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创意的思维方法

2024-07-21

广告创意的思维方法(精选12篇)

广告创意的思维方法 第1篇

目前广告理论中的创意思维方法主要有垂直思维法、水平思考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二旧化一新法等。这些方法中思维导图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头脑风暴更偏重于思维互相激荡, 这两种方法用得最广, 其它几种太过于理论化, 多用于研究之用, 一线广告人在进行创意思考时候只是不自觉地涉入。

1 广告创意思维方法模型 (以下简称蛛网模型) 提出的背景

广告创意蛛网模型作用原理更加系统地直观地阐释广告创意的思维方法, 以提高广告创意的效率, 减轻创意人员的“江郎才尽”时的痛苦感。对于广告专业的学生来说, 进行广告设计训练, 创意必不可少, 而且还要养成习惯。五年的理论教学中, 深感学生对广告创意的感觉很“空”、很“玄”, 所以需要一种实用有效的思考方法来提升专业素养。

2 蛛网模型提出的理论基础

广告创意方法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验阶段, 以李奥·贝纳、罗瑟·瑞福斯为代表。李奥·贝纳认为“每一个产品本身都具有与生俱来带有戏剧性的故事, 我们的第一件工作是去发掘它, 并用它来赚钱”。罗瑟·瑞福斯的独特的销售主张 (USP) 认为, 每一则广告必须向消费者说一个主张, 必须让消费者明白, 购买广告中的产品可以获得什么具体的利益。必须说出其独特之处, 强调人无我有的唯一性。他们有多年的经验又是行业的宗师, 所以他们的主张至今影响很大, 但是也有不足, 李奥·贝纳的智慧只能从他的广告作品和经验中探索, USP则过于强调商品的特点。

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大卫·奥格威和奥美崛起, 那时他的“品牌形象论”开始在广告界风行, 至今许多人奉为圭臬。品牌形象论 (BI) 认为商品、品牌像人一样各有形象, 广告创意要给商品赋予一种与众不同的好形象。这为广告创意指明了方向, 但是创意方法上不具有普遍性。

第三阶段是在70年代, 杰克·特劳特提出了革命性的“定位”论, 他认为广告创意要为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树立有效位置服务。此论犹如核弹, 不仅使广告界, 也使整个营销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90年代杰克·特劳特根据形势发展, 提出“再定位”。定位论影响至今日盛, 今天的广告创意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定位”观点。但是定位的不足在于用得过于泛滥,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机械化了广告创意, 也降低了广告创意的艺术水平, 从而降低人们的生活情趣。

以上这些伟大人物伟大的观点对于今天的启示可总结为任何产品都有创意点, 创意点要有排他性和独特性, 创意点要打造品牌, 创意点要给品牌定位。以广告物的营销目标、营销战略等因素为基点, 确定广告目标、广告定位及广告主题, 广告创意不可偏离此点。

3 蛛网模型的本质

模型的本质是建立一种关系。从广告主的企业营销目标出发, 进行市场调研, 进而制定广告目标, 由广告目标确定广告主题元素, 将广告主题元素与其他元素 (万事万物皆可等) 建立一个有效的具有说服力的关系。广告创意蛛网模型是利用蛛网一样的罗织的方式, 为广告主题与其他元素搭建一座令人信服的关系桥。

4 本模型涉及到的三个问题

4.1 模型的核心

教授此模型给学生的初期, 从他们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来看, 多数学生很难去抓住模型的核心。本模型的使用前提是要理解广告主题的形成过程, 鉴于每人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 使用本模型一定要以广告主题为核心。在此后的讲授过程中, 多次强调广告主题的形成过程。

4.2 广告创意思维方法可视化模型的发生机制

在纸上先画第一层网圈, 第一层网圈中的元素 (变量) 是广告主题也称为被广告对象, 然后再画第二层网圈, 第二层网圈内是与广告主题元素有密切关系的元素, 这些元素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无限的想象力填写的, 当然此模型也适用于头脑风暴, 要比头脑风暴漫无边际的想象有更明确的目的。如果第二层网圈内元素不足以构想出理想的创意, 那么就要再画第三层网圈, 第三层圈内列举的元素是与第一层中广告主题元素关系疏远或毫无关系的元素, 这一层就是所谓的漫无边际的冥想。此模型最大的优点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三层相关元素联动起来, 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意, 在我国古代有所谓的“罗织经”, 专门给疑犯罗织罪名, 二者有某种相似之处, 但是出发点一正一邪。 (模型如下图所示)

4.3 模型的运用

就如CRAFT3一样, 本模型是开放平台, 只要掌握精髓, 此模型可用于大多数的思考冥想方面。如玄幻小说框架的构建, 第一层列出小说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第二层列出玄幻小说读者的审美和内心需求, 第三层列出故事情节, 然后建立关系。唐家三少的小说多采用先罗列小说框架, 然后添加文字, 所以他称自己为“码字”的工人。

下面看两则学生作品以此分析本模型的使用。

第一个作品是影视脚本, 广告主题为“卫岗牛奶, 营养在里面”。文案描述如下:

镜头一:下午时分, 小区里小明妈妈喝着盒装卫岗牛奶拉着也正在喝牛奶的白白壮壮小明回家, 小明五六岁的样子, 牛奶没喝完, 小明就随地扔掉了。

镜头二:夜晚, 近景转特写, 三四只蚊子争相伏在小明扔掉的牛奶盒子边吸食牛奶。

镜头三:蚊子吸食牛奶后, 一口气飞到了家住30楼的小明家, 此时小明熟睡。

镜头四:特写, 一只蚊子落在了小明白嫩嫩的脸上, 露出邪恶的表情, 叮咬小明。

广告语:卫岗牛奶, 营养在里面, 可不要浪费哟!

分析:第一层是卫岗的主题, 卫岗牛奶营养在里面;第二层与卫岗牛奶相关的元素, 如小明白白壮壮, 睡觉香香的等等;第三层是与第一层元素关系疏远或无关的元素, 如小区, 蚊子等。元素有了之后便要建立三层元素之间的关系, 什么关系, 正如脚本所描述的。

第二个作品是广播文案, 主题是大房子的“大”。传统思路一般是想如何突出房子的大、宽敞等等, 而有一作品极佳, 描述如下:

大人物要过大生活, 大视野, 大场面;大是乐趣, 大生意, 大房子, 大车子, 大女人, 一大家子团团圆圆;大是享受, 伸个大懒腰, 睡上一大觉去大地方, 看大世界大的标准, 您的标准够大吗?

分析:“大”是第一层的核心元素, 第二层是与大相关的东西, 经过挑选梳理完成了, 是一个好文案。

5 结语

本模型可用于独自冥想, 用笔在纸上沙沙地画上几笔, 那也是一种享受。但是广告创意作业是团体性操作, 必须要找到更好的创意, 赢得消费者。要发挥本模型的效果, 就需要借助头脑风暴模式, 小组操作。小组5人为宜, 一名是有经验的主持人, 四名思考者, 必备条件是一桌一椅一纸一笔。第一阶段主持人做简要的创意说明, 提出第一层广告主题。四名思考者根据潮流, 开始头脑风暴, 不断说出与第一层主题元素相关的第二层、第三层元素, 越多越好。作为主持人一定不可说“想法不好”, 一定要善于鼓动思考者们, 想出更多元素, 边说边在自己的纸上画下。第二阶段建立关系, 从众多的二、三层元素中挑出最适合的元素建立可靠关系。

摘要:广告创意过程在行业内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一个玄虚的过程。其实广告创意的实质是一门建立关系的艺术, 将产品的广告主题元素与其他诸多元素建立一个有效的具有说服力的关系。本文就如何进行广告创意, 提出一个可视化的思维模型, 以解决广告创意中的“玄虚”问题。

关键词:广告创意:广告主题元素,思维模型

参考文献

创意思维的九种方法 第2篇

想像与联想思维训练

想像和联想思维在视觉艺术思维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是决定艺术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视觉艺术思维的训练首先要从想像和联想的训练人手。艺术家的想像力除了天赋之外,后天的训练也是举足轻重的。因此,要让艺术家积极地开动脑筋,针对艺术创作中的主题、类型、手法、思想内涵、形式美感和色彩表现等方面,充分展开想像的翅膀,发挥艺术创作的想像能力,不拘束于个别的经验和现实的时空,而让自己的思维遨游于无限的未知世界之中。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与科学一样,没有想像力的艺术创作,是不可能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

我们在作画时注重视觉对象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处理,这种知觉选择性与知觉对象的转化关系在现代视觉艺术的平面艺术中称为图(视觉对象)地(周围环境)反转。这是对视觉艺术家普遍进行的思维训练方法之一。最早研究图地转化关系的鲁宾(E.Rubin),他的著名的“Rubin之杯”(图)图形表现的是在一个长方形画面中画着一只对称的黑色杯,如果仔细观察杯子的左右空白部位,则发现是相对着的两人侧面像。随着视觉的转换,杯和人的侧面像相互交替出现,形成特殊的画面。这类图形在视觉艺术作品中被广泛地应用。如染织美术中的“千鸟纹”,广告、装演艺术中的各种画面等。图地反转变化的理论强调了人们的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利用这个方法加以训练,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艺术想像力。在此基础上,要求被训练者表达出与众不同、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在视觉艺术领域里,这样的训练是培养人们充分发挥艺术想像力而进行创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联想是人的头脑中记忆和想像联系的纽带。由人对事物的记忆而引发出思维的联想,记忆的许多片段通过联想形式进行衔接,转换为新的想法。主动的、有意识的联想能够积极而有效地促进人的记忆与思维。

美学家王朝闻说:“联想和想像当然与印象或记忆有关,没有印象和记忆,联想或想像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很明显,联想和想像,都不是印象或记忆的如实复现。”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联想与想像是记忆的提炼、升华、扩展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再现。从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一个设想导致另外一个设想或更多的设想,从而不断地设计创作出新的作品。

视觉艺术思维中的想像离不开联想这个心理过程。联想是通过赋予若干对象之间一种微妙的关系,从中展开想像而获得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产生的美感形成了特有的印象,而对视觉形象的记忆又随着人的思维活动形成了知觉与感觉形象的联系。因此,当某个对象出现时,人们的大脑会立即兴奋起来,随着它进行一系列的联想。例如,由“速度”这个概念,人们头脑中会闪现出呼啸而过的飞机、奔驰的列车、自由下落的重物等,随之还会产生“战争”、“爆炸”、“闪光”、“粉碎”等一系列联想,这些联想引导我们去体验它的力度、色彩和线条的组合。以图形创意训练为例,我们选取自然界中的一片树叶作为创作题材,通过艺术家的观察、思考和一系列的联想,创作出众多别具特色的艺术造型。由叶产生形的联想,如手、花、小鸟和山脉等;由叶的质感产生意的联想,如轻柔、双逸、旋转、甜美、润泽和生命等。艺术创作中联想的结果能够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感受。当一个人在欣赏他所喜爱的音乐作品时,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气氛和环境,从中联想到特定的色彩和空间形式。从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优美诗句中,我们可以联想到波涛翻涌的江水,一望无际的大海,清冷宁静的月夜,如梦如歌的乐曲和处于这种情景之下人的内心境界。虽然联想思维的形式往往是快速闪现或是模糊不清的,但艺术家们却能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及时捕捉而使其成为清晰的视觉形象。

联想有依据具体形象进行直接的、相关的联想形式,也有概念相近的或多种元素组合起来进行联想的形式,有的甚至是看似毫不相干的几个因素通过中间因素的转折达到联想的目的,事实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如同“月晕必有风来,础润必有雨落”,只不过这种联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发现并运用的。在国外一些艺术学院里,教授通常会给学生们出一些联想创作的练习题目,给你数个看似毫无联系的概念,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和联想能力,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用语言、画笔进行最佳的表现。这样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广泛联想的能力。使艺术思维的创造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标新立异与独创性的训练

在视觉艺术思维的领域中,艺术的创作总是强调不断创新,在艺术的风格、内涵、形式、表现等诸多方面强调与众不同。不安于现状,不落于俗套,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这些都是艺术家们终身的追求。标新立异是视觉艺术思维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方法。当艺术家在创作中看到、听到、接触到某个事物的时候,尽可能地让自己的思绪向外拓展,让思维超越常规,找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和思路,赋予其最新的性质和内涵,使作品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意境都表现出作者独特的艺术见地。

标新立异法要求艺术家在艺术思维中不顺从既定的思路,采取灵活多变的思维战术,多方位、跳跃式地从一个思维基点跳到另一个思维基点。

那些遨游在思维空间的基点,代表着一个个思维的要素,如在视觉艺术创作中需要考虑的风格、流派、色彩、图案、题材、材料或肌理等。多一个思维的基点,就多一条创新的思路,艺术家要从众多的思路中寻找出最新、最佳的方案。

标新立异的视觉艺术思维训练强调个性的表现,任何艺术作品,如果没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则容易流于平淡、落人俗套。个性表现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清代郑板桥是一位极赋个性的书画家,特别是他的水墨兰竹及板桥体的书法,与众不同,为世人所称道。他在书画创新方面有这样的诗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充分的个性表现属于个体及其对象,在于艺术创作的具体性、独特性和自由发展的意识。艺术创作的审美需求是不可重复的。对于同一个艺术形象,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各自都有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出人们的个性特征。

人们以不同的思维形式独立地进行思考,在心中建立起不同的审美形象。如画家们面对同一对象进行创作,所绘制出的作品仍会各不相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和审美体验。标新立异的视觉艺术思维能力还可通过视错觉和矛盾空间造型的训练方法获得。在日常的艺术创作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接受符合常规的视觉形象而忽视变异的方法,而艺术作品如果看上去总是一板一眼没有变化,便容易令人生厌。在平面设计中视错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与

众不同的创作思想。视错觉又称错视,指在特定条件下,由于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感觉上的错觉。如我们在停着的火车上看到另一列刚刚开动的列车时,一时间会误认为是自己所乘的列车开动了,这是人们感觉上的瞬间错觉现象。缪勒?莱依尔错视(图)图中是两条等长的平行线段,在线段的两端各加上方向相反的引导线,将人的视觉向不同的方向引导,会使人产生上线短下线长的错觉。同样,原本是完全平行的宜线,分别用不同方向的线段进行分割交叉排列,由于重复排列的线条导致视觉引导力,使人产生了线条排列的方向错位感、不平行感甚至线段的弯曲感(图)。我们在创作时可以尝试一下错视思维法,在人们看惯了的视觉形象中有意识地将局部进行错视处理,如利用线条的方向、线条的穿插、图形大小的对比、图地反转以及无理图形等方法,使人产生非自然的视错觉,达到一种独特而又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

矛盾空间造型训练是更为复杂的形式之一。矛盾空间是在平面空间中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幻觉空间。人们观察这种图形时,初看是完全合理的形象,经过仔细观看后却发现了许多不合理的矛盾空间形态。如边洛斯三角形、矛盾形、斜线交叉不合理形等,都是矛盾空间的典型作品(图)。在艺术设计领域里,矛盾空间形式的应用非常广泛。矛盾空间造型训练的方法,能够培养艺术设计师在理性思考中具有趣味性、个性和标新立异的特征。

广度与深度的训练

思维的广度是指要善于全面地看问题。假设将问题置于一个立体空间之内,我们可以围绕问题多角度、多途径、多层次、跨学科地进行全方位研究,因此有人称之为“立体思维”。这是非常有效的视觉艺术思维训练的方法之一,它让人们学会全面、立体地看问题,观察问题的各个层面,分析问题的各个环节,大胆设想,综合思考,有时还要作突破常规、超越时空的大胆构想,从而抓住重点,形成新的创作思路。

视觉艺术思维的广度表现在取材、创意、造型、组合等各个方面的广泛性上。从广阔的宏观世界到神秘的微观世界,从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从传统理念与现代意识的融合,都是我们进行视觉艺术创作所要涉及的内容。在现代视党艺术设计中,思维的广度似乎更加重要。有时设计一件艺术作品,不仅仅要依靠艺术方面的知识来指导,还要得到其他学科诸多方面的支持。如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设计师不仅要有艺术素养,还需要有建筑学、数学、人体工程学、人文、历史、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知识。

思维的深度是指我们考虑问题时,要深人到客观事物的内部,抓住问题的关键、核心,即事物的本质部分来进行由远到近、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人的思考。我们将其形容为“层层剥笋”法。

在视觉艺术思维过程中,思维的深度直接关系到艺术创作的成败。

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不要为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其他思维形式也如此,但在视觉艺术思维中则更为突出。许多成功的艺术范例都说明了这一点。视觉艺术是以塑造形象达到审美愉悦为主要目的的,在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不要只罗列现实中的一些表面现象,而要注重形象的精神面貌、意境表现。

思想内涵等多方面的表达,要将这些作为视党艺术创作中的主要思考内容。具有一定艺术深度的艺术作品,才能让观赏者回味无穷。产生共鸣,体味其中的艺术魅力。一般说来,如果一件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较深的艺术内涵和较好的艺术表现力,那么就说明作者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度。

流畅性与敏捷性的训练

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通常是指思维在一定时间内向外“发射”出来的数量和对外界刺激物作出反映的邀度。我们说某人的思维流畅、敏捷,则是指他对所遇到的问题在短时间由就能有多种解决的方法。如在最短的时间里对某事物的用途、状态等作出准确的判断.提出最多的处理方法。

据科研人员用现代化仪器测定,人的思维神经脉冲沿着神经纤维运行,其速度大约为每小时250公里。不同的人其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是有区别的。例如,人们面对同样一个问题,有的人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有的人能作出十几种乃至几百种判断并迅速想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是可以训练的,并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如美国曾在大学生中进行了“暴风骤雨”联想法训练,其实质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以极快的速度对事物作出反应,以激发新颖独特的构思。在教师出承题目之后,学生将快速构思时涌现出的想法—一记载下来,要求数量多,想法好,最后再对这些构思进行分析判断。经过这方面的训练,人们发现,受过这种训练的学生与没有受过训练的学生相比,思维的敏捷性大大提高,思维也更加活跃。

求同与求异思维训练

艺术的求同、求异思维,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以人的大脑为思维的中心点,思维的模式从外部聚合到这个中心点,或从中心点向外发散出去。以此为基础,又引申出思维的方向性模式,即思维的定向性、侧向性和逆向性发展。对于艺术的思维形式来说,这几个方面都是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了解、掌握并有意识地进行这种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利于我们在现代艺术创作中充分开发艺术潜力,提高视觉艺术思维的效率和创作能力。

求同思维就是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感知到的对象、搜集到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聚集”起来,探求其共性和本质特征。求同思维的运动过程中,最先表现出的是处于朦胧状态的各种信息和素材,这些信息和素材可能是杂乱的、无秩序的,其特征也并不明显突出。但随着思维活动的不断深人,创作主题思路渐渐清晰明确,各个素材或信息的共性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具有共同特征的要素,焦点也逐渐地聚集于思维的中心,使创作的形式逐渐地完善起来。

求异思维是以思维的中心点向外辐射发散,产生多方向、多角度的捕捉创作灵感的触角。我们如果把人的大脑比喻为一棵大树,人的思维、感受、想像等活动促使“树枝”衍生,“树枝”越多,与其他“树枝”接触的机会越多,产生的交叉点(突触)也就越多,并继续衍生新的“树枝”,结成新的突触。如此循环往复,每一个突触都可以产生变化,新的想法也就层出不穷。人类的大脑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就是依照这种模式进行思维活动的。人们每接触一件事、看到一个物体,都会产生印象和记忆,接触的事物越多,想像力越丰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这种思维形式不受常规思维定势的局限,综合创作的主题、内容、对象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此作为思维空间中一个个中心点,向外发散吸收诸如艺术风格、民族习俗、社会潮流等一切可能借鉴吸收的要素,将其综合在自己的视觉艺术思维中。因此,求异思维法作为推动视觉艺术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动力,是视觉艺术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是视觉艺术思维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创作思维过程中,以求异思维去广泛搜集素材,自由联想,寻找创作灵感和创作契机,为艺术创作创造多种条件。然后运用求同思维法对所得素材进行筛选、归纳、概括、判断等,从而产生正确的创意和结论。

这个过程也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求异——求同——再求异一一再求同,二者相互联系,侧向与逆向思维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左思右想”,说话时“旁敲侧击”,这就是侧向思维的形式之一。在视觉艺术思维中,如果只是顺着某一思路思考,往往找不到最佳的感觉而始终不能进人最好的创作状态。这时可以让思维向左右发散,或作逆向推理,有时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从而促成视觉艺术思维的完善和创作的成功。这种情况在艺术创作中非常普遍。达?芬奇创作《最后的晚餐》时,出卖基督的叛徒犹太的形象一直没有合适的构思。他循着正常的思路苦思冥想,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犹太原型。直到一天修道院院长前来警告画家,再不动手画就要扣他的酬金。达?芬奇本来就对这个院长的贪婪和丑恶感到憎恶,此刻看到他,达?芬奇转念一想何不以他作为犹大的原型呢?于是他立即动笔把修道院院长画了下来,使这幅不朽名作中每个人都具有准确而鲜明的形象。在一定的情况下,侧向思维能够起到拓宽和启发创作思路的重要作用。

逆向思维是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之一。按照常规的创作思路,有时我们的作品会缺乏创造性,或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当你陷入思维的死角不能自拔时,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法,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开辟新的艺术境界。古希腊神殿中有一个可以同时向两面观看的两面神。无独有偶,我们中国的罗汉堂里也有个半个脸笑、半个脸哭的济公和尚。人们从这种形象中引申出“两面神思维”方法。依照辩证统一的规律,我们进行视觉艺术思维时,可以在常规思路的基础上作一逆向型的思维,将两种相反的事物结合起来,从中找出规律。也可以按照对立统一的原理,置换主客观条件,使视觉艺术思维达到特殊的效果。

在平面设计中,逆向思维是常用的训练方法之一。如埃夏尔的作品《鸟变鱼》,这个作品打破了思维定势,将天上飞的小鸟经过渐变的处理手法逐渐演变为河水,而白色的天空逐渐过渡为水里的游鱼,鸟和鱼是图地反转的关系,画面自然和谐,耐人寻味。另一幅作品《瀑布》在构思上也采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利用透视的错觉,形成了水渠与瀑布的一整套流动过程,并在看似正常的图形中将局部加以变化,造成一个不合理的矛盾空间,仔细分析后得知这个画面是违背常规的(图)。

从古今中外服装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时装流行的走向常常受到逆向思维的影响。当某一风格广为流行时,与之相反的风格即要兴起了。如在某一时期或某种环境下,人们追求装饰华丽、造型夸张的眼饰装扮,以豪华绮丽的风格满足自己的审美心理。当这种风格充斥大街小巷时,人们又开始进行反思,从简约、朴实中体验一种清新的境界,进而形成新的流行风格。现代众多有创新意识的服装设计师在自己的创作理念上,往往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多一只眼睛看世界”,打破常规,向你所接触的事物的相反方向看一看,遇事反过来想一想,在侧向——逆向——顺向之间多找些原因,多问些为什么,多几个反复,就会多一些创作思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在人们的正常创意范畴之外反其道而行之,有时能够起到出奇制胜的独特艺术效果。

超前思维训练

在视觉艺术思维中,超前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形式之一,“是人们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在综合现实世界提供的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对于客观事物和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未来图景及其实现的基本过程的预测、推断和构想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思维形式,它能指导人们调整当前的认识和行为,并积极地开拓未来”。超前思维是指人类思维活动中面向未来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在社会发展的许多领域中,超前思维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在艺术创作领域里,超前思维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从思维的纵向、横向、主客观因素中,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揭示超前思维的规律,是视觉艺术思维中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尤其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视觉艺术思维活动必须与迅猛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联系起来。ZI世纪的艺术创作是艺术与科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没有高水平的超前思维活动,也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艺术创造。

视觉艺术思维的超前思维有一个特定的发生、发展过程。人们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由于创意的需要引发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分析和认识,在此过程中,或以主观愿望为动机引起超前思维,或是某些思维活动以超前思维的形式进行,再去主导相应的行为活动。超前思维的形象联想、艺术想像是创作构思中能够促进艺术家、科学家开拓新领域的一个环节。一些想像和联想的形象在没有被发明或被实践证实的时候,往往会被人们认为是荒诞的幻想,但正是无数这样的幻想多年以后成为了现实。如果没有人们的超前思维,世界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

这一点在科技领域里表现得尤其突出。人们曾幻想能够插上翅膀飞上蓝天,根据这种超前思维体现出的幻想,美国的莱特兄弟努力观察研究,终于创造出了虽然简单但能够飞上天的第一架飞机。法国科幻小说家德勒?凡尔纳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描述出当时还没有出现的潜水艇、导弹、霓虹灯、电视等,这些在不久以后都逐渐成为现实。“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作家都创作出了以人类飞向月球为题材的故事,这个人类的梦想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末被实现了,美国的“阿波罗”号宇宙飞船载着两名宇航员登上了月球。美国工业设计师诺曼?贝尔?盖茨(Norman Bel Geddes)1940年在“建设明天的世界”博览会中,代表通用汽车公司设计了“未来世界”展台,为未来的美国设计出环绕交错、贯穿大陆的高速公路,并预言:“美国将会被高速公路所贯穿,驾驶员不用在交通信号前停车,而可以一鼓作气地飞速穿越这个国家”。尽管当时有许多人对此表示怀疑,甚至提出反对意见,但这一预言现在已变成现实。高速公路以其安全、快速、实用的功能和美观的造型遍布全世界,为大自然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艺术创造的超前思维强调通过形象来反映和描绘世界。现代艺术创作除了艺术形式之外,还要与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有关方面联系起来。超前思维训练能够帮助我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面向未来,并从幻想中寻找思路,在创新中实现理想。

灵感捕捉训练 灵感思维是视觉艺术思维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形式。在创作活动,中,人们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想法经过反复思考而突然闪现出来,或因某种偶然因素激发突然有所领悟,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各种新概念、新形象、新思路、新发现突然而至,犹如进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这就是灵感。灵感的出现是思维过程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是智力达到一个新层次的标志。在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的头脑中,灵感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灵感能够使他们创意无限,获得成就。

灵感思维是潜藏于人们思维深处的活动形式,它的出现有着许多偶然的因素,并不能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我们能够努力创造条件,也就是说要有意识地让灵感随时突现出来。这就需要了解和掌握灵感思维的活动规律,如灵感的突发性,灵感在思维过程中的不连贯性、不稳定性、跳跃性、迷狂性等多种特点,加强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勤于思索,给灵感的出现创造切。列宾说过:“灵感不过是顽强劳动所获得的奖赏”。但这种灵感的到来并不是空穴来风,“得之在俄顷,积之在乎日”,辛勤的劳动、艰苦的探索,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灵感发生的先决条件。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及时准确地捕捉住转瞬即逝的灵感火花,不放弃任何有用的、可取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火星也要牢牢地抓住,这颗小小的火星很可能就是足以燎原的智慧火花。在许多艺术家的创作设计生涯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如米开朗基罗在创作罗马教堂壁画的过程中,为了以壮观的场面表现上帝的形象,他苦思冥想,没有满意的构思。一天暴风雨过去后,他去野外散步,看到天上白云翻滚,其中状如勇士的两朵白云飘向东升的太阳,他顿时彻悟,突发灵感,立刻回去着手进行创作,绘出了气势浩大的创世纪杰作。有一次肖邦养着的一只小猫在他的钢琴键盘上跳来跳去,出现了一个跳跃的音程和许多轻快的碎音,这个现象点燃了肖邦灵感的火花,由此创作出了《F大调圆舞曲》的后半部分旋律,据说这个曲子又有“猫的圆舞曲”的别称。这些都是艺术家抓住突然闪烁的灵感火花而创作出的优秀作品范例。又如,视觉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某个偶然的事件和突发的因素能使艺术家那模糊不清、反复思考却无结果的概念突然清晰起来。儿童的信手涂鸦。

行车时迅速后退的街景、古希腊神殿残存的柱石、随风而舞的树叶、大地龟裂的纹路、干枯树枝的交错排列等等,都能够触发人们心灵的共鸣而产生灵感,如果你果断而准确地捕捉住瞬时闪现出的灵感,对你的创作可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灵感的捕捉对于艺术家来说,是职业的

敏感与天性的结合。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中一旦出现灵感,往往激情高涨,如人无人之境,达到忘我、痴迷的程度,不顾一切地投人创作。普希金在抒情诗《秋》中描写了他在灵感状态下的创作激情:诗兴油然而生:

抒情的波涛冲击着我的心灵,心灵颤动着,呼唤着,如在梦乡觅寻,终于倾吐出来了,自由飞奔„?? 思潮在脑海汹涌澎湃,韵律迎面驰骋而来,手去执笔,笔去就纸,瞬息间——诗章迸涌自如。灵感出现的机遇对每个人是公平存在的,灵感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尽管它有时是稍纵即逝;甚至令人百思不解,难以捕捉。那些努力追求、刻意进取、随时留意并敏锐地感觉、捕捉到灵感的人是成功的典范。培根说:“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不停的思考、努力的探索。为艺术创作中灵感的出现铺平了道路,因而灵感始终们是那些勤于思考的人。

诱导创意训练

由于艺术创作中有许多具体的形象或形式存在,在视觉艺术思维训练的过程中_我们可以结合这些特点进行带有诱导性的提示。如视觉艺术思雄能否邀过对艺术用材的选择进行有目标得诱导对形象的构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新处理,形成新的艺术形象;对相同或相近的对象(同类成异类)用类比的方法加以诱导,使我们的艺术创作在进行过程中受到较多较好得提示。从而增强视觉艺术思维的效果。

我们可以提出许多问题逐一地进行考虑,从题材选择方面进行诱导

选择什么题材---古今中外。民间艺术。自然景观,科学技术等从什么角度选择题材--人类思想意识,自然形式美,科技动态艺术原理,宗教信仰,人生礼仪,民俗事象等。

反映什么风格---古典,现代,幽雅,浪漫,自然,前卫,奇特,梦幻。乡俗,田园等展现什么情感---热情,开朗,欢乐,豪放,奔涌,忧郁,悲伤,痛苦,自豪等

从形态处理方面进行诱导组合---用什么材料,什么形象,什么素材,什么方法,如何组合,组合得秩序,组合得部位等

渐变---色彩的渐变,色调的渐变,形态的渐变,大小渐变,粗细渐变,造型渐变,结构渐变等 添加---添加的内容,添加的形式,添加的大小,添加的次数,添加的长短,添加的厚薄,添加的疏密等 简化——减去什么,化整为零,简洁,缩减等。

打散重排——结构打散重排,色彩打散重排,线条打散重排,形象打散重排,材料打散重排等。颠倒——位置颠倒,组合颠倒,材料颠倒,主次颠倒,内外颠倒,形态颠倒,步骤颠倒等。从各种因素的类比方面进行诱导:

综合类比——排除事物之间复杂的表面现象,找出他们相似的特征进行综合的类比。直接类比一一二队自然界和人造物中直接寻找与创作对象相类似的因素作出类比。拟人类比——将创作的对象进行“拟人化”处理,赋予其感情色彩。象征类比——借助事物形象或符号进行抽象化、立体化的形式类比。因果类比——在两种事物、两种形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中进行类比。

根据这些有意识的提示以及具体的思维途径,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对此加以分析、探讨,不要忽略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和相关的因素,从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选择那些具有挑战性的、最赋美感的思路进行进一步的创作。

视觉艺术思维的训练更要从培养思维的创造能力和发展智力的角度着眼。许多成功的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创作生涯中都很注重读书交友,集思广益。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说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从书本中、自然中和朋友之间相互交谈的过程中得到创意的思路,找到创作的灵感,受到艺术的启示。俗话说:“三个奥皮匠,赛过诸葛务’,《论语》中也有“三人行,必有我师”,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是能够通过相互激发、相互补充而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每个人因为智力的高低、能力的大小不同,所受教育、环境影响以及研究方向的不同,形成了思维能力、思维效果和思想认识之间的差异。朋友之间的交流,实际上是一种智力相互激励的过程,通过交流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方面受到启示,在认识上有所突破。现代社会中的形式众多的

图形创意的思维特征与方法探究 第3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 教育基础课程 比较 研究

美国广告学教授詹姆斯·扬说过:“创意不仅是靠灵感而发的,纵使有了灵感,也是由于思考而获得的结果。”创意思维就是开动脑筋想点子,用智谋创造出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点子和想法。图形创意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运用,与一般思维比较,具有独创性、多向性、能动性和综合性。

一、图形创意思维特征

1.独创性:独创性是运用再生、重组等表现手法,融入别具一格的创意与联想,从而创意出独具一格的外形,表达深刻的创造内涵。

2.多向性:多向性表现在多角度深入地思考问题,全方位地提出问题,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限制,选择最佳方案。

3.能动性:在图形创意的过程中,能动性是创意思维中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不是客观世界在人脑内简单的被动的反映。

4.综合性:创意思维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空间上的概念和综合,它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形状、结构和意义上的分析上,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对各种思维进行综合、比较和选择。

创意思维是多种思维方式的协调与统一,只有充分运用创意思维的特征,才能给人们带来崭新的视觉形象。

二、图形创意方法探究

在现实的图形创意过程中,许多设计师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独创性。但是他们的思维往往脱离了实际,缺乏逻辑思维。由于他们不善于运用逻辑思维,在创作中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鉴别、筛选、连接和组合时,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此,图形创意要注重对设计师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一)发散思维与聚敛思维

1.发散思维是创意思维中最具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思维方法,可以培养创作者思维的灵活性。这种思维方式让创作者在创作时尽量摆脱空间和事件的束缚,充分发挥创作者的想象力,以一点带动多点去考虑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解决具体问题。吉尔福特说:“与人的创造力有密切相关的是发散性思维能力与其转换的因素。”他指出:“凡是有发散性加工转化的地方,都表明发生了创造性思维。”

2.聚敛思维是在已有的信息中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主要是培养创作者思维的整合性。

在聚敛思维的过程中,综合性是聚敛思维的重要特点,综合考察各种思维成果,进行严谨地比较和分析后发现最佳方法和方案。聚敛式综合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具有创新性的整合,即以目标为核心,对原有的知识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重组。

在图形创意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与聚敛思维能促进我们创意思维能力的形成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二)联想思维与想象思维

1.联想思维是指人脑记忆表象系统中,由于某种诱因导致不同表象之间发生联系的一种没有固定思维方向的自由思维活动。设计师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联想思维是图形创意的起点。联想思维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和相对的特点,在接近的过程中,进行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联想思维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之上,主要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事物与事物之间有了接近才能有联想,有了相似才能有联想,有了对比才能有联想,从而获得更多的设想、预见和推测。

联想可以成为拓展思维和视角的延伸导向,联想思维的四种形式有: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

(1)相似联想是指由外形、性质、意义上的相似引起的联想,由一个事物的外部构造、形状或某种状态与另一事物雷同、近似而引发的想象延伸和连接。

(2)接近联想是指由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有密切的邻近关系和必然的组合关系而引发的想象延伸和连接。比如,我们看到香烟就想起烟缸,看到马鞍就想到马,遇到大学教师时,就可能联想到他过去讲课的情景,这就是接近联想的结果。

(3)对比联想是由事物间完全对立或存在某种差异而引起的联想,是对与事物有必然联系的相反事物、对应面、对立面的想象延伸和连接。比如,我们看到黑夜想到白天,看到战争就想到和平,这就是对比联想的结果。

(4)因果联想是指由于两个事物存在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我们对事物发展变化结果的经验性判断和想象。这种联想往往是双向的,既可以由起因想到结果,又可以由结果想到起因。如看到蚕蛹就想到飞蛾,看到鸡蛋就想到小鸡。

2.想象思维。任何一件设计作品的构思都是建立在想象思维的基础之上,想象思维是由一个旧的事物发现一种新的形式,从而使事物具体化和形象化,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造型和美的结构。想象思维的过程,就是解构和整合的过程。对素材进行分析,把相关的形象加以分解,发掘出形象的可塑性元素;通过对素材的想象重塑,探寻出同构的可能性,整合创造出新的形象。

联想思维就是把与主题相关的各种素材形象联系起来。在处理的素材的过程中,通过想象思维对素材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把各种形象素材联系起来,创造出符合创意要求的新形象。

(三)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

在创意思维中,逆向思维是最活跃的思维方法。逆向思维通常与事物的常理相悖,相对于正向思维而言,就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来考虑的思维方法。在图形创意的过程中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逆向思维有三大类型:

1.反转型逆向思维:这种方法通常是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和因果关系三大方面作逆向思维。

2.转换型逆向思维:解决问题时使用的手段受到阻碍时,转换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换另外一种手段将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式。

3.缺点逆向思维:利用事物的缺点,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思维方法。

(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也叫做分析思维,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逐步推导,最终做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在图形创意的过程中,逻辑思维使想象更具合理性,同时对方案的选择提供了评判的依据。

在图形创意过程中,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是利用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使信息和概念都要落实到具体形象。

三、小结

一幅伟大的设计作品,往往富有非凡的创意,而这些非凡的创意产生于设计师不凡的思维过程,表现出设计师独特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常玉.设计的语言——图形的创意[J].群文天地,2013(4).

[2]李燕.浅谈图形创意与创造性思维[J].美术教育研究,2012(22).

作者简介:

郑丽伟(1972- ),女,河南许昌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装潢艺术设计。

浅析提升创意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第4篇

强调在教学思维训练课程中互动的原则, 通过互动更好地激活创造力、想象力, 这其实比基础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每一个课题的创意设计, 应该是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而得。教师应改变刻板教条的教学方法, 主动地与学生沟通, 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创作活动, 并视之为主体思想。还应营造一种活跃的融讨论、异想、探索、拓展于一体的活动氛围, 使学生愿意主动思考、参与创作。教学互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在创作课题训练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其责任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老师提出的课题训练中, 通过积极、自觉地思维去接受、理解、创意和设计。

在教育模式上要有创新, 老师与学生都要以一种主动与兴奋的情绪去教与学。这首先当然需要在教育的理念上加以更新。在传授学生知识和能力期间, 老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进行引导和帮助。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活跃的, 但是需要老师的挖掘和启发, 教师要把学生的创作构想置于主体位置, 不能轻言否定, 要帮助提升学生的智慧和创意才能。

老师和学生在和谐的互动氛围中共同研究探讨, 学生才会主动热情地参与其中, 从而培养贯穿直觉、认知、知觉、思维、理解的主动性, 有利于学生的探索、创新、创造。如果教与学都能够保持一种自由开放的状态, 活跃的课堂就将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交流场, 教师与学生都会获益匪浅, 深层的人文价值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 创造捕捉艺术灵感。

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课程需要灵感, 课堂上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去创造和发现灵感,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周边的事物, 勾起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能力, 才能为灵感的产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 训练学生及时准确地捕捉住转瞬即逝的灵感, 并马上记录下来的能力, 对任何有用的、可取的闪光点进行创意升华, 从而获得有意义的奇思妙想。

对任何一种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都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每时每刻都充满着新的发现和新的事物, 现实中的方方面面都能产生新的创作元素。例如:给学生们一个椅子的基本元素训练, 通过大脑进行想象和联想, 可以想象到树木、笔、桌子、农场、天空、地球、绿色、筷子、盆子、火、宇宙、汽车、钢铁等。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想象和不同的答案。因此, 教师要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 激发学生的灵感, 让学生们在无限的空间中追求丰谐变幻, 由无限的想象中产生学习乐趣, 在丰富的想象思维中得到能力的发展。

三、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教学中要结合实际, 根据学生的活动范围和学生的创意构思不同点, 引导学生积极发现事物。老师训练的课题要广泛、丰富、有趣,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出课题, 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 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现是关键, 艺术创作、艺术设计, 重要的在于发现。牛顿因苹果落向地面发现万有引力, 而我们每天经历无数新生事物却无动于衷, 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敏锐新鲜的感知力。因此, 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善于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有意地进行拟人化的思考能力。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训练, 学生能从不同的层次、方向、角度去训练和思考, 利用所学知识和艺术表现手法, 创造出新的作品。

让学生以观察的态度去认识周围的事物, 应从横向、纵向、多角度出发, 依据自己的需要去发现素材, 大胆创意, 这是成功地实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 上下左右空间立体思维方法, 进行创意设计。同时吸收国内外艺术大师优秀作品中的创作理念和创作精髓, 来充实自己, 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产生进一步探索真理和发现真理的需求, 并塑造敢于探索真理、勇于献身真理的品格, 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 发挥自己的创新性行动。

四、加强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寻找无限创意。

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对艺术创作和艺术创意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联想是人对事物记忆的想象和延展联系。人对事物的记忆往往会引发出无限的联想, 生活记忆的点滴, 灵感的闪现, 通过联想形式进行衔接, 转换为新的创意。加强学生主动的、有意识的联想能够积极而有效地促进其想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联想、想象思维在视觉艺术创作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是决定艺术创作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对学生的视觉艺术思维的训练首先要从联想和想象入手,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联想思维, 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汉字作为基本元素进行联想训练, 要求学生从心理学、美学、哲学、寓意、象意、形态学等角度考虑, 抓住其规范的秩序感, 寻找生活中的物体并予以取代, 要求组合自然, 从最简单的形态引发出最丰富的联想, 引导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

美学家王朝闻说:“联想和想象当然与印象或记忆有关, 没有印象和记忆, 联想或想象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但很明显, 联想和想象, 都不是印象或记忆的如实复现。”因此, 联想与想象是将看到和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提炼、升华、扩展和再创造。学生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对事物产生的美感形成了特有的印象, 随着活跃思维的形成而产生了知觉与感觉的形象联想。当转瞬即逝的灵感出现时, 学生们的大脑会立即兴奋起来, 随着它进行一系列的联想创作。例如:选定学生们每天都要穿的鞋子作为特定元素进行视觉想象训练, 让学生应用对比、夸张、含蓄、幽默等手法, 进行象形、象物、象意、象音的创意表现, 让学生经历非常富有感觉、富有感情, 具有亲身体验的过程, 来引发学生无限创意和超乎寻常的设计思维灵感。

五、面对不同的个性思维, 启发引导、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和专业水平, 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个别学生思维活跃, 但性格不稳, 对课题不认真思考, 也有的学生学习态度认真, 但思维不活跃, 往往作品平淡、没创意。因此,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哪里出现问题, 知识的积累和视野的宽度, 对选题的理解和掌握的灵活性、独创性如何, 再进行启发引导、因材施教,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热情。

对于学生的专业水平、性格、能力等多方面不同的情况, 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 挖掘出学生青春、活跃、积极、充满生机的无限创意。训练和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方式, 对事物的理解程度, 以及在创意设计思维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包括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气质等方面独特的品质等, 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思维。

在启发引导、因材施教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构思方案。然后根据学生的设计思路, 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和评价。既让学生有充分展现自己设计的机会, 又使学生的创意设计得到完善。对学生的设计方案不要全盘否定, 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要以鼓励、引导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相信自己具有一定的创意能力, 从而以旺盛的精力去进行创造。

参考文献

[1]林家阳.图形创意[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999.

[2]李共和.创意引导[M].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0.

[3][美]保罗勃兰斯基.艺术思维[M].青年文艺出版社, 2001.

[4]末棵.创意图形[M].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3.

[5]何辉.图形创意设计[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6]郑军.图形创意训练[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5.

关于逆反思维的广告案例 第5篇

什么是逆反心理

对于逆反效心理,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是:人们把一个人对外界的情感与行为做出负向心理反应并影响其后续行为的现象,称之为逆反效应;如果用在营销上,则是指有时某些消费者对某个营销活动的刺激产生与营销目的相对的或相反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简而言之,对于营销者设下的引导和预期,就是“故意对着干”、“反其道而行之”。而这种“对着干”,则成为很多营销人士假意创意的突破口。

新常态下商业广告创意的新思维 第6篇

新常态/商业广告/创意/新思维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极具精良创意的广告就像鲜活的精灵一样让人怦然心动;不具创意的广告就像产品说明书一样,让人索然无味。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广告行业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低起点,高速度”、即现代广告业的起点较低,但以数量的急剧增长为特征的发展方式高速地、持续进行了很多年。广告的创意也更多地向消费者告知清楚产品和服务本身的基本信息而已,其创意效果也更多地呈现出画面粗糙、构思和编排简单,情节不具故事性,表现力不具感染性等。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展示窗口的广告业,更是必须跟紧时代的步伐,重新梳理创意的思维,接受时代的考验:

一、广告的独特性需进一步增显

没有独特性就谈不上创意。由于我国现代广告业发展起步较晚,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模仿和学习其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广告运作模式和创意方法。这种学习的态度,也曾创造了我国广告业的高速发展。但一味地模仿和生搬硬套只有死路一条,邯郸学步、鹦鹉学舌只能走向死胡同。在新常态下,经济的驱动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尊重市场的发展规律,广告的创意要充分体现对各种资源的充分协调运作和创新效果。今年我国明确提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广告更是要体现其创意是否有新的突破和发展。通过独特性提升创意的品质,通过独特性取得竞争的优势。

首先,梳理优秀创意的规律和模式,找到独特的出路和方向。独特性绝不是异想天开的胡思乱想;也不是匪夷所思的怪异离奇。千万不能只图刺激得让创意的思想没有航向地乱飞。其次,不要被经典所拘束和限制,需敢于尝试,但切记要有局部范围的检验,当被一定程度认可才能付诸实践,否则容易走向另一种偏激。再次,独特性要适应产品对象的接受习惯和接受程度,这是独特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所有的独特都是站不住脚的,都会被市场抛弃。

二、广告的情感性需进一步强化

人性之所以伟大,理性的光辉和感性的亲和是两股同样重要的强大力量。在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不能仅靠要素的无节制投入驱动。广告的创意,也不仅仅再依靠各种资源的无限投入。情感诉求,一直都是广告创意的不竭动力源泉。产品说明似的看似理性的创意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在这种背景下,充分尊重人性,充分重视人性本身的需要,才是广告感情创意的有力突破口。品牌的个性是什么,就在于能体现某种人性的要求,能体现某种人性的价值。正因为它具备了这种价值和要求,才使得该品牌的个性那么具体,那么让人体会充分,这就是找准了广告与人性互动的那个敏锐且生动的碰撞点。

首先,发觉人性美好的方方面,点点滴滴。感性的素材是巨大的创意源泉。只要你具有生活的慧眼和灵敏的洞察力,在这里就有取之不尽的养分和感染点。其次,艺术本就是高于生活的,广告是一种实用的视听艺术,所以仅仅感受到人性的情感力量,还远远达不到广告创意的要求。要善于提炼,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出真、善、美;流水账般的生活记录,一般不会让人有触及灵魂的感动。再次,情感性还需具有普遍性和大众性,另类的情感诉求只能博得一时的眼球吸引,而不能使大众形成情感的向心力。

三、广告的故事性需进一步增强

情感强化的来源之一,就是动人的人间真情。情来自事,这事就是故事。空洞无物的说教,脱离生活的煽情,终是水中月、镜中花。广告不仅仅是产品信息的传达,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每个人都被各类庞大信息笼罩着,但大多都是徒添烦躁,带来心灵的触动为之甚少。经济新常态,昭示着粗陋的广告创意已经没有市场,玩概念的嘘头已经被消费者祛除于视野。从生活中提炼点滴的感动,才是创意的真实出路。而这一点,恰恰是我国文化的优势和特点,只不过我们一度忽略了此法。我们曾经被技术的花招手段扰乱的晕头转向,渐渐才明白,唯有坚实耐看的故事才是最牢固的基石。

首先,故事是来源于生活的,是真实生活得提炼。故事绝不是瞎编乱造,捏造事实,用脱离于生活的情节吸引消费者的目光,终究会被消费者抛弃。其次,故事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绝不是生活得真实版原原本本记录。故事要赋予可读性,就指的就是故事高于生活的艺术性,唯有这样,故事才耐人读、耐人看,才具强烈的吸引性。再次,故事不是简单的原因+结果。故事必须是有曲折的、有过 程的,是情节和关联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故事也宜曲折,但不能过于离奇,脱离生活。

四、广告的表达力需进一步科学

同一故事放在不同演说者那里,效果往往大不一样。这就是要善于讲故事,善于表达故事。擅长者,一件挺没意思的事儿,会让人感觉津津有味;不擅长者,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也会让他说的索然无味。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可以依据的技术手段更加多元化,我们可以突破的表达手法更加丰富化。这是时代为我们创造的绝佳良机,广告创意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讲故事是有规律的,创意是有章法的,这就是传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信息的有效传达,绝不是任性的想怎说就怎么说。过去我们只是简单地按照传播学的原理,把广告所要表达的意思,清晰、流畅地说出来。新常态下,我们更要注意表达的效果是否更能让人怦然心动,更能让人回味无穷。

首先,紧密把握传播学的规律性。一则信息的良性传达,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成功的表达经验,这些规律性的准则,就是我们少走弯路的方向指引。任性、幼稚地只图一时痛快,只能使表达的效果南辕北辙。其次,表达什么,还要参照企业营销的整体布局和思路,按照产品本身的定位,把营销的思想传播出去,也即,传播不是为了传播而传播。再次,表达的真实性和艺术性要很协调的柔和在一起。没有真实性,表达一定不感染人;没有艺术性,表达一定不美。

五、广告的民族性需进一步凸现

标准的东西虽易于传播,但民族的东西更具有迷人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现代广告的先锋领头羊,当然是生存于发达经济体的那些巨头广告公司。他们在世界范围传达的广告创意,很大程度是标准化的模式推行。但这种模式的背后也需文化做其平台的铺垫。当我国经济新常态来临之后,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在模仿期之后的创意之路该走向何方?我们广告创意的民族性是否应该在接下来的时期,真正体现我们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每个经济体都有其独具特色的运行方式,作为经济现象的广告,其创意更应该是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特色和魅力的鲜活创意。经济新常态就是肯定这种差异和特色的新常态;就是尊重事实的,鼓励具体特色创新的新常态。

首先,挖掘我们民族特有的生活、生产方式,经济运行特点,这些方式和特点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认可和不尊重这种基础,我们的创意只能是空中楼阁。其次,掌握和提炼我们这个市场特殊的表达习惯和接受习惯,就好比,再好吃的营养品,不适应自身的肠胃也是枉然。再次,用文化的力量积极推行这种民族性,这样我们广告创意才能走出国门,才能在地球村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才能在更具竞争的市场有竞争力和发展力。

参考文献:

[1]李冰.创新媒体融合,是报纸广告经营的新常态.[J].中国广告.2015-03-15

[2]齐建国.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J].西部论坛 2014-12-29

[3]蒯雪婷.广告心理学原理在广告创意中的实施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2-15

[4]史君.中国民族文化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探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5-01-15

广告创意的思维方法 第7篇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创意思维,方法

当今世界, 我们已经进入以知识、信息为支撑的新经济时代。在这个新的经济时代, 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主题。新的经济时代和人类不断创新的大潮, 同样给产品的设计理念、产品的设计方法和产品的设计思维等, 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据此, 本文特就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的创意思维训练谈些粗浅看法。

一、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与制造新的特点与趋势

纵观和分析目前国际、国内市场上流行的主流产品, 其设计与制造具有以下新的特点与趋势:

(一) 更新换代步伐日趋加快

新的经济时代, 产品的寿命周期大大缩短, 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以手机为例, 据有关统计, 在市场上, 手机上市时间达半年-一年之间的机型数量相对较多, 约占据产品总量的45.5%, 是市场销售的主流;上市时间处于1-2年之间的机型约占31.8%;上市达到2年以上的机型数量较少, 约占6.3%。这一数据表明, 手机生命周期一般维持在1年以内。产品上市1年以后, 便开始逐步进入市场衰退期。

(二) 消费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新的经济时代, 做大做强是企业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 不但国内最大还要国际最大, 特别是标准化、模块化的高速生产线不断涌现, 使得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产品制造成本的越来越低, 由此直接导致消费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如我国的冰箱行业, 经过20多年的优胜劣汰, 冰箱企业已经由最多时的200多家减至目前的10几家, 企业规模、市场份额迅速扩大。企业靠产量、靠价格拼市场, 可以说已经到了微利, 或者不计成本的异常惨烈程度。

(三) 制造用材更加广泛高质

随着各种资源价格的不断攀升, 现有技术设备的不断改进, 消费者的需求爱好不断多元化, 企业的技术引进、设备改造、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和人工成本相应大幅增加。据此, 企业必须通过采用新的原材料、代用材料, 设计开发低成本、高质量产品, 以降低综合成本。如国际某汽车企业以高强度的铝合金、特种陶瓷、碳纤维板等新型材料制造出混合动力轿车, 全车的重量只有几百公斤, 百公里油耗不到0.3升, 时速却可高达180公里。

(四) 节能环保安全要求更高

以节能环保安全为代表的产品, 是当今消费的一大特点和今后产品设计制造的趋势。在节能方面, 空调的变频技术和汽车的混合动力技术已经成熟, 冰箱低耗能技术正在不断挑战新低, 如欧洲已经研制出日耗电仅0.22度的低能冰箱。在环保方面, 人们的衣、食、住绿色产品越来越受到普遍欢迎, 以电力、氢为动力的零排放汽车正在逐渐成为市场新宠和研发方向, 洁净、安全、无毒的绿色包装理念已被社会广泛接受。在安全方面, 为了不断满足随着人们的需求, 高科技不断被用于构筑产品的安全屏障。

二、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师必备的创意思维素质

以上特点与趋势表明,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生命力, 与产品设计师密不可分。新经济时代的优秀产品设计师, 既包括产品市场的深入研究, 又包括出色的设计能力。这就要求产品设计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意思维素质。

(一) 具有强烈的设计创新观念

当今时代, 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创新的时代。创新是产品设计的灵魂。产品设计创新, 首先是设计师观念的创新。据此, 一个优秀的产品设计师, 必须具有强烈的设计创新观念, 时刻把创新观念放在第一的重要位置, 敢于和善于接受新的事物、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知识理论、新的制造工艺。唯此, 才能够在产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年代, 在消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瞬息万变中, 设计出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流产品。

(二) 具有敏锐的市场研判能力

无数成功的实例证明, 哪里有未被满足的需求, 哪里就有市场机会。一个优秀的产品设计师, 只有具备敏锐的市场研判能力, 才能够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优秀产品。为此, 积极研究消费流行趋势, 及时发现未被满足的需求, 坚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设计导向, 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 及时改进产品的设计方案, 力争在消费者新的需求形成之前, 超前设计出适销对路产品, 是优秀的产品设计师重要创意思维素质。

(三) 具有快速占有信息的能力

新的经济时代, 产品设计创意思维的展开, 主要靠获得大量的信息, 如当前主流产品、市场需求、消费结构、未来趋势、最新技术、制造工艺、高新材料等。因此, 是否具备很高的信息占有分享能力, 是优秀产品设计师的重要能力。

(四) 具有扬弃经验思维的能力

所谓的经验思维, 就是以人们的日常生活, 日常行为所积累的知识而进行的一种思维类型, 其思维水平不能够上升到概念性和普遍性的高度, 其危害是无视变化了的客观现实, 固步自封。经验思维一旦用于产品设计, 就有可能导致设计工作始终突破不了原有产品的框框, 实现不了设计创新和产品创新的目标。据此, 随时警惕和突破自己头脑中的固有思维定势, 不断克服经验思维方式, 养成人贵有疑, 小疑小进, 大疑大进, 不断否定自我的良好习惯, 是优秀产品设计师的重要基本功。

三、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创意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作为新经济时代产品的优秀设计师, 除了掌握新经济时代产品的设计制造与发展趋势, 具有较强的创意思维素质外, 还应该不断的自我强化创意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一) 不断的进行创意思维的广度训练

即养成良好的勤于思考习惯, 对任何事物都保持浓厚的兴趣, 认真分析并发现其存在问题, 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不带任何框框的进行联想列举, 以达到拓展思维, 开拓视野, 积累经验, 厚积薄发的目的。

(二) 不断的进行创意思维的深度训练

即依据任何事物都有无穷无尽的属性, 我们的头脑具有从其中进行任意抽象的原理, 对事物的属性内涵进行深入的创新思考, 以培养我们从本质上认识事物的能力, 进而发现一个新的天地, 产生新的创意。例如, 在产品的具体设计创意思维训练方面, 我们可以把已经上市的流行产品作为最好的研究对象, 注意追踪其该产品设计师的思维轨迹, 发现其产品设计中的新亮点, 然后在此基础上添加新技术、新功能, 由此达到既往与现实两个“思维机器”对接、改造、拓展、延伸, 以设计研发出更新更先进的主导产品。

(三) 不断的进行创意思维力度训练

即训练思维不断站在新的俯瞰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在思考问题中注意已有知识和其他学科相互嫁接、侵润, 并不断引进新的概念、新的方法, 使思维在边缘地带或夹缝地带另辟蹊径。“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通过不断变换事物的认知角度, 达到突破原有思维定势, 进而发现新的价值目的。长期坚持创意思维力度训练, 可以使产品设计师的思维新颖独特, 其设计创意常常能够收到打破常规的意料之外效果。

(四) 不断的进行创意思维多级训练

即依据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创新过程, 事物的发展不是一个平面, 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多维体, 人们参与认识事物过程, 不完全处于同一层级的原理, 有意识的使我们的思维由单一向多级转变, 训练我们的思维尽可能的实现多层级思考问题。比如, 在产品设计创意中, 我们即可利用自身的实践经验, 又可以利用他人的设计教训;即可利用所占有的第一手资料, 又可利用第二手、第三手的信息;即可利用过去层次的设计成果, 又可利用未来的层次的研究成果, 这样通过上下求索, 把产品设计与过去、现实和未来紧密联系起来, 最大限度的减少设计缺陷, 达到最完美的设计效果。

(五) 不断的进行创意思维空间训练

生理学告诉我们, 一般高等动物的大脑都有一些“剩余”空间, 而人的这种剩余空间更大, 这就是人的思维具有的独特才能。开发这个独特才能, 使我们能够打开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正如哲学家詹姆斯所说:“其实, 天才只是以非习惯的方式去理解事物的能力罢了”。詹姆斯这里所谓的非习惯方式说, 其实就是空间创意思维的运用。为此, 在日常的事物处理中, 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对思路进行空间化设计, 最大限度的存储、改造、整合、重组大量信息, 并自觉坚持依据多种变化因素, 从时间跨度上对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全景式思考;从空间跨度上对事物的内部、外部环境等方面, 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联系, 以取得全面而系统的思路创新。

参考文献

[1]白晓宇.产品创意思维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3月

广告创意的思维方法 第8篇

一、灵感触发

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创意突围呢?除了传统的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转换思维与位移思维、跳跃思维与线性思维之外, 还应在观察方式及素材分析上多下功夫。学会以生活为师, 将自己的思路变为由点到面的程式。

1、师从生活

想要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就要学会扎根生活, 从生活中找到设计的雏形。抱着一种时刻准备着的心态面应对冗杂的信息流, 有意识的锻炼自己信息加工的能力, 比如说怎样将所见所闻迅速视觉化、如何面对具象的视觉形象将其符号化亦或是用与常人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事物。架构图形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方法有很多, 首先要学会寻找事物 (元素) 之间的联系, 尝试每天给自己一个命题。如果让你寻找生活中可以替代人面部的元素, 除了插销、消毒筷子盒、滚筒洗衣机等还有什么;其次要有不同的观察视角与思考方式, 当看到了一个橙子, 比如把橙子从中间剖开它的截面是什么样子, 在各个角度去观察它的形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是什么特征使橙子区别与橘子, 这种特征又怎样用图形语言加工概括出来;当看到光的照射下自己的影子, 要去发散性的联想, 假如自己站在台阶上、水面上影子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怎样在影子处融入自己的想法是思考与艺术化的关键所在;当看到含苞待放的花朵要惯性的联想到它的生长规律和周期, 很多植物的生长规律都隐藏着数理关系 (斐波那契数列、黄金比率、曲线方程等) , 如何将这些理性的规律感性处理是我们要思考的关键点。假如我们每天都可以用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揣摩生活中的细节, 那么设计灵感将会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萌发, 而非苦思冥想下的产物。

2、扩大素材的搜集面

好的素材可以刺激设计者的灵感、与受众形成心灵共鸣, 这里的好不能片面的理解为唯美、有新意、画面色彩和谐、构图舒服的图片或画作, 还应注意其素材广度的体现。可以尝试从建筑艺术、雕塑艺术、服装艺术、音乐艺术、文学艺术、摄影艺术甚至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的壁画艺术等诸多艺术形式中挖掘素材。有时候摄影师镜头下的感人场景、文人墨客笔下的人物、音乐中的节奏与韵律、凝结了民间智慧的剪纸等都会触发图形创意的灵感。

二、创意表现

当灵感出现之后, 还应注意有效的整合自己的思路。除了运用一些图形创意的构成形式之外, 还应注意跨学科的汲取养分让图形创意作品更加具有厚度和玩味性。

1、构成形式的灵活运用

想要图形变得有意思可以借助一些构成形式, 比如矛盾空间、视错觉、正负形、异影、置换、同构等。有意识的借助图形创意的构成手法将元素之间所呈现出的关系艺术化处理, 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语境。比如日本设计大师福田繁雄的很多海报作品都是以图形作为主要元素表现主题, 热衷于正负形的应用, 在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以人物头像作为主体元素, 将头发与音符、鸟、马等元素进行了元素替换, 将音乐的主题加以升华, 图与底之间完美转化。在其为UCC咖啡馆、日本京王百货及个展的宣传海报中都有所体现, 将正负形的形式加以旋转和重复并置的骨架使作品更具隐喻性。热衷于图形语言的大师还有很多, 比如马蒂斯在海报《剪刀》、《庄园主》、《天鹅湖》等的图形表现中对异质同构、借代和肌理转换的运用为受众营造出丰富的联想空间。荷兰科学版画大师埃舍尔在《昼与夜》、《圆的极限》、《鱼与鸟》、《画廊》等作品中利用视错觉及镶嵌艺术营造出的奇妙空间。

2、多种艺术流派的借鉴

不能将图形创意视作割裂的设计门类或是片面的理解为技法的套用, 可以尝试将多种艺术流派中的精髓由表及里的融于图形之中, 无论是表象的表现手法还是内在的情感渲染。比如波普风格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运用作品中特有的单调和重复表现高度的商业文明社会中人们的内在感情;挪威画家蒙克在《呐喊》中折射出的具有隐喻性的图形、色彩以及扭曲的形态表现其情感的表现主义风格;立体主义在分析具体对象的基础上, 对形态进行分解、重构, 打破传统绘画艺术的媒介局限 (运用综合材料, 如木片、沙、金属、旧报纸等) , 颠覆传统绘画的观察与表现方法, 否定传统的透视法则, 更新空间处理的观念;杜尚在作品《下楼梯的女人》所阐释的未来主义对大机器时代速度与金属质感的绘画表现;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和玛格丽特在绘画艺术的空间透视结构、解构与重组、同构、夸张、变形、悖论、置换、变异、蒙太奇等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荷兰“风格派”运动中简化物象特征并抽象成纯粹的几何元素, 注重在非对称的不平衡中寻找到绘画与设计上的视觉平衡;“达达主义”的荒诞滑稽等都极大地丰富了图形设计的语言。

3、跨学科汲取养分

除了风格的吸收及表现技法的灵活运用外, 图形创意还应跨学科吸收养分。比如分形艺术中的自相似、无穷性在图形理念及表现模式上的拓展, 数学悖论中的彭罗斯三角及莫比乌斯带在埃舍尔作品《果皮》、《婚姻的联接》、《果皮》、《骑士》中的应用, 心理学中的弗雷泽曲线所产生的视幻效果以及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对达利作品 (画面中充斥着抽屉、火、蜗牛等潜意识符号) 的影响, 化学中美妙的晶体结构, 地理中的等高线等都与图形创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尝试用跨学科的思路提升图形创意表现的深度可以让作品更具神秘感和研究性。

三、结语

图形创意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地位不可小觑。应从开始的灵感触发到后来的创意展现都应摆脱纯技法的影子, 尝试从生活和自然中寻找突破口, 通过将图形本身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及吸收中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图形创意风格。

摘要:图形创意不是简单的思维发散及素材堆叠, 本文围绕灵感触发和创意表现两个部分对图形创意的设计思维及方法展开研究, 意在通过多方位的图形语言探究寻找寻一些新思路及新方法构筑图形语言。

关键词:图形创意,灵感,构成形式,艺术流派,跨学科

参考文献

[1]许延浪.科学与艺术[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

浅谈广告创意的思维方式 第9篇

以下是对广告创意的几种主要的思维方式的探讨。

一、事实型思维方式

事实型思维方式是广告创意的几种思维方式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相对来说也比较易于掌握。在广告创意的过程中,以要宣传的商品本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来设计,这种思维方式比较简单直白。

事实型思维方式常以突显广告商品的名称或商标来增强消费者记忆,加强商品形象的塑造。常见的有可口可乐的广告,其标志性的红颜色、自由快活的波浪线、流线型的Logo以及曲线形的包装玻璃瓶身,都因其反复出现给人极强的印象。

以商品包装为宣传要点的例子当属瑞典品牌绝对伏特加。瑞典本来并不是伏特加酒著名的原产地,但是因其基于包装的独具一格的创意宣传,大大提高了市场份额,成为知名的伏特加酒品牌。绝对伏特加的宣传海报以简洁的透明玻璃瓶身为主角,展开了丰富地想象,与各种场景、事件、地点、习俗等相联系,反复出现的包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赋予产品戏剧化、多元性的印象,大大增加了产品的文化内涵。

有一些广告以产品制造的方式为创意的来源,视觉上以精密的机器制造、整洁的厂房、专业的工人等为主要角色,使消费者有亲临参观之感,令人信服。另外有一些广告以亲切的小故事出发,比如某一护肤品广告讲述,发现因为工作需要经常淘米的老婆婆手部皮肤格外细滑,从而生产了以大米为主要成分的护肤品,以其生活化的平淡的叙述反而深入人心。

以上都是从产品的直接因素为创意来源,还可以从产品的间接因素寻找创意来源。有一些商品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也许有悠久的历史,也许有特别的产地,或者有某位名人喜欢用,也可以成为商品宣传的创意来源。

现在广告的媒介多种多样,宣传的时候将产品特点与媒介相结合,传统纸媒,或是新奇的网络直播,都可以在宣传中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二、想象型思维方式

想象是将记忆中的事物进行创新性的改造,创建新的形象与情境,需要有极大的概括性。

想象型思维方式可以把两种现实中存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形象。比如一个化妆品的海报,画面缤纷非常、色彩极尽艳丽,将京剧花旦的眼妆、印度的额头、日本艺妓的唇妆等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形象,突出了化妆品色彩明艳、造型性强的优势。

有时可以利用想象进行适当地夸张,比如冰淇淋上有几个很小的人在滑雪,夸张了冰淇淋的寒冷,造成新奇有趣的视觉形象。

三、垂直型思维方式

垂直型思维方式是一种思路清晰的思维方式,沿着有序的可测的方式,进行程式化的思考。随着思考的线索由低到高、由浅到深、自始至终,脉络明确,像侦探小说一样沿着一条思路延伸,直至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是比较深入的思考方式。

四、水平型思维方式

水平型思维方式也就是横向的思维,在很多条件相近的情况下,相互比较分析,寻找区别,发现问题,再追寻解决方法的思维方式。在横向扩展的比较下,思维范围比较宽广,有利于突破旧的思想观念,产生出人意料的新观点。

五、发散型思维方式

发散型思维方式比垂直型和水平型思维方式更加不受束缚,是从一个点向四面八方呈现出放射状的思维方式。更加强调思维的多个方向,从更多的角度来看问题,思考途径从单一思考到多维思考,更加丰富。这种思维方式更适合广告创意,用生动的形象来演绎某种抽象的概念,并用一种新颖的角度或方式。

发散型思维方式更容易调动感知,展开全方位的联想。但是在思维发散的同时,也要注意提炼,既放得开,也要收得回。

六、头脑风暴型思维方式

头脑风暴型思维方式是广告公司进行创意时常用的方法,两人及以上的一组聚在一起为同一个主题共同创意,这种方式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首先创意不能

受到他人的干涉,还有就是要将所有灵感和想法都记录下来,以启发其他人,是个集思广益的过程。

头脑风暴法进行创意时,要有一个有组织能力的主持人,在会议中对创意过程有清晰地了解并作以启发诱导,能够坚持相关原则,充分调动参会人员的积极性,灵活地处理各种问题,使会议能够顺利地进行。

参会人员最好是五到十人左右,人数过少达不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人数太多会导致思路过于分散难以归纳总结。参会人员的专业背景要尽量宽,能够有更加丰富的知识结构,最好能有消费者的参与,这样能够突破一些专业知识的禁锢。

主持人要向大家介绍所要宣传的商品或者服务的特点、背景、使用方法、目标消费群体、和同类其他产品的相关情况等等,使大家明确此次头脑风暴所要解决的问题,对相关的创意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接着参会者将会进入思维高度自由的阶段,畅所欲言,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营造出一个激扬的气氛,在各种特别的想法的碰撞下产生有价值的思考和灵感的火花。然后将有专门的创作人员针对可行的构思进行具体创作,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效果令人满意的创意设计。

七、结论

广告创意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广告的宣传效果。在广告创意的过程中,思维方式是决定广告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创作出优秀的关键所在。广告创意人员、学习广告设计的学生要着重锻炼自己的创意思维,掌握事实型思维方式、想象型思维方式、垂直型思维方式等思维方式,做出优秀的有感染力的广告。

摘要:在广告创意的过程中,思维方式是决定广告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创作出优秀的关键所在。广告创意人员、学习广告设计的学生要着重锻炼自己的创意思维,掌握事实型思维方式、想象型思维方式、垂直型思维方式、头脑风暴型思维方式等思维方式,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关键词:广告创意,思维方式,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红.广告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玛丽.美国设计专业基础课目完全教程[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试析现代情感性广告的创意思维 第10篇

一、现代广告的使命

广告最基本的功能是认知功能。广告能帮助消费者认识和了解各种产品的标志、性能、用途、使用和保养方法、购买地点和价格等项内容, 以此为媒介向消费者传递信息, 与市场进行有效沟通。市场的竞争越激烈, 广告的作用也就越突出。广告在传递产品信息方面, 是最直观且最有效的手段, 它能有效地在广告主与消费者之间承担起信息沟通的作用。它一方面有效地把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使消费者认识、了解、产生兴趣、刺激需求欲望, 最后促成购买行为, 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把市场动态、消费者对商品质量及售后服务的反映和意见, 以及同行业产品的情况等信息反馈回广告主, 使广告主依据这些反馈信息, 完善自己的产品销售机制。这种信息的传播与反馈, 大大地促进了同类产品的快速发展, 从而使市场得到良性发展。

树立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是广告主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广告则是提高产品知名度不可缺少的武器。大规模的广告宣传能使本企业的产品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 这对于企业开拓市场是十分有利的。精明的企业家, 总是善于利用广告, 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 从而占领市场, 推动竞争, 开拓市场。

消费者从认知产品到购买是需要从广告中得到肯定准确的信息的, 现代广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地点给予消费者准确的信息, 以及必要的视觉、情感刺激, 从而使其产生对产品的需求心理。同时现今商业竞争激烈, 新产品层出不穷, 人们很难一一了解这些新产品的特性与作用, 而广告通过商品知识介绍, 则能起到指导消费的作用。

二、现代广告中的情感性思维创意

现代广告创意已逐渐成为广告成立的核心部分, 其情感性创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媒体广告的经营水平。一个优秀的广告作品, 不仅要准确地体现出产品的特性, 以及与同类产品的优势差异, 而且要在其广告构思上作出能够打动消费者情感的创意性设计。用具有感染力的情感因素及艺术化的创作方式来完成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 这就是现代广告创意时需要考虑的情感性思维。广告创意的优劣, 对广告所表述的产品的市场认知程度的高低有相当的影响。

产品之间的竞争, 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其广告宣传的竞争。通过优秀的广告作品被消费者认知是产品快速占领市场最快最有效的途径。情感性广告主要就是围绕打动消费者的情感所作的思维创意, 所谓情感性广告就是指广告的内容或者广告的表现形式以感情为主线, 通过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打动消费者, 通过对消费者情绪与情感的唤起而在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建立起积极的联系。它们侧重于感情表达, 较少直接表述产品信息, 只突出广告的表现手法。这种广告又叫做“情绪广告”或“感性广告”。艺术的感染力最直接的就是情感因素, 审美的过程就是主体对美的对象不断交流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广告作品能以理服人, 首先要能以情感人, 要使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广告作品中要充分利用情感的心理攻势, 诱导消费者去接近广告的商品和服务。这就需要广告创作者在对广告进行创意时要考虑消费者的消费目的, 在产品真实性的前提下利用情感性诉求的手法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情感性广告除了像普通广告一样对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产生影响之外, 还对消费者产生以下四方面的影响:1.它们能够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反应, 进而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2.这些情感同产品联系起来, 从而产生对该产品的态度或产品的选择。3.由广告引起的情感, 进而又产生对该广告的态度。4.情感的作用还可以转化到使用的体验。根据这些, 可以总结出情感性广告的创意要求基本上有以下两点:第一, 要针对消费者对产品情感的强弱来表现自身的品牌;第二, 在呈现产品特性的同时能够把握消费者的情感激发点。使用这种能够刺激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广告才能将产品与市场有效地联系起来。广告中的情感性表达我们可以理解为“杠杆作用”。这种杠杆作用体现了情感激发点在购买行为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反过来, 它也引导我们制定我们的策略和创意。

百事可乐作为世界饮料业两大巨头之一, 100多年来与可口可乐在广告上大打持久战。上世纪80年代之前, 百事可乐在与可口可乐的商业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 主要原因是其竞争手法不够高明, 尤其是广告的竞争不得力, 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弱于可口可乐。然而在经历了与可口可乐无数次的交锋之后, 百事可乐终于明确了自己的定位, 以“新生代的可乐”形象对百事可乐的消费人群作了定位, 从年轻人身上赢得了广大的市场, 也使其“后来居上”。从其定位上看这是具有战略性眼光的。因为百事可乐的配方、色泽、味道都与可口可乐相似, 绝大多数消费者根本喝不出二者的区别, 所以百事可乐在质量上根本无法胜出, 百事可乐选择的挑战方式是在消费者定位上的转变。百事可乐摒弃了不分男女老少“全面覆盖”的策略, 而从年轻人入手, 对可口可乐实施了侧翼攻击, 并且将其标志、广告进行全新的创意改革, 能够刺激年轻人情绪的东西都被运用到百事可乐每一期的广告当中, 从形象代言人 (深受青年人喜爱的当红艺人) 的选择、人物造型、最流行的音乐舞蹈动漫元素的运用, 都标示着百事可乐独特的、新潮的、有内涵的、有风格创意的主题思想。百事可乐力图利用广告充分展示其产品“年轻、活泼、时尚”的形象, 这准确地抓住了年轻人的情感需求, 成功打开了年轻一代的市场。

由此可见, 情感性广告就是以情感传达为首要原则。在进行广告创意时, 广告人要善于将各种情感性信息符号元素进行最合理最恰当的组合, 使其具有新颖性和创意性, 并能够在“新颖性”与“消费者认知能力”之间寻找到最佳结合点。情感能够让人们作出不同的选择, 通过广告的情感诉求使购买者选择购买某些品牌的产品, 并且持续购买这些品牌的产品, 并将其推荐给别人, 这是情感性广告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现代产品消费倡导“以消费者为中心”, 如何在一个产品投入市场之后, 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所倡导的“以消费者为中心”, 主要就是看其广告。情感性广告在完成这一目标时, 更具有说服力。影响广告情感诉求的因素有很多, 广告创意需要按照说实话、抒真情的原则, 要以现实为基础, 以现实为对照, 要立足于现实去表达情感, 抒发激情。这种理想和激情来源于对消费者认真负责的态度, 来源于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 情感性广告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何修猛.现代广告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

[2]王玉成, 韩天雷编著.广告心理战[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6.

[3]方蔚林.现代广告写作[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4]张金海.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来自《星星》的逆向广告思维 第11篇

再看2013年底在央视和湖南卫视两大电视台播出的《咱们结婚吧》,同样有着长相甜美的女主角,同样有着轻喜剧风格的流畅剧本,但人们对于其中出现的各类品牌的态度却截然不同。紧随其后上映的电影《私人订制》更是因为高额广告费未播先火,被观众定了调。

同样都是偶像,同样都有产品的使用,为什么待遇却如此不同?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一句歌词道出了广大受众的心态。看看剧中各种刻意的品牌logo遮挡,与我们影视剧植入品牌的刻意露出形成了鲜明对比。Logo遮挡,从一定程度上看是撇清了剧组与商家的关系,仿佛在说“我并没有盯着观众的钱包”。这种突兀的方式反而提醒了受众的注意,挡得住logo却挡不住产品,伟大的网友总能通过蛛丝马迹找到真相,有的网友甚至通过颜色对比找出了全智贤所用口红的品牌。比起购买的欲望,探寻的过程可能更有吸引力,越是遮遮掩掩就越能勾起人们的兴趣,越不想让人知道却总能被翻个底儿朝天。而更有意思的是,韩国的民族品牌“三星”从开始的各种高调遮挡到后面的高调露出,就像谜底公开一般,得到答案的喜悦瞬间代替了对于logo露出的反感。确定这不是阴谋?淘宝数据显示,《星星》剧同款搜索从电视剧开播以来,一直位居高位。

其次,起底明星生活和追逐大牌一直是国民孜孜不倦的爱好。全智贤在剧中饰演了一名当红女星,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社会地位,开豪车穿名牌的奢侈生活,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无不向往。身为明星,当然要有神秘感,穿了什么,吃了什么,用什么牌子的化妆品,岂是我们这些平民所能知道的?而除去明星的个人感情,这也正是八卦的社会心态最为关心的话题。哪个明星希望暴露自己的私生活,但是谁能躲得过受众旺盛的好奇心?自然,她的吃穿用度也就成了众多粉丝关心的话题。让那些欲说还休欲擒故纵的品牌得了逞。

而后,LV的大衣、BURBARRY的手包、UGG的长靴、爱马仕的斗篷……清一色的世界顶级品牌。本来就是平民少有的昂贵大牌,加上不接地气儿的女明星,这样的品牌定位与人物塑造相得益彰,与受众内心对于明星的定义一拍即合。当明星遇上大牌,这让网友们很难淡定。出于对明星生活的向往,买一件与明星同款的风衣、箱包是亲身体验明星生活最简单的方式。但这样的植入首先要求品牌本身已经有足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否则你靠什么去hold住全场?

但,抛开表象看本质。植入广告的本质是一种营销传播的工具,它的主要目的与营销一致,也就是“要受众买我”。商品被信息化后,希望引起更多受众的关注和喜爱,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提高销售量的目的。因此,“喜爱”、“关注”都是手段,将商品最大程度地销售出去才是目的。从这个角度看,国内影视剧的粗暴植入未必是失败的,一再被提起,一再加强记忆,总会让受众在同类商品的选择中受到影响。且我们不妨细想,多数受众反感的到底是产品还是剧组?(当然,我们不能为此就原谅剧组以剧情为代价,过度商业的行为。)

浅谈广告设计教育中创意思维的培养 第12篇

广告创意与创意思维。广告一词的产生一说是源于拉丁语, 原意是“我大喊大叫”。后演变为英语中的广告Advertise, 其含义是“一个人注意到某件事”, 再以后演变为“引起别人的注意, 通知别人某件事”, 而它的最终目的是——引起注意、广而告之、促进商业销售。

广告创意是表现广告主题的新颖构想, 是为了表现广告主题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它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产物, 是广告的思想内涵和灵魂, 是具有说服力的要素。它可以在广告中有创造力地表达出品牌的销售讯息, 以迎合或引导消费者的心理, 并促成其产生购买行为, 或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广告诉求, 从而达到广而告之的宣传目的。

创意思维是众多思维方式中的一种, 但创意思维不同于其他思维方式。从构成学角度, 创意思维是一种类似于特异或打破的思维方式, 总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 其目的是通过特殊的思维构建方式, 体现寻求突破的思维过程, 传达标新立异的创新欲望。创意思维是人类智力活动中最有创新精神、最具奇特性和最富创造力的部分, 它包括各种新思路、新谋略、新对策以及各种新发现、新思想、新设计、新产品、新筹划和新假设, 并且它又是文艺创造、广告制作、公关策划、企业CIS、城市规划、产品设计等策划和设计部分的“灵魂”和“核心”环节, 是其中最有创造力最奇特的共鸣节点。

创意思维的精髓是反常规、新创造和新意境。而任何学科创造的第一步都离不开反常规, 因此创意思维是科学发明与设计创造的源泉, 更是广告创意不断产生、广告设计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由于广告设计是审美、工艺、载体材质、产品功能及社会文化等诸多的结合体, 因此创意思维在广告设计中也将必然的遇到很多既定因素的约束, 这些因素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创意思维的拓展和发挥, 尤其是部分学习该专业的学生, 反而更易受到教学引导、市场、风格、技术和成本等现实因素的制约, 难以摆脱习惯思维和迎合教师审美情趣思想的束缚, 因而很难形成具有典型创意思维精髓特征的设计作品。更重要的是, 思维的僵化限制了设计师和广告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创意思维的养成与拓展在此意义层面上显得更为重要。

同时, 广告设计的发展与时代背景、地域条件、文化艺和科学技术等综合因素息息相关, 广告设计伴随新材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时代对其期望也越来越高, 并且出现一种由单一促销目的向文化艺术、社会责任体现等方向发展的新的价值取向, 同时广告设计已成为流行与时尚的前沿阵地。这就使得社会对于广告设计的创新要求愈发强烈, 因此在广告设计活动中及教学实践环节, 创意思维的培养也变成越来越棘手的一项任务。

创意思维的形成机制及培养。创意思维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也不是完全孤立的个体行为, 它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需要有效的引导、需要得当的方法。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不一定会有丰富的创意、一个稍显愚钝的学生却也可以经过训练而使大脑中充满令人惊奇的创意。但可以肯定地是, 不想成为好的设计师、没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执著精神和目标的学生一定不会有所突破。

总体来讲创意思维是在环境、动机与方法三要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因此培养创意思维的主体工作要紧密围绕这三个要素开展, 既创造环境, 培养动机和讲求方法, 同时鼓励设计者形成自己的思维拓展体系, 深入挖掘广告设计的灵感源泉。

1.环境。让我们来看看广告创意过程的一般经验:首先当接到一个任务时, 一般情况我们都会去思考, 先明确“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最终达到怎样的效果”。这样的思维方式结果是使你明确了目的和方向, 但是不是倍感压力了。但如果换个方法, 先不去想那么多, 先去试用你要去作宣传的产品, 或去卖场实地看看它的销售环境, 了解下销售第一线工作人员对产品的看法, 问问促销人员这个产品以哪些购买人群为主, 把这一切当作是一次新的了解生活的途径去享受, 你是不是会感觉轻松呢?在这种相对宽松及轻松的氛围下再去做广告创意, 你是否觉得信心十足呢?

其次, 不要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当你有了一个想法时, �尯也许你会很兴奋, 感觉是个好点子, 你会去和朋友、家人、�葹�h浐�同事分享, 但如果他们不赞成你的想法, 你还会坚持吗?也许那真的是个好点子!

再次, 要不间断地思考。当你有了一个不错的创意, 你的老板, 你的老师告诉你, 不错就是它了, 你还会去继续思考吗?也许更好的点子在等着你!

最后, 就是要树立自信心。当你明知这是个好点子, 但别人却因为没有认真去了解而不赞同, 或者保留意见, 你还会相信自己的调研结果及通过一系列工作而得出的创意吗?

通过一般经验和一系列的假设, 我们可以看出环境会在你的创意过程中自始至终的影响你, 也许是好的影响, 也许是坏的影响, 但可以肯定的是, 你只有在一个轻松的环境当中, 并且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来应对环境对你的影响, 你才能寻找到头脑中的创意宝藏!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必须要在学习团队中形成鼓励思考、鼓励创新的风气, 且提供制造这种风气的自由宽松、平等讨论的课堂大环境。同时在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挥, 要遵循个体发展的自然规律, 如若违背客观事物发展的常规, 又何来创意呢?创意大多在“试错”中产生, 没有对不同意见的容忍, 缺乏对错误的宽容, 人们就会因怕犯错误而不敢进行创意活动, 创意就会被深深地埋藏。教师应该学会容忍学生看似“幼稚”的创意, 因为这样可以使他刚刚建立的创意思维习惯破土萌芽。奖励是创意的雨露, 如果正确的创意能得到回报与鼓励、承认与尊重, 人们的创意活动就会增加, 教师如果懂得适当的奖励, 学生的创意思维便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2. 动机。人们的创意动机可能无奇不有, 但重要的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为利益、利润。当今社会, 利益、利润成为人们产生创意的重要驱动力。许多发明创造都是投资的结果, 一个新企业的产生也往往是创意与投资的结果。这样的创意与投资, 大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可计算的回报。二是好奇。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 因好奇而要把事情探个究竟, 就会萌生创意。三是质疑。不轻信他人的结论, 导致创意的产生。四是兴趣。创意活动本身可能是一种享受, 人们为享受创意的过程而进行创意活动。人们的创意动机越强烈, 创意活动就越频繁, 而这些动机又常常可以被良好的外部环境所激发。

任何“新构想”并非突如其来的念头, 任何一个感觉上突如其来的“新构想”, 其实都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累积。这与个人的生活环境、价值取向、文化背景等等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广告设计过程中必须明确学习动机, 否则便很容易安于现状, 形成缺乏创造力的处事方式和态度。我不禁要问, 迷途的羔羊又如何能似上帝般创造世界呢?所以我们必须在广告设计教学活动中, 引导学生树立目标、信心, 学会质疑, 自觉锻炼逻辑思维, 从而促进创意思维形成。

3. 方法。不同领域的创意有不同的方法, 但有些方法具有一般性, 如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好学多问、相互启发, 不迷信、多质疑等。除此之外, 也有一些较为专业的方法。比如, 对现有结论的假设前提提出反假设, 看能否得出新的结论;把不同专业的人集合在一起, 集思广益, 从不同角度提出毫无限制的多种方案方法, 从中找出创意点子来。更为专业的方法则是演绎法, 即从前提条件推演出结论。溯因技巧则是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原因猜想 (即假说) , 然后再找方法或通过实验加以证明或证伪。类比技巧加上归纳技巧, 也是发明发现的有力工具。

广告设计的创意方法也是丰富多样, 但归根结底都是从人的心理出发, 且在设计构成学中都有了详细的指导, 所以在广告设计教学活动中, 一方面要使学生充分了解设计创意的一般形式美法则, 还要注意创新意识的不断培养。

上面已分析说明了创意思维形成的机制及培养方法, 由此得出创意思维培养的基本原则: (1) 在教育思想、观念上, 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尤其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2) 在教育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着力于内化。教育者一方要着力于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内化进程;学生一方要自觉通过“体察——体验——体认——体行”各环节, 把学习内容真正内化于自己的身心。 (3) 在教育组织形式上, 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意思维形成和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这种育人环境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宽松、开放、安全。 (4) 在教育方式方法上, 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提倡个性化教育。

总的来说, 创意思维的培养, 以教师本身来讲, 应鼓励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的方式。就创意思维培养的内涵来看是教师通过课程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以激发和增强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达到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应用想像力的机会, 以培养学生敏锐、流畅、变通、独创及周密的思维能力。

摘要:针对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 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挥因素的出现, 从创意思维的形成机制来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意思维培养。

关键词:广告,广告创意,创意思维,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洪涛.略论家具设计中创意思维的培养[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4年7期13-16页.

[2]林伟贤.创新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

[3]郭力宣, 胡世发.创意学全书[M].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7.

上一篇:一体化治理下一篇:校园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