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魅力范文

2024-07-18

挖掘教材魅力范文(精选12篇)

挖掘教材魅力 第1篇

一、通过画画,发展学生创造的空间

英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美术则可以成为沟通这两种语言的中间媒体。美术所具有的缤纷的色彩、奇妙的线条都能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兴趣和无尽的遐想。孩子年龄小,动手涂涂画画几乎是他们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教师将美术巧妙地融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

我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设计了回家画一画的作业。如在4B中教学一个化装舞会,教完funny boy戴着他爸爸的手套的描述。课后我问大家:“Do you think he is a funny boy?”有些学生答Yes,有些调皮的学生答No。我就乘机对他们说:“那就这样吧,老师请你们回家画一个更funny的boy,明天到课堂上来给大家描述一下,怎样?”学生们一致回答OK。第二天学生们拿来的funny boy真的让我目睹了他们的天真与智慧,其中更蕴涵着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让他们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一一介绍他们的杰作。

总之,教师在小学英语课中恰当、合理地结合美术进行教学,会使课堂增色许多,并让绘画在一定意义上为语言教学提供某种程度上的服务,从而让学生在语言与绘画的交叉使用中同步发展语言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

二、通过唱唱,发展学生感受的空间

音乐是人类的通用语言,是人类获取快乐的源泉之一,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更是喜欢音乐。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经常在教室里播放学生熟悉的英语歌曲,让学生在英语的世界里感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轻松、优美的英语歌曲不仅能帮学生从汉语中解脱出来,进入到英语的天地中去,还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通过跳跳,发展学生表演的空间

孩子喜欢动,好动是他们的本性。好动显得他们有生气,有活力,所以大多数的时候,教师不要认为孩子好动是一种缺陷。我觉得教师更应该根据孩子本有的天性,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这一天性。

如在教学open, close, put on, take off, turn on, turn off这些单词和词组时,我安排了“听命令,做动作”的游戏,我发口令“Open your book.”“Take off your coats.”学生做动作。学生间相互发口令,做动作。“Turn on the TV.”“Turn off the light.”等,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学生不仅能掌握单词与词组,而且能将之灵活运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尝试把体育游戏带进课堂,活跃课堂教学,让学生沉浸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中去接触英语、使用英语。

又如在教学“What can you do?I can...”句型后,学生学会了dance, jump, walk, sing, draw等一系列关于动作的单词。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就让学生回家将各个动作熟练地准备好,再在下一堂课的前几分钟复习时间里上台表演。这种作业对一部分后进生和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效果非常明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课堂上,他们看到别的小朋友积极性那么高,也有种想跃跃欲试的冲动。但因为内向,缺乏信心,所以他们不敢往前冲。可到了家里,他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准备更充分了,也就更自信了。更让我欣慰的是有几个学生竟能学着炒菜的样子说“I can cook.”,学着洗衣的样子说“I can wash.”。这不由得让我觉得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不仅消化了课内的东西,而且由于求知欲和好表现欲而探知到了课外的知识。

四、通过算算,发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在学minus和plus时,课堂上我给学生出了很多数学题。学生感觉自己在用英语上数学课,从而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后来我突发奇想,让学生回家自己编几道运用题,给他们的提示是用“There is...”,“There are和“How many...”句型。

以下是他们的运用题:

1.There are two pencils on the table.There are three pencils on the chair.How many pencils are there?

2.There are 25 girls in our class.There are 30 boys in our class.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our class?

3.There are 8 apples in the bag.Nancy eats one apple.How many apples are there now?

这是学生在巩固知识时将新知和旧知有效融合在一起的体现。

五、想象,发展学生幻想的空间

儿童天真、幼稚,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独特。在课堂上我给学生看图片、看实物,然后问:“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在熟练掌握这一组句型后,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来巩固呢?我给了每个学生一张抽象艺术画,让他们回家观察,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这完全给了孩子一个想象的空间。由于想象没有尽头,因此,他们的答案也五花八门。

又如在教授“I want...”句型时,我对学生说:“假设明天是你的birthday,老师允许你们每人有三个愿望,如果哪个愿望老师能为你实现的那老师就帮你实现,好吗?”同学们兴奋极了。第二天上课时都积极举手发言:

I want a bike.

I want a basketball.

I want a model ship.I like models.

I want a big house.

I want a sticker.

sticker是我平时作为奖励奖给小朋友的一些小卡通图片,自然能帮他们实现。而他们也因为在自己的语言交流过程当中获得了收获而感到自豪。

挖掘教材因素,指导学生练笔 第2篇

练笔是围绕训练点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它是减缓作文坡度的阶梯,可以当堂完成,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因素,精心地设计好课堂练笔,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训练,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看图作文,练习细节描写。

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说明,且可以开拓儿童的想象。”让学生根据课文插图提供的画材料想象事情发展过程的各种细节,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写具体”的能力,对开发学生的思维也大有好处。例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后,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指导学生进行3次细节描写练习:①人物外貌;②自然景色;③奔跑追蝶。由于依托插图,进行想象练习,因此取得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二、仿写作文,进行迁移训练。

仿写作文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作文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训练方法,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因此,教师在阅读训练中要挖掘教材因素,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练笔。如学习《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课文第二自然段具体讲述了狮子的5中形态,段末的省略号说明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想象一下狮子的形态,用上“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还有的……,……”写一段话。学生跃跃欲试,短短的几分钟就写好了,有位学生这样写到:

有的小狮子双脚踩在大狮子的肩膀上,好像在向远处的小伙伴招手;有的小狮子抚摸着大狮子的头,好像在给大狮子抓痒;有的小狮子望着天空,好像正在思索问题;有的小狮子扒在母狮子的腿上,好像在听妈妈讲故事;还有的小狮子真是太娇惯了,总是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

学生的思维发出了创新的火花。在这一课的练笔中,教师抓住了文中出现的一组关联词语,引导学生“串珠连线”,在练笔训练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三、联想作文,训练联想能力。

联想,即人们由当前感知的某一事物,而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某一事物而又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它是想象的初级形态,能把分散的思想片断联结在一个思维链条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想象的原型,精心设计练笔,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如教学《白杨》一课后,学生体会到了爸爸借介绍白杨树表白自己的心,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随之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的各种思路,从眼前所见的事物引起联想,想到所要表达的人和事。如从蜡烛想到老师,从雨花石想到用鲜血染红五星红旗的革命烈士,从路灯想到默默无闻、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人等。

四、续写作文,进行想象训练。

学生在阅读中常常对故事的发展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就故事的发展安排学生续写作文。这是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想象空间大,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及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的发展。如教学《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笔练习:以《南郭先生逃走以后》为题续写南郭先生的未来。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动笔。其中一位学生续写的寓言故事发表在天津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主办的第235期《小浪花》报上,她这样写到:

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滥竽充数”这个成语,也一定知道故事的来历,但你一定不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南郭先生后来的事情。请你慢慢听我说来。

那位南郭先生自从逃出了吹竽的队伍,生活没有了依靠。有一次,他实在饿极了,饿得头昏眼花,腿也发软了,只好拄着拐杖慢慢地走到一户人家想讨口饭吃,没想到门刚开了一条缝就窜出一只大狗,吓得南郭先生撒腿就跑。

南郭先生艰难地又来到一户人家,小声地向主人讨饭吃。主人说:“你怀里是什么呀?”南郭先生说:“吹的竽。”主人说:“那你给我吹一段好吗?”南郭先生听了,不好意思地走了。

后来南郭先生遇见一位卖唱的盲人,盲人把讨的饭分给南郭先生一些,才救了他的命。南郭先生非常感激这位盲人,也被他高超的演奏技法所震惊。一个盲人都有饭吃,而我一个正常人却没有饭吃?是我太懒惰了,是我没有练会真本领。我再也不能混日子了!

从此以后,南郭先生下了决心学习吹竽的技法,有时为了学好一个技法,他忘记了吃饭、睡觉,甚至在梦中都在鼓着腮帮子练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南郭先生经过勤奋学习,终于在民间出了名。齐宣王的儿子听说以后,命人将南郭先生请到了宫中。

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续写作文,砸开束缚学生想象力的镣铐,鼓励他们写想象中的人和事,使他们敢于奇思妙想。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的天地里自由自在地飞翔,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使学生迸发创新的火花。

五、情境作文,表达真情实感。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生物学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作文是从作文教学的需要,教师有意选择、创设一个具体的场合、景象或境地,让学生置身其中,观察、思考、想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写作训练的方式。它可以让学生触景生情,激发写作动机,增强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适应不同情境作文的应变能力。

如学习《丰碑》一课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笔练习:同学们,军需处长的事迹在革命博物馆里展出,看完展览后,工作人员请你在“留言簿”上写上几句话,你想写些什么呢?当教师翻开学生的随笔集,那一句句真挚的话语,完全是学生情感的真实写照。有的同学写到:“军需处长爷爷,您是我心中一颗闪亮的明星。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您光辉一生将记录在共和国的英雄史册里,您那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还有的这样写到:“敬爱的老战士,您安息吧!敌人已经投降了,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我是一名成长在新中国的幸福孩子,参观了您的展览,我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那么的来之不易,我们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建设好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国家永远不受列强的欺侮,以告慰长眠于地下的英雄们!”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具体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伴随着情感,发出强烈的表达欲,水到渠成地把他们的感受和想象写了出来。正是由于情境的巧妙设置,才使学生动情、动心,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学生真挚的情感。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挖掘教材因素,引导学生通过看图作文、仿写作文、联想作文、续写作文、情境作文等方式进行练笔训练,不仅使学生产生较强烈的写作兴趣,学生写起来也感到轻松愉快,挥洒自如,从中激发了学生想象力,使学生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挥,调动了学生的内在潜质,培养创造思维,锻炼创造能力,形成创造人格,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挖掘魅力构筑活力课堂 第3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受教育者心灵不可替代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谈话的艺术。”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是如此,要想构筑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的魅力音乐课堂,那就必须要精心设计教学语言。教师语调的高低、语气的缓急,要同音乐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求相协调,教师要不断地追求语言、声态与神态、形态的吻合,直至“声、神、形”的合一。

一、巧妙设计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要使学生更好地用心去感受、学唱歌曲。不但重视范唱、学唱、歌曲处理等环节,还要注重导语的作用,导语是通向学习新歌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科学诱导积极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新歌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1、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讲故事:引起注意,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而讲故事则是吸引儿童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如教唱一年级歌曲《大鹿》时,老师给学生讲故事:在一个茂密的大森林,住着好多小动物,它们和睦相处,团结互助,无忧无虑的在这里玩耍,忽然有一天清晨,“啪”一声枪响,发生了什么事呢?听了歌曲你就会知道了,这样很自然就引入新课了。

2、联系旧知,温故知新

旧知包括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我们在设计导入语时,可联系已有知识,增强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如:在欣赏教学时,为了强化学生对欢快、沉闷缓慢两种情绪的理解,不但让学生想象用动物的动作来模仿感受,而且鼓励学生来寻找身边的打击乐器敲击出不同的节奏来模仿(敲击碗可以表现出欢快,敲击水通可以表现出沉闷缓慢)。这样既掌握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技能,一举两得。

3、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导语设置悬念,能起到耐人寻味,饶有风趣的作用,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如猜谜语,这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好方法。老师请大家猜一条谜语:“大眼睛,宽嘴巴,身穿一件绿裤褂,水里田里都有它,唱起歌来呱呱呱”。孩子们靠着他们的经验和联想很快就会齐声答出是“青蛙”。老师马上鼓励孩子们:“你们说得太对了,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歌《小青蛙找家》”。于是一首孩子们喜爱的儿歌就会在学生的蹦蹦跳跳中自然感受,轻松学唱了。

二、精心设计提问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方法。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琐碎苍白的“浅问题”:如“好不好、要不要再唱一遍”之类变异了的独白,教师主宰的“假问题”领着学生去找寻系列“标准答案”,漠视差异的“偏问题”,脱离目标的“空问题”等等都普遍存在。虽然这些问题的提出有时活跃了课堂气氛,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受益的学生也不多。

1、趣味性提问语

趣味提问能使教学化难为易,使学生的学习饶有兴致。如在欣赏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先让学生聆听S·H·E《不想长大》并学唱主旋律,而后再让学生聆听《第十四交响曲》,学生马上就能发现乐曲的高潮部分与其相似之处,从而加深对乐曲印象与理解。

2、选择性提问语

一堂课的提问不仅是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吸取知识、感受、体味音乐的一种反应。如在教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时,我运用不同的范唱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自主辨别、选择正确的唱法,这样学生会更为形象地把握歌曲的情绪。

3、情境性提问语

如何使抽象的教学变成形象化的、易被学生所接受并吸收的教学,是每一教师所关注的话题。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设计形象的提问情境,也应该是一个提问艺术探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三、及时使用评价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教师提问需要一定的艺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更需要艺术。因为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特别是激励性的评价,更有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和方向。为此,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对每一回答或者有回答欲望的同学尽量表扬和鼓励,努力捕捉他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学习上不断得以提高。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得那样“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优秀的教师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努力构筑富有活力的音乐课堂。

【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江苏】

挖掘汉字魅力开展识字教学 第4篇

1. 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认读汉字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是小学汉字教学的核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低年级学生最先学习的汉字通常是象形字。象形字是古人摹写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用线条符号把各种事物的形状特征描摹出来而逐步形成的文字, 如“日、月、水、火”等。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 在教象形字时, 我边念儿歌边用简笔画画出日、月、水、火的形状, 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图意。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接着, 我再演示各种古文字中的“水”字, 比如甲骨文、金文中的水字, 像一条弯曲的水流 (画三条浪线) 。图画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 通过实物图形与原始文字进行图字对照, 学生可以了解字形是怎样演变过来的。了解这些演变, 对学生识记字形, 理解字义很有帮助。低年级学生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 在生字教学中, 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给生字配画。例如教“扔、拍、抛、提、抬”这组生字时, 可以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肢体图画。这样, 字形就在他们脑海里鲜活起来了, 原先一个个静止的生字也就有了生命。学生面对自己“画”的字, 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 字形当然也就记得牢了。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学得兴趣盎然。

2. 通过有趣的构字规律进行教学

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培养识字能力, 是识字教学成功的关键。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 运用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 它能使抽象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课文中的生字时, 可以给学生讲造字法。依据字理析形索义, 因义记形, 培养学生识一字、明一理, 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去记。只有让他们在头脑中记住生字的字理, 才能形成自我识字的能力, 提高识字效率。例如, 在《猫和老鼠》这一课中, 有“咪、眯、迷、谜”这几个生字, 它们的字形有一部分相同, 读音也相近。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形声字的规律, 在教学中, 我运用迁移法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字“米”字之后, 再从部首上理解字义。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通常能发现这几个字与“米”的联系:与嘴有关, 加个“口”字, 是“咪”;跟眼睛有关加上“目”字, 是“眯”;与行走有关的加个“辶”是“迷”, 再与口有关加个“讠”是“谜”。学生自主学习, 不仅掌握了这些字的音、形、义, 而且懂得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 从而掌握汉字的构成规律, 促进他们更好地识字写字。

3.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汉字。做游戏是孩子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 教师可以拿一些象形字和形声字来开展猜字游戏, 对此学生会很感兴趣。例如“上看一个人, 下看一个人, 仔细看一看, 还有许多人”, 学生想一想通常能猜到这个字是“众”。其他还有“两人土上蹲”———坐;“一人门里蹲”———闪;“门上画张口”———问, 等等。在“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 还了解了字义。此外, 用顺口溜的形式, 也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生字。例如在教学“青、清、请、情、晴、蜻、睛”这组字时, 我就编了一句顺口溜:“小草青青, 河水清清, 请跟我来, 做些事情, 晴空万里, 蜻蜓点水, 眨眨眼睛。”学生读来顺口, 又从字义和字形上区分了这组字。这种识字方法, 生动有趣, 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深入挖掘中学语文教材素材 第5篇

—让你的作文有“米”可“炊”

和平县四联中学

罗春艳

【摘要】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无米之炊,巧妇难为”。因为课业负担重,学生无暇广泛阅读、积累素材,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运用素材,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作文;语文教材;素材积累

作文,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却成了老师和学生的最大硬伤。“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无米之炊,巧妇难为”。因为课业负担重,学生无暇广泛阅读、积累素材,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运用素材,就显得格外重要。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很多学生对语文教材价值有很大的误解:教材作文是教师教学的范本,与己无太大关系;考试中教材内容几乎不涉及,于考试无直接作用。老师也缺乏对教材中所包涵的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的深入挖掘,更谈不上指导。这导致学生很少在写作中运用到教材中丰富的写作素材,不少有效的写作素材大量流失。

现在各地使用的新教材是经过多次审定而成的,内容涵盖广,思想层次高,理应成为我们中学生写作最直接的素材来源。但遗憾的是,这一丰厚的素材往往成了师生共同遗忘的角落,老师更多是从文章学的角度去解剖范文,而很少从写的角度去加以指导,学生也因此对这些优秀的写作素材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其实,从初一到高三共12本教材中,蕴涵着成千上万个写作素材(包括行文思路),再加上老师在教学中提供的素材,足以建立一个资料库,满足中学生创作上的需要。

2012年广东高考中,满分作文《各有千秋》就取材于鲁迅的《阿Q正传》,《生不必逢时》则取材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司马迁《报任安书》等,而《我想生活在唐朝》中作者更是大量引用或化了李白、陈子昂、王勃、王维、杜甫等诗句。可见,只要关注课本,从课文中搜集和汲取作文的养料,并有意识地加以运用,我们绝对不会再有心枯笔涩的感伤。例如下面这篇高考优秀作文:

《让未来记住今天》

被人称为“镭的母亲”的居里夫人一百年前生活的社会我们也许已经无法感知,但我们都知道这位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是在怎样清贫艰苦的环境中奋斗的故事,和许多科学家一样,当我们探寻他们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的动力时,居里夫人的那句话仿佛又响起在我的耳旁,她说“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是的,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活在哪个时期或什么样的环境中,要想过的“有趣而且有用”在于我们个人的内心世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我不知道屈原是否抱怨过他生活的时代,当楚怀王不再相信他的时候,当他的祖国抛弃他的时候,走到汨罗江边的诗人的心中已经对未来没有了期许,但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铮铮誓言今天还回荡在时代的天空,屈原让未来记住了他。比屈原稍早一些时期,在泗水的岸边埋葬着一个中国乃至于世界伟大人物,他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一个曾经是管理仓廪和放牛羊的小官,虽然生活清贫,但他十五即“志于学”,周游列国,推行“仁爱”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当今在全世界有一百多所以他名字名命的学院,他就是孔子,“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和沟通着世界与中国的桥梁。这个早年丧父,家境衰落的没落贵族子弟孔子不知是否也曾抱怨过生活和时代对他的不公!,但孔子让未来记住了他,这位对全世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走自己的路,让人家说吧!——但丁

余秋雨先生曾所说他最想生活在魏晋时代,这不禁使我想起一个人物,他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诗人陶渊明。发现一片“世外桃源”,那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某座寺院敲响的晚钟,在山中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一汩汩清澈的流水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暮霭中天边的飞鸟依恋着旧林,回归的浣女在竹喧中隐约可见,相信你你一定能体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渊明也许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五斗米岂能让他移白首之心,在“复得返自然”后,陶渊明走出了他自己时代的足迹,也许是魏晋时代那特有的无拘无束超逸的时风,也需是他本身就想过“有趣”的生活,总之陶渊明让未来记住了他。

留下我们的足迹——拿破伦一世

我们不能挽留昨天,但可以把握今天,我们也不能确定未来,但我们还是可以把握今天。

每个时代里,都有那么一些守候自己信仰的人,从而留下了他们坚韧的足迹。这些被称为“孤独的舞者”的舞姿也成了无数后人所敬仰的姿态。史铁生不能走路了。于是他与北京地坛公园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天摇着轮椅去地坛读书,看日出日落,他说:“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地坛公园弥漫着沉静的光芒,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准备了这样一处安静的地方,树阴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的身影,对这位长到20岁上忽然截瘫了的青年,时代没有特别眷顾这位健全而丰满的思想的伟大作家,读罢他的作品你会从他睿智的言辞中感到为人的价值和光辉。史铁生走了,然而他的足迹是那样的鲜明,史铁生也让未来记住了他。

正如一位哲思的人物说过“时代不是从青天上叮当一响掉下来的,是无数的我的呼吸与湮灭铸成的”,如果有人问我愿意生活在什么时代,我会说我愿意生活在“我的时代”里,在一个时代里我们要做的是把握今天,让未来记住今天。

这篇高考佳作材料丰富,内涵深厚,这与作者对教材中写作素材的有效搜集和挖掘密切相关。作者在文中取材了屈原的《离骚》、孔子的《论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饮酒》、王维的《山居秋暝》以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材料来源便捷,运用恰到好处。

可见,对教材中写作资源的挖掘利用成了积淀和丰富写作素材的最快捷的一种渠道。总之,语文课本蕴藏着丰富的写作资源,是积累材料的宝库,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留心体会何愁无“米”可“炊”。

参考文献:

展示魅力 挖掘内涵 丰富实践 第6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可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应渗透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从哪几方面在音乐教学渗透品德教育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音乐教材,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表达作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或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都是词曲作者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音乐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作为音乐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寓德于教。

一、展示音乐魅力,激发爱国之情

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音乐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案例:《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片段

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创造主题造型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

2.教师舞蹈表演,激发情感,引发情景想象。

3.师生交流,共同商议造型主题。

4.分组合作学习,创作造型。

5.展示、交流、评价各组的造型。

6.师生合作表演

拓展欣赏,升华情感

欣赏《闪闪的红星》,激发爱国之情

【设计意图】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为学生凸显了“少先队员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这一主题思想;充满感情的舞蹈更是使得歌曲形象栩栩如生,也激起了学生对歌曲情感的进一步理解。通过拓展《闪闪的红星》深化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中所蕴含的少年儿童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之情,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二、挖掘歌曲内涵,促进品德提升

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得天独厚的条件,抓住那些深情优美的歌曲,在音乐教学中引领学生感受歌曲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

案例:《祝福妈妈》教学片段

教学设计:

体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问: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她们在干什么?

2.复听歌曲

问: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轻声跟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4.有表情地深情演唱。

创造——《献给妈妈的爱》活动

写一句祝福的话,唱一首祝福的歌,跳一支祝福的舞,画一幅祝福的画

【设计意图】

一句话、一首歌、一段情。正是因为教师充分挖掘了歌曲中最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去聆听、品味、感悟,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此刻,不需要老师再进行灌输,学生在感受歌曲过程中情感已经被充分激发,课堂上动情的歌声就是学生内心沸腾的爱母之情。

其实,教材中很多歌曲都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小蚂蚁搬米粒》教会我们勤劳;《理解多好》让我们懂得理解别人,快乐自己;《故乡恋情》培养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七色光之歌》则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自信的人。音乐教师要做有心人,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思想内涵,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丰富音乐实践,加强知行统一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歌曲的學唱上,应与音乐活动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音乐活动课和音乐主题活动,让德育与音乐实践联系起来。

案例:《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片段

教学设计:

“创造美”——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1.教师出示打击乐器鼓、手铃、双响筒、沙锤,通过听辨,让学生判断哪一件乐器的音响适合表现嘀嗒、沙沙、轰隆隆、哗啦啦的声音效果,并让部分学生试着配上音乐伴奏,其余同学演唱。

2.学生出示自己带来的纸、筷子、易拉罐等生活用品,用它们模拟出嘀嗒、沙沙、轰隆隆、哗啦啦的声响,并随音乐演奏。

3.告诉学生自己的身体就是一件很好的乐器,让学生通过弹舌、捻指、拍手、跺脚等动作模拟声音,并随音乐演奏。

【设计意图】

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用品或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去探索大自然的声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音乐表现和创造中来。通过不同乐器的合奏,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互助,懂得了在集体中要相互配合,服从集体。融德育于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这样的方式远比老师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挖掘数学魅力打造高效课堂 第7篇

一、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凡是学科, 无论文理, 皆是艺术。数学学科也是如此, 它的魅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笔者是这样做的:综合联系生活与其他学科, 使它们为数学所用。同时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让学生在图片、艺术、历史、文章等不同的形式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比如, 教学“对称轴”和“几何图形”的时候, 笔者搜集心形卡片或具有创意的婚礼请柬, 让学生欣赏并且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和创意的魅力。在计算中, 利用对称性简化计算, 使计算变得简单。

又如, 1 ×9 + 2=11, 12 ×9 + 3=111, 123 ×9 +4=1111, 1234 ×9 + 5=11111, 由此轻松算出12345 ×9 +6=111111, 123456 ×9 + 7=1111111 …… 123456789 ×9 +10=1111111111, 学生越做越高兴, 越做越有劲, 不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而且学会了如何探究规律。

二、利用趣味讲解,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尤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数学知识, 心情愉悦地提高数学技能。

如, 教学“平行线与相交线”时, 笔者形象地阐述油条的制作过程, 学生兴趣自然非常浓厚。

又如, 教学“对顶角”时, 笔者用多媒体展示谜语“两牛打架, 打一数学名词”, 学生津津乐道, 学得认真。

再如, 教学“双曲线”时, 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双曲线的性质, 笔者和学生一起自创了歌曲。

三、积极展开合作学习,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高效课堂需要合作, 也需要竞争。因为在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 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是这样做的:首先根据教材内容提前做好每节课的学案计划, 课前先让学生阅读自学, 这样合作学习才会有针对性, 学生也会目标明确;其次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 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再次适时创设问题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 鼓励他们通过合作交流获取所学知识;最后根据学生合作交流的结果, 归纳总结知识点。当然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 一定要积极采用鼓励评价机制, 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利用作业“加减法”,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作业“加减法”以减负增效为理念, 以学生为本,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 还减小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笔者是这样做的:布置形式各异的作业, 减少作业量, 增加作业新颖度和巩固效果;在作业的批改形式上采取家长批改和教师温馨点评相结合的方式, 评语上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因为追求成功是每一位学生的切身需求, 不论他在学业上先进还是落后, 教师都要尊重、信赖他, 让每位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被关注的、重视的。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 更要多一些关爱, 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比如, 教学完“平移和旋转”一课后, 笔者布置了生活化的趣味作业:生活中寻找运用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学生做完作业后, 笔者还会在作业批改后留一句这样的评语:“做得很棒, 老师相信你会越来越优秀。

总之, 以学生为本的趣味高效课堂的构建势在必行, 是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与实用的有效措施。新课改下的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发展性能力的培养, 注重通过鼓励性的、尊重性的举动, 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互动、探究学习,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个性的、综合性的优秀人才。

钻研教材特点 挖掘教材精髓 第8篇

一、对教材的认识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法的要求, 系统而简明扼要地叙述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理念精心编写而成, 凝聚了无数编者对教育的认识, 对学科的理解, 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工具性。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艺术创造的重要依据和素材, 教学设计应该围绕教材进行。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重要载体。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一般是从对教材的认知开始, 认知越丰富, 观念越清晰, 获得的知识才能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教材又是参加考试的重要材料, 各类考试的依据是课程标准 (或教学大纲) 和现行教材。无论试题变化多大, 其立足点都是教材。因此, 教师和学生都应认真钻研和学习教材, 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

二、钻研教材

首先, 精读教材, 找到引发思考问题的点, 挖掘思想方法。

教师对将要施教的内容要仔细阅读, 深钻细研, 逐字逐句推敲研究, 只有通过仔细地阅读, 从容地咀嚼, 才能探其精微, 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如初中化学《水的组成》备课, 我修改了几次教案, 总是突破不了常态课的模式, 我苦思冥想, 反复研读教材, 最后在教材的一段资料“水的组成的揭密”中发现了许多引发思考的闪光点:资料里有水组成的探秘过程, 有科学家的实验方法, 有科学家的成功与失败, 有拉瓦锡的逆向思维方式和反向实验的科学方法, 有科学家前赴后继、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有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挑战的创新意识。怎样引导学生思考, 并与教学重点有机的结合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

问题1:资料中哪几位科学家探究了水的组成, 他们分别做了什么实验?有什么现象?

问题2:拉瓦锡是简单重复了前人的实验吗?他是怎么做的?

问题3:假如你是拉瓦锡, 设计实验时是怎样想的? (总结科学探究的方法, 过程)

问题4:易燃空气是什么物质?你能从资料中归纳出它有什么性质吗?

问题5:通过阅读资料, 猜想电解水实验两个电极产生的气体各是什么?

问题6:前两位科学家的实验能否得出水的组成?他们没有得到正确结论, 是什么原因让真理从他们的鼻尖下溜走了?

问题7:拉瓦锡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对你有什么启示?

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 把资料与课本中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 既完成了知识目标, 又完成了情感目标, 还进行了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探究模式的教育。苏步青教授说:“看书要看到底, 书要看透, 要看到书背面的东西。”这背面的东西, 就是思想方法。所以, 我们在研究教材时, 不仅要研究教材上的教学内容, 还要挖掘科学思想方法。这些问题教材不可能有完整的说明, 但是这些问题都如灵魂一样支配着整个教材。我们只有把握住化学思想方法, 形成良好的化学观, 才能高屋建瓴, 提挈整套教材进行再创造。

其次, 通读教材, 挖掘教材中隐形知识。

只有把教材钻研透了, 尽可能地了解课程的全貌, 才能选择恰当的内容, 经过精巧合理的设计, 让学生揣摩和品味出教材中知识的联系。如讲《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 因为设计的是实验探究课, 需要学生自己找出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 由于所学知识有限, 如何引导学生找到碳酸盐和稀盐酸反应的方法, 成了备课时的一个“结”。帮我打开这个“结”的是教材, 在课本上册第一章, 有一个演示实验, 用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观察生成气体的现象,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节, 也有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的实验, 这些内容为引入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打开了一扇门, 如何让学生知道石灰石的化学成分呢?绪言中有一幅插图, 文字直接给出蛋壳、贝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由此学生又会得出蛋壳、贝壳也可以制二氧化碳, 进一步丰富了设计方案, 基于这些信息我设计了预习提示, 以问题的形式把这些内容归纳在一起, 让学生通过预习形成知识体系, 教材特意为知识的引入埋下了诸多伏笔, 即教材隐性的知识线索。所以钻研教材, 要根据教学的特定目的, 以及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 将教材的内容进行再组织、再创造, 才能有效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也才能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回顾中学到新知识。

再次, 挖掘教材内涵,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钻研教材, 教师要走进教材, 认真品味、充分感受教材的内容及情感,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中常见的盐》一节中有关侯德榜的事迹介绍很少, 我适时补充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侯德榜的其他事迹。在西方国家封锁制碱技术, 形成技术垄断时, 他应祖国召唤, 毅然回国, 这是怎样的爱国热情;他将潜心研究出的氨碱法制碱技术公之于世, 打破了帝国主义者对制碱技术的封锁垄断, 为中外化工学者共享, 这是怎样博大的胸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 化工厂生产硝酸, 日本军方多次威逼与其合作, 侯德榜明确表示“宁肯在工厂开追悼会, 也绝不与日军合作”, 这是怎样的民族气节 (讲到这里, 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侯德榜后来帮助印度、巴西发展纯碱工业, 这又是怎样的友爱精神。他甘当人梯, 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化工人才, 去世后把他毕生的研究资料和笔记无偿献给国家, 再次体现出他伟大的爱国热情。知识的情感价值不思则无, 深思则远, 远思则宽。只有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 选择恰当的内容, 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 经过合理的设计, 声情并茂的传授, 把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与教材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才是钻研教材的最高境界。

三、钻研教材的体会

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是一项辛苦的劳动, 教师要像蜜蜂采集花蜜一样,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积累点滴教学资料, 要精益求精地不断进行。我们要善于钻研教材中的一个词、一句话、一幅简图或是一种构思, 它们往往是知识的“闪光点”和开发学生智力的“引爆点”, 是教材的精髓。只有不断钻研教材, 才能发现新问题, 从中感悟出不同于以往教学的新滋味, 绝不是吃原来教学过程的回锅饭。所以, 教学十几年, 教材用了十几年, 用的越久越不敢说“会”使用教材, 越觉得教材中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精髓, 正所谓钻研无止境。钻研教材精髓, 挖掘教材内涵是我们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 也是我们终生学习, 追求完美教育生涯的必修课。

摘要:教材汇集了编者的智慧, 蕴涵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钻研教材是教师的基本素养,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科学、合理、正确地使用好教材, 挖掘教材中的知识联系和思想方法, 引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能力, 如何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应成为教师钻研教材的关键点。

挖掘教材例题多变 第9篇

原题:在半圆形钢板上截取一块矩形原料,怎样截取能使这个矩形的面积最小?

分析:本题本质是求半径为R的半圆内接矩形面积的最大值。本题的已知条件为半圆及其内接矩形,解决的是求其内接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法二:设BC=x, x∈ (0, R) ,

归纳本题从边长、角方面选择参数建立目标函数,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基本不等式等知识求出半圆内接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下面我从几方面来进行一些变式,从而拓展例题的使用功能。

(1)内接矩形→内接等腰梯形→内接四边形

题1如图:求半径为R的半圆内接等腰梯形面积的最大值。

分析: (1) 设CE=x, x∈ (0, R) , 则等腰梯形的面积S=

再用导数或三角换元求解。

(2) 设∠EOC=α, α∈ (0, ) , 则S=R2 (sinα+1) cosα, 再求最值。B

题2如图:求半径为R的半圆内接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

解:设∠BOC=α,∠COD=β,∠DOA=γ,

显然α+β+γ=π,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S=R2 (sinα+sinβ+sinγ),由常见的不等式sinα+sinβ+sinγ≤

得四边形ABCD的面积

点击若本题根据对称性,其实质是求圆内接六边形的最值问题,易知圆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最大,所以当四边形为上底长为R的等腰梯形时,半圆内接四边形的面积最大。

类比变题:平面→空间

题3如图求径为R的半球内接长方体体积的最大值。

分析:半球内接长方体的最大值即为球的内接正方体的一半,此时正方体棱长为

则半球内接长方体的体积

(2)半圆→四分之一圆周→扇形或圆锥曲线

题4在半径为R,圆心角为90°的四分之一扇形内作一内接矩形,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注:本题求解时注意矩形内接于扇形的两种不同的接法如图(1)、(2)(本题和必修4三角恒等变换复习题中的第14题类似)

对第一种接法作如下解析:

如图,设取弧PQ的中点M, ∠MOB=θ, BC=2Rsinθ,

对第二种接法中易得Smax=

∴第二种接法矩形面积最大值,最大值为

题5在半径为R,圆心角为α的扇形内作一内接矩形,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求解类同题4

题6 (2007年北京数学试题)如图,有一块半椭圆形钢板,

其长半轴长为2r,短半轴长为r,计划将此钢板切割成等腰梯形的形状,下底AB是半椭圆的短轴,上底CD的端点在椭圆上,记CD=2x,梯形面积为S。(I)求面积S以x为自变量的函数式,并写出其定义域;

(II) 求面积S的最大值。

解:(I)依题意,以AB的中点O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O-xy,则点C的横坐标为x,点C的纵坐标y满足方程,解得,

其定义域为{x│0

(II)记f (x) =4 (x+r) 2 (r2-x2) ,0

则f' (x) =8 (x+r) 2 (r-2x)。

令f' (x) =0,得x=

因为当00;当

因此,当x=r时,S也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姨

即梯形面积S的最大值为

挖掘教材 指导练笔 第10篇

关键词:培养,提高,渗透,借鉴迁移,创新,拓展,延伸

生活的感悟主要来源于内心世界, 但小学生的生活面狭窄, 通过教材可以体会或认识更多的人生, 间接体会生活。所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 感悟生活中的例子, 培养生活的敏锐力, 巧设练笔, 是指导写作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读中悟法, 迁移运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人从儿童时期就有模仿的本能, 因模仿获得初步知识, 模仿就是学习。”由此可见模仿是创作的基础。入编教材的课文是经过反复推敲的优秀范文, 我在教学时, 结合教材重点, 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觉等, 琢磨并领悟作文的真谛, 做到求一得而不求全面。每篇课文都有各自的训练重点, 我针对这些训练重点进行仿写训练, 力求一课一得, 各有侧重。如《小珊迪》一课, 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给我们的启示很多:可以仿作者的观察方法来观察事物;可以仿作者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可以仿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人物的特点等。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 以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体现的人物特点, 是教学重点。抓住这一训练重点, 在学了课文后, 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 写一篇记人文章。这样的仿写抓住了教材的重点, 对号入座, 不贪大求全, 所以学生学起来感到难度小。经过长期训练, 学生会把点点滴滴的知识逐渐积累起来, 循序渐进, 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丰富了习作知识, 使学生在仿写中前进、创新。

在仿写过程中, 我指导学生仿其法而不袭其文, 不拘泥于例文形式上的模仿, 例如仿《高大的皂荚树》一课写《葵花》, 就不能仿课文第一段写皂荚树的位置和样子, 写葵花的位置和样子;课文第二段写皂荚树为同学们仿写葵花提供了许多方便, 这样形式上的机械模仿, 会对学生作文产生消极影响。

仿写首先要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研究作者是运用什么观察方法、写作方法和表达方法把文章写清楚、写生动的, 进而学以致用。如教《雨中》捡苹果一段时, 我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一) 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帮助姑娘捡苹果?重点写谁? (二) 孩子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三) 当时姑娘的表情怎样?是怎样想的?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我又从写作的角度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 当时捡苹果的人很多, 作者为什么选择孩子、司机、小伙子、满头白发的老爷爷? (二)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人物形象的?这样写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引导学生明白:场面描写应抓住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去观察, 并通过细节描写使文章具体、真实、生动。随后让学生运用这种描写方法按照课文插图说一段话。这样的指导是让学生在“读中学写”, 达到了仿其法不袭其文的目的。

二、激发想象, 创新改写

改写就是改变原有的文学形式。对于情节曲折、内容长的文章, 可帮助学生改写文本。如《小抄写员》一文, 细节真实, 情节感人, 符合儿童心理。我鼓励学生将其改写成剧本, 演给同学或家人看。文中的古诗词都是一篇篇优美抒情的叙事散文, 可以引导学生改写, 对诗歌进行再想象、再创造。如学了古诗《山行》,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改写成一篇生动、逼真的散文。我采用追根问底的方式, 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 引导学生思考:谁停车?为什么停?停车前后心情怎样?停车之时诗人的动作、表情、语言如何?仅就停车前的心情而言就有各种可能, 如急切办事, 或渴盼会友, (会谁?也许是“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那“人家”里的朋友) 或许行程倦怠, 心情较烦。看到眼前的枫林, 红叶似火, 千山一片, 眼前一亮, 心灵为之震撼, 于是不由自主地停车。此刻及此后的言行、心理等就大有文章可做了。又如学了《桂林山水》这篇散文后, 让学生改写成一首有节奏感的诗, 赞美桂林的山水美。学生兴趣盎然, 纷纷动笔, 记得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桂林的山水

漓江啊, 漓江, 你静啊, 静的让我感觉不到你在流动。

漓江啊, 漓江,

你清啊, 清的能让我看到水底世界。

漓江啊, 漓江,

你绿啊, 绿的好像是一块无瑕的碧玉。

漓江, 你似一副漂亮的画, 那样迷人。

啊, 漓江!

针对《望洞庭》一诗, 我指导学生将诗的意境画成一幅美丽的画, 再改写成优美写景的文章。教学证明, 教师只要善于灵活运用例子, 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习作资源, 拓展学生的习作空间, 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课文不仅记住了字词句, 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还学到了习作方法。“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文本资源取之不尽, 只要有效地利用好课程资源, 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将会开辟出一片新的练笔天地。

三、巧借空白, 激疑拓展

课文中由于作者选材的主次, 有的地方写得含蓄、简练或意犹未尽, 而落下了“漏洞”, 给学生留下了想象、拓展的空间。学习课文时, 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的内容, 对空白处进行大胆的猜想。可以设想, 补上漏洞, 创造出另外一番天地。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 没有想象也就没有我们多彩的人生。要找准想象的契机, 让真情活水自然流淌。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 我抓住“饱经风霜”一词, 引导学生想象:车夫整天风雨无阻, 为生活奔波, 那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 请写出来。一位学生这样写道:“这位车夫不过三十几岁, 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黑瘦黑瘦的脸, 爬满了一道道皱纹, 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 眼里布满了血丝, 乱蓬蓬的头发上, 蒙着一层灰, 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这样给黄包车夫画像, 成了本课教学的一大亮点。文中还有许多地方给了学生想象练笔的机会。《游园不值》就创设下了通过想象画面进行练笔的环节。学生感悟了作者从“一枝红杏出墙来”推测园内是“满园春色关不住”。让学生在“出”字上进行研究, 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想象关不住的“满园春色”是怎样的景象。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被激活, “满园春色”成为院中开满的各种颜色的花、可爱的小动物、小昆虫们在里面自由的生活的画面。“满园春色”在孩子的大脑中渐渐丰满起来, 时机成熟, 给予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 让学生纷纷描绘自己脑中的“满园春色”。

尊重孩子的个性创造, 关照孩子的思维涌动, 挖掘文本意犹未尽之处, 以赋予它新的生命活力。

四、延伸情节, 补充结尾

有些课文的结尾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 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让学生延伸情节, 补充结局, 对深化理解原文、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颇有益处。

例如《凡卡》一课, 同学们对凡卡的信投入邮筒以后的故事颇感兴趣。我抓住时机, 要求学生以《凡卡的信寄出去以后》为题, 大胆展开想象进行写作。学生很快地完成了这篇作文, 大部分习作都是成功的, 符合原作主题, 想象丰富合理。有一位同学在文中写道:

哪里知道, 他写的这封信地址不详, 又没贴邮票, 爷爷不可能收到, 小凡卡仍然过着非人的生活。老板和老板娘做礼拜回来后, 发现蜡烛短了, 便又用棍子毒打他。老板娘嫌他没照看好孩子, 因为孩子一动, 一只手露到外面, 于是老板娘便摘下嘴边的烟头烫凡卡的脸, 并叫他和小狗睡在走廊里。透过明亮的月光, 可以看见小凡卡的脸上流着两行晶莹的泪水……

《穷人》中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语言朴实无华。穷人善良的本质, 感人至深, 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所以学习课文之后, 应给学生明示:文中的作者留下了任务, 根据课文内容想想以后发生的事, 接着往下写, 看谁写得好, 写得新。学生们纷纷挥笔, 有的写到:“后来桑娜一家的生活更困窘了, 渔夫和桑娜也更勤劳了, 几个孩子在他们的辛劳中渐渐长大。到了读书的年龄, 渔夫和桑娜咬着牙关, 把西蒙死后留下的两个孩子送进了学校, 自己的几个孩子却去打工挣钱。”还有的写到:“不久,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了, 推翻了沙皇的黑暗统治, 穷人们当家做主, 站起来了, 桑娜一家也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通过这样的训练, 孩子们的写作和想象能力在快乐的气氛中得到了培养, 同时, 激发了他们习作的积极性。

男人 挖掘你的隐形魅力 第11篇

家居植物

家居植物看起来像是与你本身的魅力毫不相干,但为什么会“榜上有名”呢?女人当然是喜欢有教养的男人,但她靠什么来评判你的温柔细心程度?这就很有趣了,她会留心你如何营造自己的生活环境。会在家里种些花花草草的男人起码是个有耐心的人,需要时常浇浇水、剪剪枝什么的。再者这还可以证明他是个讲究生活情趣的人。

英国某男性杂志曾对1500名女士进行调查,问她们认为男人什么样的个性最吸引人,结果是“关心周遭环境”夺得第一。而抽时间做园艺还有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每周花30分钟整理花园或修剪植物的男士,他的健康水平和床上表现都会有所提高。

灰白头发

现在谁不喜欢年轻,就算是有了白头发,也要想尽办法染回来。但潮流审美观总是在不断变化:略微灰白的头发陪衬成熟有经验的脸庞是最近性感的代名词,你看“新007”的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就顶着一头略显灰色的金发,脸上的皱纹透着刚毅,并且时常满身汗水,但却不断引来女士的尖叫。当然不是成熟就是魅力,如果你有灰白的头发,却挺着个啤酒肚,拜托,你只是很“富态”而已。

眼镜

读透教材挖掘内涵 第12篇

比如,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语文下的开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写日记》中有一幅插图, 该图片上摘录了一位小学生写的一篇日记的开头:“1998年3月1日 星期日 天气晴 今天, 微风依然透着几分寒意, 我和爸爸骑着自行车, 去野外寻找春天。我们来到草地上, 放眼望去, 一片枯草似乎还沉浸在冬天的甜梦里。我用手轻轻地拨……”虽然图片中只选取了这些文字, 但这些文字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一、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

要想把日记、习作写好, 观察是一个重要环节。观察需要调动各种感官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 不仅仅只是用眼睛看。图片所选日记的片断中, 小作者就是调动多种感官去寻找春天, 如感觉:“微风依然透着几分寒意。”视觉:“放眼望去, 一片枯草似乎还沉浸在冬天的甜梦里。”触觉:“我用手轻轻地拨……”各种感官结合起来, 才能深入仔细地对事物进行观察, 下笔时就能够轻松自如。

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我们可以从这个片断中看出小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篇日记的日期是“3月1日”, 文中记叙了当时还有一些寒意, 可小作者和他爸爸还是兴致勃勃地骑车去寻找春天, 这种行为不是表现了小作者对生活的爱吗?我们借此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 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 如果我们心中有了爱, 那么生活会更加精彩、更加美好。

三、学习习作的表达技巧

在日记和习作中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增色, 在这个片断中小作者就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样文章就显得生动精彩。同时在习作中要注重锤炼自己的语言, 瞧“沉浸在冬天的甜梦里”多么亲切, 多么甜美, 这种诗意般的语言, 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四、巧妙积累

春天是美的, 古人就留下许多赞美春天的诗, 让我们来比一比, 看谁记得多, 课堂气氛不就调动起来了吗?在摇头晃脑的比拼中, 多了份乐趣, 积淀了文化内涵, 增长了知识。借助小作者的日记片断, 教师可以巧妙点拨:春天到了, 虽然有些寒意, 但给人带来的却是温暖, 正所谓:“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轻轻地拨”, 小作者的动作是多么轻巧, 他为何这么做呢?抓住小作者的动作,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接着写下去, 想想小作者拨开后, 会看到什么?又收获到什么?这样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想象、说话、习作等方面的能力。

上一篇:机场环境下一篇:导流系统