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与文化责任

2024-08-23

文化素养与文化责任(精选12篇)

文化素养与文化责任 第1篇

一、提升干部文化素养是时代的要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描绘了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美好蓝图。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就要求各级干部认清和担负起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使命, 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这一使命和角色, 就要求干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综合的, 他包括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认知水平、为人修养等。一个有着较高文化素养的人, 对文化有着天然的感知力, 对文化建设有着内在的驱动力, 他会是文化建设中的一位好手。相反, 一个文化素养匮乏的人, 对文化的反应是迟钝的, 对文化的理解是肤浅的, 又如何要求他在文化建设上有所建树。因此, 提高文化素养不仅是当前干部努力的方向, 更是文化强国的前提条件。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干部良好文化素养的沃土

胡锦涛说,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化基础, 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干部文化素养的一方沃土, 能源源不断地为干部输送精神能源、智力给养。干部要学会通过借鉴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三、干部培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是提升干部文化素养的策略

在干部培训中增设传统文化课程, 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 是提升干部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干部培训学校既应该成为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 同时也应该成为传播、宣传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

(一) 强化干部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毛泽东指出,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予总结, 承继这一份遗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习近平同志强调:“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 养浩然之气, 塑高尚人格, 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干部应充分认识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学习工作中自觉学习传统文化, 把学习传统文化作为自身文化素养提升不可或缺的方法。

(二) 合理设置传统文化培训课程

1.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良好的品德是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石。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十六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中华民族一贯倡导为官要修德, 《尚书》就有“德唯治, 否德乱”的记载, 《论语》里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许多优秀文化都蕴涵着为人处世之理、治国理政之道, 储藏着陶冶性情、净化灵魂的巨大能量。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墨家的“兼爱、非攻”等主张, 无不为干部道德修养提供了方向。干部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 不断提高精神境界, 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以古为鉴, 可知兴替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宝库中, 蕴藏着富民强国的丰富智慧, 也有许多值得后人吸取和反思的沉痛教训, 这些都是治国安邦的宝贵财富。《战国策·赵策一》说:“前事之不忘, 后事之师。”《新唐书·列传二十二》说:“以铜为鉴, 可正衣冠;以古为鉴, 可知兴替。”反思历史, 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 避免重蹈覆辙;继承历史, 汲取成功的经验和智慧, 按照历史规律想问题、作决策。

3.学而不思则罔

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都体现了先哲集体或个人的思维过程。干部多从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 学习先人思维方式, 撷取哲人思想火花, 对形成正确的观察思考角度、养成高水平的处理能力不无裨益。具有了较高的思维水平, 干部看问题就能入木三分,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能高瞻远瞩, 见到别人所未见;就能增强判断力, 提高决策力。

4.腹有诗书气自华

有着深厚文化涵养的干部, 其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审美情趣往往高雅不凡, 拥有独特的个人魅力, 从而形成强大的领导力和感召力。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 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 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温家宝同志参加各种国际国内活动的讲话、发言, 几乎每次都要引经据典, 他的讲话深入浅出、文雅厚重, 既展现了他政治家的风度, 又展示了他博学多才的学者气质。习近平主席也喜欢引用经典诗文, 如针对外界对于金砖国家的一些质疑, 他分别用“不为风险所惧, 不为干扰所惑”“独木不成林”“志合者, 不以山海为远”作回应, 意蕴深邃又文采斐然, 展现了他从容大度的个人魅力。

(三) 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培训课程需精挑细选, 培训模式则要灵活多样。聘请专家讲座, 跟随专家畅游文化海洋, 鉴赏文化珍宝;开展学生互动研讨, 思想在研讨中碰撞, 智慧在研讨中闪光;播放《探索》等纪录片, 追溯历史, 寻找真相;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获取信息, 如收看《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考察参观文化基地, 亲历其中, 直观感受等。丰富的学习模式让干部多角度感知中华文明精髓, 汲取传统文化营养, 全面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进而达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十八大的号角已经吹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干部理应身先士卒, 投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潮中去, 扛起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大旗。干部培训增设传统文化课程, 干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刻不容缓。

摘要: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要求干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在当前干部培训模式中增设传统文化课程是提升干部文化素养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关键词:干部文化素养,干部培训,传统文化课程

参考文献

[1]张建民.为政之道: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化素养.群众, 2010, ( 09) .

[2]卢欣欣.领导干部要从国学中学些什么.领导科学, 2012, ( 1) .

企业文化与员工素养 第2篇

企业文化,是运用文化的特点和规律,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本途径,以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为原则,以培养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等为核心内容,以争取企业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应当说,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一种“软管理”方式,它是一种“软约束”,这与企业中的规章制度、奖惩制度等“硬管理”、“硬约束”是不同的。企业的“软管理”方式是意识形态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企业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逐渐形成的工作态度,又称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或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本质上说,它包括企业职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和工作态度等。

第二、从形式上说,它包括企业的各种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娱乐联谊活动等。 企业文化就是这两个方面内容有机联系而形成的企业精神风貌。企业文化所反映的这种管理方式,着重强调企业内部各成员的行为通过价值取向来进行优化控制。对此,美国劳伦斯等人把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础归纳为目标、共识、贡献、一体、成效、实征、亲密、正直等八种基本的价值观。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有更好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二、员工素养是企业文化形成和提升的基础

员工素养,即员工素质,包括员工的思想素质、业务技术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企业文化正是通过企业员工的素质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形成和提升的过程也是员工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1、员工思想素质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企业员工如果对企业文化认同,就会产生一种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风雨同舟的归属感。而一个企业的文化也就是依靠职工的这种精神不断形成和提升出来的。员工思想素养高低、个人人格如何,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企业来说,当企业的日子好过的时候,这种精神的价值一般不会被体现,但当企业面临困境的时候,企业的任何带有硬约束的“物质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都将显得无济于事,员工凭借自身素质和企业文化的熏陶,与企业同生存、共命运,最终将渡过难关。

2、员工业务技术素养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前提。员工业务技术素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的能力如何。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一种体现,一个企业要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产品、服务、宣传等方面必须走在同行的前头,人后亦步亦趋,就会被市场所淘汰,这就要求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业务技术结构等必须与时俱进。这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一个根本保证。

3、员工职业道德素养是企业文化广泛传播的保证。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企业向外界的一种宣言,企业形象如何,企业文化至关重要。而员工的职业道德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或者说企业形象的高低。职业道德除去有个人素养原因之外,重要的是源于传统而由历史形成的,虽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但却是大家愿意普遍遵守的内在约束力,这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作用。

4、员工素养与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同步进行。企业文化和员工素养同属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软管理”,两者之间是本末关系,文化是企业针对市场的一种经营理念,而员工素质是文化有生命力的保障。在企业的软管理中,二者必须兼顾不可偏废。企业文化并非空中楼阁,无论怎样好的企业文化,无论企业采用怎样高明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员工没有良好的素养,这种文化就难以推行,也不会为市场所接受。同样企业员工有良好的素养,但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引领,这些素养也难以发挥作用。

总之,员工素养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换言之,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能否深入人心,为市场所接受、所容纳,表面上看是企业文化的卓越,实际上是员工的素养在起着根本的作用。因此两者必须同步建设,那种只注意企业文化建设而忽视员工素质培养的做法是错误的。

三、大力加强员工素养培养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要使企业员工拥有良好的素养,以便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打好基础。要建立开放科学的组织管理平台,特别是在企业内部要建立起能者上庸者下的体制。要充分体现民主管理思想,形成鲜明的特色。要理顺物质利益关系,科学设计硬管理制度。只有这样,通过制度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才能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使他们的思想素质、业务技术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得到不断提高,保证企业文化的提升。

第二、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教育和书面的宣传上,要切实实行“人本管理”。在理顺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上,给员工可以参与管理的权限,使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和依赖感,让员工真正地以主人翁的姿态为企业工作。

第三、搞好利益分配。要通过合理的岗位设置和分配制度,真正体现能者多得的原则。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下,员工才会自觉地学习钻研业务技术知识,以提高业务技术素养。

浅谈茶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养 第3篇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S5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52-02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以茶为载体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结合。茶文化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社会进步和丰富文化生活等社会功能。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必须要德才兼备,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也是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宗旨。所以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一、茶文化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中的作用

现在大学生对茶文化基础和历史知识了解很少;对茶的健康与保健作用了解不多也不够全面;对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作用理解还不够深刻等。因此,在高校中开展茶文化学习与教育,对于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加大学生的历史和生活知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都是十分有益的。

1.茶文化的知识传承功能。茶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茶文化的结构体系包括有关茶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这些内容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进行开展,能让大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的茶文化,丰富学生的茶文化知识、拓展视野,有利于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也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茶文化已成为具有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动态文化体系。社会上也需要复合型人才,所以,有关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将茶文化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以便走上社会,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

2.茶文化的精神教化功能。茶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介绍茶文化的概念、内涵,同时还介绍了在茶艺表演时要用到的礼仪以及与茶有关的各种礼俗。引导学生讲礼仪、尊礼节,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同时还特别强调茶文化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作用,通过茶中蕴含的思想和道德观来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中国茶文化所倡导的“和、静、怡、真”的精神,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茶德、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把人们崇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的高尚品质及人格赋予具体的茶及各种茶事活动中,不但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修身怡情,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养。①茶文化思想可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大学生通过对茶文化的学习,及通过对茶德思想的领悟,可调节心态,这样就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对维持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茶德思想可以为当代大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若干方面的深刻启迪。②茶道精神有助于思想道德修养。茶文化是以德为中心,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茶文化最大的影响是可以使大学生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态,静下心来,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迎接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学习了茶艺,可以潜移默化的陶冶了情操,升华了思想,提高文化素养。

3.茶文化的美学功能。中国茶道人美、茶美、水美、器美、艺美和境美。在安静幽雅的品茗环境中进行茶事活动,感受茶之美、器之美、艺之美、人之美。在此种意境中使人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与行为约束,并在潜移默化中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大学生学习茶文化,会把茶文化作为一种美的享受、美的提升来对待,从而达到培养审美情趣和陶冶性情的目的。

4.茶文化的保健功能。饮茶有益人体健康,从神农得茶解毒始已有几千年历史。现代科学发现,茶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需要,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茶能提神醒脑、利尿强心、清热降火、止渴生津、溶解脂肪、帮助消化、醒酒解毒、杀菌消炎、预防龋齿、消除口臭、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降低辐射危害、抗癌抗突变等多种功效。这些功效已不只是古代相传的偏方和经验,而是从生物化学、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加以证实。

二、茶文化在大学生中推广的措施

1.在大学的素质教育选修课中开设茶文化课程。目前有个别高校已开设此门文化课,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大学生们了解茶文化的起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掌握茶的种类、制茶的基本理论、泡茶技艺及茶叶保健功效,一方面可以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通过了解中国茶文化和茶艺,可以陶冶情操,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

2.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扩大茶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可以邀请在茶文化研究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开设专门的茶文化讲座,通过网络、电视等形式将每年不同地区举办的茶文化节视频节目进行推广。也可以利用各高校图书馆等机构举办展览、播放教学片等形式,传播茶文化。

3.根据茶文化,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开展相关的研究、调查等。例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思考茶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扩展旅游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可以思考茶叶的包装销售。历史专业学生可以对各地、各民族茶俗进行研究。文学专业学生可思考茶文化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外语专业可以考察韩、日茶文化以及中国茶文化在中华文化圈中的影响和地位。

通过以上的措施,在大学生中进行茶文化的教育与宣传,让大学生补充知识,开阔视野,完善思维,陶冶情操,平和心态,怡情悦性,感受生活的美好与诗意,启发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思想与当今世界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想融合,以及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作为一项长期的活动来开展,这样不但可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也可将一种潜在教育渗透到学生身上,这对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心理素质,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技文汇,2009,(5).

[2]黄晓琴,张丽霞,向勤锃.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10,(1).

[3]高旭晖,张子强.论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03,(2).

[4]张凌云.试论“茶文化体系中的素质教育功能”[DB/OL].www.baidu.com

[5]沈佐民,曹刚.对茶文化内涵的初探[J].中国茶叶加工,2002,(2).

[6]苏巧雯.谈茶文化在校园的育人功能[J].广东茶叶,2007,(3).

[7]耿密.论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9,(6).

作者简介:赵晓峰,内蒙古财经学院旅游学院,讲师,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茶文化、营养学。

文化素养与文化责任 第4篇

回顾近年来西北大学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我们有三点体会:素质教育首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只有当大学生有了对自己所拥有、所依存的文化状态的清醒认识, 善于将自己的民族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体系中, 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找到自己文化的位置与坐标, 我们的学生才会有坚定的理想与信念。其次,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只有通过严密而有特色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 使大学生在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上, 尽快体悟到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内核, 将文化知识转化成为内在的文化素养和人生智慧, 我们的学生才会有承担文化建设的基本本领。第三, 要着力培养大学生文化创意的经历。只有搭建宽广的实践平台, 使大学生关于文化的设想在校园、在社区、在社会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经历, 他们才会有投身文化建设的自信。

一、深化传统文化教育, 培育学生的文化自觉

知识分子是文化传承创新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千百万大学生都有了“文化自觉”, 我国的文化传承创新事业就会波澜壮阔。

西北大学很早就提出“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愿景, 致力于传承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 融会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建设祖国辽阔的西部。学校将激发大学生对于文化的自我觉醒放在重要地位, 努力使大学生形成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 并通过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对比, 使学生在观察世界其他文化时, 树立“和而不同”的文化观, 保持对文化的批评与建设意识。

陕西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周秦汉唐文明构建了中华古代文明的骨架。学校在科学揭示中华文明发展历史、挖掘中华民族精神遗产、推进文化交流传播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研究方面, 古都长安及其周边地区、西北地区的重要考古遗址, 都有西北大学考古学人的足迹。从关中平原到沙漠戈壁, 从巴山蜀水到草原丝路, 到处都洒下了西北大学考古学人的辛勤汗水。经过考古学人的探索, 西北史前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周秦汉唐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历程、古代农耕文明与西北游牧文明的关系, 得到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中华文明的基本元素研究方面, 由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奠基、张岂之先生主持发展的中国思想史学科, 先后出版了《中国思想史》《中国儒学思想史》《宋明理学史》《中国历史 (6卷本) 》《中国思想学说史 (6卷本) 》等著作, 对于中华文明中儒道佛等思想性元素的成熟与发展, 及其对中国历史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有深度的研究。在中华文明与中亚文明交流研究方面, 西北大学彭树智先生所领导的中东史研究群体, 揭示出中亚广大地区由塞族文明到中亚游牧文明与波斯、希腊、汉文明广泛交往的时代, 再到阿拉伯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 研究了中华文明与中亚文明交流的历史, 以及阿拉伯文明在全球化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出版了《二十世纪中东史》《阿拉伯国家简史》《文明交往论》《中东国家通史 (13卷本) 》等著作。

依托这些积累, 学校始终坚持让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的内在动力。20世纪80年代, 张岂之先生就意识到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道德和理性力量的深厚源泉, 在大学生中开设《可爱的祖国》

*本文系作者在2011年11月1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2011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上所做

的主旨报告摘录

系列讲座, 并在1993年组织撰写了《中国传统文化》一书, 系统介绍中国哲学、道德、宗教、文物、教育、书法、绘画、医药与养生、饮食、建筑各方面的基本知识, 并将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对偶”精神、“会通”精神。

随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 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发布, 西北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得到深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联系也得到了更加清晰的论述。大家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可以为大学生确定人生信念提供参考, 传统文化精神上追求“天人合一”, 政治上崇尚“礼乐教化”, 文化上主张“和而不同”, 可以为大学生判断世界文明的发展方向提供参照。大学生了解一些优秀传统文化, 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会更加强烈, 他们的现代化眼光将会更加深邃。

对于如何在大学生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做了积极的探索。如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做了进一步的丰富, 在教学内容上设计出物质文化遗产所呈现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国思想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精神、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明等版块, 并对各部分内容做了进一步深化。如中华文明的思想性因素方面, 就开设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哲学精神、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文化、中国宗教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6门子课程, 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作为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按每学期2到3门滚动开设。同时, 打造了更为完整的教材体系, 先后出版了《中华人文精神》《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历史15讲》《中国考古学18讲》、《中东文明18讲》等多种教材, 为学校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 加强了与陕西主要文物博物馆的联系, 在半坡遗址、黄帝陵、秦始皇兵马俑、法门寺等重要文化遗存, 建立教学实习基地, 将课堂教学内容加以延伸和拓展, 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及感受变得更加具体。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觉, 而且使文化逐渐内化为学生的品质与风貌。

二、传授严密而有特色的学科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不是孤立的, 不能独立于学科专业之外。学科和专业所包含的知识, 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成果积累, 其中蕴涵着文化发展的合理内核。大学生对于学科和专业知识了解得越深刻, 就越能领会文化发展的精神, 越具有文化创新的智慧。

为了使普遍性的学科专业知识在学生心灵中生根发芽, 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智慧与德性, 学校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一些努力:

第一, 着力构建逻辑严密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西北大学是以文理为主、工科为辅的学校, 现有19个院系, 涵盖了文学、史学、哲学、经济、管理、法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 设有75个本科专业, 具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工商管理硕士 (含EMBA) 、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等16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在学校的学科群落中, 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学是学校的核心。目前拥有的7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3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绝大部分都归属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理学。

学校始终保持理性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创新学科专业的能力。石油地质、药用植物、文物保护技术等20多个学科专业, 都是结合学科知识结构, 针对陕西和西部地区的人才需求, 在全国率先设立的。最近又设立了数理经济学、化学生物学、金融数学与统计等一批文理交叉的学科专业。对学科专业, 我们大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最近颁发的学科目录, 将历史学分为中国史、外国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 而系本大学除历史学、考古学专业, 还有文物保护技术专业, 并分设有历史学院和文化遗产学院两个学院。

我们认为, 历史学的发展将包括历史、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科学, 通过历史学、考古学所认识的中国的、外国的文化遗产, 都有一个保护问题。而文化遗产的保护, 既需要有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 也需要专门化的技术手段, 还需要有展示和管理规范。为此, 西北大学率先对文化遗产学科进行摸索, 建成了文化遗产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文化遗产管理与展示三位一体的文化遗产学科体系。经过多年发展, 目前, 文化遗产学科拥有的“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已经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西北地区文物系统业务人员中, 西北大学毕业生占70%以上, 在我国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的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人才培养方面, 该学科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二, 传授富有西大特色的知识和技能。如学校的地质学和生命科学的专业教育, 紧密联系秦岭山脉的相关研究展开。学校地质学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秦岭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生物学科则抓住秦岭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特点, 长期关注秦岭动植物资源的研究、保护与开发。依托科学研究开展富有特色的专业教育。学校的学生一般能够很快体会出知识的内在精神与实质, 在参与科学研究中深刻地理解、吸收和掌握特色化的知识与技能。

第三, 突出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与人文的深度融合是文化素养的灵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汇贯通是文化知识转化成为人生智慧和德性的关键。近年来, 为突破学科专业的局限, 西北大学已经在13个学科门类实行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口径的大类招生, 并依托学校学科的优势, 建设了包括语言文学类、历史与文化类、宗教哲学心理学类、社会科学类、科学技术与工程类、艺术体育与素质拓展类等六大模块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 我们将全校所有专业的选修课程学分提高到总学分的25%, 并要求文、理、工等各专业的学生必须跨类别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此外, 还开放了14个辅修专业,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辅修专业的学习, 根据学习情况申请双学士学位。通过这些努力, 我们力求将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三、搭建实践平台, 培养学生的文化创造经历

文化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文化创造能力。这就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文化创造潜力, 使学生敢于将自己的文化创意转化为文化创造, 具备一定的实践经历。

西北大学充分发挥学科综合和地域资源优势, 着力为大学生的文化实践搭建广阔的平台:

一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我们通过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设立开放实验室基金、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 广泛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措施, 基本构建了有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 我校120个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在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中立项, 其中49个国家项目结题并取得可喜成果。同时, 重点加强国家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场所的建设力度, 积极探索综合性实习基地的建设, 如成立的可满足学校多个专业实习需求的“秦岭-宁陕综合实习基地”, 已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美国堪萨斯州威奇塔州立大学达成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野外实践教学意向。2011年, 秦岭野外地质教学基地建设项目获得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立项。

二是为学生提供广阔舞台, 倡导彰显个性的文化氛围。西北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 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影响力。学生用亲身体验的故事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舞蹈之美, 抒发他们对于自然、人生与社会的感受, 陶冶情操, 提高审美格调和生活品位, 在人性塑造和人格养成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校的“黑美人艺术节”, 自1987年在一群热爱戏剧的师生精心策划下诞生, 已连续开展了25年, 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由“小黑戏剧社”创作的《家里的玩偶》获得国际易卜生大学生戏剧节最佳剧目特等奖和最佳导演奖。学生自发成立的同慧影视工作室创作的《霸王年代》《紫陀螺》《火箭鹌鹑》《童年的木剑》等影视作品, 先后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在2010年10月6日落幕的韩国釜山第三届中韩大学生电影节上, 关兵同学凭借其纪录片作品《墨脱情》一举斩获金奖。这也是该电影节自开办以来, 首次将最高奖授予纪录片。在学校参加的7次教育部主办的“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活动中, 西北大学选送的节目精彩纷呈, 形成了以综艺情景短剧为形式, 以多元艺术元素为点缀, 以深厚文化底蕴、深刻社会思考为诉求的“西大特色”。

三是为学生经历与体验不同的文化创造条件。近年来, 学校先后邀请土耳其总统居尔、韩国驻华大使金夏中、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图灵奖获得者沃思以及4位诺贝尔奖得主等一批国际政要和学术大师来校进行访问交流并发表演讲, 不仅使学生亲身领略大师们的风采, 也为校园带来了不同的文化风格。同时, 我们还与多所国外大学签署了学生交流协议, 支持学生申请“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美富布莱特项目”、“欧盟伊拉斯谟对外合作窗口全额奖学金”等国家公费资助出国项目;与菲律宾布拉卡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 派出学生开展交流;开设托福、雅思等全校公共课, 为学生体验不同文化, 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培养学生开放思维做出努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高等教育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其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主题。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指出“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大学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目前, 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高等学校不断追求和探索的主题。西北大学将不断探索, 不断前行, 为深入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方光华, 西北大学校长、教授, 陕西西安

党员素养与传统文化总结 第5篇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古至今,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在新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是共产党人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资源。《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且把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纳入准则。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中国传统文化。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正是基于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攻坚克难,敢于迎难而上,开辟了思想理论新境界,形成了战略谋划新格局,开创了改革发展新局面,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表明了我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道路奋勇前进的坚定决心。

关于德育课程与职业文化素养教育 第6篇

【关键词】德育;职业;素养;教育

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内涵重点在于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在于提升我国一线人才的职业精神和整体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讲,职业教育就是职业素养教育。那么,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如何在职业文化素养教育方面发挥自身作用,成为德育工作者迫切回答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特色及强化重点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胜任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着眼于被教育者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根据市场和岗位需求,以取得上岗资格为目的的教育。中等职业德育课程与普通高中德育课相比,虽然内容层次相近,但因面临学生就业,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中等职业德育课程除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个人品德的德育功能外,更应具有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职业文化素养教育的功能。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显性的职业技能固然重要,但隐性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更是重点和难点,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也是德育课程强化的重点。

劳动者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怎样才算合格?从国民和劳动者素质的视角去看,教育部职教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界定如下:“合格公民的意识与行为规范,合格劳动者的意识与行为规范,合格企业法人的意识与行为规范,环境生态意识与行为规范,多元文化理解与行为规范等就是以社会主义‘尊重劳动’、‘依靠科学技术’、‘诚信敬业’、‘主张公平正义’等核心价值观念主导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他还说,“一线劳动者如果没有工业文化素养,缺乏职业自尊心,产品、服务质量就没有保障,假冒伪劣就无法禁绝;企业主、公务员文化素养低下,真正的工业化就不可能实现。”

纵观社会上出现的触目惊心的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说明当前职业教育的弱项是学生职业文化素养的培养。这正是德育课程应强化的重点。

二、中等职业德育课程给力职业文化素养教育的几个问题

中等职业德育课程如何发挥课程优势,培育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笔者认为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按照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改进教学内容。

1.统整德育内容,实现双元素结合。从德育课程的内容着手,挖掘教材的德育元素和职业性元素;同时,走访相关企业、深入实训基地,了解其生产流程、企业文化、业务范围、典型案例等,编辑整理成德育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总结行业、企业优秀文化,并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形成具有行业、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系部文化、专业文化等。建立校级德育资源库。将具有行业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德育资源,融入德育课堂,实现德育元素与企业文化元素的双元素结合。将企业文化追求潮流、创造先进、领导行业的理念融入德育课堂,优化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识结构,增强对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基本了解,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为学生的成功就业构筑桥梁。

2.对国家统编教材进行校本化、专业化处理。按照教育部的教材政策,德育课教材的开发属于国家行为,学校不得自编德育教材。但是,由于区域性差异、学校文化的差异、专业的差异、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差异等,需要教师在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必须有效地进行校本化、专业化处理。更多地选取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案例,由学生观察、分析这些实例,更多、更早地感受或体验职业工作领域的实际问题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具有社会生产与生活需要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文化素质。

职业教育涉及的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职业特征、职业纪律和职业行为。职业教育的质量特色除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特色和行为规范特色。因此,德育课程强调专业特色,不能泛泛要求,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缺乏竞争力。

(二)德育课程要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普通学校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他们基本上是以应试和升学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环境里的“失败者”,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极易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一些学生上网玩游戏、吸烟、酗酒等,忘却了生活的目标,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如果继续沿用他们缺乏兴趣的传统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育人的效果。

(三)德育课程要着力体现德育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单纯的技能型人才不能适应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道德素养的要求。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不能只是作为一门课程来讲,而是要通过德育使学生在职业道德、文化素质、核心价值观形成方面受益,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和行业要求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德育课不是教完了课、考完了试就能起到作用的,需要通过课堂把德育的内容、思想和要求,真正融入学生头脑之中,并转化为现实的行为。使学生既有技能同时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德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体现实践性。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德育教学模式应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创设体现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实践教学环境。

选择适宜的德育课程教材内容,在挖掘整理德育元素和企业文化元素的基础上,第一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主题(根据需要可多可少)。第二步,列出解决主题涉及的问题。学生分小组解决不同主题或同一主题下的不同问题。在解决主题涉及的问题时,学生遇到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历史知识、法律条文和行为规范等,向老师求教。第三步,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寻找需要的知识。此时,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与教师共同探讨和交流,教师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学生把教师视为引导者和共同的学习者,成为不可或缺的学习要素。第四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设计学习情境、寻找有关知识、解答有关问题。教师组织实施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岗位教学等,让学生做出判断和选择来实现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化素养与文化责任 第7篇

一、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1. 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概念

所谓的校园网络文化,就是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普通的活动,进而形成的一种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就是学生的网络行为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将网络文化的特性引进校园文化中。这种引进是一种改革,而且这种改革不仅是硬件上和技术上的,它还是一种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改革,甚至远远不止这样,它也是精神、观念和行为上的一种改革。而大学校园网络文化是指在大学生的网络活动上赋予网络化特征的校园文化,它主要是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当作核心,从而给学生带来一种态度上、行为上以及情感上的全新体验。

2. 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特点

对于大学生的校园网络文化来说,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具有平等交互的特征。在网络上,人们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递者和发布者,人们可以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进行自由的交流和沟通。由于在网络上交流是不分上下级、不分长晚辈的,存在的只是相同的网民身份,双方都是平等的,因此在网上交流会显得比较民主和放松;第二,具有比较广阔的开放特征。针对网络而言,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者、没有国界、没有关税,因此,任何人都能在网络上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所以说具有比较广阔的开放性;第三,具有多元化特征。网络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开放的文化,各种文化的类别、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等都能通过网络传递到观众的面前,这其中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卫生等方面的积极健康的内容,也包括一些色情、暴力等消极的内容。网络文化的多元化能够满足各种层次、各种品位的网民的需求,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能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第四,具有较强的虚拟特征。对于网络而言,它和电视、杂志以及报纸等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报纸媒体等在发布信息时都要求真实准确,但是网络最主要的特征是虚拟,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下,网民就能任意的发布一些负面的信息,不利于大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办事方式;第五,具有匿名特征。在网络的世界中,人们就是一个一个的符号,展示在充满数字情感的世界中,因此,人们的身份是隐蔽的。在网络的匿名现象中,人们都是以本我的状态存在,应用一个昵称来替代自己真实的名字,跟随着自己的心来表达想法。虽然在现实的世界中人们会被自己的社会角色所限制,但是在网络世界中,没有人会知道你是怎样的一个人,网民可以随心所欲。

二、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网络文化对其能力和素养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不仅为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开辟了新的视野,加强了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认知,还给大学生的价值规范开辟了新的领域,拓宽了大学生的交往形式,进而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部分的大学生上网只是为了追求时尚、满足好奇心理,但是最终几乎都被互联网的超大信息量的特点所吸引。经过调查,有70%以上的被调查者对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表示“满意”。50%的被调查者表示,最希望能在网上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得到各种知识。但是,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各种各样的消极信息会对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产生影响,让学生不愿意接受现实,不愿意再回到现实生活中,而且还导致一些大学生沾染上了网瘾,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大学生过于沉迷网络游戏。据调查,45%的大学生接触过网络游戏,26%的大学生曾经沉迷于网络游戏,因此,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

一些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人员虽然已经认识到了网络文化对于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怎样建设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如何培养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等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措施。

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网络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刻,而且,网络文化中的消极信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也日渐显现,所以,创建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等问题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关系着和谐校园的建设,成为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三、校园文化和和网络文化的互动分析

第一,认真研究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现状,其中主要包括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的掌握程度、依赖网络的程度以及对计算机和网络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等。分析和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大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能力以及计算机和网络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等。

第二,探究网络文化、校园文化以及和谐校园之间的关系,明确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以及和谐校园建设中作用和地位。主要的目的是在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和各种流行的网络文化现象认识和看法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掌握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特点,清楚网络文化氛围和校园文化氛围之间的互动关系,讨论校园文化、网络文化在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而分析校园网络文化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地位。

第三,研究怎样创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针对这一问题,应该重点分析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网络文化建设,从而制定出一套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和利于网络文化建设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体系。这一部分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分析学校、教师以及社会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网络文化素养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详细的分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环节对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影响。通过上述三方面的研究,最后制定出一套利于建设和谐校园、利于培养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体系,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四、基于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大学和谐校园建设

1. 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优化网络文化环境

事实上,网络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公共场所,它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上的扩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想保障网络规范、健康的运行,一定要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约束。对于网络上的消极文化以及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和滥用网络信息技术是离不开的,因此,一定要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限制网络文化的传递,积极约束网络行为主体的言行,进而实现网络信息规范、健康、文明、健康的传播,为大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通过相关部门的努力,我国已经相继推出了一些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这些法律法规还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且还缺少一定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等,这和原本的网络世界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观念也存在一定的分歧,所以不能被网络文化所接受,因此,一定要及时补充法律法规上的空白,做好网络文化的管理工作,保证网络文化的真实性、健康性。另外,还应该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较强的网络执法队伍,加强执法的力度,避免一些消极的网络信息和产品等在网络上流传。通过两方面的互相配合,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优化网络文化环境,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2.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在大学生的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核心。要想培养大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一定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其进行教育。首先,创建一支综合素质较强,能力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团队。学校可以成立各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抵制消极思想的入侵。其次,学校应该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理想和新年方面的教育,激发学生将自身的理想和社会的理想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还可以举办一些宣传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鼓励大学生积极向上、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进。再次,学校还应该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方面的教育,带领大学生感受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检验大学生所学的知识,拓宽大学生的视野,还能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大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进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进行社会实践教育过程中,学校还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作行为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等,从而将荣辱观中的道德要求变成实际的道德行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的大学都非常注重和谐校园的建设,并且将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在进行和谐校园建设时,网络文化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对于大学生而言,网路文化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现在,还对大学生的将来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要想建设出和谐的大学校园,一定要对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以及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和谐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唐伟.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J].科教导刊,2011,(05):25+29.

[2]苗丽.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冲击及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02):48-51.

[3]孙留涛.校园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的三维培养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5,(01):51-53.

文化素养与艺术设计 第8篇

文化素质培养是现阶段高校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 特别是艺术设计是社会乃至各界议论和关心的热点, 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随着信息时代对现代艺术设计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也督促我们的艺术设计尽快为社会提供必需的现代设计人才, 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

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设计, 但什么是艺术设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认为:艺术设计是人类有意识的、有艺术创造力的造物活动;设计是人类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形成的构思和意图;设计是融合物质文化、智能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综合体。艺术设计是建立在科学与艺术技术上对形式、色彩、结构的设计与实施的总称, 是需要把科学、艺术、生活、文化、政治、自然环境、经济等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广泛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文化生活等领域, 其根本任务是在创造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 使人们获得情感和审美上的享受。由此看来, 高校艺术设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设计人才的重任。如何全面提升文化素质的培养, 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 它既有强烈的现实性需求, 又有广泛的世界性背景。

文化素质的内涵

一般来说, 人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 其中, 文化素质是基础。因此可以说, 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而文化素质, 是知识和能力的总汇。

释义1:《词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 (1) 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 (2) 事物本来的性质。 (3) 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 素质应是第三个定义, 那就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

释义2:所谓素质, 本来含义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 即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 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按此定义, 素质为:当你将所学的一切知识与书本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那种东西。想来就不无道理。

释义3: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 即才干和道德力量。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就特别强调作为英雄和伟人的素质方面。在他看来, “忠诚”和“识度”是识别英雄和伟人最为关键的标准。

释义4:素质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 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 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

艺术设计的文化特性是逐步向前发展的, 当我们抛开以前的种种局限、狭义的眼光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思考时, 将会发现设计中的文化特性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在每一个新的阶段它总会被赋予新的定义, 其内涵也在不断地被丰富充实着。所以, 文化素质的更深一层的表达, 是需要设计师将多种多样的包含传统的、现代的, 以及中外不同风格的元素吸收进自己的思想中, 进而形成一种文化设计观, 并将之在创作中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在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中强化文化素质的作用

艺术设计教学课程改革是高校的一个热门话题,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才引入“设计”概念, 与艺术设计水平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如何从整体上根本缩短存在的差距, 全面提升我国艺术设计的国际竞争力, 加大提高文化素质的力度, 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艺术设计中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 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他们的设计创新能力。艺术设计创新能力是创新性思维的实践表达, 属于人的最强大的本质力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能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产生特殊重要的作用。较高的文化素质可以形成开放性思维, 打破思维定式。对艺术设计大学生而言, 文化素质的提高会明显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使他们的思维活动能突破狭窄的专业领域, 获得更加宽厚的创新思维平台。同时, 使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活跃程度大大提高, 这对形成创新设计必须的开放性思维, 冲破思维的定式和旧事物的束缚, 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学生较高的文化素质, 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辩证性思维和判断分析能力。哲学的方法论是关于辩证法的科学, 它能使学生获得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 掌握并运用准确高效的判断和分析工具。在现代设计史上, 设计风格不断涌现, 都以批判和反思为旗帜, 最终形成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 发展了设计理论, 丰富了设计内容, 达到为人类、为社会服务的目的。这种创新的批判精神, 能使学生产生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 形成兼容并包、吐故纳新的继承和发展, 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 可帮助学生形成感悟性思维和想象感悟能力。人文素质能使学生获得丰富奇特的想象力, 灵活内心的敏锐感觉和悟性, 并由此孕育创新的灵感和冲动, 能使思维变成抽象与形象互动、判断与直觉互补、理性与感性互促的运动过程, 并通过创新能力的发挥, 使设计成果在实践表达的层面上实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文化素质培养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与创造力

人的最佳创造能力的获得, 源于科学的创造思维方式与方法。艺术设计因其介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学科特性, 兼具了理性与感性、抽象与具象的思维特征与审美特点, 成为融合文理学科优势, 培养学生综合创造素质能力的首选科目。艺术设计意味着创造, 创造性的设计形态产生于创造性的思维, 研究探寻艺术设计科学的创新思维方式与训练方法, 并实施到实际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 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随着艺术设计教育向流行的、现代的、通俗的、西方的内容倾斜, 已形成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青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一些变化”:从“自我”出发, 遇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乐于索取而不愿奉献, 怀疑一切等。即艺术教育的结果与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有关, 艺术设计教育如何使受教育者有理想、有抱负、有高尚的情操, 有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如何避免与人的心理、精神教育脱节?这也就自然地触及艺术设计教育在整个文化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取向问题。

艺术设计应加强对学生自身艺术气质的培养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用美术, 设计的前提应该是唯美化、人性化。法国美术家罗丹说过:“美, 就是性格!”艺术设计的多门专业课无不浸润着对完美性格的塑造。在艺术设计教学中, 我们常常讲到形式美。所谓形式美, 就是体现造型规律的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 它能被审美主体 (人) 所直接感知, 并诱发相应的生理、心理反应。按照格式塔心理学的说法, 形式美蕴涵着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它通过主体审美感受力的中介作用, 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 与具有“动力特征”的气质产生“同构”对应, 从而使特定气质得到相应的强化。

艺术设计从其产生开始就与文化素质密不可分, 艺术设计通过创造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 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且最终还将改变人们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 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尽管强化文化素质的培养已成为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但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怎样在艺术设计当中体现文化素质的内涵, 文化素质培养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究竟如何, 还有许多深入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我国艺术设计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现状, 也需要认真调查研究和进一步探索。艺术设计领域在自身科研方面相对滞后的状态, 应该努力加以改善。艺术设计在培养人才方面真正切实地实施起来, 还会遇到许多实际困难, 需要进一步探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但是, 我们可以预期的是, 通过上上下下共同努力, 我国艺术设计领域一定能开创新的局面。

摘要:艺术设计是人类有意识的、有艺术创造力的造物活动;艺术设计是人类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形成的构思和意图;艺术设计是融合物质文化、智能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综合体。艺术设计是建立在科学与艺术技术上对形式、色彩、结构的设计与实施的总称, 是需要把科学、艺术、生活、文化、政治、自然环境、经济等知识, 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关键词:文化素质,艺术设计,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彭澎:《设计艺术文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媒介素养”演变的历史与文化探析 第9篇

关键词:媒介素养,内涵,文化变迁,历史演变

早在19世纪末, 人们对大众媒介的概念就已经不陌生了, 而今天的人们更是生活在充满大众媒介的环境中, 摆脱不了大众媒介对自身的影响。早期的大众社会催生了大众媒介的产生, 而今的大众媒介也在重塑着大众社会。我们如何面对和使用媒介、如何解读和批判媒介、如何成为媒介的主人而非奴隶、如何发挥媒介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 而控制它的消极影响,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媒介素养”, 借此参与并推动人类的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媒介素养”理念的诞生与传播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媒介产业飞速发展, 大众文化日臻兴盛。与此同时, 大量社会问题的出现被归结为大众媒介的产生, 这引起了社会精英阶层的恐慌, 并遭到主流社会的抵御。因为众多社会思想家认为, 由媒介工业生产、工人阶级消费的大众文化对“优秀”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它是只能满足大众低级需求的“劣质”文化。

20世纪30年代, 欧洲学者最先提出“media literacy”的思想, 主要是针对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 通过对他们的“媒介教育”, 使其有能力对“低劣”的大众文化 (主要来自美国的传媒工业) 予以甄别与抵御, 以此保护和捍卫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因此“media literacy”、“media education”基本上通用, 主要区别在于视角上的差异 (受众视角与教育者视角) , 当然还取决于各国的语言习惯。20世纪中后期, 这一理念得到了欧美各国的普遍响应和广泛传播, 20世纪末又通过欧美各国 (尤其是美国) 相继传入亚非拉地区的国家, 包括南非、巴西、中国的两岸三地等。各国都根据实际情况对媒介素养的理念、内涵与模式进行了改造与发展, 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更具体的“媒介素养”概念, 如“scene education”、“visual literacy”、“information literacy”、“computer literacy”等。因此, 在国际范围内“媒介素养”的概念与内涵至今尚未统一, 但“媒介素养”对人类与社会的重要意义, 以及其随着时代发展本质内涵的不断丰富, 已得到各国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

二、“媒介素养”概念的简要概括

“媒介素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系统, 它的复杂源于它自身的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媒介素养”概念在经历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特征和科技水平的过程中, 各国根据不同的需求发展出各不相同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原则、内容、方法与模式, 各领域的学者也根据不同的视角对“媒介素养”内涵进行不同的阐释。因此, “媒介素养”的概念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的丰富和扩展已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发展性的概念系统。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认为,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认为, “媒介素养”“是学生理解和运用大众媒介方法, 对大众媒介本质、媒介常用的技巧和手段以及这些技巧和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①香港基督教服务处认为, “媒介素养”“是对各种媒介的认识, 用批判的态度去接受及分析多种媒介的信息, 能够解读信息背后的意识形态, 了解媒介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台湾政大媒体识读研究中心认为, “媒介素养”“是指公民能解读媒体、思辨媒体、欣赏媒体、进而利用媒体来发声, 重新建立社区的媒体文化品味, 并了解公民的传播权利和责任”;学者鲁宾通过对不同“媒介素养”概念界定的分析, 总结出三种关于“媒介素养”的模式, 即“知识模式”、“能力模式”和“理解模式”。②

“媒介素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复杂概念, 它又有着怎样的内涵丰富, 让我们通过对“媒介素养”自上世纪30年代诞生至今近80年发展演变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变迁的考察, 深入地认识“媒介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及其强大的生命力。

三、“文化素养”时期——“有机社会”中精英文化的辩护和捍卫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传媒产业的高度竞争和快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激起了各派关于媒介对社会及个人影响的大论战, 这些争论的核心之一即是“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对“有机社会”的破坏。

19世纪末, 城市居民对廉价媒介内容的需求推动一些新兴媒介的发展——便士报、镍币杂志及一毛钱小说, 激烈的竞争导致了黄色新闻业的出现, 最典型的首当臭名昭著的媒介大亨赫斯特经营的报纸。电气时代的来临又带动了一大批新兴媒介的产生与发展——唱片机、电影、广播等。但与“传统” (文学与艺术) 媒介不同的是, 新兴媒介往往缺少和其他传统社会机构的联系, 激烈的竞争又使得它们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新兴媒介产业的快速变革促使了个人与社会传播模式的不断更新, 而当人们应接不暇地去调整和适应这些新媒介及其影响的同时, 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也遭到严重的破坏, 这就使得新媒介的发展对传统社会与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③

由此社会思想家们对传媒产业及其生产的“大众文化“展开了严厉的批判, “大众社会”观念开始盛行, 尤其是在保守而传统的欧洲社会。早期文化研究的理论家们大都是社会精英, 他们保持着对“有机社会”或“传统文化”的幻想和怀旧以及对美国式新民主和新工业主义的批判,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堕落的媒介与无助的受众的基本假说, 他们批评“大众社会”对“礼俗社会”的破坏, 不满“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玷污, 恐惧大众媒介对贵族精英特权的颠覆, 这构成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大众社会”理论。

伯克和科贝特根据英国的旧有经验抨击新的工业化英国, 并开始了批判新民主和新工业主义的强大传统。科勒律治第一个将“文明”从“文化”中分离出来, 认为“文明”是指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物质成果, 这种成果极有可能对“有机社会”产生解体的危险。阿诺德发扬了这一传统, 他认为文化是“通过阅读、观察、思考等手段, 得到当前世界上最优秀的知识和思想………达到比现在更全面的完美境界”。

20世纪初, “大众文化”和“工业文明”遭到了更加严酷的攻击, 大众媒介成了“有机社会”消失、“民间文化”陨落的罪魁祸首。利维斯正是这种“文明——文化”传统的继承人, 他发展了一种知识分子的角色观, 认为“知识分子的首要任务是维持文化的连续性, 当前面对现代‘大众文明’需要培养一种异常的灵敏感, 因为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共同构成了当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的断裂, 中断了‘文明——文化’传统所珍视的思想和感觉方式”。他在《文化和环境——一种批判意识的训练》一书中明确指出:“电影、报纸等任何形式的宣传品以及商业化的小说等都只能提供一种低水平的满足, 它们追求的是最廉价的情感诉求, 需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非同寻常的批判意识——文化素养”。④这标志着“媒介素养”思想的诞生, 这种思想主要是通过对青少年的“媒介教育”, 让他们有能力抵御大众媒介的毒害, 培养他们对“大众文化”进行甄别的批判意识教育。

“媒介素养”理念的诞生主要源于“大众文化”对“共同文化”的冲击, 以及“大众社会”对“有机社会”的颠覆, 由此导致文化精英们对大众媒介的批判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捍卫, 这种理念最初具有浓厚的“文化——文明”传统和“家长制”的保守性, 这也是它之所以首先发轫于欧洲 (英国) 而不是美国的原因。由于美国更加崇尚自由与民主、鼓励市场与竞争, 因此媒介产业高度发达, 并受到自由主义者、媒介企业家以及文化消费者们的欢迎, 这使其成为欧洲国家媒介产业发展的领导者和“大众文化”产品的输出国, 大众媒介在美国并不像在欧洲那样备受社会各界的责难。

与此相反, 美国的专家学者们更加关注宣传研究, 因为它构成了威胁, 首先是由于国内多种文化间的矛盾与冲突加剧, 各派 (包括极端主义者) 为捍卫真正的“美国式”文化, 利用大众媒介的宣传进行相互攻击;其次是由于害怕法西斯分子再次利用大众媒介的宣传发动战争与颠覆政权, 这都直接威胁到美国的民主制度。为了避免民众再次遭受这些“邪恶”外部势力的蛊惑, 起初一些乐观的学者 (如杜威) 就倡导通过公共教育使民众学会如何抵御宣传的影响, 遗憾的是这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与发展, 学者们大多摈弃了理想主义的公共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 思想, 而选择了实用主义的宣传研究, 以此来指导“正义”的“白色宣传”对抗“邪恶”的“黑色宣传”。

四、“视觉素养”时期——“影像时代”中大众文化的赏析和批判

20世纪中期, “文化工业”机制日臻完善, 使“大众文化”不论从类型到数量、还是从生产到分配都得到了巨大发展, 文化精英们在继续捍卫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得不开始面对和解读“大众文化”了, 威廉斯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他通过由利维斯发展出来的“实践批评”方法对社会文化加以考察, 认为随着工业和民主的发展, 所谓的传统文化已经变成某个阶级或集团的“少数文化”和“特殊经验”, 而且“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身也存在缺陷, 并指出文化应该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综合共同体, 这种“文化共同体”理应同时包含“传统文化”和“大众文化”, 这为以后的媒介研究奠定了综合性的理论基础和正当的合法性。

威廉斯在《文化和社会》中认为不应该只关注语言在文学、艺术和哲学上 (传统文化) 的使用, 而应该研究当事者的“实际语言” (大众文化) , 因为语言的意义不是自然的, 而是约定俗成的。在后来的《漫长的革命》和《传播》中, 他希望能建立起一种有用的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改善传播体制, 为创造一个更完美的民主共同体服务, 最终达到文化革命的目标——实现文化共同体。这些思想直接影响着“媒介素养”内涵的转变, 即从对传媒产业与“大众文化”的甄别与抵御, 转变为利用结构主义语言学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的鉴赏, 并开启了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传媒系统的批判。⑤

为英国文化研究从审美转向政治视角做出杰出贡献的除了威廉斯还有霍加特, 他在《识字的用途》中极力证明“二战”前的工人阶级社区是具有传统“有机社会”色彩的, 目的是为了在工人阶级文化当中寻找传统的审美合法性, 但他对“二战”后“大众文化”的批判仍然保持着“利维斯主义”传统, 这种矛盾性同样也体现在霍克海姆和阿多诺身上, 所以真正使大众媒介和工人阶级共同创造的“大众文化”取得合法化地位的仍然是威廉斯。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精神在此时“媒介素养”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中得以继承, 而这种继承也是通过对大众媒介及其内容从审美批判到政治批判的转变来实现的, 本雅明在以电影为观察对象对机械复制艺术作品进行批判的过程中, 辨证地看到电影这种艺术手段对传统艺术作品的继承与破坏的两面性, 并强调了技术潜能的进步意义, 而他认为这种进步意义直接体现在政治实践中。

20世纪60年代, 霍尔将结构主义符号学引入英国的文化研究, 并将核心概念真正从“文化”转向了“意识形态”。正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凸显, 使“媒介素养”研究开始区别于美国主流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英国传统的文化主义研究范式。霍尔在《大众艺术》中既拒绝了前工业时代英国的“有机社会”与工业时代“大众文化”之间的传统对抗, 又批评了美国大众媒介研究采取功能主义的视角并遮蔽其意识形态的倾向, 因为霍尔认为美国的大众传播研究是基于对现有社会制度、秩序、结构与组织上的根本维护和认同之上的。霍尔的媒介批判正是从对这种美国实证主义大众传播研究的前提假设开始的——自由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他还从媒介和社会的动态关系中来考察大众媒介及传播活动, 认为媒介可以透过其意识形态的表意作用参加对文化霸权的争夺。⑥由此, “媒介素养”的内涵逐渐从审美欣赏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历史时期。正是在霍尔的推动下, 英国学术界率先提出了新“媒介素养”思想——“屏幕教育”, 而将这一思想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的最杰出的代表是马斯特曼, 他的论著《电视教育和媒介教育》所关注的语言、符号、意识形态和再现等问题正是“屏幕教育”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至此, “媒介素养”内涵所依据的文化价值论让位于洞穿文本背后意识形态、解放媒介受众的解密理论。

20世纪70年代, 随着美国社会中电视的普及, 电视媒介在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电视文化成为社会的中心文化, 对大量的电视观众来说, 电视实际上已经主宰和包容了文化信息、意识观念的来源。伯格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对电视暴力等所引起的社会问题展开了长时间、大规模的研究, 提出了著名的“培养理论”, 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媒介在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着巨大影响。研究认为, 受电视影响最大的是青少年与儿童, 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以及行为模式的习得大都来自于由电视媒介构建的“影像社会”, 而对于这些伴随着电视文化成长而缺乏自主思考和批判意识的青少年与儿童来说, 正确的观看和认识影视媒介及其内容是一个急不可待的社会问题。⑦因此, 美国发起了“视觉素养运动”和“批判性观看技巧”的教育, 也正是伴随着视觉媒介的普及、影像文化的盛行以及批判主义的发展, “媒介素养”理念在美国逐步得到重视, 传统的“媒介素养“内涵也得以丰富, “图像素养”、“电视素养”、“影像素养”、“视觉素养”等相关概念相继被提出。

五、“信息素养”时期——“数字时代”中公众文化的参与和互动

美国开展“媒介素养”运动的动力有别于英国、加拿大等面临其文化霸权侵扰的国家, 这些国家开展“媒介素养”运动的原动力是为了应对美国强大的商业化传媒产业及其所生产的“大众文化”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而美国的“媒介素养”运动则源于社会各界对大众媒介传播暴力色情等信息所导致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的回应和对其在刺激消费主义和实利主义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的忧虑, 传播媒介被认为应对传播恶念和诱导劣行负责, 尤其要对青少年和儿童造成的不良后果负责。当然, 意识形态的保护主义仍然为许多国家发起“媒介素养”运动提供支持和依据, 并且增添了范围更广泛的“身份政治”的内容, 如性别政治和种族政治等, “媒介素养”内涵中对媒介及其内容的批判性分析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消除受众错误信仰和思想的有力工具, 因此通过对受众“媒介素养”的教育可以克服和矫正媒介及其信息中各种意识形态的偏执。

20世纪后期, 欧美各国的“媒介素养”运动都开始逐渐超越了保守主义的色彩, 不管在学术研究还是在课堂教学实践领域。媒介素养的“家长制”特征和“免疫”模式都开始受到挑战, 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对长期以来“媒介素养”的辅导者——高高在上免于媒介内容影响的“品味仲裁者”和“把关人”——地位的质疑, 这些“布道者”被认为能够传授面对媒介时自我解放的“钥匙”, 能够“揭示”真相和“展示”真理的假设遭遇挑战;其次是对被低估了的媒介受众的审美鉴赏和价值批判能力的重新思考, 根据受众研究的深入, 长期以来受众被认为只是被动地接受媒介影响而不具备任何自主能力的观点受到批评;最后是20世纪末媒介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数字新媒介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媒介生态和人们的媒介观念。

在这种背景下, 学者们认识到“媒介素养”的辅导者“不应该以自己的判断和体验代替受众的判断和体验, 而是应该在双方互动的交流与学习中一起理解媒介的内容与影响, 帮助受众发展一种认识媒介、建设性使用媒介的能力”, 此时的传播学研究也已转向以受众为中心的范式, 并着重强调“人的能力的培养”, 马斯特曼形象地将这种“媒介素养”理念的转变称为从“家长制”到“赋权”的过度。⑧

“媒介素养”理念的转变与新媒介的发展总是分不开的, 网络与多媒体的出现既促进了人们对媒介需求的转变, 还激发了人们媒介交往能力的发展。它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然而也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 信息爆炸让人们从以往信息的稀缺与渴求变成现今的负载与疲劳, 数字鸿沟让社会出现新的丧失话语权与知情权的赤贫与文盲, 加剧了社会的不公与矛盾。人们急需这样一种在数字社会中生存、生活、学习、工作的素养, 通过这种素养对媒介的使用实现终身学习, 参与公众事务, 追求人的自由发展和共同推动社会的民主进步。“媒介素养”运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得到空前发展的, 美国的大众传播效果研究进入了强大效果论阶段, 受众研究也进入了能动性的自主和使用阶段, 这为“媒介素养”的提升与推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新媒介的不断发展以及传播媒介系统的社会地位与功能的不断提升, 使得“媒介素养”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也正在这种新媒介环境下, “信息素养”、“多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网络素养”等概念先后被提出。

“媒介素养”理念在继承了欧洲传统的文艺鉴赏和意识形态批判的基础上, 在美国的推动与发展下更加强调受众对各种新媒介技能的掌握以及对媒介信息的使用能力, 并提出“媒介素养”是所有公众都需要通过培养来获得的一种基本的社会技能和个人素质。这是对“媒介素养”的历史使命提出的更高要求, 是对“媒介素养”主体和内涵的扩展, 这样的“媒介素养”理念符合信息化、民主化、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 它的普世性使“媒介素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响应和迅速推广。

因此, “媒介素养”理念已经不再局限于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而开始向亚非拉等地区扩散。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以及文化风俗的差异, 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需求与目标、原则与理念、内涵与模式的理解各不相同, 但传播媒介对人们及社会的强大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 它塑造着人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 建构着社会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世界各国都通过对公众进行“媒介素养”的培养来抵御媒介所产生的各种消极影响, 使他们能够欣赏媒介传播的丰富信息, 批判传媒系统的运行机制, 从而促进发挥媒介的积极功能。这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文化繁荣。因此, “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公共议题。

六、结语

“媒介素养”理念从上世纪30年代诞生至今, 伴随着媒介技术与形态的发展以及传播效果与受众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有了很大发展。从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媒介到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再到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介、从行为主义的魔弹论到实证主义的有限效果论再到社会心理视角的强大效果论、从媒介内容被动的接受者到媒介信息积极的使用者, 推动着“媒介素养”从甄别与抵御模式向解读与批判模式, 再到赋权与使用模式的发展历程。

“媒介素养”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念体系, 它蕴含着与时俱进的丰富内涵, 它的动态发展既切合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又符合人类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文化诉求, 因此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兼容性和普世性。“媒介素养”运动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开花结果, 这体现了人类对交流与共享、自由与民主的共同追求, 而它在各地的实践途径与发展模式各不相同, 这也体现其内涵的丰富性、进步性以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媒介素养”的理念符合国际交流与个人交往中求同存异的原则, 其自身的发展就是对文化霸权与话语强权有力的反击。

注释

1 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 [J《].现代传播》, 2003, (1)

2 臧海群:《传播学教育新方向:从媒介研究到媒介素养》, [J《].现代传播》, 2003, (6)

3 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 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 (第三版)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4 杨击:《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

5 雷蒙·威廉斯著, 吴松江、张文定译:《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

6 杨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述略》, [J《].新闻界》, 2005, (6)

7 王文科、赵莉:《美国媒介素养运动的发展和启示》, [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 (5)

文化素养与文化责任 第10篇

大庆油田文化是英雄文化

在早期的企业文化理论中, 美国学者提出了“五要素说”, 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习俗和仪式、文化网络五个因素组成的, 并指出企业英雄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 是企业员工所认同的最佳行为和组织力量的集中体现, 是企业文化的支柱和希望。

纵观大庆油田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即英雄模范人物的激励示范是大庆油田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英雄辈出又是大庆油田企业文化的一大特色。据1999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庆油田英模萃典》一书统计, 40年间, 大庆油田涌现出省部级以上先进集体62个,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先进工作者) 17人,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1人, 省 (部) 级劳动模范223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石油会战初期的“五面红旗”:王进喜、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洪昌。

英雄模范人物在大庆油田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英雄模范人物是企业价值观的主要示范者。英雄模范人物本身蕴含着符合企业需要的价值观念, 他们工作生活在职工中间, 其思想和行为容易引起职工的共鸣。大庆油田长期坚持抓典型、树样板, 就是把英雄模范人物培育成企业价值观的重要示范者, 促使企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如大庆油田开展的“评比选树”、“比学赶帮超”、“学铁人, 立新功”等一系列活动, 挖掘出了一系列思想和精神, 使员工价值取向趋于一致, 增强了企业同向行为能力。

英雄模范人物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传承者。英雄模范人物具有先进性的特点, 同时又都来自于职工群众中间, 并与群众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会成为企业价值观的传播者。大庆油田培育的一大批英雄人物和英雄集体, 分属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他们既传承着企业的基本价值观, 又反映了企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取向。企业历经40多年形成的典型传承网络, 始终在传承和弘扬着企业价值观。同时, 企业还通过对外宣传英雄模范人物来传播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 又使得英雄模范人物成了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者。

英雄模范人物是企业价值观的重要创造者。每一个企业英雄, 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职工群众示范着企业倡导的基本价值观, 并不断创造着更具个性特点的新观念, 从而为企业价值观增添新内涵。如大庆油田“最讲认真的人”——周占鳌, 他充分实践“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大庆会战优良传统, 提出了“严在针尖上, 细在发丝上”、“宁要一个过得硬, 不要九十九个过得去”的质量理念, 使油建11中队创造了“五毫米见精神”等经典文化, 形成了“自觉从严、好字当头”的行为文化。

大庆油田文化是责任文化

大庆油田历经近50年的风风雨雨, 其文化的深层价值取向始终体现着一种责任意识和责任担当,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自觉承担责任、严格履行责任, 始终是大庆油田的文化追求和文化表达。“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 集中地体现了大庆人的责任感。“爱国”是大庆油田和大庆石油人对国家承担的责任, 会战初期主要表现为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 甩掉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现在主要表现为创建百年油田, 确保国家石油战略安全。“创业”体现的是大庆油田和大庆石油人艰苦创业, 拼搏进取, 对油田发展和企业发展自觉承担责任。“求实”主要体现的是大庆石油人在做好本职工作上的负责态度和精神。“奉献”则更鲜明地体现出了大庆油田企业文化的责任内涵, 诠释着大庆油田对国家、社会和人民自觉承担的方方面面的责任。

企地互动的特定逻辑, 赋予大庆油田文化更厚重的责任内涵。大庆先有油田, 后有城市, 城市发展高度依赖企业, 这就决定了大庆油田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要与城市发展程度相适应。从理论上讲, 一般的逻辑是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程度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促进所在地区的社会繁荣。而在大庆地区, 大庆油田承担的这种责任被大幅度扩大, 而且要根据城市发展程度决定自己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城市职能。这是大庆特色, 也是大庆油田发展必须遵循的事实逻辑, 这就决定了大庆油田文化必然具有丰富的责任文化内涵。

郭齐勇访谈录:文化传承与教师素养 第11篇

洪明: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自己文明的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这与历史上中国非常重视教育有密切关系。但现在许多中国人包括不少教师在内,对传统文化都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还有极端的偏见。认为传统文化中多数是封建糟粕。您是怎么看待以伦理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传统对于现代教育具有怎样的意义?

郭齐勇:一个中国人,更不要说承担着传承文明、教育下一代重任的中小学教师(无论教哪一门课的教师),都应当掌握好母语,具有中国文化的常识。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国民,有接触本国经典的义务。一个西方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在他/她经受的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中,起码诵读过、学习过荷马史诗,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西塞罗等罗马政论,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等。这都是视为当然的,是他们的人文修养的基本功。可是今天在中国,如果我们让青少年读一点有关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书,会被认为是旧守复古、大逆不道。这是令人非常奇怪的事情!

2001年5月我在德国。有一天,莱比锡大学的一位女教师陪我到该校去作演讲,途中她先送女儿上幼儿园。她对我说:“我送女儿到教会办的幼儿园去,幼儿园的老师们常给孩子们讲《圣经》(《新约》与《旧约》)中的故事。这是要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我们这个文化最基本的做人的教育,博爱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不允许传教的,孩子们长大以后信不信教,由他们自己选择,成年以后的事,家长不干预。但作为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就接受我们自己文化中最基本的伦理的教育。”

德国特里尔大学的文学院长、汉学家波尔教授(他的中国名字叫卜松山)曾经在北京与特里尔多次郑重地对我说过:“你们中国有很好的伦理资源,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有很多很好的做人的道理,可惜你们放弃了,没有用这些本土的文化资源教育后代,这非常遗憾!”

法国的小学、中学的国文教育,注重本土文化思想的训练,中学生即开始学笛卡尔、马勒伯郎士的哲学,孟德斯鸠、卢梭的政治学等。法国对所有大学生都要进行国文教育,重视古典语言和希腊、罗马的典籍,及有关宗教、历史,哲学、伦理、政治、经济等古典著作的阅读。现代欧美大多数知识分子在成长过程中反复受到上述古典的教育,浸润于其中。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基本的伦理共识,那是非常危险、非常可怕的。再严密的法律,代替不了社会的伦理道德;进一步说,健康的现代化的法治社会恰恰是建立在民众的底线伦理、民众的伦理共识的文化土壤之上的。我们到美国去过的同志都知道,美国一些地方的治安状况很好,真可以说是“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为什么呢?大凡是这些地区的社区文化比较健康,或者基督教、天主教的道德教育做得好。这些地方的离婚率很低,家庭和谐稳定。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不读《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之于中国,如同《阿含经》之于印度,《可兰经》之于阿拉伯,《新约》《旧约》之于西方。

自宋代以来,《四书》是中国人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不识字的劳动者,也是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其中的“仁爱”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格言,一直到今天,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洪: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文化的“西学东渐”过程。在看待东西文化关系上。有人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文化给否定了。您能否结合时代特征,具体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郭:您也许知道,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推崇儒家人道、人性的学说,用以反对神学,他们把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进1793年宪法及《人权宣言》里。您也许知道,二战结束后,国际联盟(即今天的联合国)在通过《人权宣言》时,中国代表张彭春先生(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研究生)起过很多作用。张先生把儒家的智慧渗透进去,并以儒家智慧来协调各方,使该宣言得以通过。您也许知道,联合国大厦镌刻着孔子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也许知道,1993年在芝加哥,65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领袖,通过了一个《世界伦理宣言》,这个宣言有两条基本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绝不要强加给别人,当然这不是指物质上的东西,而是指的人格尊严。自己不想受到别人的羞辱,那您首先就要尊重别人,不要羞辱别人。反过来说,您想要别人怎么对待您,您就要那样地去对待别人。这可以推广为国家、民族、宗教、文化之间相互对话与交往的准则。

现在我们讲可持续性发展,讲和谐社会,讲国家的和平共处,这都有古代文化资源的基础。人与生存环境的共生关系,历来为中国人所重视。《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里表达的是“天、地、人、物、我”整体和谐的智慧:无论是类的人、群体的人还是个体的人,与无限的宇宙,与有形有限的世界,与天地万物,可以达到契合无间的理想状态。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我们爱自己的亲人,进而推己及人,爱周围的人,爱人类,爱草木鸟兽瓦石,爱自然万物和人造的万物。这些爱当然是有差等的。但仁者把自己与天地万物看成是一种共生的关系。程颢主张天地万物与己一体,元无分别。《识仁篇》云:“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又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二程遗书》卷二上)这当然是一种超越的理境,儒家主张通过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这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共生共存的意识。在古代思想家看来,人与自然万物,与草木、鸟兽、瓦石、山水,与驯养、栽培之动植物和衣食住行之器物等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天地万物是不同差异的统一。在这个统一

体中,万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各得其所。

洪: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广大中小学老师在职前教育中所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多,而现在的工作很忙。责任很大。如何能让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从浩瀚的传统文化中读一些经典以丰富他们的素养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郭:中小学教师们都很辛苦,但影响力很大。人的一生中受到最大影响的,除了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外,就是小学、中学教师了。我十分感念我的父母兄长,我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他们在言传身教中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老师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中小学教师中人才济济,可谓藏龙卧虎。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教乡塾、教小学、中学。他以自学成名家,后来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名教授,成为一代宗师。

老师们行有余力,不妨读一点《四书》,还有《老子》《庄子》,这都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的精神食粮。有条件的,还可以读一点《史记》《汉书》,读一点《诗经》《楚辞》。以上这些,是中国文化典籍中最基础、最精华的东西。可以找一点选本,找一点注释本来读。当然要找比较可靠的本子,例如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等,相对来说要好一些。一般说来,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古代经典注释本相对可靠一些。建议最好不要看白话译本,因为白话翻译都不可能准确。中国人读自己的古典,有天然的亲和力,只要肯下一点功夫,古文字、古文献并不难读。也可以找一点《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哲学史》来读。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岱年,方克立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编写的《中国哲学史》,我不揣冒昧地推荐给大家。

洪: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郭:中国儒家文化讲究知行合一,因此学习这些典籍还是要讲身体力行,学以致用,不能所学与所行脱节。我还是认为读书,特别是读一点古书,比看电视、比去娱乐场所、甚至比上网更有收益,更有意义,更有涵咏。我还是提倡修身养性。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化人讲涵咏,讲六艺之学,讲礼、乐、射、御、书、数,讲诗词歌赋,棋琴书画,讲人的品味,人的意境。人不是行尸走肉。人活着,要活得有尊严、有格调、有价值、有意义。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小人去之,君子存之。”意思是说,人与他物、人与禽兽的差别其实很小很小,君子保留了这一界限,而小人却抹杀了这一区别。

其次要讲涵咏。中国古代学者很看重个体人的生存品味与品质,很重视人文的熏陶和修养。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孔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优游、涵养、陶冶于礼乐教化之中,通过《诗》教、《书》教、礼教、乐教来培养社会精英,也提升民间的品位,是传统知识分子的重要任务。孔子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品格,有“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的担当意识,以“天命在我”“天生德于予”的自觉,一身系斯文传续的使命,同时,也有“吾与点也”之叹。其实子路、冉求、公西华三人从事军政外交的志向,孔子并非不认同,相反,他总是鼓励弟子有外王事功之实践与建树,但是在当时的语境中,孔子独独默许曾点的优游涵咏:“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没有这种生活意境的人是读不懂“吾与点也”章的。曾点在这场对话中表现了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的意境,其志趣的特出、独到,使夫子叹息而深许之。可见个体生存的意义世界,与个体人之身心的涵养有很大的关系。人有别于禽兽,自不待言。不惟如此,人不仅仅是语言、逻辑的动物,不仅仅是社会政治的动物,尤其是具有宗教性、道德性和美感的动物,这就需要涵养。要有所养,养气,养心,养性、养情,养才。靠什么养?在古代是靠人文的“六艺”之学之教,靠五经四书。

洪:我们知道,教师需要教育专业知识作为指导,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广大教师从教有什么帮助呢?

郭:中国古代教育非常发达,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作为教师,我建议老师们都读一篇古文,即《礼记》中的《学记》。这一篇文章非常精辟,虽然只有一千三四百字,但在我看来,却胜过了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西方的或今人的一些教育学方面的著作。我每学期开学时重温一遍《学记》,每读必有新的收获。这篇文章对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形式,学校的设置,教育的方法,教与学中应纠正的偏弊及成功的经验等,都有精到的论述,尤其是关于“人师”的论述,关于尊师重道、教学相长、循序渐进、观摩切磋、触类旁通、师德师风、慎于择师、长善救失、导而弗牵、强而弗抑,等等。即使在今天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也没有过时,而且仍有针对性,仍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洪: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有不少人为文化的传承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地奔走呼告。通过努力,传统文化的生存状态得到了不少改善,教育中也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地位,比如提倡传统文化进入课堂,倡导儿童读经问题等。但同时也有很多人表示反对,您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郭:最近从《光明日报》有关今年“两会”的报道中,我颇有感触的有三条:一条是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的动议;一条是有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批评推行所谓“双语教学”;一条是有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肯定儿童读经,特别表扬了沈阳市皇姑屯区所有的小学生每天早上用20分钟诵读蒙学读物与《论语》。这三条我都真心拥护,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条,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伟大代表,是万世师表,人家联合国都以孔诞为教师节,为什么中国反不以孔诞为教师节呢?这很奇怪。中国大陆是中国文化的正宗、正统,唯其如此,更应以孔诞为教师节。这是教师的尊严与光荣之所在。

第二条,国语、国学的教育是国本,不可动摇。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批评一种现象,即中国大陆地区的各层次教育中,忽视母语的教育,忽视本土文化ABC的教育,把英语、西方文化教育看得比母语、本土文化的教育更为重要,完全是数典忘祖!现在中国的大众文化已是美国文化的殖民地,所谓美国大片横行无忌。反过来看一看法国及欧洲一些国家,他们严格限制大众媒体把英语节目或所谓美国大片肆无忌惮地播放。法国知识界不断批评、指导法国的传媒与文化界,法国政府也十分自觉地捍卫法兰西语言的纯洁性与法兰西文化的尊严。相比来说,我们都失职

了!我不是反对学习西方,相反,我是积极主张拥抱西方文明的,我在本院的哲学教学中,为以西文学习西方哲学经典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我们开办的国学试验班、中西比较哲学国际班,都是开放的,有的课程也用英文上。但我认为,这一定得有一个界限,即中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博士生),宪法与法律允许的中国教育,一定以母语与本土文化为主导和主要内容。我们现在讲自主创新,讲建立自主创新型国家,首先振兴的应是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国人靠什么走向世界?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中当然包含着几千年来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当然是变动着的文化。但中国之为中国,中国文化之为中国文化,一定有自己内在性的东西,有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常道。这是不可动摇的。因此,我反对所谓“双语教学”的提法,甚至有的大学提倡“全英语教学”,那是应当禁止的,是违法的,是殖民地心态的体现。

文化素养与文化责任 第12篇

英语教学不仅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等项目的综合使用的教学, 还应重视在某一特定情况下根据社会文化和习惯, 准确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07年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关于教学目标的阐述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 大学英语教育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 大学英语教育又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根据交际教学法, 通过分析现代教学理念赖以形成的认识论、交往论和发展论基础所形成的建构的、交往的、主体性的、活动的四种教学理念, 从而确立现代外语教学的理念。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语言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其基本特征是文化适应。实施交际教学法, 在实际场合运用知识, 积累经验, 使学生能够把语言学习与交际结合起来, 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语言国情知识的传授和对西方语言文化的深刻理解,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学生提供多种机会使其成为符合国际化需求的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此项目不仅将对本学院的国际化的办学目标有更大的推动作用也将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和科研方面进行一次改革性的突破, 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一理论依据

根据海姆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交际能力”概念, 语言学理论应该和交际及文化理论结合起来, 强调交际的可能性、可行性、适切性以及行为性, 将传统的、以语言输入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 调整为实现各项语言技能均衡发展的课程体系。他认为语言能力只是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说一个人获得了交际能力应该指他不但获得了关于语言规则的知识, 而且还具有了在交际中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一个人对语言掌握的好坏不仅仅在于他能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 更重要的是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根据海姆斯的观点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四个参数: (1) 可能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在形式上可能, 即能从语法、语音、词汇等语言系统本身的角度判别某种说法是否正确。 (2) 可行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在实施手段上可行, 即懂得哪些句子是可以被人接受的。 (3) 合适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在语境上得体。 (4) 表现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实际出现了, 即懂得哪些话是常用的。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并不等于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它涉及语言、修辞、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因而, 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依赖于语言知识和各种非语言知识的逐渐积累。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的融合是有效地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不仅能说一口流利、正确的英语, 而且懂得语言使用规则。大学外语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的语言知识、语法规则, 而且还要传授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使用规则, 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意识, 增强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使他们能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在不同场合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由知识和技能两部分组成。知识包括学生母语中的文化知识和目的语文化知识。它的内涵指: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识别异文化的知识和能力, 处理跨文化背景中具体场景的能力。一个人所应具备的跨文化交际技能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 能正确理解对方所表现出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 并能解释其功能; (2) 熟悉各种语言形式、词汇内涵和外延所包括的文化含义; (3)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能在各种交际场合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技能应对、修复或修补交流渠道; (4) 有合适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 (5) 在异文化环境里无集体可依靠时, 如何确立自己的身份。跨文化交际并不是要放弃自己的文化背景, 去遵守目的语的文化规约进行交际。它要求交际者具有较好的母语和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 具有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多数都是由于交际者缺乏母语和目的语文化差异的意识所造成的。根据社会语言学中强调的语言的交际功能, 即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及在外语教学领域的交际教学法, 即功能法。交际法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语言学, 主要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和语言在社会中如何运用, 并强调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交际教学法的基本观点是,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 只有在交际活动中才能最有效地掌握。因此, 语言水平的高低表现为在一定交际场合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笔者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交际教学法的研究

通过对交际教学法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研究, 在教学中实施交际教学法, 研究总结交际教学法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2. 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为中心的研究

具备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产物, 人的语言和行为受到自身文化的制约,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不同的文化现象、文化内涵, 培养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态度, 形成自觉的跨文化意识。这种跨文化意识能帮助他们主动获取、深层次地处理文化知识, 并在跨文化交际行为方面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 语言与文化的整体性原则的研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它既反映文化, 也受文化的影响。语言使用除了受到结构规则, 即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制约, 还会受到使用规则的制约, 这里的使用规则即指语言所属的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决定语言使用是否得体。由于文化的迁移, 外语学习者常常会将自己的文化模式套入新的语言文化中, 而“文化既有其统一性、延续性和共有性, 又有其差异性和变化性”。跨文化的交际是在一定的文化规约指导下的言语交际,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语言和文化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从学生的整体要求出发, 配合语言要素进行跨文化教学, 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同时, 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完整的、真实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只有把握了文化的体系性, 才能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

4. 实用性原则的研究

跨文化教学内容应是学生在交际中能用得上的, 而且是经常使用的。这样, 就不至于使学生认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和捉摸不定, 同时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语言实践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 产生良性循环。英语教学的重点主要是通过文化内容中的交际模式、语用规则、风俗习惯、行为准则、社会传统等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探究

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是针对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提出的一个教学新概念。语言与文化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是指, 既要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与技能, 又要使他们了解造成语言差异的不同文化背景, 以培养他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顺利进行交际的能力。课堂如何改变以语言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交际为契合点, 将语言形式与文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努力做到语言教学过程的同时也就是文化教学的过程。

1. 教学方法的转变

如何通过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何在实践中让学生通过词汇、语法、句型、篇章的学习以及听说、阅读、翻译、写作等课程感受不同的文化现象和内涵, 体会语言的表层和内涵之间的关系, 形成自觉的跨文化意识, 通过实际的交流活动掌握英语的语言规则与文化规则, 从自觉的跨文化意识发展到不自觉的跨文化行为能力。教学方法上如何改变单纯灌输的方式, 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认知教学法等交际教学法, 强调让学生参与和体验,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思维能力与交际能力。具体的教学方法除讲授外还可采用问题讨论、案例分析、文化比较、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结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以交际教学法为指导, 改变“语法为纲”的传统教学方法, 确立交际性原则, 从而探索和创建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2. 优化教学内容的研究

将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到语言教学的课程设计中, 大力增加区域文化、历史、地理等人文社科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授课中重视语言文化的传授, 在教学中不仅重视英语语言的教学, 也会讲授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信息。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将对所学语言的国家的文化有相应的了解和掌握。

3. 立体化学习模式的构建研究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构建以“课堂教学、网络学习、课外语言实践”三个模块共同作用下的多途径、多渠道的立体化学习模式。

4. 营造交叉互动的学习环境的研究

积极探索研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研究式、自主式学习。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 交往能力, 创造能力, 终身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者, 更多是作为学生的对话人和咨询人的角色, 这就要求学生应是具有鲜明的个性、自主性、创新性的学习者。

5. 利用交际教学法改变测试形式的研究

科学合理的外语测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且能增强学习的动力。运用交际教学法制定交际性测试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在每学期期末增加口语测试, 口语测试的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会加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6. 加大网络平台的建设

继续坚持网络学堂建设。加大国际知识、比较文化和跨文化的比重, 同时把国外最新的科技和文化成果补充到网络学堂的教学内容中, 使学生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 也开阔视野, 丰富多方面的知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摘要:语言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其基本特征是文化适应。实施交际教学法, 在实际场合运用知识, 积累经验, 使学生能够把语言学习与交际结合起来, 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语言国情知识的传授和对西方语言文化的深刻理解,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上一篇:碳排放结构论文下一篇:风电场无功补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