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口语交际的途径

2024-06-06

探寻口语交际的途径(精选11篇)

探寻口语交际的途径 第1篇

一、以阅读为基点, 在读中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 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我们除了要用好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 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 积累口语交际的经验, 还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1. 利用插图训练。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苏教版教材, 大多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教学时, 可让学生观察图画, 进行口语练习。训练时要注意条理性, 要让学生有顺序, 有重点, 注意表达准确、到位。然后对照课文, 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的, 哪些地方写得好, 哪些词用得妙。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结合语段训练。

语文教材中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 对其中一些结构或句式有一定特点的课文, 我们可结合相关的语段, 进行言语交际训练。如《东方之珠》一课写海洋动物表演时, 采用了“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 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先使其弄清句式特点, 然后再让他们结合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进行仿说。

3. 借助想象训练。

有些课文, 在结尾时虽言已尽, 但意无穷, 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中我们挖掘教材, 捕捉语言训练的契机,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补白, 进行言语表达训练。如《狼和小羊》一文的结尾写道:“狼不再争辩了, 龇着牙, 向小羊扑去。”扑去的结果怎样?我们可让学生分组讨论, 展开想象, 给课文续编结尾。在这个续编的过程中, 学生各抒己见, 既发展了想象能力, 更锻炼了每个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4. 在交流中训练。

在初读课文后, 可让学生说说课文给他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对课文中哪些地方感兴趣, 哪些地方还不懂。在学完课文后, 可再让学生读读课文, 然后交流哪些地方写得好, 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为什么。这种训练, 可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促进学生个性化言语表达能力的主动发展。

二、以主体发展为出发点, 增强导练意识

训练的要义在“训”和“练”两个方面,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 “练”往往显得更重要。因为任何能力的形成, 只有主体自身经过反复历练才能实现。在口语交际训练中, 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一切听、说交际活动。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出发点。但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 加强导练力度,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学生阅历少, 口语能力弱, 无论倾听、表达及应对能力, 还是交际态度、听说习惯、文明素养都比较缺乏, 因而他们在口语交际中必然会出现问题, 产生困惑, 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成为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逐步提高的催化剂。教师的“导”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导。

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遇到困难, 沟通难以顺利进行时, 教师可直截了当地教给学生正确的办法。我们先来看《买文具》一课中口语交际活动的一个片段:

生:这个文具盒多少钱?

师:没听见。请注意礼貌。

生:阿姨, 请问这个文具盒多少钱?

师:你挺有礼貌的!不贵, 15元。

生:太贵了, 7元怎么样?

师:不卖。

生:阿姨, 给点面子吧。

师:哀求是没有用的, 还是动脑筋, 想办法找商品的毛病。

生: (拿起文具盒看了看) 阿姨, 这个文具盒有点松动了, 便宜点儿吧?

师:12元, 怎么样?

生:我只有10元钱, 不卖我到别处去买了。

师:成交。

在这个片段中, 教师前后两次教导, 使学生懂得礼貌的重要和砍价的技巧, 保证了交易的顺利进行, 直到最后的成功。

2. 诱导。

口语交际训练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而可以通过语言暗示、问题探究等手段, 启发学生自我解决。如《学习推销商品》一课, 学生往往只注意向对方介绍商品的性能、用途、价格, 而忽视推销的“目的”。教师一句“别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 “最后还要说句什么”的提醒, 学生便恍然大悟, 赶紧补上:“我建议您买下它, 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

3. 辅导。

学生是存在着差异的, 因此每次口语交际训练, 总有些学生不是主动与他人交流与互动, 此时教师必须加强个别辅导。教师可以学习者的身份与这些学生结成学习伙伴, 为其提供一些必要的语言内容上的支持, 对其听说习惯、交际方式、态度、情感、礼仪等作指点或示范;还可以取“长”补“短”, 即让那些思维敏捷、善于表达的学生发挥他们的长处, 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去影响、带动交际有困难的学生。这样, 可以使每个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三、以活动为延伸点, 加强实践训练

口语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而教学时间却极为有限。因此, 口语交际训练不能仅局限于课堂, 有道是“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大量的交际活动,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活动, 拓宽训练面, 增加训练量。

从更深的层面上分析, 口语交际的训练还应包括交际心理的训练, 因而还必须以课外活动为延伸点, 加强实践的训练。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

1. 小记者采访活动。

教师有意识地布置采访任务,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从采访爸爸妈妈到同学老师, 从校内到校外, 内容由简单到复杂, 要求由低到高, 促使学生人人参与社会实践, 锻炼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克服交际心理障碍的有效训练方法。

2. 小主持人活动。

让学生主持每天晨会的说话课, 时间虽然短, 话也不多, 但由于角色的特殊, 学生会精心准备。主持人要勇于面对全班学生, 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很有帮助。

3. 小剧团演出活动。

教师提供一定的材料, 学生按兴趣组成“临时剧组”,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 尝试把课本片段搬上“舞台”, 把童话故事、生活情景等搬上“舞台”, 从中体会不同场合、不同角色所运用情感、语调的不同, 体会朗读与口语表达的不同。学生们精心准备的过程和演出的过程, 都是规范语言、体验和积累语言及提高表达能力的过程。

口语交际训练的几种途径 第2篇

2.口述见闻。口述见闻又可分为“小小新闻发布会”、“谈天说地”、“异想天开”等多种形式。“小小新闻发布会”就是学生把在社会上、家庭中、学校里听到的、看到的或亲身经历的新闻讲出来;“谈天说地”就是把从课外读物中得到或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人、事、物谈一谈,说一说;“异想天开”就是对某一事、某一物或对生活中的某一物品的使用产生想象并说出来。

3.小制作说话。小制作说话又可分为“捏橡皮泥说话”、“粘贴画说话”、“制作邮票说话”等,让学生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胶水、白纸、棉花、彩纸或树叶、花瓣等搞小制作。小发明,然后把制作的过程再说出来。

4.自我介绍。(1)介绍自己。说说自己的姓名、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就读学校及年级,自己最喜欢的人或事。(2)介绍家庭情况。家在何处,全家人有几口人,分别是谁,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等,各在哪里工作。

5.工作汇报。组织学生打扫环境卫生、出专栏报、整理班级图书或参加各类比赛活动等,要求学生把完成情况向老师和同学汇报,并接受大家的`咨询。

6,调查访问。给学生一个课题,例如:《下岗怎么办》、《城市卫生现状与对策的研究》、《封建迷信害死人》等,主要是通过学生查找资料、参观访问、调查整理、分工协同、联合攻关,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实践、探索创新、口语交际与协作互助能力。

探寻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第3篇

一、 创设情境,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作为课堂教学的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的言语交际活动,只有通过精心设计交际情境,让学生“跳出”课堂,自然地进入有目标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学习交际,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课堂链接《学会商量》:

师:现在你们都是“小飞”,我是妈妈,咱们来商量一下买滑板的事儿,好吗?

生:妈妈,请您给我买一个滑板吧?

师:你看,“小飞”一句话就把自己的想法说明白了,还用了“请”,多有礼貌呀!(板书:说明白有礼貌)

生:妈妈,您给我买个滑板,可以吗?

师:“小飞”语气委婉,妈妈很乐意跟你继续商量。(板书:语气委婉)你家里有那么多玩具呢,这滑板有什么意思啊?

生:妈妈,玩滑板时,速度很快,可刺激啦!

师:你在跟妈妈商量时,听清楚妈妈不愿意买的原因。(板书:听清楚)

生:妈妈,玩滑板是户外运动,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强平衡感呢!

师:(继续跟“小飞”商量)可是玩滑板太危险了,还是别买了吧?

生:妈妈,您可以帮我请个教练教我,保护我嘛!

生:妈妈,买滑板还送护膝呢,可以保护我的关节,摔倒了也没事!

师:你们比录像上的“小飞”聪明多了,他只会蛮不讲理闹着要买,而你们能用充分的理由说服妈妈。(板书:理由充分)

师:(继续跟“小飞”商量)万一你迷上了滑板,影响学习怎么办呢?要不这样吧,滑板给我保管,你作业完成得好,就让你玩十分钟,好吗?

生:好的,我保证作业完成再玩!

生:妈妈,能让我多玩会儿吗?20分钟行不行?

师:当别人提出建议时,你要做出适当的回应。可以表示认同,如果有不同想法,也可以委婉提出。(板书:适时回应)好,明天就给你买滑板!

生:谢谢妈妈!

师:别人接受你的建议时,你要表示感谢,这也是一种回应!

在口语交际课中,往往说得最多的,就那么几个伶牙俐齿的尖子生,多数学生充当的是陪客。而在本课设计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小飞”,你一言,我一语地跟“妈妈”商量买滑板的事,学生在体验、实践“小飞”这一角色的过程中,掌握了商量的技巧,教师于“无痕”之中理清了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听清楚,适时回应;说明白,理由充分;有礼貌,语气委婉。这一要求前后是有梯度的,它既是本次口语交际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接下来对学生口语交际评价时的依据。

二、 双向互动,内化口语交际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面对面的、你来我往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交际双方既是单向流动的两端,又是双向流动的回归点,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互动。要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内化口语交际的要求,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课堂链接《学会商量》:

班长:“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怎么庆祝呢?

生:我觉得学校最好放假一天,让我们痛痛快快地玩一天!

班长:大家觉得他的提议怎么样?

生:他的提议不好,这样过没有意义!

师:你能说得委婉一些吗?

生:我觉得他的提议不太妥当,这样过,没有什么意义!

班长: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建议?

生:我觉得可以去敬老院,给那儿的老人表演节目。

班长:你们觉得他的建议好吗?

生:我觉得应该去孤儿院更合适。

生:我赞同她的提议,因为孤儿也是孩子,他们更需要温暖,我们去跟他们一起过“六一”儿童节,他们一定很开心!

群体间的互动对学生要求更高,因为,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分子,在群体中可以培养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态度及参与意识与交往能力。这种方式,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接触的人更多,探究的问题更深入,效果会更明显。在这一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并进一步强化了口语交际的要求,内化了口语交际的素养。

三、 多元评价,推进口语交际的发展

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从评价主体看,应该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同学之间的互评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评价内容来看,不光要评价学生表达、倾听、应对等方面的表现,还要评价学生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情况,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从评价形式看,应该做到重点与一般结合,个别与集体集合、平面与立体结合,实现评价形式的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口语交际素养的综合效能。

课堂链接《学会商量》:

师:(同桌商量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后)我发现小兰在跟小云商量时,很会为朋友着想,她建议小云参加舞蹈兴趣小组,并从她上课的时间、个性特点去分析,理由还挺充分的呢!你们觉得他们俩商量得怎么样?

生:我发现他们俩商量时,眼睛都看着对方,这是一种礼貌,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我觉得小兰提出建议时语气还可以再委婉些。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给她建议呢?

生:我建议你上舞蹈兴趣小组,因为跳舞可以让你展示美,你觉得呢?

师:对,这样说别人更易于接受你的建议。

生:小云也很有礼貌,她接受别人建议后还说了“谢谢”,而且,她在听朋友说话时,还不住地点头。

师:与人商量时,如果认同别人的建议,可以用一些体态语言,比如,“点点头”来回应对方。

好的评价一方面要善于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精彩点,每一个闪光点,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使学生有前车之鉴,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推进口语交际生活化。

探寻口语交际的途径 第4篇

由于受教材编排体系、教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 小学高年级段每学期仅安排四节专门的说话课进行口语训练, 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其实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就看你是否能把握住机会, 利用机会。在这方面, 民办学校尤其是全寄宿制的优势是明显的, 它有灵活的教育机制, 优越的课程配置, 可行的时间安排。下面笔者就如何发挥民办学校的优势, 开发校本课程, 开辟中文口语交际训练途径, 谈谈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一些体会, 以供同行鉴用。

一、以“全寄宿制”为契机, 赋予“口语交际”全新的时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做了许多尝试, 并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收效是显著的。

1.“休闲文化”———全寄宿制中文口语交际训练的独特优势

(1) 每天早晨的“新闻早餐”。

学校在餐厅门口设立一个专门的栏目, 公布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每次我们都在早餐前指导学生阅读, 并在当天的早读课上安排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新闻进行点评, 或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

(2) 晚餐后的“快乐时光”。

课表在每天下午的18:30~18:50的20分钟时段内, 分别安排校园自制电视节目:上周新闻回顾、校内新闻展播, 给学生空间, 拓展学生视野, 等学生看完后安排10分钟时间给其充分展示自己的口才, 练说、练辩的机会, 从而进一步锻炼他们的口语能力。此外, 录制的电视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科技博览”、“实话实说”等节目中所涉及的话题, 都是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好题材。

(3) 返校日的班级总结会。

利用学生返校的周日晚自习的两节课时间, 强化三个内容: (1) 由学生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2) 让学生对一大周内家乡发生的新闻或收集的信息作发布; (3) 小小辩论会。这三项工作使学生牢固树立参与的意识, 给学生自主的空间, 切实提高口语交际的档次。

(4) 宿舍文化阵地。

学校在课表中每天晚休后专门安排30分钟时间为“晚间休闲”, 每单周的星期日整晚为“双休休闲”活动, 均在学科老师和生活指导老师的指导下, 以宿舍为单位, 安排讲故事、编故事、小辩论赛或其他文娱节目。

2.“读名著、讲名著, 走向成功”———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途径

这学期学校图书馆购进了40种近1800余本的“名家名著名篇”, 如我国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外国的《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这样既营造了浓烈的“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读书氛围, 又促进其读书速度 (每班一大周读一种) , 又有宏观调控的指导价值, 从而切实提高阅读质量。我们每大周安排一节早读课专门阅读, 一节语文自习的自由阅读, 作适时指导、点拨、解惑。

3. 每周一次的信息发布会

小学生虽然尚未涉足社会, 但他们都喜欢谈论社会上的一些热点话题。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 组织学生谈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并不苛求学生谈论问题的本质, 只要学生能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把意思说明白, 也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二、以文化积淀为目标, 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每个人都要经常地跟别人交流, 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口语, 那么, 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就直接关系到交流的效果, 因此, 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又因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所以, 尽快培养学生清楚、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 是我们小学教师不容忽视的任务。

1. 古诗文的积累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中国曾经是诗的国度, “不学诗, 无以言”。知识分子言谈、交往、抒情、论政, 都离不开诗———或者引用诗、创作诗。而现在, 整个文化语境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如果不作引导, 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160篇 (段) 优秀诗文, 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2. 要重视名句等积累, 更要重视运用

叶圣陶指出:“旧式考试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 可以养成学舌很巧的‘人型鹦鹉’, 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积累不能重走旧式教育的老路。从内容上说, 应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 能让他们怦然心动、会心一笑的内容。

三、以“活动之后话活动”为抓手, 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我校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 如元旦长跑、“放飞风筝、放歌理想”活动等。往往在活动之后, 学生还沉浸在活动的喜怒哀乐之中, 余兴未尽, 在这种时候, 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 这样, 学生说话兴趣盎然, 并且有话可说。

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途径浅探 第5篇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作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汇动态过程的阅读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最具体的口语交际训练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是阅读教学,而且是训练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途径。以下几位老师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

一、有效的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

如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独树一帜的张霜老师教学《应该听谁的》中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

教师边演示课件《骑驴》(人教版第三册),边讲述相关故事。

教师组织学生读《骑驴》全文,同时提出问题:“那老爷爷应该听谁的呢?我们大家快动动脑筋给爷爷出出主意吧!(师板书:应该听谁的)

在这里,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后,组织学生读书,进一步了解故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观点。既为后面围绕话题进行交流作充分准备,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故事情境之中。接下来分成小组进行口语交流。分别持“爷爷骑”、“孙子骑”、“两人都骑”、“都不骑”、“一人骑一会”五种不同意见的五个小组同学进行了激烈的思维碰撞和言语交锋,各组同学各抒己见,表情、动作异常精彩,说话有理有据,各自的想法都表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由于有了引发学生内需的有意义的课文情境的最优化创设——惟妙惟俏的音像故事。使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故事情境并成为其中一个角色。学生的“说”,体现了清晰的思维,合乎逻辑的推理,很有说服力。以下为其中一个片段:

师:(对“一人骑一会”意见的小组)你们是最有想法的啦,你们能不能把他们四组都说服了?

生:如果爷爷骑驴,孙子走路,那孙子很累;如果孙子骑驴,爷爷走路,那爷爷很累;都不骑驴,还很笨;要是都骑驴,又要把驴压死了。我们组有一个好办法:先让爷爷骑驴,孙子走路;孙子走累了就让孙子来骑驴,爷爷走路。这样,孙子也不累,爷爷也不累,驴也不累。这样不是很好吗?(全场热烈鼓掌)

二、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场景的交融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一个显著特点是交际的双向互动性。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应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请看以下案例《一场搭积木比赛》(教师自行设计)。

比赛前。教师请每组学生推荐三位参赛选手和一位评委,其他学生当拉拉队,从中选出一位拉拉队队长。

参赛选手搭积木,拉拉队呐喊助威,评委仔细观察。

积木搭完后教师请大家谈谈看到了什么。

评委、拉拉队、参赛选手从各自的角度谈自己看到的情况。

根据现场比赛情况,教师请评委说说谁能得第一。

请选手夸自己搭的积木,说服评委。

请拉拉队对评委的现场评价提提建议。

教师当记者,采访获胜组拉拉队队员,请他们和队友说说话。采访获胜的小组的参赛队员,请他们对其他小组提提建议。

我们看到,这一案例的设计突出体现了交际的双向互动:

案例围绕话题,精心设计了多个承担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的对象、多个连贯的互动情境、比赛全程的多个回合,可以想象在这阡陌纵横的通途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灵动多样的口语交际过程既解决了口语交际中参与面不广的问题,又避免了由于交际对象的单一或不当造成的拘谨、呆板或程式化问题。

三、贴近生活、富于实践性的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

生活化话题大量存在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如:“压岁钱怎么用”(人教版第三册)就选择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里,长辈给孩子的压岁钱的话题;又如买文具、打电话、祝贺、道歉、模拟采访、课本剧表演以至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等,都是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积累,为他们所亲历和熟知的。教师应在坚持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典型话题的同时,重视自行设计生活化话题,使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再运用中逐步提高。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6篇

一、朗读训练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

朗读的基本要求是:用普通话, 声音响亮, 停顿恰当, 语速适度, 表达相应的感情;读音准确, 不错读, 不增字, 不丢字, 不重复, 不颠倒词序, 姿势端正。

1. 朗读要讲究重读和停顿。

朗读的时候, 为了强调某个词或语句, 就需要加重它的读音, 引起听者的注意, 从而表达不同的含义。朗读需要有停顿, 一方面朗读的人需要换气, 另一方面听的人也需要想一想、记一记。朗读文章时段落之间要有停顿。句子之间有句末停顿和句中停顿两种。朗读时, 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是:句号、问号、叹号较长;分号、冒号次之;逗号、顿号较短。此外还有表示强调的停顿。

2. 朗读还要讲究语调和语速。

句子按用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在朗读时陈述句语调平稳;疑问句句末语调升高;祈使句和感叹句语调一般较重。就句子意思来说, 喜悦和赞赏的要读得轻快;忧伤的要读得低沉;严肃或指责的要读得沉重;讽刺嘲弄的, 要读得俏皮。就语速而言, 朗读速度一般应该稍慢于说话速度。常见的速度变化是:叙述紧张的场面用快速;说道理、叙述过程、说明情况用中速;感情沉重或者较难理解的, 用慢速。

二、重视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复述, 是一种基本的、常用的口头表达形式。复述不是材料内容的简单重复再现, 而是通过对材料内容的感知、理解、加工、记忆并根据一定要求, 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复述可以使学生在组织语言、编排语言、运用语言表述几个方面得到锻炼。

详细复述。

要求把原作的主要内容有条理地复述出来, 不能改变原作的结构, 并能引用原作中关键性的或优美精练的语句。

简要复述。

就是对原作的基本内容作概括叙述, 要求抓住中心, 突出重点, 删除那些次要的、解释性的或描述性的部分但不能偏离原作的中心, 或改变原作的意思。

创造性的复述。

就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想象和创造性的复述, 必须在把握原作的中心意思和事件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基础上, 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 这种复述可以改变原作的人称或结构, 可以对原作的内容做些增删。

复述的要求是:准确完整, 思路清楚, 生动流畅。

三、利用作文讲评、演讲、辩论等形式锻炼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 变无声的作文为口语交际的基本素材。

让学生彼此交换作文, 细读后, 按教材上规定的评改符号和老师规定的评改细则进行作文评改, 并写下评语。再请学生富有表情地朗读自己批改的作文, 并宣读自己给作文写的评语。在朗读的同时请其他同学认真听, 抓住要点, 领会内容和评改实质, 并能迅速判断优劣。最后让学生进行评讲。评讲内容:一是作文的优劣;二是评语是否准确。可以各抒己见, 展开争论。最后老师提出自己的参考意见。

另外, 在组织学生写作之前, 可先组织学生就自己这篇文章的命题、选材、创意、表达的意图等“说”作文, 先说后写, 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明确创作思路。

2. 重视专题性的演讲赛、辩论赛。

教师选择合适的“话题”让学生开展专题性的演讲赛。在演讲过程中锻炼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 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特色, 自信大方的肢体语言, 宣讲真善美。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7篇

一、不规范的口语交际在生活中的负面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离不开口语交际的。而良好的口际交际能力并非先天形成, 而是后天正确训练的结果。如公交车上一位男士给女朋友打电话, 向女朋友讲述自己经历的一件事, 不停地使用“然后……然后……然后……”, 无数个“然后”使旁边的一位老者忍无可忍, 他大声喊道:“然后!然后!然后!然后!”老者的强烈抗议引起其他乘客会心的微笑。公交车上的一件小事反映出人与人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表达者重复用词使表达显得累赘繁琐, 影响了听者的情绪。可见, 不规范表达是影响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口语交际课存在的误区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由此可见, 口语交际训练要着重于让学生认真倾听, 以及准确规范的表达。但是, 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存在诸多误区。

(一) 把口语交际等同于礼貌用语, 窄化了口语交际的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课中, 李怀源教师提到了口语交际要教什么的问题。口语交际绝不是简单的“礼貌用语”, 而是培养学生文明交际。文明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不仅包涵了礼貌用语, 还包涵着认真倾听、规范表达等。

(二) 缩小了口语交际的外延

口语是最早被人类普遍应用的语言形式, 可以说, 生活即口语交际。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离不开口语交际, 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只着眼于每个单元中的“口语交际课”, 是远远不够的。

(三) 教师对口语交际课重视程度不够, 往往一带而过

阅读课有文本作依托, 有具体的学习目标, 而语文教材只为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话题, 对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课应达成何种目标缺乏具体指导, 这就使部分语文教师摸不着头脑。上好口语交际课, 定向是关键, 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却缺乏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深入研究。

(四) 教师缺乏对学生口语交际的具体指导

口语交际课是不是给定话题就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了呢?显然不是。教师要让学生明白, 表达要有条理, 口头言语要规范, 要说普通话。如在一节“中华美食名扬天下”的社会课上, 一名来自山东的学生用方言介绍山东的美食, 逗得全班学生大笑, 课堂气氛固然好, 但是, 这位山东学生到底说了些什么呢?谁也没听出来, 这样的介绍就没有达到传递信息、促进了解的目的。

三、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

口语交际的特点决定了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性, 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

(一) 良好的口语能力

口头语言是借助语音及其变化来传情达意的, 而汉语语音变化是比较复杂的, 区别又比较细微, 因此, 学生要恰当、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达, 就必须有较好的语音能力。

(二) 敏捷的思维能力

口语表达要经过内部言语→选词组句→外部语言三个环节, 三个环节环环相扣, 任何环节出了问题表述就会结结巴巴, 影响口语交际的效果, 学生只有思维敏捷, 反应迅速, 才能灵活应变, 应答如流。

(三) 得体的举止谈吐

在口语交际是, 学生的姿态自然, 能根据不同的对象, 不同的场合及不同的谈话内容, 说恰当、得体的话, 还能根据表达的需要, 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四、要设计好口语交际课, 真正让学生在口语实践中提升表达能力

(一) 创设情境, 转换角色

口语交际必定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口语交际课的时候, 务必要给学生创设情境。如“小学生上网利大还是弊大”这个讨论话题就非常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这样的辩论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也引导他们辩证地看待小学生上网这个问题, 使他们能够理性地运用网络这把双刃剑。口语交际来源于生活, 也运用于生活, 因此, 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 能够使他们成为生活中的当事人, 在情境中实现角色互换。

(二) 为学生提供可学习的表达范式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的口语交流是存着着诸多障碍的, 而这些障碍往往导致交流双方的误解。因此, 口语交际课上,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可模仿、借鉴的表达范式:1.先概括说, 后具体说;2.先总说, 后分说;3.按一定的顺序说 (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 ;4.用一定的句式说;5.按照交流对象的身份恰当使用礼貌用语。

(三) 评价即导向

口语交际课上, 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策略为学生“导航”。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具体准确的评价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语文教师要在表达是否条理, 是否合乎逻辑、句式、用词、礼貌等方面对学生的口语表达作出评价。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打分, 激励和引导他们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 时时即口语的意识

口语交际是生活所必需, 因此, 口语交际的训练绝不能仅限于口语交际课, 每一堂语文课都是口语交际的场所, 课堂中的师生、生生对话都是口语交际的实践, 教师要有强烈的口语交际意识, 时时刻刻帮助学生“琢磨”言语表达。

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 第8篇

一、营造口语氛围,激发口语表达欲望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讲英语有畏惧心理,他们害怕说错以后会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所以就一直抗拒,从而造成了“哑巴英语”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就要从自身抓起,贯彻“以生为本”的宗旨,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其英语表达的欲望。

在日常交流中,要以身作则经常性地使用英语和学生交流,为其营造表达的氛围,消除一些陌生感。比如, 在早上碰到学生或者上课前就可以相互打招呼:“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Good morning,teacher.”或者是新学期开学,学生回到学校,我就会说:“Welcome back to the school!”让学生产生熟悉感,抚慰其告别假期的心情。每当有学生生日时,我就会带领全班同学祝他“Happy birthday!”给集体生活营造家的温暖,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语言表达。此外,在课堂教学时,也要注意氛围的设计,鼓励学生语言表达。比如,走进教室发现学生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有的甚至在做自己的事时,我们不能大喊一声“Be quiet!”相反,可以选择播放学生熟悉的英文歌曲,吸引其注意力,让其合唱,从而顺利地进入教学;或者是做一些进行口语交际的小游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并进行表达。

二、创设口语情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面对小学生时,我们要注重兴趣导学,利用其活泼好动的性格,推动语言教学。在课堂上,可以借助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让其在语言活动的参与中积累知识,获得经验,无形中培养自身的表达能力。

关于情境的创设,我会紧扣教材,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训练语言表达,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从而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比如,在教动物的单词时,考虑到学生对动物都很感兴趣,我就让其戴上头饰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有的学生喜欢老虎,就模仿老虎:“I’m a ti-ger.”然后学着森林之王的样子威风地走着,惹得同学一阵发笑。有的学生喜欢小鸟,就戴上小鸟的头饰,挥动着手臂:“I’m a bird.”。在这样的情境里,学生学习得很快乐也很专注,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训练了能力、实现了自我提升。再比如,我讲到食物单词ham-burger、hot dog、orange juice、ice cream以及I like...的句型时,就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历,设计了在KFC里的情境,让学生自由组合,充当顾客的角色向waiter或者waitress点餐,学生觉得很有意思,积极地参与,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此外,可以时常开展一些英语竞赛如朗读、演讲、唱歌、辩论等,给学生提供英语表达的机会,让其在这些情境的推动下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

三、口语拓展延伸,强化口语交际

课堂是学生语言表达交流的主阵地,但仅靠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口语交际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与人交流,课堂上的同学交流、 师生互动显得有些狭隘,所以,我们要将范围拓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其在交流中获得发展。

在课堂外,我们要鼓励学生时常用英语进行交流、 问候,让其成为一种习惯,融入到生活、学习中。回到家,可以和父母用英语简单地交流,说说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如果父母不会说,那学生就可以充当小老师, 尝试着教父母一些简单的表达,促进家庭交流。或者, 可以建立英语角、兴趣小组等来帮助学生强化交流,这些都是很好的对课堂的补充,能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学会用英语交流。此外,课外实践也很重要,这是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比如,讲完4A Unit 4 I like ...后,我就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让其和别人交流, 在活动中训练口语交际。学生要在课外的实践中使用 “Do you like ...?/Does she/he like...?”的句型采访家人同学或朋友,了解到他们喜欢的事物,完成调查表。经过这次活动,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在活动中不仅强化了自身的能力,还收获了成功的快乐。

四、鼓励评价,增强学生交际信心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生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及时地纠正错误,更多地是要鼓励和肯定,让其勇敢地表现自己,对语言学习保持高涨的热情。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正处于启蒙阶段,需要的是兴趣的引导和鼓励的推动,尤其教师的表扬、肯定,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精彩发言,不要吝啬表扬,而应大方地给予肯定,让其知道自己很优秀,增强其语言表达的信心。此外,对于学生的表现我会采取总结性的评价,根据其课堂参与度、日常行为、作业情况每周评出一个“英语小能手”,并给予奖励和表扬。

探寻口语交际的途径 第9篇

一、创设情境, 在情境对话中学习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课标》的教学建议明确地告诉我们,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应当创设情境, 在情境话题的引领下, 让学生打开话匣子, 进行自然而真实的口语表达。

比如, 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学会请教”时, 上课伊始, 我并没有阐明本堂课的主旨, 而是直接向孩子们请教自己遇到的难题:“同学们, 昨晚老师一夜没睡, 家里一只大老鼠叽叽作响, 烦死了。老师想请教你们, 该怎么消灭这只大老鼠?”“老师, 用老鼠夹夹死它。”“老师, 用毒鼠药毒死它。”“老师, 有一种药膏能粘住老鼠。”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 迫不及待地回答。这时, 我选择了一个学生展开对话。“王XX, 你好!请你说说我该怎么消灭这可恶的家伙。”“我觉得用老鼠药最好。”“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能说说理由吗?”“因为你可以多买一些, 把老鼠药多放几个位置, 这样毒死老鼠的可能性就大些。”“谢谢你!到哪里去买老鼠药呢?”“听我妈妈说, 小街的汤老三家鼠药效果最好。”“是吧, 那他家在哪?”“他家在老大桥附近。”“真是谢谢你!下班后我就去买几包。”这样通过师生间的真实对答, 学生自然能体会出在遇到困难请教别人时, 要把自己遇到困难想要请教的问题说清楚, 要注意礼貌, 而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人也要注意说得详细明白的道理。

再如教学《买文具》, 我们可以把教室布置成卖文具的商店, 组织一些学生扮演顾客, 另一些学生扮演售货员, 让他们在买卖的实践中体会怎样礼貌大方地与人交流沟通。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 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 提供语言的材料, 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情境, 能激起学生的“说点”,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 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从而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立足课堂, 在师生对话中学习口语交际

2011年版《课标》中新增了“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的表述, 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理念。事实上, 口语交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开口即是交际。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的质疑、解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与人讨论的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别人的读书答问进行评议、补充, 这是训练学生认真倾听、学会思考、敢于表达的良好形式。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中交流自学情况, 在小组中开展讨论, 在班上进行小组汇报等, 更是拓展了口语交际的训练范围。

三、回归生活, 在生活对话中学习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源自日常生活。其实, 每个学生在上学之前就已经学会了与爸爸妈妈等身边的人进行口语交流, 只不过这种交流大多是本真的、未经雕琢的。口语交际教学归根结底从生活中来, 最终还要回归生活去指导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

语文教师要做有心人, 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 与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 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要适当地布置交际作业, 让学生在社会、家庭生活中训练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 班级组织春游活动、“六一”节活动、少先队活动等, 活动前的策划, 活动过程中的参与, 都能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水过无痕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利用假期开展的社会调查、采访本土名人、商品销售导购等活动, 让学生在这些生活情景中进行口语交际,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而且还让学生学会交易和适应市场经济的生活技能, 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第10篇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27-02

真是有幸今年能和许多年轻优秀的老师一起带二年级的学生,作为二年级的语文老师我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同时也感悟颇多。现试论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将原有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国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作为阶段目标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来,在低年级学段要求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简要讲述自己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等。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是在专门创设的与日常生活相似的交际情境中,在特定的交际目的驱动下,通过听者与说者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参与交际的目的意识、角色意识、对像意识和环境意识以及驾驭规范、准确、生动的口语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文明待人的良好风尚。口语交际突破了“听话、说话”单纯的听说训练,由单向的静态语言实践。

一、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形成的情境

学生的交际习惯是在口语交际实践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这个过程是学生在语言交际上的认知发展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应当积极创设良好的外在交际环境(包括开放的环境、生活的情境、普通话语境等),促使学生认知自己在整个语言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并努力使自己的话语与整个语言活动的预设主题相适应。

1、师生双方平等交流,创设开放的对话环境

教师宜用赏识的眼光发现低年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自己看作交际过程中的参与者,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交流,语调适度,不宜过高过快,以免引起学生的紧级。语言寓于儿童化,容易产生亲和力。如:“瞧,太阳公公笑红了脸,夸奖大家早早到学校。”再如,“小朋友们把耳朵叫醒,听我这个大朋友讲故事,好吗?”并且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教师处处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为他们提供自主表达与自由表现的机会。评价的语言以激励为主,唤醒学生说话的信心。如:“这位小朋友说得真棒,还有谁愿意把故事讲给大家听?”“我们都感到你有进步,如果声音再响亮些就更好了,再试一试。”“瞧,老师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谁帮老师改正错误?”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敢说话、能说话,说感兴趣的话题,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对话素材贴近生活,营造多彩的生活情境

口语交际都是在一些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教师宜利用课堂这一活动阵地,将交际的内容向贴近生活的话题引导。具体来说,可以借助音像播放、图片展示等手段,通过言语启发、肢体表现等途径,密切联系生活、摹拟生活,营造出特定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走入情境中,唤起学生内心感受,激发其说话的欲望。这类主题,常见的有:到文具柜台买文具,去水果摊挑水果,看望医院的病人,给亲人拜年等等。

3、统一使用标准语言,形成普通话语境

教师在创设交际环境时,要尽量减少方言的干扰,营造使用普通话的语境。这既是便于工作于交际与理解的需要,也是规范语言、培养学生说普通话习惯的需要。教师当然要先从自身做起,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给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其次可以采取“戴小红花,争当普通话小能手”等灵活的竞赛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用普通话。

二、提高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的总目标是“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具有合作精神。”许多哲学家和外交家都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每一个参加交谈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合作原则是对话交际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它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1、数量准则。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际目的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但又不超出。2、质量准则。不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或者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联准则。说话要贴切。4、方式准则。避免晦涩词语,避免歧义,说话要简要,要有条理。

根据上述原则,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习惯的操作策略宜如下所述:

1、纠正方言,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

学生在学习语音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这是因为儿童要掌握语音,必须先听懂语音,然后才能说出语音。前者需要听觉系统与视觉系统的协同活动,后者还要加上动觉系统的协调。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儿童注意教师的口型和发音示范,如针对我们方言中的“ch、sh、zh”和“c、s、z”分不清以及“n”“l”不分,教师要指导学生发音时注意送气和不送气,卷舌和不卷舌的区别,指导学生用手靠近鼻子,看发音时鼻子是否有振动感,反复练习,多加体会。除此之外,可以让学生读完生字卡片、读课文、复述故事,强化语音训练效果,使儿童语音系统逐渐符合社会既定的标准音,即普通话,能做到正确地听与说。

2、想好再说,正确地表述观点

研究表明,学生的表述水平是认知发展和语言发展相此影响的结果。但表述水平并不总是与认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往往有落后现象,但也有形式上超前的现象,表现为学生讲出一些他自己其实并不真正理解的高级词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句子的加工似乎不以句子提供的全部信息为依据,而往往只借助于最少量的词去构造句子的意思。如警告别人去碰狗时,儿童只说“狗”,而不是“门前有只会咬人的狗”。因此,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表达意见之前想清楚说什么,表达的意思是否与主题有关,分几个层次。表达时,使用的词语,搭配是否得当。同样表示一个意思的词,哪一个更合理,句子是否表述完整,尽量以“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进行回答,能用短句的,不用长句,以免产生歧义,能用主动句的不用被动句式,避免智慧逆转而出现理解错误。

3、使用文明语言,具体地表达观点

教师运用礼貌原则,结合国情民俗,让学生知道一些必要的礼仪,做到说话文明,礼貌待人。如以创设《借铅笔》这个情境为例,着重训练学生借东西的礼仪:

(1)甲:对不起,打扰你一下,我的铅笔断了,又没有带笔刀,能不能向你借一支铅笔用。

乙:没关系,很高兴你用我的铅笔。

(2)甲:谢谢你帮了我的大忙了。

乙:别客气,很乐意能为你效劳。

上面的例子,宽容和谦逊的礼貌原则指导学生在学会说“对不起”“没关系”这些文明用语的同时,通过言语技艺表达交际双方诚恳的需要和热情的回复。在《打电话》的教学中要懂得打电话的礼节,讲话时面带微笑,声音舒缓,自觉运用“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在评价别人或提出意见时,教师运用得体、表扬或同意的礼貌原则,指导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进步,如:“今天XX读书的声音真响亮。”“比起以前,XX把春天读得真美啊!”“我要向XX学习,她有勇气把话说完,不怕出错。”引导学生不要直抒不满,或揭别人的短处,如:“他讲得真差,我来说……”“他说错了,应该是……”这样只会引起对方的抵触情绪,使交谈无法继续。启发学生注意运用态势语赞赏对方,一个诚恳的点头示意,一个甜甜的微笑。

4、学会倾听,抓住言语主题

倾听,是现代人在口语交际中的基本素养。只有专注耐心地听别人讲话,把别人的话听准,才能作出准确的应答。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能判断出语音的高低与是否标准,听语句在表述上是否完整,组织得是否有条理,以及词语运用的是否准确。同时为了评价的需要,还要留心交际者所使用的伴随语言特征。如手势、姿势、眼神,面部表情等。

5、学会合作,共同完成交际

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有意识设定一些规矩,如不插话,认清对象,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沟通。培养儿童学会合作,在形式上则可以灵活多样,可以采取同桌交流的形式,也可以是学习小组之间的相互讨论,甚至是教师参与的多向互动。

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途径多样化探究 第11篇

一、利用教材资源, 进行积极练习

小学语文教材中, 设有很多口语交际训练方面的内容, 教师要仔细琢磨, 积极引导, 严格训练,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 主要方式有:

1. 看图说话

小学语文教材中设置很多看图说话方面的训练, 在具体的练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认真观看, 对图画有一个大致了解和印象。然后, 教师和学生一起观看, 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隐藏的规律, 加深学生对图片的印象。最后,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自由讲述, 可以是在小组中先讲述, 然后每个小组挑选一到两个代表在全班中讲述, 表述要求意思准确, 语句完整, 表达顺畅。

2. 填补空白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空白的地方, 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 帮作者补上去。如在二年级下《小露珠的梦》一文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小露珠在奔向大海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是如何一一克服的。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填补的过程中,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不同, 个性特征也不一样, 往往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的内容, 老师要对每种想法给予肯定, 鼓励他们多进行这样的练习, 进而培养自学生的想象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 迁移方法

迁移不是我们字面上理解的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 而是运用学过的习作方法, 叙述另一种事物。如《家乡的桥》一文, 作者描写了家乡桥的外形特征, 介绍了桥的种类 (按外观区分) 和用途。学习这一课时, 可以组织学生按照外形特征和桥的种类, 介绍自己家乡或自己见过的各种桥, 鼓励学生发现桥的不同特征, 然后详细的描述出来, 让同学和老师听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 巧续结尾

巧续结尾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编写能力。如《小露珠的梦》一文, 只说小露珠克服重重困难, 终于来到了大海就结束了。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小露珠来到大海会先看到谁?会和同聊些什么?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发言, 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评出表述最清楚、最生动、最流畅的想象, 有学生写下来贴到学习园地上。

二、立足课堂活动, 进行加强训练

1. 在主动介绍中训练

新学期开始, 老师和学生之间, 学生相互之间, 都比较陌生, 教师可以特意安排一节课, 让学生自我介绍, 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特点详细介绍出来, 让同学迅速的记住自己。不但减少了学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拉近了同学之间, 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 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激发了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让学生敢于表达。

还有利于看谁是班里自己或身边有很多自我介绍、介绍自己喜欢的玩具、自己的家、所见所闻, 读书或者看电视节目的感想

2. 利用分角色朗读进行训练

朗读是提高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方法, 特别是对话部分较多的朗读, 学生可以根据其中的情境, 用表演的方式, 模仿各个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 借鉴人物间进行口语交际的方式和方法。

3. 在生生互动中进行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对其他同学的朗读、发言和回答等进行评议, 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行补充说明。在评议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认真听写别人的朗读、发言或回答, 然后积极思考, 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被评议的学生或许不认同评议同学的意见, 这时他们之间就会展开争论, 努力阐述自己的观点, 让对方认同, 无论结果如何, 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 利用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 教师要对其表现及时的诊断和评价,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对于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学生出现的错误, 教师要采用肯定、鼓励的态度, 消除学生因为害怕出现错误被老师批评而不敢开口的顾虑;对于学生的精彩表现教师要给予高度的评价, 让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 增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自信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只靠教材中的练习和课堂上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补充。如, 演讲比赛、小型辩论赛、小记者采访、社会调查、当义务解说员等各种形式, 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可以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间, 和博物馆沟通, 让学生去当小小解说员, 不仅增加了知识, 锻炼了胆量, 而且在多次的解说过程中, 通过与游客的交流, 大大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话得体, 有礼貌, 落落大方。

加强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很多, 但总体来说就是, 教师利用各种方式, 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 鼓励学生多说话, 尤其是当众说话,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红霞.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探索[J].新课程 (教育技术版) .2009 (12) .

上一篇:《多边形》单元测试题下一篇:影响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