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难点范文

2024-05-25

管理难点范文(精选12篇)

管理难点 第1篇

绩效管理在综合医院实施以来, 职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均有提高, 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增强, 绩效管理所体现出的管理优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重视绩效管理在综合医院的应用。但是, 综合医院的高复杂性使得绩效管理在综合医院实施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困难, 影响绩效管理效果。

一、绩效管理的难点

1.绩效评价目标、标准难以确定

在以往的绩效管理中, 绩效评价的目标总是形式化地强加给医院职工, 没有充分考虑到职工的个人意愿, 也未考虑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所以导致职工的个人利益与医院的整体目标不能契合。这样的绩效评价目标不仅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甚至会导致医院职工因目标无法完成而工作态度更加懈怠。另外, 绩效评价标准的制定也通常较为模糊, 在评价时有很大的浮动区间, 实际情况难以操作, 并且容易受人为因素控制, 有失公平, 这样对绩效管理的可持续性也是十分不利的。

2.绩效评估方法的选择

绩效评估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综合医院绩效管理的最终效果。如果评估方法不当, 不仅不能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甚至会导致医院管理效率低下。医院的职称类别有医、药、护、技、管理等, 级别又有高、中、低职称之分, 根据管理学中的权变理论, 医院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也应根据不同的职称类别和级别制定不同的评估方法, 才能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但评估方法多种多样, 如何才能正确选择出适合各个职称级别的方案则是绩效考核的重点与难点。

3.绩效管理中的沟通与反馈

沟通与反馈是绩效考核的关键环节, 应该贯穿着整个绩效管理过程。医院管理人员也应当对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予以足够的重视。上级应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下属职工, 让职工了解自己的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适当调整。而下级职工如果遇到各方面问题也应当及时和上级沟通, 更加有效快速地解决问题。但在实际管理中, 由于沟通渠道较为单一, 问题沟通与信息反馈经常周期较长, 及时性难以达到。

4.保持绩效管理的适度性

绩效管理虽然能够帮助医院提高管理效率, 但如果管理人员和医院职工过度专注于自身的业绩评价而忽视了医院的发展, 则是违背绩效管理的初衷的。医生为了完成业绩而选择同样效果价格更高的药给患者治疗, 短期内是可以提高效益, 但长此以往, 对医院的品牌建立及声誉都是不利的, 甚至会恶性循环, 产生毁灭性的打击。因此, 绩效管理是把双刃剑, 如何把握好应用程度至关重要。

二、绩效管理对策

1.细化绩效评价目标, 量化绩效评价标准

医院制定绩效评价目标应结合医院的整体目标、职工所处的岗位职责及病患的需求三方面充分考虑。由最高层次的医院长期发展目标逐步向下细化, 分解, 每个岗位可以有一个主要目标, 再根据主要目标发散出多个更加具体的小目标, 最终确定的绩效评价目标应符合“SMART”原则。每一项目标根据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制定的绩效评价标准应尽可能量化, 可以从效率、质量等方面设置衡量指标, 划分出明确的临界区间, 不仅可以使考核过程简化, 还可以使考核结果更加可靠、公正。

2.多种评估方法相结合, 在实践中完善评估体系

目前, 医院最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分级法、因素评定法、基准加减评分法等。不同的职称类别和级别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评定方法或者多种方法采用不同权重相结合的方式评估绩效, 在评估方法正式实施之前可以先试行一段时间, 期间如果发现问题应当迅速向上级反映, 管理人员及时修订。等到管理人员和职工都认为评定方法较为完善之后再正式采用该法, 可以增加职工对绩效评估的认同感, 便于实行。

3.建立多种沟通反馈渠道

医院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 应该建立起多种沟通反馈渠道, 不要过于拘泥于形式, 注重沟通反馈的实质。上下级之间可以定期组织面谈直接沟通, 也可以通过意见箱或是专门反映问题的邮箱, 以书面的形式来相互交流, 但应注意对反映问题者隐私的保护, 形成良性、有效的沟通氛围。

4.医院发展目标与个人发展前景挂钩

医院应将绩效考核分为医院和个人两个部分考察, 医院可以定期组织患者对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程度的调查, 集中反映问题, 医院要找出问题根源所在, 有针对性地与医务人员沟通, 解决问题。在平时, 患者也可通过在就医后给医务人员匿名评分的方式影响职工绩效评价, 但应保证患者评分环境的独立性, 不会受其他因素干扰, 结果才更具参考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医院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前景挂钩有利于个人和医院长远发展。

综合医院情况复杂, 绩效管理也必然会有许多难点。所以医院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 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才能最大程度调动职工积极性, 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璘.关于综合医院绩效管理考核的思考[J].财经界, 2015, (03) :142.

[2]周文杰.综合医院绩效考核的分析与探讨[J].现代商业, 2013, (26) :90.

铁路车站管理难点论文 第2篇

一、目前面临的形式及问题

<一>内外环境

1.铁路发展的大格局已经确定,全路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关键时期,原有的管理理念与新的管理理念交织在一起,转变观念。

2.从未有过的压力自上而下,打破了以往的按部就班。这就注定我们面临一个既不易抓,又非抓不可的局面,一旦把握不好必然不能适应当前形式发展,必然就要撅着屁股挨板子,顺其自然。

3.如何应对目前的形式同样是举步维艰,关键是怎样把人的思想继续统一在一起,老的办法还行不行,新的办法又是什么?心里没底。

4.中间站安全工作的主旋律不能变,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不能变,抓安全基础不能变,以不变应万变,静观其变。<二>工作难点

1.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站长日常工作最牵扯精力的就是例行公事,站长一人应付人、财、办、安、技、运的各种台帐、簿册、小结、总结等,每年站长要“编撰”20万左右字,快赶上一般的作家了,所以我们站长个个都是“编书专家”,胡编乱造。

2.婆婆难伺候,公公难照顾;吃不好就翻脸,喝不好就

1瞪眼,要防止小河沟的翻船。站长主要工作是:应付检查,笑脸相迎,让进酒店,好吃好喝,烂醉如泥,扶上客车,基本过关,精力旁顾。

3.日常杂事没完没了,多大的官啊,真较起真来没权、没钱。芝麻官难处大。方法一:多请示;方法二:多沟通;方法三:酒桌上一喝就醉。

4.棘手问题一般没人做主,急忙处理总是“自作主张”。左右周旋。方法一遇事别慌张;方法二:做事要有记录;方法三:拉个领导来垫背。

5.对下不说不行,对上都说了不行,出了问题说什么都不行。领导说行就行,不行也行,领导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服从领导听指挥。

二、永恒主题

<一>安全管理

1.通过贯彻一个共同的作业标准,使每个人的工作达到安全规范要求,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安全管理无尽头,只能依靠标准化作业,使我们的安全周期逐渐延长。

3.目前的客观状况是作业标准化与违章违纪并存,安全生产与事故隐患并存,违章违纪、事故隐患在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必然存在的,永远无法消灭。

4.违章是事故发生的根源,但并不是任何一次违章就会

直接导致发生事故,但事故发生总是以违章违纪为前提;多数情况下违章并不发生事故,只是在特殊情况下,违章必然导致事故发生。各种特殊情况叫各种因素的巧合,它的核心构成要害不是违章的性质、程度,而是违章的频率,是安全控制的关键。就拿接发列车来说,如下图:

表示违章表示为事故高发期

<二>事故的发生

1.以车站现实的综合素质为基础。

2.职工在上班前没有如何违章违纪的预定。

3.在岗违章是随机发生的。

4.若违章的频率很低,每次的间隔时间较长,出现一次“三控”的作用,很快将事故发生的可能克服了。

5.若违章的频率很高,总是接连不断出现,那么在时间的某个点上必然会有参加作业的全体人员共同违章,此时“三控”的作用完全失去,事故必然发生。

<三>结论

1.任何一次违章都是构成事故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2.一些人违章但没有发生事故,并不是他有什么诀窍,关键是此刻别人在执行标准化作业,起到了防止的作用。

3.违章的人往往会因为暂时没有后果而自我庆幸,而大家都自我庆幸的时候,不幸的事也就快了。

4.当你要违章时,你并不知道别人在干什么,也许此刻构成事故就差你了,你一旦违章,正好就把事故引发出来。

农村财务管理难点问题分析 第3篇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财务优化控制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从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制度建设出发,引导农村财务管理改革,提升财务控制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农村财务风险。可以采取分类管理的方法,让不同的资金发挥不同的作用,把数据管理与农村财务控制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升农村财务控制管理水平,实现农村财务的有效风险防控,不断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乡镇会计中心要在财务理论的支持下,实现对账本的科学有效管理,对其进行全面科学监督,提升财务控制与管理水平。

二、资产管理不规范

农村财务管理要从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两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农村财务管理的效率,具体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资产规范运行。比如要解决不动产的不规范问题。针对公共房屋、集体企业、田地、园林、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资产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控制管理机制,提升财务规范化运行水平。农村很多有形资产由于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资产被少数人以特殊身份进行廉租,有的情况下还出现了无偿占用等方面的问题,广大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影响。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必须要通过财务手段解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难题,提升农村资产的有效管理水平。农村公务运行开支也是财务管理中要进行监管的重要领域,农村以往财务运行中存在公款私存等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财务资金运行难题,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控制管理制度,为农村财务管理和财务科学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民主理财不到位

由于民主理财的过程中存在理财人员素质低等方面的难题,理财人员的思想觉悟无法和财务运行的模式结合,财务管理混乱。农村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钱账分管,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从出纳管钱、会计管账等方面规范行为,提升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要从财务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出发,积极稳妥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完善的民主理财制度,提升民主理财的水平。可以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科学合理地控制财务资金的流向,解决民主理财过程中财务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财务的有效监督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需要从制度建设出发,按照民主理财的思想,实现财务的有效监督管理,提升财务控制管理水平。

四、会计核算不规范

农村财务运行中存在一些村账簿设置不齐,会计科目运行不正确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出发,优化财务核算机制,提升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农村财务管理中要对核算进行规范化处理,解决票据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防止出现白条入账的现象。农村财务核算要突出实效性,通过有效的记账机制,提升财务管账的水平。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核算的资金额度越来越大,必须从多方面提升财务资金的运行管理水平,针对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核算事项,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事实进行分析,确保其符合财务运行管理的具体要求。农村财务风险的产生是多样的,要从生产性开支和非生产性开支角度出发,辨别财务管理的真实内涵,避免财务管理中出现各种不必要的浪费。

五、监督渠道不畅通

農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监督渠道不畅通等方面的难题,财务管理中要对财务进行公开处理,提升农村财务综合管理水平。要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解决财务运行过程中渠道不畅通等方面的难题。监督控制管理过程中要对资金的流向进行分析,建立完善的跟踪控制策略,提升资金的监管水平。民主监督是财务监督的重要内容,农村财务运行过程中要对财务管理的情况进行民主监督,发挥群众监督的积极作用,提升农村财务控制管理水平,实现农村财务的科学管理。

管理效益审计的难点、重点 第4篇

一、目前管理效益审计存在的难点

(一)基础资料和数据失真

被审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只有真实、完整,效益审计才能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当前,由于各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违纪违规、粉饰数据、业务失真现象,这都极大地影响到了效益审计的顺利开展。

(二)缺少具有适用性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目前情况下,评价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没有统一起来,即使对于同一项目,不同的审计人员也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些都给审计人员选择衡量评价标准造成很大的困难。

(三)管理效益审计的方法和技术不统一

审计方法和技术的不统一,给了审计人员极大的随意发挥空间,相应地加大了审计风险,对审计证据的要求也更高了。

(四)审计人员的知识面较窄

现阶段的审计人员视野相对狭窄,缺乏评价企业效益的意识、知识及技术技能,尤其是缺乏经济的和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缺乏观察问题、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对管理效益审计力不从心。

二、管理效益审计的重点和内容

(一)指标分析

审查时要在确定经济业务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按照相关标准,使用科学合理的相关指标,对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经济效率指标进行验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获利能力指标;二是企业发展能力指标;三是企业财务结构指标;四是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五是评价企业经营效率指标。

通过把审计期间的各项分析评价指标与往年指标完成情况、本系统先进水平比较,做出对经济效益实现结果质和量的定性、定量评价,从中找出差距,分析原因。

(二)决策管理

审查管理层做出的重大经济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合规性及有效性。重点关注重大经济决策的审批、操作方式、决策内部控制程序,审查该决策所带来的后续管理及决策对未来经济成长性的影响。

(三)人力资源管理

对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益性、效果性、效率性以及人力资源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查、评价,促进企业人力资本运营向低成本、高效率方向发展。

1、合法性审计

重点关注企业是否遵循了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采用问卷访谈、实地观察、审阅资料等审计方法,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判断可能引起法律诉讼的风险程度,评价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制度审计

制度审计的目标是对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包括:企业是否制定了适当的人力资源政策;实施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根据管理目标设定了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3、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指通过分析人力资源数据,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收益性进行评价审查和评价。

首先,结合企业的现状,设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指标。其次,取得人力资源管理数据,通过管理数据与往年指标完成情况、本系统先进水平的对比分析,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判断,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固定资产管理

1、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包括:是否制定明确的投资决策、执行和处置管理流程;投资项目前期论证是否充分,投资决策程序是否合规、决策方法是否科学;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投资项目的后评价;项目是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

2、固定资产运营效益

关注是否建立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资产的管理制度,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资产购置,是否建立资产的收发存登记制度,是否定期进行资产的盘点清查,资产的处置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企业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五)财务管理

审查被审计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是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资金管理审计、债权债务管理审计、成本控制审计。

1、资金管理审计

包括:是否按照规定编制资金计划,资金计划是否按照规定程序审核和审批;资金是否集中管理;资金拨付是否按照规定程序申请、审批;与货币资金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有效。

2、债权债务管理

包括:是否建立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是否对债权债务进行动态监控,是否及时收回到期债权,是否按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否拥有良好的资信,坏账核销是否有严格的控制制度。

三、管理效益审计的几点感想

(一)慎重选择项目,突出重点

在尚不具备大规模地开展效益审计的基础和条件的情况下,选择一些重点单位、重点项目作为试点,探索形成适应本单位管理情况的审计方式方法,为审计工作向管理效益审计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由于没有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审计人员只有充分开展审前调查,全面把握被审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发展情况,利用现有的国家、地区、行业标准,合理确定目标评价体系,做出客观的分析、判断和评价。

(三)对现有的审计人员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

在效益审计中,审计人员除必须具备娴熟的会计学、审计学、财务学方面的知识外,还需要具有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必须有计划、有重点地采取多种途径,抓好在职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宏观掌控能力,进一步推动管理效益审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宁小丽.浅论企业内部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的转变[J].企业研究,2014,(18)

[2]白晓明.论管理效益审计应把握的重点[J].现代商贸工业,2013,(12)

绩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第5篇

解决上述评价工作中的不公平性,建立一种能够消除客观基础条件优劣的影响,真正体现人们基于有效努力及能力所产生的效益是完善与发展绩效评价理论、完善绩效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搞好绩效管理的难点

虽然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被绝大多数企业认识到,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似乎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对管理者的绩效管理尤其是让人头痛的问题。管理者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往往会成为绩效管理中最大的阻力。

对管理者绩效管理的难点可以总结为“CRANI”,其中C指关键效标(erion),即评估采用的指标和标准;R指用主观去评判客观的可靠性(liability)。如果被评估者的工作存在一个客观的“绩效”的话,评估者能不能较准确地感知;A指绩效管理系统的可接受性;M指评估采用的方法(thod)。需要指出的是:几乎针对所有对象的绩效管理都存在“CRANf”难点,但是它在对管理者进行绩效管理时显得尤为突出。

(一)关键效标。关键效标应该能反映出一项管理工作成败的界限。对管理者绩效管理的效标大体上分为结果效标和过程效标,两者都包括数量和质量的标准。简单地说,这是个“评什么”的问题。

在实行MBO(目标管理)的企业中,管理者的目标任务自然地成为结果效标。如果没有实行MBO,那么结果效标的确定有两种较为可行的办法:一是从以往同职位管理者的工作分析和绩效记录中实现;二是采取类似于MBO的办法,将组织的目标层层分解为管理者的.工作任务目标。由于管理者管理部门的不同,管理层次的不同,结果效标是不一样的。

过程效标主要针对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维度。之所以一般要把结果效标和过程效标结合考虑,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管理具有强烈的环境依赖性,一个有能力的管理者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的目标结果。单纯的以结果效标来评估,实际上是一种“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思想,对管理者的评估不一定公平;二是由于结果效标不考虑管理者是如何达到目标的,属于一种“黑箱式”的评估操作,因此,无法判断管理者的能力到底如何,优势和劣势在哪里,也无法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过程效标的确立需要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看看企业中以往同职位管理者在工作中有哪些行为和主要活动是最重要的,并把它们提炼成几个关键的能力维度。

结果效标和过程效标的数目不宜太多,考虑到公平和效率的因素,每类效标一般在四五个左右。不同的效标偏重的用途也有区别,一般来说,结果效标更多的和薪资收益联系在一起,而过程效标则更偏重于和晋升、培训联系在一起。

(二)主观评判的可靠性。如果管理者的绩效真有一个“客观”的存在,而实际中的绩效评估是由人来完成的,那么主观能在多大程度上准确判断客观就成为关键问题。这方面主要包括三个关键点:谁来评、如何评、评几次?

对管理人员的评估主要有两种类型:(1)直线评估(管理者的直接上司);(2)360度评估(通常包括直接上司、下属、同级管理者,有时还包括顾客)。

至于采用什么样的评估者,主要是一个效率和公平的问题。管理者的直接上级对其进行评估,缺点在于如果双方平时的沟通不够,难以对其行为进行准确的判断。360度评估提高了评估的公平性,但是增大了评估的文本和分析工作。许多企业对管理者正式的绩效考评往往只是年终进行,如果考虑到绩效考评的本质是控制和反馈,这样的频率是不够的,一来反馈的质量不能保证,二来行为若不能得到及时地反馈和强化,很难起到行为改进和调整目标的作用。这里同样需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做出权衡。

(三)评估方法。美国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调查表明:在对管理者进行绩效考评所采用的方法中,有三种评估方法使用的频率最高,它们是描述性的上司评语(33.9%)、MBO(31 .8%)和图表评价法(24%)。这三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是结合使用的。其中采用描述性的上司评语最常见。92%的企业支持把绩效评估的结果反馈给被评估的管理人员。

现金管理面临的难点及对策 第6篇

【关键词】现金管理  现金偏好  大额现金

现金管理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减少金融犯罪和违规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迅速普及,但流通中货币量没有出现相应的萎缩,而是呈持续上升趋势,流通中货币量的增长不仅增加了现钞印制、运输与保管等社会交易成本,更为严重地是,大量大额现金交易为非法活动提供了便利。因此,在当前时期加强现金管理,保持适度现金供应,防范和打击利用现金从事非法活动,对促进市场经济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金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现金管理的基本规章制度滞后

目前我国现行的现金管理制度是《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是1988年颁布实施的。《条例》和《实施细则》颁布以来,对鼓励开户单位使用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限制使用现金交易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条例》和《实施细则》的局限性日益显现,2011年,国务院令第588号对《条例》进行了修订,但此次修订仅对开户银行的行政处罚权进行了删除,对其它条文并无完善,修订以后的《条例》法律责任部分实质是处于空缺状态。

(二)商业银行现金管理职能弱化

商业银行作为现金管理的重要主体,对单位和个人的现金存取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但银行商业化改革以来,银行更注重盈利性目标,现金管理职能与其开发客户、拓展业务的动机相抵触,执行中弱化了其现金管理职能。另一方面,2011年《条例》修订后,对开户单位的现金违规使用处罚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商业银行难以履行好其监管职责,导致相关规定难以有效落实与执行。

(三)现金管理对象范围偏窄

《条例》监管对象是开户单位,不包括居民个人现金管理。即便提取大额现金,居民只需提前预约并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即可支取,现金使用基本不受限制。但是随着居民个人收入和财富的不断增长,投资与消费能力逐步提高,居民个人在商业银行现金收支规模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对居民个人现金交易管理的缺失,造成很大部分现金游离在监管之外。此外,一些单位为结算方便或避税等原因,通过单位账户向个人账户转账,为单位大量使用现金提供便利通道。因此,现金管理应注重加强对个人账户现金使用的监管,使现金管理涵盖对象更加完整,有效减少现金使用量和降低利用现金进行非法活动的风险。

(四)大额现金使用重监测弱管理

我国大额现金使用监测依据是2006年制定的《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监测以客观报告为主,由监管部门制订监测标准,金融机构负责记录和报告,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大额现金交易报告类似。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综合试点工作,引导金融机构自定义可疑交易标准,逐步完善了大额和可疑交易的监测管理。但是截至目前商业银行在用的大额现金管理制度仅有两项主要制度:(1)大额现金支取预约制度,主要是针对个人客户。据调查,一般情况下只要网点有足够的现金,不预约也可以支取,客户甚至可以通过“以整化零”的方式绕过预约制度,即便严格执行预约制度,也不能对客户大额现金支取起到制约作用。(2)大额现金支付审批制度,主要针对法人客户。大额现金支付审批制度,仅仅是商业银行内部管理需要,对于大额现金支取没有任何约束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制订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大额现金管理作用非常有限。

(五)现金偏好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对现金的偏好致使现金管理难度大,难以监测。产生现金偏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金交易方便快捷;二是个人金融知识匮乏,不熟悉或不会使用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三是由于银行卡诈骗和支票诈骗等金融违法犯罪案件,导致居民对非现金交易缺乏安全感;四是部分农村、城镇和集贸市场缺少非现金交易条件;五是部分非现金支付如跨行转账或异地转账等不能实时到账,增加了非现金交易的时间成本;六是部分非现金支付结算收费较高;七是现金结算可以隐藏资金运行轨迹,从而掩盖偷税漏税或其他非法活动。

(六)非现金支付不发达

由于我国金融服务不均衡特别是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部分农村地区甚至一些大型批发市场和商品集散地还存在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少银行卡交易和网上交易等非现金交易所需的硬件设施,只能采用现金方式进行交易,导致非现金支付结算应用比较低,而且部分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习惯以现金为主要结算手段,使用现金交易较为普遍。

二、加强现金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现金管理制度

现金管理的目的是保持适度现金供应,防范和打击利用现金从事非法活动,促进市场经济和谐健康发展,围绕这一目的,应尽快完善现金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首先,要明确人民银行及金融机构在现金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赋予金融机构对单位和个人违规使用现金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其次,要将居民个人账户纳入现金管理范围,单位账户转账给个人账户的资金视同为现金管理,加强对居民个人账户的现金管理;最后,应对单位和个人大额现金使用行为采取疏导政策,逐步减少大额现金交易,同时,加大对单位和个人违规使用现金的处罚力度,增强现金管理的严肃性。

(二)加强对大额现金的管理

一是建立大额现金支取收费制度,考虑到现金大量使用会增加现钞印制、运输与保管等社会交易成本,可出台相关规定,对支取一定额度以上的大额现金按一定比例进行收费,提高大额现金使用成本,鼓励客户在交易结算中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减少现金使用量。二是充分利用电子化手段,实现大额现金支付审批、备案联网查询,对大额现金支付实时审查和监督,以便及时掌握可疑线索,从而有效防范、打击利用现金交易进行非法活动。

(三)推广非现金支付方式

一是加大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宣传和培训。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营业窗口对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宣传引导作用,并对用现大户进行非现金支付结算知识培训,使非现金交易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形成非现金交易的社会氛围。二是完善非现金交易条件。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在农村或集镇包括大型批发市场和商品集散地建立银行转账、银行卡交易等非现金交易平台或渠道。三是加强对金融违法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提高单位和个人对非现金交易的安全感,从而降低对大额现金的存取需求。四是降低刷卡等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收费标准,以降低非现金交易的经济成本。调节各类非现金支付工具和现金交易之间的关系,促使客户均衡考虑各类结算工具的利弊和成本,以促进市场结算工具的平衡发展。五是缩短跨行转账或异地转账等非现金支付结算到账时间,以降低非现金交易的时间成本。

(四)加大现金管理的监管力度

加大现金管理现场检查力度,使现金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对现金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从严及时查处,维护现金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加强现金管理工作考核力度,要求商业银行将现金管理纳入内部绩效考核,督促金融机构切实履行现金管理责任,同时加大对现金管理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处罚促进现金管理主体更好地履行现金管理职责。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大额现金交易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金融研究,2011(4).

[2]瞿绍清.大额现金收支监测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2(12).

[3]崔建英.完善我国现金管理制度的对策及建议[J].经济师,2013(8).

[4]何承文,薛玉玲.当前我国现金管理的缺陷及对策[J].经济师,2015(11).

电商仓储管理难点与经验 第7篇

现在很多人都会提到电商仓储或者电子商务,其实跟我们的传统商务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也是商务,只是通过电子的手段加快了我们的发展而已。所以电子商务并不可怕,电子商务绝对不会取代我们传统的这些贸易行为。这点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用比较乐观或者革新自己的想法跟进的话,我想比现在所谓的电子商务会跑得更快,因为我们基础更踏实。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电商仓储的管理要点以及难点、管理经验,当然还有趋势。

从要点上讲,电子商务仓储跟传统仓储是一样的,环节一模一样,一定要在重资产上面,没有仓库,没有土地,没有办法做这件事,没有仓库里面大规模的投入,也没有办法做。很多嘉宾分享到的云仓储,单仓没有多好何谈“云”,一点没有做好的话“云”从何而来。所以首先落脚点是在单仓上面,或者仓本身要做得非常好,然后才能形成一片,点到面。

第二个一定是规模上面,你只是一个仓库或者比较小的一个区域,你很难做到区域联动或者分仓,或者大数据应用,单仓很难做到。我们做仓储实际上是跟各个部门仓里面以及仓外面的协作,所以我们电商仓储跟我们传统仓储没有任何区别,都是重资产、重规模、重协作。所以我们只要稍微能够适应电商的快,这种柔性的发展,我相信我们会做得比现在电商仓储好很多。

做仓储的时候,我们现在的做法或者大多数的做法就是仓库只是一个周转中心,我们在这里同时要打交道的是运营商、工厂还有仓库以及配送公司。但是如果我们把整个商贸环节结合起来的时候,不管什么样的贸易行为,归纳起来无非就是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做仓库抓的是物流这块,我们可以通过仓库整合运营商、整合工厂,整合其他周边上下游的仓库,以及配送公司。当然这里的整合不是控制他们,而是跟他们合作,所以有了这样一个协作之后,我们会发现未来是以仓库为核心链条,整合了从生产到运输到仓库里面的分拨以及到快递这一端整个供应链的链条。可以通过嫁接在仓库之上的信息作为纽带,作为数据交换的链接。

在这里,未来我相信我们要做仓储一定要以电商为核心,很多人认为电商是劳动密集型的,做的是体力活,确确实实我也是做体力活的,但是我还是会经常动脑筋,如何优化仓库效率,如何提升这些效率,也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通过前面大的方向来看,如何做到仓库的提升,首先要讲绩效。绩效也要分如何能做得到你分的几个块,流程要规范,信息要通畅、强大,支撑这两个的还有其他的需求,比如做仓库,周边的人才是不是够,周边人好不好招,仓储够不够,物流跟你这边的结合程度怎么样,耗材、设备等等信息。这些相对来说都是比较零散的,如果你有一套比较好的管理文化,使你的仓储或者你的公司能够运用一套比较好的管理方式,比较好的管理手段,我们会发现整个仓库的效率比较高。从这个角度我们总结出六大块,就是人财- 物 - 产- 供- 销。这几个点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好的话,我们仓库管理起来难度就不是很大了。

当然还有一些单仓之外的仓与仓之间的互动、分仓、仓库之间的一些调拨等等,包括一些跟快递的链接,前面已经讲到分仓、云仓以及仓配一体化,只要一个仓一个仓地做好,每个仓相互连接好了之后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

仓里面的信息管理好之后,仓的外部也要有完整的信息链条,不能像我们十几年前,当时ERP也是很流行的时候说可以整合CMOA,整合CHR,我们今天也面临着整合各个信息孤岛,这也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我们做电商仓储或者传统仓储,是做生意的,做生意就要赚钱,仓里仓外都要有衡量标准,如何做到这个标准,如何赚到钱,我总结了几点。首先,供需要做到平衡。今天仓库有一百个人但只能养活二十个人,这就意味着是浪费的,如果突然来了订单量,发现一百个人根本不够用。所以这块电商如何做到平衡很难。还有物品的规范性,也就是说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要上自动化,要上标准化的设备,其实这是一个鸡肋,趋势一定会这样吗?我们一定往这个方向做吗?中国很多工厂是小型的加工作坊式的,他的一些标准还没有完全达到我们想要的一些要求。所以在这上面,我们从电商角度帮助这些传统企业做物品的规范,比如条码、包装等等这些东西,如果前面做的标准化程度越高,后端收货或者发货、存储的能力就会更强。还有运营跟仓库之间的联动,这里也要进行平衡,核心一点就是感觉做什么都差人,不差人的企业肯定快倒闭了。

这块需要有一套非常标准的作业方式,让这种人才的瓶颈通过比较规模化的复制或者培训比较快速地消除。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来解决呢?做仓储的可以分析一下几大快消品的行业或者说经常碰到的一些行业,我相信大家比我更熟一些。一个是快消品,象超市里面,还有服装、制造的,还有一些卖场,我们分析这几家的时候,会发现各有特点,如果把他们的特点能够融合起来,我们任何仓储都是非常强大的。

快消品的分布是非常广的,因为要求反应速度快,货值其实不高,所以必须要有分仓,必须分布得比较广。服装也是一样,因为服装SKU很特别,但是库存深度很浅,所以需要快速调拨,但是又没有办法做到分仓,因为库存深度很浅。制造也是一样,除了日本企业、台湾企业可能会关注到之外,我们大陆企业很少会关注GE、六西格玛等等。六西格玛永远没有标准,永远有一个前进的目标在那里,但是永远达不到。卖场也是一样,销售跟存储是非常灵活的,我们可以在仓库通道两侧放好卖的东西,这样拣选的路径少很多,速度快很多。

比如一万平方米的仓库,在一万单的情况下,如果满场放东西,拣选的人员一天最少要跑十公里,十公里也是很累的,如果我们放在通道两侧,通过一些算法之后路径可能会减少一半。医药、图书标准化、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但是也可以去做一个优化,比如我们在医院里面拿药的时候会发现,我们平时在超市里面是一包包东西拿过来,什么形状都有,但是在医院窗口拿药时,用一个盒子放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就是把所有非标的东西转成标准化,各种药是非标准的,但是盒子是标准的,所以这一个简单的动作使仓库完全可以上流水线,减少人工作业。

如果都能这样做仓库可以很容易达到比较好的指标,从指标的角度有几种评估体系。一种是速度、成本、出错率,也就是说,这个体系实际上是对我们服务客户来讲的,是客户对我们的要求,你的仓库速度快不快,我的东西给到你之后两三天发不出去,淘宝、京东、当当他们的东西都是有时间要求的,有一日达、两日达、三日达,还有几个小时要出货的,所以这块速度很关键,要看你有没有能力。

第二,速度越快,意味着投入越大,在这个时间点上要平衡成本,成本到底高不高,是不是符合要求,既要速度快又要成本低,同时出错率也要低,否则就是现在大部分企业低效率的现状。为什么很多人不外包,不放到第三方,因为第三方做不到人家的标准,如何外包。所以在这点上既要速度快同时成本低,出错率也要低是一种平衡。对客户要负责,同时也要对我们的老板、投资方负责,仓库当中你的人效也要非常高,人效高说明效率比较高,说明这种仓的处理能力相对也是比较高的。这点上面我们也可以考核,一天发多少单除以这个人,就知道这个人效。考核服务商或者仓库能力是另外一套体系,柔性、安全和透明。柔性就是我们现在服务的客户跟大宗商品服务的不太一样,时效要求24小时、48小时,时间概念比较小,但是我们电商要求可能十分钟、二十分钟,出了问题马上要解决,否则就投诉。

所以在这块上,我们反应速度要非常快,同时也要应对非常大的促销,平时养多少人,在峰值的时候要养到多少人,这套体系要健全的话,整个仓库盈利就会比较强。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要非常安全,一个是数据安全,一个是货品的安全,还有其他的客户考量。当然这个过程当中做得越透明越好,这就要高度信息化,信息、数据通过秒计算反映到客户的电脑或者手机端的时候,这个客户可能东西在大连,人在美国,他的感觉怎么样?所以我们也要考虑客户的体验。

这是我总结的三个不同的评估方式。下面再跟大家展示一下实际的应用数据。仓库是如何做到前面几点的。当然这些数据不是最好的,我做了一个行业里面比较好的仓库的改造,第一期完成的时候,人效现状是105人,一单上面帮他节约了0.22元。错误率帮他缩到千分级,通过快递的减损可以节约0.29元。存储密度也有一些很好的方法,比如像亚马逊的随机动态存储那样,从95件可以提高到130件,可以节约出一分钱一件,快递成本也是一样,因为通过一些整合或者优化计算,在原有的快递价格上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优化,通过一些计算,最低可以节约一块钱一个包裹。耗材成本也是一样,通过一些算法之后,包括包装的改进,可以节约很多存储空间以及盒子的成本。在这上面最差的效果可以节约1.86元一个单,一万单的话就可以节约18000多块钱,这个成本效率是非常高的,好的话可以节约到3块多钱,这家企业是能够达到这个效率的。

人效也是一样,刚才是从大的方向讲的,早的时候仓库运作方式靠经验,有能力的老员工,他们的工资每年至少要涨10%,这样下来我们的成本会非常高,本身仓库就是劳动密集型,而且他们一发脾气就不干活。这种方式,作业弹升空间比较小,如果把仓库作业方式以及软件系统、作业流程做一些改进,我们需要熟练工人会非常少。比如现在仓库人员70%可在30分钟之内成为熟练工人,30%需要两三天到一个礼拜成为熟练工人。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对双11、双12根本不用担心,而且我们随时随地可以找到临时工。这里有一个数据,我们平时养一百人的话只要养四五十就可以了。当然劳务市场要强大,通过一两天就能找到劳务工,这样我们的固定成本会少很多。

前面讲到每单成本节约的时候有非常多的数据做支撑,比如总退款率、物流退款率、超卖等等,我们很多客户是没有感觉的,如果仓储做得比较好,我们可以告诉他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这样的话可以分析出好坏在什么地方。

前面讲得比较多的是大的方向还有难点以及做好的一些效果,怎么样去做,我也简单做了一个梳理。最早的阶段是人和工具,先上一点货架,加几个人,这样仓库搭建起来了。做得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发现效率不高,人的管理比较懒散,所以再加上一些系统,加上一些比较好的管理。当管理还可以的时候,机构比较庞大,动作比较多,这个时候我们想压缩成本,减少人员,从精益的角度考虑。最后一个阶段主要考虑成本,目前来说电商企业,传统的品牌企业基本上第一和第二阶段占多数。好品牌基本开始考虑效益了,也有一些在考虑成本,我们沟通之后他们很多也开始从成本的角度,做仓库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控制成本的事情。

如何做到这些,我们也做了一些梯度的改进。最早做作业的改进,引进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在生产型企业比较多,但是在电商企业当中,尤其电商仓储或者传统仓储当中,很少人懂生产流程管理,仓库当中也可以引进看板,引进作业效率,引进人员的效率等等,最好能够实现按劳计酬,这样仓库当中就没有闲散人员,仓库当中就会促使他们做更多本职工作之后的事情。仓里面的事情做好了,接下来就要往仓外扩散,就是厂商协同,这跟仓配一体化一脉相承,工厂的这些货物的出厂跟仓库的接收标准一致,这里面有几个因素,工厂出库单跟仓库入库单在同一套系统当中完成,到仓库不要再二次录入,工厂出货标准就是仓库的入货标准,这样我们的收货效率至少可以提高50%。我在仓库打好订单,把168分拨口做好,每个包裹节约六个小时的时间。当然还有一些耗材的优化,客户的体验,到后面就是供应链,现阶段很少有人关注供应链。但是压缩供应链之后好处很多。有个客户一年大概做1.5亿元,帮他优化好之后上升到3个亿,库存少了,卖的更多了。

这个过程我们要不断地优化,所以做仓库也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最原始的,快递有一个房子就可以了,后面有一些信息化,当然没有自动化,以后就是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也有一点传送带,再到后来高度信息化、高度自动化、高度协同化,目前来说中国人口红利还没有吃光,全部自动化可以在要求比较高,附加值比较高的区域运作,对于电商仓储来说还需要等待。

这是我们帮别人做的一些案例:生产管理是怎么样做到的?通过一些系统自动采集数据,而不要用更多的人干预,这样数据才会真实,改进才会明显。

前面讲到厂商协同,仓配一体化,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做的耗材改进。在一万单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平常要四百平方米场地四个人来做一天甚至两天,但是我们根本没有这个过程,每单可以节约30秒,成本是0.28元。我们可以建立仓库里面的不断提升、不断循环的体系,我们永远没有止境,所以仓库可以做的越来越好。

对品牌商来说,我们的仓库要帮你做到的不是收发存,而是帮你做供应链,要做到的是好卖的不断货,难卖的不积压。

负面清单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第8篇

关键词:投资规则,负面清单,外资准入

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是我国顺应国际投资规则变化趋势, 进行产业开放和外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在2013年7月结束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 一个重要的成果是中方表示同意采用负面清单的谈判方式就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进行谈判。同年9月,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负面清单) 》的公告, 对外资的审批方式由现在依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改为依据“负面清单”的形式。由“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的转变意味着外资准入制度和市场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 随之而来的挑战和风险不可小觑, 应在开放市场的同时做好相关法律与政策的衔接, 重视产业安全, 增强对资金流动的管控能力。

一、负面清单模式的发展

“负面清单” (Negative Listing) , 又称“否定清单”, 是相对于“正面清单”而言的一种国际通行的外商投资管理办法, 即投资领域的“黑名单”, 遵循“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 明确禁止外资进入的领域外, 其余所有领域都对外资开放。作为国际投资自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目前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采取采用了这一外资管理模式。

(一) 负面清单的起源与发展

负面清单的使用, 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 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 同盟国就是采用负面清单模式订立贸易条约。二战后, 美国与日本签订的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对公用事业、造船等行业的列举可以看作国民待遇义务的“负面清单”。

在负面清单方式上取得了试验和突破的是1994年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 其创立了“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投资规则模式。在NAFTA的示范效应下, 美国成为了负面清单模式的最大推动者, 在其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 (TPP) ”、“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议 (TTIP) ”中, 以“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第三代国际投资规范正在重塑世界投资和贸易格局。

(二) 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模式的内涵

国际上大多数投资条约均规定了国民待遇, 主要可分为准入后国民待遇和准入前国民待遇两大类。准入后国民待遇, 即在外资企业建立后的运营中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不低于本国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而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内涵是东道国将国民待遇延伸至外资投资发生和建立前阶段, 其核心是给予外资准入权。由此可见, 准入后国民待遇是解决“进门后”外资与内资能否获得平等待遇的问题, 而准入前国民待遇则是解决外资“进门难”的问题。

为了朝着更加透明化的方向发展, 在各国进行投资协定谈判时, 多采用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意味着东道国给予外资最大限度的准入, 但允许东道国采取一定的保留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 一般可分为三类:一般例外措施、临时保障措施和不符措施, 其中不符措施通常以“负面清单”的形式体现出来。

二、我国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难点与风险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数十年里, 在投资准入方面所采用的均为正面清单管理模式, 对于外资较为保守的态度, 面临着在各类投资协定的谈判中被“边缘化”的风险。因而, 此次负面清单模式的试水, 不仅契合了中国逐步扩大开放规模、推进国内改革的需要, 也表明中国做好了以高标准模式来开展投资自由化谈判的准备。

然而, 新模式所蕴含的难点与风险也不容小觑, 最直接体现在对于外资产业政策和外资审批制度的调整。同时, 高度自由的投资市场会出现资本异常流动的风险以及对于产业安全的威胁, 需要监管层提高识别和应对的能力。

(一) 负面清单与现有投资法律法规的衔接问题

我国的外资产业准入政策主要体现在《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 以及不定期更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11年版) 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 (2013年版) 等文件中。《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是中国对于外资的管理一直遵循的模式, 其中列出了鼓励、限制、禁止外商进入的行业, 从形式上来说, 其属于正面清单 (鼓励) 与负面清单 (限制、禁止) 的结合, 但由于三类同时列举, 无法确认是以“鼓励”决定性原则, 还是以“限制和禁止”作为决定性原则, 学界对其性质的界定, 即《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到底属于正面清单还是负面清单, 一直存在争议。

(二) 外资审核制度放宽与产业安全问题

负面清单的使用降低了外资准入门槛, 简化了审核制度, 也增加了外资对国家产业安全的冲击与潜在威胁。我国产业正处于快速升级转型期, 一些行业对外资开放后, 很可能被外资控制, 从而使得外资形成先占优势, 本土企业难以成长。因此负面清单的制定如何保证产业安全, 保留我国对外资管辖主权行使的空间, 体现出保护产业安全的核心利益诉求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难点与挑战。

(三) 金融开放问题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推进, 其主要发展方向包括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化等, 而投资自由化的核心实际上是金融开放问题。如果在以负面清单为进入模式的高标准投资开放背景下, 外资银行可采取市场化利率吸收国内存款, 证券服务业全面开放并取消现有股权限制, 资本市场包括现有的和将建立的一些衍生工具市场也自由开放, 允许资本自由流动, 对于处于金融改革过渡期的中国来说, 我们是否具有足够的管控能力值得研究。负面清单中对外资的进入是指具有完备的法人代表的实体性直接投资还是包括使用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的间接投资也未作出明确规定, 间接投资规模的增大将隐含较大的金融风险。

三、稳步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对策

(一) 重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

目前, 我国有关外商投资准入的法规政策数目繁多, 呈现多头管理、多层次立法、区域差异大、内容复杂且欠缺统一性、规范性等问题。为此, 有必要对我国外商投资准入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甄别, 汇总所有具有限制政策的领域清单, 剔除那些重复、交叉的政策, 逐步规范、透明并与国际高标准规则接轨, 创造开放、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例如, 已经提上日程的“外资三法” (《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修订, 其核心内容就是为了推进“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模式。将现行“外资三法”中产业政策、产业准入目录、企业并购、安全审查、股份公司、合伙企业等方面所缺乏的相关内容进行补足, 与负面清单模式相冲突的部分进行修改, 为投资规则与国际接轨创造相适应的法律环境。

(二) 建立和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目前, 我国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以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和《商务部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规定》等为主要依据, 其形式仅为规范性文件, 权威性不足, 有必要进一步制定和发布相关的规章、指南和司法解释并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在安全审查机构的独立性问题上, 我国目前的安全审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比较松散,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两个部门共同负责也可能导致权责不清, 可参考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 (CFIUS) 的设置, 成立单独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机构, 并将商务部作为国家安全审查的执法机构。

(三) 金融开放遵循“渐次推行”的原则

负面清单模式下的金融开放应遵循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 切不可拔苗助长般的盲目建立一个大胆的“金融开放”环境。以上海自贸区作为开放政策的先行先试, 重视“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为全国提供一个“既尊重市场规律、又能防止市场失败”的负面清单管理机制。同时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管的过渡, 同时面临着负面清单的动态调整, 使事后监管的责任更加重大, 兼管的有效性必须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余劲松.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外资准入阶段国民待遇问题[J].法学家, 2004 (06) :18-21

[2]连平.负面清单管理:国际经验与对策[N].上海证券报, 2013-10-30.

[3]赵玉敏.国际投资体系中的准入前国民待遇——从日韩投资国民待遇看国际投资规则的发展趋势[J].国际贸易, 2012 (3) :46-51.

[4]龚柏华.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模式法律分析[J].国际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13 (11) :23-33.

社区护理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第9篇

1 社区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难点

1.1 社会因素以及群众的主观意识对社区护理人员的偏见

目前, 社会对社区护理工作仍有偏见, 对护士在社区中的地位及重要性未给予应有的承认。大多数护理人员在社区工作中服务意识淡薄, 态度生硬, 缺乏同情心, 工作中主动性较差, 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这是社区护理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1.2 社区护理人员紧缺

随着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以及新技术、新业务的日益增多, 护理人员工作量明显增加, 社区的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较多, 大部分社区的护理人员存在严重缺编问题, 使护理服务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给社区护理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1.3 社区护理管理者素质低下, 知识匮乏

我国大部分的护理管理者所受的教育层次偏低, 学历普遍不高, 同时管理能力低下, 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护理管理培训。作为社区卫生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护理管理, 其管理者低下的素质对社区卫生服务造成严重影响, 从而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1.4 护理人员不合理的知识结构

社区护理主要是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保证社区人员的健康。在社区中, 护士扮演着多重角色,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 同时还必须掌握预防医学、老年医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2]。但是我国目前大部分的社区护士都是中专学历, 甚至存在着临时聘用人员, 这就造成社区护士基础知识匮乏、知识面狭窄以及专业知识老化的现象, 从而制约了社区护理管理工作的发展。

1.5 不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护理管理体系

到目前为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未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体系, 基本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是采用与专科医院相同的一套管理制度, 不仅严重阻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同时也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及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2 对策

2.1 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 缓解护患关系

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 加强护理工作管理, 使人们能够对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与护理人员积极配合, 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2.2 建立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人才队伍

采用全员聘用的方式, 公开招聘, 竞争上岗, 使护理人员能够对社区护理工作有深刻的认识及理解, 同时能够使护理队伍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和沟通技巧, 以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好的卫生服务。

2.3 加强在职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

社区护理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 面对我国护理人员知识结构的现状, 必须对社区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从而使护理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同时使其社区护理理论水平及实际工作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这对于综合性的医疗卫生知识结构的建立, 以及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规章制度

社区护理工作具有特异性、专业性、独立性以及自由性[3], 因此需要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方针的指导下, 根据社区护理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社区服务人群的具体情况, 摸索出一套与社区护理管理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使地方特色得到展现, 并能够充分利用社会医疗资源为社区群众更好地服务。

2.5 医院应支持社区护理管理工作

医院需要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予对口支援, 同时根据所支援社区单位的需要, 对有相关工作资质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指导以及知识培训, 同时定期选派社区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相应的进修学习。从而使社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使社区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有力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社区护理管理不仅是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 同时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4]。我国社区护理起步晚, 相应的政策尚不完善, 同时很多因素对社区护理管理造成牵制和影响, 从而导致在社区护理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难点, 目前这些问题、难点已经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 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和体制, 使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以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其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等情况对社区护理及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针对社区护理管理的难点, 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以期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提高社区医疗卫生管理水平。

关键词:社区护理,管理,难点,对策

参考文献

[1]吴淑敏, 张凤.浅谈护理程序在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新疆医学, 2009, 39 (10) :121.

[2]海燕.社区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青海医药杂志, 2009, 39 (11) :48.

[3]赵霖, 朱雪峰.社区护理管理的思考[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8, 12 (5) :92-93.

小议施工现场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第10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对策

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是将各种设计图纸和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实现项目建设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施工现场管理是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但这个阶段存在大量的困难, 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是各个施工项目部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主要施工难点

难点之一:资金周转困难, 是制约项目管理的关键。

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工程款, 目前工程款的支付普遍滞后于工程形象进度, 也滞后于合同约定的付款时间, 再就是建设单位 (业主) 不支付预付款。这些都导致施工单位做工程时大量垫资, 资金周转十分困难。当工程分包、劳务、材料供销合同一旦签订并履行, 由于不能按期付款极易产生诉讼, 由此而产生诉讼的成本又成为施工单位的一大负担, 不仅影响了公司效益, 又影响了公司的信誉。

难点之二:劳动力调剂困难是影响项目诚信度的重要因素。

当承建工期特别短的项目或者外地施工时, 调剂劳动力便存在很大困难, 有可能影响合同工期的承诺。如果在外地寻找劳务队伍, 他们基本上没有经过正规教育培训, 其基本素质、能力又无法满足工程要求, 也势必给施工质量带来影响。

难点之三:劳务工资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项目的正常管理。

具有一定规模的施工企业, 应制订一套内部统一且与当地市场接轨的劳务工资指导线, 以避免内部在劳务用工上相互抬价。此外, 企业还缺少统一规范的劳务工资管理办法。同时由于劳务工资由包工头发放, 严重削弱了项目管理人员对劳务工人的管理权威, 直接影响了项目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目标的实现。而包工头常常为了自身获取更多利益, 指挥工人冒险蛮干、偷工减料, 从而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 乃至公司的信誉。

难点之四:项目核算工作滞后是目前项目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核算员的职能仅是项目成本资料汇总、分析, 具体的工程变更、签证, 还需要项目经理、施工员等所有工程管理人员配合, 一旦配合不默契, 就会出现漏项、错项, 这将加大日后补签手续的难度。因此, 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核算工作, 是衡量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难点之五:项目人员素质, 是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

项目管理的主体是“人”, 而人的素质、能力、意识, 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所以在具体工作安排中能及时给予调整并合理安排。

难点之六:项目成本超支, 是项目管理难点中的难点。

现在一些施工企业未能建立完整且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或制度, 只是各类型的管理人员单独作战, 这导致管理失误, 权责不明, 采购劣质材料, 工人培训不充分, 材料消耗增加, 效率低, 工序混乱, 事故, 返工等。

2 对策探讨

对策之一:合理安排资金, 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使用可采取项目承包, 确保上缴, 部分协商调剂, 余款归分公司安排使用的方法。项目资金到账之后, 总公司按比例扣除规定上缴的费用, 若需要调剂项目资金, 须与分公司协商确认, 余款由分公司安排使用。项目在签订分包、劳务、材料、设备租赁等合同时, 必须考虑项目资金来源、到账时间, 同时要留足空间, 以免资金不能到位而发生经济诉讼, 影响公司信誉和资金运作。

施工企业可以考虑在经营部或工程部设立工程主材价格信息管理中心, 为分公司或项目部及时预测和发布材料价格信息, 提供或考察、推荐合格材料供应商;条件许可也可与合格材料批发商或生产厂家直接签订供货合同, 这样能获取批发与零售之间的差价, 减少中间环节, 节约成本。同时, 在分公司成立主材及常用材料的统一采购及认价部门, 收集一段时间内各个项目的材料需求量, 统一购买, 但项目上若有更好的价格则可以汇报后自行联系购买。

项目部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 要尽量优化付款方式, 因为良好的付款方式往往意味着低廉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

对策之二:加强劳务管理, 积极扩大劳务队伍规模。

总公司可根据工程的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取费标准、不同质量标准和安全文明工地要求等, 分别制订上缴管理费比例、项目各种类型人员工资标准、奖惩办法, 做到标准明确、量化考核、奖优罚劣、奖盈罚亏。劳务班组及劳务工人实行优质高价, 劣质低价。

为公司发展储备劳动力资源。在此推荐三种方法:1) 改变包工头暗剥劳务人员工资的做法, 把劳务工资发放到每一位工人手中。2) 劳务人员不宜过于集中, 否则容易出现垄断, 过分讨价还价不利于项目管理。3) 大力吸收成建制的劳务队伍, 对年轻的劳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培养高级工、技师队伍, 这样既有利于总公司做大规模, 也有利于劳务人员优胜劣汰。

对策之三:加强班子建设, 培养复合人才队伍。

建立考评制度, 实现绩效挂钩。项目经理 (项目班子) 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抵押, 工资与工程规模、效益挂钩, 切块包干, 超支自负, 节支奖励。由项目经理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对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责任进行考核。公司与项目签订承包协议, 项目班子的收入与所负责的项目工程质量、安全、成本、资金回收结果挂钩。工程开工时, 项目向公司预付工程启动资金, 要支付贷款利息。项目工程款全部到账一个月, 公司就应向项目考核兑现节支奖励, 否则公司就应向项目付贷款利息, 这既能体现经济业务往来的公正公平, 又能增强项目的成本意识。

培养年轻人才。年轻员工是企业的未来, 是项目管理的后继力量, 要加大年轻员工的培养力度。

对策之四:狠抓预算、结算, 做到全员管理、全过程控制。

编制施工预算。投标中的预算报价, 一定程度上是为招投标服务的, 不能直接用于施工过程的控制, 应根据中标总工作量编制施工预算, 划分实际使用控制的人工、材料、机械费等, 让项目经理、施工员预先知道工程所需人、材、机的费用范围、控制标准, 这样才能有目标地加以管理,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凭经验估算、凭关系结算等管理弊病, 达到科学管理、目标控制、过程把关。

施工过程控制。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 在每一阶段都要及时对实际成本和收入成本进行比对分析, 如果实际成本大于收入成本就要及时查找原因, 对于亏损的子项要及时签证或用赢利的子项来弥补。万不可把潜亏带到竣工结算, 以免造成成本失控。

搞好工程结算。结算过程能够反映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与最后阶段工程结算编制息息相关。项目工程的结算, 要由项目经理牵头, 项目全体人员参加, 认真对照图纸、施工日志、已完工程内容 (尤其要注意细部项目) , 检查签证单, 核对结算汇总, 查找漏报、漏算项目。同时还要查找项目已经发生的成本与工程结算的差距, 找出原因, 按实调整结算。

对策之五:完善成本控制制度。

完善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在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范围内, 指挥本工程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 调配并管理进入工程项目的人力、资金、物资等生产要素, 有权决定项目内部具体的分配方案和分配形式;设备购置、主要材料采购、资金回收与使用等权力应集中到企业。

要坚持“企业是利润中心, 项目是成本中心”的原则, 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正确处理企业与项目的经济利益关系, 企业应坚持每个项目单独核算, 加强成本管理。

公司按照优化和动态的原则组建项目管理班子。项目班子成员在接受项目经理领导的同时, 还应接受企业职能部门的指导、检查、监督和考核。

加强和完善内部生产要素配置机制建设, 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五大市场”, 即:劳务人才市场、材料供应市场、机械设备租赁市场、资金使用管理市场、结算中心以及技术市场, 促进公司资源的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

3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在以往就只是按质保期将工程项目做完, 如期交工就行了, 但是在建筑市场竞争近乎残酷的今天, 经济效益同样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头等大事。我们应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加强项目管理, 在按质保期竣工的前提下,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实施医院绩效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第11篇

医院绩效管理是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绩效管理能够引导医院各个部门及员工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提高工作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有重要的作用[1]。而绩效考核又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绩效考核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价员工的工作结果,是医院管理层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行式,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 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医院的发展。

1 医院绩效管理分配制度的特点

1.1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基于绩效考核指标的建立,依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将奖金分配由单一的“成本核算、结余分配” 改革为以效益奖和效率奖为基本构成(效益奖约占60%,效率奖约占40%),结合医疗质量考核、成本控制考核、单项奖励等多种奖金计算办法的奖金分配体系。

1.2 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强化了科室绩效二次分配制度,细化了专家职责和要求,突出了科主任的管理作用。

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通过科室绩效二次分配强化科室内部管理。科主任负责科内绩效分配,主要依据工作量和贡献大小、质量控制、医德医风、服务态度、科研、教学等内容进行绩效二次分配的结果。

1.3 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收支结余分配的模式,坚决杜绝了医生的奖金跟收入直接挂钩的现象,将各种生产要素如资产投入、人才、技术等参与到分配中来,全面客观地衡量各部门的绩效情况。

1.4 提低、扩中、调高, 在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同时注重公平的原则。

在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考核的同時,注重公平的原则在奖勤罚懒的同时让大多数人受益,使绝大多数人体会到医院的发展所带来的成就感。

1.5 对行政管理部门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 实行定岗定编。

对每一个岗位进行功能描述、任务制定、岗位绩效系数认定,不同的岗位对应不同的绩效系数,全院所有行政管理岗位一律实行公开竞聘,薪随岗走,岗变薪变,打破了过去按工龄、职称确定绩效工资的大锅饭绩效分配体制。

1.6 严格绩效工资总额管理。

根据核算会计期间可利用资金和医院发展规划等情况确定绩效工资分配总额, 重点落实特殊岗位、重点优秀人才的倾斜措施,营造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氛围。

2 医院绩效管理与考核应坚持的原则

2.1 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

在实施绩效考核时要与职工目标管理、工作业绩、质量和效益考核紧密挂钩,注意考核标准要客观公正组织评价要客观公正考核结果与待遇挂钩要客观公正,同时要公开每个科室每个岗位的考核标准在实施考核中对所有的员工做到一视同仁。

2.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在考核中既要合理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同时也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建立约束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克服平均主义。

2.3 科学评价原则

即指从考核标准的确定到考核结果的运用过程设计要符合客观规律,正确运用现代工业化科技手段,准确地评价各类员工的行为表现。

2.4 简便适用、易操作原则

考核标准简便适用、易操作这样才能有利于员工明确标准,确定工作方向,才能便于管理人员实施考核,用较少的投入达到较好的效果。

2.5 注重绩效的原则

绩效是指员工经过主观努力,为社会做出并得到承认的劳动成果,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与效益等。在实施考核中,只有以绩效和经济效益上来评价,才能保证医院目标的实现。

2.6分级分类、放权搞活的原则 根据各科各部门的性质、特点及发展需要对内部分配进行分类管理坚持最高奖在临床一线。扩大科室的内部收入分配自主权,由科室根据考核情况实行不同的分配办法。

2.7 分类别与分层次考核原则

根据医、护、技和管理人员等不同类别和层次的人员,确定不同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根据专业特点,把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的复杂和承担风险的程度、职称的高低、工作量的大小等不同情况,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和责任要素一并纳入考核要素,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员工晋升、聘任、培训与教育以及薪酬分配等的依据,通过绩效考核来切实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人才创造力。

2.8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医院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应变,各科室可分别采取多种形式搞活分配,医院将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再进一步完善,逐步推广更科学、先进的方法。

3 实施医院绩效管理中的难点

3.1 绩效目标难以体现职工的想法。

医院绩效目标是由管理者与职工共同制定实施的, 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在绩效管理过程中, 医院将绩效总体目标分解到各个科室和部门, 然后再由各个科室和部门将总目标分解到每名职工, 这些分解到职工个人的目标就是考核职工业绩的衡量指标。然而在实践中, 多数医院在制定绩效目标时缺乏与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 一般都是由职能部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以及医院管理层的意图去制定绩效目标, 然后以院内文件的形式下发科室。这样, 就忽视了员工的意识想法, 容易造成员工认同度不高, 因而目标很难得以有效实现。

2.3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健全。

主要是该院的绩效考核制度以收入、成本、业务量等经济指标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模式,对患者利益兼顾不够。注重财务指标,对关系医院长远经营效益的非财务指标缺乏考核,比如人才培养,业务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2]。

3.3 绩效考核实际应用流于形式。

绩效考核的目的主要是行政管理性的,如制定调迁、升降、委任、奖惩等人事决策。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医院在制定考核方案时,不注意与这些措施有机结合起来, 往往是在实施绩效考核时进行得轰轰烈烈,但在考核结束后却“安然无恙” ,不能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人事决策。这样,一方面打击了职工对于绩效考核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医院的绩效管理难以发挥其功效[3]。

3.4 绩效反馈机制不健全,考核缺乏反馈与沟通。

在绩效管理中,医院管理者经常忽视与职工的沟通交流,特别是在绩效考核结束后,考核结果往往不能及时反馈给职工,使职工对自己的绩效表现和考核结果心中无数,也没有充分考虑职工对考核结果的认可程度和可能引起的申诉,这样的考核必然导致职工的反感。因此医院管理者必须注重与职工之间的双向沟通,只有加强了沟通, 职工才能知道自己平时表现如何,领导、同事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从而根据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4]。

a)绩效考核指标与医院远景规划缺乏联系。

相应指标较多地反映了科室或个人的目标取向,而不能全面的反映医院的组织目标,和长远规划。需要建立专业绩效考评队伍,进行工作分析,并在绩效评价中贯彻医院远景目标的对策。

4 对策

4.1 健全组织,领导重视。

大力提高医院领导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建立科学的纯净考核指标体系,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在进行绩效考核时不能过于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同样要加以重视,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

4.2 完善管理流程。

绩效管理是一个经过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估和绩效发展所形成的周期循环。合理的绩效管理流程,有助于医院更有效地发挥管理作用,提升管理能力。在绩效计划阶段,医院管理者应针对医院现状明确医院绩效目标、制定绩效工作计划及发展计划。在绩效实施阶段,管理者应按照上一阶段制定的目标、计划运用恰当的管理方法对科室及职工的工作情况和实际行为进行考察,以发现影响绩效实施的具体原因。在绩效评估阶段, 要是针对科室及职工进行相关指标的考核,并及时对职工进行绩效反馈和辅导,使职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考核结果,并不断提高改善自身素质,同时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和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在绩效发展阶段,医院领导应根据本周期的绩效管理情况及时调整资源配置、绩效目标, 明确改进方向,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

4.3 实现分层管理

实行分层绩效管理是指医院对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职能部门进行全面管理,制定绩效总目标,根据总目标设置绩效总计划以及关键绩效考评指标。据此形成各部门、科室的绩效,在收入分配时,作为绩效工资在一级分配中的依据。各科室、部门再分别制定部门的绩效目标、考评指标和实行细则,对部门内所有岗位绩效进行考评,结果作为部门内绩效工资二次分配的依据[5]。实施分层管理可以使医院的绩效管理细化到对每名职工的具体要求,不仅可以使医院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各科室的运行情况,还可以促使职工自觉地为医院发展贡献力量。

4.4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事先在工作人员中进行双向选擇,签订考核目标责任书,预先确定各岗位的有关风险、技术含量及工作量考核细则。定期举行科室与在岗人员的沟通讨论会议,及时发现问题。

4.5 制订切实可行量化考核指标。

旨在责、权、利分明,鼓励所有的医生充分利用院内医教研资源,形成自身的合理梯队和良性育人循环,培养、任用、评价和推出人才,以此推动和建立全院绩效评价体系, 增强医院整体竞争实力[6]。

4.6 加强沟通交流。

沟通应贯穿于医院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在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应当保持动态持续的沟通,包括医院领导与科主任的沟通,科主任与本科室职工的沟通等等。合理有效的沟通,有利于被管理者对自己的绩效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 有利于排除科室和职工在工作中的障碍。通过沟通,可以提高职工的知识与技能,促进职工的成功与进步,从而更及时、更有效地解决平时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推动职工个人、科室乃至整个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

4.7 利用合理的薪酬管理促进医院绩效管理水平提高。

绩效管理最终是需要对职工进行奖赏的,因此医院薪酬管理作为一种有力的激励工具和沟通手段,对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职工士气、提高医院的竞争力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医院提高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而富有激励性的薪酬管理体系不仅可以促进职工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保护和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对医院经济文化起到积极的巩固和强化作用,使个人的利益和医院的利益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真正达到医院与员工的“双赢” ,并确保医院总体目标的实现[7]。

综上所述,医院绩效管理与考核是一个围绕医院目标而建立的促进医院发展,提升科室管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体系,是医院管理的基本工作方式。建立比较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提升医院全员工作绩效,使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得到最大发挥,齐心协力,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和谐、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以强有力的团队,使医院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红艳,贾天贵.绩效管理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8, 6(2) : 55-56.

[2] 熊樱,陈就好,刘齐昭.对公立医院绩效管理问题的探析[J].现代医院,2010,10(2):118-119.

[3] 赵丽霞. 关于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8(2):24-26.

[4] 李英杰. 医院绩效管理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医院管理,2008,5(4):375-376.

[5] 丁旭辉,胡庆慧,宋玉秀.医院按岗实施绩效工资的实践[J].卫生经济研究,2009;26(9):25.

[6] 汤先钊,王洪亮,于文卿.武警医院科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武警医学,2006;11(1): 72-73.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管理难点分析 第12篇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模式的实施, 清洗消毒流程观念的转变, 去污区的管理工作成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体系中的关键, 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包装、灭菌效果, 但冯秀兰等[1]调查显示, 去污区的质量管理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特别是基层医院。针对这一现状, 我院结合去污区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作如下分析, 并采取相应策略,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人员管理方面

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化管理模式后, 去污区成了被污染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的场所, 因此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与传播的关键工作区域[2]。但在去污区这一工作环境中, 技术工人占到了去污区工作人员的4/5, 其文化程度、工作经历及担任职务各不相同, 这部分人员严重缺乏标准防护意识及院内感染预防知识, 标准预防执行不到位, 操作随意性强。有调查表明, 标准预防执行不到位, 48%的人归因于知识的缺乏和用物的不方便, 60%的人归因于自身[3]。因此通过培训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标准防护意识, 营造一个良好的防护氛围, 是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防护行为的最重要途径。只有坚持防护行为的过程监督才能将防护意识深入人心。

随着去污区工作内容、环境的改变, 以及先进清洗设备的投入, 使去污区的清洗工作不再是简单的刷洗, 而是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科学性, 操作必须以理论知识作指导,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才能有效保证清洗质量。但是在这一环节技术工人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 对清洗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性和深层次问题无法解决, 如清洗设备各参数的监测、日常维护、保养及清洗机常见故障的观察及处理等。因此我院邀请了相关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去污区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培训和操作演示, 使其在专业操作技能方面有了很大提升, 克服了操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 过程管理方面

2.1 物品回收、清点环节

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不应在诊疗场所清点器械, 而且特殊感染器械应单独回收。因此, 在这一环节应重点加强对回收人员的监管, 杜绝因操作的随意性造成院内交叉感染。而且由于不能在诊疗场所清点器械, 去污区的清点工作就更加重要, 要求在这一环节的清点、登记准确率必须达到99%以上, 这样才能建立与临床的信任关系, 有效提高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

2.2 物品洗涤环节

2.2.1 洗涤用品、用具的监管:

洗涤用品、用具应根据器械、物品的不同材质、不同结构选择相匹配的多酶清洗剂和清洗用具。多酶清洗剂应选择低泡或无泡型, 因为酶需要与有机物接触才能发挥作用, 而气泡不但会阻隔酶与有机污染物接触, 而且还会增加清洗时间, 手工清洗时, 泡沫还会造成清洗时的视觉障碍, 导致刷洗时动作过大, 增加清洗难度和交叉感染机会。清洗用具用后应在多酶清洗剂中清洗干净并在消毒处理后干燥放置, 因潮湿的环境会增加细菌生长繁殖的机会。

2.2.2 洗涤过程的监管:

(1) 器械的摆放, 特别是自动清洗机, 不同大小和品牌的清洗机都有不同的容量, 每次清洗时应采用允许放入的器械范围内的最小值, 摆放方法应严格遵循清洗机的使用说明。 (2) 水温的控制, 器械上的污物有血液、蛋白质与脂肪, 脂肪用较高温度的水可以增加清洗效果, 但是蛋白质在60℃以上会逐渐变成蛋白胶, 血液在40℃以上就会凝结。变成蛋白胶的蛋白质和凝结血液都会紧紧附着在器械上, 造成清洗困难。因此在预洗与多酶清洗液清洗阶段, 务必将水温控制在40℃以下, 以避免增加清洗难度。

3 清洗质量的监控

目前对去污区物品清洗质量的监管仍然是管理中的一个难点, 因此如何保障物品的清洗质量, 在管理中除了加强对去污区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岗位技能的培训外, 还应要求去污区的管理组长经常到去污区进行现场督导, 不断强化去污区工作人员正确规范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并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张贴在工作区墙壁上, 使工作人员随时参照。

建立清洗质量评价机制, 采用百分制评分方法, 每月对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1次, 对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日常采用目测结合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每周采用3M公司生产的清洗测试棒检测蛋白残留量1次, 对检测不合格的情况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和整改。建立评价机制之前我科检查了500件清洗消毒后的器械, 其中有污渍的38件, 有血迹的10件, 有锈迹的42件, , 有缺损的6件, 合格率仅80.8%。建立评价机制之后我科再次检查了500件清洗消毒后的器械, 其中有污渍的5件, 有血迹的2件, 有锈迹的9件, 有缺损的1件, 合格率为96.6%。建立评价机制之后的器械清洗合格率明显提高。

4 小 结

对去污区管理过程中的难点分析, 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后, 明显提高了去污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岗位技能水平, 有效保证了器械的清洗质量。对去污区的管理要持之以恒, 坚持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使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真正成为保障医疗护理质量和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冯秀兰, 张静.广东省医院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设施及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5, 20 (22) :21-23.

[2]王晶.医院中心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2, 18 (3) :268.

上一篇:大坝变形下一篇:历史地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