所主要体现的表演方式。《图兰朵》中真正中国本土音乐与作曲家本人独特音乐语言完美糅合,希望我们的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相互借鉴,相互进步,真正体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参考文献:

[1]肖莹.给《图兰朵》续曲的中国人[J].环球人物,2008,(07).

[2]郭兰兰.“鸟巢”版的图兰朵不过是一出歌剧[J].音乐生活,2009,(05).

[3]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63.

作者简介:

歌剧《图兰朵》音乐及戏剧分析 第4篇

关键词:歌剧,《图兰朵》,戏剧分析

《图兰朵》是一部以中国元素为题材的经典歌剧, 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 为中国文化在欧洲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在音乐运用上还是故事内容上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说, 中西音乐思想的交融、创作理念上的新尝试和突破都在歌剧其中美妙的体现出来。

一、歌剧《图兰朵》剧情简介

《图兰朵》讲述了一个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传奇爱情故事。中国古代美丽冷酷的图兰朵公主为报祖母被辱之仇设下征婚陷阱, 流亡中国的鞑靼王子卡拉夫在见到公主之后被她的美貌吸引, 于是便疯狂的爱上了公主。为获得公主的真心, 不顾国王与柳儿劝阻而报名猜谜。卡拉夫通过努力猜到正确答案, 但是图兰朵不甘心失败, 抓获国王与柳儿, 柳儿为保守秘密引刃自刎。最后图兰朵在卡拉夫的感化之下, 爱情融化了她那颗冰冷的心, 最终投入到他的怀抱, 全剧在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下结束。

二、《茉莉花》在全剧中的运用及效果

剧中《茉莉花》的六次变奏, 通过这样的变奏让观众在欣赏东方文化魅力的同时给大家以不同的心灵感受与情感的震撼。

《茉莉花》乐曲在剧中首次出现, 是第一幕波斯王子在押往断头台的途中。在众人恳求祈祷中, 此时高傲冷酷令人畏惧的图兰朵公主出场, 幽深的背景音乐中想起了茉莉花的主旋律中的童声合唱, 动听优美、超凡脱俗的旋律如同天籁, 烘托着仿佛仙女下凡般的图兰朵, 凸显图兰朵人物形象及戏剧特点。

《茉莉花》第二次出现是在王子卡拉夫敲响铜锣之后, 它的旋律随鼓齐鸣高亢嘹亮, 此时的图兰朵若隐若现。随后《茉莉花》乐声在第二幕反复两次:一次是卡拉夫猜中谜底是图兰朵时, 《茉莉花》乐曲便腾冲而起, 响彻云霄;接着图兰朵苦苦哀求父皇收回许婚的呈命, 并怒斥卡拉夫。伴随着与卡拉夫的一问一答, 《茉莉花》旋律及合唱比上一段更高亢响亮, 奏出了有史以来《茉莉花》的最强音, 达到了乐曲的最高潮, 更能烘托出图兰朵冷酷无情的性格特点。

在第三幕中《茉莉花》重复出现了两次:官差正逼迫卡拉夫说出自己的名字, 拷打逼问柳儿时, 此时图兰朵出场, 《茉莉花》随之响起, 不抑不扬, 不刚不揉, 不急不缓, 表现出图兰朵的人性的一面慢慢回归, 慢慢转变, 不再冷酷无情。当卡拉夫吻了图兰朵后便是《茉莉花》最后一次响起。

应当说, 《茉莉花》作为歌剧结构的贯穿和主基调, 巧妙地运用了西方作曲的配器方法、和声方法使之东西方音乐完美融合, 使原本纤细委婉悠扬的中国民族小调涂上了一层浓厚的神秘色彩。

三、《图兰朵》人物戏剧分析

《图兰朵》中成功的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 笔者在此以柳儿、图兰朵和卡拉夫为例展开讨论。

1、黑暗爱情世界里的天使——让人怜悯的柳儿

如果说《图兰朵》是一部享誉全球的歌剧的话, 那么让这部歌剧成为传世之作的最大功臣便是悲剧人物——柳儿。

在大都会歌剧院版的《图兰朵》中开场之时, 混乱的人群中, 国王摔倒后, 柳儿无助的向周围求助, 那憔悴不堪的身影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可怜、无助、娇弱、令人同情的女子。但是为了曾经王子与她的相视一笑, 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不顾生死安危陪伴国王流亡他乡。柳儿在唱出哀怨的咏叹调《爱是坚强的》和大义凛然的咏叹调《你那冰冷的心》后, 慷慨激扬的夺剑自刎。为了爱情, 那年轻美丽的生命绽放出最后的光彩悄然而逝, 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2、爱情之火融化了她——冷酷面纱下美丽的图兰朵

图兰朵是所有的普契尼歌剧女主角中戏剧张力最大的一个, 她的高傲、冷酷、心狠手辣、不近人情都来源于对男人的憎恨厌恶, 在普契尼的笔下均得到了充分展示。从第一幕斩杀波斯王子到第二幕提问卡拉夫, 一个高傲冷漠的形象在歌剧中展露无余。

先祖被辱事件在图兰朵公主内心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恨, 如果当年先祖没有被辱, 或许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成为了母仪天下、高贵而纯洁的王后, 所以她恨这个世界所有的男人。但是在内心深处, 图兰朵还是真心的渴望着有人能给他爱的, 她设置猜谜陷阱只不过为了避免自己再经历先祖的悲剧罢了, 表面上的冷酷也不过是为了追求真爱, 灵魂披上的一层面纱罢了。

3、黑暗爱情世界里的自私人——卡拉夫

相对于那些行尸走肉般的奴隶们, 为了爱情而敢于冒险的卡拉夫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普契尼在歌剧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无所畏惧而且自信的王子形象, 他敢于为了爱而冒险。但当我们仔细分析卡拉夫这个角色时, 却发现其是个无情无义、不忠不孝的人。值得敬佩的一面:卡拉夫为了获得《图兰朵》公主的爱而冒生命之险参加猜谜, 这种为了爱而冒险的精神值得敬佩。让人唾弃的一面:首先, 卡拉夫对为深深爱恋着他而为他牺牲的柳儿无动于衷, 甚至在柳儿哀求他时, 卡拉夫只是唱了一段“柳儿, 不要为我哭泣”便弃之而去, 这种行为视为不仁不义。其次, 他的父亲年迈多病无人照料, 而他却为了自己的男欢女爱不惜丧命, 弃父亲而去, 此行为视为不忠不孝。最后在柳儿为给自己保密而献出生命之后, 他也只是把柳儿的死作为控诉图兰朵的理由, 无视这个为了自己献身的女孩, 柳儿为他付出了死的代价而他对柳儿却没有一丝同情, 这与冷酷的图兰朵又有什么两样呢。卡拉夫这种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爱情而忽视身边的真爱的行为确实值得思考。前后矛盾的行为, 让笔者深思卡拉夫是否真懂得爱情。

四、歌剧《图兰朵》中西文化交融中出现的问题

《图兰朵》的故事诞生于17世纪的欧洲, 对于当时的欧洲人而言, 古老而神秘的中国还是未知世界, 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还是非常陌生, 只是听到欧洲贩卖茶叶、丝绸的阿拉伯人所说, 因此他们口中的中国只是凭欧洲人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加上阿拉伯人口中所说的只言片语拼凑起一个欧洲人想象的所谓的中国印象, 一个经过欧洲思维杜撰的中国形象。普契尼虽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但是作为一个从没有到过中国的歌剧作曲家, 《图兰朵》的内容还是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上出现了一些瑕疵, 让这个原本可以完美无瑕的传世之作有了不大不小的缺憾。

首先, 对中国传统女子文化理念及性格特点有很大出入。在歌剧中图兰多公是一个冷酷无情、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在笔者看来这种情况很难在我中华文化中出现。中国人的政治观、人生观一向以中庸、仁义、以和为贵与仁者爱人为道德基础, 女子更要温柔贤惠, 知书达理, 绝对不会做出杀人成性, 滥杀无辜丧尽天良的事, 更何况贵为一国公主。

其次, 对中国文化的解读错误, 对我国的农历年一知半解, 导致歌词中十二生肖排序混乱。

五、结语

歌剧《图兰朵》 第5篇

一、普契尼和歌剧《图兰朵》

普契尼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最杰出的最受推崇和欢迎的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在1893年, 他因创作了歌剧《曼农·列斯卡》而一举成名, 从此之后, 他便把歌剧创造视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穷其一生为其奋斗, 不断攀登歌剧创作的高峰。

普契尼在歌剧创作之路上不断努力, 佳作频出, 他创造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等作品深受诗人喜爱, 这些作品都成为了轰动世界的成功之作。普契尼凭着自己的艺术天分, 凭着不懈的努力, 创作歌剧经典为自己赢得了荣誉, 在歌剧创造之路上, 他孜孜以求不断探索, 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即使在他们的晚年也没有放弃歌剧创造, 并且, 在他的了绝症之后, 他依然坚持歌剧创作, 他通过资金的坚持和努力, 创造了他生命中最后一部歌剧, 也是最成功的一部歌剧《图兰朵》。这部作品是他对自己的一次超越, 这部作品的创造风格与其他作品不同是独具特色的, 也是他创作的最好作品。《图兰朵》这部作品的成功是对他探索精神的最佳奖励, 也是他一生的最大荣誉。

《图兰朵》是一部以古代中国为背景杜撰出来的传奇故事, 故事主要讲的是:在元代一位公主名叫图兰朵, 这位公主天生美丽, 但性格冷酷, 她的母亲在年轻时被入侵的鞑靼王抢走了, 之后, 他的母亲含辱而死, 公主图兰朵心生仇恨, 发誓要杀尽异国的王子, 从此, 她走向了一条复仇之路。在复仇之路上, 图兰朵设下了猜谜征婚的陷阱, 猜中谜语这可以成为驸马, 猜不中者被处死。一些异国王子因没有猜中谜语而被处死。之后, 一位突厥王子卡拉夫猜中了公主图兰朵的三个谜语, 但图兰朵不甘心失败, 反而想陷害卡拉夫王子, 但最终, 王子卡拉夫用爱感化了她, 她投入了卡拉夫的怀抱。这部歌剧剧本是由西莫尼和阿米尼合作编写的, 普契尼并没有直接参与剧本的编写, 但在剧情表现和主题选择方面他给出了很多的指导意见。在1921年, 普契尼开始对剧本进行歌剧创造, 但后来, 他患上了癌症, 即使如此, 他依然加紧创作, 在歌剧尾声没有写完时, 普契尼病故。剩下的部分由他的学生代为完成。这部歌剧在1926年4月25日, 在米兰的一个歌剧院上演, 首演非常成功, 美妙的音乐在剧院的上空中回响, 人们都被镇住了, 自此之后, 这部伟大的著作开始正真走向世界舞台。并成为永不退缩的艺术经典。

二、歌剧《图兰朵》的艺术内涵

(一) 《图兰朵》中蕴含着普契尼歌剧的“真实主义”乐派思想

普契尼在格局创造中带有很强的真实主义倾向, 他是真实主义的歌剧派的代表人物, 在他们的歌剧《图兰朵》中, 这种真实主义思想表现的很充分。这部作品, 虽然取材于神话剧, 但作者在创造的过程中, 坚持真实主义创作原则, 原著中的象征手法都被写实主义手法所代替。歌剧《图兰朵》中的人物形象刻画真实, 生动, 具有真实的艺术美。歌剧中的每个人物形象都是富有生活激情的, 故事情节充满了生活气息。歌剧的的背景也是古代的中国, 其中奴仆柳儿的女高音咏叹调更是能够反映出社会下层妇女不畏强权, 敢于防抗暴力的精神, 体现出底层妇女敢于同邪恶作斗争, 敢于维护正义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民间是客观存在的, 是真切而感人的, 这种斗争精神, 反抗意识是真实的社会下层人民的心理反映。而咏叹调中的男主人公更是一个敢于为爱情献身的热血青年, 人物形象生动真实, 情节冲突性强, 音乐效果颇具戏剧性, 能够带给人们强烈的艺术震撼。

(二) 《图兰朵》歌剧音乐戏剧效果突出

歌剧《图兰朵》的音乐戏剧效果突出, 其音乐的抒情性、叙事性和冲突性都很强, 这三类不同的音响效果有效突出了歌剧的戏剧性。在这部歌剧中, 咏叹调是具有强烈的戏剧性表现的, 咏叹调的应用将整个戏剧情境推向了高潮, 在歌剧的音乐声中, 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被突出出来, 咏叹调也成为这部歌剧创作中的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歌剧《图兰朵》的咏叹调内容放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是对人类灵魂的有效诠释。

图兰朵公主《从宫殿传出》的咏叹调, 旋律创造非常成功, 这部分咏叹调旋律具有惊人的艺术效果。咏叹调分为“宣叙”和“咏唱”两部分内容, 这是一种咏叹调常用组合方式, 这部分内容透着一种威严、紧张、肃穆和仇恨的气氛, 通过前18小节, 是以缓慢的速度进行叙述的, 叙述了一个古老的故事传说, 这个故事强烈地震撼了图兰朵。在以下的小节中, 图兰朵被感动着, 其中的她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 仇恨之情逐渐被消解, 其中的旋律也是充满韵味的, 是十分平和和流畅的, 到第33小节, 音乐逐渐又紧张起来, 仇恨重新在图兰朵心中复苏, 旋律沉重而悲痛, 甚至充满了亢奋, 之后, 声音达到了最高音, 斩钉截铁的仇恨心理在图兰朵心中重现, 她又成了一个极其残忍无情的人。整个曲子都是采用的是类似朗读的形式写成的, 具有极强的震撼效果, 咏叹调这部分, 旋律变化性极强, 人物情感表现非常丰富, 不断出现幻想色彩的咏唱, 合唱, 各种演唱方式使得整部歌剧歌曲的艺术效果达到了极致。

(三) 《图兰朵》语言音乐效果突出

在歌剧创造中, 普契尼受到威尔第的极大影响, 在创造过程中, 喜欢应用抒情的笔法写作, 语言的音乐效果突出。这种特点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即使是一段一般对话和非抒情性的语段, 普契尼也喜欢为它们赋上富有音乐性的旋律, 使语言富有音乐性, 他以此为乐。在他的作品中, 语言都很动听, 富有感染力, 语言的音乐性很强, 这是他创造作品的特点, 也是这部歌剧《图兰朵》的艺术风格。

第一, 图兰朵由残忍到善良的转变的音乐转换是普契尼这部歌剧的的的音乐精华部分

普契尼用高超的音乐手法塑造了图兰朵的人物形象, 展示其性格特点的变化是这部歌剧的音乐精华。

普契尼很善于用音乐对图兰朵进行诠释。开始, 他用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茉莉花”对图兰朵进行诠释, 通过音乐塑造了在中国土地上作为皇帝女儿的公主形象, 用最古老的中国音乐元素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这种音乐选择是绝佳的。普契尼把图兰朵公主塑造成了一个残酷的, 邪恶的人, 通过音乐旋律的表达, 能够将公主图兰朵的残忍、傲慢、凶狠、毒辣的形象表现的很充分, 通过歌曲的演绎, 塑造人物形象这种手法是很独特的。图兰朵为了替母亲报仇, 发誓杀死众多的求婚者, 歌曲唱到这个地方是, 图兰朵的情绪极为亢奋, 这时音乐气氛也到了全曲的最高潮, 自此之后, 咏唱再次进入到抒情环节, 图兰朵进入了一种恨意难消的精神状况, 同时, 爱情的力量也开始影响到图兰朵, 无论是音乐表现还是人物表现都更加的生动感人。卡拉夫的出现, 影响到的图兰朵, 在二人相爱的二重唱中, 卡拉夫的真情受到了打击, 但他对图兰朵的爱情却依然坚定, 而图兰朵在这部分二重唱中, 也表现出行她性格中的温柔、善良的一面, 这段音乐的发声难度极大, 音程跳跃幅度极大, 音符不断变化, 虽然围绕中声区变化, 但向高声区也有过渡, 在演唱过程中, 还时不时地出现高音, 通过音乐对图兰朵形象性格进行了全面的描写。这种音乐变化反映出普契尼高超的音乐技能, 这段音乐描写是《图兰朵》的精华部分, 是难以超越的音乐经典。

第二、卡拉夫王子智慧与勇敢的英雄形象的音乐表现极为精彩

卡拉夫王子在整个歌剧创造中是一个中心人物。在开场时, 作者把他塑造成一个非常平凡的形象, 没有为他安排富有诱导动机的固定旋律, 直到第三场, 他猜谜获胜, 作者才为他安排了“爱的主题”这个固定的旋律。通过旋律的安排, 作者为卡拉夫和图兰朵埋下了相爱的伏笔。在这部歌剧中普契尼为卡拉夫安排的角色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 坚强的英雄形象, 作者用最温暖的、充满阳光色彩的音乐来表现这个人物, 音乐旋律轻柔、舒缓, 能够表现出这个男人的柔情一面。另外, 他也是充满激情的, 对爱人充满的仰慕, 及时卡拉夫能够感受到图兰朵的残忍, 但依然迷恋这个女人, 在爱情的指引下, 最终, 他下决心参加猜谜活动, 向自己爱慕的女人求亲, 这表现出他对爱情的坚定。随着人物心情的变化, 音乐也不断变化, 为渲染人物的心理, 表现人物的个性服务。音乐随着剧情的变化不断变化, 音乐在这里发挥了不断丰富剧情内涵, 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 这是普契尼音乐创造的成功之处。

在卡拉夫王子劝《柳儿, 你别哭》这首唱中, 表现出卡拉夫王子的善良, 并道出了他即将奔赴死亡的悲伤之情, 但他依然不改初衷, 坚定自己的爱情, 在歌唱中, 一种悲壮美展示出来, 在最后, 他在唱咏叹调, 同时加入了柳儿和铁木耳悲伤的呼唤声, 各种重唱、合唱和管弦乐交织在一起, 使得这一幕显示出气势恢宏的壮丽之美, 这一章节的音乐表现极其生动感人。

第三, 柳儿的爱情宣言是歌剧音乐方面着力渲染的重要部分

柳儿是整个歌剧中作者着力塑造的中心人物之一, 这个角色也是这部歌剧中最打动人的一个角色。柳儿是一个具有传奇故事的中国美少女, 也是一个善良的天使。在进行这个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 虽然作者普契尼没有为她安排固定的旋律, 但她作为普契尼最喜欢的角色, 也是创造中最成功的一个角色, 作者为她安排的戏份很重, 她有三首咏叹调, 在这三首咏叹调中, 人物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第一手是《主人, 听我说》, 这首咏叹调中, 音乐细腻、柔和充满了柔情蜜意, 通过音乐把人物形象和性格表现的入木三分。柳儿在凄婉的感叹中唱出了自己对主人的深爱之情, 但同时也唱出自己得不到王子爱情内心的痛苦煎熬。在歌曲的最后部分, 唱的是“我真受不了, 啊!烦恼!”采用了八度音程跳跃的方式, 这种尖锐的音乐声效能够有力地表现柳儿内心的苦闷之情。这种类似的用法, 在她的其他唱段中也有表现, 在《你那颗冰冷的心》这段唱中, 她斥责公主没有人性, 斥责公主的心的冰冷。在这首咏叹调的伴奏下, 一种厄运将至的氛围被渲染出来, 死神正在靠近可怜的柳儿, 旋律中蕴含的送葬气氛较为浓厚, 当柳儿这时, 情绪高涨悲痛的唱到“我再也见不到他了”时, 全曲进入了高潮, 她拔除卫士的剑刺进自己的胸膛, 音乐悲声四起, 进入了高潮, 在音乐声中, 剧情进入高潮, 带给人们强烈的艺术震撼, 人们的情感被剧情, 被音乐深深吸引, 这是普契尼在音乐创造方面的常有笔法, 也是其歌剧的艺术亮点之一。

(四) 歌剧《图兰朵》的少女情节与死亡之绝美的音乐表现

在普契尼很多歌剧创作中, 都会塑造一个女主角, 这个女主角以少女的面目呈现在观众面前。但这个女主角又常常被虐待, 其命运是悲惨的, 大多是以死亡结局。在这部歌剧中就有这样一个角色, 这个角色就是柳儿。柳儿是作者深爱的角色, 他很年轻, 长得非常美丽, 尤其是他的性格善良, 单纯, 对爱情坚贞, 对主人忠心耿耿, 在面对黑暗势力时不畏惧, 不退缩, 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这是这样一个人间的天使但最终作者为他设计的死亡之路, 这种设计也独具艺术特色, 通过美少女的死带给人们强烈的艺术震撼, 从而使艺术角色更具审美价值。这是这部歌剧的成功之处, 也是普契尼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独特之处。

柳儿虽然身份低微, 但她具有少女最坚定最忠贞的爱情, 她的内心世界无比强大, 她终于自己的爱情, 忠于自己的主人, 即使面对强权暴力也毫不退缩, 她内心坚定而性格温和善良, 是一个难得的好女人却有着最不幸的命运, 这种人物角色的安排, 能够反映出普契尼对美好的人性的赞美与讴歌, 同时, 人物的命运结局也是作者对不合理世道的呐喊。柳儿这个角色是凄美的, 正是这种凄美, 才能带给人们无尽的留恋。

三、结语

总之, 普契尼具有惊人的才华和天分, 同时, 在歌剧创作中敢于创新, 敢于超越自我, 突破自我, 正是他的这种精神, 不懈地追求完美, 才创造出这部举世瞩目的歌剧《图兰朵》。虽然普契尼早已离开我们, 永远地倒下了, 但他的这部音乐巨制, 却永远留在了人间, 受到世人的珍爱。这部歌剧受到真实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 具有强烈的艺术真实, 这部作品在音乐创造、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安排等方面都很成功, 其中的咏叹调最为经典, 全面展示了普契尼作品的艺术风格, 体现了普契尼的艺术才华。

参考文献

[1]李立滨.普契尼与柳儿的悲惨命运[J].艺术研究, 2012, 03.

歌剧《图兰朵》 第6篇

关键词:《图兰朵》,柳儿,公主,形象之比较

歌剧《图兰朵》是普契尼未完成的绝笔之作, 这部未完成的歌剧最终由他的学生阿尔法诺续完。它取材于剧作家戈齐写得一篇中国故事的剧本。这部巨作自1924年在意大利首演后, 一直到1 9 9 8年在北京的紫禁城太庙再度上演, 引起了国内外极大的轰动。

《图兰朵》剧中主要创作了三位歌剧人物, 热情、勇敢、智慧的卡拉富, 冷艳残酷的图兰朵公主, 以及善良、多情、富有自我牺牲的女仆柳儿。剧中尤其对两位女主人公——善良的女仆柳儿与残酷冷艳的公主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柳儿与图兰朵对男人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普契尼手下的柳儿是一位善良淳朴、对待曾经救过自己, 但是被他的无意之间对她一笑而深深打动的爱恋的卡拉富的爱, 始终如一的守护者自己的一片净土, 而最终也是为这位他所爱的男人而不顾一切的死去的伟大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在第三幕第一场, 图兰朵在使用严刑拷打逼问柳儿卡拉富的名字时, 柳儿对她所爱的男人是那么的坚贞不渝, 而对男人不屑一顾的图兰朵非常奇怪的问这位双手被反扣后还顽强不说出卡拉富的名字的柳儿为什么吃了这般苦头也不愿说出卡拉富的名字, 柳儿用注满爱情的眼神望着他深爱的男人, 优美的唱出自己的心境:“隐藏在心底的爱比痛苦更坚强。”最后为了她所爱的男人拔剑自刎。而图兰朵在面对那么多爱她的男人面前表现得是那么的冷酷无情。在第二幕第一场乒、乓、潘三位大臣唱道:“自从图兰朵出生后, 我们的生活就不太平了。只要铜锣敲响三声, 就有人头落地。鼠年六个, 狗年八个, 在今年, 可怕的虎年, 已经是第十三个了。”可以看出图兰朵在对待男人的态度上是多么的残酷与血淋。

柳儿与图兰朵的在剧中的音乐形象的对比

歌剧中柳儿的艺术形象与公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在这部歌剧中是图兰朵公主与卡拉夫王子间的陪衬人物, 是普契尼歌剧人物中典型的小人物的描写。柳儿是一位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爱意浓浓、深情款款的温柔女性。鞑靼逊王丢掉王位后, 柳儿衷心耿耿的服侍逊王, 将逊王照顾的无微不至。在剧中多用竖琴的琶音, 而且是慢板4/4拍。表现出柳儿忍辱负重的艺术形象。而且相对于公主为所欲为, 傲慢无礼而言, 柳儿在剧中表现得无助与柔弱。在第一幕的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 当卡拉富看到美貌的图兰朵公主而不顾一切的爱上她, 并决意冒死参加猜谜时, 柔弱的柳儿唱出了劝说自己一直爱恋的王子的咏叹调《主人, 请听我说》。歌中唱道“我一直无法忘记王子的笑容”, 由衷地表示内心的爱意。在第一幕平、彭、潘等众多官吏对卡拉富劝说无效时, 可怜的柳儿又眼泪汪汪的唱出《请听我说, 王子》的咏叹调。这个使用慢板、降G大调、4/4拍子的著名咏叹调, 使用了双簧管吹奏以及竖琴的琶音彩饰, 暗示了柳儿那悲念袭击的纯情少女之心, 和她那种对爱情无助的痛苦之心。

而相对于善良得柳儿而言, 普契尼在这部歌剧中的另外一位女性人物图兰朵公主是那么的傲慢无礼, 为所欲为, 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妇女形象, 在面对选择爱情方面, 她采用了猜谜的方式, 运用这种看似有理但实际无理的游戏来戏弄爱她的男人, 她为所欲为, 以至于要推翻游戏规则。她从一刚出场就与众不同, 公主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第一幕后半场出现。公主出场后冷漠的俯视广场上的百姓, 一声不响的甩手而去, 这是首席女高音前所未有的第一次登台不开口唱, 由此也充分流露出公主冷酷的性格。

然而, 在柳儿柔弱的内心世界背后却隐藏着一种伟大而崇高的英雄形象。第三幕第一场是柳儿人物性格从量到质的飞跃。柳儿为了保护王子的性命挺身而出, 最终不堪刑罚, 拔下冷酷无情公主头上的发簪自杀身亡。柳儿的大义凌然、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坚强勇敢, 和为爱牺牲的精神与公主冰冷无情、残酷毒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至于柳儿这个卑微的小人物在此处超过了主人公图兰朵的重要地位, 而成了图兰朵歌剧中最富光彩的人物形象。

在剧中人物性格和乐器搭配也无比的贴切, 图兰朵出现时是木管和弦乐组合起来的运用, 而柳儿是音色柔和的木管和弦乐独奏。乐器的不同使用很鲜明的体现出剧中两位女主人公的极度反差的性格特征。

柳儿是最典型的抒情女高音, 声音柔美、抒情细致、音乐线条连贯均匀。表现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又无助的弱女子形象。而公主则是戏剧女高音, 她的咏叹调音程跳动很大, 频用高音域, 是演唱时非常费力的戏剧性旋律, 表现出公主的那种霸道无礼的强势的形象, 与柳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柳儿的死与公主的醒

在第三幕开场时:三位大臣用尽办法逼卡拉弗王子说出姓名, 都没有得逞, 这时舞台后传来“我们知道了”的喊声, 士兵把帕木尔和柳儿押上来, 图兰朵一声令下, 先审帕木尔, 柳儿挺身而出说, 只有我知道他的名字。卡拉弗想去救柳儿反被逮捕, 柳儿当着卡拉弗的面被拷打, 图兰朵问她为什么不愿说出名字, 她说“这是爱情的力量”, 趁卫兵不注意, 她拔剑自刎, 普契尼原作到此为止。柳儿的死是在激烈的矛盾中死去的, 也是因为图兰朵固执无礼中含泪而死。她在唱最后一首咏叹调《公主你冰冷的心》, 已开始平稳低诉, 却隐含内力, 积蓄着力量, 最后为了所爱的人拔刀自刎。表现出这位柔弱的女子背后隐藏着伟大而崇高的英雄形象。柳儿的死唤醒了公主这颗冰冷的心。在第三幕第一场时, 公主再也无法抗拒卡拉富对她的爱, 在卡拉富深深的一吻后她醒了, 她那颗死去的心苏醒了。她温柔的唱出著名咏叹调《泪水盈眶》。

《图兰朵》这部歌剧深植于人性的爱与憎的矛盾中, 从柳儿的柔弱到坚强和公主的傲慢到溶化的形象对比, 我们可以看出普契尼的歌剧中的女性形象, 在她们的人性的最深层, 仍然具有向往爱情的潜意识。因此, 在勇敢、睿智、火热、真挚, 敢于为爱而牺牲生命的人们面前, 图兰朵的良知得以复苏, 爱情的火花最终被点燃。

上一篇:快速阅读下一篇:追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