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的设计方法

2024-09-11

园林规划的设计方法(精选10篇)

园林规划的设计方法 第1篇

1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发展情况

我国最初的风景园林是模仿前苏联模式的城市及居民区绿化, 由于缺乏对艺术和文化的认知, 所以, 当时的风景园林实际上就是绿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我国的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开始有了快速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种植设计、植物造景、植物配置上。不少研究学者们详细地论述传统园林种植的设计, 比如, 孙筱祥先生阐述了植物造景的概念及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理论。21世纪诞生了更多新型的概念, 比如节约型园林、生态园林等。当下, 我国的园林植物景观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用于指导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随着现代园林景观的需求不断加大, 还需在植物景观的理论及方法上做出更深入的探索。

2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和实践的问题

虽然我国现代的风景园林规模越来越大, 但是设计师在面对巨大的项目时会容易缺乏植物宏观规划及思考的意识, 很难突破传统的设计理念, 观念停留在植物景观规划的表面, 缺乏整体植物景观的艺术效果, 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中, 容易忽略整个系统工程的社会、生态价值[1]。所以, 很多情况下, 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的过程中, 缺乏对风景园林的规格、体量、苗木来源的认知, 会导致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

如今的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在规划和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建立一套完整的施工设计体系有利于明确植物设计的思路、内容, 规范植物景观设计程序, 因此, 提供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施工建设的完整体系也成为了重中之重。

3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3.1 分析植物景观的现状

规划、分析植物景观, 进而确保整个工程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分析的现状主要是收集资料、现场调研及周边考察。收集的资料主要是了解当地的气象、土壤、水文、地质等, 收集地域性植被分布资料。现场调研主要是收集场地的信息, 有植物资源、水文条件、地形等。此外, 周边环境的考察对于整个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来说, 尤为重要, 不仅要熟悉场地内的概况, 还需知道整个城市的绿化面貌、绿地的概况等。

3.2 明确规划植物景观的用地、空间等

在现代风景园林中, 设计师需要明确规划植物景观空间、植物景观特色、植物景观时序、植物景观色彩等, 确定指导思想, 解决植物景观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植物的景观规划设计在整个风景园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促使丰富多彩园林景观的构成, 达到自然属性形成的植物景观, 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感受[2]。可以说, 植物的景观规划设计所营造出的景观效果及产生的生态效益将直接决定风景园林作品的成败。

3.3 设计植物景观规划的具体方案

如今,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的设计广泛地应用于风景园林中。在进行设计植物景观规划的方案时, 要从大尺度宏观规划层面深入到中小尺度的设计层面来考虑, 需要充分掌握设计空间、选择物料、立面设计群落。详细设计规划层面的空间, 选择不同的群落单元的植物材料, 进行群落的立面设计等, 才能更好地确保现代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3]。

3.4 设计施工图, 加强现场配合

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施工图需要准确表达出种植设计的内容和意图, 需再次调整前期不合理的设计, 对于比较复杂的种植地段, 可以分为多种种植图。此外, 应根据种植工程说明书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从而确保植物景观规划的科学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很多设计时无法预见的问题, 在面对实际中的问题时, 设计师要迅速调整现场, 确保施工后的结果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 设计的现场调整及配合工作是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4 结语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倍受大家关注。由于植物景观的设计在整个项目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所以, 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程序和方法就尤为重要, 只有采取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法才能保障整个工作的合理运行。

参考文献

[1]许冲勇.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的探索[J].中国园林, 2010 (3)

[2] 王杰.关于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探讨[J].科学之友, 2010 (2)

生态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方法 第2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一、利用植物造景的“三搭配”原则

1.品种搭配原则。在景观设计中,植物品种的搭配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景观可以给人不同的惊喜,一年到头景观设计以获得成功。植物景观的过程中,根据一年四季植物的特点,比如一些树在春天开花,有一些树在冬天开花,有一些树在秋天的绿叶,有一些树在绿色叶子在冬天。在选择植物时,考虑植物的不同的特征,使景观有每个赛季的一个亮点。一般来说,每个季节重点不同,使其他植物作为配角和衬托,突出亮点。作为一个绿色突出碧桃如春天的特点,在设计时使常绿乔木,落叶树木的比例1:3,树和花灌木比例1:1。春天,碧桃花,旁边的常青树出发的绿色景观,以弥补缺乏常绿园林花卉、数量的缺陷。

2.大小搭配原则。通常,会有各种类型的景观植物和树木,在设计时应该考虑的位置树木,因为树木,尤其是树的相对快速增长必须配置在一个合理的位置,强调景观的关键点,并认为其增长空间和结构的影响。对于较小的树和花在树安排,同时考虑人为因素在较小的树木的景观设计。

3.色系搭配原则。颜色是植物景观植物的搭配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不同的季节是不同的颜色,因为每个工厂尤其是叶子颜色的变化是最明显的。在设计时,颜色组合的植物配置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特点和植物之间的互补作用,补充和衬托。景观在春天当主要突出颜色,设计师必须选择合适的突出植物的颜色,衬托其他植物,但在夏天,春天,主要的设计颜色可能会突出显示颜色不适合夏天, 然后让衬托植物在夏天逐渐代替春天的颜色。同时,夏天是热的,色彩设计应该让人感觉凉爽,冬天很冷,暖色的亮点。当然,颜色设计原则应该基于人们的传统理解,如特定主题突出一个花园,将在设计部门的主题。

二、生态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方法

1.层次搭配。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中应特别注意植物层次搭配,合理的植物搭配,能增加景色层次感。例如将不同颜色的花木有机搭配组合,使花木之间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以此丰富色彩,让层次更清晰。如将1 米高的常青树、5 米高的红枫树、10 米高的银杏树以由低到高的排列方式进行配置, 这样给人一种不同层次颜色清晰分明的感观,先是1 米高的绿色常青树,再是5 米高的红色红枫树,最后是10 米高的黄色银杏树。

2.生态园林设计时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具有生命, 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植物配置时, 要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使植物正常生长, 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首先,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配置的树种, 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 尤其重要。以地处亚热带地区为例, 最新推荐使用的优良落叶树种, 乔木类有无患子、栾树等, 耐寒常绿树种乔木类有山杜英等。其次, 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配置树种, 例如, 杜鹃、茶花、红花继木等喜酸性土树种, 适于PH 值5.5 至6.5 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质。而黄杨、棕榈、桃叶珊瑚、夹竹桃、枸杞等喜碱性土树种, 适于PH 植7.5 至8.5、含钙质较多的土质。第三, 要根据树种对太阳的需求强度,合理安排配植的用地及绿化使用场地。第四, 要根据环保的要求进行配植的树种。在众多的树木之中, 有许多不光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 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 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树木时, 应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 配置适宜的树木。例如, 在株州市工业污染比较大的城市中, 在粉尘较多的工厂附近、道路两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桧柏、龙柏, 悬铃木等易于吸滞粉尘的树木; 在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 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 如广玉兰、海桐、棕榈等树木。第五, 要根据绿地性质进行配置。各街道绿地、庭园绿化中, 根据绿地性质, 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如设计烈士陵园绿化时, 树木宜选择常绿树和柏树, 以表现烈士英雄“坚强不屈”高尚品德; 在幼儿园绿化设计, 选择低矮和色彩丰富的树木, 红花继木、金叶女贞、由红、黄、绿三色组成, 带来活泼气氛, 还要考虑不能选择有刺、有毒的树木如夹竹桃、构骨等树木。

三、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

1.关于植物群落。每一种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来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 规范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保证群落的发育和稳定状态, 群落中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本、地被的组合, 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 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

2.遵从“互惠共生”原理, 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 彼此相互依存, 双方获利。例如: 兰科植物、云杉、桦木、雪松、核桃、桑等植物与菌根具有共生关系; 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 皂荚、白蜡等在一起生长时, 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 如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 可见在配置植物种类时, 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3.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由于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都不一样, 经济发展也不平衡,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 城市绿化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城市园林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 融合地方文化特色; 只有把握历史文脉, 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城市中空气污染、土壤理化性能差等因素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 所以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为主, 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地产生生态效益, 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

四、结语

总之,植物配置的景观设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植物配置方法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创新园林植物配置艺术的设计,并充分了解植物的特点,综合考虑景观的结构、功能、布局、优化植物的分布,利用植物促进生态平衡,使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也使景观建筑,促進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旭明.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探讨[J].山西林业.2008(01).

园林规划的设计方法 第3篇

目前我国有些地区因为缺水, 每年导致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保守估计有1 000多亿元, 北方地区尤其如此。除此之外, 城市在能源消耗上, 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因此, 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工作思路。城市园林景观不但能美化城市环境, 也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还能有效地为城市储存水资源。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能够实现园林的环保节能和节水的功能, 所以,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至关重要。

2 北方地区的园林规划设计现状

2.1 整体规划不完善

现在北方地区的城市园林规划都是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相结合, 但即便如此, 城市园林的规划还是做的不够完善。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城市园林规划区域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脱节。这主要显现在城市园林规划与城市给排水和灌溉系统未进行统筹考虑。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城市园林规划的时候, 只单纯地考虑了园林部分, 未对园林灌溉系统进行考虑。出现了园林已经建设完毕, 灌溉设施才开始建设, 造成许多灌溉设施都是临时性的, 致使无法对城市水资源进行统筹安排, 造成了水源的浪费。

2.2 未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城市园林的一大特色就是要有水的景观, 如喷泉、瀑布和人工湖等。这些景观的日常维护需要大量的水, 而供给这些景观的水主要来自城市供水系统。城市供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生产和生活用水, 而当城市园林规划了水景之后, 就要为水景提供水源, 在原本水资源就紧张的北方地区, 会出现水景与人争水的现象。并且现在北方地区的水景在水的利用上做得不够理想, 表现在水景中的水用完之后, 直接排到了下水道中, 没有对其进行二次净化和利用。其次, 北方地区受经济水平和条件制约, 园林灌溉设备落后, 许多地区的园林灌溉还采取老式的喷灌设备, 不但用水量大, 效果也不明显。

2.3 园林规划与城市建设脱节

城市园林规划应与城市建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城市建设为城市园林提供基础设施, 城市园林为城市建设提供优质的园林和绿地, 二者互为补充。但是北方地区的园林建设在规划的时候与城市建设出现脱节现象。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 城市园林规划的园林和绿地, 有时因为城市建设需要, 变更为住宅用地, 先期的规划和设计只能沦为空想。而新建的住宅项目又需要进行配套的园林绿化设计, 其园林绿化设计只考虑了小区的美观和绿化功能, 没有与整个城市园林规划统一步调, 比如北方许多城市在建或规划的住宅小区, 都建设或规划了大量的园林和绿地面积, 这在水资源相对紧张的北方地区, 明显是不合时宜的。所以, 城市园林规划要与城市建设达成一种共识, 要将城市建设中的园林和绿地规划融入到整个城市园林规划中来, 进行统筹考虑。

3 环保节能节水型园林规划设计

城市园林的作用除了美观之外, 还应扩展其功能, 在城市园林规划时, 可以在建筑物表面种植藤蔓植物进行立体绿化。藤蔓植物的第一个功能是美观, 增加城市的绿色景观;第二个功能是在夏天可以有效防止阳光对建筑物的照射, 降低建筑物表面温度, 节省建筑物的空调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 减少电能的消耗, 降低二氧化碳和氟利昂的排放。第三个功能是藤蔓植物在建筑物的表面生长, 在北方出现风沙天气的时候, 能够起到防风防沙的作用。

3.1 改变园林和植被的种植模式

由于北方地区普遍缺水, 在树木和植被的选择上就要选择耐旱的品种。在种植的时候, 尽量选择多种植树木少种植被。因为耐旱树木需要的灌溉量小, 且根系锁水效果好。在种植的时候, 除特殊场所必须种植草地外, 其余的地方尽量选择种植树木。在种植树木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地形因素、土壤因素和树木自身的条件, 做到不同品种的树木覆盖不同的高度, 做到科学种植、错落有致, 既实现园林的美化功能, 又能减少灌溉水量, 实现保水锁水的目的。尽量做到一个绿化区域就是一个完整的树木群落, 提高树木的抗旱能力, 尽可能多的保住城市有限的水分。

3.2 合理布局

园林规划设计做的再好, 如果不与城市水系结合, 也很难实现其功能。所以在园林规划设计中, 要先考察城市供水系统布局, 做到方便取水灌溉。其次减少水景设计, 由于北方地区缺水现象明显, 水景的维护需要用水量很大, 过多的城市水景会消耗大量城市洁净水源, 得不偿失。北方地区园林规划设计应本着不消耗城市洁净水源, 又实现了对水源的保护的设计原则。

3.3 选择抗旱保湿的树木和植被

北方地区的特点是气候干燥, 风沙大, 水资源紧张。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 要通过园林建设来实现城市面貌的改变。城市园林可以有效提高空气湿度、防尘防沙, 通过树木和植被锁住土壤中的水分, 保住城市现有的水资源。所以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 对树木和植被的选择就要做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树木和植被首选抗旱品种, 根据城市自身的环境特点, 选择适宜城市环境的树木和植被品种, 在实现园林绿化功能的同时, 又节约了城市的水源。树木选择时, 要注意高低搭配, 采取乔木和灌木分层种植的方式, 使得树木之间相互依存, 共同生长。

3.4 选择合理的灌溉方法

目前多数地区的园林灌溉或多或少的都采用了一些新型灌溉方法, 比如喷灌、滴灌和地下灌溉。北方地区也已经推广使用了喷灌和滴灌方法。所以在北方地区的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 要把园林灌溉系统和园林一起设计出来, 使灌溉系统成为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 喷灌、滴灌和地下灌溉能够节水45%以上, 灌溉效果好, 对树木和植物的生长也有利。由于喷灌喷射的面积大, 覆盖面广, 所以在植物高度低的地方可以采用, 比如草坪和花卉以及低矮的灌木丛。其次, 滴灌具有节水节能的特点, 经过调查, 滴灌可以节约用水50%左右, 节能55%~70%。滴灌一般应用在乔木的灌溉上, 有时也用在花卉的灌溉上。滴灌应用起来比较简单, 只需要铺设供水管道即可, 供水管道可以是永久的也可以是临时的, 最理想的方式是在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将管道设计成永久性的灌溉管道, 省去了日后铺设管道的工作量。地下灌溉的科技含量最高, 灌溉效率也最高, 地下灌溉能直接作用于植物的根部, 将水分充分地供给植物根部, 保证水分一点也不发生流失。地下灌溉对地面不构成任何影响, 是一种最理想的灌溉模式, 结合北方地区缺水的现状, 最适宜搞地下灌溉。

3.5 充分利用城市所有水资源

城市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里的自然水, 以及地下水系, 这些水源成为常规水源。除此之外, 城市每天都有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和回收, 这些废水经过处理之后, 完全可以满足数目和植被的灌溉要求, 所以在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 要将这部分水源充分利用。这样以来, 就减少了城市供水系统的压力, 将废水变废为宝。此外, 对雨水也可以进行收集储存, 进行适当的净化后用于树木和很自卑的灌溉。只有对城市所有水源的充分利用, 才能解决园林用水的矛盾, 才能发挥城市园林的作用。北方地区尤其要注意对处理过的废水和雨水的利用, 只有这样, 才能在发展好城市园林的同时, 保证不给城市供水带来过多的负担。

3.6 引入先进的抗旱高科技产品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抗旱产品非保水剂莫属了, 保水剂的本质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 和水不相溶, 覆盖在水的表面, 能够保证水分不发生渗漏和蒸发, 使水在灌溉的过程中不发生额外损失, 提高水的利用率。

3.7 培养设计人员环保节能和节水的设计理念

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的人员, 要牢记园林规划设计的宗旨, 要将规划设计方案与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 在北方缺水的地区, 就要增加树木的种植面积, 减少草皮的种植。树木和植被的选择要耐旱保湿的。在北方缺水严重的地区, 并且区域内没有自然河流和湖泊水源的, 就要减少水景的规划和设计规模, 尽量缩减水景。在平时的园林规划设计中要使园林规划设计方案具有环保节能和节水的特性, 培养设计人员环保节能和节水的设计理念。

4 结语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关系到城市的综合环境, 为提升城市形象, 打造宜居都市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再好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都应与城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都应符合国家有关节能减排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大政方针相一致。所以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 要采取有效措施, 保证设计方案符合节能环保和节水的要求, 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摘要:分析了北方地区的园林规划设计现状, 指出了环保节能节水型园林的应用前景, 从规划布局、植被种植、灌溉等方面探讨了环保节能节水型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环保节能,节水,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王霞, 孙仕军, 于威.关于发展节水型园林绿地的思考[J].中国园林, 2004 (2) :71~72.

探讨我国居住区园林绿地设计的方法 第4篇

关键词:特殊作用;设计原则;技术设计

我居住区是城市的细胞,创造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建设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备齐全、有利于居民工作、方便出行、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舒适的人类居住区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应该突出园林绿地在居住区中的作用。居住区园林绿地的总体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 园林绿化的特殊作用

根据实际调查,绿化已经在我国大部分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小区绿化做得还不够完善,经过归纳,小区绿化改善环境的具体作用可概括以下几点:

1)实现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减少“热岛效应”;

2)改善空气湿度

3)防风减尘

4)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

5)分泌杀毒菌,消灭空气中的病菌

6)减弱噪声,减少城市噪声污染

2 设计原则

2.1 功能与形式统一

居住小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绿色设计应该做到不同地域、不同建筑形式的小区绿化更具特色。特色是绿化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户外活动的要求不同来设计。千万不能盲目模仿。绿色设计首先应该满足人们生活起居的功能要求,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比如我国北方四季分明,特别是华北地区,秋冬季干旱多风、寒冷,夏季烈日炎炎。因此绿化首先应该从防护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冬季防风,降低风速,防尘的效应;夏季应该考虑通风、遮阳降温的作用。

2.2 经济实用原则

所谓经济实用,就是说居住区的绿化设计应该考虑以最少的投入并且取得最佳的效益值。而要适当减少投入,首先应当善于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适当整理,没必要大量改变原有地形地貌,强调“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的优良传统;其次,小区房屋建设,对原有的土壤破坏强度极大,建筑垃圾更是危害城市土壤,因此,在一些尚不发达地区,应当选择比较粗放的管理投入考虑,在选择树种时一定要以地方树种为主,选择一些耐贫瘠、抗性强、管理简便的树种为主,缩减在树木培育和管理的费用。

2.3 美化美观原则

园林绿地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它把植物、建筑物、建筑小品、水体等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美观的景观。一个好的园林设计作品,它必然明确创意、因地制宜地形成特色,要符合一切完美艺术的构图基本规律。

园林景观要在对比中求调和,在调和中求对比,使景观即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又突出主题,风格协调;

其次、韵律节奏很重要,园林景观中一些等距离的行道、围栏、绿篱的简单重复显得过于单调、枯燥,因而有交替、起伏曲折变化的节奏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使园林绿地景观生动活泼起来。

在园林构图中,应该要考虑到各部分之间的主从关系,使各部分之间宾主分明,而不是喧宾夺主,形成极不协调统一的效果。

3 技术设计的类型和要求

技术设计是绿化工程施工的依据,因此,技术设计图要准确无误地严格按照实际比例设计。从住宅建筑用地的绿地设计以及住宅小区专用绿地的设计。

3.1 建筑用地的绿地设计

居室前后绿地(宅旁绿地)设计:居室前后的绿地是紧靠窗前墙基部分的狭长地段的栽植,又称基础种植。在使用上,居住建筑前后的宅旁绿地应配合住宅的类型,居住建筑的平面关系,层数和楼的高低,间距大小,向阳或背阴以及建筑组合的形式等因素进行设计。在底层住宅,往往将宅旁绿地规划分成每户独用院落,用绿篱、花墙或栏杆围隔。院落中按住户的情趣安排内容。也可把部分绿地分给低层住户形成自行安排的独用院落。

排楼楼间绿地设计:排楼的楼间绿地一般为长方形的绿地。楼间绿地是居民经常在户外短距离内活动的主要场所,相当于大的庭院。因此,技术设计必须考虑居民日常活动及户外休息的方便。从总体上说,楼间绿地可以是规划式布局,也可以是自然式布局。应避免雷同,形成各具特色的布局。

组团式楼间绿地设计:近年来出现的居住区有很多组团式布局。也就是四面朝向的四栋楼围成一个庭院。使绿地相对集中,更加开阔,更加有利于居民的户外活动。组团式绿地近于方形,在使用上由于东西向楼的单元门口。

高层塔楼式住宅的绿地设计:高层塔楼式住宅多为10层以上,居民集中。户外活动空间应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塔式住宅一般入口设在背阴面一侧,因此另外三面应作周边式绿化设计,宽度加大便可以配置较为丰富的树丛,采用乔、灌、草混交的方式。

3.2 居住小区专用绿地的设计

居住小区或居住小区专用绿地包括各类公共建筑设施环境的绿地。例如中小学、幼儿园、商业服务业网点、储蓄所、邮局、锅炉房、垃圾站及车库的绿化设计。小学及幼儿园是培养教育儿童,使他们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健康成长的场所。绿化设计应考虑创造一个清新优美的室外环境。同时,室内环境亦应保证既不曝晒,又很明亮的室内学习环境。

商业、服务中心环境绿地设计:居住小区的商业、服务中心是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就近购物,如日用小商品、副食。

小区停车场及存车库的绿地设计:目前,自行车的存放已是小区环境中使人十分伤脑筋的问题。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小汽车的停放同样是杂乱无章,堵塞小区道路,破坏环境绿化。如果安排不合理,这种现象将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小区内的环境整洁,甚至发生丢失、损坏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的安定。

居民小区道路的绿地设计:居民小区道路应该强调的是为居民生活服务,有别于城市干道绿化。首先应方便居民生活及活动的需要,从功能上说它是小区绿化的骨架之一。首先是发挥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也就是起到防风、防尘、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其次是美化环境的功能。

4 结束语

浅谈园林规划及其设计方法 第5篇

1 建设生态园林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 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 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 (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 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系统中, 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 种群间相互协调, 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 其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 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 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 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 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让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 即在园林建设当中, 模仿自然生态景观, 通过艺术加工, 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是, 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 以植物造景为主, 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2 园林规划设计

(1) 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不论是厂区绿化、校园环境、公园绿化, 还是街道绿化, 其主要功能均不同。

(2) 提高园林绿化的艺术品味。高品味的园林绿化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 不仅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 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 它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 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 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3) 应有历史文化内涵。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 是人造景点应注意的, 能否画龙点睛, 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 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 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 被人们所接受, 景点宜恰到好处, 忌贪多、太杂。

(4) 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 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 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5) 树种选择的论证。实践证明, 以什么树作主体, 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我们见过用小叶黄杨作马尼拉草坪镶边最后全被吃掉, 小叶女贞绿化草甲壳虫大暴发难以根除, 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 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 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 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 病虫害的交叉性, 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 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 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 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 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 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 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6) 科学估算园林建设成本及管理费用。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绿化, 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 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 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 只有低水平维护, 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 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 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 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3 园林设计的可更改性

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 并非十全十美, 或无可辩驳不可更改的, 应该留有选择余地, 同时尽管原理相同, 不同人的风格也不同, 形式也有差异, 都有可行之处。自己的设计尽管经过论证, 亦难免有忽视或不当之处, 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论证拿出来供建设单位及同行研究,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删除, 吸收别人合理的意见, 最后尽可能地完善设计方案, 在实施中还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这既给别人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使用单位能一目了然各项指标要求, 也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得到提高。

4 结语

总之, 对园林设计论证应加强其管理, 规范其内容, 使其制度化, 与设计一同受到重视, 相互结合, 有效地对设计形成补充, 完善设计工作, 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因为方案的论证对于许多不可知的自然界变化是难以预估的, 所以论证后的规划在实施中也会发生变化, 要加以注意。

摘要:本文主要对生态型园林中植物种类的选择所产生效益及应注意的问题, 园林规划及其设计方法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凌, 刘志军, 孟南.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及其方法分析[J].江西建材, 2015, (2) .

园林建设中硬质材料的设计方法 第6篇

园林硬质材料设计事业借助园林事业蓬勃发展的平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阶段, 大量的园林建设者重视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生态可回收的材料, 政策性的废弃建筑材料回收与加工制度也极大地提升了建筑硬件资源的利用率, 有效削减了园林施工材料成本。但是我们应该正视, 现阶段的节约型园林建设是不全面的, 园林硬质材料的设计和使用存在着众多缺陷, 这些缺陷集中体现在专职设计师重视图纸设计而忽视对于园林硬质特性的研究, 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举一不鲜见的实例, 如木质的水池和木质的道路由于置于户外曝晒, 产生形变而耽误了施工周期。

我们应该认识到,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园林建设必须着力于当地的实际情况, 在普遍规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特有资源, 实现美观与效益的结合。园林硬质材料的使用要秉持科学的设计理念, 恰当的硬质材料能完美地烘托园林周围氛围, 而不恰当的硬质材料会造成不和谐情况的产生。多重因素影响下, 现实中早已投入使用的或未投入使用的材料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破坏, 如果放任而不采取一定措施, 将会影响整个园林景观艺术效果, 同时也严重影响材料寿命。现阶段园林硬质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堪忧。

2 园林硬质材料的设计原则

首先, 要坚持环境友好原则。园林硬质材料的使用应当坚持科学环保理念, 注重环境友好。园林建设集中体现环境友好这一理念, 设计时必须做到互相调和、局部与全局互相融合、环境平衡友好。园林是有限的资源, 园林内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保护, 实现自然和社会的友好相处, 进而保证园林建设中的生态能够可持续发展。园林设计过程大量使用生态材料, 高层需要对此类资源进行合理规划, 避免资源耗尽。针对已经被大量消耗的材料, 设计者要立足材料自身特质, 挖掘材料自身天然的艺术性, 最后结合自身素养将其合理展示。此外, 替换与组合手段是对材料的优化整合, 对材料循环利用有利于营造材料使用的良好环境。时刻注意科技前沿, 适度合理使用经过论证的新材料, 设计出发点要长远, 不能被一时利益迷惑。

其次, 要坚持中国风的设计原则。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文化差异、地域差异明显。园林硬质材料的设计必须要扎根到地方风土人情, 吸收中国风, 产生艺术生产力, 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加。如果仅仅从文化角度看, 中国风内涵甚广, 园林硬质材料的设计范围广泛, 科学合理规划、实现综合布局是设计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应当大力倡导园林设计使用地方材料, 极大突出地方文化的特色。只有接地气、吸纳中国风的园林硬件材料设计才能在艺术价值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

3 节约友好型园林建设硬质材料设计研究

首先, 园林建设硬质材料设计必须体现节材节能理念。它的内涵是施工过程中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园林建设过程在突出体现建设理念与设计风格的同时还必须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使得园林建设脱离面子工程与GDP工具的行列。园林建设硬质材料设计过程必须遵照循环经济理念, 节约二字要牢记心间, 科学合理地大力使用当地地方特色材料, 更要对废弃材料进行合理有效使用, 在设计环节减少可能的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

其次, 园林建设硬质材料设计必须突出地方文化性的文化特点。地方性文化极具特色, 可以为园林的建设增添活力, 为捕捉这一新活力, 除了在图纸设计上动心思, 还需要在园林建设硬质材料设计动脑筋。设计材料充分利用地方材料是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硬件基础, 园林景观设计要在传统的基础上体现时代的风貌, 而这一切的物质基础源于科学合理优秀的园林建设硬质材料设计。

紧接着, 园林建设硬质材料设计必须持当地地方材料的鲜活度。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用到传统的地方材料, 进而通过它实现地方特色的表达。地方性的园林建设硬质材料设计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积淀, 针对传统宝库的挖掘本身就是一种追忆过去的“逆时间”创新。园林建设硬质材料设计师能否在这个宝库挖掘并有所收获, 是硬质材料能否不断有新品的前提。园林设计过程是功能、艺术的结合, 是系统性的综合工程, 新型材料与地方材料的相辅相成是现阶段园林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现代园林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二者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园林作品得到充分体现的关键所在, 是设计全程中不可遗弃的。

最后, 园林建造设计师在园林建设硬质材料设计过程中必须不断拓展思路, 将现代园林建设的思想巧妙地引入设计中去。我们的设计者需要广开思路, 从丰富多样的废弃材料入手, 对废旧材料施以科学化的利用, 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新的硬质材料, 进而拓展和丰富园林建设硬质材料版图, 建立起多方向延拓的多元化材料使用模式。

参考文献

[1] 赵郁玺, 林涵, 李静等.节约型园林建设中节地要素的运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25)

[2] 董瑞龙.北京:积极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J].园林, 2010 (5)

[3] 张毅川, 乔丽芳, 姚连芳.城市绿地景观的节约设计探讨[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

水泵站的规划设计方法 第7篇

关键词:水泵站,规划设计,方法

水泵站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较长,具有比较丰富的规划设计经验。尤其是在一些比较缺水的地区,水泵站是较为普遍的一个存在。这给生活用水以及农田灌溉提供着可靠的水源,对地区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1水泵站简介

水泵站是一个通过水泵机械将水能从低处运输到高出的水能中转站,其核心设备就是水泵和配套电机。相关附属机械设备主要有供水排水、供油通风、照明防火等设备;建筑设施主要有泵房、进水池、出水池、管理中心和变电站等。水泵站的分类十分广泛,从用途来说可以分为供水泵站、排水泵站、灌溉泵站以及综合型泵站等;从水泵选型来说可以分为混流泵泵站、轴流泵泵站以及离心泵泵站等;从能源性质来说可以分为电力泵站、太阳能泵站、水力泵站、风力泵站以及内燃机泵站;从设计流量来说又可以分为小、中、大型泵站;从是否移动的角度来说又可以分为移动式泵站、半固定泵站以及固定式泵站。目前,我国排灌泵站中设计流量最大的是江都排灌泵站,其设计流量达到了470m2/s,扬程能够达到八米左右;单级扬程最高的东雷二级泵站,其扬程达到了215m。从世界范围内来说,设计流量最大的泵站是卡克霍夫泵站,其设计流量达到了530m3/s;扬程最高的是埃德蒙斯顿泵站,其总扬程达到了590m。

2水泵的用途及分类

水泵是一种流体机械,是一种把机械能转化为液体动能和势能的机械装置,起到输送液体的目的。水泵一般可以分为叶片式泵和容积式泵两种,叶片式泵主要是通过液体与叶片的相互作用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比如离心泵;而容积式泵是通过泵内空腔做周期性变化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比如往复泵。根据使用途径的区别,输送液体介质的区别等,泵主要可以用于以下用途,污水处理、城市供水、化工生产、火力发电、石油开采与运输、矿山冶金、水利灌溉、船舶系统等。由此可见,泵的运用范围十分广阔。根据工作原理,泵可以分为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旋涡泵、射流泵、螺杆泵、潜水泵、蒸汽泵、自吸泵等类型;根据用途可以分为清水泵、排污泵、渣浆泵、输油泵以及化工泵等。此外,还可以根据叶轮级数将泵分为单级和多级;根据泵吸入口数量将泵分为单吸和多吸。

3水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水泵类型众多,对不同类型的水泵而言,其基本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性能上也会表现出不同。就单级单吸清水离心泵而言,其是水泵中结构最为简单的水泵之一。从设计的角度来讲,单级单吸离心泵主要包括了叶轮、轴、压水室、进水口、泵体等主要部件,还有键、泵盖、密封等附属部件。主要部件的设计参数不同,就会直接影响到离心泵的基本性能。比如设计叶轮时,叶轮的比转速较大,超过一百甚至两百,那么泵的扬程就会相对较低,泵也可以归入中高比转速泵这一分类;如果比转速较低,不足六十甚至只有十几,那么泵的扬程就会很高,这类泵也被称为低比转速离心泵和超低比转速离心泵。所以,水泵设计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

水泵在启动后,需要进行适当加水,才能将水吸入泵中。当然并非所有泵都是如此,自吸泵具有一定的自吸功能,在一定吸水高度时,自吸泵就可以不需加水,自动将水吸入到泵中。水泵将水从进水口吸入,通过叶轮将水排入压水室,再通过出水口排入输水管道。从水泵站的实际情况来看,单级双吸离心泵是使用范围最广的水泵类型,其次是轴流泵和单级单吸离心泵。单级双吸离心泵相对单级单吸离心泵而言,其进水口有两个,而且左右对称,能够有效降低水泵吸水过程产生的轴向力。

4水泵站规划设计

4.1泵站平面整体布置

泵站主要包括了泵房、进水池、控制中心和变电站这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布置需要结合实际地理环境和建设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1)泵房的布置。

泵房是泵站的核心环节,是水泵机组的布置场所。泵房的布置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泵房的地理位置,一个是内部机组布置。泵房地理位置主要应该根据实际地理环境,尽量选择平整开阔、地质条件稳定、便于建设相关附属设施的场地进行泵房建设规划。

内部机组布置主要是水泵机组布置,水泵机组布置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布置方式。纵向布置需要注意六个要点。第一,泵房大门保持通畅能够容纳最大设备,水管外壁和墙体的净距应该在最大设备宽度的基础上增加一米;第二,泵体和水管间距保持在一米以内,确保操作人员能够顺利通行;第三,配电设备和水管外壁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该安全距离应该大于两米;第四,墙体与水泵外壁突起处保持一定间距,确保可以顺利进行配件安装和水泵检修;第五,电机外壁突出与墙体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在电机检修时具有足够的空间,一般该距离是在电机轴长的基础上加上0.5m;第六,相邻机组之间的水管外壁凸起部分净距要大于并保持在一米及以上。横向布置就是水泵主轴成一条直线,横向布置的基本间距要求和纵向布置保持一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横向布置容易导致泵房跨度增大,因此可以考虑将吸水阀门安装在泵房之外。

(2)进水池布置。

进水池布置需要结合泵房机组布置的情况进行确定,如果泵房内部机组采取纵向布置,那么进水池需要布置在泵房正面;如果泵房内部机组采取横向布置,那么进水池需要布置在泵房侧面。进水池的容量需要根据实际流量需求,设计合理的进水池开挖方案。

(3)控制中心布置。

控制中心的作用就是对各个机组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管理,并根据实际需求对机组进行及时调整。通常情况下,控制中心是和泵房连接在一起的,以便能够直观全面地对机组进行观察。但是,泵房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噪音十分巨大。尤其是多台机组同时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导致噪音加倍,对人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控制中心布置可以与泵房连接,但是必须做好隔音措施,确保控制中心能够正常工作。

(4)变电站布置。

变电站布置一般应该远离水池,选择开阔无障碍物、不存在地质风险的区域进行布置。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变电站布置在考虑安全的前提下,还需要考虑节省供电成本以及变电站检修工作方便等。

4.2水泵机组选型

水泵机组是水泵站规划设计的核心设备,只有选择合理的水泵机组,才能使水泵站发挥出预想中的作用。水泵选型应该根据工程水量和水压变化两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基本要求是,在满足工况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成本;从技术层面对水泵扬程、流量等进行完善地计算,进而确定水泵型号和数量;从经济和管理的角度确定泵的布置方式和工作方式,最大程度降低维修费用和工作能耗。此外,水泵选择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水泵类型与水质相对应,清水使用清水泵,污水使用污水泵;第二,在水泵符合吸水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泵站埋深;第三,水泵机组选型、数量要先于泵房设计;第四,泵型应该便于维修,并且能够就近购买,减少相关开支。

水泵的具体选定方案根据工作效率和最大扬程可以分为两类,第一,多台小泵并联;第二,几台大泵并联。选择大泵还是小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且两种方案之间各有优缺点。比如,针对某供水方案,方案一是4台350S75A的水泵并联,单台水泵的流量范围在900~1300m3/h之间,扬程在55~70m之间,转速为1450 r,效率为84%,相应配套电机的功率为280k W[1]。方案二是2台500S98B水泵并联,单台水泵的流量范围在1400~2000m3/h之间,扬程在60~85m之间,转速为970r,效率为78%,相应的配套电机功率为560kW。这两种方案对比来看,方案一的养护成本明显小于方案二,效率相对方案二也更高,方案一的水泵汽蚀余量是5.5m,而方案二的水泵汽蚀余量是4m,方案一的汽蚀余量远大于方案二;方案一的配套电机功率为280kW,四台配套电机的总功率是1120kW,而方案二单台配套电机的功率是560kW,两台配套电机的总功率也是1120kW,与方案一持平。但是,方案一机组数量较多,所需的泵房面积大于方案二。对比来看,方案一在大部分方面均优于方案二,所以,选择方案一来达成输送要求。

4.3吸水井的设计和安装

吸水井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的设计参数进行计算,如果某泵站水泵叶轮外径D=800mm,d=600mm。那么经过计算可知,吸水管的进口直径DN≥(1.3~1.5)d=810mm;吸水管喇叭口长度L≥(3.0~7.0)(D-d)=810mm;吸水井井底到喇叭口的直接距离s≥0.8D=640mm;喇叭口的淹没深度h≥(0.5~1.0)m,一般取大值即h≥1m。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吸水机的长度是11800mm,宽度为2350mm;吸水井的高度一般是淹没深度+喇叭口距离井底深度+有效水深+超高+冻土层[2],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测量结构进行计算。

吸水井的安装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喇叭口垂直安装和水平安装。垂直安装需要注意四个安装要点:第一,淹没深度应该大于0.5~1m,如果没有达到这一要求,则需要设置水平隔板,水平隔板需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第二,喇叭口到井底的距离要大于0.8D,确保吸水管进口流速符合设计要求;第三,水井井壁到喇叭口的距离要大于0.75D,确保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其他操作;第四,喇叭口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1.5D以上,避免距离过近造成相互干扰。水平安装的淹没深度要大于垂直安装,淹没深度要保持在0.5m~1.5m以上;井底和喇叭口间距要大于0.33D,确保吸水管进口流速。其他方面水平安装和垂直安装基本保持一致。

4.4引水设备的设计

引水设备可以分为带底阀吸水管、不带底阀吸水管以及水射器引水。带底阀吸水管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人工引水,将水从水泵顶部的灌水孔引入泵内,同时将排气阀打开;二是倒灌引水,如果压力管中有水,并且没有止回阀,水压较低时,可以直接打开闸阀把水引入泵内;三是高架泵箱引水,通过在泵房设置高架水箱,在水泵启动时,将水箱中的水引入水泵。带底阀引水法的特点是装置简单,容易操作;但是底阀的水头损失较大,且需要经常养护清理。

不带底阀吸水管的引水方式主要是通过真空泵进行引水,其最大特点就是水泵启动快,运行可靠,自动化控制容易实现。这种引水方式最常用的是水环式真空泵,该泵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泵体内安装偏心叶轮,在泵启动之前引水灌满泵壳,通过叶轮旋转从而形成水环。当泵壳和水环分离时,叶轮的间距逐渐变大,压力逐渐减小,进气口和进气管吸入空气。在后半转,泵壳和水环逐渐靠拢,压力升高,空气从排气口排除。水环式真空泵排气量为:

式中K为漏气系数,一般取值范围是1.05~1.10;WP是水泵站中,最大水泵泵壳内的空气容积;WS是水泵站中最大水泵的吸水管内的空气容积;Hg是水柱表示的大气气压;HSS是水泵的实际安装高度;T为水泵的引水时间,一般应该保持在五分钟以内,消防类水泵不应该大于3 min。

水射器引水的基本原理是在水射器的喷嘴处施加一定压力产生高速水流,使喉管处形成真空,将泵内的空气抽离[3]。水射器的结构很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简单,便于维护,是十分常见的引水设备,但是水射器的效率较低,需要大量的高压水。

5水泵站管理养护规划设计

管理养护也是水泵站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分为日常管理和养护维修两个方面。

其中日常管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管理对象,对水泵站而言,管理对象不仅应该包括各类硬件设备和建筑,还应该包括控制中心的软件系统,把水泵站的各个环节囊括其中;其次,是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制定要结合水泵站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比如,对泵房机组的管理,就应该加强机组运行数据的采集,分析判断机组运行状况,并对存在异常的机组进行及时检修。在管理措施的基础上,还需明确管理人员的配置,详细划定管理人员的职责区域,明确具体的管理办法;最后,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监督,可以通过安装监控系统切实对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而养护维修又可以分为养护和维修两个部分,养护主要是对相关机械设备进行润滑、除污、清杂等养护工作;维修主要是对存在故障问题的机组或零部件进行修理和更换,以便及时排除问题,维持机组设备的正常运行。

6结语

水泵站从整体结构上来说并不复杂,但是每个环节的具体工作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水泵站规划设计的重点在于泵站整体布局、机组设计与选型、吸水井和引水设备的设计与安装、泵站的日常管理和养护维修等。只有从这些重点出发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规划设计,才能使水泵站的整体设计结果符合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任克和.浅谈水泵站的规划设计[J].中华民居,2013(9):336-337.

[2]宋永占,徐存东,赵廷红,潘琳,等.景电灌区取水泵站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4(9):45-49.

园林铺装的艺术表达与设计方法 第8篇

关键词:园林铺装,景观设计,艺术表达

1 园林铺装内涵

园林铺装是指用各种材料进行的地面铺砌装饰, 其主要包括采用天然或者人工材料在所要求的范围内铺设出设计师所设计的图案样式, 且在具体铺设过程中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用一种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多变漂亮的地表景观, 让人们从中感受到美丽。

2 园林铺装的作用

2.1 分隔空间的作用

园林铺装通过材料或样式的变化形成空间界线, 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不同暗示, 达到空间分隔及功能变化的效果。2个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往往采用不同的铺装材料, 或者即使使用同一种材料, 也采用不同的铺装样式。

2.2 强化视觉的作用

园林铺装铺设样式的变化可以达到引导游客的目的。在园林景观之中, 如果希望游客去往某一地点, 就会采用直线的铺设方式, 而希望游客停留时就采用毫无方向感的线条布置方式。如果希望大家关注某一地方时则使用聚集式的线条布置方法, 引导游客自主性地进入该景点, 而且线条的变化可以引起视觉上的偏差, 比如平行于视线的线条会增加平面深度, 而垂直于视线的线条则会增加宽度, 所以, 通过合理的线条布置就可以实现小空间变大的愿望。

3 园林铺装艺术设计的特殊性

园林铺装的铺设工作是在具体的实际环境中完成的, 在进行相关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所要铺设地区的地区环境, 参考周围的环境特点, 使得铺设地表装饰物与其它建筑相得益彰, 从而形成一种整体的美感。另外, 园林地表铺装作为园林中一个相对重要景点, 其设计特殊性亦在于同时考虑到铺装设计的艺术性与园林景观整体的融合性。

4 园林铺装的艺术表达与设计方法

4.1 园林铺装的艺术表达

4.1.1色彩表达。园林铺装为整个园林景观的美观效果做一个衬托作用。一般来说, 地面的铺设都在为主要景点做陪衬, 因此, 在进行地面铺设设计时应当考虑到陪衬特性, 不应使用太过吸引人眼球的亮色, 否则会显得整体上比较杂乱。此外, 我们可以借助不同色调给人的不同感受来实现园林的感官变化。

4.1.2形状表达。园林铺装是平面构成的集合。在平面的构成要素中有点、线 (直线、折线、曲线) 和形 (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椭圆和不规则图形) 之分。铺装的线形不但能给人以安定感, 同一波形曲线的反复使用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指向作用, 会给人安静而有条理的感觉, 最单纯的节奏就是不断重复。折线显示动态美, 沿着道路轴线弯曲线会让你感觉到一种缓慢的节奏, 比如沿道路轴线等间隔重复出现的线、四边形及其它图案。

4.1.3尺度表达。在具体的铺设过程中应当同时考虑到所铺设图案的尺寸和所提供的材料尺寸, 这2个都可以对最终的铺设结果产生很大影响。要产生小图案的铺设效果就应当使用小尺寸材料, 而大图案则应当用大尺寸材料, 这样有助于提升铺设的整体效果。

4.2 园林铺装的设计方法

4.2.1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所有的环境建设和社会生活都不应该脱离和人的联系作用, 地表的铺设工作就应当考虑到人的因素,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个人行为、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都会对于铺设工作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园林的铺设中应当充分考虑到人们的生活需求, 体现出不同的思想特性, 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更好地服务。

4.2.2遵循协调美的原则。在园林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使用人员的视觉特性, 让园林和整个城市的环境特点相适宜, 使人身处其间而享受到一种协调美。在不同地点所铺设的地表装饰风格要与局部环境相适应, 其铺装色彩与形式更应该融合于环境, 体现与周围建筑物、人群、街道等存在一种协调的温和美, 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 才能适应不同风格特点的环境, 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4.2.3注重生态设计。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各种新型环保材料也层出不穷, 主要是各种透水性装饰材料。我们国家传统意义上是使用鹅卵石这种透水材料进行园林地表铺设, 而新型生态透水性材料因为其优越的特性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这种透水性材料可以有效改善土质, 能够保湿, 降低土壤温度, 提升土壤的养分利用效率, 有效保护了地下的各种生物, 不能因为人类的人为因素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 也体现了持续发展, 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基本思想。

5 结语

综上所述, 园林铺装的铺设工作集合了历史、文化以及艺术等特性,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升, 在园林的建设过程中更多地体现人和环境和谐相处的特性。在园林铺装的铺设过程中应综合的考虑人文特性, 环境特色以及图案尺寸等因素, 对于设计方案仔细进行推敲, 力求让最终的设计方案和铺设效果更完美。

参考文献

[1] 赵莹琳, 苏湉.从城市景观设计原则浅析景观特色危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

软件园区规划设计方法初探 第9篇

关键词:软件园区;规划设计;厦门软件园三期

1 软件园区的发展特征

1.1 从业人员 国内软件园的从业人员按年龄和从事类别可分为以下几类:高层管理及高层研发人员、中层管理及中层研发人员、初级研发人员以及各类配套服务从业人员。而其中以初级研发人员所占比例最大,占到全部人员的40%~50%,软件企业的平均年龄也只有30岁。对于此类人群,其工作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工作时间不固定,以夜班为多;工作状态为高强度、高效率,随时随地变换其办公空间,生活上由于单身偏多,一日三餐基本在公司完成,需要便捷的生活配套服务及运动、健身场所。

1.2 功能构成 软件园的功能大体分为:软件研发办公和配套服务两部分,两者的比例随周边环境、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而进行合理分配。一般来说,位于市郊的软件园区的配套服务所占比例要大于城区内的软件园区。

1.3 空间模式 软件园区的空间发展模式也经历了从分散、相对集中到集聚发展的改变。分散的组团更像乡村聚落的模式,相对集中的组团犹如城市聚落,而集聚型的组团已经走向了城市空间模式。分散组团具有弹性特质、相对集中式组团具有均好性特质,而集聚式的组团更注重适宜性。

1.4 建筑类型 建筑以科技办公、商业、居住为主,建筑体量较小、高度较高,建筑外形富于变化,建筑设计注重空间组合。

1.5 绿化景观 绿地景观要求较高,一般结合山体、水体等布置大型公共绿地,在各个地块内也结合道路或建筑外部空间布置组团绿化,植物种类丰富,形成覆盖园区的网络体系。

2 厦门软件园三期发展概况

随着厦门城市空间的拓展,特别是岛内外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厦门产业发展用地也随之向岛外转移。在此大背景下,软件产业的发展也经历了规模从小到大,空间布局从岛内到岛外的空间拓展历程。经过反复论证和比选,厦门软件园三期最终选址于集美区灌口——后溪生态绿楔最南端,集美新城中心区北侧,厦门北站片区西侧,灌口小城镇东侧。沈海高速公路从园区南侧通过,东北距厦门北站以及沈海高速公路集美出入口的空间直线距离约为5公里,南距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的空间直线距离约为12公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园区定位打造为一个以软件研发、商务办公功能为主,生活、休闲、培训等各种配套设施齐全的国内领先的软件产业园。园区总用地面积约为717公顷,产业人口约为20万人,居住人口约为3.53万人。

3 规划策略

3.1 工作与生活相融合——配套设施布局契合软件从业者需

求 在借鉴国内外软件园开发建设模式,尤其是厦门软件园一、二期建设和管理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对厦门软件园三期的配套设施进行布局。软件园是一个特殊人群高度集聚的区域,他们有特殊的作息时间和配套需求。成功的软件园不仅仅是工作的场所,更是休闲、娱乐的场所。完善、便捷的服务体系可促进软件园良性发展,提升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例如,在平面空间上除配套园区必需的酒店、体育馆、商业服务设施以及培训中心之外,还应该按合理的服务半径在每个组团内配套公寓、邻里商业以及其他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在垂直空间上采用功能复合的设计手法,创造出一个生产与生活有机结合的建筑空间。

3.2 组团化与规模化相结合——注重生态本底保护,体现开发灵活性 厦门软件园三期地处生态绿楔之中,自然环境条件优越,但有多条市政交通走廊从园区内通过。组团化的开发模式既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自然生态格局,形成良好的环境,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显山露水,从而激发人的创新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缓解工作压力;又能提高土地开发的灵活性,较好地解决市政交通走廊对用地的分割问题。而每个组团具备一定的开发规模,可以保障组团内配套服务设施的规模化经营,为组团内的员工提供便捷的服务。使得每个组团在空间上形成相对独立的研发单元,在功能上形成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既便于滚动开发,又避免配套设施缺失的问题。这种开发理念所形成的研发组团,内部建筑组合模式灵活多样,能适应不同产业和企业规模的要求。其中,高层建筑以孵化和公寓功能为主;板式建筑为加速企业,也可将几栋相连满足大型企业的要求;最外围的多层建筑采用大空间的结构形式,可作为企业总部或嵌入式企业的生产配套用房;而建筑裙房可以作为配套服务设施。

3.3 高强度开发与环境营造相协调——在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寻求平衡 一方面,规划轨道1号线在厦门软件园三期内设有站点,可采用TOD的开发模式加大站点周边的土地开发强度。此外,在一些重要节点也可加大开发力度,这样既能提高土地开发收益,又能形成标志性建筑景观节点。另一方面,优美的外部自然环境是园区建设必须达到的目标,好的自然环境可以激发人的创新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缓解工作压力。因此,在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应控制开发强度,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显山露水。例如,应最大限度地发掘山体景观资源优势,将建筑物融入山体,形成独特的景观特征,实现引山入园,并通过多级绿化廊道建立完善的生态网络,实现山园共生。

3.4 建筑风貌注重地方文化的传承——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园区形象 软件园三期毗邻以嘉庚建筑风貌为特色的集美新城核心区,而中轴线诚毅大街更是延伸至园区之中。因此,软件园三期(尤其是诚毅大街两侧)的建筑风貌既要展现出现代科技产业园的空间意向,也要彰显具有集美地域文化特征的嘉庚风格。

4 结语

园林规划的设计方法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型园林,植物种类,设计方法

1 生态型园林中植物种类的选择

1.1 以绿地的自然状况为前提

由于各城市地理位置分布不同, 所以, 自然状况也千差万别。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 植物的生长也会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因此, 以绿地的自然状况为前提, 选择适合的植物配置, 尽可能设计成乔、灌、草、藤复层植物群落, 并根据植物群落的生长规律, 进行适当的人工干扰, 确保整个植物群落能够定期进行自我更新。只有这样, 才能够将植物的绿化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1.2 根据季节变化, 合理选择植物

我们都知道, 大部分植物的生长期都是在春季和夏季, 秋季一到, 很多植物就会凋零、枯萎。然而生态园林的建设却并没有季节之分, 为了能够满足城市秋季和冬季的绿化要求, 绿化部门在对植物进行选择的时候, 还应该根据季节的变化, 选择不同的绿化植物。比如说冬季寒冷的时候, 阔叶树要进行落叶休眠, 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阔叶树与针叶树搭配的比例, 使植物群落在一年四季都高效发挥生态效益。

1.3 尽可能选择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乡土植物

选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乡土植物主要有2个方面的好处, 一方面, 当地乡土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习性能够完全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 具有很高的生长率和存活率, 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植物引种、迁移和运输而造成的存活率低下等问题的发生, 大大降低了生态园林的绿化成本。另一方面, 从外地运输植物, 势必会花费很多物力、人力和财力, 这对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都是不可取的。

1.4 选择的植物应具有建造功能

建造功能指的是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对园林的局部和整体风格的决定作用, 在园林建造时必须要对这一原则充分考虑。植物和山石等其它元素的设计不同, 植物是具有生命的, 它具有有延伸性、季节性和生长习性。随着季节的变化, 植物的颜色、长度以及质地等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园林造景时, 为了用植物突出或者遮挡某个区域或者物品, 需要对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习性, 以及其结构的疏密度、吸收能力和承重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2 生态型园林中植物的规划设计方法

植物作为生态园林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为了能够将植物在生态园林建设中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明确其设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从城市绿化的相关理论和绿化部门多年的经验来看, 被广泛采用的设计方法主要有2种, 具体分析如下:

2.1 自然式的树木配置方法

这种配置方法主要是根据城市的绿化要求, 选取多种形状美观、奇特的植物品种, 按照不规则的分布方式进行配置。就目前自然式树木配置的方法来看, 主要包括3种方式, 即孤植、丛植和群植。其中, 孤植主要是指将单株树孤立种植, 将其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 既可以起到观赏的作用, 而且还能够使园林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丛植主要是指利用三五株或七八株同种或异种树木组成一个整体, 这种设计方式在当前植物配置中比较常用。为了能够将该方法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在具体设计的时候, 应该尽可能是植物配置自然, 符合艺术构图规律, 求得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 又能够将树种的个体美表现出来。群植与丛植相似, 同样都是将少量的树木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但不同的是, 相对于丛植来说, 群植的树木种类比较少, 通常只有1种或2种。

2.2 规则式配植

规则式配植主要的是将树木按照一定的形状进行种植。这种方法在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目前, 应用比较多的几种形状主要是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此外, 行植和环植也是规则式配植中的2个主要分类。绿化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根据城市绿化的根本需求以及各种形状的特点对配植方式进行合理选择, 从而将其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3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城市绿化脚步的不断加快, 生态园林中植物的合理设计与配置也必然会得到相关部门越来越高的重视。通过本文的介绍分析, 相信大家对生态型园林植物种类的选择和规划设计方法等都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目前, 我国生态园林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绿化工作人员一定要全面、系统的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因此来从根本上确保问题的有效解决, 从而促进城市绿化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宝文.现代生态园林中植物的设计配置[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 (2)

上一篇:小农水工程下一篇:教育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